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豪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豪放”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具有独特内涵和鲜明民族特色、反映着一种积极刚健精神风貌和审美意识的美学范畴,它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人生、思想精神和文学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古至今,对“豪放”的研究基本上都局限在词学的领域之内,而对其前期的发展嬗变及内在的深厚内涵,则很少有人研究。把“豪放”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来进行全面探讨的,更属阙如。本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力图从美学范畴本体研究的角度出发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豪放”的发展、嬗变的历史,根本思想精神、哲学辩证法精神和诗学精神,内涵和生成,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等等内容;一是集中研究了“豪放”范畴涉及到的主要理论问题,探讨了“豪放”和“婉约”(及与此有关的“本色”、“中和”等范畴)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而确立“豪放”的价值及其在古代诗学、美学中的地位,为中华民族新的审美理想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参照。文章共分为十个部分:
     导言:主要探讨了“豪放”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在中国古代美学及范畴中的地位及本文选题的由来,关于“豪放”范畴研究的情况综述及研究“豪放”的逻辑起点,阐明了本文研究的方法和逻辑思路。
     第一、二章:主要探讨了“豪放”的形成和嬗变。“豪放”萌芽于先秦中国传统文化奠基的历史时期,是社会礼法制度逐渐加强、腐朽并形成对人性的压抑和束缚的产物。其中“放”的一面最先起步发展,并在老庄思想中得到体现;而“豪”的生成则主要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其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社会理想。“豪放”在魏晋人的自我意识初步觉醒的历史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经过南北朝及隋代的酝酿,在唐代的文学艺术中得到了较大发展和体现。宋代是“豪放”发展为一个基本美学范畴的时期,尤其在词这种文体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趋于成熟,但是它在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中并不占有正宗的位置,且为正统的审美意识所排斥。元曲之中则是以“豪放”为特点的文学作品占据了主流地位,曲本身的形式即有着“豪放”的特点。而随着诗歌——即很大程度上是以主体的抒情为主的文学体式——在封建社会后半期的衰落,代言体的戏曲和小说的兴起,加上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思想越来越趋于保守和缺乏创造创新精神,“豪放”的盛极而衰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豪放”的根本思想精神、哲学辩证法精神和诗学精神三个方面。“豪放”范畴的根本思想精神是指儒、道互补、取长补短、意在现实的积极人生境界;哲学辩证法精神是指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民族审美意识对“中和”之美的偏离和歪曲,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以《易传》美学为代表的刚健积极精神;诗学精神是指诗“可以怨”的精神,在传统的偏于柔弱消极静态的审美意识影响之下,以“温柔敦厚”为特点的传统诗学对于“豪放”进行压抑和排斥,“豪放”范畴成熟于宋代并与“婉约”相对待,是这个过程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豪放”概念的义界、内涵及内在结构合成。“豪放”在义界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而作为审美范畴的“豪放”,主要体现在其狭义上,其核心内涵是“不受拘束”;广义上的“豪放”是“壮美”的象征,它和其他一系列“壮美”范畴一起构成了“壮美”的风格,而在宋代以后“豪放”成熟为一个基本美学范畴之后,则成为这些“壮美”范畴的核心范畴。“豪放”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其内涵涉及三个层面:内在精神层次的意义,表现为人对于腐朽礼法制度的反抗和超越;艺术表达层次的意义,表现为作者主体对于过时的规律和相对真理的超越;风格层次上的意义,表现为对“婉约”和“优美”风格的突破和超越。“豪放”的内在结构是由“豪”和“放”两部分按照“中和”之美的规律结合在一起的,而这一结果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美的规律两方面的因素促成的。“豪放”的生成,可以用“‘志’(理想,包含‘小我之情’→‘大我之情’的生成过程)→‘气’→‘豪’→‘放’”这样一个流程来阐释。“豪放”生成的主体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人的志意理想促成了内在的“气”的积聚,而客观方面的原因则主要是和地域、社会、时代、心境及其他物质因素——尤其是酒联系着的。
     第五章:以具体的故事或文学作品为例,阐述了“豪放”在文学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及其主要美学风格特点。“豪放”之美集中的文学艺术,主要是诗歌和绘画、书法等等领域。“豪放”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主要有三个特点:鲜明而强烈的主体性精神特征;盛大而充沛的内在气蕴和外在气势;直抒胸臆、淋漓尽致的表达方式。
     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豪放”和一些容易混淆的美学范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至于明显与“豪放”区别开来的范畴,则不在探讨范围。“豪放”和“中和”之美的辨正,主要论述了“豪放”是“中和”之美的一种形态,而且是其较为健康和积极的一种形态,它在哲学的高度上秉承并代表着《易传》刚健积极为主的“中和”之美一路。和“壮美”的辨正,主要论述了“豪放”是一种最富有主体性精神的“壮美”。和“崇高”的辨正则主要指出“豪放”可以被主体以外在的形式上直接表现出来,而“崇高”只能在主体或审美对象的内心产生;“豪放”产生的根源是主体的“志”(理想),是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儒”、“道”两家思想互补的一个结晶,而“崇高”产生的根源则是主体对外在世界的“恐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命运和虚无的思考,最终达到对“有限”和“无限”的超越;“豪放”的主体通过积极介入现实社会生活而得到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而“崇高”的主体则往往是通过悲剧性的毁灭来得到精神境界的升华;综合比较起来,“豪放”更具有现实性,而“崇高”则往往带给人们强烈的心灵震撼,对现实生活并无多大的改变。和“浪漫”的辨正主要是与西方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来进行的,指出两者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不同,“浪漫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个性解放,其主体资产阶级最终推翻封建制度而成为统治阶级,具有特定的历史内容和历史地位,仅仅兴盛于十九世纪初数十年的时间,而“豪放”则是以主体强烈的现实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中心进行变革和创新的一种体现,它在中国古代始终没有脱出封建制度及其思想的控制,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具有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和现实基础。
     第七、八两章:主要研究了“豪放”在中国诗学史上的一些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基本上都是在“豪放”范畴成熟之后的宋代以后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和“豪放”的对立范畴“婉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部分研究的六方面的问题,都以这个问题为基础。具体的观点有:“豪放”是对“婉约”的突破与发展;“豪放”词可以兼有“婉约”词之长,反之“婉约”词要兼有“豪放”词之长则甚不易,这是由于受到主张“婉约”为词的正宗或本色的观点的限制,研究历史上的词人词作,可以更为清晰的看出这一点;“豪放”和“婉约”一样,既能在词这种文体中具有“本色”的地位和性质,同时在元曲中,又具有独一无二的“本色”的地位和性质;用“诗化词”来贬低“豪放”词并非词这种文体的“本色”的观点,并不能成立,相反,词只有在一种向大诗学(即诗、词、曲同为一种诗歌体裁的阶段性形式)发展的趋势上,才能提升其文学境界和思想境界;“豪放”和“婉约”二分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近、现代一些认为这种二分法过于简单的观点,其实并未认识到这种二分法的独特贡献,即它对于“豪放”范畴成熟的关键意义的揭示;“豪放”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内在的推动着从诗到词、从词再到曲的文体变化历程,在各个文体阶段上,“豪放”都有自己独到的特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九章:主要阐述了在民族审美意识重建的宏观视野下,“豪放”美学范畴研究的现代意义。“豪放”和中华民族新时期文化复兴和审美意识大方向的重建,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并将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时代需要建立一种积极进取的以“阳刚之美”为主要风貌的审美意识,以促进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全面创新和发展,而其中所具有的“豪放”精神的内核,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础;“豪放”是我们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新时期开创中国新文学的前提条件,它对于人的发展,对于发展人从而使之达到更高的层次和理想境界,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Haofang”(“bold and unconstrained”) belongs to an aesthetic category with unique connotation and the national character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esthetics, reflecting one kind of positive vigorou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holding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humanities and the field of the literary arts of the Chinese ancient times.From ancient times till now, the research on it are generally confined to the domain of“Ci”poem, but few researchers have conducted study into its development of the earlier period and deep intrinsic connotation and implication,and nobody has study i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ategory comprehensively.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with two major emphases: From an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of noumenon categories,the first trys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Haofang”as an aesthetic category on all aspects, including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history, its fundamental thought and spirit, the dialectic of philosophy, the poetics contents and the synthesi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the performance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 characteristics, etc.With the vis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the second focuses on the the major theoretic problems of“Haofang”and“Wanyue”(“婉约”,“graceful”) ,and the related problems of“natural color”(“本色”)and“neutralization”(“中和”),thereby establishing the value ,the statu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aesthetics of“Haofang”which providing a useful reference to the Chinese nation to establish a new aesthetic ideal. This thesis falls into ten parts:
     The introduction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is paper and the status of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s of“Haofang”, the summarizing of the prevenient studie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study, clarifies the methods and logic thoughts of the paper.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hapters mainly illustrate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Haofang”.“Haofang”germinates in the period of pre-“Qin”dynasty, laying a found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the outcome of the social etiquette system strengthened and decayed gradually, which constrains the nature of human being.“Fang”is developed firstly and embodied in the thoughts of“Lao-Zhuang”philosophy,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of“Hao”is influenced by the Confucianism——especially its thoughts and spirit of social ideal and positively facing social existence and living.“Haofang”developed gradually in the“Wei”and“Jin”dynasties, in which times people’s self-awareness awakened initially. It obtained an obvious development and embodiment in the literary arts in the“Tang”dynasty through the fermentation of the“Southern and Northern”dynasties and“Sui”dynasty. In“Song”dynasty,“Haofang”developed into an aesthetics category which especially embodied in“Ci”as a literature style and gradually matured, but it did not ever hold the orthodox school position in human'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was often repelled by the legitimat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In the“Yuan”dynasty, the literary works of“Qu”with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Haofang”takes up the mainstream status.“Qu”itself, as one literary form, has a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Haofang”. With the decline of poetry, which mostly embodies the subjective expression of their emotions directly at the end of feudal age,“Haofang”declines partly because of the bloom of drama and novel. Additionally, its decline results from the more and more conservative thought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the creative spirit in the Chinese feudal society’s evening.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spirit of the fundamental ideas, the dialectic of philosophy and the poetics of“Haofang”. The spirit of the fundamental ideas means the positive realm of life from the mutual complement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hich absorbed their strengths and overcomed their shortcomings,and aimed at actively involved in real life.The spirit of the dialectic of philosophy means the departure and distortion of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o the beauty of“Zhonghe”at the night of Chinese feudal society,which much have lapsed from the energetic and positve spirit of Yizhuan’s aesthetics of Confucian in pre-Qin dynasty. The spirit of the poetics means the poets can complain in their works concerned about the oppression and repulsion to“Haofang”in the traditional poetics whose ideal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beauty of“Wenroudunhou”(“温柔敦厚”)under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whose features inclined to limpness, negativity and static,and the maturation of“Haofang”and its opposing to“Wanyue”is a key tache of this course.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meaning boundry,the connotation and the synthesis of“Haofang”. In terms of its meaning boundry,“Haofang”has both the broad sense and the narrow sense, and embodies a narrow sense as an aesthetic category which core connotation is unconstraint. The broad sense of“Haofang”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sublime,which links with the other sublime categories forming the style of sublime and becomes the core of them after“Haofang”has matured a category. As an aesthetic category,“Haofang”has the meaning of intrinsic spiritual level, which ha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eople’s revolt and surmounting to the decayed etiquette system, the meaning of artistic expression level which ha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eople’s surmounting to outdated rules and relative truths, the meaning of the style level which has the embodiment of surmounting of“Haofang”to“graceful and restrained”and“cocinnity”.“Haofang”is formed by“Hao”and“Fang”according to the aesthetic rule of“Zhonghe”,and this result had been caused by two facters of aesthetic rules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spirit. The creating of“Haofang”may illustrates a flow of“ideal”(“志”)(including the course of“individual sentiment”→“collective sentiment”)→“Qi”(“气”) →“Hao”(“豪”,a plenteous state of“Qi”)→“Fang”(“放”,the expressing of“Qi”).The accumulation of people’s intrinsic“Qi”which is caused by their ambition and ideal is the subjective reason to produce“Haofang”,and the objective reasons are mainly the region, the society, the time, the mood and other material factors——liquor is involved in particular.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presentation in the literature and art of“Haofang”and its characteristics of aesthetic style.The beauty of“Haofang”mainly centralizes in the domain of poetry,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s an aesthetic category,“Haofang”has three main features: a clear and strong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body; grand and abunda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vigor state; directly and thoroughly expression of one's mind and the manner.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Haofang”from the other correlated categories.The differences between“Haofang”and the beauty of“Zhonghe”mainly focus on that“Haofang”is one of the energic and positive kind of the latter which inherites from Yizhuan(《易传》). The differences between“Haofang”and“gallant beauty”especially lies in that“Haofang”is one kind of beauty with the most subjective spirit.The differences between“Haofang”and“sublime”mainly are that“Haof ang”could be displayed directly in the external form by the mainbody when“sublime”only could be felt in the hearts of the human beings,and the creation root of“Haofang”is the main body’s ideal and it is a crystallization by the uniqu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mutual complement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The creation root of“Sublime”is the mainbody’s fear of the external world, which resulting for the thinking of the fate and nothingness, ultimately reaches to a transcendence between“limited”and“unlimited”. The mainbody of“Haofang”gets own spiritual realm upgrading through his/her actively intervention of the real social life,and the mainbody of“Sublime”often obtains own spiritual realm of sublimation through the tragic destruction of him/her. Comparing both of them comprehensively,“Haofang”has much reality and“Sublime”often gives people a strong spiritual shock while little change in real life.
     and“Haofang”has more realit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Haofang”and“romantic”(here mostly refering to“romanticism”in west) especially lies in that as a literary ideas the later has the different content and historical status with“Haofang”.The core idea of“romanticism”is individual liberation, and its mainbody the bourgeois finally overthrew the feudal system and became the ruling class, so“romanticism”has a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nt and historical position, which only flourished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several decades of time.“Haofang”is a kinds of expression that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the mainbody’s strong awarenes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the center for change and innovation, and in ancient China it never get out of the feudal system and its ideology’s control,undergoes the whole history of feudal society and has more vitality and basis in reality.
     The seventh and the eighth chapters mainly studies several main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Chinese poetics of“Haofang”, which are basically produced after“Haofang”becoming a category after the Song Dynasty and closely linked to“Wanyue”. The six aspects of the following studies of the two chapters bases on this problem,and the pionts of view are:“Haofang”is the breakthrough and development of“Wanyue”;“Haofang”may own the strongpionts of“Wanyue”and the latter cannot own the former’s because confining to the view that“Wanyue”is Ci’s orthodox school or true qualities,it is very clear if we study the Ci production in history;“Haofang”and“Wanyue”are all Ci’s true qualities,and“Haofang”is also the only true qualities and orthodox school in“Qu”(“曲”)of“Yuan”dynasty but not the“Wanyue”;it is cannot come into existance debating“Haofang”is not Ci’s true qualities or orthodox school with“Haofang”is a kind of Ci like to the Poem,reversely only with a“broad sense of poetry”(“大诗学”,that means poem,Ci and Qu are all one of the phase forms of poetry) Ci can develop truly and deeply and exalt its literal and thought bourns;the theory of dichotomy of“Haofang”and“Wanyue”has very important sense,in the past some scholars are not cognizant of its special contribution that considering it is too simple to Ci’s styles and ignore its key meaning to open out the maturation of“Haofang”as a category;as an inner spirit“Haofang”innerly promotes the style change coures of poetry to Ci and Ci to Qu,and at any course“Haofang”has i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 an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The ninth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Haofang”with a macro-perspective of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consciousness.“Haofang”has an inherent necessary relation with the Chinese people’s aesthetic rebuilding of the total direction and the renaissance of culture in the new stage and period, and its effect will not be replacable. The new age of China needs to establish a positive and aggressive aesthetic sense that giving priority to“beauty of masculinity”(“阳刚之美”)in order to promote the nation’s whol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and the spirit kernel of“Haofang”is the spiritual basis for the cultural revival of Chinese nation. It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critically inherit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recondition of creating a new Chinese literary arts in the new stage and period.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people’s development, making them reach to a higher and perfect state.
引文
艾治平:《婉约词派的流变》,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白话金刚经》,丽岸注释,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
    《白话坛经》,魏道儒注释,三秦出版社1992年版。
    《百年经典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蔡守湘主编:《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蔡翔:《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曹利华:《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探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2版。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陈独秀选集》(共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陈伟:《崇高论》,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
    陈衍:《石遗室诗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陈忻:《唐宋文化与诗词论稿》,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陈振濂:《现代中国书法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程宜山:《中国古代文气学说》,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禇斌杰、孙崇恩、荣宪宾编:《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丁淑梅:《中国散曲文学的精神意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杜磊:《古代文论“韵”范畴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导师汪涌豪)。
    
    《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方智范、邓乔彬、周圣伟、高建中:《中国词学批评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葛景春:《诗酒风流赋华章——唐诗与酒》,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多卷本,1980年后不定期出版)。
    龚兆吉编:《历代词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续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韩愈:《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
    何文焯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洪再新编著:《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版。
    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胡适:《词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胡适留学日记》,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2版。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
    
    蒋哲伦:《词别是一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金庸:《笑傲江湖》,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3年第2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李太白集·杜工部集》,岳麓书社1989年版。
    李万才:《石涛》,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再修订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李泽厚:《探寻语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李泽厚、汝信名誉主编:《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梁宗岱:《梁宗岱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
    刘纲纪:《〈周易〉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胡适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齐鲁书社,1990年版。
    刘义庆:《世说新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龙榆生:《中国韵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陆侃如、冯阮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陆游:《陆放翁全集·老学庵笔记》,中国书店1986年版。
    吕薇芬主编:《名家解读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吕薇芬主编:《名家解读元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版。
    马召辉:《试论魏晋士人的狂狷美》,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导师周波)。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
    《沫若文集》(10;12),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欧阳俊评注:《豪放词》,巴蜀书社,2002年版。
    
    彭会资主编:《中国古典美学词典》,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1版。
    
    戚良德:《〈文心雕龙〉文学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导师谭好哲)。
    钱穆:《朱子学提要》,三联书店2002年版。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2版。
    钱钟书:《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钱钟书:《宋诗选注》,三联书店2002年版。
    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版。
    钱中文、杜书瀛、畅广元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全元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儒佛道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1990年版。
    汝信、曾繁仁主编:《中国美学年鉴》(2001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散曲流派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施议对:《今词达变》,澳门大学出版中心2001年版。
    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1年版。
    《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孙联奎《诗品臆说》、杨廷芝《廿四诗品浅解》),齐鲁书社1980年版。
    孙昌熙、刘淦校点:《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齐鲁书社1980年版。
    孙崇恩、刘德仕、李福仁主编:《辛弃疾研究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版。
    孙克强:《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腾咸惠:《〈人间词话〉新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
    
    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夫之:《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王立:《伟大的同情----侠文学的主题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王立:《超俗拔韵的“逸”》,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导师周均平)。
    王士祯:《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王易:《词曲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王幼安校订:《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引用书目如下(以时代为序):《战国策》
    《子夏易传》
    [南朝梁]《梁文纪》(明梅鼎祚编)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
    [唐]姚思廉《梁书》
    [宋]林岊《毛诗讲义》
    [宋]邵雍《皇极经世书》
    [宋]黄伦《尚书精义》
    [宋]裴駰《史记集解》
    [宋]王栐《燕翼诒谋录》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
    [宋]孔平仲《珩璜新论》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宋]杨万里《诚斋集》
    [宋]郭祥正《青山集》
    [宋]许顗《彦周诗话》
    [宋]李廌《德隅斋画品》
    [宋]周敦颐《周元公集》
    [宋]朱熹《朱子语类》、
    [宋]苏轼《东坡全集》
    [宋]苏辙《老子解》
    [宋]梅尧臣《宛陵集》
    [宋]《宣和画谱》
    [宋]邓椿《画继》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宋]赵构《思陵翰墨志》
    [宋]董更《书录》
    [宋]岳柯《宝真斋法书赞》
    [宋]张端义《贵耳集》
    [元]王若虚《滹南集话》
    [元]白朴《天籁集》
    [元]汤垕《画鉴》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
    [明]贺复徵编《文章辨体汇选》
    [明]韩昂《图绘宝鉴续编》
    [清]《御选历代诗余》
    [清]《御选唐宋诗醇》
    [清]《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
    [清]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
    [清]徐釚《词苑丛谈》
    [清]王太岳等《钦定四库全书考证》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吴功正:《六朝美学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夏之放:《论块垒——文学理论元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夏之放、孙书文主编:《文艺学元问题的多维审视》,齐鲁书社2005年版。
    谢桃坊:《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存昌:《道家思想与苏轼美学》,济南出版社,2003年版。
    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易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余传棚:《唐宋词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余英时:《论士衡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于安澜编:《画史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于永森:《红禅室诗词从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本书已有修订稿《沧海诗话》,理论更趋系统,2010年即将出版)。
    于永森:《后二十四诗品》,载《山东文学》2009年第8期。
    于永森:《新二十四诗品》,载《华夏文坛》2007年第1期。
    袁枚:《随园诗话》,王英志校点,凤凰出版社2000年版。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版。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曾振宇:《中国气论哲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2001年版。
    曾祖萌:《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晧:《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弘主编:《怀素书法鉴赏》,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
    张维青、高毅清:《中国文化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再林:《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赵仁珪:《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周波:《论狂狷美》,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周春艳:《论辛弃疾词为两宋第一及辛词作为审美理想对于词体的意义》,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导师邓红梅)。
    周笃文:《豪放词典读》,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周桂峰:《李清照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周济:《介存庵论词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周嘉惠:《唐诗宋词通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周均平:《秦汉审美文化宏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周来详:《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导师方智范)。
    朱恩彬主编:《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版。
    诸葛志:《中国原创性美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朱惠国:《中国近代世词学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朱丽霞:《清代辛稼轩接受史》,齐鲁书社2005年版。
    朱良志编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培高编著:《中国古代文学流派词典》,湖北出版社,1991年版。
    朱熹:《孟子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朱子语类》:安徽教育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宗白华:《宗白华讲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列宁全集》第38卷《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90页。
    ②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第43页。
    ③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第43页。
    ①肖小平:《试论当前“意境”研究中的单一取向》,载《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②程观林:《豪放词说略》,载《徽州师专学报》1996年12月第10卷第5期。
    ③本节除行文中有正式引文外,所涉著作或文章一律未加注释,后文具体涉及时则均详细注明。
    ④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⑤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霁山文集·卷五》(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滹南集·诗话》(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56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0页。
    ③《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217页、第229页、第274~275页。
    ①《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726页。
    ①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88页。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史记集解》(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90页。
    ④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84页。
    ⑤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14页。
     ①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①周波:《论狂狷美》,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②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35页。
    
    ①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5页。
    ②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11页。
    ①司马迁:《史记》,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423页。
    ②司马迁:《史记》,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407页。
    ③司马迁:《史记》,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416页。
    ④司马迁:《史记》,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420页。
    ⑤王立:《伟大的同情——侠文学的主题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1~65页。
    ①司马迁:《史记》,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463页。
    ②余英时:《论士衡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①蔡尚思:《如何看待儒学的文化遗产》,载《文史知识》(“儒学与传统文化专号”)1986年第10期,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页、第7页。
    ②蔡尚思:《如何看待儒学的文化遗产》,载《文史知识》(“儒学与传统文化专号”)1986年第10期,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页、第7页。
    ③蔡尚思:《如何看待儒学的文化遗产》,载《文史知识》(“儒学与传统文化专号”)1986年第10期,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页、第7页。
    ④马召辉:《试论魏晋士人的狂狷美》,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导师周波)。论文指出,“狂狷”是一种很高的人格境界,为孔子所推许,在文本语境中属于褒义。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8~209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9页。
    ③刘义庆:《世说新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④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欧游心影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1页。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3页。
    
    ①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②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232页。
    ③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页。
    ②刘义庆:《世说新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①戚良德:《〈文心雕龙〉文学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导师谭好哲)。
    ②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③刘义庆:《世说新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第327页、第331页、第331页、第334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2~223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6页。
    ②刘义庆:《世说新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329页。
    ③《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6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8页。
    ⑤《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1~292页。
    ⑥朱恩彬主编:《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1第2版,第168页。
    ⑦《朱子语类》(十八册卷一百四十),安徽教育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323页。
    ⑧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6页。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彦周诗话》(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梁文纪·卷二》(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朱恩彬主编:《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1第2版,第87页。
    ④《文渊阁四库全书·梁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15~116页。
    ②周嘉惠:《唐诗宋词通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①汪聚应:《唐人咏侠诗刍论》,在《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
    ②汪聚应:《唐人咏侠诗刍论》,在《文学遗产》2001年第6期。
    ③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转引自国学网“历代诗话”系列。
    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页。
    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页。
    ②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7页。
    ③《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十八册),4323页,安徽教育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④《李太白集》,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2页。
    ⑤《李太白集》,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5页。
    ⑥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页。
    ①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第90页。
    
    ①转引自张海鸥,《宋诗“晚唐体”辨》,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②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24页。
    ③洪再新编著:《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①朱恩彬主编:《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204页。
    ②钱钟书:《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页、第212页、第213页。
    ③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①张国庆:《中国美学对“雄伟”、“秀丽”的体系式研究》,载《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②吕漠野:《司空图〈诗品〉释论》,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③吕漠野:《司空图〈诗品〉释论》,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燕翼诒谋录》(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云麓漫钞》(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④《文渊阁四库全书·珩璜新论》(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朱子语类》(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264页。
    ④张春义:《“辛派”与理学琐议》,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1卷第1期。
    ①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265页。另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141页)对宋人“平淡”审美理想的确立,亦有精到的阐述。
    ②李凯:《“怨而不怒”的诗学精神及其内涵——兼及该命题的再评价》,《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③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④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13册第608页。
    ①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8册第281页。
    ②杨存昌:《道家思想与苏轼美学》,济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6页,第60~61页。
    ③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页。
    ④赵旗:《禅境与艺境》,载《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6期。
    
    ①东麓:《东坡论陶述评》,在《盐城师专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61页。
    ②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第616页。
    ③《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4页。
    ④《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5~166页。
    ⑤《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96~197页
    ⑥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版,第650页。
    ⑦唐人对怀素草书的评价请参看本文《“豪放”在文艺中的表现与特点》一章之有关内容。
    
    ①周然毅:《论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发展》,载《学术论坛》1995年第2期。
    ②刘方认为,而其原因则在于送《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20~21页。
    ③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16页。
    ④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21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16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24页。
    ③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26~128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31~132页。
    ①田耕滋:《词分豪放与婉约的诗学意义》,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6月第20卷第2期(总52期)。
    ②张再林:《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③张再林:《唐宋士风与词风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该书以苏轼为中心来研究对唐代白居易人格及生存状态的继承,以论述宋代士风对词的发展的影响。
    ④《文渊阁四库全书·东坡全集》(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60页。
    ②jiuguiwangxuan《豪放词之真伪》(见“http://jiuguiwangxuan.bokee.com/2003984.html”)比较苏、辛“豪放”之不同云:“豪放诗词的作者当中其实有所不同,可能造成真伪之分。比如说东坡词,虽然脍炙人口,我总怀疑是一种伪豪放,即豪放的本质是思想感情上的豪放,遂演化成一种纯文学上的豪放,李白等均可归于此类。另外还有少数人,以稼轩词为代表,恐怕是真豪放,虽然也许从文字角度看没有伪豪放作品看起来过瘾和有气势,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更有金属般的质感。其实道理很显然,只有历经军旅生涯打磨的思想才可能有更深厚和苍凉的领悟。”
    ③杨信义:《辛词艺术风格独特与多样的统一》,载《盐城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④胡遂:《论唐宋词创作旨趣的发展演变》,《文学遗产》1999年第3期。
    ⑤周然毅:《论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发展》,载《学术论坛》1995年第2期。
    ⑥朱丽霞:《清代辛稼轩接受史》,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6页。
    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七曰不讲对仗”明确指出律诗形式“束缚人之自由过甚”,在此方面用力,乃属“文学末技”。载1917年1月1日“新青年”2卷5号。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齐、梁以来,风尚对偶,演至有唐,遂成律体。……”一节,也有批评。见《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①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②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204页。
    ③赵仁珪:《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④赵仁珪:《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⑤赵仁珪:《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⑥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69页。
    
    ①赵仁珪:《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宣和画谱》(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画继》(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思陵翰墨志》(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录》(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宝真斋法书赞》(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④《文渊阁四库全书·贵耳集》(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0页。
    ②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页、第209页。
    ③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08页。
    ④贾宗普:《简论清代词学审美观念的演进》,载《廊坊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⑤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22页。
    ⑥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页。
    ⑦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92页。
    ⑧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13页。
    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2页。
    ⑩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6页。
    
    ①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5页。
    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95页。
    ③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7~311页。
    ④谢桃坊:《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①陆力:《赵盼儿形象散论》,载《泰安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2页。
    ②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3页。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3~335页。
    ②薛富兴:《东方神韵——意境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
    ③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页。
    ④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446页。
    ⑤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5页。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208页。
    ②转引自郭珊、陶红灵、袁秀丽《传统戏曲告诉我们自己是谁》,载《南方日报》2006年10月25日A15版。
    ①郭珊、陶红灵、袁秀丽:《传统戏曲告诉我们自己是谁》,载《南方日报》2006年10月25日A15版。
    ②笔者按:陈先生此处所引为程氏评孟子语,朱熹《孟子集注》特弁诸简端。大抵是指孟子“养气”之类,亦即孟子的“豪放”处。
    ③笔者按:陈先生此处所引句末两字误,应为“笼樊”,由此诗所押之韵可得而知也。
    ①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651~652页。
    
    ①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480页。
    ②朱良志编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302页。
    ③[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第78~83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笔者按:徐先生所谓“逸的观念的正式提出,始于张怀瓘”,则非是,应是始于朱景玄。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第195页。
    ③张黔:《“逸品”审美理想的终结》,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年第3期。
    ①转引自游国恩、王起、萧涤非、费振刚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4册第145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71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264页。
    ③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①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400页。
    ②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75页。
    ③转引自张仲谋《明代词学的建构》,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26卷第3期。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卷一九一。
    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页。
    ③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第十册第25页。
    
    ①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38页。
    ②王士祯:《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页。
    ③转引自东麓《东坡论陶述评》,载《盐城师专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④转引自周绚隆《论清词中兴的原因》,载《东岳论丛》1997年第6期。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御选唐宋诗醇》(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转引自陈水云《清代词学与杜甫的诗歌思想》,载《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0期。
    ③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49页。
    ④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92页。
    ⑤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第11页。
    
    ①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50、1455页。
    ②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646页。
    ③龚兆吉编:《历代词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231页。
    ①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60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152页。
    ②《李大钊选集》,见《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文,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①曹顺庆:《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载《文艺研究》1996年第2期。
    ②施议对:《今词达变》,澳门大学出版中心2001年版,第219页。
    ①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②龙榆生:《中国韵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③龙榆生:《中国韵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④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764页。
    ⑤王明居:《诗词风格谈——隽永沉郁豪放》,引自“http://blog.zgwww.com/html/49/n-10949.html”。
    
    ①于永森:《红禅室诗词丛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②于永森:《红禅室诗词丛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③于永森:《红禅室诗词丛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①于永森:《红禅室诗词丛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164页。
    ②于永森:《红禅室诗词丛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③于永森:《新二十四诗品》,载《华夏文坛》2007年第1期。
    ④于永森:《后二十四诗品》,载《山东文学》2009年第8期。
    
    ①李万才:《石涛》,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65页。
    ②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646页。
    ③傅合远:《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美学思想》,载《文史哲》1997年第1期。
    ④傅合远:《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美学思想》,载《文史哲》1997年第1期。
    ①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②余英时:《论士衡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③王爱军、魏建:《郭沫若诗歌研究述评》,载《郭沫若学刊》1996年第1期。
    ④郭沫若本人亦对其“豪放”的诗风有明确的认识,并有所表述,如《创造十年》有云:“惠特曼……那豪放的自由诗使我开了闸的作诗欲又受了一阵暴风般的煽动。我的《凤凰涅槃》、《晨安》、《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等,便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做成的。”“我的短短的做诗的经过,本有三四段的变化。第一段是泰戈尔式,第一段时期在‘五四’以前,做的诗是崇尚清淡、简短,所留下的成绩极少。第二段是惠特曼式,这一段时期正在‘五四’的高潮中,做的诗是崇尚豪放、粗暴,要算是我最可纪念的一段时期。第三段便是歌德式了,不知怎的把第二期的情热失掉了,而成为韵文的游戏者。”《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第71~72页。
    ⑤詹静:《郭沫若诗歌的主体意识》,载《郭沫若学刊》2001年第4期。
    ⑥《沫若文集》(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01页。
    ⑦《沫若文集》(12),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2页。
    
    ①《沫若文集》(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25页。
    ②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胡适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91页。
    ①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②于永森:《金庸说部诗学论稿》,尚未出版。
    ①王明居:《诗词风格谈——隽永沉郁豪放》,引自“http://blog.zgwww.com/html/49/n-10949.html”。
    
    ①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第224~225页。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战国策》(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禇斌杰、孙崇恩、荣宪宾编:《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5页。
    ①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下),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85~887页。
    ②“豪放女”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是正在生成过程中的事物,对其评价不可能体现出一定的历史沉淀意识。因为和本文所论之主题有密切关系,因此亦不可不做一简单考察,以体现尊重事实的学术客观精神。对此现象存在不同看法,皆可商榷,本文仅代表笔者之私人观点。
    ③引自“http://baike.baidu.com/view/965110.htm”。
    ①引自“http://club.sohu.com/read_elite.php?b=star012&a=926263”。
    ④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81~383页。
    
    ①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22页、第24页、第17页。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1~92页。
    
    ①《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221页、第227页、第233页。
    ②《荀子》,中国书店1992年版,第286页。
    ③《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275页。
    ④《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249页。
    ⑤《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256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3~94页。
    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641页。
    ③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5页。
    ④《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7~138页。
    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1127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页。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①邓红蕾:《对峙却互补互渗但独立——论儒道文化的张力效应与流变态势》,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11月第21卷第6期。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3页。
    ③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6页。
    ④康中乾:《儒道互补新论——兼论中国哲学的逻辑发展》,载《人文杂志》1997年第2期。
    ⑤寓真:《聂绀弩刑事档案》,载《中国作家》2009年第2期,第37页。
    ⑥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19页。聂绀弩1977年“妇节”致舒芜信云:“庄子与他书最大不同是有了许多手艺人庖丁、匠石、轮扁……所有这些,都不是偶然的,大胆说,这些人都是奴隶。现在,却是书中的主人。……这是春秋战国社会关系的反映,是奴隶制瓦解过程中的反映。”见《聂绀弩全集》,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第9卷第388页。
    ①许抗生:《简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思想互补》,载《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夏之卷,总第4期。
    ②孙敏强:《儒道互补历史原因管窥——兼论道家对儒学独尊地位的挑战》,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月第33卷第6期。
    ③吕薇芬选编:《名家解读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3页。
    ①刘建霞:《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质——儒道互补》,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4月第30卷第1期。
    ①钱钟书:《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页。
    ①参见钱钟书《钱钟书散文·中国诗与中国画》(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钱先生结论南宗画风为“诗中高品或正宗”(第221页),此实就我国历史之本然而得确认者,以今日眼光观之,则南宗画风之柔弱,又不足当此誉矣,可参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本文第九章有论。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页。
    ③孙熙国、尉浩:《论〈易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载《理论学刊》2005年5月第5期。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3页。此处所论《易传》辩证法之失不确,因其辩证法乃是刚柔相济,不过以刚健为主而已,详见后文所论。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0~271页。
    ③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37页。
    
    ①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38~639页。
    ②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40页。
    ①胡健:《论〈易传〉的美学思想》,载《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9月第22卷第5期。笔者按:作者虽然在此以《周易》行文,但《周易》的哲学思想主要见于《易传》,并在《易传》中将《周易》思想系统化,是后者由极具神秘色彩的占卜典籍转变为哲学经典的主要力量,故其阐发,对象虽是《周易》,实为整体性代表,而其主要思想则来自《易传》。
    ②张增田:《〈周易〉的刚与柔》,载《周易研究》1996年第4期(总第三十期)。
    ③张增田:《〈周易〉的刚与柔》,载《周易研究》1996年第4期(总第三十期)。
    
    ①赵庆麟:《〈易传〉: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石》,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②张涛:《易学与中华民族创新精神》,载《周易研究》2007年第2期(总第八十二期)。
    ③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646页。
    ①转引自谢桃坊《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450~451页。
    
    ①钱钟书:《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页。
    ②司马迁:《史记》,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685页。
    ③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1页、第34页。
    ④韩愈:《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276页、第291页。
    ①钱钟书:《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页、第212页、第213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王氏所论“不隔”,系就情景而言,于现实民生一义尚有阙如。
    ③钱钟书:《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页。
    ①夏之放:《论块垒——文学理论元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②《四书五经》,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616~617页。
    ③王夫之:《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59~160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68页。
    
    ①吴兆路:《沈德潜“温柔敦厚”说新解》,《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22页。
    ③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5~88页。
    ①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8~90页。
    ②《儒佛道与传统文化》,载《文史知识》(“佛教与中国文化专号”)1988年第6期,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6页。
    ③《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56页。
    ④董乃斌:《儒学与文学》,《载《文史知识》(“儒学与传统文化专号”)1986年第10期,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2页。
    
    ①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0~91页。
    ②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2~96页。
    ①钱钟书:《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1页。
    ②转引自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③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①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①张少康:《走历史发展必由之路──论以古代文论为母体建设当代文艺学》,载《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
    ②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③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①朱恩彬主编:《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27页。
    ②周来祥:《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③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④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①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②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③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8页。
    ④宗白华:《宗白华讲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2~93页。
    ⑤宗白华:《宗白华讲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⑥方然:《重估庄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兼评李泽厚“儒道互补”说》,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4卷第1期。
    
    ①《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77页。
    ②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③高人雄:《北方民族文化对北曲的影响》,载《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8月第26卷第4期。
    ④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0页。
    
    ①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②《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页。
    ③《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①《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②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
    ③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④《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⑤《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⑥《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⑦《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6页。
    ⑧《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⑨《陈独秀答吴陵》,《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69页。
    ①转引自谢桃坊《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452页。
    ②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68页。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三国志》(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④蒋哲伦:《词别是一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①欧阳俊评注:《豪放词三百首》,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1页。
    ②如彭会资主编《中国古典美学词典》一书中说:“(豪放)常指豪迈奔放、宽阔雄浑的艺术风格,表现出壮美、崇高、阳刚之美的审美特征。”相反,“(婉约)常指委婉蕴藉、缠绵含蓄的艺术风格,表现为优美、柔美、秀美的审美特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第147页。周笃文《豪放词典读》云:“豪放与婉约,其实就是壮美与优美在词论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赵仁珪:《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148页。
    ①艾治平:《婉约词派的流变》,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彦周诗话》(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严安政《试论婉约与豪放之区别》(《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19卷第1期)一文从“题材范围”、“表达的情感”、“感情的表达方式”、“表现方式”、“语言运用”、“音律”、“最后造成的意境”、“给人的感受”、“总体风格和审美效果”等九个方面详细比较了两者的区别,可以参考。
    ④欧阳俊评注:《豪放词三百首》,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6页。
    ①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导师方智范)。
    ②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7~311页。
    ③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导师方智范)。
    ④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云:“‘韵’是由‘气’决定的。‘气’是‘韵’的本体和生命。没有‘气’也就没有‘韵’。”见第221页。“气”为“韵”之根本,此点无可置疑,然“韵”之有“气”,在“豪放”、“婉约”对待的层次上来说,则主要牵涉一个“气”的盛大充沛与否的问题,“豪放”之生成流程为“气”的“收”即积聚与“放”,而“婉约”则在“收”与“放”上均不明显,故后文云“豪放”可以兼有“婉约”之长,此为基本理论依据之一点。
    ⑤田耕滋:《词分豪放与婉约的诗学意义》,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6月第20卷第2期(总52期)。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王明居:《诗词风格谈——隽永沉郁豪放》,引自“http://blog.zgwww.com/html/49/n-10949.html”。
    ③宗白华:《宗白华讲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①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导师方智范)。
    ②程琦琳:《论中国美学范畴网络体系》,载《江海学刊》1997年第5期。
    ③《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孙联奎《诗品臆说》、杨廷芝《廿四诗品浅解》),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28页。目前学界对《二十四诗品》的作者仍未有定论,其中盛唐李嗣真说尤其值得注意,但在未有确切证据以前,笔者仍遵从学界维持司空图说的做法。
    ④祖保泉、陶礼天笺校:《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⑤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①郭绍虞集解:《诗品集解·续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笔者按:孙昌熙、刘淦校点《司空图〈诗品〉解说两种》(齐鲁书社1980年8月第1版)中所录杨廷芝《诗品浅解》,其中“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一句(见P104页),标点为“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哉!”且最后一字异文。综合分析文、句之意,当以郭绍虞本所录为是。
    ②周明秀:《论作为词学审美范畴的豪放》,载《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③孙昌熙、刘淦校点:《司空图〈诗品〉解说两种》,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27页。
    ④吕漠野:《司空图〈诗品〉释论》,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⑤张少康:《〈二十四诗品〉绎意(下)》,载《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⑥张国庆:《中国美学对“雄伟”、“秀丽”的体系式研究》,载《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①《辞海》上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952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3版,第501页。
    ③于永森:《金庸说部诗学论稿·〈笑傲江湖〉之精神》,尚未出版。
    ④《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孙联奎《诗品臆说》、杨廷芝《廿四诗品浅解》),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9页。
    ⑤钱钟书:《宋诗选注》,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9页。
    ①周笃文《豪放词典读》云:“只有既不悖于法度,又不拘于法度,而能尽古今之变的新意和妙理,才是东坡心中的‘豪放’。”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此亦一解。
    ②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③赵仁珪:《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123页。笔者按:此处赵先生所引‘恐’字衍。
    ④王明居:《诗词风格谈——隽永沉郁豪放》,引自“http://blog.zgwww.com/html/49/n-10949.html”。
    
    ①陆侃如、冯阮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17页。
    ②宗白华:《宗白华讲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子夏易传》(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易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231页。
    ④“豪放”的超越品格主要来源于“气”的精神性的强势动力和活力,参见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5页。
    ①李清华:《豪放与崇高—论中西方两种文学精神的文化内涵》,载《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2月第18卷第6期。
    ②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导师方智范)。
    ①程琦琳:《论中国美学范畴网络体系》,载《江海学刊》1997年第5期。此外杜磊《古代文论“韵”范畴研究》(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导师汪涌豪)也认为,“‘韵’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范畴,具有极强的衍展性和包容性,‘韵’往往与其他范畴互渗结合,组成一个以‘韵’为核心的范畴群落”。
    ②《四书五经》(下册),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1126页。
    ①朱恩彬主编:《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7页。
    ②汪涌豪《范畴论》谓之“整体的动态平衡”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而“豪放”,则是以之为核心的范畴群中“整体的动态平衡”的最佳结果。
    ③田耕滋:《词分豪放与婉约的诗学意义》,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6月第20卷第2期(总52期)。
    ①周然毅:《论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发展》,载《学术论坛》1995年第2期。
    
    ①温瑞安:《少年追命》(下),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②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83页。
    ③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④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78页。
    ⑤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83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57页。
    ②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①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58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4页。
    ③张少康:《〈二十四诗品〉绎意(下)》,载《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④吕漠野:《司空图〈诗品〉释论》,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⑤《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⑥程宜山:《中国古代元气学说》,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⑦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7页。
    
    ①胡遂:《论唐宋词创作旨趣的发展演变》,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3期。
    ②胡遂:《论苏词主气》,载《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③杨信义:《辛词艺术风格独特与多样的统一》,载《盐城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④夏之放、孙书文主编:《文艺学元问题的多维审视》,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214页、第217页。
    ①曹亦冰:《侠义公案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②陈望衡认为,“气”达到“浩然”的境界或状态,已经“是一种壮美。中国美学所推崇的阳刚之美,即为这种美。”这正揭示出了“豪放”之“豪”的审美特质,因为这种“浩然之气”是人内在的东西,因此“豪放”鲜明而强烈的主体性精神是有别于一般的“壮美”的。
    ③朱熹:《孟子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40页。
    ④参见赵旗《禅境与艺境》一文,载《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6期。
    
    ①李罗明:《稼轩词审美阐释》,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导师周圣伟)。
    ②王明居:《诗词风格谈——隽永沉郁豪放》,引自“http://blog.zgwww.com/html/49/n-10949.html”。
    ①周嘉惠:《唐诗宋词通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463页。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文章辨体汇选》(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卷三百三十九。
    ②张国庆:《中国美学对“雄伟”、“秀丽”的体系式研究》,载《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③徐传礼:《艺术流派研究——试论学派和流派的生态平衡》,载《社科纵横》1996年第1期。
    
    ①杨信义:《辛词艺术风格独特与多样的统一》,载《盐城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②杨旭升:《词“婉约”与“豪放”说略》,载《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22卷第1期。
    
    ①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483~484页。
    ②李建国:《论辛词豁达自适的艺术境界》,载《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③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2册第501页。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天籁集》(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赵维江:《稼轩词与金源文化》,载《江海学刊》1998年第4期。
    ③程民生:《略论宋代地域文化》,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①程民生:《略论宋代地域文化》,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①程民生:《略论宋代地域文化》,载《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①刘义庆:《世说新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149~150页。
    ①张弘主编:《怀素书法鉴赏》,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困学斋杂录提要》(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河书画舫》(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④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3册第615~616页。
    ⑤葛景春:《诗酒风流赋华章——唐诗与酒》,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2页。
    
    ①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3册第610页。
    ②葛景春:《诗酒风流赋华章——唐诗与酒》,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页。
    ③葛景春:《诗酒风流赋华章——唐诗与酒》,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278页。
    
    ①苏轼:《苏轼集·答陈季常三首(之二)》,国学网。
    ②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4册第67页。
    ①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①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106页。
    ②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③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104页。
    ④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⑤《杜工部集》,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2~5页。
    ①丁淑梅:《中国散曲文学的精神意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71~72页。
    ①王明居:《诗词风格谈——隽永沉郁豪放》,引自“http://blog.zgwww.com/html/49/n-10949.html”。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再修订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18页。
    ③李泽厚:《探寻语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值得注意的是,李泽厚的“实践哲学”虽然最终要强调“主体实践性”,而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但是“积淀”说仍具有浓厚的群体和人类普遍文化色彩,因此其虽然高扬了“主体性”的旗帜,但主要是从一般意义上来阐述的,缺乏鲜明而强烈的色彩。
    ④吴功正:《六朝美学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633页。
    ⑤夏之放、孙书文主编:《文艺学元问题的多维审视》,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97页。
    ⑥李罗明:《稼轩词审美阐释》,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导师周圣伟)。
    
    ①蒋哲伦:《词别是一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②赵仁珪:《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③赵仁珪:《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页。
    ④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72~73页。
    ⑤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72页。
    
    ①周嘉惠:《唐诗宋词通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第183页。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8~209页。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226页。
    ④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8页。
    
    ①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235页
    ②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36页。
    ③周来祥:《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①周然毅:《论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发展》,载《学术论坛》1995年第2期。
    ②杨存昌:《初扣美学之门》,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82、92页。
    ①于永森:《红禅室诗词从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②田耕滋:《词分豪放与婉约的诗学意义》,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6月第20卷第2期(总52期)。
    ③田耕滋:《词分豪放与婉约的诗学意义》,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6月第20卷第2期(总52期)。
    ①杨信义:《辛词艺术风格独特与多样的统一》,载《盐城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②赵仁珪:《论宋六家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③黄震云:《论李白对屈原的继承与发展》,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2期。
    ④周嘉惠:《唐诗宋词通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83页。
    ⑤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赠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第241页。
    ①王咏梅:《论豪放与婉约风格的不同话语方式》,载《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18卷第2期。
    ②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49~4950页。
    ③李罗明《稼轩词审美阐释》(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认为,此种气的阳刚性质来源于儒家思想的熏陶。
    
    ①丁淑梅:《中国散曲文学的精神意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版,第166~167页。
    ②欧阳俊评注:《豪放词三百首》,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6页。
    ①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导师方智范)。
    ②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42、144页。
    ③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页。
    
    ①周来祥:《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②余传棚:《唐宋词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③刘扬忠选编:《名家解读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4~355页。
    ④曹利华:《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探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25页、第26页。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①刘纲纪:《〈周易〉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新版,第280页。
    ②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61页、第247页。
    ③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62页。
    ④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⑤见张国庆《美学史上的两种“中和”之美》(《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⑥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⑦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再修订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28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0页。
    ③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1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齐鲁书社1992年版,《中庸章句》第4页。
    ⑤《四书五经》(下册),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1126页。
    ①《沫若文集》(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01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笔者按:即以血为论,亦有为己为人之别,即“小我”、“大我”之别,不可混一而论。
    ③刘扬忠选编:《名家解读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④李戎主编:《美学概论》,齐鲁书社1999年第2版,第216页。
    ⑤李戎主编:《美学概论》,齐鲁书社1999年第2版,第218页。
    ⑥朱熹:《四书章句》,齐鲁书社1992年版,《中庸章句》第1页。
    ①周然毅:《论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发展》,载《学术论坛》1995年第2期。
    ②张晧:《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3页。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皇极经世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李大钊文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40页。
    
    ①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646页。
    ②关于“豪放”范畴的价值、意义的更多阐述,详见本文第九章所论。
    ①张仲谋先生《婉约与豪放词派新论》(见《语文知识》2007年第1期)一文认为:“豪放或可用于诗文,婉约似乎只可用于词。”
    ②余传棚:《唐宋词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79页。
    ③张国庆:《儒、道美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①李泽厚、汝信名誉主编:《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710页。
    ②张国庆:《中国美学对“雄伟”、“秀丽”的体系式研究》,载《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③张国庆:《中国美学对“雄伟”、“秀丽”的体系式研究》,载《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④张国庆:《中国美学对“雄伟”、“秀丽”的体系式研究》,载《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①周然毅:《论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发展》,载《学术论坛》1995年第2期。
    ②周然毅:《论中国美学范畴的逻辑发展》,载《学术论坛》1995年第2期。
    ③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8页。
    ①张国庆:《中国美学对“雄伟”、“秀丽”的体系式研究》,载《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子夏易传》(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尚书精义》(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苕溪渔隐丛话》(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历代诗话》(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熊飞宇、岳晓莉:《“崇高”在古代西方文论的演进》,《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④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⑤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67页。
    ⑥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4页。
    ⑦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⑧陈伟:《崇高论》,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⑨陈伟:《崇高论》,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⑩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①熊飞宇、岳晓莉:《“崇高”在古代西方文论的演进》,《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86页。
    ①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第263页、第264页。朱立元在为此书所作的序中称此书的原名是《对立与超越》。
    ②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第2页。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96页。
    ①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②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③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7页。
    ④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8页。
    ⑤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再修订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00页。
    ⑥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03~104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1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0页。实际上康德和黑格尔的分歧不能简单的用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来概括,康德主要从人类文明发展对主体思想境界的影响来说明人本身内在的具有了一种“崇高”的理念,借用荣格的说法,这应该是“集体无意识”的作用结果。而黑格尔则从其哲学思想体系出发,对“崇高”本身产生的机制和特点作了阐述,强调的是从内容到形式的运动过程的不适合。两人对此问题的论述角度并不相同。
    ④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8页。
    
    ①于永森:《论聂绀弩诗》,见“国学网”。
    ②于永森:《论聂绀弩诗》,见“国学网”。
    ③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02页、第100页。
    
    ①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②李戎主编:《美学概论》,齐鲁书社1999年第2版,第205页。
    
    ①李泽厚、汝信名誉主编:《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710页。
    ②周来祥:《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1页。
    ③周来祥:《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31~332页。
    ①田耕滋:《词分豪放与婉约的诗学意义》,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6月第20卷第2期(总52期)。
    ②李泽厚、汝信名誉主编:《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711页。
    ③田耕滋:《词分豪放与婉约的诗学意义》,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6月第20卷第2期(总52期)。
    ④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⑤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关于“崇高”的内涵,书中尚有多处涉及,如“崇高的基本内涵是人对有限和无限对立的体悟和超越,它直接和人的心灵意义联系在了一起”,见第264页;“我们把崇高界定为对无限和有限的超越,是心灵指向无限的进程”,见第269页;“崇高的基本内涵就是在对立和冲突中走向超越”,见第271页。本书原名《对立和超越》,这一意义正是“崇高”的核心内涵。
    ⑥熊飞宇、岳晓莉:《“崇高”在古代西方文论的演进》,《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89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95页。
    ③“崇高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心灵的张力,它不存在于自然或艺术中,我们很难确切地表述哪种自然或哪种艺术是崇高的,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说在自然和艺术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崇高,所以崇高是被召唤起的,它是一种类似‘场’的感觉。”这是必然的,否则崇高就失去了被感受的存在空间。见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页。
    ④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85页。
    ⑤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较,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97页。
    
    ①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再修订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01~402页。
    ②宗白华:《宗白华讲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③李泽厚、汝信名誉主编:《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711页。
    ①李泽厚先生在《批判哲学的批判》(再修订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99页)一书中也将“崇高”和“壮美”等义,说“崇高(或壮美)是审美现象的一种。飘风骤雨、长河大漠、汹涌海涛、荒凉古寺、粗犷风貌、豪狂格调……”。
    ②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③李泽厚、汝信名誉主编:《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711页。
    ①姚君喜:《西方崇高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7页。
    ②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第82页、第97页、第104页、第124~125页。
    
    ①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见第四章、第三章。
    ②蔡守湘主编:《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③蔡守湘主编:《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④关于明代具有浪漫色彩的文艺思潮何以并非“豪放”的美学境界,本文第二章第一节有具体分析。
    
    ①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②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③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页。
    
    ①周来祥:《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0~161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53页《译后记》。
    ①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四川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冯宪光)3.2.1“郭沫若泛表现主义文艺观的形成”一节云:“浪漫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理想主义,而浪漫型艺术就是对理想的模仿。”
    ②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
    
    ①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2版,第9~10页。
    ②张维青、高毅清:《中国文化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193页。
    ③胡传志:《豪放词四论》,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11月第27卷第4期。
    ①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②胡适:《词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③《胡适留学日记》(下册),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78、110~111、78页。
    ④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31~2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26~8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37~139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年版,第145~149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217页。
    ③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④钱穆:《朱子学提要》,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00页。
    ⑤《文渊阁四库全书·宛陵集》(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⑥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页、第244页。
    ⑦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页。
    ⑧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页。
    
    ①舒大刚、曾枣庄主编:《三苏全书》(13册),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439页。
    ②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③仪平策:《中国美学文化阐释》,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④笔者按:这里的‘寓意于物’理论,作者在书中云代表是苏轼。
    
    ①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②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9页。
    ③刘扬忠选编:《名家解读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④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60页。
    ⑤杨有山:《婉约与豪放——“本色”词与“诗化”词》,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
    
    ①杨有山:《婉约与豪放——“本色”词与“诗化”词》,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
    ②吴婕:《从张孝祥词风的嬗变看江南士风在豪放词形成期的影响》,载《安徽文学》2007年第5期。
    
    ①吴婕:《从张孝祥词风的嬗变看江南士风在豪放词形成期的影响》,载《安徽文学》2007年第5期。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82页。
    ③孙克强:《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169页。
    ①孙克强:《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页。
    ②孙克强:《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第163页。
    ③孙克强:《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④孙克强:《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⑤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05页。
    ⑥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51页。
    ⑦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73页。
    
    ①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71~72页。
    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71~72页。
    ③孙克强:《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①孙克强:《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168页。
    ②孙克强:《清代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页。
    ③李会转:《豪放范畴和宋词之美》,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月第22卷第5期。
    ④此封先生在论述著名美学家周来祥先生的美学观点时的观点,见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38页。
    
    ①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导师方智范)。
    ②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导师方智范)。
    
    ①侯怡敏:《苏轼文学研究述略》,载《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②孙方恩:《唐宋词人不宜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派》,载《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①蒋哲伦:《词别是一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0~81、90~91页。
    ②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13页。
    ①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74页。
    ②陈衍:《石遗室诗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③吴正裕:《偏于豪放不废婉约——读新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二首》,载《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年12月27日。
    ④周春艳:《论辛弃疾词为两宋第一及辛词作为审美理想对于词体的意义》,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邓红梅)。而主要从社会学和文学本身发展的规律的意义上来评价词的价值的胡适,则很早就在《词选》中提出了辛弃疾“是词中第一大家”的观点,追溯上去,则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以“词品”平衡诸人,云“词品喻人,东坡、稼轩,李、杜也”,也给了辛词最高的评价。
    ⑤贾宗普:《简论清代词学审美观念的演进》,载《廊坊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①张晧:《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3页。
    ②曾祖萌:《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360页。
    ③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7~311页。
    ④龚兆吉编:《历代词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①李泽厚、汝信名誉主编:《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701页。
    ②曹利华:《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探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52页。
    ③徐传礼:《艺术流派研究:试论学派和流派的生态平衡》,载《社科纵横》1996年第1期。
    ④周春艳:《论辛弃疾词为两宋第一及辛词作为审美理想对于词体的意义》,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邓红梅)。
    ⑤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764页。
    ①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92页。
    ②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③王易:《词曲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
    ④张维青、高毅清:《中国文化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⑤周春艳:《论辛弃疾词为两宋第一及辛词作为审美理想对于词体的意义》,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邓红梅)。
    ⑥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778页。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心雕龙辑注》(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毛诗讲义》(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④《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4页。
    ⑤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24页。
    
    ①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1~72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629页。
    ②李建国:《论辛词豁达自适的艺术境界》,载《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③刘扬忠:《南宋中后期的文化环境与词派的衍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年第6期。
    ④《文渊阁四库全书·词苑丛谈》(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钦定四库全书考证》(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③王玮玮:《“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春残〉、〈临江仙〉比较赏析》,载《语文知识》2006年第8期。此文比较翁宏《春残》诗与晏几道《临江仙》词之意境,重点分析了这两句在诗词中的不同风味。
    ④孙崇恩、刘德仕、李福仁主编:《辛弃疾研究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2月第1版,第62页;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
    ⑤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⑥周桂峰:《李清照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页。
    
    ①周桂峰:《李清照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248~251页。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50页。
    
    ①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
    ②施议对:《中国词学史上的三座里程碑》,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①周桂峰:《李清照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264页。
    ②龚兆吉编:《历代词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1页。
    ③李善阶:《评李清照〈词论〉》,载《山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①谢桃坊:《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69~70页
    ②谢桃坊:《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70页
    ③方智范、邓乔彬、周圣伟、高建中:《中国词学批评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3页。
    ④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5、146页。
    ①张惠民:《宋代词学审美理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10、10~11页。
    
    ①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49~4950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2版,第890页。
    ③杨信义:《辛词艺术风格独特与多样的统一》,载《盐城师专学报》(哲社版) 1995年第1期。
    ④刘扬忠选编:《名家解读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①刘扬忠选编:《名家解读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4~355页。
    ②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55页。
    
    ①岳海波:《传统的扬弃》,载《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②转引自朱丽霞《清代辛稼轩接受史》,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76页。
    ③转引自朱丽霞《清代辛稼轩接受史》,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76页。
    ④龚兆吉编:《历代词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231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28页。
    ②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2版,第1352页。
    
    ①孙崇恩、刘德仕、李福仁主编:《辛弃疾研究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62页。
    ②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
    ①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
    ②转引自朱惠国《中国近代世词学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所引原著胡适《词选》,台北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第217页、第367页。
    ③刘扬忠选编:《名家解读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0页。
    ④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词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⑤陆游:《陆放翁全集·老学庵笔记》,中国书店1986年版,卷五第33页。
    
    ①王易:《词曲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152页。
    ②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288页。
    ③龙榆生:《中国韵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①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导师方智范)。
    ②诗词在形式上的差别,其实并未超出诗歌形式差别的范围,因此现代有的学者直接从诗歌发展的角度认为词是一种“新体诗”(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齐鲁书社1990年版,第62页),应该说从这种角度来审视诗词,比单纯从形式上强分两者更具有科学性。
    ③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
    ①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②谢桃坊指出:“在胡适看来,这是唐宋词发展的高峰,因而最应该肯定。”“胡适对‘诗人的词’评价最高。”见《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491页、第492页。
    ③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86~87页。
    ④谢桃坊:《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465-466页,第492页。同时谢先生指出,胡适“将曲纳入词的历史则是概念的混乱了”,这是不错的。但是必须指出,谢先生所谓的“广义的诗学”,仍然是一种狭义,即就诗歌本身来说的,只是从“诗、词、曲”三者来说,对于其中任何一种而言是广义的。笔者在文中所谓的“大诗学”,在外延上和谢先生基本一致。
    ⑤杨有山:《婉约与豪放——“本色”词与“诗化”词》,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
    
    ①刘扬忠选编:《名家解读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②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导师方智范)。
    ③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导师方智范)。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霁山文集·卷五》(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②《文渊阁四库全书·滹南集·诗话》(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③刘扬忠选编:《名家解读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①谢桃坊:《词为艳科辨》,载《文学遗产》1996年第2期。
    
    ①刘扬忠选编:《名家解读宋词》,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②周济:《介存庵论词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8页。
    ③吴世昌:《辛弃疾论略》,载中国文学网“学者风采”栏。
    ①周乔建:《论辛弃疾的旷达词》,载《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4期。
    
    ①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②朱恩彬主编:《中国文学理论史概要》,山东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224页。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①龚兆吉编:《历代词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31页。
    ②余传棚:《唐宋词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79页。
    
    ①李春青:《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5页。
    ②龙榆生:《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③谢桃坊:《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24页。
    ④谢桃坊:《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24~25页。
    ⑤《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7~308页。
    
    ①于永森:《红禅室诗词丛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179页。
    ②谢桃坊:《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578页。
    
    ①余传棚:《唐宋词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164页。
    ②余传棚:《唐宋词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181页。
    ③余传棚:《唐宋词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①陈文新:《论常州词派的词统建构》,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第9页、第10页、第10页。
    ①梁宗岱:《梁宗岱文集》(批评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①刘扬忠:《新中国五十年的词史研究和编撰》,载《文学遗产》2000年第6期。
    ②胡明:《一百年来的词学研究:诠释与思考》,载《文学遗产》1998年第2期。
    ①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7页。
    
    ①吴世昌:《宋词中的“豪放”派和“婉约”派》,载《文史知识》1983年第9期。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③欧阳俊评注:《豪放词》,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28页。
    ①谢桃坊先生《中国词学史》(修订本,巴蜀书社2002年版)系2002年出版,仍然对胡寅等人对苏词的评价持肯定态度,见第24页。
    ②吴世昌:《宋代词论论》,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网“学者风采”栏。文末有施议对先生《附记》云:“这是与业师吴子臧(世昌)教授合作辞条——《宋代词》,载《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Ⅱ)第七六七——七七〇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11月北京第一版。发表时有所删节。此为原稿,曾经子臧师所审订。谨全文刊出,以为纪念。”
    ③吴世昌:《有关苏词的若干问题》,载《文学遗产》1983年笫2期。
    ④蒋哲伦:《词别是一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0~81、90~91页。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第9页。
    ①孙方恩:《唐宋词人不宜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派》,载《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①吕漠野:《司空图〈诗品〉释论》,载《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①余传棚:《唐宋词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196页。
    
    ①朱崇才:《论张綖“婉约一豪放”二体说的形成及理论贡献》,载《文学遗产》2007年第1期。
    ②蒋哲伦:《词别是一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8~89页。
    
    ①于永森:《论豪放词在诗体变化中的独特价值》,载《语文学刊》2006年第11期。
    ②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载1917年1月1日“新青年”2卷5号。
    ③《陈独秀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①转引自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
    ②龙榆生:《中国韵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页。
    ③阙真:《论元杂剧的民族特色》,载《民族艺术》1997年第4期。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37~638页。
    
    ①丁淑梅:《中国散曲文学的精神意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59页。
    ①汉秋、李永祜主编:《元曲精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6页。
    ②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页。
    ③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7页。
    ①转引自李昌集《论马致远的散曲》,见吕薇芬选编《名家解读元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笔者按:此段文字句读,观其文意,似以去“实使之然”前之句号为佳。
    ②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9页。
    ③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0页。
    
    ①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5页。
    ②赵维江:《论元好问的词学思想》,载《齐鲁学刊》1998年第6期。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
    ②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4、403页。笔者按:李先生此处所谓“元散曲的创造性”的意思应该是指曲体的体制形式而言,因为杂剧和散曲的体制是一样的,不过杂剧比散曲要复杂得多而已,在基本构成的单元上是相同的;也不是从散曲的创作成就来说的,因为散曲的创造性的成就远远比不上杂剧。
    ③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1页。
    
    ①王爱军、魏建:《郭沫若诗歌研究述评》,载《郭沫若学刊》1996年第1期。
    ②吕家乡:《内在律:郭沫若对新诗的重要贡献》,载《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6期。
    ③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①张光年:《论郭沫若早期的诗》,载《诗刊》1957年1月号。
    ②陈忻:《唐宋文化与诗词论稿》,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240页。
    ①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1页。
    ①薛富兴:《关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体系》,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4月第26卷第2期。
    
    ①《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页。
    ②《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页。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青山集》(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①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480~481页。
    
    ①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652~655页。
    ②陈振濂:《现代中国书法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2页。
    ③陈振濂:《现代中国书法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①杨振和:《当代文化视野下书法审美变形之我见》,载《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07年第1期。
    ②李崟峰:《豪放——人生的主旋律》,见“http://www.blog.ccoo.cn/nbk4/lshow.asp?id=65681&uid=12960”。
    ③阮礽喜:《豪放的魅力》,见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smrb/040607/1_38.html网。
    ④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
    ①陈崧编:《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第20页。
    ②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248页。
    ①周春艳:《论辛弃疾词为两宋第一及辛词作为审美理想对于词体的意义》,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导师邓红梅),第41页、第50页、第60页。
    
    ①jiuguiwangxuan:《豪放词之真伪》,引自“http://blog.myspace.cn/e/403455913.htm”。
    ②陈子龙:《婉约、豪放之我见》,见“http://www.ntzx.net.cn/html/qy/26.htm”网。
    
    ①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46页。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再修订版),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42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