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与新闻理念的纠结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美国主流媒体的中国报道意义有二。一为现实意义:了解和认识美国主流媒体怎样通过新闻这个窗口来建构和传播中国形象,可以使我们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策略来引导和影响美国媒体,使其更客观和全面地报道中国;同时,可以以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形象为镜鉴,来进行自我完善。二为学术意义:目前关于美国新闻理论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研究的基点主要立足于美国的国内报道,而对于这些新闻理论是否适用于国际报道,在国际报道中又是如何实践的还研究得不够,并且存在一些分歧。故而,本研究可以丰富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新闻理论。
     本论文选取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时代》周刊作为考察对象,对其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08年底期间的中国报道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这近六十年间《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框架分析,发觉其所呈现的中国形象几经转变,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风雨飘摇的邪恶帝国(1949.10.1-1971.4.9)、在保守和改革的博弈中渐进(1971.4.10-1989.4.14)、崛起的威胁(1989.4.15-2008.12.31)。
     经过对上述三个阶段《时代》周刊的“中国镜像”与当时中国现实状况的对照,发现《时代》周刊1949.10.1-1971.4.9和1989.4.15-2008.12.31期间的中国报道在具体的事实层面,除了少数不准确的地方之外,能够基本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但是,从对中国的总体呈现和评价来看,则存在比较明显的歪曲和片面之处;1971.4.10-1989.4.14期间的中国报道,则能够比较客观和深入地呈现中国的总体形象和把握中国的总体发展趋势。
     将《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放在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从长期来看,《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波动,是因为其受到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重大影响。尽管《时代》周刊在主观上会坚持客观反映事实的新闻理念,不会因为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去捏造和故意歪曲事实。但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会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影响其对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的选择与组织、消息来源的引用以及语言的使用。同时,《时代》周刊的“揭丑”新闻价值观也会受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左右,使其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揭丑”的程度和立场发生变化。此外,由于受到解释性报道理念的影响,《时代》周刊经常会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出发,直接在报道中发表评论。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 on reports of China of the U.S. mainstream media is twofold. One is practical:understanding how the U.S. mainstream media builds and disseminates China's image through the window of press, can help us adjust communication strategy to guide and influence U.S. media, to make its reports of China more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Meanwhile, we can take image of China in the U.S. mainstream media as mirror to carry out self-improvement. Second, in the academic sense:the current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U.S. News is abundant, but mainly based on U.S. domestic reporting, and the study of whether these theories are applicable to international news reports and how these theories are put into pract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reports is scarce, and there are some divergences of opinion. So this study can enrich the theory of Western journalism which is based on United States.
     Taking Time which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news magaz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a study object, this thesis analyses its reports on China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to the end of 2008.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and frame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hina of Time during the past sixty years, this thesis finds image of China in the reports showing several changes. It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hree stages:The precarious evil empire (1949.10.1-1971.4.9); Forward step by step in the Game of the conservative and progressive reform (1971.4.10-1989.4.14); The rising threat (1989.4.15-2008.12.31).
     By contrasting "Chinese Mirror" in Time and the reality of China's in these three stages, this thesis finds except for a few inaccuracies, Time's reports on China during 1949.10.1-1971.4.9 and 1989.4.15-2008.12.31 can mostly refl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on the specific fact level. However, there is obvious one-sided part and distortion of China's overall presentation and evaluation. Reports during 1971.4.10-1989.4.14 can more objectively and deeply present China's overall image and grasp China's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Studying Time's reports from the aspect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hina-US relations, this thesis finds in the long run large fluctuation of Time's reports on China is the result of significant impact of U.Snational interests and ideology. Although in subjectivity Time will insist on the news philosophy of reflecting objective fact, not fabricate and deliberately distort facts for national interests and ideology. However, national interests and ideology will play a role that subtly influences the selec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news facts and background material, the citation of sources and the use of language. Meanwhile, because Time's news values of "exposing the ugly" will be influenced by national interests and ideology, the extent and position of "exposing the ugly" of China will chang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Moreover, Time often directly comments on the news from the aspect of national interests and ideology for the impact of explanatory report philosophy.
引文
1指中国大陆地区。
    2报道来源于《时代》周刊网站(http://www.time.com/)。
    3乔木: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P228。
    1转引自吴非、胡逢瑛:西方媒体对中国问题报道的失准与失衡,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
    2赵心树:知理的民主,还是盲情的媒主?http://www.chinaelections.org/PrintNews.asp?NewsID=11385,获取时间:2009年6月18日。
    1许静:亨利·卢斯、《时代》周刊与四十年代中美关系,美国研究,1993年第1期。
    2展江:从六任总编看《时代》周刊的演变,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8期。
    3姜敬宽:新闻反思集——一个时代周刊资深记者的心路历程,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97年;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4参见[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P141-143。
    1甘露:从《时代》周刊看美国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黄振华:“9·11”事件后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形象研究——以《时代》周刊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3黄振华:“9·l11”事件后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形象研究——以《时代》周刊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朱怡岚:论《时代》周刊的中国形象建构(1992-2004),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邓天颖:新闻框架与国家形象——《时代周刊》涉华报道研究(1998-2002),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2吕睿:析《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3王宪文:2004TIME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张雪花:“妖魔化”抑或新闻专业主义?——《时代》周刊(亚洲版)SARS报道话语分析,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张巨岩: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P380-382。
    2 Robert Dardenne:China'a Image in US Press After September 11th, Paper Submitted to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orum hosted by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2001.
    3赵雅文:国际传播失衡与平衡的哲学思考,新闻大学,2007年第2期。
    4翟峥:中美两国在对方主要媒体中的写照——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1998年报道的对比分析,美国研究,2002年第3期。
    1 A Q-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image of China in the "New York Times" from 1949-1988, by Yan, Wenjie, Ph.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1993.
    2 The news and U.S.-CHINA policy,1950-1984:relationships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public. opinion,by Chang, Tsan-guo, Ph.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1986.
    3 Robyn S. Goodman.Prestige Press Coverage of US-China Policy during the Cold War's Collapse and Post-Cold War Years. Gazette 61 (1999):391-410.
    4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P112-121;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2002年第4期;何霞:《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李希光:妖魔化——美国主流媒体的主旋律,中华读书报,1999年6月23日第四版;李希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美国媒体是如何讲政治的,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5期:李希光:再论“妖魔化中国”,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5期。
    2焦国标:值得商榷的“妖魔化”——评李希光先生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和《再论“妖魔化”中国》,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6期。
    3张大卫:比较新闻学:历史、现状与难题,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
    4孟庆鸿: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妖魔化”,新闻记者,2002年第9期。
    1赵心树:知理的民主,还是盲情的媒主?http://www.chinaelections.org/PrintNews.asp?NewsID=11385,获取时间:2009年6月18日。
    2参见刘继南、周积华、段鹏等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版社,2002年,P378。
    3俞燕敏、鄢利群著:无冕之王与金钱:美国媒体与美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P89-90。
    4李琨:“爱恨情节”——美国媒体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收录于顾耀铭主编:我看美国媒体,新华出版社,2000年,P196-223。
    1乔木: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P17。
    2转引自乔木: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P17。
    3[美]哈罗德·伊萨克斯著,于殿利、陆日宇译:美国的中国形象,时事出版社,1999年,P43-44。
    4 Steven W. Mosher. 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 and Chinese reality. New York:New Republic Book, BasicBooks,1990.
    4潘志高: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变与不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 Colin Mackerras.Western Images of Chin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周宁:中国异托邦: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他者,书屋,2004年第2期。
    3周宁:乌托邦或意识形态:西方中国观的知识状况,http://www.tecn.cn/data/18677.html,获取时间:2008年6月5日。
    4周宁:世纪末的中国形象:陷入莫名的敌意与恐慌,书屋,2003年第12期。
    5周宁:中国异托邦: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他者,书屋,2004年第2期。
    6周宁:中国异托邦: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他者,书屋,2004年第2期。
    1[美]希伦.A.洛厄里和梅尔文.L.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16。
    2[美]希伦.A.洛厄里和梅尔文.L.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序2。
    3[美]约翰·菲斯克等著,李彬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新华出版社,2004年,P57。
    4胡春阳: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2胡春阳: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荷]托伊恩·A.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前言第1页。
    4[美]希伦.A.洛厄里和梅尔文.L.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P5。
    5[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P279。
    1英文单词为framing,潘忠党主张翻译成“架构”更加妥贴,本研究仍沿用约定俗成的用法。
    2 Goffman, Erving. 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4.
    3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P231。
    4潘忠党将framing analysis翻译成“架构分析”。
    5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年第1期。
    1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年第1期。
    2[荷]托伊恩·A.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P123。
    1参见[荷]托伊恩·A.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P35;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P134-146。
    1“竹帘”系"bamboo curtain"的翻译,最初用来比喻中国对自身情况的封锁和遮掩。据笔者所了解的资料,最早使用此比喻义的是美国医生A.M·丹莱普的著作:Behind the Bamboo Curtain:The Experiences of an American Doctor in China,By A.M.Dunlap, M.D.Public Affairs Press, Washington D.C.,1956.
    2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P9。
    1 War:INSIDE RED CHINA, Monday, Apr.09,1951.
    2 The First Million, Monday, Jun.11,1951.
    3 CHINA:Rubber Communist, Monday, Jun.18,1951.
    4 CHINA:Rubber Communist, Monday, Jun.18,1951.
    5 DANGER ZONES:Another Chinese Revolution? Monday, Mar.26,1951.
    6 Religion:Catholics in China, Monday, Jul.02,1951.
    7 CHINA:Rubber Communist, Monday, Jun.18,1951.
    8 Religion:Modern Martyr, Monday,Mar.12,1951.
    9 Religion:Schism in China Monday, Aug.18,1958.
    10 Science:The Scientist in China, Monday, May.09,1955.
    11 CHINA:Brainwasher at Work, Monday, May.26,1952.
    12 Education:End of the Open Hand, Monday, Feb.26,1951.
    13 RED CHINA:The Long Decade, Monday, Jun.08,1959.
    1 Red China:Nightmare Across the Land, Friday, Sep.02,1966.
    2 Red China:Handwriting on the Wall, Friday, Jan.06,1967;Red Bank:Into the Dustbin! Onto the Garbage Heap! Friday,Apr.14,1967.
    3 China:Trouble in All Directions, Friday, Dec.22,1967.
    4 Red China:The Death of Li, Friday, Jan.27,1967.
    5 World:More Violent than Imagined, Friday, Jul.19,1968;China:The Pearl's Grisly Flotsam,Friday, Jul.05,1968.
    6 Red China:Cantonment in Canton Friday, Mar.24,1967.
    7 TIBET:The Tightening Yoke Monday, Jul.04,1960.
    8 Tibet:Himalayan Hell, Friday, Sep.13,1968.
    9 World:Sinkiang:Where It Could Begin, Friday, Aug.22,1969.
    10 ARMED FORCES:The Returncoats, Monday, Jul.18,1955.
    11 DANGER ZONES:Another Chinese Revolution? Monday, Mar.26,1951.
    1 United Nations:Double Standard, Friday, Nov.09,1962.
    2 CHINA:Rubber Communist, Monday, Jun.18,1951.
    3 RED CHINA:The Long Decade, Monday, Jun.08,1959.
    4 RED CHINA:Leap Forward, Drop Back, Monday, Jan.12,1959.
    5 The Loss of Man, Friday, Dec.01,1961.
    1 Communists:The Divided TitansFriday,Feb.09,1962.
    2 Hong Kong:Refugee Dilemma,Friday, Apr.27,1962.
    3 War:INSIDE RED CHINA Monday, Apr.09,1951.
    4 CHINA:Dragon with Convulsions, Monday, Apr.07,1952.
    5 RED CHINA:The Road to Collectivism, Monday, Jan.25,1954.
    6 CHINA:Frank Admissions, Monday, Dec.24,1951.
    7 Communism:Reds Have Troubles, Too, Friday, May.26,1961.
    8 Red China:Now, Undulation, Friday, Sep.15,1961.
    9 CHINA:Kao's Dragon, Monday, Dec.01,1952.
    10 China:The New Leap, Friday, Mar.21,1969.
    11 Red China:Waiting for Evolution Friday, Nov.13,1964.
    1 Red China:Waiting for Evolution Friday,Nov.13,1964.
    2 CHINA:Big Budget, Monday, Mar.02,1953.
    3 RED CHINA:Triumph at a Price Monday, Jan.10,1955.
    4 CHINA:The New Empire Builders, Monday, Mar.01,1954.
    5 Laos:The Chinese Highwaymen, Friday, Dec.05,1969;Nepal:Royalties for the King, Friday, May. 15,1964.
    6 Appointment in Peking, Monday, Jan.23,1950.
    7 BUSINESS ABROAD:Chinese Junk, Monday, Aug.03,1959.
    8 THE ENEMY:The Pied Piper of Peking, Monday, Jul.20,1953.
    9 National Affairs:Toward Firmer Ground,Monday,May.28,1951.
    10 CHINA:Rubber Communist, Monday, Jun.18,1951.
    11 Sport:In Red China,Monday,Feb.05,1951.
    1“镇反”(镇压反革命)运动,指的是1950年10月10日以后,即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举越过三八线,进占北朝鲜,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援朝对美作战的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场大规模“杀”、“关”、“管”国内敌对分子,旨在巩固新生政权的政治运动。“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
    关于这些运动的负面问题可以参考以下文章和著作:杨奎松的系列研究文章:毛泽东与“三反”运动,史林,2006年第4期:1952年上海“五反”运动始末,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新中国“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新中国巩固城市政权的最初尝试——以上海“镇反”运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张昭国:“打虎”指标的分配与“三反”运动的偏差,长白学刊2009年第5期;王善中: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述评,中共党史研究,1993年第1期;李平、徐小飞:“五反”运动及其对南昌私营商业的双重影响,老区建设,2009年第24期;苏少之:关于“五反”运动几个问题的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张徐乐:上海私营金融业与“三反”“五反”运动,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6期;周仲海:山东省“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1950-1951),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P13-14;刘新宇:天津地委“三反”运动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孔令生:“三反”运动探论,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P45-46;王长流:“五反”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P31-34;王育英: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私人资本主义政策评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P15-21;王顺生、李军:“三反”运动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42月,P129-135。
    2 Patricia Neils. China Image in the Life and Times of Henry Luce,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1990:282.
    3 Steven W.Mosher. 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 and Chinese reality. New York:New Republic Book, BasicBooks,1990:205-207.
    4 Red China:In the Jungle with Monty & Mao, Friday, Oct.27,1961.
    1 RED CHINA:The Long Decade, Monday, Jun.08,1959.
    2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P167-168。
    3[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P457。
    4中国1950年代在工业上取得的成就已经被大多数西方学者所认可: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了从1952年到1957年的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收获,包括这些年国民生产总值(GNP)68%的能察觉的增长,这已经被广泛认为是有确实根据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Li Choh-ming教授总结说:“就我所能看到的,没有蓄意造价的证据。”大多数美国经济学家同意在1950年代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工业产量增长率,远远超过日本、西德和苏联。引自Steven W. Mosher. 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 and Chinese reality. New York:New Republic Book, BasicBooks,1990:86.
    1 World:CHINA'S TWO DECADES OF COMMUNISM Friday,Oct.03,1969.
    2[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P458。
    3杨奎松:1952年上海“五反”运动始末,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此外,何永红在其专著《“五反”运动研究》当中也详细地叙述了建国初期资本家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和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毒”行为。参见何永红:“五反”运动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12月,P41-45;王长流在其硕士论文当中也介绍了当时资本家的一些负面行为。参见王长流:“五反”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P15-18。
    4详情可以参阅:王顺生、李军:“三反”运动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12月,P17-22。
    51949年8月华北局和1950年3月西南局的的报告均反映了这种严峻的形势。参见杨奎松:新中国“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建国初期,福建的反革命活动非常猖獗。参见高绵:解放初期福建镇压反革命运动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1998年第1期。
    6杨奎松:新中国“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
    7周仲海:山东省“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1950-1951),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P23-25。
    8杨奎松:毛泽东与三反运动,史林,2006年第4期。
    1刘新宇:天津地委“三反”运动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2杨奎松:1952年上海“五反”运动始末,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王善中: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述评,中共党史研究,1993年第1期;苏少之:关于“五反”运动几个问题的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4刘新宇:天津地委“三反”运动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王顺生、李军:“三反”运动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12月,P163-165;孔令生:“三反”运动探论,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P42-44。
    51953年上半年,镇压反革命运动结束。运动过后,全国治安情况大为好转。1950年全国刑事案件发生率占人口的0.09%;1951年,下降为0.059%;1952年再下降为0.042%;1953年为0.05%。转引自于海洋:建国初期镇压反革命运动述评,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仅以广西省南宁市一市为例,其镇反运动大规模发动前的1950年,刑事案发案率为4314件,镇反运动大规模开展后的1951年,一下子就降到了1318件,到镇反运动结束后的1954年,更降至455件,下降了80%还多。引自杨奎松:新中国“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
    6王永华:“五反”与私营工商业的二次调整——以南昌为例,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根据沈志华的研究,毛泽东决定出兵朝鲜,除了担心国家安全和主权完整受到威胁之外,也还受到由台湾问题引发出对抗美国的革命激情的影响,以及考虑到要为社会主义阵营承担责任和义务。参见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P342-351。
    2 By Way of Moscow, Monday, Nov.20,1950.
    3[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P369。
    4[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9月,P153。
    5参阅[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9月,P154-158。
    1[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9月,P85。
    2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当中提到:“在「时代」尚未设立驻北京办事处之前,有关中国的报道都是由香港办事处负责,,当时有一位黄丙皇先生,专门为不懂中文的办事处主任提供资料和充当翻译,惟一的新闻来源还是中共的宣传刊物和难民访问。”引自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P126。
    3 Reporters:Fall of a China-Watcher, Friday, Jul.21,1967.
    1转引自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9。
    2转引自[美]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第1版,P143。
    3转引自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12。
    4转引自刘瑞生:涉藏报道与美国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
    5转引自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2005年8月,南方日报出版社,P104-105。
    6李希光、刘康等著: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P37。
    7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11。
    8英文为anticommunism,严格翻译的话应译为“反对共产主义的主义”较妥,本文采用约定俗成的说法。
    1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93。
    2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26。
    3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58-59。
    4 Steven W.Mosher. 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 and Chinese reality. New York:New Republic Book, BasicBooks,1990:52。
    5 Steven W. Mosher. 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 and Chinese reality. New York:New Republic Book, BasicBooks,1990:63.
    4当时驻华的美国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认识也有偏颇之处,中国共产党在一定程度上被他们美化了,而国民党的负面状况则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
    1 Steven W.Mosher.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 and Chinese reality.New York:New Republic Book, BasicBooks,1990:66.
    2如《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引者注:白修德是《时代》周刊记者西奥多·H·怀特(Theodore Harold White)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字)在自传中承认自己早年是一名“温和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当朝鲜战争一爆发,他毅然抛弃了对共产主义的最后一点迷恋。……他坚信,在朝鲜“共产主义者蓄意发动了一场深谋远虑的残暴的征服战争”。引自[美]乔伊斯·霍夫曼著,胡友珍、马碧英译:新闻与幻象——白修德传,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P118。
    3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57
    4[美]哈罗德·伊萨克斯著,于殿利、陆日宇译:美国的中国形象,时事出版社,1999年,P301。
    1转引自刘瑞生:涉藏报道与美国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
    2[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P142。
    3[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P143。
    4姜敬宽的说法有误,白修德不是遭到免职,而是自己提出辞职。参见[美]乔伊斯·霍夫曼著,胡友珍、马碧英译:新闻与幻象——白修德传,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P100-101。
    5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P104-105。
    1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P106。
    2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P190。
    3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P124。
    4 Patricia Neils.China Image in the Life and Times of Henry Luce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1990:255.
    5 Patricia Neils. China Image in the Life and Times of Henry Luce,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1990:260.
    6 Patricia Neils. China Image in the Life and Times of Henry Luce,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1990:267.
    7 Patricia Neils. China Image in the Life and Times of Henry Luce,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1990:269.
    1参见[美]戴维·哈尔伯斯坦著,白梅、家有等译:无冕之王:美国四大新闻机构内幕,新华出版社,1985年,P555-558。
    2还有一个研究可以作为佐证:Perlmutter, David Dimitri研究了《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1949-1989年所有关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视觉报道(包括照片、图表),发现卢斯生前《新闻周刊》对中国大陆的负面报道远远多于《时代》周刊,相反,在卢斯死后,《时代》周刊对中国大陆的负面报道反而远远多于《新闻周刊》。参见Visualimages and foreign policy:Picturing China in the American press,1949-1989, by Perlmutter, David Dimitri, Ph. 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96.
    3 Steven W. Mosher. 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 and Chinese reality. New York:New Republic Book, BasicBooks,1990:67-68.
    4[美]乔伊斯·霍夫曼著,胡友珍、马碧英译:新闻与幻象——白修德传,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P92。
    1[美]哈罗德·伊萨克斯著,于殿利、陆日宇译:美国的中国形象,时事出版社,1999年,P268。
    2转引自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204。
    3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P322。
    4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P12。
    1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P15。
    2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P336。
    3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P337-338。
    4从现在看来,当时美国决策者眼中的国家利益未必就是美国的最佳利益。由于当时的美国政府拒绝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的策略,使得其耗费了大量的力量来对付中国,从而对其全球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1 The Nation:Why Nixon Is Relatively Good, Monday, Aug.02,1971.
    2 CHINA:The Twenty-Five Years of Chairman Mao, Monday, Oct.07,1974.
    3 CHINA:The Second Comeback for Comrade Teng, Monday, Aug.01,1977.
    1 CHINA:Wilting Flowers,Monday, Apr.02,1979.
    2 China Deng's Victory, By WILLIAM E. SMITH; RICHARD HORNIK/PEKING, Monday, Oct.07,1985.
    3 China:Trouble for the Man Upstairs, Monday, Aug.31,1987.
    4 China Deng Consolidates His Gains By AMY WILENTZ;RICHARD HORNIK/PEKING,Monday, Jul.14,1986.
    5 CHINA:Beyond the First Euphoria, Monday, Apr.28,1980.
    6 Law:Bringing Justice to China, Monday,Mar.19,1979.
    7 CHINA:A Victory for Chou-and Moderation, Monday, Feb.03,1975.
    8 Religion:A Church That Would Not Die, Monday, Sep.10,1979.
    9 Man Of The Year:Visionary of a New China Monday, Jan.01,1979.
    10 COMMUNISM:Two Victories for the Word, Monday, Dec.12,1977.
    11 CHINA:Wilting Flowers, Monday, Apr.02,1979; CHINA:We Cannot Be Softhearted, Monday, Nov.26,1979.
    12 China:Capitalism in the Making, Monday, Apr.30,1984.
    13 China:Capitalism in the Making, Monday, Apr.30,1984.
    1 CHINA:The Dividends of Rediscovery, Monday Nov.20,1972.
    2 CHINA:A Victory for Chou-and Moderation, Monday, Feb.03,1975.
    3 Man Of The Year:A Country with a Long Way to Go, Monday, Jan.01,1979.
    4 World:Up the Farm, Monday, Aug.11,1980.
    5 CHINA:The Dividends of Rediscovery, Monday, Nov.20,1972.
    6 FOREIGN RELATIONS:Ford in China:Warm Hosts, Monday, Dec.15,1975.
    7 Business:China Faces Reality,Monday, Mar.12,1975.
    8 Man Of The Year:Visionary of a New China, Monday, Jan.01,1979.
    9 China:Certain Measures of Capitalism By DAVID AIKMAN;Marguerite Johnson;Jimi Florcruz/Peking Monday, Apr.04,1983.
    1 China:State of Siege, Monday, May.29,1989.
    2 China:Capitalism in the Making Monday, Apr.30,1984.
    3 China:Certain Measures of Capitalism By DAVIDAIKMAN;MARGUERITE JOHNSON;JIMI FLORCRUZ/PEKING Monday, Apr.04,1983.
    4 China:Certain Measures of Capitalism By DAVID AIKMAN;Marguerite Johnson;Jimi Florcruz/Peking Monday, Apr.04,1983.
    5 The World:A Quieter China in a Calmer Asia,Monday, Apr.19,1971.
    6 The World:The Ping Heard Round the World Monday, Apr.26,1971.
    7 The World:Two Eyewitnesses Behind the Bamboo Curtain,Monday,Apr.26,1971.
    1 The World:A Quieter China in a Calmer Asia, Monday, Apr.19,1971.
    2 The World:The Ping Heard Round the World, Monday, Apr.26,1971.
    3 The World:The Ping Heard Round the World, Monday, Apr.26,1971.
    4 The World:The Ping Heard Round the World, Monday, Apr.26,1971.
    5 China:Old Wounds Deng Xiaoping, By GEORGE J. CHURCH, Monday, Jan.06,1986.
    6 China:Capitalism in the Making, Monday, Apr.30,1984.
    7 China:Capitalism in the Making, Monday, Apr.30,1984.
    1李希光、刘康:美国媒体为什么总是消极报道中国?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1081/2009/0703/338.html,获取时间,2010年2月7日.
    2郝雨凡、张燕冬著:无形的手:与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点评中美关系,新华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P143-144。
    3[美]斯迪芬·麦金农:中国通记者:浪漫的一代,收录于李希光、刘康等著: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P334。
    4 Steven W.Mosher.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 and Chinese reality.New York:New Republic Book.BasicBooks,1990:160.
    5吉米:对外国媒体的期待应该更现实点,见张志安、叶柳:中国怎么样?——驻华外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P5。
    1 Life in the Middle Kingdom Monday, Feb.21,1972.
    2 DIPLOMACY:Richard Nixon's Long March to Shanghai, Monday, Mar.06,1972.
    1如学者莫歇尔在其著作《误读中国》谈到:越战使得美国对自己的个性和美德的信仰变得暗淡,共产主义中国将开始激发更明亮和更友好的感情。……那些开始抛弃美国的个人主义的伦理和自由市场经济的人——像许多人所做的那样——发现中国是一个激励人的共同努力的模范,文化大革命是净化已经无私的人们的高贵的试验。Steven W. Mosher. 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 and Chinese reality. New York:New Republic Book,BasicBooks,1990:119.
    2如《财富》杂志(Fortune)1981年10月用10多页的篇幅报道了中国不知不觉发生的资本主义(China's Creeping Capitalism, Rowan, Roy. Fortune. New York:Dec 28,1981. Vol.104, Iss.13),1983年又报道了中国将深圳作为的资本主义试验田来刺激经济发展(A little touch of capitalism, Kraar, Louis. Fortune. New York:Apr 18,1983. Vol.107, Iss.8);1989年元旦的《纽约时报》以《中国庆祝朝向资本主义的十年》为题,回顾了中国十年以来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前进的历史。China Celebrates 10 Years Along the Capitalist Road,By NICHOLAS D.. New York Times (Late Edition (East Coast)). New York, N. Y.:Jan 1,1989. p. A.3.
    3 China Golden Handshakes in Peking, By WILLIAM E. SMITH;DAVID AIKMAN/WASHINGTON AND JAIME A. FLORCRUZ/PEKING, By WILLIAM E. SMITH;DAVID AIKMAN/WASHINGTON AND JAIME A. FLORCRUZ/PEKING Monday, Sep.30,1985.
    4 The Second Revolution, Monday, Sep.23,1985.
    1 China:Old Wounds Deng Xiaoping, By GEORGE J. CHURCH, Tuesday, Jun.06,1986.
    1 A Letter From The Publisher, Monday, Jan.01,1979.
    2 A Letter From The Publisher, Monday, Jan.01,1979.
    1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P126.
    2 CHINA:We Learned from Our Suffering, Monday, Nov.10,1980.
    3 A Letter from the Publisher:Jan.6,1986, By Richard B.Thomas.
    1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P321-322.
    2 A War of Angry Cousins, Monday, Mar.05,1979.
    3 A War of Angry Cousins, Monday, Mar.05,1979.
    4这通过《时代》周刊中国报道的一些标题可见一斑:China:Capitalism in the Making,Monday, Apr.30,1984;China:Certain Measures of Capitalism,,Monday, Apr.04,1983.
    1[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新华出版社,1996年,序言。
    2[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1989年7月第1版,华夏出版社,P47。
    3[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1989年7月第1版,华夏出版社,P47。
    1 SPECIAL SECTION:A Guide to Nixon's China Journey, Monday, Feb.21,1972.
    2 SPECIAL SECTION:A Guide to Nixon's China Journey,Monday,Feb.21,1972.
    1 China Comes Out to Play, Oct.01,2007.
    2 Beijing Magic, Jul.28,2008.
    3 Risky change in a dynasty, Nov.06,1995.
    4 THE LAST FRONTIER, Jun.27,2005.
    5 Inside China's search for its soul, Oct.4,1999.
    6 THE LAST FRONTIER, Jun.27,2005.
    7 A NEW "ME" GENERATION, By Sandra Burton, Nov.29,1993.
    8 China's Me Generation, Nov.5,2007.
    9 The ghosts of Tiananmen, Dec.1,1997.
    1 Watch out for China, Nov.29,1993.
    2 Sitting Pretty, Mar.27,2006;Rooms to Grow, Nov.20,2006;Lenovo's Global Gambit, Sep.25,2006;The New Breed, Dec 20,2004;Postcard:Shenzhen,Dec.10,2007.
    3 Risky change in a dynasty, Nov.06,1995.
    4 Watch out for China, Nov.29,1993.
    5 THE LAST FRONTIER, Jun.27,2005.
    6 Watch out for China, Nov.29,1993.
    7 Watch out for China, Nov.29,1993.
    1 China The Wrath, Monday, Jun.19,1989
    2 Saving The Connection, By GEORGE J. CHURCH;ROBERT AJEMIAN/BOSTON, WILLIAM MCWHIRTER/CHICAGO AND CHRISTOPHER OGDEN/WASHINGTON, Monday, Jun.19,1989.
    3 China The Wrath of Deng, Monday, Jun.19,1989.
    4 SMALL WORLD, BIG STAKES, Jun.27,2005.
    5 China Takes on the World, Thursday, Jan.11,2007.
    6 China:Waking up to the next superpower, Mar.25,1996.
    7 China's arms race, Feb.01,1999.
    8 A Chinese Puzzle for Clinton, By JANICE CASTRO, Monday, Feb.01,1993; Confounded by the Chinese puzzle, Apr.25,1994.
    9 Enemies at The Firewall, Dec.17,2007.
    1 China:Go Away. No, Don't. Yes, Do. Monday, Jul.22,1991.
    2 China Comes Out to Play, Oct.01,2007.
    3 The next WMD crisis, Jul.28,2003.
    4 Crouching tiger, hidden message, Mar.12,2001.
    5 China Takes on the World, By Thursday, Jan.11,2007.
    6 Watch out for China, Nov.29,1993.
    7 Why China's Burning Mad, May.05,2008.
    1刘钢:中国基尼系数的未来走势,企业经济,2008年第3期。
    2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3“透明国际”组织于1993年由德国人彼得·艾根创办,以推动全球反腐败运动为己任,今天已发展成为研究腐败问题最权威、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已在150多个国家建立了分会。该组织从1995年开始,每年定期发布全球各国家、地区的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简称CPI)。CPI采用10分制,10分为最高分,表示最廉洁;0分表示最腐败;8.0-10.0之间表示比较廉洁;5.0-8.0之间为轻微腐败;2.5-5.0之间腐败比较严重;0-2.5之间则为极端腐败。
    4透明国际组织公布清廉指数中国处于较腐败阶段,http://hi.baidu.com/dbts/blog/item/baf0cb107c6bfblab8127b58.html,获取日期,2010年2月8日。
    5胡联合、胡鞍钢:对转型期中国犯罪实际发案情况的估测,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此处的数据是在作者考虑到有许多犯罪案件发生后受害人没有报案以及立案不实顽症的客观存在,对国家统计的数据进行修正后得出的。
    6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SIPIR年鉴1999:军备、裁军和国防安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4月,P422。
    7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SIPIR年鉴1999:军备、裁军和国防安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4月,P423。
    1陈应成:“中国威胁论”评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2 Enemies at The Firewall, Dec.17,2007.
    3 The Next Cold War? By Johanna McGeary;Jay Branegan, Elaine Shannon and Douglas Waller/Washington and Jaime A. FlorCruz/Beijing, Monday, Jun.07,1999.
    4参见《美炮制<考克斯报告>是煽动反华情绪破坏中美关系的一出闹剧》和《再驳<考克斯报告>》,收录于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编: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5月。赵启正对《考克斯报告》报告的驳斥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如他指出“《考克斯报告》中所说的W56、W62、W70、W76、W78、W87、W88这七种核弹头的性能数据早已在美国公开出版物上发表,不是什么秘密,更谈不上“窃取”。例如,1984年托马斯·B·科克伦等著的《核武器手册》第一卷《美国的核力量和能力》,1988年丘克·汉森撰写的《美国核武器秘史》等,对上述几种核弹头的威力、重量、长度、直径、所用材料、圆概率偏差等性能数据以及研制单位、配备的运载系统、装备的军种均有详细介绍。该书作者还特意说明,书中引用资料均来自美国国会听证会记录、美国能源部三大核武器实验室和国防部,以证实其权威性和可靠性。而且,近几年来,在国际互联网上随时可以看到美国从早期的MK-1到最新装备的W88核弹头的性能数据”。
    5马世琨、张勇:考克斯报告:胡编乱造谣言惑众,人民日报,1999年5月27日第6版。
    6 Watch out for China, Nov.29,1993.
    1陈子舜:“中国威胁论”毫无事实根据,红旗文稿,1996年第5期。
    2正是根据这一新的计算方法,美国与西方国家不同意中国按照发展中国家参加世贸组织,而要求中国按所谓“准发达国家”加入世贸组织,拒绝中国享受世贸组织规定的对发展国家的优惠。
    3何礼、丁亚华:别有用心的世纪谎言:“中国威胁论”,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第2期。
    4 Watch out for China. Nov.29,1993.
    5 The Next Cold War? By Johanna McGeary, Jay Branegan, Elaine Shannon and Douglas Waller/Washington and Jaime A. FlorCruz/Bei jing, Monday, Jun.07,1999。
    6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1月,P147-148。
    7薛龙根:评析“中国威胁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7年5月。
    1 China Softening Up the Hard Line, By Michael S. Serrill;Sandra Burton and Jaime A. FlorCruz/Beijing Monday, May.15,1989.
    2楚树龙: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2001年5月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3-4。
    3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72。
    1[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新华出版社,1996年,序言。
    2[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新华出版社,1996年,序言。
    1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P127。
    2《时代》北京首席记者谈报道中国——《时代》周刊北京分社社长吉米(Jaime A. FlorCruz)10月13日在萨尔斯堡学院演讲,http://mapage.noos.fr/biblio/html/politic/chine/transparence/medialibre02.htm.
    3朱清河:从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负面报道谈起,新闻战线,2007年第2期。
    4美国媒体的“揭丑”新闻价值观主要是由美国媒体的以监督功能为天职的定位和负面新闻更有市场的商业价值理念所决定的。学者高金萍认为美国的基督教文化对美国媒体的“揭丑”新闻价值观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美国浓郁的基督教文化沉积于人们的人生观念和生活信仰中,使他们把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信念寄托于上帝,寄托于超越世间的精神欢乐。这种欢乐经常要通过身心的折磨和苦痛才可能获得。基于这极度的折磨和苦痛,新闻文化主体不由自主地形成挖掘丑闻、批评社会的心态,在新闻报道中也透露出一种悲剧性意识。”引自高金萍: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P191-192。5 Raspherry的评论,见Newsworthy,1994年冬季号,转引自何英:美国媒体与国家形象传播,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第1版,P25。
    6转引自[美]威廉·哈森著,张苏、苏丹译: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1版,P229.
    7当然,美国的“揭丑”新闻价值观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的,在美国国内报道和对其他国家的报道中也同样如此。
    1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206-207。
    2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P211。
    3 World:The Pros and Cons of Recognition, Monday, Nov.16,1970.
    4 FOREIGN RELATIONS:The Nixinger Report, Monday, Feb.21,1972.
    1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P126。
    2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P126。
    3[美]斯迪芬·麦金农:中国通记者:浪漫的一代,收录于李希光、刘康等著: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P331。
    4吉米:对外国媒体的期待应该更现实点,见张志安、叶柳:中国怎么样?——驻华外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P5。
    1 Greater Walls, By HP-TIME. COM;RICHARD BERNSTEIN, Monday, Sep.12,1977.
    2 Reporters:Fall of a China-Watcher, Friday, Jul.21,1967.
    1郭可:序:境外记者在中国,见张志安、叶柳:中国怎么样?——驻华外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P1。
    2郭可:序:境外记者在中国,见张志安、叶柳:中国怎么样?——驻华外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P1。
    3徐琴媛: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P79。
    4 China:Fear of Foreigners, By SPENCER DAVIDSON;RICHARD BERNSTEIN Monday, Jun.14,1982.
    1谢柯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回顾与思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1卷第2期。
    2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25年:从不许问到舌战,http://news.sohu.com/20080304/n255509683.shtml,获取时间:2010年2月8日。
    3王簌蔚:新闻发言人制度益处良多,新闻记者,2003年第8期。
    4谢柯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回顾与思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1卷第2期。
    5肖欣欣、刘乐耕:世纪末的一场对话——中美主流媒体记者、专家、学者座谈纪要,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1期。
    6葛根:好记者应该尽量地接近公正,见张志安、叶柳:中国怎么样?——驻华外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P69。
    1中美记者对话录:道德与责任,http://www.xici.net/b35087/d1154163.htm,获取时间:2010年1月26日。
    2葛根:好记者应该尽量地接近公正,见张志安、叶柳:中国怎么样?——驻华外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P69。
    3郭可:序:境外记者在中国,见张志安、叶柳:中国怎么样?——驻华外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P1。
    [1]姜敬宽:新闻反思集——一个时代周刊资深记者的心路历程,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97年
    [2]姜敬宽:时代七十年,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3]汪琪、彭家发: “时代”的经验,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4]李辉: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东方出版社,2007年
    [5][美]乔伊斯·霍夫曼著,胡友珍、马碧英译:新闻与幻象——白修德传,新华出版社,2001年
    [6][美]戴维·哈尔伯斯坦著,白梅、家有等译:无冕之王:美国四大新闻机构内幕,新华出版社,1985年
    [7]张志安、叶柳,中国怎么样?——驻华外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
    [8][美]纽曼著,郝大海译: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9]戴元光、苗正民编著:大众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三民出版社,1999年
    [11][美]盖伊·塔奇曼著,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年
    [12]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加]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著,沈荟、周雨译: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彭家发著:新闻客观性原理,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15][美]迈克尔·舒德森著,陈昌凤、常江译: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美]杰克·富勒著,展江译: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新华出版社,1999年
    [18][美]迈克尔·帕伦蒂:美国的新闻自由,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美]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2000年
    [20][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9年
    [21][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著,展江、殷文主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八版),新华出版社,2001年
    [22]顾潜: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顾耀铭主编:我看美国媒体,新华出版社,2000年
    [24]张巨岩: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25]俞燕敏、鄢利群:无冕之王与金钱:美国媒体与美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6][荷]托伊恩·A.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
    [27][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
    [28]熊学亮著: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29]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30][美]约翰·菲斯克等著,李彬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新华出版社,2004年
    [31][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著,刘海龙等译: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2][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3][英]丹尼斯·麦奎尔著,崔保国、李琨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34][美]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35][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四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36][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37][美]陶美心、赵梅主编:中美长期对话(1986-200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8]周琪主编: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9]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
    [40]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1]孙哲:崛起与扩张:美国政治与中美关系,法律出版社,2004年
    [42]孙哲: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案例与分析,时事出版社,2004年
    [43][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新华出版社,1996年,序言
    [44]陶文钊:中美关系史(上、中、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5]滑明达:文化超越与文化认知:美国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6]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7]施爱国:傲慢与偏见:东方主义与美国的“中国威胁论”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48][美]托马斯·博克、丁伯成:大洋彼岸的中国幻梦——美国“精英”的中国观,外文出版社,2000年
    [49][美]M.G马森著,杨德山译:西方的中华帝国观,时事出版社,1999年
    [50][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
    [51][英]达雅·屠苏著,董关鹏主译: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新华出版社,2004年
    [52]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53]郭可:国际传播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54]赵雪波主编,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55]陈卫星主编: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56]周宁编:世界之中国:域外中国形象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7]周宁:孔教乌托邦,学苑出版社,2004年
    [58][美]哈罗德·伊萨克斯著,于殿利、陆日宇译:美国的中国形象,时事出版社,1999年
    [59]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60]乔木:鹰眼看龙美国媒体的中国报道与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61]李希光、刘康等著:妖魔化与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62]李希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63]李希光:中国有多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64]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
    [65]李希光、孙静惟主编:全球新传播:来自清华园的思想交锋,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
    [66]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67]刘继南、何辉等著: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68]刘继南等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69]刘继南、何辉等著:镜像中国:世界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70]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71]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
    [72]高金萍: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73]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4]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75][法]阿芒·马特拉著,陈卫星译,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76][美]爱德华·W.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77][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78][美]拉里·A.萨姆瓦著,陈南等译:跨文化传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79][美]萨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
    [80][美]史蒂夫·莫滕森编选,关世杰、胡兴译: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81]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编: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
    [82]徐琴媛: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8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84]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85][美]罗克里克·麦克法夸尔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翻译组译,何柞康、王泽槐校: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卷人民内部矛盾1956-1957),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86][美]罗克里克·麦克法夸尔著,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翻译组译,戴汉笠校: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二卷大跃进1958-1960),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87][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88][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89]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90]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91]钱钢、耿庆国主编:二十世纪中国重灾百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92]王顺生、李军:“三反”运动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
    [93]何永红:“五反”运动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12月
    [94]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上、下卷),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95]杨继绳: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修订版),大风出版社,2006年
    [96]杨继绳: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天地图书公司,2008年
    [97]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SIPIR年鉴1999:军备、裁军和国防安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1]胡春阳: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2]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3]甘露:从《时代》周刊看美国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黄振华:“9·11”事件后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形象研究——以《时代》周刊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朱怡岚:论《时代》周刊的中国形象建构(1992-2004),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6]邓天颖:新闻框架与国家形象——《时代周刊》涉华报道研究(1998-2002),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7]王宪文:2004TME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张雪花:“妖魔化”抑或新闻专业主义?——《时代》周刊(亚洲版)SARS报道话语分析,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9]钱进:涉华报道的舆论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谢浩:《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1]何霞:《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研究,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2]周仲海:山东省“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1950-1951),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3]刘新宇:天津地委“三反”运动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4]孔令生:“三反”运动探论,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5]王长流:“五反”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王育英: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私人资本主义政策评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7]陈应成:“中国威胁论”评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许静:亨利·卢斯、《时代》周刊与四十年代中美关系,美国研究,1993年第1期
    [2]展江:从六任总编看《时代》周刊的演变,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8期
    [3]吕睿:析《时代》周刊的中国报道,外交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4]朱怡岚:《纽约时报》如何报道中国——以《纽约时报》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报道为例,当代传播,2004年第4期
    [5]刘鉴强:从李文和案看《纽约时报》的意识形态性,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1期
    [6]刘康:国际传播对中国报道的“话题设计”——兼论美国媒体对“法轮功”事件的报道,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1期
    [7]陈寒溪:美国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形象——以“中美撞机事件”为例,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8]李滨:《纽约时报》四川地震报道的主要特点,东南传播,2008年第7期
    [9]杨斌、吴朝美、吴世勇:国家利益视角中的国际传播——从《纽约时报》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报道谈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0]姜玮:纽约时报网涉华军事报道分析,军事记者,2008年第11期
    [11]张植荣、李昀: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涉藏报道分析,对外大传播,2006年12期。
    [12]潘志高:《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分析:1993-1999,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3]司国安、苏金远2006中国国家形象——基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文本分析,新闻知识,2007年第5期
    [14]赵雅文:国际传播失衡与平衡的哲学思考,新闻大学,2007年第2期
    [15]翟峥:中美两国在对方主要媒体中的写照——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 1998年报道的对比分析,美国研究,2002年第3期
    [16]吴非、胡逢瑛:西方媒体对中国问题报道的失准与失衡,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
    [17]赵月枝:为什么今天我们对西方新闻客观性失望?——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18]赵心树:知理的民主,还是盲情的媒主?,http://www.chinaelections.org/PrintNews.asp?NewsID=11385
    [19]罗以澄、夏倩芳: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2002年第4期
    [20]刘瑞生:涉藏报道与美国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性,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3期。
    [21]李希光:妖魔化——美国主流媒体的主旋律,中华读书报,1999年6月23日第四版
    [22]李希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美国媒体是如何讲政治的,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5期
    [23]李希光:再论“妖魔化中国”,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5期
    [24]焦国标:值得商榷的“妖魔化”——评李希光先生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和《再论“妖魔化”中国》,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6期
    [25]张大卫:比较新闻学:历史、现状与难题,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
    [26]孟庆鸿: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妖魔化”,新闻记者,2002年第9期
    [27]朱清河:从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负面报道谈起,新闻战线,2007年第2期
    [28]李希光、刘康:美国媒体为什么总是消极报道中国?,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1081/2009/0703/338.html
    [29]周宁:中国异托邦: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他者,书屋,2004年第2期
    [30]周宁:乌托邦或意识形态:西方中国观的知识状况,http://www.tecn.cn/data/18677.html
    [31]周宁:世纪末的中国形象:陷入莫名的敌意与恐慌,书屋,2003年第12期
    [32]潘忠党: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传播与社会学刊,2006年第1期
    [33]杨奎松:毛泽东与“三反”运动,史林,2006年第4期
    [34]杨奎松:1952年上海“五反”运动始末,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5]杨奎松:新中国“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
    [36]杨奎松:新中国巩固城市政权的最初尝试——以上海“镇反”运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37]张昭国:“打虎”指标的分配与“三反”运动的偏差,长白学刊2009年第5期
    [38]王善中: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述评,中共党史研究,1993年第1期
    [39]李平、徐小飞:“五反”运动及其对南昌私营商业的双重影响,老区建设,2009年第24期
    [40]苏少之:关于“五反”运动几个问题的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41]张徐乐:上海私营金融业与“三反”“五反”运动,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6期
    [42]王永华:“五反”与私营工商业的二次调整——以南昌为例,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43]刘钢:中国基尼系数的未来走势,企业经济,2008年第3期
    [44]胡联合、胡鞍钢:对转型期中国犯罪实际发案情况的估测,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5]陈子舜:“中国威胁论”毫无事实根据,红旗文稿,1996年第5期
    [46]何礼、丁亚华:别有用心的世纪谎言:“中国威胁论”,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第2期。
    [47]薛龙根:评析“中国威胁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7年5月
    [48]《时代》北京首席记者谈报道中国——《时代》周刊北京分社社长吉米(Jaime A.FlorCruz)10月13日在萨尔斯堡学院演讲,http://mapage.noos.fr/biblio/html/politic/chine/transparence/medialibre02.htm
    [49]中美记者对话录:道德与责任,http://www.xici.net/b35087/d1154163.htm
    [50]肖欣欣、刘乐耕:世纪末的一场对话——中美主流媒体记者、专家、学者座谈纪要,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1期。
    [51]谢柯凌: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回顾与思考,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4月第21卷第2期
    [52]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25年:从不许问到舌战,http://news.sohu.com/20080304/n255509683.shtml
    [53]王簌蔚:新闻发言人制度益处良多,新闻记者,2003年第8期
    [1]Goffman,Erving.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4
    [2]Gitilin,T.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3]Shoemaker,P.J..Gatekeeping.Sage Publications,1991
    [4]Bernard C. Cohen.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5]Steven W. Mosher.China Misperceived:American illusion and Chinese reality. New York:New Republic Book,BasicBooks,1990
    [6]Colin Mackerras. Western Images of Chin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7]Herbert J.Gans. Deciding what's news: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NBC Nightly News,Newsweek,and Time.New York:Vintage.1979
    [8]潘志高.China's Image in the New York Times.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9]William A. Hachten. The world news prism:changing media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2
    [10]Chin-Chuan Lee(ed.). Voices of China:the interplay of politics and journalism.New York:Guiford Press,1990
    [11]Edward S. Herman and Noam Chomsky.Manufacturing conse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New York:Pantheon Books,2002
    [12]Patricia Neils.China Image in the Life and Times of Henry Luce,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1990
    [13]Chin-Chuan Lee(ed.).China's media, media's China.westview press.1994.
    [14]Hongshan Li and Zaohui Hong(eds.).Image, Perception, and the Making of US-China Relation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n,1998
    [1]Robyn S. Goodman.Prestige Press Coverage of US-China Policy during the Cold War's Collapse and Post-Cold War Years, Gazette 61 (1999)
    [2]Mann,J. Framing China. Media Studies Journal 13(1),Winter 1999
    [3]Changing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s reflected in "The New York Times", the "Washington Post" and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1972-1985,by Su, Shangming, Ph.D., University of Hawai'i,1991
    [4]A Q-analysis of the changing image of China in the "New York Times" from 1949-1988,by Yan, Wenjie, Ph.D.,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1993
    [5]Image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each other's newspapers:A visual content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U.S. newspapers,by Wu, Gang, M.A.,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2006
    [6]Framing the enemy:Changing United States media images of China and the U.S.S.R. at the end of the Cold War,by Holstein, Lisa Walls, Ph.D., Indiana University,2002
    [7]American newspapers' image of China:A study of the "Los Angeles Times",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nd "Chicago Tribune",1988-1991,by Zhang, Kan, M.Phil.,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2003
    [8]The news and U.S.-CHINA policy,1950-1984:relationships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public opinion,by Chang, Tsan-guo, Ph.D.,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1986
    [9]Tainted perceptions:Liberal-democracy and American 19.popular images of China,by Dorogi, Thomas Laszlo, M.A.,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2000
    [10]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ist ideologies in times of crisi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news medi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by Li, Juan, Ph.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2006
    [11]A content analysis of news coverage of two communist countries-the Soviet Union and China-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the "Los Angeles Times", by Su, Wei Zhen, M.A.,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1990
    [12]Visual images and foreign policy:Picturing China in the American press, 1949-1989,by Perlmutter, David Dimitri, Ph.D., 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96
    [13]Robert Dardenne:China'a Image in US Press After September 11th,Paper Submitted to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Forum hosted by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