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对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展开研究。一是从器物层面,构架起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的年代框架和空间体系,进而剖析海岱地区商周青铜文化的构成情况。二是从社会层面,探讨影响海岱铜器之时代特征、地域特征、性别特征以及青铜文化格局变化的社会动因。三是从制度、思想和习俗层面,探讨海岱铜器的器用制度、铜器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以及铜器与制度、思想的先后变化关系。我们的发现和结论摘要如下:
     一、海岱青铜器的总体特征与属性。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的类别、组合、形制、纹饰以及铭文的发展演变,总体上与中原地区有同有异,其中同是主流,异是支流。海岱地区商周青铜器在本质上接受了商人重酒、周人重食的青铜礼器特质,具有广义上的商、周文化属性。
     二、海岱青铜器的分期。本文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中期为界,把海岱地区商周铜器分为五期:商代前期、商代后期至西周前期、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和战国后期。可以典型器物鼎的特征分别概括为:锥足鼎时期、柱足鼎时期、蹄足立耳鼎时期、蹄足附耳鼎时期和向日常实用器过渡时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青铜文化中期质变论”观点。
     三、海岱青铜文化的构成。西周后期以前,海岱青铜器中的中原文化因素占据绝对优势。自西周后期开始,海岱铜器中的本土因素急剧增多,至春秋晚期达到顶峰,但其总量仍然略少于中原文化因素。战国中期以后,海岱铜器中的本土因素逐渐减少,中原文化因素又逐渐占据绝对优势。海岱铜器中其他地区的青铜文化因素始终都较少。
     四、海岱青铜文化的格局与演进。本文发现,自西周晚期开始,海岱地区的青铜文化自东部和东南部出现分流现象,海岱青铜器的区域特征开始凸现,海岱青铜器的内部也开始分化。
     五、海岱地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用制度。海岱地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用制度与中原地区同中有异。需要注意的是海岱大部分地区没有推行严格的鼎簋制度,而且鼎簋制度的瓦解现象出现较早,瓦解速度也较快。此外,我们在前人提出的“爵觚组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爵觚制度”这一概念,以对应周人的“鼎簋制度”。
     六、性别考古学视野下的海岱青铜器。商代晚期至西周前期,海岱地区男女墓葬中铜器的类别及数量差别不大,而且在随葬兵器上的差异也不甚明显。之后,男女随葬品逐渐分化,至战国时期,性别特征已较为分明。
     七、海岱地区东周文化繁荣之原因的考古学观察。通过对海岱南部出土铜器文化因素的复杂性分析,认为商周时期海岱地区复杂多样的文化面貌,形成了有利于文化融合与发展的沃土,是海岱地区东周时期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
     八、海岱青铜文化对中国青铜文化的贡献。海岱地区创造的新器类、新器形是对中国青铜文化的重要贡献。这些铜器不但数量较大,而且对中原及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东器西渐”现象。这说明,东周时期中原地区与海岱地区的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并不是单一的周式化。在华夏文明孕育、成长的过程中,海岱地区所输送的营养是源源不断的。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carry a study on bronzes from Haidai region in Shang and Zhou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levels. Firstly, from the material level, to establish Haidai bronzes' development sequence and the framework of space systems,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of Haidai bronze culture in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Secondly, from the social level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which caused change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gende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ronze cultural pattern in Haidai region. Thirdly, from the level of social system, ideology and customs, to explore the system of using bronzes in worship activities, how the objects are placed, and the different change order of system, thoughts and bronzes. The main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as following.
     Firstly, on the one hand, the evolution of Haidai bronzes in shapes, combination, ornamentation and inscriptions are mainly same with the bronzes in Central Plains,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Essentially, they were basically belonging to Shang and Zhou'ritual vessels.
     Secondly, the stages of Haidai bronzes. Haidai bronzes in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periods.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typical bronze of ding鼎, we summarized as below:cone tripod period, column tripod period, hoof foot and erecting ear Ding period, hoof foot and Affiliated ear Ding period and transition period for daily using. On the basis of it, we put out the the theory of medium-term qualitative change in Chinese bronze culture.
     Thirdly, the composition Haidai bronze culture. Haidai's Bronze culture always been dominated by the bronze factors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local factors started to emerge, and reached to the peak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had affected on the surrounding area.
     Fourthly, From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Haidai's bronze culture began to diverge in east and southeast of Haidai region. Haidai region an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Haidai bronzes emerge.
     Fifthly, the system of using bronzes in worship activities in Haidai region was same in most aspects and fifferent in some aspects with the Central Plains. It is worth notice that in most areas of Haidai area didn't carried 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ng-gui system, and Ding-gui system'collapse appeared earlier and faster than the Central Plains. In addition, w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Jue-gu system", corresponding to the "Ding-gui system" of Zhou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jue and gu.
     Sixthly, the difference of Haidai's bronzes and tomb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in late Shang Dynasty and early Western Zhou period was not very obvious in categories and quantity of bronzes, as it was in funerary weapons. Otherwise, the funerary objects in male's tomb and female's differed gradually, and till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gender characteristics were very clear.
     Seventh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e complexity of cultural factors of the bronze graves in southern Haidai, we think deem that the Haidai's complex and diverse culture, which formed a fertile soil for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the key factor to Haidai's cultural prosperity in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Eighthly, the new bronzewares and shapes created in Haidai region were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bronze culture. These bronzes was not only large in quantity, but also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and formed a certain phenomenon "estern wares spreading to the west" It shows that in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Haidai region was a two-way intera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 nutrition from Haidai region was everfount.
引文
① 蒙文通:《古史甄微》,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52-61页。
    ②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8-56页。初版于1943年。
    ③ 高广仁:《海岱区先秦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1页。
    ④ 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前言》,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① 苏秉琦:《再谈筹建考古实验站与课题问题一苏秉琦教授给山东省文物局负责人的一封信》,张学海主编:《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② 杨子范:《对山东史前考古的追述与瞻望》,《山东史前文化论集》,齐鲁书社,1986年。
    ③ Arthur H.Smith(明恩溥):《China and America Today》, New York Laymans Missionnary Movement,1907。参见曹艳芳:《山东商代青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
    ④ 高明:《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上),《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
    ⑤ 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分区研究》,《华夏考古》1990年第2期。
    ⑥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7页。
    ⑦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⑧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
    ① 张长寿:《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序言》,参见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② 李学勤:《古代中国青铜器·序言》,参见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③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79年。
    ④ 如《云南青铜器》、《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吴越和百越地区出土周代青铜器研究》、《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等。
    ⑤ 如《殷墟青铜器》、《周原出土青铜器》、《城洋青铜器》、《陕北出土青铜器》、《皖南青铜器》、《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楚系青铜器研究》、《晋系青铜器研究》、《曾国青铜器研究》等。
    ①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1216页。此器可能与十年陈侯午敦为同一批器物,若是,则齐桓公为田齐桓公。
    ② [隋]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715页。
    ① [清]阮元、毕沅:《山左金石志》,仪征阮氏小琅嬛仙馆印,清嘉庆二年(1797年)。
    ② [清]段赤苓:《益都金石记》,光绪九年(1883)益都丁氏刊本。
    ③ [清]徐宗斡等撰:《济州金石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
    ④ 孙葆田、法伟堂等纂,张曜、杨士骧修:《山东通志·卷147-金石》,初刊于1915年,商务印书馆1934年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印,第4375-4405页。
    ⑤ 王恩田:《齐鲁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2-68页。
    ⑥ 曾毅公:《山东金文集存·先秦编》,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石印本,1940年。
    ⑦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东京文求堂,1935年。
    ① 柯昌济:《金文分域编》,1929年。
    ② 徐中舒:《陈侯四器考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四分,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479-506页。
    ③ 胡小石:《齐楚古今表》,《国风》四卷十一期,钟山书局,1934年。
    ④ 郭克煜、梁方健、陈德银:《鲁国金文编注》,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室油印,1983年。
    ⑤ 梁方建:《齐国金文及其史料价值》,《管子学刊》1989年1期
    ⑥ 李学勤:《试论山东新出青铜器的意义》,《文物》1983年12期。
    ⑦ 黄盛璋:《山东诸小国青铜器研究》,《华夏考古》1989年1期。
    ⑧ 黄盛璋:《山东出士莒之铜器及相关问题综考》,《华夏考古》1992年4期。
    ⑨ 江淑惠:《齐国彝铭汇考》,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0年。
    ⑩ 刘伟杰:《齐国金文研究》,山东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11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金文集成》,齐鲁书社,2007年。
    12 陈青荣、赵缊:《海岱古族古国吉金文集》,齐鲁书社,2011年。
    13 商艳涛:《读<山东金文集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5期。除此外,此书尚有不少其他不当之处,而且误录之器也颇多,还有少量器物漏录,我们有专文探讨兹不详论。
    ① 参见《关于<陈喜壶>的讨论》,《文物》1961年第10期。
    ② 周晓陆:《盱眙所出重金络醹·陈璋圆壶读考》,《考古》1983年第3期。
    ③ 孙贯文:《陈璋壶补考》,《考古学研究》(一),文物出版社,1992年,第287-300页。
    ④ 王锡平:《对山东黄县庄头西周墓出土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3期。
    ⑤ 王永波:《论禽簋与鲁国始封年代》,《东南文化》2000年第11期。
    ⑥ 何琳仪:《淳于公戈跋》,《杞文化与新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43-52页。
    ⑦ 何琳仪:《莒县出土东周铜器铭文备释》,《文史》2001年第1期。
    ⑧ 夏麦陵:《叔夷钟铭与齐侯灭莱》,《管子学刊》1993年第2期。
    ⑨ 方辉:《寺公典盘铭考释》,《文物》1998年第9期。
    ⑩ 曹定云:《春秋杞国铜器铭文考释》,《杞文化与新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43-52页。
    11 涂白奎:《鄩邿公典盘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5期。
    12 陈絮:《氏诸器铭文及其相关历史问题》,《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2期。
    13 孙敬明:《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齐鲁书社,2006年。
    ①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初版于1952年。
    ② 白川静:《金文通释》,白鹤美术馆,1962年。
    ③ 赵友文主编:《小邾国遗珍》,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④ 孙刚:《齐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⑤ 祁延霈:《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铜器调查记》,《田野考古报告》第二册,第167-177页。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序说——彝器形象学试探》,《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7年。本文写成于1934年。
    ②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
    ③ 陈梦家:《中国铜器概述》,《海外中国铜器图录》Chinese Bronzes in Forreign Collections,国立北平图书馆,1946年,第4页。该文完稿于1940年。
    ④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其中的部分刊于《考古学报》1955第1、2期及1956年第1-4期。
    ① 王献唐:《黄县箕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
    ② 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第5期。
    ③ 马承源:《陈喜壶》,《文物》1961年第2期。
    ④ 安志敏:《“陈喜壶”商榷》,《文物》1962年第6期。
    ⑤ 张颁:《陈喜壶辨》,《文物》1964年第9期。
    ① 张光远:《战国初齐桓公四器续考:试论陈侯午簋、陈侯午敦铭的制作方法及有关问题的考证》,《故宫季刊》1977年第2期。
    ② 黄盛璋:《山东诸小国青铜器研究》,《华夏考古》1989年第1期。
    ③ 杜廼松:《东周时代齐鲁青铜器探索》,《南方文物》1995年第2期。
    ④ 中国青铜器编委会:《中国青铜器全集》(第4、6、9卷),文物出版社,1997-1998年。
    ⑤ 彭适凡、王子初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大象出版社,1999年。
    ① 高广仁:《海岱区的商代文化遗存》,《考古学报》2000年第2期。
    ② 方辉:《海岱地区夏商周考古的新收获》,《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③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043-1074、1379-1405、1654-1722、2009-2038页。
    ④ 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⑤ 方辉:《山东商代考古的历史回顾》,《中国文物报》1997年8月3日。
    ⑥ 方辉:《海岱地区夏商周考古的新收获》,《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⑦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⑧ 高广仁、邵望平:《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⑨ 李玉洁:《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⑩ 禚柏红:《钟鸣鼎食—浅析山东地区青铜饮食器》,《收藏家》2008年第12期。
    11 王恩田:《山东商代考古与商史诸问题》,《中原文物》2000年第4期。
    12 此时,距蒙特柳斯提出系统的标形学(类型学)理论(《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1903年)已近90年,而国内考古学开始运用标形学分析青铜器也近60年(较早的如李济《殷墟铜器五种及相关之问题》,《蔡元培六十五岁寿辰庆祝论文集》,1932年)。
    ① 刘彬徽:《山东地区东周青铜器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263-275页。
    ② 王恩田:《东周齐国铜器的分期与年代》,《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276-295页。
    ③ 王清雷:《山东地区两周编钟的初步研究》,《文物》2006年第12期。
    ① 梁法伟:《山东地区出土东周时代铜兵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 米永盈:《东周齐国乐器考古发现与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 侯川:《山东出土东周诸侯国乐器研究》,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 毕经纬:《海岱地区出土东周铜容器研究》,《考古学报》2012年第4期。
    ① 杨丁:《山东地区商西周青铜兵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 刘晓婧:《山东地区出土东周青铜矛研究》,《文物世界》2009年第5期。
    ③ 吴伟华:《春秋时期黄河流域青铜器纹饰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 参见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
    ⑤ 侯雯雯:《山东出土两周青铜容器的纹饰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殷之彝(张长寿):《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酿”铜器》《考古学报》1977年2月
    ② 黄盛璋:《山东出土莒之铜器及相关问题综考》,《华夏考古》1992年。
    ③ 郭沫若:《殷彝中图形文字之一解》,《殷周青铜器铭文的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4页。
    ④ 王献唐:《山东古国考·释醜》,齐鲁书社,1983年,第225页。
    ⑤ 周法高:《金文诂林·附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7年,第261-297页。
    ⑥ 李零:《苏埠屯的“亚齐”铜器》,《文物天地》1992年第6期。
    ① 王树明:《“亚丑”推论》,《华夏考古》1989年第1期。
    ② 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36-137页。
    ③ 李海荣:《“亚醜”铭铜器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1期。
    ④ 蔡运章:《“亚酰”新诂》,《杞文化与新泰》,第298-310页。
    ⑤ 郭妍利:《也论苏埠屯墓地的性质》,《三代考古》,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⑥ 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第140-149页。
    ⑦ 刘雨:《两周曹国铜器考》,《中原文物》2008年第2期。
    ⑧ 耿超:《浅议姬寏母豆与师钟作器者关系及族姓》,《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1期。
    ⑨ 李学勤:《小邾国墓及其青铜器研究》,《东岳论丛》2007年第2期。
    ⑩ 孙敬明:《莒之青铜文化研究》,《莒文化研究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58-274页。
    ① 高江涛:《泗水流域出土商代青铜礼器的历史地理考察》,《考古学集刊》(第18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87-297页。
    ② 张叶亭:《沂沭河流域商周青铜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 刘延常:《珍珠门文化初探》,《华夏考古》2001年第4期。
    ④ 方辉:《商王朝对东方的经略》,《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8-323页。
    ⑤ 崔乐泉:《纪国铜器及其相关问题》,《文博》1990年第3期。
    ⑥ 王永波:《“已”识族团考—兼论(?)、并、已三氏族源归属》,《东夷古国史》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126-149页。
    ⑦ 林仙庭:《胶东青铜文化初探》,《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20周年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⑧ 刘延常:《莒文化探析》,《莒文化研究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0-104页。
    ⑨ 杨善群:《杞国都城迁徙与出土铜器考辨》,《杞文化与新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第9-20页。
    ⑩ 任相宏:《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及相关问题初探》,《考古》1998年第9期。
    ① 任相宏:《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遗存相关问题探讨》,《考古》,2003年第1期。
    ② 禚柏红:《莒文化研究》,山东大学考古系2003年硕士论文。
    ③ 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④ 王恩田:《枣庄山亭郳器与郳国》,《小邾国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159-172页。
    ⑤ 李零:《读小邾国铜器的铭文》,《小邾国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173-189页。
    ⑥ 林沄:《小邾国东江墓地青铜器铭文部分人名的考释》,《小邾国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190-196页。
    ⑦ 逢振镐:《山东古国与姓氏》,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⑧ 何景成:《商代史族研究》,《华夏考古》2007年第2期。
    ⑨ 何景成:《商末周初的举族研究》,《考古》2008年第11期。
    ⑩ 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整理与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1 雒有仓:《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综合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12 燕生东、王琦:《泗水流域的商代——史学与考古学的多重建构》,《东方考古》第4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17-153页。
    13 李朝远:《前掌大墓地中的“史”及其他—读<滕州前掌大墓地>》,《东方考古》第4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54-161页。
    14 张富祥:《逢国考》,《管子学刊》2010年第4期。
    15 朱继平:《金文所见商周逢国相关史实考》,《考古》2012年第1期。
    16 孙进:《青铜器中的古莱国与中原王朝》,《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7 毕经纬:《山东东周鼎簋制度初论》,《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
    18 刘彬徽:《山东地区东周青铜器研究》,《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263-275页,文物出版社,1993年。
    19 王恩田:《东周齐国铜器的分期与年代》,《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276—295页。
    20 曹艳芳:《山东出土商代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 梁法伟:《山东地区出土东周时代铜兵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 张叶亭:《沂沭河流域商周青铜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 侯川:《山东出土东周诸侯国乐器研究》,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 杨丁:《山东地区商西周青铜兵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 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⑥ 吴伟华:《从随葬铜器墓看周代莒国贵族埋葬制度》,《文博》2009年第3期。
    ⑦ 毕经纬:《边缘墓葬族属、国别研究——以山东东周墓为例》,《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4期。
    ① 方辉:《海岱地区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52页。
    ② 曹艳芳:《山东出土商代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 梁方建:《齐国金文及其史料价值》,《管子学刊》1989年第1期。
    ④ 江淑惠:《齐国彝铭汇考》,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0年。
    ⑤ 参见赖彦融:《早期齐彝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
    ① 刘伟杰:《齐国金文研究》,山东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 张振谦:《齐国鸟虫书考》,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0-274页。
    ③ 刘伟杰:《所谓齐国鸟虫书及相关问题》,《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
    ④ 张俊成:《齐国铜器铭文分期研究》,《殷都学刊》2010年第4期。
    ⑤ 赖彦融:《早期齐彝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上、中、下),分载于《文物》1959年第7、8、9期。
    ② 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增补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其初版由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
    ③ 徐在国:《论晚周齐系文字特点》,吉林大学199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 曹锦炎:《鸟虫书通考》,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
    ⑤ 张振谦:《齐系文字研究》,安徽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⑥ 黄圣松:《东周齐国文字研究》,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⑦ 王雁君《战国齐系铜器文字构形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⑧ 邱滢霓:《东周齐系金文书法浅析》,《2003年造型艺术学刊》,第119-140页。
    ⑨ 邱滢霓:《东周齐国书凤研究》,台湾艺术大学造型艺术研究所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⑩ 孙光英:《齐系文字形体演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1 徐基《商文化东渐初论》,《南方文物》1994年第2期。
    12 方辉:《商王朝对东方的经略》,《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8-323页。
    ① 陈雪香:《山东地区商文化聚落形态演变初探》,《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
    ② 宋豫秦:《论鲁西南地区的商文化》,《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
    ③ 王迅:《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④ 严文明:《东夷文化探索》,《文物》1989年第9期。
    ⑤ 李季、何德亮:《泗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编年与类型》,《文物》1991年第7期。
    ⑥ 肖燕:《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论山东地区早商文化》,《东南文化》1993年第2期。
    ⑦ 许宏:《对山东地区商代文化的几点认识》,《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二十周年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23页。
    ⑧ 任相宏:《从泰沂山脉北侧的商文化遗存看周人东征》,《中国文物报》1997年11月23日第3版。
    ⑨ 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⑩ 何树环:《西周对外经略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 陈淑卿:《山东地区商文化编年与类型研究》,《华夏考古》2003年第1期。
    ② 邵望平:《商王朝东土的夷商融合》,《东方考古》第4辑,科学出版社,第95-103页。
    ③ 邵望平:《考古学上所见西周土朝对海岱地区的经略》,《燕京学报》第十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④ 曹艳芳:《山东出土商代青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9-174页。
    ⑤ 朱继平:《从商代东土的人文地理格局谈东夷族群的流动与分化》,《考古》2008年第3期。
    ⑥ 张锟:《东夷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⑦ 徐昭峰:《商王朝东征与商夷关系》,《考古》2012年第2期。
    ⑧ 王恩田:《山东商代考古与商史诸问题》,《中原文物》,2000年第4期。
    ⑨ 李学勤:《夏商周与山东》,《烟台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⑩ 李龙海:《早商晚段至殷墟时期商人与东夷的文化联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1 曹艳芳、尹锋超:《淄潍流域商周文化东渐历史背景之考古学观察》,《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
    12 庞小霞、高江涛:《晚商时期商文化东进通道初探》,《中原文物》2009年第5期。
    13 周书灿:《晚商时期对东方地区的军事经略与主权管辖》,《东方论坛》2008年第2期。
    14 宋叶:《殷商疆域研究》,厦门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5 王爱民:《商与东夷关系浅探》,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6 孙亚冰、林欢:《商代地理与方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7 何堂坤:《胶东青铜器课学分》,《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0年第2期。
    ① 赵春燕:《前掌大墓地出土铜器的华学组成分析与研究》,《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649-673页。
    ② 方辉:《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52页。
    ③ 梁法伟:《山东地区出土东周时代铜兵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 周忠福:《临淄战国墓出土铜器的鉴定报告》,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第482-488页。
    ⑤ 赵凤燕、李秀辉:《山东仙人台邿国青铜器的初步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第61-65页。
    ⑥ 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⑦ 方辉:《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52页。
    ⑧ 张昌平:《论济南大辛庄遗址M139新出青铜器》,《江汉考古》2011年第1期。
    ⑨ 孙敬明:《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齐鲁书社,2006年。
    ⑩ 李学勤:《试论山东新出青铜器的意义》,《文物》1983年第12期。
    11 杨波、李大营:《青铜器》,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
    12 方辉:《山东省博物馆藏裸人铜方鼎》,《文物天地》1990年第5期。
    13 方辉:《大辛庄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4 方辉:《寺公典盘铭与邿史再考》,《九州岛学林》2006年第4期。
    ① 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3-498页。
    ② 方辉:《春秋时期方座形铜器的定名与用途》,《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40-452页。
    ③ 方辉:《记两件流失海外的大辛庄出土商代铜器》,《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1-307页。
    ④ 方辉:《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⑤ 孙敬明:《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齐鲁书社,2006年。
    ⑥ 刘翔:《鲁戎壶小考》,《齐鲁学刊》1986年第5期。
    ⑦ 杜在忠:《寿光纪器新发现及几个纪史问题的再认识》,《东夷古国史》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187-200页。
    ⑧ 郭克煜、孙华铎、梁方建、杨朝明:《索氏铜器的发现及重要意义》,《文物》1990年第7期。
    ⑨ 王宇信:《山东桓台史家<戌宁觚>的再认识及其启示》,《夏商周文明研究—'97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第15-29页。
    ⑩ 何洪源、李晶:《桓台史家出土“祖戊”觚的再认识及其探讨》,《夏商周文明研究—'97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第30-40页。
    11 任伟:《西周金文与齐国始封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4期。
    12 李零:《说匵—中国早期的妇女用品:首饰盒、化妆盒和香盒》,《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3期。
    13 朱凤瀚:《(?)器与早期鲁国历史》,《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20页。
    14 高江涛、庞小霞:《索氏铜器铭文中“索”字考辨及相关问题》,《南方文物》2009年第4期。
    15 刘云涛:《从考古发现看两大庄两周墓出土青铜器的特点》,《先秦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1期。
    16 陈阳:《中国财税博物馆藏滕侯赇之歌钟考》,《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第18-26页。
    17 吴镇烽:《鲍子鼎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2期。
    18 张懋镕、闫婷婷、王宏:《新出杞伯簋浅谈》,《文博》2011年第1期。
    19 张昌平:《论济南大辛庄遗址M139新出青铜器》,《江汉考古》2011年第1期。
    ① 任相宏、张光明:《高青陈庄遗址M18出土豊簋铭文考释及相关问题探讨》,《管子学刊》2010年第2期。
    ② 陈青荣:《从传世山东藏家的藏品看高青出土的青铜器》,《管子学刊》2010年第2期。
    ③ 方辉:《高青陈庄铜器铭文与城址性质考》,《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
    ④ 孙敬明:《陈庄考古发现比较摭谈》,《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
    ⑤ 王恩田:《高青陈庄西周遗址与齐都营丘》,《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
    ⑥ 魏成敏:《陈庄西周城与齐国早期都城》,《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
    ⑦ 李学勤、刘庆柱、李伯谦、李零、朱凤瀚、张学海、王恩田、王树明、方辉、郑同修、魏成敏、王青、靳桂云:《山东高青县陈庄西周遗址笔淡》,《考古》2011年第2期。
    ⑧ 李学勤:《高青陈庄引簋及其历史背景》,《文史哲》2011年第3期。
    ⑨ 李学勤:《论高青陈庄器铭“文祖甲齐公“》,《东岳论丛》2010年第10期。
    ⑩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中华书局,2004年。文稿完成于1966年以前。
    11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12 烟台市博物馆、海阳县博物馆:《海阳嘴子前》,齐鲁书社,2002年。
    13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14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
    15 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6 何景成:《商代青铜器族徽铭文研究》,41-55,78-82,83-86,178-180页,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7 李亮亮:《归城遗址的考古学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79年。
    ② 如《云南青铜器》、《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吴越和百越地区出土周代青铜器研究》、《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研究》等。
    ③ 如《殷墟青铜器》、《周原出土青铜器》、《陕北出土青铜器》、《皖南青铜器》、《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楚系青铜器研究》、《晋系青铜器研究》、《曾国青铜器研究》等。
    ① 张懋镕、闫婷婷、王宏:《新出杞伯簋浅谈》,《文博》2011年第1期。
    ①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63页。
    ② 李学勤:《为青铜器卮正名》,《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2003年10月。
    ③ 莒县博物馆:《山东莒县西大庄西周墓葬》,《考古》1999年第7期。
    ①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大辛庄遗址139号商代墓葬》,《考古》2010年第10期。
    ② 参见枣庄市山亭区政协编:《小邾国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① 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第5期。
    ① 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海阳县博物馆:《山东海阳县嘴子前春秋墓的发掘》,考古1996年9期
    ① 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3-498页。
    ② 李零:《说匵—中国早期的妇女用品:首饰盒、化妆盒和香盒》,《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3期。
    ③ 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3-498页。
    ① 参见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3-498页。
    ① 李步青、林仙庭: 《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考古》1991年第10期。
    ① 任日新: 《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文物》, 《文物》1987年第12期。
    ① 梁法伟:《山东地区出土东周时代铜兵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0页。
    ① 梁法伟:《山东地区出土东周时代铜兵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4-15页。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序说—彝器形象学试探》,《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7年。本文写成于1934年。
    ②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③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济南市大辛庄商代居址与墓葬》,《考古》2004年第7期。
    ④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大辛庄遗址139号商代墓葬》,《考古》2010年第10期。
    ⑤ 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文物》1972年第5期。
    ⑥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博物馆:《1984年秋济南大辛庄遗址试掘述要》,《文物》1995年第6期。
    ① 张建中:《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0期。
    ②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
    ③ 曹玮:《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巴蜀书社》,2006年;赵丛苍:《城洋青铜器》,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④ 《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殷墟墓葬之三——南组墓葬附北组墓葬补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3年。
    ⑤ 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铭功路西侧的两座商代墓》,《考古》1965年第10期。
    ⑥ 宁景通:《河南伊川县发现商墓》,《文物》1993年第6期。
    ⑦ 河北省博物馆、文管处台西考古队等:《藁城台西商代遗址》,文物出版社,1977年。
    ⑧ 张昌平:《论济南大辛庄遗址M139新出土铜器》,《江汉考古》2011年第1期。
    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武官村北的一座殷墓》,《考古》1979年第3期。
    ⑩ 孟宪武:《安阳三家庄、董王度村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及若干问题的讨论》,《安阳殷墟考古研究所》,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① 《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殷墟墓葬之五——丙区墓葬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0年。
    ② 何毓灵:《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60号墓》,《考古》2006年第1期。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考古》1981年第4期。
    ④ 孟宪武:《安阳三家庄、董王度村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及若干问题的讨论》,《安阳殷墟考古研究所》,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⑤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济南市大辛庄商代居址与墓葬》,《考古》2004年第7期。
    ⑥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青州市苏埠屯商代墓葬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232页。
    ⑧ 佟佩华:《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六号墓清理报告》,《文物》1996年第12期。
    ⑨ 王锡平、唐禄庭:《山东黄县庄头西周墓清理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⑩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考古》1981年第4期。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考古》1981年第4期。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郭家庄东南26号墓》,《考古》1998年第10期。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4年秋安阳苗圃北地殷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4期。
    ② 《侯家庄(河南安阳侯家庄殷代墓地)》第九本,《1129、1400、1443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6年。
    ③ 安阳市博物馆:《安阳郭家庄的一座殷墓》,《考古》1986年第8期。
    ④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殷墟戚家庄东269号墓》,《考古学报》1991年第3期。
    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450页。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1期。
    ⑦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灵石旌介商墓》,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⑧ 喀左县文化馆等:《辽宁喀左北洞村出土殷周青铜器》,《考古》1974年第6期。
    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编:《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79年,第57页。
    ② 邹衡主编:《天马一曲村(1980-1989)》,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③ 洛阳文物工作队:《洛阳北窑西周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④ 邹衡主编:《天马一曲村(1980-1989)》,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⑤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周镐京附近部分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1期。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⑧ 李步青:《烟台市上夼村出土其国铜器》,《考古》1984年第3期。
    ⑨ 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第9期。
    ⑩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11 枣庄市博物馆、枣庄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枣庄市东江周代墓葬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四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
    12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13 山东省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① 西安市文物管理处:《陕西长安新旺村、马王村出土的西周铜器》,《考古》1974年第1期。
    ②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③ 王恩田:《东周齐国铜器的分期与年代》,《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263-275页。
    ④ 崔乐泉:《山东地区东周考古学文化序列》,《华夏考古》1992年第4期。
    ⑤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⑥ 刘彬徽:《曲阜鲁国故城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8年2期。
    ⑦ 杜廼松:《东周时代齐鲁青铜器探索》,《南方文物》1995年第2期。
    ⑧ 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⑨ 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27页。
    ① 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第9期;山东大学考古系:《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
    ②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③ 枣庄市博物馆、枣庄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枣庄市东江周代墓葬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四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
    ④ 李光雨、张云:《山东枣庄春秋时期小邹国墓地的发掘》,《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5期。
    ⑤ 李学勤:《小邾国墓及其青铜器研究》,《东岳论坛》2007年第2期。
    ⑥ 李光雨、刘爱民:《枣庄东江小邾国贵族墓地发掘的意义及相关问题》,《东岳论坛》2007年第2期。
    ⑦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664-1675页。
    ① 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察和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②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③ 刘彬徽:《曲阜鲁国故城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8年2期。
    ④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9期
    ⑤ 山东大学考古系:《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
    ⑥ 山东省烟台地区文管组:《山东蓬莱县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
    ⑦ 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历城区文化局:《山东济南市左家洼出土战国青铜器》,《考古》1995年第3期。
    ⑧ 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长岛王沟东周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
    ⑨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9期。
    ①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② 山东省烟台地区文管组:《山东蓬莱县西周墓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
    ③ 贺良真、赵建明:《邯郸出土青铜器及赵国贵族墓葬区域》,《文物春秋》2003年第4期。
    ④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子县东周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
    ⑤ 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长岛王沟东周墓群》,《考古学报》1993年第1期。
    ⑥ 王恩田:《东周齐国铜器的分期与年代》,《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第263-275页。
    ①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② 徐龙国、贾振国、王滨:《山东临淄商王村一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7年第6期。
    ③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
    ① 杰西卡·罗森著、陈显丹、陈必译:《中国青铜器艺术与宗教》,《四川文物》1998年第1期。
    ①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科学出版社,195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上村岭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文物》1995年第1期。
    ② 山西省文物考古所:《上马墓地(1963-1987年)》,科学出版社,1994年。
    ③ 朱华:《闻喜上郭村古墓群试掘》,《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6年闻喜上郭村周代墓葬清理记》,《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④ 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中原文物》1982年第1期。
    ⑤ 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信阳市平桥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
    ① 河南博物院等:《郑公大墓青铜器》,大象出版社,2001年。
    ②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的清理》,《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3期;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③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子县东周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
    ④ 杨富斗:《山西侯马上马村发现东周铜器》,《考古》1959年第7期;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葬》,《考古》1963年第5期;山西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
    ⑤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11期。
    ⑥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唐城队:《1983年洛阳西工区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河南洛阳市中州路北东周墓葬的清理》,《考古》2002年第1期。
    ⑦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①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文物》1986年第6期。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占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1994年。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
    ①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考古》1962年第12期。
    ② 杨富斗:《山西万荣县庙前村东周墓地调查发掘简讯》,《考古》1963年第5期。
    ① 解维俊主编:《齐都文物》,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② 张懋镕:《试论西周青铜器演变的非均衡性问题》,《考古学报》2008年第3期。
    ① 吴伟华:《春秋时期黄河流域青铜器纹饰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侯雯雯:《山东出士两周青铜容器的纹饰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窃曲纹研究》,《考古学报》2002年第4期。
    ①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29页。
    ②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577页。
    ③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第544-547页。
    ① 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① 王晖、黄春长:《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2002年第1期。
    ②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博物院:《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
    ③ 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考古》1977年第5期。
    ① 有学者称之为方卣,如郎剑锋:《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9页。细观其上腹有一对半环形钮,与西周中期以前的铜卣近似,可为一说。
    ① 高广仁:《莒国在东周夷夏融合大势中的地位和作用》,《考古学集刊》(18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98-305页。
    ① E.H.贡布里希(E. H. Gombrich):《艺术史》(The Story of Art),浙江摄影出版,1984年,第104页。
    ② 郭宝钧:《商周青铜器群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页。
    ③ 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齐鲁书社,2000年,第10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2页。
    ⑤ Lothar Von Falkenhansen. Late Western Taste, Etudes Chinoises 18,1/2(1999):144
    ⑥ 李济:《安阳遗址出土之狩猎卜辞、动物遗骸与装饰文样》,《考古人类学刊》第九、十期合刊(1957),第10-20页。
    ⑦ 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
    ⑧ 俞伟超:《先秦两汉美术考古资料中所见世界观的变化》,《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① 朱志荣:《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6页。
    ② 郭沫若:《卜辞通纂》,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376页。
    ③ 胡厚宣:《甲骨文所见商族鸟图腾的新证据》,《文物》1977年第2期。
    ④ 张光直:《商周神话与美术中所见人与动物关系之演变》,《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第397 页。
    ① 王晖:《论周文化中朱鸟赤凤崇拜的原型、蕴义及演化》,《人文杂志》,1994年第5期。
    ②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③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1页。
    ④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1页。
    ⑤ 曹玮:《从青铜器的演化试论西周前后期之交的礼制变化》,《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后收入曹玮《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1-106页。
    ⑥ 李朝远:《青铜器上所见西周中期的社会变迁》,《学术月刊》1994年第11期。
    ⑦ 杰西卡·罗森著,陈显丹、陈必译:《中国青铜器艺术与宗教》,《四川文物》1998年第1期。
    ①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第二册,中华书局,1959年,第451页。
    ② 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纹饰》,文物出版社,1984年。
    ③ 李朝远:《青铜器上所见西周中期的社会变迁》,《学术月刊》1994年第11期。
    ④ 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2页。
    ⑤ 侯雯雯:《山东出土两周青铜容器的纹饰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徐中舒:《金文嘏辞释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本1分,1936年。
    ② 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 金信周:《两周祝嘏铭文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 金信周:《两周颂扬铭文及其文化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 陈英杰:《两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线装书局,2008年。
    ① 方辉:《高青陈庄铜器铭文与城址性质考》,《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
    ② 张锦少:《读新见西周伯口父盨铭“用飨宾于宗室”杂志》,参见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论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8-269页。
    ① 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第一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② 逢振镐:《山东古国与姓氏》,齐鲁书社,2007年,第764、794、797页。
    ③ 孙亚冰、林欢:《商代地理与方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54-257页。
    ① 徐世权:《出土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中的国名考察》,吉林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2-45页。
    ② 本栏铜器未注明出处者请参见文末的“附表6:海岱地区商周主要传世铜器一览表”。
    ① 方辉:《华孟子鼎铭小议》,《中国文物报》2012年9月14日6版。
    ① 张懋镕:《一千年来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研究述评》,《新史学》十八卷二期,第157-189页。
    ① 何景成:《商代青铜器族徽铭文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8-180页。
    ② 曹艳芳:《山东出土商代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5-153页。
    15 吕大临:《考古图》卷四父乙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2页。
    16 丁山:《释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2分。
    17 郭沫若:《殷彝中图形文字之一解》,《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第11-20页。
    18 于省吾:《释冀》,《考古》1979年4期,第353页;
    ① 王建军:《殷周时期的举族及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1期。
    ② 何景成:《商代青铜器族徽铭文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2页。
    ③ 王长丰:《商周金文族徽整理与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22-224页。
    ④ 何景成:《商代青铜器族徽铭文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3-86页,后发表于《华夏考古》2007年2期。曹艳芳:《山东出土商代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6-147页。
    ⑤ 王长丰:《商周金文族徽整理与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45-246页。
    ⑥ 参见何景成:《商代青铜器族徽铭文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8-82页。
    ⑦ 李零:《苏埠屯的“亚齐”铜器》,《文物天地》1992年第6期。
    ⑧ 殷之彝(张长寿):《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酰”铜器》,《考古学报》1977年2期:王献唐:《释酰》,《山东古国考》,,齐鲁书社,1983年,第225-262页;本文完稿于1944年;曹艳芳:《山东出土商代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1-142页;李海荣《“亚酰”铭铜器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5年第1期。
    ⑨ 杜在忠:《关于夏代早期活动的初步探析》,《夏史论丛》,齐鲁书社,1985年,第245-265页。
    ⑩ 王树明:《“亚丑”推论》,《华夏考古》1989年1期。
    11 王献唐:《释且》,《山东古国考》,齐鲁书社,1983年,第225-262页。
    12 曹艳芳:《山东出土商代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2页。
    ① 参见曹艳芳:《山东出土商代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8页
    ② 共15件,地点明确者6件:济南刘家庄4件、安阳大司空南地1件、殷墟西区1件、灵石旌介1件。
    ③ 共5件,地点明确者2件,邹城西丁村1件、陕西麟游县九成宫镇后坪村1件。
    ④ 共6件,地点明确者2件,邹城小西韦1件,陕西长武县枣园村1件。
    ⑤ 共5件,寿张梁山2、安阳武官村2件。
    ⑥ 共7件,地点明确者2件:东营周家村1件、河南河清1件。
    ⑦ 共11件,出土地明确者3件:山东1件、湖北靳春县毛家嘴村1件、陕西宝鸡1件。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232页。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编),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第430-432页。
    ① 白川静著、高广政译:《齐侯盘》,《管子学刊》,2003年1期。
    ② 吴镇烽:《鲍子鼎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2期。
    ③ 吴镇烽:《鲍子鼎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2期。
    ① 此器有学者认为是伪器,暂且存疑。参见赖彦融:《早期齐彝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5页。
    ② 赖彦融:《早期齐彝铭研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5页。
    ① 曾毅公:《山东金文集存》(先秦编),第9、10页。
    ① 袁俊杰:《小邾国媵器随葬于本国贵族墓地原因探析》,《华夏考古》2008年第2期。
    ② 李学勤:《小邾国墓及其青铜器研究》,《东岳论丛》2007年第2期。
    ① 曹玮:《周原的非姬姓家族与虢氏家族》,《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7辑。又载于《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9-49页。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编),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第375页。
    ② 崔明德:《先秦政治婚姻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 李学勤:《夏商周与山东》,《烟台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① 方辉:《高青陈庄铜器铭文与城址性质考》,《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
    ② 梁方建:《齐国金文及其史料价值》,《管子学刊》1989年第1期。
    ③ 张政娘:《庚壶释文》,《出土文献研究》,1985年,文物出版社。
    ④ 夏麦陵:《叔夷钟铭与齐侯灭莱》,《管子学刊》1993年第2期。
    ① 王国维:《邾公钟跋》,《观堂集林》(十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编),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第390页。
    ① 孙诒让:《古籀余论》(与《古籀拾遗》合印),中华书局,1989年,第40-41页。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编),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第432页。
    ③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国科学书版社,1952年,第52-54页。
    ④ [日]白川静:《金文通释》卷四,白鹤美术馆,1973年,第388-403页。
    ⑤ 李学勤:《齐侯壶的年代与史事》,《中华文史论丛》第八十二辑,第1-6页。
    ⑥ 俞伟超:《东夷系统的已佚古文字》,《揖芬集—张振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39,146页。
    ⑦ 赖彦融:《早期齐彝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5页。
    ⑧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张晓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之第三章“春秋战国金文字体的演变”,山东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2、57-59、72页;赵学清:《战国东方五国文字的构形系统》,《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①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40-643页。
    ② 孙敬明:《荆公孙敦约解》,《第三届国际中古文字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10月。
    ③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42页。科学出版社初版于1952年。
    ④ 孙敬明:《荆公孙敦约解》,《第三届国际中古文字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10月。
    ⑤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52、654-656、663页。
    ⑥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57页;何琳仪:《中国文字通论》,中华书局,1989年,第78页。
    ⑦ 黄盛璋:《试论齐国兵器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六次年会论文,1986年,山东·长岛。
    ⑧ 何琳仪:《中国文字通论》,中华书局,1989年,第83页。
    ①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秦文字图版109-113,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82-191页。
    ② 吴镇烽:《鲍子鼎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2期。
    ③ 金信周:《两周祝嘏铭文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74页。
    ① 本部分所列器物参见文后表4、表5。
    ② 李国梁:《屯溪土墩墓发掘报告》,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459、1463、1468、1470页。
    ④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文物出版社,1999年。
    ① 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205—208页。
    ②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图版40,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③ 拓古、熊燕:《湖北随州市黄土坡周代墓葬的发掘》,《考古》2007年8期。
    ④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728页。
    ⑤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6年闻喜上郭村周代墓葬清理记》,《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3页。
    ⑥ 《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殷墟墓葬之五——丙区墓葬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0年。
    ⑦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安普渡村西周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⑧ 朱华:《闻喜上郭村古墓群试掘》,《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6年闻喜上郭村周代墓葬清理记》,《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4页。
    ⑨ 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出土的铜器》,《考古》1964年第10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文物》1990年第6期;怀宁县文物管理所:《安徽怀宁县出土春秋铜器》,《文物》1983年第11期。
    ①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市纱厂路东周墓(JM32)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第11期。
    ② 郑州市博物馆:《尉氏出土一批春秋时期铜器》,《中原文物》1982年第4期。
    ③ 赵世纲主编:《淅川下寺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④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607、1616、1779页。
    ⑤ 郑绍宗:《唐县南伏城及北城子出土周代青铜器》,《文物春秋》1992年第1期。
    ⑥ 安志敏:《河北省唐山市贾各庄发掘报告》,《考古学报》第6册,1953年。
    ⑦ 程长新:《北京顺义龙湾屯出土一组战国青铜器》,《考古》1985年第8期。
    ⑧ 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出土一件青铜甗》,《考古》1989年第3期。
    ⑨ 方辉:《海岱地区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52页。
    ⑩ 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49页;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11 莒县博物馆:《山东莒县西大庄西周墓葬》,《考古》1999年7期。
    12 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93页。
    ①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6),图版说明23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② 林沄:《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序》,参见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 宫希成:《安徽淮河流域西周时期文化试析》,《东南文化》1989年5期;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7页。
    ④ 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93页。
    ⑤ 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3页。
    ⑥ 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http://www.chnmuseum.cn/tabid/212/Default.aspx?AntiqueLanguageID=4160.
    ⑦ 张懋镕、闫婷婷、王宏:《新出杞伯簋浅谈》,《文博》2011年第1期。
    ⑧ 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39-141页。
    ⑨ 湖北省博物馆:《九连墩—长江中游的楚国贵族大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⑩ 谭维四:《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11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
    12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下),哈佛燕京学社,1941年,第185页。
    13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委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9),图9、10,图版说明第3-4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① 信阳地区文管会等:《河南信阳市平西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1期。
    ②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图版45。
    ③ 程欣人:《随县涢阳出土楚、曾、息青铜器》,《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④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⑤ 彭裕商:《东周青铜盆、盏、敦研究》,《考古学报》2008年2期。
    ⑥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9),图71,图版说明第24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⑦ 杨权喜:《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江汉考古》1985年第1期。
    ⑧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⑨ 陈长安、蔡运章:《洛阳哀成叔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7期。
    ⑩ 孔令远、陈永清:《江苏邳州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5期。
    11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593页。
    ① 苏州博物馆考古组:《江苏苏州虎丘东周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② 郑绍宗:《唐县南伏城及北城子出土周代青铜器》,《文物春秋》1992年第1期。
    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渐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
    ④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⑤ 临沂市博物馆:《山东临沂中洽沟发现三座周墓》,《考古》1987年第8期。
    ⑥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闻喜县上郭村1989年发掘简报》,《三晋考古》,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4页。
    ⑦ 欧潭生、蔡静远:《信阳平桥西三号春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
    ⑧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6年闻喜上郭村周代墓葬清理记》,《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8页。
    ⑨ 李步青:《莱阳发现已国铜器》,《文物》1983年第12期。
    ① 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第305、306页。
    ②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浙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40-43、273页。
    ③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
    ④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0-241页。
    ⑤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8),图版说明16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⑥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1-242页。
    ⑦ 曾佳柱、江文新:《湖南省新宁县发现商至周初青铜器》,《文物》1997年第12期。
    ⑧ 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年。
    ⑨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42-243页。
    ⑩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6年闻喜上郭村周代墓葬清理记》,《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3页。
    ① 湖北省博物馆:《九连墩—长江中游的楚国贵族大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②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太原考古》,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6-100页。
    ③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④ 卢连成、胡智生:《宝鸡(弓鱼)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⑤ 有学者称之为方卣,如郎剑锋:《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9页。细观其上腹有一对半环形系钮,可为一说。
    ⑥ 郎剑锋:《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9页。
    ① 邹衡主编:《天马—曲村(1980-1989))),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②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考古》1963年第5期。
    ③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④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下),哈佛燕京学社,民国30年,第446页。
    ① 梁星彭、冯孝堂:《陕西长安、扶风出土的西周铜器》,《考古》1963年第8期。
    ② 齐皖(方辉):《山东省博物馆馆藏裸人铜方鼎》,《文物天地》1990年第5期;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3-97页。
    ③ 邹衡主编:《天马—曲村(1980-1989)》,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④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两座东周铜器墓》,《中原文物》1983年第4期。
    ⑤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⑥ 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安居出土青铜器》,《文物》1982年第12期。
    ⑦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两座东周铜器墓》,《中原文物》1983年第4期。
    ⑧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
    ⑨ 欧潭生、左超:《信阳县明港发现两批春秋早期青铜器》,《中原文物》1981年第4期。
    ⑩ 枣庄市政协台港澳侨民族宗教委员会、枣庄市博物馆:《小邾国遗珍》,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① 庞怀清、镇烽、忠如、志儒:《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5期。
    ② 安徽大学、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③ 安徽大学、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皖南商周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④ 河南信阳地区文管会、光山县文管会:《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发掘报告》,《考古》1984年4期。
    ⑤ 中国青铜器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青铜器全集》(9),图36,图版说明13页,文物出版社,1997年。
    ⑥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下),彩版10,文物出版社,1991年。
    ⑦ 郑绍宗:《唐县南伏城及北城子出土周代青铜器》,《文物春秋》1992年第1期。
    ⑧ 井中伟:《关于三角援铜戈起源问题的新认识》,《边疆考古》2005年第2期。
    ⑨ 井中伟:《关于三角援铜戈起源问题的新认识》,《边疆考古》2005年第2期。
    ⑩ 朱凤瀚:《由殷墟出土北方式青铜器看商人与北方族群的联系》,《考古学报》2013年第1期。
    11 张昌平:《论半环形铜钺及其文化背景》,《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 讨会文稿》,第170-180页,2012年8月。
    ①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②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随州叶家山M65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1年第3期。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68页。
    ④ 孙秉君、程蕊萍、陈建凌:《陕西韩城梁带村遗址M27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6期。
    ⑤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韩城市景区管理委员会:《梁带村芮国墓地—2007年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10年。
    ⑥ 张昌平:《论半环形铜钺及其文化背景》,《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文稿》,第170-180页,2012年8月。
    ⑦ 朱凤瀚:《由殷墟出土北方式青铜器看商人与北方族群的联系》,《考古学报》2013年第1期。
    ⑧ E.H.切尔内赫、C.B.库兹明内赫著,张良仁、王博译:《欧亚大陆北部的古代冶金: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中华书局,2010年。
    ① 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① 陈雪香:《山东地区商文化聚落形态演变初探》,《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
    ① 方辉:《商王朝对东方的经略》,《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8-323页。
    ② 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90页;王青、朱继平、史本恒:《山东北部全新世的人地关系演变:以海岸变迁和海盐生产为例》,《第四纪研究》2006年第4期。
    ① 陈淑卿:《山东地区商文化编年与类型研究》,《华夏考古》2003年第1期。
    ② 刘延常:《珍珠门文化初探》,《华夏考古》2001年第4期。
    ③ 北京大学考古系、烟台市文管会、乳山县文管所:《山东乳山县南黄庄西周石板墓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4期。
    ① 苏秉琦:《再谈筹建考古实验站与课题问题—苏秉琦教授给山东省文物局负责人的一封信》,载于张学海主编:《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②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山东20世纪考古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① 吴镇烽:《鲍子鼎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2期。
    ①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浙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09页。
    ① 陈雪香:《山东地区商文化聚落形态演变初探》,《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
    ① 陈淑卿:《山东地区商文化编年与类型研究》,《华夏考古》2003年第1期。
    ① 宋豫秦:《试论豫东地区夏商时代的文化性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张国硕:《论夏末早商的商夷联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张锟:《东夷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徐昭峰:《商王朝东征与商夷关系》,《考古》2012年第2期。
    ② 方辉:《“景毫之会”的考古学观察》,《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1-230页;
    ③ 方辉:《墓葬所见岳石文化与下七垣文化关系举例》,《中国历史文物》2010年第4期;还见于赵海涛:《岳石文化与周围同时期文化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张翠莲:《先商文化、岳石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关系考辨》,《文物世界》1997年第2期。
    ④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3年。
    ① 张锟:《东夷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7页。
    ② 张锟:《东夷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6页。
    ③ 张国硕:《论夏末早商的商夷联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④ 参见宋叶:《殷商疆域研究》,厦门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7页。
    ⑤ 张锟:《东夷文化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82页。
    ⑥ 方辉:《商王朝对东方的经略》,《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8-323页。
    ① 方辉:《商王朝对东方的经略》,《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8-323页。
    ② 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的关系谈起》,《古代文明》(第1卷),文物出版社,2002年;孙亚冰:《商代的铜路》,《纪念殷墟》YH127甲骨坑南京室内发掘70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8年,第204-214页;高江涛:《泗水流域出土商代青铜礼器的历史地理考察》,《考古学集刊》第18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87-297页。
    ③ 丁山:《商周史料考证,中华书局,1988年,第35页。
    ④ 方辉:《岳石文化区域类型新论》,《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37-169页。
    ① 罗琨:《商代战争与军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301页。
    ① 之所以说是夷人而不是周人或殷遗民,是因为这一地区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绝大多数铜器墓的葬俗与周人及商人墓葬明显不同,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如墓向皆向东,大墓墓穴分为椁室和器物坑两部分等,这些都是东夷墓葬的典型特征,其墓主人可能都是东夷人。
    ① [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本),中华书局,1993年。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③ 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52,1969年:陈槃:《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④ 逢振镐:《东夷文化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第516-518页。
    ⑤ 何景成:《商代青铜器族徽铭文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2页。
    ⑥ 王长丰:《商周金文族徽整理与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22-224页。
    ① 何景成:《商代青铜器族徽铭文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3-86页,后发表于《华夏考古》2007年2期;曹艳芳:《山东出土商代铜器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6-147页。
    ② 王长丰:《商周金文族徽整理与研究》,郑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45-246页。
    ① 梁彦民:《周初筒形卣研究》,《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
    ② 祈建业:《岐山县北郭公社出土的西周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
    ③ 李鲁滕:《略论前掌大遗址群的文化属性和族属》,《华夏考古》1997年第4期。
    ④ 何景成:《商代史族研究》,《华夏考古》2007年第2期。
    ⑤ 殷之彝(张长寿):《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醜”铜器》,《考古学报》1977年2期。
    ⑥ 殷之彝(张长寿):《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醜”铜器》,《考古学报》1977年2期。
    ⑦ 殷之彝(张长寿):《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醜”铜器》,《考古学报》1977年2期。
    ①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第150页。
    ① 朱凤瀚:《器与早期鲁国历史》,《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20页。
    ② 杨深富:《山东日照崮河崖出土一批铜器》,《考古》1984年第7期。
    ③ 万树瀛:《滕县后荆沟出土青铜器群》,《文物》1981年第9期。
    ④ 临朐县文化馆、潍坊地区文管会:《山东临朐发现齐、鄩、曾诸国铜器》,《文物》1983年第12期。
    ⑤ 山东大学考古系、淄博市文物局等:《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墓葬》,《考古》2003年第1期。
    ⑥ 齐皖(方辉):《山东省博物馆馆藏裸人铜方鼎》,《文物天地》1990年第5期;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第483-497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⑦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40-643页。
    ①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20世纪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43页。
    ① 参见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40-643页。
    ① 参见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652、654-656、663页。
    ② 参见杜预《春秋世族谱》载“莒,赢姓,少吴之后,周武王封兹舆朝于莒,初计斤,后徙莒。”
    ① 李学勤:《有逢伯陵与齐国》,《齐文化纵论》,华龄出版社,1993年。
    ① 万树瀛、杨孝义:《山东滕县出土西周滕国铜器》,《文物》1979年第4期。
    ① 郭克煜:《杞国迁居山东问题》,《齐鲁学刊》1989年第4期;逢振镐:《山东古国与姓氏》,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史记·陈杞世家》:“楚惠王四十四年,灭杞”:程有为:《杞国及其迁徙》,《东夷古国史》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第201-211页。
    ② 张懋镕、闫婷婷、王宏:《新出杞伯簋浅谈》,《文博》2011年第1期。
    ① 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第294页。
    ② 陈公柔:《滕国、邾国青铜器及其相关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81页。
    ①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020页。
    ①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② 俞伟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上、中、下),《北京大学学报》1978年第1-2期、1979年第1期。 2012年第2期。
    ① 林法:《周代列鼎制度商榷》,《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
    ② 曹玮:《从青铜器的演化试论西周前后期之交的礼制变化》,《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65-175页。
    ③ 曹玮:《试论茹家庄西周墓地的器用制度——兼论西周后期器用制度的源流》,《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74-280页;印群:《论周代列鼎制度的嬗变——质疑“春秋礼制崩坏说”》,《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④ 曹玮:《关于晋侯墓随葬器用制度的思考》,《远望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94-301页。
    ① 曹玮:《关于晋侯墓随葬器用制度的思考》,《远望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94-301页;
    ②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管会:《平顶山市北滍村两周墓地一号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88年第1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管会:《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管会:《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十四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号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7年第1期。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村岭虢国墓地》,科学出版社,195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6的清理》,《文物》1995年第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上村岭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文物》1995年第1期。
    ④ 侯俊杰、王建明:《三门峡虢国墓地2009号墓获重大成果》,《光明日报》1999年11月2日。
    ⑤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介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70页;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65页;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66-873页。
    ⑥ 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①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的清理》,《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3期;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等:《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考古学报》1974第2期。
    ②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子县东周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
    ③ 山西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
    ④ 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11期。
    ⑤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科学出版社,195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唐城队:《1983年洛阳西工区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河南洛阳市中州路北东周墓葬的清理》,《考古》2002年第1期;王炬:《洛阳市西工区几座春秋墓的清理》,《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2期。
    ① 关于曲阜鲁国故城墓葬的年代,不少学者撰文对报告进行了纠正,如王恩田、崔乐泉、朱凤瀚、刘彬徽、杜廼松、许宏、王青等。其中以崔乐泉、朱凤瀚、王青的阐述最为系统,本文采纳这三位先生的分期意见,即甲组M30、M46、M48、M49为春秋早期,M52为战国早期,M58为战国中期;乙组M201、M202、M203、M305为春秋中期,M115为战国早期。
    ① 曹玮、魏京武:《西周编钟的礼制意义》,《南方文物》1994年第2期,又见曹玮:《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第151-157页。
    ② 卢连成等:《宝鸡强国墓地》,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97页。
    ③ 参见曹玮:《从青铜器的演化试论西周前后期之交的礼制变化》,《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1页。
    ① 参见曹玮:《从青铜器的演化试论西周前后期之交的礼制变化》,《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1-102页。
    ② 李纯一:《关于陕西地区的音乐考古》,《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2期;李纯一:《山东地区音乐考古及研究课题》,《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1期。
    ③ Lothar Von Falkenhausen(1993). Suspended Music:Chime Bells in the Culture of Bronze Age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pp.319-320.罗泰(《乐悬:中国青铜时代的编钟》,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19-320页。
    ④ 王世民、蒋定穗:《最近十多年来编钟的发现与研究》,《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⑤ 方建军:《两周铜镈综论》,《东南文化》1994年第1期;《陕西出土西周和春秋时期甬钟的初步考察》《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陕西音乐文物综述》,《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2期;《商周礼乐制度中的乐器器主及演奏者》,《音乐研究》2006年第2期;《商周时期的礼乐器组合与礼乐制度的物态化》,《音乐艺术》2007年第1期。
    ⑥ 蒋定穗:《中国古代编钟论纲》,《中国音乐》1995年第1期。
    ⑦ 高西省:《商周时代南北甬钟之关系及南北文化交流之检讨》,《东南文化》,1991年第6期;高西省:《西周早期甬钟比较研究》,《文博》1995年第1期。
    ⑧ 关晓武:《青铜编钟起源的探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1年第2期。
    ① 杰西卡·罗森著,陈显丹、陈必译:《中国青铜器艺术与宗教》,《四川文物》1998年第1期。
    ② 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③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元君庙仰韶文化墓地》,文物出版社,1983年。
    ④ 西安半坡博物馆等:《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3年。
    ⑤ 马萧林、李新伟、杨海青:《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第五次发掘获重大突破》,《中国文物报》2005年9月2日。
    ⑥ 山东省博物馆等:《邹县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年。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著:《胶县三里河》,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迟寺》,科学出版社,2001。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
    ④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⑤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青州市苏埠屯商代墓葬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上册,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6-121页。
    ①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4年秋济南大辛庄遗址试掘述要》,《文物》1995年第6期。
    ① 杜传敏、张东峰、魏慎玉、潘晓庆:《1989年山东滕州庄里西西周墓发掘报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1期。
    ② 杜传敏、张东峰、魏慎玉、潘晓庆:《1989年山东滕州庄里西西周墓发掘报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1期。
    1.铜鼎2.铜盨3.铜盘4.铜匝5.车軎6、7.车辖8、52.铜镳9-12、15、16、21、22、25、29-31、36、38、49、42、50、51.铜铃14、17、18、20、23、24、33、37.铜鱼13、44铜细腰19、53.铜节约32.铜壶39.石圭41.玉块45、55.铜环46.铜腰带饰54.
    ① 由于本文涉及发掘报告和简报较多,篇幅所限,不再一一列明,下同。墓葬具体出处参见本文附表1。
    ①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② 枣庄市政协台港澳侨民族宗教委员会等:《小邾国遗珍》,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① 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第9期;山东大学考古系:《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
    ② 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察和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③ 烟台市博物馆等:《海阳嘴子前》,齐鲁书社,2002年。
    ④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9期。
    ⑤ 淄博市博物馆:《山东淄博磁村发现四座春秋墓葬》,《考古》1991年第6期。
    ⑥ 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绣惠分队:《章丘绣惠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发掘报告:济青高级公路考古发掘报告集》齐鲁书社,1993年。
    ⑦ 郑同修等:《山东威海发现周代墓葬》,《考古》1995年第1期。
    ① 刘一俊、冯沂:《山东郯城县二中战国墓的清理》,《考古》1996年第3期。
    ① 临朐县文化馆等:《山东临朐发现齐、朐、曾诸国铜器》,《文物》1983年第12期。
    ② 临朐县文化馆等:《山东1临朐发现齐、朐、曾诸国铜器》,《文物》1983年第12期。
    ③ 滕州市博物馆:《山东滕州庄里西战国墓》,《文物》2002年第6期。
    ① 烟台市文管会:《山东栖霞县占瞳乡杏家庄战国墓清理简报》,《考古》1992年第1期。
    ② 张懋镕:《青铜盆小议》,《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8-132页。
    ① 毕经纬:《山东地区东周鼎簋制度初论—以中原地区为参照》,《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
    ② 毕经纬:《山东出土东周青铜礼容器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0页。
    ③ 张懋镕:《两周青铜盨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1期。
    ①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61页。
    ②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分水岭东周墓地》,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322页。
    ③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62、190页。
    ④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上马墓地》,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93页。
    ⑤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等:《长治分水岭东周墓地》,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74页。
    ⑥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分水岭东周墓地》,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65页。
    ⑦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等:《临猗程村墓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第27页。
    ①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第92页。
    ② 毕经纬:《山东地区东周鼎簋制度初论——以中原地区为参照》,《管子学刊》2010年第3期。
    ③ 引自陈淳:《美国性别考古的研究及启示》,《东南文化》2010年第6期。
    ④ Gero J.M. (1983), Gender Bias in Archaeology: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nGero J.M., et al eds. The socio-Politics of Archaeology. Amherst,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Research Report No.23, pp.52-57.
    ⑤ Conkey, M.W. A Specter, J.D. (1984) Archaeology and the Study of Gender. Advances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 Vol.7.1984,1-38.
    ⑥ 汪涛:《两周之际的青铜器艺术—以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为例》,《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⑦ 马太·约翰逊著、王苏琦译:《考古学与性别》,《江汉考古》2004年第1期。
    ① 陈淳、孔德贞:《玉璜与性别考古学》,《中国文物报》2004年7月9日第7版;陈淳、孔德贞:《性别考古与玉璜的社会学观察》,《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4期。
    ② Katheryn M.Linduff,Yan Sun,Gender and Chinese Archaeology,AltaMira Press,2004。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③ 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3-498页。
    ④ 李零:《说匵—中国早期的妇女用品:首饰盒、化妆盒和香盒》,《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3期。
    ⑤ 李零:《说出土文物的性别特征》,参见李零先生2012年6月8日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讲座。
    ⑥ 赵东玉:《从性角色的渲染到性别角色的出现—新石器时代的男女之别》,《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5期。
    ⑦ 王建文、张童心:《墓葬习俗中的性别研究—以贾湖遗址为例》,《四川文物》2008年第6期。
    ⑧ 林永昌:《晋系墓葬性别的考古学研究》,北京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⑨ 杨建华、曹建恩:《内蒙古凉城县小双古城墓地女性墓葬的社会地位试析》,《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年第1期。
    ⑩ 樊鑫:《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性别考古研究初探》,中山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1 贺云翱主编:《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本书为2010年8月13-15日在南京大学召开的首届“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2 张礼艳:《性别研究视角下的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边疆考古研究》2011年第3期。
    13 张利芳:《试论关中东部地区西周墓葬所见性别差异》,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4 韦心滢:《西周至春秋早期贵族女性墓随葬品的考察及相关问题》,《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文稿》,第283-307页,2012年8月。
    15 郭璐莎:《天马—曲村遗址西周时期墓葬的性别考古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曹玮:《关于晋侯墓随葬器用制度的思考》,《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1-140页。
    ② 陈芳妹:《晋侯墓地青铜器所见性别研究的新线索》,《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第157-171页。
    ③ 雍颖:《晋侯夫妇墓之比较及晋国高级贵族妇女社会地位试析》,《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
    ④ 雍颖:《晋侯墓地性别、地位、礼制和葬仪分析》,《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43-177页。英文本Gender and Chinese Archaeology于2004年出版。
    ⑤ 陈铁梅:《中国新石器时代成年入骨性比异常的问题》,《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⑥ 闵家胤主编:《阴柔与阳刚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36页。
    ⑦ 王仁湘:《我国新石器时代人口性别构成再研究》,《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68-82页。
    ⑧ 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3-498页。
    ① 许倬云:《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序》,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② 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83-498页。
    ③ 李零:《说匵—中国早期的妇女用品:首饰盒、化妆盒和香盒》,《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3期。
    ① Sarah M. Nelson, Gender in Archaeology:Analyzing Power and Prestige,2nd Edition, AltaMira Press,2004, pp. 224。
    ① 孙淑云:《山东泗水县尹家城遗址出土的岳石文化铜器鉴定报告》,《泗水尹家城》,第359页。
    ① 方辉:《海岱地区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52页。
    ② 金正耀:《二里头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文物》2000年第1期。
    ③ 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研究专题》,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57、169页。
    ④ 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研究专题》,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73-174页。
    ① 方辉:《海岱地区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52页。
    ② 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勘查既要》,《文物》1959年第11期。
    ③ 崔剑锋、吴小红、白云翔、黄宝玲、古丽冰:《山东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出土西汉铜镜的铅同位素比值分析》,《考古》2009年第4期。
    ① 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等:《曲阜鲁国故城》,第49-51页。
    ② M138时代约在西周晚期。报告定为西周中期,不确。参见《曲阜鲁国故城》第110页。
    ① 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② 方辉:《海岱地区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52页。
    ③ 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史前研究》1984年第1期。
    ④ 方辉:《海岱地区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52页。
    ⑤ 张昌平:《论济南大辛庄遗址M139新出青铜器》,《江汉考古》2011年第1期。
    ⑥ 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出土一件青铜甗》,《考古》1989年第3期。
    ① 孙葆田、法伟堂等纂,张曜、杨士骧修:《山东通志》,初刊于1915年,商务印书馆1934年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重印。
    ② 章鸿钊:《古矿录》,地质出版社,1954年。
    ① 曹玮:《从青铜器的演化试论西周前后期之交的礼制变化》,《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还见于《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1-106页。
    ② 李朝远:《青铜器上所见西周中期的社会变迁》,《学术月刊》1994年11期。
    ③ 工藤元男、李成市编:《东(?)(?)(?)古代出土文字资料研究》,《东亚古代出土文字资料研究》,雄山阁,2009年,第4-46页。
    ④ 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62-63页;李丰:《黄河流域西周墓葬出土青铜礼器的分期与年代》,《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参见‘6 BuenosAires第一自修室”的博客日志“有关西周中期礼制变化的参考资料’7 http://buenosaires.blog.163.com/blog/static/17784404420110310324202/
    ⑤ 方辉:《论我国早期国家阶段青铜礼器系统的形成》,《文史哲》2010年第1期。
    ① 吴小平:《汉代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5年,第276页。
    ② 吴小平:《汉代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5年,第190页。
    ③ 吴小平:《汉代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5年,第276页。
    ④ 吴小平:《汉代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5年,第277页。
    ⑤ 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为例》,《考古》2009年12期。林沄:《由“文化形成的滞后性”所引起的新思考》,“2012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学专业学术论坛暨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专业十周年庆典”学术报告,2012年11月17日。
    ① 方辉:《海岱地区夏商周考古的新收获》,《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① 李伯谦:《关于早期夏文化——从夏商周王朝更迭与考古学文化变迁的关系谈起》,《中原文物》2000年第1期。
    ② 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为例》,《考古》2009年12期。
    ③ 林沄:《由“文化形成的滞后性”所引起的新思考》,“2012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学专业学术论坛暨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专业十周年庆典”学术报告,2012年11月17日。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393页。
    ②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密新碧—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灰文物出版社,2008年。
    ③ 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为例》,《考古》2009年12期。
    ④ 李伯谦:《关于早期夏文化——从夏商周王朝更迭与考古学文化变迁的关系谈起》,《中原文物》2000年第1期。
    ⑤ 仇士华、蔡莲珍、张雪莲:《关于二里头文化的年代问题》,《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24页。
    ① 制度、思想的先后关系十分复杂,本文不作深究。我们旨在说明:无论制度还是思想,对民众的日常生活用具一般不会有直接的影响,对丧葬、祭祀礼仪中使用的器具的影响也会经历较长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
    ② 李伯谦:《关于早期夏文化——从夏商周王朝更迭与考古学文化变迁的关系谈起》,《中原文物》2000年第1期。
    ① 戴向明:《浅议考古学文化的“交互作用区”》,《中国文物报》1992年7月19日,第3版。
    ② 宋豫秦:《夷夏商三种考古学文化交汇地域的发现及意义》,《中国文物报》,1992年1月12日,第3版。
    ③ 郭伟民:《关于考古学文化传统中心交界地带及新区域的思考》,《南方文物》1992年第3期。
    ① 在本文“相关问题的探讨”一章有专节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② 王仁湘:《我国新石器时代墓葬方向研究》,《中国原始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李友谋:《裴李岗文化墓葬初步考察》,《中原文物》1987第2期;张胜琳、张正明:《上古墓葬头向与民族关系》,《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987年:宋公文:《楚墓的头向与葬式》,《考古》1994年第9期。
    ③ [美]乔治·彼得·穆达克著,童恩正译:《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四川省民族研究所,1980年,第69页。
    ① 王献唐:《黄县箕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
    ② 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91年第10期。
    ③ 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91年第10期。
    ④ 李步青、王锡平:《建国以来烟台地区出土商周铭文青铜器概述》,《胶东考古研究文集》,齐鲁书社,2004年,第344页。
    ⑤ 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91年第10期。
    ① 李步青、王锡平:《建国以来烟台地区出土商周铭文青铜器概述》,《胶东考古研究文集》,齐鲁书社,2004年,第344页。
    ② 唐禄庭、姜国钧:《山东黄县东营周家村西周残墓清理简报》,《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太学出版社,1989年。
    ③ 李步青、林仙庭、杨文玉:《山东招远出士西周青铜器》,《考古》1994年第4期。
    ① 王献唐:《黄县箕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
    ① 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考古》1991年第10期。
    ② 王恩田:《纪、(?)、莱为一国说》,《齐鲁学刊》1984年第1期。
    ③ 参见“国学论坛”网站之“古文字研究”分论坛(http://bbs.guoxue.com/forumdisplay.php? fid=519&page=28
    ① 万树瀛:《滕县后荆沟出土青铜器群》,《文物》1981年第9期。
    ① 李学勤:《不婴簋与秦早期历史》,《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272-274页;陈泽:《秦公簋铭文考释与器主及作器时代的推定》,《秦西陲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538-544页。
    ② 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0-54页。
    ③ 王献唐.:《三邾疆邑图考》,《春秋邾分三国考》,齐鲁书社,1982年。
    ④ 李学勤:《夏商周与山东》,《烟台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⑤ 王献唐:《邳伯罍考》,《考古学报》1962年第3期。
    ⑥ 孙敬明:《邳其簋再现及相关问题》,《西周文明论集》,第132-135页。
    ① 王轩:《山东邹县七家峪村出土的西周铜器》,《考古》1965年第11期。
    ② 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① 王献唐:《三邾疆邑图考》,齐鲁书社,1982年,第40、42页。
    ② 郭克煜:《邾国史略考》,《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88年。
    ③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新泰郭家泉墓地》,《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
    ④ 泰安地区文物局、新汶县文教局:《山东新汶县凤凰泉东周墓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1期。
    ① 临朐县文化馆、潍坊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临朐发现齐、鄩、曾诸国铜器》,《文物》1983年第12期。
    ② 孙敬明、何仪琳、黄锡全:《山东临朐新出铜器铭文考释及有关问题》,《文物》1983年第12期。
    ③ 曹定云:《史海侦迹一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香港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
    ④ 王恩田:《上曾太子鼎的国别及其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95年第2期。
    ⑤ 王恩田:《上曾太子鼎的国别及其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95年第2期。
    ⑥ 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
    ⑦ 李学勤:《试论山东新出青铜器的意义》,《文物》1983年第12期。
    ⑧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高青陈庄西周遗址》,《考古》2010年第8期。
    ① 王恩田:《上曾太子鼎的国别及其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95年第2期。
    ② 莒县博物馆:《山东莒县西大庄西周墓葬》,《考古》1999年第7期。
    ③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高青陈庄西周遗址》,《考古》2010年第8期。
    ① 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墓葬》,《考古》2003年第1期。
    ② 任相宏:《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遗存相关问题探讨》,《考古》2003年第1期。
    ③ 任相宏:《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遗存相关问题探讨》,《考古》2003年第1期。
    ④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708页。
    ⑤ 临沂市博物馆:《山东临沂中洽沟发现三座周墓》,《考古》1987年第8期。
    ①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703页。
    ② 沂水县博物馆:《山东沂水发现一座西周墓》,《考古》1999年第2期。
    ③ 孔繁刚:《山东沂水县出土一批青铜器》,《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2期。
    ① 山东省充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齐鲁书社,1987年。
    ② 河南博物院、台北历史博物馆:《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大象出版社,2005年。
    ① 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708页。
    ① 赵晓林:《纪王崮古墓主人或为纪侯夫人》,《济南日报》2012年8月27日。
    ② 方辉:《华孟子鼎铭小议》,《中国文物报》2012年9月14日6版。
    ① 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第3期,1931年。
    ② 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3年。
    ③ 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山东大学出版,2002年,第134-138页。
    ④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等:《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
    ⑤ 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察和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⑥ 李光雨、张云:《山东枣庄春秋时期小邾国墓地的发掘》,《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5期:枣庄市政协台港澳侨民族宗教委员会、枣庄市博物馆:《小邾国遗珍》,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
    ⑦ 万树瀛、杨孝义:《山东滕县出土西周滕国铜器》,《文物》1979年第4期;滕县博物馆:《山东滕县发现滕侯铜器墓》,《考古》1984年第4期:滕州市博物馆:《山东滕州庄里西战国墓》,《文物》2002年第6期;刘延常、李鲁滕:《滕州庄里西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1996年7月28日。
    ⑧ 万树瀛:《滕县后荆沟出土青铜器群》,《文物》1981年第9期。
    ⑨ 王轩:《山东邹县七家峪村出土的西周铜器》,《考古》1965年第11期。
    ① 杨深富:《山东日照崮河崖出土一批铜器》,《考古》1984年第7期。
    ② 临朐县文化馆等:《山东临朐发现齐、鄩、曾诸国铜器》,《文物》1983年第12期。
    ③ 山东大学考古系、淄博市文物局等:《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墓葬》,《考古》2003年第1期。
    ① 拓古、熊燕:《湖北随州市黄土坡周代墓葬的发掘》,《考古》2007年第8期。
    ② 郑杰祥:《河南新野发现的曾国铜器》,《文物》1973年第5期。
    ③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6年闻喜上郭村周代墓葬清理记》,《三晋考古》(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社,1994年,第133页。
    ④ 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仙人台周代墓地》,《考古》1998年第9期。
    ⑤ 李步青、林仙庭等:《山东招远出土西周青铜器》,《考古》1994年第4期。
    ⑥ 李光雨:《山东枣庄市两河叉出土周代铜鬲》,《考古》1996年第5期。
    ①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09页。
    ① 张学海:《试论鲁城两周墓葬的类型、族属及其反映的问题》,《中国考古学会四次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5-91页;魏训田:《鲁城“甲组墓”族属考》,《文物春秋》,1998年第4期。
    ② 毕经纬:《边缘墓葬族属、国别研究—以山东东周墓为例》,《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4期。
    ① 另有一说认为墨子为河南鲁山人。
    ① 苏秉琦:《再谈筹建考古实验站与课题问题—苏秉琦教授给山东省文物局负责人的一封信》,张学海主编:《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② 杨子范:《对山东史前考古的追述与瞻望》,《山东史前文化论集》,齐鲁书社,1986年。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汉]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隋]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7][宋]吕大临,考古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0][清]梁诗正等.钦定西清古鉴[M].北京:大新书局,1955.
    [11][清]陈顾.兖州府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M].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翻印.
    [12][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整理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清]阮元,毕沅.山左金石志[M].仪征阮氏小琅媚仙馆印,1797.
    [14][清]徐宗斡等.济州金石志[M].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
    [15][清]段赤苓.益都金石记[M].光绪九年(1883)益都丁氏刊本.
    [16][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7][清]胡培翬.仪礼正义[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18][清]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9][清]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1][清]孙治让.古籀余论(与古籀拾遗合印)[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2]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3]孙葆田,法伟堂等南纂,张曜,杨士骧修.山东通志[M].山东通志刊印局,1915.
    [21]曾毅公.山东金文集存·先秦编[M].济南: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0石印本.
    [25]钱玄.三礼通论[M].北京:京师大出版社,1996.
    [2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R].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2]北京大学考古系等.胶东考古[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3]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元君庙仰韶文化墓地[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4]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5]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1973-1977)[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6]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R].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7]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兖州西吴寺[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8]国立故宫中央博物院联合管理处.故宫铜器图录[M].台湾:中华丛书委员会,1958.
    [9]河北省博物馆、文管处台西考古队等.藁城台西商代遗址[R].文物出版社,1977.
    [10]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11]河南博物院等.郑公大墓青铜器[R].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
    [1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三门峡虢国墓[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淅川和尚岭与徐家岭楚墓[R].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
    [14]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淅川下寺春秋楚墓[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5]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下册)[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16]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17]湖北省博物馆.九连墩—长江中游的楚国贵族大墓[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18]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9]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雨台山楚墓[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R].文物出版社,2001.
    [20]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R].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21]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济青高级公路考古发掘报告集[R].济南:齐鲁书社,1993.
    [22]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绣惠分队.章丘绣惠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发掘报告[R].济青高级公路考古发掘报告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3.
    [23]卢连成等.宝鸡强国墓地[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24]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教研室.泗水尹家城[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5]山东省博物馆等.邹县野店[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6]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山东文物选集(普查部分)[R].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
    [2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等.曲阜鲁国故城[R].济南:齐鲁书社,1982.
    [2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20世纪考古发现与研究[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0]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高速公路考古报告集(1997)[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1]山东省兖石铁路文物考古工作队.临沂凤凰岭东周墓[R].济南:齐鲁书社,1987.
    [3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分水岭东周墓地[R].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33]山西省文物考古所.上马墓地(1963-1987年)[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3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R].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35]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晋国赵卿墓[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36]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R].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37]西安半坡博物馆等.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38]烟台市博物馆,海阳县博物馆.海阳嘴子前[R].济南:齐鲁书社,2002.
    [39]枣庄市政协台港澳侨民族宗教委员会,枣庄市博物馆.小邾国遗珍[R].北京:中国文史出社,2006.
    [40]赵丛苍编.城洋青铜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R].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4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中州路(西工段)[R].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43]中国青铜器编委会.中国青铜器全集[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998.
    [44]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著.胶县三里河[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等.临猗程村墓地[R].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4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城尉迟寺[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4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R].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4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临猗程村墓地[R].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5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占研究所.陕县东周秦汉墓[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51]邹衡主编.天马—曲村(1980-1989)[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2]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安徽舒城出土的铜器[R].考古,1964,(10)
    [53]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肥西县金牛春秋墓[R].考古,1984,(9).
    [54]安徽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安徽省博物馆.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R].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55]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县文物管理所.安徽舒城县河口春秋墓[R].文物,1990,(6)
    [56]安志敏.河北省唐山市贾各庄发掘报告[R].考古学报,第6册,1953.
    [57]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92年春天马—曲村遗址墓葬发掘报告[R].
    [58]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二次发掘[R].文物,1994,(1)
    [59]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六次发掘[R].文物,2001,(8)
    [60]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四次发掘[R].文物,1994,(8)
    [61]北京大学考古系,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马—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R].文物,1995,(7)
    [62]北京大学考古系,烟台市文管会,乳山县文管所.山东乳山县南黄庄西周石板墓发掘简报[R].考古,1991,(4)
    [63]北京大学考古系.天马—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三次发掘[R].文物,1994,(8).
    [64]陈长安,蔡运章.洛阳哀成叔墓发掘简报[R].文物,1981,(7)
    [65]程欣人.随县涢阳出土楚、曾、息青铜器[R].江汉考古,1980,(1)
    [66]程长新.北京顺义龙湾屯出土一组战国青铜器[R].考古,1985,(8)
    [67]程长新等.北京拣选一组二十八件商代带铭铜器[R].文物,1982,(9)
    [68]德州行署文化局文物组等.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早期墓发掘简报[R].文物,1981,(9).
    [69]杜传敏,张东峰,魏慎玉,潘晓庆.1989年山东滕州庄里西西周墓发掘报告[R].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1)
    [70]宫德杰.山东临朐县湾头河春秋墓[R].考古,1999,(2).
    [71]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简报[R].文物,1981,(1)
    [72]韩明祥.山东长清、桓台发现商代青铜器[R].文物,1982,(1).
    [73]郝导华,邱波,张子晓,尹纪亮,耿涛,李健.山东沂水纪王崮发现大型春秋墓葬[R].中国文物报,2012年10月12日8版.
    [74]何毓灵.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60号墓[R].考古,2006,(1).
    [75]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R].考古,1962,(12)
    [76]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R].文物,1979,(9).
    [77]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信阳市平桥春秋墓发掘简报[R].文物,198,(1).
    [78]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上村岭虢国墓地M2001发掘简报[R].华夏考古,1992,(3).
    [7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上村岭虢国墓地M2010的清理[R].文物,1995,(1)
    [80]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管会.平顶山市北滍村两周墓地一号墓发掘简报[R].华夏考古,1988,(1).
    [8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管会.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十四号墓发掘简报[R].文物,1998,(9).
    [8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管会.平顶山应国墓地九十五号墓的发掘[R].华夏考古,1992,(3)
    [8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局.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八号墓发掘简报[R].华夏考古,2007,(1).
    [84]侯俊杰,王建明.三门峡虢国墓地2009号墓获重大成果[N].光明日报,1999-11-2.
    [85]怀宁县文物管理所.安徽怀宁县出土春秋铜器[R].文物,1983,(11)
    [86]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1957年河南陕县发掘简报[R].考古通讯,1958,(11).
    [87]惠民地区文物普查队等.山东阳信城关镇西北村战国墓器物坑清理简报[R].考古,1990,(3).
    [88]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历城区文化局.山东济南市左家洼出土战国青铜器[R].考古,1995,(3).
    [89]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察和墓葬发掘报告[R].考古学报,1991,(4).
    [90]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绣惠分队.章丘绣惠女郎山一号战国大墓发掘报告[R].济青高级公路考古发掘报告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3.
    [91]莒县博物馆.山东莒县西大庄西周墓葬[R].考古,1999,(7)
    [92]孔繁刚.山东沂水县出土一批青铜器[R].考古与文物,1992,(2).
    [93]孔令远,陈永清.江苏邳州九女墩三号墩的发掘[R].考古,2002,(5)
    [94]莱芜市图书馆等.山东莱芜市戴鱼池战国墓[R].文物,1989,(2).
    [95]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出土一件青铜甗[R].考古,1989,(3).
    [96]李步青,林仙庭.山东黄县归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R].考古,1991,(10)
    [97]李步青,林仙庭等.山东招远出土西周青铜器[R].考古,1994,(4).
    [98]李步青.莱阳发现已国铜器[R].文物,1983,(12)
    [99]李光雨,张云.山东枣庄春秋时期小邾国墓地的发掘[R].中国历史文物,2003,(5)
    [100]李光雨.山东枣庄市两河叉出土周代铜鬲[R].考古,1996,(5)
    [101]李剑,张龙海.临淄出土几件青铜器[R].考古,1985,(4).
    [102]李晓峰,伊沛扬.济南千佛山战国墓[R].考古,1991,(9).
    [103]聊城地区博物馆.山东阳谷县景阳冈村春秋墓[R].考古,1988,(1).
    [104]林宏.山东泰安市黄花岭村出土青铜器[R].考古与文物,2000,(4).
    [105]林仙庭等.山东栖霞出土战国时期青铜器[R].文物,1995,(1).
    [106]临朐县文化馆,潍坊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临朐发现齐、郡、曾诸国铜器[R].文物,1983,(12).
    [107]临沂市博物馆.山东临沂中洽沟发现三座周墓[R].考古,1987,(8)
    [108]刘心健,王亮.山东临沭出土的铜器[R].考古,1984,(4).
    [109]刘延常,李鲁滕.滕州庄里西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成果[N].中国文物报,1996年7月28日.
    [110]刘一俊等.山东郯城县二中战国墓的清理[R].考古,1996,(3)
    [111]洛阳博物馆.洛阳哀成叔墓清理简报[R].文物,1981,(7).
    [112]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两座东周铜器墓[R].中原文物,1983,(4)
    [113]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市西工区203号战国墓清理简报[R].中原文物,1984,(3).
    [114]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西工区20号墓清理简报[R].中原文物,1984,(3).
    [115]马萧林,李新伟,杨海青.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第五次发掘获重大突破[N].中国文物报,2005-9-2.
    [116]孟宪武.安阳三家庄、董王度村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及若干问题的讨论.安阳殷墟考古研究[C].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117]宁景通.河南伊川县发现商墓[R].文物,1993,(6)
    [118]宁荫堂等.山东章丘市孟白战国墓[R].考古,1999,(11).
    [119]欧潭生,蔡静远.信阳平桥西三号春秋墓发掘简报[R].中原文物,1981,(4)
    [120]欧潭生,左超.信阳县明港发现两批春秋早期青铜器[R].中原文物,1981,(4)
    [121]庞小霞,高江涛.晚商时期商文化东进通道初探[R].中原文物,2009,(5).
    [122]栖霞县文物管理处.山东栖霞县松山乡吕家埠西周墓[R].考古,1988,(9).
    [123]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山东临淄齐国故城西周墓[R].考古,1988,(1).
    [124]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R].文物,1972,(5).
    [125]祁延霈.山东益都苏埠屯出土铜器调查记[R].田野考古报告第二册[C].
    [126]祈建业.岐山县北郭公社出土的西周青铜器[R].考古与文物,1982,(2)
    [127]群力.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R].文物,1972,(5).
    [128]任日新.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文物[R].文物,1987,(12).
    [129]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济南市大辛庄商代居址与墓葬》,《考古》2004年第7期。
    [130]山东大学考古系,淄博市文物局等.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墓葬[R].考古,2003,(1)
    [131]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长清仙人台周代墓地[R].考古,1998,(9)
    [132]山东大学考古系.长清仙人台五号墓发掘简报[R].文物,1998,(9)
    [133]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大辛庄遗址139号商代墓葬》,《考古》2010年第10期。
    [134]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邹平县文化局.山东邹平县古文化遗址调查[R].考古,1989, (6)
    [135]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4年秋济南大辛庄遗址试掘述要[R].文物,1995,(6)
    [136]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新泰郭家泉墓地[R].考古学报,1989,(4).
    [137]山东省博物馆.莒南大店春秋时期莒国殉人墓[R].考古学报,1978,(3).
    [138]山东省博物馆.临淄朗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R].考古学报,1977,(1).
    [139]山东省博物馆.山东栖霞县战国墓[R].考古,1963,(8).
    [140]山东省博物馆等.山东长清岗辛战国墓[R].考古,1980,(4).
    [141]山东省惠民地区文物组,邹平县图书馆.山东邹平县大省村东周墓[R].考古,1986,(7).
    [142]山东省济宁市文物管理局.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R].考古学报,1991,(4)
    [143]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勘查既要[R].文物,1959,(11)
    [14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山东济南王府遗址发掘报告[R].山东省高速公路考古报告集(1997)[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4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高青陈庄西周遗址[R].考古,2010,(8)
    [146]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店二号大墓[R].考古,2000,(10).
    [14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临淄东古墓地发掘简报[R].海岱考古(1).
    [148]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临淄两醇墓地发掘简报[R].海岱考古,(1).
    [149]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莒县杭头遗址[R].考古,1988,(12).
    [150]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发掘简报[R].史前研究,1987,(3).
    [15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刘台子西周墓地第二次发掘[R].文物,1985,(12).
    [152]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墓发掘简报[R].文物,1984,(9)
    [15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青州市苏埠屯商代墓葬发掘报告》,《海岱考古》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154]山东省烟台地区文管会.烟台市上夼村出土已国铜器[R].考古,1983,(4).
    [155]山东省烟台地区文管组.山东蓬莱县西周墓发掘简报[R].文物资料丛刊3,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156]山东沂水县博物馆.山东沂水县近年发现的几座战国墓[R].文物,2001年10).
    [157]山东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臧家庄与葛布口村战国墓[R].文物,1987,(12).
    [15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晋东南地区文化局.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R].文物,1986,(6).
    [15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R].太原考古[C],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16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1976年闻喜上郭村周代墓葬清理记[R].三晋考古第一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16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浑源李峪村东周墓[R].考古,1983,(8).
    [16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子县东周墓[R].考古学报,1984,(4)
    [16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闻喜县上郭村1989年发掘简报[R].三晋考古[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144.
    [164]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晋东南工作组,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分水岭269、270号东周墓[R].考古学报,1974,(2).
    [165]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第二次发掘[R].考古,1964,(3)
    [166]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长治市分水岭古墓的清理[R].考古学报,1957,(1).
    [167]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侯马工作站.山西侯马上马村东周墓[R].考古,1963,(5).
    [16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R].文物,2003,(6).
    [169]苏州博物馆考古组.江苏苏州虎丘东周墓[R].文物,1981,(11)
    [170]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州安居出土青铜器[R].文物,1982,(12)
    [171]孙善德.青岛市发现西周墓葬[R].文物资料从刊(3).
    [172]泰安地区文物局,新汶县文教局.山东新汶县凤凰泉东周墓发掘简报[R].考古,1983,(11).
    [173]滕鸿儒等.山东海阳郭城镇出土战国青铜器[R].文物,1994,(3).
    [174]滕县博物馆.山东滕县发现滕侯铜器墓[R].考古,1984,(4)
    [175]滕县文化馆.山东滕县出土杞、薛铜器[R].文物,1978,(4).
    [176]滕州市博物馆.山东滕州庄里西战国墓[R].文物,2002,(6)
    [177]佟佩华.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六号墓清理报告[R].文物,1996,(12).
    [178]拓古,熊燕.湖北随州市黄土坡周代墓葬的发掘[R].考古,2007,(8)
    [179]万树瀛,杨孝义.山东滕县出土西周滕国铜器[R].文物,1979,(4).
    [180]万树瀛.滕县后荆沟出土青铜器群[R].文物,1981,(9).
    [181]王炬.洛阳市西工区几座春秋墓的清理[R].考古与文物,2003,(2).
    [182]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R].中原文物,1982,(1)
    [183]王锡平,唐禄庭.山东黄县庄头西周墓清理简报[R].文物,1986,(8).
    [184]王锡平等.山东黄县庄头西周墓清理简报[R].文物,1986,(8).
    [185]王轩.山东邹县七家峪村出土的西周铜器[R].考古,1965,(11)
    [186]魏国.山东新泰出土商周青铜器[R].文物,1992,(3).
    [187]文物,1993,(3).
    [188]西安市文物管理处.陕西长安新旺村,马王村出土的西周铜器[R].考古,1974,(1)
    [189]心健,家骥.山东费县发现东周铜器[R].考古,1983,(2).
    [190]信阳地区文管会等.河南信阳市平西五号春秋墓发掘简报[R].考古,1989,(1)
    [191]烟台市博物馆.山东烟台芝岛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春秋战国时期墓葬[R].文物资料丛刊(3).
    [192]烟台市文管会.山东栖霞市金山东周遗址的清理[R].考古,1996,(4).
    [193]烟台市文管会.山东栖霞县占瞳乡杏家庄战国墓清理简报[R].考古,1992,(1)
    [194]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海阳县博物馆.山东海阳县嘴子前春秋墓的发掘[R].考古,1996,(9)
    [195]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蓬莱县柳格庄墓群发掘简报[R].考古,1990,(9).
    [196]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长岛王沟东周墓群[R].考古学报,1993,(1)
    [197]杨富斗.山西万荣县庙前村东周墓地调查发掘简讯[R].考古,1963,(5)
    [198]杨深富.山东日照崮河崖出土一批铜器[R].考古,1984,(7)
    [199]杨子范.山东临淄出土的铜器[R].考古通讯.1956,(6).
    [200]沂水县博物馆.山东沂水发现一座西周墓[R].考古,1999,(2).
    [201]沂水县博物馆.山东沂水县发现五座东周墓[R].考古,1995,(4).
    [202]沂水县文物管理站.山东沂水发现两座战国墓[R].文物,1986,(6).
    [203]枣庄市博物馆,枣庄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枣庄市东江周代墓葬发掘报告[R].海岱考古(第 四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04]枣庄市文物管理站.枣庄市南部地区考古调查纪要[R].考古,1984,(4).
    [205]枣庄市政协台港澳侨民族宗教委员会,枣庄市博物馆.小邾国遗珍[R].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206]张昌平.论济南大辛庄遗址M139新出土铜器[R].江汉考古,2011,(1).
    [207]张光明.长山东淄博南阳村发现一座周墓[R].考古,1986,(4).
    [208]张建中.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R].文物参考资料,1955,(10).
    [20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R].文物,1988,(1).
    [210]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谏壁王家山东周墓[R].考古,1977,(5)
    [211]郑杰祥.河南新野发现的曾国铜器[R].文物,1973,(5)
    [212]郑绍宗.唐县南伏城及北城子出土周代青铜器[R].文物春秋,1992,(1)
    [213]郑同修等.山东威海发现周代墓葬[R].考古,1995,(1)
    [214]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铭功路西侧的两座商代墓[R].考古,1965,(10).
    [21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山东平度东岳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战国墓[R].考古,1962,(10).
    [2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武官村北的一座殷墓[R].考古,1979,(3).
    [2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枣庄市博物馆.郯城县大埠二村遗址发掘报告[R].海岱考古(第四辑),2011.
    [21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一1959年一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R].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21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R].考古,1981,(4).
    [2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郭家庄东南26号墓[R].考古,1998,(10).
    [2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河南洛阳市中州路北东周墓葬的清理[R].考古,2002,(1).
    [2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R].考古,1980,(1).
    [223]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唐城队.1983年洛阳西工区墓葬发掘简报[R].考古,1985,(6).
    [224]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殷墟墓葬之三——南组墓葬附北组墓葬补遗[R].1973.
    [225]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丙编·殷墟墓葬之五——丙区墓葬上[R].1980.
    [226]朱华.闻喜上郭村古墓群试掘[R].三晋考古第一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227]朱活.山东历城出土鲁伯大父季姬簋[R].文物,1973,(1).
    [228]淄博市博物馆.山东淄博磁村发现四座春秋墓葬[R].考古,1991,(6)
    [1][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俄]E.H.切尔内赫,C.B.库兹明内赫著,张良仁,王博译.欧亚大陆北部的古代冶金·塞
    [3][美]乔治·彼得·穆达克著,童恩正译.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M].1980.
    [4][日]白川静.金文通释卷四[M].白鹤美术馆,1973.
    [5][日]工藤元男,李成市编.东(?)(?)(?)古代出土文字资料研究[M].东亚古代出土文字资料研究[C].东京:雄山阁,2009.
    [6]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第一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7]北京:文物出版社编辑部编.文物与考古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8]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1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9]曹定云.史海侦迹一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香港:香港新世纪出版社,2006.
    [10]曹锦炎.鸟虫书通考[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11]曹玮.汉中出土商代青铜器[M].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12]曹玮.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3]曾毅公.山东金文集存·先秦编[M].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0石印本.
    [14]陈梦家.海外中国铜器图录[M].国立北平图书馆,1946.
    [15]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2004.
    [16]陈槃.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7]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8]陈青荣,赵缊.海岱古族古国吉金文集[M].济南:齐鲁书社,2011.
    [19]陈双新.两周青铜乐器铭辞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0]陈英杰.两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M].北京:线装书局,2008.
    [21]崔明德.先秦政治婚姻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22]丁山.商周史料考证[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1988.
    [23]杜金鹏,许宏.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4]方辉.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5]高广仁,邵望平.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6]高广仁.海岱区先秦考古论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7]管子学刊编辑部编.齐文化纵论[C].北京:华龄出版社,1993.
    [28]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29]郭克煜,梁方健,陈德银.鲁国金文编注[M].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所,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室油印,1983.
    [30]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本.
    [32]郭沫若.石鼓文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3]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1.
    [34]何浩.楚灭国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
    [35]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
    [36]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增补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其初版由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
    [37]湖北省考古学会选编.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C].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
    [38]江淑惠.齐国彝铭汇考[M].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0.
    [39]康世荣编.秦西陲文化论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40]柯昌济.金文分域编[M].1930.
    [41]李济.李济文集[M].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2]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3]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44]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45]李玉洁.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6]卢宁.中国青铜器真伪鉴别[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
    [47]栾丰实.东夷考古[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48]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49]罗琨.商代战争与军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0]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组编.商周青铜器纹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52]蒙文通.古史甄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53]闵家胤主编.阴柔与阳刚的变奏:两性关系和社会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4]逢振镐.东夷文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
    [55]逢振镐.山东古国与姓氏[M].济南:齐鲁书社,2007.
    [56]逢振镐.山东古国与姓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57]彭适凡,王子初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东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58]彭裕商.春秋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9]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
    [60]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编辑组.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6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62]容庚,张维持编.远望集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63]容庚.商周彝器通考[M].哈佛燕京学社,1941.
    [64]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编.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20周年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65]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编.东夷古国史第一辑[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66]山东省齐鲁考古丛刊编辑部编.山东史前文化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6.
    [67]上海博物馆编.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68]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69]宋镇豪,唐茂松.纪念殷墟YH127甲骨坑南京室内发掘70周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70]孙刚.齐文字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71]孙敬明.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M].济南:齐鲁书社,2006.
    [72]孙亚冰,林欢.商代地理与方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73]谭维四.曾侯乙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74]田昌五编.中国原始文化论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75]王斌等编.虢国墓地的发现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6]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夏商周卷[M].济南:齐鲁书社,2000.
    [77]王恩田.齐鲁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8]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9]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0]王立新.早商文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1]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82]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83]王献唐.春秋邾分三国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2.
    [84]王献唐.黄县(?)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
    [85]王献唐.山东古国考[C].济南:齐鲁书社,1983.
    [86]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87]吴小平.汉代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05.
    [88]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48-56.初版于1943年.
    [89]许宏.先秦城市考古学[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90]杨波,李大营.青铜器[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
    [91]杨朝明.齐鲁文化[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92]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初版于1952年.伊玛.图尔宾诺现象[M].北京:中华书局,2010.
    [93]揖芬集——张振烺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编辑组.揖芬集——张振烺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4]岳洪彬.殷墟青铜礼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5]枣庄市山亭区政协编.小邾国文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96]张昌平.曾国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97]张光明,姜永利编.夏商周文明研究—97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98]张光明.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
    [99]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论集[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100]张光裕编.第三届国际中古文字研讨会论文集[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10月
    [101]张光裕编.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2003.
    [10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上海:三联书店,1999.
    [103]张懋镕.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一,二,三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006,2010.
    [104]张天恩.周秦文化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105]张学海主编.海岱考古(第一辑)[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106]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07]张政娘.出土文献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08]张忠培,许倬云编.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9]张忠培等编.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0.
    [110]章鸿钊.古矿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54.
    [111]赵瑞民,韩炳华.晋系青铜器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112]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四次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13]中国考古学会编辑.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114]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二)[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115]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1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研究专题[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考古求知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18]中国先秦史学会,山东省新泰历史文化研究会编.杞文化与新泰[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119]中国先秦史学会编.夏史论丛[M].济南:齐鲁书社,1985.
    [120]中国先秦史学会等编.莒文化研究文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21]周法高,张日昇,容庚.金文诂林[M].香港中文大学,1975.
    [122]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123]朱凤瀚.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24]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25]朱志荣.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6]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1]安志敏.“陈喜壶”商榷[J].文物,1962,(6)
    [2]白川静著,高广政译.齐侯盘[J].管子学刊,2003,(1)
    [3]毕经纬.边缘墓葬族属,国别研究—以山东东周墓为例[J].考古与文物,2011,(4).
    [4]毕经纬.海岱地区出土东周铜容器研究[J].考古学报,2012,(4)
    [5]毕经纬.山东地区东周鼎簋制度初论——以中原地区为参照[J].管子学刊,2010,(3)
    [6]蔡运章.“亚酰”新诂[J].杞文化与新泰[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7]曹定云.春秋杞国铜器铭文考释[A].杞文化与新泰[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8]曹玮,魏京武.西周编钟的礼制意义[J].南方文物,1994,(2)
    [9]曹玮.从青铜器的演化试论西周前后期之交的礼制变化[J].周秦文化研究[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10]曹玮.关于晋侯墓随葬器用制度的思考[A].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11]曹玮.试论茹家庄西周墓地的器用制度——兼论西周后期器用制度的源流[A].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科学出版社,2000.
    [12]曹玮.周原的非姬姓家族与虢氏家族[J].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7辑.又载于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3]曹艳芳,尹锋超.淄潍流域商周文化东渐历史背景之考古学观察[J].管子学刊,2006, (2)
    [14]陈淳,孔德贞.性别考古与玉璜的社会学观察[J].考古与文物,2006,(4)
    [15]陈淳,孔德贞.玉璜与性别考古学[J].中国文物报,2004年7月9日第7版.
    [16]陈淳.美国性别考古的研究及启示[J].东南文化,2010,(6)
    [17]陈芳妹.晋侯墓地青铜器所见性别研究的新线索[J].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18]陈公柔.滕国,邾国青铜器及其相关问题[J].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19]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研究专题[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0]陈絮.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集刊(52),1969.
    [21]陈絮.郡氏诸器铭文及其相关历史问题[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2)
    [22]陈青荣.从传世山东藏家的藏品看高青出土的青铜器[J].管子学刊,2010,(2)
    [23]陈淑卿.山东地区商文化编年与类型研究[J].华夏考古,2003,(1)
    [24]陈铁梅.中国新石器时代成年人骨性比异常的问题[J].考古学报,1990,(4)
    [25]陈雪香.山东地区商文化聚落形态演变初探[J].华夏考古,2007,(1).
    [26]陈阳.中国财税博物馆藏滕侯赇之歌钟考[J].东方博物,第三十六辑.
    [27]陈泽.秦公簋铭文考释与器主及作器时代的推定[A].秦西陲文化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28]程有为.杞国及其迁徙[A].东夷古国史第一辑[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29]程长新等.北京拣选一组二十八件商代带铭铜器[J].文物,1982,(9).
    [30]仇士华,蔡莲珍,张雪莲.关于二里头文化的年代问题[A].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1]崔乐泉.纪国铜器及其相关问题[J].文博,1990,(3).
    [32]崔乐泉.山东地区东周考古学文化序列[J].华夏考古,1992,(4)
    [33]戴向明.浅议考古学文化的“交互作用区”[N].中国文物报,1992-7-19,第3版.
    [34]丁山.释冀[J].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C],第1本2分.
    [35]杜廼松.东周时代齐鲁青铜器探索[J].南方文物,1995,(2)
    [36]杜在忠.关于夏代早期活动的初步探析[A].夏史论丛[C],济南:齐鲁书社,1985.
    [37]杜在忠.寿光纪器新发现及几个纪史问题的再认识[A].东夷古国史第一辑[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38]方辉.“景毫之会”的考古学观察[A].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9]方辉.春秋时期方座形铜器的定名与用途[A].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0]方辉.大辛庄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4,(1)
    [41]方辉.高青陈庄铜器铭文与城址性质考[J].管子学刊,2010,(3)
    [42]方辉.海岱地区夏商周考古的新收获[J].山东大学学报,2006,(5)
    [43].方辉.海岱地区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A].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C],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4]方辉.记两件流失海外的大辛庄出土商代铜器[A].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5]方辉.论我国早期国家阶段青铜礼器系统的形成[J].文史哲,2010,(1)
    [46]方辉.墓葬所见岳石文化与下七垣文化关系举例[J].中国历史文物,2010,(4).
    [47]方辉.山东商代考古的历史回顾[J].中国文物报,1997-8-3.
    [48]方辉.山东省博物馆藏裸人铜方鼎[J].文物天地,1990,(5)
    [49]方辉.商王朝对东方的经略[A].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50]方辉.试论周代的铜匮[A].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51]方辉.寺公典盘铭考释[J].文物,1998,(9)
    [52]方辉.寺公典盘铭与邿史再考[J].九州岛学林,2006,(4)
    [53]方辉.岳石文化区域类型新论[A].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54]方建军.两周铜镈综论[J].东南文化,1994,(1)
    [55]方建军.陕西出土西周和春秋时期甬钟的初步考察[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9,(3).
    [56]方建军.陕西音乐文物综述[J].中国音乐学,1997,(2);商周礼乐制度中的乐器器主及演奏者[J].音乐研究,2006,(2)
    [57]方建军.商周时期的礼乐器组合与礼乐制度的物态化[J].音乐艺术,2007,(1)
    [58]傅斯年.夷夏东西说[A].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C],1933.
    [59]高广仁.海岱区的商代文化遗存[J].考古学报,2000,(2)
    [60]高广仁.莒国在东周夷夏融合大势中的地位和作用[J].考古学集刊(18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1]高江涛,庞小霞.索氏铜器铭文中“索”字考辨及相关问题[J].南方文物,2009,(4)
    [62]高江涛.泅水流域出土商代青铜礼器的历史地理考察[A].考古学集刊第18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3]高江涛.泅水流域出土商代青铜礼器的历史地理考察[J].考古学集刊(第18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87-297.
    [64]高明.中原地区东周时代青铜礼器研究(上)[J].考古与文物,1981,(2).
    [65]高西省.商周时代南北甬钟之关系及南北文化交流之检讨[J].东南文化,1991,(6)
    [66]高西省.西周早期甬钟比较研究[J].文博,1995,(1).
    [67]耿超.浅议姬寏母豆与师钟作器者关系及族姓[J].考古与文物,2011,(1).
    [68]宫希成.安徽淮河流域西周时期文化试析[J].东南文化,1989,(5).
    [69]关晓武.青铜编钟起源的探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1,(2)
    [70]郭克煜,孙华铎,梁方建,杨朝明.索氏铜器的发现及重要意义[J].文物,1990,(7)
    [71]郭克煜.杞国迁居山东问题[J].齐鲁学刊,1989,(4)
    [72]郭克煜.邾国史略考[A].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一辑[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73]郭伟民.关于考古学文化传统中心交界地带及新区域的思考[J].南方文物,1992,(3)
    [74]郭妍利.也论苏埠屯墓地的性质[A].三代考古[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75]何洪源,李晶.桓台史家出土“祖戊”觚的再认识及其探讨[A].夏商周文明研究—97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76]何景成.商代史族研究[J].华夏考古,2007,(2).
    [77]何景成.商末周初的举族研究[J].考古,2008,(11)
    [78]何琳仪.淳于公戈跋[A].杞文化与新泰[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79]何琳仪.莒县出土东周铜器铭文备释[J].文史,2001,(1)
    [80]何堂坤.胶东青铜器课学分[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0,(2)
    [81]贺良真,赵建明.邯郸出土青铜器及赵国贵族墓葬区域[J].文物春秋,2003,(4)
    [82]胡厚宣.甲骨文所见商族鸟图腾的新证据[J].文物,1977,(2)
    [83]胡小石.齐楚古今表[J].国风四卷十一期,武汉:钟山书局,1934.
    [84]黄盛璋.山东出土莒之铜器及相关问题综考[J].华夏考古,1992.
    [85]黄盛璋.山东诸小国青铜器研究[J].华夏考古,1989,(1).
    [86]黄盛璋.试论齐国兵器及其相关问题[A].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六次年会论文[C],山东·长岛,1986.
    [87]蒋定穗.中国古代编钟论纲[J].中国音乐,1995,(1)
    [88]杰西卡·罗森著,陈显丹,陈必译.中国青铜器艺术与宗教[J].四川文物,1998,(1).
    [89]金正耀.二里头铜器的自然科学研究与夏文明探索[J].文物,2000,(1)
    [90]井中伟.关于三角援铜戈起源问题的新认识[J].边疆考古,2005,(2)
    [91]李伯谦.(?)族族系考[J].考古与文物,1987,(1).
    [92]李伯谦.关于早期夏文化——从夏商周王朝更迭与考古学文化变迁的关系谈起[J].中原文物,2000,(1)
    [93]李伯谦.中国青铜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分区研究[J],华夏考古,1990,(2)
    [94]李朝远.前掌大墓地中的“史”及其他—读<滕州前掌大墓地>[A].东方考古第4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95]李朝远.青铜器上所见西周中期的社会变迁[J].学术月刊,1994,(11)
    [96]李纯一.关于陕西地区的音乐考古[J].中国音乐学,1986,(2)
    [97]李纯一.山东地区音乐考古及研究课题[J].中国音乐学,1989,(1)
    [98]李丰.黄河流域西周墓葬出土青铜礼器的分期与年代[J].考古学报,1988,(4)
    [99]李光雨,刘爱民.枣庄东江小邾国贵族墓地发掘的意义及相关问题[A].东岳论坛[C],2007,(2)
    [100]李海荣.“亚丑”铭铜器研究[J].辽海文物学刊,1995,(1)
    [101]李季,何德亮.泗河流域古代文化的编年与类型[J].文物,1991,(7).
    [102]李济.安阳遗址出土之狩猎卜辞、动物遗骸与装饰文样[J].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957.
    [103]李济.殷墟出土青铜斝形器之研究[A].李济文集(卷4)[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4]李济.殷墟铜器五种及相关之问题[A].蔡元培六十五岁寿辰庆祝论文集[C],1932.
    [105]李零.读小邾国铜器的铭文[J].小邾国文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106]李零.说匵—中国早期的妇女用品.首饰盒、化妆盒和香盒[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3).
    [107]李零.苏埠屯的“亚齐”铜器[J].文物天地,1992,(6)
    [108]李龙海.早商晚段至殷墟时期商人与东夷的文化联合[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09]李鲁滕.略论前掌大遗址群的文化属性和族属[J].华夏考古,1997,(4).
    [110]李学勤,刘庆柱,李伯谦,李零,朱凤瀚,张学海,王恩田,王树明,方辉,郑同修,魏成敏,王青,靳桂云.山东高青县陈庄西周遗址笔谈[J].考古,2011,(2).
    [111]李学勤.不(?)簋与秦早期历史[A].新出青铜器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112]李学勤.高青陈庄引簋及其历史背景[J].文史哲,2011,(3).
    [113]李学勤.古代中国青铜器·序言[A].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114]李学勤.论高青陈庄器铭“文祖甲齐公”[J].东岳论丛,2010,(10).
    [115]李学勤.齐侯壶的年代与史事[J].中华文史论丛第八十二辑,第1-6页.
    [116]李学勤.试论山东新出青铜器的意义[J].文物,1983,(12).
    [117]李学勤.为青铜器卮正名[A].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C],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2003年10月.
    [118]李学勤.夏商周与山东[J].烟台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119]李学勤.小邾国墓及其青铜器研究[J].东岳论丛,2007,(2).
    [120]李学勤.有逢伯陵与齐国[A].齐文化纵论[C],北京:华龄出版社,1993.
    [121]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上,中,下)[J],文物,1959,(7,8,9).
    [122]李友谋.裴李岗文化墓葬初步考察[J].中原文物,1987,(2).
    [123]李玉洁.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124]梁方建.齐国金文及其史料价值[J].管子学刊,1989,(1)
    [125]梁星彭,冯孝堂.陕西长安、扶风出土的西周铜器[J].考古,1963,(8)
    [126]梁彦民.殷周青铜器双身龙纹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6,(6).
    [127]梁彦民.周初筒形卣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7,(2)
    [128]梁云.周代用鼎制度的东西差别[J].考古与文物,2005,(3).
    [129]林仙庭.胶东青铜文化初探[A].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20周年论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130]林沄.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序[A].王青.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31]林沄.小邾国东江墓地青铜器铭文部分人名的考释[A].小邾国文化[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132]林沄.周代列鼎制度商榷[J].史学集刊,1990,(3).
    [133]林沄.周代列鼎制度商榷[J].史学集刊,1990,(3).
    [134]刘彬徽.曲阜鲁国故城的年代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1988,(2).
    [135]刘彬徽.山东地区东周青铜器研究[A].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136]刘华夏.金文字体与铜器断代[J].考古学报,2010,(1)
    [137]刘凯思,张中.纪王崮春秋古墓主人猜想[N].大众日报,2012年5月15日.
    [138]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和二里岗时期的中心和边缘的关系谈起[A].古代文明(第1卷)[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39]刘伟杰.所谓齐国鸟虫书及相关问题[J].管子学刊,2007,(1)
    [140]刘翔.鲁戎壶小考[J].齐鲁学刊,1986,(5)
    [141]刘晓婧.山东地区出土东周青铜矛研究[J].文物世界,2009,(5).
    [142]刘延常.莒文化探析[A].莒文化研究文集[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43]刘延常.珍珠门文化初探[J].华夏考古,2001,(4)
    [144]刘一俊等.山东郯城县二中战国墓的清理[J].考古,1996,(3).
    [145]刘雨.两周曹国铜器考[J].中原文物,2008,(2)
    [146]刘云涛.从考古发现看两大庄两周墓出土青铜器的特点[J].先秦史研究动态,1997,(1).
    [147]马承源.陈喜壶[J].文物,1961,(2)
    [148]马太·约翰逊著,王苏琦译.考古学与性别[J].江汉考古,2004,(1)
    [149]欧潭生,蔡静远.信阳平桥西三号春秋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1,(4)
    [150]欧潭生,左超.信阳县明港发现两批春秋早期青铜器[J].中原文物,1981,(4).
    [151]庞小霞,高江涛.晚商时期商文化东进通道初探[J].中原文物,2009,(5)
    [152]彭裕商.东周青铜盆,盏,敦研究[J].考古学报,2008,(2)
    [153]彭裕商.西周青铜器窃曲纹研究[J].考古学报,2002,(4)
    [154]齐文涛.概述近年来山东出土的商周青铜器[J].文物,1972,(5)
    [155]秦建明,张懋镕.说翼[J].考古与文物,1984,(6).
    [156]邱德修.商周礼制中鼎之研究[J].华学月刊,1982,(7).
    [157]任伟.西周金文与齐国始封问题[J].中原文物,2002,(4).
    [158]任相宏,张光明.高青陈庄遗址M18出土豊簋铭文考释及相关问题探讨[J].管子学刊,2010,(2)
    [159]任相宏.从泰沂山脉北侧的商文化遗存看周人东征[J].中国文物报,1997年11月23日,第3版.
    [160]任相宏.山东沂源县姑子坪周代遗存相关问题探讨[J].考古,2003,(1)
    [161]任相宏.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周代墓地及相关问题初探[J].考古,1998,(9)
    [162]商艳涛.读<山东金文集成>[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5)
    [163]邵望平.考古学上所见西周土朝对海岱地区的经略[J].燕京学报第十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64]邵望平.商王朝东土的夷商融合[J].东方考古,第4辑,北京:科学出版社.
    [165]宋公文.楚墓的头向与葬式[J].考古,1994,(9)
    [166]宋建.关于西周时期的用鼎问题[J].考古与文物,1983,(1)
    [167]宋豫秦.论鲁西南地区的商文化[J].华夏考古,1988,(1).
    [168]宋豫秦.试论豫东地区夏商时代的文化性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
    [169]宋豫秦.夷夏商三种考古学文化交汇地域的发现及意义[J].中国文物报,1992年1月12日,第3版.
    [170]苏秉琦.再谈筹建考古实验站与课题问题—苏秉琦教授给山东省文物局负责人的一封信[A],张学海主编.海岱考古(第一辑)[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171]孙进.青铜器中的古莱国与中原王朝[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172]孙敬明,何仪琳,黄锡全.山东临朐新出铜器铭文考试及有关问题[J],文物,1983,(12).
    [173]孙敬明.陈庄考古发现比较摭谈[J].管子学刊,2010,(3).
    [174]孙敬明.荆公孙敦约解[A].第三届国际中古文字研讨会论文集[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97年10月,
    [175]孙敬明.莒之青铜文化研究[A].莒文化研究文集[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76]孙敬明.邳其簋再现及相关问题[A].西周文明论集[C].
    [177]孙淑云.山东泗水县尹家城遗址出土的岳石文化铜器鉴定报告[J].泗水尹家城.
    [178]孙亚冰.商代的铜路[A].纪念殷墟YH127甲骨坑南京室内发掘70周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79]汪涛.两周之际的青铜器艺术—以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为例[A].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180]王恩田.东周齐国铜器的分期与年代[J].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181]王恩田.高青陈庄西周遗址与齐都营丘[J].管子学刊,2010,(3)
    [182]王恩田.纪,(?),莱为一国说[J].齐鲁学刊,1984,(1).
    [183]王恩田.山东商代考古与商史诸问题[J].中原文物,2000,(4)
    [184]王恩田.上曾太子鼎的国别及其相关问题[J].江汉考古,1995,(2).
    [185]王恩田.枣庄山亭郳器与郳国[A].小邾国文化[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186]王飞.用鼎制度兴衰异议[J].文博,1986,(6).
    [187]王国维.说俎下[A].观堂集林卷三[C],北京:中华书局,1984:157-159.
    [188]王国维.殷周制度论[A].观堂集林第二册[C],北京:中华书局,1959.
    [189]王国维.邾公钟跋[A].观堂集林(十八)[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90]王晖,黄春长.商末黄河中游气候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变迁[J].史学月刊,2002,(1)
    [191]王晖.论周文化中朱鸟赤凤崇拜的原型,蕴义及演化[J].人文杂志,1994,(5)
    [192]王建军.殷周时期的举族及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10,(1)
    [193]王建文,张童心.墓葬习俗中的性别研究—以贾湖遗址为例[J].四川文物,2008,(6).
    [194]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为例[J].考古,2009,(12)
    [195]王青,朱继平,史本恒.山东北部全新世的人地关系演变.以海岸变迁和海盐生产为例[J].第四纪研究,2006,(4).
    [196]王清雷.山东地区两周编钟的初步研究[J].文物,2006,(12).
    [197]王仁湘.我国新石器时代墓葬方向研究[A].中国原始文化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98]王仁湘.我国新石器时代人口性别构成再研究[A].考古求知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68-82.
    [199]王儒林,崔庆明.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J].中原文物,1982,(1).
    [200]王世民,蒋定穗.最近十多年来编钟的发现与研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9,(3).
    [201]王世民.关于西周春秋高级贵族礼器制度的一些看法[A].文物与考古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202]王树明.“亚丑”推论[J].华夏考古,1989,(1)
    [203]王锡平.对山东黄县庄头西周墓出土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1,(3)
    [204]王献唐.邳伯罍考[J].考古学报,1962,(3)
    [205]王献唐.释丑[A].山东古国考,济南:齐鲁书社,1983.
    [206]王献唐.释且[A].山东古国考,济南:齐鲁书社,1983.
    [207]王迅.东夷文化与淮夷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08]王迅.试论夏商时期东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J].北京大学学报,1989,(2)
    [209]王永波.“已”识族团考—兼论其,并,已三氏族源归属[A].东夷古国史第二辑[C],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210]王永波.论禽篡与鲁国始封年代[J].东南文化,2000,(11)
    [211]魏成敏.陈庄西周城与齐国早期都城[J].管子学刊,2010,(3).
    [212]魏训田.鲁城“甲组墓”族属考[J].文物春秋,1998,(4)
    [213]吴十洲.两周墓葬青铜容器随葬组合定量分析[J].考古,2001,(8).
    [214]吴伟华.从随葬铜器墓看周代莒国贵族埋葬制度[J].文博,2009,(3)
    [215]吴镇烽.鲍子鼎铭文考释[J].中国历史文物,2009,(2).
    [216]夏麦陵.叔夷钟铭与齐侯灭莱[J].管子学刊,1993,(2).
    [217]肖燕.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论山东地区早商文化[J].东南文化,1993,(2).
    [218]徐昭峰.商王朝东征与商夷关系[J].考古,2012,(2)
    [219]徐中舒.陈侯四器考释[J].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四分,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220]徐中舒.金文嘏辞释例[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本1分,1936.
    [221]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A].安阳发掘报告[C],1931,(3).
    [222]许宏.对山东地区商代文化的几点认识[A].纪念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二十周年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223]许倬云.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序[J].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24]严文明.东夷文化探索[J].文物,1989,(9)
    [225]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J].史前研究,1984,(1)
    [226]燕生东,王琦.泗水流域的商代——史学与考古学的多重建构[J].东方考古第4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27]杨建华,曹建恩.内蒙古凉城县小双古城墓地女性墓葬的社会地位试析[J].内蒙古文物考古,2010,(1)
    [228]杨善群.杞国都城迁徙与出土铜器考辨[J].杞文化与新泰,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229]杨子范.对山东史前考古的追述与瞻望[A].山东史前文化论集[C],济南:齐鲁书社,1986.
    [230]殷之彝(张长寿).山东益都苏埠屯墓地和“亚丑”铜器[J].考古学报,1977,(2)
    [231]印群.论周代列鼎制度的嬗变——质疑“春秋礼制崩坏说”[J].辽宁大学学报,1999,(4).
    [232]雍颖.晋侯夫妇墓之比较及晋国高级贵族妇女社会地位试析[A].晋侯墓地出土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233]雍颖.晋侯墓地性别、地位、礼制和葬仪分析[A].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34]于省吾.释冀[J].考古,1979,(4)
    [235]俞伟超.东夷系统的已佚古文字[A].揖芬集——张振娘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36]俞伟超.先秦两汉美术考古资料中所见世界观的变化[A].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237]袁俊杰.小邾国媵器随葬于本国贵族墓地原因探析[J].华夏考古,2008,(2)
    [238]张昌平.论济南大辛庄遗址M139新出土铜器[J].江汉考古,2011,(1).
    [239]张昌平.论半环形铜钺及其文化背景[J].陕西韩城出土芮国文物—暨周代封国考古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文稿,2012.
    [240]张翠莲.先商文化、岳石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关系考辨[J].文物世界,1997,(2)
    [241]张富祥.逢国考[J].管子学刊,2010,(4).
    [242]张光远.战国初齐桓公四器续考--试论陈侯午簋、陈侯午敦铭的制作方法及有关问题的考证[J].故宫季刊,1977,(2)
    [243]张光直.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J].考古与文物,1981,(2)
    [244]张国硕.论夏末早商的商夷联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245]张国硕.论夏末早商的商夷联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246]徐昭峰.商王朝东征与商夷关系[J].考古,2012,(2)
    [247]张颔.陈喜壶辨[J].文物,1964,(9).
    [248]张锦少.读新见西周伯口父盨铭“用飨宾于宗室”杂志[A].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论集[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249]张俊成.齐国铜器铭文分期研究[J].殷都学刊,2010,(4)
    [250]张礼艳.性别研究视角下的井沟子遗址西区墓地[J].边疆考古研究,2011,(3)
    [251]张懋镕,闫婷婷,王宏.新出杞伯簋浅谈[J].文博,2011,(1).
    [252]张懋镕.金文字形书体与二十世纪的西周铜器断代研究[A].古文字研究(第26辑)[C],北京:中华书局,2006.
    [253]张懋镕.两周青铜盨研究[J].考古学报,2003,(1).
    [254]张懋镕.青铜盆小议[A].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二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55]张懋镕.试论西周青铜器演变的非均衡性问题[J].考古学报,2008,(3)
    [256]张懋镕.一千年来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研究述评[J].新史学,十八卷2期.
    [257]张胜琳,张正明.上古墓葬头向与民族关系[A].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C],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1987.
    [258]张学海.试论鲁城两周墓葬的类型、族属及其反映的问题[A].中国考古学会四次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59]张长寿.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序言[A].施劲松.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260]张振谦.齐国鸟虫书考[A].张光裕,黄德宽主编.古文字学论稿[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261]张政娘.庚壶释文[A].出土文献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62]赵春燕.前掌大墓地出土铜器的华学组成分析与研究[A].滕州前掌大墓地[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263]赵东玉.从性角色的渲染到性别角色的出现—新石器时代的男女之别[J].中国历史文物,2006,(5)
    [264]赵凤燕,李秀辉.山东仙人台邿国青铜器的初步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65]赵学清.战国东方五国文字的构形系统[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266]郑小炉.吴越和百越地区周代青铜器研究[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67]周书灿.晚商时期对东方地区的军事经略与主权管辖[J].东方论坛,2008,(2)
    [268]周晓陆.盱眙所出重金络醹·陈璋圆壶读考[J].考古,1988,(3)
    [269]周永珍.论析子孙铭文铜器[A].中国考古学研究(二)[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70]周忠福.临淄战国墓出土铜器的鉴定报告[A].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齐墓(第一集)[C],第482-488页.
    [271]朱凤瀚.关于两周时期用鼎制度的几个问题[A].古代中国青铜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272]朱凤瀚.(?)器与早期鲁国历史[A].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73]朱凤瀚.由殷墟出土北方式青铜器看商人与北方族群的联系[J].考古学报,2013,(1).
    [274]朱继平.从商代东土的人文地理格局谈东夷族群的流动与分化[J].考古,2008,(3)
    [275]朱继平.金文所见商周逢国相关史实考[J].考古,2012,(1)
    [276]禚柏红.钟鸣鼎食—浅析山东地区青铜饮食器[J].收藏家,2008,(12)
    [1]何树环.西周对外经略研究[D].(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0.
    [2]何景成.商代青铜器族徽铭文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张晓明.春秋战国金文字体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金信周.两周颂扬铭文及其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曹艳芳.山东出土商代铜器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王长丰.殷周金文族徽整理与研究[D].郑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7]雒有仓.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综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8]赵晓军.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9]张振谦.齐系文字研究[D].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0]米永盈.东周齐国乐器考古发现与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1]郎剑锋.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12]张锟.东夷文化的考古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
    [13]徐在国.论晚周齐系文字特点[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2.
    [14]赵海涛.岳石文化与周围同时期文化的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
    [15]金信周.两周祝嘏铭文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2.
    [16]黄圣松.东周齐国文字研究[D].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2.
    [17]禚柏红.莒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考古系硕士论文,2003.
    [18]刘伟杰.齐国金文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9]邱滢霓.东周齐国书风研究[D].台湾艺术大学造型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
    [20]王爱民.商与东夷关系浅探[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1]梁法伟.山东地区出土东周时代铜兵器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2]孙光英.齐系文字形体演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3]宋叶.殷商疆域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4]李亮亮.归城遗址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5]吴伟华.春秋时期黄河流域青铜器纹饰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6]林永昌.晋系墓葬性别的考古学研究[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7]王雁君战国齐系铜器文字构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8]徐世权.出土商周时期青铜器铭文中的国名考察[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
    [29]张叶亭.沂沭河流域商周青铜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0]侯川.山东出土东周诸侯国乐器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31]樊鑫.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性别考古研究初探[D].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2]杨丁.山东地区商西周青铜兵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3]张利芳.试论关中东部地区西周墓葬所见性别差异[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4]赖彦融.早期齐彝铭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35]张利芳.试论关中东部地区西周墓葬所见性别差异[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6]侯雯雯.山东出土两周青铜容器的纹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1]Arthur H.Smith. China and America Today, NewYork Laymans Missionnary Movement, 1907.
    [2]Conkey, M.W. A Specter, J.D. (1984) Archaeology and the Study of Gender. Advances in Archaeological Method and Theory, Vol.7.1984,1-38.
    [3]Gero J.M. (1983), Gender Bias in Archaeology:A Cross-cultural PerspectⅣe. InGero J.M., et al eds. The socio-Politics of Archaeology. Amherst, University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Research Report No.23, pp.52-57.
    [4]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Editorial Association. Chinese Art in overseas Collections Bronz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Press.1985, p.177.
    [5]Katheryn M. Linduff, Yan Sun, Gender and Chinese Archaeology, AltaMira Press,2004.
    [6]Sarah M. Nelson, Gender in Archaeology:Analyzing Power and Prestige, 2nd Edition, AltaMira Press,2004, pp.224.
    [7]Lothar Von Falkenhausen. Suspended Music:Chime Bells in the Culture of Bronze Age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1]李鲁滕.新见蓄器略考[EB/OL].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 1614
    [2]BuenosAires第一自修室”的博客“有关西周中期礼制变化的参考资料”http://buenosaires.blog.163.com/blog/static/17784404420110310324202/
    [3]“国学论坛”网站之“古文字研究”分论坛http://bbs.guoxue.com/forumdisplay.php? fid=519&page=28
    [4]“东夷吧”http://tieba.baidu.com/f?kz=1539499221
    [5]燕羽惊尘.古齐国货币简介[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7e52cbO100v871.html
    [6]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杞伯偶鬲参见http://www.chnmuseum.cn/tabid/212/Default.aspx?AntiqueLanguageID=4160
    [7]耳形(C形)钺.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7e52cb0100vdba.html.
    [8]青岛梅庵古城顶遗址.新华网http://www.ha.xinhuanet.com/fuwu/kaogu/2006-02/28/content_6342926.htm
    [9]周波.“侮”字归部及其相关问题考论[EB/OL].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