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重整制度下股东权变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重整制度作为与破产清算、和解并列的三大破产制度或破产程序之一,是一种积极拯救债务人并促使其复兴的破产预防制度。它的出现,使破产法的价值观念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我国《企业破产法》颁布以后,有众多学者对重整制度展开了研究。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对重整制度引入较晚,实践上缺乏经验,导致现阶段对公司重整制度的研究还一般较为宽泛,缺乏针对性。在英、美、日、德、法等其他国家,对重整制度的研究较为充分,有关破产重整的立法颁布较早,其间一般历经多次修改,相对来说比较科学完善。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具体重整制度中股东所处的法律地位及股东权的变化问题,国内或国外的系统地理论研究都很少,《企业破产法》关于股东的权利也是散落在各处,很难整理出重整制度中特有规则。
     重整制度究竟给股东地位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股东在《公司法》上的权利是否受到限制?股东在《企业破产法》的重整制度中又有哪些权利?股东与债权人在重整制度的各个环节是否存在利益冲突?这些冲突该如何平衡?司法实践中成为上市公司摆脱困境最佳选择的上市公司重整制度中股东权问题又有哪些特殊性?正是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将《公司重整制度下的股东权变异研究》作为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本文的核心观点是:重整制度对股东的地位和权利产生了深层次影响,但是,重整制度与破产清算不同,重整制度使股东仍然能够作为参与主体参加重整程序,维护自身权益。重整制度中,债权人利益优先于股东利益,因此,重整制度对公司法上的股东权利进行必要限制。然而,重整制度的基石是利益平衡。要实现重整目标,重整制度又必须通过制度设计对债权人、股东的利益进行平衡,从而切实保障债权人、股东的利益。本论文共分四章,约18余万字。
     第一章探究重整制度下股东权变异的诱因。从比较法和法史学的角度论述了重整法律制度的起源和发展,重整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破产立法价值多元化的制度需求。重整制度的产生,突破了原有破产法构筑的只保护债权人利益和债务人利益的狭小空间,将所有可能受债务人破产消极影响的利益主体都考虑在内,从而为破产法对社会利益的维护提供了制度上的归依。笔者介绍了重整制度的定义和特征,对重整制度价值取向进行研究,认识到“正义”、“效率”、“公平”这三个法律价值元素贯彻在整个重整制度的价值追求之中,并实现于受法律制度调整的社会生活之中。本章重点阐述重整制度利益平衡这一基本原则,分析重整中利益平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计重整制度具体规则达到利益平衡的作用,法院和管理人是利益平衡的裁量者,而重整计划是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与利益平衡的最终实现。笔者从重整制度中股东地位与重整前正常经营情况下及破产清算制度中股东地位进行对比的视角,分析重整制度下股东地位的特殊性,探究引起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公司丧失清偿能力动摇了股东控制权的根基;利益结构的变化要求权力重新配置,司法权介入干预股东自治。
     第二章探讨公司重整制度下股东控制权的变异。与破产清算不同,重整并不终结公司作为一个法律实体的存在,而是通过各种措施维持公司继续营业,最终使公司摆脱困境恢复正常的经营状态。这使得公司的内部权力结构以及这种权力结构的分权制衡机制对于重整公司至关重要,笔者从股东控制权变化的角度揭示了公司内部分权制衡机制即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过程。要想真正清楚在进入重整程序后权力分配制衡机制,必须充分了解正常状态下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及股东控制权的配置,才能对比出重整程序对公司治理结构及股东控制权产生的冲击。因此,笔者首先对正常状态下的股东控制权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节笔者对重整程序中的控制权配置进行了全面分析,归纳出重整中控制权配置的基本特点,明确新产生的法院、管理人、债权人会议与公司原有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监事会之间的权力分配及制衡机制,分析了股东控制权的变化。第三节论述重整程序中经营控制权的归属问题。第四节对比分析管理人管理模式与债务人管理模式下公司控制权的具体变化。由于管理人管理模式和债务人管理模式由不同主体掌握公司的经营控制权,而管理人、债务人与股东之间的关系有着较大差别,所以,通过对比两种管理模式下控制权配置的差异能够看出股东在不同管理模式中地位的不同和权力的变化。第五节则探讨重整计划执行期间公司控制权的特殊问题。
     第三章剖析重整制度下股东权与债权博弈之变异。在公司重整的过程中,存在多方利益主体,相互之间存在复杂的利益冲突,其中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最为激烈。股东与债权人作为公司重整中重要的利益主体,对公司重整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系统地分析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平衡问题。第一节笔者提出公司重整就是股东与债权人的一场利益博弈。在公司重整前,股东与债权人已经是一种博弈关系,他们在公司的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利益的冲突与平衡。在公司重整的过程中,股东与债权人也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同样表现为一种冲突与平衡,这种冲突与平衡其实就是利益的博弈。当公司濒临破产时,资源已经不多,各利害关系人无法全部受偿,利益冲突更加激烈。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多方面原因,但是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及重整制度的独特设计使二者之间的冲突有调和的可能性。本章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分别为“重整程序启动中的利益之争”、“重整计划制定中的利益之争”、“重整计划表决权之争”,笔者选择重整程序中的几个最重要环节分析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对各国立法规定进行对比,希望能在制度设计层面提出兼具公平与效率的合理建议,达到平衡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目标。
     第四章分析上市公司重整制度中股东权的特殊变异。上市公司涉及面广,一旦破产清算,将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对社会影响很大,因此,如何有效拯救上市公司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重整制度是上市公司拯救危机的有效手段。上市公司股东众多,股权结构复杂,使上市公司重整制度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本章以股东权作为研究视角,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重整案例的实践经验,对我国上市公司重整制度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第一节对上市公司重组和重整中股东的地位进行对比,研究重整中股东地位发生的变化。第二节从切实保障股东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知情权的角度,分析建立完善上市公司重整信息披露制度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介绍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内容,不同模式下信息披露义务人的确定,重整不同阶段信息披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等,重点建议上市公司在股东行使表决之前应该提供哪些重要信息。上市公司股东权益调整是重整制度中股东最为关注的问题,与其自身利益有最直接的关系,因此,本章第三节探讨了股东权益调整的几种主要方式,如存量股份让渡、减资(缩股)、资本公积金转增、发行新股、债转股等。笔者对这几种方式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介绍,对产生的法律问题和争议进行了分析。第四节是上市公司重整中股东行使表决权的特殊问题,网络投票对重整计划表决有什么影响?资不抵债情况下股东是否还应有表决权?股东表决权的增强是否对债权人利益优先原则造成动摇?笔者对目前实践中仅有的三例网络投票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该节还讨论了出资人会议的表决范围问题,以及出资人表决没有通过情况下的法院强制裁定批准重整计划问题。第五节关注的是股东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诉讼权问题。重整制度允许股东提出新的诉讼,而正在审理的诉讼则需要根据法律规定中止一段时间。结合国外相关立法和实践经验,对股东赔偿请求权的定性问题进行分析,究竟应该作为劣后债权还是一般债权处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股东诉讼对上市公司重整及重组带来的影响,探讨重整程序中应如何应对股东诉讼及赔偿请求权,既不影响重整目标实现,又能够充分保障股东利益。
The bankruptcy reorganization, as a bankruptcy prevention system to save the predicament debtor and promote its revival, has been one of three broad forms of the modern bankruptcy legal system together with bankruptcy liquidation and conciliation system. Due to this emerging system, the value of bankruptcy law shifted from individual-based to community-based standard. After the enactment of "Bankruptcy Law of PRC", many scholars have already carried out studies on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Unfortunately, due to the late introduction of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and the lack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China, the study on reorganization at this stage is still generally a more broad study of principles. To contrast, in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France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study on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is more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Furthermore, the relevant bankruptcy law in those countries is enacted earlier and became relatively scientifically sound after several revisions. It is also noteworthy that there is very little systematic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specific reorganization system regarding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shareholders and the change of shareholders’rights. What’s worse,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on enacted "Bankruptcy Law" are also scattered throughout. Hence, it is difficult to sort out specific rules for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What kind of impact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would bring to shareholders? Whether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in the“Company Law”would be restricted? What kind of rights the shareholders would enjoy in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under“Bankruptcy Law”? Whether there is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in the all aspects of reorganization proceedings? How to balance these conflicts? What specialty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demonstrate in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which becomes the best choice for listed companies to bail out in judicial practice? To deal with these questions, the author chooses“Variation of Shareholders' Rights in the Reorganization of Corporation" as his doctoral thesis topic. The key point of this article is: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status and rights of the shareholders. However, unlike bankruptcy liquidation, shareholders can still participate in the reorganization proceedings to safeguard their own interests. In addition, the interests of creditors have priority over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to restrict the rights of shareholders. However, balance of interests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reorganization.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need to re-design a system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thereby effectively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shareholder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about 180 thousand words.
     The first chapter explores the reason of variation of the shareholders’right in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and legal histor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is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flecting the need for the diverse value of bankruptcy legislation. It extends the narrow space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under the bankruptcy law to protect all stakeholders who may be affected by the negative impact of debtors’bankruptcy, not only the interests of creditors and debtors, so as to maintain the interests of society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bankruptcy system.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of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and recognizes that "justice", "efficiency" and "fair", all these three elements are existed in pursuit of the whole value of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and achieved by the adjustment of the legislation in the social life. This chapter also focuses on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and designs specific rules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is in the discretion of Court and bankruptcy administrator. Reorganization plan is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conflict of interests and final realization of balance of interest. By Comparison of the status of shareholders in the reorganization, before the reorganization and in the bankruptcy liquid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pecialty of the status of shareholders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reasons for these changes, including three areas: corporate insolvency which shakes the foundation of shareholders’control;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interests which require redistribution of the power; Judicial intervention to the autonomy of shareholders
     Chapter two deals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shareholders’control in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Unlike bankruptcy liquidation, reorganization is not the end of the corporation's existence as a legal entity, but maintains the corporation to continue business through various measures, thereby bailing out the corporation to resume normal operation. Thus, corporation’s internal power structure and the mechanism for the separation of such power are essential for the reorganizing corporation. The author reveals the process of change in the corporate internal mechanism of checks and balances, namely,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ange of shareholders control.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hecks and balances of power after the reorganization process, one should ful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stat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hareholders control, and then conclude the resulting impact on corporation by comparison. In the first place,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shareholder control under normal state. In section II, the author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rol in the reorganization process, summari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rol in the reorganization process, and clarifies the distribution and separation of power between newly created meeting of court, administrator and creditors, and corporate existing general meeting of shareholders, board of directors and board of supervisors. Section III deals with who has the operational control in reorganization proceedings. Section IV compares the specific changes of shareholder control between administrator management and debtor management. As to the different subject of operational control in different management styles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dministrator, creditor and shareholders,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rol under these two kinds of management can also reflect the different position and changes of power in different management styles. In section V, the author discusses special problems about control of company in the implementation period under reorganization plan.
     Under Chapter Thre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variation of the game between the right of shareholders and the right of creditors. In the corporation reorganization process, there is conflict of interests among multi-stakeholders, especially intense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of interests and also play vital roles in the reorganizat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analysis regarding with the conflict and balance of interests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In section I,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corporation reorganization is a game of interests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Even before the reorganization,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have already been in a game relationship, continuously generating conflict of interests and balancing the conflicts during the corporation’s operation. Meanwhile,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in the process of corporation reorganization are not isolated, but closely related, as a relationship of conflict and balance, namely, the game of interests. When a corporation is near bankruptcy, its resource is so limited that not all of the stakeholders would get repayment;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 would become more intens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have many causes, but the consistency of overall interest and the unique design of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make it possible to reconcile the conflicts. The following sections in this chapter are“the dispute of interests to initiate reorgainzation“,“the dispute of interests in the proposed reorganization plan”and“the dispute of voting rights for the reorganization pla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in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reorganization process, hoping to make some reasonable, fair and efficient proposals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between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Chapter Four studies the special variation regarding the right of shareholders in listed companies under reorganization system. A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sted companies, bankruptcy liquid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will produce a series of chain actions and exert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society. Therefore, how to effectively save the listed company becomes a serious problem.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reorganization system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ave the crisis of listed companies. Due to the large number of shareholders and complex ownership structure,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for listed companies is certain unique. The author in this chapter condu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pecial problems in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for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reorganization. Firstly,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status of shareholders in listed companies’restructuring and reorganization, and studies the change of shareholders’status in re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shareholder right to know in the reorganization, section II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bout reorganization, describ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bligor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different modes, the basic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suggests listed companies to focus on information which should be provided before the vote by shareholders. The adjustment of shareholders’equity in listed companies, as most concern of shareholder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ir own interest. Section III discusses several major methods of shareholders' equity adjustment, such as transfer of treasury stock, capital reduction (shrink), capital accumulation fund, issuance of new shares, debt and etc.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aforementioned methods in judicial practice and analyzes relevant legal issues and disputes. Section IV deals with the special problems of exercising voting rights in the listed companies’reorganization. Does the internet voting have any effect on the reorganization plan? Whether shareholders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vote? Whether the enhancement of shareholders voting right would shake the principle of the priority interest of creditors? The author conduct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only three internet voting cases in current practice. This section also discusses the scope of voting in the investor conference and the situation where the investors did not approve a reorganization plan, the court ruled to force the approval of a reorganization plan. Section V is concerned about the litigation right of shareholders in listed companies’reorganization. The reorganization system allows shareholders to propose new actions, but when it comes to pending lawsuits, the suspension is required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With relevant foreign legislation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whether the right to request compensation should be treated as bad debt or general debt is still in dispute. Final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shareholder litigation on listed companies’reorgan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through practical cases and also discusses effective ways to deal with shareholder litigation and compensation claim, not affecting the goal of reorganization, but also fully protecting the interest of shareholder.
引文
1黄川口:《公司法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743页。
    1宫川知法:《日本倒产法制的现状与课题》,于水,《外国法评》,1995(2),第64页。
    1 See:Black’s Law Dictionary, Sixth Edition by The Publisher’s Editorial Staff, ST.Paul, Minn.WestPublishing Co 1990, p147.转引自张世君:《公司重整的法律构造——基于利于平衡的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2【日】石川明:《日本破产法》,何勤华、周桂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3【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3页。
    4邹海林:《破产程序和破产法实体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5李永军:《破产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88-389页。
    6王欣新:《破产法专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81页。
    1【美】杰克·普拉诺等著,胡杰译,张宝训校:《政治学分析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7页。
    2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3李德顺著:《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前言第4页。
    4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第293、295页。
    1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2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3【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1崔之元:《不完全市场与策略性破产——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历史演进及理论意义》,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1期,第33页。
    2罗建勋:《公司如何重整》,(台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2月版,第40页。
    3【日】宫川知法:《日本倒产法制的现状与课题》,于水译,载《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2期,第53页。
    4王卫国:《论重整制度》,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1期,第97(81-96)页。
    1 Overview and Summary of Reports, Reforming the Bankruptcy Code, The National Bankruptcy Conference's Code Review Project Final Report May 1, 1994.
    2【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3 [美]Abraham H. Maslow: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Second Edition(New York 1970)P40。
    4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第305、308页。
    1【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2转引自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1漆多俊:《论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载《经济法论丛》(第2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2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第329页。
    1张世君:《公司重整的法律构造——基于利益平衡的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1参加【法】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71页。转引自张世君:《公司重整的法律构造——基于利益平衡的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2【美】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1页以下。
    3【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8页。
    4赵奎礼著:《利益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5苏宏章:《利益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6孙国华主编:《法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2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页。3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页。
    4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页。
    5李龙主编:《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2页。
    2【日】美浓部达吉著,林纪东译:《法之本质》,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7页。
    1王文宇:《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2聂卫东:《市场和法律的互动——公司参与人利益冲突的法律思考》,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49页。
    1柳舒:《论公司重整中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的冲突与平衡》,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4页。
    2李永军著:《破产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415页。
    1【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399页。
    1张世君:《公司重整的法律构造——基于利益平衡的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112页。
    2吕世伦:《法理的积淀与变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53页。
    3转引自杨忠孝著:《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0页。
    4 [美]道格拉斯·R·爱默瑞、约翰·D·芬尼特著:《公司财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4
    1 (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28~529页。
    1王卫国:《论重整企业的营业授权制度》,《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1期,第74页。
    2柯芳枝:《公司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97年版,第552页。
    3【美】菲利普·波尔著,覃宇康译:《美国破产法典第11章企业整顿制度评价》,载于《中外法学》1993年第6期。
    1王利明:《破产立法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载于《立法研究》,2005年第3期,第3页。
    1潘琪著:《美国破产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99页。
    1徐颖:《论债务人的股东在公司破产重整中的权利》,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汤维建,第438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美国《破产法》第1121条(C)。
    1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1996(9)。
    2【美]亨利·汉斯曼:《企业所有权论》,于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彬著:《公司的控制权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1【美]大卫·爱泼斯坦、史蒂夫·H·尼克勒斯、詹姆斯·J·怀特:《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2李志强:《论破产重整中的公司治理问题——以我国《企业破产法》有关条款为中心》,《民商法》2008年第2期。
    1邹海林著:《破产程序和破产实体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2齐树洁主编:《破产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3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内涵》,载http://www.cg.org.cn/theory/zltx/zltx-gszlnh.asp。
    4甘培忠:《公司控制权的正当行使》,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1【美]阿道夫·A·伯利、加德纳·C·米恩斯著:《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甘华鸣、罗锐韧、蔡如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9页。
    2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载于《经济研究》,第9期。
    3胡哓阳著:《企业控制权的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4殷召良著:《公司控制权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1贺丹:《破产重整控制权的法律配置》,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胡鞍钢、胡光宇:《转轨时期中国公司治理的回顾和展望》,胡鞍钢、胡光宇著:《公司治理中外比较》,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朱羿琨著:《公司控制权配置论——制度与效率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4王彬著:《公司的控制权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林浚清、黄祖辉:《公司相机治理中的控制权转移与演进》,《财经论从》2003年第1期。
    1甘培忠、王冠宇:《公司治理若干法律问题述评》,载甘培忠、楼建波主编《公司治理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2钱颖一:《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载《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1995年版,第133页。
    1【英】奥利弗·哈特:《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朱俊、汪冰、顾恒中译,载《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6期。
    1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内涵》,载http://www.cg.org.cn/theory/zltx/zltx-gszlnh.asp。
    2甘培忠:《公司控制权的正当行使》,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1【美】大卫·G爱泼斯坦等著:《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9页。
    1戴文川:《论企业重整运作机制——兼论公司重整治理及新资金取得》,国立中央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硕士论文。
    2 [美]道格拉斯·R·爱默瑞、约翰·D·芬尼特著:《公司财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7页。
    1贺丹:《破产重整控制权的法律配置》,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2 Manville Corp.V.Equity Security Holders Comm.(In re Johns-Manville Corp.)801F.2d 60 (2d. Cir.1986).
    3 593F.2d 470,475(2d Cir.1979).
    4 Richard F. Broude :Reorganizations Under Ch. 11,Copyright ? 2004 by ALM Properties, Inc., Law Journal Press, a division of American Lawyer Media, Inc., New York,§3.01.
    1沈达明、郑淑君编著:《比较破产法初论》,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页。
    2邹海林著:《破产程序和破产法实体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33页。
    3陈荣宗:《破产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第70页。
    4李永军著:《破产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5汤维健著:《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21页。
    1 [美]大卫·爱泼斯坦、史蒂夫·H·尼克勒斯、詹姆斯·J·怀特:《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175页。
    2韩长印:《债权人会议制度的若干问题》,《法律科学》2004年第4期,第47– 48页。
    1王卫国:《论重整企业的营业授权制度》,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1期。
    1邹海林著:《破产程序与破产法实体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1转引自郑志斌、张婷:《困境公司如何重整》,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1贺丹:《破产重整控制权的法律配置》,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2杜景林、卢谌译:《德国支付不能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张世君著:《公司重整的法律构造——基于利益平衡的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57页。
    2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破产法立法指南》,联合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1参见《法国司法重整与司法清算法》第31条第1款、第32条第2款、第33条第2款、第35条、第141条。
    2沈达明、郑淑君:《比较破产法初论》,对外经贸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1参见Hamid Tavakolian, Bankruptcy: An Emerging Corporate Strategy, Volume 60, Number 2, Spring 1995,《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p19.转引自宋福生:《美国公司重整制度评析》,载《外国经济与管理》,1997年第2期,第13页。
    2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破产法立法指南》,联合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1柯芳枝著:《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第471页。
    1【美】大卫·G爱泼斯坦等著:《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0页。
    1贺丹:《破产重整控制权的法律配置》,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引自李曙光教授为《困境公司如何重整》一书所作的“序”,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1以下部分引自郑志斌、张婷:《困境公司如何重整》,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2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2004年委托研究计划“公司重整与破产单一法典之研究”期末报告(第一册),编号为(2005)014.901,研究单位:寰瀛法律事务所。
    3杜景林、卢谌译:《德国支付不能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4参见《法国司法重整与司法清算法》第14、15、19、24、27、30、103、105条。转引自张世君著:《公司重整的法律构造——基于利益平衡的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90页。
    1齐明:《论破产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美国经验及其借鉴》,《当代法学》,第23卷第2期(总第134期)。
    1【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1柳舒:《论公司重整中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的冲突与平衡》,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1袁振兴:《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会计研究》,2004年第11期,第38-42页。
    2杨瑞龙、周业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期,第38-45页。
    1汤维建:《优胜劣汰的法律机制——破产法要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2韩长印:《破产原因立法比较研究》,《现代法学》,1998年第3期,第102页。
    3 [美]大卫·爱泼斯坦、史蒂夫·H·尼克勒斯、詹姆斯·J·怀特:《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5页。
    1分别是沧州化工、兰宝信息、宝硕股份、鑫安科技。
    2孙心琳:《中美日破产重整制度之比较研究》,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3具体学说内容及理由可参见[台湾]罗建勋著:《公司如何重整》,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版,第233-236页。
    4李永军著:《破产重整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5张世君著:《公司重整的法律构造——基于利益平衡的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35页。
    1参见《证券市场周刊》(2009-04-25)中一篇《海吉氯碱蹊跷破产案调查》的报道。
    2 [台湾]罗建勋著:《公司如何重整》,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版,第326-327页。
    1杨建华:《商事法要论》,台北三民书局1984年版,第147页。
    2参见日本《公司更生法》第101条(3),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285条。
    1覃有土主编:《商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
    1汤维建:《破产重整程序研究》,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页。
    2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破产法立法指南》,联合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1 [美]大卫·爱泼斯坦、史蒂夫·H·尼克勒斯、詹姆斯·J·怀特:《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63页。
    2松田二郞:《公司更生法》,有斐阁,1977年版,第332页。
    3宮脇幸彦:《注解公司更生法》,靑林书院,1986年10月版,第122页。
    4 [韩]元裕锡:《公司重整计划案的制定、认可中的问题点》,载于南孝淳、金載亨共编:《倒产法讲义》,法文社,2005年5月初版,第614页。
    1 [台湾]罗建勋著:《公司如何重整》,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版,第337-338页。
    1 [日]伊藤真:《破产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1王书江、殷建平译:《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432页。
    1沈达明、郑淑君:《比较破产法初论》,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89页。
    2 [美]大卫·爱泼斯坦、史蒂夫·H·尼克勒斯、詹姆斯·J·怀特:《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825页。
    1 [台湾]罗建勋著:《公司如何重整》,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版,第279-282页。
    1赵芬萍、王欣新:《论债权出资》,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5期。
    2张穹主编:《新公司法修订研究报告》(中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48页。
    1阮晓琴:《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银广夏重整草案遭遇“双否”带来的反思》,上海证券报,2011-7-29。
    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3、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苏宏章:《利益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赵奎礼:《利益学概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8、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李龙主编:《西方法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王文宇:《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吕世伦:《法理的积淀与变迁》,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3、胡哓阳:《企业控制权的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胡鞍钢、胡光宇:《公司治理中外比较》,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5、李永军:《破产重整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汤维建:《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17、潘琪:《美国破产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8、李永军:《破产法律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9、邹海林:《破产程序和破产法实体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0、王欣新主编:《破产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破产法立法指南》,联合国出版社2006年版。
    22、沈达明、郑淑君:《比较破产法初论》,对外经贸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3、汤维健:《破产程序与破产立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24、王卫国:《破产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25、武亿舟:《公司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80年版。
    26、陈荣宗:《破产法》,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版。
    27、郑玉波:《公司法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
    28、柯芳枝:《公司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29、罗建勋:《公司如何重整》,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版。
    30、梁宇贤:《公司法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6月修订初版。
    31、李国光主编:《新企业破产法条文释义(1)》,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32、赵雷主编:《新企业破产法讲读》,中国工人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33、王文宇:《民商法理论与经济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冀宗儒编著:《美国破产法案例选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35、汪世虎:《公司重整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36、张世君:《公司重整的法律构造——基于利益平衡的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37、杨忠孝:《破产法上的利益平衡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9、王卫国等主编:《中国证券法破产法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袁坤祥:《公司重整制度之比较研究》,自版,1984年9月版。
    41、郑志斌、张婷:《困境公司如何重整》,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
    42、甘培忠:《公司控制权的正当行使》,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3、李曙光、郑志斌主编:《公司重整法律评论》(第1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美】杰克·普拉诺等著,胡杰译,张宝训校:《政治学分析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7页。
    2、【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3、【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5、【美】阿道夫·A·伯利、加德纳·C·米恩斯著:《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甘华鸣、罗锐韧、蔡如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7、杜景林、卢谌译:《德国支付不能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8、王书江、殷建平译:《日本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3月版。
    9、金邦贵译:《法国商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312页。
    10、丁昌业译:《英国破产法》,法制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11、【美】大卫·G·爱泼斯坦、史蒂夫·H·尼克勒斯、詹姆斯·J·怀特:《美国破产法》,韩长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2、【美】斯图尔特C·吉尔森:《企业破产、收购及分拆案例研究》,沙飞、范铭译,汪洱审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布赖恩·A·布卢姆:《破产法与债务人/债权人:案例与解析》,中信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4、【美】托马斯·李·哈森:《证券法》,张学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美】大卫·G·爱泼斯坦:《破产及相关法律》(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6、【美】道格拉斯·R·爱默瑞、约翰·D·芬尼特著:《公司财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日】石川明:《日本破产法》,何勤华、周桂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8、【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汤维建:《破产重整程序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李永军:《强制和解与重整的制度差异及价值考量》,《私法研究》第二卷。
    3、韩长印:《破产原因立法比较研究》,《现代法学》,1998年第3期。
    4、郭兵:《美国破产法律制度》,《民商法学》(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1期。
    5、宋福生:《美国公司重整制度评析》,载《外国经济与管理》,1997年第2期。
    6、汤维健:《我国破产法草案在重整程序设计上的若干争议问题之我见》,《法学家》,2005年第2期。
    7、王卫国:《论重整企业的营业授权制度》,《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1期。
    8、王欣新:《论新破产立法中债权人会议制度的设置思路》,《法学家》,2005年第2期。
    9、韩长印:《中国破产法的发展状况及法学论题》,《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
    10、漆多俊:《论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原则》,载《经济法论丛》(第2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11、鲁鹏:《利益冲突与制度调节》,载于《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3期。
    12、崔之元:《不完全市场与策略性破产——美国破产法第11章的历史演进及理论意义》,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1期。
    13、管锡展:《公司破产重组中的产权保护问题研究——兼论中国的破产法改革》,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14、叶健、王立君:《公司重整制度刍议》,载于《求索》,1999年第6期,
    15、菲利普·波尔:《美国破产法典第11章企业整顿制度评价》,覃宇译,载于《中外法学》,1993年第6期(总第30期)
    16、梁宇贤:《论公司重整规定及其修正》,载《中兴法学》(台湾)第14期,第165-166页。
    17、王文宇、白梅芳:《从经济观点论我国公司重整制度》,载于《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专刊——人文及社会科学》,2000年10月,十卷四期。
    18、王文宇:《我国公司重整法制之检讨与建议》,《公司与企业法制》,(台湾)元照出版社,2002年。
    19、聂卫东:《市场和法律的互动——公司参与人利益冲突的法律思考》,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3期。
    20、李晓燕:《公司重整计划制度论述》,《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21、刘沂江:《论重整人内部监控的角色群》,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月第8卷第2期。
    22、贾林青、钟欣:《我国企业重整制度的法律构建研究》,载于《中国司法》,2005年第6期,第80页。
    23、石有为、陈清怡:《论破产之和解——以日本民事再生法为中心》,台湾司法院,2004年11月。
    24、王欣新、徐阳光:《论破产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载于甘培忠、楼建波主编《公司治理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陈英:《破产重整立法利益倾向之比较——以美、德、法为例》,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9年7月第22卷第4期。
    26、赵悦、李大华:《试论破产案件中或然债权的理解与认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网。
    27、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判例的分析》,《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28、戴文川:《论企业重整运作机制——兼论公司重整治理及新资金取得》,“国立中央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硕士论文。
    29、冯果:《公司重整制度与债权人的法律保护》,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30、孙心琳:《中美日破产重整制度之比较研究》,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1、贺丹:《破产重整控制权的法律配置》,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2、周国红:《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33、李斌:《关于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思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3期。
    34、金星均:《韩国公司重整制度立法的研究——与中国〈企业破产法(草案)〉相关规定比较》,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
    35、薛圣海:《重整程序中有担保债权的限制与保护》,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6、高永刚:《公司重整计划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37、田宝峰:《公司重整制度中重整计划的研究》,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38、兰蕾:《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制度研究》,武汉大学经济法研究所学位论文。
    39、尹景春:《日本倒产法各制度及其比较》,载《东方论坛》1998年第2期。
    40、韩长印:《企业破产立法的公共政策构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41、王新欣:《论破产立法中的经济法理念》,《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42、王倩:《论重整制度中债务人的法律地位》,《时代金融》。
    43、柳舒:《论公司重整中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的冲突与平衡》,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4、王利明:《破产立法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载于《立法研究》,2005年第3期。
    45、徐颖:《论债务人的股东在公司破产重整中的权利》,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6、赵泓任:《上市公司重整中的股权融资》,载于《第一届中国破产法论坛论文集》。
    47、甘培忠、王冠宇:《公司治理若干法律问题述评》,载甘培忠、楼建波主编《公司治理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8、钱颖一:《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和融资改革》,载《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1995年版。
    49、【英】奥利弗·哈特:《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朱俊、汪冰、顾恒中译,载《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6期。
    50、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第9期。
    51、齐明:《论破产重整中的公司治理——美国经验及其借鉴》,《当代法学》,第23卷第2期(总第134期)。
    52、李志强:《论破产重整中的公司治理问题——以我国《企业破产法》有关条款为中心》,《民商法》2008年第2期。
    53、王欣新、徐阳光:《新破产法视野中的公司治理——基于重整制度的思考》,资本市场法制网,最初发表于“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论坛:上市公司监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四)外文文献类
    1、JAMES J. WHITE:“Death and Resurrection of Secured Credit”, American Bankruptcy Institute Law Review Spring, 2004 12 Am. Bankr. Inst. L. Rev. 139.
    2、Kennedy,“The Commencement of a Case Under the New Bankruptcy Law”, 36 Wash. & Lee. L. Rev. 977, 1002-3 , 1979.
    3、Generally McCoid,“The Decision for Involuntary Bankruptcy”, 61 Am. Bankr.L.J. 195 (1987).
    4、Kevin M.J. Kaiser,“European Bankruptcy Law: Implications for CorporationsFacing Financial Distress”, Financial Management (1996), Vo1.25。
    5、Michelle J. White,“The Cost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A. U£-European Comparision,”Cambridge Universitv Press. New York (1996).
    6、LoPucki, Lynn M., and Whitford, William C,“Patterns in the Bankruptcy Reorganization of Large, Publicly Held Companies,”78 Cornell Law Journal (1993).
    7、Hamid Tavakolian, Bankruptcy: An Emerging Corporate Strategy, Volume 60, Number 2, Spring 1995,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8、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Transnational Insolvency Project-International Statement of United States Bankruptcy Law”.
    9、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 Transnational Insolvency Project-International Statement of United States Bankruptcy Law.
    10、Philp R Wood: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Insolvency, Sweet & Maxwell, 1995.
    11、The World Bank:“Building Effective Insolvency Systems”, 1999.
    12、R. M. Goode: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Insolvency Law, Sweet & Maxwell, 1997.
    13、Ian F. Fletcher: Voidable Transactions in Bankruptcy: British Law Perspectives.
    14、Orelup, Avoidance of Preferential Transfers Under the BankruptcyReform Act of 1978, 65 Iowa L. Rev. 209 (1979).
    15、“Principle and Guidelines for Effective Insolvency and Creditor Rights Systems”, The Word Bank, p.49, April 2001.
    16、Janis Sarra, Creditor Right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Restructuring Insolvent Corporation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3.
    17、Bruce A. Markell,“Owners, Auctions, and Absolute Priority in Bankruptcy Reorganizations,”44 Stanford Law Review (1991).
    18、Richard N. Tilton:“Bankruptcy Business Acquisitions”,Chapter 29.
    19、【日】松下淳一:《結合企業の倒産法的規律》,载于东京大学判例研究会:《法学协会杂志》第110卷第3号,1993年版。
    20、【日】山内八郎:《会社更生計画の諸問題》,一粒社1979年11月版。
    21、【日】竹下守夫:《所有権留?绕飘b?会社更生》,法曹时报,第25卷第3期。
    22、【日】松田二郞:《公司更生法》,有斐阁,1977年版。
    23、【韩】林采洪、白昌勋:《公司重整法(上)》,韩国司法行政学会,2002年5月版。
    24、【韩】裵玄太:《公司重整程序中的租赁债权的处理》,《法曹》第521号,法曹协会,2002年版。
    25、【韩】李哲松:《公司重整的政策性和平衡性》,载于大韩律师会:《人权和正义》第187号,1992年3月版。
    26、【韩】元裕锡:《公司重整计划案的制定、认可中的问题点》,载于南孝淳、金載亨共编:《倒产法讲义》,法文社,2005年5月初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