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个人化写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个人化写作指那种坚守个人立场、表达个人经验的写作。中国传统文学中缺少个人化写作的精神传承。从历史上讲,个人化写作遭到了泛道德化批评的压抑与禁痼。但是,到了20世纪末,随着知识分子精英意识的失落和文学的边缘化,个人化写作渐渐成了作家的自觉。
     个人化写作是一种琐碎化的“欲望文本”,个人化写作者将人对性、物质和金钱的欲望坦率地表达出来;它采用“非历史化”的叙事方式,否定并拒绝用历史整体主义的方式组织情节和展开叙事逻辑;在个人化写作的文本中叙述人及作品中人物的精神表现为“非主体化”,人物没有行动的能力,精神状态则表现为无聊、焦虑或漫不经心;另外,个人化写作较多采用“身体叙事学”,将身体作为反抗秩序与中心话语的叙事策略;在技术层面上,个人化写作继续进行文本实验,在文本的结构、语言、文体等方面探索新的叙事可能。
Individual writing Fashion insists on individual standpoint, expresses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traditional China lacks the spirit of IWF. IWF has been oppressed and forbidden by the model-flooding critique. By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WF was gradually and universally accepted by the writers of China when the essence consciousness of the intelligentsia clasped or died away, and the literature was far away from the center of the society.
    IWF describes the people's trifling desire for sex, material and wealth .It uses dis-historical narrative .The tone and the spirit of the narrators and the hosts are casual, bored and silly. IWF generally uses body-narrative, and the technique style of the article looks like that of the post-pioneer. The writers continue their skill perform experience.
引文
[1]陈钧,《先锋派诗——诗学词典》,选自王家新等编,《90年代先锋派诗歌主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421页。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第四章,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3]程光炜,转引自杨《个人化写作论》,《90年代文学理论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2月第1版,第74页。
    [4]川合康三,《中国的自传体文学》,蔡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5]刘禾,《民国初年关于个人主义的论争》,《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6月版。
    [6]洪子诚,《关于与五十与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第66页。
    [7]主要观点见徐曙玉、边国恩等编,《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第一章《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综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8]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写作》第二章《丧失行动的主体性》,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9]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1稿第2、3、4、6、8小节分别以《机械复制》、《原真性》、《光韵的消失》、《膜拜与展示的价值》为名,在这些章节中可见文中所提到的思想。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月版。
    [10]金元浦、陶东风,《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7页。
    [11]戴锦华,《突围表演——九十年代文化描述之一》,《钟山》,1994年第6期,第22页。
    [12]这些名词与观念的罗列与陈述可见《文化与研究》第1辑,《前言》部分。
    [13]刘思谦,《九十年代的个人化写作—王光明主持笔谈》,《作家》,1998年第5期,第7页。
    [14]陈思和,《无名状态下的个人写作立场》,见第二十章《个人立场与文学创作》,《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338页。
    [15]朱文,《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北京文学》,1999年第4期,第39页。
    [16]韩东,《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北京文学》,1999年第4期,第43页。
    [17]刘晖,《跋:世纪过渡——解读邱华栋的一种方式》,见邱华栋《哭泣游戏》,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380—381页。
    
    
    [18]语出自黄发有,《激素催生的写作》,《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4辑,第97页。
    [19]同[15]
    [20]同[16]
    [21]陈晓明,《现代性的尽头:非历史化与当代文学变异》,选自《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陈晓明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24页。
    [22]齐红,《漂流:认同与反抗——关于七十年代生写作者的笔记》,《山花》1998年第9期,第47页。
    [23]洪治纲,《苦难记忆的现时回访》,林建法、徐连源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89页。
    [24]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转引自刘俐俐的《论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自我认同》,宁亦文编《多元语境中的精神图景》,2001年11月版,第151页。
    [25]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357页。
    [26]李洱,《我与花腔》,选自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年1版,第214页。
    [27]林舟,《刁斗——反抗与无奈》,转引自王铁仙等著,《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上海世纪出版社,2001年4月版第249页。转引自肖鹰著《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28]同上
    [29]林白,《玻璃虫》,作家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177页。
    [30]林舟,《韩东——清醒的文学梦》,《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60页。
    [31]林舟,《韩东——清醒的文学梦》,《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57页。
    [32]弗吉尼亚.吴尔芙,《妇女与小说》瞿世镜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06页。
    [33](法)埃莱娜.西苏,《杜美莎的笑声》,原载《新女性主义》,黄小红译,参见张京媛主编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154页。
    [34](法)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孟悦译,参见张京嫒编《当代女
    
    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212页。
    [35]孟繁华,《女性文学与70年代生的女作家的讨论》,《中国女性文化》,2000年第1期,第276页。
    [36]林白语,引自汪政,《个人化写作及写作的意义》,《花城》,1999年第6期,第195页。
    [37]丁帆语,见丁帆《中国的女权主义文学到底能够走多远?》,原载《长城》,2001年第3期,第207页。
    [38]西苏语,见董之琳《女性写作与历史场景——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中的“躯体写作”谈起》,宁亦文编,《多元语境中的精神图景》。第312页
    [39]卫慧语,见马春花《刀刃上的舞蹈——评卫慧(上海宝贝>及晚生代女作家创作》,宁亦文编,《多元语境中的精神图景》,第355页。
    [40]张爱玲,《传奇》再版序言,转引自余彬著,《张爱玲传》,海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85页。
    [41]这部小说在《大家》发表时叫《某一天的后半夜》,鲁羊也小说集中改其名叫《九三年的后半夜》。
    [42]祁述裕著,《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112页。
    [43]张钧,《生命的激情来自于自由的灵魂——林白访谈录》,选自张钧著,《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287页。
    [44]张钧,《寓言化叙事中的词语王国——罗望子访谈录》,选自张钧著,《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97页。
    [45]张钧,《言语狂欢者的欲望和渴求——荆歌访谈录》,选自张钧著,《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86页。
    
    
    1、金元浦、陶东风,《阐释中国的焦虑——转型时代的文化解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年1月版。
    2、陈晓明等箸,《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3、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4月版。
    4、耿占春著,《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写作》,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张钧著,《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6、祁述裕著,《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
    7、李陀、陈燕谷编,《视界》第1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版。
    8、《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9、章海山著,《西方伦理思想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第1版。
    10、徐曙玉、边国恩等编,(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11、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13、(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第1版。
    14、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15、(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
    16、陈炯,《中国文化修辞学》,江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17、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18、程光炜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19、陈厚诚 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20、唐小兵编,《新解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1、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2、程光炜等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2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