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易》的时间观念—一个文化史的视角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时间观念”为核心,以文化史为视角,探讨《周易》的经、传,及易学诠释视域中的时间感知模式。
     之所以言“文化史视角”,意味着与哲学、现代物理学、心理学等对时间观念的探讨有所差异;这一视角关注的是,人们关注时间的方式,人们的时间感知和时间体验方式,如何随着具体时代和文化的变化而存在变化。与此同时,这一视角将《周易》和易学看成一种文化,一个由《易经》、《易传》和易学诠释构成的思想与文化体系。
     基于这样的一个视角,本文既主张坚持经传分观地来讨论《周易》的时间观念,同时,又将时间观念置入易学诠释的脉络之中来考察。此外,对于当今学术而言,海外中国学的视角也不容忽视,本文也结合西方易学对《周易》时间的研究在跨文化的语境中探讨其解释的可能性。
     本文第一章分析了《易经》所代表的占筮文化的时间观念,以及卦爻符号和卦爻辞中的时间度量和时间感知;第二章则考察了《易传》天人之学所建构的宇宙图式中的时间模式,分别从天之时,易之时,人之时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第三章则探讨了“象数易学”将天文历法纳入卦爻符号体系,以及“义理易学”将《周易》的时间诠释,推及到人伦事理,并为其建立起合法性的根据;第四章则分析了荣格在西方的历史语境中,通过《周易》时间观念的想象和诠释,将其作为思想资源,来反思现代性中的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第五章则通过剖析学者们在《周易》时间观念和过程哲学之间的双向诠释,讨论《周易》时间观念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最后,指出《周易》时间观念的文化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宇宙图式建构的一个内核,其基本问题在于个体在天地之间,宇宙之内,有限的生命如何安顿,和寻找自我的超越。
From a cultural-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way how people in ancient China recognized and understood the time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life according to The Book of Changes (Zhou Yi). As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change of concept of time and the experience of time across cultures and history, the concept time discus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analyzed in philosophical, moder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works. In this case, The Book of Changes is not only a canon work, but also a manifestation of culture itself, which has been interpreted for two thousand years, and which has devetoped a thinking-model and tradition impacting everyone.
     There are three points being emphasized in this dissertation:(1)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first two chapters includes two parts, Yi Jing and the Commentaries of Yi Jing (Yi Zhuan) which are being discussed separately. Their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e are analyzed in detail;(2)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in the history are also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are being thoroughly elaborated on from two perspectives. These two perspectives are also the two traditional ways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which are "Xiangshu" and "Yili". The former concerning with the time is to associate the Astronomy with the System of The Book of the Changes, and the latter is to legitimate people's self-culti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s according to natural principles, which is the main concern of the third chapter;(3) nowadays, with the world becoming a global village and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 of time in other cultures capturing scholars'attention, in Chapter Four, the context of Jung's "Synchronicity" and the relation with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time in The Book of Changes are being discussed. In Chapter Five,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Whitehead's Process Philosophy made by some scholars are mentioned.
     In conclusion, the concept of time in The Book of Changes is a reflection on how people in ancient China experienced and recognized the world and how they sought the proper way to practice and to fin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This tradition is not dead but still continued as the basis of our cultural life, and may also be inspirable for peoples in other cultures.
引文
1吴国盛:《时间的观念·第二版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2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与时间》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部哲学著作。
    3丹尼·卡瓦拉罗(Dani Cavallaro)《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1-201页。
    4路易·加迪(Louis Gardet)等著:《文化与时间》,郑乐平、胡建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3页。
    1路易·加迪等:《文化与时间》,郑乐平、胡建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3页。
    2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3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在该书中,霍尔把与文化有关的时间分为:正式时间(formal time),非正式时间(informal time)和技术时间(technical time);同时他把各种不同文化的时间分为遵守单时制(monochromic time)和遵守多时制(polychromic time)两类。
    4如,列维-布留尔(Lucien Levy-Bruhl)《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十章第六节《时间和空间都不是均质的》,第404-411页: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八章《可逆的时间》、第九章《历史辩证法》,第247页-309页;埃文思-普里查德(E. E. Evans-Pritchard)《努尔人》,褚建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三章《时间和空间》,第114-160页;爱德蒙·利奇(Edmund Leach)《文化与交流》,郭凡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节《人为世界的象征秩序:社会空间与时间的分解》,第33-36页,第11节《制图:互表的时间和空间》,第49-51页;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五编《巴里的人、时间、行为》,第415-470页。埃里阿德(MirceaEliade)《宇宙与历史——永恒复归的神话》((?)Cosmos and History, the myth of the eternal return, Harper & Brothers,1959).该书第二章“时间的再生”(the Regeneration of Time)仔细考察了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在内的古代文明和原始文化,认为这些文化普遍存在时间循环观念。
    1从西方哲学领域看,在从客观时间到主观时间的转变过程中,尽管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已发其端,但康德(Immanuel Kant)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关捩点:在康德那里,“时间”成为人类认识所以可能的一种先天形式。法国哲学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接续康德的做法,同时又克服康德过于形式化的倾向,指出时间是意识层面上的“纯粹的绵延”或“内的绵延”,是一种生命之流;柏格森的同时代人胡塞尔(Edmund Husserl)则从现象学的角度,对意识与时间的关系作了极为详尽的描述,发展出一种“内时间意识现象学(Phanomenologie des inneren Zeitbewusstseins)",并直接启发了后来的海德格尔等哲学家。
    2路易·加迪等著:《文化与时间》,郑乐平、胡建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3同上,第336页。
    4奈杰尔·拉波特(Nigel Rapport)、乔安娜·奥弗林(Joanna Overing):《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1路易·加迪等:《文化与时间》,郑乐平、胡建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4页。
    1方东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第133页。
    2爱弥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1-85页。
    3路易·加迪等著:《文化与时间》,郑乐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64页。
    4笔者撰有《汉学视野中卫氏父子的(周易)译介与研究》,发表于《周易研究》2010年第4期;可参考本文“附录3”
    5另外两个内容是“观念论”(Ideenlehre)和“吉凶”(Urteile)。参见Richard Wilhelm:I Ging-Das Buch der wandlungen, Diedrichs Taschenausgaben, Dusseldorf-Koln, 1960.,第15、16页。
    1关于当前《周易》时间观念的研究资料总汇和综述,后面将专节论述。
    2另外一个重要问题问题,就是《周易》文本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易文化的历史层累,这两个问题将在绪论的第三部分“研究方法”中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3《汉书·萧曹列传》:“窋既洗沐归,时间,自从其所谏参。”师古曰:“间,谓空隙也。自从其所,犹言自出其意也。”《汉书·佞幸列传》:“文帝时间如通家游戏。”师古曰:“间,谓投隙私行,不公显也。如,往也。”《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可见“时”和“时间”的意思之不同。
    1“时空”作为一个概念,在先秦两汉南北朝尚未见有例,而意义则与“宇宙”大体相同。《尸子》云:“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1当然此处三个层面的划分从其他角度来看,存在分类上的重叠,例如“历史层面的考察”也是建立在分析语汇和命题的基础之上。但是如此分类对于《周易》“经、传、学一体”这样的体系构架而言,有着表述上的优势:就《易经》而言,从语汇角度分析可以避免对那些古老而零碎的辞句进行过度阐发,以至于将“经”和“学”相混一体,造成逻辑优先于历史;就《易传》而言,作为对《易经》的传解,其命题层面显然是时间观念的核心部分;就易学史而言,易学诠释史上涉及到的“时间”话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周易》时间观念的历史展开。
    2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
    11923年,“古史辨”派的领袖人物顾颉刚先生提出了历史的“层累”说,由此开启了在现代学术视野下“经、传分观”的大幕。见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1-66页。
    2朱伯崑主编:《周易通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第2页。
    3笔者曾撰专文探讨《周易》“经”、“传”分合的历史演变,并推究这种文本编排形式变化背后的思想驱动力。参考本文“附录1”《“经”、“传”的分与合:<周易)的文本递嬗及其思想史意义》。
    420世纪初顾颉刚先生结合19世纪末殷墟甲骨的考古发现对周易卦爻辞的年代进行考证,将其基本确定在西周初叶。(《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20世纪考古学和文字学的发展,使《易经》卦爻辞的形成年代得到一些补正的可能,然而并未超出顾颉刚先生考证的大范围。李学勤先生广泛征引文献学、考古学和文字学的资料对《易经》卦爻辞年代进行了补正研究,得出结论:“《周易》经文所见人物及其事迹,确实都是很古老的。经文的形成很可能在周初,不会晚于西周中叶。顾颉刚先生的观点,看来是可信的。”(李学勤:《周易溯源》(增订本),巴蜀书社2006年,第18页)
    1本文主张的“经传分观”,并不是将《易经》和《易传》之间的关联摒弃,而是将问题放置在具体的文本和历史语境的基础上,考察二者之间的关联,避免“经传不分”和“疑古过猛”两种倾向。
    2黄沛荣:《周易彖象传义理探微》,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第8页。另外,陈鼓应、戴琏璋也有类似的观点,参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41页,《易传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第4页。
    3《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分为两派六宗:两派指象数派和义理派:六宗指占卜宗、禨祥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六宗实际上可归属于两派,占卜、禨祥、造化三宗归属于象数派;老庄、儒理、史事三宗归属于义理派。
    4伽达默尔以“效果史”这一提法来论述理解的历史性,并且他将其视为诠释学的一个原则。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385-394页。
    1本文“附录3”即拙文《问题与视角:西方易学研究的三种路径》,此文已发表于《周易研究》2011年第4期,并全文转载十《亚洲研究动态》第十五期(2011年12月)。
    1西译《周易》最重要、最具有影响力的两个译本分别是用英语和德语完成的。一个是理雅各(James Legge)在19世纪后半叶翻译的第一个完整英译_本;另一个是由卫礼贤20世纪初翻译的德文本,1950年拜恩斯(CaryF. Bay nes)女士从德文本转译为英文,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伯林根系列(Bolingen Series)出版,成为西方易学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从出版著作、发表论文、易学研究者、易学出版机构和刊物、学术交流来看,英语和德语圈的比例也足最高的。同时,英语和德语圈不断吸收其他语言的《周易》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着自身的研究成果。
    1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修订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唐华:《易经变化原理》(华夏思维研究系列从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3参见杜炳润周易信息网:http://www.bingrun.com。
    4作者丁润生,http://zhouyi.sdu.edu.cn/newsxitong/laigaozaodeng/2005618190334.htm.
    5孔令宏:《易学时空整体观的三个层次》,《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5张耀天、沈伟鹏:《周易历史哲学视域下的时空观探析》,《理论界》,2010年第9期。
    1刘长林:《(周易)时空观》,见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三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8月。此文亦收录于作者《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兵、医》第三编“易、道与中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张宜:《(周易)“时”“位”观与中华人格》,《人文杂志》2002年第1期。
    1李树菁:《周易时间观与21世纪》,《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2赵士孝:《<易传)的时间观及其现实意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3闫睿颖:《(易传)之“时”:兼论“时”所反映的(易传>基本思维特点》,《大易集说》,巴蜀书社,2003年,第75-82页。
    4赵友林:《(周易·系辞传)中所见“时”之思想》,《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5王新春:《(周易)时的哲学发微》,《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
    6姜颖:《“时”与(易传)德性领域的开启》,《周易研究》,2008年第4期。
    1张伟、姜颖:《从时间概念的演进逻辑透视中西方哲学的殊途同归》,《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第55-56页。
    2董根洪:《“亨行时中”,“保合太和”:论<易传>的中和哲学》,《周易研究》,2002年第3期。
    3程建功:《(周易>与儒家“时中”观的渊源》,《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连邵名:《(周易)中的“时”及相关问题》,《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于春海:《(易经>中的变通与变革观》,《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6鲍红、胡新晶:《论“时”:(周易>时的哲学浅析》,《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郑万耕:《(易传)时观溯源》,《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
    2李卫军:《(易传)之“卦时说”与先秦“时”观念之形成》,《兰州学刊》,2007年第3期。
    3黄黎星:《与时偕行,趣时变通:(周易)“时”之观念析》,《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
    4李秋丽、王贻社:《生存与境遇——一论(周易>“时”的智慧》,《管子学刊》,2003年第1期:王贻社、李秋丽:《(周易)“时”的哲学管窥》,《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姜文化、张斌峰、杨岗营:《(周易)“时”观的基本特质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2杨岗营、张斌峰、姜文化:《<周易)人文时间观的现代价值》,《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
    3张斌峰、杨岗营:《(周易)时论:<周易)的人文时间观及其现代价值》,刘大钧编:《大易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395-421页。
    4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04-228页。
    5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78页。
    6王振复:《(周易)时间问题的现象学探问》,《学术月刊》,2007年11月。
    1王振复:《周易的美学智慧》,湖南出版社,1991年,第104-122页;或《大易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5-90页。
    2高怀民:《易经哲学的时空观》,《华冈文科学报》,第16期。
    3黄庆萱:《周易时观初探》,《周易纵横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3-92页。
    1(1)黄俊杰、许理和(Erik Zurcher)编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 Leiden:E. F. Brill, The Netherlands,1995.;(2)黄俊杰、John B. Henderson:Notions of Time i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6.
    2林丽真:《周易“时”“位”观念的特征及其发展方向》,(台湾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合办中国文化中的时空观念学术研讨会论文,1993.5)。
    3刘述先:《从发展观点看(周易)时间哲学与历史哲学之形成》,《台大历史学报》第27期,(2001.6)。
    4如山东大学沈顺福教授在《从(周易)与柏格森的角度论生存的本质》(《周易研究》2010年第4期)文中提出,生存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和本体,故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存包括变化、生长和元。变化是品物流形;生长是有序的变化;元是生长的基础。乾坤为元,万物始生。阴阳感应催动了生长和变化。生长是元之生长与变化。
    1李焕明:《比较易学论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6-29页。
    2李焕明:《比较易学论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30-46页。
    3李焕明:《比较易学论衡》,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第47-58页。
    4 Chung-ying Cheng:Confucius, Heidegger,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I Ching:A Comparative Inquiry into the Truth of Human Being,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37, No.1 (Jan.,1987), pp.51-70.
    5成中英:《(周易)的“时中”观念与孔子思想》,《易学本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6成中英:《(周易)位与时的现代意义及C理论的发展》,《易学本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7 Linyu Gu:Time as Emotion versus Time as Moralization:Whitehead and the Yijing,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25, no.2 (1998):209-236.
    8唐力权从1968年起在美国康州美田大学(Fairfield University)哲学系任教,退休后移居香港,并继续在大陆及港台推动其所谓的“场有哲学”研究。
    9此论文已有中文版:唐力权:《脉络与实在:怀特海机体哲学之批判的诠释》,宋继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 Lik Kuen Tong:The Concept of Time in Whithead and the I Ching,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1, Nos3/4, (Dordrecht/Boston: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4):382.
    1由1986年9月(第3至9册)至1989年11月(第11-16册)在《哲学与文化》(台北)分十四期连续刊登,1989台北黎明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周易与怀德海之间:场有哲学的时代意义》,并加入副题:《场有哲学序论》,1991辽宁大学出版社在大陆出版了《周易与怀德海之间:场有哲学序论》。
    2原载《中国哲学季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6)1979:169-183.
    3唐力权:《权能与场有——易道的诠释》,《周易研究》,1993年。
    4唐力权:《蕴徼论:场有经验的本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1-46页;第143-192页。
    5 Wonsuk Chang:Reflections on Time and Related Ideas in the Yijing,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59, No.2 (Apr,2009), pp.216-229.
    1 Francois Jullien:Proces oucreation. Une introduction a la pensee des lettres chinois, Paris:Le Seuil,1989.
    2 Francois Jullien:Figures de I'immanence. Pour une lecturephilosophique du Yi-king, le "Classique du changement", Paris:Grasset,1993.
    1该论文收入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出版。见林文钦:《易传之变易思想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五编2,2009年。
    2林文钦:《周易时义研究》,台北:国立编译馆,2002年。
    3该论文收入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出版,参见:赵中伟:《周易“变”的思想研究》,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1具体参见第五小节:The Concept of Changs in the Great Treatise; The Technical Terminology for Change; Developing Alternations in a Time-Relation Continuum. Swanson, Gerald William:The Great Treatise: Commentary Tradition to the Book of Change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74.
    2 Linyu Gu:Time and self in Whitehead, Yi and Zen:a comparative study, Thesis (Ph. D.),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1998.
    3 Chang, Wonsuk:Time and Creativity in the'Yijing'.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Hawaii,1999.
    4 Ko, Young Woon:Synchronicity and Creativity:A Comparison between C. G. Jung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on causality, Ph.D. dissertation, Vanderbilt University,2004.2011年,作者出版了一部题为《荣格论“同时共感”和(易经):一个批判性的视角》(Jung on Synchronicity and Yijing:A Critical Approach,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er,2011)的小册子。作者在此书中指出,荣格的原型理论渊源于西方的神学传统,而《周易》的宇宙观只是具有某种宗教性因素,二者实不可同日而语: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分析了荣格的理论建构。
    1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朱熹也主张“《易》本卜笨之书”(《朱熹语类六十六》)。
    2除了卜筮之外,还存在梦占、星占……等等各种方法。
    3简单地说,就是占问方法的不同,“卜”用的是龟甲或者牛羊猪的肩胛骨之兆,“筮”则用蓍草揲变。殷商主要用“卜”,到周代用“筮”逐渐流行,卜法也为废弃,常常二者同用。《周礼·春官》:“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
    4《左传》、《国语》等先秦文献中有少量筮例可作《周易》占筮实践之补充,可参考杨树达:《周易古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胡自逢:《先秦诸子易说通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1“筮”为“巫人所掌握”,筮从竹从巫,表明筮事近于巫。另外后世文献对于巫人掌管筮多有记载。《世本·作篇》:“巫咸做筮”:《吕氏春秋·勿躬》:“巫咸做筮”;“巫咸”的名字见于《尚书·君奭》、《周礼·筮人》、《庄子·天运》、《韩非子、说林下》、《楚辞·离骚》、《史记·封禅书》、《天官书》、《汉书、郊祀志》、《山海经·西经》等书。《周礼·筮人》:“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九筮”即:巫更、巫咸、巫式、巫 目、巫易、巫比、巫祠、巫参、巫环。郑玄《注》:“此九巫读音皆当为‘筮””。
    1参见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第二章“上古时代的天文与人文”,第72-97页。李零:《中国方术正考》,“也谈‘绝地天通’和‘民神异业””,第8-14页。
    2这一点在商代卜辞已有反应,参见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第二十期,1936年。
    3路易·加迪等著:《文化与时间》,郑乐平、胡建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第330页。
    4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殷商历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1温德尔·贝尔(Wendell Bell):《未来学导论:历史、目的与知识》(Foundations of Futures Studies:History, Purposes, and Knowledge),陈国华等译,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温德尔·贝尔:《未来学研究:价值、客观与良善社会》,陈国华等译,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8年。
    2在现代哲学中,柏格森较早地注意到“纯一性的、可被测量的时间”是人为的概念,是“空间”这个观念侵犯到纯绵延的领域中而造成的结果。参考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
    1除去神话、传说中的“天帝”之外,在《尚书》、《诗经》等上古文献中有“皇天”、“上帝”等观念,这些人格神意义上的天神往往是世间权力的给予者,他们很“聪明”,负有“生民”、“监民”、“哀民”、“立则”的权责,时时显示“天威”,而且他们掌握着人的福祸,是“福善祸淫”的主宰。
    2路易·加迪等著:《文化与时间》,郑乐平、胡建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5页。
    3按照高亨先生的说法,《易经》文本中的筮辞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记事之辞(记事之辞又分为两类:采用古代故事者和记录当时筮事者)、取象之辞、说事之辞、断占之辞。参见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第46-109页。
    4路易·加迪等著:《文化与时间》,郑乐平、胡建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7页。
    1张政娘:《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殷墟甲骨文中所见的一种筮卦》,《文史》24辑,1985年;《易辩》,《周易纵横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2李零先生结合诸多学者的研究和各类新出土文献对数字卦做了以下一些结论:(1)从商代、西周到春秋战国的早期易筮,代表的是十进制的数位组合;(2)一、八是今本《周易》的前身,西周初年仍在使用:(3)现在对早期筮法和变卦的看法还多属推测,但可以估计早期筮法的蓍数和分扐程序与后世有不少差异,筮法差异或许是存在不同易说的原因。参见李零:《中国方术正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204页。
    3李零:《中国方术正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198页。
    4关于“大衍之数”有三种说法:1、大衍之数五十;2、大衍之数五十有五;3、大衍之数四十有九。
    5《汉书》:“是故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孔颖达《周易正义》引疏:京房:“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马融:“《易》有太极谓北辰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气,北辰居不动,其余四十九转运而用也。”荀爽:“卦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五十。”《周易集解》引崔憬:“艮为少阳,其数三:坎为中阳,其数五;震为长阳,其数七:乾为老阳,其数九;兑为少阴,其数二;离为中阴,其数十:巽为长阴,其数八;坤为老阴,其数六。八卦之数总有五十。”朱熹《周易本义》:“大衍之数五十,盖以河图中宫,天五乘地十而得之。”
    1《易传》中不仅有专门的《象传》,分为《大象传》上、下(对六爻卦象的解释),和《小象传》上、下(对具体爻象的解释),而且《系辞》还从哲学的高度对与象有诸多的阐发。
    1路易·加迪等著:《文化与时间》,郑乐平、胡建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第334页。
    2朱伯崑主编:《周易通释》,昆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74页。
    3胡适:《先秦名学史》,《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下册,第800页,中华书局1991年。
    4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06页。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41页。
    2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李中、卢光明整理,吕绍纲审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34页。本文所引《周易正义》,皆据此一版本。
    3这些卦序,除通行本卦序外,都有明确的象数关系,寓某种义理在内。唯独通行本卦序有无象数规律,两千年来一直争讼不已。山东大学李尚信先生综合前人众说,认定通行本卦序亦有理、象、数之基础,参考李尚信:《卦序与解卦思路》第一章“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
    1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1、从“易”字本意考察,一说伏羲画八卦,或“远取诸物”,或“近取诸身”,“易”是蜥蜴或飞鸟的形象;2、以“易”为日月,取阴阳之象。东汉魏伯阳、三国时虞翻、清代姚配中等都力主此观点,《管子·乘马》:“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长短,阴阳之利用也;日月之易,阴阳之化也。”3、“三义”说,即《易传》所言“简易、变易和不易”,《周易乾凿度》、郑玄、《周易正义》都沿袭此说;4、“五义”说,清初毛奇龄《仲氏易》在总结前儒基础上提出“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说;5、今人高亨先生认为“易为筮书之通名。易是为书名,又为官名。易之为官,盖掌卜筮。筮官曰易,因而筮官之书亦曰谓作易。”(《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之“周易释名”,中华书局,1987年。
    2理雅各将书名译为"The Book of Changes",意为变化之书;卫礼贤本,副标题为“论述变化的书”。
    3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2页。
    1路易·加迪等著:《文化与时间》,郑乐平、胡建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9页。
    2《周礼·春官》记载,周人主要对一下八类事进行筮占:战争征伐、风云灾变、与人以物、策划谋议,事成与否、来到与否、降雨与否、病愈与否。
    3衡量时间的观点——也因人而异,也因社会文化而不同。即使在相同的社会里,每个人对时间的测量也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这个被世人认为不平等、庞大且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但是其时间观点、对于过去未来的观念,以及预测与掌控未来所做的努力,几乎都可以从其语言与文化中反映出来。参见:贝尔:《未来学导论:历史、日的与知识》,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
    1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把与文化有关的时间分为:正式时间(formal time),非正式时间(informal time)和技术时间(technical time):同时他把各种不同文化的时间分为遵守单时制(monochromic time)和遵守多时制(poly chromic time)两类。参考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也有将其译为“显形时间系统”、“隐形时间系统”和“技术时间系统”,参见霍尔:《无声的语言》,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09页。本文第一类和第二类与其分类有相类之处。
    2王国维《生霸死霸考》(《观堂集林》卷一)曾说明周历以月亮盈亏来纪口,以七口(或八日)为时序,此即王氏“月相四分”说。有学者遂认为这是“七日来复”说的根据。又,震六二、既济六二都有“七日得”之语,似乎也证明周历循环以七日为期。不过,贵州大学张闻玉教授早已撰文,说明“生霸”、“死霸”非月相,并以大量证据昭明王氏“月相四分”说之非。故七日为一循环周期之说亦恐难成立。参考张闻玉:《王国维(生霸死霸考>志误》,《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1丰卦六二、九四“日中见斗”,九三“日中见昧”,解读历来不一。笔者认为,此处“日中”应为一个表示时间的固定短语,指中午时分,而不是“太阳之中”。
    2一般“几”释为“接近”,“月几望”即“月将圆”。尚秉和、高亨依东汉荀爽,释“几望”为“既望”。不管从哪种解释,“月几望”都已成为一个表示时间点的固定短语。
    1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99页。
    1胡厚宣:《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群联出版社,1954年。
    2董作宾:《殷虚文字甲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年。
    3董作宾:《殷虚文字乙编》,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1953年。
    4刘鹗:《铁云藏龟》,抱残守缺斋石印本,1903年。
    1《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史记·五帝本纪》:“乃命羲和,敬顺吴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2清代毕沅在《夏小正考证》中第一次提出“观象授时”这一说法。
    1“年”实际上是以月亮运动周期(圆缺周期)为依据的,是阴历的时间单位;而“岁”则是以太阳运动周期(寒暑变化周期)为依据的,是阳历的时间单位。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改变,年节也就固定了下来。
    1海上:《中国人的岁时文化》,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第3页。
    1李玲璞、臧克和、刘志基:《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126页。
    2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8年4月,第334-335页。
    1胡自逢:《先秦诸子易说通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第64页。
    1后代解经之学,对于“大往小来”“小往大来”的解释挺多。本章暂不列举。
    2《周易》竹、帛书皆无“往”字,通行本或有衍文。
    1无论从传世文献还是出士文献来看,对《周易》古经进行解释的“传”都不仅仅限于通行本《易传》种解释。《汉书·艺文志》对于当时易学的情况有所说明:“《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易传周氏》二篇。《服氏》二篇。《杨氏》二篇。《蔡公》二篇。《韩氏》二篇。《王氏》二篇。《丁氏》二篇。《古五子》十八篇。《淮南道训》二篇。《古杂》八十篇,《杂灾异》三十五篇,《神输》五篇,图一。《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五鹿充宗《略说》三篇,《京氏段嘉》十二篇。《章句》施、孟、梁丘各二篇。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中出士的帛书《周易》,书写精良,藏于漆盒之中,下限是公元前168年,约为汉文帝前期的文本。该本有经有传,经文的文字中存在大量通假字,经不分上下,卦序与通行本《周易》存在较大差别。传文共六篇,分别是《二三子问》、《系辞》、《衷》、《要》、《昭力》、《穆和》,其中《二三子问》不见于传世本,《系辞》则包括今本《系辞上》以及《系辞下》中的部分,《衷》包括今本《系辞》下的一部分,《要》的记载则与其它传世文献中的某些记载相呼应,如《要》言孔子“老而好《易》,居之在席,行之在橐”,这与《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晚而喜《易》”相符。
    2见《易纬·乾凿度》。
    3大体分歧有二:一是战国前期说,一是战国后期说。也有学者认为《说卦》《序卦》《杂卦》“此三篇乃西 汉初期人所撰”,但也未得确证。
    1《史记·孔子世家》认为《易传》为孔子所作,这一说法影响非常大。
    2李镜池:《周易探源》,中华书局,2007年;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戴琏璋:《易传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3与《周易》文本直接相关的出土文献主要有:长沙马王堆帛书《周易》、安徽阜阳双古堆汉简《周易》、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出土的易类文献除与《周易》文本直接相关的以外,还有与一些是占筮材料,如1965年冬至1966年春湖北江陵县出土的望山竹简易筮,1986年11月至1987年1月湖北荆门出土的包山楚墓竹简易筮和1994年5月河北新蔡县出土的竹简易筮。另外,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中的易筮文献,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属于《归藏》体系。
    4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
    5费氏古文《易》兴起,并“专以《彖》、《象》《文言》参解易爻,以《彖》、《象》、《文言》杂入卦中”。孔颖达又谓王辅嗣之意,《象》本释经,宜相附近,分爻之《象》辞,各附当卦。盖古《易》已乱于费氏,又乱于王氏也。(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五)
    6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2008年,第5-7页。
    1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道家易学建构》,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2《经义述闻》:“家大人曰:‘时,当读为待。……古字时与待通。《周易本义》:“九四以阳居上体,而无正应,贤女不轻从人而愆期以归待所归之象。正与六三相反。”
    1王博:《易传通论》,台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第66-71页。
    1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7年,第161页。
    2朱熹:“言其占当得大通,而必利在正固,然后可以保其终也,此圣人所以作易教人卜筮。”李光地:元亨利贞,占辞也……故其为得此卦者,凡事当得大通而尤利在正固也。(《周易观象》卷一)
    3劳思光:“凡言元亨利贞者,意谓:在始祭祀时占之则利。”见《易经的乾卦》,载于《易经研究论集》,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第153页。
    1现存最早关于“四德”这一提法,可能是《左传》襄公九年,穆姜的“有四德者,随而无咎”,以及《乾文言》中的“君子行此四德”,依上下文,“四德”似乎是仁、义、礼、智。
    2“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贞。”
    3孔颖达引《子夏传》:“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且做了进一步说明:“元亨利贞,乾之四德也。”“言此卦之德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原始亨通,能使性和谐,各有其利,有能使物坚固贞正得终;此卦自然令物有此四种,使得其所,故谓之四德。言圣人亦当法此卦而行善道,以长万物,物得生存而为元也;又当以嘉美之事会合万物,令使开通而为亨也:有当以义协和万物,使物各得其理而为利也:又当以贞固干事,使物各得其正而为贞也;是以圣人法乾而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贞。”同是释为“乾之四德”,程子、魏征则抛开孔颖达等人“气化”的观点,从生生原理来探讨“乾之四德”:“乾者,万物之始也。……元亨利贞、乾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为乾坤有此四德,在他卦则随事二变焉。”姚配中则完全从阴阳二气来阐释:“元者,二气之元也,太极、阴阳之始分为二,阴阳各有始,乾,元亨者,聚而通也,阴阳交会也,二气交和,美利利物。”(《周易姚氏学》卷一)张银树认为他们“是将‘气化’的宇宙观引入形上的四德之中,然后透过圣人此一媒介,再和具有道德意义的四德结合在一起,于是乎,‘元亨利贞’之为乾之四德,实际上是试图去贯穿天和人。“(张银树:《辨析(易传)哲学思想之本旨与衍义》,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5-29页。
    4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册,台北:水牛出版社,1988年,第399页。
    5李镜池:《易传思想的历史发展》,见黄沛荣《易学论著选集》,台北:长安出版社,民国74年10月,第273页。
    6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卷一,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第196页。
    1《周易正义》:“若在天时之先行事,天乃在后不达,是天合大人也。”《周易大传今注》:“谓其走在天象之前而天下不违反其预见。”
    1 Gerald William Swanson:The Great Treatise:Commentary Tradition on the Book of Change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74, P82.
    1Gerald William Swanson:The Great Treatise:Commentary Tradition on the Book of Changes. P82.
    2《周易正义》:“言用易理原穷事物之初始,反复事物之终末。”《周易尚氏学》:“乾始于坎终于离,坤始于 离终于坎,故云原始反终。”按:坎,北方之卦,当十一月阳气始生,而终于离。离,南方之卦,当五月,阳阴气始生,而终于坎。
    1《周易正义》:“言易之为书,原穷其事之初始,乾初九‘潜龙勿用’,是原始也。又要会其事之终末,若上九‘亢龙有悔’,是要终也。言易以原始要终以为体质也。”《集解》引虞翻:“以乾原始,以坤要终。谓原始及终,以知死生之说。”
    2胡自逢:《先秦诸子易说通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第65页。
    3同上,第64页。
    1王注:“至约之道不可常也。”《程传》:“二簋之质,用之当有时,非其所用而用之,不可也。”
    2《经义述闻》:“时当读为待。”高亨《周易古经今注》:“谓嫁女延期而迟归者,因有所待也。”
    3热尔马诺·帕塔罗:《基督教的时间观》,参见路易·加迪等:《文化与时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第225页。
    1同上,第230页。
    1G. Van der Leeuw:Religion in Essence and Manifestation,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3, Ⅱ, p380.
    2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存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第一章“占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王博:《易传通论》,台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第66-71页。
    1王博:《易传通论》,台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第70-71页。
    2关于这个断句上存在不同的看法,通常断句“时大矣哉”、“时义大矣哉”、“时用大矣哉”,“时”、“时义”“时用”作为言说的对象:高亨先生的断句则为“时,大矣哉”、“时,用大矣哉”、“时,义大矣哉”。然而从根本上而言,这两种断句在理解具体文句上差别并不是很大。
    1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1古往今来在六十四卦卦序问题上的观点大体有三种:1、从义理角度来理解,即《序卦传》所阐明的原则;
    2、六十四卦卦序是按照一定的象数原则排列;3、古人分排卦序试试为了记忆或背诵,无甚深意。
    1李尚信:《卦序与解卦理路》,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5页。
    2同上,第57页。
    3陈炳元:《易钥》,台北:天龙出版社,1981年,第375-384页。
    1《大象》中行事主体全部是“君子”(53卦次)、“先王”(7卦次)、“大人”(1卦次)、上(1卦次)、后(2卦次)。
    1汉斯-格奥尔格·梅勒:《(道德经)的哲学:一个德国人眼中的老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144页。
    2赵庄愚:《论易数与古天文历法学》,初收录于唐明邦、张武、罗炽、萧汉明编:《周易纵横录》,湖北人 民出版社,1986年,第438-448页,后载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四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477-486页。
    1通行本此句为“吉之先见者也”,“吉之”二字间无“凶”。但从文意来看,似应有此“凶”字。朱熹《周易本义》引《汉书》认为,“吉之之间有凶字”。此处从朱子之说。
    1关于象数易学,学界已有相当多的梳理。在撰写本节时,笔者除阅读古代文献外,还综合参考了: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张其成:《象数易学》(修订版),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张其成:《易图探秘》,中国书店,1999年;刘大钧:《纳甲筮法讲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文中直接引自以上各书的引文,皆加脚注。特此说明。
    1宋人称之为象数之学,是汉代易学的主流。
    2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历,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1“七十二候”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新唐书·历志》僧一行之“卦候议”说:“七十二候,源于周公《时训》,《月令》虽颇有增益,然先后之次同。”虽然不能确定《时训》是否是周公所作,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成书于秦的《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已有“七十二候”只说。该说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1《“卦气”溯源》,《今帛本卦序、先天方图及“卦气说”的再探索》,参见刘大钧《周易概论》(增补本),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240-270页。
    2其主要思想可见于孟京易学,以及《易纬·稽览图》。孟喜《易章句》已佚,其中一部分内容保存在唐僧一行的《卦议》中,一行根据孟喜卦气说制有卦气图(《旧唐书》卷二十八上),另外还可见于清代惠栋《易汉学》。
    3京房“卦气说”与孟喜有若干异同。同:以坎卦主冬至,以离卦主夏至。并且以阴阳二气解释孟喜之说,认为阳气(雄气)左行,始于十一月冬至;阴气(雌气)右行,始于五月夏至。异:(1)将坎、离、震、兑四正卦纳入一年的日数之中,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配一年的日数。四正卦的初爻,即主二至、分之爻,各为一日八十分之七十三;颐、晋、升、大畜四卦分居四正卦之前,各主五日十四分:其余卦皆主六日七分。(2)以四正卦加巽、艮为六子卦,主管二十四节气。乾坤父母卦未纳入卦气。依太初历,以建寅为正月为岁首。前后半年的节气相互对应,如立春正月节对立秋七月节,夏至五月中对冬至十一月中。二十四节气分别配以十二支,如立春和立秋为寅。六子卦每卦主两个节气。其配属顺序,从立春坎卦开始一次为巽、震、兑、艮、离,到立夏又从坎卦开始依次循环,到大寒又在离卦。六子卦配节气,有的取初爻,为下卦之始;有的取四爻,为上卦之始。同一卦取爻不同,表示节气不同。
    4《易纬·稽览图》在称谓上与孟氏不同,如以十二支称六十卦,以天子、诸侯、三公、九卿、大夫称五爵位卦。
    5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周惕》:“汉儒言《易》,如孟喜以卦气,京房以通变,荀爽以升降,郑康成以爻辰,虞翻以纳甲,其说不同,而指归则一,皆不可废。”
    1第二年为屯蒙,屯为阳,其初爻当十二月丑,其爻左行;蒙为阴,其爻为正月寅,其爻右行,两数各爻都间隔一辰主岁月;第三年需讼用事,需贞于卯,讼贞于辰;第三年师比用事,师贞于巳,比贞于午。以此类推。
    1冯时认为:“中国古人长期使用十支记日法,他们虽然习惯于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配合起来使用,但种种迹象显示,天干的产生似乎比地支更为古老。”参见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99页。
    2天干地支纪法具体的方法如下:(1)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作一甲子或一花甲子。(2)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如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3)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口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4)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3西汉初年沿用秦朝的《颛项历》,存在一定的误差,对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公元前104年(元封六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由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太初历》规定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 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
    1刘大钧:《纳甲筮法讲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6页。
    1卦变之说,在易学史一直存在许多的争议,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都有谈论到卦变。关于象数学派的卦变之说,本节将涉及到一些主要与时间、变化相关的易例:至于义理派,尽管王弼“尽扫象数”,尤其避免使用互体等概念,但是在少数卦爻的解释七仍然也运用了这一思想,后代欧阳修、程朱等人也使用了这一原理。归其原因,乃是在于“卦变”集中体现了《周易》的“易”之道。
    2参见朱熹:《朱子全书》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28页。“凡一阴一阳之卦各六,皆自复、姤而来;凡二阴二阳之卦各十有五,皆自临、遯而来;凡三阴三阳之卦各而是,皆自泰、否而来;凡四阴四阳之卦皆十有五,皆自大壮、观而来;凡五阴五阳之卦各六、皆自夬、剥而来。”
    3学界引证较多的几个例子分别为:(1)《国语·周语》:“单襄公……曰:‘成公之归,也吾闻晋之筮也,遇《乾》之《否》,曰:配而不终,君三出也焉。””(2)《左传·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瘳语为卿,伯谬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3)《左传·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震》为土,车徒马,足居之,兄长之,母覆之,众归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公侯之卦也。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4)《左传·闵公二年》:成季之将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5)《左传·昭公七年》:卫襄公夫人姜氏无子,嬖人婤始生孟絷。孔成子梦康叔谓己:“立元,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苟相之。”史朝亦梦康叔谓己:“余将命而子苟与孔烝锄之曾孙圉相元。”史朝见成子,告之梦,梦协。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婤始生子,名之曰元。孟絷之足不良,能行。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遇《屯》三。又曰:“余尚立絷,尚克嘉之。”遇《屯》三之《比》三。以示史朝。史朝曰:“‘元亨’,又何疑焉?”成子曰:“非长之谓乎?”对曰:“康叔名之,可谓长矣。孟非人也,将不列于宗,不可谓长。且其繇曰‘利建侯’。嗣吉,何建?建非嗣也。二卦皆云,子其建之。”(6)《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武子筮之,遇《困》之《大过》,史皆日:‘吉’。示陈文子,文子曰:‘夫从风,风陨妻,不可娶也!且其繇口:“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困于石”,往不济也,“据于蒺藜”,所恃伤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无所归也。’崔子曰:“嫠也何害!先夫当之矣!‘遂取之。”
    4“卦变”与“变卦”常常混用,但其实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同:一般而言,卦变指卦体自身的变化,变卦指揲著求卦的变化。
    1刘大钧:《周易概论》,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45-61页。
    2卦变说没有统一的法式,一般认为系统阐述卦变说由荀爽开始。
    1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中华书局,2009年,第17页。
    2关于先天之学与时的问题,《伊川击壤集》中有《先天吟》:“先天天弗违,后天奉天时。弗违无时亏,奉时有时疲”。
    3朱熹:《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袁机仲》,(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664、1665页。
    1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中华书局,2009年,第15页。
    1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中华书局,2009年,第17页。
    1“天地定位,否泰反类。山泽洋通气,损咸见义。雷风相薄,恒益起益。水火相射,既济未济。四象相交,成十六事。八卦相荡,为六十四。”(邵雍《观物外篇·大易吟》)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150页。
    2潘雨廷先生认为,“《皇极经世》十二卷之著成,约当雍五十岁左右,然此书中有一部分系纪时书,每过一年必记是年之时,故雍连续记之,及卒年而止。然则雍最终完成此书,当为熙宁十年(1077年)。”“雍自著之《皇极经世》十二卷及瘫自言有门人张瑉所记之《观物外篇》六卷,此二书,非但与张行成无关,与其子伯温亦无关。今仅存之《道藏》本《皇极经世》十二卷,实包括此二书,尚无内篇之名。”“道藏本之首十卷为观物篇一至五十。第十一卷为观物篇四十一至五十二。按此数重复,似当为五十一至六十二,凡此观物篇六十二即为《皇极经世》。”“通行之《皇极经世》,莫不属于已经伯温之叙述乃经张行成之发展,故与《道藏》本有极大差别。今必据雍原著之《道藏》本,庶可见及《皇极经世》价值。”潘雨廷:《论邵雍与(皇极经世)的思想结构》(遗作),《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
    3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150页。
    4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150-158页;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4-69页;彭涵梅:《邵雍元会运世说的时间观》,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观物内篇之十》引邵伯温之语:“一元大化之间犹一年也。自元之元更相变至辰之元,自元至辰更相变至辰而后数穷矣。穷则变,变则生,生而不穷也。皇极经世但著一元之数,使人伸而引之,可至于终而复始也。其法皆以十二三十相乘。”
    1朱们崑:《易学哲学史》第二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156页。
    1祁润兴:《义理易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2后人为了与“十二翼”之《易传》相区别,一般称为《程氏易传》。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情伪”本于《系辞》,《系辞上》第十二章“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下》第十二章“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1这点与象数学派显然是针锋相对的,象数学派注重爻变的各种规则,并且发明了诸多的象数易例来解释这些爻变,或者根据这些爻变总结出许多易例规则。
    1李觏:《李觏集》卷第三“易论十三篇”,王国轩校点,中华书局,1981年。下同。
    2李觏认为,时有大小:有以一世为一时者,如丕泰之类,乃天下人所处之时,此其为大;有以一事为-时者,如讼师之类,此其为小。处于否泰大变之时,各人所适之事又各有不同。例如“若其倥侗之质地,求师辩惑,蒙之时也。立身响异,非礼勿行,履之时也。居真德义,以待施惠,井之时也。自远之近,观鉴朝美,观之时也。量能受任,各当其分,鼎之时也。……人有解慢,示之以威,震之时也”。参见:《易论第十一》。
    1王弼强调的是“寻名以观其吉凶,举时以观其动静”。卦象所象征的是人生的各种“时”遇和情境。各卦之“时”是彼此孤立的,没有一定的转变关系。参见杨立华:《卦序与时义:程颐对王弼释(易)体例的超越》,《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
    1杨立华:《卦序与时义:程颐对王弼释<易)体例的超越》,《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
    2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2004年(第二版),第690页。下引二程兄弟言论,皆以此版本为准。
    3梁韦弦:《程氏易传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8月。
    4杨东:《王弼易与伊川易之比较——关于(周易>的体例与原则》,《周易研究》,2004年第5期。
    1李存青:《论“时”——兼谈儒家处事之灵活性》,《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冬之卷。
    1程建功《(周易)与儒家“时中”观的渊源》(《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一文认为,儒家“时中”观念是受《易》经文的启发而来,而《易》经文当是儒家“时中”观的源,而《易传》只是其流。笔者以为“时中”的源并非在于《易经》,而是春秋战国时期先秦儒学中一个较为盛行的观念,来源于从巫史流落民间的儒上们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探讨,《易传》作为当时士人人借《周易》发表其观点的结构,渗透和传达了这一时代思想。另外,“时中”观念并非一个易学专属的概念,而是儒学概念,在儒家早期的经典文本中也都有论及,因此将“时中”的渊源归结《易经》或《易传》,笔者以为都是存在问题的。
    2刘长林:《论中——兼评程、朱对“中”的严重曲解》,《周易研究》,2006年第2期。
    3《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4《礼记·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5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五二,见《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6页。
    1惠栋:《周易述(附:易汉学、易例)》,郑万耕点校,2007年,第624-626页。此点校本正文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而以《皇清经解续编》本参校。二本涉及卦数时多有差异,笔者此处引文据《皇清经解续编》本。
    1晁福林:《“时命”与“时中”:孔子天命观的重要命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张载:《张载集》,章锡琛点校,中华书局,1978年,第183页。
    1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李申、卢光明整理,吕绍纲审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6页。
    1“本体”一词指“本来样态”,而不是指西方哲学中所言“本源之物”。“太虚”与“气”所指不尽相同,但并不是一个派生另一个的关系。详见张岱年:《关于张载的思想和著作》,载于《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张岱年文第3页。
    1张载撰,王夫之注:《张子正蒙》,汤勤福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8页。
    2陈来先生认为,“‘生死一善恶’的问题便构成为船山思想的核心问题。……‘存神尽性’、‘全而归之’在船山晚年已经成为其思想体系中的‘终极关怀’。”“存神尽性的宇宙论意义,便是形死而神不亡,使神无所损益,全归太虚;这已经是一种超道德的、带有准宗教意义的宇宙意识了。”见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3、37页。
    1另可参考韩振华:《王船山美学基础——以身体观和诠释学为进路的考察》,第三章“生死问题与生命超越的美学”及结束语“船山的美学”,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
    1 Roderick M ain:The Rupture of Time, New York:Brunner-Rout ledge,2004.
    2 Robert Aziz:C. G. June's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ynchronici t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 M. D. Faber:Synchronicity:C. G. Jung, 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 Westport, Conn [u.a.1:Praeger,1998.
    3 F. David Peat:Synchronizitat:die verborgene Ordnung, Miinchen:Goldmann,1992; F. David Peat:Der Stein der Weisen:Chaos und verborgene Weltordnung, Munchen:Dt. Taschenbuch-Verl.,1994.
    11905年,爱因斯坦提交了博士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了狭义相对原理。
    2 It was Einstein who first started me of thinking about a possible relativity of time as well as space, and their psychic conditionality. More than thirty years later this stimulus led to my relation with the physicist Professor W. Pauli and to my thesis ofpsychic synchronicity. (Jung 1976:109; see also Progoff 1973:151-2)
    1Synchronismus ist das Vorteil des Ostens, Kausalitat das modeme Vorurteil des Westens.
    2 Since I have seen many other examples of the same kind in which people not concerned were affected, I have invented the word synchronicity as a term to cover these phenomena, that is, things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 moments as an expression of the same time content.
    1 Richard Wilhelm and Carl Gustav Jung; Das Ceheimnis der Goldenen Blute, Zurich:Rascher Verlag,1957. Die Wissenschaft des I Gingberuht nahmlich nicht auf dem Kausalprinzip,ondern auf einem bisher nicht bennaten, weil uns nicht bekannten Prinzip, das ich versuchsweise als Sychronistisches Prinzip bezeichnet habe卫礼贤、荣格:《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通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143页。
    2 Tao kann alles sein; ich benutze ein anderes Wort, um es zu kennzeichnen, es ist armselig genug. Ich nenne es Sychronizitat. Ober Grundlagen der Analytischen Psychologie, loc.cit.
    1 Marialuisa Donati:Beyond Synchronicity:The Worldview of Carl Gustav Jung and Wolfgang Pauli, 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2004,49, pp.707-728. In fact, as a consequence of their (Jung und Pauli) collaboration, synchronicity was transformed from an empirical concept into a fundamental explanatory-interpretative principle, which together with causality could lead to a more complete worldview.
    2 C. G. Jung and Wolfgang Pauli:Atom and Archetype, edited by C. A. Meier, Translated by David Rosco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3 C.G.Jung and Wolfgang Pauli:Naturerklarungund Psyche, Zurich:Rascher & CieAG.,1952.
    4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杨儒宾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49页。“在短暂的演讲中,很遗憾地,我只能粗枝大叶,描绘同时性(同时共感)此种巨大的问题。对此论题想再求深入的人,我愿稍作提示:我有篇照顾更为周延的著作即将发表,题目为‘同时性:一项非因果性的联结法则’。此篇将与W.Pauli教授的著作同收在《自然与心灵的诠释》一书中,一并出版。
    1 Hellmut Wilhelm:"Der Zeitbegriff im Buch der Wandlungen", Eranos-Jahrbuch 20 (1952), Mensch und Zeit 321-348.
    1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杨儒宾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05-250页。文中楷体引文大部分来自杨儒宾的译文,有些句子参照德文原文进行了修改。例如:“就上述所提到的时间和空间在心灵上的相对性而论,也是难以想象的。”杨译文为:“而如果从心灵使时空相对化的观点考虑,此种因果联结甚至是不能理解的。”德文原文:.....unter Beriicksichtigung der oben festgestellen phychischen Relativisierung von Raum und Zeit, auch nicht einmal denkbar ist [Eranos-Jahrbuch 20 (1952), Mensch und Zeit, p.278].英文译文:...where considering the psychic relativity of space and time, such a connection is not even conceivable.
    2 C.G.Jung and Wolfgang Pauli:Naturerklarung und Psyche, Zurich:Rascher & Cie AG.,1952.P2..
    1荣格:《心理类型》,张月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2Roderick Main:The Rupture of Time, New York:Brunner-Rout ledge,2004, pp.144-189.
    1 James Legge trans.: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The Texts of Confucianism, Oxford:Clarendon Press.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16) The Yi King,1899.-XXI,448 S.
    2荣格:《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刘国彬、杨德友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第320页。
    3 Richard Wilhelm:I Ging,'Das Buch der Wandlungen, aus dem Chinesischen verdeutscht underldutert, Jena, 1924.
    4这种影响跟当时欧洲社会的思潮有关系,如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西方的没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1922)一书所揭示的,人们对于欧洲文化有着某种感伤式的末世感,并试图在西方以外的文化中寻找让欧洲文化新生的可能性。
    1关于该译本的具体的一些介绍和说明,可以参见李雪涛《卫礼贤(易经)德译本的翻译过程及底本初探》。
    2荣格:《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通山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140-152页。
    1 Roderick Main:Jung on Synchronicity and the Paranormal, London:Routledge,1997,P81.
    2 Richard Wilhelm trans. The I Chingor Book of Changes.3rd ed., translated from German to English by C. F. Bayn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
    3关于此问题更全面的论述参考拙文《汉学视域中卫氏父子<周易>的译介与研究》,《周易研究》,2008年第4期。
    4 Edward Hacker, Steve Moore and Lorraine Patsco:/Ching: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02. p. ⅹⅳ.
    1该序言原本用德语写成,后来公开的英文版与之有稍许不同。德文稿与英文稿后半部大体相同,前半部分有所差异:德文稿前半部分描述了卫礼贤占卜之事,英文版中将其删掉,而代之以有关“同时共感”问题的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英文版出版的时间与荣格1951年在爱诺斯圆桌会议上发表《论同时共感》,以及1952年和泡利合著著作中的《同时共感:作为一项非因果关联的法则》时间上很接近。
    2即坎卦的第三爻为老阴,老阴变阳爻,得变卦井卦。
    1C. G. Jung and R. Wilhelm: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New York:Causeway Books 1975.141.143.
    2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杨儒宾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09页。
    1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杨儒宾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09-210页。
    1安德烈·巴鲍尔德,他将分析心理学引入了占星术之中。
    1 Letter to Andre Barbault (26 May 1954), Letters, vol.2, p.176. Qualitative time This is a notion I used formerly, but I have replaced it with the idea of synchronicity, which is analogous to sympathy or correspondentia, or to Leibniz's pre-established harmony. Time in itself consist of nothing. It is only a modus cogitandi that is used to express the fluxof things and event, just as space is nothing but a way of describing the existence of a body. When nothing occurs in time and when there is no body in space, there is neither time nor space. Time is always and exclusively 'qualified' by events as space is by the extension of bodies. But 'qualitative time' is a tautology and means nothing, whereas synchronicity (not synchronism) expresses the parallelism and analogy between events in so far they are noncausal. In contrast,'qualitative time'is a hypothesis that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parallelism of events in terms of causa et effectus. But since qualitative time is nothing but the flux of things, and is moreover just as much'nothing'as space, this hypothesis does not establish any thing except the tautology, the fluxof things and events is the cause of the fluxof things, etc.
    1 Barbara Hannah:C.G.Jung. Sein Leben und Werk, Fellbach,1982.
    2鲁尔道夫·奥托(Rudolf Otto,1869-1937),路德派的神学家。
    3 W. McGuire and R. F. C. Hull:C. G. Jung Speaking:Interviews and Encounters, Paris:Editions Buchet ChasteL, 1985. Religious experience is numinous, as Rudolf Otto calls it, and forme, as a psychologist, this experience differs from all other in the way it transcends the ordinary categories of space, time, and causality. Recently I have put a great deal of study into synchronicity (briefly,'the Rupture of time), and I have established that it closely resembles numinous experiences where space, time, and causality are abolished.
    4 Roderick Main:The Rupture of Time, Brunner-Routledge,2004.
    1C. G. Jung, R. Wilhelm:The Secret of the Golden Flower, New York:Causeway Books 1975.141.144.
    1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杨儒宾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07-208页。
    2《左传·僖公四年》:“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3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杨儒宾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08页。
    1荣格:《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通山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144-145页。
    1 Stephen Karcher:Total I Ching:Myths for Change, Time Warner Books,2003, p.12,
    2英国学者保罗·戴维斯(Paul Davies)的名作《上帝与新物理学》(God and the New Phys ics)一书的第六章“精神与灵魂”中,作者将荣格的这句话作为该章的“导引”。
    3 Letter to the Rev. W. P. Witcutt (24 August 1960), Letters, vol.2, p.584.:As you have found out foryourself, the I Ching consists of readable archetypes, and it very often presents not only a picture of actual situation but also of the future, exactly like dreams. One could even define a dream as an experiment of a four-dimensional nature. I have never tried even to describe this aspect of dreams, not to speak of hexagrams, because I have found that our public today is incapable of understanding....I quite agree that the I Ching symbolism can be interpreted like that of dreams.
    1 Letter to B. Baur (29 January 1934), Letters, vol.1, pp.138-139.:The validity of the results of I Ching oracle points to the same peculiar fact. Careful investigation of unconcious shows that there is peculiar coincidence with time, which is also the reason why the ancient were able to project the succession of unconsciously perceived inner contents into the outer astronomical determinants of time.
    1参考.王锟:《熊十力与怀特海本体论之比较》,载于《人文论从》2009年卷。
    1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5页。
    2J.B.科布:《怀特海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相关性》,王盈、曲跃厚译,《世界哲学》,2003年第1期,第27页。
    3黄瑞雄、罗永仕:《怀特海过程哲学新探——中美过程(后现代)哲学高级研讨班综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5页。
    1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页。
    2怀特海指出,早在柏拉图《蒂迈欧篇》中就有关于事物永远处于生成和消灭过程的思想,他提出的过程的观念不过是这种思想的延续和扩展而已。他指出:“哲学史表明,在不同时期支配着欧洲思想的有两种宇宙论,即柏拉图的《蒂迈欧篇》所表达的那种宇宙论以及17世纪以伽利略、笛卡尔、牛顿和洛克为主要代表的宇宙论。”他认为解决执拗一端的办法在于:“把先前的这两种宇宙论结合起来,并且根据自洽性和知识发展的要求作必要的修改。”(同上,第5页)。
    3著名的怀特海研究专家,日本学者田中裕称怀特海为“七张面孔的思想家”,即数理逻辑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柏拉图主义者、形而上学家、过程神学的创始人、深邃的生态学家,以及教育家立场的文明批评家。田中裕:《怀特海有机哲学》,包国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页。
    4科布、格里芬:《过程神学》,曲跃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88年,第177页。
    5怀特海选择主观时间作为其形而上学框架有其自身的考虑。可参考:菲利普·罗斯:《怀特海》,李超杰译,中华书局,2002年,第39-42页。
    1怀特海:《自然的概念》,张桂权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70页。
    2参见A. N. Whitehead:Time, in Proceedings of Six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ilosophy, held by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1926. New York &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1927, pp.59-64.
    3比如,将supersession翻译为“革故鼎新”,语出《周易》之《革》《鼎》;incompleteness翻译为“时间未济性”,语出《周易》之《未济》。这种翻译是否恰切,暂且不论。至少可以表明,怀特海的时间观念与《周易》中的时间观念存在着某种契合。
    4程石泉:《中西哲学合论》,俞懿娴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46、160-161页。
    1黄瑞雄、罗永仕:《怀特海过程哲学新探——中美过程(后现代)哲学高级研讨班综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5页。
    2曾懿娴:《中西时间哲学比较视野下的易哲学——方东美、程石泉论中西时间哲学》,《周易研究》,2008年第4期,第44页。
    2方克立此文最初发表于《周易研究》1992年第4期,后用作唐力权《<周易)与怀特海之间——场有哲学序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一书“序”。
    1希腊人以乾坤为背景,以摹略自然为题材;近代西洋人以无穷宇宙为背景,以戡天役物为题材;中国人以荒远云野、冲序绵邈为背景,以大化流行,物我相忘为题材。俱在说明不同的宇宙观和时空观,会衍出不同的人生观、文化观。参见方东美:《生命的情调与美感》,《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0年,第115页。
    2见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1 (1974),第373-393页。
    3他认为“场”包含两个根本的观念,即从功能上被组织或建构起来的整体与制约此整体而同时又被制约的环境。“场”的构成要素是以“实体”(entities)和“界面”(aspects)这两种性能存在与场中:它们“实体性地”存在于其“相对瞬时”(moment of relativity)中,相互分离,彼此独立:它们“界面性地”存在于“绝对性瞬时”(moment of absoluteness)中。
    4唐力权:《蕴徼论:场有经验的本质》,宋继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黄万盛、李泽厚、陈来、朱维铮、陈少明等:《儒学第三期的三十年》,《开放时代》2008年第1期。
    1程石泉:《易学新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页。
    2同上,第50页。
    3于连:《过程与创造:中国文人思想导论》(Proces oucreation. Une introduction a la pensee des lettres chinois),袖珍版,1996年,第77页。
    1于连:《过程与创造:中国文人思想导论》(Proces oucreation,Une introduction a la pensee des lettres chinois),袖珍版,1996年,第79页。
    2于连这两部书笔者没有见到。这里对于连《周易》解读的介绍,参考了王论跃:《当前法国儒学研究现状》,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原书译文皆从王论跃译出。特此说明。
    1怀特海:《观念的冒险》,周邦宪译,陈维政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1《易经》指上、下经,共六十四卦,由卦名、卦符、卦辞,爻题和爻辞组成。“易传”原为解释《易经》的文章之通称,汉代以来则主要指被称为“十翼”的部分,亦称作《易大传》,即《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当然也有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命名有所差异,例如美国汉学家夏含夷认为,《易经》部分为周代之易,故称为《周易》,而《易传》本身就是经,因而称合称为《易经》,参见其博士论文《周易的成书》(Schaughessy, Edward Louis:The Composition of'the Zhouy i, PhD diss. in Chinese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1983.).
    220世纪初顾颉刚先生结合19世纪末殷墟甲骨的考古发现对周易卦爻辞的年代进行考证,将其基本确定在西周初叶。(《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古史辨》第三册,海南出版社,第24页。)20世纪考古学和文字学的发展,使《易经》卦爻辞的形成年代得到一些补正的可能,然而并未超出顾颉刚先生的考证的大范围。李学勤先生广泛征引文献学、考古学和文字学的资料对《易经》卦爻辞年代进行了补正研究,得出结论:“《周易》经文所见人物及其事迹,确实都是很古老的。经文的形成很可能在周初,不会晚于西周中叶。顾颉刚先生的观点,看来是可信的。”(李学勤:《周易溯源》(增订本),巴蜀书社2006年,第18页)
    3张岱年:《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中国哲学》1979年,第1辑。刘大钧和李学勤先生对这一看法也基本同意,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看法进行了补证,具体可参见《周易概论(修订本)》,巴蜀书社2008年和《周易溯源》(增订本),巴蜀书社2006年。
    4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本文进行的“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陈寅恪语,见其《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一路外,欲考证《周易》的早期文本形态,亦可取《周易》与其他传世早期文本的对勘之路径(如,自20世纪初至今,将《周易》与《左传》、《国语》所载易例作对勘研究者,代不乏人)。要之,此(?)路径皆立足于对中国早期文本进行某种“互文性”(intertextuality)|阅读,以期建构《周易》的早期文本 形态与意义形态。
    1出土的易类文献除与《周易》文本直接相关的以外,还有与一些是占筮材料,如1965年冬至1966年春湖北江陵县出上的望山竹简易筮,1986年11月至1987年1月湖北荆门出土的包山楚墓竹简易筮和1994年5月河北新蔡县出土的竹简易筮。另外,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中的易筮文献,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属于《归藏》体系,本文暂不将这些材料放入本文讨论的范围。
    2参见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7期;晓菡:《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文物》,1974年9月。
    3李学勤:《出土文物与<周易>研究》,《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第9页。
    1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3该符号的用途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具体研究可参见姜广辉:《上博藏楚竹书<周易>中特殊符号的意义》《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第二辑。
    1《四库全书总日提要·经部·易类》卷首:“圣人觉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易》则寓於卜筮。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
    2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术数类》卷首称术数“实皆《易》之支派,附以杂说耳”
    1金德建:《经今古文字考》,齐鲁书社,1986年,第261页。
    1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1章伟文:《试论吴澄易学的理气论思想》,《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
    2可参考杨新勋:《宋代疑经研究》第一章“宋代疑经兴起的原因”,中华书局,2007年。
    3指《经》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和《杂卦》。其中《经》上、下包括已羼入经文的《彖》、《象》、《文言》。
    1舒大刚:《试论宋人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意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51页。
    1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第8页。
    2吴前衡:《传前易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 *本文已发表于2010年第四期《周易研究》。
    1本文是在如下意义下使用《周易》这个名称:《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易经》指上、下经,共六十四卦,由卦名、卦符、卦辞,爻题和爻辞组成;《易传》亦称作《易大传》,即《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海外汉学中“周易”释名和国内易学一样,不同学者理解上有差异,因此具指对象也不一样,翻译也存在差别,如1 I Ching, Yijing, I Ging, Yi King, Zhouyi等,而美国汉学家夏含夷(Edward L. Schaughnessy)认为,《易经》部分为周代之易,故称为《周易》,而《易传》本身就是经,因而称合称为《易经》,参见其博士论文《周易的成书》The Composition of the Zhouyi, PhD diss. in Chinese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1983.本文中,原来音译为“易经”的,凡内容包括经、传,全部译作《周易》。
    2 Richard Wilhelm: I Ging:Das Buch der Wandlungen, aus dem Chinesischen verdeutscht underlaulert, Jena 1924.
    1 Richard Wilhelm:Trans.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3rded. (published in one volume), translated from German to English by C.F. Bayn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
    2 Edward Hacker, Steve Moore and Lorraine Patsco:I Ching: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02. Pxiv.
    3如:《汉学手册》Chinesche Blatter,1927起年改名为Sinica;《中德年鉴》Chinesich-deutscher Almanach,
    4 Richard Wilhelm:Wandlung undDauer. Die Wexsheil des I Ging, Jena 1931, Dusseldorf/Koln.1956.
    1 C.G.Jung:Memories, Dreams, and Reflections, New York:Vintage,1961.p.376
    2 Richard Wilhelm:Lectures on the I Ching:Constancy and Change. Tans. Irene Eber.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1986; U.K. Edition London:Routdlegs & Kegan Paul 1980.
    3 Hellmut Wilhelm: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ans. Cary F. Baynes New York & Evanston:Harpe & Row, Publishers,1960; U.K. Edition London:Routdlege & Kegan Paul,1961,1970,1975.
    4 Hellmut Wilhelm and Richard Wilhelm:Understanding the I Ching:The Wilhelms Lectures on the Book of Chang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ythos Series,1995.
    5 Richard Wilhelm:The Pocket I Ching Translated from German to English by C. F. Baynes. Edited and simplified by W.S. Boardman. Arkana:Pengiun Books.1987. This edition first published by Routlegde and Kegan Paul.1984.
    6 Richard Wilhelm:"The Circulation of Events:As Depicted in the Chinese Book of Changes". Translated by Cary F. Baynes, Spring(1961):244-61; Richard Wilhelm "Death and Renewal", Spring(1962):80-101
    1 Richard Wilhelm: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Cary F. Bay nes "Keeping Still", Parabola:The Magazine of Myth and Tradition.13:4(1988):86-88
    2 Hellmut Wilhelm:Die Wandlung:Acht Essays zum I-Ching, Zurich:Rhein-Verlag,1958.
    3 Hellmut Wilhelm:Die Wandlung:acht Vortrage zum I-Ging, Peking Vetch 1944 (Neuauflage mit neue Vobrwort, Zurich 1958).
    4 Hellmut Wilhelm: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ans. Cary F. Bay nes, New York & Evanston:Harper & Row, Publishers,1960; U.K. Edition London:Routdlege & Kegan Paul,1961,1970,1975.
    1 Stephen Karcher:The Yi Chingand the Ethic of the Image:Reflections at the 1992 Eranos/Uehiro Round Table Session, In Eranos 1992:Jahrbuch-Yearbook-Annales.Vol.61
    2 Rudolf Ritsema and Stephen Karcher.I Ching-The First Complete Translation with Concordance-The Classical Chinese Oracle of Change. Shaftesbury, Dorset, England:Element Books Ltd.,1994. Rochport, Massachusetts, United States:Element Inc..1994. Milton Brisbane. Australia:Element Books Ltd.1994.
    3 Hellmut Wilhelm: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7,p.vi.
    4 Hellmut Wilhelm: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7,p.151
    1 Hellmut Wilhelm:Sinn des I Ging, Munchen 1972.
    2 Hellmut Wilhelm: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7。
    3 Hellmut Wilhelm:"Der ZeitbegrifT im Buch der Wandlungen", Eranos-Jahrbuch 20 (1952), Mensch und Zeit 321-348.
    4 Hellmut Wilhelm:"Das schopferische Prinzip im Buch der Wandlungen", Eranos-Jahrbuch 25 (1957), Der Mensch und das Schopferische,455-475
    5 Hellmut Wilhelm:"Der Sinn des Geschehens nach dem Buch der Wandlungen", Eranos-Jahrbuch 26 (1958), Mensch und Sinn,351-386.
    6 Hellmut Wilhelm:"Die "Eigene Stadt" als Schauplatz der Gestaltung", Eranos-Jahrbuch 29 (1961), Mensch und Gestaltung,207-242.
    7 Hellmut Wilhelm:"Das Zusammenwirken von Himmel, Erde und Mensch", Eranos-Jahrbuch 31 (1963), Der Mensch, Fu'hrer und Gefuhrter im Werk,317-350.
    8 Hellmut Wilhelm:"Wanderungen des Geistes", Eranos-Jahrbuch 33 (1964), Das menschliche Drama in der Welt derldeen,177-200.
    9 Hellmut Wilhelm:The Interplay of Image and Concept in the Book of Changes, in:Eranos-Jahrbuch 36 (1968), Polaritatdes Lebens,32-57.
    1 Hellmut Wilhelm:The Book of Changes in Western Tradition:A Selective Bibliography. Seattle:Institute for Comparative and Foreign Area Studie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75.
    2 Chung-ying Cheng and Elton Johnson:A Bibliography of the 1 Ching in Western Languages, in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14:1(March 1987):73-90.
    3 Edward Hacker, Steve Moore and Lorraine Patsco: I Ching: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2002.
    4 Julian K. Schutskii:Researches on the I Ching, Trans. William L. MacDonald, Tsuyoshi Hasegawa, and Hellmut Wilhel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 U.K.Edition, London & Henley:Routledge & Kegan Paul,1980.
    5 Hellmut Wilhelm:Leibniz and the I Ching, Collectanea Commissionis Synodadis.16:3/4 (March/April,1943): 205-219.
    6 Hellmut Wilhelm:The Sacrifice, Idea and Attitude:Thought from the Book of Changes. Harvest.4(1957) 14-29
    7 Hellmut Wilhelm:1-Ching Oracles in the Tso-Chuan and the Kuo-Yu. 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79(1959):275-80.
    8 Hellmut Wilhelm:On the Oracles Recorded in Tso-Chuan, Hsi 4(656 B.C.), i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91(1971):504-05.
    9 Hellmut Wilhelm:"On Sacrifice in the 1 Ching", Spring(1972):74-89.
    1 Richard Wilhelm:Chinesische Lebensweisheit, Darmstadt 1922. Richard Wilhelm:Die Seele Chinas, Berlin 1926. Richard Wilhelm:"Chinesische Schicksalsbeherrschung', Sinica 1.3 (1925/1927),88-103. Richard Wilhelm: Werden und Wandel des chinesischen Kullurkreises, Potsdam 1927. Richard Wilhelm:"Die Einordnung des Menschenlebens in den kosmischen Verlauf im chinesischen Kulturgebiet", Jahrbuch fur kosmo-biologische Forschung 1 (1928),11-20. Richard Wilhelm:Chinesische Philosophie, Breslau 1929.
    1 T. H. Barrett:Review:Change and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Chinese Religion, Numen,Vol.29, Fasc.2 (Dec., 1982), pp.239-249.
    2傅吾康著、胡隽吟译“德国青年汉学家”,见《中德学志》第三卷第一期(北平1941年3月),第84页。
    3李雪涛:《此心安处即吾乡:德国汉学家付吾康在中国的十三年》,《东亚文化交涉研究》别册第4号。
    4 Kidder Smith:Review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by Hellmut Wilhelm,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39, No.4 (Aug.,1980), pp.805-807.
    1 Edward L. Schaughnessy: Before Confucius:Studies in the Cre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2 Edward L. Schaugfrnessy:1 Ching:the Classic of Changes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the firs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newly discovered second century B.C. Mawangdui texts.) New York:Ballantyne Books,1997
    1 http://www.sinology beijing.net/show.aspx?id= 128&cid=34
    2 http://www.de-cn.net/mag/flm/zh3515038.htm
    *本文发表在《周易研究》2011年第四期,并全文转载于《亚洲研究动态》第十五期(2011年12月)。
    1前苏联或俄罗斯的《周易》研究成果,若是翻译为英语等西语,对西方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著作,仍 然在本文的关注范围之内。例如前苏联汉学家休斯基的《周易研究》(lulian K. Shchutskii:Researches on the 1 Ching, tran. By William L. MacDonald, Tsuyoshi Hasegawa, Hellmut Wilhel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 London & Henley:Rout ledge & Kegan Paul.1980.)。
    1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英国苏格兰汉学家。1839年被英图基督教新教公理宗的伦敦传道会派驻马六甲主持英华书院,1843年随英华书院迁往香港,任英华书院校长。1841年开始着手中国经典的翻译。1870年完成《十三经》翻译,1896年至1897年担任牛津大学第一任汉学教授。英译《周易》1882年在牛津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1899年在英国鸦片商人巅地资助下的中国经典系列中再版。此译本被称为西方易学史上的“旧约全书”。
    2 James Legge trans.:The Yi King, The Sacred Books of China:The Texts of Confucianism, Oxford:Clarendon Press.,1899.
    3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德国神学家、传教士、汉学家。1899年来华传教,后任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曾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在华居住达二十五年之久。在清朝遗老劳乃宣的帮助下翻译了德文本《周易:变化之书》,1924年在耶拿出版,成为西译《周易》的蓝本和典范,被誉为西方易学史上的“新约全书”。
    4 Richard Wilhelm:I Ging:Das Buch der Wandlungen, aus dem Chinesischen verdeutscht underlautert, Jena: 1924.
    5 Richard Wilhelm, Trans.:The 1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3rded. (published in one volume), translated from German to English by C.F. Bayne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1950年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伯林根系列(Bolingen Series)分两卷出版。次年由英国劳特里奇(Routdlege & Kegan Paul)出版社在伦敦出版。1967年发行第三版时,将两卷并合为一卷,并由卫德明增加了序言,特别阐述了《周易》的经典意义,且增加了书目索引。此后,该书一直在英语世界重印和重版,在学术界和民间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6 Edward Hacker, Steve M oore and Lorraine Patsco:I Ching: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02. Pxiv.编著者在绪论《时空中的(周易)》中指出:《周易》的西行始于17世纪,耶稣会的传教士们用拉丁文介绍和翻译《周易》,但直至19世纪西方仍未真正认识到《周易》的核心意义和价值,二战后,《周易》才逐渐引起学术界关注。而西方对《周易》的关注,1950年是不可置疑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便是卫礼贤和拜恩斯版本的《周易》在英语世界的出版。
    1 Edward L. Schaughnessy:The Composition of the Zhouyi, PhD diss. in Chinese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1983.
    2如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中,“易经”虽然指《周易》,但是作为引文书名,为了查阅准确,保持不变。
    1有记载的西方最早读《周易》的人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他在《天主实义》上卷第二篇中引用《说卦》中的“帝出乎震”来解释世人认错天主:“《易》曰:‘帝出乎震’,非天之谓,苍天者,抱八方,何能出于一乎?”这里“天”不是自然之天。他主张以“天主”称呼天主教的“神”,并且认为天主教的“神”早已存在于中国思想之中,中国“五经”之中的“天”和“上帝”本质上和天主教所说的“唯一真神”没有分别。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在华开创了“适应政策”,他们通过结交文人士大夫和统治阶级,以及研习中国古代经典,从而达到传教的目的。关于利玛窦开创耶稣会士在华适应政策,可参考:[美]孟德卫著,陈怡译:《奇异的国度:耶稣会适应政策及汉学的起源》,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第二章“利玛窦开创耶稣会在华适应政策:争取为文人所接受”。
    2第一批来华耶稣会士——罗明坚、利玛窦和龙华民(Nicolas Longobardi,1565-1655)等人都因为没有时间,或只是难以理解而没有深入研究中国哲学和宗教。参考马爱德(Edward J. Malatesta)编:《利玛窦(天实主义)介绍和注解》(Introduction and note to Matteo Ricci:the true meaning of the Lord of Heaven),1985年。
    3张西平:《梵蒂冈图书馆白晋读(易经>文献初探》,《文献季刊》,2003年第3期。
    4其中有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殷铎泽(Prospero Intorcetta,1625-1696),和葡萄牙耶稣会士郭纳爵(Ignatius da Costa,1599-1666)等人。“本书主要编译者虽为殷铎泽,但参与者有郭纳爵等17名耶稣会士,其中意籍会士5人、葡籍会士5人、法籍会士4人、比利时籍会士2人、奥地利籍会士1人,可以说是欧洲宗教界和知识界的鼎力之作。”参见赵晓阳:《传教士与中国国学的翻译》,《恒道》第二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网页:http://ids.cass.cn/Article/20050914153742. asp.
    5实际上只有三书,尚缺《孟子》:一种说法是译者们觉得《孟子》篇幅过长,翻译工程过大,精力有限;另外也有说法,认为《孟子》的诸多说法与基督教的教义相悖,无法调和。例如,“性善论”与“原罪”等。
    1关于这一称谓的背景和含义参考[丹麦]龙伯格著,李真、骆洁译:《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第一章第二节“17世纪神学研究中的古代神学和索引思潮”:第五章第一节“中国索隐学理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2具体研究可以参见[德]柯兰霓:《耶稣会士白晋的生平与著作》,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丹麦]龙伯格著,李真、骆洁译:《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第五章:马若瑟的索引学理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3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420页。
    1 Rump, Ariane:The Darkening of the Light as an Aspect of Evil in the I Ching. Columb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2.
    2 McCaffree, Joseph E.:Bible and I Ching Relationship, illus. Hong Kong & Seattle, WA:South Sky Book Co., Ltd.1982.
    3 Lee, Jung Young; Embracing Change. Postmodern Interprilation on the 1 Ching form a Christian Perspective, Scranton:University of Scranton Press,1994.
    4[瑞士]荣格著,杨儒宾译:《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05-206页。
    5关于这一概念的专门探讨可以参见:Aziz, Robert:C. G. Jung's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ynchronicit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 Roderick Main:Jung on Synchronicity and the Paranormal, London:Routledge,1997; Victor Mansfield:Synchronicity, Science and Soul-Making, La Salle IL:Open Court Press,1995; Ira Progoff:Jung, Synchronicity and Human Destiny, New York:Dell Books,1973; Peat, F. David: Synchronizitat:die verborgene Ordnung,Muchen:Goldmann,1992; Peat, F. David:Der Stein der Weisen: Chaos und verborgene Weltordnung, Munchen:Dt. Taschenbuch-Verl.,1994; M. D. Faber:Synchronicity:C. G. Jung, 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 Westport, Conn [u.a.]:Praeger,1998; Naturerklarung und Psyche.-Zurich: Rascher,1952.-194 S..-C Studien aus dera C.-G.-Jung-Institut Zurich; 4),1952.
    1 Karcher, Stephen:The Yi Ching and the Ethic of the Image:Reflections at the 1992 Eranos/Uehiro Round Table Session, In Eranos 1992:Jahrbuch-Yearbook-Annales.Vol.61
    2 Ritsema, Rudolf and Stephen Karcher. I Ching-The First Complete Translation with Concordance-The Classical Chinese Oracle of Change. Shaftesbury, Dorset, England:Element Books Ltd.,1994. Rochport, Massachusetts, United States:Element Inc.,1994. Milton Brisbane, Australia:Element Books Ltd.1994.
    3其代表作如Hook. Diana ffarington:The I Ching and Mankind. London, Boston and Henley: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5. Hook,Diana ffarington:The I Ching and its Associations,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1980. Hook, Diana ffarington:The I Ching and You, Dutton,1973. Routledge; New edition (December 1985.) Siu, R.G.H. The Man of Many Qualities:A Legacy of the I Ching,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 1968. Sloane, Don Bald F. T'ai Chi and the I Ching:the Chinese System of Yoga the Hexagram of Peace, Published by the Solar T'ai Chi Committee of the Universal Great Brotherhood, St. Louis, MO.1976. Kleinjans, Everett. Living in Harmony with the I Ching. Singapore: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1989. Collins, Roy. The Fu Hi's I Ching:The Early Heaven Sequence, Lanham, 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3.与《周易》相关的其他著作则有Bolen, Jean Shinda:The Dao of Psychology:Synchronicity and the Self. First Harper & Row Paper edition.1982. Combs, Allan and Mark Holland:Synchrinicity:Science, myth, and Trickster. New York:Marlowe & Company.1996.
    4 Edward Hacker, Steve Moore and Lorraine Patsco:I Ching: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r Routledge,2002.
    5 Govinda, Lama Anagarika: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I Ching:The Book of Transformations, San Franciso: Wheelwright Press,1981.
    1马若瑟对《周易》颇感兴趣,曾通过《易经》卦爻辞史料考证,断定中国纪年体古史比其他各国历史的可信度高。著有L'an-quite des chinios prouvee par lesmounments(《中国古史实证》)等七部汉学著作。
    2参考Bent Nielsen, A Companion to Yi jng Numerology and Cosmology:Chinese Studies of Images and Numbers from Han to Song, London, New York, etc.:Routledge-Curzon,2003, P.ⅴⅹⅰ
    3 Iulian K. Shchutskii:Researches on the I Ching, tran. By William L. MacDonald, Tsuyoshi Hasegawa, Hellmut Wilhel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 London & Henley:Routledge & Kegan Paul,1980.
    1 Richard John Lynn. The Classic of Changes: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I Ching as Interpreted by Wang Bi,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4.
    2 Smith, Kidder, Jr., Peter K. Bol, Jpseph A. Adler, and Don J. Wy art. Sung Dynasty Uses of the I Ch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3 Tze-ki Hon:The Yying And Chinese Politics:Classical Commentary And Literati Activism in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960-1127.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New York Press,2005.
    4 Ng. Wai-ming:The I Ching in Tokugawa Thought and Culture,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0.
    1Lik Kuen Tong:The Concept ofTime in Whithead and the I Ching,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1, Nos3/4, (Dordrecht/Boston: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4):382. Linyu Gu:Time as Emotion versus Time as M oralization:Whitehead and the Yijing,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25, no.2 (1998):209-236.
    2 Chung-y ing Cheng:Confucius, Heidegger,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1 Ching:A Comparative Inquiry into the Truth of Human Being,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37, No.1 (Jan.,1987), pp.51-70.
    3成中英:《(周易)位与时的现代意义及C理论的发展》,《易学本体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或参见:《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台北:东大书局(台北),1995年。
    4某种程度上而言,国内《周易》研究中的“科学易”主要来自西方的鼓舞。西方学者在他们对《周易》略有了解之后,便惊讶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重大的科学发现原来在《周易》中有着惊人的契合,这极大的煽动了国人对于祖宗文化遗产的自豪感。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与其说这是一种影响,毋宁说是一种印证而已。那些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的重大发现,二进制、量子力学、DNA等与其说是《周易》启发了他们,不如说他们重新发现了《周易》。莱布尼兹(Gott 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从传教士白晋处得到邵雍的卦序图,发现其与二进制之间的惊人相似。李约瑟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涉及到《周易》。另外德国学者马丁·肖恩贝格(Martin Schonberger)1973年在慕尼黑出版了《生命之迷锁:<周易>生命起源的宇宙模式》,该书1979年在美国出版了英文本。此类著作还有如《周易与DNA:生命之道》等。另外还有关注《周易》与天文历法方面的研究。
    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大出版社,1999年。
    邵雍:《邵雍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朱熹:《朱子全书》(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李光地编,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M],刘大钧整理,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王夫之:《船山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
    黄宗羲撰,郑万耕点校:《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惠栋撰,郑万耕点校:《周易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胡自逢:《周易郑氏学》[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69年。
    胡自逢:《先秦诸子易说通考》[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
    李镜池:《周易探源》[M],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方东美:《生生之德》[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年。
    尚秉和:《周易尚氏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周大利:《周易要义》[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顾颉刚编:《古史辨》[G],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李镜池:《周易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屈万里:《先秦汉魏易例述评》[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胡朴安:《周易古史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丁绵孙:《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戴琏璋:《易传之形成及其思想》[M],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唐力权:《周易与怀特海之间:场有哲学绪论》[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9年。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王振复:《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
    王振复:《周易的美学智慧》[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李周龙:《易学窥馀》[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胡自逢:《易学识小》[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李焕明:《易经的生命哲学》[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
    唐华:《易经变化原理》(华夏思维研究系列丛书)[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周易编》第十册[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胡自逢:《程伊川易学述评》[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程石泉:《易辞新诠》[M],台北:文景书局,1995年。
    朱伯昆:《易学哲学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李焕明:《比较易学论衡》[C],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程石泉:《易学新论》[M],台北:文景书局,1996年。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冯时:《星汉流年:中国天文考古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杭辛斋:《学易笔谈、读易杂识》[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
    唐力权:《怀特海机体哲学之批判的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王新华:《周易系辞传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修订本)[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杨庆中:《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黄沛荣:《周易彖象传义理探微》[M],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唐力权:《蕴徼论:场有经验的本质》[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郑衍通:《周易探原》[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建构》[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曾春海:《易经的哲学原理》[M],文津出版社,2003年。
    朱伯昆主编:《周易通释》[G],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
    程石泉:《易学新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博:《易传通论》[M],台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大钧:《今、帛、竹书<周易)综考》[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吴克峰:《易学逻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陈鼓应,赵建伟注译:《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修订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刘大钧:《纳甲筮法讲座》[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学勤:《周易溯源》[C],重庆:巴蜀书社,2006年。
    刘纲纪:《(周易)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黄庆萱:《周易纵横谈》[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振复:《大易之美:周易的美学智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吴国盛:《时间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杨树达:《周易古义》[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成中英:《易学本体论》[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银树:《辨析<易传>哲学思想之本旨与衍义》[M],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零:《中国方术正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李零:《中国方术续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梁韦弦:《汉易卦气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高怀明:《先秦易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高怀明:《两汉易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高怀明:《宋元明易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程石泉:《中西哲学综论》[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程石泉:《中西哲学合论》[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先刚:《永恒与时间——谢林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廖名春:《帛书<周易)论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刘大钧:《周易概论》(增补本)[C],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
    郑吉雄:《易图象与易诠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吴前衡:《(传)前易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
    张其成:《张其成讲读<周易)象数易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林文钦:《<易传)之变易思想研究》[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赵中伟:《周易“变”的思想研究》[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潘雨廷著,张文江整理:《周易虞氏意象释易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方东美:《生生之美》[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方东美:《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M],匡钊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谢绣治:《魏晋象数易学研究》(上、下)[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0年。
    常玉芝:《商代宗教祭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Swanson, Gerald William:The Great Treatise:Commentary Tradition to the Book of Changes. PhD dis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74.
    Edward L. Shaughnessy:The Composition of the "Zhouyi". Stanford University, PH.D.1983
    Adler, Joseph Alan:Divination and Philosophy:Chu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I Ching, PhD diss. in Religious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1984.
    赵伟中:《(周易>“变”的思想研究》[D],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3年。
    尹任圭:《易经之“生生”思想研究》[D],台湾私立辅仁大学,1993年。
    林文钦:《(周易>时义研究》[D],高雄师范大学,1995年。
    Linyu Gu:Time and Self in Whitehead, Yi and Ten:A Comparative Study, Ph.D. diss.,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1998.
    Chang, Wonsuk:Time and Creativity in the "Yijing". Ph.D. diss., University of Hawaii,1999.
    彭涵梅:《邵雍元会运世说的时间观》[D],台湾大学,2003年。
    Ko, Young Woon:Synchronicity and Creativity:A Comparison between C. G. Jung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on Causality, PhD. diss., "Vanderbilt University,2004.
    李实胜:《(周易>“时空”观之研究》[D],国立台湾大学,中国哲学,1973年。
    林文钦:《易传之变易思想研究》[D],高雄师范大学,中国文学,1984年。
    李淑子:《周易之“时中”思想研究》[D],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1992年。
    刘子健:《(周易)之“时”观》[D],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1992年。
    彭涵梅:《周易时间观》[D],台湾大学,哲学系,1996年。
    吴相直:《(周易)“因果”与“时位”关系的政治观》[D],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2001年。
    李鸿儒:《周易爻变思想研究》[D],东吴大学,中文系,2002年。
    涂世元:《元代易学的时位观》[D],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2年。
    张宜:《(周易>时空观与中国古典美学》[D],武汉大学,中国古典美学,2004年。
    姜颖:《论(周易)时的哲学思想》[D],辽宁大学,中国哲学,2006年。
    游婷光:《以<周易)为基础论儒家的“时中”观》[D],东海大学,2007年。
    李康:《(周易>时空一体叙述思维模式》[D],西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8年。
    高秋芬:《(周易)的时间观念与生命周期研究》[D],台湾师范大学,2009年
    [法]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德]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8年。
    [法]路易·加迪等:《文化与时间》[C],郑乐平、胡建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日]中村元:《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M],陈俊辉、结构群译,台北:志龙印刷有限公司,1989年。
    [意]维柯:《新科学》(全2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英]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M],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德]卡西尔:《神话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美]艾兰:《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德]珀佩尔:《意识的限度:关于时间与意识的新见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法]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美]艾兰:《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M],杨民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瑞]荣格:《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英]怀特海:《自然的概念》[M],孙桂权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美]艾兰:《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M],张海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怀特海:《过程与实在——宇宙论研究》[M],杨富斌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
    [法]西尔维亚·阿加辛斯基:《时间的摆渡者》[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
    [英]彼得·奥斯本:《时间政治:现代性与先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法]爱弥儿·涂尔干、马塞尔·莫斯:《原始分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法]保罗·里克尔:《恶的象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金白荔·帕顿等主编:《巫术的踪影:后现代时期的比较宗教研究》[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法]吉尔·利波维兹基、塞巴斯蒂安·夏尔:《超级现代时间》[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法]列维—斯特劳斯《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与传承》[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班大为:《中国上古史实揭秘:天文考古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英]帕特里克·贝尔特:《时间、自我与社会存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德]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M],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英]怀特海:《思维方式》[M],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美]霍尔:《无声的语言》[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英]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李步楼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Samuel Alexander:Time, Space and Deit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0。
    Hellmut Wilhelm: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ans. Cary F. Baynes, New York & Evanston: Harper & Row Publishers,1960.
    Joseph Needham:The Grand Titration:Science and Society in East and West, Toronto and Buffal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9.
    Carl G. Jung:Synchronicity:An 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 Trans, by R. F. C. Hull. Princeton NJ.:Bollingen Seri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
    McCaffree Joseph:Divination and Historical Allegorical Sources of the I-Ching. Los Angeles: MIniverse:Miniverse Sevice.1967.
    Jiff Zeman ed.:Time in science and philosophy: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some current problems, Amsterdam:Elsevier,1971.
    J. T. Fraser, F.C.Haber, and G.H.Muller, ed. The study of Time, Berlin, Heidberg 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72.
    Ira Progoff:Jung, Synchronicity, & Human Destiny:Noncausal Dimensions of Human Experience. New York City:The Julian Press, Inc.1973.
    J.T.Fraser and N. Lawrence, ed. The study of Time II, Berlin, Heidberg New York, Sprmger-Verlag,1975.
    Diana ffarington Hook:The I Ching and Mankind, London, Boston and Henley: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5.
    Mi lie Capek ed.:The concepts of space and time:their structure and their development, Dordrecht:Reidel,1976.
    John Earman edi:Foundations of space-time theories, Minneapolis:Univ. of Minnesota Press,1977.
    Hellmut Wilhehn: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7.
    Wallace Andrew Sherrill, Wen-kuang Chu:An Anthology of I Ching, London, Boston, Melbourne and Henley: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7.
    Nigel Richmond:Language of Lines:The I Ching Oracle, London:Wildwood Hause.1977.
    J.T.Fraser, N. Lawrence and D. Park, ed. The study of Time Ⅲ,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berg New York,1978.
    J.T.Fraser:Time as conflict:a scientific and humanistic study, Basel & Stuttgart:Birkhauser,1978.
    Martin Schonberger:The I Ching & the Genetic Code. Trans D.Q. Stephensoa New York:ASI Publisher,Inc.1979.
    Iulain K. Schutskii:Researches on the I Ching, Trans. William L. MacDonald, Tsuyoshi Hasegawa, and Hellmut Wilhel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
    Richard Wilhelm, Lectures on the I Ching:Constancy and Change. Tans. Irene Eber.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9.
    Marie-Louise Von Franz:On Divination and Synchronicity, Canada:Inner City Books.1980.
    J.T.Fraser, N. Lawrence and D. Park, ed. The study of Time Ⅳ,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berg New York,1981.
    Lama Anagarika Govinda: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I Ching, San Franciso:Wheelwright Press.1981.
    Joseph E. McCaffree:Bible and I Ching Relationship. illus. Hong Kong & Seattle, WA:South Sky Book Co., Ltd.1982.
    J. T. Fraser, NathanielLawrence, and F. C. Haber, Time, Science 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West The S tudy of Time Ⅴ, Amherst:The University ofMassachusetts Press,1986.
    F. David Peat:Synchronicity:The Bridge Between Matter and Mind, Toronto, New York, London:Bantam Books,1987.
    Steve Moore:The Trigrams of Han:Inner Structures of the I Ching, England:The Aquarian Press,1989.
    Everett Kleinjans:I Ching-Book of Symbolic Communication, Singapore: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1989.
    Kidder Smith, Jr., Peter K. Bol, Jpseph A. Adler, and Don J. Wyatt:Sung Dynasty Uses of the I Ching,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Robert Aziz:C. G. Jung's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ynchronicity, Albany, NY:State Univ. of New York Pr.,1990.
    F. David Peat:Synchronicity:The Philosopher's Stone:Chaos, Synchronicity and the Hidden Order of the World. New York:Bantam Books,1991.
    Milic Capek ed.:The new aspects of time:its continuity and novelties; selected paper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Dordrecht:Kluwer,1991.
    Richard M. w. Ho:Where Cross-fertilization Fails:A short Critique of the Wilhelm/Baynes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s, In Interpreting Culture through Translation:A Festchritt for D. C. Lau, ed.Ames, Roger T., Chan Sin-Wai, and Mau-sang Ng. Hong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1.
    Stephen Karcher:The Yi Ching and the Ethic of the Image:Reflections at the 1992 Eranos/Uehiro Round Table Session, In Eranos 1992:Jahrbuch-Yearbook-Annales.Vol.61.
    Jung Young Lee:Embracing Change:Postmodern Interpritation on the I Ching form a Christian Perspective, University of Scranton Press,1994.
    Chun-chieh Huang and Erik Zurcher ed.: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 Leiden:E.F.Brill, The Netherlands,1995.
    Hellmut Wilhelm, Richard Wilhelm:Understanding the I Ching:The Wilhelms Lectures on the Book of Chang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Carl G. Jung:Jung on Synchronicity and Paranormal. Readings selected introduction by Roderic Main. London:Routledge.1997.
    Edward L. Shaughnessy:Before Confucius:Studies in the Cre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New York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Cyrille Javary:Understanding the I Ching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Kirk McEIhearn. Boston & London:Shamabhala Publications, Inc.1997.
    Stephen Karcher: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Divination, Shaftesbury, Rockport & Brisbane:Element.1997.
    Stephen Karcher:Divination, Synchronicity and Fate. Guild Lectures No.263. Published in a Pastoral Psychology, London, England.1998.
    M.D. Faber:Synchronicity:C. G. Jung, 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 Westport, CT:Praeger, 1998.
    Richard Gottshalk, trans. Divination, Order and the Zhouyi, Lanham Marylan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9.
    Edward Hacker, Steve Moore and Corraine Patsco:I Ching: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Routledge,2002.
    Jack M. Balkin:The Laws of Change:I Ching and the Philosophy of Life, New York: Schocken Books,2002.
    Stephen Karcher:Total I Ching:Myths for Change, Time Warner Books,2003.
    Bent Nielsen:A Companion to Yi jing Numerology and Cosmology:Chinese Studies of Images and Numbers from Han to Song, London, New York, etc.:Routledge-Curzon,2003.
    Roger Me Lure ed.:The Philosophy of Time:Time before Times, Routledge,2005.
    Chun-chieh Huang and John B. Henderson ed.:Notions of Time i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Hong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2006.
    Harry Schumann:Die Seele und das Leid:vom Mysterium des Gluckssinns im Dasein, Dresden: Carl Reiβner Verlag,1922.
    C.G.Jung und W.Pauli:Naturerklarung und Psyche, Zurich:Rascher & Cie AG.,1952.
    Franz Josef Brecht: Vom Menschlicen Denken:Beitrage zur Grundlegung einer pilosophischen Anthropologie, Heidelberg:Verlag Lambert Schneider,1961.
    Martin Heidergger:Sein und Zeit, Tubingen:Max Niemeyer Verlag,1967.
    Marie-Louise von Franz:Zahl und Zeit, Stuttgart:Ernst Klett Verlage,1970.
    Richard Wilheim (ubersetzt):I Ging:Text und Materialien, KoIn Eugen Diederichs Verlag GmbH & CoKG.,1973.
    Norbert Elias:Uber die Zeit. Arbeiten zur Wissenssoziologie Ⅱ, Frankfurt am Main,1984.
    F. David Peat:Synchronizitdt:dieverbogene Ordnung, Munchen:Der Goldmann Verlag,1987.
    F. David Peat:Der Stein der Weisen:Chaos und verborgene Weltordnung, Mu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