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与发展旅游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山东省五大旅游区和八大旅游城市之一,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沂源发现的著名“沂源猿人”和“上崖洞”文化存在于原始社会时期;进入10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在淄博境内相继出现沂源桃花坪扁扁洞遗存和后李早期文化,之后又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阶段。西周建立后,姜尚封齐,开创“泱泱大风”的齐国文化。淄博地区作为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数百年,被誉为“海内名都”。临淄作为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齐国都城长达800年之久。在先秦的历史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悠久的历史,为淄博遗留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临淄故城及其周围地带文物古迹浩繁,被誉为“地下博物馆”。清代文坛领袖王渔洋、赵执信和蒲松龄被后人并称为孝妇河畔三名人,蕴藏着深厚的古齐地域文化,使淄博成为名副其实的积淀深厚的文化旅游之都。
     博物馆是普及教育、启迪民智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场所,是城市文化积淀的载体,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博物馆集中反映了一个地区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风貌。淄博现有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等20家国有博物馆,齐国瓦当艺术馆等6家民营博物馆,展览面积超过80000平方米,展品47900余件。在同类城市中,博物馆的建设成绩斐然,博物馆事业改革不断推进。针对博物馆现状的调查和发展趋势思考的研究对淄博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是有其借鉴意义的。
     文化遗产是对历史、对已存在文明的继承:通过考古所发现的古城、古墓、文物等遗址和遗存是历史的载体;博物馆又是通过对这些遗存和文物的展示,通过博物馆发展旅游业,可以达到对世人进行传统教育、历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意义和目的,同时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更好的开发、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激励特色文化旅游需要文化遗产载体支撑,而文化遗产资源两个效益的发挥也需要旅游的产业化来突破,所以两者互为依托、相得益彰,此为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灿烂的历史文明决定了淄博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位,也为淄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又为历史题材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通过博物馆对淄博历史和已有文明的展示,又为发展淄博旅游业、巩固与加强淄博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位提供了绝好的平台和载体。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以最大效益的发挥博物馆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功能,提升旅游品位,最终也自然会更好的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The history of Zibo is very long, and the culture is very brilliant. Zibo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ravel c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it's also one of the origin places of old civilization in China. The famous Yiyuan Ape Person and Shangding Hole Culture is in the primitive communes. In new stone age-about 10000 year ago, There are Bianbian Hole Site in Yiyuan and Houli Culture, then experienced Beixin Culture, Dawenkou Culture and Longshan Cultural stage. After the West Zhou dynasty builds up, Jiangshang became the king of Qi kingdom, so there is the splendent Qi Culture. The Zibo area as the Qi kingdom's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al center is several hundred years, is honored as "famous metropolis within the four seas". Linzi as the capital of Qi kingdom is 800 years long time between the Spring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So Zibo has the pivotal status in pre-Qin's historical arena.The glorious history, Leaving the massive cultural heritage for Zibo, Qi Past city and the encircling zone heritage attraction is vast, is honored as "the Underground museum". Qing Dynasty literary arena leader Wang Yuyang, Zhao Zhixin and Pu Songling are called three celebrity by the filial woman river. For containing the deep ancient Qi Culture, Zibo becomes a a really city for cultural traveling.
     The museum is the important plac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and enlightening the people's wisdom knowledge, and it is a city civilization's symbol. The museum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the area style of history, cultu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There are the Qi Past city ruins' museum and so on 20 state-owned museums, and the Qi tile museum and so on 6 privately operated museums, the display area surpasses 80000 square meters, exhibit article 47900. In the similar city, the museum construction make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the museum enterprise reforms advances unceasingly. The research which pondered the museum present situation's investigation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is good for the Zibo Museum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The cultural heritage was to the history's inheritance, Ruins-old city which, ancient grave, cultural relic discovered through the archaeology are the historical carrier. The museum is also the demonstration through the remains and the cultural relic. Through the museum development tourism, the common people are carried o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e history culture education and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meanwhile gett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is good for better development, protection and use history culture resources.
     The culture is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found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traveling needs the cultural heritage carrier support,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two benefit's displays also need to the help of the travel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refore both to depend on mutually, complement each other. It's the way that must be taken for cultural traveling development.
     The bright historical civilization has decided Zibo's historical city status, also has provided the rich historical culture resources for Zibo. These resources have provided the advantageous superiority and the condition for the historical theme museum'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desplay to the Zibo history through the museum is the exceedingly good platform and carrier to develop the Zibo's tourism and to strengthen Zibo's status of the China outstanding tourist city. During harvest economic efficiency, it may display museum to tourist's public education function, and promot traveling personal status, and also promot the history culture resources protection naturally.
引文
[1]程京生:《中国博物馆现状的再思考》,《中国博物馆》1998年3期,第53页。
    [1]单霁翔:《中国博物馆的现状与发展》,《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年,第1页、第3-4页。
    [1]武晓怡:《博物馆与旅游经济》,《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年5期,第132-133页。
    [2]陆建松:《博物馆与都市旅游业》,《探索与争鸣》1997年11期,第37页。
    [1]党士学:《论旅游业对博物馆的冲击》,《中国博物馆》1992年第4期,第21页。
    [2]付薇:《旅游经济与文化生态的关联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期,第52-53页。
    [3]孙忠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10期,第90页。
    [1]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博文化志》(1949-2002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42-443页。
    [1]吕遵谔等:《山东沂源猿人化石》,《人类学学报》第8卷第四期,1989年11日;
    [2]沂源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沂源县史》,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15页。
    [1]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前引书,第449页。
    [2]淄博市文物局、淄博市博物馆、桓台县文物管理处:《山东桓台史家遗址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坑的发掘》,《考古》1997年第11期。
    [1]常光照、张光明:《商奄、薄姑钩沉》,《管子学刊》,1989年第3期。
    [1]桓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桓台县志》,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79页。
    [1]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43-44页。
    [1]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46-48页。
    [2]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前引书,第448页。
    [1]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78-80页。
    [2]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前引书,第449页。
    [1]临淄区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新版临淄区志》,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0页。
    [1]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81-89页。
    [1]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110--112页;
    [2]张光明:前引书,第117-120页。
    [1]袁大任:《足球溯源定论记》,《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10期,第68页。
    [1]周村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周村区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页。
    [1]张光明:《文物考古与齐文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29页。
    [2]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博文化志》(1949-2002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1页。
    [1]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博文化志》(1949-2002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1页。
    [1]淄博市博物馆:《淄博元末明初玻璃作坊遗址》,《考古》1986年第6期,第530-539页。
    [1]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博文化志》(1949-2002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2页。
    [1]淄川区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川区志》,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379页。
    [1]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博文化志》(1949-2002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6页。
    [1]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博文化志》(1949-2002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3页。
    [1]桓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桓台县志》,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229-231页。
    [1]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9页。
    [1]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博文化志》(1949-2002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4页。
    [1]靳宝琴:《关于县级博物馆现状的思考》,《中国文物报》2005年11月11日。
    [2]姜江来、朱丹青:《浅析中小型博物馆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06年,第75页。
    [3]王海峡:《试论文博单位的体制改革》,《四川文物》2001年01期,第35页。
    [1]陈汉臻、张秋菊:《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山东统计》2006年5期,第13页。
    [1]许宝新:《加快齐文化研究开发塑造并打响齐文化品牌》,《管子学刊》2005年1期,第128页。
    [2]宣兆琦:《论齐文化资源开发与淄博文化大市建设》,《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期,第53-55页。
    [1]唐顺英、代合治:《山东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与类型划分》,《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3期,第209页。
    [2]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第43页。
    [3]张卫星、艾佩:《论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战略》,《生态经济》2007年4期,第114页。
    [4]朱珠:《试论区域文化与区域旅游经济的耦合与互动》,《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1期,第39-40页。
    [1]李可亭:《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4期,第182页。
    [2]刘向红:《浅谈政府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代商业》2007年07期,第7页。
    [3]唐国琪:《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年5期,第447页。
    [1]李顺:《对我国文化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4期,第6页。
    [1]许瑞娟、翟宝辉:《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3期,第52-53页。
    [1]马树华:《发挥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名市》,《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年4期,第30页。
    [2]苏佩、陈艺元:《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的比较初探》,《大经贸》2006年5期,第91页。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
    2.左丘明:《左传》,岳麓书社,2007年。
    3.刘向:《战国策》,齐鲁书社,2003年。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
    5.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
    6.淄博市志编辑委员会编:《淄博市志》,中华书局,1995年。
    7.淄博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博文化志》(1949-2002年),中华书局,2004年。
    8.桓台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桓台县志》,齐鲁书社,1992年版。
    9.张店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张店区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
    10.博山区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博山区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11.周村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周村区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
    12.临淄区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新版临淄区志》,中华书局,2007年。
    13.淄川区志编纂委员会编:《淄川区志》,齐鲁书社,1990年。
    14.沂源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沂源县史》,齐鲁书社,1996年。
    15.宣兆琦主编:《齐文化通论》,新华出版社出版,2000年。
    16.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17.单霁翔:《中国博物馆的现状与发展》,《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年。
    18.宣兆琦、张玉书:《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管子学刊》2005年1期。
    19.宣兆琦:《论齐文化资源开发与淄博文化大市建设》,《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期。
    20.淄博市文物局、淄博市博物馆、桓台县文物管理处:《山东桓台史家遗址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坑的发掘》,《考古》1997年第11期。
    21.张光明:《文物考古与齐文化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期。
    22.常光照、张光明:《商奄、薄姑钩沉》,《管子学刊》1989年第3期。
    23.淄博市博物馆:《淄博元末明初玻璃作坊遗址》,《考古》1986年第6期。
    24.张光明、徐新、赵燕:《试论汉代临淄的青铜冶铸业》,《管子学刊》2006年3期。
    25.白云翔、张光明:《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汉代镜范的发现与研究》,《考古》2005年12期。
    26.张光明、边希锁:《齐国殉马探略——先秦齐及诸国殉马发现略述》,《管子学刊》2002年1期。
    27.宣兆琦:《关于齐文化开发的若干思考》,《管子学刊》2000年3期。
    28.唐国琪:《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年5期。
    29.吴承忠:《西方国家历史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人文地理》2004年6期。
    30.何康源:《浅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收获》,《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6期。
    31.张卫星、艾佩:《论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战略》,《生态经济》2007年4期。
    32.陈汉臻、张秋菊:《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分析》,《山东统计》2006年5期。
    33.程京生:《中国博物馆现状的再思考》,《中国博物馆》1998年3期。
    34.苏佩、陈艺元:《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的比较初探》,《大经贸》2006年5期。
    35.马树华:《发挥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文化名市》,《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年4期。
    36.许宝新:《加快齐文化研究开发塑造并打响齐文化品牌》,《管子学刊》2005年1期。
    37.李顺:《对我国文化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4期。
    38.徐琴:《高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期。
    39.许瑞娟、翟宝辉:《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3期。
    40.于沛:《民族精神、先进文化和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4期。
    41.王新利:《焦作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研究》,《焦作大学学报》2003年2期。
    42.赵文鹤:《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求是》2002年23期。
    43.李可亭:《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4期。
    44.付薇:《旅游经济与文化生态的关联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期。
    45.唐顺英:《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2期。
    46.刘向红:《浅谈政府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现代商业》2007年07期。
    47.武晓怡:《博物馆与旅游经济》,《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年5期。
    48.朱珠:《试论区域文化与区域旅游经济的耦合与互动》,《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1期。
    49.唐顺英、代合治:《山东省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与类型划分》,《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3期。
    50.孙忠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51.百灵:《挖掘齐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4年9期。
    52.钱益汇:《齐文化的考古学发现与研究》,《中原文物》2004年1期。
    53.李学勤:《齐文化考古发现的历史意义》,《管子学刊》2004年3期。
    54.王希鹏、王京龙:《齐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框架重组方式研究》,《管子学刊》2004年3期。
    55.陆建松:《博物馆与都市旅游业》,《探索与争鸣》1997年11期。
    56.陈必琳:《博物馆现状与发展趋势》,《赣博论坛——博物馆现状与发展前瞻论文集》,2003年。
    57.靳宝琴:《关于县级博物馆现状的思考》,《中国文物报》2005年11月11日。
    58.姜江来、朱丹青:《浅析中小型博物馆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06年。
    59.王海峡:《试论文博单位的体制改革》,《四川文物》2001年01期。
    60.王荣敏、王聿发:《深入挖掘聊斋文化资源促进淄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淄博师专学报》2006年4期。
    61.党士学:《论旅游业对博物馆的冲击》,《中国博物馆》1992年第4期。
    62.袁大任:《足球溯源定论记》,《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