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章从“给”和“V给”构成的双宾句及相关句式表现出的不对称出发,追溯事件的观察、记录、表达和分类等问题,构拟出“给予”的典型意义是“自立的转移物在外力作用下由自主的起点运动到有生性终点的过程”,其基础是一再发生的人类经验,由“施力ICM”和“运动ICM”整合而成“交接ICM”,通过“途径次事件和终点次事件转喻给予事件”和“终点次事件转喻给予事件”进行理解。
    全文共分七章,外加前言和结语两部分。
    前言交待了论文写作的背景和选题意义,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提出本文的研究原则和方法及语言观,最后给出语料来源。
    第一章是汉语给予研究的综述,全面梳理《马氏文通》直到目前汉语给予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给予”类动词的区分和“双宾语”概念的提出;“给予”类动词、双宾语结构及相关句式的全面描写;“给予”类动词及双宾语结构的解释。
    第二章从动词的不同观察角度出发,指出事件的认识和理解的一般规律,说明了“给予事件”的认识和理解的方法,并通过语言表达证明了给予事件有三个参与者和给予类动词组成,分析证明了典型给予类动词及其参与者的语义属性。
    第三章在总结前人时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给予”义,提出“给予”是一个原型范畴,“给予”义来自于典型的“给予”类动词,并类推于与其共享原型语义属性的动词之上。通过解释给予类动词三个参与者的引申途径部分地说明了作为句式义的“给予”的操作过程。
    第四章对给予事件进行了分类,然后对“简单给予”进行了全面的描写,探讨了简单给予表达式成句的条件,并对参与者的从缺和移位等问题做出解释。
    第五章至第七章是对“复杂给予”的全面描写和分析。
    第五章从复杂给予表达式的描写入手,分析并证明了“V给”的语义属性,然后讨论了“V给”的引申途径,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句式义的操作。
    第六章讨论了复杂给予的次事件划分,证明了其途径性和终点性的表达并论证了“V”和“给”的互动关系。
    第七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复杂给予的途径性和终点性表达的融合过程及动因。
    结语部分概括了全文内容,指出本文的不足。书末附有附录和参考文献。
Asymmetry existing between "gei" and "v+gei" constructions leads us to tak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to accounts, questions such as how events are observed, noted down, expressed and classified. Based on these, the prototypical meaning of "transfer" was construed as "an independent object was made to move from the volitional giver to the willing recipient". The prototype of transfer is based on the recurrent experience of give-and-receive, in forms of manipulation ICM and path ICM and integrated into transfer ICM. "Gei" and "V+gei" constructions ar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metonymy: path sub-event and end sub-event for give-and-receive event; and end sub-event for give-and-receive event.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in addition to forewords and summary.
    The forewords par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issertation's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scope and guidelines.
    The first chapter reviews the studies done in the field concerned and points out briefly problem existing.
    The second chapter puts forward with the hypothesis of how event is cognized and understood. The transfer event is noted down by a verb and expressed by the verb and its three participants. The prototypical attributives of the verb and the participants are analyzed.
    The third chapter revises the meaning of "transfer", which is an ICM consisting of a series of prototypical attributives. The prototype originates from the typical verb meaning and internalized in the words sequence expressing the event. It is gradually generalized among the atypical ones. The rules of the participants' extension are summed up and the operation of construction meaning of transfer is interpreted.
    The fourth chapter is a fully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imple transfer expressions. The constraints on the expressions are mainly discussed.
    The fifth to the seventh chapter are all about the expressions of the complicated transfer.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ttributives of "V+gei" and the ways by which the atypical verbs get the meaning of transfer. It is also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operation of construction meaning of "transfer".
    The sixth chapter proves the hypothesis of transfer division: starting sub-event, path sub-event and end-sub-event. Among which, path sub-vent and end sub-event are expressed by V and "gei" respectively.
    
    
    The seventh chapter survey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ath and end expressions. Motivations are discussed and network of transfer expression is set up.
    The summary birdviews the dissertation and merits and demerits are pointed out.
引文
蔡镜浩,2002,论先秦时期的双宾语句及其演变,《汉语史札记》,百家出版社。
    陈昌来,1998,论语义结构中的与事,《语文研究》第2期。
    陈承泽,1922,《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82年重印本。
    陈建民,1986,《现代汉语句型论》,北京:语文出版社。
    陈 平,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3期。
    陈 平,1988,论现代汉语动词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3期。
    陈 平,1994,试论汉语中三种句子成分与语义成分的配位原则,《中国语文》
    第3期。
    陈淑梅,2001,汉语方言里一种带虚词的特殊双宾句式,《中国语文》第5期。
    程 工,1995,评《题元原型角色与论元选择》,《国外语言学》第3期。
    戴浩一,1989,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叶蜚声译,《国外语
    言学》1990年第4期。
    戴浩一、薛凤生主编,1994,《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戴耀晶,1995,《情状与动词分类》,胡裕树、范晓主编《动词研究》,河南大学
    出版社。
    戴耀晶,1998,现代汉语动作类“二价动词”探索,《中国语文》第1期。
    戴耀晶,1997a,《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戴耀晶,1997b,泰和方言的动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
    研究之三》,李如龙 张双庆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丁崇明,1992,大理方言中与动词“给”相关的句式,《中国语文》第1期。
    丁声树,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范继淹,1982,论介词短语“在+处所”,《语言研究》第1期。
    范继淹,1983,自然语言理解和现代语言学研究,《语言研究》第2期。
    范开泰,1985,语用分析说略,《中国语文》第6期。
    范开泰,1988,语义分析说略,《语法研究与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开泰,1990,省略、隐含、暗示,《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范开泰,1993,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范开泰、齐沪扬主编,《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范 晓,1985,略试VR,《语法研究和探索》(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 晓,1986,交接动词构成的句式,《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范 晓,1987a,动词研究的几个问题,《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
    
    
    范 晓,1987b,《汉语动词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范 晓,1987c,介词短语“给N”的语法意义,《汉语学习》,第4期。
    范 晓,1988a,语法研究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语法研究和探索》(四)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 晓,1988b,正确理解并处理静态和动态的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第2期。
    范 晓,1991a,试论语义结构中的主事,《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思考》,复旦大
    学出版社。
    范 晓,1991b,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与探索》(五)语文出版社。
    范 晓,1991c,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分和再分类,《中国语言学报》第4
    期。
    范 晓,1991d,《汉语的短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范 晓,1993,关于句子合语法或不合语法问题,《中国语文》第5期。
    范 晓,1994,“NP受+V”句说略,《语文研究》第2期。
    范 晓,1995,句模、句型和句类,《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商务印书馆。
    范 晓,1996a,动词的配价与句子的生成,《汉语学习》第3期。
    范 晓,1996b,《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范 晓,1998,动介组合体的配价问题,《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二),袁毓
    林 郭锐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 晓,1999,略说句系学,《汉语学习》第6期。
    范 晓,2001,汉语的语序,《汉语学习》第5,6期。
    范晓 胡裕树,1992,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4期。
    范晓 杜高印 陈光磊,1987,《汉语动词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
    范晓 朱晓亚,1999,《论句模研究的方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范晓 朱晓亚,1998,《三价动作动词形成的基干句模》,《汉语学习》第6期。
    冯胜利,1999,《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名凯,1948,《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重印本。
    龚千炎,1980,现代汉语的受事主语句,《中国语文》第5期。
    龚千炎,1983,由“V给”引起的兼语句及其变化,《中国语文》,第4期。
    桂诗春 宁春岩,1997,《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顾 阳,1999,双宾语结构,徐烈炯主编《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
    争论》,60-90,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郭 锐,1993,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郭 锐,1997,过程和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中国语
    文》第3期。
    
    
    郭锡良,1980,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语言学论丛》(六),北京:
    商务印书馆。
    何乐士,1980,先秦“动.之.名”双宾式中的“之”是否等于“其”,《中国语
    文》第4期。
    何乐士,2000,古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何洪峰,1997,《金瓶梅》中的单动双宾结构,《古汉语研究》第3期
    洪 波,1998,论汉语实词虚化的机制,《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
    胡附 文炼,1990,《现代汉语语法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明扬,1991,句法语义范畴的若干理论问题,《语言研究》第2期。
    胡明扬,1992,《再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5期。
    胡明扬,2000,基本句式和变式,《汉语学习》第2期。
    胡裕树,1982,试论汉语句首的名词性成分,《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胡裕树,1987,《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裕树,1994,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大学学报》第5期。
    胡裕树 范晓,1985,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胡裕树 范晓(主编),1995,《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胡裕树 范晓(主编),1996,《动词研究综述》,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版。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胡竹安,1960,动词后的“给”的词性和双宾语问题,《中国语文》5月号。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江蓝生,1989,被动关系词“吃”的来源初探,《中国语文》第5期。
    蒋绍愚,1996,《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金兆梓,1922,《国文法之研究》,中华书局1923年3月再版。
    李葆嘉,1994,论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的失误与复归,《语言文字应用》第3期。
    李葆嘉,1994,论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论证模式及其价值,《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李葆嘉,2002,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的理论建构及应用价值,《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李葆嘉,2002,论语言科学与语言技术的新思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11期。
    李临定,1980,“被”字句,《中国语文》第6期。
    李临定,1983,宾语使用情况考察,《语文研究》第3期。
    李临定,1984,双宾句类型分析,《语法探索与研究》(二),语文出版社。
    
    
    李临定,1985a,动词的静态功能和动态功能,《汉语学习》第1期。
    李临定,1985b,“工具”格和“目的”格,《语法研究与探索》(三),北京大学
    出版社。
    李临定,1986,《现代汉语句型》,北京:商务印书馆
    李临定,1990,《现代汉语动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临定,1993,《李临定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
    李如龙 张双庆主编,1997,《汉语谓语句――中国东南部方言比较研究之三》,暨南大学出版社。
    李 炜,1995,句子给予义的表达,《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李 炜,2002,从《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看“给”对“与”的取代,《兰州大
    学学报》,第4期。
    李宇明,1996,领属关系与双宾句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8年重印本。
    廖秋忠,1984,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中国语文》第4期。
    廖秋忠,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廖振佑,1998,先秦书面语的双宾语动词类型,《古汉语语法论集》,语文出版社。
    刘丹青,2001,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类型学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刘宁生,1985a,动词的语义范畴“动态”与“静态”,《汉语学习》第1期。
    刘宁生,1985b,论“着”及其相关的两个动态范畴,《语言研究》第2期。
    刘宁生,1995,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类型学上的意义,《中国语文》第2期。
    刘宋川,1998,先秦双宾语结构考察,《古汉语语法论集》蒋绍愚等主编,北京:
    语文出版社。
    刘勋宁,1988,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5期。
    刘月华,1984, 定语的分类和多项定语的顺序,《语言学和语言教学》,合肥:安
    徽教育出版社。
    林宗仁,1989,试论双宾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林杏光,1990,《汉语句型》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林杏光等,1994,《现代汉语动词大词典》,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鲁川 林杏光,1989,《现代汉语的格关系》,《汉语学习》第5期。
    陆丙甫,1993,《核心推导语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陆俭明,1986,周遍性主语句及其他,《中国语文》第3期。
    陆俭明,1988,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语法研究与探索》(四),北京:语
    文出版社。
    
    
    陆俭明,1989,“V来了”试析,《中国语文》第3期。
    陆俭明,1989,十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管见,《国外语言学》第
    2期。
    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1993,《陆俭明自选集》,河南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1997,配价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鲁川等,2000,现代汉语基本句模,《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吕叔湘主编,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吕叔湘文集》1990年第1卷,北京:商务印
    书馆。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1984,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90,被字句、把字句动词带宾语《吕叔湘文集》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87,“句型和动词学术讨论会”开幕词,《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
    马建忠,1898,《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98年重印本。
    马庆株,1981,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第2期。
    马庆株,1983,现代汉语的双宾构造,《语言学论丛》第十辑,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1988,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中国语言学报》第3期,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1992,《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马庆株,1998,《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马庆株,1997,“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语文研究》第3期。
    孟琮等,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5月第1版。
    齐沪扬,1995,有关介词“给”的支配成分省略的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第4期。
    齐沪扬,1998,《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
    钱乃荣主编,《现代汉语》,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邵敬敏,2000,《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商务印书馆。
    邵敬敏主编,1998,《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沈家煊,1985,词序与辖域:英汉比较,《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家煊,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家煊,1994,“语法化”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1995a,“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1995b,正负颠倒和语用等级,《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1996,英汉语法对比三题,《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沈家煊,1997a,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家煊,1997b,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3期。
    沈家煊,1999a,《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1999b,“在”字句和“给”字句,《中国语文》,第2期。
    沈家煊,2000a,句式和配价,《中国语文》,第4期。
    沈家煊,2000b,说“偷”与“抢”,《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 阳,1994,动词的句位和句位变体结构中的空语类,《中国语文》第2期。
    沈 阳、郑定欧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沈 阳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
    石安石,《语义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
    施关淦,1981,“给”的词性及与此相关的某些语法现象,《语文研究》第2期。
    石毓智,1992a,《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北:学生书局。
    石毓智,1992b,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石毓智,1995,时间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中国语文》第1期。
    石毓智,1996,论汉语的句法重叠,《语言研究》第2期。
    石毓智,2000a,论汉语句法结构和词汇标记之关系,《当代语言学》。
    石毓智,2000b,《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1a,《语法的形式和理据》,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1b,《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孙维张,1981,动词的“得”“失”与双宾语,《汉语学习》,第2期。
    唐钰明,1986,唐至清的“被”字句,《中国语文》第6期。
    唐钰明,1987,汉魏六朝被动式略论,《中国语文》第3期。
    王 力,1985,《中国现代语法》87-92,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 力,1989,《汉语语法史》272-88,北京:商务印书馆。
    文 炼,1982,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中国语文》第1期。
    文 炼,1986,句子的解释因素,《语文建设》第4期。
    文 炼,1990,语言单位的对立和不对称现象,《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文 炼,1991,与语言符号有关的因素-兼论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中国语文》
    第2期。
    文 炼,1992,句子的理解策略,《中国语文》第4期。
    文 炼,1996,谈谈汉语语法结构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第6期。
    文炼 胡附,1984,汉语语序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3期。
    
    
    文 炼、袁杰,《谈谈动词的“向”》,《汉语论丛》,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
    吴为章,《“动词中心”说及其深远影响》,《语言研究》1994年第1期。
    吴为章,《单向动词及其句型》,《中国语文》1982年第5期。
    吴为章,《动词“向”札记》,《中国语文》1993年第3期。
    向 若,1960,关于“给”的词性,《中国语文》,2月号。
    邢福义,1984,关于“给给”,中国语文第5期。
    邢福义,1993,《邢福义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
    邢福义,1995,《语法问题思考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邢福义,1996,《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2000,小句中枢说的方言实证,《方言》第4期。
    邢福义,2001,语言研究中的“两个三角”的验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期。
    徐 丹,1989,第三人称代词的特点,《中国语文》,第4期。
    徐 丹,1992,北京话中的语法标记词“给”,《方言》,第1期。
    徐 丹,1990a,关于给予式的历史发展,《中国语文》第3期。
    徐 丹,1990b,评介《介词问题及汉语的解决方法》,《中国语文》第6期。
    徐烈炯 刘丹青,199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 杰,1999,“打碎了四个杯子”与约束原则,《中国语文》第3期。
    延俊荣,2002,动结式V+RV带宾语问题考察,《汉语学习》第5期。
    杨伯峻,1956,《中国文法语文通解》,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伯峻 何乐士,1992,《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
    杨成凯,1996,《汉语语法理论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
    杨 宁,1986,三价动词及其句型,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 宁,1990,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杨 宁,1996,语法配价、参与者、价语及介词性价语,《语文研究》第3期。
    杨树达,1955,《高等国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欣安,1960,说“给”,《中国语文》,2月号。
    余志鸿,1983,试谈汉语里的双宾语,《语文论丛》No。2,130-139。
    袁明军,1997,与“给”字句相关的句法语义问题,《语言研究论丛》第7辑。
    袁毓林,1994a,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中国语文》第4期。
    袁毓林,1994b,句法空位和成分提取,《汉语学习》第3期。
    袁毓林,1995a,《谓词隐含及其句法结果》,《中国语文》第4期。
    袁毓林,1995b,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袁毓林,1998,基于原型的汉语词类分析,《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1998,《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2000,一个汉语词类的准公理系统,《语言研究》,第4期。
    袁毓林 郭锐主编,1998,《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 斌,《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张 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
    张伯江、方梅,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伯江,1998,名词的指称性质对动词配价的影响,《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
    (二),袁毓林 郭锐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伯江,1999, 现代汉语的双及物构式,《中国语文》,第3期。
    张伯江,2000,“把”字句的句式语义,《语言研究》,第1期。
    张伯江,2001,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中国语文》第6期。
    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国宪 周国光,1998,索取动词的配价研究,《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二)
    袁毓林 郭锐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国宪,1993,谈隐含,《中国语文》第2期。
    张国宪,2001,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中国语文》,第6期
    张惠英,1989,说“给”和“乞”,《中国语文》,第5期。
    张美兰,2002,《训世评话》中的授与动词“给”,《中国语文》第3期。
    张 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金铭,1992,“我唱给你听”及相关句式,《中国语文》,第1期。
    赵淑华,1996,介词和介词分类,《词类问题考察》胡明扬主编,北京:北京
    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赵元任,1996,《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赵元任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年。
    赵元任,1980,《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编,《句型和动词》,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年。
    周国光,1993,《动词“给”的配价功能及其相关句式发展状况的考察》,《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周国光,1997,《工具格在汉语句法结构中的地位》,《中国语文》第3期。
    周国光,1994,《汉语配价语法论略》,《南京师大学报》第4期。
    周国光,1995,《确定配价的原则与方法》,载沈阳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长银,2000,现代汉语“给”字句的生成句法研究,《当代语言学》,第3期
    
    
    朱德熙,1978,“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中国语文》第1、2期。
    朱德熙,1979,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方言》,第2期。
    朱德熙, 1980a,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
    朱德熙,1980b,《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2a,《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2b,包含动词“给”的复杂句式,《中国语文》,第3期。
    朱德熙,1983,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的标记“的、者、之”的语法功能
    和语义功能,《方言》第1期。
    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6,变换分析中的平行性原则,《中国语文》第2期。
    朱晓亚,2001,《现代汉语句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永生,1995,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外国语》,第3期:36-41。
    朱永生 郑立信 苗兴伟,2000,《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
    贝罗贝,1986,双宾结构从汉代至唐代的历史发展,《中国语文》,第3期。
    布龙菲尔德[美],1997,《语言论》,商务印书馆。
    戴维·克里斯特尔[美],1997,《现代语言学词典》(第四版),沈家煊译,
    商务印书馆2000。
    菲尔墨,1968,“格”辨,胡明扬译,《语言学译丛》(2)1-117,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F.C.霍凯特[美],1986,《现代语言学教程》(上、下),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叶斯柏森[丹麦],1988,《语法哲学》,语文出版社。
    古川裕,1997,《谈现象句与双宾语句的认知特点》,《汉语学习》第1期。
    桥本万太郎,1987,汉语被动式的历史.区域发展,《中国语文》,第1期。
    桥本万太郎,1987, 汉语被动式的历史.区域发展,《中国语文》 第1期
    太田辰夫,1987,《中国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志村良治,1995,《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
    Bolinger,Dwight. 1952. Linear modification. Publications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67:1117-1144.
    Bolinger, Dwight. 1977. The form of language. London: Longmans.
    Comrie, Bernard. 1981.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oft, W. 1990. 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wty, David. 1991 Thematic proto-roles and argument selection, Language 67, 547-619.
    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 et al. 1988. Regularity and Idiomaticity i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the Case of LET
    ALONE. Language, Vol. 64, N0. 3, 501-538.
    Givon, T. 1984, Syntax: A Functional-Typological Introduction,I.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Goldberg,Adele,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eenberg, J.H..1966. Some universals of Language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 1984《国外语言学》第2期,陆丙甫、陆致极译。
    Haiman John 1985. Natural syntax,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M.A.K.1995.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功能语法导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爱德华·阿诺德出版社,2000。
    Halliday, M.A.K. and R. Hasan.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s.
    Heine, Bernd et al 1991.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nther & Radden, 1999,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Lakoff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 1987a/1991. Fundamental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I&II.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1987b, Nouns and Verbs, Language, Vol. 6, No.1.
    Langacker, R.1988, Review of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by George Lakoff. Language Vol. 64, Number 2. 384-395.
    Larson, Richard (1988)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Linguistic Inquiry 19:335-391.
    Larson, Richard (1990) Double objects revisited: A reply to Jackendoff. Linguistic Inquiry 21:589-632.
    Levin, Beth. 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
    Quirk, et al.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Longmans.
    Rosch, Eleanor. 1973, Natural Categories, Cognitive Psychology 4, 328-350.
    Rosch, Eleanor. 1975,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s, Cognitive Psychology 7, 532-547.
    Rosch, Eleanor. 1975,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emantic Categori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Vol. 104, No.3 192-233.
    Rosch, Eleanor. 1976, Structural Bases of Typicality Effec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Vol. 2, No. 4, 491-502.
    Rosch & Mervis, 1975, Family Resemblance: 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 Academic Press, Inc.
    Rosch, et.al. 1976, Basic Objects in Natural Categories, Cognitive Psychology 8, 382-439.2
    Radden & Kovecses. 1999.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 In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Eds.,Panther & Radde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7-60.
    Sperber & Wilson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2nd edition)《关联性:交际与认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
    Tai, James H-Y. 1983, Temporal sequence and Chinese word order. In Iconicity in Syntax. Ed., Haiman Joh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Taylor, John. R. 1989,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Clarendon Press. Oxford.
    Thompson, Sandra. 1995, The iconicity of "dative shift" in English: Considerations from information flow in discourse. In Landsgerg ed., Syntactic Iconicity and Linguistic Freezes. Mouton de Gruyter, Berlin/New York. 155-176.
    Waltereit, Richard. 1999, Grammatical Constraints on Metonymy: On the Role of the Direct Object. In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Eds., Panther & Radde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33-25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