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实的结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博士论文之目的,并非是要描述或诠释历史事实的本质,这实际上恰恰是我所放弃的任务;我更愿意在本论文中发展或明确一些概念,如“客观历史”等,并希望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以一种更富成效的方式来谈论历史事实。
     为此,本论文将坚持一首要信念,即存有一独立的历史实在,且接受如下关于历史之定义,即“历史”一词包含两层含义:(1)过去人类各种活动的全体,以及(2)我们现在用它们来构造的叙述或说明。在本论文中,前者被称为历史Ⅰ,后者为历史Ⅱ。
     本来,历史Ⅰ不能为任何思维或语言所捕捉,但通过区分作为描写性概念的“客观”及规范性概念的“客观”,本论文将日常用法中的历史Ⅰ抽象出一概念,即“客观历史”,并界定此概念与历史Ⅱ即历史文本之关系,即弗雷格所提出的意谓与意义之分别。由此,历史文本便只是指涉辨识客观历史的方式,无关乎真假,抑或是说,“真”或“假”不能作为历史文本的评判标准,且历史文本的价值关键在于其用法。在此,必须指出,客观历史与历史文本绝对是不同质的,但在历史学的研究实践之中,二者却往往是以“客观-文本历史”这样一个复合概念的面貌出现。当然,这一复合概念并非不可存在于历史学之中。事实上,本论文认为,至少从知识进步的角度上,知道a=b要比a=a更有价值,因为正如康德所说,我们不需要任何信息便可确认前者,而后者却不总是能够先验地建立起来。
     不过,本论文有理由对客观历史与历史文本二者严格区别,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精读卡尔·贝克尔之经典文本《什么是历史事实》,构建一包含有客观史实(A)、观念史实(B)、非客观史实(A)与非观念史实(B)四范畴的结构模型:
     如上图所示,A∩B、A∩B、A∩B和A∩B即分别表示客观史实与观念史实之交集、观念史实与非客观史实之交集、客观史实与非观念史实之交集与非客观史实与非观念史实之交集。
     作为一元史学范畴,客观史实与观念史实之交集A∩B,在历史学之日常实践中,并无实现的可能。原因在于,客观史实与观念史实二者具有互补性,历史学家不可能同时取得对两者的准确把握,客观史实愈趋于精确,观念史实就愈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反之亦然。
     A∩B,即观念史实与非客观史实之交集,历史学家若浅尝辄止,极易将其逐出于历史学范域之外。但是,不容否认,此一范畴的确存在于历史学之日常实践之中,且对准确界定历史事实之性质效用卓著。具体言之,在历史学视野之内,此一范畴可从如下四层次入手加以考察:A∩B反映某种基本真实;A∩B掩盖和篡改某种基本真实;A∩B掩盖某种基本真实的不在场;以及A∩B与任何真实完全没有联系,纯粹是自身的拟像。
     至于A∩B和A∩B此二范畴,皆非历史学家在其日常实践中所可能遇到。但是,前者指称“沉默的客观史实”,尽管不能直接观察之,但其于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历史画面而言,不可或缺;而后者可界定为海德格尔意义上的“无”,或可参照狄拉克关于正电子之表述以为一隐喻,理解此范畴。
     如果我们不考虑A∩B这一典型的形而上学范畴,则A∩B、A∩B及A∩B三者之关系便可于一个三角形中表现无遗。其中,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对应上述三范畴,则此三角形之三个顶点便可视为历史事实所可能处于的三种纯粹状态,即:某一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可以确认其属于A∩B、A∩B抑或A∩B。至于三角形内部,其无限多个点则对应着处于不纯粹状态下的那些历史事实——它们主要是所谓“复杂的历史事实”,比如说:“此历史事实的m片断属于A∩B,但n片断则属于A∩B。”一言以蔽之,由A∩B、A∩B及A∩B三者所构成的这一三角形即描画了历史学的日常实践所可能覆盖的全部区域。
     此外,为进一步深化我们关于历史事实这一概念的认识,本论文还将越出历史学的边界,通过考察历史类电脑游戏及公共历史话语,将“历史的否定”层面纳入研究视野,进而得出结论:历史与“历史的否定”可以相反的方式指涉同一个意谓。
     总之,本博士论文之写作,归根结底,只能是描述历史学的日常实践,而绝不干涉之。
The object of the dissertation is not to describe or interpret the essence of the historical facts, in fact, which is the goal that I have given up, but to present and make clear some concepts such as the Objective History and so on, which enable us to discuss the historical facts in a way of productive results.
     Here, the dissertation is fully confident of the very primary belief of existence of objective reality of history and accepts the definition of History given by W. H. Walsh in his standard works,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Introduction, of which the whole activity of human in the past is named HistoryⅠ.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Objectivity as the descriptive concept and The Objective as the normative concept, the dissertation will abstract the concept the Objective History from the usual sense of HistoryⅠand establishes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History and the historical text as HistoryⅡcorresponds with the difference of Bedeutung and Sinn by Friedrich L. Frege. Thereby, the historical text is only the way of recognizing the Objective History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 true or the false because the standard of judging the value of the historical text should better be its application. Besides,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Objective History is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he historical text but in the daily practice of historical studies, the both are always transforming into a compound concept the Objective-Textual History, of course, which is not a bad thing for history. In fact, the dissertation is inclined to think that a=b, at the aspect of accumulating knowledge at least, is of great worth than a=a, because we may say the latter without any information while the former is not always tenable transcendentally.
     However, the dissertation has reason to draw a line between the Objective History and the historical text. Moreover, on the premise of accepting Carl Becker's views on historical facts and by intensively reading the classical text, What are Historical Facts, which has been comprehended simply until now, the dissertation will construct a model containing four categories: objective historical facts, ideal historical facts, non-objective historical facts and non-ideal historical facts:
     In the graph above, A is used to designate objective historical facts,B ideal historical facts, namely, the historical texts, A non-objectivehistorical facts, B non-ideal historical facts. So, A∩B indicates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objective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 ideal historical facts,A∩B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objective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 non-ideal historical facts, A∩B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ideal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 non-objective historical facts, A∩B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non-objective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 non-ideal historical facts.
     As a category of meta-history, A∩B has no meaning in the daily practice of historical study. In other words, the historians can not be certain of both objective historical facts and ideal ones simultaneously. The more exact objective historical facts are, the more inaccurate ideal historical facts are, and visa versa.
     Under no consideration, historians have all the inclination to drivingA∩B out of the scope of history. However, A∩B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scribing the nature of history because it indeed exists the practice ofhistorical study. Concretely speaking, the category can be comprehendedfrom four sub-hierarchies: A∩B reflects some basic reality; A∩B obscures or distorts some basic reality; A∩B covers the absence of somebasic reality; A∩B becomes self-simulacrum strictly without any relation to reality.
     With reference to A∩B and A∩B, historians can never deal with the both categories in their everyday study but the former denotes thesilent historical facts, which is not avoidable to reconstruct the authentic and perfect picture of the past, though it can not be observed directly while the latter may be regarded as Heidegger's Nicht, and which can be comprehended by the metaphor of Dirac's positron.
     Moreover, except A∩B, a triangle relation below consists of the other three categories A∩B, A∩B and A∩B, which makes separately one vertex standing for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absolute condition. As forthe interior zone of the triangle, every point matches one specific historical fact of multiple attributions. For example, historians may say the m segment of the historical fact X falls into A∩B but the n segmentA∩B. In short, the triangular graph draws the whole area of the daily practice of history covering to the full extent.
     In order to deepening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fact, the dissertation will cross the boundary of history and make s survey of negation of history by studying dialectically the computer games of history and the common discourse of history, which will lead us to a conclusion that history and its negation may refer to the same Bedeutung in a reverse manner.
     On the whole, the writing of the dissertation, to the root of the matter, can only describe the daily practice of historical studies without any interference.
引文
1[美]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第239页。
    
    2同上,第237-238页。
    
    3同上,第235页。
    
    4同上,第235-236页。
    
    1[美]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第237页。
    
    2同上,第237页。
    
    1[美]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第239-240页。
    
    2同上书,第227页。
    
    3本论文认为,所谓历史学中的简单事实,其性质极为复杂,甚至可能包含有颠覆历史学根基的因素,却多为史学理论研究者所忽视。在此,限于本节立意,我不准备详加阐述,但将在下章中进行讨论。
    
    4[美]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第239页。
    
    1[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第186页。
    
    2[英]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第617页。
    
    3安·瑞格尼将“路易斗‘六于1791年逃到瓦伦斯(Varennes)”称为单一事件,并指出不同历史学家在言及这一事件时是如何加入了或多或少(构成这一较大事件的“事件群”)的细节。“尽管事件可以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中,但即使是对这一个‘事件’进行重述,历史学家仍然无法达成共识;因此,他们不仅受到证
    
    1[英]卡尔:《历史是什么》,第111-112页。
    
    1[荷]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旭等编译,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44页
    
    2[捷]米兰·昆德拉:《不朽》,第112-113页。
    
    3布尔迪厄:“电视穿针引线,自称只是一个录制工具,但却成为了一个制造现实的工具。如今,人们越来越走向一个个由电视来描绘并规定社会生活的天地。电视成了进入社会或政治生活的主宰。假设我今天想获得在50岁退休的权利。若在几年前,我也许会组织一次游行示威,人们会举着标语牌,去游行,去国家教育部;可在今日,必须找——我并没有怎么夸大事实——一个能干的通讯顾问。根据媒介的需要,得采
    
    1[英]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第287页。
    
    2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页。
    
    3[英]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第3-4页。
    
    1[美]卡尔·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第242页。
    
    2[英]培根:《新工具》,何宝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8页。
    
    3[英]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第603页。
    
    1李亦园:《人类的视野》,第189页。
    
    2[美]科恩:《牛顿革命》,颜锋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3[美]李德:《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第244页。
    
    4[美]莫里逊:《一个历史学家的信仰》,《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第259页。
    
    1李亦园:《人类的视野》,第143页。
    
    2参见[美]莫里逊:《一个历史学家的信仰》,《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第272-273页。
    
    3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荀子·礼论》中的一段话加以界定:“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荀子本意是说士大夫与普通百姓对待祭祀的不同态度,而在我看来,“大传统”意义上的“明知”、“安行”与“小传统”层面上的“成俗”之间形式上的分歧,不仅不能掩盖两种传统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反而正是可供搭桥以沟通两者的捷径。
    
    1[英]伯林:《决定论、相对主义和历史的判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第205页。
    
    2[意]克罗齐:《历史和编年史》,《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第295、302页。在我看来,克罗齐事实上是没有意识到这一范畴所具体包含的两类历史事实,即:暂时未被观念和永远不会被观念。
    
    3[美]彼得·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第144-145页。
    
    4[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第344页。
    
    1[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页。
    
    2理解此图可参考英国物理学家吕希安·哈代所说:“试想一下,面对两个密闭的盒子,您需要判断哪一个盒子里有球。物理学家的工作就在于收集一切信息以计算出某个盒子里有球或两个盒子了里都无球的概率。在这里,概率的差别幅度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分别对应着三种所谓‘纯粹’的认知状态:即物理学家完全确定球在第一个盒子里、在第二个盒子里以及不在任何一个盒子里。三角彤内部的点则对应着那些‘非纯粹’的认知状态(比如‘球在第一个盒子里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由此出发,吕希安·哈代首先证明了如果‘纯粹态’就像在这个例子中一样是相互‘分离’的(或者说‘离散’的),那么只要附加一些‘合理’的公理(比如‘对于相同的实验,概率应该是相同的’)就足以导出传统的概率理论。特别是,他还证明,如果假设‘纯粹态’是连续的而非离散的话,那么这种新的概率理论就变成了量子理论!传统概率理论与量子理论的差别就在于一词之差(‘连续的’和‘离散的’),这真令人震惊。这就意味着,19世纪的物理学家,无须参照任何实验,都有可能创立量子理论。”参见严锋策划、王艳编选:《新发现:世界真的存在吗》,第227页。
    
    1[英]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第31页。
    
    2[英]柯林伍德:《某某哲学的观念,特别是历史哲学的观念》,《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第5-6页。此外,柯林伍德还认为:“我们假设导致莠史的原则不纯粹是非历史的原则,也不仅仅是历史错误的原则,它还有一种涉及其他思想领域的积极价值。这种假设非常合理。任何原则必定具有某些肯定的或建设性的层面;它不可能只是否定的,必定按某种方式看也会是肯定的。……在历史中是坏的或虚假的标准,如果它们确实是标准的并且不是彻底的思想紊乱,那么它们在别的地方必定是好的和真实的。”不过,柯林伍德最终还是主张“要将那种真正是历史的历史,即真正具有历史根本属性的历史,与仅仅具有历史的次要属性,因而本质上根本不是历史的“历史”区别开来。”同上书,第8、10页。3[德]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第197页。用费希特本人的话来陈述这一思想,即是:自我设定自己本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在自身中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以与一个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参见[德]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1-165页。
    
    1[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全集》第8卷,第46-47页。
    
    2无名:《强档预报·要塞》,《电脑游戏乐园》2002年10月号第42期,第40-43页。
    
    3参见龙品:《赏金10万,刺杀肯尼迪》,《南方体育》2004年11月26日B16。此款游戏发布于2004年11月22日,也就是肯尼迪遇刺41周年忌日,游戏题材本身的敏感性导致美国社会中掀起一片轩然大波,被冠以“无耻、卑鄙”等字眼。但我在此无意讨论其伦理道德问题。
    
    1[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全集》第8卷,第70页。
    
    2同上书,第66页。
    
    1需要指出,该综述原应置于本论文开篇位置,但考虑到论述的一以贯之以及文风的协调,特改置于此。
    
    2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178页。
    
    3托波尔斯基:“我们经常遇到的历史事实这个概念是不太明确的。经常与这个概念打交道的人们承认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存在着许多困难,但他们并不打算用其他任何概念来代替它。”参见[波]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第218页。
    
    4[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第79-80页。
    
    5[波]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第219页。
    
    1[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第80、86-87页。
    
    2同上,第90、91页。
    
    3同上书,第91页。
    
    4[波]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第219页。
    
    5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第181页。
    
    1[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4页
    
    2[德]黑格尔《逻辑学》(上),第17页。
    
    3[美]克尔兹沃托夫·兹亚瑞克:《历史的伦理精神》,胡继华译,参见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五辑“后现代:历史、伦理与政治”,第60页。
    
    4[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1[美]理查德·汪:《对海登·怀特的接受》,朱潇潇译,参见《新史学》第五辑“后现代:历史、伦理与政治”,第81-82页。
    
    2[荷]安克施密特:《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第41页。
    
    3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也曾指出,“事实不是现象本身,而是关于一个或多个现象的命题”,因此,必须划分出“作为现象的命题的事实与现象本身之间的差别,现象是实际存在的具体实在”。参见陆象淦:《现代历史科学》,第93页。
    
    1参见陈启能、于沛:《苏联史学理论》,第138-139页。
    
    2巴尔格:“客观历史本身体现为一桩桩事件——不同复杂度、展延度和社会后果深度的一个个‘组结’。尽管在‘发展着的客体’中一切界限都是模糊的,成份复杂的事实和事件在时空方面仍然有相当明确的界限,并在社会历史上呈现出相当清晰的地区化。至少在‘事件’层次上,即使像战争和革命这种极其复杂的事实,在时空方面也有多少比较明显的界限。”参见[前苏联]巴尔格:《历史学的范畴与方法》,第157页。
    
    1[英]沃尔什:《再论历史中的真实和事实》,参见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第126页。
    
    2同上书,第126页。
    
    3参见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第170、172页。
    
    Ankersmit and Hans Kellner(ed. ), A New Philosophy of History, Chicago, 1995.
    
    C. Taylor,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Ewa Domanska, Encounters: Philosophy of History after Postmodernism, London, 1998.
    
    F. R. Ankersmit, Narrative Logic: A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Historian' s Language,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Philosophy Library, Volume7, 1983.
    
    Lionel Gossman, Betwee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Maurice Mandelbaum, The Anatomy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Baltimore and London, 1997.
    
    Hayden White, Tropics of Discourse: 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 The John Hopkins Press, 1978.
    
    Hayden White, Figural Realism: Studies in the Mimesis Effect, The John Hopkins Press, 1999.
    
    Jerzy Topolski (ed.), Historiography Between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Contributions to the Methodology of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Rodipi B. V., Amsterdam-Atlanta, GA, 1994.
    
    Paul Veyne, Writing History: Essay on Epistemology, Middletown, 1984.
    
    Peter Gay, Style in History, New York, 1974.
    
    Peter Novic, That Noble Dream: The Objectivity and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Profession, Cambridge, 1988.
    
    [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奥]维特根斯坦:《蓝皮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6卷,涂纪亮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德]黑格尔:《逻辑学》,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德]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德]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关之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德]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
    
    [德]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
    
    [德]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来炯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德]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李文潮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德]海森堡:《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德]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董立河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
    
    [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
    
    [美]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刘北成、薛绚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美]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刘森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古德曼:《事实、虚构和预测》,刘华杰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美]马蒂尼奇主编:《语言哲学》,牟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美]耶律亚德:《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杨儒宾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年。
    
    [美]雅各布森:《雅各布森文集》,钱军、王力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美]加尔布雷思:《丰裕社会》,徐世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
    
    [美]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王晖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3年。
    
    [美]雅墨:《量子力学的哲学》,秦克诚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
    
    [美]特雷西:《诠释学·宗教·希望——多元性和含混性》,冯川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美]赫尔曼:《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美]雷克斯·马丁:《历史解释:重演和实践判断》,王晓红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
    
    [美]德雷:《历史哲学》,王炜、尚新建译,三联书店1988年。
    
    [美]鲁滨孙:《新史学》,齐思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美]凯利:《多面的历史》,陈恒、宋立宏译,三联书店2003年。
    
    [美]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陈海宏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美]博克等:《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常昌富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美]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美]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刘珩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
    
    [美]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美]波伦:《植物的欲望:植物眼中的世界》,王毅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美]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
    
    [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三联书店1991年。
    
    [美]库兰:《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丁振寰等译,长春出版社2005年。
    
    [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岛子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法]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
    
    [法]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
    
    [法]拉图尔等:《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张伯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
    
    [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1999年。
    
    [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法]勒高夫等编:《新史学》,姚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法]雷蒙·阿隆:《论治史》,冯学俊译,三联书店2003年。
    
    [法]利科:《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王建华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法]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法]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褚思真、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法]迪昂:《物理理论的目的和结构》,孙小礼、李慎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法]施兰格等:《哲学家和他的假面具》,徐友渔等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英]卡尔:《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英]詹京斯:《后现代历史学》,江政宽译,台北市麦田出版1999年。
    
    [英]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英]沃森:《20世纪思想史》,朱进东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英]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英]巴恩斯等:《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邢冬梅、蔡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波普尔:《客观知识》,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英]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何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英]弗格森:《未曾发生的历史》,丁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英]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英]格鲁内尔:《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隗仁莲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英]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
    
    [英]迪金森等编:《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
    
    [英]威尔逊:《简说哲学》,翁绍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奥克肖特:《经验及其模式》,吴玉军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
    
    [英]法拉等编:《剑桥年度主题讲座:记忆》,户晓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
    
    [英]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
    
    [英]培根:《新工具》,何宝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英]索伦森:《悖论简史》,贾红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英]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英]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达米特:《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任晓明、李国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丹麦]玻尔:《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戈革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瑞士]海塞:《荒原狼》,李世隆译,漓江出版社1986年。
    
    [荷兰]安克施密特:《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韩震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
    
    [前苏联]巴尔格:《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莫润先、陈桂荣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俄]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张雅平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
    
    [波兰]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张家哲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
    
    [荷]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旭等编译,中华书局1993年。
    
    [捷克]昆德拉:《不朽》,宁敏译,作家出版社1991年。
    
    [加]库宁汉:《社会科学的困惑:客观性》,肖俊明、施以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意]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意]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5年。
    
    [希]柏拉图:《泰阿泰德篇》,《柏拉图全集》第2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文杰等编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田汝康、金重远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陆象淦:《现代历史科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李大钊:《史学要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何兆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启能、于沛等:《苏联史学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
    
    “史学理论丛书”编辑部编:《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史学理论丛书”编辑部编:《八十年代的西方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罗凤礼主编:《现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韩震、孟鸣歧:《历史·理解·意义——历史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戈著:《人类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汪荣祖:《史学九章》,三联书店2006年。
    
    陆象淦主编:《新大陆VS旧大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
    
    严锋策划、王艳编选:《新发现:世界真的存在吗》,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