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比喻造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广义上说,比喻造词包括比喻新造词语和比喻扩展词语。前者用比喻手段创造新词,后者就已有语词用比喻手段扩展义项。以相似联想为基础的比喻词语在认知上和理解上具有特色。
     比喻新造词语具有新创造的词语形式,对它进行的本体研究包括:词语类型、词类特点、构词规律以及比喻语素义的形成条件。从语素的造词功能上说,比喻新造词语可以分成前喻式、后喻式、全喻式三种类型。从结构形式上说,比喻新造词语有“名+形”的形容词性双音节词、“名+动”的双音节词和“名+名”、“动/形+如+名”等模式。比喻语素义的形成需要以下条件:一般是由半喻式——前喻或后喻式当中的比喻语素决定的,构词频率高的语素,后喻式更易形成语素义,用来比拟性质而非状态的语素更易形成语素义。
     比喻扩展词语具有新的义项。文中区别了比喻义与引申义:比喻义属于引申义,是其下位概念。对于比喻扩展词语的本体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从内部入手,探讨了语义构成成分对比喻义的生成的影响;从外部着眼,探讨了比喻义的义项组合关系。本义朝比喻义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其中的发展路径,文中也进行了详细说明。
     比喻造词释义应当属于应用研究,它的特点是:具有形式标志、例句不丰富、义项数量较少且比喻义项位置靠后。归纳出13条比喻词语释义方式,同时指出目前比喻造词释义中存在的问题。
     比喻造词受所处自然和文化环境影响,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文章对古代汉语中比喻词语折射出的文化现象、方言中比喻词语折射出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同时,还对动物比喻词语进行了个案研究。
Generally speaking, figurative word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newly created figurative words and extended figurative words. The former one is used to create new words by way of metaphor and the latter one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glossemes by means of metaphor. All the figurative words based on the association of similarit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Newly created words by means of metaphor have the formats of the newly created words and the study of them is usually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classifications of such kinds of wor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words, the rules of such word formation and situations for the metaphorical morpheme formation. The newly created figurative word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kinds: front-metaphorical type, back-metaphorical type, the whole-metaphorical type.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ly created words by means of metaphor has the following patterns in structure: 1) disyllabic adjective words with the structure "n. + adj."; 2) disyllabic words with the structure "n. +v."; 3) disyllabic words with the structure "n. +n."; 4) tetrasyllabic words with the structure " v./adj.+ ru (like)+n. ". The formation of metaphorical morphemes needs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conditions: 1) Generally decided by the metaphorical morpheme in the half trope—front or back trope; 2) The morpheme of high frequency in word formation; 3) The back trope type is easier to constitute a metaphorical morpheme; 4) The morpheme used to compare rather than describe the state is easier to function as a new glosseme.
     The extended figurative words have their new glossemes. A classification of metaphoric meaning and transferred meaning has been made in this article. Metaphoric meaning is part of transferred meaning; Metaphoric meaning is a hyponym of transferred meaning. The studies of the extended figurative words are centered on two aspects: 1) start from its internal structur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its internal structure on formation of its metaphoric meaning; 2) start from the analysis of its external association to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rules for the glossemes of metaphorical words and others. The process of meaning development from the original one to a metaphoric one is a gradual one, the details of which have also been specified in the article.
     The research of the paraphrase of the metaphorical words belongs to applied research,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1) having the formal marks, 2) being not rich in illustrative sentences, 3) having a small numbers of glossemes, and 4) the position of metaphoric meaning is usually backward. In the article, 13 rules of paraphrasing the metaphorical words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some problems with paraphrasing of the metaphorical words have been pointed out.
     The metaphorical words have uniqu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local natural and cultural context. The cultural phenomena reflecte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metaphorical words and the dialectical metaphorical words have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 Meanwhile a case study on the metaphorical words involving animal names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article.
引文
[1]原因是:1、与亚里斯多德的另一观点矛盾,即认为隐喻很重要,它不是一场空虚的游戏;2、以词语为研究对象有些过分简单,这其实降低了隐喻的地位。
    [2]陈忠华 韩晓玲《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的边缘化及其交迭领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P101
    [1]谢信一、叶蜚声《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中)》[J].当代语言学,1992,1
    谢信一、叶蜚声《汉语中的时间和意象(下)》[J]当代语言学.1992,3
    [2][美]I.戈德伯格著《语言的奥妙》[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P62
    [1]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P128
    [1]周荐《几种特殊结构类型的复合词》,世界汉语教学,1992,2
    [1]转引自任继昉《汉语语源学》重庆出版社 2005年4月:P17
    [1]云贵彬主编《语言学名家讲座》[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1]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2]吴礼权《由汉语词汇的实证统计分析看林语堂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中国人思维特点所作的论断》
    [1]吴礼权《由汉语词汇的实证统计分析看林语堂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中国人思维特点所作的论断》
    [1]转引自李国南《辞格与词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P42
    [1]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1]徐国庆《词汇系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月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
    [2]元白《评近代汉语词典》,《辞书研究》,1993,5
    [1]参看张永言、董志翘《唐五代语言词典评介》,《中国语文》1999,3;董志翘《评宋语言词典》,《辞书研究》2000,1;
    汪维辉《元语言词典评介》,《辞书研究》,2000,1
    [1]《后汉书·列传第五七》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以鱼为喻也。龙门,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绛州龙门县。辛氏《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险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也。
    [2]《吕氏春秋·为欲》夫无欲者,其视为天子也与为舆隶同,其视有天下也与无立锥之地同,其视为彭祖也与为殇子同。
    [3]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词汇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P185
    [1]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张万起,商条印书馆1993
    [3]上海辞书,1985
    [1]郭熙《浅谈现代汉语中有比喻意义的词》,1985
    [2]孙云、王桂华《比喻构词刍议》1986
    [3]胡中文 试析比喻构造汉语新词语[J].语文研究,1999,(4).
    [4]详见《中国语文》1996,1997,《汉语学习》1997
    [5]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 1990年P227
    [1]潘文国等(1993)汉语的构词法研究 台湾学生书局
    [2]王松亭《浅谈隐喻在词汇体系发展和演变中的作用》,中国俄语教学 1996,2
    [3]沈怀兴《汉语偏正式构词探微》中国语文,1998,3
    [4]北大CCL古代汉语资料
    [5]如雪花最早出现在唐代,露珠最早出现在五代,火海最早出现在明代、怒火最早出现在北宋,尘烟最早出现在清代等等
    [1]《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
    [2]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北大出版社,2004年
    [3]彭迎喜《几种新拟设立的汉语复合词结构类型》清华大学学报,1995,2
    [4]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增订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P46
    [1]张怡春《偏正结构复合名词语素异序现象分析》南京师大学报,2007,4
    [1]侯友兰《比喻词补议》,《汉语学习》1997,4
    [1]《中国语文》1996,6
    [3]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P375
    [4]《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P79
    [1]苑春法 黄昌宁《基于语素数据库的汉语语素及构词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2期
    [1]何元建,王玲玲《真假复合词》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2]同上
    [3]王宁《论本源双音合成词凝结的历史原因—兼论古今汉语的传承与沟通》
    [1]仲崇山《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补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2期
    [1]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P362
    [1]《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63、3/2002,4P115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 1963、3/2002,4 P115):一词多义现象是通过引申和比喻的方式产生的。引申就是某一意义的推衍。……比喻是一种特殊的引申,指的是打比方,通过打比方而产生新的意义。例如“地下”原来指的只是地层下面的意思,后来用它来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进行活动的方式或状态”,如“地下工作”。“铁”原来指一种金属,后来就用来比喻“坚硬”“不可变动”,如“铁蚕豆”“铁的纪律”。
    [2]洪成玉(1985)认为引申义包括(1)类比。即用表示具体事物的意义去类比抽象事物的意义,(2)演化。指词由本义逐渐演化出的意义。A、从表示工具或处所的词义演化出使用这种工具或处所者的词义。B、从表示行为的词义演化出与这种行为有关的词义。C、从表示原料的词义演化出表示成品的词义。(3)喻代。是用表示某一事物特征的词比喻或指代表示事物全体或类似特征的词。
    [3]苏宝荣、宋永培(1987)谈到,“提到词义的比喻性引申,集中体现了词义‘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是词义引申、演变的主要形式。”
    [4]《训诂与训诂学》陆宗达、王宁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4
    [1]《辞书研究》2003.4
    [2]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P228
    [3]邵正业《词的引申义和新词的派生》,《辞书研究》第3期
    [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周荐《比喻词语和词语的比喻义》,《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4期
    [1]邹立志 张云秋《词义比喻引申的语言心理基础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郭焰坤《论修辞现象的历史比较》《语文建设》1999年第5期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陈嘉映著《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P373
    [1]苏新春《汉语词汇计量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1]张炼强《词的比喻义与“城”字现象》,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6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松亭《浅谈隐喻在词汇体系发展和演变中的作用》中国俄语教学,1996,2
    [3]Leech(1974)在其《语义学》著作中曾使用了“石化现象”(Petrification)这一术语,用以指一个词条的约定俗成的意义(即所指范围)发生变异,从而使之形成习惯用法的固态化(Solidifying)。P278
    [1]王惠《现代汉语名词词义组合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P119
    [1]H·维诺格拉托夫《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类型》,《俄语教学和研究》1958年第2-3期
    [2]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
    [1]黄建华《词典论》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高文达、王立廷《词汇知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2]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商务印书馆2000
    [1]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年
    [1]《比喻义的训释与比喻义的形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5
    [1]刘福铸《“鹄立”正义》,《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0年02期
    [2]王惠《现代汉语名词词义组合分析》北大出版社,2004,P190
    [1]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语文出版社 1996年P119
    [1]苏新春 赵翠阳《比喻义的训释与比喻义的形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5
    [1]帕默尔《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1983,P139
    [2]引自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P182
    [1]赵爱国、姜雅明著《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年 P129
    [1]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北京: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7.203-212
    [1]徐志良《探索中国走向海洋的文化精神》,原载《岭峤春秋——海洋文化论集》海洋出版社,2003,7
    [1]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版
    [1]王晓朋 关尤《火文化与原始社会发展之初探》http://blog.donews.com/LANSANCI/archive/2005/05/08/371039.aspx
    [2]海斯、穆恩、韦兰《世界史》,北京:三联出版社,1975年版P17-18
    [1][德]汉斯·比德曼著《世界文化象征辞典》,漓江出版社,2000年
    [1]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缉委员会,商务印书馆,1996
    [1]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 2001,12 P58
    [2]宋建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1]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缉委员会,商务印书馆,1996
    [2]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 2001,12 P58。
    [1]吴裕成《中国的门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9-02-01
    [1]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商务印书馆,1996
    [1]薛麦喜编《民食卷》,黄河文化丛书,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5
    [2]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2001
    [1]《释名·释饮食》
    [2]宋建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 2003
    [1]李海霞《汉语对动物命名取象的优先规律》南京社会科学学报 2000,10,
    [1]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年P119
    [1]王博、王长元《关东方言词汇》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1
    [1]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
    [1]邢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P347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1]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2,5
    [2]李如龙《谈谈词汇的比较研究》,词汇学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01年
    [3]《国语旬刊》11期,1929
    [1]李如龙《谈谈词汇的比较研究》,词汇学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01年,P132
    [2]同上,P134
    [1]引自张嘉星《漳州方言童谣选释·前言》,语文出版社 2006
    [2]李如龙《谈谈词汇的比较研究》,词汇学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01,P138
    [1]李如龙《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词汇学长春会议论文,2006年
    [2]同上。
    [1]Leech.语义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2][德]弗里德里希·尼采.古修辞学描述,屠友祥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法]保罗·利科.活的隐喻,汪堂家译[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4][古希腊]亚里斯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
    [5][美]B.J.瓦兹沃思.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徐梦秋,沈明明译[M],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6][美]I.戈德伯格.语言的奥妙,张梦井等译[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7]《中国古代交通》[M]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缉委员会
    [8]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9]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0]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11]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冯广艺.汉语比喻研究史,[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4]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语文出版社,1996
    [15]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中华书局1963
    [16]高文达王立廷词汇知识[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17]郭伏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M].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4
    [18]何世达《现代汉语·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9]洪成玉.古汉语词义分析[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20]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黄建华.词典论.[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2]蒋冀骋.吴福祥.近代汉语词汇纲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3]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4]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5]黎锦熙.复合词构成方式简谱(1930)[M]商务印书馆,黎锦熙语言学论文集2004年
    [26]黎良军.汉语词汇语义学论稿[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27]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28]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
    [29]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0]李如龙.苏新春.词汇学理论与实践.[M].商务印书馆;2001.
    [31]林杏光.词汇语义和计算语言学[M].语文出版社,1999
    [32]刘大为.比喻近喻与自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33]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商务印书馆1990年
    [34]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5]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36]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50
    [37]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 1983,P139
    [38]潘文国.叶步青.韩洋.汉语的构词法研究:1898~1990[M].台湾:学生书局,1993
    [39]戚雨村.语言学引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
    [40]任学良.汉语造词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4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42]宋建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43]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M].商务印书馆2000
    [44]苏宝荣.宋永培.古汉语词义简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
    [45]苏新春.汉语词汇计量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46]苏新春.苏宝荣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二)[M].商务印书馆,2004
    [47]孙常叙.汉语词汇[M]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
    [48]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文物出版社,2001
    [49]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2001年
    [50]王博,王长元《关东方言词汇》[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51]王惠.现代汉语名词词义组合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2]王松亭.比喻的机制和社会文化模式[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3]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54]吴裕成《中国的门文化》[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02-01
    [55]伍宗文.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M].巴蜀书社 2001
    [56]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7]徐时仪.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1
    [58]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2001
    [59]徐志良《探索中国走向海洋的文化精神》,原载《岭峤春秋——海洋文化论集》[M]海洋出版社,2003,7
    [60]云贵彬.主编语言学名家讲座[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
    [6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62]周光庆.古汉语词汇学简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3]曹铁根.汉语比喻与汉文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
    [64][美]B.J.瓦兹沃思.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徐梦秋,沈明明译[M],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65]H·维诺格拉托夫.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类型[J].俄语教学和研究1958年第2-3期
    [66]蔡龙权.隐喻化作为一词多义的理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67]蔡正学.辞书释义中比喻和比拟的划界问题,辞书研究[J],1996,4
    [68]柴红梅.《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以《现代汉语词典》C字条为例[J].古汉语研究.2005,(03).
    [69]陈晓梅.英汉动物词比喻义的异同.[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70]陈中平,曹文辉.谈谈比喻式词语.[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02.
    [7l]董秀芳.词语隐喻义释义问题,[J]辞书研究,2005,4
    [72]董志翘.评宋语言词典[J],辞书研究 2000,1;
    [73]段晓平.现代汉语词语音节的选择[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4
    [74]杜翔.《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释义改进[J].中文自学指导.2005.05.
    [75]冯轸.关于词的比喻义的建立.[J].辞书研究.1996.03.
    [76]府亚琴.试谈隐喻性词汇的构成及其语言学功能.[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04.
    [77]关英伟.动物词语的褒贬色彩、褒贬对立和偏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3.
    [78]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研究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
    [79]郭贵春.科学隐喻的方法论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02.
    [80]郭继红.论比喻在汉语词语结构中的渗透.[J].语文学刊.1997.04.
    [81]郭熙.浅谈现代汉语中有比喻意义的词[J].见汉语论丛,河南人民出版社,郑州。1985
    [82]郭熙.新词语用法举例[J].汉语学习 1985,3
    [83]郭先英.隐喻能力与语言习得关系探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84]郭焰坤.从比喻的演变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998,5
    [85]郭焰坤.论修辞现象的历史比较[J],语文建设1999年第5期
    [86]郭振红.谈比喻义义项的确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02.
    [87]郭志菊,扬清.“取象类比”与戏曲行业词语的比喻义.[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05.
    [88]韩陈其.论比喻义和借代义的释义,语言文字应用[J],2004,3
    [89]韩敬体.词语的比喻用法和比喻义及在<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中的处理方式[J],第三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研讨会论文
    [90]何元建.王玲玲.真假复合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91]贺建国.微观比喻论略[J].修辞学习.1996.05.
    [92]贺水彬.汉语形象词语的构造及其与修辞的关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82,4
    [93]洪丽娣.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成语的释义,语文学刊(高教版)[J],2007,1
    [94]侯昌硕.隐喻与词语的移用[J].修辞学习.2007,(04).
    [95]侯丽红.语言观的演变和语言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4.
    [96]侯友兰.比喻词补议.[J].汉语学习.1997.04.
    [97]胡中文.试析比喻构造汉语新词语[J].语文研究.1999.04.
    [98]季恒铨.亓艳萍.比喻借代与新词语新用法[J],语文建设 1989,4
    [99]贾彦.台湾汉语造词法中的修辞应用.[J].修辞学习.2003.01.
    [100]贾永雄.作为人类思维与语言的本质的比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04.
    [101]江结宝.喻体个性及其类别.[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102]晋家泉.比喻法造词和词的比喻义——请任学良、史锡尧先生指教[J].滨州师专学报.1996.01.
    [103]孔渊.根据什么来确定词语出现的时间——与刁晏斌先生商榷[J].修辞学习.2005.06.
    [104]兰宾汉.词义派生与释义[J],辞书研究 2003,4
    [105]黎明.比喻的认知类型.[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5.
    [106]李国南.汉语比喻在西方的可接受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3).
    [107]李海霞《汉语对动物命名取象的优先规律》[J]南京社会科学学报2000,10
    [108]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5
    [109]李瑞群.试论词语意义的双层性.[J].思维与智慧.1993.03.
    [110]李润生.网络词汇的造词法探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4(2)
    [111]李树新.论汉语比喻义的文化特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05.
    [112]李忠初.汉语隐喻造词法的系统性特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113]李子荣.比喻构词的语言学理据[J].嘉兴学院学报 2003.05.
    [114]梁兴莉,罗凤文.隐喻推理机制及其认知功能.[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115]林贵夫.传统穴位名称与新穴名称的造词对比[J].汉语学习,1992,6
    [116]凌云.汉语类比造词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02).
    [117]刘本臣.比喻及其分类问题研究.[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118]刘大为.比喻词汇化的四个阶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119]刘丹青.词类和词长的相关性——汉语语法的“语音平面”丛论之二[J].南京师大学报,1996,2
    [120]刘福铸.“鹄立”正义,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J],1990年02期
    [121]刘瑾.隐喻机制——词汇联想教学的理论基础.[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122]刘俊.从动物词的比喻形象看词语与文化[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04).
    [123]刘兰民.汉语比喻造词法刍议.[J].汉语学习.2001.04.
    [124]刘森林.认知语境因素结构化[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04.
    [125]龙青然.暗喻式成语释义方式刍议[J],语文学刊,2004,8
    [126]龙青然.半喻式词语例析,[J]邵阳师专学报,1995,3
    [127]龙青然.比喻式成语的意义类型和词典释义[J],云梦学刊,2005,2
    [128]龙青然.比喻造词的形象色彩.[J].思维与智慧.1993.01.
    [129]卢植.论认知语言学对意义与认知的研究.[J].外语研究.2003.04.
    [130]马贝加,张丽敏.汉语量词比喻用法初探.[J].语文研究.2001.02.
    [131]马华.词汇语义因素交际功能转换的性质和类型[J].外语学刊.2003.02.
    [132]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5.
    [133]毛永波.隐喻扩展与义项建立[J],语文建设 1999,1
    [134]毛远明.汉语文化词语释义问题,[J],辞书研究 2004,3
    [135]孟广道.对生成形容词义位的考察[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01.
    [136]孟晓慧.比喻词语的类型、意义及与比喻义的区别.[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09.
    [137]莫彭龄.成语比喻的文化透视[J].常州工学院学报.1997.01.
    [138]彭宣维.认知发展、隐喻映射与词义范畴的延伸——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形成的认知机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139]彭玉海.谈语义成素的隐现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2004.02.
    [140]钱红.词的转义的产生途径.[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3
    [141]钱进.比喻的性度偏离,[J]修辞学习 2005.01.
    [142]钱坤.“雪白”这类形容词在词语组合中的要求和修辞作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4.
    [143]秦存钢.词的释义用语与比喻借代形容——<现代汉语词典>部分条目释义用语不当举隅,信阳师范学院学报[J],1986,3
    [144]芮道荣.论比喻中的“象是式”.[J].修辞学习.1997.05.
    [145]邵健.身体词的隐喻研究——以汉语”手”类词为例[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05.
    [146]邵正业.词的引申义和新词的派生[J],辞书研究1989
    [147]余贤君,吴建民,张必隐.惯用语比喻意义理解的心理模型[J].心理科学.2001,(03)
    [148]沈光浩.沈秀丽.新时期旧词新义中的隐喻思维[J].现代语文,2006,6
    [149]沈孟璎.修辞方式的渗入与新词语的创造[J].山东大学学报1988年
    [150]盛爱萍.从温州“比喻地名”看楠溪耕读文化的特点与分布[J],修辞学习2001,4
    [151]盛林.论言语义的分类.[J].南京社会科学.2002.02.62-65
    [152]盛若菁.比喻研究中的误区例谈[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1.
    [153]施春宏.比喻义的生成基础及理解策略.[J].语文研究.2003.04.
    [154]石小娟.认知语境与语义理解[J].外语研究.2002.02.
    [155]史锡尧.名词比喻造词[J],中国语文 1996
    [156]束定芳.现代语义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7.
    [157]宋永培.苏宝荣.按照词义的形象特征整理引申系列[J].辞书研究,1987.(2).
    [158]苏宝荣.“语境”理论与辞书编纂辞书研究[J],2000,3
    [159]苏宝荣.词的非常规功能义释义模式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2007,5
    [160]苏宝荣.词典的语言释义和语用释义,辞书研究[J],1994,1
    [161]苏新春,赵翠阳.比喻义的训释与比喻义的形成——《现代汉语词典》比喻义计量研究之一[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5.
    [162]苏新春.比喻义的训释与比喻义的形成——现代汉语词典比喻义计量研究之一[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5
    [163]苏新春.当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大趋势——词义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4.01.
    [164]苏新春.再论比喻义的形成,中国语言学学报总11期[J](2003.7)
    [165]孙继善.关于复合词的结构分析问题.[J].集宁师专学报.1998.01.
    [166]孙继善.形容词语不应该有比喻义——兼评胡裕树《现代汉语》.[J].集宁师专学报.1999.01.
    [167]孙云.王桂华.比喻构词刍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2,6
    [168]唐钰明.金文复音词简论[J].人类学论文选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
    [169]田定远.英语复合词的语义理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
    [170]汪维辉.元语言词典评介[J],辞书研究,2000,1
    [171]王艾录,孟宪良.试论相似思维在语言创造中的地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
    [172]王德春,张辉.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J].外语研究.2001.03.
    [173]王冬梅,赵志强.“前正后偏”说质疑[J].《语文学刊》2006.16.
    [174]王俊鸣.关于比喻的三个问题.[J].语文研究.1982.02.
    [175]王宁.论本源双音合成词凝结的历史原因—兼论古今汉语的传承与沟通[J].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176]王敏.论Hand词义演变的认知动因——基于圣经的语料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05.
    [177]王铭玉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上)[J].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
    [178]王铭玉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下)[J].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6).
    [179]王铭玉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中)[J].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5).
    [180]王宁.论本源双音合成词凝结的历史原因—兼论古今汉语的传承与沟通[J].古典文献与文化论丛第二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181]王勤学.词义心理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04.
    [182]王松亭.浅谈隐喻在词汇体系发展和演变中的作用.[J].中国俄语教学.1996.02.
    [183]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2,34(2)
    [184]王寅.认知语言学与两代认知科学.[J].外语学刊:.2002.01.
    [185]王有.比喻在汉语偏正式合成词构成中的运用.[J].继续教育研究.1997.04.
    [186]文旭.认知语言学中的顺序拟象原则[J].福建外语.2001.02.
    [187]吴友军.使用比喻义的新词.[J].语文知识.2006.05.24
    [188]萧世民.汉语中以“玉”用作修辞所涉范围的考察[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189]熊力游.杨华.合成名词及其比喻初探[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3.
    [190]徐杲.“词的比喻义”辨正——兼与<新华字典>修订者商榷.辞书研究[J],2003,1
    [191]徐杲.“词的比喻义”缘何受青睐[J].辞书研究.1998.04.
    [192]徐杲.辞格造词辨正——与任学良先生”修辞学造词法”商榷.[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6.08.
    [193]徐吉润.东北方言词语特点拾贝[J]汉语学习,1986,2
    [194]徐通锵.编码机制的调整和汉语语汇系统的发展[J]商务印书馆.2001
    [195]许皓光.东北方言词汇的构词和修辞特点初探[J]辽宁大学学报,1994,4
    [196]轩治峰.比喻与英语构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8.03.
    [197]薛祥绥.中国言语文字说略[J],国故1919年,4
    [198]严阵.比喻本体喻体之语义研究.[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06.
    [199]杨冰郁,郭芹纳.近代汉语修辞词语的特征[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3.
    [200]杨昱华.对《现代汉语词典》后喻式名词及喻语素释义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2期
    [201]殷梅.浅谈比喻造词[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202]尹斌庸.汉语词类的定量研究[J].中国语文,1986.06
    [203]应雨田.比喻词语的类型及释义[J].中国语文1993,4
    [204]应雨田.比喻义及其释义.[J].辞书研究.1992.00.
    [205]于石.关于释义中置前的提示词辞书研究[J]1996,2
    [206]元白.评近代汉语词典[J],辞书研究,1993,5.
    [207]袁庆德.词义究竟是如何引申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
    [208]袁圣柏.表”人”比喻义词语浅论.[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02.
    [209]苑春法.黄昌宁.基于语素数据库的汉语语素及构词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 1998年第2期
    [210]曾德祥.简论比喻对汉语双音节化的促进作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
    [211]张辉.认知语义学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
    [212]张联荣.词典释义中的词义和语素义,辞书研究[J],2001,2
    [213]张炼强.词的比喻义与“城”字现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06.
    [214]张炼强.对科学术语词作喻体材料的考察.[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01.
    [215]张梅岗.论比喻型合成术语.[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02.
    [216]张培成.关于汉语比喻词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习.2000.04.
    [217]张少云.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J].修辞学习.2003.02
    [218]张思锐.论词汇的语义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6.
    [219]张苏榕.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汉语词汇.[J].盐城师专学报:哲社版.1999.2.
    [220]张怡春.偏正结构复合名词语素异序现象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221]张永言.董志翘.唐五代语言词典评介[J],中国语文1999,3.
    [222]张悦.旧词重组现象的认知语义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4.06.
    [223]章宜华.西方词典释义类型和释义结构研究[J]辞书研究.2001.01.
    [224]章宜华.原型释义问题探讨——兼评充分必要条件释义局限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
    [225]赵世举.古汉语暗喻的表达形式及其特点浅说[J].修辞学习.1998,(06).
    [226]郑燕萍.曹炜.外来词义的移植:现代汉语非派生式新义探源[J],,扬州大学学报 2007,7
    [227]支永碧.认知语言学:语言研究的新视角.[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228]仲崇山.词义和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补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2.
    [229]仲崇山.构成词的语素义的关系补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30]周翠英.试论汉民族动物词语的文化附加义.[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03.
    [231]周荐.比喻词语和词语的比喻义.[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04.
    [232]周荐.从词长看词典语汇单位的确定[J],辞书研究 1999,2
    [233]周荐.几种特殊结构类型的复合词[J],世界汉语教学,1992,2
    [234]周锦国.谈比喻的生成机制.[J].昆明大学学报.2002.01.
    [235]周毅.汉语词义的整体性形象性刍议.[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5.
    [236]周芸.比喻发生的心理机制.[J].楚雄师专学报.2001.02.
    [237]朱冠明.比喻词的历时更替.[J].修辞学习.2000.Z1.
    [238]邹立志,张云秋.词义比喻引申的语言心理基础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239]彭迎喜,几种新拟设立的汉语复合词结构类型[J],清华大学学报,1995.2
    [240]徐时仪.词组词汇化与词典释义考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6
    [241]韩敬体.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学术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2004
    [242]中国辞书论集2000,[C]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
    [243]朱彦.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44]胡琳.试论现代汉语中非固定短语的熟语化过程及其成因.[D].四川大学.2005.
    [245]北大CCL语料库.[EB://Ohttp://ccl.pku.edu.cn/Yuliao_Contents.Asp
    [246][德]汉斯·比德曼《世界文化象征辞典》,[Z]漓江出版社,2000年
    [247]古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2003
    [248]《尔雅·释名·释饮食》[Z]
    [249]《民食卷》,[Z]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250]《古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2003年
    [251]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1996
    [252]高文达.近代汉语词典[Z].知识出版社,1992年
    [253]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54]李崇兴.黄树先.邵则遂.元语言词典[Z].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255]戚雨村,王志伟,阮智富等编.语言学百科词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
    [256]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Z]台湾商务1993
    [257]王力.同源字典[Z].商务印书馆,1987年
    [258]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1999
    [259]向熹.诗经词典(修订本)[Z].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60]许少峰.近代汉语词典[Z]团结出版社,1997
    [261]袁宾.段晓华.徐时仪.曹澂明.宋语言词典[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6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Z]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