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理性与革命战争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康德理性哲学及其当代新康德主义的主要代表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的文化符号哲学为主要理论依据,以理性与情感两大文学创作要素的辩证互作运动关系为学理框架和逻辑主轴,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建国17年时期的革命战争文学的总体风貌和生产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制约文学创作的理性因素进行了深刻反思。论文首先对中国战争文学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古典战争文学的理性特征和审美诉求,理清了现代革命战争文学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轨迹,从中发见了迥异于其他战争文学并足以表征革命战争文学特质的现代理性精神——红色理性;接着作者从人类理性精神的历史流变中正本清源,重点考察了资本主义理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理性精神——两种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现代理性——在人类思想启蒙和精神解放历程中的不同实践功能和伦理价值诉求,进而发见了建基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理性和中国社会革命具体实践结合之上的一种人类新理性——红色理性的哲学坐标,分析论证了它的本体特征和特殊规定性,建构起了以“暴力革命论”为其核心理念,以革命人道主义为其深邃内涵的理性哲学体系。研究还发现革命战争文学的生命史与红色理性的形成和传播无论在共时性还是在历时性上都存在着惊人的线性同步关系。为阐明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在理论分析与文本创作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深入探察了红色理性之于革命战争文学主体思维、文本建构和市场传播等主要文学有机组成部分的内在关系,指出红色理性以其意识形态和方法论的双重品格,首先诱发作家的创作动机,并诱导主体思维的审美意识趋向两极,以二元对立思维范式作为文本建构的基本思路;其次在文本的主题意蕴上以再现武装斗争历史、开掘革命战争的独特美学意义、揭示革命战争即人民战争的本质和抒发革命情感高歌革命精神四大主题为其主要思想诉求;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呈现出浓重的概念化、政治化、类型化和极端化趋势,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高大全”式英雄形象的渊源提出了一种新的解说;在叙事风格上以追求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塑造革命英雄人物和渲染乌托邦式的伦理道德即所谓的宏大叙事为主要特征,力求在叙史的过程中寄托和传达独特的诗情画意,从而赋予了文本普遍的史诗性品格。论文还对革命战争文学创作文本的传奇性特征与传统的武侠小说特有的传奇性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革命传奇是建立在对革命战争历史真实叙事的基础上的,
    
    文本中的事件和人物命运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可读性极强,但事件的发生和人物的
    行动又与特定的时代和历史背景(所谓典型环境)形成天作之合,很少形成类似“超
    人”的神话传说文本:其二,这类文本生成的富有传奇性的故事和人物与武侠小说中
    的纯属作者虚构杜撰和想象出的旨在娱乐和消遣读者的天马行空似的故事和人物相
    比较始终贯穿着强烈的革命理性精神,其传奇性的构成更多的是普通的血肉之躯在革
    命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超强智力、勇力和毅力的闪光和展示。由此认为,红色理性对
    于革命战争文学创作文本传奇性特征的生成具有重要的制导作用。在以上研究的基础
    上作者对革命战争文学经典作品的传播历史及其当下命运进行了透视分析,发见了社
    会审美心理之于红色理性介导文学接受和文学传播的中介作用,同时分析了文本话语
    品格在文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检验说明以上论证的合理性,作者又以革命
    战争文学经典作品—《桥隆飘》为个案,从文本建构的整体观上,着重对其叙事特
    征和人物性格塑造机制进行了精细的解剖和深入的分析,指出理性的状态对于文本的
    建构具有重要作用,当理性保持清醒的独立的主体性状态时,文学创作就能循着正确
    的艺术逻辑和生活逻辑轨道进行;反之,理性一旦处于臀妄状态,就会失去其固有的
    批判品格,从而导致文学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类型化和极端化倾向。《桥隆飘》
    的创作实践就是在此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最后,作者站在21世纪新的起点上,回
    眸历史,反思现实,面向未来,由红色理性之于革命战争文学的不解之缘联想到其全
    面介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功过得失,进一步探讨了红色理性
    走向霸权理性进而形成理性专制的根本原因和危害,指出理性只有与国家权力保持适
    度分离才能维持其固有的理性品格。红色理性在20世纪所创造的神话般的光荣与梦
    想连同它随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在人类理性史上演绎了一出永远值
    得后人深思的悲喜剧。
In the light of Kant' s philosophy of reason and symbolism philosophy on culture of his successors-Cassirer and his student Langer, both of which were major representatives of new Kantism, and with an academic framework and logic axis of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wo major literary elements: the reason and the feeling, this paper systemically examines general styles and features of revolutionary war literature of the period 1950-1966(so-called the 17-year period after foundation of PRO , its essential laws of the literary text production and commercial circulation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controlling mechanism over the literature which may be dominated by the reason. With a brief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proceeding of Chinese war literature and a compared analysis of the reason' s feature and the aesthetic appealing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war literature, it has tracked the origin and the grow of modern Chinese revolutionary war literature and has hereby found out a special literary spirit of rea
    son, named red reason,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existent literature of war and can fully be taken as a symbol of this type of literature. Next, from a retrosp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changing of human spirits of reason, particularly through a principal comparison of the reason of capitalism with another modern reason桵arxism, both of which have a deep and lasting effects on the human thoughts and spirits i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it constructs a philosophical coordinate for the red reaso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m with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is new philosophical system, the core idea of the red reason is "on violent revolution", which is united with the abstruse notion of revolutionary humanitarianism. The article also shows that a historical pulsation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war literature is astonishingly coordinated with the 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red reason in China both synchronously and sequentiall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in
    terac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ed reason and the revolutionary war literature,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with analyses of amounts of the literary text, it elaborately investigates the induction effects of the red reason on individual literary elements such as the mode of subjective thinking, the formation of literary texts and the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etc.. First of all , the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red reason generally functions by intriguing author' s writing motivation and induce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subject toward the mode of dual antithesis of thinking. Secondly, it can lead writers' major appeal to a highly concentrated theme closely associated to the spirit of heroism, optimism, collectivism and humanitarianism characteristic of revolution through representing the history of revolution, digging the particular aesthetic of revolutionary war, delineating the people' s essence of the revolutionary war and expressing the revolutionary fervour. Thirdly, it turns the character of images to be generalized, politicalized, formularized and extremized 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origin of so-called heroic imag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Fourthly, it affects narrative style of works with such characteristics of so-called grand recit as deliberately pursuing the important revolutionary events, focusing on the heroic figures and heightening the Utopia ethics, and with an effort to hide the poetic flavour into the descrip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history which comes to forge a typical style of epics.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compares the legendary of the revolutionary war literature, which is one of most striking literary features of it,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valrous heroic novel, and shows the revolutionary war literary works lay legendary on solid basis of historical truth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fully imaginary chivalrous fictions and may be regarded as a remarkable advantage of it that can produce the same artistic attractiveness as tra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5页。
    [2](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第30页。
    [3]曹文轩:《论战争文学的缺憾》,解放军艺术,1985年第4期,第86页。
    [4]陈辽等:《中国革命军事文学史略·绪论》,昆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5]陈晓清 陈淑玲译:《诗经》,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229页。
    [6]陈晓清 陈淑玲译:《诗经》,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62—63页。
    [7]陈晓清 陈淑玲译:《诗经》,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67—68页。
    [8]陈晓清 陈淑玲译:《诗经》,广州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9]崔富章等注释:《楚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版,第34页。
    [10]张燕瑾:《文白对照全译左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版。
    [11]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1988年版。
    [12]吴恂:《汉书注商》,上海古籍出版1983版。
    [13]《毛泽东文集(1937.8—1942.12)》,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17页。
    [14]《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1—192页。
    [15]《蒋光慈文集》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1页。
    [16]《井冈山》,《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17]《娄山关》,《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8页。
    [18]《六盘山》,《毛泽东诗词选》,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19]《长征》,《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20]《元旦》,《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1页。
    [21]《会昌》,《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页。
    [22]《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5页。
    [23]郭沫若:《沫若文集 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79页。
    [24]郭沫若:《沫若文集 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74页。
    [25]同上。
    [26]《丁玲文集》,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287页
    [27]《孙犁文集·小说》1981年版,第113—120页。
    [28]《孙犁文集·小说》1981年版,第90—98页。
    [29]《孙犁文集·小说》1981年版,第165—175页。
    [30]《孙犁文集·小说》1981年版,第64—70页。
    [31]胡平 晓山:《名人与冤案:王实味、潘汉年、胡风、路翎卷》,群众出版社
    
    1998年版,第425页。
    [32]《鲁迅选集》(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33]邓中夏:《中国青年》第3期。
    [34]邓中夏:《中国青年》第5期。
    [35]邓中夏:《中国青年》第10期。
    [36]秋士:《中国青年》第5期。
    [37]恽代英:《中国青年》第8期。
    [38]恽代英:《中国青年》第31期。
    [39]肖楚女:《中国青年》第38期。
    [40]恽代英:《中国青年》第31期。
    [41]《艾芜短篇小说选·重版题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42]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luxun/qjze/qjze47.html。
    [43]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luxun/qjze/qjze35.html。
    [44]《茅盾选集 第五卷 文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54-155页。
    [45]《茅盾选集 第五卷 文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198页。
    [46]《茅盾选集 第五卷 文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99页。
    [47]http://www. shuku. net:8080/novels/luxun/qjf/qjf13. html。
    [48]http://www. shuku. net:8080/novels/luxun/qjf/qjf13. html。
    [49]缪俊杰 蒋荫安:《周扬序跋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50]《侯金镜文艺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6页。
    [51]《侯金镜文艺评论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7页。
    [52]齐南文:《解放日报》,1968年8月22日。
    [53]长城:《解放日报》,1968年8月25日。
    [54]凌隆钧:《文汇报》,1968年8月25日。
    [55]《河北日报》,1970年,1月21日,29日;2月1日,6日,11日,15日;3月8日。
    [56]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上、中、下)》,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9页。
    [58]韩震:《重建理性主义信念》,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7页。
    [59]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6页。
    [60]冯玉珍:《理性的悲哀与欢乐》,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5页。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页。
    
    
    [6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0页。
    [63]李锐:《毛泽东的早年与晚年》,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页。
    [64]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1页。
    [65]《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0页。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6页。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68]《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69]《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557页。
    [70]《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1-656页。
    [71]《鲁讯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7页。
    [72]《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8页。
    [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页。
    [74]陈传才:《中国学术百年·文艺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页。
    [75]《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页。
    [76]《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6-337页。
    [77]《鲁讯选集》(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97页。
    [78]《鲁迅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0页。
    [79]吴强:《红日》,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80]吴强:《写作<红日>的几点感受》,《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81]曲波:《我是怎样写<林海雪原>的》,《山东文学》1981年第10期。
    [82]何寅泰、丁茂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王愿坚研究专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83]老舍:《我是怎样写火葬的》,《老舍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230页。
    [84]《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97-1201页。
    [85]《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7页。
    [86]冯牧:《新时代生活的画卷》,《文艺报》1959年第19期。
    [87]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第574—577页。
    [88]何寅泰、丁茂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王愿坚研究专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页。
    [89]王愿坚:《解放军文艺》,1959年2月号。
    [90]何寅泰、丁茂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王愿坚研究专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64—169页。
    
    
    [9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72页
    [92]路翎:《人民文学》,1954年1月号。
    [93]路翎:《人民文学》,1954年3月号。
    [94]许志英等:《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6-378页。
    [9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117页。
    [9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4-83页。
    [97]胡风:《青春底诗》,《胡风选集》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第184页。
    [98]吴强:《吴强近作》,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02页。
    [99]何寅泰、丁茂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王愿坚研究专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84页。
    [100]冯雪峰:《论<保卫延安>》《文艺报》,1954年14号。
    [101]赵俊贤:《论<保卫延安>的艺术结构》《西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102]曲波:《我是怎样写<林海雪原>的》,《山东文学》,1981年第10期。
    [10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272—273页。
    [10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5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482页。
    [105]《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96页。
    [106]《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715页。
    [107]《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273页。
    [108]《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96页。
    [10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110]丁守和 王凌云:《中国二十世纪思想文库·新论语 瞿秋白语萃》,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第114页
    [111]朱向前:《军旅文学史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9月,第7页。
    [112]《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4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65页。
    [11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5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
    
    年版,第483页。
    [11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5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年版,第483页。
    [115]《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页。
    [116]谷斯范:《巴人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9页。
    [117]《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0—851页。
    [118]《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页。
    [119]侯金镜:《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文艺报》,1958年3期。
    [120]吴强:《写作<红日>的几点感受》,《文艺报》,1958年19期。
    [121]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
    [122]曲波:《桥隆飙》,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3页。
    [123]刘晓波:《形而上学的迷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1页。
    [124][美]科利斯·拉蒙特:《人道主义哲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125][美]科利斯·拉蒙特:《人道主义哲学》,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1页。
    [126]胡义成:《人道悖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新论》,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127]胡义成:《人道悖歌——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新论》,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219页。
    [1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页。
    [1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7页。
    [1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9—491页。
    [1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9页。
    [1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2页。
    [1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101页。
    [1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
    [1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101页。
    [1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3页。
    [1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0页。
    [1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4页。
    [1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5页。
    [140]《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38页。
    [1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2页。
    [142]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选集》(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年版。
    [1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6页。
    [144]鲁迅:《鲁迅选集》(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45]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选集》(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46]鲁迅:《非革命的激进革命者》《鲁迅选集》(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47]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鲁迅选集》(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48][英]莱斯利·史蒂文森:《人性七论 基督教、弗洛伊德、洛伦茨、马克思、萨特、斯金纳和伯拉图论人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149]姬金铎:《现代十大思想家 韦伯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0]陆梅林:《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版。
    [151]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3]《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154]《周扬序跋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56][德]恩斯特·卡西尔:《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57]胡风:《胡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8]胡敏中:《理性的彼岸——人的非理性因素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9]刘大基:《人类文化及生命形式——恩·卡西勒、苏珊·朗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0]刘晓波:《形而上学的迷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61]刘增杰:《中国解放区文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62]潘湘陈:《毛泽东家书钩沉》,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