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野中的上海“另类写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比较诗学尊重异类文化的理论要旨为基本向路,综合后现代理论、读者接受理论、美育思想、文化批评、审美场理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主要从女性主义视角,采取理论阐述与具体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另类女性书写”产生的缘由、写作特点、内部的异质现象、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对青年女性读者的影响等问题作观照与剖析。
     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序言:论述了研究对象、方法、理论与现实意义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第一章):首先从宏观的理论角度简释了文化(地域文化)、审美场与作家创作的关系;然后将理论应用于实例分析,论证了海派文化与当时的审美场之于海派小说的影响以及海派小说与上海“另类女性书写”之间的精神血脉关系;继而又由文化的转型、审美场的变更演绎出上海“新人类”与上海“另类女性书写”的关系,论证了上海“另类女性书写”产生的必然性及其土壤。
     第三部分(第二章):以“另类女性书写”的两位代表作家卫慧、棉棉的写作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从具体文本出发,结合女性主义视角,
    
    对她们各自的写作特点进行了归纳、比较、鉴别,对其是否属于女性
    主义写作以及高下优劣进行评判。
     第四部分(第三章):从读者接受与美育角度出发,结合女性主义
    理论,对另类作品的接受群体的特点进行透视;对另类写作正反两方
    面的意义、对青年女性读者的影响进行讨论。并尝试着提出对另类女
    作家的建议。
     第五部分(结语)是对“另类女性写作”发展趋势的展望。
The theoretical basis guiding this thesis is Marxism, the thesis regards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poetics studing and respecting alien culture as the basically way of research, synthesize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pos -tmordernism,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Aesthetic education, cultural criticism, "Sesthetic site",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and so on. It uses the feminist visual angle, adopt the form of elaborating the theory combine analysing the specific text to make concideration of vision to the origin, the characteristic, the different quality in inner, the active value and the reverse influence of the Shang Hai"Particular writing".
    This thesis is made up of five-parts.
    The first part (general introduction) has described research object, method, research value, realistic meaning and the thesis' innovation.
    The second part (chapter l)simplely explains culture(Region cul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sthetic site and the writer's creation at first; then use the theory to analyse the specific text(How the Hai-group culture and instantly sesthetic site to influence the novel of Hai-group and how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spirit blood between the novel of Hai-group and the Shang Hai "particular female writing"); to the end , dedu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ng Hai "particular people"and Shang
    
    
    
    Hai"particular female writing"and find out the certainty of Shang Hai "particular female writing"occur and its soil's characteristic from the transition of culture and the change of the Sesthetic site .
    The third part (chpter 2)selects Wei Hui Mian Mian who are two represents of the "particular female writing"as specific reseach objects .This part starts from the specific text ,combining the feminist visual angle , sum up compare distinguis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ir writing and give value jugement: whose writing belong to feminist writing.. and whose writing is active.
    The fourth part (chapter3)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particular works'accepts from the theories of Reader - response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combining the theory of feminism. This part also analyse the active value and the reverse influence of the Shang Hai"Particular writing"^ especially to youth female .Besides,the author also give some advices to the particular female writing.
    The fifth part(concluding remarks)is the expect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articular female writing".
引文
1、《卫慧精品集》,卫慧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2、《糖》,棉棉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3、《盐酸情人》,棉棉著,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4、《张爱玲文集》,张爱玲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5、《玻璃虫》,林白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
    6、《致命的飞翔》,林白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
    7、《劳伦斯文集》,劳伦斯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9、《南回归线》,亨利·米勒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
    10、《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林树明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11、《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评》,徐岱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12、《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李小江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性别政治》,王逢振主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14、《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张京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5、《性别诗学》,叶舒宪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6、《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林丹娅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文学、艺术与性别》,李小江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8、《访问迷宫》,王雪瑛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19、《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乔以钢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中国女性文化》王红旗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21、《第二性—女人》西蒙·波伏瓦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2、《声声断断》,陈染著,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
    23、《重建象牙塔》,王安忆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
    24、《两性的冲突》,[法]珍妮薇·傅雷丝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25、《女性主义神学景观》,[德]E·M·温德尔著,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26、《性的问题》李银河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27、《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伍厚恺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年。
    28、《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封孝伦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29、肖鹰:《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30、《罗兰·巴特》,汪民安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3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李秀林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32、《现当代西方文艺社会学探索》,张英进、于沛主编,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7年。
    33、《巴赫金文论选》,巴赫金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4、《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尚水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35、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刘义林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36、《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书信录》,利奥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7、《后现代文化与文化理论》,杰姆逊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8、Richaard Sennet, The fall of public m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年。
    1、文学视界
    2、学说连线
    1、中国青年报
    2、南方周末报
    3、北京文艺报
    4、山东师大学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