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面对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未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的现实问题,对制度本身的反思与建构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塑造行为”,而高深知识的生产是一种有着自己独特性的复杂行为,大学学术职业制度能否基于这种独特性而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的知识生产状况。作为对理论和实践的回应,大学学术职业制度的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中展开的。
     一般而言,知识生产主要是由学术职业者来完成的。学术职业是专职从事知识生产,尤其是高深知识生产的职业。大学学术职业作为学术职业中的主体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学科为组织基础;以教学为中心任务;以学术自由为核心的价值追求;以松散结合为组织特性;以双层权力格局为管理体制特性。这些特殊性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大学学术职业制度的构成及其发展、演化。
     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尽管非常庞杂,但其主体内容无外乎涉及学术职业者的聘任、评价、晋升、解聘等。因而,对大学学术职业制度的考察就可以主要从准入制度、评价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以及解聘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从历史演化的轨迹来看,大学学术职业制度自产生以来先后经历了萌芽期、现代化转型期以及完善与多元化时期三个阶段的发展。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大学学术职业制度都受到了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学术共同体、行政力量以及社会需求等内外部力量的共同作用。在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发展演变历程中,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学术共同体所构成的内部力量主要致力于形成学术职业发展的内在制度,而行政力量以及社会需求所组成的外部力量则主要试图构建一套外在的制度体系。这构成了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发展演变中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遵循这种演化路径的结果就使得学术职业制度具有了一种内外部力量共同作用下的“双重螺旋”结构。从历史演化的轨迹来看,大学学术职业制度的发展演变中存在着稳定与变革的作用机制。其中稳定机制主要由以下因素构成:路径依赖是制度保持稳定的内在机制;适宜的制度环境是制度保持稳定的社会基础;学术共同体是制度保持稳定的核心支柱。变革机制在组成上包括:内外部制度的非均衡是导致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制度变革的主要方式;外部力量的非特定干预构成了制度变革中的调节机制。而多种影响力量的相互作用所构建的“张力平衡”,则是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实现稳定与变革的核心机制。
     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的形成与演化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展开的,其发展先后经历了制度的形成期、制度的突变期和制度的转型期三个阶段。从历史演化来看,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的发展与演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持续强大的行政力量始终主导着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变迁;学术力量长期受到压制而缺乏发展的自主性;外部制度始终是大学学术职业制度构成的主体。长期的制度依附已经内化成学术职业发展中的一种依附性文化,在这种依附性文化的作用下,内在学术职业制度的发展已经产生了扭曲,长期的路径依赖使得其发展进入了一种闭锁状态(Lock-in),根本无法实现促进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发展的功能。行政规律替代了学术规律,经济价值僭越了学术价值。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的这种行政化、功利化的发展倾向,使其很难实现激励和约束大学学术职业发展的功能。大学学术职业者长期处在这种制度环境中,缺乏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已经丧失了学术批判和学术精神,缺乏治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大学知识生产力低下、学术成果创新水平低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通过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发展演变的危机并非来自于内外在制度的非均衡,而是来自于其在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体制外的“宰制”与当代产生的体制内的“合谋”。而其危机的实质就是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学术共同体、行政力量以及社会需求等影响力量的相互作用所出现的“张力失衡”。因而,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要解决发展中的危机,使制度具有促进大学学术职业发展,激励和规范大学学术职业者从事知识生产的功能,就需要构建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发展演变的张力平衡机制,实现多种影响力量间的相互“制衡”。最主要的是要强化学术组织的作用,实现学术组织由“他组织”向“自组织”的转型,培育学术共同体;另一方面,为行政力量划界,强化大学学术职业者在学术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要强化对社会需求的引导,淡化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发展中的功利化倾向;而且,要加强制度环境建设,为大学学术职业制度的变革提供基本保障。
The refle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ion itself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in the face of the reality that Chinese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hasn't effectively promoted innovation in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knowledge of practical problems. The neo-institutionalism holds the view that "institution shapes action", while the production of advanced knowledge production is a complex action which has its own unique complexity of behavior. Whether the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could play its due role and constrai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is unique incentive affects the status of university knowledge production directly. As the respons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research of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is background.
     Generally speaking,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is mostly accomplished by academic professionals. Academic profession is a full time one which deals with knowledge production especially that of advanced one. A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academic profession, its performance is in the following areas: discipline as the basis for the organization; teaching as the central task; academic freedom as the core values; loose combination as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two-Tier power structure as administration system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tern. This particularity directly effects th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vement of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This study of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mainly focuses on employment institution, evaluation institution, promotion institution, the pay and the firing institution, etc.
     From the track of evolvement in history, the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has undergone the three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 the embryonic period,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nsition and a sound and diversified phase. At each stage of its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has been affected by the inherent logic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cademic community, administrative power, as well as the social needs, such as the rol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in a common role.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of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inherent logic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 community compose the inherent power to constitute the inner institution of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executive power and society demand compose the exterior power which try to constitute the outsider institution of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Then such factors compose the "diplex order evolvement route" of the evolvement of the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and this route brings a "double helix frame" which results from the a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From a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 evolution of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has its stability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the mechanism. The stability has the following factors: the Path Dependency is the intrinsic mechanisms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institution; appropriat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s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institution of social infrastructure; academic community is the institution of the central pillar of stability.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echanism includ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stitution of non-balanced academic profession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 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 has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external forces interfere with the institution of non-specific changes is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The tensility balance from a wide range of impact force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ension is the core mechanism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profession stability change of the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ve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was expanded in the modernization cour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titution has gone through the three formative stages: the institution period and the mutation of the transition institution. From a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Chinese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has its own particularities. This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ontinued strength has always been a strong executive-led institu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academic profession changes; Academic strength lacks autonomy because of a long-time inhibition. Exterior institution has been the main body of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all the time. The long-term adhesion result to a adhesive culture, the effect of such a adhesive culture is the twis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herent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and the long-term route dependence bring its development into a state of Lock-in, which could not carry out its function of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The crisis of Chinese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is not from the inside and outside phenomenon of the non-equilibrium in the system, but from its long-term "domination" outside the system in history, together with the contemporary phenomenon of the "conspiracy" in the system. The essential of this crisis is the tensility unbalance as a result of the inherent logic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academic community, administrative power, as well as the social needs. Thus,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crisis, to promote academic profession development, incentives and norms of academic professionals engaged in the conduct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we need to build a tensility balance mechanism to carry out the mutual restriction of multi-influential powe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strengthen the role of academic organizations, to achieve the transition of academic organizations from "other-organization" to "self-organization", and to foster the academic community.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delimit the executive power, strengthen administration dominant position in academic profession, and enhance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or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stitution, which could afford the basic for the change of university academic profession.
引文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R].2008:20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R].2008:15
    3 周济.我国大学科技创新亟待解决四大问题[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6-07-13
    1 齐涛.高等学校学术建设面临的八个问题[[EB/OL].山东省教育厅http://www.sdedu.gov.on/,2008-12 17
    2 张薇,胡文明.高校衙门化教授争当官[N].新快报,2008-9-6
    3 黄蓉芳,何有贵.SCI成“愚弄中国人的指数”缩写[N].广州日报,2008-01-18
    4 黄蓉芳,何有贵.SCI成“愚弄中国人的指数”缩写[N].广州日报,2008-01-18
    5 毛建国.“40教授争一个处长”的价值拷问[N].广州日报,2008-09-07
    6 中国大学做“真学问”的教授很少[EB/OL].网易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0881004537305/?fromTodayFocus,2008-09-10
    1 黄蓉芳,何有贵.SCI成“愚弄中国人的指数”缩写[N].广州日报,2008-01-18
    2 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角色的历史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14
    3 参郭卉.高校教师聘任中的利益关系及其制度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59
    1 参郭卉.高校教师聘任中的利益关系及其制度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2007(10):59
    2 黄蓉芳,何有贵.SCI成“愚弄中国人的指数”缩写[N].广州日报,2008-01-18
    3 蒋高明.中国科学家为谁打工[EB/OL].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2008-03-14
    1 王磊.拉经费成晋升台阶,山东高校教师为“找钱”忙[N].大众日报,2007-05-08
    2 刘爱玲等对湖北省省级评审同行评议专家的同行情况、专家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省级的同行评议中,“参加评审专家有四分之一强是作为外行参加评审的,有近三分之二是作为‘准'同行和非同行专家参加评审的”。“‘同行专家少,非同行专家多'这一现象在评奖时有所发生”。评审专家的非同行比例太高,自然会对评审结果产生负面影响。对评审专家的研究能力,他们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从发表论文,获得课题和获得科技奖励这三项指标看,只有1/4的专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36.6%的人5年中没有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文章,42.7%的人甚至没有获得过基层科研奖励。详参刘爱玲.科技奖励评审过程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1):49-51
    3 据武汉大学的邓晓芒、赵林、彭富春三位博导披露,在湖北省社会科学(1994—1998年)的评奖过程中,“计奖主持人和个别评委利用职权,在哲学社会学组把一场严肃的评奖活动变成了一场一手遮天、结党营私、瓜分利益的丑剧”。详参邓晓芒,等.武汉大学教授抵制伪劣学术评奖活动[N].中国学术城,3/9/2001。
    1 陈伟.西方大学教师专业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2 张英丽,沈红.学术职业:概念界定中的困境[J].江苏高教,2007(5):26
    1 在西方大多数国家,学术职业指的就是大学教师职业,因而,此处梳理国外文献时不再区分学术职业研究与大学学术职业研究的相关内容。尽管我国的学术职业从业人员不只是大学教师群体,但是当前国内开展的学术职业研究主要也是围绕大学教师而进行的。因而,在梳理国内现有的学术职业研究成果时,如不单独注明,学术职业即指大学学术职业。
    2 Theodore Caplow and McGee,J.Reece,The Academic Marketplace.New York:Basic Books,1958.转引自C.芬彻,G.凯勒,E.G.博格,J.R.西林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上)[J].赵矩明,译.复旦教育论坛,2003(3):63
    3 Harold J.Perkin.Key Profession:The History of 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M].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69:2
    4 参A.H.Halsey,and Martin Trow.The British Academic[M],London:Faber,1970
    1 参Logan Wilson.American Academic:Then and Now[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2 Christopher Jencks and Riesman David.Academic The Revolution.Garden City.New York 1968,Doubleday.转引自C.芬彻,G.凯勒,E.G.博格,J.R.西林.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下)[J].赵矩明,译.复旦教育论坛,2003(4):58-59
    3 参Martin J,Finkelstein,Robert K.seal & Jack H.Schuser The New Academic Generation:A Profession in Transformation[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8
    4 见http://www.questia.com /library/book/decline-of-donnish-dominion-the-biritish-academic-professions-in-the-twentiethcentury -by-a-h-halsey.jsp/2007-03-17
    5[美]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吕博,张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0-51
    6 Sheldon Rothblatt.The "Place" of Knowledge in the American Academic Profession[J].Daedalus,1997,126(4):245-264
    7 参P.G.Altbach,ed.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Academic profession[M].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77
    1 参Burton R.Clark,ed.The Academic Profession:National,Disciplinary,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2 沈红.变革中的学术职业——从14国/地区到21国的合作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49
    3 Maurice Kogan,Ingrid Mises,Elaine El-Khawas.Staffing Higher Education:Meeting New Challenges[M].London:Jessica Kingsley,1994:111
    4 参[美]菲利普·阿特巴赫著.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参Higher Education,2001.41(1/2)
    6 参[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主编.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2
    1 沈红.变革中的学术职业——从14国/地区到21国的合作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52
    2[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
    3 参[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Arthur Levine How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s Changing[J].Daedalus,1997,126(4):1-20
    1 参西方大学教师专业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耿益群.中国学术职业的现状[R].新华通讯社,中外教育分析报告,2006(1):17
    3 韩璇.中国学术职业的吸引力——基于博士生学术职业意向的训查[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27
    4 宋旭红.论学术职业的内在逻辑[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183
    1 宋旭红.论学术职业的内在逻辑[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198-207
    2 参李志峰.中国学术职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对高深知识的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1 参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1998,42(1)
    1 陈永明.大学教师任期制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1999(1):48
    2 张万朋.中外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1998(3):73-74
    3 袁祖望.发达国家高校教师选拔的比较[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2):91-93
    4 孙淑芹.德国高校教师职务的聘任与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2000(4):55-56
    1 赵炳起.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问题与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3(6):53-54
    2 陈永明.大学教师聘任制是把双刃剑[J].集美大学学报,2003(3):20
    3 邓尚民,等.关于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81-84
    4 刘亚荣,等.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制度解析[J].辽宁敦育研究,2004(6):80-83
    5 李怀军.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制度分析的视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82
    1 周新发,等.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7-98
    2 靳云全,等.试论绩效评估在大学教师聘任制中的作用[J].理论界,2005.(6):132
    3 徐美华.中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变迁[J].航海教育研究,2007(1):34-35
    4 陈艺波.中美德高校教师制度比较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5(6):72
    5 参 郭卉.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1 刘婉华,等.高校教帅工资待遇国际比较与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2004(6):91
    2 赵春,李显扬.论高校薪酬制度改革与人才强校战略[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9
    3 吴燕.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的理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7
    4 马洁.高校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制度的构建[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4):97
    1 参 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2 郭丽君.学术职业与大学教师聘任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7(6):101-102
    1[法]加斯东·米亚拉雷.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M].张人杰,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26
    1[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0
    1 Logan Wilson.The Academic Man: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a Profess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2:3.
    2 Burton R.Clark,Small World,Different Words:The Uniqueness and Troubles of American Academic Professions[J].Daedelus,1997,126(4).
    3 Finkelstein.Martin,Robert Seal,and Jack H.Schuster.The new academic generation:a profession in transformation[M].Baltimore:Johns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163.
    4 别敦荣,陈艺波.论学术职业阶梯与大学教师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17
    5 Futao Huang.Challeng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hanges in Academic Profession:A Perspective from Japan[C]//.Kassel:The Meeting of the Project:The Changing Academic Profession,2006.
    6 陈悦.学术职业的解读——哲学王的理想与现实[J].煤炭高等教育,2006(3):35.
    1[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226.
    2 James G.March and Johan P.Olsen.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The Organization Basis of polities[M].New York:Free Press,1989.
    3 Sue E.S,Crawford,Elinor Ostrom,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9,No.3September 1995,pp582-599
    1[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79
    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23-125
    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0-131
    2[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李强,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63-64
    1 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A].资本主义论丛[C].顾良,张慧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180
    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A].资本主义论从[C].颐良,张慧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184
    2 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100
    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176
    1 Peter A.Hall & Rosmary.E.R.Taylor,Politic Science and the three institutionalisms,Political Studies[J].1996,XLIV,936-957.
    2 何俊志,等.新制度主义译文精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4
    3 周光礼.大学治理模式变迁的制度逻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56
    4 Jan-Erik Lane,Svante Ersson.The New Institutional Politics:Performance and Outcomes[M].London:Routledge,2000:16
    5 B.Guy Peters.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M].London:Pinter,1999:34
    1 Sven Steinmo.The New lnstitutionalism[A].in Barry Clark,Joe Forweraker(eds.).The Encyclopedia of Democratic Thought[C].London:Routlege,2001:15
    2 转引自Sven Steinmo.Institutionalism,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J].Elsevier Science,2001,http://stripe,colorado,edu/%7Esteinmo/polsby,pdf.
    3 Robert Goodin.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Desig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19-20
    4 参魏姝.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1):63-71
    1 参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3):2-7.
    2 R.科斯,等.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377
    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6-37
    1[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225
    2 王覃刚.中国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逻辑及障碍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3):16
    1 Thelen K.How Institutions Evolve:Insights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55
    2 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经济研究,1994(5):
    3 参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G].见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374-384
    1 李月军.反思与进展: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制度变迁理论[J].公共管理学报,2008(3):14
    2 GreifA,Laitin D D.A Theory of Endogenous Institutional Change[J].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04,98(4):633-652
    1 参Streeck W,Thelen K.Introduction:Institutional Change in Advanced Political Economie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 Lagunoff R.Dynamic Stability and Reform of Political lnstitutions[EB/OL].http://www9.georgetown.edu/faculty/lagunofr/dynam-polit,pdf.2008-02-21
    2 Paul Pierson.The Limits of Design: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Origins and Change[J].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2000,13(4):475-499.
    3 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及三个新制度主义[J].何俊志,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5):12-15
    4 吕育诚.台湾地方政府组织革新的变与不变——历史制度主义的观点[J].中国行政,2002(11):83-108
    1[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李志宏,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3
    1[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M].李家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4
    1[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08
    2[德]马卡尔德.为寂奥能力辫护[A].怀疑与赞同——哲学讨论[C].德国Reclam出版社,1994.转引自洪易.寂寞是学术自由的防火墙[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160
    3[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
    1 冯向东.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67
    1[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119
    2[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M].王昺,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09
    3[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岀版社,1994:36.
    1[美]丹尼斯·朗.权力论[M].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0
    1 冯向东.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70
    1 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6
    2 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09-210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6
    1[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206
    2[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9
    3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8)[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岀版社.1986:727
    1 李子江.学术自由在美国大学的演变[A].李子江,张斌贤.大学自由、自治与控制[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0
    1 贺麟.学术与政治[A].杨东平.大学精神[C].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142
    2 樊平军,毛亚庆.论大学松散结合组织特性的知识根源[J].高等教育研究,2006(6):51
    3[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岀版社,1994:39-41
    4 阎光才.大学的组织特性与组织文化模式[A].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一卷)[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79
    1[美]托尼·布什.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主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8-177
    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46.
    2[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45
    3[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岀版社,1994:14
    4[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岀版社,1994:208
    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7
    1[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岀版社,1988:44.
    2[美]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11
    3[美]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11
    4[美]罗们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岀版社,2003:11
    5[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岀版社,1994:33
    1 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14
    2 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14-15
    3 阎光才.高等学校内部的组织特性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0(1):80
    1[美]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19
    2[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1
    1 马俊峰.评价活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4
    2 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4
    1 别敦荣,陈艺波.论学术职业阶梯与大学教师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17
    1 参见何志俊,等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M].天津:天津人民岀版社,2007:13
    1 宋旭红.学术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2007:13
    1[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5-96
    2[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
    3[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9
    1[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05
    2[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0
    3[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0
    4[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0
    1 郭丽君.西方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4):89-90
    1[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0
    2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2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135
    1[波]弗·兹纳涅茨基.郏斌祥,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06
    2[美]克伯雷.外国教育史料[M].任宝祥、任钟印,主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8l-82。
    1[以]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赵佳苓,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01
    2 Burton.R.Clark & Guy Neave.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Volume2.B.P.C.C.Wheaton Ltd,Exeter.1992:1253.
    1 Willis.Rudy.The university of Europe,1100-1914:A History[M].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1984:90
    1 彼得·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M].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80
    2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0
    3[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5
    4 见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4-75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81
    2[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25
    3[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004:125.
    1 见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5
    2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2-44
    1[以]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赵佳苓,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222-223
    1[以]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赵佳苓,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242
    1[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53
    2[以]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赵佳苓,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247
    3[以]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赵佳苓,译.成都:四川人民岀版社,1988:251
    4[以]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赵佳苓,译.成都:四川人民岀版社,1988:248
    1 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
    2 Flexner,Abraham.Daniel Coit Gilman:Creator of the American Type of University,Harcount,1946:58
    1 Flexner Abraham.Daniel Colt Gilman:Creator of the American Type of University,Harcount,1946,P101-102
    2[美]欧内斯特 L.博耶.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G]//.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名著文献(美国卷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
    3 宋旭红.学术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60
    4 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40
    1 郭建.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62
    2 耿益群.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职业的历史沿革及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8(5):49
    3 王光彦.美、加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B):48
    4 乔玉全.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00:32
    1 乔玉全.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3-34
    2 吴岩.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形成要素的历史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7(4):43
    3 Merle Curti and Venon Carstense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49.Vol 1.106.
    4[英]罗恩·盖尔斯.改造大学[J].国外高等教育快讯,1996(8):13
    1 李子江,陆永.美国学术职业安全的保障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6(6):90
    2 转引自缪榕楠.从制度设计看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的理念基础[J].现代大学教育,2005(5):75
    1 丁玉宝.美国高校教师管理机制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6
    1[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5-16
    2[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2-3
    1[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3
    2[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6
    3[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M].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9
    1 浦根祥.科学知识本性的哲学与社会学解释之争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0):1
    1 参N·R·汉森.发现的模式[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2 冯鹏志.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整体化趋势的方法论考察[J].求索,1995(3):69
    3 冯向东.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70
    1 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6
    2[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6
    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知识的不确定性[M].王昊,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04
    2[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M].纪树立,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292
    3 D·Bloor.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59
    4 John M.Braxton,The normative structure of science:social control in the academic profession[A].John C.Smart(ed).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2)[C].New York:Agathon Press,Inc.,1986:347
    1[美]罗伯特·金·默顿.科学社会学[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93
    2 冯鹏志.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说明——默顿模式与库恩模式之比较[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5):46
    3[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32
    1[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警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97
    2[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M].范国睿,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25
    3 丁煌.行政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0
    4 丁煌.行政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1
    5[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32-133
    1[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17
    2[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郭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17
    3[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66
    1[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92
    2[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33
    3[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45
    1 王英杰.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解析——一个文化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56-57
    2 Dibiaggio,J.A.(1989).The president's role in the quality of campus life.Educational Record,vol.70,no.2.转引自王英杰.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解析——一个文化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57
    1[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谢宗仙,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143
    2[美]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顾昕,等译.三联书店,1991:77
    1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
    2[西]奥尔托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1[日]野家启一.库恩——范式[M].毕小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61
    2[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林聚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5
    1 参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71
    1 胡建华.大学史研究之于高等教育学科的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9(1):68
    2 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6
    1 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5
    2 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A].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84-85.
    3 田正平,章小谦.中国教育者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从“教官”到“教师”称谓变化的历史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2007(1):247
    1 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5
    2 吴鹏.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基于“角色”概念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08
    3 奏定任用教员章程[A].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16
    1 田正平,吴民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J].教育研究2004(10):82
    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578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09
    2 附录[J].教育杂志,1913(4):123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42-143
    4 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8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167
    1 潘愁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65
    2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2
    3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69
    4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0
    5 梁柱.蔡元培与北京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1
    6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399
    7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63
    1 吴民祥.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77
    2 田正平,吴民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J].教育研究,2004(10):83
    3 梁柱,王世儒.蔡元培与北京大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92
    1 田正平,吴民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J].教育研究,2004(10):84-85
    2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72
    3 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66
    1 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04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9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9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9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169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272-273
    1 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391
    1 台湾学生书局编辑部.唐君毅先生纪念论文集[C].台北:学生书局,1983:20-21
    2 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研究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下)(内部资料)[Z].1981:213
    3 政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A].钟英.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与教育[C].重庆:新潮书店.1951:237
    4 政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A].钟英.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与教育[C].重庆:新潮书店,1951:237
    1 政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A].钟英.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与教育[C].重庆:新潮书店,1951:237
    2 张健.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78
    3 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A].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研究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编(上)[Z](内部资料),198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A].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研究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编(上)[Z].(内部资料),1981:264-268
    5 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06
    1 吴鹏.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基于“角色”概念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11
    1 乔锦忠.高校教师聘用制度改革研究[J].教育学报,2006(4):7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235
    3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84
    4 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2
    1 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2
    2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634
    3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905
    1 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70
    1 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A].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578
    2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601
    1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001
    2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000
    3 田子俊.中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历史沿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266
    1 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A].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汇编[Z].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8:4
    2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380
    3 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7
    4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392-2394.
    1 国家教委、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高等学校继续做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人[1991]20号)[Z].1991-04-10
    2 人事部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的通知(人职发[1991]11 号)[Z].1991-05-20
    3 田子俊.中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历史沿革[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3):267
    4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课题组.中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报告[R].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9-20
    1 田静,生云龙,等.国内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变迁历程与阶段特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60
    1 熊新华.高校教师职称问题探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2):39
    2 熊新华.高校教师职称问题探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2):39
    3 纯正.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思路[J].教育人事,2001(5):16
    4 王云.高校教师聘任制现状考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2):189
    1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883
    1 关于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人发[2000]59号)[Z].,2000-6-2
    1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373
    1[英]卡尔·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纪树立,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309
    2 黄兴涛,胡文生.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整体萌发[J].清史研究,2005(4):38
    3 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03
    1 李强.中法大学史料[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340-341
    1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29-331
    1 吴民祥.流动与求索——中国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9-20
    2 田正平,吴民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J].教育研究2004(10):83
    1 奏定任用教员章程[A].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16
    1 田正平,吴民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J].教育研究2004(10):87
    2 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5
    1 奏定任用教员章程[A].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16
    1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90
    2 参 拉经费成晋升台阶,山东高校教师为“找钱”忙,大众日报,2007-05-08
    1 李明忠.论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大学制度的合法性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66
    2 胡建华.等.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1
    1 李明忠.论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大学制度的合法性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68
    2 王全林.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代价论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5):27-32
    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7
    1 谢泳.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143
    2 李明忠.论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大学制度的合法性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68
    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1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32
    1 参[美]道·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J].改革,1995,(3):53
    1 本结构图部分内容来源于熊丙奇.体制迷墙:大学问题高端访问[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5:1.部分重点大学沿用的是模式①的评价结构,一般高校主要还是模式②的评价结构
    1 郭卉.权力诉求与大学治理[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35
    2 郭卉.权力诉求与大学治理[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36
    1 详参郭卉.权力诉求与大学治理[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45-146
    2 金顶兵,等.研究型大学组织整合机制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91
    3 李春梅.大学学术管理组织的概念、特性和职能[J].现代教育科学,2005(3):13
    4 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
    1 胡建华,等.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3-134
    2 董云川.论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0(2):61
    3[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视[M].施晓光,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106
    1[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9
    2 罗燕,叶赋桂.中国大学制度变革: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6):50
    3 罗燕,叶赋桂.中国大学制度变革: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6):50
    1 所谓“他组织”即从事物自身看,它的组织化,不是它自身的自发、自主过程,而是在外部特定动力驱动下的组织过程或结果。
    2[比利时]伊·普利高津,[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75
    3[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27
    1 周国平.学术规范化和学者使命[A].邓正来.中国书评(第二辑)[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9
    1 周国平.学术规范化和学者使命[A].邓正来.中国书评(第二辑)[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9
    2 王焱.知识生产机器与行政支配下的课题审批制[A].邓正来.中国书评(第二辑)[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1
    1[美]约翰·E.丘伯,泰力·M.默.政治、市场和学校[M].蒋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
    2 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1:242-248
    [1][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1
    [3][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视.施晓光,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5][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主编.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7][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刘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李家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西班牙]奥尔特·加塞特.大学的使命.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2][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13][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4][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年: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5][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知识的不确定性.王昺,等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6][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7][法]加斯东·米亚拉雷.世界教育史(1945年至今).张人杰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18][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9][美]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吕博、张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1]丁煌.行政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2]成有信,等.教育政治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3]马凤岐,教育政治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4]王沪宁,竺乾威.行政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
    [25][法]夏尔·德巴什.行政科学.葛智强,施雪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6]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7][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28][美]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别敦荣,主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29][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0][波兰]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郏斌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1][美]托尼·布什.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强海燕,主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2][以]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赵佳苓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3][美]黛安娜·克兰.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刘珺珺,顾昕,王德禄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34][美]克伯雷.外国教育史料.任宝祥、任钟印,主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0
    [35][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张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6][英]伯兰特·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7][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滕大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38][美]欧内斯特 L.博耶.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G]//.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名著文献(美国卷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9][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滕大春,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40][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1][美]N·R·汉森.发现的模式.邢新力,周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42][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纪树立,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43][美]罗伯特·金·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93
    [44][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范国睿,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5][英]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6][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谢宗仙,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47][美]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77
    [48][日]野家启一.库恩——范式.毕小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9][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50][美]约翰·E.丘伯,泰力·M.默.政治、市场和学校.蒋衡,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1]彼得·贝格拉.威廉·冯·洪堡传.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2][英]卡尔·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纪树立,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53][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 店上海分店,1991
    [54][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5][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李志宏,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56][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57][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8]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G].见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59][美]R.科恩,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0][美]道格拉斯·C·诺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6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2]何志俊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63]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64]杨念群.中层理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65]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6]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回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7]董云川.论中国大学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68]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9]崔玉平.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0]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1]毕宪顺.权力整合与体制创新——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72]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73]郭建.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4]王晓阳.大学社会功能比较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5]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6]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7]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78]刘云杉.从启蒙者到专业人——中国现代化历程中教师角色演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9]胡建华等.大学制度改革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0]邓正来.中国书评(1-2).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1][比利时]伊·普利高津,[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82]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北京:三联书店,2008
    [83]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2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84]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5]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6]郑登云.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87]蔡克勇.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8]潘愁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89]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90]张健.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9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9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9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94]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9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9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 (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97]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研究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要文献选(上、下)(内部资料)
    [98]李强.中法大学史料.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99]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汇编.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88
    [100]钟英.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与教育.重庆:新潮书店,1951
    [10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10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03]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104]梁柱.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5]梁柱,王世儒.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106]台湾学生书局编辑部.唐君毅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学生书局,1983
    [107]吴民祥.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108]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9]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10]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11]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12]王晨,张斌贤.大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3]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4]马俊峰.评价活动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15]阎光才.大学的组织特性与组织文化模式[A].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一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6]李子江,张斌贤.大学自由、自治与控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7]乔玉全.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8]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119]谢泳.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120]方朝晖.“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121]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22]孔德元.政治社会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3]中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报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4]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125]熊丙奇.体制迷墙:大学问题高端访问.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5
    [1]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与视角辨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2]冯向东.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现代大学教育,2002(2)
    [3]冯向东.高等教育结构:博弈中的建构.高等教育研究,2005(5)
    [4]张应强.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来建设和管理.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5]王英杰.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解析——一个文化的视角.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
    [6][美]道·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改革,1995,(3)
    [7]胡建华.大学史研究之于高等教育学科的意义.高等教育研究,2009(1)
    [8]田正平,章小谦.中国教育者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从“教官”到“教师”称谓变化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07(1)
    [9]田正平,吴民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教育研究2004(10)
    [10]田正平,张彬.模式的转换与传统的调试——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两点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1,(1)
    [11]周光礼.大学治理模式变迁的制度逻辑.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12]李伯重.论学术与学术标准.社会科学论坛,2005(3)
    [13]樊平军,毛亚庆.论大学松散结合组织特性的知识根源.高等教育研究,2006(6)
    [14]邓小林,唐莉.略论近代国立大学校长之任职资格与教师聘任.高等教育研究 2005(9)
    [15]邬大光.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现代大学教育,2001(1)
    [16]阎光才.高等学校内部的组织特性探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17]田静,生云龙等.国内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变迁历程与阶段特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
    [18]王全林.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代价论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5)
    [19]张俊宗.我国现行大学制度的缺陷及成因分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0]洪易.寂寞是学术自由的防火墙.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
    [21]金顶兵,等.研究型大学组织整合机制的案例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
    [22]黄兴涛,胡文生.论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整体萌发.清史研究,2005(4)
    [23]刘云杉.文化政治认同与技术认同——知识人双重旨趣的历史与现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2)
    [24]宋旭红.现代大学之概念综述.江苏高教,2005(3)
    [25]吴刚.“秀选”时代与大学的知识使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26]钦文.“普通知识”与“高深知识”.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2)
    [27]张万朋.中外高校教师聘用制度的比较研究.江苏高教,1998.(3)
    [28]刘婉华等.高校教师工资待遇国际比较与思考.清华大学学报,2004(6)
    [29]耿益群.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职业的历史沿革及特点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8(5)
    [30]王光彦.美、加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7(10B)
    [31]吴岩.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形成要素的历史分析.现代大学教育,2007(4)
    [32]刘爱玲.科技奖励评审过程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1)
    [33][美]罗恩·盖尔斯.改造大学.国外高等教育快讯,1996(8)
    [34]赵敏.大学主体性的失落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5]杨东平.新中国“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
    [36]许杰.教育分权与大学自主.高等教育研究,2005,(7)
    [37]李子江,陆永.美国学术职业安全的保障机制.现代大学教育,2006(6)
    [38]浦根祥.科学知识本性的哲学与社会学解释之争初探.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0)
    [39]冯鹏志.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说明——默顿模式与库恩模式之比较.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5)
    [40]缪榕楠.从制度设计看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的理念基础.现代大学教育,2005(5)
    [41]韩水法.世上已无蔡元培.读书,2005(4)
    [42]乔锦忠.高校教师聘用制度改革研究.教育学报,2006(4)
    [43]熊新华.高校教师职称问题探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2)
    [44]查永军.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科层化及应对.中国高教研究,2009(3)
    [45]董云川.论大学学术权力的泛化.高等教育研究,2000(2)
    [46]罗燕,叶赋桂.中国大学制度变革: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复旦教育论坛,2005(6)
    [47]纯正.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思路.教育人事,2001(5)
    [48]赵春,李显扬.论高校薪酬制度改革与人才强校战略.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9]吴燕.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的理念与思考.教育与职业,2006(2)
    [50]马洁.高校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制度的构建.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4)
    [51]陈永明.大学教师任期制的国际比较.比较教育研究,1999(1)
    [52]袁祖望.发达国家高校教师选拔的比较.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2)
    [53]冯鹏志.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整体化趋势的方法论考察.求索,1995(3)
    [54]茅锐等.英国教师解聘制度述评.教学与管理,2005
    [55]孙淑芹.德国高校教师职务的聘任与启示.中国林业教育,2000(4)
    [56]赵炳起.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问题与对策.煤炭高等教育,2003(6)
    [57]陈永明.学教师聘任制是把双刃剑.集美大学学报,2003(3)
    [58]邓尚民等.关于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59]刘亚荣等.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制度解析.辽宁教育研究,2004(6)
    [60]李怀军.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制度分析的视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4(4)
    [61]周新发等.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的弊端及对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62]靳云全等.试论绩效评估在大学教师聘任制中的作用.理论界,2005(6)
    [63]徐美华.中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变迁.航海教育研究,2007(1)
    [64]田子俊.中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历史沿革.湖南科技学院学报,3006(3)
    [65]王云.高校教师聘任制现状考察.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2)
    [66]陈艺波.中美德高校教师制度比较研究.理工高教研究,2005(6)
    [67]沈红.变革中的学术职业——从14国/地区到21国的合作研究.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
    [68]张英丽,沈红.学术职业:概念界定中的困境.江苏高教,2007(5)
    [69]C.芬彻,G.凯勒,E.G.博格,J.R.西林.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上).赵矩明,译.复旦教育论坛,2003(3)
    [70]C.芬彻,G..凯勒,E.G.博格,J.R.西林.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下).赵矩明,译.复旦教育论坛,2003(4)
    [71]耿益群.中国学术职业的现状[R]新华通讯社,中外教育分析报告,2006(1)
    [72]郭卉.高校教师聘任中的利益关系及其制度调整.高等教育研究,2007(10)
    [73]刘婉华等.高校教师工资待遇国际比较与思考.清华大学学报,2004(6)
    [74]马洁.高校知识型员工的薪酬制度的构建.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4)
    [75]郭丽君.学术职业与大学教师聘任制.现代大学教育,2007(6)
    [76]陈悦.学术职业的解读——哲学王的理想与现实.煤炭高等教育,2006(3)
    [77]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经济研究,1994(5)
    [78]林义.制度分析及其方法论意义.经济学家,2001(4)
    [79]别敦荣,陈艺波.论学术职业阶梯与大学教师发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
    [80]魏姝.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1)
    [81][美]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 文摘,1996
    [82]王覃刚.中国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逻辑及障碍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
    [83]李月军.反思与进展: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公共管理学报,2008(3)
    [84]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经济研究,1994
    [85][美]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及三个新制度主义.何俊志,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5)
    [86]吕育诚.台湾地方政府组织革新的变与不变——历史制度主义的观点.中国行政,2001(72)
    [87]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R].2008
    [88]周济.我国大学科技创新亟待解决四大问题[EB/OL].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6-07-13
    [89]齐涛.高等学校学术建设面临的八个问题[EB/OL].山东省教育厅http://www.sdedu.gov.cn/,2008-12-17
    [90]张薇,胡文明.高校衙门化 教授争当官[N].新快报,2008-09-06
    [91]黄蓉芳,何有贵.SCI成“愚弄中国人的指数”缩写.广州日报,2008-01-18
    [92]毛建国.“40教授争一个处长”的价值拷问.广州日报,2008-09-07
    [93]蒋高明.中国科学家为谁打工[EB/OL].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2008-03-14
    [94]王海静.中西方历史制度主义研究述评[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07-08-02
    [1]陈伟.西方学术专业比较研究——多学科视域中德、英、美大学教师的专业化运动.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吴鹏.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基于“角色”概念的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3]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角色的历史分析.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6]宋文红.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7]郭丽君.学术职业视野中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8]郭卉.权利诉求与大学治理——中国大学教师利益表达的制度运作.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9]张正锋.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0]于海琴.社会文化心理视野下的学术依附行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1]陈亚玲.论我国学术转型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论文,2007
    [12]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3]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4]宋旭红.论学术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5]李志峰.中国学术职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对高深知识的分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6]韩璇.中国学术职业的吸引力——基于博士生学术职业意向的调查.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7]李明忠.论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制度安排——大学制度的合法性分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8]丁玉宝.美国高校教师管理机制探析.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Harold J. Perkin. Key Profession: The History of 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9
    
    [2] Martin J. Finkelstein, Robert K. seal & Jack H. Schuser The New Academic Generation: A Profession in Transform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
    [3] Sheldon Rothblatt. The "Place" of Knowledge in the American Academic Profession. Daedalus, 1997,126(4)
    [4] P. G.Altbach, e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7
    [5] Burton R. Clark,ed.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National, Disciplinary, and Institutional Setting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6] H. Halsey, and Martin Trow. The British Academic. London: Faber, 1970
    [7] Logan Wilson. American Academic: Then and No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8] Maurice Kogan, Ingrid Mises, Elaine El-Khawas. Staffing Higher Education: Meeting New Challenges. London: Jessica Kingsley,1994
    [9] Logan Wilson. The Academic Man: 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a Profess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2
    [10] Burton R. Clark, Small World, Different Words: The Uniqueness and Troubles of American Academic Professions. Daedelus, 1997, 126(4)
    
    [11] Finkelstein. Martin, Robert Seal, and Jack H. Schuster. The new academic generation: a profession in transform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
    
    [12] Futao Huang. Challeng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hanges in Academic Profession: A Perspective from Japan//. Kassel: The Meeting of the Project: The Changing Academic Profession, 2006
    [13] James G.March and Johan P. Olsen.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 Organization Basis of politi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89
    [14] Michael Shattock.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the way we live now.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olicy, 1999, Vol.14, No.3
    [15] Sue E. S. Crawford, Elinor Ostrom,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9, No. 3 September 1995
    [16] Mark D. Aspinwall&Gerald Schneider, Same Menu, Separate Tables: The Institutional Turn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Stud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38,2000
    [17] Bo Rothstein, Politscal Institutions: An overview. in Robet E. Goodin and HansDieter Klingemannm edited,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18] Arthur Levine How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s Changing. Daedalus, 1997,126(4)
    
    [19] Thelen K., Steinmo S.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0]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1998, 42(1)
    [21] Higher Education, 2001, 41(1/2)
    [22] Peter Maassen. The Changing Roles of Stake holders in Dutch University Govern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0, Vol.35, No.4
    [23] Pearl Kibre. Scholarly Privileges in the Middle Ages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4
    [24] W. Richard Scott.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2001
    [25] Edward Gross. University as Organizations: A Research Approac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68
    [26] Joel M. Podolny and James Baron. Resources and Relationships: Social Networks and Mobility in the workpla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 1997
    [27] Peter A. Hall & Rosmary. E. R. Taylor, Politic Science and the three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1996,XLIV
    [28] Jan-Erik Lane, Svante Ersson. The New Institutional Politics: Performance and Outcomes. London: Routledge, 2000
    
    [29] B. Guy Peters.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London: Pinter, 1999
    
    [30] Peter Hall, Rosemary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XLIV, 1996
    [31] Robert Goodin.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32] Thelen K. How Institutions Evolve: Insights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3] Greif A, Laitin D D. A Theory of Endogenous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04, 98(4)
    [34] Lewis O, Seinmo S, Teets J C.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Endogenous Institutional Change[EB/OL].http://www.itsmycv.com/cv/Teets-Jessica/research.htm, forthcoming in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2008-03-08
    [35] Lagunoff R. Dynamic Stability and Reform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EB/OL]. http://www9.georgetown.edu/faculty/lagunofr/dynam-polit.pdf.2008-02-21
    [36] LI L C. 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Change: Fiscal Management in Local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2005,35(1)
    [37] Paul Pierson. The Limits Of Design: 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Origins and Chang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2000,13(4)
    [38] Burton. R. Clark & Guy Neave. 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Volume2. B. P. C. C. Wheaton Ltd, Exeter. 1992
    [39] Willis. Rudy. The university of Europe, 1100-1914: A History.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1984
    [40] Flexner, Abraham. Daniel Coit Gilman: Creator of the American Type of University, Harcount,1946
    [41] Merle Curti and Venon Carstense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49. Vol 1
    [42] Bloor. D 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43] John M. Braxton. The normative structure of science: social control in the academic profession[A].John C.Smart(ed).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2).New York:Agathon Press,Inc.,19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