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成因新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2年通过严格的博士入学考试,开始攻读统计学专业博士学位。入学之初我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明确的科研目标——综合运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中国的经济周期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编制了一个基于logistic多元回归原理的经济周期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基本思想是综合众多相互独立的经济变量的取值变化,给出经济运行总体水平趋向扩张或收缩的概率。
     但当我沿此框架深入展开模型的测试和完善工作时,却发现:在现存的做为模型构建与运用理论基础的经济周期理论中,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重大疑点。这些疑点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降低预测的精度,极大地限制了logistic经济周期预测模型的实际应用。这些疑点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经济周期的产生背景问题;②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问题;③经济周期的周期长短问题。
     经过一段时期的广泛阅读和认真思考,我逐渐认识到:现存经济周期理论中众多疑点的产生,其原因是带有根本性的,触及到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创造过程中所惯常使用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法问题。很长时间的纠结和犹豫之后,我自作主张冒险中断了当前的研究思路,沉下心来重新审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完美性,并开始另寻新方法,重新观察和研究做为宏观经济学核心内容的经济周期现象。这便是本文写作的最初动机。
     本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彻底放弃了在已有宏观经济理论创造过程中所惯常使用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法,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本位,取法于中国的学术传统,从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独特视角,重新观察和解释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现象。并从观察人类远古祖先的一次进食行为入手,采取了一种可称之为取像思维和图形演绎的研究方法,引出了“原始经济体”中的“转换”与“吸收”两大功能,进而通过这两大功能的“裂变”,演绎出更为复杂的“工具经济体”和“资本经济体”。
     在本文的理论描述中,还给出了处于成长进化各个不同阶段的经济体,其体内结构的图符模型和数字模型,以及经济流、经济流体内剩余、经济流体外剩余、经济流冷热循环等一系列全新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解释了经济周期现象的生成机理。
     全文的内容可划分为3个部分。其中第1部分为导论;第2部分为正文,正文部分又细分为上、中、下三篇:第3部分为结语。各部分的内容梗概如下:
     第1部分导论——1导论。通过认真梳理现存经济周期理论中关于经济周期概念界定和成因分析的不同观点和理论,归纳出并深入分析了经济周期的产生背景、形成机制和周期长短三个方面的重大理论疑点。在阐明本文基本观点的同时,重新定义了“宏观经济现象整体”的理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针对经济现象必须做动态的整体性观察的主张。
     第2部分正文中的上篇原始经济体——2原始经济体。从观察远古人类祖先的一次进食行为入手,引出具有丰富理论内涵的、含藏于人类生存行为中的“转换”与“吸收”两大功能。给出做为本文理论描述与分析重要起点的原始经济体的概念,同时还总结出原始经济体体内功能结构的6个基本属性。运用图形演绎的方法动态地描述了原始经济体的成长与进化历程。在这部分内容里,还给出了经济体体外环境的理论描述,并提出了经济流、经济流剩余、经济流冷热属性等重要概念。
     第2部分正文中的中篇工具经济体——3工具经济体。描述了在由原始经济体向工具经济体进化的过程中,工具、生产、产品、消费4个经济现象的生成过程。给出了工具经济体体内结构的图符模型及数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经济流在工具经济体体内结构中的宏观流程与微观流程。明确提出了经济流冷热循环及经济体冷热循环周期的概念。在这部分内容里,还引出了经济体体内时空的全新概念。
     第2部分正文中的下篇资本经济体——4资本经济体。对在由工具经济体向资本经济体进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工具、分工、生产、产品、交换、消费、资本、货币8种经济现象,给出了系统的理论描述。结合资本现象与货币现象分析了资本经济体体内时空与体外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明确指出了资本与货币的信息本质。在这部分内容里,还给出了资本经济体体内结构的图符模型和数字模型,以及消费经济流的全新概念。
     最后,在上述关于经济体成长进化及其体内功能结构变迁的理论描述的基础上,揭示出经济体冷热循环周期的生成机理。特别强调:不同于任何其它形式的经济波动,经济体冷热循环周期是基于经济体固有的体内功能结构所形成的一种宏观经济现象,资本的变化是引起经济体冷热循环周期的直接动因。经济体冷热循环周期体现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周期一词的深层内涵。
     第3部分结语。运用正文中关于经济体成长进化的理论分析成果,正面解答了第1部分导论中所提出的关于经济周期的三个重大理论疑点:①经济周期的产生背景问题、②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问题、③经济周期的周期长短问题。
In2002pass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I began to study for my doctorate in statistics. I set myself an explicit goal——using of western macroeconomic theory,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statistics methods to study the issue of china's economic cycle. After a period of hard work, I established a logistic prediction model about the economic cycle based on actual statistical data of economic variables. The basic idea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is a composite of many independent of economic variables changes for value of probability for economic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to the overall level.
     But when I used the model to carry out economic cycle forecast I found that i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cycles there are many serious theory obstacles and doubts. These obstacles and doubts greatly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ycle prediction model. These theory obstacles and doubts concentrate on three aspects:①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cycles;②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conomic cycles;③the length of the economic cycles.
     And after a period of vast reading, I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these obstacles and doubts are fundamental, coming down to the economic cycles of the theory of doubt, it is a fundamental and touch upon the observing method and thinking methods in the western macroeconomic theory.
     After some anguished hesitation I ventured to interrupt the current study and seek new ways to reexamine the western macro economics in which the economic cycle is a core. This is the original motives of the writing.
     In this study, I gave up the observational methods and thinking methods in the western macro economics, based on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standard in Chinese academic tradition, from a unique perspectiv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macroeconomics, to observe and explain the economic phenomenon. I observed a man's eat conduct of ancient ancestors and abstracted out two major functions of "transformation" and "absorption" in "the original economic body" and by the two major functions of the "fission", brought forward those more sophisticated "tools economic body "and" capital economic body". In the dissertation, I also advanced the symbol models and digital models of economic bodies and on this basis reinterpreted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s of economic cycle.
     The full tex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m is introductory theory. The second is the main text, subdivided into book one, book tow and book three.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nclusion. The concrete contents of each part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ory theory. It sums up those different ideas and theories of the existing the theory of economic cycles and generalizes three major problems: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cycl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conomic cycles and the length of the economic cycles and based on this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 of economic phenomena.
     Book one i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original economic body.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a eat conduct of a man of ancient ancestors, it generalizes those two major functions of "transformation" and "absorption". It also analyzes six important attributes of the original economic body. It advances in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concepts for stream of economic, surplus of stream of economic and cold and hot property of stream of economic. Finally it makes a graphic description of the original economic body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Book tow i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tools economic body. It describes the tools economic body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and the generation of the four phenomena of tool,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product. It also describes the macroscopic stream and the microcosmic stream of stream of economy in the tools economic body. It also advanced the symbol models and digital models of the tools economic body and those concepts of hot and cold cycle, hot and cold cycle period and the concept of space-time in economic bodies.
     Book three i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apital economic body. It describes the capital economic body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and the generation of the eight phenomena of tool, division of labor, production, product, exchange, consumption, capital and currency. It also advanced the symbol models and digital models of the capital economic body and the concept of stream of consumption economy. Finally it shows by uncovering the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hot and cold cycle period of the capital economic body.
     The third part is the conclusion. Based on above-mention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the main text it solves three problems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cycl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conomic cycles and the length of the economic cycles from point-blank range.
引文
①[美]皮尔斯:《现代经济学司典》,600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②[美]萨缪尔森:《经济学》,349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③格林活尔德:《经济学百科辞典》,6页,麦克劳——希尔图书公司,1982年。
    ①[美]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32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年。
    ①[美]卢卡斯:《经济周期模型》,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②摩尔根:《古代社会》。
    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④谯周:《古史考》。
    ①老子:《道德经》,二章。
    ①韩非:《五蠹》。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③恩格斯:《反杜林论》。
    ①孔子:《系辞》。
    ①老子:《道德经》,五章。
    [1]老子,《道德经》。
    [2]孔子,《系辞》。
    [3]谯周,《古史考》,海南出版社。
    [4]苗孝元,姜在生,2002,《易之道》,齐鲁书社。
    [5]毕大川,刘树成,1990,《经济周期与预警系统》,科学出版社。
    [6]陈东琪,1992,《强波经济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卢建,1992,《中国经济周期实证研究》,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8]厉以宁,秦宛顺,靳支汇,1993,《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中国计划出版社。
    [9]刘树成,2000,《繁荣与稳定——中国经济波动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
    [10]刘树成,2000,《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上海远东出版社。
    [11]黄险峰,2003,《真实经济周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刘恒,2003,《当代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形成机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3]陈乐一,2000,《中国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立信会计出版社。
    [14]董文泉,高铁梅等,1998,《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吉林大学出版社。
    [15]胡鞍钢,1994,《中国经济波动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
    [16]王洛林,1998,《经济周期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17]王志伟,1998,《中国经济及其理论的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18]王自力,《中国货币供应波动——理论与证考察》,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吴易风,顾海良等,1998,《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开成和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孙可娜,1995,《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21]王小波等,1994,《经济周期与预警研究——理论、方法、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
    [22]熊性美,1992,《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周期与危机》,经济科学出版社。
    [23]杨小凯,张永生,2000,《新兴古典经济和超边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4]贾根良,2004,《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山西人民出版社。
    [25]张崇甫,陈述去,胡希铃,1995,《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
    [26]张塞,1995,《中国经济波动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
    [27]张曙光,1999,《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8]朱恒鹏,2000,《前沿思索——中国经济非均衡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9]胡永刚,2002,《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0]解三明,2001,《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
    [31]爱因斯坦,1979,《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2]史蒂芬·威廉·霍金,1993,《时间简史》,三联书店。
    [33]恩格斯,1972,《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
    [34]摩尔根,1977,《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
    [35]小罗伯特·E·卢卡斯,2003,《经济周期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6]保罗·A·萨缪尔森,2001,《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37]加比希·H·W·洛伦茨,1993,《经济周期理论——方法和概念通论》,三联出版社。
    [38]G·哈伯勒,1962,《繁荣与萧条》,商务印书馆。
    [39]J·M·凯恩斯,1964,《就业、利息和货币论》,商务印书馆。
    [40]W·C·米切尔,1962,《商业循环问题及其调整》,商务印书馆。
    [41]戴维·罗默,2001,《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42]亨利·威廉·斯皮尔格,1999,《经济思想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3]J·J·V·杜因,1993,《经济长波与创新》,上海译文出版社。
    [44]涅米拉、克莱因,1998,《金融与经济周期预测》,中国统计出版社。
    [45]道格拉斯·C·诺斯,199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三联出版社。
    [46]陈磊,“我国宏观经济指标周期波动相性的互谱分析”,《统计研究》,2001年9期。
    [47]陈乐一,“对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一般考察”,《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4期。
    [48]崔友平,“经济周期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1期。
    [49]崔友平,金玉国,张远超,“我国经济周期的历史考察及宏观对策”,《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2期。
    [50]陈磊,“中国转轨时期经济增长周期的基本特征及其解释模型”,《统计研究》,2001年12期。
    [51]陈乐一,“对经济周期几个问题的认识”,《财经问题研究》,20023年8期。
    [52]卜永祥,靳炎,“中国实际经济周期:一个基本解释和理论扩展”,《世界经济》,2001年12期。
    [53]高铁梅,刘玉红,王金明,“中国转轨时期物价波动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6期。
    [54]陈昆亭,周炎,龚六堂,“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分析:滤波方法的应用”,《世界经济》,2004年10期。
    [55]管毅平,“宏观经济波动:重大论争的回顾与评论”,《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1期。
    [56]龚刚,“实际商业周期:理论、检验与争议”,《经济学季刊》,VOL.3.2004年3期
    [57]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 《世界经济》,2004年4期。
    [58]黄赜琳,刘社建,“实际冲击与中国产出持久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4年10期。
    [59]黄赜琳, “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经济研究》,2005年6期。
    [60]金浩,李延军,高素英,“关于经济波动周期性及成因的实证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年1期。
    [61]李晓芳,高铁梅,梁去芳,“税收和政府支出政策对产出动态冲南沙效应的 计量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2期。
    [62]刘金全,范剑青,“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和非对称性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5期。
    [63]刘霞辉,“为什么中国经济不是过冷就是过热?”,《经济研究》,2004年11期。
    [64]刘金全,刘志刚,“我国GDP增长率序列中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的分解”,《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5期。
    [65]刘金全,“投资波动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年4期。
    [66]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1期。
    [67]刘树成,张平,张晓晶,“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2005年。
    [68]穆争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述评”,《当代经济科学》,2001年5期。
    [69]宋玉华,任志祥,“外生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周期的影响”,《经济学家》,2004年1期。
    [70]石样鲜,黄红梅,石庆华,“关于中国潜在GDP与景所波动、通货膨胀的经济研究”,《世界经济》,20048期。
    [71]钱士春,“经济增长与波动关系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年4期。
    [72]王洛林,江小涓,“周期波动、结构转换与体制性低效率: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建议”,《管理世界》,2000年1期。
    [73]王少平,“我国实际GNP的时间趋势与周期演变”,《经济研究》,1999年7期。
    [74]徐长生,“短期冲击对长期增长路径的影响:兼论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理论的相关性”,2002年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
    [75]徐大丰,朱平芳,刘弘,“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5年4期。
    [76]汪浩瀚,孙伍琴,“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与统计测度”,《统计与决策》,2001 年2期。
    [77]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近来下降的长期因素”,《经济学季刊》,2002年1期。
    [78]张旭昆,“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启示”,《学术季刊》,1994年3期。
    [79]钟伟,覃东海,“商业周期理论的协动性和非对称性综述”,《世界经济》,2003年1期。
    [80]牛德生,“《资本论》中的周期性危机理论新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2期。
    [81]宋晓青,“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述评”,《财经理论与实践》,1996年1期。
    [82]覃道爱,“对经济波动的认识应有三个突破”,《经济问题探索取》,1994年8期。
    [83]闻潜,“论经济波动与政策调节”,《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2期。
    [84]王如起,“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不应混用”,《经济问题探索》,1991年6期。
    [85]王碧峰,“关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8年1期。
    [86]吴玉奉,“论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投资研究》,1995年9期。
    [87]谢平,沈炳熙,“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经济研究》,1999年8期。
    [88]薛典范,“论周期波动规律与经济发展”,《探索》,1992年4期。
    [89]薛敬孝,“中间性危机和短期波动”,《南开经济研究》,1985年1期。
    [90]张澜涛,“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6年3期。
    [91]张新华,“经济波动中的产业结构变化”,《管理世界》,1988年2期。
    [92]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研究课题组,“中国经济波动的原因探析”,《管理世界》,1992年4期。
    [93]赵春明,“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几个问题”,《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9年6期。
    [94]张忠民,“社会主义社会也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江西大学学报》,1979年4期。
    [95]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5年2 期。
    [96]Artis,M.J., Kontolemis,Z.G. and Osborn,D.R.,1997, "Business Cycles for G7 and European Countries", The Journal of Business,70(2),April,pp.249——279.
    [97]Beveridge,S. and Nelso,C.R.,1981,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composition of Economic Time Series into Permanent and Transitory Components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Measurement of the Business Cycle".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7,pp.151——174.
    [98]Vanova,F.,1998a, "Detrending and Business Cycle Fact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41,pp.475——512.
    [99]Cochrane,J.H.,1988,"How Big is the Random Walk in GNP?",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6,pp.893——92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