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河大鼓兴衰论(1949-200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汶河大鼓是鲁中南土生土长的民间曲艺,又名“大鼓书”,用泰安方言演唱,唱腔高拔、诙谐幽默。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汶河大鼓既保持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又借鉴姊妹艺术的特点来丰富完善自己,形成了风格独特、别具韵味的艺术特点。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汶河大鼓“兴—衰—复苏”三个时期的剖析,为在现代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如何保存与传承提供一个参考。另外,作为属于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借用不同学科的视角,本文在民族音乐学的基础上,借鉴美学知识对其进行解析,采用“局内人”、“局外人”双视角,以多角度、多层面的视野对汶河大鼓的兴衰进行剖析,从地理政治文化背景、汶河大鼓自身艺术特点、观众审美心理变化的三个角度归纳总结,试图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大鼓研究的文化理论。
Wenhe dagu is a folk quyi in Middle and South of Shandong Province, also known as "dagu shu", with the Tai dialect singing, singing high-pull, witty humor.
     In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enhe dagu while maintaining its own unique artistic charm, but also lear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ster arts enriches itself, forming a unique style, unique charm of artistic featur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agu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Wenhe dagu, "thrive- failure-recovery"of three periods of analysis, as in modern society preserv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provide a reference.In addition, as par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the field, to use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national music school, drawing on their knowledge to resolve aesthetic, using "insider", "outsider" double perspective, to multi-angle, multi-levelthe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he Wen River to analyze the drum, from the geo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Wenhe dagu itself, the audience of the three psychological changes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summarized, but also to a certain extent, rich the cultural theory of dagu.
引文
①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P61-63。
    ①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版,P62。
    ②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音乐出版社,2007年。
    ③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
    ④《中国曲艺集成·山东卷》,中国ISBN中心,1980年1月。
    ⑤于林青著《曲艺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
    ①姜昆、戴宏森主编《中国曲艺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P409。
    ②孙川《析“一曲多用”之本质谈戏曲衰落之现实——兼谈电声管弦乐队伴奏戏曲唱段的意义》,《人民音乐》,1986年第12期。
    ③贡瑞霞《乐亭大鼓的发展与创新》,《大舞台》,2005年第2期。
    ④姜玥《简论刘宝全对京韵大鼓的改革》,《音乐生活》,2006年第6期。
    ⑤范晓君《论方言对湖北大鼓唱腔的影响》,《重庆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⑥范卫红《对“黄梅大鼓”走向成功的分析》,《黄梅戏艺术》,2008年第2期。
    ⑦冯志莲《东北大鼓兴盛考略——东北大鼓系列研究之二》,《乐府新声》,2008年第3期。
    ⑧冯志莲《东北大鼓衰微寻由——东北大鼓系列研究之三》,《乐府新声》,2008年第4期。
    ①施咏著《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
    ②赵山林著《中国戏曲观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③冯长春主编《音乐美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P269-271。
    ④修海林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⑤刘小梅《论戏曲表演程式的审美心理建构》,《戏曲艺术》,1999年第3期。
    ①谢平安《让戏曲本体在当代审美中回归》,《四川戏剧》,1999年第3期。
    ②经百君《浪漫型艺术的历史进步与审美倾斜——论20世纪戏曲现代戏的成就、问题和走向》,《艺术百家》,1999年第4期。
    ③陈友峰、韩丽萍《审美机制的限制与人物的弱化——试论戏曲美学特征对人物形象塑造之影响》,《戏曲艺术》,2001年第1期。
    ④龚妮丽《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两次转换的美学思考》,《贵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⑤唐湘芸《观众审美意识与戏曲审美价值的实现——兼谈现代戏曲的改革与途径》,《艺术百家》,2003年第1期。
    ①颜全毅《转型社会的现实写真和审美意味——20世纪90年代的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艺术百家》,2004年第2期。
    ②吴功正《观众心理与戏曲审美建构》,《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③张杰《中国戏曲审美特征“三尽之”》,《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④施咏《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交响》,2005年第4期。
    ⑤马晓霓《大审美经济与中国传统戏曲发展》,《艺术百家》,2006年第3期。
    ①施咏《刍议民族音乐审美中的旋律因素》,《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②王杰泓《“陌生化”、“生活化”与戏曲艺术的审美张力问题》,《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③刘鸿俊《论戏曲艺术的审美自觉》,《中国戏剧》,2007年第12期。
    ④徐宏《观物取象:艺术情怀的熔铸——兼论戏曲与其它传统艺术审美精神的共通性》,《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⑤危磊《聚焦:华夏传统文化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审美观》,《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0期。
    ①苏丹《中国传统戏曲的中和精神》,《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②廉文澄《鲁迅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情趣》,《当代戏剧》,1999年第2期。
    ③杨桦《二十一世纪戏曲的命运和出路——兼论戏曲电视剧的审美本体特征》,《四川戏剧》,2001年第4期。
    ④常智奇《经验理性的道德审判——论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当代艺术》,2002年第2期。
    ⑤郭朝凤《中国戏曲的审美特质》,《戏曲艺术》,2002年第3期。
    ⑥傅晋青《论当代戏曲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当代戏剧》,2003年第3期。
    ⑦顾兆贵《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⑧施旭升《戏曲:作为古典民族民间的审美文化》,《戏剧文学》,2004年第6期。
    ⑨周明《戏曲审美心理探源》,《中国戏剧》,2005年第1期。
    ⑩惠四凤《“圆”的艺术——中国戏曲审美特征初探》,《延安文学》,2007年第5期。
    11张文敏《论传统戏曲审美条件下宛梆的剧目创建与发展》,《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12马欢《关于陕西传统戏曲秦腔如何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几点思考》,《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年第7期。
    ①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版,P63。
    ②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3月北京第1版,P132。
    ③同上
    ①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版,P182。
    ②杨荫浏著《语言与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P34。
    ③泰安市泰山区、郊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泰安市志》,齐鲁书社,1996年12月第1版,P614。
    ①蓝雪霏著《闽台闽南语民歌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58。
    ②陈新凤硕士论文《漳州方音对锦歌音乐影响之研究》,P1。
    ①施咏著《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P107。
    ①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版,P65。
    ②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P11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P125-126。
    ②余秋雨著《观众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P41。
    ①樊美筠著《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P220。
    ①汪凤炎、郑红著《中国文化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P41。
    ①《伍伦全备记·付末开场》,《古本戏曲丛刊》初集第四十种,影印明世德堂刊本。
    ①余秋雨著《观众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P210。
    ①王治河著《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P1。
    ①耿生廉《论民歌曲调创作的基本方式》,《民族音乐论文选》,1988年10月第1版,P113。
    ①郭克俭《论戏曲演唱中的音色问题》,中国音乐,2008年第3期。
    ①郭克俭《论戏曲演唱中的音色问题》,中国音乐,2008年第3期。
    ②蓝雪霏著《畲族音乐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P13。
    ①刘富琳《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艺术研究》,1999年第2期。
    ②朱志荣著《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P73。
    ①朱志荣著《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P115。
    1.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版。
    2.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3月北京第1版。
    3.杨荫浏著《语言与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版。
    4.泰安市泰山区、郊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泰安市志》,齐鲁书社,1996年12月第1版。
    5.蓝雪霏著《闽台闽南语民歌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陈新凤硕士论文《漳州方音对锦歌音乐影响之研究》,福建师范大学,1995年。
    7.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8.施咏著《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9.余秋雨著《观众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10.樊美筠著《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11.耿生廉《论民歌曲调创作的基本方式》,《民族音乐论文选》,1988年10月第1版。
    12.郭克俭《论戏曲演唱中的音色问题》,中国音乐,2008年第3期。
    13.蓝雪霏著《畲族音乐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14.王耀华《乐韵寻踪》,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
    15.朱志荣著《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16.《中国曲艺集成·山东卷》,中国ISBN中心,1980年1月。
    17.童忠良、谷杰、周耘、孙晓辉《中国传统乐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
    19.于林青著《曲艺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
    20.姜昆、戴宏森主编《中国曲艺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1.赵山林著《中国戏曲观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22.《伍伦全备记·付末开场》,《古本戏曲丛刊》初集第四十种,影印明世德堂刊本。
    23.冯长春主编《音乐美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修海林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25.王治河著《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6.毛遂今著《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27.栾桂娟著《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1.刘富琳《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艺术研究》,1999年第2期。
    2.施咏《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交响》,2005年第4期。
    3.孙川《析“一曲多用”之本质谈戏曲衰落之现实——兼谈电声管弦乐队伴奏戏曲唱段的意义》,《人民音乐》,1986年第12期。
    4.贡瑞霞《乐亭大鼓的发展与创新》,《大舞台》,2005年第2期。
    5.姜玥《简论刘宝全对京韵大鼓的改革》,《音乐生活》,2006年第6期。
    6.范晓君《论方言对湖北大鼓唱腔的影响》,《重庆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7.范卫红《对“黄梅大鼓”走向成功的分析》,《黄梅戏艺术》,2008年第2期。
    8.冯志莲《东北大鼓兴盛考略——东北大鼓系列研究之二》,《乐府新声》,2008年第3期。
    9.冯志莲《东北大鼓衰微寻由——东北大鼓系列研究之三》,《乐府新声》,2008年第4期。
    10.刘小梅《论戏曲表演程式的审美心理建构》,《戏曲艺术》,1999年第3期。
    11.谢平安《让戏曲本体在当代审美中回归》,《四川戏剧》,1999年第3期。
    12.经百君《浪漫型艺术的历史进步与审美倾斜——论20世纪戏曲现代戏的成就、问题和走向》,《艺术百家》,1999年第4期。
    13.陈友峰、韩丽萍《审美机制的限制与人物的弱化——试论戏曲美学特征对人物形象塑造之影响》,《戏曲艺术》,2001年第1期。
    14.龚妮丽《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两次转换的美学思考》,《贵州大学学报》,2002 年第1期。
    15.唐湘芸《观众审美意识与戏曲审美价值的实现——兼谈现代戏曲的改革与途径》,《艺术百家》,2003年第1期。
    16.颜全毅《转型社会的现实写真和审美意味——20世纪90年代的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艺术百家》,2004年第2期。
    17.吴功正《观众心理与戏曲审美建构》,《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8.张杰《中国戏曲审美特征“三尽之”》,《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9.马欢《关于陕西传统戏曲秦腔如何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几点思考》,《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年第7期。
    20.马晓霓《大审美经济与中国传统戏曲发展》,《艺术百家》,2006年第3期。
    21.施咏《刍议民族音乐审美中的旋律因素》,《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2.王杰泓《“陌生化”、“生活化”与戏曲艺术的审美张力问题》,《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3.刘鸿俊《论戏曲艺术的审美自觉》,《中国戏剧》,2007年第12期。
    24.徐宏《观物取象:艺术情怀的熔铸——兼论戏曲与其它传统艺术审美精神的共通性》,《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5.危磊《聚焦:华夏传统文化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审美观》,《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10期。
    26.蓝雪霏:《论“游移”中国民间音乐结构原则研究之一》,《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
    27.苏丹《中国传统戏曲的中和精神》,《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28.廉文澄《鲁迅中国传统戏曲的审美情趣》,《当代戏剧》,1999年第2期。
    29.杨桦《二十一世纪戏曲的命运和出路——兼论戏曲电视剧的审美本体特征》,《四川戏剧》,2001年第4期。
    30.常智奇《经验理性的道德审判——论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当代艺术》,2002年第2期。
    31.郭朝凤《中国戏曲的审美特质》,《戏曲艺术》,2002年第3期。
    32.傅晋青《论当代戏曲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当代戏剧》,2003年第3 期。
    33.王耀华《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以畲族民歌为例》,《音乐研究》2007年第1、2期。
    34.顾兆贵《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5.施旭升《戏曲:作为古典民族民间的审美文化》,《戏剧文学》,2004年第6期。
    36.王耀华《论“腔音列”》,《音乐研究》,2009年第1、2期。
    37.周明《戏曲审美心理探源》,《中国戏剧》,2005年第1期。
    38.惠四凤《“圆”的艺术——中国戏曲审美特征初探》,《延安文学》,2007年第5期。
    39.张文敏《论传统戏曲审美条件下宛梆的剧目创建与发展》,《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40.李首明《论方言与地方戏音乐的互动关系》,《中国音乐学》,2007年第4期。
    41.栾桂娟《马增芬的创腔技巧——兼谈其唱腔特殊》, 《曲艺艺术论丛》,1986年第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