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空间形态看“城中村”改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化发展,“城中村”的问题日益凸显,开始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改造“城中村”逐渐提上日程,并且形成一股热潮。
     本论文是从城市的空间形态分析为出发,以昆明市的“城中村”为案例,试图探讨“城中村”改造前后的不同空间形态特征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城中村”空间形态方面改造的一些见解。
     论文首先通过文献分析,综述“城中村”问题几个阶段的研究、研究理论及特点,并指出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探讨“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形成机制,并分析“城中村”的各种特征,对“城中村”形成一定的认识。接下来引入城市形态理论,从城市形态的生命力、感觉、适宜性、可及性、控制、效率和公平六个方面分析未改造的“城中村”,并适当的与普通城市居住区进行对比,得出“城中村”空间形态的利弊之处。然后分析“城中村”及其空间形态对城市空间肌理与文脉的影响。最后选取已改造的“城中村”作为案例,分析改造完成后其空间形态特征,并与改造前的形态进行对比,同时对比普通城市社区。得出结论后,针对“城中村”改造的问题,提出“城中村”空间改造的意义和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提出笔者对于“城中村”空间改造的一些建议。
With China's accelerated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rural areas, the problem of the urban villag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starting to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city, rebuild the urban village gradually put on the agenda, and become a boom.
     Starting from the city space form, and taking kunming as a case, of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urban village, the thesis tries to discuss the case for the urban villag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s influences of the different space before and after reconstruction, and basing on that, the author gives some advice on urban villages space form transformation.
     Firstly by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summarizing the urban village's several stages research, research theory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ent research. On this basis, by discussing the urban village's space form fro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aspect, and analyzing different characters of it, certain understandings are formed.
     Next, city morphology theory is introduced. Six aspects of unimproved the urban village are analyzed in vitality, feeling, suitability, accessibility, controllability, efficiency and jus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s to common urban communities are made appropriately to conclud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pace form of urban villages.
     Then the transformed the urban village is selected as a case, by analyzing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fter completion of reconstructions, comparing their space and form transformation with before and the contrast ordinary city community, conclusion comes up, after that, by directing towards the problems, meaning and purpose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 village,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f transformation upon examples.
引文
①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5253
    ①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
    ①柴彦威,城市空间[M],科学出版社,2000:13-14
    ①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3
    ②虞蔚,1986;许学强等,1989;郑静,1995;顾朝林,1998
    ①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910
    ②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
    ③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
    ④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
    ①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
    ②谷凯,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7)
    ③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12
    ①大树三营分为大营村、中中营村、后营村三个村子,统称大树营
    ①(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译林出版社,2006:135136
    ① (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译林出版社,2006:30-31
    ①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多层住宅的十建部分建造查成本为300-400元,大树营大部分建筑的土建成本也是在这个价格区间。
    [1]李德华主编,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美)伊里尔·沙里宁著,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3](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4](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5](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2
    [6](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M],华夏出版社,2002
    [7]于一凡,城市居住形态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8]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9]王建国,城市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0]周昕,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趋势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11]黄亚平编著,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2]徐思淑,周文华,城市设计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3]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14]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5]宛素春,城市空间形态解析[M],科学出版社,2004
    [16]周春山主编,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科学出版社,2007
    [17](卢)罗伯·克里尔编著,金秋野,王又佳译,城镇空间:传统城市主义的当代诠释[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8](美)Edmund N·Bacno,城市设计[M],黄富厢等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9]蒋涤非,城市形态活力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0]田艳平,旧城改造与城市社会空间重构:以武汉市为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1]白德懋的,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2](丹麦)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3](美)科斯(Coadse, R.),(美)阿尔钦(Alchain,A.),(美)诺斯(North, D.)著,刘守英等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4]田银生,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5]URBNUS都市实践,村·城城·村[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6]龙灏,城市最低收入阶层居住问题研究——重庆市廉租房体制及其选址与设计探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7]陈湛,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28]李俊夫,“城中村”的改造[M],科学出版社,2004
    [29]郑孟煊,黄绍汪编著,城市化中的石碑村[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0]刘梦琴,村庄终结[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1](美)R·E帕克,R·D麦肯齐,宋俊岭,吴建华译,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华夏出版社,1987
    [32](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译林出版社,2006
    [33]柴彦威,城市空间[M],科学出版社,2000
    [34]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5]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刘立云,“城中村”改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2]熊伟,中小城市“城中村”景观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3]洪春光,“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
    [4]张蔚,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退出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
    [5]张妍,“城中村”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6]刘磊,“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
    [7]严明昆,基于空间分析的“城中村”研究[D],武汉大学,2005
    [8]谢灿成,广州市“城中村”更新研究[D],广州大学,2008
    [9]申俊鹏,基于土地制度视角的“城中村”改造研究[D],河南大学,2009
    [10]孙雷,“城中村”住房改造模式研究[D],西财经大学,2007,
    [11]冯凌,融合街道空间的建筑界面研究[D],重庆大学,2008
    [12]董明明,“城中村”改造中利益分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3]黄国楚,“城中村”向城市社区和谐过渡的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14]于晓蕾,石家庄“城中村”社会调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15]陈有乾,“城中村”社会保障运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9
    [16]王昆峰,济南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
    [17]王宁,“城中村”改造对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
    [18]张贵凯,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研究[D],西北大学,2003
    [19]李玥,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模式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20]李海乐,多义空间——空间适应性研究及设计策略[D],重庆大学,2004
    [21]陈万磊,昆明市“城中村”形成及改造初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22]向碧华,“城中村”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
    [23]周春妮,城市旧区更新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
    [24]周朗,论“城中村”的改造[D],湖南大学,2006
    [25]郑飞,公共空间与城市社区发展[D],中国农业大学,2005
    [26]李君,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27]祝曼莉,基于主体博弈分析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7
    [28]韩勇,城市街道空间界面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
    [29]郝良年,历史商业街区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1]王建国,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J],新建筑,1994年01期
    [2]王宁,王录仓,李纯斌,罗宏文,“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3]仝德,冯长春,邓金杰,“城中村”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及原因——以深圳特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4]胡玉玲,场所的可达性分析——以武汉东湖为例[J],华中建筑,2010年03期
    [5]郭磊,城市肌理与空间形态[J],城市规划通讯,2004年09期
    [6]陈俊峰,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化、排斥与整合——以南京市东山新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0年01期
    [7]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8]张增庆,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J],山西建筑,第32卷第21期2006年11月
    [9]任彬彬、李建华,城市空间设计要素分析[J],城市,2006年02期
    [10]李毅超,城市设计中的可防卫性空间初探[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11]张建明,许学强,从城乡边缘带的土地利用看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3期
    [12]闫小培,魏立华,周锐波,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J],城市规划,2004年03期
    [13]郑静,许学强,陈浩光,广州市社会空间的因子生态再分析[J],地理研究,1995年02期
    [14]宋正娜,陈雯,张桂香,张蕾,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其度量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第29卷第10期2010年10月
    [15]顾鸣东,尹海伟,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概述[J],城市问题,2010年05期
    [16]黄宇,罗智勇,杨武年,基于GIS的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研究[J],测绘科学,2008年01期
    [17]黎云,陈洋,李郇,封闭与开放:“城中村”空间解析——以广州市车陂村为例[J],城市问题,2007年07期
    [18]郑静,论广州“城中村”的形成、演变与整治对策[J],规划与观察,2000年01期
    [19]李立勋,城中村的经济社会特征——以广州市典型城中村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3期
    [20]顾朝林,孙樱,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新动向—城市郊区化[J],规划师,1998年02期
    [21]卞素萍,巴黎城市空间形态解析[J],南方建筑,2010年01期
    [22]赵过渡,郑慧华,吴立鸿,龚惠琴,“城中村”社区治理体制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区柯子岭村为个案[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3]贾少涵,崔嘉欣,褚宝良,“城中村”社区的特点与转型对策[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4]郭谦,吴昊潼,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改造可行性模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25]李钊,“城中村”改造途径的思考[J],安徽建筑,2001年03期
    [26]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1997年05期
    [27]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8]谷凯,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 年07期
    [29]顾朝林,陈田,丁金宏,虞蔚,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J],地理学报,1993年04期
    [30]虞蔚,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J],城市规划,1986年06期
    [31]谢志岿,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特区理论与实践[J],2003年08期
    [32]李玉军,“城中村”问题初探,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年04期
    [33]吕宏芬,王积瑾,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5年04期
    [34]姜崇洲,王彤,试论促进产权明晰的规划管制改革——兼论“城中村”的改造[J],城市规划,2002年12期
    [35]蓝宇蕴,郭志坚,城中村“景观”问题的社会学思考,学术研究2006年05期
    [1]Halpern, Robert, rebuilding the inner city:a history of neighbothood initiatives to address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erss,1995
    [2]Manuel Castells,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a cross——cultural theoryof urban social movement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nria Perss, c1983
    [3]Bosto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Midtown Cultural District Plan of Boston,1988
    [4]Marcuse P. The beginning of public housing in NEWYORK[J]. Journal of urban history,1986 (12)
    [5]J.W.R. Whitehand, N.J. Morton. Urban morphology and planning:the case of fringe belts [J].2004.Cities,Vol.21,No.4.
    [6]Jacek Kotus. Changes i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 large Polish city——The case of Poznan[J].2006. Cites, VoL 23, No.5.
    [7]Gopi K N, Process of Urban Fringe Development:A model, Delhi. Co,1978
    [8]Mcgee, T. G. Eds, The Extend Metropolis 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