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客观史学”信念的崩溃,历史相对主义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潮。哲学上实在论的衰落加剧了这一进程,在今天,历史相对主义已经成为史学理论的主流话语。尽管许多历史学家并不接受历史相对主义,但长期以来其抗拒历史相对主义的理论武器只是古老的历史实在论,而当实在论没落之后,历史文献学缺乏一个新的哲学基础来奠定自己的知识合法性。
     本文从历史相对主义的哲学基础出发,试图将历史相对主义的思想还原到哲学层面。其中引言部分阐述了全文立论的中心和研究方法;正文五章,从历史相对主义的源头历史主义出发,分析了历史相对主义的理论基础和主要论点,最后提出实存命题,重构历史文献学的哲学基础。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分析回顾了历史主义的源起和发展,提出历史主义具有“一致性一个体性一历史性”这一三元结构,并结合哲学史分析了从历史主义是如何发展出了历史相对主义。
     第二章考察了“精神科学”这一历史相对主义的思想来源,分析了它原本的问题语境,指出它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传统哲学“质料分类原则”和“形式分类原则”的二元构架,指向了实存哲学。
     第三章试图为历史相对主义追溯一个统一的观念基础,指出历史相对主义的中心意旨并不是对客观性的否定,而是对历史知识确定性的否定。并且论述了历史实在论并不能成为历史知识的基础,相反,关于“过去本身”的观念构成了经验论历史相对主义的逻辑起点。
     第四章从分析“历史记述不可验证”的观念开始,结合对逻辑实证主义及其可证实原则的分析,论证了证实的根本依据并不是当下经验的直接确定性,而是文本之间的批判。从而提出了实存命题的理论,认为历史文献学的基础是建立在实存命题和事实系统的文本批判上。
     第五章回顾了“纯粹历史事实”的观念是如何崩溃的,分析了主观性与历史相对主义的关系。认为导致历史相对主义的并不是主观性,而是主观判断包含的任意性。本章结合实存命题重新论述了主体和客观性的概念,最后对主观判断进行分析,论证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二分的本质,认为主观判断具备可控制的客观言说方式,从而历史话语在最基本的话语层面是可以达到“客观描述”的。
From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with the breakdown of the belief of "objective historiography", historical relativ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of thought. The decline of realism and rationalism in philosophy aggravated this course, and today historical relativism has come to be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of historiography. Although it is impossible for most of the historians to accept relativism, the theoretical weapon which is used by the historians to resist historical relativism is only old historical realism, so after the downfall of realism it lacks a new fundamental for historical philology to establish its legality of knowledge.
     This paper proceeded from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historical relativism, tried to reduce the historical relativism to the level of philosophy. In the preface, author present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lected title in academic study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body of the work, author set off from the spring of historical relativism which named historicism, analyz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main points of historical relativism,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existential-preposition to reconstruct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historiography. The main body of the work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ism; hold that historicism had a ternary structure of "consistency-Individuality-historicity";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how historicism developed to be historical relativism.
     In the second chapter, by the examining of "Geisteswissenschaften" which is the thought source of historical relativism, author analyzed the original context in this question, pointed out that it has actually risen above the kind of dualism construction of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s on material" or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s on form" and pointed to the philosophy of existential.
     The third chapter tried to find a unitive fundamental idea for historical relativism, pointed out that the central intention of historical relativism is the denial of certainty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rather than the denial of objectivity. In addition, author argued that historical realism can't become the foundation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oppositely the concept of "the past itself" composed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empirical historical relativism.
     The fourth chapter bega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account can't be verify",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logical positivism and its verifiability principle, argued that the foundation of verifiability is the critical among texts rather than the immediate certainty of present experience. So author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existential-preposition, considered that the foundation of historical philology is based on the existential-preposition and the text critical of factual system.
     In the fifth chapter, author looked back on how the concept of "pure historical fact" fell down,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ity and historical relativism, in which author thought that it's not subjectivity but the arbitrariness concluded in subjective judgment leaded to historical relativism. Combining with the existential-preposition to redefine the notions of subject and objectivity, author analyzed the subjective judgment, demonstrated the nature of dichotomy between "fact judgment" and "value judgment", and finally suggested that the subjective judgment could be "objective description" at the most basic discourse level of historical discourse by controlling its way of expression.
引文
①Maurice Mandelbaum, The Anatomy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Maryland,1977, preface vii.
    Calvin G. Rand, "Two Meanings of Historicism in the Writings of Dilthey, Troeltsch, and Meineck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25, No.4, (1964), pp.503-518; Dwight E. Lee and Robert N. Beck, "The Meaning of'Historicism'",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59, No.3, (1954), p.577.
    ②本文区分的这三种历史主义,是根据基本理论立场,即在历史性与一致性问题中的不同立场为标尺,因而不计入一些历史情境化的历史主义形态。比如舒尔茨除这三种外还区分出一种作为保守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历史主义。参见舒尔茨《诠释学中的历史主义之争》,林维杰译,潘德荣译校,《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12期。德文原文载舒尔茨主编的《20世纪末的历史主义:一场国际讨论》(Historismus am Ende des 20. Jahrhunderts. Eine internationale Diskussion),柏林,1997年。《历史主义的涵义》(The Meaning of'Historicism')一文则按不同角度总结了五组历史主义观点。
    ①Georg G. Iggers, "Historicism:The History and Meaning of the Term",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Vol.56, No.1, (Jan.,1995), p.129.
    ②见舒尔茨《诠释学中的历史主义之争》。
    ③波普尔用historicism指向历史决定论,而用historism指向历史相对主义,参看Karl 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London:Routledge,2002, p15。但波普尔所说的historicism从属于前期强调自然与历史划界的历史主义,中译文可参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8-19页。本文则把决定论的历史主义视为前期历史主义的历史情境主义的极端形式。海登·怀特亦提及波普尔所说的历史决定论与前期历史主义的关联,可参见Hayden White, "Historicism, History, and the Figurative Imagination", History and Theory, Vol.14, No.4, Beiheft 14:Essays on Historicism, (Dec,1975), p.48。
    ④“历史主义”在德语中的对应词为Historismus,英文中原有historism一词,但用得不多。1930年代后期开始通行的historicism一词是在翻译克罗齐著作时引自意大利语而不是德语。
    ⑤克罗齐说:“我们将论证关于历史主义的完美和最终形式的问题本身就犯有反历史主义的错误。”见克罗齐《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Meinecke, Historism:the Rise of a New Historical Outlook, trans. J. E. Anders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 Paul,1972, Preliminary Remarks, p. liv.
    详参凯利《多面的历史》,陈恒、宋立宏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496页。
    伊格尔斯在《德国的历史观》中的界定是:“在本书中,当我们提到历史主义的时候,我们一般是指这样一种德国历史编纂和历史思想的主要传统,它在从威廉·威廉·洪堡和兰克直至最近的时期里一直主导着德国历史写作、文化科学和政治理论。”见《德国的历史观》,彭刚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页。本文论及德国历史主义时,更侧重其理论层面,关注它与德国哲学的关系,而伊格尔斯的研究更侧重于历史编纂思想和政治理论层面,忽略其与德国哲学以及世界哲学的关联。
    见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第5页。
    Meinecke, Historism:the Rise of a New Historical Outlook, Preliminary Remarks, p. lv.
    ②关于“特殊主义”这一概念,可参拙文《特殊主义传统与家族企业》中的阐释,见《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③只有在整体情境关联中观念才合造进入实体化的起源追溯,因此本文关注的是历史主义产生时德国整体的思想背景,而不是去追溯孤立的思想文本。梅尼克对历史主义的观念史追溯过度“个体化”了思想。
    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6页。
    ②兰克众多的门生对其史学地位的作用可详参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耿淡如
    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七章。
    ③兰克被美国史家亚当斯(Herbert B. Adams)等誉为“科学史学之父”,见Georg G. Iggers, "The Image of Ranke in American and German Historical Thought ", History and Theory, Vol.2, No. 1(Jan.,1962), p.19。
    ④雅斯贝斯:《哲学导论》,《卡尔·雅斯贝斯文集》,朱更生译,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7页。
    ⑤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第95-96页。
    ⑥参见黄进兴在《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7页的整理。
    ①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②哈多克:《历史思想导论》,王加丰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6页。
    ③凯利:《多面的历史》,第369页。
    ④详参吴国盛《时间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章。
    ①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260页。
    ②同上,第284页。
    ③斯特劳森:《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江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①同上,第98页。
    ②亚里士多德:《范畴篇》,秦典华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6页。
    ③同上,第7页。
    ④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第五卷第八章中说:“故实体具有两方面的意义,或者作为不用述说他物的终极载体;或者是作为可分离的这个而存在,每一事物的形状或形式便具有这种性质。”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苗力田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3页。
    ①同上,第七卷第十二章,第178页。
    ②罗素:《数理逻辑导论》,晏成书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68页。
    ③拙文《论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详细探讨了这个问题,认为“一般的本质就在于它是相对于它所指称的那一对象本身的多样和变化的静止,而当这一般的静止形成之后,也就意味着它被与它之外的多样和变化区分开来,它本身就已成了所有多样和变化中的一个个别了。个别总是相对于外部的,一般总是相对于内部的。”但在论及个别的根源时,仍然混淆了个体与个别。《论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载《历史与当下》,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216页。
    ①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1页。
    ②海德格尔:《物的追问》,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5页。
    ③梅尼克则从思想继承角度认为是新柏拉图主义的个体观与启蒙运动的主体观念结合而发展出历史主义的个体观念,与本文此处的分析亦可对应。
    ④Max Scheler, Der formalismus in der Ethik und die materiale Wertethik, Niemeye,1921, p.531.现中文译本将die Idee des Einzelnen译为“个别的观念”,本文改译为个别体的观念,见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倪梁康译,三联书店,2004年,第623页。
    ⑤西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9-357页。
    ⑥参见Reinhold Niebuhr, The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41, volume 1, p.55。德罗伊森亦有相似的表述,见《历史知识理论》第125页。柯林伍德则是区分了变化与历史,认为自然是事件的过程,而历史是思想的过程,这可以视为强 调人的个体性的另一种方式,参看《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97-304页。
    ①莱布尼茨把一切关系区分为“比较的关系”(即形式关系)与“协同的”两类,其中“协同”关系包含了“存在的联系”。见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下册,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07-408页。
    ①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292页。
    ②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27页。有趣的是,德罗伊森有一段话与布氏非常相似,但更侧重于对“绝对的源头”的否定,见《历史知识理论》第30页。
    ③Wilhelm von Humboldt, "On the Historian's Task", History and Theory, Vol.6, No.1. (1967), p. 61.
    ④Ibid,71.
    ⑤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第11页。
    ⑤关于历史学与诠释学的这种共同立场,参见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230、257页。
    ①西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第350页。
    ②详参波兰尼《个人知识》,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6、93、95页。
    ③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逸飞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④同上,第25页
    ⑤参看特勒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12-113页。
    ⑥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问》,陈嘉映、王太庆译,三联书店,1999年,第33-37页。
    ①见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9页。类似的表述还有伊格尔斯说的:“历史主义观念的核心是假设在自然现象和历史现象之间存在根本差异,由此在社会和文化科学中需要有一种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见《德国的历史观》第3页。
    ②Meinecke, Historism:the Rise of a New Historical Outlook, p.504.
    ③Ibid, Preliminary Remarks, p.lv.
    ④安科斯密特:《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韩震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第245页。
    ①雷蒙·阿隆《论治史》,冯学俊、吴泓缈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67页。
    ②Maurice Mandelbaum, History, man, and Reason:Study in Nineteenth-Century Thought, Johns Hopkins Press, Baltimore,1971, pp.42-43.
    ③海德格尔:《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邓晓芒译,《海德格尔选集》上册,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12页。
    ①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第120页。
    ②见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5页。
    ①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部分,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38页。
    ②见克罗齐《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第17页。
    ③舍勒亦持相似看法,认为“任何将应然回归为一个实际‘发展’方向的做法都是偏误的”,见《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上册,第250-251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1-24页。
    ②“存在的联系”在莱布尼茨那里还只是“形式关系”的补充,在黑格尔那里也是一样,“偶然的事物本身,它离开它自己的周围而与别的东西联结着并且只在它与别的东西关联着时才是现实的事物”。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1页。
    ③见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08页。
    ①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14页。
    ②赫尔德在1774年写就的《关于人类形成的另一种历史哲学》(书名本身就是针对了伏尔泰的启蒙主义历史哲学)中有较为激进的相对主义倾向。参看Herder, "This Too a Philosophy of History for the Formation of Humanity", in Michael N. Forster, eds., Philosophical Writing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威廉·洪堡则由于强调历史认识的主体因素比赫尔德走得更远,历史世界在他看来是“无际又芜杂的混乱”,见《历史学家的任务》(On the Historian's Task)。
    ③海登·怀特甚至把兰克的历史主义也称为是“相对主义”的。见《历史主义、历史学与比喻的想象》(Historicism, History, and the Figurative Imagination)。而赫尔德在晚期转向“人道理想”则被后来的历史主义者视为“倒退”。参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第51页,注17。
    ④基督教与实在论的合流大为巩固了自身,这使其与其它宗教有所不同。无穷上溯的理性与造物主这种“第一推动力”是唇齿相依的,统一于人们对世界的坚实信念中。
    ⑤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陈圣生等译,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第132,140页。
    ⑥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8页。
    ①转引自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第267页。
    ②一个体现德罗伊森后期建构主义转向的典型例子见《历史知识理论》第14页注4,“他在论文《自然与历史》中却有此倾向;他以历史现象的特色为其时间上有前后关联。这样的界定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它暗示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这篇早期(约成于1864至1868年间)的论文,其看法在后来被做了许多的补充。在1882年的《历史知识理论大纲》中强调‘如果没有我们认识到的话,发生的事犹如未曾发生’。同时,也说历史研究对象是过去而没有逝去,存在于今日人们生活及思想中的事物。历史对象已经明显的不再是一切具有‘时间’性、‘前后关联’性的事物了。”
    ③详参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第42-52页。
    ④同上,详参第104-106页。
    ①参布克哈特《世界历史沉思录》,金寿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8页。
    ②在《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一著中西美尔着力于批判历史实在论,但在1905年的二版序言中则提出“将自我从历史相对论里拯救出来”的目标,不过,尽管二版被他视为
    “彻底的新书”,这一目标却没有真正实施。参《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陈志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③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第144页。
    ④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第290页。
    ⑤同上,第294页。
    ⑥参见特勒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第145页。
    ①Maurice Mandelbaum,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knowledge:An Answer to Relativism, Harper & Bow, New York,1967, P.173.
    ①参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一卷》,童志奇、王海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21页。
    ②历史决定论与历史相对主义当然是冲突的,但也是统一的,比如持道德相对主义立场的美国文化史家,其经济利益决定思想的论点既支持了道德相对主义,本身却是决定论思维的。这是相对主义自指悖论的一个例子。
    ③罗蒂:《协同性还是客观性?》,《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④加达默尔正是在此与德里达产生巨大的分歧,连续性在加氏那里还起着支撑主体间性式“实在”信念的作用,而在德里达那里完全被抛弃。参《德法之争:加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孙周兴、孙善春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71页。
    参见熊伟主编《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31页。
    ①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是什么?》,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136页。
    ①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88页。
    ②在狄尔泰那里,精神科学一词一直是使用复数,即Geisteswissenschaften而非Geisteswissenschaft,因为Geisteswissenschaft一词单数时曾经另表宗教意味的Pneumatologie或Geisterlehre“灵物学”之意,而用复数则可包含统称人文学科之意。
    ①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张遂五、郭小平 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②《卡西尔和海德格尔在瑞十达沃斯的辩论》,O.F.博尔诺记录整理,赵卫国译,《世界哲学》,2007年第3期。
    ①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洪谦主编,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67页。
    ②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译序,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③Wilhelm Dilthey, Gesammelte Schriften,Bd. Ⅴ.pp240-253.
    ①关于李凯尔特个别化方法的自相矛盾之处,可参拙文《论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另外卡西尔对其的批判是较为经典的,见《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76页,卡西尔对普遍性本质的批判则见《人文科学的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关子尹译,2004年),第59页。
    ①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第53页,此处引用时将原译“实质”改为“质料”,以便与本文术语统一。
    ②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48页。
    ①“质料”一词就用法而言,仅适用于与“形式”二元对举的哲学语境,但就原生的哲学意识而言,是指向了对象本身,为避免混淆,笔者虽然不持此二元论立场,但依然在“对象”的意义上沿用它,尽管它们在哲学上并不是一回事。
    ②Wilhelm Dilthey:Der Aufbau der geschichtlichen Welt in den Geisteswissenschaften, Gesammelte Schriften, Bd. Ⅶ.p.79.
    ③Wilhelm Dilthey:Gesammelte Schriften,Bd.Ⅰ.pp5-6.
    ①Wilhelm Dilthey:Gesammelte Schriften,Bd.Ⅰ.pp14-21.
    ②Wilhelm Dilthey:Gesammelte Schriften,Bd.Ⅰ.Vorrede:ⅩⅥ.
    ③Wilhelm Dilthey:Gesammelte Schriften.Bd.Ⅰ.Vorrede:ⅩⅦ.
    ④参倪梁康:《逻辑研究·第一卷译后记》,《逻辑研究》修订本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312页。
    ⑤马克瑞尔即认为狄尔泰之所以推崇胡塞尔是因为胡塞尔的著作延续了他的描述心理学主张,见马克瑞尔《狄尔泰传》,李超杰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50页。
    ①相关的典型论述可见《观念Ⅰ》(《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117页中,胡塞尔说:“物是超越对物的知觉的,并因而是超越与其相关的每一个一般意识的……在任何可能的知觉中,在任何可能的一般意识中,物都不可能绝对无条件普遍地或必然地作为真实内在的东西被给与。因此,在作为体验的存在和作为物的存在之间出现了基本本质上的区别。”
    ②Wilhelm Dilthey:Gesammelte Schriften,Bd.Ⅰ.p11.
    ③Wilhelm Dilthey:Gesammelte Schriften,Bd.Ⅶ.p81.
    ①Maurice Mandelbaum, The Anatomy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Maryland,1977, p.146.
    ①Jack W. Meiland, Scepticism and Historical Knowledge, Random House, New York,1965, pp.101-102.
    ①奥克肖特《历史是什么》,载《历史是什么》,卢克·奥沙利文编,王加丰、周旭东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2页。
    ①理查德·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94-95页。
    ②同上,第96-97页。
    ③海登·怀特因而把兰克史学也视为是历史相对论,理山是兰克史学要求从时代本身的视角看世界。见《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④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张金言译,《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0卷,涂纪亮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2页。
    ⑤同上,第233页。
    ①G.E.Moore,"Proof of an External World",in Epistemology:An Anthology,Blackrwell,2000, pp.24-26.
    ②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40页
    历史一词被普遍认为包含有这两层意思,雷蒙·阿隆在《论治史》一书中对英文、法文、德文中此词的用法作了比较后总结说:“人人都知道,历史这个词,不管是在德文、法文还是在英文中,都是模糊的,它既指现实也指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事实上,大部分关于历史理论及治史法的书往往不对历史这个词作明确的区别,轮换着使用它的两个含义,既用它指认识历史这一主观现象,也用它指假定存在的客观或客观化的现象。见阿隆:《论治史》,第95页。
    Maurice Mandelbaum, The Anatomy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Maryland,1977, p.14.
    ②Ibid, p.7.
    ③贝克尔:《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载《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何兆武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65页。
    ④Charles A. Beard, That Noble Dream,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41, No.1.
    安科斯密特:《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韩震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第169页。
    ①奥克肖特:《经验及其模式》,吴玉军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①Charles A. Beard.That Noble Dream.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41, No.1 (Oc 1935), p.82.
    ①曼德尔鲍姆曾在其成名作《历史知识问题》中总结了历史相对主义者的三条相关论点,大致与本文此处论述相同。见Maurice Mandelbaum,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Knowledge:An Answer to Relativism, Harper and Row,1967, pp.22-23.
    ②曼德尔鲍姆:《历史中的客观主义》,《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张文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注1。
    ③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历史的话语》,第285页。
    ④丹图:《叙述与认识》,周建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⑤布拉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⑤尼采:《小合时宜的沉思》,李秋零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1页。
    ①安科斯密特:《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第126页。
    ②海登·怀特:《元史学》,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86页。
    ①洛夫乔伊:《实用主义同实用主义者的对照》,《批判的实在论文集》,德雷克等著,郑之骧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62页。
    海登·怀特:《元史学》,中译本前言,第6-7页。
    ①卡尔纳普也区分了直接证实与间接证实,但并不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他是将直接证实视为在直接的感觉材料中的还原,指的是“对知觉有所断定”,而间接证实是指从待证实命题中演绎出来的命题可以被还原为可证实的直接知觉,比如“这把钥匙是铁做的”可以通过“磁石会吸住铁制品”、“这是一块磁石”这样的已证实命题与“这把钥匙放在磁石附近”和“这把钥匙被磁石吸住”这样的可证实知觉陈述合取得得出证实。也就是说,卡尔纳普说的直接证实与间接证实,就只是指向本文说的当下经验中的直接证实。卡尔纳普这种区分与本文所说区分的不同,除了与此时他所持有的现象主义有关外,更多的是由于英文中的
    "verification"与中文的“证实”涵义本身有所出入所至。参见卡尔纳普:《哲学和逻辑句法》,傅季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页。
    ②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9页。
    ③詹京斯:《历史的再思考》,贾士蘅译,麦田出版社,1996年,第65页。
    ④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第81页。
    ①卡尔纳普曾经从科学命题无法被完全证实出发,对石里克的强证实原则做出修正,将可证实性(verifiability)替换为可检验性(testability)和可确证性(confirmability)。而他区分的可检验性与可确证性和本文区分的这两个论断可以说是对应的。见卡尔纳普:《可检验性和意义》,《逻辑经验主义》,洪谦主编,商务印书馆,1989年。
    ①杜威:《探索、判断、真理》,涂纪亮译,《杜威文选》,涂纪亮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26页。
    ②雷蒙·阿隆举过一个自己经历的例子是对这个问题很好的补充。参见雷蒙·阿隆《论治史》,冯学俊、吴泓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9-10页。
    ①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尹大贻译,译文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17页。
    (?)A. J. Ayer,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An enquiry into the main philosophical problems that enter into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Penguin Books,1961, p.160.
    罗素:《逻辑与知识》,苑莉均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57页
    ②石里克:《哲学的转变》,《逻辑经验主义》,第8-9页。
    ③卡尔纳普:《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逻辑经验主义》,第14页。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邱仁宗译,沈阳出版社,1999年,第17页。
    ②吴玉平:《普特南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4期。
    ③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石里克:《意义与证实》,《逻辑经验主义》,第39页。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陈启伟译,《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卷,第189页。
    石里克:《意义与证实》,《逻辑经验主义》,第43页。
    罗素曾在《逻辑实证主义》一文中举出“原子弹可以毁灭人类”这个陈述不可证实却有意义为例来批评可证实原则,而石里克则在《意义与证实》一文中认为这也是在可能证实的范围。
    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导言第17页。
    ②石里克:《意义与证实》,《逻辑经验主义》,第47页。
    ③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结构》,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196页。
    ①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之4.462,可参《逻辑哲学论》陈启伟译本,载《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卷第220页,但Sachlage改译为“事态”
    ②蒯因:《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35页。
    Sachverhalt在第一版英译为atomic fact,即罗素的“原子事实”,后来B·F·麦克金纳斯重新译的英译本中改译为"states of affairs",即“事态”。在现行中译本中通常亦译为“事态”,本文采用“基本事态”的译法。
    卡尔纳普:《可检验性和意义》,《逻辑经验主义》,第70-71页。
    罗素:《逻辑与知识》,第458页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第4页。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第12页。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第14页。
    ①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第14页。
    ②《逻辑实证主义及其遗产:与A.J.艾耶尔的对话》,《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7期。
    ③转引自李正风:《现代物理学家眼中的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家对待哲学态度的案例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4期。
    ④赖兴巴赫:《概率概念的逻辑基础》,《逻辑经验主义》,第389页。
    ⑤赖兴巴赫:《概率概念的逻辑基础》,《逻辑经验主义》,第395页。
    赖兴巴赫:《概率概念的逻辑基础》,《逻辑经验主义》,第402页。
    ②赖兴巴赫:《概率概念的逻辑基础》,《逻辑经验主义》,第403页。
    ③赖兴巴赫:《概率概念的逻辑基础》,《逻辑经验主义》,第404-405页。
    ④赖兴巴赫:《概率概念的逻辑基础》,《逻辑经验主义》,第407页。
    赖兴巴赫:《概率概念的逻辑基础》,《逻辑经验主义》,第408页。
    ⑥卡尔纳普:《可检验性和意义》,《逻辑经验主义》,第76页。
    纽拉特:《记录陈述》,王永生译,《逻辑与语言》,陈波、韩林合主编,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273-275页。
    卡尔纳普:《可检验性和意义》,《逻辑经验主义》,第76页。
    ②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第87页。
    ①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第7贝。
    ②洪谦:《艾耶尔和逻辑证实主义》,《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
    ③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第8页。
    ④转引自洪谦:《艾耶尔和逻辑证实主义》,《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
    ①《逻辑实证主义及其遗产:与A.J.艾耶尔的对话》,《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7期。
    ②参韩林合《<逻辑哲学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73-76页。
    ①卡尔纳普:《检验性与意义》,《逻辑经验主义》,第75页。
    ②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第6页。
    ①卡尔纳普:《哲学和逻辑句法》,第2-3页。
    ①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6页。
    ②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第68-71页。
    ①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第12页。
    ①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第71页注1。
    蒯因:《语词与对象》,陈启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46页。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06页。
    ①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4页。
    ②转引自易兰:《兰克史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巴尔特:《历史的话语》,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60页。
    ②休谟:《人性论》,下册,关之运、郑之骧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08-509页
    ①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第16页。
    ②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第6页。
    ③同上,第59页。
    ①同上,第146页。
    ②同上,第34页。
    ③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第39页。
    ①同上,第39-40页。
    雷蒙·阿隆:《论治史》,第105页。
    ①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第9页。
    ②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第303页。
    ③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第21页。
    ①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第21页。
    ②汉森:《发现的模式》,邢新力、周沛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33页。
    ③迪昂:《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李醒民译,1999年,第195页。
    ④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92-394页。
    ①丹图:《叙述与认识》,第125页。
    ①马克·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第53页。
    德贡布:《当代法国哲学》,第28页。
    ②詹京斯:《历史的再思考》,第58页。
    ③克罗齐:《历史的实际与再思考》,第4页。
    ①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8页。
    [1]《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韩震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
    [2]《为历史主观性而辩》,陈新译,载《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2]《范畴篇》,秦典华译,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1]《语言、真理与逻辑》,尹大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2]《逻辑证实主义及其遗产》, 《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7期。
    [3]The problem of knowledge:An enquiry into the main philosophical problems that enter into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Penguin Books,1961.
    (1)本文是对问题本身的研究,最终基于对哲学根本问题的反思,而不局限于对单项对象的研究,故参考文献以西方哲学和史学思想原著为主,旨在说明本文自身思想的学统山来,因覆盖作者较多,因此按作者列出参考文献。所有不含原创思想的纯研究型著作,不分国内外和语种,都列在其它著作中。
    (2)作者著作除专著外和汇编专辑外,未包括在内的重要论文也将列出,但不列入作者属于学术史研究的著作。此外,多名作者的汇编文集皆归在其他著作类。
    (3)笔者同时阅读了两种外文本的(如德文本与其英译本),参考文献皆列入。如是结合英文原著读的中译本,则仅列出中译本。
    (4)与本文研究主题距离较远的哲学原著,如中世纪哲学、宗教哲学、政治哲学等,即使笔者读过,即使属于此处列出的作者,也不再列出。
    (5)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所有文献,同一作者文献间则顺序随机。
    (6)部分著作近年有新的译本出版,因本文定题较早,阅读期较长,故仍按阅读时的版本列出。
    (7)未阅读专著或汇编专辑,仅读过少量单篇论文的作者,因为汇编文献已经包含这些篇目,故不再列出。
    [1]《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1]《创造进化论》,肖聿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1]《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
    [1]《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郭小平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
    [1]《为历史学辩护》,张和声、程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现象与实在》(节选),张世英主编《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
    [1]《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陈圣生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世界历史沉思录》,金寿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
    [1]《世界的逻辑构造》,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2]《哲学和逻辑句法》,傅季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2]《人文科学的逻辑》,关子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3]《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
    [1]《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2]《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柯映红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
    [1]《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1]《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2]《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叙述与认识》,周建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1]《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牟博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
    [1]《书写与差异》,上下册,张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论文字学》,汪堂家译,译文出版社,2005年。
    [3]《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方向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1]《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2]《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1]《经验与自然》,傅统先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人的问题》,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杜威文选》,涂纪亮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历史中的意义》,艾彦、逸飞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2]《精神科学引论(第一卷)》,童志奇、王海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3]Gesammelte Schriften, Bd. Ⅰ.
    [4]Gesammelte Schriften, Bd. Ⅴ.
    [5]Gesammelte Schriften, Bd. Ⅶ.
    [6]Hermeneutics and the study of history, Wilhelm Dilthey selected works, volume Ⅳ,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
    [7]The Fo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World in the Human Sciences, Wilhelm Dilthey selected works, volume Ⅲ,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
    [8]Descriptive Psychology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Martinus Nijhoff, 1977.
    [1]《历史哲学》,王炜译,三联书店,1988年。
    [2]Laws and Explanation in Histor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1]《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物理学的结构与目标》,李醒民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
    [1]《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什么是意义理论》,叶闯译,载《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 版社,2005年。
    [2]《意义与理解》,载《语言哲学名著选辑》,三联书店,1988年。
    [1]The Practice of History, Thomas Y. Crowell.1967.
    [1]In Defense of History, W. W. Norton,2000.
    [1]《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3]《无根基的知识》,陈健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4]《对专家的安慰》,周寄中译,载《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华夏出版社,1987年。
    [1]《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2]《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3年。
    [1]《个体的不可消逝性》,先刚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1]《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1]《科学的形象》,郑祥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真理与方法》,上、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2]《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宁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1]Philosophy and The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Chatto & Windus,1964.
    [1]History As A System, Greenwood Press,1961.
    [1]《研究问题的方法》,涂纪亮译,载《当代美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第三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
    [2]《语词、作品、世界》,尚新建译,载《意义、真理与行动——实用主义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7年。
    [3]《事实、虚构与预测》,刘华杰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1]《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2]《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
    [1]《发现的模式》,刑新力、周沛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
    [1]《存在学的新道路》,庞学铨、沈国琴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1]《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1]《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2]《林中路》,孙间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3]《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卷,孙周兴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4]《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5]《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1]《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Philosophical Writings, Michael N. Forster, ed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人性论》,上下册,关文运、郑之骧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2]《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
    [1]《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2]《逻辑研究》,倪梁康译,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3]《逻辑研究》,倪梁康译,第二卷第一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4]《逻辑研究》,倪梁康译,第二卷第二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5]《欧洲科学危机和超越论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6]《笛卡尔的沉思》,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7]《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8]《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9]《胡塞尔选集》,上下卷,倪梁康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10]《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 《胡塞尔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彻底的经验主义》,庞景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卡尔·雅斯贝斯文集》,朱更生译,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1]《历史的再思考》,贾士蘅译,麦田出版社,1996年。
    [1]The Meaning of History, George Braziller,1964.
    [1]《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2]《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
    [3]《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3年。
    [4]《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5]《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张遂五、郭小平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1]《主体性即真理》, 《西方宗教哲学文选》,胡景钟、张庆熊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克尔凯廓尔》,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
    [3]《论怀疑者·哲学片断》,翁绍军、陆兴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4]《恐惧与颤栗》,刘维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1]《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册,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1]《命名与必然性》,梅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1]《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华夏出版社,1998年。
    [1]《人类理智新论》,上下册,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1]Mind and the World-order,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29.
    [1]《人类理解论》,上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1]《非人——时间漫谈》,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2]《后现代状况》,岛子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1]《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2]《认识与谬误——探究心理学论纲》,李醒民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1]The Anatomy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Maryland,1977.
    [1]《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1]《历史解释:重演和实践推断》,王晓红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
    [1]The truth of History, Publication:London,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1998.
    [1]《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2]《快乐的知识》,黄明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3]《不合时宜的沉思》,李秋零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尹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5]《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1]《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1]《实在论,可判定性和过去》,张清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1]《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1]《历史是什么》,王加丰、周旭东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经验及其模式》,吴玉军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
    [3]《论历史及其他论文》,张汝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1]《科学的价值》,李醒民译,光明口报出版社,1988年。
    [2]《最后的沉思》,李醒民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1]《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1]《常规科学及其危险》,周寄中译,载《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华夏出版社,1987年。[2]《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3]《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4]《科学发现的逻辑》,邱仁宗译,沈阳出版社,1999年。[5]《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第二卷,郑一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6]《历史主义贫困论》,何林、赵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实在论的多副面孔》,冯艳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
    [3]《理性、真理与历史》,童世骏、李光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2]《真之追求》,王路译,三联书店,1999年。
    [3]《语词与对象》,陈启伟朱锐张学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本体论的相对性及其他论文》,载《蒯因著作集》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5]《指称之根》,载《蒯因著作集》第四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2]The Limits of Concept Form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uy Oak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1]《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2]《活的隐喻》,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4]《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时间与叙事卷二》,王文融译,三联书店,2003年。
    [1]《后形而上学希望——新实用主义社会、政治和法律哲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2]《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1]《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2]《逻辑与知识》,苑莉均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3]《论历史》,何兆武、肖巍、张文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哲学问题》,何明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5]《逻辑是哲学的本质》,陈启伟译,陈波、韩林合主编《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
    [6]《摹状词》,晏成书译,A.P.马蒂尼奇编选《语言哲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
    [7]《数理逻辑导论》,晏成书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1]《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上下册,倪梁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2]《哲学与世界观》,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理由与求知》,褚平、周文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1]《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陈志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2]《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2]《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1]《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年。
    [1]《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结构人类学》,第一卷,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结构人类学》,第二卷,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意义与真理》,牟博译,载《语言哲学》,马蒂尼奇编,商务印书馆,1998年。
    [2]《个体:论描述的形而上学》,江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语义性真理概念和语义学的基础》,肖阳译,载《语言哲学》,马蒂尼奇编,商务印书馆,1998年。
    [1]《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化》,朱雁冰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
    [1]《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
    [1]《知识之树》,陈波等译,三联书店,2003年。
    [1]《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
    [2]《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
    [3]《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Foundations of Historical Knowledge,Harper & Row,1965.
    [1]《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论确实性》,张金言译, 《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0卷,涂纪亮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逻辑哲学论》,陈启伟译, 《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卷,涂纪亮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A.P.马蒂尼奇编: 《语言哲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
    2、Maurice Mandelbaum,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Knowledge:An Answer to Relativism, Harper & Row,1938.
    3、郭贵春: 《语境与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科学出版社,2002年。
    4、施皮尔伯格: 《现象学运动》,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5、哈多克: 《历史思想导论》,王加丰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6、萧诗美: 《是的哲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7、熊伟: 《自由的真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8、艾耶尔: 《二十世纪哲学》,李步楼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9、陈嘉映: 《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张耕华: 《历史哲学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张文杰主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何兆武主编: 《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
    13、陈恒执行主编: 《历史与当下》, 《史学前沿》第二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14、德贡布: 《当代法国哲学》,王寅丽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
    15、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伊格尔斯: 《德国的历史观》,彭刚、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
    17、伊格尔斯: 《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当代史学研究和理论》,陈海宏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18、伊格尔斯: 《欧洲史学新方向》,赵世玲、赵世瑜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19、易兰: 《兰克史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A.O.洛夫乔伊: 《观念史论文集》,吴相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1、Jack W. Meiland, Scepticism And Historical Knowledge, Random House,1965.
    22、何兆武、陈启能主编: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23、Maurice Mandelbaum, History, man, and Reason:Study in Nineteenth-Century Thought, Johns Hopkins Press, Baltimore,1971.
    24、施太格缪勒: 《当代哲学主流》,上、下卷,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25、莫顿·怀特: 《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的哲学家》,杜任之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26、黄进兴: 《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7、倪梁康: 《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商务印书馆,2002年。
    28、刘大基: 《人类文化及生命形式:恩·卡西勒、苏珊·朗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9、古奇: 《十九世纪的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30、王家范: 《史家与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1、陈恒执行主编: 《书写历史》, 《史学前沿》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32、王晴佳、古伟瀛: 《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
    33、巴勒克拉夫: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4、倪梁康主编: 《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0年。
    35、洪汉鼎主编: 《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
    36、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
    37、靳希平、吴增定:《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8、文德尔班: 《哲学史教程》,上下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39、孙周兴、孙善春编译:《德法之争:伽达默尔与德里达的对话》,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0、陈嘉映: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41、保罗·利科主编: 《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42、涂纪亮:《从古典实用主义到新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基本观念的演变》,人民出版社,2006年。
    43、陈新: 《西方历史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4、吴国盛: 《时间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5、罗嘉昌: 《从物质实体到关系实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46、徐向东: 《怀疑论、知识与辩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7、库恩、拉卡托斯等著: 《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周寄中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
    48、陈恒、耿相新主编: 《柯林武德的历史思想》, 《新史学》第三辑,大象出版社,2004年。
    49、彭刚: 《精神、自由与历史——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50、凯利: 《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陈恒、宋立宏译,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51、德雷克等著:《批判的实在论论文集》,郑之骧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52、单少杰: 《主客体理论批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53、乔伊斯·阿普尔比等著《历史的真相》,刘北成 薛绚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54、袁吉富: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55、方向红: 《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6、陈新主编: 《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57、伯恩斯编: 《历史哲学经典选读》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8、倪梁康: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59、张庆熊: 《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0、胡景钟、张庆熊主编: 《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1、弗朗西斯·福山: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2003年
    62、Ewa Domanska, Encounters:Philosophy of History after Postmodernism,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98.
    63、张广智: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64、彼得·伯克: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5、熊伟主编: 《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
    66、洪谦主编: 《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
    67、马克瑞尔: 《狄尔泰传》,李超杰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68、Ernest Sosa and Jaegwon Kim (eds.):Epistemology:An Anthology, Blackwell,2000.
    69、洪谦主编: 《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89年。
    70、韩林合: 《<逻辑哲学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
    71、万俊人主编: 《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2、布洛克: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73、李超杰: 《理解生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
    74、张汝伦: 《二十世纪德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
    75、高秉江: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76、何兆武主编: 《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
    77、弗莱德·R·多尔迈: 《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朱国钧、吴海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78、雷蒙·阿隆:《论治史:法兰西学院课程》,西维尔·梅祖尔编注,冯时俊、吴泓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79、Raymond Aron:Int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Translated by George J. Irwi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Ltd,1961.
    80、达米特: 《分析哲学的起源》,王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81、詹京斯:《论“历史是什么?——从卡尔和艾尔顿到罗蒂和怀特》,江政宽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82、Friedrich Meinecke:Historism:the Rise of a New Historical Outlook, trans. J. E. Anders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 Paul,1972.
    83、利科: 《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王建华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84、泰奥多·德布尔: 《胡塞尔的思想发展》,李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85、田汝康、金重远选编: 《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86、让-吕克·马里翁: 《还原与给予——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方向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87、陈波、韩林合主编: 《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5年。
    88、陈嘉映等译: 《西方大观念》,华夏出版社,2008年。
    89、库兹韦尔: 《结构主义时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