叙事心理学视野中的中国纪录片研究(1978-200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这是一篇在叙事心理学视野中对1978-2008年间的中国纪录片及纪录片创作者进行关照和描述的论文。
     文章认为:在1978-2008三十年间,中国纪录片创作者的自我特征呈现出一个不断裂变的轨迹,即:我们-实体自我-关系自我-叙事自我。且每种自我特征的出现不是朝代更替式的“你方唱罢、我就登场”的状况,而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处形态,只是在特定时期会有某种特征显现得最为清晰。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包括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
     研究表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每一次调整都会引发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新的理解和把握,对影视创作和研究也不例外。叙事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后现代转向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流派,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生活故事”,而纪录片中呈现的也是生命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故事。心理学和影视第一次实现了研究交集的最大化。因此,作为基础学科,叙事心理学的许多理论成果和方法都可以直接应用到纪录片的研究中,从而为纪录片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进而得到新的研究成果。
     在论文绪论中,笔者直接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采用一种新的研究取向,使中国纪录片的研究从文本研究进入创作者研究和观众心理研究。
     论文第一章从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心理学和影视的关系:不同的出发点、相同的目的地。这部分是本次研究得以展开的前提。在详细分析心理学和影视在理论上互相滋养、实践中相互印证的基础上,分析了叙事范式下二者的研究交集不断扩大的趋势。
     进入第二章,论文重点介绍了叙事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理论渊源、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这部分是对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理论视野进行界定,也是为纪录片研究者和创作者进行理论方面的全面推介。文章阐述了心理学研究发展到现代心理学阶段时遭遇的困境和学者对这种困境的反思、调整。这种反思引发了20世纪60年代起心理学研究的后现代转向:从机器隐喻进入叙事隐喻。同时,也促使已经经过了触发期、萌芽和成长期的叙事心理学进入成熟期,在众多心理学流派中脱颖而出。由于其和人类生活的接近,使得心理学从精神病学研究进入人类生活研究,致力于健康心灵与和谐生活的建构。
     在第三章中,当将中国纪录片的研究带入叙事心理学的理论视野时,发现了二者有相同的哲学基础,即:社会建构论——一种新的认识论,一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取向。从这个研究取向出发,本章的重要意义在两个方面体现:首先,中国纪录片中两个一直僵持不下的争论有了突破:一是“虚构与非虚构”的“实在论”之辩;二是“真实与真实感”的“本质论”之辩。其次,新取向带来了新方法,基于“对话(互主体性)”立场的叙事心理学研究方法不但让纪录片研究者的视线从纪录文本拉开,聚焦纪录片创作者,还提供了一整套系统、科学、操作性强的研究程序和叙事分析方法。之后的研究证明,正是这种方法的先进和规范让笔者对1978-2008三十年间的纪录片研究不同于之前这个领域中的意识形态批评、本体研究、美学研究、文化批评等对纪录文本的关注,开始进入了纪录片创作者心理的分析和描述,并在时代和文化背景中勾勒出了创作者的自我特征呈现轨迹。
     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也是整个研究的研究报告。为使研究结论和报告内容清楚明了,在简单介绍基本概念后,本章先推出了一张彩色的“中国纪录片创作者自我特征呈现脉络图”。
     先是对图表的主要构成部分的说明。具体包括线段设计的喻意、特殊年代标识的原因、各条线索的发展脉络和创作者分布状况,并对几个主要的自我特征:我们、实体自我、关系自我、叙事自我进行了界定。紧接着,文章从“我们:苏醒·意象·反思”、“‘实体自我’:寻找·疗伤·回归”、“‘关系自我’:时间·呈现·尊重”三个方面全面细致地对中国纪录片创作者不同自我特征的形成背景、叙事形式、叙事内容进行了理性分析,并试图用叙事的方法感性还原这整个发展过程中创作者心灵、时代心灵和被摄主体心灵交融、碰撞、相互建构的生动图景。
     本章结束时,分析了1995年之后,在中国社会被全面推向市场的大形势下、整个电影和电视行业在消费文化、娱乐风潮等复杂状态中不得不逐步将观众彻底推到前台,掌握媒体主要发言权的时代背景。置身其间的中国纪录片由盛而衰、创作者被迫研究观众心理,并重新认识纪录片叙事特性,思考创作者的“角色采择”立场。“叙事自我”的自我特征尤为清晰。
     第五章则从观众的好奇心理、快乐心理、游戏心理三方面分析了纪录片创作者选择“叙事自我”的角色采择立场后应该采取的叙事策略。
     结语部分,文章提出叙事时代的纪录原则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不“讲”道理。这一原则中蕴含的纪录精神则体现为人类建构和谐生活故事的能力和素养。
     在叙事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根隐喻的背景下,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是一个完成自我叙事的过程。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故事的纪录者,都可以在社会语境中确立“和谐与爱”的故事主题,通过不断链接叙事线索,拓展叙事空间、从而使人生故事的情节走向趋向积极或者平缓,体会生命力量,传递爱的讯息。
     无论怎样,真正的纪录都是向着这个方向行进的。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puts focus on the study of China’s documentary films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sychology of creators and audience during 1978-2008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rrative psychology. Generally speaking, during the 30 years from 1978 to 2008, the characters of the creators of China’s documentary films assume a track of being continuously self-fission, that is, there has been a development of“self---self-substantial---self-relations---self-narratives”,and all these“self”-characters are coexisted instead of being appeared one by one, even though there may have some particular character in some particular period.
     The dissertation contains 7 parts, including the preface, 5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each adjustment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psychology is definitely sure to cause the current change for people on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ing of the social life,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of television & films has no exception. The narrative psychology is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the positivist paradigm, and mainly contributes to the study of“human life story”; the documentary films also put the views on the“life story”of human individuals or groups. In this sense, psychology and the creation of television & films have some common characters ultimately for the first time. Many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narrative psychology can also apply to the research of the documentary films so as to provide a newly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method on the study of documentary films, and to make some achievements in this field.
     In the preface, the author sets forth her position directly on the aim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tha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udy on China’s documentary films form the texts to the creators and audience with a new perspective.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sychology and the creation of television & films from three aspects and this chapter can be concluded as the essential prerequisite for the following chapters, including the analyses sufficiently on the tendency of the enlarging of the common characters between narrative psychology and the creation of television & films in the view of the narrative mode.
     In Chapter 2, the authors emphasizes on the background and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objects and targets of the research, etc. It mainly defines the study field which is selected in this dissertation and introduces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creators of documentary films. Firstly the authors expounds the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n psychology and the relevant self-questioning and adjustment made by the psychologists, which caused the transformation to positivist paradigm on the study of psychology directly; that i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metaphor on mechanism to the metaphor on narrative. Furthermore, this transformation accelerated the mature of narrative psychology and made it an independent school, which turns its targets from psychiatry to human life and emphas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souls and harmony life In Chapter 3, the author contributes to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shared by narrative psychology and China’s documentary films---a new epistemology---construction of society, which i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study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 science.
     On the one hand, the two arguments in China’s documentary films come to the end: one is the argument on substantial between the“fabrication”and“non-fabrication”; the other is the argument on essence between the“reality”and the“sense of rea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new perspective borrowed from narrative psychology provides a series of systematical and operative research procedure and narrative analysis methods so that it has come into the reality that the researchers of China’s documentary films have turned their views from the texts to the creators of documentary films. The following study indicates that it is because of the adoption of the new perspective that the author can make a newly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of psychology on the creators of documentary films during the thirty years from 1978 to 2008,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aspects in this field, such as the criticism on ideology, the criticism on culture, the research on objects, the research on aesthetics, etc, and draws the track of self-characters creators of China’s documentary films in the background of times and culture.
     The fourth chapter is a research report and the prominent part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conclusion clear and easy to understand, there is a diagram on“self-characters of creators of China’s documentary films”showed in this chapter after making brief introduction of some definitions.
     Firstly it comes to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diagram, including the metaphor on segment of line, reasons of signs in particular times,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each lin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creators, and puts emphases on the definition on the“self”-characters, such as self, self-substantial, self-relations and self-narratives. Then the author makes an illustration sufficiently and in details from three aspects on the background, the narrative forms and the narrative themes of China’s documentary films, and attempts to return to its original condition and construction among the creators, the society and the recorded subjects.
     At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explores that, after the year of 1995, under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amusement of television & films and the consumption of the culture, the creators of China’s documentary films had to re-judge the status between the objects and subjects, ha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y of the audience, had to reevaluate the narrative character of the documentary films, and as a result, there appears a significant character of self-narrativ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la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about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which should be adopted by creators of documentary film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audience, for instances, the curiosity, the happiness and the recreation.
     In the conclusion, the author promotes that the spirit of documentary films in the narrative times should be the ability and the accomplishment of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life story.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narrative has become the root metaphor of study on psychology, each human being’s life can be regarded as a process of achieving self-narrative, every human being can be the recorder of own life, and expounds the theme on“harmony and love”in the social context by linking the narrative elements, enriching the narrative space so as to make the plots of the life story positively or calmly, for it is the only tendency for the genuine documentary films.
引文
1收入吕新雨著:《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2收入李幸,刘晓茜,汪继芳著:《被遗忘的影像——中国新纪录片的滥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戴锦华著:《斜塔瞭望: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台湾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页。
    1赖黎捷著:《话语选择与理论来源——中国纪录片批评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6页。
    1《与痛苦共鸣——康健宁访谈》,引自吕新雨著:《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1页。
    2李亦中:《中国纪录片跨世纪三大演变》引自林少雄主编:《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影片》,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页。
    1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2高玉祥著:《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页。
    3马一波,钟华著:《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4Ricoeur, P, Life: A Story in Search of Narrator. In M.Doeser & J.Kray(Eds.), Facts and Values. 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 1986.P132.
    5Kierkegaard,S.Either/Or,Part 2.NJ: Princetion University Press.1987.
    1Sarbin,T.R. Steps to the Narrative Principle:An Autobiographies for Narrative Psychology.Praeger Publishers.1998. P.5.
    2Wyatt, F.The Narrative in Psychoanalysis: Psychoanalytic Notes on Storytelling, Listening, and Interpreting. In T R.Sarbin(Eds.),Narrative Psychology: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6.P.200.
    1[德]舒里安著、罗悌伦译:《影视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1丁亚平著:《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第2页。
    1〔德〕舒里安著、罗悌伦译:《影视心理学》(原名为《电视中的电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1汪流主编:《中外影视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1汪流主编:《中外影视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2[德]鲁道夫·阿恩海姆著:《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3[德]鲁道夫·阿恩海姆著:《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1[美]悉德·菲尔德著:鲍玉珩,钟大丰译,《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1何苏六著:《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1[美]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著:《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英]泰伦斯·霍可斯:《隐喻》,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2[意]维柯著:《新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00页。
    3同上。
    1施铁如:《语境论与心理学的叙事隐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96、97页。
    1杨莉萍著:《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
    
    1刘小枫著:《现代性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98页。
    2赵万里著:《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1参见冒从虎等编:《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页。
    2康德著:《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93页。
    3时历(chronology),指分年记事史,我国的《竹书纪年》、《春秋》、《资治通鉴》之类。见维柯《新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09页。
    4[意]维柯著:《新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35页。
    5[意]维柯著:《新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35页。
    6[德]黑格尔著:《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93、294页。
    7杨莉萍著:《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6页。
    1[美]卡尔·普兰廷加:《运动的画面与非虚构电影的修辞:两种方法》,载林少雄主编:《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录片》,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2同上,第122页。
    3同上,第124页。
    4[美]卡尔·普兰廷加:《运动的画面与非虚构电影的修辞:两种方法》,载林少雄主编:《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录片》,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124页。
    1这一段中的五个引句均引自钟大年文章《纪实不是真实》,《现代传播》1992年第3期。
    2钟大年:《纪实不是真实》,《现代传播》1992年第3期。
    3参见《现代传播》,1994年第6期。
    4钟大年:《再论纪实不是真实》,《现代传播》1995年第2期。
    5吕新雨:《人类生存之镜——论纪录片的本体理论与美学风格》,载《生存之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1杨田村:《纪实与真实》,《现代传播》,1994年第2期。
    2杨田村:《纪实与真实》,《现代传播》,1994年第2期。
    3杨田村:《传统现实主义与纪实主义不可通约》,《现代传播》,1995年第6期。
    1[美]林达·威廉姆斯:《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载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584、585页。
    2转引自吕新雨:《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00页。
    1蒋志:1971年生于湖南沅江,1976年开始练书法画国画,1991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1995年成为深圳一杂志的驻京记者,写实验小说,做观念摄影。1998年回到深圳,开始用Hi8,DV做一些与影象相关的作品。记录片作品:《飞吧,飞吧》,《食指》,《一根老油条》,《木木。汉城》,《空笼》,《小红》,《人的几分钟》。
    2梅冰、朱靖江著:《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8页。
    2梅冰、朱靖江著:《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6页。
    3同上。
    4胡杰:1993年从部队退伍转业,停薪留职,在圆明园画画。1995年开始接触Hi8摄象机,拍摄多部作品。纪录片作品:《媒婆》(1995)《远山》(1995)《在海边》(1999)。
    5李红:1967年生于北京,1986年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电视和电视制作,1991年开始拍摄电视短片,1997年开始拍摄记录片。记录片作品:《回到凤凰桥》(1997)《和自己跳舞》(2002)。
    6季丹: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到日本留学,1994年开始用Hi8摄象机拍摄东北少数民族。记录片作品:《贡布的幸福生活》(1999)《老人们》(2000)。
    7梅冰、朱靖江著:《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1 [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第80页。
    1任远:《非虚构是纪录片最后防线——评格里尔逊的“创造性处理”论》载林少雄主编:《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录片》,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07、108页。
    2台湾李道明:《小众媒体与纪录片》,见纪录中国网站。1948年,“纪录片世界大会”在布鲁塞尔举行,来自十四个国家的会员代表经过认真讨论后作出了这个定义。
    3同上,第108、109页。出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休斯敦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联合编撰的《电影艺术词典》,1979年版。
    4石屹,载陆晔,赵民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页。
    5景秀明:《纪录的魔方——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6台湾纪录片研究学者李道明语,参见高鑫《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递及论争——为“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而作》。
    1 [德]埃·莱塞:《合法的手段》,《世界电影》,1993年第3期。
    1基耶斯洛夫斯基:《纪录片的独特角色》,皇甫一川译,见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340页。
    1吕新雨:《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71页。
    2冯雷:1993年电影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毕业,1994年担任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美术设计,1997年创办德心堂文化发展公司(平面设计,影视制作),2001年首次独立制作指导纪录片《雪落伊犁》。
    1 [美]比尔·尼可尔斯著:《纪录片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1马一波,钟华著:《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1李幸,刘晓茜,汪继芳著:《被遗忘的影像——中国新纪录片的滥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2Paola Voci(齐娜) :《中国纪录片:改变中国的电影文化》,李桔芬译,选自平杰主编:《另眼相看——海外学者评当代中国纪录片》,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111页。
    1[美]伦纳德·史莱因著:《艺术与物理学——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暴永宁、吴伯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2参见孙玉胜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8月。
    3在王纪言1992年出版的专著《电视纪实语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中,他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在场”三个字,在后来的电视实践中这个理念从未动摇(参见本文第四章“关系自我”中的论述)。
    1马一波,钟华著:《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2黄希庭著:《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69页。
    3张英进:《风格,主题,视角:当代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选自平杰主编:《另眼相看——海外学者评当代中国纪录片》,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4马一波、钟华著:《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5同上。
    6参见杨莉萍著:《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章第一节“自我在饱和社会里迷失”。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2同上,第198页。
    3参见石屹著:《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1参见《中央电视台发展史》,第252页。
    2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1900-1980)的观点,参见叶浩生主编:《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页。
    
    1何苏六著:《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2季红真著:《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参见《中央电视台发展史》,第252页。
    2德国心理学家弗洛姆(1900-1980)的观点。参见叶浩生主编:《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页。
    3何苏六著:《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1石屹著:《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吴文光著:《江湖报告——一个以大棚为个案而展开的田野调查》,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2朱大可著:《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
    3见蒋樾纪录片《彼岸》中的访谈。
    1见蒋樾纪录片《彼岸》中的访谈。
    2同上。
    3见网站http://space.tv.cctv.com/podcast/zuihoudeshanshen TV大社区:纪录片。
    1梅冰、朱靖江著:《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3页。
    1钟大年、于文华主编:《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2同上,第217页。
    1冷凇:《纪录片是一种思考的方式--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秘书长让.米歇尔访谈录》,参见网站:中国记录片网http://www.cnjlp.tv/。
    2参见《社区影像的民族实践》,载《南风窗》,2008年第5期,第91页-93页。
    1宋家玲,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因为是笔者的导师,因此,多次就此问题进行过探讨。
    1钟大年,于文华主编:《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
    2张真:《带摄影机的女人:当代中国女性纪录片拍摄活动一览》。选自平杰主编:《另眼相看——海外学者评当代中国纪录片》,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1梅冰,朱靖江著:《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2钟大年,于文华主编:《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5页。
    3梅冰、朱靖江著:《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1白岩松著:《痛并快乐着》,华艺出版社,2006年版。
    2吕新雨著:《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5页。
    3同上,第141页。
    1[美]伦纳德·史莱因著:《艺术与物理学——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暴永宁,吴伯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的主要观点,他认为:生命是在时空中绵延地存在着,由此他创立了生命哲学。
    3[美]伦纳德·史莱因著:《艺术与物理学——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暴永宁、吴伯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
    4[美]苏珊·郎格著:《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6页。
    1同上,第166页。
    2[美]伦纳德·史莱因著:《艺术与物理学——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暴永宁、吴伯泽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3参见[英]史蒂芬·霍金著:《时间简史》,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
    1吴文光语:参见小川绅介著,《收割电影——追寻纪录片中至高无上的幸福》,冯艳译,2007年版,序言。
    2李幸,刘晓茜,汪继芳著:《被遗忘的影像——中国新纪录片的滥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3同上,第154页。
    4吕新雨著:《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1页。
    1陈大力:就职于北京电视台,主要纪录片作品:《流年》、《京城缉毒大写真》。
    2《经典重访——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导演对话》,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页。
    3施润玖:独立纪录片导演。代表作品:《后海的故事》、《安定医院》、《敬大爷和他的老主顾》、电影《美丽新世界》、《走到底》。
    4《经典重访——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导演对话》,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76页。
    5张以庆:湖北电视台纪录片导演。代表作品:《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
    6同上。
    7陈丽丽: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编导。
    1陈丽丽:《从〈一个狙击手的独白〉谈心理悬念》,载于刘效礼主编:《2006中国电视纪录片前沿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页。
    1同上,第243页。
    2小川绅介著:冯艳译,《收割电影——追寻纪录片中至高无上的幸福》,2007年版,第36页。
    3小川绅介著:《收割电影——追寻纪录片中至高无上的幸福》,2007年版,第56页。
    1汪继芳,李幸著:《身在幕后》,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页。
    1孙玉胜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8月年版,第18页。
    2汪继芳,李幸著:《身在幕后》,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3李幸,刘晓茜,汪继芳著:《被遗忘的影像——中国新纪录片的滥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271页。
    
    1吕新雨著:《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66页。
    2孙玉胜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8月年版,第18页。
    
    1参见孙玉胜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8月年版,第一章第一节。
    2孙玉胜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8月年版,第50、51页。
    1张同道:《中国表情——解读安东尼奥尼与伊文思的中国影像》,《另眼相看——海外学者评当代中国纪录片》,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页。
    1同上,第196页。
    2朱大可:《记忆的红皮书》,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页。
    3马一波,钟华著:《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1页。
    4王纪言著:《电视报道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页。
    1朱羽君:《长城的呐喊——揭开纪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序幕》,载于姜依文:《生存之境》(电视纪录片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2000年版,第1页。
    1何苏六:《纪录片的责任和影响力》,载于刘效礼主编:《2006中国电视纪录片前沿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1[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著,王佩莉译:《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4月,第310页。
    1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4页。
    2转引自仲呈祥为刘效礼主编的《2006中国纪录片前沿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所作的序。
    3[美]S.弗-刘易斯,刘北成译:《心理分析:电影和电视》,《世界电影》,1996年第1期,第28页。
    1[美]S.弗-刘易斯:《心理分析:电影和电视》,刘北成译,《世界电影》,1996年第1期,第28页。
    2[法]皮埃尔·索夫兰著:《视听美学新问题》,刘云舟译,载《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第54页。
    3参见[日]小笠原隆夫著,《日本战后电影史》,苗棣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244页。
    4聂欣如:《电影悬念的产生》,《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第23页。
    5聂欣如:《电影悬念的产生》,《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第28页。
    6参见弗朗索瓦?特吕弗的《采访希区柯克先生》。
    1聂欣如:《电影悬念的产生》,《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第38页。
    2[美]罗伯特·麦基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391页。
    
    1杜骏飞:《弥漫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2任学安、陈晋等著:《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封页2。
    1Lisa Taylor∕Adrew Willis著,简妙如等译:《大众传播媒体新论》影印版,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9年版,第92页。
    2《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152页。
    3游飞,蔡卫著:《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页。
    4[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2001年版,第58页。
    5[美]罗伯特·麦基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6同上,第246页。
    1[美]罗伯特·麦基著,《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1参见中央电视台内部资料:关海鹰,《试论中国电视的现代新闻观念》。
    1列维—斯特劳斯语,转引自游飞、蔡卫著:《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341页。
    2参见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1参见苗力田主编,《亚理士多德全集》,第八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8页。
    2见柏拉图《高尔吉亚》,第505、506和513页,转引自《视听美学新问题》,〔法〕皮埃尔·索尔兰著,刘云舟译:《世界电影》,2004年第6期,第67页。
    3参见[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弗洛伊德心理哲学》,杨韶刚译,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9页。
    1参见[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高觉敖译,1986年版,第3页。
    1童宁:《从Discovery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载刘效礼主编:《2006中国电视纪录片前沿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3页。
    2同上,第252页。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2页。
    4转引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2页。
    5资料来源参见《电影手册——当代大奖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具体阐释参看笔者的文章:《宁静的悲伤——――评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张以庆作品中隐喻手法的运用》,载《纪录》杂志2008年第3期。
    2转引自马一波、钟华著:《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转引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页。
    1[美]尼尔·波兹曼,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2Denis McQuail著,潘邦顺译,彭怀恩校写:《大众传播理论》,风云论坛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40页。
    3陈默:《媒介文化重构人类生存新环境》,《解放军艺术学院学院》,2005年第1期,第34页。
    1资料参见《后现代影戏——电影的当代身份》,孙炜炜,原载《世界电影》,2004年第4期,第172页。
    1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页。
    1资料参见孙炜炜:《后现代影戏——电影的当代身份》,原载《世界电影》,2004年第4期,第172-177页。
    1[美]尼葛洛庞帝著:《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1中央电视台课题研究报告《电视纪实节目中“真实再现”研究》,第3页。
    2胡智锋,江逐浪著:《“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揭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3中央电视台课题研究报告《“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特征和本土化趋势》,第27页。
    陈汉元著:《水淋淋的太阳》,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陈默著:《电视文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版。
    杜骏飞著:《弥漫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凤凰卫视之《DV新世代》主编:《DV完全手册-一个人的影像》,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年版。
    方方著:《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高峰,肖平著:《电视纪录片论语》,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9年版。
    高峰著:《电视纪录片及其审美选择》,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6年版。
    高鑫著:《电视纪实作品创作》,学苑出版社, 2002年版。
    高鑫著:《电视艺术概论》,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
    高玉祥著:《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高名潞著:《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黄希庭著:《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侯洪等著:《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胡立德著:《电视新闻与纪录片摄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关海鹰:《试论中国电视的现代新闻观念》,(内部资料)。
    何苏六著:《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怀滨著:《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胡寄南著:《胡寄南心理学论文选》,学林出版社,1985年版。
    胡智锋著:《影视文化论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胡智锋著:《电视美学大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康德著:《形而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季红真著:《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景秀明:《纪录的魔方: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姜依文:《生存之境》(电视纪录片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姜静楠著:《银幕叙事圈:中国电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金开诚著:《文艺心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冷冶夫,马莉著:《电视纪实与创作》,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李道新著:《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李道新著:《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林旭东著:《影视纪录片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刘燕南著:《电视收视率解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赖黎捷著:《话语选择与理论来源——中国纪录片批评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吕新雨著:《纪录中国: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林少雄主编:《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影片》,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林少雄著:《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小枫著:《现代性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洁著:《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幸、刘晓茜、汪继芳著:《被遗忘的影像——中国新纪录片的滥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念芦著:《影视技术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李希光著:《新闻学核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李明,杨光学著:《叙事心理治疗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苗棣著:《电视艺术哲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苗力田主编:《亚理士多德全集》,第八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孟繁华著:《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马一波、钟华著:《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梅冰、朱靖江著:《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冒从虎等编:《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欧阳宏生著:《电视批评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年版。
    欧阳宏生著:《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欧阳宏生等著:《电视批评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幸、刘晓茜、汪继芳著:《被遗忘的影像——中国新纪录片的滥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平杰主编:《另眼相看——海外学者评当代中国纪录片》,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彭吉象著:《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钱蔚著:《政治、市场与电影制度:中国电视变迁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秦俊香著:《影视创作心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任远著:《电视纪录片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任远著:《海外名家谈电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
    任远,彭国立著:《世界纪录片史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版。
    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单万里著:《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邵牧君等译:《电影史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
    宋家玲编著:《影视艺术比较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宋家玲著:《影视艺术之道》,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孙玉胜著:《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8月年版。
    苏志武主编:《学者的声音——学问之道》,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石屹著:《电视纪录片——艺术、手法与中外观照》,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时蓉华编:《社会心理学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版。
    沈美新编著:《国外摄影名家的经验与技巧》,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唐晨光著:《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博士后报告2002年版。
    媵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陶涛著:《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吴文光著:《江湖报告——一个以大棚为个案而展开的田野调查》,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吴文光著:《纪录片与人镜头像自己的眼睛一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吴文光著:《现场》(第一,二卷),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2001年版。
    汪流主编:《中外影视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王晓明著:《在新意识形态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岳川著:《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社,2001年版。
    王志敏主编:《电影学:基本理论和宏观叙述》,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王振民著:《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王心语著:《希区柯克与悬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汪文斌、胡正荣著:《世界电视前沿》,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
    王辉著:《纪录片:想法与做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肖平著:《纪录片编导时间理论》,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肖同庆著:《影像史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许明著:《新意识形态批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游飞、蔡卫著:《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杨清著:《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杨伟光著:《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东方出版社, 1996年版。
    杨莉萍著:《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叶浩生著:《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叶浩生主编:《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延百亮著:《解读“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探究》,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年版。
    尹鸿著:《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延百亮著:《解读“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探究》,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年版。
    张红军著:《纪录影像文化论》,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张雅欣著:《中外纪录片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凤铸著:《影视艺术前沿;影视艺术本体和走向论》,1999年版。
    张秋著:《第一镜——80部纪录电影》,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钟大年,雷建军:《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钟大年、于文华主编:《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钟大年著:《纪录片创作论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朱立元著:《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朱景和著:《电视专题论集》,人民出版社。
    朱景和著:《电视纪实艺术论》,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
    朱景和著:《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羽君著:《现代电视纪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朱大可著:《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朱汉生著:《电视美学》,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赵万里著:《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章柏青、张卫著:《电影观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编:《影像中国》,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栏目编:《大师影像》,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年版。
    中央电视台课题研究报告:《“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特征和本土化趋势》。
    《电影手册——当代大奖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文艺理论译丛》1,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3年版。
    《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经典重访——与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记录片导演对话》,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美]爱德华·S·里德著:李丽译,《从灵魂到心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美]伦纳德·史莱因著:暴永宁、吴伯泽,《艺术与物理学——时空和光的艺术观与物理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悉德·菲尔德著:《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美]苏珊·郎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美]华生著:通译:《行为主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阿瑟·阿萨·伯杰著:姚媛译,《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主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和应用》,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著:卢大川、袁野、李如青、钱亚萍译,《媒介等同——人们应该如何像对待真人实景一样对待电脑、电视和新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2001年版。
    [美]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埃里克·巴尔诺著:张德魁、冷铁峥译,《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著:马丁译,《全球化的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柏敬泽等译,《重组话语频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尼克·布郎著:徐建生译,《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建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罗伯特·麦基著: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美]李·波布克著:伍菡卿译,《电影的元素》,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美] Patricia 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美]R.F.汤普森主编:孙晔等编译,《生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美]托马斯·阿特斯金主编:郝一匡、徐建生译,《西方电影中的性问题》,1999年版。
    [美]约翰·霍华德·劳逊著:邵牧君、齐宙译,《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美]莱斯利?施特勒贝尔、霍利斯?托德、理查德?D扎基亚著:陈建中、纪伟国译,《摄影师的视觉感受》,中国摄影出版社,2004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版。
    [美]苏珊?桑塔格著:艾红华、毛建雄译,《论摄影》,湖南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美]舒尔茨著:李文湉译,《成长心理学》,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美]舒尔茨著:杨立能等译,《现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美]戴维·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J.希利斯·米勒著,申单译:《解读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华莱士·马丁著:《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埃里克·卡勒著,张德奎等译:《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美]浦迪安著:《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美]比尔·尼可尔斯著,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纪录片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美]比尔·尼可尔斯著:陈犀禾,刘宇清,郑洁译,《纪录片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美]Michale Rabiger著:王亚维译,《制作纪录片》,远流出版公司,2001年版。
    [美]Lisa Taylor∕Adrew Willis著:简妙如等译:《大众传播媒体新论》影印版,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1999年1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英]布莱恩?坎贝尔著:林少忠译,《摄影名作的诞生》,中国摄影出版社1999版。[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主义和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德]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1年版。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著:王佩莉译,《文明的进程》,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德]黑格尔著:《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德]舒里安著:罗悌伦译,《影视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康德著著:邓小芒译,《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法]乔治·萨杜尔著:徐昭,胡承伟译,《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法]热拉尔·热奈特著,王文融译:《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法]R.巴特著,董学文译:《符号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智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荷兰]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意]维柯著:《新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苏]彼得罗夫斯基主编:《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傅雅芳、郝冬瑾译:《文明及其缺憾》,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版。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高觉敖译,《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版。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杨庸一译,《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匈]伊芙特·皮洛著:崔君衍译,《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匈]贝拉·巴拉兹著:邵牧君译,《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
    [西班牙]路易斯·布努艾尔著:傅郁辰、孙海清译,《我最后的叹息》,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日]小笠原隆夫著:苗棣等译,《日本战后电影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日]藤竹晓著:蔡林海译,《电视社会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Denis Mc Quail著:潘邦顺译、彭怀恩校写,《大众传播理论》,风云论坛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Bergger,P. Luckmann,T.: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Doubleday,1966.
    Gegen K.J.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 Soundings in social construc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Gegen K.J.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London:Stage.1999.
    Kelly,G.A. Theory of Personality.New York:Norton.1963.
    Kierkegaard,S.Either/Or,Part 2.NJ: Perincetion University Press.1987.
    Leyda,Jay. Dianying:An Account of Films and the Film Audience in China. Cambridge, Mass.: MIT Pr.1972.
    Rrcoeur,P.(1986).Life:A story in Search of a Narrator. In M.Doeser&J.Kray(Eds.),Facts and Values. 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1986.
    Straubhaar ,LaRose , Media Now—Communications&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Age,World Color Book Services,Taunton,Massachusetts.
    Sarbin,T.R.&Scheibe,K.E.(Eds.Studies in Social Identity.New York:Praeger. 1983.
    Sarbin,T.R. Rorschach Patterns under Hypnosis.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1939.
    Sarbin,T.R. Steps to the Narrative Principle:An Autobiographies for Narrative Psychology.Praeger Publishers. 1998.
    T.S.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62.
    Wyatt,F.The Narrative in Psychoanalysis: Psychoanalytic Notes on Storytelling, Listening, and Interpreting. In T R.Sarbin(Eds.),Narrative Psychology: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86.
    方必基、张樱樱、童辉杰:《叙事心理治疗评述》,载于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年第1期。
    李明:《后现代叙事心理治疗探幽》,载于《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8月第8期。
    李文静:《后现代语境下的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载于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沈之菲:《叙事心理治疗:一种后现代的心理咨询方法》,载于《上海教育科学》,2003年第12期。
    沈之菲:《叙事心理学探究》,载于《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7期。
    施铁如:《自我的社会建构观与叙事辅导》,载于《心理科学》,2005年第28期。
    施铁如:《语境轮与心理学的叙事隐喻》,载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施铁如:《从实体自我到对话自我的后现代转向》,载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3期。
    施铁如:《后现代思潮与叙事心理学》,载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汪新建、吕小康:《作为文化工具的心理治疗》,载于《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6期。
    尤娜、叶浩生:《叙事心理治疗的后现代视角》,载于《心理学探新》,2005年第3期。
    杨莉萍:《心理学中话语分析的立场与方法》,载于《心理研究进展》,2007年第15期。
    杨莉萍、叶浩生:《社会建构主意心理学对二元世界的“僭越”》,载于《心理科学》,2003年第3期。
    叶浩生:《关于西方心理学中的多元文化论思潮》,载于《心理科学》,2001年第6期。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多元文化论运动的意义与问题》,载于《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叶浩生:《第二次认知革命与社会建构论的产生》,载于《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1期。
    叶浩生:《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载于《心理科学》,2004年第27期。
    《现代传播》
    《电视研究》
    《当代电影》
    《世界电影》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中国电视》
    《中央电视台台鉴》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
    《中国电影年鉴》
    《心理科学》
    北大在线
    纪录中国
    中国纪录片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