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包含潜在的问题域,本文的问题指向仿像作为一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领域的关键概念,其发生、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如何?本文的潜在问题域包括:什么是仿像?仿像研究的价值何在?仿像如何体现自反性(reflexive)?即仿像的自我历史考古、自我概念辩难、自我研究方法推进等诸方面的自我反思。本文结合问题和潜在问题域,将自反性的追问具化为仿像本身的“理论化”研究,目的在于展现并开掘仿像理论话语的生长空间。
     全文由学术史述评、引言、正文、余论四大部分组成。
     学术史述评分析了国内外仿像研究的现状和主要观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国内的仿像研究以波德里亚为主,仿像的理解受限于波德里亚的现有成果。国外突破了波德里亚的限制,但将相关的仿像论述纵观并举、互文阐发,在文化批评的维度上将仿像理论化尚待深入。引言介绍仿像的词源和翻译之后,结合波德里亚仿像论的言说语境,从如何理解“理论”这一范畴的前视野出发,确立仿像作为一种理论建构的特点,奠定仿像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正文分五章,一至四章主要阐明仿像理论的源起、演变和确立过程,这一过程论述的线索包括1、主导论述为仿像和现实的关系;2、此关系之外仿像有无本源或原作;3、此关系之内人或主体位置的厘定;4、仿像自身的生成。除了线索的贯穿,为勾画四位仿像论者的内在关联,论文分别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结尾做了相对全面的比照和分析,甄别四位人物的不同路径,标出仿像理论的关键转换点,发现各观念之间的共见或分歧,展现仿像潜在的丰富性。
     第一章主要论述柏拉图的仿像论,其实质为共相与殊相或者“一”与“多”的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什么是第三秩序的仿像,在此基础上通过仿像与理念、模仿之间关系的论述表明第三秩序的松动性,进而重新解读洞穴隐喻,展现仿像的制作、仿像的性质、仿像与人的关系、仿像的认识功能等,划定了仿像探讨的基本论域。第二章主要论述尼采的仿像论,其实质是通过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将形而上学仿像化的反柏拉图主义问题,他沿袭柏拉图“真实存在——去真实存在”的思维模式,在永恒轮回这一前提的设立下,推动认识、宗教、道德和“真正的世界”的仿像化进程,最终颠倒柏拉图的仿像秩序,现实不是理念的摹本,现实就是真实的,这构成仿像理论发展的一个转折,自尼采之后,仿像的唯一参照物就变为现实,现实之上的理念被舍弃。第三章主要论述仿像理论的确立,波德里亚将此表述为表征危机的升级和颠覆问题,这位“强大的仿像主义者”在方法上试图摆脱索绪尔的符号学和马克思的生产理论,通过仿像历史秩序的构建和仿像逻辑的确立,以及这种逻辑在美国社会的实际操演,将柏拉图的第三秩序仿像提升到本体化的高度,成为仿像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重写了仿像与现实的关系,梳理出当代生活世界主体与客体的构成和交往形态,“地图先行”的仿像逻辑使仿像与现实不再发生关联,而只根据仿真和模型进行自我复制和自我生产。比逼真复制现实更突出的是仿像能改写真实并创造“超真实”,现实与仿像内爆使现实消失在符号的封闭循环之中。论文一方面肯定了波德里亚仿像理论的价值,同时也通过理论形态的分析建议对其结论保持清醒。第四章主要论述德勒兹的仿像观,他对仿像的审视在根本上与他消除本源和同一性的差异哲学有关。他在尼采肯定感性和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块茎式思维重新检视柏拉图的仿像观,认为仿像是差异的征兆,不是原本的摹本或关于原本的模仿,而是事物与事物之间被内在的差异所阻碍或者断裂中贯穿着的记号,它表达了经验条件中的非同一性,仿像因此获得了积极意义。
     第五章主要论述仿像理论的发展,杰姆逊认为仿像蕴藏着“后现代文化最核心的道德、心理和政治批判力量”,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阐释问题密切相关,它的吸引力在于实现一种意识形态功能的同时,又是一种具有乌托邦肯定阐释学的载体。他将波德里亚的仿像范围从整个社会缩小到文化层面,在方法论和价值判断、仿像文本分析以及仿像感知基础的锚定上大大推进了仿像研究。余论部分从两方面做了展望,一方面将仿像置于视觉文化的语境,从视觉性、跨学科和视觉教养三个角度寻求拓展仿像理论的可行方法;另一方面在技术的祛魅、仿像的另一种逻辑和人的仿像三个角度对仿像逻辑的重建和仿像研究的未来可能性上进行了“理论想象”。
     本文不仅剖析波德里亚的仿像,更试图在一个“理论”的水准线上建构仿像,——一个历史/当代、哲学/文化、技术/视觉、形而上学/日常生活等多向度的流动存在——展现它的历史形态、建立内在的关联模式、发现言说的方法理路、寻求阐释的未来可能。论文的新意大致有:
     第一,仿像理论的整体建构格局富有新意,突破一般仿像研究的单一模式,首次以外在的宏观视野和内在的逻辑关联构造仿像的言说空间,具备明确的问题意识,关注理论的现实意义,深化了仿像研究的历史观照和文化批评价值,有利于学界在新的起点上把握仿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第二,针对国内波德里亚的仿像研究现状,在其理论源起、历史秩序和内在逻辑方面进行了更明晰的梳理和概括,突出了修辞对于理解波德里亚仿像运作的重要意义,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有所拓展。
     第三,与一般的柏拉图仿像研究不同,本文从文本细读和概念的相关性出发,通过分析仿像与理念、模仿的微妙关系,以及仿像的生成、视觉隐喻和仿像场域的越界等三方面展开的洞穴隐喻解读,展示了柏拉图仿像的多重含义,这种论述方式和理论立场比较新颖。
Every question involves an implicit field of questions. The ques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points to simulacra as a key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criticism and cultural studies, and its emergenc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The field of questions of my dissertation includes: what is a simulacrum? What is the value of studying it? How it embodies reflexivity, that is, the self-reflection on its own genealogy, concept, and methodology. Combining both question and its implicit field of questions, I attempt to crystallize reflexive interrogations into a research on the "theorization" of simulacrum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and open up a discursive space for a theory of simulacra.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literature review, introduction, main text and conclusion.
     In Literature Review I analyze domestic and overseas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simulacra, along with their main argu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 suggest that domestic research has mainly focused on Baudrillard,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has therefore been restricted to his works. Overseas research in this area, however, has transcended the limits of Baudrillard, though further intertextual explic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concept has yet to be developed in cultural studies. In Introduction I first present an outline of the etym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simulacrum". I then identify the features of simulacra as a theory in relation to the context of Baudrillard's concept by discussing how to understand the category of "theory", thus establishing the basic ideas and methods of my research on simulacra.
     Main Text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In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I elucidate the origin, evolvement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ory of simulacra. Issues primarily discussed in those chapters are: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ulacra and reality; 2)the existence of any original outside this relationship; 3)the definition of humans or subject positions within this relationship; 4)the generation of simulacra. In addition to this line of inquiry, I also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approaches of four theorists of simulacra at the end of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revealing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internal links among them, to mark out crucial transi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imulacra, and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richness of the theory.
     Chapter 1 addresses Plato's theory of simulacra and summarizes it as problem of generality vs. particularity, or "one" vs. "many". I first analyze what is simulacra of the third order, and then indicates the laxity of the third order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imulacra, idea and mimesis. Based on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metaphor of cave, I demonstrate the generation and nature of simulacra,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humans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thus defining a basic theoretical field for the discussion of simulacra.
     Chapter 2 is concerned with Nietzsche's theory of simulacra. I argue that Nietzsche seeks to subvert Plato's theory through simulacrumizing metaphysics with the concepts of will to power and eternal reoccurrence. Following Plato's model of "real being-anti real being", Nietzsche promotes a simulacrumizing process of epistemology, religion, ethics and the "real world" predicated on eternal reoccurrence, with the aim to eventually subvert Plato's order of simulacra. Nietzsche's view that reality is not a copy of idea but the real itself constitutes a key tran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imulacra. After Nietzsche reality has become the only reference of simulacra, and the notion of an idea above reality has been abandoned.
     Chapter 3 explo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heory of simulacra, which is formulated by Baudrillard as an escalation and subversion of the crisis of representation. As a strong proponent of simulacra, Baudrillard attempts to escape Saussure's semiotics and Marx's production theory in methodology. Through his construction of a historical order for simulacra, the establishment of its logic and the play out of this logic in American society, Baudrillard raises Plato's third order of simulacra to the height of ontology and becomes the most well-known theorist of simulacra. He both rewri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ulacra and reality, and delineates the constitu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and their interactions in contemporary world. The logic of "Map First" results in a disconnection between simulacra and reality; from now on simulacra will self-copy and self-generate based on only model. More importantly, simulacra not only can vividly copy reality but rewrite reality and produce "hyperreality". The implosion of reality and simulacra leads to a disappearance of reality in a closed semiotic circle. While confirming the merits of Baudrillard's theory, I also suggest that we should keep a critical distance with it.
     Chapter 4 discusses Deleuze's view of simulacra and its fundamental link to his philosophy of difference which erases the original and identity. Drawing on Nietzsche's affirmation of sense and reality, Deleuze re-examines Plato's notion of simulacrum through rhizome thinking and argues that simulacrum is a symptom of the difference. Rather than a copy or imitation of the original, simulacrum marks the obstacle or rupture produced by the inherent differences among things and signifies a non-identity in empirical conditions. As such, Deleuze helps to invest a positive meaning in the concept of simulacra.
     Chapter 5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imulacra. Jameson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of simulacra contains the most central critical power of postmodern cultures in terms of ethics, psychology and politic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stmodern cultural criticism. The appeal of the concept lies in the fact that while realizing a function of ideology, it is also a vehicle of Utopian affirmative hermeneutics. By reducing Baudrillard's concept of simulacra to the dimension of culture and redefining its methodology, value judgment, textual analysis and sensory basis, Jameson has greatly furthered the studies of simulacra.
     The Conclusion offers a future outlook on the theory of simulacra from two perspectives. One locates simulacra in the context of visual cultural and explores viable expansions of the theory in terms of visuality, cross-disciplinarity and visual literacy. The other offers a "theoretical imagination"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logic of simulacra and its research future from the angels of the disenchantment of technology, the alternative logic of simulacra and the simulacra of humans.
     My project not only analyzes Baudrillard's theory of simulacra, but attempts to construct simulacra, a multi-dimensional fluid existence in terms of past/present, philosophy/culture, technology/visual, and metaphysics/daily life, on a "theoretical" baseline, establishing its internal relational model and exploring new approaches and possibilities. Innovations in my project are as follows:
     First, I break away from traditional research models and provide a new overall structure for the theory of simulacra. For the first time, the discursive space of simulacra is constructed by an external macro perspective and internal logical connections. My project is characterized by a clear awareness of problems and a concern for the contemporary relevance of the theory, both of which helps to deepen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simulacra and its value in cultural criticism, and paves way for further grasp of the richness and complexity of the concept.
     Second,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Baudrillard, my project provides a clearer outline of the origins, historical order and internal logic of his theory of simulacra. I particularly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rhetoric in understanding the operation of simulacra in his theory, which obviously adds more depth to my research methodology.
     Third, contrary to the general approach to Plato's concept simulacra, I proceed from close reading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cepts, and demonstrate the multiple meanings of Plato's concept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nuanced relationship among simulacra, idea, and mimesis, as well as a reading of the cave metaphor based on the generation of simulacra, the visual metaphor and the transgression of the site of simulacra. This line of argument and theoretical position are both quite innovative.
引文
1季桂保,《让·鲍德里亚的大众传媒理论述评》,《学术月刊》,1999年第6期。
    2孔明安,《技术、虚像与形而上学的命运——鲍德里亚对形而上学问题的哲学反思》《哲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3段祥贵、麦永雄,《拟象与仿真理论与消费文化研究》,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盛宁,《鲍德里亚·后现代·社会解剖学》,《读书》,1996年第8期。
    2王岳川,《博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文化理论研究》,《北京社会利学》,2002年第3期。
    3参见[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4 John Berger,Ways of Seeing,London:Penguin,1973,p.135.
    5参见[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1 Marita Sturkenand Lisa Cartwright, Practices of Looking: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1.
    2参见[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5-66页。
    1 [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3 [美]罗伯特·斯丹姆,《现代视野中的电影理论》,刘宇清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4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至58页。
    
    1参见[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2 [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1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2参见李宏图,《昆廷·斯金纳与思想史研究》,《世界历史》2005年第4期。
    3 [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总论》,张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4李宏图,《昆廷·斯金纳与思想史研究》,《世界历史》2005年第4期。
    1 A.N.Whitehead,Process and Reality:An Essay in Cosmology,New York:Free Press,1978,p.39.
    1冯俊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57页至558页。
    2冯俊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58至559页。
    3参见[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13至615页。
    
    1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17页。
    2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23页。
    3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24页。
    4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25页。
    
    1参见郭斌和等译《柏拉图五大对话集》,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参见陆沉,《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术语ειδοζ和ιδεα之翻译与解释》,《世界哲学》2006年第2期。
    3参见陆沉,《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术语ειδοζ和ιδεα之翻译与解释》,《世界哲学》2006年第2期。
    
    1参见陆沉,《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术语ειδοζ和ιδεα之翻译与解释》,《世界哲学》2006年第2期。
    2 [挪]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郁振华、刘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1 [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至275页。
    2 [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3参见[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至30页,第81页。
    
    1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2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3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4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1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7至98页。
    2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26页。
    3 A.S.Ferguson,“Plato’s Simile of Light Part2”,Classical Quarterly,Vol.16,1922. p.15.
    1陈启云,《笛卡尔之梦幻人生与科学理性的辩证含义》,《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2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3李永毅,《暧昧的修辞暧昧的柏拉图》,《外国文学》2006年第2期。
    1 [英]泰伦斯·霍克斯,《隐喻》,穆南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75页。
    2 [挪]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郁振华、刘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3参见[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0页至第511页。
    4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1页。
    
    1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3页。
    2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4页。
    1[美]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8页。
    1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67-168页。
    2 Jonathan Crary, "Modernizing Vision", in Trsion and Yisuality, ed. By Hal Foster, New York: The New Press,1988, p.29
    3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14页至第515页。
    4 [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59页。
    1 [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上册),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63页。
    1 Jacques Derrida,Margins of Philosoph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P.215。
    2参见马丁·海德格尔《尼采》,第一章第24节“尼采对柏拉图主义的倒转”,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参见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1 [美]考夫曼,《存在主义》,陈鼓应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67页。
    2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3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59页。
    
    1 [德]尼采,《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6页至347页。
    2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87页。
    3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87页。
    4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40页。
    5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至53页。
    6 David Michael Levin,The Opening of Vision.Routledge,1988,p.94.
    
    1 [德]尼采,《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1页。
    2 [德]尼采,《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8页至209页。
    3参见[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74页至275页。
    1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2参见[法]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王简译,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153页,
    3 [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谢地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4 [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谢地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1 [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谢地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2 [德]尼采,《看哪这人?道德的谱系》,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90-91页。
    3 [德]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102页。
    4 [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谢地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1 E.E.Sleinis, Nietzsche’s Revaluation of Values- A study in strategies, US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1994, p.14.
    2 [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黄明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3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4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56页。
    5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1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至63页。
    2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3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4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至64页。
    
    1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2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71页。
    1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2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05页。
    3 Alan D. Schrift, Between Perspectivism and Philoligy:Genealogy as Hermeneutics ed. by Daniel Conway, Nietzsche:Critical Assessment, London NewYork Routledge (1998), p. 373.
    4 [德]《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96页。
    
    1 [美]埃里克·斯坦哈特,《尼采》,朱晖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页。
    2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4卷第49节。
    1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74页。
    2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80页。
    3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54页。
    4参见[美]埃里克·斯坦哈特,《尼采》,朱晖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1页。
    
    1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21-522页。
    2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54页。
    1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22页。
    2 [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黄明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至173页。
    
    1 [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黄明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至239页
    2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47页。
    3 [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黄明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至249页。
    4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95页。
    
    1 [德]尼采,《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页。.
    2 [美]斯坦利·罗森,《启蒙的面具》,吴松江,陈卫斌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3参见[德]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2页至第23页。
    4 [美]埃里克·斯坦哈特,《尼采》,朱晖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15页。
    5 [美]埃里克·斯坦哈特,《尼采》,朱晖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8页。
    6 [德]西美尔,《叔本华与尼采》,莫光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1参见[德]西美尔,《叔本华与尼采》,莫光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2 [德]西美尔,《叔本华与尼采》,莫光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
    3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34页。
    4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675页。
    
    1参见[美]埃里克·斯坦哈特,《尼采》,朱晖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2页至43页。
    2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1 Mike Gane,Jean Baudrillard:Critical and Fatal Theory,London and New Yock,1991,p.4.
    2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
    1参见戴阿宝,《终结的力量——鲍德里亚前期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至15页。
    2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至第10页。
    3参见[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鲍德里亚与千禧年》,王文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1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页。
    2 [美]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页。
    3参见孔明安,《技术、虚像与形而上学的命运》,《哲学动态》2002年第10期,第38页。
    1参见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页。
    2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3 [法]博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4参见支宇《类像》,《外国文学》,2005年第5期。
    1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译者引语》,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3参见[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至150页。
    4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2页。
    1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2季桂保,《后现代境域中的鲍德里亚》,见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3 Jean Baudrillard.Simulations,trans.Paul Patton and Philip Beitchman,Semiotext(e),1983,p.96.
    1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2 Douglas Kellner,Jean Baudrillard: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79.
    3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 Jean Baudrillard.Simulations,trans.Paul Patton and Philip Beitchman,Semiotext(e),1983,p.83.
    2 Jean Baudrillard.Simulations,trans.Paul Patton and Philip Beitchman,Semiotext(e),1983,pp.115-116.
    3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6.
    4 Richard J. Lane: Jean Baudrillar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p87.
    
    1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 Jean Baudrillard.Simulations,trans.Paul Patton and Philip Beitchman,Semiotext(e),1983,p.102.
    1 Jean Baudrillard.Simulations,trans.Paul Patton and Philip Beitchman,Semiotext(e),1983,p.104.
    2参见[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3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至75页。
    4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1参见季桂保,《后现代境域中的鲍德里亚》,见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2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7页。
    3 Baudrillard: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translated by Lain Hamilton Grant, SAGE Publications, 1993,p2.
    1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1.
    2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1.
    3参见[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至107页。
    
    1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2.
    2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6.
    3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6.
    4参见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6.
    
    1 Jean Baudrillard.Simulations,trans.Paul Patton and Philip Beitchman,Semiotext(e),1983, pp.147-148.
    2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123.
    3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p.16-17.
    4 Mike Ciane, Baudrillard’s Bestiary: Baudrillard and Culture ,RoutIedRe, 1991,p. 97.
    1 Jean Baudrillard.Simulations,trans.Paul Patton and Philip Beitchman,Semiotext(e),1983,p.146.
    2 Douglas Kellner,Jean Baudrillard: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pp.80-81.
    3参见戴阿宝,《终结的力量——鲍德里亚前期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4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5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1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2参见[英]J.雷契,《让·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齐鹏译,《世界哲学》2004年第4期。
    3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1 [法]让·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页。
    2 [法]让·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2页至53页。
    3 [加]埃里克·麦克鲁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鲁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4参见Jean Baudrillard,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lies or,the End of the Social and Other Essays,trans. Paul Foss,John Johnston and Paul Patton,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pp.58-61.
    1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p.79-81.
    2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p.82-83.
    3 Jean Baudrillard,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lies or,the End of the Social and Other Essays,trans. Paul Foss,John Johnston and Paul Patton,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pp.5-6.
    1戴阿宝,《终结的力量——鲍德里亚前期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2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p.79-81.
    3 Jean Baudrillard,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lies or,the End of the Social and Other Essays,trans. Paul Foss,John Johnston and Paul Patton,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p.66.
    4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年版,第466页。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陈达明、王峰译,李平武审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2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1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121.
    2 Douglas Kellner,Jean Baudrillard: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p.168.
    3 Jean Baudrillard,Paroxysm:Interviews with Philippe Petit,trans.Chris Juner,Verso,1998,pp.80-81.
    4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63.
    
    1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9.
    2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11.
    3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9.
    1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15.
    1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第468页。
    
    1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77.
    2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85.
    3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7.
    1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32.
    2 Bryan S.Turner,"Cruisting America",in Forget Baudrillard?, Routledge, 1993,p.153.
    
    1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7.
    2 Jean Baudrillard,Paroxysm:Interviews with Philippe Petit,trans.Chris Juner,Verso,1998,p.81.
    3 Baudrillard Live:Selected Interviews,ed.Mike Gane,Lodon,1993,p.50.
    
    1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6.
    2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Verso ,1988,p.20.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陈达明、王峰译,李平武审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3 Mark Poster: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p8.
    1参见[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2 [法]让·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9页至30页。
    1 [美]加里·古廷,《二十世纪法国哲学》,辛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页。
    2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3参见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代前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1参见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至133页、第139页至140页。
    2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页第141页。
    1 Gilles Deleuze , The Logic of Sense,trans.by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p.257.
    2参见[法]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90页。
    1 [法]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2参见[法]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3 [法]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1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2参见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1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2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3 Gilles Deleuze, Bergsonism, ,New York:Zone Books., 1988,p.36.
    1栾栋,《德勒兹及其哲学创造》,《世界哲学》2006年第4期。
    2参见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3 J. Childers and G. Hentzi, The Columbia Dictionary of Moder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p.78.
    4 Gilles Deleuze and Félix Guattari, Anti-Oedipus, trans. Robert Hurley, Mark Seem, and Helen R. Lane ,New York: Viking, 1977, p. 26.
    1参见[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页。
    2 John Marks ,Gilles Deleuze:Vitalism and Multiplicity,London:Pluto. 1998,p.79.
    3 Ronald Bogue,Deleuze and Guattari,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989,p.p56-57.
    4 Gilles Deleuze , The Logic of Sense,trans.by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p.255.
    5 Gilles Deleuze , The Logic of Sense,trans.by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p.255.
    1 Gilles Deleuze , The Logic of Sense,trans.by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p.262.
    1 Gilles Deleuze , The Logic of Sense,trans.by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p.254.
    2 Gilles Deleuze , The Logic of Sense,trans.by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p.263.
    3 Deleuze,Gilles&Guattari,Félix,1994,What IsPhilosophy?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56.
    4 Gilles Deleuze , The Logic of Sense,trans.by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p.257.
    1参见[美]佩里·安德森,《文化转向·前言》,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239页。
    1参见[美]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向: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论文集》,刘象愚译,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3版,第155页。
    2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6页。
    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244页。
    2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3参阅陈永国,《总体性与物化:詹姆逊批评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93页。
    1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页。
    2 [德]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7页至第148页。
    3 Fredric Jameson,The Ideologies of Theory,Essays1971-1986vol1.2(1988),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8,p.146.
    1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9页。
    2胡亚敏,《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再探讨》,《国外文学》2002年第4期。
    1参见[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2 Fredric Jameson ,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p.4.
    3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9页。
    4 [美]詹姆逊,《时间的种子》,王逢振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页。
    1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87页。
    2 Fredric Jameson,The Ideologies of Theory,Essays1971-1986vol1.2(1988),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8,p.146.
    3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81页。
    4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81页。
    5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0页至第421页。
    1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2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5页。
    3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40页。
    4参见郑敏,《从多元到对抗——谈弗·杰姆逊学术思想的新变化》,《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5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1参见[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
    2参见[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7页。
    3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4参见[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1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卷,第99页。
    2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3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4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1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页。
    2 [美]詹姆逊,《时间的种子》,王逢振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3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王逢振译,《政治无意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至第283页。
    1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2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90页
    3参见[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4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1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93页。
    2参见[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3参见[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至第161页。
    1参见[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2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3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至170页。
    4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至179页。
    1参见[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1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页。
    2转引自金惠敏《媒介的后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至第17页。
    3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53页。
    4参见[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页
    5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1参见[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2参见[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8页。
    3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6页至第207页。
    4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至第196页。
    1参见[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页至第198页。
    2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3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4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
    5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页至188页。
    6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1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页。
    1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2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理论的历史性》,见王逢振主编《新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3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页。
    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2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3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4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页。
    1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页。
    2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页。
    3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
    4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5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1参见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年第2期。
    2 [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页。
    3 [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页。
    4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页。
    5 [美]肖恩·霍默,《弗雷德里克·詹姆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6 [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至第299页。
    1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页。
    2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89页。
    3[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6页。
    1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88页。
    1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97页。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1参见[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2 John Berger,Ways of Seeing,NewYork:Penguin,1972,P8.
    3包亚明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157页。
    1参见周宪,《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
    2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至第5页。
    1参见[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2 [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2 [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殷登祥、曹南燕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至第51页。
    3 K.T.Gallagher.Meaning and Subjectivity, 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2000(2).
    1参见[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3 Lance Strate, Ronald Jacobson, Communication and cyberspace: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electronic environment. Cresskill, New Jersey: Hampton Press, 1996, P86.
    1 [美]迈克尔·海姆,金吾伦、刘钢译,《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序言》,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
    Jean Baudrillard.Simulations,trans.Paul Patton and Philip Beitchman,Semiotext(e),1983.
    Baudrillard: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translated by Lain Hamilton Grant, SAGE Publications, 1993.
    Jean Baudrillard,America,trans.Chris Turner,London:Verso ,1988.
    Douglas Kellner,Jean Baudrillard:From Marxism to Postmodernism and Beyon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Mike Ciane, Baudrillard’s Bestiary: Baudrillard and Culture ,RoutIedRe, 1991.
    Jean Baudrillard,In the Shadow of the Silent Majorilies or,the End of the Social and Other
    Essays,trans. Paul Foss,John Johnston and Paul Patton,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Jean Baudrillard,Paroxysm:Interviews with Philippe Petit,trans.Chris Juner,Verso,1998.
    Baudrillard Live:Selected Interviews,ed.Mike Gane,Lodon,1993.
    Jonathan Crary,“Modernizing Vision”, in Trsion and Yisuality, ed. By Hal Foster, New York: The New Press,1988.
    Gilles Deleuze The Logic of Sense,trans.by Mark Lester with Charles Stival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0.
    Gilles Deleuze, Bergsonism,New York:Zone Books, 1988.
    J. Childers and G. Hentzi, The Columbia Dictionary of Moder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
    Gilles Deleuze and Félix Guattari, Anti-Oedipus, trans. Robert Hurley, Mark Seem, and Helen R. Lane ,New York: Viking, 1977.
    Fredric Jameson,The Ideologies of Theory,Essays1971-1986vol1.2(1988),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8.
    Fredric Jameson ,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
    Jacques Derrida,Margins of Philosoph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
    David Michael Levin,The Opening of Vision.Routledge,1988.
    E.E.Sleinis, Nietzsche’s Revaluation of Values- A study in strategies, USA: University ofIllinois, 1994.
    Alan D. Schrift, Between Perspectivism and Philoligy:Genealogy as Hermeneutics ed. by Daniel Conway, Nietzsche:Critical Assessment, London NewYork Routledge,1998.
    Mike Gane,Jean Baudrillard:Critical and Fatal Theory,London and New Yock,1991.
    Mark Poster: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Guy Debord ,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New York : Zone Books, 1994.
    Marita Sturkenand Lisa Cartwright, Practices of Looking: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John Marks ,Gilles Deleuze:Vitalism and Multiplicity,London:Pluto,1998.
    Ronald Bogue,Deleuze and Guattari,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989.
    Lance Strate, Ronald Jacobson, Communication and cyberspace: social interaction in an electronic environment, Cresskill, New Jersey: Hampton Press, 1996.
    K.T.Gallagher.Meaning and Subjectivity. 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2000(2). John Berger,Ways of Seeing,NewYork:Penguin,1972.
    Martin Jay,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Lev Manovich,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Reprint Edition, 2002.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挪]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郁振华、刘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英]泰伦斯·霍克斯,《隐喻》,穆南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美]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谢地坤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黄明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德]尼采,《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德]尼采,《哲学与真理》,田立年译,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3年版。
    [美]斯坦利·罗森,《启蒙的面具》,吴松江、陈卫斌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德]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德]西美尔,《叔本华与尼采》,莫光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美]埃里克·斯坦哈特,《尼采》,朱晖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美]考夫曼,《存在主义》,陈鼓应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鲍德里亚与千禧年》,王文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法]让·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法]博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陈达明、王峰译,李平武审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加]埃里克·麦克鲁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鲁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崇高客体》,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美]加里·古廷,《二十世纪法国哲学》,辛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法]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法]吉尔·都鲁兹,《解读尼采》,张唤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美]佩里·安德森,《文化转向》,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伊哈布·哈桑,《后现代转向:后现代理论与文化论文集》,刘象愚译,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3版。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版。
    [德]卢卡契,《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詹姆逊,《时间的种子》,王逢振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肖恩·霍默,《弗雷德里克·詹姆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殷登祥、曹南燕等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迈克尔·海姆,金吾伦、刘钢译,《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英]J.雷契,《让·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齐鹏译,《世界哲学》2004年第4期。
    [美]罗伯特·斯丹姆,《现代视野中的电影理论》,刘宇清译,《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美]安东尼·卡斯卡蒂,《柏拉图之后的文本与图像》,《学术月刊》2007年第2期。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戴阿宝,《终结的力量——鲍德里亚前期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仰海峰,《走向后马克思:从生产之镜到符号之镜》,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年版。
    陈永国编译,《游牧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包亚明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王逢振主编《新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冯俊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陆沉,《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术语ειδοζ和ιδεα之翻译与解释》,《世界哲学》2006年第2期。
    陈启云,《笛卡尔之梦幻人生与科学理性的辩证含义》,《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李永毅,《暧昧的修辞暧昧的柏拉图》,《外国文学》2006年第2期。
    季桂保,《后现代境域中的鲍德里亚》,见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支宇,《类像》,《外国文学》2005年第5期。
    孔明安,《技术、虚像与形而上学的命运》,《哲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李宏图,《语境·概念·修辞——昆廷·斯金纳与思想史研究》,《世界历史》2005年第4期。
    陈永国,《总体性与物化:詹姆逊批评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胡亚敏,《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再探讨》,《国外文学》2002年第4期。
    栾栋,《德勒兹及其哲学创造》,《世界哲学》2006年第4期。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郑敏,《从多元到对抗——谈弗·杰姆逊学术思想的新变化》,《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年第2期。
    季桂保,《让·鲍德里亚的大众传媒理论述评》,《学术月刊》1999年第6期。
    盛宁,《鲍德里亚·后现代·社会解剖学》,《读书》1996年第8期。
    王岳川,《博德里亚消费社会的文化理论研究》,《北京社会利学》2002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