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与制度的关系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大问题。从哲学的视野审视、研究人与制度的关系,既是哲学的使命所在,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是处于一定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中的社会人,人的生存发展不仅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而且受到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制度的制约,人的价值、尊严、权利的保障与实现离不开制度。制度是人按照自己的本性和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建立起来的属人的存在,是人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等社会关系规范化的产物,是调整人与社会关系的中介手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这种创新是哲学对实践的自觉理论反思与超越,对制度进行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结果。理论与实践的需要,迫切要求加强人与制度关系的研究。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是在一个压缩了时空的背景下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所实现的社会变革不仅是经济制度的变迁,也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来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凸显,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解决靠的是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制度机制,制度对于解决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具有优先性。因此,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意义重大。每一种制度都蕴涵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制度价值观是制度的核心与灵魂,制度价值观要求中国当前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面对实践的要求,理应做出理论的回应,遗憾的是充斥学界的是西方学者特别是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牢牢掌握着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在这一领域处于尴尬与失语状态,还未能建立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理论。因此,这就构成了本文写作的目的与动机:一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哲学的视角研究制度,以人的生存发展为逻辑起点,建立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理论的框架;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理论,审视、反思、求解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当代中国无论是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解决,还是社会的现代转型、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到底在于坚持制度创新,制度的创新与安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制度建构的根本出发点,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制度建构的终极价值目标。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制度比较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去安排论文的行文结构。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到第七部分为六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本文首先确定论文的逻辑起点,即从人的生存发展的视角来审视和反思制度,从制度起源、本质、变迁机理、影响因素、价值原则、建构目标与评价尺度等方面来探讨制度与人的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制度建构的终极目标与最高价值。第一章,从人的生存发展角度讨论制度的起源与本质,把制度作为人的交往实践、社会关系的产物,把实践作为人与制度统一的基础。第二章,依据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理论,把制度的变迁看作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为中心的综合动力系统。第三章,从人的利益、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制度变革的影响因素。第四章,从创新角度讨论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意义,以及推进制度创新的路径。第五章,从价值论的角度讨论制度建构的原则,并重点分析了发展、公正、自由、和谐等价值导向。第六章,提出制度评价的一般标准与最高标准,即生产力标准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
     在深入研究人与制度关系的过程中,本文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第一,在人与制度的关系上,提出实践是人与制度关系相统一的基础,无论是人与制度的产生还是人与制度本质的确证,都是在实践的基础完成的,制度与人的异化与复归也离不开实践。第二,提出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理论中关于制度变迁动力既不是一元论,也不是多元论,而是综合动力论。第三,提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个概念,认为未来国际竞争的重点是制度创新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第四,提出制度的建构与创新应该以发展、公正、自由、和谐为价值原则,以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追求。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system draws great concern and attention of scholars in the latest years. It belongs to the mission of philosophy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 review and study this re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Human beings are socialized and live in given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their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re restricted by the level of productive forces, body condition, social environments, especially the social system, without which human value, dignity, rights can not be carried out. System is established the existence of a dependent pers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nature and objective law, the product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other contacts which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and the intermediate means to adjust between human and society. Marxist philosophy of innovation related to the life of Marxism, this innovation is a reflection and beyond which the philosophical theory of reality and consciously practice, the study of system philosophy is the philosophy of innovation needs for Marxist philosophy. The need of theory and practice has an urgent need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between people and systems.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a compressed time and space against the backdrop is not only a market economy instead of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changes, but an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industrial society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ety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social highlight th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conflicts, social conflicts and social problems are resolved by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nd systems, the systems have priority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and social conflicts.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Each system contains certain values and goals, the system values are the heart and soul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values demand to adhere to people-oriented that China's current system constructions. As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times should make the response on the face of the demands of practice and theory, unfortunately, Chinese scholars is full of the academic system of the Western scholars especially the economic schools of thought, which firmly holding the right to speak of but Marxism in an awkward and mute state in this a field, we have failed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Marxist theory. Therefore, it constitutes the purpose and motive of this writing: First, the use of Marxist theory establish the Marxist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institutional analysis which people's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rom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f the system. Second, to use the Marxist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analysis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to uphold the system of innovation whether a social problem and social conflicts to resolve, or the community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nation and the great revival for Contemporary China, system innovation and arrangements must adhere to people-centered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s the construction fundamental objective,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freedom as the ultimate value target.
     This dissertation, whose content structure is arranged by using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history,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system comparison, and the unitary method of logic and history, sticks to the principle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o arrange structure of the paper read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from the second part to the seventh part of the six chapters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paper,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The first determine this paper is to determin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which to review and study the origin, essence, changing mechanism, effecting factors,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rating scale of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and makes human freedom and full development the final object and highest value of system construction.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essence of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stating that system is a product of communication practice of human beings, and that practice is the basis on which human beings and system are unified. Chapter two, based on Marxist system analysis theory, regards changes of system as an integrated power system driven by the contradic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ve relations, economic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Chapter three introduces the diversity of factors that effect system chan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interest, social psychology, and social ideology. Chapter four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system innovation and the approaches to advancing system innovation by using innovative thinking. Chapter five tells the principle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tresses on analyzing value orientation of development, justice, freedom, harmony, and so on. Chapter six proposes normal criterion and top criterion of system evaluation, namely, the criterions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human freedom and full development.
     This dissertation, further studying the rel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system, strives to have breakthrough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it brings forward that practice is the basis to unify human beings and system, and that both gener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system and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essence of them were completed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secondly, it points out that the power theory of Marxist system changes belongs to comprehensive motion and can not be regarded as monism and pluralism; in the third place, it,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s of productive forces of system and creative talents of high quality, holds that futur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will focus on system innovation and training of creative talents of high quality; finally, it persists that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ystem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values of development, justice, freedom and harmony so as to promote and carry out the final value pursuit of human freedom and full development.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86页。
    ②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①[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8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1页。
    
    
    ①[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
    ①[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0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变迁》,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27—228页。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6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①崔希福:《制度问题的哲学研究综述》,载《天府新论》2004年第4期。
    ①贾英健:《社会哲学视野中的制度创新》,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②林岗、刘元春:《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的比较》,载《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
    ③参阅林岗、刘元春、张宇:《诺斯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动力的比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①参阅皱吉忠:《“制度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一文和《“‘制度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讨论与回应”》一文,均载《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
    ②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①皱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②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③皱吉忠:《中国社会的制度建设与制度研究人学维度的提出》,载《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4期。
    ④裴笑冰:《试论人学研究的制度维度》,载《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5期。
    ①丁新霞:《制度与人的存在和发展》,载《江海纵横》2007年第3期。
    ②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8期。
    ③徐斌:《制度变革与人的全面发展》,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④参阅薛艳丽:《人性与制度》,载《理论月刊》2004年第1期。
    
    ①《“制度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谈论与回应》,载《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140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变迁》,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27-228页。
    ②[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①[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4页。
    ②[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③[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⑤[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陆恒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①[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7页。
    
    ①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②皱诗鹏:《实践——生存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③[美]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德]哈贝马斯:《交往与交往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①[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49-150页。
    ②[美]康芒斯著:《制度经济学》(上),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页。
    ③[美]塞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页。
    ④[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出版社1997年版,第345页。
    ⑤转引自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⑥[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4页。
    ①[美]特纳:《社会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2页。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3页。
    ③[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53页。
    ④[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29页。
    ⑤[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页。
    
    ①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72页。
    ②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②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3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5页。
    ③韩震:《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5-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页。
    ②韩震:《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页。
    ②《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①[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0页。
    ②张林:《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解读》,载《经济学家》2003年第3期。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5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
    ③[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④[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⑤参阅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自然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⑥马广奇:《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启示》,载《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7期。
    
    ①陈朝宗:《制度学理论与我国制度创新实践》,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1页。
    ③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①肖前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9-10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②参阅张福军:《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述评》,载《经济学家》2008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
    ①杨信礼:《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功能与运行过程》,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4期。
    ①《孟子·藤文公上》。
    
    ①《孟子·公孙丑上》。
    ②《孟子·尽心下》。
    ③《荀子·性恶》。
    ④《荀子·性恶》。
    ⑤《孟子·告子上》。
    
    ①《孟子·告子上》。
    ②《法言·修身》。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页。
    ②《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①转引自冒从虎等主编:《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6页。
    
    ①[英]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页。
    ②[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③《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8页。
    ④转引自冒从虎等主编:《欧洲哲学通史》(下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49页。
    
    ①《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德]卡西儿:《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
    ⑤《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8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0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们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们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页。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们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
    ①邓玮:《历史轨迹与当代转型:中国社会精英流动机制的理论考察》,载《理论导刊》2009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1-12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1-22页。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①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③《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页。
    
    ①马广奇:《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启示》,载《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7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①王海传:《人的发展的制度安排》,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①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③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①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
    ②[英]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①肖前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27页。
    ②贾英键:《社会哲学视野中的制度创新》,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8页。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50页。
    ①[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何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参阅崔希福:《制度问题的哲学研究综述》,载《天府新论》2004年第4期。
    ②贾英键:《社会哲学视野中的制度创新》,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页。
    ①[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①[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页。
    ①[德]格尔哈德·帕普克主编:《知识、自由与秩序》,黄冰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
    ②王海传:《人的发展的制度安排》,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151页。
    
    
    ①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3页。
    ②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2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6-79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0-61页。
    ③转引自冒从虎等主编:《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页。
    
    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7页。
    ②《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7页。
    ①转引自冒从虎等主编的:《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6-277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83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95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版,第4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5页。
    ①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0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2页。
    ③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①侯才:《马克思的人类终极关怀—马克思视野中作为理想社会价值目标的自由》,载《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②皱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172页。
    ③皱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
    ①转引自冒从虎等编:《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0-51页。
    ①《老子》第25章。
    ②《中庸》第1章。
    ③《论语·子路》。
    ④《论语·季氏》。
    ⑤《论语·里仁》。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③[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④[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⑤[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⑥[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59页。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111页。
    
    ①[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2-153页。
    ②参阅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①陈朝宗:《制度学理论与我国制度创新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①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页。
    
    ①陈朝宗:《制度学理论与我国制度创新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②刘森林:《重思发展——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②陈朝宗:《制度学理论与我国制度创新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228页。
    ①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②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2页。
    ①刘森林:《重思发展——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①张治库:《人的存在与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列宁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毛泽东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文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邓小平文选(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邓小平文选(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 [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5]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6]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7] [美]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18]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9]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0] [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
    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历以平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2.
    [22] [美]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3]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24]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健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25] [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平新乔等译,上海:三联
    书店,1989.
    [26]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7]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8]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9] [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0]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1]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2] [英]弗里德利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3] [德]格尔哈德·帕普克主编.知识、自由与秩序[M].黄冰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4] [英]卡·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M].何林、赵平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6] [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7] [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黄胜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8]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交往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39]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0]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4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2]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3]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4]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45]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6]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7]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M].颜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8]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M].笛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9]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50] [美]埃利希·弗罗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51] [英]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2] [德]卡西儿.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3]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54] [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M].谷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3.
    [55] [日]池田大作、[德]狄尔鲍拉夫.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人与哲学——寻求新的人性[M].宋成有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6] [英]莱士列·斯蒂文森.人学的世界[M].李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7]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8] [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许金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59] [美]塞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
    [60] [美]塞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61] [美]威尔逊.论人的天性[M].林和生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62] [英]特德C.卢埃林.政治人类学导论[M].朱伦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63]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4]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5]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66] [英]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7] [美]特纳.社会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68]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69] [美]埃里希·弗罗姆.健全的社会[M].蒋重跃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
    [70]杨信礼.科学发展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1]杨信礼等著.当代社会发展的哲学研究与论辩[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
    [72]杨信礼.发展哲学引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73]杨春贵等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74]韩震.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5]苏东斌.人与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6]王海传.人的发展的制度安排[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7]倪愫襄.制度伦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8]皱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9]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0]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1]杨俊一.制度哲学导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
    [82]张璋.理性与制度——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83]宋清华.经验、理性与制度演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4]李松王.制度权威研究——制度规范与社会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5]贺培育.制度学:走向理性与文明的必然审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86]薛汉伟、王建民.制度设计与变迁:从马克思到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87]崔新生.制度简史[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88]林岗、张宇.马克思主义与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89]曹沛霖.制度纵横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0]潘伟杰.制度、制度变迁与政府规划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91]盛洪.为什么制度重要[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92]赖泽源.发展之路:制度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93]林尚立等著.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中国的探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9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95]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5.
    [96]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7]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9]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00]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01]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02]韩庆祥、邹诗鹏.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03]韩庆祥、亢安毅.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4]杨春贵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2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05]庞元正.决定论的历史命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106]徐伟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7]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08]庞元正等.发展理论论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109]黄楠森主编.人学原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110]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11]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1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1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编——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4]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15]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116]韩斌、孟宪平.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117]常修泽.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体制安排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18]袁贵仁、韩庆祥.论人的全面发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119]孙宪平主编.转轨、规制与制度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0]刘秀华.转型时期人的个性与社会秩序关系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21]陈朝宗.制度学理论与我国制度创新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122]吕芳.制度选择与国家的衰落[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123]李德顺.新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124]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因书馆,1999.
    [125]刘放桐等主编.现代西方哲学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26]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7]中国哲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哲学系主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28]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3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29]齐振海、袁贵仁主编.哲学中的主体和客体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30]冒从虎等主编.欧洲哲学通史(上下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131]肖前等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32]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3]张志库.人的存在与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34]刘森林.重思发展——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35]皱诗鹏.实践——生存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136]刘曙光.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137]何萍.生存与评价[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38]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9]余碧平.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140]张成福、孙柏瑛主编.社会变迁与政府创新——中国政府改革30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41]张传开等著.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142]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课题组.’08中国改革跟踪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43]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4]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45]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1 :自然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46]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2 :社会思想与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47]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48]黄季焜.制度变迁和可持续发展:30年中国农业与农村[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49]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150]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51]李为善、刘奔.主体性和哲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52]俞可平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53]俞可平编.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54]彭志勇.人性发展与制度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3博士毕业论文.
    [155]庄江山.制度的哲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7博士毕业论.
    [156]杨伟敏.制度本体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博士毕业论文.
    [157]冯永刚.制度框架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毕业论文.
    [1]杨信礼.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功能与运行过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
    [2]杨信礼.哲学价值论研究与当代价值观的建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6).
    [3]杨信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形态——发展哲学研究综述[J].理论学刊,2009(11).
    [4]杨信礼.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支持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4).
    [5]林岗,刘元春.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的起源和本质的两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0(6).
    [6]林岗、刘元春、张宇.诺斯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与制度变迁动力的比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3).
    [7]林岗.诺斯与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道路理论的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1(1).
    [8]崔希福.制度问题的哲学研究综述[J].天府新论,2004(4).
    [9]崔希福.国内哲学界制度研究的现状与唯物史观研究制度问题的凸显[J].新疆社会科学,2005(5).
    [10]贾英健.社会哲学视野中的制度创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11]皱吉忠等.“哲学研究制度的可能性”讨论综述[J].学术界,2005(1).
    [12]皱吉忠.制度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J].东南学术,2007(3).
    [13]“‘制度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讨论与回应”[J].东南学术,2007(3).
    [14]皱吉忠.中国社会的制度建设与制度研究人学维度的提出[J].社会科学辑刊,2001(4).
    [15]皱吉忠.试论制度研究的人学维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16]皱吉忠.制度建设与人的发展—中国制度建设的人学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17]辛鸣.制度评价的标准选择及其哲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5).
    [18]辛鸣.制度研究的哲学视野选择及其问题梳理[J].哲学动态,2005(10).
    [19]吴向东.制度与人的全面发展[J].哲学研究,2004(8).
    [20]徐斌.制度变革与人的全面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
    [21]薛艳丽.人性与制度[J].理论月刊,2004(1).
    [22]张林.凡勃伦的制度变迁理论解读[J].经济学家,2003(3).
    [23]马广奇.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5(7).
    [24]邓玮.历史轨迹与当代转型:中国社会精英流动机制的理论考察[J].理论导刊,2009(2).
    [25]侯才.马克思的人类终极关怀—马克思视野中作为理想社会价值目标的自由[J].科学社会主义,2009(6).
    [26]陈启能.马克思主义与人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6).
    [27]江德兴,陈良斌.重返马克思的制度视域——论马克思制度分析的一般框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8]杨华.论人的发展与制度创新[J].兰州学刊,2004(6).
    [29]郑永廷,许文贤.论制度创新与人的全面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07(5).
    [30]唐兴霖.制度创新:主体、过程和途径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31]陈纯仁.制度与人的发展关系论略[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32]鲁鹏,丰子义,庞元正,韩庆祥,黄桂田.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J].前线,2003(3).
    [33]刘小怡.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与综合[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4]刘文革,刘婷婷.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评析[J].学术交流,2007(3).
    [35]马俊峰等.以唯物史观全面理解“以人为本”[J].哲学动态,2008(5).
    [36]高宁.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4(6).
    [37]周文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学研究述评[J].齐鲁学刊,2004(2).
    [38]蒋冰海.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5).
    [39]裴笑冰.试论人学研究的制度维度[J].探索与争鸣,2003(5).
    [40]张福军.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2008(3).
    [41]丁新霞.制度与人的存在和发展[J].江海纵横,2007(3).
    [1] Dugger,William.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new but no institutiona- list [J].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1991,24(2),pp.423-432.
    [2]Dugger, William. Douglass C.North′s NewInstitutionalism[J].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1995,29(2),pp.453-461.
    [3] T. Parsons. 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 [M]. N. Y. Prenice Hall,1971.
    [4] Williamson , Oliver. Markets and Hierarchy [M].New York: Free Press,1975.
    [5] Glade, William P. The Latin American Economies: A Study of Their In stitutional Evolution [M]. New York: American Book, 1969.
    [6] Dirlik, Arif, and Maurice Meisner, eds. Marxism and the ChineseExperience: 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ism [M]. Westview Press,19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