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制度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一个制度一般包括文化、规范、载体和机制四大基本要素。民主本身就是一种国家制度。它的基本内涵是人民的权力。在经过了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冲击之后,民主政治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普遍的认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特征是政党政治。政党在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国家政权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作为国家制度的一个方面,政党制度也包括制度文化、实体规范、运行机构和运作机制四大要素。
     从宽泛的意义上讲,民主可以分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基本形式。尽管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协商民主是1980年代以后才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但是,协商民主的理念和实践像民主本身一样古老。因此,民主内含着协商。协商民主既可以发生于公民社会领域,也可以发生于国家政治领域。在政党政治成为世界潮流的今天,尽管各国实行不同的政党制度,但不同政党之间的协商则日渐重要。
     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政党制度本质上就是一种协商民主制度。中国政党协商民主制度是受到社会政治文化支持和国家法律确认的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中,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广泛考虑公共利益的基础上,为克服执政党的有限理想,在“重大方针”和“重要问题”上通过平等和自由的讨论达成基本的共识,从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以科学性和合法性,并推动决策的顺利执行。
     中国政党协商民主制度缘起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定的政治生态环境,正式确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在新中国近60年的历史上,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以把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分为两大历史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1949年10月1日到1956年为顺利发展阶段;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到文革爆发为曲折起伏阶段;十年文革是基本停滞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大致以中共中央1989年意见的出台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之前主要是通过政策恢复和发展政党协商民主;之后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轨道的时期。
     在规范的意义上,中国政党协商民主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有助于克服中共有限理性、实现科学决策;代表公民参与政治、维护社会稳定;强化国家政治监督、规约政治权力: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历史合力:增强政治合法性、强固中共执政地位。同时,在协商主体、协商客体、协商原则、协商场域和协商结果等基本要素方面也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其协商方式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协商民主。因而,中国政党协商民主制度体现出自身的特征。
     在经验的层面上,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执政党和参政党对建设政党协商民主的文化体认还有待加强;在实体规范建设方面,政策性规范偏多,国家意志层面的实体规范过于宏观;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组织机构都还有待完善:在运作机制建设方面,政党协商的程序和协商效果的评价机制都需要健全。
     中国政党协商民主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有着悠久的政治文化基础。在西方协商民主日渐兴起、尤其是在政党协商日渐显现的背景下,为了应对外在的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主要应该从培育制度文化、制定实体规范、健全运行机构和完善运作机制四个方面入手予以全面推进。
Institutions are the code to bound people's behavior. In general sense, an institution includes four basic elements: culture, norms, carrier and mechanism. Democracy itself is a kind of state institution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democracy is the people's power. After three waves' shock of democratization, democracy has won widespread recognition in the world. The core feature of modern democracy is the party politics. Political party, in essenc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particular class interests. It is a political organization composed of the political backbone of class, and its objective is to seize the state political power or to consolidate the state power. As an aspect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political party institution also includes four elements, that is, political culture, substantive norms, operating agencies 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broad sense, democrac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basic forms. One is electoral democracy, the other i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Fro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point, although it is only a democratic theory rose after the 1980s,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as old as democracy itself. Therefore, democracy includes deliberati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n occur in the field of civil society and in the state's political field. Party politics has become the world trend today. Although different political party institutions have been take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deliberation among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 is increasing important.
     Our political party institution is the 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Led by the CPC today. It is a kind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stitution in essence. The political partie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today (the CPPDD) is a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which is supported by the socio-political culture and is confirmed by state law. Thi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has a precondition of upholding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and a basis of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ublic interest extensively. In which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o overcome the bounded rationality and to reach a basic consensus in the 'major principles' and the 'important issues',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democratic parties discuss equally and freely, which give legitimacy and scientific to legislative and decision-making and make them implement smoothly.
     This institu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of the political ecology in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formally established in the tim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In the last nearly 60 years, signing to the Third Plenum of the 11th Party Congress, the CPPDD par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historical periods: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the new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first period can roughly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rom October 1, 1949 to 1956 is the smooth development stage; from the beginning of Anti-Rightist expansion in 1957 to the outbreak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s the tortuous and ups-and-downs stage; it is a stagnation stage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political partie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onstru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it is recovered and developed mainly by View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Adhering to and Improving the CPC-led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System before 1989; after that it is institutionalized.
     In the standard sense, the CPPDD has its important value. It can help the CPC to overcome the bounded rationality and to get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s; can be on behalf of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and safeguard social stability; can enhance the state's political oversight and to statute the political power; can integrate the social forces and format the history forces together; can increase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consolidate the CPC's ruling statu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its own requirements in the deliberative participants, the deliberative object, the deliberative principle, the deliberative places and the deliberative results. Its form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sense of the other kind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s a result, the CPPDD embodie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xperience sense, the CPPDD construc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 However, there are many areas can be improved. In cultural building, the value recognition has yet to be enhanced by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participating parties; in the substantive norms, the proportion of policy is too high and the state will regulates too macro; in the organizational building, the agencies of the CPPCC and the organizations of democratic parties have yet to be perfected; i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building, the procedures an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have yet to be improved.
     The CPPDD building has a relatively long history and a good tradition, and it also has a long political cultural foundati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growing up, and especially political parties' deliberation is increasing daily in the West. When we face such situation, in order to deal with external challenges, we must further promote the CPPDD building. Now we must comprehensively push it forward by fostering political culture, developing the substantive norm,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agencies and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引文
1 本文往往用政党协商民主代指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民主制度。这既是为了行文流畅和避免表述冗长,也是因为民主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民主”和“民主制”在列宁的原文中是同一个词,译法不同,意思没有差别(参见张慕良:《列宁如何淡党的民主(制)》,《学习时报》2007年12月10日)。同时,对中国的民主党派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民主党派就是指除了中共以外的八个民主党派;广义的民主党派则包括无党派人士。这在1949年6月19日周恩来在《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与实质》的讲话中是很清楚的。因此,下文中如果不作明确交待,一般用广义的民主党派概念。这当然也是出于行文流畅和避免表述冗长的考虑。
    2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5 王中汝:《利益分配、社会协商与和谐社会》,《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7期。
    1 王洪树:《协商民主的缺陷和面临的践行困境》,《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 陈昌福:《关于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政治协商问题的思考》,《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 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4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页。
    5 唐皇凤:《理想化与民主化——西欧现代制度文明成长的内在机理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 引自[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7 引自[美]罗斯金等著:《政治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161页。
    8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1 何增科:《公民社会是否就是“公民的社会”》,《解放日报》2006年9月11日。
    2 高丙中:《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2期。
    3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总第15期。
    4[澳]约翰·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92-96页。
    5 郭淑清:《协商民主: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6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活动情况还可以参见何包钢,朗友兴:《协商民主在中国基层的深化》(《学习时报》2008年3月10日)等。
    1 《浦东“市民议政会”每月一次》,http://news.sohu.com/20070406/n249251698.shtml
    2 新华网2008年4月4日下载.http://www.xinhuanet.com/zhibo/20050927/wz.htm
    3 如激发和提高了农村基层群众的民主参与意识,促进了村民权利表达和利益保障机制的巩固;推动了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治理的转型,促进了村两委关系和党群、干群关系的协调;拓展和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培养和提高了农村干部队伍索质,促进了具有推进村级民主治理经验和理性的乡村社会精英的成长(参见王应有:《村级民主听证会制度的演进、成效和面临的问题》,陈剩勇。何宝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249页)。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5 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页。
    6[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生活·读·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9页。
    1 庄聪生:《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2 徐久刚,冯进成,刘润民著:《中国民主政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4、82-83页。
    3 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181页。
    5 也有学者们将其翻译成审议民主、商谈民主、商议式民主、慎议民主等。本文使用协商民主的翻译方法。
    1[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导言》,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3 Jon Elster Edited,'Introduction'.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8.
    4 Jon Elster Edited,Deliberative Demo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63.
    1[美]乔治·M·瓦拉德兹:《协商民主》,何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2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3 Joshua Cohen.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A].James Bohman.William Rehg.Deliberative Democracy: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The MIT Press,1997.pp.22-73.需要指出的是,科恩是把协商民主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联系起来论述的.
    4[加]马克·E.沃伦:《当前参与型民主的意义何在》,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61页.
    5[美]阿米·古特曼和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葛水林,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1[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18页.
    2 3B模式试图采用社会科学去在类似的实验中(发现)究竟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协商民意,并把这个协商结论放进现实公共对话或现实政策进程之中进行验证。协商民意测验提供公众在多种情况下可能考虑到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过程的每个方面都被设计为信息促进和协商平衡。在做这样一个最初的调查后,参与者将会被邀请参
    1[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导言》,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3 沙勇忠等编:《2005中国政治报告》,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引自王进芬:《群众路线的创新与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4 齐卫平:《协商民主与政党和谐》,《联合时报》2006年11月17日。
    5 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6 林尚立:《协商政治与中国的政治形态》,《人民政协报》2006年12月25日。
    1 朱勤军:《协商民主与和谐政》,《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 刘务勇:《协商民主:一种新的民主观》,《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2期。
    3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4 童庆平:《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民主要素论析》,《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8期。经过细分析,现在我们认为,协商原则应该是一个要素,而协商方式则不是要素。具体分析参见下文。
    5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4年第3期。
    6 陈家刚:《谈谈协商民主理论》,中国政府创新网2006年7月30日下载。
    7 庄聪生:《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1 王道坤:《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 张献生.吴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3 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8213/28144/28156/1905669.html
    1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37页。
    2[美]阿瑟·S·雷伯:《心理学辞典》,李伯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701页。
    3[美]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4 罗维:《公共理性与社会和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页。
    6 张逸云,詹世友:《从公共意志到公共理性——对西方政治伦理发展的鸟瞰式论述》,《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7 哈贝马斯使用的是“交往理性”。但是,“交往理性”也是“理性之公共使用”(参见万俊人、徐友渔等:《公共哲学论》,《江海学刊》1998年第3期)。所以,交往理性也就是公共理性。
    1 罗维:《公共理性与社会和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5 秦德君:《政治设计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1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4页。
    2[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95-396页。
    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4[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6页。
    5[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2页。
    6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7 李君如:《中国能够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北京日报》2005年9月27日。
    1 浦兴祖:《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总序》,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1日。
    4 引自[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段保良,文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5[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段保良,文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104页。
    1[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30页。
    2 胡盛仪,陈小京,田穗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1页。
    3 胡盛仪,陈小京,田穗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5页。
    4 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何在?》,《新华文摘》2007年第7期。
    1 李君如:《协商民主:重要的民主形式》,《世界》2006年第9期。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3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做客强国谈协商民主》,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54155/57487/4625123.html
    4 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何在?》,《新华文摘》2007年第7期。
    5 Deliberative Democracy.Edited by Jon Elst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1.
    6 The Blackwell Guide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Edited by Robert L.Simon,Blackwell Publisher,2002,pp.221-235.
    7[美]詹姆斯·S.菲什金:《协商民主》,王文玉译。陈家刚主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4页。
    8[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刘利圭,丁耀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1 汪行福:《通往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2 肖其明,梁莹:《话语民主理论:渊源与发展》,《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3 陈家刚主编:《<协商民主>代序》,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3页。
    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页。
    5[美]詹姆斯·S.菲什金:《协商民主》,陈家刚主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5-28页。
    6 本段内容参阅了陈家刚的《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特此致谢。
    7 David Miller,I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Unfair to Disadvantaged Group.s? 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New Perspectives.Edited by Maurizio Passerin D'entreves,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P.201.
    8 a Carolyn Hendriks,The Ambiguous Role of Civil Society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Refereed Paper Presented to the Jubilee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asian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Canberra,October 2002.
    1 Christian Hunold.Corporatism,Pluralism and Democracy:Toward a Deliberative Theory of Bureaucratic Accountability.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Vol.14,No.2,Blackwell Pubilshers,2001.
    2 Jorge M.Valadez,Deliberative Democracy,Political Legitimacy,and Self-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USA Westviow Press,2001.P.30.
    3 Joshua Cohen,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Deliberative Democracy: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Edited by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The MIT press,1997.P.67.
    4 Maeve Cooke,Five Arguments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Political Studies,2000,Vol,48,pp.947-969.
    5 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6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1 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3[澳]约翰·德雷泽克:《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王大林译。《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在中文里面,领域可以是就内容、范围而言的,比如研究领域。而德雷泽克在这里使用的是P.laces,所以我们认为,直接用场域而不用领域来表达更为贴切。
    1 参见陶文昭:《协商民主的中国视角》,《学术界》2006年第5期。
    2[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38页。
    3 在陈家刚先生看来,公共利益和共识分别是协商民主的两个要素(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我们觉得可以进一步讨论。因为在公共利益、协商结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确切点说,公共利益既是协商民主的目标,也是协商结果的内容和抽象概括.协商结果则是公共利益的表现形式。
    4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5 James Bohman.Public Deliberation:Pluralism,Complexity and Democracy,The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1996.p.99.
    6[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1 这里的宏观协商与微观协商不同于西方学者所说的宏观协商与微观协商。亨德里克斯是从公民社会在协商民主中的角色来划分宏观协商与微观协商的。他指出:“关于公民社会的角色,协商民主论者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微观协商理论家和宏观协商理论家的不同认识。前者集中诠释释协商程序的理想条件,这种理论主要讨论协商应该包括谁,并没有在本质上涉及公民社会;后者强调非正式的、发生在公民社会中的散漫的(discursive)协商形式,他们主要关注非组织的开放式交流在协商政治中的作用。”(参见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德雷泽克则从协商民主所由发生的场域来区分微观协商和宏观协商。他把协商民主可能发生的场域分为国家制度、特设论坛、公共领域。在“商讨模式”方面,“国家制度内的协商有时会远离协商民主所通常要求的那类普通公民的一切信急输入。出于这些忧虑,近来出现了一项新的研究内容,就是寻求创建专门地表达协商意图的新协商制度,并尽量使政治中更具战略性和竞争性的内容靠边站。这些新制度要超越公共集会和磋商实践,以便于培养论坛的协商与包容精神。这样的新制度本质上有两种类型:外行公民协商和派性协商。”“商讨模式为协商寻求的是‘微观'制度。”不同于国家制度和特设论坛这两个协商场域。“第三种称为‘宏观'的方案不是把协商建立在狭小的的封闭空间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更为开阔的公共领域的对话基础之上。”(参见[澳]约翰·S.德雷泽克著:《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王大林译。《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 Jon Elster.Deliberative Demo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63.
    3[澳]卡罗琳·亨德里克斯:《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陈家刚主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26页。
    1 在英文中,“system”与“institutions”都可以理解为制度,但二者在词义上又有一些差别。“system”有系统、体系、体制等含义:“institutions”则有公共机构、协会、学院等含义。西方经济学中的制度一般都使用“institutions”。制度经济学就被称为“institutional economics”。本文认可institutions的使用。
    2 引自[英]罗杰·巴克豪斯:《现代经济分析史》,晏智杰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2页。
    3 引自[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4 North,Dougass.'Institutions'.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1.5(Winter):97.
    5 引自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4页。
    6[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林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0页。
    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4页。
    8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3页。
    9[美]S.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页。
    1 引自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2 《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3 North,Dougass.Transaction Costs,Institutions,and Economic History.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984.140(March):9?.
    4 引自[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陈建波,郁仲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98页。
    5 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116页。
    6 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121页。
    1 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0页。
    2 杨俊一等:《制度哲学导论——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81页。
    1 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157页。
    2 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3 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4 张献生:《切实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程序化建设》,《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 引自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4页。
    2 杨子云:《参与式预算推动地方政府治理革新——访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中国改革》2007年第6期。
    3[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思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4 王明方:《论机制建设与创新》,《文汇报》2005年12月12日。
    5 孙志明:《政党民主化建设探微》,《领导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期。
    6 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265页。
    7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1 引自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4页。
    2 引自梁红:《西方政党制度理论简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7期。
    3 引自权伟太:《执政党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4 《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
    5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35页。
    6 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5页。
    1[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2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3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44页。
    4 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页。
    5[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王锋,范贤睿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228页。
    6 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11页。
    7 梁素贞.王宏顺等:《政党与政党制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1 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3页。
    1 张献生,吴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2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5页。
    4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5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124页。
    6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页。
    7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464、766、766、770页。
    8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9 《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6、358页。
    4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5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7页。
    6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4-675页。
    7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杜1994年版。第175页。
    8 《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170页。
    9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杜1986年版,第760页。
    10 李瑞环:《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12月7日。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2 张执一:《关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几个问题》,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13页。
    3 朱勤军:《协商民主与和谐政治》,《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4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 牛旭光:《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理论动态》2007年总第1733期。
    6[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段保良,文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7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8 李君如:《协商民主:重要的民主形式》,《世界》2006年第9期。
    10 牛旭光:《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理论动态》2007年总第1733期。
    1 Deliberative Democracy.Edited by Jon Elst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p.1.
    2 齐卫平:《协商民主与政党和谐》,《联合时报》2006年11月17日。
    1 张献生:《切实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程序化建设》,《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5页
    3 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0页。
    4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6 引自[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王锋,范贤睿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1 L.W.Pyeand S.Verba,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pp.7-8.
    2[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段保良。文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9页。
    1 袁峰:《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缘起与内涵》,《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6期.
    2 引自张连国:《生态政治学研究述论》,《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4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5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2页。
    1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4页。
    4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3、1213、1237页。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810页。
    6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0页。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2页。
    3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
    4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页。
    1 邱钱牧主编:《中国政党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2 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1-52页。
    3 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8页。
    4 《孙中山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5、64页。
    5 李大钊:《在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报告》(1924年7月1日)。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2-03/04/content_7111524.htm
    1 《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54/4428171.html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3 《突击》,第三、四期合刊,第49页。
    1 曾宪林,万云主编:《邓演达历史资料》,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8、199、210页。
    2 《邓演达》,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第166、122页。引自张军民:《中国民主党派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6页。
    3 周恩来在总结这一段历史时曾指出:第三党“在思想上瓦解我们这一点应该反对和批评,但在反蒋问题上仍是可以与他们合作的”。“一九三○年邓演达回国后,曾找我们谈判合作反对蒋介石,可是我们没有理睬他,这是不对的”(‘周思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2、167页)。
    4 引自张军民:《中国民主党派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5 鉴于福建事变中的党派关系复杂,陈铭枢(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为集中革命力量.提出各党派与原来脱离或解散,另行组织生产人民党作为革命政府的领导核心。1933年11月24日,生产人民党正式发起。第三党何公敢等是发起人。为了筹建生产人民党,陈铭枢曾经和第三党的何公敢、黄琪翔协商。最后,第三党黄琪翔、章伯钧等在福州召开干部会议,经过内部讨论同意了陈铭枢等人的意见,解散了第三党组织,加入了生产人民党。第三党方面由于在上海的第三党成员反对解散,所以解散后仍然维持着第三党原有的组织。福建事变失败后,第三党马上到香港通电复党。
    1 《“抗日就是一切,一切归于抗日”》,《救国时报》1936年6月30日。
    2 《生活知识》半月刊。第2卷第6期。1936年8月5日。
    3 《毛泽东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0、71、74页。
    4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610、612页。
    1 《中国各民主党派》,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292页。
    2 金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第226页。
    3 《访梁漱溟问答录》(五)。《人物》1986年第6期。
    4 《皖南事变》(资料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58、265页。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1-742页。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2页。
    3 引自张军民:《中国民主党派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1 邹韬奋:《经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245页。
    2 金城:《延安交际处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211页。
    3 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24页。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580页。
    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第589页。
    3《新中国日报》,1945年9月16日。
    4 张军民:《中国民主党派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0-372页。
    4 引自张军民:《中国民主党派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5页。
    6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633页。
    1 《中国致公党宣言》,《华商报》1947年2月27日。
    2 《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267页。
    3 《中国致公党宣言》,《华商报》1947年1月7日。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页。
    2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01页。
    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4 《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08页。
    5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260页。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259页。
    2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01-302页
    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115页。
    4 尚明轩:《何香凝传》,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页。
    1 《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5页。
    2 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
    3 《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211-214页。
    4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3页。
    1 《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319页。
    2 孙秀民:《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的构筑与完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142页。
    3 《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266-267页
    4 《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6页。
    1 张忆军主编:《风雨同舟七十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史》,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87-388页。
    2 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102页。
    3 庄聪生:《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4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1 引自《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社会主义时期)。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2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1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编:《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第276页。
    2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4页。
    3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5页。
    4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主要内容》,http://www.zytzb.org.cn/zytzbwz/theory/lilun/80200212170096.htm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3页。
    6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08页。
    7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9月23日。
    1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1004年9月21日)。http.://www.cp.p.cc.gov.cn/ldrlzx/hjt/200702130037.htm
    2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45页。
    3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4页。
    4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编:《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一战线与多党合作》,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第275页。
    5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3、155页。
    6 《邓小平文选》第2卷。_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颖超文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页。
    8 李先念:《人民政协要为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不懈努力》(1988年4月10日)。http.://www.p.eop.le.com.cn/GB/34948/34968/2681259.html
    1 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7年12月24日。
    2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光明日报》2005年10月20日。
    3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9月21日)。http.://www.cp.p.cc.gov.cn/idrlzx/hjt/200702130037.htm
    4 《和而不同是中国协商民主的文化基础——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席陈明德》,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7/02-08/870484.shtml
    5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杜1984年版,第163页。
    6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页。
    7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1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页。
    2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5页。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颖超文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5页。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颖超文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页。
    5 宋敏:《求同存异——邓小平党际政治伦理思想论析》,《学术论坛》2006年第1期。
    6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2页。
    7 江泽民:《在全国统战部长座谈会上接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党委统战部长时的讲话》(1990年1月11日)。《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88—1998)》,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1 李瑞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996年3月13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0/15/content.2093993.htm
    2 李瑞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998年3月14日)。http.://www.gzzx.gov.cn/lilun/content.asp.x?id=633371365232968750503
    3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9月21日)。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4-09/22/content_5665409.htm
    4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5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6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46页。
    1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271页。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颖超文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5页。
    3 江泽民:《努力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990年6月11日)。《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39页。
    4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1 《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第384-386页。
    2 孙秀民:《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的构筑与完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1 刘荣刚:《彭真与1982年宪法的制定》,《人大研究》2004年第9期。
    1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5、36页。
    2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1页。
    3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187页。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4-205页。
    1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2 《透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9大亮点》,http.://www.zytzb.org.cn/zytzbwz/newscenter/benwang/80200503250068.htm
    1 章伯钧:《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草案)的说明》(1954年12月21日)。http.://www.cp.p.cc.gov.cn/gzzd/200702130273.htm
    2 刘澜涛:《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草案)说明》(1982年11月24日)。http.://www.cp.p.cc.gov.cn/gzzd/200702130277.htm
    1 郑万通:《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的说明》,http.://www.p.eop.le.com.cn/GB/34948/34961/37550/37551/2780608.html
    1 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1 章伯钧:《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草案)>的说明》(1954年12月21日)。http.://www.cp.p.cc.gov.cn/gzzd/200702130273.htm
    2 韦国清:《关于修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说明》(1978年3月3日)。http.://www.cp.p.cc.gov.cn/gzzd/200702130275.htm
    3 刘澜涛:《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草案)说明》(1982年11月24日)。http.://www.cp.p.cc.gov.cn/gzzd/200702130277.htm
    1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3页。
    2 张忆军主编:《风雨同舟七十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史》,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52页。
    1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3页。
    2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8页。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3-1094、1097页。
    2 孙秀民:《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的构筑与完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3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142页。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工作组组织简则(试行草案)》,http.://www.cp.p.cc.gov.cn/gzzd/200702130287.htm
    1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新中国统一战线五十年大事年表》,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2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1 何蜀:《“文化大革命”中的民主党派》,季羡林主编:《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286页。
    2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974页。
    1 张献生:《切实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程序化建设》,《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47页。
    3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1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05-1206页。
    1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2[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王锋,范贤睿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3[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詹正茂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4[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杨栎,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5[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4页。
    1 黄桂田,张启春:《有限理性与制度变迁的渐进逻辑》,《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4期。
    2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4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1页。
    5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9月21日)。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4-09/22/content_5665409.htm
    6[美]玛莎·麦科伊,帕特里克·斯卡利:《协商对话扩展公民参与:民主需要何种对话?》,陈家刚主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7[澳]杰弗里·斯多克:《协商民主和公民权利》,童丽霞译。陈剩勇,何宝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2 《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3页。
    3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4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
    5[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77页。
    1[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2页。
    2 温家宝:《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经济日报》2007年2月13日。
    3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4 Pablo de Greiff.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Punishment.Buffalo Criminal Law Review,Vol.5:p.373.2002.引自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5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
    6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4-225页。
    1 童庆平:《试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优势》,《前进论坛》2001年第11期。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3[美]迈耶·L.C.,伯内特·J.H.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4 王庆兵:《利益整合:政党制度发展的首要功能》,《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5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0页。
    1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9月22日)。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4-09/22/content_5665409.htm
    2[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王锋,范贤睿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9页。
    4[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5 何源章:《政党执政合法性涵义辨析》,《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6 Jorge M.Valadez.Deliberative Democracy.Political Legitimacy,and self-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M.USA Westvied Press.2001.P.32.
    1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1页。
    2 《列宁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59页。
    3[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4[澳]杰弗里·斯多克:《协商民主和公民权利》,童丽霞译。陈剩勇,何宝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1 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2 Maeve Cooke.Five Arguments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J.Political Studies.2000.(Vol.48):947-969.
    3 《人民日报》2005年2月5日。
    4 《中央统战部就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答问》,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21/content_2725236.htm
    5[美]爱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审议民主意味着什么》,谈火生译。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1 齐卫平:《协商民主与政党和谐》,《联合时报》2006年11月17日。
    1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2[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3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7页。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380页。
    5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8、350页。
    6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7页。
    7 《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8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311页。
    9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2页
    1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著:《新中国统一战线五十年大事年表》.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2 章伯钧:《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草案)>的说明》(1954年12月21日)。http.://www.cp.p.cc.gov.cn/gzzd/200702130273.htm
    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摘要)。《人民日报》2006年3月2日。
    4[澳]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5 张之沧,林丹编著:《当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7-458页。
    6 Carolyn Hendriks.The Ambiguous Role of Civil Society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Refereed Paper Presented to the Jubilee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asian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October,2002.
    7 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1 李瑞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的最大共识》(1994年1月22日)。http.://www.cqybzx.gov.cn/ShowArticle.asp.?ArticleIIP-414
    2[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王锋,范贤睿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3 引自[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段保良,文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1 李瑞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田人民的最大共识》(1994年1月22日)。http.://www.cqybzx.gov.cn/ShowErticle.asp.?ArticleID=414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5-86页。
    3 黄济福:《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反观我国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 齐卫平,童庆平:《加深对“两种民主形式”理解的若干问题》,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咨询组:《政协研究与咨询》第49期。
    1 陈漱渝:《协商民主应把握参与倾听讨论妥协四概念>,http://www.china.com.cn/20071ianghui/2007-03/12/content_7947789.htm
    1 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2 《报刊文摘》2008年1月4日。
    1 庄聪生:《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3 陈立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7年第4期。
    1 朱世海:《协商式民主——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人民政协报》2006年4月3日。
    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06年3月2日。
    3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06年2月8日。
    1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生机勃勃》,http.://www.grow.cn/content/2007-03/13/content_570092.htm
    2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3 《和而不同是中国协商民主的文化基础——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席陈明德》,http.://www.chinanews.com.cn/cn/news/2007/02-08/870484.shtml
    4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5 朱世海:《协商式民主——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人民政协报》2006年4月3日。
    6 齐卫平:《从协商型政治的角度认识人民政协工作》,http.://www.justice.gov.cn/node2/node22/1hsb/node2606/node2629/ulal1674.html
    1 《和而不同是中国协商民主的文化基础——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民主建国会副主席陈明德》,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7/02-08/870484.shtml
    1 《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6页。
    2 童庆平.金从龙:《试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权威性》,《安徽统一战线》2002年第12期.
    3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http.://www.lyun.edu.cn/tzb/article_Show2.asp.?ArticleID=26MArticleP.age=2
    4 童庆平:《试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优势》,《前进论坛》2001年第11期。
    1 李君如:《协商民主:重要的民主形式》,《世界》2006年第9期。
    2 《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战线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3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3-734页。
    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634页。
    1 百度百科2008年3月15日下载。http.://baike.baidu.com/view/132824.htm
    2 引自[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译者前言》,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出版社年版,第14页。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3页。
    5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页。
    1 曹健民:《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5页。
    2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3 朱地:《1957年:大转弯之谜》,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出版社年版,第153-154页。引自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4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5 黄卫平,陈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选举与协商”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复旦大学2007年7月20-21日。第5页。
    1 《新华月报》1950年11月。
    1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66页。
    1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2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71页。
    3 孙秀民:《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的构筑与完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4 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1 晨风:《人民政协的定位与制度保证——关于政治现代化的思考之三》,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lnfo.asp.?NewsID=80974
    1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241页。
    1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443页。
    1 这13个界别是文学艺术界、科学技术界、社会科学界、经济界、农业界、教育界、体育界、医药卫生界、新闻出版界、对外友好团体、少数民族、宗教界、特别邀请人士。
    2 政协杭州市萧山区委员会网。http.://www.zx.xs.zj.cn/article/show.asp.?id=610
    1 《科技部部长万钢首次亮相》,http.://tech.sina.com.cn/d/2007-06-15/11111565325.shtml
    2 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3[美]爱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审议民主意味着什么》,谈火生译。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4页。
    4 何包钢:《地方协商民主制度会持续发展吗?》,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97243
    5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28页。
    1 “不可行性研究与政协民主监督”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http.://www.yfzs.gov.cn/2005-03-12
    2 夏永安:《三峡工程论证中的“插曲,”》,《炎黄春秋》2007年第4期。
    3 黄济福:《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反观我国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 朱培康:《现在是统战工作黄金时期》,http.://news.sina.com.cn/c/2007-03-03/003412415262.shtml
    2 朱培康:《现在是统战工作黄金时期》,http.://news.sina.com.cn/c/2007-03-03/003412415262.shtml
    3 梁素贞等:《政党与政党制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页。
    1 《对政协民主监督实效的调查与思考》,http://news.sina.com.cn/c/2007-06-22/020413283011.shtml
    2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81-382页。
    3 黄济福:《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反观我国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 《谁在阻止节约型社会的建立》,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3653326.html
    1 参见童庆平:《西方国家政党协商民主论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2 引自[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出版社年版,译者前言第21页。
    3 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4 引自[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5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2页。
    6 童庆平:《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政治价值论析》,《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7[美]爱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审议民主意味着什么》,谈火生译。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1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2 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页。
    3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6页。
    4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9页。
    5 王江燕:《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人民政协报》2008年1月28日。
    6[美]乔治·瓦拉德兹:《协商民主》,何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7 郭荣华,贺瑞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4954100.html
    1 张月明,姜琦:《<政坛10年风云——俄罗斯与东欧国家政党研究>序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王锋,范贤睿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3 丘晓:《政治学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53页。
    4[美]迈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詹姆斯·梅代罗斯等著:《政治科学》第6版。林震,王锋,范贤睿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5[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张华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7页。
    6 张明军.孙力主编:《政治科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4页。
    1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第20页。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3 袁峰:《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缘起与内涵》,《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6期。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330页。
    6 齐卫平,童庆平:《加深对“两种民主形式”理解的若干问题》,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政协研究咨询》第四十九期。
    1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 班固:《董仲舒传》,《汉书》卷五十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84页。
    3 虞崇胜、宋俭著:《人民政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页。
    4 庄聪生:《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5 袁峰:《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缘起与内涵》,《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6期。
    6 当然有人认为。以“民贵君轻”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并不一定就是反专制的或者说是民主的思想。参见张分田:《中国古代君主与“民贵君轻”观念》,《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7 柴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权”因子》,《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8 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9页。
    9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 陈红太:《协商与竞争是民主发展的两条路径》,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sID=30804
    2 齐卫平,童庆平:《加深对“两种民主形式”理解的若干问题》,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政协研究咨询》第四十九期。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4 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1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243页。
    2 肖太福:《通过法制化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
    3 李锐:《完善我党领导的几点想法》,《炎黄春秋》2007年第10期。
    4 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297页。
    5[美]S·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368页。
    1 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2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1页。
    3 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4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47页。
    5 齐卫平:《协商民主与政党和谐》,《联合时报》2006年11月17日。
    1[德]哈贝马斯:《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曹卫东译。http.://www.jcrb.com/zyw/n308/ca273699.htm
    2 参见:(1)林怀忆:《我国的政党立法问题探析》,《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2)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300页。
    3 罗振建,吴文华主编:《统一战线学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32页。
    1 肖百治,李延铸造:《试论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及其路径选择》,《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7年第4期。
    2 《专家呼吁政协进行体制改革》,http.://www.dahuawang.com/ztxw/1hbd/4030.htm
    3 朱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政协工作探讨》,《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第47页。
    4 季卫东:《渐进改革的新动力——从“化整为零”到“合零为整”》,《21世纪》2002年第8期。
    1 黄济福:《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反观我国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美]爱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审议民主意味着什么》,谈火生译。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3 牛旭光:《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理论动态》2007年2月10日第1733期。
    1 他说:“我们把政协代表分成四类:第一类是指党派性的;第二类是指区域性的,包括己解放了的地区和待解放的地区;第三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类是人民团体。……这样的解释是不是合适,请大家讨论。”参见《周思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页。
    2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3 《周思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6-127页。
    1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444页。
    2 椿桦:《巩俐委员的失职不只是小学水平》,http.://news.sina.com.cn/c/p.1/2007-03-16/055612531261.shtml
    3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83-384页。
    1 何兴镒,苏庸碧,王廷美:《人民政协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0-141页。
    1 《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2 何立新:《关于政协委员履职的三个基本问题的讨论》,《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7年第4期。
    3 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4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30、326-327页。
    1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450、432页。
    1 何伟华:《提高参政党领导和管理科学水平》,http.://www.fsmj.org.cn/NBArticle/article.asp.?articleid=52#top.
    1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83页。
    2 薛梅:《构建党内民主参与机制路径初探》,《新视野》2007年第5期。
    3 朱培康:《现在是统战工作黄金时期》,http.://news.sina.com.cn/c/2007-03-03/003412415262.shtml
    4 黄济福:《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反观我困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 张峰:《论我国“两会”制的特点和优势》,《人民政协报》2006年12月22日。
    2 朱贵玉:《邓小平谈监督》,引自《报刊文摘》2008年3月5日。
    3 齐卫平,周锦尉,童庆平:《两种民主形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7年第4期。
    4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47-348、350页。
    1 上海市人良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50页。
    1 黄济福:《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反观我国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46-347页。
    2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79。
    3 《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1[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段保良,文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2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79页。
    3 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1 上海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咨询组编:《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编印,第333、380页。
    2 仇和认为,腐败有三类:第一是贪污,第二是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第三种是宁愿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保证不出事,四平八稳(参见《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也是腐败》,《报刊文摘》2008年1月11日)。
    3 林怀忆:《我国的政党立法问题探析》,《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50页。
    1 牛旭光:《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理论动态》2007年总第1733期。
    2 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
    1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
    2 刘俊杰:《走向政治文明的民主》,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3 许耀桐等:《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3-177页。
    4 刘俊杰:《走向政治文明的民主》,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5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页。
    6[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段保良,文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36页。
    1 江炳伦:《民主与发展——江炳伦时论》(一),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285、18页。
    2 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171页。
    3[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陈建波,郁仲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4 引自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1[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134页。
    2[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3[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出版社年版,第687页。
    4 邓正来:《哈耶克构建法治的理路》,汪丁丁编:《自由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1.曹沛霖:《制度纵横谈》,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曹健民:《中国民主党派的历史和现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
    6.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
    7.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
    8.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0.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1.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韩强编:《程序民主论》,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13.郝在今:《协商建国: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胡盛仪,陈小京,田穗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5.梁素贞等:《政党与政党制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梁琴,锺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7.刘建军主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18.刘俊杰:《走向政治文明的民主》,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19.李铁映:《论民主》,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李凡主编:《中国选举制度改革》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李寿初:《中国政府制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22.李义平:《体制选择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3.李景治:《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4.李燕奇:《走向合作历程——中共与民主党派形成和演变》,华文出版社1996年版。
    25.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罗振建,吴文华主编:《统一战线学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27.卢先福,赵云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28.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29.龙太江:《论政治妥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马捧娥、李芬:《中国政党:政党概论》,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31.茅于轼:《公正透明: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之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2.民革中央主编:《中国的参政党》,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33.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4.秦德君:《政治设计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权伟太:《执政党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36.宋春:《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38.沈荣华主编:《社会协商对话》,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
    39.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0.孙秀民:《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的构筑与完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41.尚明轩:《何香凝传》,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42.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43.田大宪:《新闻舆论监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44.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5.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46.王邦佐等编:《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7.王邦佐,李惠康主编:《西方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48.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9.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0.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51.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
    52.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3.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54.王长江:《政党的现代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5.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的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6.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57.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8.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9.徐久刚,冯进成,刘润民著:《中国民主政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0.徐大同主编:《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1.许耀桐等:《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62.杨俊一等:《制度哲学导论——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65.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6.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7.郑宪等:《中国参政党运行机制》,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68.赵晓呼主编:《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9.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70.曾宪林,万云主编:《邓演达历史资料》,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1.郑楚宣,刘绍春:《当代中西政治制度比较》,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2.郑召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郑宪:《中国民主党派建设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74.郑宪等:《中国参政党建设新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75.邹吉忠:《自由与秩序:制度价值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6.曾峻,梅丽红:《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民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7.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8.张忆军:《风雨同舟七十年》,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79.张连月:《中国政党与政党制度》,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0.张执一:《关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几个问题》,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
    81.张之沧,林丹编著:《当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2.张军民:《中国民主党派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3.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新中国统一战线五十年大事年表》。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文集》第3、6、7、8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170页。
    5.《毛泽东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0、71、74页。
    6.《毛泽东年谱(1983—1949》,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7.《刘少奇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周恩来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9.《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3.《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4.《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6.《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光明日报》2005年10月20日。
    1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06年3月2日。
    18.《中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6日。
    19.《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2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9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
    2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年版。
    2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颖超文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美]阿瑟·S·雷伯:《心理学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2.[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4.[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生活·读·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5.[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南非]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8.[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9.[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10.[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1.[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2.[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3.[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
    1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三联书店2003年版。
    1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在华讲演录》,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8.[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9.[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20.[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2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公民文化》,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4.[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澳]约翰·S.德雷泽克著:《协商民主及其超越》,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27.[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8.[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9.[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0.[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1.[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三联书店1999年版。
    32.[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1989年版。
    34.[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3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7.[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8.[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9.[法]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0.[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柴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权”因子》。《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2.陈昌福:《关于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政治协商问题的思考》。《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4.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5.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6.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郭道久:《对抗性竞争与协商合作》。《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
    8.郭淑清:《协商民主: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9.高丙中:《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2期。
    10.黄桂田,张启春:《有限理性与制度变迁的渐进逻辑》。《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4期。
    11.黄济福:《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反观我国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2.何源章:《政党执政合法性涵义辨析》。《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3.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14.林怀忆:《我国的政党立法问题探析》。《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5.林德山:《西方国家政党政治中的竞争与共识》。《团结》2006年第5期。
    16.李君如:《协商民主:重要的民主形式》。《世界》2006年第9期。
    17.刘荣刚:《彭真与1982年宪法的制定》。《人大研究》2004年第9期。
    18.罗维:《政治妥协: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2期。
    19.罗维:《公共理性与社会和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l期。
    20.李锐:《完善我党领导的几点想法》。《炎黄春秋》2007年第10期。
    21.牛旭光:《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理论动态》2007年总第1733期。
    22.浦兴祖:《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3.齐卫平:《协商民主与政党和谐》。《联合时报》2006年11月17日。
    24.齐卫平,周锦尉,童庆平:《两种民主形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7年第4期。
    25.齐卫平:《制度界面的协商民主形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国政治》2008年第2期。
    26.齐卫平:《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内生源简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7.齐卫平:《两种民主形式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论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28.张洪武:《利益集团与协商民主》。《学习与实践》《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29.童庆平:《当代中国政党协商政治价值论析》。《中国政治》2008年第1期。
    30.宋敏:《求同存异——邓小平党际政治伦理思想论析》。《学术论坛》2006年第1期。
    31.陶文昭:《协商民主的中国视角》。《学术界》2006年第5期。
    32.谈火生:《审议民主理论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流派》。《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1期。
    33.温家宝:《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经济日报》2007年2月13日。
    34.王进芬:《群众路线的创新与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35.王中汝:《利益分配、社会协商与和谐社会》。《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7期。
    36.王洪树:《协商民主的缺陷和面临的践行困境》。《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7.王道坤:《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8.王江燕:《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人民政协报》2008年1月28日。
    39.王金红:《协商政治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唯实》2004年第2期。
    40.肖其明,梁莹:《话语民主理论:渊源与发展》。《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41.夏永安:《三峡工程论证中的“插曲”》。《炎黄春秋》2007年第4期。
    42.袁峰:《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缘起与内涵》。《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6期。
    43.朱勤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44.朱世海:《协商式民主——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人民政协报》2006年4月3日。
    45.张献生:《切实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程序化建设》。《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46.张献生,吴茜:《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47.庄聪生:《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48.张分田:《中国古代君主与“民贵君轻”观念》。《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49.戴激涛:《论宪法对协商民主的规范与保障》。《岭南学刊》2008年第2期。
    1.陈家刚主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2.陈剩勇,何宝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谈火生主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美]乔治·M·瓦拉德兹:《协商民主》。何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5.[美]詹姆斯·菲什金:《实现协商民主:虚拟和面对面的可能性》。《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澳]约翰·S.德雷泽克著:《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王大林译。《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Amy Gutmann & Dennis Thompson.Deliberative Democracy Beyond Process.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Volume 10,Issue 2:153-174.
    2.Cillian McBride.Deliberative Democraey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Political Studies, Volume 53, Issue 3: 497-515.
    
    3. David Mille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Social Choice . Political Studies, Volume 40, Issue s1: 54-67.
    
    4. Graham Smith & Corinne Wales. Citizens' Juries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 Volume 48, Issue 1:51-65. Har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II, Boston : Beacon Press, 1987.
    
    5. Jorge M. Valadez.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Self-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USA Westview Press.2001.
    
    6. Jon Elster ed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7. Jorge M. Valadez.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self -Democracy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USA Westview Press. 2001.
    
    8.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Edit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 The MIT press, 1997.
    
    9. James S. Fishkin and Peter Laslett eds. Debat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Oxford: Basil Bakwell.2003.
    
    10. John Parkinson. Legitimacy Problems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 Volume 51, Issue 1:180-196.
    
    11. J Kim. Communication, reason,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ume 49, Issue 2:137-144.
    
    12. John Uhr. Test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 1999 Australian Republic Referendum.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Volume 35, Issue 2: 189-210.
    
    13. Maeve Cooke. Five Arguments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 Volume 48, Issue 5:947-969.
    
    14. Mackie, Gerry. Does democratic deliberation change mind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SA ]Politics, Philosophy & Economics, vol. 5, no. 3, pp. 279-303, October 2006.
    
    15. Maurizio Passerin D'entreves Edited, 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 New Perspective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02.
    
    16. M. Hansen and Vibeke Normann Anderse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Deliberative Poll on the Euro. Kasper, Scandinavian Political Studies, Volume 27, Issue 3:261-286.
    
    17. PAUL J. WEITHMAN. Contractualist Liberalism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Volume 24, Issue 4:314-343.
    
    18. SAMUEL FREEMA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 Sympathetic Comment.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Volume 29, Issue 4: 371 -418.
    
    19. Philip Petti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Discursive Dilemma. Nous, Volume 35, Issue 1: 268-299.
    
    20. Robert C. Luskin, James S. Fishkin and Rorger Jowell. Considerded Opinion: Deliberative Polling in Britain,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July 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