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主要特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网络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电影批评空间,使得中国电影批评场域从话语方式、文本特征、身份建构到批评语境、批评主体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试图并采用媒介批评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布迪厄的场域概念为核心,对这种变化进行系统的学理阐释。
     从话语形式来看,网络语言的兴起更新了日常语言的符号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全面渗透到了电影批评话语中,对电影批评的话语形式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从文本特征来看,语言暴力成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突出症候,在网络空间里,语言暴力还受到群体极化和哄客现象的催化,并延续了中国电影批评史中的政治索隐路线,生产出大量政治索隐式的暴力影评。网络时代的中国电影批评既有公开语本的属性也有隐秘语本的属性,其中网络电影批评突出的呈现出隐秘语本的属性,通过隐秘语本,批评主体得以宣泄出“想象性报复”。反讽成为网络时代电影批评文本的公共修辞语态,具体表现为恶搞式反讽、敏感词反讽、负责的反讽三种形式,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负责的反讽应当得到倡导。在网络时代的电影批评话语中,身份认同成为集中凸显的主体焦虑。首先是网络全球化时代言语主体均遭遇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困境,在本土的电影批评语境中,此一问题又具体的表现为文化民族主义与雪耻型民族主义两大话语脉络。其次是市场化时代的中产想象,批评主体籍此完成对自身在商品社会中的身份确证,在批评话语中则突出的表现为“小资”和“布波族”情调。最后,随着社会思想分化的加剧,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对立态势也波及到了电影批评中,同一电影文本也常常被这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话语策略所操持,并产制出基于各自立场的截然不同的文本释义,批评主体通过这一过程完成了自身意识形态身份的确立,不过,随之而来的庸俗自由主义不良倾向也在批评话语中大量出现。
     消费主义成为网络时代中国电影批评显著的语言环境,此时,电影批评不可避免的被纳入到电影营销的环节中去,并为受众大量提供视觉图像消费。其次,时尚—流行文化消费成为网络时代电影批评消费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当下的电影批评话语中,沉积着大量供时尚消费的流行文化元素,造就了电影批评中的趣味形式。在网络时代,过度消费的粉丝(迷)文化也成为电影批评话语的生产驱力之一,粉丝(迷)文化展现出强大的批评话语生产力,并与电影工业间保持着复杂的对抗、共谋关系,同时,同人、腐女批评在本土的粉丝(迷)批评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生产出海量的同人、腐女式批评话语。
     网络时代的批评主体变迁也直接影响了批评场域的形塑。由于青年在网民和电影观众中的主体地位,使得网络时代的中国电影批评带有浓厚的青年文化特质,同时,“文艺青年”成为了批评场域中醒目的话语表征。随着“迷影一代”的集体登场,迷影爱好者生产的迷影话语在批评场域中迅速崛起,迷影话语专业性与激情兼备,成为了平衡专业电影批评和其他电影批评的“屋脊”话语。随着“蓝色理论”时代的到来,学术体制内的专业电影批评工具不断涌现,专业电影批评繁荣一时,以观众反应批评、生态批评和媒介批评为主要代表;但随着启蒙姿态的丧失,以及互联网新媒体所造成的话语权转移,知识分子亦出现了专业电影批评“无人倾听”的失语焦虑,就此,知识分子展开了系统的反思,重新审视了网络时代知识分子影评的功能和作用。同时,许多专业知识分子向网络知识分子靠拢,并出现了媒体知识分子的态势。
     互联网对全球电影批评场域都有剧烈的冲击,中国电影批评场域的“游戏规则”业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话语结构来看,权力话语、知识话语、网络—民间话语成为了批评场域中最主要的话语类型,其中权力话语的位置比较稳定,知识话语渐趋边缘,网络—民间话语主流化的势头明显。同时,电影批评场域亦受到了权力场域和经济场域的双重挤压,难以保证自主性。批评主体作为场域内的行动者,展开了激烈的资本争夺,为适应新的场域规则,不断调试着自身的惯习特别是话语惯习。
The dawning of the Internet age and the emergence of a new space for film criticism based on the Internet have brought about profound changes on the field of China’s film criticism in such terms as discourse modes, text features, identity construction, critical context and critical subjects. This paper aims to center on Pierre Bordieu’s field theory, and use methods of media criticism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o give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such changes.
     In terms of discourse modes, the boom of the cyber language has reshuffled the code system of everyday Chinese language, and injected strong contemporary elements into the discourse of film criticism, which exerted subversive impact on the modes of discourse for film criticism in China. In terms of text features, verbal violence has become a prominent syndrome of Chinese film criticism in the Internet age, which is fermented by Group Polarization and the hongke phenomenon (crowd hooting), and this is further worsened by a strong tendency of political index inherited from China’s history of film criticism. As texts, Chinese film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Internet have attributes as public transcript and hidden transcript, and film criticism on the Internet are mostly perceived as implicit texts by which the criticizing subjects could express their“imagined vengeance”. Irony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public rhetoric of film criticism texts in the age of Internet, which is exhibited in three main forms including parody, word of play on sensitive words and responsible irony, the latter being the most constructive.
     In term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e sense of anxiety is a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 in the discourse of film criticism in the Internet age. The plight of confusion in seeking a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encountered by all subjects of discourse in this globalized Internet age is exemplified by two schools of discourse in China, namely cultural nationalism and vengeful nationalism. Another type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comes from the imagination of the middle class in the market economy through its self alignment with the commercial society, which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tones of "petty bourgeois" and "the bobos". In the meantime, with the widening disparity of social consciousnesses, critical subjects also find their places in the two contradictory camps of the New Left and liberalism which have also penetrated into film criticism, as one film text can be rendered by these two different ideological rhetoric strategies into totally contradictory interpretations based on their different positions. However, the tendency of vulgar liberalism is also rampant in critical discourse.
     Consumerism has become the prominent language environment of China's film criticism in the Internet age. During this time, film criticism itself is inevitably intertwined with the process of film marketing, providing large amount of visual images for public consumption. And the consumption of fashionable and trendy culture also becomes a leading expectation for the consumption of film criticism. In today's film criticism, there are a lot of fashionable cultural factors to appeal to the readers, which largely shaped the taste of film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Internet, over-consumed fan culture has also become a driving force for film criticism, a big fan culture, with strong productivity of critical texts, maintains a complex relationship of both confrontation and conspiracy with the film industry. In the meantime, doujin critics and slash critics have also take a conspicuous space in local fan criticism and produced immense critical texts with doujin fan fiction and slash writing's language styles.
     The evolution of critical subjects in the Internet age has also directly influenced the shaping of the critical field. Since youth has a dominating position in both Internet users and film viewers, film criticism in China is also imprinted with a strong factor of youth culture, and wenyiqingnian, or "literary youth", has become an eye-catching discourse representation. As the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cinephiles make their collective debut, cinephilia languages have also risen quickly in the field of criticism. Due to the professionalism and passion of cinephilia discourse, it has become the "fa?te" discourse balancing academic film criticism and other kinds of film criticism. With the coming of "blue theories" (western theories) to China, professional critical tools within the academic institution have been widely used by professional critics, represented by audience response criticism, ecocriticism and media criticism. However, with intellectuals losing their vantage height as enlightenment pioneers, and with the shift of the power of discourse due to the Internet and new media, anxiety of aphasia and lack of listeners for professional film criticism have also emerged, therefore, many intellectuals have had systematic reflections on this change and re-examined the functions and roles of intellectual film criticism in the Internet age, and many professional intellectuals have also moved closer to Internet intellectuals to become media intellectuals.
     The Internet has inflicted fierce impact on the global field of film criticism, and the "rule of the game" of the field of China's film criticism has witnessed drastic changes. From the structure of discourses, power discourse, knowledge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public have become three main types of discourses in the field of criticism. Among these three, power discourse is comparatively stable, knowledge discourse is drifting toward marginalization and web and public discourses have a visible momentum of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China's film criticism field is hard-pressed both by the field of power and the field of economics, it can hardly maintain autonomy. The critical subjects, as players in this field, are engaged in fierce scramble for capital, and in order to adapt to new rules of the field, they are constantly readjusting their own habitus, in particular language habitus.
引文
3贾磊磊、段运冬:《钟惦棐的电影观及电影批评观》,载章柏青、陆弘石主编:《电影锣鼓之世纪回声:钟惦棐逝世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页。
    5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5页。
    6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4页。
    7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版,第1页。
    8除引用和特别说明外,本文中的“网络”即指互联网络。
    9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11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2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中国电影理论评论六十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13沈小风:《20世纪90年代电影批评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14李建强、章柏青编:《中国电影批评(2000-2006)》,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李建强、吉莉:《网络电影论坛和网络电影博客发展态势扫描》,载李建强、章柏青(编)《中国电影批评(2000-2006)》,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1页。
    16吉莉:《中国网络影评现状、特点及发展态势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7何溪:《电影评论新媒体形态:网络影评探析》,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8李建强等:《网络影评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聂伟主编:《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20此次会议的综述见北京电影学院理论室供稿:《“‘电影批评的批评’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2—10页
    21张会军:《中国电影批评的几种状态》,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18、27页。
    22尹鸿:《批评的职业化趋势——从“资本”本位向消费者本位的转变》,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13—14页。
    23周星:《电影批评的批评之思考》,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16—17页。
    24王一川:《略谈双重批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19页。
    25赵彤:《民间影视批评期待研究》,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11期,第127页。
    26王玉玺:《网络与大众——民间影评的新发展》,载《齐鲁艺苑》2008年第3期,第72页。
    27吕益都:《言语的“表情”——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思考》,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11期,第123—125页。
    28覃晓玲:《中国电影批评的话语霸权意识》,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11期,第125—126页。
    29贾磊磊:《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道德失序与话语重构》,载《艺术百家》2006年第2期,第10—14页。
    30石川:《草根的狂欢:当下影评失序现象透析》,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第25页。
    31此次会议的综述见钟合编辑:《影评如何发出有价值的声音》,载《文汇报》2008年1月20日,第8版。
    32曾军:《大众影评的崛起及其问题》,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39—43页。该文亦收入聂伟主编:《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33参阅朱大可:《独立电影批评的历史缺位》,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44—
    47页。该文亦收入聂伟主编:《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34参阅陈金刚、刘文良:《当前影视批评的媚俗化倾向》,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89—91页。
    35汪梨等:《商业时代电影批评的价值与话语重构》,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第80页。
    36陆绍阳:《电影批评:独立于媚俗与诱惑》,载《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第9页。
    37潘锦斐:《电影批评的娱乐权力:从朱大可现象论电影批评与电视的联姻》,载《高职论丛》2007年第3期,第34页。
    38高力:《电影批评的整体失落:电影泛文化批评本质透视》,载《学术动态》2005年第3期,第31页。
    39唐宏峰:《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载《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第15—21页。
    40陈晓云:《电影批评的泛文化现象》,载《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第13页。
    41熊立:《电影批评场域的转换与变迁》,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17—20页。
    42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2009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43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2010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
    44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45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46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47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48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49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50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5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52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53 [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54邓正来:《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55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56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57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5页。
    58赵一凡:《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50页。
    59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172页。
    60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6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8页。
    62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9页。
    63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0页。
    64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65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9—150页。
    66许纪霖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56页。
    67 www.cnki.net, 2010年1月20日访问。
    68关于Web2.0概念的介绍,参阅王维:《WEB 2.0的理论研究》,载《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年4月。
    69关于“A序列博客”的定义,见刘津:《博客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5页。
    70黄佩、仝海威:《微博客:数字时代的社会在场》,载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三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71参见百度百科关于“社交网站”的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945566.htm,2011年5月9日访问。
    73吴迪:《媒介批评:特性与职责》,载《现代传播》1995年第5期,第1页。
    74 [英]沃尔弗雷斯编著:《21世纪批评述介》,张琼、张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5页。
    75许纪霖等:《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283页。
    76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载《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8月第3期,第70—71页。
    77参阅王德亮、仲梅:《网络语言:语言史上的一场革命》,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
    6期,第33页。
    78孙永兰:《试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现状》,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137—138页。
    82鲁瑶、吴佳妮:《网络表情的传播现状及成因探究》,载《经济视角》2009年第11期,第70页。
    83朱薛超:《火星文与网络话语》,载《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4期,第85页。
    84王德亮、仲梅:《网络语言:语言史上的一场革命》,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第35页。
    85 [英]克里斯特尔:《语言与因特网》,郭贵春、刘全明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86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版,第140页。
    87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86页。
    88 [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89萧沆:《解体概要》,宋刚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9—150页。
    90李建强等:《网络影评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92“卒子”:《<三个白痴>:相同的囧境,别样的青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847987/,2011年5月9日访问。
    93参阅百度百科关于“囧”字的释义:http://baike.baidu.com/view/181979.htm,2011年5月11日访问。
    94佚名:《<人在囧途>:人在囧时才会懂》,http://wenku.baidu.com/view/e66def2de2bd960590c67787.html,2011年5月9日访问。
    95本报编辑:《<生化危机4>:一切皆浮云唯3D给力》,载《华西都市报》2010年11月25日,第24版。
    96李火秀:《意义的缺失与建构——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山寨电影发展现状的反思》,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第155页。
    97于磊:《网络流行语超范围传播带来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载《今传媒》2010年第8期,第74页。
    98胡赳赳:《网络表情》,载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三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66页。
    99张一兵:《析阿尔都塞的“症候阅读法”》,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68—69页。
    100李贤斌:《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分析》,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22页。
    101参阅郑洁、白崭:《伦理学语境中的网络语言》,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4期,第137页。
    102参阅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9页。
    103李贤斌:《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分析》,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21页。
    104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页。
    105雷莎莎:《浅析网络语言暴力》,载《现代交际》2010年5月,第5页。
    106参阅[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146页。
    107 [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108李道新:《暴力影评是文革期间电影批评话语的复活》,载《访谈实录:网络影评改变中国电影批评的格局》,http://cul.sohu.com/20061013/n245784022_1.shtml,2011年5月9日访问。
    109“公元1874”:《<山楂树之恋>:卖淫女装出来的清纯》,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710644/,2011年5月12日访问。
    110赵丽华:《陈凯歌的早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0100n270.html,2011年5月12日访问。
    111 [美]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112“图宾根木匠”:《<赤壁>(上):我们需要冷静一下》,http://i.mtime.com/t193244/blog/1312745/,2011年5月9日访问。
    113“图宾根木匠”:《对<赤壁>批评的批评——兼骂所有“娘们”影评人》,http://i.mtime.com/t193244/blog/1320708/,2011年5月9日访问。
    111 [美]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112“图宾根木匠”:《<赤壁>(上):我们需要冷静一下》,http://i.mtime.com/t193244/blog/1312745/,2011年5月9日访问。
    113“图宾根木匠”:《对<赤壁>批评的批评——兼骂所有“娘们”影评人》,http://i.mtime.com/t193244/blog/1320708/,2011年5月9日访问。
    116黄桂萍、吴文虎:《对网络话语暴力现象的探讨》,载《现代传播》2007年第5期,第122页。
    117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78页。
    118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119章柏青:《电影批评:在反思中前行——中国电影批评30年的演进与嬗变》,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第15页。
    120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121关于政治索隐式批评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具体体现,参阅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186页。
    122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项研究的笔记)》,载齐泽克等著:《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107页。
    126 James C. Scott,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eaven &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 p.2.
    127 James C. Scott,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eaven &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 pp.4-5.
    128刘擎:《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44页。
    131对于这三个流行语的具体研究及其背后的社会事件的详细介绍,参阅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64页。
    132参阅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4页。
    133“恶魔的步调”:《做俯卧撑不是做爱》,http://i.mtime.com/motionfever/blog/1307721/,2011年5月9日访问。
    134参阅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135 [美]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袁可嘉译,载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5页。
    136关于“反讽”的概念梳理,可参阅林少阳:《反讽》,载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90—102页。
    137 [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页
    138南帆:《后现代主义、消极自由和负责的反讽》,载《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第4页。
    139也有学者将戏仿与反讽的结合称之为“叙事的戏仿式反讽”,参阅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140党子奇:《网络恶搞的传播伦理》,载《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8期,第38页。
    141蓝爱国:《网络恶搞文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7页。
    143胡云飞:《狂欢中的另类理性:中国恶搞文化的话语批判》,载《学术界》2010年第2期,第142页。
    144蓝若宇:《浅析文化的身份与认同——以网络恶搞为例》,载《传媒观察》2010年03期,第32页。
    145南帆:《后现代主义、消极自由和负责的反讽》,载《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第8页。
    146曲春景、耿占春:《叙事与价值》,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页。
    147涂靖:《反讽的哲学思辩》,载《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85页。
    148 [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149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7页。
    150陈后亮:《后现代视野下的反讽研究——兼谈哈钦的后现代反讽观》,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4期,第161页。
    151 [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152陈犀禾:《红色理论、蓝色理论以及蓝色理论之后——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研究和理论发展的演变》,载《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第25页。
    153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154参阅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22页。
    155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134页。
    156“若惜难得”:《情(我不是敏感词)色自拍》,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632384/,2011年5月9日访问。
    157“阡陌红尘”:《<越光宝盒>影评》,http://arnol.org/2010_04_697.html,2011年5月9日访问。
    158“吐槽至死的老卫”:《天朝制作,别再折腾动画了——<阿童木>观后感》,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612445/,2011年5月9日访问。
    160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41页。
    161 [丹]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汤晨溪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162参阅[加]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24—350页。关于弗莱对“讽刺”、“反讽”、“嘲弄”等术语的使用,参见该书第528页“IRONY”词条的解释,“嘲弄”暨本文中的所称的“戏仿”,“讽刺”和“反讽”则基本是同义语,只是弗莱认为后者的态度略为温和。
    163 [美]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4页。
    164南帆:《后现代主义、消极自由和负责的反讽》,载《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第11页。
    165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166 [英]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页。
    168 [德]贝克、[英]吉登斯、[英]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4页。
    169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7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171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72 [英]莫利、[英]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17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74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67页。
    175许纪霖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43、145、146页。
    176陈犀禾:《从“International”到“National”——论当代中国电影中的父亲形象和文化建构》,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5期,第12页。
    177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5页。
    180老晃:《时代的眩晕和吴宇森的恐惧》,载曾彦斌主编:《华语电影2008—2009》,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22页。
    181林沛理:《<赤壁>的浅薄与好莱坞的深刻》,载《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2008年8月3日第A05版。
    182徐巍:《历史写实与戏拟狂欢的错位——评影片<赤壁>之失》,载《社会观察》2008年第11期,第78—80页。
    183“诶”:《赤壁观后感》,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438576/,2011年5月9日访问。
    184“麻绳”:《<赤壁>:吴宇森,你放了三国的鸽子》,http://i.mtime.com/masheng/blog/1310006/,2011年5月14日访问。
    185马家辉:《明暗——源于影像的微琐絮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2—143页。
    186徐浩峰:《<赤壁>的一次“变脸”》,载《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第14—17页。
    187廖金英、谢太平:《作为景观的历史:政治意识和文化消费主义的共谋——评<赤壁>》,载《电影评介》2009年第19期,第30页。
    188廖金英、谢太平:《作为景观的历史:政治意识和文化消费主义的共谋——评<赤壁>》,载《电影评介》2009年第19期,第31页。
    189廖金英、谢太平:《作为景观的历史:政治意识和文化消费主义的共谋——评<赤壁>》,载《电影评介》2009年第19期,第31页。
    190岳振国:《论电影<赤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载《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6月,第63页。
    191杨珍:《跨文化传播中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象征性参照——以电影<赤壁>为例》,载《新闻界》2010年第2期,第22页。
    192陈旭光、李立:《中国电影:“后大片”时代的思考——以<集结号>、<赤壁>为例》,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1期,第63页。
    193刘擎:《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159页。
    194 [英]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岳秀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249页。
    195 [美]里拉、[美]德沃金、[美]西尔维斯编:《以塞亚·伯林的遗产》,刘擎、殷莹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196邱林川:《中国的因特网:中央集权社会中的科技自由》,载[美]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页。
    197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2010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页
    198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290页。
    200“灰狼”:《<南京!南京!>:陆川,您别挨骂了》,http://i.mtime.com/greywolf/blog/1833826/,2011年5月9日访问。
    201崔卫平:《荒腔走板的<南京!南京!>》,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066b0100csmj.html,2011年5月9日访问。
    203“大旗虎皮”:《南京与辛德勒》,http://liyang.cinepedia.cn/blog/833,2011年5月9日访问。
    204其中一位嘉宾正是《荒腔走板的<南京!南京!>》一文的作者。
    207陆川、胡克、张卫、郝建、王一川:《南京!南京!》,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7期,第40—41页。
    208曲春景:《对法西斯的反省是对战争的真正反省》,载《社会观察》2009年第6期,第74页。
    209石川:《草根的狂欢:当下影评失序现象透析》,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第24页。
    211李宏宇:《陆川:我发现以前我不了解“人民”这个词》,载《南方周末》2009年4月30日第D22版。
    212袁蕾:《不要问什么不能写,我要问你想写什么——专访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载《南方周末》2009年4月30日第D21版。
    219王安琛:《中国功夫,民族精神——<叶问>折射的民族精神》,载《电影评介》2009年第4期,第52页。
    220陈捷:《<叶问>:个体伦理、民族正义与历史选择》,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2期,第21、23页。
    221唐宏峰:《<叶问2>:民族激情的被观看与被化解》,载《中国报道》2010年第6期,第96—97页。
    222唐宏峰:《<叶问2>:民族激情的被观看与被化解》,载《中国报道》2010年第6期,第97页。
    223符鹏:《香港功夫电影中的民族主义书写——以电影<叶问>系列为例》,载《艺术评论》2010年第7期,第11页。
    224钒铮:《<叶问2>以民族大义精神赢得口碑票房双丰收》,载《中国电影市场》2010年第7期,第25—26页。
    226郑坚:《视像时代的布尔乔亚文化》,载《传媒观察》2010年第4期,第31页。
    227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页。
    228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最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08页
    229南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230赵芳:《<看电影>的“七年之痒”》,载《中华读书报》2006年11月29日第20版。
    231“舒马赫84”:《<阿斯匹林>,文艺片评论者:“今天,你卖了没有?”》,
    232李佳昊:《<阿司匹林>——向小资致敬!》,
    236何金钰:《一个关于无脚鸟的忧伤传说——从王家卫影像世界的元素扫描看现代城市人的游离心态与小资情怀》,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48页。
    237 [美]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徐子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引言第3页。
    238甘阳:《将错就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第178—179页。
    239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240祁萧:《走进布波族的电影世界——另类发烧友》,载《电影》2006年第3期,第72页。
    244汤祯兆:《香港电影血与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2—283页。
    245任力:《电影空间——现实与梦想之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246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82072/comments,2011年5月9日访问。
    247“Lukkamoon”:《只有魔鬼的小助理知道》,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63832/,2011年5月15日访问。
    248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9页。
    249谢世明:http://ent.sina.com.cn/2004—10—22/0141540280.html,2011年5月9日访问。
    250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最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页。
    251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252“野航”:《植入的意识之病——<盗梦空间>观感》,
    254陈捷:《杜拉拉:一个中国“小资”的经验贫乏症》,载《电影艺术》2010年第4期,第88页。
    255石川:《草根的狂欢:当下影评失序现象透析》,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第22页。
    256王蕾:《奢华时尚与白领文化认同——以<时尚·COSMPPOLITAN>杂志为例》,载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8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257参阅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326—335页。
    258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345页。
    259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335页。
    260潘永辉:《影视与影视评论中的意识形态》,载《电影评介》2006年第23期,第12页。
    261林同奇:《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347页。
    262刘继明:《<阿凡达>:一部左翼倾向的电影》,http://www.eduww.com/Article/201001/26679.html,2011年5月9日访问。
    264康慨:《<阿凡达>剽窃“苏联科幻小说”?》,载《广州日报》2010年1月21日第B5版。
    265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339页。
    266范若恩、戴剑娥:《反思还是反讽?——后殖民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阿凡达>主题变奏》,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29—33页。
    267范若恩、戴剑娥:《反思还是反讽?——后殖民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阿凡达>主题变奏》,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33页。
    268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336—347页。
    269“老王子”:《阿凡达:战死在自家门前的台阶上》,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14706/,2011年5月15日访问。
    273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274李宏宇:《<阿凡达>史上最牛钉子户VS史上最惨强拆队》,载《南方周末》2010年1月7日第E22版。
    275李丹:《超越民族中心主义的羁绊——文化冲突中<阿凡达>的自我身份认同》,载《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7月,第38—40页。
    276李丹:《超越民族中心主义的羁绊——文化冲突中<阿凡达>的自我身份认同》,载《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年7月,第40页。
    273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278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328页。
    279谭飞:《影视界的知道分子》,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280“magasa”:《从“人间喜剧”到“悲惨世界”》,http://www.douban.com/note/91112127/,2011年5月9日访问。
    282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7页。
    283郭玲玲:《东亚消费社会转型研究》,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7月,第13页。
    284 [法]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285石川:《草根的狂欢:当下影评失序现象透析》,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第21页。
    286石川:《草根的狂欢:当下影评失序现象透析》,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第20页。
    287袁冰:《重视电影宣传反对肆意炒作》,载《中国电影市场》2005年第6期,第24页。
    288石川:《草根的狂欢:当下影评失序现象透析》,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第20—21页。
    289 http://t.sina.com.cn/1829177482/5en0tr6DwKq,2011年1月13日访问。
    290佚名:《从情景喜剧到银幕大作<武林外传>华丽转身》,http://yule.sohu.com/20110113/n278844384.shtml,2011年1月13日访问。
    291 [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文化、电影精神》,安利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1页。
    292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93陈定家:《读图时代视像媒介的诗学意义》,载《江淮论坛》2010年第4期,第128页。
    294 [法]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295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296“欲女蓝猫”:《<欲望都市电影版>——再上路,精彩依旧》,http://i.mtime.com/lanmao/blog/1185709,2011年5月9日访问。
    297“魔法蓝猫”:《<欲望都市电影版>——详细时尚与花絮介绍》,http://i.mtime.com/lanmao/blog/1233448/,2011年5月9日访问,原文的标题和正文中还有关于电视剧《篮球火》的内容,在此删去。
    298 [美]汉森:《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包卫红译,载《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第44页。
    299 [美]汉森:《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包卫红译,载《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第44页。
    300 [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301 [法]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朱国华译,范静哗校,载陶东风、金元普、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302马秋:《博客,悄悄改写时尚》,载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二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303马秋:《博客,悄悄改写时尚》,载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二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304 [芬]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305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306 [英]Matt Hills:《迷文化》,朱华瑄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序言第1页。
    307 [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174页。
    308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61页。
    309 [英]Matt Hills:《迷文化》,朱华瑄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4页。
    310 [英]Matt Hills:《迷文化》,朱华瑄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76页。
    311 [英]Matt Hills:《迷文化》,朱华瑄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0页。
    312 [英]Matt Hills:《迷文化》,朱华瑄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3页。
    313朱莉·詹森:《作为病态的粉都——定性的后果》,杨玲译,载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314 http://www.henryjenkins.org/,2011年月9日访问。
    315译文引自聂伟主编:《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5页。
    316 Henry Jenkins,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p.5.
    317 [英]戴尔:《明星》,严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
    318言成:《赵薇影迷被封史上最牛最强悍粉丝》,http://news.panjk.com/200912/20091203194927.shtml,2011年5月9日访问。
    319“熊猫儿”:《<花木兰>电影发行方雇佣的豆瓣马甲收集贴》,http://www.douban.com/note/5211458/,2011年3月8日访问。
    320关雅荻:《“网络打手”与偶像粉丝的虚假幻象》,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cf3ea30100g80z.html,2011年1月20日访问。
    321“Lilycmd”:《看到<花木兰>那些负面影评我要为赵薇擂鼓》,http://club.chinaren.com/16/158009113,2011年5月9日访问。
    322朱莉·詹森:《作为病态的粉都——定性的后果》,杨玲译,载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323朱莉·詹森:《作为病态的粉都——定性的后果》,杨玲译,载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页。
    324朱莉·詹森:《作为病态的粉都——定性的后果》,杨玲译,载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325朱莉·詹森:《作为病态的粉都——定性的后果》,杨玲译,载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页。
    326曾文莉:《从文本消费到文本生产——浅析<阿凡达>中国粉丝的文本生产类型》,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2页。
    327曾文莉:《从文本消费到文本生产——浅析<阿凡达>中国粉丝的文本生产类型》,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3页。
    328王铮:《同人的世界——对一种网络小众文化的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329 [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330 [美]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
    331 [美]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张德兴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页。
    332曾文莉:《从文本消费到文本生产——浅析<阿凡达>中国粉丝的文本生产类型》,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1—43页。
    333“渡渡鸟爱吃肉”:《独狼回忆录》,http://tieba.baidu.com/f?kz=929593638,2011年5月9日访问。
    334在线观看网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2MjEyMTI4.html,2011年5月9日访问。
    335参阅王铮:《同人的世界——对一种网络小众文化的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8页。
    336康斯坦斯·潘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及大众文化研究》,贺玉高译,杨玲校,载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56页。
    337 Cornel Sandvoss, Fans: The Mirror of Consumption, Oxford & Malden, MA: Polity Press, 2005, P.28.
    338“疯眼穆迪”: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998270/comments,2011年1月28日访问。
    339“弥赛亚神颂”:《弃犬和傲娇的甜蜜生活……(腐评慎入)》,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46978/,2011年5月9日访问。
    340“落殇”:《这不是腐片,而是gay片,鉴定完毕》,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54718/,2011年5月9日访问,标题有删节。
    341“M.姬”:《美姬:超级无敌同志大片》,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620510/,2011年5月10日访问。
    342“恋爱大王”:《我说大爷它是直的你信吗?(“道德沦丧”腐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354957/,2011年5月18日访问。
    344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10中国产业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第274、325页。
    346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348《那天看<变形金刚>我睡着了》文后“爱笑的眼睛”的回复:http://i.mtime.com/106548/blog/452218/,2011年5月9日访问。
    349《那天看<变形金刚>我睡着了》文后“大舟”的回复:http://i.mtime.com/106548/blog/452218/,2011年5月9日访问。
    350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354参阅马俊江:《30年代北平小报与革命文艺青年》,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第29—40页。
    355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3页。
    356张龙跃:《<秋喜>:文艺青年的七色视觉盛宴》,http://movie.xunlei.com/comment/46196,2011年3月29日访问。
    357李洋:《迷影文化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358 [美]桑塔格:《重点所在》,陶洁、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148页。
    359肖熹:《安德烈·巴赞:清醒的激情》,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4期,第52页。
    360参阅赵径文:《迷影一代》,载《经济观察报》2003年2月24日。
    361 Melis Behlil,“Ravenous Cinephiles: Cinephilia, Internet, and Online Film Communities,”Marijke de Valck & Malte Hagener,eds., Cinephilia: Movies, Love and Memory ,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5, p.112.
    362 Melis Behlil,“Ravenous Cinephiles: Cinephilia, Internet, and Online Film Communities,”Marijke de Valck & Malte Hagener,eds., Cinephilia: Movies, Love and Memory ,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5, p.121.
    363 http://www.cinephilia.net/,2010年12月28日访问。
    364黄文杰:《陷落的电影江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365 http://site.douban.com/108215/,2011年5月16日访问。
    366 [美]纳雷摩尔:《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徐展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67 [韩]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编著:《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周健蔚、徐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368 [美]白睿文:《乡关何处——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连城译,2010年版。
    369李洋:《迷影文化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7—310页。
    370参阅陈犀禾:《红色理论、蓝色理论以及蓝色理论之后——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研究和理论发展的演变》,载《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第23—27页。
    371沈小风:《20世纪90年代电影批评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2页。
    372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8—449页。
    373曾文莉:《从文本消费到文本生产——浅析<阿凡达>中国粉丝的文本生产类型》,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0—43页。
    374徐秋雅:《生态·爱情·殖民——中国观众对<阿凡达>主题的三种解读》,载《艺苑》2010年03期,第74页。
    375鲁晓鹏:《中国生态电影批评之可能》,唐宏峰译,载《文艺研究》2010年第7期,第92—98页。
    376吕丽塔、张葳:《生态批评视域下的<阿凡达>》,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39页。
    377周斌:《论新中国电影批评的历史演进与变革发展》,载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中国电影理论评论六十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页。
    380周文虎:《电影评论的主体意识》,载《电影评介》1987年第3期,第3页。
    381邵牧君:《影评的任务》,载《电影评介》1996年第4期,第4页。
    382尹鸿:《批评的职业化趋势——从“资本”本位向消费者本位的转变》,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13—14页。
    383周星在《电影批评的批评之思考》,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17页。
    384王一川在《略谈双重批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19页。
    385邵牧君:《电影评论要着眼大众》,载《人民日报》上发表2001年4月14日第7版。
    386关雯:《影评:从文化看守到文化失语》,载《中国电影报》2005年4月6日第7版。
    387陈金刚、刘文良:《当前影视批评的媚俗化倾向》,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89—90页。
    388高力:《电影批评的整体失落——电影泛文化批评本质透视》,载《学术动态》2005年第3期,第31页。
    389王晓玉:《沦落和救赎——当下影视评论的现状》,载《社会观察》2010年第2期,第67页。
    390关于“人文精神”大讨论的主要文献,参阅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391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1页。
    392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34页。关于“新启蒙”的介绍,参阅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93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10页。
    394 [美]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395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396张新伟:《网络时代的影视批评》,载《电影评介》2006年第11期,第3—4页。
    397王玉玺:《网络与大众:民间影评的新发展》,载《齐鲁艺苑》2008年第3期,第68—72页。
    398曾军:《大众影评的崛起及其问题》,载聂伟主编:《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57页。
    399钟合编辑:《影评如何发出有价值的声音》,载《文汇报》2008年1月20日第8版。
    400蔡翔:《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蔡翔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213页。
    401贾磊磊:《跨界研究:电影学的方法论取向》,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9期,第77页。
    402贾磊磊:《跨界研究:电影学的方法论取向》,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9期,第79页。
    403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404覃晓玲:《中国电影批评的话语霸权意识》,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11期,第126页。
    405赵彤:《民间影视批评期待研究》,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11期,第127—128页。
    406吕益都:《言语的“表情”——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思考》,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11期,第123—125页。
    407中国电影博士论坛:http://group.mtime.com/10000,2010年11月18日访问。
    408许纪霖:《回归公共空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197页。
    409孙绍谊:《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文化转型与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载聂伟主编:《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4页。
    410“凡迦”:《<恋物与好奇>:像祖母一样去战斗!》,http://book.douban.com/review/1271515/,2010年11月8日访问。
    411“levis”:《阿甘本:差异与重复:论居依?德波的电影》,http://www.douban.com/note/128187735/,2011年1月11日访问。
    412聂伟:《电影批评空间的拓展与媒体化生存——以沪上影评栏目<光影随行>为分析基点》,载《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第24页。
    413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414蒋好书:《电影评论的危机?——以美国电影评论史为例》,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4期,第61—66页。
    415 [美]扎克·坎贝尔等:《互联网时代的影评:专题论丛》,吉晓倩译,载《世界电影》2009年第4期,第23页。
    416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50页。
    417譬如内地颇具权威性的专业电影学术期刊《电影艺术》的官方网站:http://www.filmart1956.com/movie/,2011年1月18日访问。
    418邓正来:《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5页。
    419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1页。
    420熊立:《电影批评场域的转换与变迁》,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19页。
    42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6页。
    422 [法]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5页。
    423朱大可:《独立电影批评的历史缺位》,载聂伟主编:《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5页。
    424许纪霖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53页。
    1.蔡翔:《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书系·蔡翔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4.陈犀禾编:《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5.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陈晓云、陈育新:《作为文化的影像》,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7.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陈旭光:《电影文化之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9.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崔卫平:《思想与乡愁》,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
    12.崔卫平编:《知识分子二十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戴锦华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邓正来:《反思与批判——体制中的体制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7.邓正来:《学术与自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狄荣军编:《影像——1979—2005最有价值影评》,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9.冯锦芳:《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0.甘阳:《将错就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2版。
    2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4.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5.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26.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7.黄文杰:《陷落的电影江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28.贾磊磊:《什么是好电影——从语言形式到文化价值的多元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29.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二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三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2.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四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3.金中强、章柏青编:《中国大众影评长编[续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
    34.金中强、章柏青编:《中国大众影评概览》,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35.蓝爱国:《网络恶搞文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36.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7.李道新:《影视批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李建强等:《网络影评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0.李建强、章柏青编:《中国电影批评2000—2006》,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42.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43.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李洋:《迷影文化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5.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4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林同奇:《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48.刘津:《博客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9.刘擎:《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50.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51.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2.陆志刚:《天堂陌影——卡夫卡·陆独立电影评论选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年版。
    53.罗钢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吕明臣、李伟大、曹佳、刘海洋编著:《网络语言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5.马家辉:《明暗——源于影像的微琐絮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6.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最新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7.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8.南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聂伟主编:《电影批评——影像符码与中国阐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60.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学理形态》,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2.邱天助:《布尔迪厄文化再制理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8年版。
    63.曲春景、耿占春:《叙事与价值》,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64.曲春景:《艺术主体与表达》,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65.任力:《电影空间——现实与梦想之间》,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66.沈小风:《20世纪90年代电影批评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67.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8.谭飞:《影视界的知道分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9.汤祯兆:《香港电影血与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0.陶东风:《大众文化教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1.陶东风:《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3.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4.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5.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76.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2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77.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78.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79.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5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6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7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2.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8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3.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9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84.陶东风、周宪主编:《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85.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86.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87.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8.王晓明编:《人文精神寻思录》,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年版。
    89.王铮:《同人的世界——对一种网络小众文化的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90.魏君子:《江湖外史之港片残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91.卫西谛等编:《电影+200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2.卫西谛等主编:《后窗看电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3.卫西谛主编:《电影+200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4.卫西谛主编:《电影+200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5.卫西谛主编:《电影+2005》,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6.卫西谛主编:《电影+2006》,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97.卫西谛主编:《华语电影2005》,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8.吴伯凡:《孤独的狂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9.吴炫:《中国当代文化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00.萧功秦:《中国的大转型——从发展政治学看中国变革》,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101.徐贲:《知识分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2.许南明、富澜、崔君衍主编:《电影艺术词典[修订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103.许纪霖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04.许纪霖:《回归公共空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5.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6.许纪霖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7.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108.殷晓蓉:《网络传播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9.于文秀:《当下文化景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0.虞晓毅主编:《华语电影2006》,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111.苑洁主编:《后社会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12.曾彦斌主编:《华语电影2007》,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
    113.曾彦斌主编:《华语电影2008—2009》,广州:花城出版社,2010年版。
    114.章柏青、陈庐山编:《中国大众影评长编(三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115.章柏青、陆弘石主编:《电影锣鼓之世纪回声——钟惦棐逝世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116.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7.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8.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9.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0.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年版。
    121.赵一凡:《从卢卡奇到萨义德——西方文论讲稿续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122.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123.钟惦棐:《钟惦棐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124.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5.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北京:
    126.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年版。
    127.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年版。
    128.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9年版。
    129.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0年版。
    130.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131.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2009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132.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2010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
    133.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编:《中国电影理论评论六十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134.中国电影评论协会编:《中国大众影评长编》,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135.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36.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增补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7.朱伟珏:《布迪厄“文化资本论”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138.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9.[波]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40.[丹]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汤晨溪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1.[德]贝克、[英]吉登斯、[英]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42.[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3.[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4.[德]卡尔?曼海姆:《文化社会学论要》,刘继同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45.[德]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46.[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147.[法]阿尔都塞、[法]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2版。
    148.[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9.[法]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150.[法]波丢:《人——学术者》,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1.[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52.[法]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3.[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54.[法]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陈圣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5.[法]布尔迪厄:《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56.[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7.[法]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褚思真、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58.[法]布尔迪厄、[美]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159.[法]科耶夫等著:《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邱立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160.[法]莱马里、[法]西里内里主编:《西方当代知识分子史》,顾元芬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61.[法]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162.[法]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3.[法]萧沆:《解体概要》,宋刚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4.[芬]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5.[韩]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编著:《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周健蔚、徐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166.[加]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67.[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68.[美]Tim Bywater, Thomas Sobchack:《电影批评面面观》,李顯立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97年版。
    169.[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170.[美]白睿文:《乡关何处——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连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17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吴叡人译,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3年版。
    172.[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73.[美]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徐昕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2年版。
    174.[美]布鲁克斯:《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徐子超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
    175.[美]黛安娜?克兰编:《文化社会学》,王小章、郑震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77.[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8.[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79.[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80.[美]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1.[美]哈特、[意]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82.[美]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83.[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84.[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版。
    185.[美]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86.[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87.[美]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李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88.[美]里拉、[美]德沃金、[美]西尔维斯编:《以塞亚·伯林的遗产》,刘擎、殷莹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89.[美]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陈心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90.[美]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191.[美]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92.[美]马克·波斯特:《互联网怎么了?》,易容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3.[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慧琦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94.[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9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96.[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版。
    197.[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98.[美]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9.[美]纳雷摩尔:《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徐展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0.[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202.[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3.[美]萨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李自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9年版。
    204.[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05.[美]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06.[美]桑塔格:《重点所在》,陶洁、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07.[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陈体仁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版。
    208.[美]休伊特:《博客——信息革命最前沿的定位》,杨竹山、潘浩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版。
    209.[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10.[斯]齐泽克等著:《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1.[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2.[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文化、电影精神》,安利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2版。
    213.[意]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214.[英]Matt Hills:《迷文化》,朱华瑄译,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
    215.[英]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16.[英]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217.[英]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岳秀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218.[英]戴尔:《明星》,严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19.[英]戴维?冈特利特:《网络研究》,彭兰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20.[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21.[英]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2.[英]克里斯特尔:《语言与因特网》,郭贵春、刘全明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23.[英]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4.[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25.[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6.[英]莫利、[英]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7.[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28.[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9.[英]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30.[英]沃尔弗雷斯编著:《21世纪批评述介》,张琼、张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1.[英]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32.[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 Christian Keathley, Cinephilia and History, or the Wind in the Trees, Bloomington, I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2. Cornel Sandvoss, Fans: The Mirror of Consumption, Oxford & Malden, MA: Polity Press, 2005.
    3. Harris Cheryl & Alexander Alison eds., Theorizing Fandom: fans, subculture, and identity, Cresskill, N.J. : Hampton, 1998.
    4. Henry Jenkins, Fans, Bloggers, and Gamers: exploring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NYU Press,2006.
    5. Henry Jenkins,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6. Herbert J. Gans, 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aste,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7. James C. Scott,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 New He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8. Jason Sperb & Scott Balcerzak, Cinephilia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Film, Pleasure, and Digital Culture, vol. 1 (Pt. 1), London & New York: Wallflower Press,2008.
    9. Karen Hellekson & Kristina Busse, eds., Fan Fiction and Fan Communities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Jefferson, NC: McFarland, 2006.
    10. Lisa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1992.
    11. Marijke de Valck & Malte Hagener,eds., Cinephilia: Movies, Love and Memory,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5.
    12. Nick Browne, Paul G. Pickowicz, Vivian Sobchack, Esther Yau eds., 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 Identities, Politics,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3.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 Richard Nic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ress, 1984.
    14. Pierre Bourdieu,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trans. Richard Nice,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 1990.
    15. Pierre Bourdieu,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edited by John B. Thomps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1991.
    16.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edited by Randal Johns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