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进步,也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学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本文从新形势下的历史课程教育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代基础教育对中学历史课程提出的时代要求,并重点论述了“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时代要求的原因与意义。在此基础上,围绕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本文还初步探索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适应当前国情的人文精神的若干途径。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以多元视角与独立分析和驾驭能力为特点的人文精神理念,科学看待唯物史观与各种外来思潮间的关系,改变偏重学习历史专业知识的局面,更加注重历史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从而更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Human Spirit not only to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but also affect the futur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destiny of the nation.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for the students of the human spirit ha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meaning.
     This new history curriculum under the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basic educ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curriculum in secondary schools made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and focuses on the "train students in the human spirit"as the cau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imes. On this basis, around the promulgation of a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history curriculum standards,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history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to foster the human spirit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everal ways.
     In the new situation, we need to train students to multiple perspectives with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control capabiliti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spirit as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materialism and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external thought changed emphasis 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he situation to study histor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history of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tremendous role in promoting personal development, which is more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引文
1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版。
    2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之《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7月版。
    1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01年版。
    2转引自王民、王桂红著《日本、德国中小学地理课程与教科书》,海南出版社。
    [1]张文.略论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2).
    [2]林甘尔.唯物史观生命长青[J].史学理论研究,1992,(01).
    [3]雷福萍.古树开新花——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堂中传统教学法的运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
    [4]朱定秀.中学历史教师经典名著阅读的意义和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9,(30).
    [5]黄奇鸿.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J].教育评论,2007,(06).
    [6]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08).
    [7]齐世荣.关于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几点意见[J].历史教学,2003,(01).
    [8]假如在事实上不想被时代和学生抛弃--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再议[J].历史教学,2003,(09).
    [9]华东师范大学初中历史实验教科书编写组.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追求[J].历史教学,2003,(12).
    [10]北京师范大学初中历史实验教材编写组.在探索中学习历史--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简要介绍[J].历史教学,2004,(03).
    [11]聂幼犁.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一)[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09).
    [12]聂幼犁.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二)[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0).
    [13]聂幼犁.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三)[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1).
    [14]聂幼犁.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四)[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12).
    [15]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讨论稿)[J].历史教学,2003,(04).
    [16]聂幼犁、於以传.中学历史课程研究性学习理论与目标纲要续(讨论稿)[J].历史教学,2003,(05).
    [17]董华、桑宁霞.科学-人文教育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研究,2001,(12).
    [18]江晓原.科学与人文:分离还是整合?[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03).
    [19]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9).
    [20]蓝之春.历史教学遭全面质疑[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2).
    [21]何芳川.强调人文学养重视文化积淀--浅谈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J].历史教学,2003,(04).
    [22]卢新建.全球化概念与日本中学历史教育[J].历史教学,2005,(12).
    [23]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24]张培,邬志辉.现代化进程中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6).
    [25]林福智.中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北京教育,1998,(10).
    [26]李稚勇.英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论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6,(04).
    [1]李学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推动课程改革--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研改革初探[D].2006年.
    [2]赵新华.中学历史教育中人文价值的认识和实现[D].2006年.
    [3]蔡桂珍.中学历史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之研究[D].2003年.
    [4]刘淑艳.中学历史教师人文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D].2005年.
    [5]卢立丽.人文素质和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渗透与提高[D].2003年.
    [6]杨现勇.论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D].2004年.
    [7]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2003年.
    [8]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2000年.
    [9]刘慧婷.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在当代的统一与融合[D].2004年.
    [10]迟景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英、美三国中学历史课程研究[D].2003年.
    [11]唐超.关于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问题的研究[D].2005年.
    [1]教育部: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英}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6
    [5]黄慕洁、白月桥.中学历史教学法[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6]魏授章.中学历史学习方法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7]常初芳.国际科技教育进展[M].科学出版社,1999.
    [8]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