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与现代思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福楼拜研究在欧美学界日益成为显学。然而在国内外学者尤其是欧美学者持续使用社会历史与道德批评、意识批评,和以形式主义为基本导向的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批评模式对福楼拜作品进行剖析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把福楼拜与现代思想、现代文化及其所凝聚的现代性价值观或西方理性主义价值体系的关系当作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来把握,这是一百五十年来福楼拜批评和研究中存在的一个共同的和根本的缺陷。本研究在融合上述诸批评视野的基础上,重点以现代哲学和文学思潮、当代批评理论、现代性反思理论为学术背景,探讨福楼拜与西方现代主流思想,包括斯宾诺莎主义、萨德主义、科学主义、历史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突显福楼拜在现代社会、现代知识体系、现代文化以及自然、性别、历史和艺术等各方面问题上所形成的思想面貌及其特征,充分发掘福楼拜在现代语境中所显示的多重意义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研究认为,在现代的早期思想传统和福楼拜以前的文学传统中,福楼拜接受了斯宾诺莎主义和萨德主义的显著影响,这两股思潮在较大程度上助长了福楼拜作品的非道德化倾向。在所有的哲学思想中,福楼拜对斯宾诺莎主义最为迷恋,以致晚年的福楼拜仍对斯宾诺莎著作爱不释手。福楼拜不仅通过友人普瓦特万和通过对斯宾诺莎著作的阅读,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斯宾诺莎的思想,而且把斯宾诺莎主义当作最重要的思想资源来使用,并通过一系列作品对斯宾诺莎的主要哲学观进行了或明或暗的表达,同时它也影响到了福楼拜所提出和使用的关键性艺术原则。斯宾诺莎对于世俗神学的怀疑,以及他对于《圣经》、上帝、自然、魔鬼、善、恶、目的论等概念及相关问题的思考,均在福楼拜的《圣安东尼的诱惑》、《布瓦尔和佩库歇》等重要作品中留下了显著的印迹;而斯宾诺莎主义对于福楼拜艺术原则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它为其非人格化的艺术原则提供了思想根基,即要求作者放弃任何个人成见,以泛神论的方式进入世界和作品内部,以与自然和人物在本性、思想和感情上融合为一。而作为涌动于启蒙时期的一股另类的、反理性的文学潜流和文化现象,以本能欲望的无限放纵、心灵的谵妄、欲望的疯癫和能够体现恣纵放荡的各种罪行的欲望几何学为特征的萨德主义,也给福楼拜的生活和作品造成了显著影响。福楼拜自幼崇拜萨德侯爵并详细拜读过他的作品,这种趣味滋养了福楼拜的那种对于压抑的西方文明具有颠覆意义的反常人格,使其形成了逃离西方现代理性规范、放纵自己的反文化的怪异的性兴趣、避讳和反感学界关于他的作品具有萨德式趣味的指控的价值取向;同时使其背离固有的异性恋规范和常规性态,形成了窥淫癖、观腐癖、恋粪癖、虐待狂、受虐狂和潜在的同性恋等多种性态取向。这种反理性、反文化的价值和性态取向,在福楼拜的书信、游记和一系列作品中均有显著表现。
     本研究认为,在福楼拜生活并创作于其中的十九世纪欧洲历史文化语境中,福楼拜对于流行于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科学主义,和涵盖历史主义追求在内的几乎欧洲所有的历史思想,都采取了独立冷静的态度和自由对话、平等交涉的立场。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误解了福楼拜与科学和科学主义的关系,实际上,一方面,他在不伤及艺术特质的前提下主动接受科学的有益影响,另一方面,他又对科学的发展、科学的体系进行了理智的反思,尤其对独尊自然科学、贬低甚至否定非科学主题价值、以实证主义为典型代表的科学主义信念的盛行进行了强有力的批评。福楼拜认为,科学入诗和艺术家对于科学与艺术之间关系的处理只应当在确保不以科学模式取代艺术特性或伤害艺术美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手段只能够充当艺术美本体的器用部分;反对将融合了主观性介入的艺术观察与机械论的科学观察相等同;反对按照原子论和机械论的观点、方式去理解文学;反对那种在文学中肆意搬演科学的语言、原理和结论的科学主义的狂妄野心;反对文学创作中的生物学、实证主义和科学实验崇拜;反对左拉等人的自然主义文学追求和泰纳的自然主义美学体系,同时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自然主义真实神话的虚妄。在文学创作中,福楼拜成功地规避了生物科学霸权、文学生物主义、生物学实验、语言和结论对于自己作品的影响,而在文学创作之外,他对十九世纪初已经渐趋繁荣的生物科学也敢于发表自己的批评意见。他之所以推崇毕夏和卡巴尼斯,乃是因为他们在自然科学方法挂帅的时代里,仍然保持了人类精神分析领域中内省方法的独立性;相应地,他之所以将孔德的实证主义形容为致命的愚蠢和滑稽、丑怪的角色,也正是因为它企图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态度统一一切学科领域。除了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对于科学体系和世俗科学主义的态度之外,《布瓦尔和佩库歇》是展示、批判和揭发科学普遍主义之害的最完善作品。在与文学和科学领域的各种科学主义进行交涉的过程中,福楼拜形成了自己的有机论世界观和诗学观念。
     在历史方面,当时盛行于法国和欧洲的一些主流历史思想也往往与科学主义存在血脉联系。除了德国传统的历史主义、维科和本国的米什莱等人对福楼拜的历史思想有过积极影响并得到后者赞赏外,启蒙主义、实证主义、圣西门主义、其它各种乌托邦学说,以及文学中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在法国粉墨登场,它们的线性时间观、历史观、历史乐观主义、历史决定论和历史普遍主义受到了福楼拜的严厉批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他在书信和作品中对乌托邦社会主义所作的评价,在这些评价中,乌托邦社会主义成了一种宗教性话语和属于中世纪的一幅面孔;它们的共同特征被表述为痛恨自由、痛恨法国大革命、哲学和对于传统文化的排斥;同时,乌托邦社会主义也成了现代专制、反自然和心灵死亡的代名词;在艺术观上,文学的社会主义使命则被福楼拜表述为一种现代癫狂。在福楼拜那里,反抗社会主义与反抗资本主义在本质上都是反抗现代性和反抗历史终结论的一种表现。在历史观上,福楼拜与德国传统的历史主义、维科和本国的米什莱有较多亲和之处,即重视不同民族历史的个别性和特殊性;反对本质主义、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历史观;反对将历史视为一种有规律和有目的的存在;反对通过历史的文学表现来表达作家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个人观点或者达到某种个人目的的做法;否认绝对的历史真实之说;强调历史与人的本体论关系,认为历史的真实是主客观的统一体,相信历史只有凭借主体的同情或移情才能获得认识;主张将历史非理性化和情绪化等。除了《布瓦尔和佩库歇》对以上历史观有过表达之外,《萨朗波》及其创作过程是福楼拜历史观念和历史意识的集中体现。
     十九世纪末以来,福楼拜陆续与各种新的文学批评观和一系列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发生了共鸣,呈现出极为复杂的面目。除了认可福楼拜在形貌特征上与现实主义相符合之外,本研究挖掘了埋藏在福楼拜作品中的现代和后现代主义基质,阐述了他为审美现代性的自觉、艺术的自律所作的一系列贡献。福楼拜作品的现代性在内容层面的表现,是它表达了现代社会的愚蠢、堕落、缺乏深度和充满陈词滥调这一独特的主题意蕴,透露出福楼拜自幼年起就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颓废意识。形式层面则表现为"述说虚无"方案的设计、主题的虚无化、行动的枯竭、风格的独立、作者-叙述者的退出,以及限制和变化的视点、自由间接话语、未完成时态、对位法的使用、叙述言路的中断等诸多方面。福楼拜诗学和作品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主要表现为意义的不确定、附件的过剩、能指的游戏、所指的后退,对于真实的神话、确定的结论和历史本质主义的消解,以及反讽、戏拟、辞典和百科全书写法的使用等诸方面。福楼拜的诗学和艺术对于以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博尔赫斯、罗伯-格里耶等为代表的各语种现代、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研究的理论创新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首次以专著的形式,采用历史主义方法,较完整地阐述了现代语境下福楼拜思想系统的特异性,为学界奉献出一个作为思想家而存在的全新的福楼拜形象。一个半世纪以来,福楼拜一直作为纯粹的艺术家而闻名于世,而思想家福楼拜则一直默默无闻,他的思想一直没有被学界系统发掘出来。当代关于福楼拜所作的一系列著名的和艰苦的研究,包括萨特和乔纳森·卡勒等人的大部头专著,基本可归入心理和艺术等层面的研究。而在福楼拜研究的文化转向中,巴赫金、萨义德和玛丽·奥尔等人的研究要么是随感性的和不系统的,要么就是仅局限于东方学和性别的视角。这些研究均没有有效地把福楼拜与西方现代思想、现代科学和历史文化及其所凝聚的现代性价值观当作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来把握,因而也不可能准确、系统地把握福楼拜的思想整体。笔者在融合各种批评视野的前提下,以历史主义为基本方法,把福楼拜的思想放到西方现代历史文化语境中去分析,将其与能够体现现代性价值追求的西方现代主流思想相勾连,从而有效地在法国文学中挖掘出了一位足以与英国的布莱克和俄国的托尔斯泰等相比肩的、反对现代文明与文化的思想者形象,填补了福楼拜研究和法国文学史研究的空白。
     二、在论题范围内提出和论证了一系列新观点,有效地解决了与论题相关、同时又在福楼拜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难题。本研究澄清了福楼拜与斯宾诺莎以来多种主流思想的复杂关系,其中,福楼拜与科学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关系亟需学术界加以澄清,因为其中不仅涉及到许多误解,更涉及到福楼拜对于现代世界的根本态度问题。带着上述问题,经过对于福楼拜书信、作品、游记等多种文献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如:福楼拜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法国传人,是泛神论者、艺术灵知主义者和艺术隐身论者,同时也是潜在的萨德主义者、性倒错者和道德败坏者;在与十九世纪思想的互动对话中,福楼拜成为相对主义历史主义的拥护者,艺术、思想和知识领域内科学主义的执疑者,纯艺术的守护者,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对者,西方现代化进程的逃避者,现代开放社会和社会主义的敌人,不合时宜者,历史决定论、历史目的论和历史理性主义的挑战者,以及古代专制体制和东方价值的维护者;在艺术思想上,福楼拜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合体,是十九世纪末以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启蒙者和先驱,等。以上多数观点都是由笔者首次提出并得到系统论证,部分观点虽系西方学者首次提出,但本研究却在批评这些观点的偏颇和吸收其合理性的基础上,对福楼拜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作了更客观、更辩证的分析说明,摆正了福楼拜在文学史上的位置,而且首次系统梳理了他对世界范围内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深远影响。在阐述这些观点的同时,笔者指出和辨析了学术界在福楼拜非个人化原则的使用、非道德化的追求、科学方法借鉴的限度、福楼拜与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关系等许多方面所存在的误解。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梳理百余年前福楼拜关于现代世界所发表的思想见解,有助于人们看到历史上的作家与文学对于人类社会、人类历史所承担的道义责任,从而促使有识之士在当前的脱魅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维护前现代文化传统、纯艺术、人文精神、自然和多元历史的存在价值。一个多世纪以来,在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科学主义大行其道、物质主义甚嚣尘上的世界潮流面前,国内外思想界对西方理性主义思想传统、启蒙、现代性、现代价值至上论、工具理性和现代文明的价值与弱点的反思一浪高过一浪,本研究所做工作的现实目的,即在于挖掘这一反思传统的早期形态,以求得人文传统份量的不断扩大,制衡当前背景下物质与技术的盲目发展。
Since the 1850s, the studies of Flaubert came to be a prominent field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academia. Nevertheless , the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with the methods such as social history, Flaubert moral criticism consciousness criticism, new criticism, structuralism, deconstruct ion etc. the common and key flaw is that they did not look at the relations between Flaubert and Modern Thoughts, modern culture and modern values and rationalist value system as valuable and meaningful sub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criticism perspectives above, my emphasis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Flaubert and Modern thoughts, including Spinozaism, Sadism, scientism, historicism,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as well as the far reaching impact and plural meanings of Flaubert upon modern society, modern knowledge system, modern culture and nature sex history and art.
     I think, Flaubert was influenced by Spinozaism and Sadism, which bestow him with immoral tendency. Flaubert was favorite of Spinozaism, taking it as his most thought resource and expressing it in one way or another. Meanwhile, Spinozaism helped him raise and use impersonalized artistic principle, which demanded authors to abandon personal bias and to integrate nature and figures in the works by pantheism. Sadism was an alien cultural phenomenon and antirational literary thought trend, and influenced him greatly. It bestowed him an abnormal personality to deconstruct western civilization, to flee away from western modern rational principles and cultural values. I think, Flaubert was in open contact with almost all European thought including scientism historicism in the 1800s. He actively accepted the positive impact of science, but meanwhile reflect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its system, and strongly criticized the scientism characterized by positivism worshipping natural science and denying unscientific subjects. He opposed the following ideas: equating artistic observation and scientific observation, interpreting literature by atomic and mechanic methods, using languages principles and conclusions of science in literature, using biology positivism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s in literary creation, Zola' s and Turner' s naturalisms. Flaubert had similar outlooks of history with German traditional historicism, Giambatista Vico and Jules Michelet. H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different national histories, opposed to the historical outlooks of essentialism objectivism and positivism, looking at history as a regular and purposeful existence, and expressing personal views by observing history, believing the absolute truth of history. He emphasized the ontological relations between history and man, historical truth being the integrity of subject and object, getting to know history by object' s mercy and interpretation, and making irrational and emotional, etc.. From the end of 1800s on, he aroused sympathetic response with various literary criticisms and a series of modernist and postmodernist literary schools, taking on a complex literary look. Except the agreement with realism, my dissertation mainly explores the modernist and postmodernist nature in his works, as well as his contributions to modern aesthetics and arts. I also proved that he exerted great impact on modernist and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represented by Marcel Proust Franz Kafka James Joyce Jorge Luis Borges and Alain Robbe-Grillet etc.
     My dissertation brings forth new things as followings: Firstly,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use historicist methods to comprehensively illustrate Flaubert' s special thought system, providing a new image of Flaubert as a thinker. For 150 years, Flaubert was famous as an artist, with his thought buried. Many researches on him including those by Jean-Paul Sartre and Jonathan Culler are psychological and artistic ones. In the cultural turn, the studies by Bakhtin, Said and Mary Orr are not formal or systematic,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rientalism or sex. The common and key flaw is that they did not look at the relations between Flaubert and Modern Thoughts, modern culture and modern values and rationalist value system as valuable and meaningful sub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criticism perspectives above, my emphasis is to use historicist metho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Flaubert and Modern Thoughts, forming a thinker's image as important as William Blake and Leo Tolstoy, adding a new page in the study on Flaubert and French literary history.
     Secondly, I put forward and illustrate quite a few new ideas and smooth away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in the relevant studies. My dissertation clears his complex relations with various thoughts since Spinozaism, such as scientism and historicism, as well as many misunderstandings and his basic attitude toward modern society. Thus, by analyzing his works, correspondence and travel writing, I draw many new conclusions as follows: Flaubert was the successor of Spinozaist philosophy, a pantheist, a gnostic in art, a moron, a artist withdraw from work, a misogynist. He advocated relativist historicism and pure art, opposed to scientism positivism and naturalism as well as modernization and socialism. He challenged historical determinism, rationalism and the advocate of historical purpose. He is a hybrid of realism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and the enlightener and forefather of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Most ideas above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giving Flaubert a proper position in literary history and comprehensively illustrating his far-reaching impact on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worldwide. Meanwhile, I analyze the academia' s misunderstandings in Flaubert' s relationships with impersonalized principle, demoralization scientific methods, realism and naturalism.
     The dissertation' s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ty lies in: it helps to see the writers' and literature' s moral commitment to human society and history, appeal people to keep sober mind and commitment, maintain the values of premodern literary tradition, pure art humanist spirit nature and plural history. For over one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modernization, scientism and materialism, the reflections on the values and weakness of western rationalist thought tradition, enlightenment, modernity and modern civilizations are getting deeper and deeper. The purpose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o explore the early state of the reflective tradition, to contend with the blind development of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by increasing the percentage of humanist tradition.
引文
[1]Henry James,Selected Literary Criticism,M.Shapira ed.,Harmondsworth:Penguin,1968,p.281.,p.254.
    [1]Edmond Duranty,"Review of Madame Bovary",in Laurence M.Porter ed.,Critical essays on Gustave Flaubert,Boston:Hall,1986,p.49.
    [1]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77-79页。
    [2]参见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in 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Cambridge.Mass.:Belknap Pr.,1982.p.45.
    [3]Barbey d'Aurevilly,"M.Gustave Flaubert",in Laurence M.Porter ed.,Critical essays on Gustave Flaubert,Boston:Hall,1986,p.50.
    [4]Henry James,"Flaubert's Tentation de saint Antoine",in Laurence M.Porter ed.,Critical essays on Gustave Flaubert,Boston:Hall,1986,p.145.
    [1]瓦莱里,《(圣)福楼拜的诱惑》,见《文艺杂谈》,段映虹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2]Stephen L.Tanner,Paul Elmer More:Literary criticism as the history of ideas.Provo:Brigham Young University,1987,p.217.
    [1]乔治·卢卡契,《叙述与描写──为讨论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而作》(1936),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3-50页。
    [2]彼埃尔·V·齐马,《社会学批评概论》,吴岳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3页。
    [3]Georg Lukacs,"Salammpo",in 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Raymond Girau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64,pp.146-151。
    [4]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钱中文主编,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6-105、565-567页。
    [1]萨特,《什么是文学》,见《萨特文论选》,施康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页。
    [2]参见Jean Paul Sartre,The family idiot:Gustave Flaubert,1821-1857,Volume Fou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pp.42-70.
    [3]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4]参见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Westport,Conn.London:Greenwood Press,2001,p.147.
    [1]Claire Addison,Where Flaubert lies:chronology,mythology and hist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p.1-10.
    [2]参见徐贲,《文化"场域"中的福楼拜》,载《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4期。
    [1]乔治·布莱,《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Charles Baudelaire,"Madame Bovary",见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4,pp.92-94.
    [2]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第18-26页。
    [3]Raymond Giraud,"Introduction",见他编的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4.p.9.
    [1]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第39-40页。
    [2]马塞尔·普鲁斯特,《论福楼拜的"风格"》,见《普鲁斯特随笔集》,张小鲁译,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221-238页。
    [3]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第45-46页。
    [4]参阅Jean-Pierre Rechard,"The Creation of Form in Flaubert",该文原为里夏尔著作《文学与感觉》之一部分。见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4,pp.36-56.
    [1]Georges Poulet,"The Circle and the Center:Reality and Madame Bovary",见Paul de Man,ed.,Madame Bovary:Backgrounds and sources,essays in criticism.New York:W.W.Norton,1965,p.407.
    [2]Georges Poulet,"Flaubert",见他的Studies in Human Tim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56,pp.16-17.
    [3]Jean Rousset,"Madame Bovary:Flaubert Anti-Novel",见Laurence M.Porter ed.,Critical essays on Gustave Flaubert.Boston:Hall,1986,pp.58-59.
    [4]让·鲁塞,《为了形式的解读》(1962),见《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 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委会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94-95页。并参见Jean Rousset,"Madame Bovary or the Book about Nothing",in 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Raymond Girau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64,pp.112-131。
    [1]《(圣)福楼拜的诱惑》,见瓦莱里《文艺杂谈》,段映虹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190页。
    [2]Harry Levin,The Gates of Hor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3,p.285.,pp.303-304.
    [3]Charles Du Bos,"On the 'inner Environment' in the Work of Flaubert",见Paul de Man ed.,Madame Bovary:Backgrounds and sources,essays in criticism,New York:W.W.Norton,1965,p.363.
    [1]Victor Brombert,"L Education sentinentale:Profanation and the Permanence of Dreams",in Raymond Giraud 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4,pp.154-173.
    [2]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Westport,Conn.London:Greenwood Press,2001,p.82.
    [3]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pp.164-187.
    [4]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第248页。
    [1]勒内·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罗芃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8-160、316-317页。
    [2]在基于无意识概念的精神分析批评(如二十世纪初的西奥多·里克在分析福楼拜作品中被压抑的无意识内容时已经使用了传统的精神分析学方法)和超现实主义之后提出意识批评,并不意味着意识批评家对于深层心理学的无知,相反,他们早己意识到"无意识"概念和创作原则中所包含的悖论性。如第一代意识批评家阿尔贝·贝甘在《创作与命运》一书中已经提出并评价了"现代诗悖论"问题,即"现代诗想使自己听命于自动性,记述无意识的流露,但它对这种愿望却越来越有意识"。见阿尔贝·贝甘《文学批评的作用》,《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第37页。
    [3]福楼拜1880年2月3日致莱昂·埃尼克信,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Cambridge,Mass.:Belknap Pr.,1982.pp.266。
    [1]让·鲁塞,《为了形式的解读》(1962),见《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第80页。
    [2]斯塔罗宾斯基,《波佩的面纱》,见《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第64页。
    [3]阿尔贝·贝甘,《文学批评的作用》,见《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第37页。
    [1]Vladimir Nabokov,"Gustave Flaubert:Madame Bovary",见他的Lectures on Literature,Fredson Bowers ed.,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0,pp.125-177.中译参见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5-245、517页。
    [2]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9-23、92-97页。
    [1]分别参阅罗兰·巴尔特,《福楼拜与句子》,见《外国文学报道》,1988年第5期和 "The Reality Effect",见Tzvetan Todorov,ed.,French Literary Theory Toda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1-16.
    [2]分别参阅Gerard Genette,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p.183.和他的《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3]雷蒙·德布雷-热奈特,《论<三故事>的叙述语式》,见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2页。
    [4]Raymonde Debray-Genette,"Narrative Figures of Speech in 'A Simple Heart'",见Laurence M.Porter ed.,Critical essays on Gustave Flaubert,Boston:Hall,1986,pp.165-184.
    [5]Michal Peled Ginsburg,Flaubert writing:a study in narrative strategies,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p.179-184.
    [1]Shoshana Felman,"Modernity of the Commonplace",in Laurence M.Porter ed.,Critical essays on Gustave Flaubert,pp.29-48.
    [2]Eugenio Donato,"Flaubert and the Question of History",in Laurence M.Porter ed.,Critical essays on Gustave Flaubert,p.87.
    [1]Jonathan Culler,Flaubert:the uses of uncertainty,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4,p.93.,p.152.
    [2]可参阅Victor H.Brombert,"Flaubert and 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见Naomi Schor and Henry F.Majewski eds.,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4,pp.100-115.
    [3]Michael Riffaterre,"Flaubert's Presuppositions",in Naomi Schor and Henry F.Majewski eds.,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4,pp.177-191.
    [1]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6页。
    [2]同上,第234页。
    [3]Richard Terdiman,Discourse/Counter-Discourse: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ymbolic Resistance in Nineteenth-Century Franc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p.234.
    [1]Charles Baudelaire,"Madame Bovary",见Raymond Giraud 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4,pp.92-94.
    [2]Naomi Schor,Breaking the Chain:Theory,and French Realist Fic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pp.3-28.
    [3]Mary Orr,Flaubert:writing the masculine,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89.,p.168.
    [1]钱林森先生在九十年代初期曾经著文介绍中国文坛主要是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对于福楼拜的接受情况。可参阅钱林森,《"爱真与美的'冷血诗人'"──福楼拜在中国》,载《蒲峪学刊》,1994年第2期。本节在适当借鉴该文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中国学界关于福楼拜及其作品的研究情况,并对其遗漏的部分进行补充。
    [1]该文结尾附释曰:"裴利西原语如下Le naturalisme fit-il reellement faillite? S'it neIaissait rien de durable,encore aurait-il bien merite de lalitterature en la ramenantal'observation,al'etude sincere de Ia realite.Mais,pour ne parlerici que duroman,nouslui devous Flaubert,les Goncourt,Daudet,M.Emile Zola,guy de Maupssant,Ferdinend Faber;et peut-etre aucune autre epoque de notre histoire litteraire ne fournirait,dane un seul genre,plus de nome justement illustres"。见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谭》,《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1915年11月。
    [2]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1920年2月。
    [1]徐志摩,《波多莱尔散文诗·序》,见《波多莱尔散文诗》,邢鹏举译,中华书局,1930年版。
    [1]仲密(周作人),《三个文学家的纪念》,《晨报副镌》,1921年11月14日。
    [2]周作人,《什么是不道德的文学》,《晨报副镌》,1922年11月1日。
    [1]沈雁冰(茅盾),《纪念佛罗贝尔的百年生日》,《小说月报》,第12卷第12号,1921年12月。
    [2]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22年7月。
    [3]雁冰(茅盾),《佛罗贝尔》,《小说月报》,第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专号",1924年4月。
    [4]在真实与虚构的结合问题上,茅盾与福楼拜有相似的观点。如茅盾以为,"只要大仲马所描写的历史空气是真确的,──譬如《三个火枪手》内的历史空气是路易十三朝的空气,──则其中人物是真是假,都没有关系","因为历史小说本不定要真历史,只需没有'时代错误'的描写,就是了"。茅盾,《论司克特》,见《外国文学评论选》(上),易漱泉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7页。
    [1]茅盾,《佛罗贝尔》,《小说月报》,第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专号",1924年4月。
    [2]茅盾在一篇"后记"中称,他最初企图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来写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并埋头于故纸堆,悉心研究秦国商鞅变法以后的经济发展和战国时代的一些重要的思想流派、典章文物等,但后来由于思想的变化,他只写成了短篇小说《大泽乡》。见《茅盾文集》(第七卷)"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茅盾,《福楼拜的<波华荔夫人传>》,见他的《世界文学名著杂谈》,百花文艺出版,1980年版,第366-370页。
    [1]通过收入1980年版《世界文学名著杂谈》的《福楼拜的<波华荔夫人传>》一文即可看出,该文原见于1935年版的《汉译西洋文学名著》一书。
    [1]苏雪林,《多角恋爱小说家张资平》,原载《青年界》,1934年6月,第6卷第2号。这里参见《苏雪林文集》(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14页。
    [2]分别参见《纪德给张若名的信》和盛成为《纪德的态度》所写的序言,见张若名,《纪德的态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纪德本人对张若名在这一章中的比较甚为满意,他在给后者的信中赞赏道:"关于风格的那些评论,还引用了福楼拜的作品,真精彩!"出自《纪德给张若名的信》,见张若名,《纪德的态度》,第2页。
    [2]张若名,《纪德的态度》,第64-66页。
    [3]同上,第67页。
    [4]同上,第67页。
    [1]张若名,《小说家的创作心理──根据司汤达(Stendhal)、福楼拜(Flaubert)、纪德(Gide)三位作家》,原载《新思潮》杂志,1946年第1卷第2期。这里参见张若名,《纪德的态度》,第98-103页。
    [2]同上,第104-120页。
    [3]张若名,《漫谈小说的创作》,原载《文艺先锋》,1948年第12卷第2期。这里见《纪德的态度》,第104-120页。
    [1]张若名在《纪德的态度》中多次提到创作和批评的"同情"原则,如她这样概括纪德:"面对着某个引起他注意的人,纪德会放弃自己的意志,让位于他,站在他的角度来生活。……支配他作品的,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同情心。……在同情心的影响下,纪德融合进了被他研究的那人的思想与感情,并且在内心重创他……每当要塑造一个人物,他总是首先使自己生活在这个人物的位置上"。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这段话曾经让纪德感动不已,他在信中对张若名说:"我确信自己从来没有被别人这样透彻地理解过"。这种效果是奠基于张若名对于纪德的"同情"之上的,她的批评所追寻的乃是与被批评对象在心灵上达成融合,正如杜波斯所说:"作一个批评家,就是放弃自我,接受他人的自我,接受一系列他人的自我"。分别参见《纪德的态度》,第1、47、80-81页,和郭宏安,《<批评意识>述要》,见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第9页。
    [2]此处据钱林森《李健吾与法国文学》一文,见《文艺研究》,1997年第4期。
    [3]见吴达元为李健吾《福楼拜评传》所写的同名书评,载《清华大学学报》,1936年第4期。
    [1]参见李健吾,《福楼拜评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112-113页。
    [2]郭宏安先生说:"李先生的批评观与法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日内瓦学派(即意识批评──引者)遥相呼应,有异曲同工之妙"。见郭宏安,"编后赘语",《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28页。
    [3]普什科夫,《法国文学简史》,盛澄华、李宗杰译,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115、158页。
    [1]李健吾,《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纪念"包法利夫人"成书百年(1857-1957)》,《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
    [2]这两篇文章分别见于《文学研究》1958年第2期和《文学研究》1958年第4期。
    [3]郑克鲁,《略论福楼拜的小说创作》,《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1期,或参见郑克鲁,《法国文学论集》,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第217—233页。
    [1]李健吾,"写在新版之前",见《福楼拜评传》,第2-3页。
    [1]海尔曼·德·丹,《斯宾诺莎的生平与著作》,见《欧美哲学与宗教讲演录》,赵敦华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2]见洪汉鼎,《斯宾诺莎哲学研究》"附录",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23页。
    [3]黑格尔说:"东方的绝对同一观被他采取和纳入了欧洲的思想方式,特别是欧洲的哲学","东方的观点"也"随着斯宾诺莎第一次在欧洲被说了出来"。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95、101页。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第100-101页。
    [5]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01页。
    [1]洪汉鼎,《斯宾诺莎哲学研究》,第194页。
    [1]参见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洪汉鼎、孙祖培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38页。
    [2]同上,第158页。
    [3]同上,第158-159页。
    [4]同上,第138页,第10个注释。
    [5]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4页。
    [6]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2页。
    [7]同上,第23页。
    [1]斯宾诺莎,《伦理学》,第29页。
    [2]同上,第4页。
    [1]斯宾诺莎,《伦理学》,第222页。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8页。
    [1]福楼拜1848年4月7日致马克西姆·迪康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Cambridge,Mass.:Belknap Pr.,1980,p.95.
    [2]福楼拜1857年11月4日致尚特比女士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95-96.
    [3]李健吾,《福楼拜评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48页。
    [4]同上,第261页。
    [1]福楼拜1870年5月至6月阅读斯宾诺莎的情况在他写给乔治·桑的信中有所说明,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Cambridge,Mass.:Belknap Pr.,1982,pp.147-150.
    [2]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Westport.Conn.London:Greenwood Press,2001,pp.308-309.
    [3]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262页。
    [4]福楼拜1872年3月致乔治·桑函,无日期,该信是福楼拜对乔治·桑本月17日来信的复信,时间应在月底。见Aimee L.Mckenzie,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London:Duckworth & Co.,1922,p.248.
    [1]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48.
    [2]斯宾诺莎,《伦理学》,第166页。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第103页。
    [2]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39-40页。
    [3]同上,第42页。
    [1]斯宾诺莎,《伦理学》,第251-252页。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第97-98页。
    [3]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第259页。
    [1]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第219页。
    [2]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56页。
    [1]《圣安东尼的诱惑》,刘方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96-497页。
    [2]斯宾诺莎,《伦理学》,第258页。
    [3]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第12-13页。
    [4]同上,第128页。
    [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第99页。
    [1]《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496-497页。
    [2]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第89、95页。
    [3]同上,第96页。
    [4]同上,第102-104页。
    [1]《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499页。
    [2]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第165-166页。
    [3]同上,第166页。
    [1]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第177页。
    [2]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刘方译,《福楼拜小说全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5-376页。
    [3]同上,第376页。
    [1]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77-381页。
    [2]同上,第374页。
    [1]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33-334页。另参阅斯宾诺莎《伦理学》的第一部分。
    [2]同上,第334页。
    [1]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43-346页。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第129页。
    [3]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46-347页。
    [1]参阅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第178-179页。或斯宾诺莎,《伦理学》,第176、200页。
    [2]福楼拜1845年4月2日致普瓦特万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25.
    [3]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47页。
    [4]同上,第347页。
    [1]参阅斯宾诺莎,《伦理学》,第167-169页。
    [2]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第170页。
    [1]参阅斯宾诺莎,《伦理学》,第41-42页。
    [1]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31-334页。
    [2]参阅斯宾诺莎,《伦理学》,第38页。
    [3]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12-613页。
    [1]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09-610页。
    [2]同上,第613页。
    [3]参阅斯宾诺莎,《伦理学》,第37-38页。
    [1]参阅斯宾诺莎,《伦理学》,第37-38页。
    [2]同上,第37页。
    [3]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第100-101页。
    [4]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第159页。
    [1]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560页。
    [2]同上,第612页。
    [1]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560页。
    [1]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562页。
    [2]同上,第632页。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福楼拜的这种与自然合一或化为自然的斯宾诺莎式冲动,在早期作品如《圣安东尼的诱惑》第一稿本、《穿过田野和沙滩》、《司马尔》等作品中广泛存在。详见拙文《论"福楼拜问题"》(下)的相关论述,载《外国文学评论》,1995年第1期。
    [1]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261-262页。
    [2]David Roe,Gustave Flaubert,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9,p.19.
    [3]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499-500页。
    [4]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59-360页。
    [1]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09页。
    [2]同上,第608页。
    [3]斯宾诺莎,《伦理学》,第3页。
    [4]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11页。
    [5]同上,第611页。
    [1]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11页。
    [2]斯宾诺莎《伦理学》,第14页。
    [3]同上,第14页。
    [4]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12页。
    [5]同上,第612页。
    [1]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12页。
    [2]同上,第612页。
    [3]斯宾诺莎,《伦理学》,第250页。
    [4]同上,第249页。
    [1]这一提法表面上看是说不通的或者是矛盾的,不过这种矛盾仅是表面上的,因为在《圣安东尼的诱惑》中,魔鬼与上帝的概念皆己被消解,故这种提法实无矛盾之处。
    [2]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第247页。
    [3]同上,第247-248页。
    [1]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第169页。
    [2]同上,第169页。
    [3]斯宾诺莎,《伦理学》,第43页。
    [4]斯宾诺莎,《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第169-170页。
    [5]同上,第167页。
    [1]福楼拜20岁时曾说:"我将整天不出门……像古代哲人所说:'隐瞒你的生活,尽量少露面'"。见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罗新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1]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第96-97页。
    [2]见阿尔贝·迪博岱,《福楼拜生平创作年表》,《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594页。以及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50.
    [3]福楼拜,《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08页。
    [4]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384页。
    [1]1857年3月18日致尚特比女士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229-230.
    [2]1866年12月5日致乔治·桑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94.
    [3]福楼拜1875年12月致乔治·桑,无日期,该信是福楼拜对乔治·桑18-19日来信的回信,时间当在20日以后。见 Aimee L.Mckenzie,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London:Duckworth & Co.,1922,p.348.
    [1]1852年4月24日致高莱夫人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58.
    [2]亨利·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罗新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页。
    [1]1853年12月23日致高莱夫人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n 1830-1857,p.203
    [1]转引自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p.205.
    [2]1866年11月末致泰纳函,无日期,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32.
    [1]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城、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3页。
    [2]同上,第194页。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42页。
    [1]福柯,《疯癫与文明》,第64页。
    [2]同上,第193页。
    [1]大卫·考瓦德,《<朱斯蒂娜>序言》,见德·萨德著《朱斯蒂娜》,韦虹等译,哈尔滨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2]哈桑把劳伦斯·斯特恩和萨德列为后现代主义的两位最早的先驱,参阅Ihab Hassan,"Toward a Concept of Postmodernism",in 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7,p.88.同时有乔纳森·卡勒和诺米·谢奥等多人把福楼拜列为后现代主义的前驱,参阅 Naomi Schor,and Henry F.Majewski,eds.,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4 p.xii
    [3]早期的福楼拜是一个性情极端浪漫的青年,深受浪漫主义薰陶,他十五、六岁时写有拜伦小传,和一群青年模仿拜伦的行为,二十二岁时还把雨果称为有生以来最令他心跳的人。参见李健吾,《福楼拜评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页。在爱情生活上,十四岁半的福楼拜在诺曼底特鲁维尔从即将被上潮的海水淹没的海滩上救起了爱丽莎·施莱辛格的罩衣,二人一见钟情(在《情感教育》中,这个动作被改编为弗雷德里克从轮船上救起了阿尔努夫人即将落入河水的围巾),数年后,又是在诺曼底海滩,他遇到了某退休英国海军上校的女儿哈丽特·科里尔,向她大声朗诵法国的浪漫主义诗歌,这些浪漫的举动显示了福楼拜爱情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参见Laurence M 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Westport,Conn.London:Greenwood Press,2001.p.299,p.65.但是我认为,即将得到说明的福楼拜的萨德主义行径并不足以消解福楼拜留给人们的浪漫而美好的印象,而是丰富了他的形象和人们对他已经形成的感受,事实上,福楼拜一生都对浪漫主义情有独钟。
    [1]Laurence M.Porter 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Westport,Conn.London:Greenwood Press,2001,pp.279-280.
    [2]大卫·考瓦德,《〈朱斯蒂娜〉序言》,见德·萨德著《朱斯蒂娜》,韦虹等译,哈尔滨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大卫·考瓦德的说法估计来自于福楼拜1839年7月15日致厄内斯特·谢瓦里埃的信,见下文对于这封信的引用。
    [3]Laurence M.Porter 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279.
    [4]福楼拜1839年7月15日致厄内斯特·谢瓦里埃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1.
    [1]福楼拜1839年7月15同致厄内斯特·谢瓦里埃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1.
    [2]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lopedia.p.279.
    [3]福楼拜1839年2月24日致厄内斯特·谢瓦里埃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9.
    [4]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256.
    [1]Laurence M.Porter ed.,A Gustave Flaubert encvclopedia.p.301.
    [2]同上p.256.
    [3]当福楼拜带着炫耀风流韵事的心态把他在1849至1851年间写的东方旅行札记拿给情人高莱夫人看时,后者勃然大怒说,"一个良家妇女的情人上了阿拉伯妓女的床居然不感到脸红",由此可见《东方之旅》内容之一斑,也可见福楼拜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口吻叙述自己在东方的性冒险。参见阿尔贝·迪博岱《福楼拜生平创作年表》,杨国政译,《福楼拜小说全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85页。也有人认为"如果福楼拜实现了他的完成并出版《东方之旅》的初衷,那么它将是一部杰作",见Adrianne Tooke,Flaubert and the pictorial arts from image to tex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28.也许福楼拜一度有过完成并出版《东方之旅》的念头,但它之所以没有实施,显然是因为里面存在着大量不适宜面世的内容,其道德败坏的程度是《包法利夫人》所不能比的,福楼拜也不敢冒这个险。即使当时《东方之旅》能够出版,它是否"杰作"我们并不敢妄断,但一定会是惊世之作。
    [1]实际上,无论是福搂拜的被起诉还是胜诉,都跟《包法利夫人》中对于"自由间接体"(style indirect libre)这一叙述语式的使用有关。部分天真的读者,包括《包法利夫人》的检举人在内,都易于将这类语言归诸作者,但实际上它理当属于人物,只不过它采取了归属不明的含混形态而己。如政府在对福楼拜和《巴黎评论》的出版者的审判中批评了《包法利夫人》中的下面这个句子:"爱玛不由自主,时时刻刻,望着这耷拉着嘴唇的老头子,像望着什么不同凡响的庄严事物。他在宫里待过,后妃床上睡过!"引言中的后面这句话本属于爱玛的感想,然而它的自由间接风格却使检举者把它理解成了足作者本人在诲淫诲盗。(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lopedia p.140.)而辩护的技巧则在于掌握这种语式的含混特点,反其道而行之,顺顺当当地把它解释成人物的内心话语,以免让作者承担罪责,塞纳尔做到了这一点。
    [2]1853年7月8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506页。
    [1]参见 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83-84.
    [1]信中说:"你给我发来了几条艺术新闻,让我用一则乡村消息作为回报。克鲁瓦塞面包师有一个相当肥胖的少年助理。主仆二人系鸡奸者。当他们周身被烤箱激发起肉欲后便相互抚摸。但是(精彩的地方开始了)面包师有一个妻子,而这两位绅上又不满足于相互OO,(原注:可能是福楼拜的外甥女在对手稿编辑的过程中进行过审查处理,而手稿本身正如致费多的其它大多数信件一样,均己遗失。)便联合殴打那个可怜的女人。他们性欲勃发地扑过去,既为了取乐,也出于对于女阴的憎恶(systeme Jerome),以致使这位太太经常多日卧床不起。然而昨天,她突然拿刀对付他们,二人的手臂遂被砍破,令人恐怖。此为我地善良村民之习惯,有趣否?"。见 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12.13.这封信的内容有几处值得关注,一是福楼拜本人对于鸡奸行为津津乐道,以致该信被删节,二是其中使用括号夹注的法文词svsteme Jerome(热罗姆方式)乃来源于萨德侯爵的禁书《朱斯蒂娜》,其中的热罗姆是这部小说中的一名教父,是一个六十岁的老色棍,此人"本性野蛮,手砍、脚踢以及拳击是他行之有效的法宝",他"对正常的享乐感到麻木,如果说他还有一丝肉欲的渴望,那就只能是求助于那些既邪恶又令人憎恶的嗜好了。"这些嗜好足指包括鸡奸、性虐等各种倒错行为。参见《朱斯蒂娜》,第69-83页。
    [2]福楼拜在其他书信中还多次提到萨德的人物,足见他对萨德作品及其人物的了解。可另外参见他给杜普兰写的一封信,见 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18.
    [3]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36.或参阅 Enid Starkie,Flaubert,the Master.,New York:Atheneum,1971,p.137.
    [4]1861年6月19日致费多信,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539页。
    [1]圣勃夫围绕福楼拜那具有凶猛风格的《萨朗波》写过三篇文章,这些文章使福楼拜颇为不悦,他在1862年12月24日给圣勃夫的信中说:"我要向您坦率地承认,亲爱的大师,'具有萨德式想象的成分'这句话使我受到了一些伤害。您写下的每个字都很严肃。这些出自您口的话被印成文字后,几乎变成一种污辱性语言。难道您忘了,我曾以伤风败俗罪坐过刑事法庭的板凳,而那些蠢货和流氓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如果您近日在《费加罗报》上读到这样的文字,请不必惊讶:'居斯塔夫·福楼拜先生是萨德的学生。他的朋友、教父,一位批评大师自己曾经这么说过,而且说得相当清楚,尽管非常巧妙,并且带着善意的幽默,等等。'我将回答什么──或者怎么办?"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5.
    [1]至于福楼拜对于母亲的感情,笔者认为,与其说它足一个性学问题,不如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学问题。不少学者己对福楼拜与双亲的俄狄浦斯三角关系做过研究,如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海泽尔·巴恩斯(Hazel Barnes)和威廉·伯格(William Berg)等,他们认为福楼拜的很多传记性材料和文学作品足以说明福楼拜的恋母情结的存在。可参见威廉·伯格等人的编著Saint Oedipus:psychocritical approaches to Flaubet's art.(Ithaca:London:Comell Universlty Press,1982.),和萨特的专著The family,idiot:Gusuve Flaubert.1821-1857.(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93.)第一卷的第123页《次子的出生》以下,以及海泽尔·巴恩斯Sartre and Flauber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中的《饿狄浦斯和阳具母亲》一节。笔者认为,母亲在福楼拜的性经验中的重要性不宜过度强调,因为母亲在福楼拜的性经验中毕竟只是一个隐匿的处在背景中的角色,她仅在弗洛伊德深层心理学的意义上具有象征意含,由于本著重点着眼于具有实证价值的性经验,故笔者不打算进一步将母亲在福楼拜经验中的性意义落实到福楼拜以性行为为基础或指向的性态的层面上去考虑,也就是说,慈爱母亲这一角色不太适宜于放到具有实证性的性态研究中来。
    [2]《圣安东尼的诱惑》通过类似于埃及妓女库秋克·哈侬的"淫欲之神"的台词对于娼妓大唱赞歌,说她能引发花岗石产生淫乱性爱,她呼出的芳香气息令人神魂颠倒,云云。见《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19页。
    [3]福楼拜与乔治·桑的通信亲密而温柔,她称他为她的"行吟诗人",并说"我爱你胜过其他大多数人,甚至胜过一些久经考验的老朋友",他则称她为"亲爱的大师"(chere maitre),这种称呼是对"亲爱的"这个形容词的女性形式和"大师"这个词的男性形式的综合,这一称呼很适合乔治·桑的男性化女性或雌雄同体型人格的特征。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 p.87.,p.100.
    [1]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137.,p.303.
    [2]见《包法利夫人》,李健吾译,《福楼拜小说全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页。
    [3]内容参阅1850年3月13日致路易·布耶信,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16.
    [4]《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484页。
    [5]在上述两类女人即"金发碧眼的女人"(blondes)和"浅黑肤色的女人"(brunettes)之间,福楼拜─反传统欧洲中心论的白人价值观,拒绝在这两类女人之间做出价值判断和取舍。如在五十年代就已计划编写的《流行观念辞典》(Dictionnaire des idees recues)中,福楼拜把"金发碧眼的女人"解释为"比浅黑肤色的女人更性感"的女人,同时他又反过来把"浅黑肤色的女人"解释为"比金发碧眼的女人更性感"的女人,这种解释剥夺了话语系统的任何固有价值和意义的稳定性。福楼拜的这—倾向是通向他"怎么都行"的奇异性经验的观念前提。参见 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103.
    [6]见《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177页。
    [1]见《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292页。
    [2]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65.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39页。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239-241页。
    [2]同上,第241页。
    [3]同上,第240页。
    [1]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该书第六章为福楼拜的专论,题为《倒错的旅游者:福楼拜在东方》,见该书第164-187页。
    [1]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64.
    [2]福偻拜与未来的法兰西学院院士马克西姆·狄康结伴旅行埃及、中东,但二人表现殊异。狄康喜欢行动和介入,福楼拜则喜欢静观和"卧游"(travel lying down),狄康照相,福楼拜叙述,狄康忙得不可开交、疲精力竭,而福楼拜却坐在那里不动,以致长胖了许多。狄康把福楼拜的介入的缺乏归结为"冷漠"和"呆滞",但实际上还有更深层原因,除了心理疾病、懒惰,还有道德的放荡,正如托克所说,他"受到了苍蝇、淫欲和缺乏生殖力的罪恶的光顾"。参见Adrianne Tooke,Flaubert and the pictorial arts:from image to tex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5.p.173.
    [3]转引自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1.福楼拜中东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治愈神经病,然而表面上所打的旗号却是为政府搜集农业、教育等方面的统计数字,但不久这种使命便被放弃,并受到享受着性冒险快乐的福楼拜的粗鄙的嘲弄:"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进我们的教育,承担我们的政府所赋予的责任,我们把它看作一种试验射精方式的责任"。参阅1850年1月15日福楼拜致路易·布耶信,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Cambridge,Mass.:Belknap Pr.,1980,p.111.以及Benjamin E Bart,Flaubert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67,p.189-195.
    [1]Adrianne Tooke,Flaubert and the pictorial arts:from image to tex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6.
    [1]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2.
    [2]转引自 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3.
    [3]《情感教育》,王文融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7页。
    [4]转引自 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7.
    [1]《情感教育》,《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页。
    [2]参见 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7.福楼拜在信中对这一奇遇的描述与《东方之旅》的记载大同小异,可参考1850年3月13日福楼拜在尼罗河帆船甲板上写给路易·布耶的信,见 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16.
    [3]《希罗迪娅》,刘益庾译,《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03-104页。
    [4]《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15页。
    [1]其实福楼拜并没有把《东方之旅》中最淫诲的场面转化到文学作品中来,其原因显然是福楼拜缺乏胆量。在蜜蜂舞表演和性行为完成之后,福楼拜又在哈侬的睡态中获得了窥淫狂的快乐,福楼拜用粗糙的语言这样记录道:"在最充满兽性的f-s之后,她睡着了,交叠的双手放到了我的手里,而且打起了呼噜…她的小狗睡在长沙发椅上我的丝质夹克上…我把自己交给神经质般的强烈感受,它充满了我的回忆。这些身体感受是由她的腹部在我的-s上产生的,她的-,甚至比她的象热熨斗般温暖的腹部还要热"。参见 Dennis Porter,Haunted,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7.类似的描写可参见1850年3月13日福楼拜在尼罗河帆船甲板上写给路易·布耶的信,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17.
    [2]转引自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80.
    [3]同上,p.180.
    [4]同上,p.180.
    [5]《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01页。
    [1]福楼拜对于腐烂、疾病和死亡的独立兴趣与生俱来,早在童年即已形成,参见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一章。
    [1]这种担忧在很大程度上又来自福楼拜在东方之旅期间所患的性病,这种病把他的快感和反生命的腐烂结合在一起。在1853年3月31日致高莱夫人的信中,福楼拜就己谈到自己牙齿脱落,头发几乎落光,"虚无怎样地占有了我们啊!"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82.
    [2]《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19页。
    [3]同上,第620页。
    [4]转引自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7.
    [1]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7.
    [2]《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565页。
    [1]转引自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8.
    [2]《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575页。
    [3]转引自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8.
    [4]《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579页。
    [1]转引自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8.
    [2]《萨朗波》,何友齐译,《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545、370页。
    [3]转引自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8.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245页。
    [2]同上,第250页。
    [3]参见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pp.87-88.
    [4]同上,p.90.
    [5]在1852年12月27日给高莱夫人的信中,福楼拜坦言自己有一次站在巴黎的商店前被一种阉割的念头紧紧抓住,这种念头"专横而强烈,一度使我整整两年没有看到过女人"。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77.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259-260页。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249页。
    [2]同上,第249-250页。
    [3]安吉拉·卡特,《萨德式女性》,见萨德《朱斯蒂娜》,第314-315页。
    [4]同上,第313-314、322页。
    [1]亨利·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225页。
    [2]1853年3月27日致路易丝·高莱,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99页。
    [3]见《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626页。
    [4]同上,第604-605页。
    [5]转引自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 p.182.
    [1]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p.84.
    [1]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88.
    [2]同上,p.83.
    [3]同上,p.89.
    [4]同上,p.90.
    [5]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89页。
    [1]萨特,《存在与虚无》,第519页。
    [2]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89.
    [3]见《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579页。
    [1]《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577页。
    [2]同上,第484页。
    [1]《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484页。
    [2]同上,第584页。
    [1]《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478-479页。
    [2]同上,第514页。
    [3]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89.
    [4]同上,p.90.
    [1]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 p.180.
    [2]《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594页。
    [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239-240页。
    [1]1850年1月15日福楼拜于开罗致路易·布耶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p.111.波特仅在注释中提到福楼拜的同性恋实践,但可惜未作任何解释。见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4.
    [1]1850年1月15日致路易·布耶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p.111.
    [2]转引自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 86.
    [3]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 p.172.
    [4]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87-88.
    [1]这种说法参见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303.不过这一说法中提到的"1850年3月24日"这个时间值得怀疑,也有可能是作者疏忽或笔误,因为福楼拜本人的书信显示,在1850年3月至6月这段时间里,福楼拜一直在埃及旅游,尚未到达贝鲁特。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118-122.
    [1]参见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 London:Jonathan Cape,1984,p.24.p.29.,p.146.,p.156.有的学者认为福楼拜在读巴黎法科学校之前就己患上性病;而与一般学术上的推测不同的是,福楼拜本人怀疑自己在贝鲁特马龙教派妇女或土耳其女人那里感染了下疳。分别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写的文章"Flaubert and Syphilis" 和福搂拜1850年11月14日从君士坦丁堡致路易·布耶的信,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p.239.,p.129.
    [2]本雅明·巴特认为,福楼拜1849至1850年的中东之旅及性冒险使他染上了梅毒或者下疳。福楼拜曾断断续续做过汞治疗,但并没有从性病中康复,他变秃了,他的平静死亡(被疹断为心室出血)可能源于第三期梅毒。参见Benjamin F.Bart,Flaubert,Sylacuse:Sylacuse University Press,1967,pp.220-221.,pp.742-743.
    [3]Francis Steegmuller,"Flaubert and Syphilis",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239.福楼拜本人说过,"幸福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娱,叫你付上一船的不幸",这句话道出了福楼拜的切肤之痛,见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43页。
    [4]《布瓦尔和佩库歇》,刘方译,《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05页。
    [1]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30页。
    [2]同上,第86页。
    [1]转引自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p.82-83.
    [2]萨德,《奥古斯蒂娜·德·维尔布朗施,或爱的策略》,见《朱斯蒂娜》,第211页。
    [3]转引自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59页。
    [4]1846年6月4日致厄内斯特·谢瓦里埃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41。
    [5]转自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248页。
    [6]可参见《情感教育》,《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13-20页。
    [7]1853年8月14日致高莱夫人,见福楼拜《书信八封》,李健吾译,《译文》1957年第4期。
    [1]福楼拜生活和作品中潜在的同性恋(homosexual)和同性爱(homoerotic)倾向已被很多学者指出过,本文不拟作过多论述,读者可多参阅以下所涉及的资料。伊妮德·斯塔奇(Enid Starkie)早(接下页)(接上页)在1967年即以福楼拜和路易·布耶之间的信件为据,指出二人有同性恋关系。参见Enid Starkie,Flaubert:The Making of the Master.New York:Atheneum,1967,p.xiv.斯塔奇的这种说法遭到了萨特的反驳。巴特认为福楼拜和他的亲密朋友之间存在潜在的同性恋倾向,虽然外在表现上不太明显。见Benjamin F.Bart.Flaubert.Sylacuse:Sylacuse University Press,1967,pp.225-226.玛丽·奥尔(Mary Orr)认为"《情感教育》的深层揭示出了完全是同性恋性质的同性社会关系",在论及《布瓦尔和佩库歇》时则指出,该作"不仅把具有同性爱意义的配偶和兄弟关系推向了新领域,而且它的同性社会还向环绕在非异性恋家庭四周的污辱和偏见发起了怀疑",并对作品作了大量、细致的分析。参见Mary Orr,Flaubert:writing the masculine.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p.103.,p.191.但从总体看来,当福楼拜的同性爱经验(homoerotic experiences)被定位在西方友谊框架内的时候,他本人所承认的同性恋行为案例(homosexual activity)却均处在东方主义的框架之内,这是一个应当引起关注的问题。
    [2]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第74页。
    [3]萨德,《奥古斯蒂娜·德·维尔布朗施,或爱的策略》,见《朱斯蒂娜》,第211-225页。
    [1]见《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579页。
    [2]Charles Baudelaire,"Madame Bovary",见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4,pp.92-94.
    [3]福楼拜相貌英俊,身材魁伟,高约六英尺余,声音如喇叭,眼睛灰白如海洋,性格狂暴,有"诺曼底巨人"和"高卢酋长"之称,而"巨人"的绰号也深为他本人所爱。参见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95.
    [4]分别参见福楼拜1874年5月1日致乔治·桑的信,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12.和Julian Barnes Flaubert's parrot,p.157.
    [5]Benjamin F.Bart,Flaubert,p.226.,p.385.
    [6]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293.
    [1]福楼拜的恋物癖在通信中就有表露,如在1846年8月4-5日写给高莱夫人的信中,福楼拜提到他在写作的时候把高莱夫人的小拖鞋放在桌子上,"一边写信,一边观赏"。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45.关于福楼拜对于女性鞋子和手帕等物的喜好,莫泊桑也作过记述,如有一次,晚年的福楼拜焚信的时候,"他在信堆里突然找出一个小包,用窄窄的细带系结,打开来,是一只娇小的绸面舞鞋,鞋子里塞着一条女人用的带花边的黄手帕,手帕里裹着一朵枯萎的玫瑰……他吻着这三件遗物,哽咽难忍,之后,一起扔进火里"。参见亨利·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444页。
    [2]福柯引用米什莱的话说:"在万塞纳,有一个可怕的疯子,即浑身散发毒气的萨德"。见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12页。
    [1]大卫·考瓦德,《<朱斯蒂娜>序言》,见德·萨德著《朱斯蒂娜》,第29页。
    [1]大卫·考瓦德,《<朱斯蒂娜>序言》,见德·萨德著《朱斯蒂娜》,第30页。
    [1]大卫·考瓦德,《<朱斯蒂娜>序言》,见德·萨德著《朱斯蒂娜》,第31页。
    [1]李健吾,《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纪念"包法利夫人"成书百年(1857-1957)》,《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
    [2]关于李健吾先生的这篇文章,后来的《文学研究》发表了两篇批评性文字,一篇是杨耀民等人的《对〈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的意见》(见《文学研究》1958年第2期),一篇是陈燊的《评李健吾先生的〈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文学研究》,1958年第4期),其中后者有学术论辩的成分。但由于时代原因,二文总体上采取了阶级论的立场。
    [1]李健吾,《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纪念"包法利夫人"成书百年(1857-1957)》,《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第43、64、65页。
    [1]马里埃蒂,《实证主义》,管震湖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19页。
    [2]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3]同上,125页。
    [1]转引自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130页。
    [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3]马里埃蒂,《实证主义》,第5页。
    [1]冯·赖特,《知识之树》,陈波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6页。
    [2]参见李健吾《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纪念"包法利夫人"成书百年(1857-1957)》,《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40-41页。
    [3]同上,第59页。
    [1]泰纳说:"他(指巴尔扎克──引者)本是饶夫华·圣·伊莱尔的弟子,曾宣布过写一部人的自然研究的计划,兽物编目已经有人做过,他想编一部生活风俗类编。这类编他是做了,艺术史上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和艺术风马牛不相及的想法"。见泰纳《巴尔扎克论》,《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7页。
    [2]格兰特,《现实主义》,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3]参见李健吾,《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纪念"包法利夫人"成书百年(1857-1957)》,《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59、50页。
    [1]泰纳,《巴尔扎克论》,见《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6页。
    [2]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五分册),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76页。
    [3]如胡经之、王岳川的《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采用的是这一思路,可参见该书第一章第二节。
    [4]泰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75-78页。
    [1]朱雯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127页。
    [2]关于左拉与现代科技理性、科学方法的联系,可参阅高建为的《自然主义诗学与现代性》一文,见《国外文学》,2004年第1期。
    [3]左拉称,巴尔扎克和斯汤达的成就来自于"他们巨大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同时他把自然主义小说称为"观察和分析的小说"。见左拉,《论小说》,《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216页。
    [1]1871年9月8日致乔治·桑函,无日期。见Aimee L.Mckenzie 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London:Duckworth & Co.,1922,p.209.
    [2]1852年4月2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158-159.
    [1]1852年4月2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59.
    [2]1857年3月18日致尚特比女士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230.
    [1]1853年7月15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3.
    [2]1852年9月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69.
    [3]1853年8月1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5.
    [4]1853年9月30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22、523页。
    [5]1852年7月22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 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66.
    [6]1853年3月27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82.
    [1]1852年1月1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54.
    [1]1852年9月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69.
    [1]阿尔贝·迪博岱,《福楼拜生平创作年表》,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601页。
    [2]同上,第603页。
    [3]卢卡契,《左拉诞生百年纪念》,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8页。
    [1]1852年7月26日致路易丝·高莱,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3.
    [2]1853年7月15日致路易丝·高莱,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3.
    [3]1853年9月16日致路易丝·高莱。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20页。
    [1]1853年7月8日致高莱夫人,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04页。
    [2]同上,第505页。
    [3]《包法利夫人》,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311页。
    [4]卢卡契,《左拉诞生百年纪念》,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第417页。
    [1]卢卡契,《左拉诞生百年纪念》,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第418-419页。
    [2]左拉,《论小说》,见《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216页。
    [3]同上,第224-225页。
    [1]转引自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127页。
    [2]1853年6月25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Cr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89.
    [3]1857年3月18日致尚特比女士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230.
    [1]1853年8月1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5.
    [2]1854年4月7日致路易丝·高莱。见福楼拜《书信八封》,载《译文》1957年第四期。
    [3]亨利·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245页。
    [1]1854年4月7日致路易丝·高莱。见福楼拜《书信八封》,载《译文》,1957年第四期。
    [2]同上。
    [1]泰纳,《巴尔扎克论》,见《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186页。
    [2]同上,第187页。
    [3]同上,第190页。
    [1]泰纳,《巴尔扎克论》,见《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188-189页。
    [1]这段描写是泰纳本人在论述中引用的例子。见泰纳,《巴尔扎克论》,见《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189页。
    [2]同上,第189页。
    [1]1853年6月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转引自李健吾《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纪念“包法利夫人”成书百年(1857-1957)》,《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第44页。
    [2]同上,45页。
    [3]1853年9月1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20页。
    [1]1853年6月25-26目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89.
    [2]《包法利夫人》,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15页。
    [3]同上,第30页。
    [4]同上,第45页。
    [1]《包法利夫人》,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123页。
    [2]同上,第154页。
    [1]David Roe,Gustave Flaubert 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9,p.23.
    [2]《包法利夫人》,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5页。
    [3]同上,第251页。
    [4]同上,第320、334页。
    [5]见拙著《后现代主义小说论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6]这个传说参见李健吾,《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第47页。
    [1]亨利·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473页。
    [2]并不是说巴尔扎克的作品在所有的地方都体现了科学观察的态度,因为他的作品还表现出崇尚夸大和空想的另一个极端。关于这一点,福楼拜的两个人物布瓦尔和佩库歇曾各执一辞,分别评论了巴尔扎克作品的这两个方面。同时佩库歇还对巴尔扎克提出了最严厉的批评:“那已经不是文学,而是统计学或人种志”。见《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44页。
    [1]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3页、第238-240页。
    [1]左拉《论小说》,见《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6-217页。
    [1]左拉曾说,“请看我们当代的伟大小说家吧,居斯达夫·福楼拜、龚古尔兄弟、阿尔封斯·都德,他们的才华不在于他们有相象,而在于他们强有力地表现了自然”。见左拉《论小说》,《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215-216页。
    [2]左拉,《论小说》,《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217-218页。
    [3]“我不愿意在这里提出任何一个当代小说家的姓名”。同上,第218页。左拉称福楼拜为“当代的伟大小说家”显然是对作为左拉本人的朋友和文坛元老的福楼拜的尊重,而到了批评他的时候,不点名当然是比较明智的做法。
    [1]左拉,《论小说》,《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218页。
    [2]1846年8月8-9日致高莱夫人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52-53.
    [1]左拉《论小说》,见《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218-219页。
    [2]1844年6月7日致路易·科姆南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37页。
    [1]1876年4月3日致乔治·桑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9-1880.p.233.
    [2]1857年3月18日致尚特比女士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229-230.
    [3]1853年8月2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11页。
    [1]1853年8月2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11页。
    [2]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42.
    [3]同上,p.242.
    [1]福楼拜在1880年2月3日致莱昂·埃尼克函,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266-267.
    [1]《布瓦尔和佩库歇》,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59页。
    [1]可参阅李健吾,《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纪念“包法利夫人”成书百年(1857-1957)》一文对于巴尔扎克《高布赛克》主人公和他的房子与牡蛎和它的岩石的关系的对比性分析,见《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第59-60页。
    [1]Gustave Flaubert,"Whatever You Want",in Gustave Flaubert,Early writings,Robert Griffin ed.,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1,pp.76-102.
    [2]Herbert Lottman,Flaubert:a biography:Boston Little.Brown,1989,p.31.
    [3]莱拉·佩罗妮.莫瓦赛认为,由于作者本就足一个远离现有人性状况的家庭白痴和怪物,所以该作应被理解为一篇"由另一个猿人(即福楼拜──引者)所讲述的猿人故事",她认为"故事的主题就是关于失败的教育的主题"。Leyla Perrone-#12."Quidquid volueris:The Scriptural Education",in Naomi Schor and Henry E.Majewski ed.,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Lincol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4,p 144.
    [1]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264.
    [2]Gustave Flaubert,"A Lecture on Natural History──Genus:Clerk",in Gustave Flaubert,Early writings,Robert Griffin ed.,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1,pp.45-49.
    [3]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194.
    [1]瓦莱里《(圣)福楼拜的诱惑》,见《文艺杂谈》,段映虹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1]左拉《<泰蕾丝·拉甘>序言》,见左拉,《泰蕾丝·拉甘玛德兰·费拉》,罗国林等译,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1]《泰蕾丝·拉甘玛德兰·费拉》,第126页。
    [1]《泰蕾丝·拉甘玛德兰·费拉》,第127页。
    [2]同上。
    [1]《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89页。
    [2]同上,223页。
    [3]同上,223页。
    [4]同上,252页。
    [5]《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231-234页。
    [1]《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244页。
    [2]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31页。
    [1]1861年7月15日致恩斯特·费多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8.
    [2]1846年8月6-7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p.49.
    [3]1866年11月末(星期二)致泰纳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97.
    [4]Georges Poulet,"The Circle and the Center:Reality:and Madame Bovary",见Paul de Man,ed.,Madame Bovary:Backgrounds and sources,essays in criticism.New York:W.W.Norton,1965,p.407.和Georges Poulet,"Flaubert",见他的Studies in Human Tim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56,pp.16-17.
    [1]见本著"绪论"部分。
    [2]《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61页。
    [3]李健吾,《福楼拜小说全集》,第25页。
    [4]同上,第22页。
    [5]同上,第21页。
    [1]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21-22页。
    [2]在包法利夫人神经病发作的时候,郝麦从“病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向包法利医生谈论了爱玛的病。见《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197页。
    [1]1863年10月23日致勒洛阿耶·德·尚特小姐的信,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54-555页。
    [1]《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142页。
    [2]勒内·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罗芃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6-157页。
    [1]《包法利夫人》,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71-72页。
    [2]福楼拜1871年11月14日致乔治·桑函,见Aimee L.Mckenzie,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London:Duckworth & Co.,1922.p.231.
    [3]李健吾,《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纪念“包法利夫人”成书百年》,《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
    [1]法文的"ideologues",李健吾先生译为“观念论者”,见《科学对法兰西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影响──纪念“包法利夫人”成书百年》,《文学研究》,第57页。
    [2]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版,第124-127页。
    [1]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128页。
    [2]同上,第129页。
    [3]同上,第129-130页。
    [1]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2]同上,第109页。
    [3]参见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部分。
    [1]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27页。
    [2]参见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49-150页。
    [1]科恩,《科学中的革命》,鲁旭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2章“三个法国人的观点”。
    [2]昂惹勒·克勒默.马里埃蒂,《实证主义》,管震湖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19页。
    [3]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219页。
    [4]同上,第216页。
    [1]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9-30页。
    [2]同上,第31页。
    [3]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216页。
    [4]同上,第218页。
    [1]圣西门把全部现象都纳入万有引力,孔德则把社会学称为“社会物理学”,认为“人类合作的稳定性这种观念在发现万有引力之前不可能得到实证的确立”。参阅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218-220、226页。
    [1]福楼拜1850年9月4日于大马士革致路易·布耶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27.
    [2]参见福楼拜1844年6月7日致厄内斯特·谢瓦里埃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23.
    [3]参见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 pp.117-118.,或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28页,或萨特的 The family idiot:Gustave Flaubert,1821-1857.(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93.)的第四卷第一本书第15节“事件”,或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21。
    [1]福楼拜1844年2月1日致厄内斯特·谢瓦里埃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21-22.
    [2]福楼拜1844年2月9日致厄内斯特·谢瓦里埃函,转引自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57页。
    [3]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28页。
    [4]1875年4月的一个星期四致热奈特夫人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216-217.
    [5]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29页。
    [1]《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197-198页。
    [2]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29、31页。
    [3]这种方法将内省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并保留了精神内省的独立性,但它正好也是为实证主义者孔德所否定并且质问过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受观察的器官也就是进行观察的器官,那么观察如何能够进行?”见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216页注释。
    [4]1859年2月18日致尚特比小姐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6.
    [5]Benjamin F.Bart,Flaubert.Sylacuse:Sylacuse University Press,1967,p.98.或参阅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2-63页。
    [1]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22.
    [2]路易丝·高莱于1852年8月15日的回忆,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p.22.)
    [3]1853年7月8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06页。
    [4]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29-30页。
    [5]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第181页。
    [1]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1985,Vol.4,p.822.
    [1]参见福楼拜1831年1月1日前夕致厄内斯特谢瓦里埃(Emest Chevalier)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3以及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93.
    [2]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rustave.Flaubert 1857-1880.p.193.或参见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320、325、326页。
    [3]福楼拜1850年9月4日于大马士革致路易·布耶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27.
    [1]1852年12月16日致路易丝·高莱。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175-176.
    [2]在上面引文所涉及的时间(福楼拜所说的“从今天起十年”)的最后一年,即《萨朗波》完成和出版的1862年,他尚不能确定是写“激情的书”(如《情感教育》和《圣安东尼的诱惑》)还是写“抄写员的故事”。后来“抄写员的故事”之被搁置,其原因在于:福楼拜预想到“效果单调”,改变它有“可怕的困难”。事实上,后来的《布瓦尔和佩库歇》虽然很有喜剧成分,但读者仍然能够感受到该书的不可忍受的单调。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41.
    [3]在1872年8月18日致热奈特夫人的信中,福楼拜把这“两个主人公的滑稽故事”称为“一种批评的百科全书”。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92.
    [1]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92.
    [2]1878年8月(星期四)致布莱恩夫人信,无日期。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44.
    [3]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41.
    [4]重回抄写生活,甚至抄写从邻近造纸厂论斤购买的废纸的结局,立排是福楼拜学者德莫赖斯特(Demorest)所发现的一份续集计划的一部分。见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323页。让·布鲁内(Jean Bruneau)也指出,二人在全部的实验流于破产之后,转向了对于全人类(包括福楼拜本人)的愚蠢观念和见解的百科全书即“蠢话录”(sottisier)的抄写,这实际上认同了上面所提到的福楼拜未完成的续集计划的存在。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93.
    [1]福楼拜1879年12月16日致查尔斯·特南特夫人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63.
    [2]见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343页。
    [3]福楼拜1879年12月16日致查尔斯·特南特夫人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63.
    [1]见李健吾,第350页。让·布鲁内(Jean Bruneau)等人在《福楼拜文集》(1972年由伽利马出版社出版)中也认为,这部小说的意图是要展示“‘科学方法的残缺'所导致的危害”,转引自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93.
    [2]1878年8月福楼拜对布莱恩夫人说:“我常常感到要被这本可怕的书击碎了。……应当是为科学而科学,然而取而代之的却是,它被交付于一系列特殊的兴趣和激情”。1878年8月(星期四)致布莱恩夫人函,无日期。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44.
    [3]1872年8月18日福楼拜致热奈特夫人:“我将必须阅读好多我不知道的东西——化学、医学、农学。我现在在读医学。只有一个神经病、一个疯子才会写这样一本书!”。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92.
    [1]可参见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二部分第十一章“唯科学主义傲慢的根源:巴黎综合工科学院”。
    [1]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15页。
    [2]同上,第179页。
    [3]同上,第198-199页。
    [1]福楼拜1875年4月致函翟乃蒂夫人说:“布瓦尔和佩库歇占有了我,以至于我变成了他们。他们的愚蠢是我的,我正在死于愚蠢”。让·布鲁内在谈到他们的关系时说,“他们最终变成了福楼拜,正如福楼拜自己变成了他们”。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17.,p.193.
    [2]让·布鲁内语。转引自 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93.
    [1]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64页。
    [2]同上,第182页。
    [3]同上,第182页。
    [1]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72页。
    [2]同上,第140-141页。
    [1]福楼拜在1862年7月致热奈特夫人函,无日期。参见 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30-31.
    [2]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83页。
    [3]同上,第184页。
    [1]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92-193页。
    [2]同上,第200页。
    [3]同上,第412-413页。
    [1]亨利·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471页。
    [2]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40页。
    [3]同上,第172-180页。
    [1]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91页。
    [1]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95-200页。
    [2]1880年4月7日致屠格涅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72.
    [3]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72.
    [1]福楼拜,《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409-410页。
    [2]1874年5月1日致乔治·桑函。见 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12.
    [3]参见斯迪格缪勒的注释。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 212-213.
    [1]1875年4月致翟乃蒂夫人函,无日期。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17.
    [2]屠格涅夫1874年7月12日致福楼拜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14.
    [3]福楼拜1874年7月29日致屠格涅夫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iaubert 1857-1880.p.215.
    [1]1861年致热奈特夫人函,无日期。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0.
    [2]《包法利夫人》中的资产者、药剂师郝麦非常崇拜科学,迷信关于“科学”和“进步”的陈词滥调,曾在文章中赞颂科学的威力道:“光荣属于高贵的学者!……光荣!三倍的光荣!难道我们不该高声呐喊:瞎子将要看见,聋子将要听见,跛子将要行走如常?上天先前许给它的选民的,科学如今为全人类完成!”。《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168页。
    [1]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41.
    [2]不过目前西方学界就福楼拜作品及《布瓦尔和佩库歇》所展开的讨论大多局限于诗学、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学领域,基本脱离了现代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背景。从Naomi Schor和Henry F..Majewski编的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Lincol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4)一书可见一斑。
    [3]西方学界普遍按照福楼拜生前所推崇的纯艺术论教条,认为福楼拜的作品是反对介入社会问题的(如萨特等),然而他们却没有想到,福楼拜对于现代社会的仇恨难道就不可能以另外一种方式、在诸如《布瓦尔和佩库歇》这样的作品中得以表现吗?也许在进攻人类现代科技方面,我们很难再找到比《布瓦尔和佩库歇》更集中、规模更大和火力更猛的作品。
    [1]1857年3月18日致尚特比女士信,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p.230.
    [2]“同性恋的但是柏拉图式的”。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85.
    [3]1852年4月2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pp.158-159.
    [1]1853年4月2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p.185.
    [2]亨利·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205页。
    [3]1852年5月15-16日致路易丝·高莱。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478页。
    [4]福楼拜1835年8月14日致厄内斯特·谢瓦里埃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6-7.
    [1]1846年8月8-9日致路易丝·高莱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52.
    [2]1850年11月14日致路易·布耶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30.
    [1]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37-338页。
    [2]1852年5月8日致路易丝·高莱函,《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74页。
    [1]David Roe,Gustave Flaubert.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9,p.23.
    [2]1852年1月1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 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54.
    [3]1853年8月21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 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7.
    [1]1853年8月2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10页。
    [2]1853年8月2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 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8.
    [3]1853年8月2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 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8.
    [1]1853年9月30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21页。
    [2]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213-214页。
    [3]左拉,《论小说》,见《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225页。
    [1]参见《旧约·约拿书》第一章:"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天三夜"。
    [2]《包法利夫人》,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71-72页。
    [1]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2]福楼拜非常厌恶照相术。一次他对路易丝·高莱讲:"别寄你的照相给我。我越爱真人,越厌恶照相。说什么我也不觉得照相真。是从你的版画翻照下来的?我有你的版画,挂在我的卧室。这张版画画得好,勾得好,刻得好,对我也就够了。那种机械方法,特别是用在你身上,不但没有快感给我,反而惹我生气。你明白吗?我这种想法就无药可救,因为我说什么也不会答应人家给我照相的"。1853年8月1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引自福楼拜《书信八封》,李健吾译,见《译文》,1957年第4期。
    [1]1852年7月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p.165.
    [2]福楼拜对于美的强调与戈蒂叶的唯美主义追求是有所区别的。福楼拜受柏拉图和黑格尔影响,主张美是理念的光辉,接近于法国哲学家库赞的美学观,而戈蒂叶"除了强调美的独立性,他并未阐发出一套理论",或他"肯定艺术的自主性是出于爱好审美表面"这一"空洞之物"。见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第35页。
    [1]1846年9月18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77.
    [2]1876年3月10日致乔治·桑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31。
    [3]1853年7月15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3.
    [1]1846年9月17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44页。
    [2]1852年6月27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84页。
    [3]1852年9月13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87页。
    [4]1852年4月2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72页。
    [1]1853年7月15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p.193.
    [2]同上。
    [3]1853年3月27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81.
    [4]1852年5月8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74-475页。
    [1]伊格尔斯,《历史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王晴佳译,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第84页。
    [2]同上,第74页。
    [3]伊格尔斯,《历史主义》,见《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6页。
    [4]"历史主义"的内涵在十八世纪以来的德国思想传统中一直是用Historismus这个德文词来表达的。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Friedrich Schlegel)于1797年最早使用Historismus一词,之后诺瓦利斯(Novalis, 1798)、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1838)、布拉尼斯(Braniss,1848)、小费希特(I.H.Fichte,哲学家费希特之子,1850)、卡尔·普朗托(Carl Prantl,1852)都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上使用过该词。当代国际史学界的权威学者伊格尔斯(Georg G.Iggers)认为,十九世纪不少有历史观念的德国思想家如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德罗伊森(Johann Gustav Droysen,1808-1884)等,虽然创造了自己的历史知识理论,但“从不使用历史主义一词来描述自己的观点,相反倒是他们的某些批评者把这个词用在他们身上”(按:中文译者把“从不使用历史主义一词来描述自己的观点”译成了“后来使用这个名词指称他们自己所采行的观点”,显然把意思译反了。参见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第285页)。不过在德国,无论是它的批评者,还是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后继者们,如特洛尔奇(Ernst Troeltsch,1865-1923)、迈涅克(Friedrich Meinecke,1863-1954)、曼海姆等,一直使用Historismus一词(而不是Historizismus)来指述历史主义。在德国以外,意大利哲学家克罗奇(Benedetto Croce,1866-1952)于1902年在他的《美学》(Estetica)中首先使用istorismo这个与德文的Historismus对应的意大利词。不过,历史主义术语的混乱也随着克罗奇后来的使用而出现。克罗奇后来认为,istorismo这个词只应当用来指述德国的历史思想传统,至于他本人的哲学观,则宜于用一个变异的词来表达,这个新造的词就是storicismo。在英语国家,历史主义术语的混乱使用与克罗奇有关。二十世纪初,英语国家在翻译时用historism这个词来指述德国历史思想,而historicism一词则同时用来翻译克罗奇的istorismo和storicismo这两个词。到了40年代,卡尔·波普(Karl Popper,1902-1994)的《历史主义的贫困》发表(他的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最初是作为论文分三部分连载于1944和1945年的英国《经济学》杂志,50年代则作为著作在英、法、意等国出版),从此historicism一词在英语界几乎完全取代了historism这个似乎更准确的译法。目前国际上历史主义写法的趋势是,德文仍普遍使用Historismus(只是个别时候,为了翻译波普的historicism或出于类似原因,德文选择使用了Historizismus这个对应的、陌生的写法,其内在原因或许是,德国人并不以为自己民族思想传统中的Historismus在其主导倾向上是决定论和宿命论的,这可能是当初波普的界定不受欢迎的原因),意大利文一般写作storicismo,英语界则流行historicis这种写法(这一趋势从伊格尔斯编写的历史主义词条和相关论文,及其所列举的欧美主要国家历史主义文献的标题上可以看出),而且这几个在不同国家流行的词之间可以相互对译,其表现之一是英语界使用historicism一词来指述所有的历史主义,包括德国历史主义。参见Georg G.Iggers,”Historicism”,in Philip P.Wiener,ed.,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s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deas.Volume 2,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73,pp.456-464.和Georg G.Iggers发表于1995年第1期《思想史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上的《历史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一文,中文由王晴佳译出,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
    [1]Georg G.Iggers,"Historicism",in 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s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deas,Volume 2,p.458.
    [2]Georg G.Iggers,"Historicism",in 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s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deas,Volume 2,p.458.
    [1]历史主义更早的先驱是意大利人维科(Giambatista Vico,1668.1744),赫尔德曾研究过他的名著《新科学》(1725),该书于1827年由米什莱翻译为法文,之后影响到全欧洲的史学界。
    [2]Georg G.Iggers,"Historicism",in 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s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deas,Volume 2,p.458.
    [3]伊格尔斯,《历史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王晴佳译,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第76页。
    [4]雷蒙·阿隆,《论治史》,冯学俊、吴鸿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5]Isaiah Berlin,"The Counter-Enlightenment",in Against the Current: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London:Hogarth Press,1979,p.12.
    [1]Isaiah Berlin,The Roots of Romanticis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p.67.
    [2]赫尔德认为,对于历史,必须"从各个阶段自身出发加以理解,不能非历史主义地用自己时代的标准来评价各个时期"。见卡岑巴赫,《赫尔德传》,任立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81页。
    [3]Georg G.Iggers,"Historicism",in 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s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deas,Volume 2,p.463.
    [1]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2]卡尔·波普说:"我愿意维护被历史决定论攻击为陈旧的这个观点,即认为历史的特点在于它关注实际的独特的或特定的事件,而不关注规律或概括"。他在这里所维护的正是德国历史主义追求的精髓部分。见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忠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3]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第13页。
    [4]Georg G.Iggers,"Historicism",in 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s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deas,Volume 2,p.457.
    [1]卡尔·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26页。
    [2]Georg G.Iggers,"Historicism",in 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s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deas,Volume 2,p.457.
    [3]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第39页。
    [4]同上,第42页。
    [1]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见《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4页。
    [2]同上,第27-28页。
    [3]同上,第30页。
    [1]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第19页。
    [2]同上,第19页。
    [1]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09页。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7页。
    [1]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9、91页。
    [2]同上,第88页。
    [3]同上,第88、119页。
    [1]拉普拉斯,《论概率》,李敬革等译,《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1期。
    [2]伊赛亚·伯林,《决定论、相对主义和历史的判断》,见《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张文杰等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193页。
    [1]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第189页。
    [2]如伏尔泰《憨第德》(Candide,或《老实人》)将各种严肃主题融进一个喜剧故事框架的写法,以及狄德罗《宿命论者雅克》的对话风格,为福楼拜晚期作品《布瓦尔和佩库歇》的写作提供了灵感。另外,可能与狄德罗的《百科全书》有关的是,福楼拜也把自己的《布瓦尔和佩库歇》称为"百科全书";狄德罗的论文和作品《拉摩的侄儿》关于"作家应当与他的主题保持心理距离"、"从他的灵感对象撤回情感"的观点,对福楼拜提出非个人化原则产生过影响。可参阅 Benjamin F.Bart,Flaubert,Sylacuse:Sylacuse University Press,1967,p.330.
    [1]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Pr.,1982,p.18.
    [2]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18.
    [3]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第93页。
    [4]勒瓦鲁阿(Jules Levallois,1829-1903)曾做过圣-勃夫的秘书,他于1862年12月14日在《民族的意见》("Opinion Nationale")一文中就《萨朗波》写下了一些令福楼拜不快的话。引文见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见 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6.
    [5]1871年9月8日致乔治·桑函,见 Aimee L.Mckenzie 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London:Duckworth & Co.,1922,p.208.
    [1]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第96、98页。
    [2]同上,第96页。
    [3]福楼拜1871年9月8日致乔治·桑函,见 Aimee L.Mckenzie 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p.208.
    [1]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18.
    [2]实际上夏多布里昂还提到第三个史学派别,即“伟大的革新派”,其代表人物有西斯蒙第(Sismondi,1773-1842)、基佐(Francois Guizot,1787-1874)和奥古斯都·梯也里(Augustin Thierry,1795-1856)等。安妮·格林事后聪明,认为应当把西斯蒙第和基佐划入“宿命论史学”,而把主张以浪漫主义的历史想象来表现历史实在的梯也里划入“描述史学”的范畴。参见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18.,p.19.,和p.153.第二章的第六个注释。我国则有学者使用古奇的分类,把梯也里纳入与基佐、米涅和梯也尔相同的“政治史学派”阵营。参见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笔者认为,把基佐纳入“宿命论史学”或“政治史学派”有一定道理,但把西斯蒙第拉进来恐有不妥,因为西斯蒙第的历史思想与德国的历史主义较为接近一些;另外,从历史主题的选择和关于革命的见解上,梯也里可被纳入“政治史学派”阵营,但在写法和文风上,梯也里属于“浪漫主义史学”或“描述史学”派。
    [1]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19.
    [2]古奇,《19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上册),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32页。
    [3]同上,第337页。
    [4]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5]这个人物系列与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所列的对马克思有过较大影响的人物群体基本 重合。李大钊在文中谓:“Thierry、Mignet及Guizot辈继起,袭桑西门氏的见解,谓一时代的理想、教义、宪法等,毕竟不外当时经济情形的反映”,他还认为马克思接受了基佐和梯也里的影响。参见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1]这里必须说明,任何情况都不是绝对的。因为“宿命论史学”或“政治史学派”的历史认识有时也可能具有历史主义的某些特点。如基佐认为英国和法国革命的原则在革命爆发前已经被人们“企求过一百次”,是有一个生成的过程的,他甚至说“如果第二次革命不曾在历史上发生过,那么我们就无法彻底了解第一个革命”。这是一种从历史的渊源、后效和连续性上去理解过去事件的观点。见基佐,《1640年英国革命史》,伍光建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9、10页。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更是如此,通过分析大革命前的旧制度的政治结构和法国民族的特性,他认为革命者希望建立的许多东西在旧制度中早已存在,他本来以为后来的革命是1789年革命的继续,但最终发现,它们只是同一场革命。这种观察与福楼拜的意见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见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9页。上述主张的特点在于能够突破时代的断裂去理解历史的连续性和反复性,体现出德国历史主义的某些影响。
    [2]《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14页。
    [3]分别参阅 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 Salammbo reassessed,p.19,p.20.和福楼拜1867年致乔治·桑函,无日期,见 Aimee L.Mckenzie 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p.85.
    [4]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19.
    [1]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p.18-20.
    [2]同上,p.21.
    [1]克罗奇,《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第210-211页。
    [2]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五分册),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页。
    [3]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22.
    [4]同上,p.21.
    [1]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25.
    [1]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5页。
    [2]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24.
    [3]同上,p.22.
    [4]同上,p.24.
    [5]分别参见《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30页。和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25.
    [1]分别参见福楼拜于1861年1月26日和6月6日致儒尔·米什莱函,《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35-538页。
    [2]《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22页。
    [3]Anne Green,Ft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26.
    [4]1877年底致热奈特夫人函,无日期,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39.
    [1]1845年5月13日致阿尔弗雷德·普瓦特万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30.
    [2]1852年9月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169-170.
    [3]1866年致乔治·桑函,无日期,见Aimee L.Mckenzie 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London:Duckworth & Co.,1922,p.16.
    [1]1859年2月18日致尚特比小姐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6.
    [2]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第238页。
    [1]福楼拜所说的“观念现在会像事实那样受到研究;信仰将会像生物体一样得到解剖”,并不意味着他要把观念和信仰“当作”或“统一于”物理事实和生物体来研究,或者有赞同人类精神研究中的所谓实证主义方法的意思。他的意思只是在于:物理事实和生物体己经得到了大量的研究,而现在人类的精神现象也应该像它们一样得到系统、彻底的研究。实证主义的缺陷是过度的理性化和逻辑化,要求把精神现象视同为实物而取消其精神性,福楼拜反对这样的研究。
    [2]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第4、6页。
    [2]同上,第19、33、53页。
    [3]同上,第一章“1850年以前的法国批评”,第19.25页。
    [1]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第122、39页。
    [2]冯·赖特,《知识之树》,第55页。
    [3]《包法利夫人》,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286、329页。
    [4]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London:Jonathan Cape,1984,p.84.
    [1]《布瓦尔和佩库歇》,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93页。
    [2]1846年8月6-7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 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49.
    [1]1863年10月23日致勒洛阿耶·德·尚特比小姐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54-555页。
    [2]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384页。
    [3]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108.
    [1]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108.
    [2]同上,p.111.
    [3]1853年8月1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引自福楼拜《书信八封》,李健吾译,见《译文》,1957年第4期。
    [4]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584页。
    [5]亨利·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23页。
    [1]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108.
    [2]在芒特的一次约会之后,路易丝·高莱说福楼拜是“一种自然的力量”。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584页。
    [3]勒孔特的原话是这样说的:“自从荷马和埃斯库罗斯(他实际上最恰如其分地在最丰富与最和谐的意义上描述了诗歌)以来,堕落和野蛮埋葬了人类的精神”。见Francis Steegmuller的注释,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7.
    [4]1853年8月14日致路易丝·高莱,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6.
    [1]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92.
    [2]同上,p.192.
    [3]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179.
    [4]同上,pp.84-85.
    [5]同上,p.129.
    [1]在实证主义者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看来,进化的规律就是进步的规律,它包括“所有的进步”,其中就有道德的改善,它意味着“渐进地趋向善并‘消除恶'”,而完全没有考虑到相反的问题,即赖特所说“进化的那个过程就不能是衰退或退化的过程吗”?冯·赖特,《知识之树》,第71-72页。卡尔·波普在讨论赫胥黎的进化-进步学说时指出,鉴于“种类目益多样化的总趋势”,“进化有时发生,但有时不发生;有些种类的进化有时是进步的,但多半不是进步的;而且没有普遍的理由使我们期望将来会出现促使进步的种类”。卡尔·波普,《历史主义的贫困》,第101、85页。
    [2]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129.
    [3]1852年9月4日致路易丝·高菜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169-170.
    [1]1846年8月6-7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49.
    [2]1840年1月14日致厄内斯特·谢瓦里埃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13-14.
    [1]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p.89,pp.86-87.
    [2]福楼拜的同性恋冒险详见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89.p.86.各种窥淫的冒险见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pp.175-178.
    [3]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81.
    [4]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第31页。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第31页。
    [2]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129.
    [3]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r Flaubert 1857-1880.p.31.
    [4]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第122页。
    [1]巴赫金,《关于福楼拜》,《巴赫金全集》(第四卷),钱中文主编,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1]巴赫金,《人文科学方法论》,《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第379页。
    [2]巴赫金,《关于福楼拜》,《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第102页。
    [1]巴赫金,《关于福楼拜》,《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第102页。
    [2]巴赫金在涉及斯宾格勒的观点时,批评的是他对民族文化自足性和封闭性的夸大和历史宿命论,另外,他也不同意斯宾格勒的泛自然主义或生物主义的论调,这种论调从根本上说是受控于实证主义的。但在反对理性主义、西方中心论、直线或单线的进化历史观,和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及主张文化多元论等方面,巴赫金与斯宾格勒仍然有较多相似之处。参阅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导言”部分。
    [1]巴赫金,《关于福楼拜》,《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第103-104页。
    [2]参见博尔赫斯,《曲径分岔的花园》,《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陈众议编,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136页。
    [3]译为《论实证哲学》,福楼拜信件的英译者斯迪格缪勒认为,该书可能是孔德六卷本《实证哲学教程》中的一卷。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28.注释5。
    [1]福楼拜1850年9月4日于大马士革致路易·布耶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27.
    [2]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页。
    [3]同上,第2页。
    [1]孔德,《论实证精神》,第46-47页。
    [2]同上,第47页。
    [3]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218页。
    [4]孔德,《论实证精神》,第30页。
    [5]孔德,《实证主义协会创建人致志愿入会者》,见《论实证精神》,第79页。
    [1]《细木工匠法比安·马尼安的演说词:纪念奥古斯特·孔德逝世二十一周年》,见孔德,《论实证精神》,第87页。
    [2]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第37页。
    [3]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231-232页。
    [1]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225页。
    [2]同上,第225页。
    [3]1863年10月23日致尚特比小姐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54-555页。
    [4]1852年3月27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65页。
    [1]1861年致热奈特夫人函,无日期,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0.
    [2]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384页。
    [3]巴赫金,《关于福楼拜》,《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第101页。
    [4]如有一次在拉塞庄园的废墟旁看到一个老头子,福楼拜说,“我想到:老头子处在风烛残年的永恒 的半唾眠状态里(这半眠状态来在永眠状态之前,就像是从生命到死亡的过渡)”。1853年8月1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95.
    [1]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第206页。
    [2]同上,第186贞。
    [3]同上,第184页。
    [1]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3.
    [2]《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95页。
    [1]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175页。
    [2]同上,第231-232页。
    [3]1846年9月18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77.
    [4]1850年11月14日致路易·布耶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55页。
    [1]参见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205-206页。
    [2]在描写冉·阿让穿越巴黎阴渠的一个段落中,雨果曾呼吁法国农业家以“进步”的名义,学会使用人类大便,把它变为肥料。福楼拜信中所言伯累坦(Eugene Pelletan,1813-1884)为法国左翼政治家,他所倡导的“进步”观念深为福楼拜所憎恶。后来福楼拜在《布瓦尔和佩库歇》中安排两位主人公通过非常可笑的方式把大便变为肥料,这一情节是对雨果上述提议的滑稽模仿和嘲讽。参见雨果《悲惨世界》第5部第2卷的第1节“海洋使土地贫瘠”,和本著“福楼拜与科学主义”部分下篇的“第四节”。
    [1]福楼拜1862年7月致热奈特夫人函,无日期,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iaubert 1857-1880.pp.30-31.
    [1]这里提到的德·麦斯特(J.M.de Maistre,1754-1821)是法国外交家和思想家,新天主教和反革命运动的最强有力和最有才干的领导人之一,其思想的首要原则是秩序的绝对必要性,他的不少观点堪与霍布斯相比。路易·布兰克(Louis Blanc,1811-1882)是法国社会主义政治家,被马克思称为“乌托邦社会主义者”,致力于通过改造经济来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贫困。拉蒙奈斯(Felicite Robert de Lamermais,1782-1854)为法国牧师、哲学家和政治家。引文见福楼拜1864年夏天致热奈特夫人信函,无日期。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76.
    [1]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157页。
    [2]1852年9月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p.168-169.
    [3]孔德说,圣西门主义和其它空想社会主义是“颠覆性乌托邦,······是来自于积极追求重建某种神学的人:那种神学基于含糊而无用的自然神论或与之相当的耶稣教义”。见孔德,《论实证精神》,第46-47页。
    [4]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174-175页。
    [1]同上,第182页的注释。
    [2]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第128页。
    [1]1852年5月15-1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77页。
    [2]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158页。
    [1]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第175页。
    [2]福楼拜的自然主义不是左拉式的对于自然科学语言进行滑稽模仿的自然主义。当然左拉也曾写出了人身上的自然,但这种自然却是隶属于动物的、自然决定论的自然,而一旦把人类自然等同于动物自然,这对于福楼拜而言,则并不是对人类自然的忠实,而恰恰违反了人文自然的本性。左拉式的自然主义还意味着心灵的死亡,因为他所追求的除了动物性之外,还有空想社会主义的均等。我以为,自然科学崇拜的自然主义、本能决定论的自然主义以及狂热的乌托邦社会主义的极化追求,应是左拉在福楼拜眼里所表现出来的三大可憎之处。
    [3]1878年8月(星期四)致布莱恩夫人函,无日期,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44.
    [1]1852年9月4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69.
    [1]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5-46页。
    [2]《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79页。
    [1]1871年3月31日致乔治·桑函,见Aimee L.Mckenzie 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p.193.
    [2]1871年致乔治·桑函,无日期,见Aimee L.Mckenzie 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p.198.
    [3]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389.
    [4]1875年12月致乔治·桑函,无日期,见Aimee L.Mckenzie 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pp.349-350.或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227-228.
    [1]乔治·桑1876年1月12日致福楼拜函,见Aimee L.Mckenzie 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p.351.
    [2]《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91页。
    [1]《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91-292页。
    [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8页。
    [1]1846年9月27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80.及1847年1月11日致路易丝·高莱,见该书第89页。
    [2]1852年5月15-1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78页。
    [3]同上,第478页。
    [1]1846年9月18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77.
    [1]乔治·卢卡契,《历史小说的古典形式》,《司各特研究》,文美惠编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版,第98-103页。
    [2]同上,第98页。
    [1]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司各特研究》,第23-24页。
    [2]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p.6-7.
    [1]米歇尔·莱蒙,《法国现代小说史》,徐知免、杨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2]《巴尔扎克全集》(第24卷),罗芃、王文融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7页。
    [3]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8.
    [4]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第五分册),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5]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7.
    [6]同上,p.8.
    [7]卢卡契,《帝国主义时期人道主义的抗议文学的一般特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91页。
    [1]Anne Green.Flaubert,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10-11.
    [2]卢卡契,《帝国主义时期人道主义的抗议文学的一般特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第114-115页。
    [3]同上,第124-125页。
    [4]卢卡契同时也正确地指出了像雨果和后来的反法西斯人道主义者的历史小说在艺术上的失败。即虽然这种小说与资产阶级的颓废主义针锋相对,但还不能给读者以“具体的现代的来历”,“而只是今日问题在历史中的历史折射、现代正在思想上考虑的那些问题的一种抽象的来历”。因此在主题的选择上,人道主义者的历史小说尚没有摆脱偶然性,它是从想象和问题出发,而不是从存在出发,所以常常越出历史范围,陷入现代化、抽象化、一般化的错误。这等于替我们指出了人道主义的历史小说的非历史性的一面。见卢卡契,《人民性和真实的历史精神》,《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第143页。
    [1]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7.
    [2]参见福楼拜1846年11月11日致高莱夫人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87.
    [3]“除了被表现在有着伟大的深红色背景的图画中的事件(指战争——引者),民族与民族之间、行政区与行政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争执都引不起我的兴趣”。见1846年12月11日致高莱夫人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88.
    [4]1860年7月3日致龚古尔兄弟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3.
    [1]福楼拜说,“他们是一些木偶、糖人”。参见1862年7月致热奈特夫人函,无日期,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30.
    [2]龚古尔兄弟1861年5月6日日记。转引自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7.
    [3]圣-勃夫的话。参见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46.
    [1]亨利·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226页。
    [2]同上,第261页。
    [3]同上,第241页。
    [4]1861年10月初致龚古尔兄弟函,无日期。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9.
    [5]1866年致乔治·桑函,无日期。见Aimee L.Mckenzie ed.,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p.16.
    [1]赛义德,《东方学》,王字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2-123页。
    [2]同上,第232页。
    [3]同上,第234页。
    [4]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312页。
    [1]1844年6月7日致科姆南,《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36页。
    [2]同上,第436页。
    [3]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20.
    [1]亨利·特罗哑,《不朽作家福楼拜》,第242页。
    [1]亨利·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209页。
    [2]1858年5月8日致路易·布耶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9.
    [1]详情可参阅Francis Steegmuller编入福楼拜书信中的《迦太基之行》的部分笔记,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0.
    [2]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1.
    [3]1857年8月6日致恩斯特·费多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4-5.
    [4]亨利·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第222页。
    [5]同上,第212页。
    [6]1857年5月18日致尚特比夫人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
    [1]1857年11月24日致思斯特·费多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5.
    [2]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Raymond Giraud,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64,p.144.
    [3]同上,pp.146-147.
    [4]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9.
    [5]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10.
    [6]Anne Green,"Introduction",in 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3.
    [7]1860年7月3日致龚古尔兄弟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3.
    [1]1857年6月26日致恩斯特·费多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3-4.
    [2]福楼拜1875年12月31日致乔治·桑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27.
    [3]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8.
    [1]福楼拜在1880年2月3日致莱昂·埃尼克信,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266-267.
    [2]莫泊桑为乔治·桑和福楼拜的通信所写的前言,转引自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1.
    [3]波里比阿在《通史》中只是提到过哈米尔卡尔有一个女儿,但没有名字。福楼拜在这个史料的基础上,根据巴比伦和叙利亚神庙里的女神“萨朗波”(Salambo,它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阿芙洛狄特,尤其相当于阿多尼斯传说中的忧伤的维纳斯)的名字为她施洗和命名,但福楼拜的Salammbo则是一种特别法国化的拼法。Francis Steegmuller,"Reflections:Gustave Flaubert's Correspondence",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
    [1]路易·布耶1857年9月19日致福楼拜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
    [2]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第77页。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第43页。
    [2]同上,第43页。
    [3]同上,第43页。
    [4]同上,第41-42页。
    [1]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第53页。
    [2]同上,第40页。
    [3]同上,第41页。
    [1]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42.
    [2]福楼拜时代的法国批评界几乎都或明或暗地、众口一词地宣称《萨朗波》是个“怪物”,但当他们解读这部作品时,却又都有通过不同方式“归化”该作品的企图。参见Michal Peled Ginsburg,Flaubert writing:a study in narrative strategies,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108.当代学者中对福楼拜这部最生僻、晦涩作品的最难以理解的归化性研究当属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已故教授克莱尔·阿迪生(Claire Adison)于1996年出版的专著《福楼拜的位置》,该作解释了《萨朗波》中一系列日期和事件与福楼拜的个人生活、十九世纪法国乃至欧洲许多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如认为雇佣军到达西喀与拿破仑登陆厄尔巴岛、1848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成立等事件的一致性,并由此阐释其意义。参见Claire Addison,Where Flaubert lies:chronology,mythology and hist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p.100-103.
    [1]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0.
    [2]同上,p.45.
    [1]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4.
    [2]如圣-勃夫说:“她(指萨朗波──引者)告诉她的奶妈,向她吐露她的莫名的担忧,她的不平静的窒息感,她的怠倦……《包法利夫人》的开始也是这样,当她的生活变得冗长乏味,她便一个人来到山毛榉的树林。那么可怜的萨朗波也以自己的方式体验了同样的莫名渴望和被压抑的情感。作者使用伟大的艺术,仅仅把这种被抑制的心灵和感受的痛苦移了位”。转引自Georg Lukacs,"Salammbo" 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p.145-146.
    [3]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1.
    [4]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2.
    [1]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0.
    [2]同上,p.40.
    [1]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40-41.
    [2]同上,p.43.
    [1]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p.41.也可参见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p.148-149.
    [2]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1.
    [3]同上,p.41.
    [1]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福楼拜常感到非常矛盾。龚古尔兄弟曾经在日记中记录福楼拜的抱怨,后者常常说自己不得不“冲淡如同调味沙司一般的地方色彩”,并且得不断地求助于拐弯抹角和委婉的说法,因为法语缺乏他所需要的精确词语。于是他掉进了一个陷阱:一面考虑提供精确的但又是不可读的、需要配以数页注释的晦涩陈述,一面又要考虑到陈腐的法国文学语言惯例。参见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13.
    [2]福楼拜改变了波里比阿《通史》中“Mathos”一词的拼法,去掉了它的最后一个字母“s”,并在元音“a“上加上了音调符号,使其成为法国化的“Matho”,同时它也是福楼拜自己的名字居斯塔夫(Gustave)的同义词。参见Claire Addison,Where Flaubert lies:chronology,mythology and history,p.96.
    [3]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2.
    [4]Michal Peled Ginsburg,Flaubert writing:a study in narrative strategies.pp.108-109.
    [1]Michal Peled Ginsburg,Flaubert writing:a study in narrative strategies,p.109.
    [2]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50.
    [3]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5.
    [1]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6.
    [2]安妮·格林认为,福楼拜对迦太基的政治、军事、语言、神话、法律体系、艺术、风俗的综合研究是受到维科和法国“描述史学”派影响的证据,属于泛题材研究,而不止于政治分析。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25.
    [3]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6.
    [1]福楼拜1863年2月2日致阿道夫·居洛尔特(Adolphe Gueroult)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61.
    [2]G.弗洛纳的观点在福楼拜1863年1月21日致 G.弗洛纳的信中有清楚的反映,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52-60.
    [1]福楼拜1863年1月21日致 G.弗洛纳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54.
    [1]福楼拜1863年1月21日致G.弗洛纳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54.
    [2]同上,pp.54-55.
    [1]福楼拜1863年1月21日致G.弗洛纳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55-56.
    [2]Francis Steegmuller,"Reflections:Gustave Flaubert's Correspondence",in 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50.
    [1]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五分册),第19页。
    [2]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46-47.
    [3]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42.
    [1]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52.
    [2]Anne Green,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p.17.
    [3]福楼拜1862年12月23-24日致圣-勃夫函,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43.
    [1]1846年12月11日致高莱夫人函,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p.87.
    [2]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部分和第5、10、22页。
    [1]尼采说:"兽类绝对是'非历史'地过着某种幸福生活的存在物,历史的冲动背后没有建设性的冲动,'非历史'一词用来指一种力量、一种艺术,它忘掉过去,并在自己周围划出一个有限的视野。我又认为,那样一种力量是'超历史'的,它将目光从演变进程之上转移到赋予存在一种永恒与稳定特性的事物之上──转到艺术和宗教之上"。见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第91页。
    [2]巴赫金,《关于福楼拜》,《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第97-98页。
    [1]关于西方现代性分裂的时间,卡林内斯库曾说“无法确言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19世纪前半期的某个时刻,在作为西方文明史一个阶段的现代性同作为美学概念的现代性之间发生了无法弥合的分裂”。随后他考察了戈蒂叶和波德莱尔等人的现代性概念。参见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7-48页和第49页以下。
    [1]张若名,《纪德的态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8页。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1页。
    [3]雷纳·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刘象愚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第220页。
    [1]格兰特,《现实主义》,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2]米歇尔·莱蒙,《法国现代小说史》,徐知免、杨剑泽,上海泽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页。
    [3]Jonathan Culler,Flaubert:The Uses of Uncertainty,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4,pp.26-74.
    [4]乔治·卢卡契,《论艺术形象的智慧风貌》,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0页,和《左拉诞生百年纪念》,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1页。
    [5]Georg lukacs,"Salammbo",in 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Raymond Giraud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64,p.141.
    [1]格兰特,《现实主义》,第34页。
    [2]米歇尔·莱蒙,《法国现代小说史》,第126页。
    [3]萨特,《什么是文学》,见《萨特文论选》,施康强泽,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182页。
    [4]皮埃尔·布吕奈尔,《19世纪法国文学史》,郑克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9页。
    [1]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2]Jonathan Culler.Flaubert:The Uses of Uncertainty,pp.75-134.
    [3]Graham Falconer,"Flaubert,James and the Problem of Undecidability",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vol.39,No.1,Winter 1987,Eugene:University,of Oregon,p.3.
    [4]Naomi Schor,"Introduction",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Naomi Schor and Henry E Majewski eds.,Lincol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4,p.xi.
    [5]1853年6月25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503页。
    [1]格兰特,《现实主义》,第42-56页。
    [1]左拉语,转引自卢卡契,《左拉诞生百年纪念》,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第421页。
    [2]福楼拜批评巴尔扎克道:“巴尔扎克的想象力,这是一种无处不夸张、逾常造新世的狂妄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与其说吸引我,不如说使我生气”。见格兰特,《现实主义》,第40页。福楼拜在1852年11月12日致路易丝·高莱的信中又这样批评司汤达:“我知道《红与黑》,它写得很糟,人物和写作意图都令人难以理解。……读过《红与黑》,我真不明白巴尔扎克怎么会对这样一个作者充满热情”。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1830-1857,pp.172-173.
    [3]雷纳·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刘象愚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220页。
    [1]格兰特,《现实主义》,第31-35页。
    [2]同上,第31页。
    [3]Victor Brombert,"Flaubert and 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in Naomi Schor and Henry F.Majewski eds.,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110.
    [4]尚弗勒里,《冒险家沙耳》第四节,见《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第181页。
    [5]关于福楼拜在致屠格涅夫和热奈特夫人等人的信中对左拉的严厉批评,可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242.
    [1]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242.
    [1]雷纳·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第236页。
    [2]同上,第240-246页。
    [3]卢卡契,《论艺术形象的智慧风貌》,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第185-186页。
    [1]雷纳·韦勒克,《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第246-247页。
    [2]格兰特,《现实主义》,第74页。福楼拜所发表的“现实只是一块跳板”的观点在他给屠格涅夫和莱昂·埃尼克的信中都得到表述,参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42,pp.266-267.
    [1]布鲁特勃莱、麦克法兰,《现代主义的称谓和性质》,见《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袁可嘉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9页。
    [2]参见上一章笔者关于福楼拜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部分论述。另可参阅萨特,《什么是文学》,见《萨特文论选》,第204、178页。
    [3]福楼拜1852年12月16日致高莱夫人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76.
    [1]1852年1月1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54.
    [2]布鲁特勃莱、麦克法兰,《现代主义的称谓和性质》,见《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第211页。
    [3]同上,第205页。
    [4]Victor Brombert,"Flaubert and 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p.100-102.
    [5]同上.p.100.
    [1]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唐晓渡泽,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2]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孟湄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3]Victor Brombert,"Flaubert and 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100.
    [4]Gerard Genette."Flaubert's Silences",in Marie-rose Logan ed.,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pp.185-186,p.199.
    [5]同上.p.199.
    [6]Roland Barthes,"The Reality Effect",in Tzvetan Todorov ed.,French Literary Theory toda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p.16.
    [7]Gerard Genette."Flaubert's Silences",in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pp.197-198.
    [8]马塞尔·普鲁斯特,《论福楼拜的“风格”》,见《普鲁斯特随笔集》,张小鲁译,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页。
    [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第163-164页。
    [2]福楼拜1850年9月4日于大马士革致路易·布耶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27.
    [1]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27.
    [2]Jonathan Culler,Flaubert:The Uses of Uncertainty,p.158.
    [3]《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39页。
    [1]Gerard Genette,"Flaubert's Silences",in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p.200.
    [2]《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60页。
    [3]Erich Auerbach,"Madame Bovary",in 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p.135-139.
    [4]同上,p.140.
    [5]Gerard Genette,"Flaubert's Silences",in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p.194.
    [1]Jonathan Culler,Flaubert:The Uses of Uncertainty,p.172.
    [2]同上,p.173.
    [3]同上,p.174.
    [4]Jean-Paul Sartre,"Flaubert",in 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4.
    [5]《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316-317页。
    [1]奥尔巴赫随后谈到福楼拜所揭示的世界“完全失去了真正的现实”,这种说法是从他本人的人道主义和理智立场出发得出的,他所谓“理智世界”基本上可等同于卢卡契所说的“智慧风貌”,这说明他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与福楼拜有着根本的不同。参阅Erich Auerbach,"Madame Bovary",in 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39.
    [2]Jonathan Culler,Flaubert:The Uses of Uncertainty,p.127.
    [3]Georg Lukacs,"Salammbo",in 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47.
    [4]同上,pp.148-149.
    [1]Georg Lukacs,"Salammbo",in 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49.
    [2]同上,p.150.
    [1]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p.110-111.
    [2]同上,p.111.
    [1]如下面这段描写:“这里聚集着形形色色的美人:几位纪念册侧面像式的英国女子;一名黑眼睛像维苏威火山那样炽烈的意大利女郎;身着蓝衣的三姐妹,如四月的苹果花一样鲜艳的诺曼底三姐妹;一位头发呈红棕色,戴紫水晶首饰的高个儿女子”。这种描写似乎表明了她们是各有特点的,不过就在同时。福楼拜通过莫罗的视野写出了她们的一致性和相互复制性,用第三人称复数代词来进行笼统的表述:“她们一个挨着一个,坐在没有靠背的椅子上。她们的长裙在身子周围鼓起,犹如波涛起伏,腰身浮现在波涛之上,胸衣半圆形的领口露出了乳房。每个女人手里几乎都拿着一束紫堇。手套灰暗的色泽更衬出她们手臂的白嫩……好几位女士甚至有一副近乎兽类的平静神态。这群半裸的女子聚在一起,令人想起穆斯林后宫的内室”。见《情感教育》,《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169-170页。
    [2]见《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41页。
    [1]《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276页。
    [2]Gustave Flaubert,"Diary of a Madman".in Gustave Flaubert Early writings.Robert Griffin ed.,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1,pp.161-203.
    [3]Enid Starkie,Flaubert:The Making of the Master.New York:Atheneum,1967,pp.153.154.
    [4]《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181页。
    [5]同上,第276-277页。
    [1]Shoshana Felman."Modernity of the Commonplace",in Laurence M.Porter,ed.,Critical essays on Gustave Flaubert,Boston:Hall,1986,p.33.
    [2]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59.
    [1]《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40页。
    [2]同上,第296页。
    [1]Laurence M.Porter 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p.72-74.
    [2]卡林内斯库说:“一方面是现代性和进步的概念,另一方面是颓废的概念,两者只有在最粗浅的理解中才会相互排斥”。它们都是相对的概念,其“辨证复杂性”表现在,“进步与颓废的概念是如此紧密地互相包含,以至于如果我们想作出概括,就会得到一个悖论式的结论:进步即颓废,反之,颓废即进步”。见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166页。
    [1]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173页。
    [1]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179页。
    [2]1844年6月7日致科姆南函,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下)“附录”,第435页。
    [1]Janine R.Dakyns,The Middle Ages in Franch Literature,1851-1900,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p.38.
    [1]《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50-351页。
    [2]Dennis Porter,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178.
    [3]《萨朗波》,《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545、370页。
    [1]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24页。
    [2]同上,第23页。
    [3]该作品李健吾先生译为《惨痛》,见《福楼拜评传》,第24-25页。
    [4]《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50页。
    [1]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38页。
    [2]同上,第49页。
    [3]同上,第35页。
    [4]《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50页。
    [1]《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350-351页。
    [2]同上,第351-354页。
    [3]Victor Brombert,The Novels of Flaubert:A Study of Themes and Techniqu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p.90.
    [4]另外,伊夫·瓦岱在《布瓦尔和佩库歇》的后集(指属于福楼拜计划中的内容,但因福楼拜过早去世而没能写到的结尾部分)中发现了佩库歇的颓废思想。与布瓦尔的乐观主义相反,佩库歇把人类的前途看得一片黑暗,他认识到现代人的渺小及其机器本性;由极端的个人主义和科学的狂热所导致的现代野蛮;由89精神所导致的理想、宗教和道德的没落;未来美国的统治地位;素养低下状况的全球化和因热量耗尽所导致的世界末日的到来。见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1]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182-183页。
    [2]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见《符号学美学》,董学文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3、160页。
    [1]戴维·特罗特尔,《现代主义小说》,见迈克尔·莱文斯编,《现代主义》,田智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2]Naomi Schor,"Introduction",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xi.
    [3]1852年1月16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54.
    [4]布鲁特勃莱(布雷德伯里)、麦克法兰,《现代主义的称谓和性质》,见《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第212页。
    [1]达米安·格兰特,《现实主义》,第23页。
    [2]布鲁特勃莱、麦克法兰,《现代主义的称谓和性质》,见《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第205页。
    [3]皮埃尔·布吕奈尔,《19世纪法国文学史》,第213页。
    [4]Victor Brombert,"Flaubert and 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101.
    [5]同上,p.100.
    [6]同上,p.107.
    [7]同上,p.108.
    [1]Victor Brombert,"Flaubert and 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112.
    [2]同上,p.107.
    [3]Gerard Genette,"Flaubert's Silences",in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p.200.
    [4]同上,p.200.
    [1]马塞尔·普鲁斯特,《论福楼拜的"风格"》,见《普鲁斯特随笔集》,第224页。
    [2]福楼拜,《情感教育》,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130页。
    [3]Erich Auerbach,"Madame Bovary",in 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36.
    [4]普鲁斯特,《论福楼拜的"风格"》,见《普鲁斯特随笔集》,第232页。
    [5]同上,第232-233页。
    [6]同上,第233页。
    [1]《情感教育》,见《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303页。
    [2]同上,第304页。
    [3]乔治·桑1876年1月12日致福楼拜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228-229.
    [1]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第3-4页。
    [2]乔治·卢卡契,《论艺术形象的智慧风貌》,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第188页。
    [3]同上,第418页。
    [4]同上,第420页。
    [1]Erich Auerbach,"Madame Bovary",in 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p.137-138.
    [2]Georg Lukacs,"Madame Bovary",in 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48.
    [3]Victor Brombert,"Flaubert and 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107.
    [4]同上,p.108.
    [1]Victor Brombert,"Flaubert and 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107.
    [2]Roland Barthes,"The Reality Effect",in Tzvetan Todorov ed.,French Literary Theory Today,p.16.
    [1]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22.
    [2]《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181页。
    [1]《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64-65页。
    [2]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0、19页。
    [3]《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24页。
    [1]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1]Laurence M.Porter,ed.,A Gus l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141.
    [2]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第116页。
    [3]雷蒙·德布雷·热奈特,《论<三故事>的叙述语式》,见《叙述学研究》,张寅德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8页。
    [4]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1]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第118页。
    [2]《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213页。
    [1]雷蒙·德布雷·热奈特,《论<三故事>的叙述语式》,《叙述学研究》,第425页。
    [2]同上,第430页。
    [3]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第116页。
    [4]雷蒙·德布雷·热奈特,《论<三故事>的叙述语式》,《叙述学研究》.第431页。
    [1]雷蒙·德布雷·热奈特,《论〈三故事〉的叙述语式》,《叙述学研究》,第432页。
    [2]同上,第408页。
    [1]1835年5月24日致路易·布耶函,转引自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177.
    [2]1853年5月21-22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转引自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177.
    [3]普鲁斯特,《论福楼拜的"风格"》,见《普鲁斯特随笔集》,第221页。
    [4]同上,第226-227页。
    [1]《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209-217页。
    [2]《包法利夫人》中对于农业展览会、卢昂歌剧院的描写,《圣安东尼的诱惑》中的某些对话场面,《布瓦尔和佩库歇》中的两位主人公的关系,都足按照对位法组织起来的。
    [3]普鲁斯特,《论福楼拜的"风格"》,见《普鲁斯特随笔集》,第232-233页。
    [1]Gerard Genette,"Flaubert's Silences",in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p.187.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3页。
    [1]1853年7月15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94.
    [2]1853年10月12日致路易丝·高莱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 p.199.
    [1]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18-228页。
    [2]《圣安东尼的诱惑》,《福楼拜小说全集》(中),第552页以下。
    [1]Claud Duverlie,"The Novel As Textual Wandering:An Interview With Claude Simon",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Spring 1987.
    [2]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第430页。
    [3]萨特,《什么是文学》,见《萨特文论选》,施康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页。
    [1]Roland Barthes、"The reality effect",in Tzvetan Todorov ed.,French Literature Theory Today,p.11-16.
    [2]Ihab Hassan,"POSTmodemISM:A Paracritical Bibliography",in The Postmodern Turn: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7,p.32.
    [1]Ihab Hassan."POSTmodemISM:A Para critical Bibliography".in The Postmodern Turn: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p.40.
    [2]让-弗朗索瓦·利奥塔,《何谓后现代主义》,见《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2、50页。
    [3]Ihab Hassan."POSTmodemISM:A Para critical Bibliograplay".in The Postmodern Turn: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pp.41-42.
    [1]Ihab Hassan,"POSTmodemISM:A Para critical Bibliography".in The Postmodern Turn: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p.42.
    [2]米歇尔·福柯,《什么是作者》,见《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第288-289页。
    [3]Jonathan Culler,Flaubert:The Uses of Uncertainty,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74,pp.76-77.
    [1]Linda Hutch eon,"Theorizing the post modem:toward a poetics",in 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history,theory,fiction,New York and London:Rout ledge,1988,pp.3-4.
    [1]《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124页。
    [2]如在写爱玛婚后生活的烦愁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林荫道的树叶,密密层层,映下一片绿光,照亮地面的青苔。青苔在她的脚底下,细声细气嘁喳。夕阳西下,树枝之间的天变成红颜色,树身一般模样,排成一条直线,仿佛金色底子托着一排棕色圆柱"。《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41页。另外可参见第20、43、44、79、128等页的多处类似描写。
    [1]Graham Falconer,"Flaubert,James and the Problem of Undesirability",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Vol.39,No.1,Winter 1987.
    [2]Graham Genette,"Flaubert's Silences",in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pp.197-198.
    [1]Gerard Genette,"Flaubert's Silences",in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pp.183-202.
    [2]同上,p.192.
    [3]同上,pp.192-193.
    [4]同上,p.198.
    [5]Gerard Genette,"Frontiers of Narrative",in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pp.133-137.中译参阅《叙述 的界限》,见《叙述学研究》,第284-288页。
    [1]Gerard Genette,"Flaubert's Silences",in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p.198.
    [2]罗兰·巴特,《福楼拜与句子》,见《外国文学报道》,1988年第5期。
    [1]罗兰·巴特,《福楼拜与句子》,见《外国文学报道》,1988年第5期。
    [2]同上。
    [3]Gerard Genette,"Flaubert's Silences",in 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p.199.
    [4]Roland barthes."The Reality Effeet".in French Literary Theory Today,p.11.
    [5]同上,p.11.
    [1]Roland barthes,"The Reality Effeet",in French Literary Theory Today,pp.12.
    [2]同上,p.14.
    [3]同上,p.16.
    [1]Jonathan Culler,Flaubert,The Uses of Uncertainty,pp.108-109
    [2]同上,pp.91-93.
    [1]同上,pp.75-78.
    [2]《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29页。
    [3]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91页。
    [4]笔者曾尝试从精神分析学的视角分析福楼拜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与福楼拜疾病之间的关系,力图在英法新批评框架之外探讨该问题。详见拙文《论"福楼拜问题"》(上、下),载《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和1995年第1期。
    [1]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5-226页。
    [2]同上,第228页。
    [1]参见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67,p.155.
    [2]Ihab Hassan."POSTmodemISM:A Paracritical Bibliography".in The Postmodern Turn: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p.36.
    [3]同上,p.41.
    [4]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
    [5]Jonathan Culler."The Uses of Madame Bovary",in Naomi Schor and Henry F.Majewski eds.,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5.
    [1]参见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67,p.155.
    [2]Gustave Flaubert,"Diary of Madman",in Gustave Flaubert,Early writings,p.162.
    [3]这一句汉语翻译准确地表现了原作的反讽之意。见《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149页。
    [1]Jonathan Culler,Flaubert:The Uses of Uncertainty,p.187.
    [2]《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310页。
    [3]分别参见《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64、161、31、221页。
    [1]罗兰·巴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2]同上,第187页。
    [3]同上,第187页。
    [1]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87.
    [2]同上,p.67.
    [1]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p.67-68.
    [2]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第226-227页。
    [3]同上,第227页。
    [1]《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123页。
    [1]诺斯洛普·弗莱认为,百科全书作为一种文学模式与喜剧、悲剧和传奇有别,但与梅尼普讽刺相关。所以他说:“如果我们依靠它与梅尼普讽刺的联系去解释,那么《布瓦尔和佩库歇》的百科全书结构的努力则非常好理解”。弗莱的视角与我们的理解是有一致之处的,因为正如巴赫金所说,“梅尼普讽刺”也综合使用了多种文体,而“这些插入的文体距作者的最终立场有远近的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目的在于讽刺的模仿性”。即是说,梅尼普讽刺在某种程度上仍是一种戏拟性文体。分别参见Northrop Frye,Anatomy of Critic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p.311.和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70页。
    [2]《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45-246页。
    [1]《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48页。
    [2]Linda Hutcheon,"Theorizing the postmodern:toward a poetics".in 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history,theory,fiction,pp.3-4.
    [3]Tzvetan Todorov,Introduction to Poetic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1,p.71.
    [4]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第227-228页。
    [1]Jonathan Culler,"The Uses of Madame Bovary",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p.5-7.
    [1]Jonathan Culler,"The Uses of Madame Bovary",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7.
    [2]同上,p.7.
    [3]福楼拜1870年3月20日致霍顿斯·科尔努夫人(Madame Hortense Comu)函,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p.145-146.
    [1]Francoise Gaillard,"A Little Story about the bras de fer,or How History Is Made",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p.86-87.
    [2]同上,p.93.
    [3]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p.102-103.
    [4]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154.
    [1]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p.3-4.
    [1]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见《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2]圣-勃夫的话。转引自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44.
    [3]同上,p.142.
    [4]Fredric Jameson,"Flaubert's Libidinal Historicism:Trois Contes",in 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p.76.
    [5]Eugenio Donato,The script of Decaden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43.
    [1]Mary Orr,Flaubert:writing the masculine.p.89,p.51.
    [2]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134.
    [3]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49.
    [1]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49.
    [2]同上,p.149.
    [3]同上,pp.149-150.
    [4]同上,p.150.
    [5]恩格斯在1884年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中的“家庭”部分加了这样一条注释:“马克思在1882年春季所写的一封信中,以最强烈的措辞,批评瓦格纳的《尼贝龙根》(即《尼伯龙根的指环》──引者)歌词中比比皆是的对原始时代 的完全曲解。歌词中说:‘谁曾听说哥哥抱着妹妹做新娘?'瓦格纳的这些‘色情之神',完全以现代方式,用一些血亲婚配的事情使自己的风流勾当更加耸人听闻;马克思对此回答道:‘在原始时代,姊妹曾经是妻子,而这是合乎道德的'。”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6]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50.
    [1]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51.
    [2]同上,p.151.
    [3]同上,p.151.
    [1]Georg Lukacs,"Salammbo",in Raymond Girau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p.153.
    [2]同上,p.148.
    [3]卢卡契引用的圣-勃夫的话。参见同上,p.144.
    [4]巴赫金指出,福楼拜思想的一个特点是“拒绝幼稚的人道主义”和“人道精神的退化”。见巴赫金,《关于福楼拜》,《巴赫金全集》(第四卷),钱中文主编,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实际上这种思想倾向在福楼拜青年时代就已产生,在1839年7月15日写给厄内斯特·谢瓦里埃(Ernest Chevalier)的信中,福楼拜坦言他崇拜象尼禄(Nero)和萨德侯爵这样的人物:“这些怪物向我解释了什么是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补充、致高点和道德。他们是伟大的人物,是不朽者”。由此看出,非理性和道德败坏在福楼拜那里始终与真正的历史统一在一起。见Francis Steegmuller,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p.11.
    [1]除了计划中的这部东方作品,福楼拜还在信中展示了他创作其它作品的梦想。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39.
    [1]《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24页。
    [1]《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26页。
    [2]理查德·扎克斯在《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中揭示了类似的道理。他认为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痔疮发作使他无法骑马出去查看战况和部队,影响了这位伟大的战略家指挥战斗,从某种意义上说,拿破仑疼痛的屁股改变了十九世纪以后的历史进程。可参见扎克斯《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中的相关章节。一两个世纪以来,史家多引述众多不同的理由来论述与这次战役有关的法国史乃至世界史,不过鲜有把拿破仑痔疮发作的事情列入其中的;一般的教科书作者在论述过去的人与事时,往往会把自己的叙述弄得非常符合逻辑和秩序,但这部书使我们认识到,历史是一堆凌乱不堪的偶然性细节的组合。
    [3]《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28页。
    [1]《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30-231页。
    [2]同上,第231-232页。
    [1]《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32页。
    [1]《布瓦尔和佩库歇》,《福楼拜小说全集》(下),第239页。
    [2]同上,第240-241页。
    [1]纪德,《十本法国小说》,见《纪德文集》(文论卷),桂裕芳等译,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2页。
    [2]纪德,《纪德文集》(日记卷),李玉民译,花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2、497页。
    [3]同上,第46页。
    [1]纪德,《纪德文集》(日记卷),第180-181页。
    [2]李健吾,《福楼拜评传》,第10页。
    [1]普鲁斯特,《论福楼拜的“风格”》,见《普鲁斯特随笔集》,第221页。
    [2]同上,第229页。
    [3]同上,第233页。
    [4]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261.
    [5]同上,p.261.但这两篇仿作和普鲁斯特1910年所写的另一篇札记《关于福楼拜的补充之言》皆没有被中译本的《驳圣-勃夫》收入。见《驳圣勃夫》,王道乾译,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参见普鲁斯特,《论福楼拜的“风格”》,《普鲁斯特随笔集》,第232页,和涂卫群,《寻觅普鲁斯特的方法──论阅读》,《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
    [2]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261.
    [3]纳博科夫在谈及福楼拜的未完成过去时态时说:“普鲁斯特在某篇文章里说过,福楼拜运用未完成式来表达时间。普鲁斯特说,这种未完成式使福楼拜能表现时间的连续及统一”。这表明普鲁斯特以自己的时间体验评论了福楼拜。见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185-245页。
    [4]普鲁斯特,《伯爵夫人》,见《驳圣勃夫》,第24-25页。
    [1]参见T.W.Adorno,Aesthetic Theory,Routledgy & Kegan Paul,1984,p.399。和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208页。
    [1]张容在《法国当代文学》中对萨特的文学批评包括《家庭白痴》的方法作了介绍,不过她认为萨特的文学批评对后世没有形成影响,这似乎忽略了《家庭白痴》在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批评中的作用。海泽尔·巴恩斯和拉卡普拉(Dominick LaCapla)都认为,乔纳森·卡勒实际上大量借鉴、挪用并发展了萨特的不少洞见。分别参见张容,《法国当代文学》,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250-251页,和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377,p.386.
    [2]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401.
    [3]本雅明·巴特、哈利·列文、罗纳德·阿隆索和皮埃尔·戴阿兹的评论,均见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p.419-420,第15个注释。
    [4]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401.
    [1]Hazel Barnes,Sartre and Flaubert,pp.401-403.
    [2]Jean Paul Sartre,The family idiot:Gustave Flaubert,1821-1857,volume 5,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pp.8-9.
    [3]张容,《法国当代文学》,第54页。
    [4]米歇尔·布托尔,《小说的空间》、《对小说技巧的探讨》,见《新小说派研究》,第111、140页。
    [1]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与《语言的牢笼》合印本,李自修译,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2]可参阅罗伯-格里耶的文章《自然、人道主义、悲剧》,见《新小说派研究》,第73页。
    [3]参见雅克·里拉尔,《“新小说”与社会》,见《新小说派研究》,第523-526页。
    [1]让·里加尔杜的以上发挥分别参见他的《句子的战斗》和《一部小说的诞生》等文,见《新小说派研究》,第640-641页。
    [1]罗伯-格里耶,《重现的镜子》,杜莉、杨令飞译,北岳文艺出版,1993年版,第5页。
    [2]同上,第23页。
    [3]同上,第200页。
    [1]1861年致热奈特夫人函,无日期。见Francis Steegmuller ed.,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p.20.
    [2]罗伯-格里耶,《重现的镜子》,第33页。
    [3]同上,第34-35页。
    [1]罗伯-格里耶,《重现的镜子》,第194页。
    [1]罗伯-格里耶,《重现的镜子》,第194-196页。
    [2]《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51页。
    [1]《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52页。
    [2]罗伯-格里耶,《重现的镜子》,第199页。
    [3]《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小说全集》(上),第53页。
    [4]罗伯-格里耶,《重现的镜子》,第198-199页。
    [1]罗伯-格里耶,《重现的镜子》,第205页。
    [2]同上,第206页。
    [3]比如他的电影文学作品《伊甸园及其后》是由12个属于现当代范畴的、近百年来曾被多次使用的主题(如迷宫、舞蹈、复制品、水、门等)酝酿生成的,每个主题都按照不同的顺序重复过10次,以构成10个连续的系列。实际上像《嫉妒》等作品的组织也无不如此。参见罗伯-格里耶,《重现的镜子》,第206页。
    [1]Henry James,Letters,Fictions,Lives:Henry James and William Dean Howells,Michel Anesco,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116.
    [2]David Gervais,Flaubert and Henry James:a study in contrasts,London:Macmillan,1978,p.34.
    [3]同上,p.346,p.316.
    [1]David Gervais,Flaubert and Henry James:a study in contrasts,pp.x-xi.
    [2]芭芭拉·斯马雷说:“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人类的幻觉对于福楼拜的激情和气质有着空前的吸引力,因为激情和气质已经从人们关于终极外在现实的概念中退却,同时在他那里,这种幻觉也变得具有空前的反讽性。这一双重意识导致他借助于‘双眼视觉'来处理人物的生活,它是一种双重观点(double perspective),它通过反讽现实主义的连续的对位法来表示主人公的私人经验和激情”。Barbara Smalley,George Eliot and Flaubert:pioneers of the modern novel.Athens:Ohio University.Press,1974,p.vi.
    [3]同上,p.vi.
    [1]Joseph Conrad,The Collected Letters of Joseph Conrad,Frederick R.Karl and Laurence Davies eds.,Volume 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p.111.
    [2]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198页。
    [3]Lawrence Thornton,"Conrad,Flaubert,and Marlow:Possession and Exorcism",Comparative literature,Vol.34,No.2.spring 1982,pp.150-151.
    [1]Ford Madox Ford,The Ford Madox Ford Reader,Sondra J.Stang,ed.,Manchester,UK:Carcanet,1986,p.181.
    [2]Michael J.Hoffman,Gertrude Stein,Boston:Twayne,1976,p.140.
    [3]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116.
    [1]Ezra Pound,Polite Essays,Norfolk,CT:New Directions,1940,pp.82-83.
    [2]博尔赫斯,《<布瓦尔和佩库歇>的辩护》(中译为《(布法和白居谢)的辩护》),见《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上),林一安主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页。
    [3]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186-187.
    [4]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471页。
    [1]梅尔文·弗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申丽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2]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121.
    [3]Andre Bleikasten,"Faulkner from a European Perspective",in Philip M.Weinstein,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illiam Faulkn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5,p.77.
    [4]福克纳在接受记者访谈时说的话。见《福克纳评论集》,李文俊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0页。
    [1]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9.
    [1]Vladimir Nabokov,"Gustave Flaubert:Madame Bovary",in Vladimir Nabokov,Lectures on Literature,Fredson Bowers,ed.,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0,pp.125-177.中文见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185-245页。
    [2]约翰·巴斯等,《叙说巴塞尔姆》,见唐纳德·巴塞尔姆,《白雪公主》“附录”,周荣胜等译,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第375页。
    [3]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154.
    [1]Julian Barnes,Flaubert's parrot,p.23,pp.49-65,p.128,p.153.
    [2]同上,pp.174-179.
    [3]同上,p.87.
    [4]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6-178、230-231、 254页。
    [1]戴维·特罗特尔,《现代主义小说》,见迈克尔·莱文斯编,《现代主义》,田智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2]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206-207.
    [1]参阅马克斯·勃罗德《卡夫卡传》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叶廷芳、黎奇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卡夫卡1912年魏玛之行的日记表明,《情感教育》是卡夫卡的枕边书,该日记还透露出他与人一起朗读《情感教育》的信息。见卡夫卡,《魏玛之行》,《卡夫卡随笔集》,叶廷芳、黎奇等编译,海天出版 社,1993年版,第302页。
    [1]伯尔特·那格尔,《卡夫卡思想与艺术的渊源》,见克劳斯·瓦根巴赫,《卡夫卡传》,周建明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02页。
    [2]同上,第302-303页。
    [3]博尔赫斯在《<布瓦尔和佩库歇>的辩护》中说:“《布瓦尔和佩库歇》的时间向永恒倾斜;所以主人公不死,继续在卡昂附近抄写他们不合潮流的蠢名录,在1914年时像在1870年时一样无知;所以,此作品是向后看的,朝伏尔泰、斯威夫特和东方的寓言看的,朝前看,则是向着卡夫卡了”。见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上),林一安主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页。
    [4]伊哈布·哈桑也把卡夫卡列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交汇之地”,但遗憾的是,他连福楼拜提都没提。Ihab Hassan,"POSTmodernISM:A Para critical Bibliography",in The Postmodern Turn: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p.42.
    [1]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344页。
    [2]伯尔特·那格尔,《卡夫卡思想与艺术的渊源》,见克劳斯·瓦根巴赫,《卡夫卡传》,第302页。
    [3]同上,第302-307页。
    [1]Miguel de Unamuno,"The Novel of Don Sandalio,chessplayer",in Miguel de Unamuno,Ficciones:Four Stories and a pla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6,p.181.
    [2]Laurence M.Porter,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p.20.
    [3]略萨,《潘上尉与劳军女郎》,孙家孟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9-33页。译者在“前言”中认为,略萨所使用的这种方法是“一种新的结构方法,也是巴尔加斯·略萨对传统小说技巧的一个突破”。但应当认识到,略萨所使用的方法实际上是由福楼拜最早开创的。
    [4]《永远纵欲》(La org a perpetua:Flauberty 'Madame Bovary'),被Helen Lane英译为The Perpetual Orgy:Flaubert and 'Madame Bovary',由Farrar Straus Giroux出版社出版于1986年。随后美国学者Roger Shattuck和Katherine S.Kovacs等人纷纷撰文探讨福楼拜与略萨之间的关系。如Roger Shattuck 在评论《永远纵欲》时认为,“虽然略萨在他的那些具有高度冒险性和政治敏感的小说里不像福楼拜那样写作,但他的富有动感的和灵活有力的文风却吸收了福楼拜的许多影响”;Katherine S.Kovacs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略萨的全部作品都是对福楼拜的回应、重写和再阐释”。分别参见Roger Shattuck,"The Bureaucrat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Sex in Flaubert and Vargas Llosa,"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Vol.21.No.1,Spring,1984.和他的书评"Mad About the Guy──The Perpetual Orgy:Flaubert and 'Madame Bovary'",in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vol.34,No.12,July 16,1987.以及Katherine S.Kovacs,"Obsessed by Flaubert",in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Vol.34,No.19,December 3,1987.
    [1]博尔赫斯,《曲径分岔的花园》,见《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陈众议编,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136、138页。博尔赫斯,《对时间的新驳斥》,见《博尔赫斯文集》(诗歌随笔卷),陈东飚等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270-280页。博尔赫斯,《时间》,见《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王永年等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187-194页。
    [2]博尔赫斯,《叛徒与英雄的故事》,见《博尔赫斯文集》(小说卷),第160-164页。
    [1]勒内·基拉尔,《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第159页。
    [2]博尔赫斯,《论书籍崇拜》,见《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上),第436页。
    [3]博尔赫斯,《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见《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第110-111页。
    [1]博尔赫斯,《<布瓦尔和佩库歇>的辩护》,见《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上),第201-205页。
    [1]博尔赫斯,《福楼拜和他典范的目标》,《博尔赫斯全集》(散文卷,上),第206页。
    [2]博尔赫斯,《老夫人》,见《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第347-352页。
    阿隆,雷蒙《论治史》,西尔维·梅祖尔编注,冯学俊、吴鸿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奥尔巴赫,埃里希《模仿论》,吴麟绶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巴尔,米克《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文集》,叶雨寒译,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艺》,艾珉、黄晋凯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巴特,罗兰《文之悦》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巴特,罗兰《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巴特,罗兰《写作的零度: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李幼蒸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1年版。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钱中文主编,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巴勒克拉夫,杰弗里《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巴雷特,威廉《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巴塞尔姆,唐纳德《白雪公主》,周荣胜、王柏华译,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
    巴特勒,玛里琳《浪漫派、叛逆者及反动派:1760-1830年间的英国文学及其背景》,黄梅、陆建德译,辽宁教育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贝尔,丹尼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贝克,雷登《存在主义与心理分析》,叶玄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年版。
    贝勒尔,恩斯特《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李朝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本雅明,瓦尔特《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本雅明,瓦尔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本雅明,瓦尔特《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本雅明,瓦尔特《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隋诗人:论波德莱尔》,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鲍曼,齐格蒙特《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鲍曼,齐格蒙特《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鲍曼,齐格蒙特《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鲍曼,齐格蒙特《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鲍曼,齐格蒙特《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鲍曼,齐格蒙特《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宾克莱,路德《理想的冲突》,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涫,1994年版。
    博德里亚尔,让《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林一安主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文集》,陈众议等编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肖聿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李宗杰、徐式谷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86年版。
    勃罗德,马克斯《卡夫卡传》,叶廷芳、黎奇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波普尔,卡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忠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波普尔,卡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波普尔,卡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波普尔,卡尔《走向进化的知识论: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续集》,李本正,范景中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波普尔,卡尔《二十世纪的教训》,王凌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波德莱尔,夏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布拉德伯里,马尔科姆《美国现代小说论》,王晋华译,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布雷德伯里、麦克法兰编《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布莱,乔治《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布斯,韦恩《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布吕奈尔,皮埃尔《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史》,郑克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布吕奈尔,皮埃尔《20世纪法国文学史》,郑克鲁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曹顺庆主编《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曹顺庆《跨文化比较诗学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茨威格,斯蒂芬《巴尔扎克传:伟大的平凡》,攸然译,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
    德里达,雅克《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德曼,保罗《解构之图》,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德勒兹,吉尔《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冯炳昆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恩多,盖《魔鬼圣者:情色文豪萨德传奇的一生》,陈苍多译,台北新雨出版社,2001年版。
    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费什,斯坦利《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福柯,米歇尔《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福柯,米歇尔《疯癫与文明》,刘北城、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福柯,米歇尔《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福柯,米歇尔《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福柯,米歇尔《知识考古学:福柯作品》,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福柯,米歇尔《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福柯,米歇尔《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福克纳,彼德《现代主义》,邹羽译,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弗莱《现代百年》,盛宁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弗兰克,约瑟夫《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1年版。
    弗里德曼,梅尔文《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申丽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福楼拜《福楼拜小说全集》(上、中、下卷),李健吾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福楼拜《福楼拜短篇小说选》,郎维忠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弗斯特《自然主义》,王林译,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高奋《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源与流》,宁波出版社,2000年版。
    高概,让一克劳德《话语符号学》,王东亮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高建为《自然主义诗学及其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影响》,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高辛勇《修辞学与文学阅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格兰特《现实主义》,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格里芬,大卫《后现代科学》,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格里芬,大卫《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格里芬,大卫《超越解构》,鲍世斌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歌德《歌德谈话录》,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歌德《歌德自传,诗与真》,李咸菊译,团结出版社,2004年版。
    戈登,罗伊丝《塞缪尔·贝克特和他的世界》,唐盈等译,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顾彬,沃尔夫冈《关于“异”的研究》,曹卫东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郭宏安《伊甸园中的一枚禁果──波德莱尔与<恶之花>》,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哈丁,桑德拉《科学的文化多元性: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认识论》, 夏侯炳、谭兆民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哈耶克,弗里德利希·冯《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哈耶克,弗里德利希·冯《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哈耶克,弗里德利希·冯《法律、立法与自由》(全三卷),邓正来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哈耶克,弗里德利希·冯《通往奴役之路》,谭爽译,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
    哈维,戴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成穷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海德格尔等《海德格尔与有限性思想》,孙周兴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哈切恩,琳达《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加拿大现代英语小说研究》,赵伐、郭昌瑜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汉弗莱,罗伯特《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刘坤尊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何兆武主编《西方近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全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洪汉鼎《斯宾诺莎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胡克,悉尼《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黄晋凯《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基拉尔,勒内《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罗艽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纪德《纪德文集》,桂裕芳等译,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
    蒋承勇等《欧美自然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卡尔,弗莱德里克《现代与现代主义:西方文化思潮的历史转型》,陈永国、傅景川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卡岑巴赫《赫尔德传》,任立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卡夫卡《卡夫卡文集》,木青、赤丹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卡夫卡《卡夫卡随笔集》,叶廷芳、黎奇等编译,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
    卡勒,乔纳森《论解构》,陆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卡勒,乔纳森《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卡林内斯库,马泰《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克拉夫特,赫伯特《卡夫卡小说论》,唐文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克里格,莫瑞《批评旅途:六十年代之后》,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克斯勒,迪尔克《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郭锋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克勒默-马里埃蒂《实证主义》,管震湖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克罗奇,贝奈戴托《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科恩《科学中的革命》,鲁旭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昆,汉斯《论基督徒》,杨德友译,三联书店,1995年版。
    昆德拉,米兰《被背叛的遗嘱》,孟湄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昆德拉,米兰《小说的艺术》,唐晓渡译,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拉康,雅克《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冯·赖特,《知识之树》,陈波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勒高夫,雅克等编《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勒韦尔,莫里斯《萨德大传》,郑达华、徐宁燕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莱蒙,米歇尔《法国现代小说史》,徐知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莱文森,迈克尔编《现代主义》,田智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黎维埃尔,弗朗索瓦《卡夫卡:迷宫的恶梦》,郑克鲁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版。
    李尔刚、李丹晶《自然主义大师──左拉述评》,时代文艺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李健吾《福楼拜评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李健吾《李健吾文集》,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李健吾《李健吾文学评论选》,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李健吾《李健吾批评文集》,郭宏安编选,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李平《海德格尔:被逐出神学的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李维屏《乔伊斯的美学思想和小说艺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文俊编选《福克纳评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理查,让-彼埃尔《文学与感觉:司汤达与福楼拜》,顾嘉琛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里克曼,H《狄尔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柳鸣九、郑克鲁、张英伦《法国文学史》(上、中、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9、1981、1991年版。
    柳鸣九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柳鸣九编选《萨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柳鸣九编选《新小说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刘象愚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鲁特凯维奇《从弗洛伊德到海德格尔:存在精神分析评述》,关谷鹰译,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
    卢卡奇,乔治《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张西平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卢卡契,乔治《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1981年版。
    卢卡契,乔治《审美特性》,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陆建德《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陆建德主编《现代主义之后:写实与实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略萨《潘上尉与劳军女郎》,孙家孟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罗伯-格里耶,阿兰《快照集:为了一种新小说》,余中先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罗伯-格里耶,阿兰《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邓永忠等译,陈侗、杨令飞编,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罗伯-格里耶,阿兰《重现的镜子》,杜莉、杨令飞译,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罗斯《斯宾诺莎》,谭鑫田、傅有德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罗斯诺,波林《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马丁,华莱士《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唐钺、梁志学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里埃蒂《实证主义》,管震湖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马利坦,雅克《科学与智慧》,尹今黎、王平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孟宪义《福楼拜》,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莫洛亚《屠格涅夫传》,江上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4年版。
    莫洛亚《夏多布里昂传》,罗国林,管筱明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墨菲,加德纳和约琴夫·柯瓦奇《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林方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诺尔-塞蒂纳,卡林《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王善博等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普鲁斯特,马塞尔《普鲁斯特随笔集》,张小鲁译,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
    普鲁斯特,马塞尔《驳圣勃夫》,王道乾译,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普什科夫,《法国文学简史》,盛澄华、李宗杰译,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齐马,彼埃尔·V《社会学批评概论》,吴岳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乔伊斯《尤利西斯》,萧乾、文洁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钱林森《法国作家与中国》,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邱觉心《早期实证主义哲学概观:孔德、穆勒与斯宾塞》,四川人民出版 社,1990年版。
    热奈特,热拉尔《热奈特论文集》,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热奈特,热拉尔《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萨德,德《朱斯蒂娜》,韦虹等译,哈尔滨出版社,1999年版。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萨特《萨特文论选》,施康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萨特《生活·境遇:萨特言谈、随笔集》,秦裕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赛义德,爱德华《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赛义德,爱德华《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绍伊博尔德,冈特《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宋祖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社科院外文所编《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舍勒,马克斯《资本主义的未来》,罗悌伦等译,罗悌伦等译,1997年版。
    舍勒,马克斯《舍勒选集》,刘小枫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舍勒,马克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
    盛宁《新历史主义》,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1995年版。
    史忠义《20世纪法国小说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世界文论”编委会《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施太格缪勒,W《当代哲学主流》(上、下),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89、1992年版。
    斯宾格勒,奥斯瓦尔德《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斯宾诺莎《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顾寿观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斯宾诺莎《伦理学》,刘晟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并论最足以指导人达到对事物的真知识的途径》,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斯泰恩,J.L.《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刘国彬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泰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泰特罗,安东尼《本文人类学》,王宇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特罗亚《不朽作家福楼拜》,罗新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特罗亚《巴尔扎克传》,胡尧步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托马斯,尚塔尔《萨德侯爵传》,管筱明译,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屠格涅夫《屠格涅夫全集》,力冈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涂卫群《从普鲁斯特出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涂卫群《普鲁斯特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瓦岱,伊夫《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瓦莱里《文艺杂谈》,段映虹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瓦根巴赫,克劳斯《卡夫卡传》,周建明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王晓路《视野意识问题: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钦峰《后现代主义小说论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韦伯,马克斯《韦伯文集》,韩水法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韦伯,马克斯《入世修行:马克斯·韦伯脱魔世界理性集》,王容芬、陈维纲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韦伯,马克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韦勒克,雷纳《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刘象愚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韦勒克,雷纳《近代文学批评史》,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维科《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吴岳添《法国文学流派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吴岳添《萨特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吴岳添《法国小说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西美尔《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刘小枫编,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夏多布里昂《墓中回忆录》,郭宏安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夏多布里昂《夏多布里昂精选集》,许钧编选,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伊格尔顿,玛丽《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胡敏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伊格尔顿,特里《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伊格尔斯《历史主义的由来及其含义》,王晴佳译,载《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
    伊瓦青柯,A.X《福楼拜》,盛澄华、李宗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年版。
    袁可嘉编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扎东斯基《卡夫卡和现代主义》,洪天富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扎克斯,理查德《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李斯译,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詹姆逊,弗雷德里克《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詹姆逊,弗雷德里克《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与《语言的牢笼》合印本,李自修译,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詹姆逊,弗雷德里克《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张若名《纪德的态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张容《法国当代文学》,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赵敦华编《欧美哲学与宗教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朱雯等编《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郑克鲁《现代法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郑克鲁编著《法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郑克鲁《雨果》,香港三联书店,1990年版。
    郑克鲁《法国文学论集》,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
    左拉,爱弥尔《泰蕾丝·拉甘玛德兰·费拉》,罗国林等译,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
    左拉《左拉文学书简》,吴岳添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左拉《左拉精选集》,柳鸣九编选,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左拉,德尼丝·勒布隆《我的父亲左拉》,李焰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Addison,Claire.Where Flaubert lies:chronology,mythology and hist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Adorno,T.W.Aesthetic Theory.Routledgy & Kegan Paul,1984.
    Barnes,Hazel Estella.Sartre and Flaubert.Chicago:Univ.of Chicago Pr.,1981.
    Barnes,Julian.Flaubert's parrot.London:Jonathan Cape,1984.
    Bart,Benjamin F.The legendary sources of Flaubert's Saint Julien.Toronto;Buffal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7.
    Bart,Benjamin F.Flaubert.Sylacuse:Sylacuse University Press,1967.
    Barthes,Roland.New critical essays.translated by Richard Howar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Berg,William J.,Michel Grimaud,and George Moskos,eds.Saint/Oedipus:psychocritical approaches to Flaubert's art.Ithaca: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2.
    Becker,George,ed.Documents of Modern Literary Reali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Berlin,Isaiah.Against the Current: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London:Hogarth Press,1979.
    Brombert,Victor H.The hidden reader:Stendhal,Balzac,Hugo,Baudelaire,Flaubert.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
    Brombert,Victor.The Novels of Flaubert:A Study of Themes and Techniqu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Carrere,Jean.Degeneration in the great French masters:Rousseau,Chateaubriand,Balzac,Stendhal,Sand,Musset,Baudelaire.Flaubert,Verlaine,Zola.Translated by Joseph McCabe.Freeport,N.Y.;London:Books for Libraries Press:T.Fisher Unwin,Ltd.,1967.
    Conrad,Joseph.The Collected Letters of Joseph Conrad.Frederick R.Karl and Laurence Davies eds.,Volume 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Culler,Jonathan D.Flaubert:the uses of uncertainty.Ithaca,N.Y.: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4.
    Danahy,Michael.The feminization of the novel.Gainesville: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c1991.
    Donato,Eugenio.The script of Decaden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Durant,Will.Adventures in genius.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31.
    Fairlie,Alison.Imagination and language:collected essays on Constant,Baudelaire,Nerval,and Flaubert.edited by Malcolm Bowie.Cambridge[E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Flaubert,Gustave.Flaubert in Egypt:a sensibility on tour:a narrative drawn from Gustave Flaubert's travel notes & letters.Boston:Little,Brown,1972.
    Flaubert,Gustave.Madame Bovary:Backgrounds and sources,essays in criticism.ed.Paul de Man.New York:W.W.Norton.1965.
    Flaubert,Gustave.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30-1857.ed.Francis Steegmuller,Cambridge,Mass.:Belknap Pr.,1980.
    Flaubert,Gustave.The letters of Gustave Flaubert 1857-1880.ed.Francis Steegmuller,Cambridge,Mass.:Belknap Pr.,1982.
    Flaubert,Gustave.Early Writings.transla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 Griffin.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1.
    Flaubert,Gustave.Three tales.translated by A.J.Krailsheimer.Oxford[Englan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Flaubert,Gustave.November.New York,N.Y.:Carroll and Graf Pub.,Inc.,1987.
    Ford,Ford Madox.The Ford Madox Ford Reader.ed.Sondra J.Stang,Manchester,UK:Carcanet,1986.
    Frye,Northrop.Anatomy of Critic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7.
    Genette,Gerard.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
    Gervais,David.Flaubert and Henry James:a study in contrasts.London:Macmillan.1978.
    Ginsburg,Michal Peled.Flaubert writing:a study in narrative strategies.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Giraud,Raymond,ed.Flauber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4.
    Glynn,Simon.Sartre:an investigation of some major themes.Brookfield,Vt.,USA:Gower,1987.
    Green,Anne.Flaubert and the historical novel:Salammbo reassess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Pr.,1982.
    Hassan,Ihab.The Postmodern Turn: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Columbus: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7.
    Heath,Stephen.Gustave Flaubert,Madame Bova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Pr.,1992.
    Hoffman,Michael J.Gertrude Stein.Boston:Twayne,1976.
    Huneker,James.Egoists.New York:C.Scribner's sons,1909.
    Hutcheon,Linda.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history.Theory,fiction.New York and London:Rout ledge,1988.
    Istael-Pelletier,Aimee.Flaubert's straight and suspest saints:the unity of Trois contes.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Co.,1991.
    James,Henry.Selected Literary Criticism.M.Shapira ed.,Harmondsworth:Penguin,1968.
    James,Henry.Letters,Fictions,Lives:Henry James and William Dean Howells.ed.Michael Anesco,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Johnson,Sharon P.Boundaries of acceptability:Flaubert Maupassant,(#12),and Cassatt.New York:P.Lang.2000.
    Kaplan,Louise J.Female perversions:the temptations of Emma Bovary.New Jersey:Jason Aronson,1991.
    Kaye,Richard A.The flirt's tragedy:desire without end in Victorian and Edwardian fiction.Charlottesville: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2002.
    Levin,Harry.The Gates of Hor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3.
    Lottman,Herbert R.Flaubert:a biography.Boston:Little,Brown,1989.
    Moseley,Merritt.Understanding Julian Barnes.Columbia,S.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7.
    Mullen Hohl,Anne.Exoticism in(#12):The Languages of Myth,Religion,and War.Birmingham,AL:Summa,1995.
    Nabokov,Vladimir.Lectures on Literature.Fred son Bowers,ed.,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0.
    Orr,Mary.Flaubert:writing the masculine.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arlej,Piotr.The romantic theory of the novel:genre and reflection in Cervantes,Melville,Flaubert,Joyce,and Kafka.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7.
    Paulson,William R.Sentimental education:the complexity of disenchantment.New York: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1992.
    Porter,Dennis.Haunted journeys:desire and transgression in European travel writing.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Porter,Laurence M,ed.Critical essays on Gustave Flaubert.Boston:Hall,1986.
    Porter,Laurence M.and Eugene F.Gray.eds.Gustave Flaubert's Madame Bovary:a reference guide.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2002.
    Porter,Laurence M,ed.A Gustave Flaubert encyclopedia.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2001.
    Porter,Laurence M.,and Eugene F.Gray,eds.Approaches to teaching Flaubert's Madame Bovary.New York: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1995.
    Pound,Ezra.Polite Essays.Norfolk,CT:New Directions,1940.
    Prendergast,Christopher.The order of mimesis:Balzac,Stendhal,Nerval,Flaubert.Cambridge[Cambridge shi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Reed,Arden.Manet,Flaubert,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i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Roe,David.Gustave Flaubert.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9.
    Sand,George.The George Sand-Gustave Flaubert letters.London:Duckworth & Co.,1922.
    Sarat,Austin,and Thomas R.Kearns,eds.History,memory,and the law.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9.
    Sartre,Jean Paul.The family idiot:Gustave Flaubert,1821-1857.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1993.
    Schor,Naomi,and Henry F.Majewski,eds.Flaubert and Postmodernism.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4.
    Schor,Naomi.Breaking the Chain:Theory,and French Realist Fic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
    Schlossman,Beryl.The Orient of style:modernist allegories of conversion.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Smalley,Barbara.George Eliot and Flaubert:pioneers of the modern novel.Athens:Ohio University Press,1974.
    Starkie,Enid.Flaubert:The Making of the Master.New York:Atheneum,1967.
    Stephen L.Tanner,Paul Elmer More:Literary criticism as the history of ideas.Provo:Brigham Young University,1987.
    Todorov,Tzvetan.ed.French Literary Treory Toda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Todorov,Tzvetan.Introduction to Poetic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1.
    Tooke,Adrianne.Flaubert and the pictorial arts:from image to tex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Wall,Geoffrey.Flaubert,a life.New York:Farrar,Straus,and Giroux,2002.
    Weinstein,Philip M.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William Faulkn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Wiener,Philip P.,ed.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s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deas.Volume 2,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73.
    Wing,Nathaniel.The limits of narrative:essays on Baudelaire,Flaubert,Rimbaud,and Mallarme.Cambridge[Cambridge shir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