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转变增长方式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命题,其基本思想是,将经济发展看作一个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不同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增长方式,因此经济发展向高级阶段的跨越必然意味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可见,与主流经济学偏重于投入产出的直接数量关系而忽略生产过程不同,该理论试图从生产组织形式和经济行为模式的角度来审视经济增长。因而“经济增长方式”这一用语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并不多见,最早出现在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的论文“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但它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中国后,却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并被赋予了两层含义:一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二是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显然上述界定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是因为增长方式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固定的内涵,只有将其置于特定历史情境下讨论才有意义,不同时期所对应的最优增长方式是不同的。因此,转变增长方式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同一历史情境下,以最优增长方式为目标进行调整;另一种是当历史情境发生改变时,最优增长方式相应地作出转变。在北京的经济发展历程中,这两种含义的转变都曾出现过,例如,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体制转型就属于后一种情况;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则属于前一种情况。由于历史情境变化缓慢,且中国采取的又是渐进式改革,所以这两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它们通常处于共存状态。但是无论哪一种意义的转变,都必须尊重所处的历史情境,只有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方式,才能实现快速、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目标。
     然而,历史情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抽象概念,难以直接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参照依据。那么如何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呢?本文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历史情境具体化为增长约束,通过分析增长约束及其变化,来确定转变增长方式的方向。对于北京而言,当前面临的主要约束来自四个方面,即资源环境、人口、生产率和发展失衡。其中,资源环境属于硬约束,难以通过转移或贸易分工来消除,这就要求选取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增长方式;人口压力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不仅要求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或进行产业升级以减少劳动力需求,还需要从城市规划和区域平衡的角度来考虑人口疏散;生产率瓶颈是由于资本高度集聚而缺乏产业支撑,不能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所造成的;区域发展失衡则不利于产业的梯度转移,从而影响了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同时由于差距过大,难以形成有效的区域分工或协作,因而也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对增长约束的分析发现,所有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在两个层面上来解决,即产业和区域。因此,本文就从产业演进和区域平衡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讨论北京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产业演进而言,主要从循环经济、全球价值链和比较优势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于区域平衡发展而言,主要以首都圈为基础,结合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和首都圈的发展特点,探讨了区域分工和一体化的问题。
Changing the way of economic growth is a subject in developing economics, and its basic idea is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progress from low level to high level with according way of economic growth at each level. Thus, the development from low level to high level definitely means changing of the way of economic growth. Different from mainstream economics, which puts stress on the propor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and ignores manufacture progress, this theory attempts to take a look at economic growth in the aspects of manufacture organizing way and economic behavioral pattern. Therefore, the term of“the way of economic growth”is rarely used in western reference documents, and originally appeared in the thesis of Hollis Chenery titled“comparing research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When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1960s, this term was widely accepted and granted with a double meaning: first is transition from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o market economic system; second is changing of developing pattern from extensive type to intensive type. Obviously, the definition above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at times as way of economic growth is a dynamic conception with no fixed meaning. Thus, it was meaningful to discuss only put to a certain history background, and the best way of economic growth is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periods. The way of economic growt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wo cases: one is making adjustment with aim of best way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same history background; the other is changing the previous best way of economic growth accordingly with the changing of history background. Both ways of economic growth were used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 For example, changing of economic system just before and Chinese reformation is the latter case, but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from great development brought by reformation is the former case. As the history background took a long time to change, and Chinese reformation is a gradual progress, the two kind of division is not absolute, and they often exist with each other. No matter which way of economic growth, China must take the current history background into consideration, and as long as we choose the right way, we can achieve the aim of fast, stable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However, history background is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rehensive conception, and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ny transformation according to history background directly. Then how to make it operative? This thesis would give a solution. As history background would restrict economic growth, I want to find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by analyzing restrictions and how do they vary. As to Beijing, the four restrictive factors come from such four aspects as resource environment, population, productivity and imbalance of development. Among the four aspects, resource environment is the rigid restriction, and it is hard to eliminate by transferring and labor division of trade. Thus, it is requested to select the growth way which emphasizes on economizing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opulation stress is the unavoidable problem in any city development, which not only requires developing capital-intensive industry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y, making industry upgrade so as to reduce the need fro work labor, but also requires us to consider about population evacuation in the aspect of city planning and regional balance. Productivity bottleneck is due to capital intension and lack of industry support,which could not invert to productive force. Imbalance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is harmful to industry gradient transferring, which furthermore influence the industry upgrade and enhancement of competi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cities. Meanwhile, because of enlarging gap, it is difficult to make an efficient regional labor division and cooperation, both of which are harmful to constant economy development. After analyzing growth restriction, I find all of these problems could finally be resolved by settling down such two aspects as industry and region. Thus, my thesis will talk about the changing of way of economic growth in Beijing in the aspect of industry evolvement and balanceable development. As to industry evolvement, I take three aspects of circulating economy, global value string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to discussion. As to balance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I take Beijing’s business as a discussion base, and would consider about city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features of development of Beijing business so as to discuss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labor division and integration.
引文
① 转引自王军:“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载《城市规划》,2001 年第 6 期,第 51 页。
    ①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2006):《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
    ② 宗和楚:“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发改委主任丁向阳谈资源调控与节约利用”,载《前线》,2005年第 5 期,36-38 页。
    ① 阿瑟·刘易斯(1955):《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第 528 页。
    ②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1973):《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年,第 1 页。
    ③ 杨小凯:《杨小凯谈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8 页。
    ①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2004):《经济增长的秘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1-2 页。
    ② Paul Streeten (1994): Human Development: Means and End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4, No.2, pp.232-237.
    ③ 卡尔·马克思(1885):《资本论》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192 页。
    ① 刘易斯·芒福德(1961):《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年,第 331 页。
    ② 罗伯特·巴罗、哈维尔·萨拉伊马丁(1995):《经济增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336 页。
     ① 速水佑次郎(1996):《发展经济学——丛贫困到富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第 9 页。
    ① 亚当·斯密(1776):《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年,第 310 页。
    ② 大卫·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年,第 259 页。
    ③ 大卫·李嘉图(1817):《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年,第 236-237 页。
     ① 托马斯·马尔萨斯(1820):《政治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年,第 270 页。
    ① 约瑟夫·熊彼特(1912):《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 72 页。
     ① 西蒙·库兹涅茨(1966):《现代经济增长》,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年,第 434 页。
    ①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2004):《经济增长的秘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54 页。
    ② Simon Kuznets, Modern Economic Growth,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pp.287.
     ①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群集转型和升级》,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9 页。
    ① 刘曙光、杨华:“关于全球价值链与区域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5 期,27-28 页。
    ② 王缉茨:“我国制造业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 年第 6 期,第 30 页。
    ① 谢名一、王季:“全球价值链内集群产业升级研究综述”,《商业时代》,2007 年第 30 期,第 90 页。
    资料来源: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第 330 页。
     ① 李新、王敏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述评”,《工业技术经济》,2007 年 7 月,第 26 卷第 7 期,第 9-10 页。
    ① 千龙网: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07/09/02/2902@4034442.htm。
    ②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市 2006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各区县地类数据表》
     ① 郭艳红(2007):《北京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第 15 页。
    ①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市国土资源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 年)》。
    ② 北京市国土资源据:《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
    ③ 孙强、蔡运龙、王文博:“北京耕地流失的时空动态与调控途径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6 年 11 月,第 25 卷第 6 期,第 109 页;
     ① 王金如:“北京水资源现状及展望”,第八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2004 年。
     ① 岳娜:“北京地区水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利用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年 6 月,第 28 卷第 3 期,109 页。
     ① 北京市用水调研课题组:“北京水资源状况及用水结构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0 年第 1 期,41 页。
    ① 朱珍华,邵志清:“形势严峻的北京水资源”,《首都经济杂志》,2003 年 7 月,28 页。
    ② 黄大英,王萍:“浅谈水资源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中国农学通报》,2004(专刊),22 页。
    ③ 贺国平,周东,扬忠山,赵泓漪,李慈君:“北京市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评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 年第 2 期,45 页。
    ④ 耗水量,是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以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和地下含水层中的水量。
    ⑤ 北京市水务局:《2002 年水资源公报》,http://www.bjwater.gov.cn/Portal0/InfoModule_451/2491.htm。
    ⑥ 北京市用水调研课题组:“北京水资源状况及用水结构分析”,《北京社会科学》,2000 年第 1 期,44 页。
     ① 国家统计局、国家环境保护总署:《2007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①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06 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网站,2007。
    ① 朱谐汉:“北京人口特点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 3 月,第 3 卷第 1 期,第 13 页。
     ① 冯健、周一星:“近 20 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地理学报》,2003 年 11 月,第 58 卷第 6 期,第 905 页。
     ① 杨开忠:“北京人口严重超载——未来 5 年将超载 300 万”,《中国经济周刊》,2006 年第 48 期,30 页。
    ① 人民网: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37/3956453.html,“北京贫富差距超越警戒线 不同行业收入相差 40 倍”,2005 年 12 月 20 日。
    ② 郑红君:“贫富差距对北京社会稳定影响分析”,http://www.bjdcyj.gov.cn/swyjs/dykw/wtyj/。
    ③ 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xiaofei/consume/20051219/1054454491.shtml,“社科院专家称北京贫富差距严重超过警戒线”,2005 年 12 月 19 日。
     ① 郭馨梅、李佳:“加速转型期北京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22 卷第 2 期,第 83 页。
    ① 北京市社科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十一五’期间加快北京南城发展思路研究”,2005 年。
    ②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7-11/28/content_7157265.htm,“北京:南北城消费差异大 北城消费样样都贵”摘自《北京晚报》,2007 年 11 月 28 日。
    ③ 北青网:http://house.ynet.com/view.jsp?oid=1018506,“北京南城:走出地产孤岛”,摘自《中国房地产报》,2007 年 5 月 22 日。
    ①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网站:http://www.bjkw.gov.cn/n1143/n1240/n1465/n2216/n3710709/3711264.html,“北京城市化进程评价研究”。
    ② 孔祥智、陈炎、辛毅、顾洪明:“北京卫星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 3 期,第 10 页。
    ① 薛维君:“河北省发展战略前沿报告”,《经济论坛》,2005 年第 2 期,第 14 页。
     ① 叶卫平:《“入世”过渡期后的北京经济安全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126 页。
    ② 江曼琦、唐茂华:“北京—天津与首尔—仁川产业结构与效率比较及其启示”,《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 6 期,第 27 页。
     ① 李京文等编著:《2005 年北京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研究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第7-8 页。
    ① 李国平、卢明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模式与政策导向的初步研究”,《地理科学》,2003 年第 3 期,第265 页。
     ① 陈志其:“北京现代奇迹背后的故事”,《经济观察报》,2002 年 12 月 28 日;王亦丁:“现代汽车如何驶入中国”,《环球企业家》,2003 年 3 月。
     ①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http://www.bjpc.gov.cn/fzgh/guihua/11_5_zx/11_5_zd/200612/t146507.htm,《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6 年 12 月。
    ①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都循环经济建设研究》,2006 年。
    ② 黄海峰、李慧颖、刘娜:“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分析与评价”,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 年,第 33 卷第9 期,980 页。
    ① 李义平:“资源逼迫与经济增长模式提升”,《中国工业经济》,2005 年第 6 期,第 32 页。
    ② 彭慕兰(2000):《大分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44 页。
     ① 董光器:《北京规划战略思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年,第 380 页。
    ① 段君毅:“坚决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 全面开创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日报》,1982 年 11 月 11 日。
    ② 李锡铭:“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努力争取首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新胜利——仔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日报》,1987 年 12 月 20 日。
    ① 贾庆林:“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日报》,2002 年 5 月 27 日。
    ② “北京刮起总部经济旋风 25 家跨国公司设地区总部”,《北京日报》,2004 年 9 月 18 日。
    ③ 转引自梅松:“关于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思考”,《经济》,2006 年第 4 期,第 77 页。
     ① 朱珍华:“北京市服务业发展的六大特征”,http://zhuzhenhua.blog.sohu.com/78733485.html,2008 年 2 月9 日。
     ① 魏小真、周锐:“金融业:首都发展的支柱产业——北京金融业五年发展监测评价报告”,《数据》,2007年第 7 期,第 9 页。
    ① 北京市统计信息网:“发挥北京优势,加快首都金融业发展——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金融业发展分析”,http://www.bjstats.gov.cn/ldcxxt/tjfx/tjbg/200609/t20060905_65123.htm,2006 年 8 月 8 日。
    ② 上海证券报:“外资法人银行在京注册达 7 家”,2007 年 10 月 10 日。
    ① 李京文:《2005 年北京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研究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第 154 页。
    ② 北京统计信息网:“金融业发展方兴未艾 总部经济优势逐步显现——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简明资料之五”,http://www.bjstats.gov.cn/ldcxxt/tjfx/tjzl/200512/t20051230_36165.htm,2005 年 12 月 30 日。
    ③ 刘肖原等著:《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侧重北京地区的典型案例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 134 页。
     ① 北京统计信息网:“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总部经济发展分析”,http://www.bjstats.gov.cn/sjjd/ztfx/ 200608/t20060807_46652.htm,2006 年 8 月 7 日。
     ① 李京文:《2005 年北京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研究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年,第 172 页。
    ② 刘肖原等著:《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侧重北京地区的典型案例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 132 页。
     ① 李国平等著:《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年,第 1 页。
    ① 胡序威:《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42-43 页。
    ② 彭兴业:《首都城市功能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4 页。
    
    ① 王军:“中央行政区迁移悬念”,《瞭望》,2004 年 11 月 16 日,第 19-20 页。
    ② 叶卫平:《“入世”过渡期后的北京经济安全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第 139 页。
    
    ① 张昌法编:《2004 年首都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年,第 193 页。
    ② 余美英:“八大优势:北京要建中国商务中心”,国研网,2003 年 8 月 14 日。
    ③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69 页。
     ①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北京要建设设么样的宜居城市”,《前线》,2007 年第 1 期,第 36 页。
    ② 中国新闻网:“城市宜居指数年度调查:厦门居首 京沪名次提升”,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 /2007/12-03/1094166.shtml,2007 年 12 月 3 日。
    ① 张召堂:《中国首都圈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18 页。
    ② 李国平等著:《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年,第 106 页。
    ① 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年 3 月,第 22 卷第 1 期,第 13 页。
    ① 史茂:“陕西会馆碑记”(乾隆二十七年),载《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 331 页。
    ② 张尚武:“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形成及发展的历史特征”,《城市规划汇刊》,1999 年第 1 期,第 43-44页。
     ① 牛凤瑞、盛广耀:《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52-53页。
    ① 陈耀:“京津冀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较分析”,《前线》,2005 年第 11 期,第 42-43 页。
    ② 陈耀:“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特征及前景”,《决策咨询》,2003 年第 9 期,第 18 页。
    ③ 同①,及《2006 年北京统计年鉴》。
    ① 新华网:“2006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 16 城市 GDP 接近 4 万亿元”,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7- 02/26/content_5775037.htm,2007 年 2 月 26 日。
    ② 余鸿鳌:“从东莞、中山、佛山三市发展历程看如何争取后发优势——赴广东省挂职学习有感”,《湖北社会科学》,2005 年第 1 期,第 161 页。
    ③ 引自“三大都市圈竞争力分析”,《招商周刊》,2003 年第 16 期,第 9 页。
    ① 龚隽、余少波:“危机与转机——丛文化的价值、工具理性看当代岭南文化”,载《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第 196 页。
    ② 转引自牛风瑞、盛广耀:《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 188 页,原载《经济日报》2005 年 11 月 23 日。
    ① 鲁迅:“‘京派’与‘海派’”,原载《申报·自由谈》,1934 年 2 月 3 日,转引自鲁迅研究网,http://www.lib. hstc.edu.cn/resource/luxun/jin.htm。
    ② 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上海,东方出版社,1994 年,第 117 页。
    ③ 转引自杨秀苔、蒲勇健:《资源经济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年,第 12 页。
    ① 于仞刚、戴宏伟:《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基于河北视角的研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第 61 页。
    ① 于仞刚、戴宏伟:《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基于河北视角的研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第 70 页。
    ② 国家统计局:《2004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① 张召堂:《中国首都圈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31-132 页。
     ① 陈永国:“京津冀第三产业的比较与优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3 年第 1 期,第 22 页。
     ① 牛凤瑞、盛广耀:《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第383 页。
     ①牛凤瑞、盛广耀:《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第 387页。
     ① “合并北京天津,政协提案 10 年内建设大北京”,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difang/138383.htm,2002 年 4 月 26 日,转自人民网。
    ① 韩士元、唐茂华:“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合作重点及政府作用”,《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 年11 月,第 7 卷第 4 期,第 12 页。
    ② 赵国岭:《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第 191 页。
    1. 埃尔赫南·赫尔普曼(2004):《经济增长的秘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阿马蒂亚·森(1999):《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33):综合经济管理——计划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4.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2007 年: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 毕秀水,《有效经济增长研究: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现代经济增长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6. 陈躬林、马健、苏方国,“增长之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8 年第 12 期,20-23 页。
    7.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 陈耀,“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特征及前景”,《决策咨询》,2003 年第 9 期,17-19页。
    9. 陈永国,“京津冀第三产业的比较与优化建议”,《中国经贸导刊》,2003 年第 1 期,22-23 页。
    10.段柄仁主编,《北京市改革十年(1979~1989)》,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11.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托马斯(1973),《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2.道格拉斯·诺思(1981),《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3.丹尼斯·梅多斯、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1972),《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4.高熙照,“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综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3 期,26-28 页。
    15.郭熙保、王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历程”,《当代财经》,2001 年第4 期,18-21 页。
    15.郭馨梅、李佳,“加速转型期北京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22 卷第 2 期,81-87 页。
    16.孔祥智、陈炎、辛毅、顾洪明,“北京卫星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北京社会科学》,2005 年第 3 期,9-16 页。
    17.韩士元、唐茂华,“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合作重点及政府作用”,《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 年 11 月,第 7 卷第 4 期,10-14 页。
    18.胡光明,“清末民初京津冀城市化快速进展的历史探源与启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年 3 月,第 22 卷第 1 期,13-22 页。
    19.胡序威,《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0.胡序威,“组织大经济区和加强省区间的规划协调”,《地理研究》,1994 年3 月,第 13 卷第 1 期,16-22 页。
    21.胡兆量,“北京城市功能综合化的深层原因”,《城市问题》,2007 年第 10期,2-6 页。
    22.江曼琦、唐茂华,“北京—天津与首尔—仁川产业结构与效率比较及其启示”,《城市发展研究》,2005 年第 6 期,24-29 页。
    23.李国平等著,《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24.李红卫、王建军、彭涛、苏燕玲,“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历史演变与趋势”,《城市规划学刊》,2005 年第 4 期,22-27 页。
    25.李京文主编,《北京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1996-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26.李京文编,《2005 年北京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研究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7.李新、王敏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述评”,《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 7 月,第 26 卷第 7 期,9-11 页。
    28.李义平,“资源逼迫与经济增长模式提升”,《中国工业经济》,2005 年第 6期,31-37 页。
    29.刘建党,“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文献综述”,《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6 期,71-74 页。
    30.刘轩,“北京:产业集群需全面升级”,《投资北京》,2004 年第 8 期,10-11页。
    31.刘肖原等著,《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侧重北京地区的典型案例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32.刘易斯(1955),《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3.刘志彪编,《中国长三角与日本东海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4.罗良文,“浅论罗斯托经济增长理论的方法特色”,《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年第 2 期,12-15 页。
    35.马国霞、田玉军、王志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区域差异及其动力机制量化分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 年,第 24 卷第 4 期,446-452页。
    36.马仲良、孟凡驰,“首都经济的内涵、本质与核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 年第 2 期,41-45 页。
    37.梅松,“关于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思考”,《经济》,2006 年第 4 期,76-79页。
    38.牛风瑞、盛广耀编,《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9.牛兰兰、丁国栋,“北京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6 年 10 月,第 13 卷第 5 期,175-179 页。
    40.欧阳文安主编,《北京:跨世纪的发展思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41.彭慕兰(2000),《大分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2.彭兴业,《首都城市功能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3.戚本超、周达,“北京城市职能发展演变研究”,《城市问题》,2006 年第 7期,28-31 页。
    44.强真、齐亚彬、白学民,“大城市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 年,第 23 卷第 2 期,147-148 页。
    45.曲格平,“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说起——北京大学(中国青年环保大会)上的讲话”,《思考与探索》,2006 年第 10 期,41-43 页。
    46.曲建军,“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经济师》,2007 年第 1 期,76-77 页。
    47.丝奇雅·沙森(2002),《全球城市》,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8.速水佑次郎(1996):《发展经济学——丛贫困到富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9.苏雪串,“西方世界城市论的演变及其启示”,《广东社会科学》,2007 年第4 期,184-188 页。
    50.孙强、蔡运龙、王文博,“北京耕地流失的时空动态与调控途径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6 年 11 月,第 25 卷第 6 期,108-117 页。
    51.沈东海,《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京津冀》,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2.史利国,“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北京经济形势解析”,《新视野》,2007 年第 4 期,17~20 页。
    53.史茂,“陕西会馆碑记”(乾隆二十七年),载《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54.谭成文、杨开忠、谭遂,“中国首都圈的概念与划分”,《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 年 11 月,第 16 卷第 4 期,1-7 页。
    55.谭维克、高起祥主编,《首都经济研究》,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56.田春生、李涛主编,《经济增长方式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57.童昕、王缉慈,“全球化与本地化:透视我国个人计算机相关产业群的空间演变”,《经济地理》,2002 年,第 22 卷第 6 期,697-705 页。
    58.王德峰,“第六大城市群经济联动的文化基础”,《国际金融报》,2003 年 10 月 13 日。
    59.王军,“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城市规划》,2001 年第 6 期,50~60 页。
    60.王缉慈,“我国制造业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 年,第 22 卷 6 期,29-33 页。
    61.王振贤,“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 年第 3 期,52-55 页。
    62.王志华、温宗国、闫芳、陈吉宁,“北京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假设的验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年,第 17 卷第 2 期,40-47 页。
    63.王振中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4.文魁主编,《首都经济研究报告》,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65.文嫮、曾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地方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 年,第 195 卷第 6 期,36-42 页。
    66.沃尔特·罗斯托(1960),《经济成长的阶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67.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68.吴舒丹,“21 世纪北京城市功能的调整”,《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 年 3月,第 14 卷第 1 期,108-111 页。
    69.西蒙·库兹涅茨(1966),《现代经济增长》,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70.小罗伯特·卢卡斯(2002):《经济发展讲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1.谢名一、王季,“全球价值链内集群产业升级研究综述”,《商业时代》,2007年第 30 期,89-90 页。
    72.许彬、罗卫东,“人力资本增长模型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浙江大学学报》,1999 年 2 月,第 29 卷第 1 期,134-140 页。
    73.徐力生,“定位北京未来产业发展”,《投资北京》,2007 年第 1 期,42-43页。
    74.薛维君,“河北省发展战略前沿报告”,《经济论坛》,2005 年第 2 期,13-16页。
    75.严汉平,“斯密、马克思、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比较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 年第 2 期,37-43 页。
    76.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上海,东方出版社,1994。
    77.杨建荣,“论中国崛起世界级大城市的条件与构想”,《财经研究》,1995 年第 6 期,45-51 页。
    78.杨开忠、李国平,《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79.杨小凯,《杨小凯谈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0.姚益龙,“有关教育与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学术研究》,2004 年第3 期,32-36 页。
    81.叶卫平,《“入世”过渡期后的北京经济安全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82.余鸿鳌,“从东莞、中山、佛山三市发展历程看如何争取后发优势——赴广东省挂职学习有感”,《湖北社会科学》,2005 年第 1 期,161-163 页。
    83.于刃刚、戴宏伟等著,《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与发展——基于河北视角的研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84.约瑟夫·熊彼特(1934),《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5.邹至庄(2002),《中国经济转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7.张辉等著,《全球价值链下北京产业升级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8.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群集转型和升级》,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89.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 年第 10 期,35-44 页。
    90.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 K 的再估计”,《经济研究》,2003 年第 7 期,35-43 页。
    91.张景秋,“浅析‘经济中心’——兼论北京城市功能再定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 年 3 月,第 14 卷第 1 期,46-49 页。
    92.张敬淦、陈鸿璋主编,“苏联专家巴兰尼克夫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计划的问题的报告”,《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资料(第一卷 城市规划)》,第 2 版,北京,北京建设史书编辑委员会编辑部,1995。
    93.张尚武,“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形成及发展的历史特征”,《城市规划汇刊》,1999 年第 1 期,40-46 页。
    94.张小蒂、李晓钟,“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分析”,《管理世界》,2005 年第 11 期,59-66 页。
    95.张召堂,《中国首都圈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96.赵京新,“北京的城市功能与首都经济的基本特点”,《北京规划建设》,1996年第 5 期,15-20 页。
    97.周克瑜,“‘都市圈’建设模式与中国空间经济组织创新”,《战略与管理》,2000 年第 2 期,11-15 页。
    98.周立群编,《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99.周一星、史育龙,“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地理学报》,1995 年7 月,第 50 卷第 4 期,289-301 页。
    100.朱勇,“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 年第 5 期,19-24 页。
    101.朱勇,“分工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1998 年第 6 期,98-103 页。
    102. Allyn A. Young,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38, No.152 (Dec., 1928), pp. 527-542.
    103. Alwyn Young, Invention and Bounded Learning by Do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01, No.3 (Jun., 1993), pp.443-472.
    104. Avner Greif, Contact Enforceability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in Early Trade: The Maghribi Traders’ Coali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3, pp.525-548.
    105. Daron Acemoglu, Simon Johnson and James A. Robinson, 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1, pp.1369-1401.
    106. Douglass C. North,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07. Gary Gereffi and Miguel Korzeniewicz (eds),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Westport:Praeger,1994.
    108. Gary S. Becker, Kevin M. Murphy,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Costs, and Knowledg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7, No.4 (Nov., 1992), pp.1137-1160.
    109. Gene M. Grossman and Elhanan Helpman,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MIT Press, 1991.
    110. Jeff Borland, Xiaokai Yang, Specialization and a New Approach to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Growt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182, No.2 (May, 1992), pp.386-391.
    111. John Humphrey, Hubert Schmitz, 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 Regional Studies, Vol.36, No.9, 2002, pp.1017-1027.
    112. Moses Abramovitz, The Search for the Sources of Growth: Areas of Ignorance, Old and New,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53, No.2 (Jun., 1993), pp.217-243.
    113. Nicholas Kaldor (1963),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Friedrich A. Lutz and Douglas C. Hague, eds., Proceedings of a Conference Held by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London, Macmillan.
    114. Paul M. Romer,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4, No.5 (Oct., 1986), pp.1002-1037.
    115. Paul Streeten, Human Development: Means and End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4, No.2 (May,1994), pp. 232-237.
    116. P.N. Rosenstein-Rodan,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53, No.210/211 (Jun.-Sep.,1943), pp.202-211.
    117. Ragnar Nurkse, Some Internationa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42, No.2 (May, 1952), pp.571-583.
    118. Richard R. Nelson, A Theory of the 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 in Underdeveloped Economi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46, No. 5 (Dec., 1956), pp.894-908.
    119. Robert E. Lucas, 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22, (July, 1988), pp. 3-42.
    120. Robert M. Solow,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70, No.1 (Feb., 1956), pp.65-94.
    121. Simon Kuznets, Modern Economic Growth,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