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腹地建构的障碍性因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之一是全球化不断加强,各国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互相依赖,并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空间经济系统的一部分。而作为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前奏与序幕的区域经济,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腹地和中心地是区域经济中具有不同意义的两轴,两者互为依存,腹地离不开中心的辐射和带动;而中心地的发展壮大同样也离不开腹地的有效的支撑,腹地的建构情况或者说地域间的整合程度直接关系着区域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本文以明清民国时期泛珠三角中的两广经济交往为研究视域,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和调查及文献资料,通过对此一时期广西腹地的建构及其所出现问题的分析,力图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探讨走出困境的途径,为今天的泛珠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借鉴。
     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言。首先简单介绍了文章的选题缘由、意义,学术史回顾,相关的理论、概念、方法及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正文的开始,主要阐述了两广交往的情况。晚清民国时期,随着移民、商人入桂、开埠通商以及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两广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这主要表现在由农业移民的大规模进入、商人入桂的兴盛、商贸互动的加强到最终的商业网络的形成上。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两广交往的结果:广西的边缘化。虽然从地域发展的历时上看,中心地的辐射和带动使得腹地广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共时的不同区域对比,广西和中心的经济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并且,由于远离国家服务视线之外,腹地社会风气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边缘化现象严重。
     第四部分深入分析了边缘化出现的原因。广西边缘化的出现,既有历史、风俗、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和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的人为因素有关。
     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结语及启示。在上述论述泛珠三角经济腹地建构及障碍的基础上,指出历史上泛珠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今天的泛珠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参考。
In today's world one of the dominant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at globalization has been strengthened.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depend on each other economically dependence and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part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As the prelude to the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world, the regional economy is concerned greatly by all the communities of the society.
     Hinterland and center is the two-axis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in a different sense. The two are mutually interdependent and inseparable. The hinterland cannot separate from the radiation and driving of the centre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e also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effective support of the hinterl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nterland o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extent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realization of goals of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is paper, basing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conomic exchang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period of Pan-Pearl River Delta in Guangdong and Guangxi, the author uses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history, economics, sociology and geography, investigation and the literature review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nterland in Guangxi and the problems existed of this period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and explore the way out of its predicament an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oday's Pan-PRD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 reference.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First of all 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rigins of the article, meaning,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the relevant theories, concepts, methods and ideas and so 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body. 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exchanges between Guangdong and Guangxi.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period, with the the immigrants, businessmen coming to Guangxi, opening the port and beginning the tra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xi's foreign trade, the economic ties between Guangdong and Guangxi are further enhanced. And this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large-scale farmer migration, the prosperity of businessmen coming to Guangxi, the strengthening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ade and finally the formation on the commercial network.
     The third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exchanges between Guangdong and Guangxi: the marginalization of Guangxi. Although from the diachronic angle, that is from the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with the help of the radiation and the driving of the center, the hinterland of Guangxi has been making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However, from the total angle, that is the contrast of the different regions, the economic gap between Guangxi and the center is constantly expanding. And, as far away from the sight of the national service line, theGuangxi Social moral atmosphere declined. Environment deteriorated. Marginalization was becoming serious.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comprehensively the reasons for marginalization. The emergence of Guangxi’s marginalization has the objective causes of history, customs, topography and other objective reasons. It also has the human factors of policy, law, system.
     The fifth part of the paper is the conclusion and enlightenment.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Pan-Pearl River Delta economic hinterland, it pointe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the Pan-PRD region in the history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hope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oday's Pan-PRD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引文
① 吴松弟.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外贸港口、出口物资和泉州港繁盛的主要原因[M].历史地理研究(第 2 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② 徐永志.开埠通商与津冀社会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人学出版社,2000.
    ③ 见吴松弟.明清时期我国主要商港的北移趋势及上海港的崛起[J].复旦学报(社科),2001,6;两汉时期徐闻港的重要地位和崛起原因-从岭南的早期开发和历史地理角度探讨[J].岭南文史,2002,2;天津开埠对腹地经济变迁的影响(与樊如森合作)[J].史学月刊》,2004,l;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J].河北学刊,2004,3.
    ④ 见陈为忠.近代山东经济格局变迁研究-以港口与腹地互动为视角[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7;郭秀清.近代茶叶贸易对福州及其闽江流域腹地社会变迁的影响[J].历史教学问题,2006,6;水海刚.近代口岸与腹地经济关系新探-以闽江流域为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姚永超.区域的塑造(1861-1931)[J].浙江学刊,2006,5.
    ⑤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M].济南:齐鲁书社,2005,6.
    ⑥ 前者较有代表性的如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美)施竖雅主编,陈桥驿等译校.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2000.等,后者如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漩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M].北京:中华书局,1993;(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1986;(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1992.
    ① 通史类著作如:钟文典.广西通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贵州通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综合类著作如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何炼成主编.历史与希望—西北经济开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专题类著作如华立.清代新疆农业开发史[M].吉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刘进.中心与边缘—国民党政权与甘宁社会[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② 即使一些跨省区的研究,也多或侧重东部或侧重西部,前者如陈支平等主.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张利民等.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与社会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后者如马敏等主编.中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审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成崇德主编.清代西部开发[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
    ③ 前者如王崇举等.东西部开发比较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抉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其是由国家科技部于 2000 年以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着力点是当代的东西部开发比较研究;后者如何顺果主编.比较开发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2.
    ④ 2004 年 8 月在太原举行的首届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上,提交的 26 篇论文分别探讨了社会史中的区域界定、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相关理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区域比较问题,主要仍是大区域内的比较,如近代江南与淮北、明清闽台社会的比较等。详可参见张俊峰等.首届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综述[M].历史研究,2005(1).
    ⑤ 刘志伟.简论明清时期广东沙田的所有权[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l982,1;(美)伍若贤.清代民国珠江三角洲的乡族田与二路地主[J].广东社会科学,1987,4;赵令扬、谭棣华.清代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土地问题[J].清代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2;刘志伟.宗族与沙田开发一番禺沙湾何族的个案研究[J].中国农史,1992,4;谭棣华.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J].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叶显恩.明清珠江三角洲土地制度、宗族与商业化[J].(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l997,6;谭显恩、林火禄.明清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开发与宗族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4.
    ⑥ 叶显恩、谭棣华.明清珠江三角洲农业商品化与墟市的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1984 年第 2 期.
    ⑦ 黄国信.明清广东“镇”之考释[J].中山大学史学集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① 刘志伟.试论清代广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J].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8,2.
    ② 陈春声.市场机制与社会变迁一十八世纪广东米价分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
    ③ 陈春声、刘志伟.清代经济运作的两个特点[J].中国经济史研究,l990,4.
    ④ 叶显恩、谭棣华.关于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宗族的赋役征收问题[J].清史研究通讯,1985,2.
    ⑤ 刘志伟.明代一条鞭法改革前广东地区赋役制度考述[J].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里甲制中“户”的衍变[J].中山大学学报,1988,3;广东摊丁入地新论[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1;清代前期广东地区的里甲差役及其改革[J].载:十四世纪以来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M].广东高教出版社,1992.
    ⑥ 广东历史学会编.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⑦ 广东省社会经济研究会编.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⑧ 傅衣凌、杨国祯主编.明清福建社会与乡村经济[M].人民出版社,1987.
    ⑨ 张晓辉著.民国时期广东社会经济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⑩ 钟文典.20 世纪 30 年代的广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广西圩镇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广西客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杨乃良.民国时期广西经济建设研究[M].崇文书局 ,2003;陈勤.地方实力派与中国区域现代化进程-透视 20 世纪 30年代的广西[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2.
    ① 黄滨.近代粤港客商与广西城镇经济的发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② 如黄滨.晚清民国广东城镇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与粤港客商对广西城镇现代性行业的营造[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1;广东商人与近代广西百货行、洋货行、土洋杂货行的发育[J].广西地方志研究,2004,16;黄海云.清代广西的移民垦殖与人口状况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6,3;杨乃良.民国时期广西农产品对外贸易与自然经济的解体[J].学术论坛,2001,2;侯宣杰.论会馆与清代广西社会的互动变迁[J].广西地方志,2004,4;刘爱新.近代广西经纪业的形成发展与商业繁荣[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陈炜.近代广西城镇族际商业网络与民族经济开发[J].广西民族研究,2004,3.
    ③ 而其中较为典型的当属(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该书探索了自晚清以来国家政策的转型与国家对不同地区服务的重新配置,及其给华北内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变迁所造成的影响。指出国家对于被视为核心的沿海地区改善了服务而对被视为边缘的腹地减少了服务是造成核心和腹地不同发展的主要原因。
    ④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452.
    
    ① 叶显恩,谭棣华.明清珠江三角洲农业商业化与墟市的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1984,2.
    ② 司徒尚纪.明清和民国时代广东人口和耕地的历史变化[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0,2.
    
    ① 许怀林.宋元以前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优势的探讨[J].江西师大学报,1986,3.
    ②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277-278.
    ③ (清)魏源撰.圣武记[M].(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4.
    ① 霍与瑕.霍勉斋集(卷 19)[Z].处濠镜澳议[A].转引:李龙潜.明代广东对外贸易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A].载: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② 梁碧兰.太平天国时期广西的土客团练[J].见:太平天国学刊,1987:4,417、419.
    ③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二回)[Z].民国二十四年,第 776 页.
    ④ 黄滨.明清时期广西的“无东不成市”的布局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1992(3).
    ① 黄贤林等主编.广西人口[M].(第 2 章)历史人口状况[A].
    ②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风土门·常平[M].
    ③ 黄滨.明清时期广东城镇行业的发展与粤商对广西城镇行业的缔造—广西市镇行业成因的跨域探源[J].广西民族研究,2000(3).
    ④ 司政宗.梧州开埠前后的经济贸易[A].梧州文史资料选辑(第 11 辑)[Z].
    ⑤ (光绪)百色厅志(卷 2)[Z].57.
    ⑥ 贵港市政协编.贵港文史资料第(18 辑)[Z].189.
    ① (民国 37 年)象县志(第二编)[Z].社会[A].112.
    ② 广西苗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7:154.
    ③ 黄现璠等编著.壮族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165-169.
    ④ 范大成.桂海虞衡志[Z].
    ⑤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Z].
    ⑥ 黄现璠等编著.壮族通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342.
    ① 罗一星.清代前期岭南二元中心市场说[J].广东社会科学,1987(4).
    ② 国民政府交通部.交通年鉴(1933 年版)[Z].航政篇第一章.
    ③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一回)[Z].民国 22 年,383-384.
    ④ 同上.
    ⑤ 梁澜贵.贵县棉布销售史话[A].见:贵港文史资料(第 17 辑)[Z].第 159 页.
    ⑥ 罗宜新.清代前期岭南市场的商品流通[J].学术研究,1991(2).
    ⑦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三回)[Z].民国 22 年.
    ⑧ 潘载生.广西大宗出口贸易调查[Z].民国 22 年.
    ① 黄国雄,曹厚昌.商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55.
    ② 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 2 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188.
    ③ 编辑组整理.那坡县民族的来源[A].见:那坡县文史资料(第 1 辑)[Z].23.
    ① 陈炜,吴石坚.商人会馆与民族经济融合的动力探析—以明清时期广东会馆与广西地区为中心[J].广西地方志,2002, 2.
    ②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1.
    ③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二卷)[Z].北京:三联书店,1957:369-376.
    ④ 解放前梧州工商业发展情况及特点[J].载:梧州文史资料选辑(第 7 辑)[Z].
    ⑤ 陈天杰.广东第一间蒸汽缫丝厂继昌隆及其创办人陈启源[J].广州文史资料,1963(2).
    ① 梁任葆.广西工业建设之回顾[N].广西日报(桂林版),1948-6-21.
    ②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编.晚清民国时期广西统计史料摘要[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103.
    ③ 战时工业统计[J].中国工业(第 28 期),1945.
    ① 秦柳方.桂林市工业调查[J].中国工业(第五期),1942.
    ② 秦柳方.广西的工业建设[J].冷森森的工商(第一卷)[Z].1943.
    ③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编.晚清民国时期广西统计史料摘要[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103.
    ④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Z].北京:中华书局, 1958:4301.
    ⑤ 广西省政府统计处编.广西之生产力及其在全国之地位(民国 38 年)[Z].
    ⑥ 广西省政府统计处编.广西之生产力及其在全国之地位(民国 38)[Z].
    ① (明)王士性撰.广志绎(卷 5)[Z].朱批谕旨(雍正八年四月二十日鄂乐泰奏).
    ② (民国)龙山乡志[Z].(嘉庆)龙山乡志(卷 4)[Z].
    ③ (雍正)东莞县志(卷 2)[Z].风俗[J].(民国)顺德县续志(卷 1)[Z].
    ④ 珠江三角洲农业志(初稿)[A].1976 年.转引: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进程[M].济南:齐鲁书社,2005:84.
    ⑤ 广东省政府秘书处编.广东生丝统计(民国 23 年本)[Z].107.
    ① 清世宗实录(卷五十三)[Z].
    ② 参阅: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33.
    ③ 参看:中国近代手工业资料(第二卷)[Z].附表[J].
    ④ 千家驹、韩德章、吴半农.广西省经济概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10.
    ⑤ 羊复礼纂修.镇安府志(卷八)[Z].光绪十八年(1892 年)刻本.
    ⑥ 谢百等纂修.义宁县志(卷二)[Z].清道光元年(1821 年)刻本.
    ⑦ 同上。
    ⑧ 广东咨信局编者录(1910 年)[Z].“政治丛述三部”,103-104.
    ⑨ 宣统二年广东咨信局第二次常年会报告书[R].114.
    ⑩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二回)[Z]. 11 同上. 12 曾涛.广东的典当业[A].银楼纵横,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13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三回)[Z].635.
    ① 现阶段之中国银行业[J].中行月刊, 1936, 2.
    ② 广州市商业联合会.广州工商经济史料(第 2 辑)[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49.
    ③ 经济新闻[N].广州民国日报,1929-2-23.
    ④ 廖竟天.广西银行史料[A]载:广西文史资料(第二期)[Z].第 35 页.
    ⑤ 19 世纪数据见丁长清、慈鸿飞著.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99. 20世纪数据广东省民政厅编印.广东全省地方纪要[M].广州:广州东明印务局,1934.
    ⑥ 钟文典主编.广西近代坪镇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50.
    ⑦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市志(第 2 卷)[Z].广州:广州出版社,1998:277.
    ⑧ 清末数据见.中国调查录[Z].第 29 页,东方杂志(宣统二年(1910 年)三月二十五日),民国数据见.汕头情况缩写[N].香港华字日报,1935-4-6.
    ⑨ 冼宝千等编纂.佛山忠义乡志(第 1 卷)[Z].舆地[A].第 30 页,民国十二年刻本.
    ① 江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门市志(上册)[Z].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47.
    ② 黄振彝.海口市商业概况之鸟瞰[N].琼崖实业周报(国庆特号),1934-11-3.
    ③ 广西统计局编辑.广西年鉴(第 3 回)[Z].1944:182.
    ④ 潘君祥、沈祖炜.近代中国国情透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233.
    ⑤ 广西统计局编辑.广西年鉴(第 1 回)[Z].1935:385.
    ⑥ 广西统计局编辑.广西年鉴(第 2 回)[Z].1935:576.
    ⑦ 梧州市志[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1359.
    ① 据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Z].北京:中华书局, 1962:1017.
    ② 广西省政府统计局编.二十年来广西三关进出口大宗贸易统计(中华民国元年至二十年)[Z].
    ③ 广西省政府统计处编.本省对外贸易之回顾与展望(民国三十七年(1938 年)[Z].
    ④ 麦思杰.近代广西对外贸易与市场的现代化[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1999:28-29.
    ⑤ 李闰华.社会资本与岭南边缘地区历史变迁[J].广西社会科学,2005(6).
    ⑥ 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Z].前言,北京:中华书局, 1962:3.
    ①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 2 回)[Z].1944:414-418.
    ② 广西日报(桂林版)[N].1949-9-7.
    ③ 白副总司令最近演讲集[Z].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1935:10.
    ④ 千家驹等.广西省经济概况[Z].93.
    ⑤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三回)[Z].593.
    ⑥ 广西统计局编.广西年鉴(第一回)[Z]. 1933:307.
    ⑦ 广西省政府经济委员会编.广西各县工业概况(1932 年手抄本)[Z].
    ⑧ 同上,“扶南县”.
    ① 杨业兴等主编.右江流域壮族经济史稿[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239.
    ② 沈桐生辑.光绪政要(第五辑)[Z].卷三十四.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Z].文海出版社印行,第2567 页.
    ③ 况浩林.中国近代少数民族经济史稿[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3:261.
    ④ 白崇禧.白崇禧回忆录[Z].10.
    ① 吕贤基.请安闾阎以消反测疏(道光三十年)[A].皇朝经世文编续编(93 卷)[Z].
    ② 清宣宗实录(卷三一六) [Z].
    ③ 林则徐日记[C].道光十九年六月十一日。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Z].
    ④ 清德宗实录(卷四一六) [Z].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五日谕:卷四三八,二十五年正月三十日谕,又参:光绪朝华纱录(卷一五一) [Z].
    ⑤ 梁培瑛等.贺县志(卷四) [Z].经济·矿产及矿业[A].见: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上册) [Z].531.中国近代史参考图片集(下册) [Z].141.
    ① 融江、贝江、贺江、恭城部杉木运销情况[J].广西统计季报,1937,4.转引:陈炜.经济开发与少数民族生态环境的变异[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1.
    ② 广西建设厅农林考察团报告书[J].广西农业,1929,2.转引:陈炜.经济开发与少数民族生态环境的变异[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1.
    ③ 凌大燮.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附表)[J].中国农史,1983,2.
    ④ 陈正祥.广西地理[M].77.
    ⑤ 庞松辉.抗战前十年合浦铁路枕木产销概况[A].合浦文史资料(第 2 辑)[Z].
    ⑥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编.广西自然灾害史料(内部资料)[Z].
     ① 千家驹等著.广西省经济概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83.
    ① (民国)贵县志(卷二)[Z].风尚[A].
    ② 朱批: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孙士毅奏.
    ③ 陈春声.清代乾隆年间广东的米价和米粮贸易[D].广州:中山大学硕士论文打印本,1984.
    ④ 同上.
    ⑤ 邹兆奇.广东工商业盛衰的关键[J].黄埔商埠月刊,1927,9.
    ⑥ 姚忆江,秦旺.雪中的“绿丝带”折射了什么?[N].南方周末,2008,2(28):8.
    ① 主要观点见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 一 193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② 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纂委员会编.桂政纪实[Z].1946:246.
    ③ 申报[N].影印本(第 128 册)(1914 年 5 月 29 日),上海书店,1982.
    ④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财政志[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74.
    ⑤ 财政[A].东方杂志(第二年第十期)[Z].
    ⑥ 同上.
    ⑦ 广西官报(第 82 期)[N].442.
    ⑧ (清)广西洛议局编.广西禁烟案汇钞[Z].宣统二年(1910 年)排印本.
    ① 清实录·德宗(卷 582)[Z].转引:唐志敬.清代广西历史纪事[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716.
    ② 亚当·斯密.著国富论(下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27.
    ③ (清)谢启昆.广西通志(卷二百五十三)[Z].宦绩(十三)[A].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8.
    ① (乾隆)横州志·艺文(卷 12)[Z].载:金拱.檄拿汉奸论[A].
    ② 清高宗实录(卷 165)[Z].(道光)白山司志(卷 17)[Z].诏令二[A].
    ③ 周天爵.致周二南书[A].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Z].第 3 页.
    ④ 姚荣.赵文恪公行状[A].续碑传集(卷 22)[Z].转引:朴基水.清中期广西的客民及土客械斗[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4).
    ⑤ 李闰华.社会资本与岭南边缘地区历史变迁[J].广西社会科学,2005(6).
    ⑥ 华本松等.百色厅志(5 卷)[Z].
    ⑦ 高宗敕.皇朝文献通考(乾降)[Z].
    ⑧ (乾隆五十五年十月十七日)奉爵阁部堂福大人饬禁妄扳碑记[Z].见: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十)[Z].碑记及其它[A].
    ① 奉两广部堂禁革碑记[A].(乾隆五十五年四月)见: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十)[M].碑记及其它[A].
    ② 饶任坤、陈仁华.太平人国在广西调查资料全编[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471.
    ③ 覃乃昌.壮族稻作农业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323.
    ④ 徐运权.晚清民国广东商人与平南商巨[A].平南文史资料(第八辑)[Z].
    ⑤ 龙泰任.融县志(第三编)[Z].政治·实业[A].
    ⑥ 李闰华.社会资本与岭南边缘地区历史变迁[J].广西社会科学,2005(6).
    ① 张玮.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06,(2):13-16.
    ② 南昌县志[Z].卷五六,转引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版社,2002:147.
    ③ 古今图书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7:87.
    
    ①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苗族社会历史调查(八)[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② 姜玉笙.三江县志[Z].1946:15-20.
    ③ 华本松等编.百色厅志( 卷8)[Z].1891:50-51.
    ① 庄占发.清代社会经济变迁与秘密会党的发展:台湾广西、云贵地区的比较研究[J].见:近代中国区域史研词会论文集[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转引李闰华.清代与民国时期广西境内的族群交往[J].山西大学学报,2006,3(3).
    ② 马宗保.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59.
    ③ 马戎.西藏的人口与社会[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398-399.
    ④ 马宗保.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66.
    ⑤ 马戎.西藏的人口与社会[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399.
    ① (民国)雷平县志[M].(第四编).
    ② G·E·Simpson(辛普森)and J·M·Yinger(英格),Racial and Cultural minorities:An Analysis of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Fifth edition,New York,Plennm Press1985,P.296.转引:练铭志,马建钊,李筱文著.排瑶历史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73.
    ③ M·Gordon(戈登),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P.70-82. 转引:练铭志,马建钊,李筱文著.排瑶历史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73.
    ④ 李闰华.清代与民国时期广西境内的族群交往[J].山西大学学报,2006,3(3).
    ① 钟文典.广西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7.
    ② (民国)灵川县志[Z].368 一 371.
    ③ 张有隽.广西通志·民俗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289.
    ④ 李闰华.清代与民国时期广西境内的族群交往[J].山西大学学报,2006,3(3).
    ⑤ 黄钰辑.评皇券碟集编[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237.
    ⑥ 赖健生.广西大藤瑶山瑶民生活[J].广西建设研究会印行,建设研究月刊,1940,5(71).
    ⑦ 梁福.滇黔桂交界民族趣谈·招婿嫁儿不奇怪[J].民族之声,2001,(6):31-35.
    
    ① 约·维·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4:19.
    ② 汪森.粤西丛载[Z].上海:进步书局,2006:64.
    ③ 桂林守钱元昌粤西诸蛮图记[C].见:(雍正)广西通志(卷九二)[Z].傜僮[A].
    
    ① 钟文典主编.广西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2.
    ②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22.
    ③ 南炳文,汤纲著.明史(卷三一七)[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① 明史·广西土司传[Z].魏浚.娇南琐记(卷下).[Z].
    ② 田曙.广西旅行记[M].北京:中华书局,1935:139.
    ① 钦州曹氏族谱[Z].1984 年重印版,族规[A].
    ② 灵川蒋氏宗谱[Z].1913 年版,规训[M].
    ③ 龙胜潘内杨梅屯瑶族乡约[J].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Z].163.
    ④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文集[Z].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51-52.
    ⑤ 得州府志(乾隆 33 年)[Z].
    ⑥ 龙启瑞.粤西团练辑略序[J].见:经德堂文集(卷二).[Z].
    ⑦ (民国)柳城县志卷(四)[Z].
    ⑧ 同上.
    ① 宫中档案乾隆朝奏摺(第五辑)[Z].
    ② 罗城大梧村.吴姓二冬祠堂规则碑[Z].转引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247 一 248.
    ③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
    ①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33.
    ② 藤县李氏族谱[Z].(1934 年版),族规[A].
    ③ 宜门洛东乡.韦氏祠堂条规[R].转引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五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67.
    ④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松佬族毛难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199.
    ⑤ 同上。
    ⑥ 灵川苏氏宗谱[Z].(1934 年版),公议宗规[Z].
    ⑦ 孙中山著.三民主义[M]. [出版者不详] (19??).
    ⑧ 清高宗实录(251 卷)[Z].严格的外籍人口管理制度[A].
    1. 钟文典主编.广西近代圩镇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 陈雄章.交往与界历史变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4. 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 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亚洲经济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 唐凌.自开商埠与中国近代经济变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7. 李炳东.广西农业经济史稿[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
    8.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9.[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M].北京:三联书店,1957.
    11.千家驹.广西省经济概况[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12.薛暮桥.广西农村经济概况调查[Z].广西省师范专科学校经济研究委员会编印,1934.
    13.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广西省农村调查[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14.广西统计局、广西省政府统计处.广西年鉴(1—3)[Z].民国 22 年(1933 年),民国 24 年(1935 年),民国 33(1944 年)编印出版.
    15.赖彦于主编.广西一览(1935 年)[Z].
    16. 广西民政厅.民国二十二年度广西各县概况(1—6 册)[Z].民国 23 年(1934 年)印行.
    17.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纂委员会编印.桂政纪实[Z].1946.
    18.广西建设厅.广西建设月刊[J].1928—1929.
    19.广西建设厅.广西建设特刊[J].1932—1933.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21. 广西统计局.广西统计季刊(1—8)[J].广西省政府总务处统计室,1937.
    22. 张先辰.广西经济地理[M].桂林:桂林文化供应社,1941.
    23. 广西省政府十年建设编纂委员会编.桂政纪实[Z].
    24. 周宏伟编.清代两广农业地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5.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6. 广西省建设厅统计室编.广西经济建设手册[Z].1947.
    27. 钟文典主编.20 世纪 30 年代的广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8. 李炳东等著.广西农业经济史稿[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
    29. 李宗仁著.广西之建设[M].1939.
    30. 广西省民政厅出版委员会.广西民政[M].民国 35.
    31. 葛剑雄编.中国移民史[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2.(清)谢启昆.广西通志[M].
    33. 张培刚.广西粮食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8.
    34. 广西统计月报[N].
    35. 广西统计月刊[J].
    36. 广西统计季报[N].
    37. 广西省政府编辑.广西省政府公报[N].1934-1949.
    38. 建设研究[J].1939 一 1944.
    39. 基层建设[M].1942.
    40. 钟文典.近代广西社会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41. 万国金等著.广西农业经济史[M].北京: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88.
    42. 广西农村专刊[J].1934-1935 年复印本.
    43. 广西交通厅编.广西公路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44. 广西交通厅编.广西航运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
    45. 黄体荣编著.广西历史地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5.
    46. 唐凌主编.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七集)[M].不详, 2000.
    47. 蒋君章著.西南经济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民国 36[1947].
    48. 庞新民.两广猺山调查[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地不详].
    49. 广西省政府统计处编.本省对外贸易之回顾展望[M].民国三十七年(1948 年)版.
    50. 广西省政府统计局编.二十年来广西三关进出口大宗贸易统计(中华民国元年至二十年)[M].
    51. 广西工商局编.广西经济出路讨论集[M].1934.
    52. 关仲乐.桐油运销概况(油印本)[M].民国 25 年(1936 年)编印.
    53. 孔繁艰编.广西谷米运销[M].广西省政府编印,1936.
    54. 莫一庸.广西地理[M].桂林文化供应社,1947.
    55.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56. 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7. 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8. 孙毓棠编.甲国近代工业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57.
    59. 广西统计局编.晚清和民国时期广西统计史料摘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60. 庞智声.广西商业史料[M].广西商业厅编印,1990.
    61. 饶任坤、陈仁华编.太平天国在广西调查资料全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1.张智林等纂.(民国)平乐县志[Z].民国 29 年(1940)铅印本.
    2.莫炳奎纂.(民国)邕宁县志[Z].民国 26 年(1937)铅印本.
    3.卢钞标等纂.(民国)钟山县志[Z].民国 22 年(1933)年铅印本.
    4.江碧秋等纂.(民国)罗城县志[Z].民国 26 年(1937)铅印本.
    5.梁崇鼎纂.(民国)贵县志[Z].民国 24 年(1935)铅印本.
    6.罗勋等纂.(同治)苍梧县志[Z].清同治十三年(1874)续修刻本.
    7.封祝唐等纂修.(光绪)容县志[Z].清光绪二十三年刊本影印.
    8.苏锡龄等纂.(光绪)北流县志[Z].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
    9.吴光昇纂.(民国)柳州县志[Z].民国 21 年(1932)铅印本.
    10.谢嗣农纂(民国)柳城县志[Z].民国 29 年(1940)铅印本.
    11.华本松等纂.(光绪)百色厅志[Z].清光绪十七年(1891)增刻本.
    12.黄大璋纂.桂平县志[Z].
    13.陆川县志[Z].民国 13 年(1924)刊本影印.
    14.腾县志[Z].清光绪三十四年刊本影印.
    15. 梧州府志[Z].清同治十二年刊本影印.
    16. 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桂林文史资料(1-24)[Z].
    17. 梧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梧州文史资料(1-15)[Z].
    18. 柳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柳州文史资料(1-9)[Z].
    19. 南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南宁文史资料(1-17)[Z].
    20. 玉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玉林文史资料(1-26)[Z].
    21. 广西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广西文史资料选辑(1-38)(1961-1993)[Z].
    22.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编.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1-7)[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4-1987.
    23.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彝族、仡佬族、水族社会历史调查[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7.
    24. 方云兴, 黄大荣著.武鸣县社会历史调查资料[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25.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Z].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7.
    26.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侗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7.
    27.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苗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7.
    28.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4.
    29.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仫佬族毛难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7.
    30.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5.
    31. 广西僮族自治区通志馆编.太平天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Z].南宁: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 19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