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因果解释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虽然因果关系含义——引起与被引起——在历史上、在不同的领域中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不同的领域中,因果关系还是有着各自的特点。在进行历史解释时,因果概念有一个比较自由的使用空间,人们既可以在日常语言的层面上使用因果概念,也可以寻求动机因果,或者使用覆盖率模式进行因果解释。基于这样的一般性讨论,通过深入研读经典文本,本文对唯物史观中的因果解释模式形成如下理解:
     一、在引起与被引起的通常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构成人类历史的诸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生产力之所以是诸要素的最必要原因是由诸要素的必要性程度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生产力是人类历史的首要的必要条件。同时,马克思通过建筑的隐喻说明了生产力对其他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即生产力作为原因的充分性。在这个意义上,生产力对人类历史具有决定性。不能简单地将上述两方面合并起来,断定生产力对人类历史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因为这两点所依据的方法论思路是不同的,不可知性地合并。
     二、唯物史观对历史的宏观的、总体的解释具有不可量化的、抽象的特征。按马克思的理解,物质生产活动的确是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地加以指明的,其含义应当是经济现象可以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研究,但是生产方式的本性,即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应这一“铁的必然性”,是定性的必然性,而不是定量的必然性,因而只能定性地理解,不能企图进行量化。
     三、至于与诸要素共同构成人类历史的人的这个方面,唯物史观对人的理解总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而不是泛泛的人性理论。针对唯心主义抽象地发挥人的能动性,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现实的个人的条件性。参照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他们强调了迄今为止的历史中个人的受制约性。
     四、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从覆盖率式的因果解释出发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解释以及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例如,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为一般规律,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状况作为初始条件,结合两者可以说明社会主义。
     五、动机因果解释也存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解释中,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人物是阶级的代言人,其动机表面上是个人的思维活动,实际上是整个阶级的观念。这样,在具体解释历史的时候,经济作为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和历史人物的动机原因就不是不相容的了,而是一致的了。在某些时候,他们也“重演”了历史人物特有的情绪、企图等内心的活动。当然,这不是随意的想象,而是把人物放到特定历史环境中,对他的思想活动进行合理的推测。
     六、我们把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的解释看成是一个历史研究纲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核心,它与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主体部分,其他相关理论构成外围。这个研究纲领是不断演化的,或者是对核心理论的修改、完善,或者是在核心理论的指导下,研究现实历史过程,丰富和发展外围理论。
     依据上述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我们就能够重新评估历史上若干种主要的对唯物史观的解读模式的得失利弊。在对核心理论的解读方面,我们分别从要素角度和人的角度进行考察。关于构成历史的要素角度,我们选取了对唯物史观的机械论解读、结构性解读、功能性解读和借助于复杂性理论等自然科学观念对唯物史观的解读。关于历史中的人的角度,我们选取了普列汉诺夫、卢卡奇、马尔库塞、萨特和哈贝马斯对唯物史观的重新解读。在对外围理论的发展方面,我们以列宁和毛泽东的理论工作为讨论对象。
Although the meaning of causality, cause and be caused, is basically the same in history and in different areas, but it still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areas. When doing historical explanation, we have a relatively free use of space of causality. We can use it in everyday language, or seek motivated causality, or use coverage pattern of causal explanation. Based on this general discussion, by studying classic text, we get some comprehensions of causal explanation mode 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following:
     1. In the sense of cause and be caused, Marx and Engels affirmed the causality of elements of history. Productivity is the most imperative reason of the elements of history, that is decided by the degree of necessity of the elements. In this sense, productivity is the first necessary condition in human history. Through the metaphor of building, Marx proved that productivity is the dicisive role of all elements, that means the adequacy of productivity as a cause. In this sense, productivity is the decisive force is history. These two points can not be combined simply, because they based on different methodology. We can not conclude that productivity is both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2.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the macro explanation of history, is abstractive and non-quantifiable. According to Marx's understanding,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can be studyed precisely, it means the economic phenomena can be quantitatively researched by using mathematical methods.But the nature of the mode of production, production relations need to adapt to productivity, is a qualitative necessity, not a quantitative necessity. It can be understanded qualitatively, can not be understanded quantitatively.
     3. On the aspect of people in human history, who make history toghther with the ele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ism's understanding of human has obviously times and directions, it is not a general theory of human nature. For Marx and Engels, people's initiative is exaggerated abstractively by Idealism, they emphasized that the real individual is a conditional beings. Contrast the communism, in which people could develop freely in all areas, Marx and Engels emphasized that the real individual is a restrictive beings.
     4. In a certain sense, Marx and Engels’s explanations of historical events can be Interpretated by coverage pattern of causal explana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urplus value theory and socialism also can be Interpretated by coverage pattern of causal explanation. For exampl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an be regarded as a general rule, the status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of capitalist societ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initial conditions, combinate these two conditions, we can explain the socialism.
     5. The motivated causality also exist in Marx and Engels’s explanations of historical events. Sometimes, they reproduce historical figures’s mental activitises,such as moods, attemptions. Of course, it is not a casual imaginantion. Historical figures is understanded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context, their mental activitises are reproduced reasonablely.
     6. Marx and Engels’s explanations of history can be regaided as a historical research programm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the core, together with the surplus value theory and socialism, they constitutes the main part.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form the protection zone.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program is evolving. On the one hand, its core theory is revised and improved; on the other hand, its protection zone is enriched and developed.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e can re-evaluate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Interpretation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Interpretations of core theory consists of two dimensions. In the elements dimension, we will discuss the mechanical 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and natural science interpretation. In the human dimension, we will discuss the interpretation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y Plekhanov, Lukacs, Marcuse, Sartre and Habermas. We will demonstrate how to develop the protection zone by Lenin and Mao Zedong’s theoretical work.
引文
①哈特,奥诺里.法律理论中的因果关系[J].张大椿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5(1),9.
    ①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421.
    
    ①引自E. T.贝尔.数学精英[M].徐源译,宋蜀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10.
    ②劳厄.物理学史[M].范岱年,戴念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4-25.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46.
    ②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74-375.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26-427.
    ①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264.
    ②西方大观念[M].陈嘉映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24.
    ③转引自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宇宙体系论[M].王克迪译.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689(卡约里的注释).
    ④转引自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77.
    
    ①拉梅特里.人是机器[M].顾寿观译,王太庆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67.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25.
    ③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243.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04.
    ②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27-28.
    ①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94.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28.
    ②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5-6.
    ①玻恩.我的一生和我的观点[M].李宝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97.
    ②转引自张会.现代物理学的因果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4):13.
    ③参见西方大观念[M].陈嘉映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30.
    ④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伯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8.
    ①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伯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7-128.
    
    ①参见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69.
    ②吕金虎等.混沌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6.
    ③张会.现代物理学的因果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4):15.
    ①转引自贝朗塔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等译.林康义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14-15.
    ②转引自胡文耕.生物学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31.
    ③邦格.因果性问题的复兴[J].刘蜀西译.哲学译丛,1988(6):44.
    ④转引自邓南海.目的因与目的性:调节性与构造性[J].学术研究,2006(11):30.
    
    ①邦格.因果性问题的复兴[J].刘蜀西译.哲学译丛,1988(6):44.
    ②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45.
    ①邦格.因果性问题的复兴[J].刘蜀西译.哲学译丛,1988(6):46.
    ①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代西方史学著作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23.
    ①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30.
    ②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95.
    
    ①转引自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88.
    ②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M].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7.
    
    ①转引自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和客观主义[J].清华大学学报,2008(6):.2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③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M].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06.
    ①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M].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99-400.
    ②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M].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7.
    ③转引自彭刚.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2):54.
    
    ①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93.
    ②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
    
    ①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224.
    ②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115.
    ③希罗多德.历史[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
    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73.
    ②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8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1.
    
    ①转引自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何兆武,张文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8.
    ②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何兆武,张文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0.
    
    ①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M].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6-237.
    ②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195.
    ③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194.
    
    ①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01.
    ③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M].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1.
    ①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M].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1-322.
    ②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M].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7.
    
    ①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M].何林,赵平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7.
    ②参阅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M].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6.
    
    ①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18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5.
    ①卡尔.历史是什么?[M].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20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②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5.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②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91-492.
    ③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92.
    ①张一兵.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前提的唯物史观的双重结构[J].青岛大学学报,1994(12):6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0.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
    ①马天俊.从生存的观点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94.
    ①马天俊.从生存的观点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9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8.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5.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6.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0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③威廉·配第.政治算术[M].陈冬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8.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19.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5-116.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6-69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8.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91.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①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M].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50.
    ②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M].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53.
    ①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M].尹大贻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424.
    ①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上卷.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①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M].金海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34-35.
    ②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M].金海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8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36.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55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四十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②段忠桥.马克思从未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答赵家祥教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3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0.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4.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3.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8.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5.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8.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4.
    ④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M].何林,赵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14.
    ①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M].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18-221.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6.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4.
    ①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6.
     ①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6.
    
    ①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M].何国贤等译,李光谟等校.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0.
    ②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M].何国贤等译,李光谟等校.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
    ③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M].何国贤等译,李光谟等校.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1-42.
    ①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53.
    ②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47.
    ③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54.
    ④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54-355.
    ①转引自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5.
    ②转引自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5.
    ③转引自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7-168.
    ④转引自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8.
    ⑤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38,133.
    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38,145.
    ①转引自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75-176.
    ①阿尔都塞.读资本论[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1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②阿尔都塞.读资本论[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19
    ③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3.
    ④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3.
    
    ①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08-209.
    ②阿尔都塞.读资本论[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09.
    ①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M].朱建科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37.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22.
    ②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0.
    ①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8-59.
    
    ①段忠桥.谈谈科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的功能性解释[J].哲学研究,2005(5):38.
    ②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4.
    ④易克信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修订本)[M]第八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210.
    
    ①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M].阮仁慧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0,70.
    ②赵惠娟,贺宾.简论历史规律的统计特征[J].河北学刊,2007(2):113.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1.
    
    ①苗东升.马克思的非线性历史观——兼与宫敬才先生商榷[J].哲学动态,2001(12):13.
    ②苗东升.马克思的非线性历史观——兼与宫敬才先生商榷[J].哲学动态,2001(12):13.
    ①陈一壮.试论复杂性理论的精髓[J].哲学研究,2005(6):113.
    
    ①王荫庭编.普列汉诺夫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44.
    ②王荫庭编.普列汉诺夫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63.
    
    ①王荫庭编.普列汉诺夫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63.
    ②王荫庭编.普列汉诺夫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69.
    ③王荫庭编.普列汉诺夫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74.
    
    ①王荫庭编.普列汉诺夫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66.
    ②王荫庭编.普列汉诺夫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73.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0-31.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0.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2.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
    ④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6.
    ⑤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15.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62.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00.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86.
    ①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93.
    ②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98-99.
    ③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01.
    ①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05.
    ②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
    ③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10-111.
    ①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12.
    ②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17.
    ③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21.
    ①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22.
    ②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26.
    ①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北京:三联书店,1987,56.
    
    ①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林骥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4-25.
    ②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林骥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81.
    
    ①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林骥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269.
    ②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林骥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511.
    ①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马元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71.
    ②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59.
    ③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44.
    ④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98-99.
    ①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41.
    ②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50-151.
    ③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52.
    ④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65.
    
    ①列宁全集[M]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32-333.
    ②参见列宁全集[M]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37-338.
    ①列宁全集[M]第二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6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1.
    ③毛泽东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①毛泽东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②毛泽东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47.
    ①毛泽东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②毛泽东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1.
    ③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6-1317.
    
    ①毛泽东选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51.
    ③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2.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2版.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第3版.
    [7]马克思.马克思晚期政治著作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3.
    [8]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9]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0]毛泽东选集.第一——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王荫庭编.普列汉诺夫读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2]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何国贤等译,李光谟等校.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3]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38.
    [14]卢卡奇.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韩润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张西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6]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7]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19]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编.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20]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四卷.何瑞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1978,1981,1988,1990,1994.
    [21]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北京:三联书店,1987.
    [22]萨特.辩证理性批判.林骥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3]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4]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5]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6]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7]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曲跃厚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8]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9]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阮仁慧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0]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1]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社会学的基本要点.袁志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2]今村仁司.阿尔都塞:认识论的断裂.朱建科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3]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4]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5]库兹明.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性原则.王炳文,贾泽林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
    [36]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1.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7]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8]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9]易克信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修订本).第八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40]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1]叶汝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2]衣俊卿.衣俊卿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43]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4]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5]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6]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47]赵家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48]庞卓恒.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9]袁贵仁,杨耕总主编.衣俊卿,陈树林主编.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欧和苏联学者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7.
    [50]马天俊.从生存的观点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51]黄进兴.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2]商逾.马克思历史决定论及其历史命运.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53]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当代社会主义的自我意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4]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5]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6]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7]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8]笛卡尔.哲学原理.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59]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60]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61]配第.政治算术.陈冬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62]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3]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65]拉梅特里.人是机器.顾寿观译,王太庆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6]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67]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68]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69]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0]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71]布克哈特.世界历史沉思录.金寿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2]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3]罗素.论历史.何兆武,肖巍,张文杰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1.
    [74]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凃纪亮译.杜任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5]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6]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77]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7.
    [78]哈特,托尼·奥诺尔.法律中的因果关系.张绍谦,孙战国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79]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80]雅斯贝尔斯.大哲学家.李雪涛主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1]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2]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何林,赵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3]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84]伯林.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潘荣荣,林茂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85]伯林.自由及其背叛:人类自由的六个敌人.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86]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田薇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87]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尹大贻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88]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89]威廉·德雷.历史哲学.王炜,尚新建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90]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何兆武,张文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1]帕特里克·加登纳.历史解释的性质.江怡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92]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93]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94]宾克莱.理想的冲突.马元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95]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6]海登·怀特.元史学: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97]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黄胜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8]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9]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周辉荣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0]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说集.何新等译.黄巨兴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0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2]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北京:人大学出版社,1989.
    [10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第2版.
    [10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05]李武林,谭鑫田,龚兴.欧洲哲学范畴简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106]西方大观念.陈嘉映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07]张文杰,何兆武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七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108]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张文杰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9]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0]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11]阎耀军.社会预测学基本原理——社会预测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12]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宇宙体系论.王克迪译.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
    [113]玻尔.尼尔斯·玻尔哲学文选.戈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14]玻恩.我的一生和我的观点.李宝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5]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16]劳厄.物理学史.范岱年,戴念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17]伯特.近代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徐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8]贝尔.数学精英.徐源译,宋蜀碧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19]贝朗塔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等译.林康义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120]钱学森等.论系统工程.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121]张志林.因果关系与休谟问题.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22]胡文耕.生物学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3]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4]吕金虎等.混沌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25]高清海.马克思论个体活动与历史规律的关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6).
    [126]埃默森.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与结构因果观.欧阳谦译.哲学译丛,1985(6).
    [127]庄国雄.历史规律及其批评者——评卡尔·波普的“反历史决定论”.学术月刊,1985(2).
    [128]沈耕.因果性、合目的性和历史决定.哲学研究,1988(8).
    [129]邦格.因果性问题的复兴.刘蜀西译.哲学译丛,1988(6).
    [130]丁长青.二十世纪因果关系上的科学观念变革.云南社会科学,1988(2).
    [131]马奎特.规律、因果性和机械决定论的社会根源.邹中建译.哲学译丛,1988(3).
    [132]布兰德,M.斯威.论因果联系的分析.高旭光译.张家龙校.哲学译丛,1988(1).
    [133]陆剑杰.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点建立科学历史观——评“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关系”的讨论.哲学研究,1989(1).
    [134]杨耕.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性质和职能的沉思.教学与研究,1989(1).
    [135]欧文·拉兹洛.非线性进化模式与未来社会预测——一种“未来史”诠注.胡皓译.社会科学战线,1989(1).
    [136]杨耕.历史哲学:在哲学和历史科学的交叉点上——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形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2).
    [137]郝立新.论马克思历史观的本质.教学与研究,1990(1).
    [138]侯才.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长白学刊,1990(2).
    [139]张奎良.关于唯物史观产生的逻辑和史实的辨正.求是学刊,1991(1).
    [140]衣俊卿.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契合机制——对社会历史规律和必然性的反思.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1).
    [141]拉普拉斯.论概率.李敬革,王玉梅译.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2).
    [142]张小夭,丛杭青.穆勒五法的根本缺陷与因果关系的确认.浙江大学学报,1991(2).
    [143]张雄.历史唯物主义预见功能的再思考.复旦学报,1992(4).
    [144]张华夏.因果性究竟是什么?.中山大学学报,1992(1).
    [145]张会.现代物理学的因果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4).
    [146]张南纶.寻求因果联系的七种方法.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4).
    [147]张奎良.唯物史观的人学意蕴——兼答徐亦让、唐正东同志.哲学研究,1994(12).
    [148]张一兵.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前提的唯物史观的双重结构.青岛大学学报,1994(12).
    [149]唐正东.评卡尔波普尔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方法论的研究.南京大学学报,1994(2).
    [150]刘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现代哲学,1995(3).
    [151]俞吾金.论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中国社会科学,1995(6).
    [152]廖延弼.决定论:从因果决定论到一般决定论——邦格对因果决定论的批判与发展.学术论坛,1995年(2).
    [153]王贵友.作为实践范畴的因果性概念.武汉大学学报,1997(2).
    [154]张俊征,张俊良.试论历史解释中的因果分析.天中学刊,1998(3).
    [155]薛平.因果性研究的发展及其最新成果.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3).
    [156]维之.统计规律真的否定因果性吗?.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2).
    [157]谌中和.社会历史理论中的解释和因果决定论.复旦学报,1999(1).
    [158]李川,王景山.论法律因果关系.山东大学学报,1999(4).
    [159]吕嘉.历史与历史规律的重新解读.社会科学辑刊,2000(1).
    [160]苗东升.马克思的非线性历史观——兼与宫敬才先生商榷.哲学动态,2001(12).
    [161]沈亚生.评埃尔斯特对马克思主义“功能解释”方法的发现.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6).
    [162]王金福.“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规定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南京社会科学,2000(6).
    [163]仰海峰.唯物史观:科学描述与哲学批判的有机统一.洛阳师专学报,2000(1).
    [164]吴彤.复杂性范式的兴起.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6).
    [165]杨耕.历史决定论:历史的考察与现状的分析.求是学刊,2002(6).
    [166]张一兵.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理论探讨,2002(5).
    [167]桂起权.关于因果、决定论、偶然性、概率之我见——张志林《因果观念》读后感.江苏社会科学,2002(4).
    [168]邹诗鹏.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解释性难题及其反思.教学与研究,2003(5).
    [169]张立达.评蒋大椿和吴英、庞卓恒围绕唯物史观的理论争鸣.史学月刊,2003(3).
    [170]陈晏清,闫孟伟.历史规律·历史趋势·历史预见——评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求是,2003(18)
    [171]沈亚生. 20世纪末的挑战——埃尔斯特及其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2)
    [172]刘华杰.关于对因果性的一个教条的质疑.哲学研究,2004年(7).
    [173]段忠桥.谈谈科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的功能性解释.哲学研究,2005(5).
    [174]郭忠华.吉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与“重建”.现代哲学,2005(4).
    [175]王立端.社会历史解释的新模式——论E.P.汤普森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6).
    [176]陈一壮.试论复杂性理论的精髓.哲学研究,2005(6).
    [177]王南湜.我们可以在何种意义上谈论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性.学术月刊,2006(5).
    [178]邓南海.目的因与目的性:调节性与构造性.学术研究,2006(11)
    [179]段忠桥.马克思从未提出过“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答赵家祥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
    [180]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哲学研究,2007(3).
    [181]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哲学研究,2007(9).
    [182]李荣海.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与孙正聿先生商榷.哲学研究,2007年(8).
    [183]赵惠娟,贺宾.简论历史规律的统计特征.河北学刊,2007(2).
    [184]邹广文,李成旺.历史文物中中“历史”概念的双重内涵.清华大学学报,2007(6).
    [185]段忠桥.什么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孙正聿教授商榷.哲学研究,2008(1).
    [186]王和.再论历史规律——兼谈唯物史观的发展问题.清华大学学报,2008(1)
    [187]吴晓明.作为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8(1).
    [188]易杰雄.波普尔“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产生影响的原因探析.江苏大学学报,2008(1).
    [189]谢永康.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结构——自然和历史的关系与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哲学研究,2008(7).
    [190]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和客观主义.清华大学学报,2008(6).
    [191]范冬萍.复杂系统的因果观和方法论——一种复杂整体论.哲学研究,2008(2).
    [192]徐竹,吴彤.科学哲学中的社会科学因果性争论述评.哲学动态,2008(11).
    [193]马俊峰.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意蕴.哲学研究,2009年(3).
    [194]仰海峰.《资本论》与历史科学的新发现——对阿尔都塞的《读,<资本论>》的再思考.哲学研究,2009(3).
    [195]王南湜.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双重意义的统一性.学习与探索,2009(5).
    [196]吴猛.阿尔都塞《资本论》解读的困境及其意义论根源.哲学研究,2009,(8).
    [197]刘国锋.行动的因果理论的解释力量.哲学研究,2009年(8).
    [198]朱松峰.近三十年来“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问题研究述评.理论导刊,2009(4).
    [199]赵科天,王玉华.在什么基点上领会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就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与安启念教授商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200]王南湜.认真对待马克思的“历史科学”概念——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特征的再理解.哲学研究,2010(1).
    [201]彭刚.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2).
    [202] A.C.Ewing. Kant's Treatment of Causality .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69.
    [203] AngelaCoventry.Hume’sTheory of Causation:A Quasi-Realist Interpret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6.
    [204] C. Behan McCullagh. The Logic of History.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
    [205] Causation and Universal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0.
    [206] Donald M Borcher.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Thomson Gale,a part of the Thomson Corporation,2006.
    [207] Gregory Claeys. Encyclopedia of Nighteenth-Century Thought.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5.
    [208] Michael Tooley. Time,Tense and Causation.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7.
    [209] Paul Wetherly. Marx’s Theory of History:the Contemporary Debate. Ashgate Publishing Ltd.,199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