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时势:对作为公共学术运动的中国大陆乡村政治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1990-2000年代)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对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乡村政治研究的一个“再研究”。在“学术与时势”这一主题下,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对1990年代以来这段乡村政治研究做一个学术史的回顾,二是在此基础上对这段具有公共运动色彩的研究展开一个知识社会学的分析与考察。
     本研究一方面是将这几十年来的乡村政治研究作为一个特定的事件与学术运动,并将这一“事件”和“运动过程”安放回影响、决定与形塑其生长和发展的历史平台,由此来理清这一段乡村政治研究发展的缘由,勾勒其本身所呈现出来的学术演化轨迹,并总结这段研究的影响与得失。另一方面,是在回望这样一段带有公共运动色彩的乡村政治研究时,考察它之所以能够突显出来的宏观时局与社会背景,考察这段学术研究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参与力量及其中的碰撞、交错与融合,考察学术研究与这些社会性因素之间的缠绕关系与内部张力,以及这些关系状况对于乡村政治研究的演化轨迹与内在特点的影响。最终,通过对这样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梳理分析与知识社会学考察,展现学术研究与社会时势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这种互动过程之中的隐秘。
     本文认为,乡村政治研究在1990年代之后之所以得以突显并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政治宣传和学术研究中的亮点,既有学者们不甘现状进而追求研究突破的努力所在,但也是在中国社会政治变迁乃至国际环境变化的情况下烘托而出的颇有几分“意外”的结果。因此本文对这段学术历程进行知识社会学考察所要揭示的问题是:对于1990年代以来这样一段可作为公共学术运动的乡村政治研究来讲,这段并非已成往事的历史,其产生兴起、其发展演变、其深入分化,有着怎样的“过程”、“事件”与“经历”?那些伴随这段历史而出现的“过程”和参与其中的“事件”,对这段研究及仍在继续的学术探索有着怎样的影响和意义?在这段公共学术运动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逻辑和事理?
     本研究对这些问题及其背后事理的分析揭示,是通过对学术与时势二者互动关系的分析来展现的。而本文对学术与时势互动关系的考察,具体又是通过四条线索和三组关系来实现的。贯穿本研究的四条线索是:中国改革以来的社会变化状况及国际局势变迁的宏观环境因素、乡村社会与政治体制变化及村民自治实践的线索、学术思想界的概况与演变趋势及其与乡村政治研究有关联的方面、乡村政治研究的兴起与演历程。这四条线索也就是本文主要考察的四个方面。其中,乡村政治研究的丌端、兴起、突显与演化的历程,是本文所要考察的“学术”这一端,也是本文的核心线索。其他三个方面,是参与乡村政治研究这段“学术”的兴起与演历程并与之发生互动、产生影响的因素,所以也就是作为“时势”的一端。
     本文所展现的三组关系也即“学术”与“时势”发生互动的三对关系:宏观国内国际背景因素与乡村政治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乡村社会变迁及村民自治实践与乡村政治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学术思想界的状况及转变趋势与乡村政治研究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时这三方面的时势背景因素是单独与乡村政治研究发生互动作用的,有时是它们其中的两方面先发生关联作用后,又共同构成一种时势背景因素来与乡村政治研究产生互动。
     这四条线索与三组关系的相互编织,便构成了本文各章节的安排与具体内容的展开。前两章侧重展现社会背景因素也就是“时势”的方面,同时开始追溯和回顾关于“学术”方面的乡村政治研究的初期阶段和早期研究。后面三章,着重考察在这些“时势”性背景因素下或它们所营造的氛围中,乡村政治研究的兴起、发展与演化状况。并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件、学术理论及研究者群体和个体行动的考察,来分析和揭示社会时势因素与乡村政治研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整体上,本文通过前后章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照来展现学术与时势之间的互动状况与实践形态。
     通过研究这样一段“微观历史”,本文在对这段乡村政治研究本身的线索进行梳理和回顾的同时,也对这段“学术运动”的特点、效应与影响做出反思和总结,并由此反观这近二十年(乃至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演进历程、脉络图景及其中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This dissertation is a "re-study" of mainland Chinese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since 1990. Under the theme of "scholarship and social trends", this study has two main goals: (1) to write an academic history of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since 1990, and (2) on this basis and from a perspective of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to analyze this body of scholarship as a public academic movement.
     This study treats this body of scholarship as a particular event and academic movement, locating this "event" and "process" on the historical stage that influenced, determined and shaped i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aking clear the causes of its development, sketching the trajectory of its transformations, and summarizing the influences, contributions and dead ends of this scholarship.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broader social background that made this academic movement possible, the various forces taking part in the movement's development and their clashes, overlaps and fusions, the intertwining and tensions between this movement and these social factor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is situation on the trajec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Finall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mutual interaction between such academic scholarship and broader social trends (shehui shishi), disclosing the secrets of this interactive process.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 reason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became a salient point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academic scholarship in the 1990s was not only the efforts of scholars to change their contemporary situation through academic breakthroughs, but also the contingent effects of sociopolitical changes in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is study thus aims to uncover the "process," "event" and "experience" of the rise,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understood as a public academic movement whose history has not yet come to an end. How have the "processes" and "events" that emerged alongside and participated in this history influenced these academic explorations, and what is their significance? What kind of logic underlies this movement?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larship and social trends by highlighting four threads and three relationships. The four threads are (1) the broad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 (2)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 inclu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villager self-government, (3) broad trends of academic thought, inasmuch as they relate to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and (4) the trajectory of the rise and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in particular. These are the four main aspects of this study. The "social trends" in the title refers to the first three aspects, and the "scholarship" refers to the fourth.
     The three relationships highlighted in this study a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is "scholarship" and these three "social trends," t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and (1) the broad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ontext, (2)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hina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villager self-government, and (3) broader academic trends. At certain moments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interacts with one of these three factors individually, at other times with two, and at still other times with all three in combin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s organized according to these four threads and their three forms of interrelating. The first two chapters introduce the social context and begin to trace the early stage of rural political studies. The next three chapters examine the ris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is scholarship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se "social trends" and in the atmosphere they gave rise to, focusing on certain particular events, theories, and the activities of certain academic groups and individual scholars.
     In addition to tracing and sorting out these threads, this "micro-history" also summarizes and reflects upon the characteristics, effects and influences of this "academic movement", and on this basis raises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past twenty or thirty years of transformation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and Chinese society.
引文
[1]参见《河殇》解说词:http://coco029.blog.163.com/blog/static/131173851200992745628810/
    [1]徐勇于1991年便发表了《重心下沉:90年代学术新趋向》一文,该文后来收入《徐勇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见徐勇、邓大才:《政治学研究:从殿堂到田野--实证方法进入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历程》一文中的回顾,应该说,这种看法在政治学研究者当中是较能够引起人们同感的一个判断.
    [1]见《光明日报》1998年6月28日第三版.
    [2]见《人民日报》1998年7月22日第三版.
    [1]见卡特中心的英文网站:www.chinaelections.net
    [1]即,马明洁:《这一步来之不易--访原国家民政部部长崔乃夫》,载《中国青年报》1998年6月19日.
    [1]见杜润生为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一书所写的序:“我们欠农民太多”(李昌平,2009:序一).
    [2]见《李昌平,我们有话对你说》,载《乡镇论坛》2001年第3期.
    [1](美)阿里夫.德里克.2004.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白纲.1998.“中国村民自治法制建设评议”.中国社会科学.(3)
    [3]白钢、赵寿星.2001.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白益华.1995.中国基层政权的改革与探索(上、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5]白益华.1993.“关于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思考.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简报.(11).
    [6]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2001.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7]曹锦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版.
    [8]曹阳.1998.“论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制度约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9]曹静.对曹锦清的采访报道2006.“越是了解土地越是自感渺小”.解放日报.7月14日.
    [10]陈桂棣,春桃.2004.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1]陈平原.1991.学术史研究随想.学人第一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1月.
    [12]陈平原编著.2007.学术史:课程与作业.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3]陈平原.1998.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4]陈平原.2007.学者的人间情怀:跨世纪的文化选择.北京:三联书店
    [15]陈明明.2001.“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战略与管理.(4)
    [16]陈明通,郑永年主编.1998.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哈佛大学东西方学 者的对话.台北市:月旦出版社.
    [17]陈俊.2006.“失地农民问题与制度变迁”.兰州学刊.(2)
    [18]陈潭,罗晓俊.2008.“中国乡村公共治理研究报告(1998-2008)--以CSSCI 检索论文与主要著作为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报.(4).
    [19]程光炜.2005.“‘人道主义'讨论:一个未完成的文学预案--重返80年代文学史之四”.南方文坛.(5).
    [20]大光.1987.“人.人性.人道主义.异化”.理论前沿.(7).
    [21]大卫.布鲁尔.2001.知识和社会意象.北京:东方出版社
    [22]戴锦华.1999.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3]党国印.1999.“‘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战略与管理.(1).
    [24]党国印.1999.“‘村民自治'是乡村民主政治的起点吗?”.战略与管理.(1)
    [25]党国英.2005a.“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
    [26]党国英.2005b.“土地制度对农民的剥夺”.中国改革.(7)
    [27]党国英.2005c.“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江苏农村经济.(4)
    [28]党国英.2009.“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党政干部沦坛.(3)
    [29]德里克.2004.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30]邓小平.198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1]邓小平.199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2]邓成明.1992.危机.对策.希望--“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张厚安、白益华、吴志龙编.中国乡镇政权建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3]邓正来、郝雨凡主编.2008.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4]邓正来,(美)亚历山大(Alexander,J.C.)主编.2005.国家与市民社会:一 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5]邓正来.1997.“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建构与限度--对中国的乡土社会研究的评论.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6]邓正来,景跃进.1992.“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1期).
    [37]邓正来.2008.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8]狄金华.2008.“‘乡域政治':何以可能,可以可为--评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开放时代.(4)
    [39]刁世存.2004.“论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人道主义思潮”.探索.(1).
    [40]杜赞奇.2003.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41]董江爱.2005.“村级选举中形成的‘两委'关系对立及出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42]董磊明.2008.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北京:法律出版社
    [43]董磊明.2002.“财政压力下的乡镇治理”.湖北武汉“公共财政与乡村治理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44]范岱年.1987.“科学.人.人道主义--记第八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自然辩证法通讯.(6).
    [45]范瑜、贺雪峰主编.2002.村民自治的村庄基础:来自全国十个省市的村民自治调查报告》.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46]范瑜.1998.为了亿万农民的民主权利--《村委会组织法》出台的前前后后.1998年度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资料汇编.
    [47]费孝通.2006.中国绅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8][美]费正清.2001.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49]弗里德曼等.2002.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0]冯小双.2002.“阅读和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社会学研究.(1).
    [51]葛志毅.1997.“由社会史研究引发的史学思考--论史学发展中的科学化与大众化问题”.求是学刊.(5).
    [52](英)吉登斯.2000.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53]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4]顾亚奇,常仕本,章晓宇.2008.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北京:中信出版社.
    [55]郭正林.2005a.中国农村权力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6]郭正林.2005b.“乡村治理及其制度绩效评估:学理性案例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
    [57]郭正林.2005c.“如何评估农村治理的制度绩效”.中国行政管理.(4)
    [58]郭正林.2001a.“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的制度化调整”.开放时代.7月:另见
    [59]郭正林.2001b.“中因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
    [60]郭正林.2001.“当代中国农民的集体维权行动”.香港社会科学学报.总第19期
    [61]龚书林.1987.“试论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学习与探索.(1).
    [62]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63]韩明谟等著.1998.中国社会与现代化.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64]韩朝华:《改革在1990s》,引自中国社科院网站:http://je.cass.cn/yjy/hanchh/wz01.htm
    [65]韩德强.2002.“新人新文化的期盼--读〈黄河边的中国〉”.中国税务.(1)
    [66]《中囡新闻周刊》.“访《中国农民调查》作者:没权没钱就是还有笔”.引自搜狐:http://news.sohu.com/20070104/n247419490.shtml
    [67]何包钢.2001.“经济因素是如何影响村民选举的”.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
    [68]何包钢.2002.“2001年国外研究进展”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编委会编.2001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69]何包钢、朗友兴.2002.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浙江省村民选举经验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70]何开荫.2000.中国农村税费改革初探.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71]贺雪峰主笔.2002.遭遇选举的乡村社会:荆门市第四届村委会选举观察.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72]贺雪峰.2003a.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3]贺雪峰.2003b.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74]贺雪峰.2003c.乡村治理与秩序--村治研究论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75]贺雪峰.2004.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76]贺雪峰.2007.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77]贺雪峰.2008.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
    [78]贺雪峰主编.2009.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79]贺雪峰.1999.“村民自治的功能及其合理性”.社会主义研究.(6).
    [80]贺雪峰,董磊明,陈柏峰.2007.“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学习与实践.(8).
    [81]贺雪峰.1999.“村民自治的功能及其合理性”.社会主义研究.(6)
    [82]贺雪峰,仝志辉.2000.“民主如何进入乡村社会”.社会科学研究.(2)
    [83]贺雪峰.:评《中国乡镇发展报告》,引自三农中国网
    [84]贺雪峰.:“当前村民自治研究概述”“世纪中国”网站
    [85]贺雪峰,苏明华.2006.“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与进路”.社会科学研究.(1)
    [86]贺东航.2005.农村政治学研究方法诸问题--对〈岳村政治〉的学术反思.邓正来(主编).中国书评(第3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7]贺雪峰:.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方法、立场与策略.三农中国网: http://www.snzg.cn/shownews.asp?newsid=217
    [88]贺雪峰.2006.“私人生活与乡村治理研究的深化”.读书.(11)
    [89]贺雪峰.2001.“大理论与中观理论--评〈黄河边的中国〉的方法”.开放时代.(9)
    [90]贺雪峰,董磊明.2003.“农村乡镇建制:存废之间的思考”.中国行政管理.(6)
    [91]贺雪峰.“评《中国乡镇发展报告》”,三农中国网:http://www.snzg.cn/shownews.asp?newsid=3204
    [92]何素平.2004,关注《中国农民调查》.合肥晚报2004年2月13日.安徽农网:http://www.ahnw.gov.cn/2006nwkx/html/200402/{025C5DAE-F5BF-4E80-AE 7E-98397567E209}.shtml
    [93]何素平.2004.“2004,关注〈中国农民调查〉”.合肥晚报.2月13日
    [94]胡必亮主编.2001.村民自治论丛.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95]胡鸿保主编.2006.中国人类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6]胡荣.2001.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个案研究.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97]胡永佳.2000.“村民自治、农村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研究.(2)
    [98]胡永佳.2000.“村民自治、农村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研究.(2).
    [99]黄河.1989.新权威确立之途径.刘军、李林编.新权威主义--对改革理论纲领的论争.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00]黄辉祥.2002.“以农民的眼光看待农民”.社会科学报.8月8日
    [101]黄楠森.1987.“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102]黄树民.2002.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上海:三联书店.
    [103]黄瑞祺.2005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04]黄瑞祺.2005a.社会学的三大传统.黄瑞祺.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05]黄瑞祺.2005b.知识社会学的两大面向--批判理论和传统知识社会学.黄瑞祺.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30
    [106]黄天柱.2002.“治理视野中的乡村政治:走向合作之路”.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
    [107]黄卫平主编.2000.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最新突破:深圳市大鹏镇镇长选举制度改革的政治解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8]黄宗智.2000a.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上海:中华书局.
    [109]黄宗智.2000b.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上海:中华书局.
    [110]蒋金法.2006.“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基层组织创新”.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
    [111]景跃进.1999.“海选是如何产生的”.开放时代.(3)
    [112]景跃进.2004.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13]景跃进.2002.村民自治的意义闸释与理论化尝试.中国农村研究(2001年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4]景跃进.2005.“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115]景跃进.1998.“国家与社会视野下的村民自治”.中国书评.(5)
    [116]靳大成.1991.对历史的重新阐释与激进主义反传统的学术神话.学人.第一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11月.
    [117]金太军,董磊明.1999.“近年来的中国农村政治研究”.政治学研究.(4).
    [118]金太军.1999.“走出村民自治的认识误区”.探索与争鸣.(8).
    [119]金太军.2000.“关于村民自治若干关系问题的深层思考”.开放时代.(1)。
    [120]金太军,董磊明.2000.“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的冲突及其对策”.中国行政管理.(10)
    [121]金太军,董磊明.2000.“村民自治研究的兴起与拓展”.社会科学研究.(3)
    [122](美)柯文.2005.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 出版社.
    [123](德)卡尔.曼海姆.2000.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
    [124](德)卡尔.曼海姆.2002.保守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
    [125]赖海榕.2004.“竞争性选举在四川省乡镇一级的发展”.乡镇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月,武汉)
    [126]郎友兴.“‘草根民主'的民主意义:对村民选举与自治制度的一次理论阐释”.二十一世纪.网络版(19)
    [127]李昌平.2002.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28]李昌平.2009.我向总理说实话(新版).陕西人民出版社.
    [129]李昌平、董磊明主编.2004.税费改革背景下的乡镇体制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30]李德瑞.2009.“中国乡村研究:如何‘理解中国',怎样‘创造性转化'”.开放时代(9).
    [131]李凡主编.2002.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1.上海:东方出版社.
    [132]李景鹏主编.2003.中国政治学年鉴.200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33]李连江主编.2001.村委会选举观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34]李猛.1996.日常生活的权力技术--迈向关系/事件的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135]李学举.1991.“村民自治三年实践的思考”.实践与思考: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1991年年会论文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36]李学举.1994.中国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年版.
    [137]李学举.1994.中国农村基层的民主之路.李学举著.中国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38]李学举、王振耀、汤晋苏编著.1994.中国乡镇政权的现状与改革.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39]李燕凌,曾福生.2005.“农村社会公共危机表现及其化解”.农业经济问题.(12)
    [140]连尹.1991.“村(居)民自治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1991年年会上的讲话代序”.实践与思考: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1991年年会论文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41]刘丹.2001.乡村民主之路:中国农村基层直接民主的发展及其法制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42]林万龙.2003.“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48
    [143]刘军、李林编.1989.新权威主义--对改革理论纲领的论争.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44]刘晋锋.2006.“重新审视80年代文化热”.新京报.5月19日.
    [145]刘伟伟.2005.“农民集体上访中的‘选择性激励'”.当代中国研究.(3).
    [146]刘亚伟.2002.无声的革命--村民直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47]刘亚伟.2003.渐进式民主:中国县乡的直接选举.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8]刘义强.2006.“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149]刘哲红,蒋军华,郭细琴.2005.保障农民权益,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农民权益保障”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
    [150]刘智峰.1999.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51]林万龙.2003.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52]林聚任,何中华主编.2009.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第4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53]林尚立.2008.相互给予:政治学在中国发展中的作为--中国政治学三十年发展的反思.邓正来、郝雨凡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54]罗兴佐.2006.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荆门五村农田水利研究.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155]罗兴佐,申端锋.2006.“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理路”.天津行政学院学报.8(3)
    [156]马宝成.2005.“宏观视野中的中国乡镇体制改革”.三农中国.(总第6期).
    [157]马宝成.2002.“农村税费改革与基层政府能力建设”.乡镇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武汉).
    [158]马宝成.2003.“村级治理与乡村政治稳定”.理论学刊.(3)
    [159]马宝成.2000.“中国村民自治:国家权力合法性基础的转换”.“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武汉.7
    [160]马克斯.舍勒(Max Scheler).1999.知识社会学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
    [161]马立诚.2008.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62]马明洁.2001.权力经营与经营式动员--一个“逼民致富”的案例分析.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63]马明洁.1998.“这一步来之不易--访原国家民政部部长崔乃夫》,载《中国青年报”.6月19日.
    [164]马明洁.2001.权力经营与经营式动员--一个“逼民致富”的案例分析.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65]马国川.2008.“李泽厚:我和八十年代”.经济观察报.6月9日.
    [166]马晓河主编.2002.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67]迈克尔.马尔凯.2001.科学与知识社会学.北京:东方出版社
    [168]毛丹.2000.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南京:学林出版社.
    [169]毛军吉,陈远章.2001.“‘小'关系大问题:当前农村‘两委'关系调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1)
    [170]米有录、王爱平主编.1999.静悄悄的革命--中国村民自治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71]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1991.实践与思考--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1991年年会论文集.大连:辽宁大学出版社.
    [172]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农村处.1994.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有关法规及资料汇编.
    [173]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农村处.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有关法规、文件及规章制度汇编.
    [174]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1993.“关于接待七国学者考察我国村民自治状况的总结”.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简报.(1).
    [175][德]曼海姆著.2000.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76][德]曼海姆.2002.保守主义.李朝晖,牟建君泽.南京:译林出版社.
    [177][美]明恩浦.1998.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北京:时事出版社.
    [178][美]明恩浦.2005.中国人德行.张梦阳,王丽娟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79]牛凤瑞.1998.一个华北自然村落:辛集市新垒头村调查.北京:知识出版社.
    [180]潘乃谷.1996.但开风气不为师--费孝通学科建设访谈.潘乃谷、马戌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53
    [181]潘守永.2004.“‘一个中国村庄'的跨世纪对话”.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
    [182](美)乔治.布什,[美]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2000.重组的世界:1989-1991年世界重大事件的回忆.胡发贵,胡传胜,陈刚,朱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83]邱越伦(AllenC.Choate).2001.中国地方治理.(Working Paper,San FranciSco The Asia Foundation).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香港浸会大学政府与国际研究系.中国大陆第二届村级组织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
    [184]强世功.1998.“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
    [185]“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我们应当从知识社会学汲取什么--“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及其讨论》,载《东南学术》2004年第6期。
    [186]南帆:《八十年代:多义的启蒙》,《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187]强世功.1998.“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一起“依法收贷”案的再分析.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88]邱泽奇,李守经.1989.“中国农村社会学十年:课题与观点”.社会学研究(6).
    [189]荣敬本.1998.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0]罗伯特.K.默顿(Robert K.Merton).2006.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
    [191]沈延生.1998.“村政的兴哀与重建”.战略与管理.(6).
    [192]沈延生.2003.“对村民自治的期望与批评”.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3]沈延生.2003.“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战略与管理.(1)
    [194]孙立平.2000.“‘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辑).厦门:鹭江出版社.
    [195]孙立平,郭于华.2001.“软硬兼施”: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6]孙琼欢,卢福营.2000.“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的派系竞争”.中国农村观察.(3)
    [197]史玲.2005.“我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5)
    [198]史卫民.2002.“公选与直选:乡镇人大选举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斯科切波(T.Skocpol).2007.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施坚雅.2000.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
    [202]苏力.2000.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3]唐兴霖,张紧跟.2000.“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社会主义研究.(5)
    [204]汤晋苏.1992.巩固乡镇政权地位发挥乡镇政权作用--全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张厚安、白益华、吴志龙编.中国乡镇政权建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5]谭同学.2002.“农村治理成本视角下的县乡机构设置”.湖北武汉“公共财政与乡村治理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206]田毅,赵旭所.2008.他乡之税:一个乡镇的三十年,一个国家的“隐秘”财政史.北京:中信出版社.
    [207]仝志辉.2002.乡村关系视野中的村庄选举:以内蒙古桥乡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个案.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08]仝志辉.2000.“村民自治的研究格局”.政治学研究.(3).
    [209]仝志辉,贺雪峰.2002.“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中国社会科学.(1)
    [210]仝志辉.2001.“论村委会选举中的乡村关系”.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2月,武汉)
    [211]仝志辉.2004.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村庄社会关联中的村民选举参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2]王汉生,杨善华主编.2001.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3]汪晖.2008a.《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
    [214]汪晖.2008b.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
    [215]汪晖.2009.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16]王景新.2001.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17]王敬尧.2001.中国农村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社会主义研究(5).
    [218]王敬尧.2002.“财政危机与乡村衰败--对10个乡镇的调查与思考”.湖北武汉“公共财政与乡村治理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219]王铭铭,王斯福主编.1997.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20]王铭铭.1997a.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21]王铭铭.1997b.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上海:三联书店.
    [222]王铭铭.2003.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3]王合新,焉丽丽.2004.“论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山东社会科学.(2)
    [224]王沪宁.1991.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25]王庆五,董磊明.2004.治理方式的变革与江苏农村现代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6]王绍光.1996."公共财政与民主政治”.战略与管理.(2)
    [227]王守常.1991.“学术史研究刍议”.学人(第一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1月.
    [228]王习明.2007.乡村治理中的老人福利.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29]王习明,陈涛.2005."农村税费改革和乡村治理“.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30]王习明.2005.“农村税费改革和政治发展”.中国农村观察.(2)
    [231]王学典.2009.“‘80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若干相关论作简评”.开放时代.(6).
    [232]王元化.2001.集外旧文钞.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33]王颖.1996.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34]王振耀.2000.“中国的村民自治与民主化发展道路”战略与管理.(2)
    [235]王振耀.1998.中国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基本进展与理论依据.陈明通,郑永年主编.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哈佛大学东西方学者的对话.台北市:月旦[民87].
    [236]王振耀等主编.1996.乡镇政权与村委会建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37]王振耀等主编.2000.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38]王仲田.1999.“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发展”.荆门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1).
    [239]王仲田、詹成付主编.1999.乡村政治:中国村民自治的调查与思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40]温铁军.2009.“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年版.
    [241]温铁军.1995.“粮食有问题,但不是粮食的问题”.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4)
    [242]温铁军.1996a.“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经济研究参考.(5)
    [243]温铁军.1996b.“第二步农村改革面临的两个基本矛盾”.战略与管理.(3)
    [244]温铁军.2001.“‘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读书.(10)
    [245]温铁军.1999.“‘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读书.(12)
    [246]吴理财.2002.“农村税费改革之政治性后果:以安徽省为例”.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4)
    [247]吴理财.2002.“乡政新论”.开放时代.(5)
    [248]吴理财.2002.“村民自治与国家政权建设”.学习与探索.(1)
    [249]吴晓波.2007.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上).北京:中信出版社.
    [250]吴毅,吴淼.2003.村民自治在乡土社会的遭遇--以白村为个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51]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52]吴毅.2007.小镇暄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上海:三联书店.
    [253]吴毅,李德瑞.2007.“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开放时代(2).
    [254]吴毅.2005.“农村政治研究:缘自何方,前路何在”.开放时代.(3).
    [255]吴毅.2004.“不同语境下的乡村关系”.探索与争鸣.(9)
    [256]吴毅,贺雪峰,罗兴佐,董磊明,吴理财.2005.“村治研究的路径与主体--兼
    [257]答应星先生的批评”.开放时代.(4)
    [258]吴淼,吴毅.1999.“村民自治:理论资源和运作绩效--对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及党国印〈“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两文的评议”.社会主义研究.(4)
    [259]吴淼,吴毅.1999.“村民自治:理论资源和运作绩效”.社会主义研究.(4)
    [260]肖滨,郭忠华主编.2005.中大政治学评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61]肖立辉.2002.村民委员会选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62]肖唐镖等.2001.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63]肖唐镖.2001.村治中的宗族--对九个存的凋查与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64]肖唐镖主编.2002.宗族、乡村权力与选举:对江西省十二个村委会选举的观察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265]晓东.1986."近几年来我国政治学书籍出版和重点科研项目进展情况”.政治学研究.(1).
    [266]项继权.2002.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河南南街、山东向高、甘肃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67]项继权.2000.“论中国乡村的‘草根民主'”.Petsipectives,卷1(4),http://www.oycf.org/,后收入张明亮主编《村民自治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出版。
    [268]项继权.2002.“从乡村研究乡村”.开放时代.(4)
    [269]项继权.1992.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现状与改革.张厚安、白益华、吴志龙编.中国乡镇政权建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70]项继权.2005.“20世纪晚期中国乡村治理的改革与变迁”.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271]项继权.2002.“农村税费改革与乡村治理的变革”.湖北武汉“公共财政与乡村治理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272]乡镇论坛编辑部.2001李昌平,我们有话对你说.乡镇论坛.(3).
    [273]辛秋水主编.1999.中国村民自治.合肥:黄山书社.
    [274]行龙.2003.经济史与社会史.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275]徐杰舜对曹锦清的访谈.2007.“〈黄河边的中国〉前后的故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9(2)
    [276]徐勇.1992.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77]徐勇.1999.徐勇自选集.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78]徐勇.1997a.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79]徐勇.1997b.GOVERNANCE:治理的阐释.政治学研究.(1)
    [280]徐勇.1997c.“论中国农村‘乡政村治'治理格局的稳定与完善”.社会科学研究.(5)
    [281]徐勇主编.2003.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82]徐勇,吴毅主编.2001.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83]徐勇,徐增阳.2003.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84]徐勇.2000a.“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开放时代2000年11期
    [285]徐勇.2000b.“草根民主的崛起:价值与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夏季号.
    [286]徐勇.2000c.“大鹏一小步中国一大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3)
    [287]徐勇.2001.“为民主寻根:乡村政治及其研究路径”.中国农村观察.(5)
    [288]徐勇.2002.“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江苏社会科学.(2)
    [289]徐勇.2003.“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战略与管理.(4)
    [290]徐勇.2004.“精乡扩镇、乡派镇治:乡级治理体制的结构性改革”.江西社会科
    [291]学.2004(1)
    [292]徐勇.2003.“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
    [293]徐勇.2003.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94]徐勇.2006.“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
    [295]徐勇,邓大才.2008.政治学研究:从殿堂到田野--实证方法进入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历程.邓正来、郝雨凡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96]徐勇.1997.民主化进程中的政府主动性--四川省达州市村民自治示范活动调查与思考.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97]徐增阳.1998.“村治研究与实验研讨会综述”.社会主义研究.(6).
    [298]徐增阳,王光忠,郑柏琼.2000.“中路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学术研讨会”.社会主义研究.(6)
    [299]许纪霖等.2007.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00]新京报.2006.追寻80年代.北京:中信出版社.
    [301]燕继荣.2006.“中国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奏(上)”.学习时报.3月27日.
    [302]阎坤,张立承.2003.“中国县乡财政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90)
    [303]姚洋.2000.“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
    [304]杨雪冬.2004.“目前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的几种模式和主要观点”.乡镇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月,武汉)
    [305]杨天雄.2005.农村“两委”关系初探.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
    [306]杨光斌.2005.“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发展”.教学与研究.(1)
    [307]杨震林、吴毅.2004.“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中州学刊.(1)
    [308]尹钛.2005.“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二十一世纪(香港),2005年6月号
    [309]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上海:三联书店.
    [310]应星,晋军.2001.集体上访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 故事.王汉生、杨善华主编.农村基层政权运行与村民自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11]应星.2005.“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社会学研究.(1)
    [312]应星.2005.“评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选举事件和村庄政治〉为例”.开放时代.(1)
    [313]于建嵘.2001.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
    [314]于建嵘.2002.“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战略与管理.(6)
    [315]于建嵘.2004.“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
    [316]于建嵘.2005a.“当代中国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基于衡阳农民协会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
    [317]于建嵘.2005b.“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调研世界.(3)
    [318]于建嵘.2007.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
    [319]俞可平主编.2000.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20]俞可平.1999.“治理和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5)
    [321]俞可平.2001.“治理与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9)
    [322]俞司平.2002.“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1)
    [323]余英时.1994.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年版.
    [324]雨石.1987.“当代文学中‘人的异化'和‘人道主义'”.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325]袁方成.2002.“财政短缺下的乡村教育”.湖北武汉“公共财政与乡村治理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326]查建英主编.2006.八十年代:访谈录.上海:三联书店.
    [327]赵世瑜.2006.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28]赵阳,周飞舟.2000.“农民负担和财税体制:从县、乡两级的财税体制看农民负担的制度原因”.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7)
    [329]赵秀玲.2004.村民自治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30]詹姆斯.布坎南.1988.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平新乔,莫扶民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331]张晨,何华玲.2008.“新制度主义与政治学:缘起、整合及其中国语境”.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
    [332]张厚安,王克安.1992.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研究.张厚安、白益华、吴志龙编.中国乡镇政权建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33]张厚安主编.1992.中国农村基层政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34]张厚安,徐勇等.1995.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武汉出版社.
    [335]张厚安、白益华、吴志龙编著.1992.中国乡镇政权建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36]张厚安.1998.中国大陆基层的民主改革:历史篇,中国特色的农村:“乡政村治”的模式.台北市:桂冠图书公司.
    [337]张厚安,徐勇,项继权等著.2000.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38]张厚安、徐勇主笔,项继权、吴毅、张劲松等著.1995.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武汉出版社年版.
    [339]张厚安.1999.“规范农村基层管理--湖北水月庵村“村治”实验启示”.中国农村观察.(4)
    [340]张厚安.2001.“三个面向,理论务农: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性转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341]张厚安.2004.“社会主义中国农村走向何方?--建国后农村社会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中国农村研究2003年卷.
    [342]张小劲.1998.“‘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社会主义研究(4).
    [343]张小劲、高立鹏.1999.“‘中国乡村制度:历史与现实'学术会议述要”.社会主义研究(1).
    [344]张厚安,王克安.1992.重点科研课题--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研究.张厚安、白 益华、吴志龙编.中国乡镇政权建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45]张静.1998.“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3)
    [346]张静.2001.“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开放时代.2001年9月。
    [347]张静主编.1998.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48]张静.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49]张静.2006.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350]张静主编.1998.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51]张乐天.1998.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352]张鸣.2001.“热闹中的冷想”.读书.(3).
    [353]张明亮主编.2001.村民自治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354]张寿正.2004.“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
    [355]张小劲.1998.“‘中国农村研究:交流与沟通'学术会议述要”.社会主义研究.(4).
    [356]张小劲、高立鹏.2002.“中国乡村制度:历史与现实”学术会议.2001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中国社会出版社.
    [357]张仲礼.2008.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58]折晓叶.1997.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9]折晓叶、陈婴婴.2000.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60]郑海花,李富强.2008.“人类学的中国乡村社区研究历程”.广西民族研究.(4)
    [361]郑欣.2005.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华北农村村民上访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
    [362]周积明,宋德金.2000.中国社会史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363]周罗庚,王仲田.1999.“中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发展与农民的民主权利保障”.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
    [364]周琪.2001.美国人权外交政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65]周批改.2006.中国农村税费制度的演变和改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366]庄孔韶.2000.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北京:三联书店.
    [367]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课题组.1994.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制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368]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课题组.1995.中国农村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369]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及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课题组.1996.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法律制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370]《中国改革全书》编委会.1992a..中国改革全书(1978-1991).总论卷.大连:大连出版社.
    [371]《中国改革全书》编委会.1992b.中国改革全书(1978-1991).政治体制改革卷.大连:大连出版社.
    [372]《中国改革全书》编委会.1992c.中国改革全书(1978-1991).农村改革卷.大连:大连出版社.
    [37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本书编写组.2009.中国1978-2008.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37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82.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
    [37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4.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376]《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编委会编.2002.2001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377]《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编委会.2003.2002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年鉴.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378]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2年1月1日,中发[1982]1号批转)[A].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十个一号文件[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79]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1月2日,中发[1983]1号印发)[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十个一号文件[A].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8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农村工作文件选编[Z].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381]中共中央.1990.关于批转《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中发[1990]19号文件).
    [382]国务院.关于试行主要副食品零售价格变动给职工适当补贴的通知(1988年4月5日).
    [383]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紧急通知(1988年9月30日).
    [38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1988年10月3日).
    [385]中共中央、国务院.2000.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发[2000]7号).
    [38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12月31日,中发[2005]1号)[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十个一号文件[Z].2008.
    [38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引自搜狐新闻:http://news.sohu.com/20051019/n227244067.shtml
    [388]民政部.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通知(1990年9月).
    [389]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通知(1995年2月)
    [390]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关于筹备召开全国乡镇政府规范化经验交流会议的通知(1997年2月)。
    [391]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基层政权建设司一九九六年工作要点.民政部编.1996.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简报.(2).
    [392]简讯.1992.华中师范大学农村基层政权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社会主义研究(3).
    [393] Alexander Day.2008."The Central China School of Rural Studies: GuestEditor's Introduction".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41(1):3-9.
    [394] Amy Epstein. 1997."Village Elections in China:Experimenting with Democracy? inJointeconomicCommittee,CongressoftheUnitedStates,China'sEconomicFuture(Armonk,N.Y:M.E.Sharpe),p.419
    [395] DanielKelliher. 1997.TheChineseDebateOverVillagerSelf-government,ChinaJourna 137.pp.63-90.
    
    [396] HelenSiu.1989.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YaleUniversityPress..
    [397] Harry Harding. 1997.Breaking the Impasse over Human Rights, Living with China.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and London: W.W.Norton&Company. pp. 167-168.
    [398] Harry Harding. 1992.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363.
    [399] JeanOi.1996."EconomicDevelopment,StabilityandDemocraticVillageSelf-Governance?inMauriceBrosseau,SuzannePepper,andTsangShu-ki,eds,ChinaReview1996(HongKong: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1996),pp.140.
    [400] JudeHowell.1998."ProspectsofVillageSelf-GovernanceinChina,TheJournalofPeasa ntStudies".Vol.25.pp.87-111.
    [401] KevinJ.O'Brien.1994.ImplementingPoliticalReforminChina'sVillages,AustralianJournalofChineseAffairs32,pp.33-59.
    [402] KevinJ.OrienandLianjiangLi. 1999."Accommodating'Democracy?inaOne-PartyState:IntroducingVillageElectionsinChina,?paperpresentedtotheConferenceonocalElec tionsinTaiwan,HongKong,andMainlandChina,'DoesLimitedDemocracyLeadtoDe mocracy?'",March1999
    [403] MelanieManion.1996."TheElectoralConnectionintheChineseCountryside,"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Vol.90,No.4,pp.736-748.
    [404] PeiMinxin. 1995."CreepingDemocratizationinChina."JournalofDemocracy.pp.73-76.
    [405] ShiTianjian.1999.VillageCommitteeElectionsinChina:InstitutionalistTacticsforDemocracy,WorldPolitics51 .pp.399.
    [406] Susan V.Lawrence. 1994. "Village Representative Assemblies:Democracy, Chinese Style?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pp61 -68.
    
    [407] Huang Yasheng. 1995."Why China will not collapse?" Foreign Policy. pp.54-68.
    [408] Tilly.Charles. 1975.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09] VictorNee , Rebecca Mattheews. 1996."Market transition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nr'.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22:401-4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