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屈指算来,截止2010年,青岛城市建置不过119年。而早在1 994年1月4日,国务院就已经正式批准和公布青岛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无疑是年轻的青岛城市荣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资本,因为国务院在批准文件中指出:“青岛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明代中叶为防止倭寇侵袭,设浮山防御千户所。鸦片战争后,设总镇衙门。1897年后,曾被德、日、美列强先后占领。现存原提督公署、官邸和原警察署等大量欧式、日式建筑”。不仅如此,青岛地区更有一段古老的历史。即墨市金口镇北阡遗址考古发掘的实物证明,早在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代,就有东夷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东夷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比较早的进入了文明社会,建立了早期国家,晚期则发展出辉煌的齐鲁文化。直至近代,青岛地区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其它地区如影随形,同步而行。
     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形态开发给文化遗产带来灾难。在大拆大建发展模式的主导下,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乃至历史城区遭受到毁灭性的建设性破坏,青岛城市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种开发模式不仅带来城市形态的巨大改观,而且意味着城市文脉的泯灭,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消失。不仅如此,青岛市郊的古文化遗址同样在经济发展中未能幸免于难,规模宏大的建设工程正在处处围剿古遗址仅有的一点点容身之地。同时多种发展迹象也在表明,现在的青岛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深度的功能开发。而功能开发离不开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市北区如火如荼的特色街建设即是明证。一个依靠文化生存、发展的城市是有希望、有个性的城市。在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明显的今天,经济发达的背后有文化的有力支撑;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蕴含着蓬勃的经济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水乳交融,而文化遗产无疑是城市文化的品位和文化厚度强有力的体现者。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与发展现代经济之间的矛盾,这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这是青岛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破解的难题。
     本文针对古老的青岛地区和年轻的青岛城市所各自拥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论文分为青岛老城区文化遗产和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两大部分内容。其中,青岛老城区又分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三小部分。
     第一章为导论。在界定文化遗产的定义基础之上,厘清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和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接着讲清选题研究范围、意义、方法及已有研究成果,在深入剖析国内外颇为流行的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论之后,阐述了青岛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环境及历程。
     第二章为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首先说明青岛历史建筑的影响因素、价值评价及保护意义,然后针对性提出青岛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对策,并对相对落后于海滨旅游的历史建筑旅游如何发展提出建议,尤其注重对当今遗产热点——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同时对青岛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展开针对性研究,最后以斯泰尔修会圣言会会馆旧址修复工程为案例,深入考察了青岛历史建筑修复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第三章为青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在阐述青岛历史街区的由来、价值、特色及保护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的保护与更新对策,最后以为世人所瞩目的中山路街区复兴为案例进行具体研究。
     第四章为青岛老城区整体保护研究。首先从自然、人文、建筑、规划等角度具体分析青岛城市的特色,然后阐述在旧城更新与新城建设中保护文化遗产的成功与失误,同时涉及如何在城市色彩、整体高度、交通、标志性建筑、自然环境等方面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后针对青岛的母亲湾——胶州湾保护提出具体建议。
     第五章为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研究。首先阐述青岛地区田野文物现状与保护意义,然后对青岛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突出针对性建议,最后以琅琊台遗址为案例进行具体研究。
     在结语部分,论文提出全文的结论。它们是:
     1.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秉承整体性保护理念;
     2.青岛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是保护与利用的具体措施尚有待于改进;
     3.胶州湾的保护是当前青岛城市发展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4.对于青岛地区的古遗址而言,目前首要的工作是保护,然后方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
     如此谋篇布局主要依据以下的思路:论文的第一部分导论为整篇论文的铺垫:历史城市的保护一向讲究“点”(历史建筑)、“线”(历史街区)、“面”(历史城区)的有机结合。历史建筑犹如一颗颗珍珠(点)错落有致的散落在老城区之中,它们是历史城市保护的最基本元素,所以论文的第二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历史街区(线)则由建筑围合而来,历史建筑是历史街区极为重要的构成要件,历史街区也是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条件,二者可谓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所以论文的第三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延续问题;数十条历史街区(线)的有机交合最终构成了老城区(面),而老城区的整体保护实在是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绵延的大环境,意义可谓重大,所以论文的第四部分集中研究青岛老城区的整体保护问题;论文的第五部分集中研究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问题,其原因有二:其一,田野文物本身就是青岛文化遗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二,这是青岛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青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发展,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都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方面深刻体认到青岛地区田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的意义。青岛地区田野文物不单单再是孤零零的古遗址保护问题,而是具有了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老城区保护的密切关联性。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就由老城区走到了城外,走到了大青岛(涵盖青岛地区七区五县的地理范围)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
     论文的创新之处是:
     1.论文首次归纳了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论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了构建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体系的多重因素。
     2.论文首次全面分析了青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与利用的合理化建议。
     3.论文首次以斯泰尔圣言会会馆为案例,较为全面地探究了青岛历史建筑修复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4.论文首次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青岛地区的田野文物保护与利用状况,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The city of Qingdao had only been established for 119 years by 2010. However, Qingdao was awarded the honor of China's famous city for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ssociations by the State Council on January 4th,1994. It is no doubt that such an honor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Qingdao's rich urban cultural heritage of modern times, which can be indicated in the State Council's approval document:"Qingdao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Shandong Province. The city developed from Fushan Qianhusuo, a place where troops were stationed to fight Japanese pirates during the middle of Ming Dynasty. Following the Opium War(1840~1842) the office of the garrison commander was established in Qingdao. After 1897, the city was occupied successively by western powers like Germany,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various buildings with European and Japanese styles, including the office and residence of former provincial commander-in-chief, and the former police headquarters can still be found in Qingdao. In addition, the suburban region of Qingdao has a more ancient history. The artifacts unearthed in North Qian site in Jinkou town, Jimo city provided evidence showing that during the North Xin Cultural Times as early as 7000 years ago, there lived ancients called Dongyi in this land. Dongyi prehistoric ancestors created a splendid culture, relatively early developed into a civilized society, and established an early nation, paving the way for the brilliant QiLu Culture. Up to modern times, Qingdao had developed in pace with the rest parts of China.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large-scale urban form of development brought disaster to the cultural heritage. Aff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excessive demolition and construction", many historical buildings, historical blocks and even the historical city suffered from ruinous destruction. The Qingdao civic cultural inheritance has also been affected negatively. This development model has not only brought great change of urban form, but also means erosion of urban context and the residents' loss of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The ancient cultural sites of Qingdao suburb also fail to surviv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everywhere suppressing the little room for the ancient ruin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a variety of signs showing that the current urban construction in Qingdao 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to in-depth functional development.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is indicated by prosperous characteristic streets in North District.
     A city which relies on cultur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s a city having hope and individuality. Today, the cultural role of soft power is increasingly clear, with strong cultural support behi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area with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has robust economic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economics has never been so harmonious as what it is today. It is no doubt that cultural heritag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ultural grade and atmosphere of a city. During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how to deal wit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otecting the city's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developing modern economy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this is the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considered and solved in Qingdao's urban expansion.
     This dissertation devotes itself to a profound and detailed study on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ossessed by both the old Qingdao region and the young city proper.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discussing old town and field cultural relics respectively, with the former focusing on historic buildings, historic neighborhoods, and the integral protection of historic city.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begins with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the modern sense, and touches upon the scope of topics of study, significance, methods and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Following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theory which is quite popular at home and abroad regarding integral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his introductory part also discusses the evolving environment and cours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Qingdao.
     Chapter Two is research 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Qingdao historic buildings. First of all it explicat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value assessment, and protecting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 buildings, proposes specific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strategies of historic buildings, and offers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develop tourism by making full use of historic buildings, which lags relatively behind the seaside tourism. This chapter lay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research into the legacy of today's hot spots--Qingdao 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use, while looking into the conservation and use of celebrities'former residence. Finally this chapter studie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 the process of Qingdao historic building restoration by analyzing the restoration project of Style religious site of Divine Word.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Qingdao historic blocks.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the origin, valu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ervation status of Historic District, the research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of protection and renewal, which is followed by a case study of the well-known Zhongshan Road revitalization.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overall protection of the old urban area of Qingdao. The researcher first makes a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ingdao city from the natural, cultural,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point of view, and then discusses the success and failures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during the old-city renewal and new-town construction. Then the researcher, after elaborating on how to highlight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terms of color, overall height, traffic, typical building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offers concrete proposals for the protection of Mother Bay-Jiaozhou Bay.
     Chapter Five looks into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ield cultural relics in Qingdao area. Starting with an explic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field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ir protection, this chapter highlights specific sugges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Qingdao ancient ruins, with Langyatai site as a specific case study.
     In the part of Conclusion, this thesis holds the following views:
     First,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be protected in line with the integral conception.
     Second, although more 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e inheritance in Qingdao, the concrete measures need to be improved.
     Third, the protection of Jiaozhou Bay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in Qingdao urban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in the current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Fourth, as far as the ancient ruins are concerned, the first priority is to protect. Only when they are properly protected, can utilization be allowed.
     Such a layou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following ideas:The introductory part is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entire paper, which highlights the protection of the historic city in view of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points" (historic buildings), "Line" (Historic District), "surface" (Historical City). Historic buildings, like pearls (point) scattering among the old city, are the most basic elements of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cities. So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focuses 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Qingdao historical buildings. As historic districts (Line) develop from building enclosures, historic buildings constitute a very important element of historic district, and historic neighborhoods are also a basic condi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with both in harmonious complementation. Therefore, the third part of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al district in Qingdao. The interconnection of scores of historic districts (Line) ultimately forms the Old City (Surface), while the integral protection of the old town, which underlies the broader context for the stretch of historic buildings and historic neighborhoods, is of much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e fourth part of the paper is centered on the overall protection issues of the old city, Qingdao. In Part V the discussion shifts to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Qingdao area field cultural relic for two reasons:firstly, the field cultural relics themselves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part of Qingdao cultural heritage; secondly, i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Qingdao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departments in charge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profoundly recognize the significance of protecting and utilizing Qingdao field cultural rel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protection of famous cities for thei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Qingdao field cultural relic means more than protecting isolated ancient ruins, but has close relevance with the historic buildings, historic neighborhoods and the old town to protect. It follows that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Qingdao expands from the old urban area to the suburbs, to the big Qingdao age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overing the geographic range of Qingdao seven zones and five counties).
     This thesis is innovative in that:
     (a) It summariz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nitiation of the overall protection theory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analyzes multiple factors to build the integrity protection system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b)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hesis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Qingdao 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proposals on how to protect and make good use of such heritage.
     (c) This thesis comprehensively explores the gains and losses in the restoration work of historic buildings in Qingdao by using Style religious site of Divine Word as a case study.
     (d) The thesis for the first time makes a mor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condition of field cultural relic in Qingdao region, and offers reasonable suggestions.
引文
1.陈立旭著:《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陈敏华著:《旅游与国学通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陈宇著:《城市景观的视觉评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范文兵著:《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5.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方辉著:《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国家文物局法制处编:《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版。
    8.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市文物局编:《中国古城墙保护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9.顾军、苑利著:《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国家文物局编:《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11.顾江编著:《文化遗产经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胡树志、张复合等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烟台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13.侯鑫著:《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以天津、青岛、大连研究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编:《告慰历史与未来》,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版。
    15.即墨金口镇志编篡委员会编:《即墨金口镇志》,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版。
    16.金志国、巩升起著:《一杯沧海 品读青岛啤酒博物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版。
    17.亢清泉主编:《青岛文化建设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18.栾丰实著:《东夷考古》,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栾丰实著:《海岱地区考古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李泽厚著:《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1.鲁海、鲁勇著:《青岛思往录》,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
    22.鲁海著:《青岛老楼故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年版。
    23.陆安著:《青岛近现代史》,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年版。
    24.吕文强编著:《城市形象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著:《考古学理论 方法 技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26.李其荣编著:《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鲁海著:《老街故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28.鲁海著:《青岛旧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29.鲁海著:《名人故居》,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年版。
    30.李明著:《青岛,老房子的记忆》,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31.陆地著:《建筑的生与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罗佳明著:《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陆地著:《建筑的生与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卢永毅主编:《地方遗产的保护与复兴》,上海:同济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年版。
    35.罗小未,蔡琬英编著:《外国建筑历史图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6.李晓东著:《文物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37.李曙光主编:《大海的项链》,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38.李晓东主编:《文物保护单位防范体系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39.刘金平著:《视觉青岛》,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版。
    40.栾丰实、宫本一夫编:《海岱地区早期农业和人类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1.刘士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2.李明著:《塔楼上的青岛》,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
    43.刘宜庆编:《名人笔下的青岛》,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
    44.李明著:.《中山路:一条街道和一座城市的历史》,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5.谋乐辑:《青岛全书》,青岛:青岛印书局刊1912年版。
    46.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孝陵博物馆编:《世界遗产论坛(二)—世界遗产与城市发展之互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南开大学胶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胶州历史文化初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8.彭兆荣著:《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49.青岛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50.青岛市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青岛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合编:《德国侵占胶州湾史料选编(1897~1898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1.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大事记》,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0年版。
    52.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世纪图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
    53.青岛市社科院、青岛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编著:《青岛城市现代化研究》,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4.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青岛文史撷英》,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55.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地图通鉴》,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2年版。
    56.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数字全书——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备忘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版。
    57.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心编著:《百年回眸·青岛啤酒百年轶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58.青岛市档案馆编:《胶澳租借地经济与社会发展——18897~1914年档案史料选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59.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编:《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
    60.钱宗灏、陈正书、胡宝芳、华一民著:《百年回望—上海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
    61.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建筑委员会编:《青岛优秀建筑志》,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年版。
    62.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开埠十七年——(胶澳发展备忘录)全译》,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
    63.阮仪三、王景慧、王林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阮仪三著:《护城纪实》,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65.任银睦著:《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66.任银睦主编:《青岛社会科学2008》第1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
    67.任银睦主编:《青岛社会科学2008》第2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
    68.寿杨宾主编:《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版。
    69.寿杨宾主编:《青岛海港史》(古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版。
    70.宋连威著:《青岛城市的形成》,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
    71.史吉祥、郭富存主编:《2002:博物馆公众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2.单霁翔著:《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3.单霁翔著:《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4.宋连威著:《青岛城市老建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
    75..邵甬著:《法国建筑·城市·景观遗产保护与价值重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6.谭元亨著:《城市建筑美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7.陶东风、和磊著:《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王守中著:《德国侵略山东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9.吴良镛著:《建筑城市人居环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0.王守忠、郭大松著:《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1.吴正中著:《青岛表情》,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82.王世仁著:《文化的叠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83.宛素春等著:《城市空间形态解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4.汪德华著:《中国城市规划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5.王德刚、王素洁著:《经营遗产》,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6.王红军著:《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题性事件及其背景的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7.徐飞鹏、张复合等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88.徐嵩龄著:《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徐飞鹏主编:《青岛历史建筑1891~1949》,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
    90.徐苏宁编著:《城市设计美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91.徐崇德著:《台阶路上的青岛》,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
    92.叶春墀:《青岛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93.袁荣叟编:《胶澳志》,青岛:青岛华昌印书局1928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成文本。
    94.杨寿宾著:《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年版。
    95.阳建强、吴明伟编著:《现代城市更新》,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6.阴山、纪卫华编著:《百年青啤》,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97.严国泰编著:《历史城镇旅游规划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
    98.于希贤,于涌,黄建军等著:《旅游规划的艺术》,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99.杨宏烈著:《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10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郊县三里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101.朱晓明编著:《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02.张鸿雁著:《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3.郑培昕、鲁海、张树枫编著:《青岛风景名胜》,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年版。
    104.郑玉歆、郑易生主编:《自然文化遗产管理——中外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05.张鸿雁主编:《城市 空间 人际》,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6.张廷兴、艾思同著:《山东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年版。
    107.赵勇、骆中钊、张韵等编著:《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5年版。
    108.张晓春著:《文化适应与中心转移——近现代上海空间变迁的都市人类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09.张艳华编著:《提篮桥——犹太人的诺亚方舟》,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0.张凡著:《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1.朱祥贵著:《文化遗产保护法研究:生态法范式的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12.左琰著:《德国柏林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3.郑向敏、麦继强、谢朝武等著:《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14.朱晓明编著:《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5.郑孝燮著:《留住我国建筑文化的记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116.张松编:《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 7.张朝枝著:《旅游与遗产保护—基于案例的理论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8.张松著:《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青岛市文物局编:《青岛胜迹集萃》,1986年。
    2.青岛市青运史工作委员会编:《青岛青运史研究》第2辑,1988年。
    3.中国石窟遗址管理培训班编:《国际文化遗址管理参考资料》,1992年。
    4.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史志办公室编:《青岛纺织史》,1995年。
    5.青岛市档案馆编:《现代咏青诗文选》,1997年。
    6.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市重大气象灾害文献选编》,1998年。
    7.山东省胶南市旅游局编:《千古名胜琅琊台》,2003年。
    8.青岛市文物局编:《青岛历史文物古迹概览》,2004年。
    9.青岛市李沧区史志办公室编:《史志资料选编》(第1.2.3辑)2005年青第 003号。
    10.青岛市文物局编:《青岛文物保护名录》,2007年。
    11.北京国金管理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编:《中山路改造前期策划报告——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
    1. Graeme Aplin:Heritage:Identification Conservation,and Manage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Torsten Warner:German architecture in China, Berlin:The VCH Publishing Group
    1.(美)R·卡逊著,吕瑞兰译:《寂静的春天》,北京:科学出版1979年版。
    2.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
    3.(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关世杰等译:《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美).J.柯克·欧文(J.Kirk Irwin)著,秦丽译:《西方古建古迹保护理念与实践》,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版。
    6.(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美)查尔斯·H·扎斯特罗、卡伦·K·柯斯特-阿什曼著,师海玲、孙岳等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德)余凯思著,孙立新译:《在“模范殖民地”胶州湾的统治与抵抗——1897年—1914年中国与德国的相互作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澳)瓦伊斯著,张玫英、柴洋波译:《城市挑战:亚洲城镇遗产保护与复兴实用指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费尔登·贝纳德、朱卡·朱可托著,刘永孜、刘迪等译:《世界文化遗产地 管理指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杨式琳:《青岛近代城市居住建筑研究》,2003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2.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丁新海:《近代建筑物检测、鉴定、加工技术研究》,2004年,结构工程专业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曹立罡:《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探讨》,2005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4.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姚钢:《青岛老街历史风貌保护研究——以中山路为例》,2005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5.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王亚男:《青岛近代建筑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2005年,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卢晶:《青岛八大关风景度假区景观建筑研究》,2006年,设计艺术学专业
    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李少红:《青岛德占时期建筑研究》,2006年,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
    8.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张强:《大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以即墨故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为例》,2007年,考古及博物馆学专业
    9.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2004年,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
    10.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2004年,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
    11.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王福云:《青岛近代别墅建筑及其环境艺术研究》,2007年,家具设计与工程专业
    1.安定:《探析西部名城中历史遗产的“孤岛化”现象》载《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4期
    2.陈绛:《德占胶澳:近代中外经济关系的一个实例分析》载《德国研究》1998年第4期
    3.崔玉婷:《抗战以前青岛华人社会阶层分析》载《文史哲》2003年第1期
    4.成志芬、张宝秀:《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比较研究》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5.陈金华、秦耀辰、孟华:《国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与启示》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6.成帅、王勇强:《中山路街区建筑历史沿革与变迁》载《青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崔文龙:《德国在胶澳租界地建设规划中的卫生措施及对中国人的歧视》载《德国研究》2008年第1期
    8.程国有:《青岛:贴城开发又如何?》载《招商周刊》2008年第13期
    9.陈雳、张松:《单威廉的土地政策述评》载《德国研究》2009年第3期
    10.杜久明:《安阳殷墟——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成功典范》载《中原文物》2007年第4期
    11.邓华陵:《世界遗产法定分类的演变、发展及认识》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2.董茜:《从衰落走向再生——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利用》载《城市问题》2007年第10期
    13.樊海强、权东计、李海燕:《大遗址产业化经营的初步研究》载《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4.方百寿、洪文文、蔡礼彬:《“监狱旅游”初探——以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为例》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5.高玉玲:《试论20世纪30年代青岛崂山旅游资源的开发》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2卷第2辑,2007年4月
    16.巩升起:《青岛八大关建筑融合环境的交响诗》载《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第3期
    17.胡义深、汪宜、郝小星:《青岛市“环湾保护 拥湾发展”战略及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载《展望论坛》2008年第4期
    18.景德祥:《从青岛看德国殖民统治与中德文化交流》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1期、
    19.贾英、孙根年:《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载《城市问题》2008年第10期
    20.刘敏、李先逵:《历史街区探析》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1.李伟:《德占胶澳与英占威海卫文化政策之比较》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2.刘婕:《对青岛中山路地区保护与改造的几点思考》载《华中建筑》2004年第3期
    23.李少红:《青岛基督教堂的内外空间设计》载《青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4.陆建松:《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现状、问题及政策思考》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5.李东泉:《从德国近代历史进程论青岛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载《德国研究》2006年第1期
    26.李和平:《论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载《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2期
    27.李东泉、周一星:《青岛的历史地位及其城市规划史研究的意义》载《城市规划》2006年第4期
    28.刘敏:《历史环境中新旧建筑的多元共生——以青岛旧城为例》载《城市建筑》2006年第8期
    29.罗佳明:《<西安宣言>的解析与操作》载《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5期
    30.刘敏、王江云:《青岛旧城城市特色美浅析》载《青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1.刘敏:《青岛旧城保护更新中的矛盾与问题》载《青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2.李晓东:《中国保护近现代文物理论与实践》载《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
    33.刘丰祥、唐顺英、苏庆华:《民国时期城市政府对民众休闲的管理研究——以1927~1937年的南京市为例》载《旅游学刊》2009年第9期
    34.雷霞、杨晓燕:《工业遗产改造与城市发展的互动——西安纺织城改造构想》载《城市问题》2009年第9期
    35.孟宪民:《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与园区——关于中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载《东南文化》2001年第1期
    36.孟钺、吴书雷:《历史文化名城中文物建筑及其环境的作用》载《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7.马庚存:《汪伪青岛会谈述评》载《历史教学》2007年第12期
    38.马庚存:《近代新兴城市青岛的形成》载《历史档案》2009年第3期
    39.彭兆荣、李春霞:《论遗产的原生形态与文化地图》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2期
    40.彭兆荣:《“遗产旅游”与“家园遗产”:一种后现代的讨论》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1.彭兆荣:《遗产政治学:现代语境中的表述与被表述关系》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2.曲凌雁、宋韬:《大遗址保护的困境与出路》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3.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44.阮仪三,肖建莉:《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载《城市规划》2003年第6期
    45.阮仪三、张松:《产业遗产保护推动都是文化产业发展——上海文化产业区面临的困境与机遇》载《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第4期
    46.任银睦:《近代青岛城市发展与腹地农村社会经济》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47.阮仪三、张艳华:《上海城市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名城保护的思考》载《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1期
    48.阮仪三、丁枫:《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战略思考》载《上海城市规划》2006年第2期
    49.饶传坤:《英国国民信托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50.孙岩萍:《青岛文化的特征及发展目标选择》载《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3期
    51.孙宏霞:《构筑琅琊文化 促进青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2.‘隋永琦、魏明:《论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以青岛康有为故居为例》载《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53.单霁翔:《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载《求是》2006年第14期
    54.孙立新、王保宁:《德国殖民统治下的青岛中国人社会》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5.孙丽、阳泽宇:《青岛近代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存在问题浅议》载《山东林业科技》2008年第1期
    56.单霁翔:《20世纪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载《城市规划》2008年第6期
    57.孙丽、徐萌:《青岛小鱼山街区“风貌特色”调研与分析》载《山东林业科技》2008年第13期
    58.孙国茂:《低碳经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载《东岳论丛》2009’年第12期
    59.田林、杨昌鸣:《大遗址、遗迹动态保护规划初探》载《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0.谭袆:《历史街区的更新再利用》载《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61.田龄:《德占时期青岛社会风尚的变迁》载《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
    62.田龄、王忠春:《德占青岛时期的文化政策及其实施》载《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63.唐龙、余洁:《大遗址保护中的土地问题》载《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第4期
    64.王景慧:《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和作法》载《城市规划》1998年第3期
    65.王世仁:《保存·更新·延续——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若干基本认识》载《北京规划研究》2002年第4期
    66.王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载《工程与建设》2006年第4期
    67.巫莉丽等:《德国工业旅游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载《德国研究》2006年第2期
    68.王景慧:《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载《城市规划》2006年第11期
    69.王肖宇、陈伯超:《沈阳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载《工业建筑》2007年第9期
    70.王莹、杨学梅:《青岛市康有为故居开发的新思路》载《兰台世界》2007年9下半月
    71.王福云、孙建华:《青岛八大关别墅区的景观艺术评析》载《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24期
    72.王运良:《文物保护单位再认识》载《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73.王运良:《关于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历史渊源及现状之管见》载《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
    74.吴永芝、孙有波:《城市历史地段文化环境的传承与创新——以南京明故宫 历史地段为例》载《城市问题》2009年第9期
    75.邢鸿飞、杨婧:《文化遗产权利的公益透视》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4期
    76.徐嵩龄:《我国遗产旅游的文化政治意义》载《旅游学刊》2007年第6期
    77.肖建莉:《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城市文化遗产管理》载《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1期
    78.喻学才、王健民:《世界文化遗产定义的新界定》载《华中建筑》2008年第1期
    79.杨宏烈:《广州工业遗产保护方略初探》载《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3期
    80.郑本法、郑宇新:《旅游产业的十大功能》载《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81.张松:《21世纪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82.张忠国、高军:《青岛的历史文化名城强制性要素分析及保护》载《城市问题》2004年第3期
    83.张忠国、吕斌、王志美:《近现代青岛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转型》载《城市问题》2004年第4期
    84.张志明:《沈鸿烈在青岛》载《纵横》2004年第12期
    85.张树枫、魏书训:《关于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对策研究》载《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86.张祖群:《文化遗产:内涵、保护、优化利用及“申遗”思考》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87.赵宇鸣、赵荣:《大遗址保护中的外部性影响及其消除》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88.张松:《上海工业遗产保护进程的简要回顾》载《上海城市规划》2006年第2期
    89.张廷兴:《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之路》载《理论学刊》2006年第5期
    90.张静、冯茂娥:《山东文物旅游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载《山东社会科学》2006 年第8期
    91.郑大伟、阮平南:《城市文化遗产与文化元素的性质》载《学术论坛》2007年第4期
    92.张艳华、卫明:《“特质城市遗产”的保护——以上海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载《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6期
    93.张胜冰、马树华:《青岛文化的历史文脉对城市文化精神的影响》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94.周益锋:《德占时期青岛街区的形成》载《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95.张毅杉、夏健:《塑造再生的城市细胞——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载《城市规划》2008年第2期
    96.张政伟、王运良:《国家软实力与文化遗产》载《世界文化》2008年第4期
    1.《青岛日报》
    2.《半岛都市报》
    3.《青岛早报》
    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①《关于文化财产国际交流的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九届会议于1976年11月26日在内罗毕通过)
    见国家文物局法制处:《国际保护文化遗产法律文件选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
    ②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02页。
    ①彭兆荣:《遗产政治学:现代语境中的表述与被表述关系》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6页。
    ①彭兆荣、林雅嫱等:《遗产的解释》载《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13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关世杰等译:《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②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关世杰等译:《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费尔登·贝纳德、朱卡·朱可托著,刘永孜、刘迪等译:《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指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②喻学才、王健民:《世界文化遗产定义的新界定》载《华中建筑》2008年第1期,第21页。
    ①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41页。
    ②《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宪章》(第一届历史性纪念物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采纳,雅典,1931年),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③《威尼斯宪章》(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于1964年5月25-31日在威尼斯通过),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3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关世杰等译:《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4页。
    ③《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内罗毕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九届会议于1976年11月26日在内罗毕通过),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9-75页。
    ①《佛罗伦萨宪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历史园林委员会,1981年5月21日,佛罗伦萨;1982年12月15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采纳),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4-86页。
    ②《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八届会议于1987年10
    月在华盛顿通过),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7-88页。
    ③罗佳明:《<西安宣言>的解析与操作》载《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5期,第43页。
    ①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7页。
    ②《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次会议于1994年12月12~17日通过,泰国普吉),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③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④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45页。
    ①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宣言>——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②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③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④金志国、巩升起:《一杯沧海 品读青岛啤酒博物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⑤《关于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国际产业遗产保护联合会,2003年7月),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137页。
    ⑥《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①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①刘士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②郑向敏、麦继强、谢朝武等:《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③单霁翔:《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载《求是》2006年第14期,第44页。
    ①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内部资料),2007年,前言部分。
    ①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④朱晓明:《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⑤[美]J.KirkIrwin著,秦丽译:《西方古建古迹保护理念与实践》,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版。
    ①[澳]瓦伊斯著,张玫英、柴洋波译:《城市挑战:亚洲城镇遗产保护与复兴实用指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费尔登·贝纳德、朱卡·朱可托著,刘永孜、刘迪等译:《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指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袁荣叟:《胶澳志》,青岛:青岛华昌印书局1928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成文本。
    ④谋乐:《青岛全书》,青岛:青岛印书局1912年版。
    ⑤叶春墀:《青岛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⑥任银睦:《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
    ②青岛市文物局:《青岛历史文物古迹概览》(内部资料),2004年。
    ③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内部资料),2007年。
    ④青岛市文物局:《青岛胜迹集萃》(内部资料),1986年。
    ⑤宋连威:《青岛城市的形成》,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
    ⑥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
    ⑦亢清泉:《青岛文化建设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
    ⑧金志国、巩升起:《一杯沧海品读青岛啤酒博物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版。
    ①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地图通鉴》,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2年版。
    ②青岛市档案馆:《胶澳租借地经济与社会发展—1897-1914年档案史料选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③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开埠十七年—(胶澳发展备忘录>全译》,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
    ④徐飞鹏、张复合等:《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⑤徐飞鹏:《青岛历史建筑1891~1949),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
    ⑥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青岛文史资料》第十四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⑦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2002年出齐。
    ①鲁海:《老街故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②鲁海:《名人故居》,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年版。
    ③鲁海:《青岛旧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
    ④陆安:《青岛近现代史》,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年版。
    ⑤李明:《青岛,老房子的记忆》,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⑥李明:《中山路:一条街道和一座城市的历史》,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⑦南开大学胶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胶州历史文化初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⑧Torsten Warner:German architecture in China, Berlin:The VCH Publishing Group。
    ⑧刘善章、周荃:《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
    ⑨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①王福云:《青岛近代别墅建筑及其环境艺术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②杨式琳:《青岛近代城市居住建筑研究》,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③丁新海:《近代建筑物检测、鉴定、加工技术研究》,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④王亚男:《青岛近代建筑价值评价与保护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⑤姚钢:《青岛老街历史风貌保护研究——以中山路为例》,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⑥曹立罡:《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探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⑦卢晶:《青岛八大关风景度假区景观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⑧李少红:《青岛德占时期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①张强:《大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以即墨故城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为例》,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②成帅、王勇强:《中山路街区建筑历史沿革与变迁》载《青岛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49-54页。
    ③李东泉、周一星:《青岛的历史地位及其城市规划史研究的意义》载《城市规划》2006年第4期,第54-59页。
    ④巩升起:《青岛八大关建筑融合环境的交响诗》载《中国文化遗产》2008年第3期,第48-56页。
    ⑤方百寿、洪文文、蔡礼彬:《“监狱旅游”初探——以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为例》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36-139页。
    ⑥刘敏:《青岛旧城保护更新中的矛盾与问题》载《青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5-9页。
    ⑦李东泉、徐飞鹏:《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载《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1期,第37-44页。
    ⑧王福云:《全球化语境中的青岛德式建筑及其室内环境艺术研究》载《工业建筑》2005年第35卷增刊,第5-9页。
    ①刘敏、王江云:《青岛旧城城市特色美浅析》载《青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第3期,第36-41页。
    ①孙宏霞:《构筑琅琊文化 促进青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1-4页。
    ①注册城市规划师继续教育委员会:《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①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贺云翱:《文化遗产科学初论》见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世界遗产论坛(二)——世界遗产与城市发展之互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②杨志刚:《“遗产”的概念系统及遗产与城市互动的若干问题》见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世界遗产论坛(二)——世界遗产与城市发展之互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魏闽:《复兴“义品村”——上海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社2008年版,第208页。
    ②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8页。
    ①邵甬:《法国建筑·城市·景观遗产保护与价值重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内容简介。
    ②张艳华:《提篮桥——犹太人的诺亚方舟》,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①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232页。
    ①金志国、巩升起:《一杯沧海 品读青岛啤酒博物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版,.第5页。
    ②《新周刊》杂志社:《绝版中国:受伤的城市和它们的文化孤本》,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第208页。
    ③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概况》,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④《2006-2020年青岛城市总体规划》。
    ①张虹、陆志云:《青岛百年气候概况》见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市重大气象灾害文献选编》(内部资料),1998年,第1-4页。
    ②谋乐:《青岛全书》,青岛:青岛印书局1912年版,第191页。
    ①汪德华:《中国城市规划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②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①李东泉:《青岛的历史地位及其城市规划史研究的意义》载《城市规划》2006年第4期,第55页。
    ②袁荣叟:《胶澳志·胶澳志序》,青岛:青岛华昌印书局1928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成文本,第1页。
    ①《直隶总督李鸿章等奏折》,见青岛市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青岛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德国
    侵占胶州湾史料选编(1897~1898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2页。
    ②袁荣叟:《胶澳志·沿革志》,青岛:青岛华昌印书局1928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成文本,第26页。
    ①袁荣叟:《胶澳志·民社志》,青岛:青岛华昌印书局1928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成文本,第231页。
    ②《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原文见许同莘、汪毅、张承棨:《光绪条约》卷51,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版,第19-23页。
    ①马庚存:《近代新兴城市青岛的形成》载《历史档案》2009年第3期,第70页。
    ②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志大事记》,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0版,第10页。
    ③谢彬:《中国铁道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402页。
    ④张树枫:《青岛炮台的历史及现状》见青岛市政协文史资科委员会:《青岛文史撷英》,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143页。
    ①青岛市档案馆:《胶澳租界地经济与社会发展—1897-1914年档案史料选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版,第16页。
    ②《1912年胶州地区年度报告》,见青岛市档案馆:《胶澳租借地经济与社会发展—1897-1914年档案史料选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①青岛档案馆:《帝国主义与胶海关》,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版,第3-5页。
    ②青岛档案馆:《帝国主义与胶海关》,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版,第14-17页。
    ③任银睦:《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37页。
    ①青岛市青运史工作委员会:《青岛青运史研究》(内部资料),第2辑,1988年,第95页。
    ②叶春樨:《青岛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版,第60-65页。
    ③杨寿宾:《青岛海港史》(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版,第118页。
    ④青岛市档案馆:《青岛数字全书—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备忘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版,第105-106页。
    ①袁荣叟:《胶澳志·建置志》,青岛:青岛华昌印书局1928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成文本,第1206页。
    ②青岛繁荣促进会:《青岛画报》,1935年,第20期。
    ①《青岛政务要览·公务篇》22,转引自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4页。
    ②张志明:《沈鸿烈在青岛》载《纵横》2004年第12期,第45页。
    ③青岛市档案馆馆藏资料第1529号,中国工程师学会年刊,1948年。
    ①冯小彭:《青岛市政府实习总报告》,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66年12月初版。
    ②徐学禹、丘汉平:《地方银行概论》,福建省经济建设计划委员会出版,中华民国三十四年,第111页。
    ③青岛档案馆藏:《青岛市政府行政纪要》,中华民国23年,青岛市政府秘书处编印,未刊稿,第一编,第15页。
    ①《国讯》第103期,中华民国24年8月11日。
    ②李东泉、徐飞鹏:《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载《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1期,第41页。
    ①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①宋连威:《青岛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开发》见亢清泉:《青岛文化建设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85页。
    ②鲁建发[2000]32号文。
    ①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保护名录》(内部资料),2007年。
    ①陈雳、房圆圆:《青岛近代建筑形成因素之浅析》载《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22-23页。
    ②袁荣叟:《胶澳志·沿革志》,青岛:青岛华昌印书局1928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成文本。
    ③袁荣叟:《胶澳志·方舆志》,青岛:青岛华昌印书局1928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成文本,第180页。
    ①王福云:《青岛近代别墅建筑及其环境艺术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2-30页。
    ①沙永杰:《西化的历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①王福云:《青岛近代别墅建筑及其环境艺术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30-34页。
    ①谋乐:《青岛全书》,青岛:青岛印书局1912年版,第11页。
    ①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②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7页。
    ①王晴佳、谷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①徐飞鹏:《青岛历史建筑1891~1949》,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②徐嵩龄:《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①彭兆荣:《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①Graeme Aplin:Heritage:Identification Conservation,and Manage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第183页。
    ②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115页。
    ① Torsten Warner: German architecture in China, Berlin:The VCH Publishing Group,1994,第25页。
    ①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②鲁海:《青岛旧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118页。
    ①朱晓明:《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3-214页。
    ①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页。
    ①杜超:《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凸现城市文化特色——谈青岛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思路》见亢清泉:②青岛文化建设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66-367页。
    ①王运良:《关于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历史渊源及现状之管见》载《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第13页。
    ②王运良:《文物保护单位再认识》载《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62-63页。
    ①张艳华、卫明:《“特质城市遗产”的保护——以上海市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载《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6期,第91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67-68页。
    ①彭兆荣:《遗产政治学:现代语境中的表述与被表述关系》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6页。
    ①《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02年7月25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二十五条,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0页。
    ①《威尼斯宪章》(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于1964年5月25~31日在威尼斯通过),见张
    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②《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内罗毕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九届会议于1976年11月26日在内罗毕通过),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③《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八届会议于1987年10月在华盛顿通过),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7页。
    ④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页。
    ①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②张艳华:《提篮桥——犹太人的诺亚方舟》,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139页。
    ③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70-71页。
    ①阮仪三、丁枫:《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战略思考》载《上海城市规划》2006年第2期,第9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①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124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二十四条,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二十五条,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④《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2002年9月27日苏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制定2002年10月29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2003年1月1日施行)第十五条,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①朱晓明:《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198页。
    ①王法艳:《“海归”画册填补青岛记忆》载《半岛都市报》2008年3月28日,第A39版。
    ②李魏:《迎宾馆回眸百年老照片》载《青岛日报》2009年6月11日,第12版。
    ①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国际文化旅游宪章》(重要文化古迹遗址旅游管理原则和指南)(古迹遗址国际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采
    纳,墨西哥,1999年10月),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③(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①孙国茂:《低碳经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载《东岳论丛》2009年第12期,第35页。
    ①(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①邢鸿飞、杨婧:《文化遗产权利的公益透视》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4期,第73页。
    ①彭兆荣:《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①彭兆荣:《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296页。
    ①张树枫:《青岛炮台的历史及现状》见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青岛文史撷英》,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143页。
    ①吴永芝、孙有波:《城市历史地段文化环境的传承与创新——以南京明故宫历史地段为例》载《城市问题》2009年第9期,第16页。
    ①[日]田原天南著云彤译:《青岛的旅游文化设施》见刘善章、周荃:《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298页。
    ①(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2页。
    ②《关于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国际产业遗产保护联合会,2003年7月),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①徐飞鹏:《青岛历史建筑1891~1949),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②金志国、巩升起:《一杯沧海 品读青岛啤酒博物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版,第23页。
    ①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载《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第4期,第18页。
    ①彭兆荣:《遗产学与遗产运动:表述与制造》载《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第90-91页。
    ①朱晓明:《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①左琰:《德国柏林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8-79页。
    ①张毅杉、夏健:《塑造再生的城市细胞——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载《城市规划》2008年第2期,第22页。
    ①金志国、巩升起:《一杯沧海 品读青岛啤酒博物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版,第41-60页。
    ①金志国、巩升起:《一杯沧海品 读青岛啤酒博物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②金志国、巩升起:《一杯沧海品 读青岛啤酒博物馆》,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版,第73-83页。
    ①成志芬、张宝秀:《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比较研究》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33页。
    ①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第244-245页。
    ①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184页。
    ①《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8次会议于1994年12月12~17日通过,泰国普吉)第十三条,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②费尔登·贝纳德、朱卡·朱可托著,刘永孜、刘迪等译:《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指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①费尔登·贝纳德、朱卡·朱可托著,刘永孜、刘迪等译:《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指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二十一条,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9页。
    ①[澳]瓦伊斯著,张玫英、柴洋波译:《城市挑战:亚洲城镇遗产保护与复兴实用指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谭袆:《历史街区的更新再利用》载《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2页。
    ②魏闵:《复兴“义品村”——上海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149页。
    ①刘敏、李先逵:《历史街区探析》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507-508页。
    ①郑利军:《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页。
    ①[日]田原天南著,由少平译:《青岛市政》,见刘善章、周荃:《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222页。
    ②青岛市档案馆:《胶澳租借地经济与社会发展——1897-1914年档案史料选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页。
    ①袁荣叟:《胶澳志·建置志》,青岛:青岛东昌印书局1928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成文本,第873页。
    ②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内部资料),2007年,第5页。
    ③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地图通鉴》,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④王娉:《魅力八大关再添新美誉》载《青岛日报》2009年6月11日,第2版。
    ①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33页。
    ②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2-54页。
    ①孙丽、阳泽宇:《青岛近代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存在问题浅议》载《山东林业科技》2008年第1期,第74页。
    ①刘敏、李先逵:《历史街区探析》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507页。
    ①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版,第19页。
    ②鲁海、鲁勇:《青岛思往录》,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①鲁海:《老街故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②芦智峰:《快速路拆迁拆掉老路岛城“三大怪”还剩“一怪”》载《青岛晚报》2010年1月15日,第4版。
    ①郑培昕、鲁海、张树枫:《青岛风景名胜》,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①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9页。
    ②冯骥才:《思想者独行》,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③陆安:《青岛近现代史》,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175页。
    ④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①《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华盛顿宪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八届会议于1987年10月在华盛顿通过)第九条,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①刘鹏、韩阳、于昕:《前海一线拥堵盼送“解药”》载《半岛都市报》2009年8月29日,第A5版。
    ①于顺、刘琳:《馆陶路巧梳妆变身“德国街”》载《青岛早报》2008年12月6日,第3版。
    ①成帅、王勇强:《中山路街区建筑历史沿革与变迁》载《青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49-54页。
    ①鲁海:《老街故事》,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①李明:《中山路:一条街道和一座城市的历史》,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199页。
    ①段海鹰、邵慧芳:《中山路南段“大手术”》载《青岛早报》2008年11月7日,第2-3版。
    ①袁荣叟:《胶澳志·民社志》,青岛:青岛华昌印书局1928年版,台北:文海出版社成文本,第372页。
    ①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以天津、青岛、大连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①李和平:《论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载《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2期,第63页。
    ①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②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1页。
    ①俞平伯:《青岛杂诗二首》见青岛市档案馆:《现代咏青诗文选》(内部资料),1997年,第3页。
    ②鲁海、鲁勇:《青岛思往录》,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③马庚存:《汪伪青岛会谈述评》载《历史教学》2007年第12期,第84页。
    ①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史志办公室:《青岛纺织史》(内部资料),1995年,第3页。
    ①汪德华:《中国城市规划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①徐飞鹏、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②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①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8页。
    ①汪德华:《中国城市规划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145页。
    ②杨曾宪:《城市风貌保护与形象重塑》见青岛市社会科学院、青岛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青岛城市现代化研究》,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3页。
    ①任银睦:《青岛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页。
    ②杨曾宪:《城市风貌保护与形象重塑》见青岛市社会科学院、青岛市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青岛城市现代化研究》,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0页。
    ①郁达夫:《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见青岛市档案馆:《现代咏青诗文选》(内部资料),1997年,第64页。
    ①张凡:《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①梁启超:《过渡时代论》载《清议报》1901年6月,第83册。
    ①山东省地图出版社编制:青岛楼市图,鲁SG(2008)093号,2009年4月印刷。
    ①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实用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①李东泉、徐飞鹏:《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载《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第1期,第42页。
    ①[英]查里·B·柏狄克著崔岩译:《20世纪亚洲大动荡的前兆》,见刘善章、周荃:《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321页。
    ①[日]田原天南著赵凤英译:《胶州湾》,见刘善章、周荃:《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43-49页。
    ②徐飞鹏:《青岛历史建筑1891~1949》,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③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地图通鉴》,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①徐飞鹏:《青岛历史建筑1891~1949》,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①谋乐:《青岛全书》,青岛:青岛印书局1912年版,第11页。
    ②徐恩淑:《城市设计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页。
    ③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版,第161页。
    ①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以天津、青岛、大连研究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1页。
    ②《博洛尼亚宣言》(全世界第一届城际大会通过,1974年6月10~12日,博洛尼亚,意大利),见魏闽:《复兴“义品村”——上海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277页。
    ①王磊江:《岛城轨道交通规划已上报》载《青岛早报》2008年10月11日,第5版。
    ②《华盛顿宪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八届会议于1987年10月在华盛顿通过)第十三条,
    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①郑培昕、鲁海、张树枫:《青岛风景名胜》,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7页。
    ①王铎:《崂山: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国山》载《招商周刊》2008年第3期,第32页。
    ①[日]田原天南著 赵凤英译:《胶州湾》见刘善章、周荃:《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郊县三里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①[日]田原天南著 赵凤英译:《胶州湾》,见刘善章、周荃:《中德关系史译文集》,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17-18页。
    ①高振会、马文斋、温国义:《“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背景下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见任银睦:《青岛社会科学2008》第1辑,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226页。
    ②胡义深、汪宜、郝小星:《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及城阳区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载《展望论坛》2008年第4期,第31-32页。
    ③丁本忠:《胶州湾近七十年的海水结冰分析》见青岛市档案馆:《青岛市重大气象灾害文献选编》(内部资料),1998年,第34页。
    ①孙丰欣、王媛:《让“蓝色青岛”宜居宜创业》载《半岛都市报》2010年2月25日,第A6版。
    ①青岛市规划局编制:《“环湾保护 拥湾发展”概念规划研究》,2008年9月公布。
    ①李晓东:《文物保护单位防范体系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烟台市博物馆:《胶东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版。
    ①栾丰实:《东夷考古》,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
    ②李秀兰:《探寻平度古文化》载《今日平度》2008年6月24日,第4版。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县三里河》,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④王芬:《试论泰沂山北侧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载《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第14-25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⑥邱玉胜等:《胶南抢救发掘田家窑汉墓》,载《中国文物报》2000年3月12日,第1版。
    ⑦青岛市文物局、平度市博物馆:《山东青岛市平度界山汉墓的发掘》载《考古》2005年第6期,第32-42页。
    ⑧邱玉胜:《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利用——对青岛考古工作的思考》见亢清泉:《青岛文化建设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411-413页。
    ①林玉海:《青岛市北阡贝丘遗址考古发掘的意义》载《中国文物报》2008年2月28日。
    ②刘鑫:《祝家庄遗址挖出“6个时代”》载《半岛都市报》2008年11月20日,第A17版。
    ③王法艳、赵峰:《6000年前“豪宅”现身即墨》载《半岛都市报》2009年4月7日,第A13版
    ④黄超:《板桥镇遗址现北宋青砖》载《半岛都市报》2009年9月14日,第A11版。
    ①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部分。
    ②王星光:《农业考古学的形成浅说》载《农业考古》2002年第1期,第1页。
    ①徐嵩龄:《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1页。
    ②贾英健:《风险社会的实践生成及人学意蕴》载《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第57-58页。
    ①张政伟、王运良:《国家软实力与文化遗产》载《世界文化》2008年第4期,第5-6页。
    ②周海、刘宾:《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回顾与规划展望》(青岛城市规划局内部资料),2009年。
    ①牟成梓:《皇姑庵古墓惨遭盗挖》载《青岛早报》2008年3月11日,第7版。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第二十九条,见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宪章与国内法规选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①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内部资料),2007年,第23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2页。
    ①邱玉胜:《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利用——对青岛考古工作的思考》见亢清泉:《青岛文化建设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414页。
    ②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①方辉:《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①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7页。
    ①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①谢军、刘红:《即墨古墓挖出一铜人》载《半岛都市报》2005年11月11日,第A7版。
    ②康晓欢:《即墨古墓昨日出土小铜人》载《青岛早报》2005年11月11日,第13版。
    ①栾磊:《盗挖康王坟5盗墓贼获刑》载《半岛都市报》2009年2月12日,第A13版。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5页。
    ②朱晓明:《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45页。
    ③孟宪民:《梦想辉煌:建设我们的大遗址保护展示体系与园区——关于中国大遗址保护思路的探讨》载《东南文化》2001年第1期,第7页。
    ①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②青岛市史志办公室、青岛市文物局:《青岛文物志》,北京: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