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之政治格局、士人社会与思想对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论题。研究现状认为,孕育出“正始玄学”之曹魏朝是“魏晋玄学”得以兴起的最为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诞生了夏侯玄、何晏、王弼等“玄学”巨匠。对于这一历史线索,现有学术研究中仍有史事上的补充之处。作为魏晋臣子和学者的傅玄通过“上疏”对这一历史线索进行了回顾。本文也试图通过这一线索来认识“正始玄学”所得以产生的历史环境与思想格局。
     按照这样的线索,本文通过以《三国志》为核心的诸文本,探讨与研究了“正始玄学”得以萌兴的政治历史环境与社会格局。曹操出于战争时期的现实考虑,依靠自身的个人驾驭能力,吸收引入了曹氏宗亲(包括曹氏,夏侯氏)、“谯沛士人”“颍川士人”“汝南士人”“河北士人”“荆州士人”以及一些道教人士。这些出身与来路完全不同的士人,在战争时期,通过曹操良好的驾驭能力而能够暂时合作共事。但是,曹操辞世后,曹丕由于在政治上性格狭隘,引起了曹魏政权内各方士人的不满。曹丕的掌控能力又非常有限,这引起了曹魏政权中士人在思想活动与政治态度上的离心力。继曹丕帝位的曹叡却很大可能不是曹丕的亲生子,他对于江山的姓氏问题,本就没有高度的关注力。曹叡是有着清醒头脑的帝王,不过他与朝臣之间的关系貌合神离。
     在曹操的时代,战场上的胜利,是许昌政权最为重要的任务,因此一切思想文化上的建设都围绕国家与制度建设而展开,并在建安时代表现为“刑名”学术。而一旦进入魏文魏明时代,则一切的思想文化活动与社会运作都开始重新开展起来。文帝曹丕对于曹魏政权的掌控能力有限,明帝曹叡对于朝政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但是对于士人社会的疏离却在不断加剧。士人社会中的新兴力量不断通过“玄论”“浮华”思想与文化活动,以及实际政治中的诉求,不断冲击曹魏朝的掌控中心。
     在正始年间,曹爽开始重用他的表亲夏侯玄。夏侯玄在当时的士人社会中,作为政治与思想领袖的形象而出现。早在曹叡执政的太和年间,夏侯玄与何晏等人就着力开展抽象哲思与现实施用相结合(“儒道合流”)的“玄论”活动,“玄论”引道家思想入儒家思想,使得思想活动变得高深而富有魅力。在当时,名气是极为重要的社会与政治资本。通过“清谈”“玄论”,夏侯玄、何晏等人获得了盛名。曹叡敏感地觉察到了“清谈”“玄论”对于政治安定的影响,以“构长浮华”的名义罢免了“清谈”群体。在曹爽作为辅政大臣上台后,他们重新开始进行哲思与政治相结合的“清谈”“玄论”活动。其间,何晏邀请了少年天才哲学家王弼加入到这个“论坛”中来,他们被后世称颂为“玄宗之祖”。
     “玄论”带有着浓厚哲思,并且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与条件下,哲思与政治格局、士人社会的状况相契合。他们的思想,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儒道合流”,儒家思想要以道家思想为根本。因于曹氏出身,以及他们与司马氏的思想对话与政治论战,夏侯玄等人的思想因素中要表现出如下的思想上的总体格局:(1)儒家思想是合理的,在政治上要有所作为;(2)道家思想也是合理的,因为夏侯玄等人的思想背景与家世都包含着道家或道教因素;(3)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都不能弥漫得太过强;(4)儒家思想要以道家思想为根本来施行。(5)在表达层面上,则正好相反,儒家的形象则要高于道家形象。
     在“玄论”学术集团中,各人承担不同形象,夏侯玄作为贵族与政治领袖而出现,何晏则作为文学家与艺术家展现于士人社会,王弼则是这个时代最为出色的哲学家。这个群体将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自然”以对话于“刑名”之“名教”。
     此时,满朝儒学朝臣并非都拥护司马氏。臣子们只是习惯了对于这个政权保持着不甚忠心的状态。傅玄所言“虚无放诞之论盈于朝野,使天下无复清议”的局面就出现了。“正始玄学”群体从政治立场上来说,力图挽救曹魏朝于危亡之时,从晋室立场上来说,“虚无放诞之论”倒可谓托辞。
     在曹魏朝的时代,政治格局、士人社会、思想对话这三个重要的社会层面共同影响了“正始玄学”的基本格局。“正始玄学”以王弼《老子注》为巅峰之作,王弼注中预设了一个先行的《老子注》,王弼注是思想对话中的应对者。这本原初的《老子注》为王弼同时代之钟会所著。王弼注与钟会注表现出正相反对的世界观。钟会代表的是曹魏朝最为原初的学术派别:“刑名”学派——“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王粲即是“刑名”学派的原初代表,但是王粲的从孙王弼却从“刑名”学派中成长为与“刑名”学派进行思想对话的,正相对的学术与政治派别——“玄论”学派的思想代表。这些说明,“玄论”与“刑名”既属同源,又相互对话,他们共同试图以己方的哲学观来解读《老子》。“玄论”学派在自然观上认同《老子》,在政治观上则有修正;“刑名”学派则正相反。然而历史证明:自然观上对《老子》的认同,使得“玄论”成为了中古思想文化的主流——“魏晋玄学”。而因政治观上对《老子》的认同,则使得“刑名”成就了实际政治事业——“司马晋朝”。
     “正始玄学”从一开始就与政治格局、士人社会和思想对话密不可分,这种特质也影响到了“魏晋玄学”后期各个时期的思想特点。
Weijin Xuanxue魏晉玄學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history of Chinesethought. But as for historical motivation and historical function of Xuanxue andQingtan, there is still space for further discussion. From traditional studies, it wassuggested that Zhengshi Xuanxue正始玄學was the most important historicalperiod for rise of Xuanxue玄學, from when born Xuanxue masters such asXiahou Xuan夏侯玄, He Yan何晏and Wang Bi王弼. This thesis attempts torecognize the clues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nd thought patterns for ZhengshiXuanxue, and the subsequent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se clues, and through researching Records of three Kingdoms三國志as the core text, this thesis explores and researches political and historyenvironment and society pattern for emerging of Zhengshi Xuanxue, as well asideological dialogue expressing from such background. This exploration isaccompanied by discussion about establishing and changing of internal politicalpattern, literati society in Cao Wei曹魏. Out of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in warperiod, Cao Cao曹操absorbed different groups of literati and Military force,including Cao clan(Cao family and Xiahou family),“Qiaopei literati”,“Yinchuanliterati”,“Runan literati”,“Hebei literati”,“Jinzhou literati” as well as some religionTaoists, relying on his personal controlling ability. These literati, who includecompletely different origins and antecedents, could be cooperated well temporarily,through Cao Cao's controlling ability. However, when Cao Cao died, the situationwould change. Cao Pi's曹丕political character was narrow, which aroused thediscontent of different groups of literati in Cao Wei. Cao Pi also lacked ability tocontrol, which caused centrifugal force on ide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oliticalattitudes in Cao Wei. Although followed emperor throne of Cao Pi, Cao Rui曹叡ismost likely not be biological child of Cao Pi. Thus Cao Rui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surname of the regime. Cao Rui is a sober-minded emperor,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rtiers and him was dubious. Moreover, due to his awkwardparentage situation, Cao Rui was also highly cautious of Cao clan.
     In the era of Cao Cao’s reign, victory on the battlefield,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in Xuchang regime, thus all kinds of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had not yetbeen launched. Once in era of Emperor Wen and Ming, all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activities and social functioning were beginning to be re-launched. Cao Pi of EmperorWen's ability for controlling Cao Wei regime was limited, Cao Rui of Emperor Mingheld stronger control over the affairs of state; but literati society was alienated fromthe regime all the time over this period. The emerging literati social power, constantlylaunched Qingtan清談Xuanlun玄論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as well asactual political aspirations, continued to impact control center of Cao Wei.
     Over Zhengshi period, Cao Shuang曹爽appointed his cousin Xiahou Xuan asimportant role. Xiahou Xuan showed an imag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leader in literatisociety in that period. As early as in Cao Rui Taihe period, Xiahou Xuan, He Yan andother literati strived to carry their semi-philosophy semi-political cultural activityQingtan and Xuanlun. These Xuanlun activities lead Taoism into Confucianism,which made thinking activities profound and attractive, thu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literati over that period. And as reputa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social and politicalcapital during that period, Xiahou Xuan, He Yan and others gained much reputationthrough Qingtan Xuanlun and Xuanlun activities.
     However, Cao Rui made sensitively aware of political stability influence formthese Qingtan activities. So he dismissed this Qingtan group. After Cao Shuang’scoming to power, they restarted these cultural activities Xuanlun, including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connot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He Yan invited the juvenilegenius philosopher Wang Bi in their forum. And they were known as ‘Ancestors ofXuanxue’s Source’ by later generation.
     Xuanlun is with strong philosophizing. But according to such historical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their philosophizing needed to fit political reality. Theirthought demonstrated grumous idea of “co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aoism was as fundamental of Confucianism, probably due to there Cao familyparentage, and their ideological debate and political struggle to Sima Family.
     Thus thought from Xiahou Xuan’s camp, needed to manifest overall ideologicalpattern as follows:(1) Confucianism is reasonable;(2) Taoism is also reasonable,because of id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family background of Xiahou Xuan andothers, contained strong Taoist or Taoism factors;(3) Confucianism and politicalrealities must be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Taoism, and can not be diffused toostrong;(4) Confucianism need to be executed according to Taoism.(5) At theexpression level, it is just opposite that Confucian image were higher than the Taoistimage.
     In fact, reputation of Sima family was not well, and not supported by allConfucius courtiers in Cao Wei. The entire courtiers were just accustomed tomaintaining less loyal status to the court. So, as Fu Xuan傅玄disscussed, Thesituation “windy and uninhibited discussion was full of the courtier, which made theworld without integrity suggestion” had emerged. However, we don’t need to be tooconcerned about Fu Xuan’s derogatory reference “windy and uninhibiteddiscussion”, As Fu Xuan was courtier in Jin Dynasty. In fact, this group ofZhengshi Xuanxue, to some extent, was trying to save Cao Wei over the peril ofperiod.
     In Cao Wei Dynasty, the three important social dimensions, political pattern, literatisociety, and ideological dialogue, jointly make great impacts on Zhengshi Xuanxue’sbasic ideological pattern. Wang Bi’s Commentary on Lzozi老子注ranked pinnaclework of Zhengshi Xuanxue, nonetheless Wang Bi’s Commentary presupposes anotherformer Commentary on Lzozi, which means Wang Bi’s work is responder in thisideological dialogue. The former Commentary on Lzozi had been composed byZhong Hui鍾會, who was contemporary of Wang Bi. The two work presents justopposite world view. Zhong Hui represents original academic school in Cao WeiDynasity: Xingming school. Wang Can was the original representative of Xingming刑名school, but Wang Bi, who was Wang Can’s王粲brother's grandson, became academic representatives in Xuanlun school, Which was opposite academic andpolitical group for Xingming school, and these two schools was just making fierceideological dialogue. These illustrate that, Xuanlun and Xingming were bothhomologous and opposite to each other, they commonly tried to interpret Laozi, withtheir own philosophy method respectively. Xuanlun school admitted Lzozi in natureview, whereas some amendments in political view, and Xingming school on thecontray. However, as for historical facts, because of admitting with Lzozi in natureview, Xuanlun becam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culture of the Middle Ages—WeijinXuanxue. Whereas due to admitting with Lzozi in political view, Xingming madeachievements for actual political career—Sima Jin Dynasity.
     Zhengshi Xuanxue is inseparable from political pattern, literati society andideological dialogue, and this trait also affected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Xuanxue in late periods.
引文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5-1486页。
    ①(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04页。
    ②(民国)卢弼:《三国志集解》,台北:艺文印书馆,第681页上。
    ①高晨阳:《论魏晋玄学派系之别与阶段之分》,《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②汤一介、胡仲平:《魏晋玄学研究》:《在西方学术背景下的魏晋玄学研究》,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③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27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88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6页。
    ③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278-279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40页。
    ②(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88页。
    ①(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4页。
    ②(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3页。
    ③(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35页。
    ④(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88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92页。
    ②周一良:《<世说新语>和作者刘义庆身世的考察》,《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中华书局,2010年,第55至64页。
    ③Richard Mather:The world of the Shih-shuo Hsin-yü 《世说新语的世界》,《世说新语(中英文版)》,中华书局,2007年,第750-794页。
    ①Charles Holcombe: In the Shadow of the Han--Literati Thought and Socie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outhernDynast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Page87.
    ②对于这一观点,本文还将在“文献综述”部分,结合Michael Friedrich先生的论述进行阐释。
    ①Charles Holcombe: In the Shadow of the Han--Literati Thought and Socie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outhernDynast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Page92.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7-1318页。
    ①(梁)刘勰著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6页。
    ①杨挺:《从语言逻辑看形名与刑名的承启关系》,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①[日本]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5-159页。
    ②[日本]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13-215页。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46页。
    ④(明-清)顾炎武: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012页。
    ①Michael Friedrich: Hsüan-hsüeh: Studien zur spekulativen Richtung in der Geistesgeschichte derWei-Chin-Zei(3.-4. Jahrhundert). Inaugural-Dissertation zur Erlangung des Doktorgrades der Philosophie an der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 t München.1984.
    傅敏怡:《玄学:魏晋时期(3-4世纪)思想史中逻辑推理方向中的研究》,德国慕尼黑大学1984年哲学博士学位论文。
    ①(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江苏: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81-82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9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页。
    ③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关于东汉史的几个问题》,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5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页。
    ①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荀悦与中古儒学》,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9页。
    ⑤(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
    ⑥(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
    ⑦(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4页。
    ③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①王永平:《论曹操家族门风及其影响》,学术月刊,2005年10月,第73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③陈启云:《代序:我如何研究汉儒与王莽》,《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页。
    ①(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2版,第2264页。
    ①(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2版,第2264页。
    ②(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2版,第2262-2263页。
    ①(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2版,第2278页。
    ②(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2版,第227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58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58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60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60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60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61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58-55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57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7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7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9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33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34页。
    ⑦(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34-635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
    ②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一篇和第一篇第一节题目,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9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9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90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4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2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96-1897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95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43-744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4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2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47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6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6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46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45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13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13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5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4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99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36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6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80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81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页。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7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8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56页。
    ⑤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魏晋南北朝文学书参考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2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9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6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6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6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0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9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2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3页。
    ①陈启云:《代序:我如何研究汉儒与王莽》,《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1页。
    ⑦(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1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8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4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9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1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1页。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7页。
    ⑤(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7-1318页。
    ①徐元诰撰,王树民沉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6-37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李学勤主编,赵伯雄整理:《周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第386-389页。
    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34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5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8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8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35页。
    ②(宋)李昉:《太平御览》卷265《职官部·中正》,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三卷第473页。
    ③(宋)李昉:《太平御览》卷265《职官部·中正》,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三卷第473页。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73-1277页。
    ⑤(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9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58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47页。
    ③(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01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3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9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2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3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1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1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9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0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页。
    ⑦(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页。
    ⑧(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6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8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8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8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8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8-9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7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7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6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1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7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85-686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7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7-448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9页。
    ②(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21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页。
    ②(宋)李昉:《太平御览》卷175《居处部三》,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二卷第665页。
    ③(宋)李昉:《太平御览》卷175《居处部三》北京:中华书局影,1960年,853页下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07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10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12页。
    ⑦(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0页。
    ①(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94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105页。
    ①(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2页。
    ②(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2-323页。
    ①(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3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44页。
    ①(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2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1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13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2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36-637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86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07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12-71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98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3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39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40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7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9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1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09-710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页。
    ②(民国)卢弼:《三国志集解》,台北:艺文印书馆,第153页上。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2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8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8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8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8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6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4页。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90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8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7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54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3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9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60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61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3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60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60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3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3-114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页。
    ②【日本】村上嘉実:六朝思想史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74年,第466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0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1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9-320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0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0页。
    ②Charles Holcombe: In the Shadow of the Han--Literati Thought and Socie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outhernDynast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 Page.93.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0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5页。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3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6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3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3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5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页。
    ⑦(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页。
    ⑧(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7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72-273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96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5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86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5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3-624页。
    ④(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85页。
    ⑤(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49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21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27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69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6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7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44-74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4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6-297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7-298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8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0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1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9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1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1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2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2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2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8-20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45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4-205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09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8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2页。
    ③(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4页。
    ④杨鉴生:《何晏丛考》,《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⑤郑欣:《何晏生年考辨》,《文史哲》,1998年第3期。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89页。
    ②(宋)李昉:《太平御览》卷265《人事部·幼智下》,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四卷第221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2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08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2页。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2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7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3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69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2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05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06-407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08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7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3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69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4-285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08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2-123页。
    ④杨鉴生:《何晏丛考》,《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68-7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5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52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53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53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1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6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89-590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0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2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22页。
    ③(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4页。
    ④(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4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6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4页。
    ③(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84页。
    ④【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页。
    ①(隋)虞世南:《北堂书抄》卷九八“清谈雅论”条引《何晏别传》。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6页。
    ③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48页。
    ④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9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37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4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2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5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3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4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4页。
    ③(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1页。
    ④(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2页。
    ⑤(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27-1328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796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0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9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6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21-42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4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5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6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0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①(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7年版,第184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3-62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4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50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4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5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0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8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8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2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6-389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9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90页。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8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1页。
    ①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0-11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6页。
    ③陶建国:《两汉魏晋之道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第600页。
    ①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0-121页。
    ②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1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9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第11页。
    ②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27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1页。
    ②【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1页。
    ③【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2页。
    ④【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03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0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0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8-109页。
    ②【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9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6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4页。
    ②【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5-106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9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88-3289页。
    ②【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1-162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②这里的“巧伪”,应当就是绕过刑罚的虚伪与伪善。
    ③因为言论纷纷然,则社会秩序必然丧失。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3页。
    ①陈启云:《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②【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5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4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4页。
    ②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P125页“可以说在战国晚期的《庄子》和《老子》书集合了各家“道”论之大成……”。陈启云先生和王弼的观点是一致的。
    ③【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④【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0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21-1322页。
    ②【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164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4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7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8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0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3页。
    ②【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1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64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2页。
    ②【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2页。
    ③【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3页。
    ④【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3-224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67页。
    ②(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80页。
    ③(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1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5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7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7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87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1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7页。
    ⑥(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7页。
    ⑦(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5页。
    ⑧(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8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3-624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4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8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7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8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77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7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85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68页。
    ②【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6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6-297页。
    ①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0页。
    ②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3页。
    ③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2页。
    ④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81页。
    ①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85页。
    ①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2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李学勤主编,赵伯雄整理:《周礼注疏》,北京:中华书局,第348-352页。
    ③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3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6-297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87页。
    ②(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2391页。
    ③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08页。
    ④(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6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5页。
    ③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3页。
    ④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72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19-620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2-623页。
    ①陈启云:《中国中古“士族政治”渊源考》,《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156页。
    ②陈启云:《曹魏时代中书、尚书二省的权势》,《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
    238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2-283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0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19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19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19页。
    ④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81页。
    ⑤(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0页。
    ②(魏)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0页。
    ③(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25页。
    ①(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98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1页。
    ②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17页。
    ②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1-152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19页。
    ①【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3页。
    ②【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4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79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95-796页。
    ①(汉)杨雄撰(宋)司马光集注:《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84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6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59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2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19页。
    ⑤(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40页。
    ⑥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27页。
    ①Charles Holcombe: In the Shadow of the Han--Literati Thought and Socie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Page.98.
    ②Charles Holcombe: In the Shadow of the Han--Literati Thought and Socie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Page.108.
    ①Charles Holcombe: In the Shadow of the Han--Literati Thought and Socie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Page.107.
    ①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②姜生:《曹操与原始道教》,《历史研究》2011年第一期。
    ①Charles Holcombe: In the Shadow of the Han--Literati Thought and Socie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Page92.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23页。
    ①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21页。
    ②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5页。
    ③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3页。
    ④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8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0页。
    ②楼宇烈:《王弼集较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6页
    ③(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81页。
    ④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90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8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8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8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2页。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6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2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7页。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3页。
    ⑤(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7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6页。
    ③(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1-202页。
    ④(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73页。
    ⑤(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72-273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6-1397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7页。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6页。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6-1397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7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7页。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25页。
    ④(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8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4页。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2页。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51页。
    ②(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6-1047页。
    ①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50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554页。
    ①可参见汤用彤先生《魏晋玄学讲课提纲》中《第六章贵无之学:张湛》、《魏晋玄学听课笔记》中《第七章贵无之学(下)——道安和张湛》。前者于1938—1939年间在西南联大授课所用,后者为冯契教授根据当年听课笔记整理而成。见于: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9月版。
    ②魏晋时留下的完整著作不多,即使是当时的“学术代表”王弼,也未能突破时命,多篇作品残缺。
    ③如“禀生”“至虚”,很生僻,但却作为了讨论重点。
    ④对于《列子》是否张湛伪作,是否晋人伪作,是否是惨入晋时文字,暂且搁置。至少,《列子注》当为张湛所作。
    ⑤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279-280页。
    ②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90页。
    ①也是张湛以及与他在《晋书》《世说新语》中记录有交往的范宁、桓冲的活跃年代时期。
    ②“神道”如理解为“道家”,在别的文献中出现,也无不可。但在运用了佛教词语的《列子注》中出现,如要指代“道家”,则甚为不妥。如要指称道家,可以使用“大道”“真道”“至道”。在当时的学术环境下和《列子注》的文辞环境下,“神道”更应为“佛道”。
    ③《老子》第四十一章。
    ①(梁)僧佑:《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No.2102,第4c页。
    ②(梁)僧佑:《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No.2102,第2a页。
    ③(梁)僧佑:《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No.2102,第2a页。
    ①(梁)僧佑:《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No.2102,第46c页。
    ②不过,惠通生活的时代稍后于张湛。引用他的此段文句是为了说明当时人理解的“显著”之义。至少,“显著”一词是可以用来形容“文教”的,正可与张湛中前后文义相合。
    ③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280页。
    ④《慎到》、《韩非》虽属法家,但谈及老庄的地方很多,如《韩非子》中《解老》《喻老》二篇。
    ⑤(梁)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618页。
    ⑥(梁)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618页。
    ①(梁)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619页。
    ②(唐)房玄龄:《晋书》卷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988页。
    ①(梁)僧佑:《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册No.2102,第30b页。
    ①关于慧远教团的专门讨论,还可参见村上嘉実:《六朝思想史研究》中《慧遠教団と国家権利》(平楽書店1976年3月版)
    ①(梁)释慧皎:《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第180-181页。
    ①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279页。
    ②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279页。
    ①陈启云、罗骧:《社会名望与权力平衡:解读王敦之乱》,《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
    ①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①陈启云:《代序:我如何研究汉儒与王莽》,《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②此节中内容广泛涉及陈启云先生之作《后汉的儒法道思想》,《荀悦与后汉思潮》,以探求从汉代开始起至正始年间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变化。陈启云先生:《后汉的儒法道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1页到222页。陈启云先生:《荀悦与后汉思潮》,《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5-296页。
    ①陈启云:《后汉的儒法道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6页。
    ①陈启云:《后汉的儒法道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7页。
    ①陈启云:《后汉的儒法道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4页。
    ①王子今:《沛谯英雄的两次崛起与汉王朝的兴亡》,《安徽史学》2011年第2期,第20-27页。
    ②姜生:《曹操与原始道教》,《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
    ①陈启云:《后汉的儒法道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②陈启云:《后汉的儒法道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①(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0页。
    ①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78-279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16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17-918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18-919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97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19-920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17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20页。
    ②陈启云:《孔子的正名论、真理观和语言哲学》,《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6-154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98页。
    ①吕艳:《王粲的思想及其文学创作》(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年。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8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28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95-996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34页。
    ③(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97页。
    ①(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50页。
    ②(东汉)荀悦:《申鉴》,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版,1937年,第一页。
    ③(东汉)荀悦:《申鉴》,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版,1937年,第十五页。
    ①(东汉)荀悦:《申鉴》,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版,1937年,第二十一页。
    ②(东汉)荀悦:《申鉴》,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版,1937年,第一页。
    ①汤用彤:《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魏晋玄学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86页。
    ②陈启云著,高专诚译:《荀悦与中古儒学》,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06月。
    ①陈启云先生:《“儒家”、“道家”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的定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2001年,第P125页。
    ②(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1065页。
    ①(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第89-97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88-3289页。
    ①(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64页。
    ②(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28-1745页。
    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6页。
    [1][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第1版。
    [2][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3][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第1版。
    [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朱谦之撰:《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8月。
    [7][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
    [8]杨伯峻撰:《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
    [9][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7月第1版。
    [10]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1]李学勤主编,赵伯雄整理:《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13][汉]杨雄(宋)司马光集注,刘韶军点校:《太玄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4]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5][魏]曹操:《曹操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6][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7][魏]阮籍著,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8][魏]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19][魏]王粲等著,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0][魏]刘劭著,梁满仓译注:《人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1][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2][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纪集校》,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12月第1版。
    [23][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25][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26][南朝梁]僧佑:《弘明集》,四部丛刊本。
    [27][南朝梁]皇侃:《论语集解义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28][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29][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0][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2][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3][隋]虞世南:《北堂书钞》,四部丛刊本。
    [34][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35][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1月第1版。
    [36][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版。
    [37][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38][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1版。
    [39][唐]许嵩:《建康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0][唐]李善:《文选李善注》,四部备要本。
    [41][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2][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43][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版。
    [44][宋]李昉等辑:《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45][宋]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正统道藏本。
    [46][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7][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江苏:凤凰出版社,2008年
    [48][清]唐晏:《两汉三国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49][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50][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51][清]汤球辑、吴振清校注:《三十国春秋(辑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
    [52][民国]卢弼:《三国志集解》,台北:艺文印书馆。
    [53][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三国志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54][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两晋南北朝九史补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5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陈鼓应著:《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4]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陈启云:《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7年。
    [6]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陈启云,高专诚译:《荀悦与中古儒学》,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
    [8]陈启云:《陈启云先生文集(1)—治史体悟》,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9]陈启云:《陈启云先生文集(2)—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2]杜松柏:《国学治学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4]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15]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16]高晨阳:《儒道会通与正始玄学》,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1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18]顾颉刚著、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
    [19]郭沫若,剪伯赞等《曹操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
    [20]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2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22]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台湾:三民书局,1981年。
    [23]何启民:《魏晋思想与谈风》,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3月。
    [24]何启民:《竹林七贤研究》,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3月。
    [25]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2年2月。
    [26]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27]胡适著沈卫威编:《大家国学(胡适卷)》,2008年。
    [28]胡志佳:《门阀士族时代下的司马氏家族》,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29]黄炽霖:《曹魏时期中央政务机关之研究——兼论曹操与司马氏对政制之影响》,台湾: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30]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31]康中乾:《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32]孔繁:《魏晋玄谈》,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33]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34]柳春藩:《三国史话》,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2007年。
    [35]柳春新:《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湖南:岳麓书社,2006年。
    [36]李建中、高华平:《玄学与魏晋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7]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38]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9]李振宏:《历史与思想》,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0]刘大杰:《魏晋思想论》第四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41]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4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4年。
    [43]刘运好:《魏晋哲学与诗学》,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44]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45]刘泽华、葛荃:《中国政治思想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996年11月。
    [46]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47]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8]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9]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0]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51]马良怀:《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52]马良怀:《张湛评传---兼容三教建立二元》,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53]马植杰:《三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54]孟世凯:《商史与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55]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4月。
    [56]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编:《中国思想史与思想家评传》,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57]卿泰希:《中国道教史(第一卷)》,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58]钱穆:《魏晋玄学与南渡清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
    [59]钱穆:《记魏晋玄学三宗》,载《庄老通辨》,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1年12月。
    [60]钱穆:《秦汉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61]钱穆:《国史新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62]钱穆:《中国史学发微》,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63]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64]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65]容肇祖:《魏晋的自然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
    [66]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67]陶建国:《两汉魏晋之道家思想》,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年。
    [68]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69]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0]汤用彤、任继愈著:《魏晋玄学中的社会政治思想略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7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2]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3]汤一介:《郭象与魏普玄学》(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74]汤一介:《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75]汤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76]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7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7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7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80]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81]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2]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安徽:黄山书社,1989年12月。
    [83]王葆玹著:《正始玄学》,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84]王力:《王力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85]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86]魏明安、赵以武:《傅玄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87]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88]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
    [89]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90]王惟贞:《魏明帝曹叡之朝政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
    [91]王文清、许辉:《两晋史话》,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8月。
    [92]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93]王永平:《夏侯玄论——兼论魏晋之际谯郡夏侯氏门风之变化及其门第之上升》,《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
    [94]王晓毅:《王弼评传(附何晏评传)》,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95]王晓毅:《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9月。
    [96]王晓毅:《嵇康评传》,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97]王晓毅、张齐明:《世说新语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98]王晓毅:《中国文化的清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99]王子今:《秦汉区域文化研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0]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中国断代史系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1]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102]王志平:《中国学术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3]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台湾:水牛出版社,初版于1980年4月20日,七版于1986年4月30日。
    [104]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105]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06]熊铁基:《汉唐文化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7]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8]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
    [109]许抗生:《魏晋思想史》,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
    [110]许抗生:《魏晋玄学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7月。
    [11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2]杨国荣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13]杨联陞著彭刚程刚译:《中国制度史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4]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5]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6]章启群:《论魏晋的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考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7]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古史文存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18]张分田:《王充》,天津:新蕾出版社,1993年。
    [119]张可礼著:《东晋文艺系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120]张可礼著:《三曹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3年。
    [121]张岂之主编、刘学智、徐兴海著:《中国学术思想史编年魏晋南北朝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2]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魏晋南北朝卷》,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3]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文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24]周谷城主编:《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
    [125]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27]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28]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二十一讲》,北京:中华书局,1010年。
    [129]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写:《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0]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魏晋南北朝文学书参考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31]【德】瓦格纳著,杨立华译:《王弼<老子注>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2]【美】马瑞志著:《The World of the Shih-shuo Hsin-yü》,《世说新语(汉英对照)》,2007年。
    [133]【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西晋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34]【日】吉川忠夫著王启发译:《六朝精神史研究》,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135]【日】村上嘉実:《六朝思想史研究》,东京:平楽書店,1976年。
    [136]【日】宫川尚志:《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东京:日本学术振兴会,1956年。
    [137] Charles Holcombe: In the Shadow of the Han--Literati Thought and Society atthe Beginning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
    [1]陈启云:《关于思想文化史研究》,《开放时代》,2003年12月。
    [2]陈启云:《中西文化传统与“超越”哲思》,《学术月刊》,2009年2月。
    [3]陈启云:《中国传统社会领导层的建构和演变》,《历史教学(高校版)》,2010年1月。
    [4]陈启云,罗骧:《社会名望与权力平衡:解读王敦之乱》,《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
    [5]陈战国:《略论张湛的哲学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
    [6]陈书良:《清谈与<文心雕龙>》,《求索》1986年第3期,第52~54页。
    [7]丁怀轸、丁怀超:《从名实之争到本末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渊流初探》,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
    [8]戴番瑨:《曹氏父子与建安七子的关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9]杜维明:《魏晋玄学中的体验思想—试论王弼“圣人体无”观念的哲学意义》,《燕园论学集》,第197~21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10]高晨阳:《论魏晋玄学派系之别与阶段之分》,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11]高晨阳:《郭象“逍遥”义辨析》,沈阳:《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第51~54页。
    [12]方立天:《汉代经学与魏晋玄学—论我国前期封建社会中官方哲学的演变》,《哲学研究》1980年第3期,第48~59页。
    [13]冯友兰:《魏晋之际关于名实、才性的辩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4期,第3~12页。
    [14]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第11期,第38~43页。
    [15]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续),《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第12期,第36~41页。
    [16]黄朴民:《论中华文化与国家统一》,《光明日报》2003年5月27日。
    [17]姜生:《曹操与原始道教》,《历史研究》2011年第一期。
    [18]孔毅:《论正始名士傅瑕》,《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19]孔繁:《从<世说新语>看清谈》,《文史哲》1981年第6期。
    [20]李建中:《论魏晋六朝的畅情美学—站在非性文化的角度》,《华东师大学报》1989年第6期。
    [21]李宪堂:《大一统专制权力之象征体系的完成:从秦皇到汉武》,《文史哲》2010年第6期,第23~31页。
    [22]李源澄:《汉魏两晋之论师及其名论》,《文史杂志》1942年第2卷第1期,第19~29页。
    [23]刘康德:《裴頠哲学思想补正》,《学术月刊》1985年第6期,第39~41页。
    [24]柳春新:《论汉晋之际的北地傅氏家族》,《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
    [25]柳春新:《“魏文慕通达”试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97年01期。
    [26]柳春新:《曹操立嗣问题考辨》,《中国史研究》,1997年11月。
    [27]柳春新:《“魏讽谋反案”析论》,《江汉论坛》,1997年11月。
    [28]蒙培元:《“言意之辩”及其意义》,《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第72~79页。
    [29]缪钺:《魏晋清谈与政治》,《文献》1989年第4期,
    [30]石竣、方立天:《论魏晋时代佛学和玄学的异同》,《哲学研究》1980年第10期,第31~41页。
    [31]孙明实:《略论王弼何晏的贵无论》,《学术月刊》1981年第10期,第33~36页。
    [32]汤用彤:《汉魏学术变迁与魏晋玄学的产生》,北京:《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第3期,第36~40页。
    [33]汤用彤:《贵无之学(下)—道安和张湛》,《哲学研究》1980年第7期。
    [34]汤用彤:《嵇康、阮籍之学》,《中国文化》1990年第2期,第133~135页。
    [35]汤一介:《王弼与郭象哲学的比较分析》,《燕园论学集》第214~23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36]汤一介:《嵇康和阮籍的哲学思想》,北京:《新建设》1962年第9期,第25~30页。
    [37]汤一介:《论郭象哲学的理论思维意义及其内在矛盾》,《哲学研究》1983年第4期,第47~55页。
    [38]王利华、张分田:《思想、社会和家庭的历史互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2001年学术年会综述》,《历史教学》2001年第7期,第54~57页。
    [39]王晓毅:《从<人物志>看魏晋玄学的形成》,《学术月刊》1986年第10期。
    [40]王晓毅:《钟会:名法世家向玄学转化的典型》,《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
    [41]王晓毅:《王弼<论语释疑>研究》,《齐鲁学刊》,1993年第5期。
    [42]王晓毅:《张湛家世生平与所著<列子注>考》,《东岳论丛》2004年11月,第166~170页。
    [43]王晓毅:《<人物志>与魏晋清谈》,《齐鲁学刊》1986年第4期,第10~13页。
    [44]王晓毅:《魏晋才性论新探》,《东岳论丛》,1986年第3期。
    [45]王晓毅:《钟会与早期玄学》,《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28~32页。
    [46]王永平:《论曹操家族门风及其影响》,学术月刊,2005年10月,第73页。
    [47]王子今:《沛谯英雄的两次崛起与汉王朝的兴亡》,《安徽史学》,2011年第2期,第20~27页。
    [48]许抗生:《论魏晋时期的诸子百家学》,《中国哲学史研究》1982年第3期,第31~42页。
    [49]许抗生:《论魏晋道教与玄学的关系》,《中国哲学史研究》1986年第3期,第26~31页。
    [50]杨挺:《从语言逻辑看形名与刑名的承启关系》,《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51]杨国荣:《论魏晋价值观的重建》,《学术月刊》1993年1月,第8~3页。
    [52]杨挺:《从语言逻辑看形名与刑名的承启关系》,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53]杨鉴生:《何晏丛考》,《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4]余敦康:《裴頠的玄学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1987年第2期,第37~45页。
    [55]余敦康:《阮籍、嵇康玄学思想的演变》,《文史哲》1987年第3期,第3~11页。
    [56]《魏晋玄学笔谈》(一),济南:《文史哲》1985年第3期。
    [57]《魏晋玄学笔谈》(二),济南:《文史哲》1985年第4期。
    [58]余英时:《王僧虔<诫子书>与南朝清谈考辨》,《中国文化》第8期第22~31页,1993年。
    [59]郑欣:《何晏生年考辨》,《文史哲》,1998年第3期。
    [60]周舸岷:《从<世说新语>看清谈家的言语修养》,《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61]祝捷:《张湛<列子注>思想对话的历史考析》,《江汉论坛》,2012年第4期。
    [1]汤一介、胡仲平:《魏晋玄学研究》,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2]张国刚:《中国中古史论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1]傅敏怡(Michael Friedrich):Hsüan-hsüeh: Studien zur spekulativen Richtung in derGeistesgeschichte der Wei-Chin-Zei(3.-4. Jahrhundert)《玄学:魏晋时期(3-4世纪)思想史中逻辑推理方向之研究》,德国慕尼黑大学,1986年。
    [2]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08年。
    [1]吕艳:《王粲的思想及其文学创作》,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4年。
    [2]徐志君:《汉魏之际思想转型初探——以解释方法转变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2010年。
    徐华:《西楚文化与曹氏宗族的道教源流》,http://wxy.hqu.edu.cn/WLS/newsdetail.asp?Id=306。(2012年10月20日
    [1]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景印),2001年电子版。
    [2]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文渊阁《四库全书》,1999年电子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