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乌托邦是一个源流长久而丰富的理论主题。如今乌托邦理论的发展态势,已由传统理论领域向各个分支学科延伸,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对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是乌托邦理论的新形态,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各类社会矛盾深刻批判后的理论结晶。近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界得到密切关注,但对乌托邦思想的研究仍然不够,在国内学者的阐释和译介中,甚至出现了乌托邦概念运用上的疑虑。乌托邦概念出现了进一步泛化的趋势,传统乌托邦理论的迹象虽然不甚明显,但学术界和日常的误读性使用越发多元,有必要重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中加以界定。借助于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分析,澄清相互关联的理论困惑,进入政治现象和某些意识形态的背后,重新理解乌托邦这种人类独具的超越性和创造力,进而深入到人类纷繁变迁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直面现实生活的挑战。
     本文立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及其他学者的乌托邦理论,与当代乌托邦实践,在深入阐释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基础上,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历史发展逻辑,针对现实生活多元可能中的乌托邦困境,挖掘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研究范式的积极意义,以突破诸多学者对乌托邦思想的偏见。通过赋予其新的时代涵义,以期在同西方反乌托邦话语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斗争中葆有活力,并在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人们精神境界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乌托邦研究范式、问题场域和功能属性的转型,本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结果。因此,本文遵循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持有的学术立场和价值关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展开研究,以求拓展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路径与理论视野。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对乌托邦概念的重新反思中,寻求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对西方传统乌托邦观念的批判和超越,梳理其思想逻辑发展主线,分析其思想直面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追溯其边缘化的深层机理,置入全球化时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探寻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批判性重建的路径。
     第一章从哲学角度梳理乌托邦的思想脉络,重点阐述传统乌托邦思想和现代乌托邦思想中代表人物的思想资源,在此基础上说明两类乌托邦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典型特征;第二章在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式中,指认乌托邦思想在当代不同以往实体论思维方式乌托邦的重大转向,指出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对乌托邦误读的原因,和“当代乌托邦”的一般规定性,归纳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中的几种乌托邦概念生成样式和基本理论形态;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从审美和社会建构两条逻辑线索出发,挖掘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关注点和理论价值,从典型代表人物所具的不同理论视角和相关社会背景,对乌托邦文本加以解读,从而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历史脉络,尽可能揭示其本身的理论发展逻辑,指明当代审美乌托邦蕴含的乌托邦精神,内含的否定性批判意义,并探讨乌托邦社会主义实现的可能途径,使之自如游移于不在场与在场化之间;第五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关于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的新型关系进行研究,比较学者间意识形态理论的不同之处,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进一步厘清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当代乌托邦在意识形态思想困境中的观念转换,并尝试分析共产主义隐含的新型关系路向。同时,考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当代反乌托邦思想质疑给予的回应,先指出传统乌托邦主义是由观念盲目朝现实行动过渡所致,概括自由主义者对乌托邦主义的批判内容,再反过来从逻辑上为乌托邦辩护,并在知识分子面临“乌托邦之死”的抗争中,进一步讨论如何克服乌托邦的消极因素,张扬其积极因素;第六章从历史、现代性与当代乌托邦之间的密切关联出发,着重研究现代性视野下乌托邦思想的批判性重建问题。还原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所展示的新型历史意识,隐含对历史终结论等极端思潮的客观批判,阐释在现代性版本展开中的当代乌托邦诊断,从理念、制度、实践等三重层面,探讨当代中国乌托邦重建的可能性和内在限度。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首先在于重新评价了乌托邦思想,合理辨识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的地位与命运。宗教哲学的回归、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自由主义思潮的泛化造成乌托邦的精神退化,急剧的社会转型导致乌托邦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过度批判和自我迷失之中。本文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肩负着乌托邦哲学思想复兴的历史使命。本文认为对乌托邦的分析理解,既不能缺乏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又不能只停留在思辨的想象里。当代乌托邦重建,在文化价值与社会建构层面,找回失落的乌托邦精神,达到对传统乌托邦的辩证否定,使得现实社会的发展,不至于陷入价值制衡或制度封闭中,使乌托邦既可以作为可现实化的具体社会理想,又不至于导向极端的完全理想实现,导致拒斥乌托邦状况的发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完成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的重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建构,正是提供审视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全新思维方式,使其与现实、历史、价值保持一定的张力,从而恢复和提高人们对现实社会所具有的批判和反思能力。
     其次,本文指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中的重大理论转向。涉及到乌托邦由一主多元替代了一元论,专注于时空两个维度的辩证考量,从社会乌托邦到文化哲学范式的审美路向,突出对其本体论的论证,从对象化的非人希望到生存论意义上的属人希望,植根于属人的自由和希望的存在之上,从单一的政治主题朝向多个领域延伸,具有现实总体性特质等,反映出乌托邦思想的传统越位与当代归位的统一。本文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实现了多重理论转向,达成了对西方传统社会乌托邦思想的批判和超越,在核心价值、学术策略、知识谱系与社会功能上的差异性基础上实现了理论和实践转换。
     再次,本文系统阐释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本身具有自身的逻辑演进脉络。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来看,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也有一个相对明朗的理论发生过程。由乌托邦的本体论论证到审美乌托邦想象的扩展;从乌托邦的社会政治展望到生态乌托邦、交往乌托邦、文化批评乌托邦、时空辩证乌托邦的演进,从两条线路展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的界定和梳理,借此吸取传统乌托邦在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反思其教条化及可能导致的边缘化困境。本文认为经詹姆逊、哈维、雅各比等新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乌托邦思想的进一步阐释,可以形成对后现代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无乌托邦”全面扩张境况的思想突围,重塑乌托邦整体解放的时空意义。
     本文采用历史生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跨学科交叉研究法,总体性研究方法,实践诠释法、辩证思维方法等进行研究。
Utopia is a long and rich theoretical topic. Toda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utopian theory that its existence fields are from the traditional theory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disciplines, and remains a strong vitality.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udy it. The Western Marxism utopian thinking is new forms of utopian theory that it profoundly criticizes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modern capitalism.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Western Marxism, but still not enough research on utopian thinking, even the doubts generated of the use of the utopian concep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omestic scholars and translation. The utopian concept becomes further generalized, although not so obvious signs of traditional utopian theory. As concept's use of the misreading more diverse in academia and daily, it is necessary to re-defined it in the Western Marxist theory perspective. Analysis of Western Marxism utopian thought can clarify the interrelated theoretical confusion, help to re-understand utopia which is the human' s unique transcendence and creativity in behind of the political phenomenon and a certain ideology, then plunge into the human numerous social and historical process of change, to face the challenges of real life.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utopian theory of existing Western Marxist and other scholars and practice of utopia. Based on the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Western Marxism utopi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logic of Western Marxism utopian. Moreover,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paradigm of Western Marxism is explored and the ideological prejudices of the majority of scholars on utopian thinking are broke out. It gives new time-meaning of the utopian thinking, so that it can maintain the vitality in the dystopian discourse compete for ideological leadership, and promote the social harmony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Utopian paradigm problem field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transit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change of socio-politics and econom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must adhere to the lead function of core values, so as to expand the path of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of Marxist.
     In this study, the basic idea is to explore the criticism a transcending of Western Marxism utopian thought about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utopian concepts, which is based the utopian rethinking. To Combine the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arxism utopian thought and to analyze major issues contained in its thinking. And trac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e marginalization. Go into Western Marxism era predicament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explore the path of contemporary utopian thinking critical reconstruction.
     Chapter one in this thesis combines the skeleton of utopi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and interprets the thought resources of representative about the traditional utopian and contemporary utopian, then to explain their basic connotation and typical features. Chapter two pointed out a significant turn of the contemporary utopian thinking difference to substantialism utopian from the research-paradigm of Western Marxism. And summed up the reason that the Marxist camp has been misreading the utopia, and generality provisions of'contemporary utopian'. The contemporary utopian ideology of Western Marxism style and practice generated are studied in this thesis; Chapters three and four excavated the focus and theory of value about Western Marxism utopian, from aesthetic and social construct two logical aspects respectively; read the utopian text from different theory an social background of typical reprehensive; As far as possible promulgated its self s the logic of theory development for historical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utopian; showed clearly the spirit of Utopia and negativity critical significance about contemporary aesthetic Utopia; and explored possible ways to achieve utopian socialism between its being on the scene and not being. Chapter five studied the new relationship of Utopia and Ideology in Western Marxism utopian thought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ory of Ideology between different scalars. Based on the studies about Ideology of the western Marxism, this chapter attempted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Utopia, analyzed concept conversion of contemporary utopian in the middle of ideological thinking, and tried to analyze the implicit new relationship direction in the middle of Communism. It inspected the response to Western society dystopian thought from the Western Marxism utopian:Firstly, the traditional utopianism resulted from the concept into action blindly; Secondly, latitudinarian critical content to Utopianism; Thirdly, conversely defended Utopia from the logic; Lastly, further discussed how to overcome the negative factors of the utopian but publicity the positive factors, when intellectual has been faced with'the death of Utopian'. Chapter six emphatically studied critical reconstruction of utopian thought under the modern field of vision which has been on the basis of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history-modernity and contemporary utopian. Restored new type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Western Marxism utopian that objectively criticize extremism such as "the end of history", and so on. Interpreted the diagnosis of contemporary utopian under modern context, and probed into the reconstruction possibility and the inherent limits of contemporary China utopia from idea-system and practice perspectiv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below:Firstly, re-evaluate utopian thought, reasonably understood the status and fate of Western Marxism utopia. Being marginalized and Liberalism generalization resulted in utopian spirit degradation.The rapid social transformation led to utopia which has fallen into excessive criticism and loss of self to some extent. Western Marxism utopian thought has the historic mission of the utopian philosophy revival.The paper believed the understanding of utopia neither lacking the necessary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reality nor just staying in the speculative imagination. From a cultural value or social construct level, the utopian spirit given up can be got back again. The utopian spirit given up is the dialectical negation to the traditional utopia and of benefit to social progress in order to avoid the value of checks and balances and system closure. It can realize the actual specific ideal of society rather than the complete ideal which will result to the rejection of utopia. It underlie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Western Marxism contemporary utopia in the framework of Marxism. Construction of Western Marxist utopia is trying best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so as to maintain a certain tension between reality, history and value. And expand the field of view of Marxist theory in order to restore and improve critique of social reality and the ability to reflect.
     Secondly, The paper points out Western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utopian thinking which involves utopia by a main multivariate alternative to the monism, focus on the space-time by two dimensions of dialectical considerations, from a social utopia to cultural philosophy paradigm of aesthetic, highlight the argument of their body theory, from the object of the nonhuman hope to survival significant personal hope which rooted in the presence of a human freedom and hope. Turn towards a number of areas extending from a single political theme, which has realistic overall trait turn, reflects the tradition of utopian thinking offside unified with contemporary homing. 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Western Marxism utopian achieved the turning of multiple theoretical and reached the criticism and beyond of the utopian ideas of the Western tradition of social. The exchange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was realized based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re values, academic strategies, knowledge of pedigree and social function.
     At last, the paper explained the contemporary utopian ideology of Western Marxism; it had its own evolution logic. From the history logical of Western Marxism, its contemporary utopian thinking has a relative certaint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ontological argument by Utopia to expand aesthetic utopia imagination; From utopian social and political outlook to the biology utopia, contacts utopia, cultural criticism utopia and the utopia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ce-time dialectic,two lines of contemporary utopian was defined and combed, in order to learn from the lessons of traditional utopia, and to reflect on their dogmatic may result in the marginalization of predicament. This paper argued with the utopian thought further interpreted by the new Western Marxist such as Fredric Jameson, Harvey, Jacoby,and broke out the plight of the overall expansion of post-modernism and post-Marxist "Utopia" ideological, and remodeled utopia overall liberation the meaning of time and space.
     In this paper,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ical generation and logic analysis, the interdisciplinary cross-study method, the overall research methodology, practice interpretation, dialectical thinking methods and so on were used.
引文
1Max Weber.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M]. Boston:Beacon press,1963, P144.
    1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rdern Tiaes[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 p.428.
    1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 The Contours of American History(paper back edition) [M].Cleveland: World Publishers,1966, p.4.
    2 法国学者罗兰·夏埃尔强调莫尔著作的历史意义,他认为在最严格的意义上说来,乌托邦是在16世纪初产生的,因而乌托邦的历史必然从托马斯·莫尔开始。学者莱曼·萨金特对乌托邦的理解较为宽泛,认为对乌托邦主题的发展线索要到全部历史中追溯,虽然并非每一种文化都在知道托马斯·莫尔之前,就已经发展出经由人力建立的乌托邦,但这样的乌托邦的确存在于中国、印度和各种佛教与伊斯兰教文化之中。
    3 库玛认为,乌托邦的概念是与独特的历史情景相联系的,当历史情景发生,乌托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会发生变化。“只有非历史的东西才能给予定义。”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M]. Oxford:Basil Blackwell Inc.1987,p.32.
    4 Oscar Wilde. "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 in Plays[M]. Prose Writings and Poems, ed. Anthony Fothergill, London:J. M. Dent,1996, p.28.
    1 自莫尔以来,西方从文学角度的一套“乌托邦”理解方式,就是把关于理想社会或未来生活的小说称之为“乌托邦的”。西方存在着一种称作“乌托邦小说(或故事)”文学体裁,出现了大量各种类型的乌托邦小说,从带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乌托邦小说,一直到只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科幻小说。这类小说都在某种程度上模仿莫尔的《乌托邦》,描绘和设想海外、未来或过去的某个理想社会。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的导言中曾对乌托邦小说的这种虚构或游戏性质进行过批评,“‘乌托邦’概念一方面被不恰当地限定在过于狭隘的意义上,即用来特指关于理想国度的小说,另一方面(这也是首要的一方面),由于这些小说明显的抽象性,‘乌托邦’概念保留了这一抽象的游戏形式,以至于惟独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被排除在外、被移走了。”幻想和白日梦不一定非得要指向现实,因为作为一种游戏有其自身的意义,人们生活在诸如科学世界、幻想世界等不同世界中,它们有各自的游戏规则和玩法,现实世界只是其中的一种。他指出不要把乌托邦概念局限在“关于理想国度的小说”上,科幻小说是关于尖端技术的创设,就不应完全被排除在乌托邦概念涉及的领域,乌托邦概念得到更宽泛的使用。参见Bloch, Ernst. The principle of hope[M].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86.
    Manuel. Toward a Psychological History of Utopi-as in Utopias and Utopian Thought [M]. Boston: Houghton,1966, p.70.
    1 据杰拉德·魏格麦的观点,莫尔是意在表达乌托邦具有的完美性,《乌托邦》第二卷,描述了一个各种制度和政策受理性支配的、异教徒的共产主义城邦,共产主义被看做根治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利已主义的惟一良药。“不仅是最好的,而且是唯一真正够得上理想社会之名的政治秩序。”参见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M]//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24。
    2Grolier Aeademi. Eneyelopedia[M]. vol.19, Grolier International,1983, p.497.
    1Onions C.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M].Book Club Associates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83, p.2444.
    1Kant.Perpetual Peace and Other Essays on Politics [M]. Historyand Morals, p.135.
    2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0。
    1 “西方传统社会”是一个确定性的概念,它是指启蒙时代之前的、其中包括现代性观念还未充分展开的、宗教观念尚未被完全祛魅化的近代社会发展形式,因而为现代社会所不容。
    2 [德]哈贝马斯.新的未了然性.转引自睁华著: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88—89。
    3 据库玛的说法,乌托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纯属现代的观念,“宗教与乌托邦之间有原则上根本的矛盾……宗教典型地具有来世的关怀,而乌托邦的兴趣则在现世。”参见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 p.10.
    4 Roland Schaer. Utopia:The Search for the Ideal Society in the WesternWorld[M].New York:New York Public Libra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29.
    5 《乌托邦》可以看成是对《上帝之城》这一宗教完美生活观念的回应。杰拉德·魏格麦尔论证莫尔使用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主要是作对比,乌托邦恰恰就是存在于现世人间的美好社会,根本不同于奥古斯丁作为超越现世之精神存在的上帝之城,“乌托邦才‘不仅是最好,而且是唯一真正够得上理想社会之名的政治秩序’:《上帝之城》否认真正公正的社会可以在人间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存在。”参见Alan Touraine. Society as Utopia[M]. trans. Susan Emanu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29.
    1 [美]詹姆逊.乌托邦与实际存在[M]王逢振译.詹姆逊文集:第3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74。
    2 谢江平.反乌托邦思想的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
    1Roland Barthes. Sade. Fourier. Loyo[M]. Paris,1971, p.23.
    2 [俄]普列汉诺夫等.论空想社会主义:上卷[M].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
    3 汉索在《完美与进步:乌托邦思想的两种模式》一文中总结,古典的和近代的乌托邦在理想目标上存有差别,前者追求抽象的完美,后者追求现实的进步。参阅Hansot. E. Perfection and Progress:Two Modes of Utopian Thought[M].The MIT Press,1974.
    4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1。
    1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2。
    2 [美]罗尔斯.万民法[M].张晓辉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2。
    1Charles Beitz.note4, Rawlss, Law of Peoples[M]. Ethics,2000, p.70.
    1 蒂里希对乌托邦的三种积极意义和消极特征进行了归纳。其中包括真实性,即乌托邦表现了人的本质,是人生存的深层目的;有效性,即乌托邦展现了种种可能性;力量性,即乌托邦能尽其所能改造已有事物。同时他也指出了其三种消极特征,即不真实性、无效性与软弱性。“乌托邦的根本弱点在于它预先假设了一个虚假的人的形象,而这个人的形象又是与它自己的基本设想相矛盾的。”[美]蒂里希.政治期望[M].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18。
    3 [美]蒂利希.政治期望[M].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69。
    1 诺齐克把这种乌托邦称之为自助餐厅,意为每个人在其中都可挑选自己心仪的食品,而以往传统的乌托邦理想则相当于全城只此一家的餐馆,只供应一道菜。
    2 [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98。
    3 [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11。
    1 [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65。
    2 列维塔斯认为,乌托邦概念应该有一个较大的范围,各种文学小说、宗教或者是世俗的天堂观念、政治理论、政治计划和宣言、共同体的小规模实验,创造美好社会的整个国家,乃至国际范围的行动都含有乌托邦的表达因素。“在某一社会的需求与这个社会可能达到而且分配到的满足之间,有整个社会人为建构起来的距离,而乌托邦则是对此距离由社会人为建构起来的回应。”Ruth Levitas. The Concept of Utopia [M].New York:Philip Allan,1990, p.181-182.
    3 在尼布尔看来,所谓强硬的鸟托邦主义是这样一些人的信条,他们宣称自己代表着完善的社会,因此他们觉得自己在道德上有理由使用任何强制手段来反对那些不赞成他们的人。而温和的乌托邦主义则是这样一些人的信条,他们并不宜称体现着完善,但却期待着完善会从持续不断的历史进步中产生。参见尼布尔.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M].赵秀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 [法]福柯.另类空间[J].王品译.世界哲学,2006(6)。
    [M].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20.
    1Kolnai Aurel. Critique of Utopia, see the Utopian Mind and Other Papers[M]. Atalon Press,1995, p.15.
    1 [美]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M].吴启迪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11。
    2Mumford. The Story of Utopias [M].New York:Boni and Liveright,1922:21.
    1 落后国家由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曾是主要任务,但这种革命又处于资本主义在西方已经确立,其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因而一些社会民主主义者也以社会主义为目标提出民主革命的任务。民粹派的乌托邦,就是小资产阶级劳动者要求根本消灭封建旧剥削者的愿望的反映,也是要把资本主义新剥削者一并消灭掉的愿景。在落后国家的乌托邦,表达着反封建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的追求。这既与时代相关,也与以农民为主体的国情有关。“一个国家的自由愈少,公开的阶级斗争愈弱,群众的文化程度愈低,政治上的乌托邦也愈容易产生,而且保持的时间也愈久。”参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7。
    1 汤因比根据时间方向上的不同选择,将社会空想划分为未来主义与复古主义,把未来主义和复古主义二者,都看成是为摆脱现在的苦难而作同样绝望的挣扎。这两种逃避和挣扎,不是逃避时间次元的互不相容的企图,而是证明其为几于绝望的事业来作同样努力的。而现代乌托邦恰恰具有了兼容的性质。参见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卷)[M].郭小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 鲍曼推断乌托邦与现实的意义关系在于四个方面:(1)乌托邦与现存的关系是相对的;乌托邦是对现存发展之可能性的文化推断;鸟托邦使共有的现实分裂,并对因此而形成的一系列相争目标作评判;乌托邦对实际的历史进程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参见Zygmunt Bauman. socialism:The Active Utopia[M]. London: George Allen&Unwin Ltd,1976,13-16.
    2 周宁.孔教乌托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138。
    3 [法]瓦蒂莫.消散的乌托邦[J].第欧根尼.俞丽霞译.2006,209。
    1 [美]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19。
    2 章国锋.伽达默尔谈后现代主义[J].世界文学,1991,(2),282。
    1 保罗·蒂里希.政治期望[M].何光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15—216。
    2 在这里,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更鲜明的指认为“当代乌托邦”,更为突出其在当代发挥的现实意义和乌托邦重建价值。在本章对“当代乌托邦”的涵义加以了阐释。
    3 [美]詹姆逊.乌托邦与实际存在[A].王逢振.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73。
    1 [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83。
    2 对“乌托邦”有三种传统理解:1.“乌托邦”即“空想”,即“不科学”、“不能实现”、“不实际”;2.把“乌托邦”与“社会主义”连用,把社会主义分为“乌托邦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两类;3.把“乌托邦……”理解为一种文学体裁,如“乌托邦小说”、“幻想小说”。
    3 托马斯·莫尔自己在《乌托邦》第二部结尾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情愿承认,乌托邦国家有非常多的特征,我虽愿意我们的国家也具有,但毕竟难以希望看到这种特征能够实现。”参见[德]莫尔.乌托邦[M].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9。
    1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651-65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9。
    1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98。
    2 辨析“乌托邦”从莫尔的原始文本中衍生出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致力于实现的乌托邦计划;另一种是模糊而无所不在的乌托邦冲动,它支配着人们生活、文化诸方面一切未来导向的事物。参见詹姆逊.“现时乌托邦”和“多种多样的乌托邦”[J].王逢振,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 (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3。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2卷第二分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
    2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5。
    1 布洛赫就放弃了乌托邦主义的政治设计,而致力于乌托邦精神的发掘,在他看来,乌托邦精神是人类冲破异化结构的精神动力,是在此世没有位置的希望,使人们认识到现存政治结构的不完善性,唤起人们冲破异化结构的自我解救意识。他将乌托邦精神植根于现实土壤与人的本性,从而保存其对现实的批判力度。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M].trans. Anthony Nassar,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 部分观点参见贺来.乌托邦精神:人与哲学的根本精神.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
    1 [美]吉拉斯.不完美的社会.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2。
    1 [美]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54。
    1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 [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P.420.
    1 艾森斯塔特认为,现代性是带有独特的制度和文化特征的独特文明样式,也是对世界一种或多元阐释方式的形成和发展的产物,“不仅围绕权威的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础,而且围绕基本的本体论前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思意识。”[以]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M].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4。
    1 Ernst Bloch. The principle of hope[M]. 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86, P.6.
    2 参考克劳斯·库菲尔德.“思想意味着超越”——论布洛赫哲学的现实意义[A].于闽梅译.文化与诗学(第一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03-104。
    3Ernst Bloch. The principle of hope[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86, P.7.
    1 Herbert Marcuse, An Essay on Liberation [M]. Beacon Press,1969, P.22.
    2 Marcuse. Five Lectures M.Boston:Beacon Press,1970, P.63.
    3 Geoghegan, Vincent. Utopianism and Marxism[M].Methuen & Co. Ltd,1987, P.106.
    1 [德]哈贝马斯.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国家的危机与乌托邦力量的穷竭.薛华译.转引自哲学译从[J].1986(4)。
    1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52。
    2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47。
    3 [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M].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206。
    4 [美]詹姆逊.时间的种子[M].王逢振译.广西:漓江出版社,1997,1。
    1 在蓝图派乌托邦的社会蓝图设计中,从就餐的安排、座次的设计、谈话的题目,到工作的时间、劳动的强度、寝室的面积、服饰的款式,都有精确的安排。1参见[美]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2 [美]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9。
    3 [美]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6。
    4 [美]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2。
    1 [德]布洛赫.希望会成为失望吗?——图宾根1961年开讲辞[J].梦海译.现代哲学,2005(1):55。
    1Herbert Marcuse. Five Lectures[M]. Boston:Beacon Press,1970, P.62-63.
    2 [美]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49。
    1 [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70。
    Fredric Jameson. The Politics of Utopia[M]. New Left Review,2004, p.35.
    1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 [M].trans. Anthony A. Nassar,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eridian,2000,248.
    1Henri Lefe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M]. by Philip Wander, 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Brunswick (USA) and London(UK),1994, P.135.
    2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31
    1 [美]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0。
    2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钱佼汝,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92。
    1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批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09。
    1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批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32。
    1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姚仁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539。
    2 [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73。
    1 [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M].新星出版社,2005,234。
    2 [美]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317。
    3[美]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66。
    1 [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6。
    2 [匈]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M].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63。
    3 [匈]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94。
    1 马克思把审美活动当作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来加以肯定,认为审美对象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某种本质力量,将人类审美活动的生成与发展与人类的发展进步看成同一历史进程。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M].白锡堃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839。
    1 康德赋予审美“认识——审美——实践”的运行逻辑,以处于用其它方法不可调和的对立之中的中介作用。席勒的游戏说认为,只有作为真正的人,他才会游戏,并且只有当他游戏时,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卢卡奇对此表示赞同,以期将审美的超功利原则与现实更紧密的挂起钩。参见[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匈]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99。
    1 [匈]卢卡奇.审美特性(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66。
    2 黑格尔认为,古希腊的物质与精神之和谐、生活与本质之和谐,赋予伟大的史诗传达了总体特性,在一种真正的叙事形式—史诗中创造者与他的创造物、自我与世界的关系紧密,主客体处在浑然一体的状态,整个宇宙呈现出一种封闭式的、有着有机内在性的整体性。而荷马史诗的完整性,从柏拉图开始走向分离,心灵生活和现实形式出现对峙。参见[德]黑格尔.美学(三)(下)[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 [匈]卢卡奇.卢卡奇文学论文集(第2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2。
    1 [匈]卢卡奇.卢卡奇文学论文集(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290。
    2 韦伯把审美当作表现工具理性来界定,提出审美救赎概念,认为艺术承担了一种世纪救赎功能,提供了一种从日常生活的千篇一律中解脱出来的救赎,尤其是从理论的和实践的理性主义那不断增长的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救赎。参阅Gerth and Millseds. From Mar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340-341.
    3 关于德国知识分了“内向化”的民族特征,马尔库塞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也曾提到,在理性与革命中,他就批判德国自宗教社会改革运动以来,一直存在着这种革命运动向内转的特征,“在德国长时期的安分守己训练,以使人们对自由和理性的要求内向化了。”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外国哲学研究室.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 [匈]卢卡奇.卢卡奇文学论文集(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452。
    2 席勒意在强调艺术家的工作在于通过特殊的形式来消除素材以表达思想,“在真正美的艺术作品中不能依靠内容,而要靠形式完成一切。因为只有形式才能作用到人的整体,而相反地内容只能作用于个别的功能。内容不论崇高和范围广阔,它只是有限地作用于心灵,而只有通过形式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自由。”席勒.美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114—115。
    1 [匈]卢卡奇.审美特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97。
    2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商务印书馆,1992,215。
    3 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68。
    1 康德认为以获取幸福为目的的道德法则是错误的,灵魂不朽、上帝存在乃是纯粹实践理性的公设”,对幸福的希望首先只是与宗教一起发轫的,某种程度上道德问题即宗教问题。康德所谈论的至善愿望和布洛赫所要唤醒的内心的信仰和道德力量,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却也有所差异。
    2Ernst Bloch. The Principle of Hope[M]. trans. Nieville Plaice, Stephen Plaice&Paul Knight, Oxford: Basil Blachwell,1986, p.143.
    1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M]. trans. Anthony Nassar. Meridian,2000, p.247-248.
    2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M]. trans. Anthony Nassar.Meridian,2000, p.191.
    1 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 [M]. trans. Anthony Nassar. Meridian,2000, p.172.
    2 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 [M].trans. Anthoy A. Nassar,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eridi-an,2000.189.
    1 布洛赫的新解在于,不是潘多拉的嫁妆带来了不幸,那只是畏惧的虚假避难所。只有希望留在了盒子里,支撑着逐渐生长的勇气,面对迷失的善时所能做到坚定不移。最后的礼物并没有以被包装好的和完成的形式出现,而是像半开的门,引导人们走向一个新世界,走向未完成世界自身的黎明。他以对现代艺术风格的解读,来体现乌托邦想象的希望所在。 “水果不再是水果,也不是画中水果的模型;取而代之的是所以想象的生命都在里面,如果他们堕落了,就会导致宇宙大灾难。”参见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 [M]. trans. Anthony Nassar. Meridian,2000, p.156.
    1 ErnstBloch. The Principle of Hope(3 vols), Trans. ByN. Plaice, S. Plaice and P Knight.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6, p.1375.
    2 布洛赫通过分析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来得出乌托邦文化遗产的不当继承引发的灾难。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并不等同于约阿希姆的梦想,看似是反资本主义的,实则是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法西斯主义这一种反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并不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纳粹之所以能够得逞,乃是社会主义长期对乌托邦想象的营养不良,毁弃过去的革命记忆的结果。不仅闵采尔等千禧年传统象征被纳粹盗取,浅陋的马克思主义并不理解乌托邦梦想的普遍性和潜能,导致乌托邦遗产被法西斯主义窃取,成为虚假的意识形态内 的文化剩余物,“连红旗、五一、镰刀锤子也都被纳粹窃为己有。”参见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M]. trans. Neville and Stephen Plaice,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157.
    1 涵盖这类意向的文化遗产广泛多元,包括道德、音乐、反抗死亡的意象、宗教想象、关于回归自然的想象和普遍希望的至善。参见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M]. trans. Neville and Stephen Plaice,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1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M]. trans. Anthony Nassar. Meridian,2000, p.193.
    1 Thomas. H. West, Utimate Hope WithoutGod:The AtheisticEschatology of Ernst Bloch[M]. Peter Lang, 1991, p.7.
    1 Ernst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M]. trans. Anthoy A. Nassar,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eridian,2000,188.
    1 卢卡奇用“浪漫的反资本主义”来标识一战前后弥漫在中欧思想界的文化思潮,把对工业资本主义造成的无灵魂世界的强烈不满与厌恶,要么寄希望于过去时代的乡愁体验,要么以乌托邦与革命的结合斗争的力量。作为卢卡奇这里把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和《革命神学家托马斯·闵采尔》、本雅明的著作(主要是早期的《德国悲剧的起源》)和阿多诺的一些早期著作都纳入后一个阵营之内。参阅Lukacs.The Theory of Nove[M].London:The Merlin Press,1971,18-21.
    2 [美]沃林.瓦尔特·本雅明:救赎美学[M].吴勇立,张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10。
    3[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M].陈永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415。
    1 对布洛赫来说,过去需要认领,进步不是世界的自我实现,是人类选择的结果和面对可怕的命运的勇敢行为。每个这样的时刻都存在乌托邦的剩余,本雅明也通过乌托邦革命实践,把人类自主行为与过去、未来相连。“就本雅明而言,他的作为犹太人对个人的和政治的复国主义反应的秘传理智主义,不能与革命时代的政治文化的要求共存。”参见Anson Rabinbach. Between Enlightenment and Apocalypse Benjamin, Bloch and Modern German Jewish Messianism[M]. NewGer-man Critique,1985, p.121.
    2 哈贝马斯把这种弥赛亚主义看成激进化的效果历史,效果历史使当下时间的救赎的负担过重。其实如果看到本雅明思想内在具有的未来向度,则他对当下时间的困惑就能解开。“它把仅仅而向未来的现代时间意识施加到了现在的头上,使现在充满了问题,似乎已经成为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参见[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18。
    1 [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M].陈永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36。
    2 马尔库塞也认为,整个生活遂被分解为事功和闲暇两个部分,以必然性和有用为目的的行为与以美为目的的行为造成分裂,也就造成了必然王国与审美王国的分裂,要依靠审美直觉来建立新感性,从而才能弥合人的分裂,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或向往。[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M].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1。
    1Susan Buck-Morss. The Dialectics of Seeing:Walter Benjamin and the Arcades Project[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1989, p.115.
    2 [德]雅思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2。
    1 张旭东.本雅明的意义[M]//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北京:三联书店,2007,264。
    2 法国哲学家斯特劳斯倾向于怀旧,通过乞灵卢梭的崇尚自然和怀旧,容易制造出新的寓言形式,对“原始人”的思维结构、社会结构、神话结构等进行考察,集中体现了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的哲学方法论。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未开化人类的“具体性”与“整体性”思维的特点,认为未开化人的具体思维与开化人的抽象思维没有高下之分,而是互相平行发展,各司其职。但这却不是本雅明意义上的怀旧却不保守。参见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美]沃林.<拱廊计划>中的经验与唯物主义.论瓦尔特·本雅明现代性[M].郭军、曹雷雨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22。
    1 Walter Benjamin. The Arcades Project[M]. Cambridge:Harvard Uninversity Press,1999, p.461.
    2 Walter Benjamin. The Arcades Project[M]. Cambridge:Harvard Uninversity Press,1999, p.462.
    1Walter Ben jamin. The Arcades Project[M]. Cambridge:Harvard Uninversity Press,1999, p.463-464.
    1 [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M].陈永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19。
    2 [德]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C].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199。
    3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1。
    1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
    1 [德]马尔库塞.反革命与造反[C]//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68。
    1 马尔库塞在吸收康德的无目的的目的性和席勒游戏冲动理论的基础上,将艺术自律性的立足点放在审美形式上。内容是与现实相关的,即使描写现实内容的不幸,也是对压抑现实的默认手段。想达到对现实的彻底否定,就必须与现实决裂。以审美形式为中心,内容也只有转化为形式的内容才有意义。参见[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M].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1。
    1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3。
    2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3。
    1 在弗洛伊德看来,文明社会建立在对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有条不紊的压抑基础之上,爱欲本能的解放将导致出现一个性狂热者社会。文明建立在对本能的压抑基础之上是有条件的,由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高度化,对性欲本身的压抑反而成了异化的深层根源。参见[奥]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M].杨韶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7。
    3 伽达默尔在对体验的本质的理解上和马尔库塞有相近之处,他认为未来与过去在绝对现在这个艺术体验刹那汇合,构成了生活的深度体验,个人的历史意义在此时此地得以表现,建构指向无限的期待视野,既加深了对作品内在生命的感受与理解,让生命经历向艺术经验转移与渗透,扩大艺术世界的领域,又能使生 命经历艺术化,“真正的精神潜沉(深层体验)敢于打破它的现实性,以便在打碎的现实中重建精神的完整。能够这样携带着向将来开放的视野和不可重复的过去而前进,这是我们称之为体验的本质。”参见[德]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1,13。
    1 这就不至于导向贝尔所言的艺术宗教理想国这一错误轨道,“在现代艺术实践中,对‘诗性智慧’的希望似乎又逐渐脱变为‘审美的统治’……对艺术本身的崇拜成为了新的宗教。”[美]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58。
    2 这更接近于福柯意义上的“主体”。按照福柯的话语理论,主体只能是被建构的,进入文艺活动的接受者已经由权力话语规定了他的主体性。审美救赎也无法避免权力的渗透,仍然是话语建构的过程。理论家们都试图恢复接受者的主体地位,最终却陷入了话语的悖论,即接受者只能在话语中被赋予主体性,这样产生的只能是抽象的主体,每一个个体却并没有成为真正的主体。表面上接受者的主体性得到张扬,实际上这只是话语本身的虚构,意识形态话语和审美话语都是想以接受者为中介,达到影响社会走向的目的。[法]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病史[M].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1 [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30-131。
    2 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M].李小兵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186。
    3 保罗·蒂里希将乌托邦分为“向前看的乌托邦”和“向后看的乌托邦”两种,参阅蒂里希.政治期望[M].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71。
    1 [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01。
    2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7。
    1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8。
    2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9。
    1 [美]桑塔耶纳.美感[M].缪灵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41。
    2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3。
    3Peter Clecak. Radical Paradoxes:Dilemmas of the American Left:1945-1970[M]. New York:Harper &Row,1973, P.184.
    4 康德把想象力看作受制于感性和理性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想象力能根据真正自然提供的材料和更高的理性原则创造出一个新世界。参见[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0。
    2 [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39。
    1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57。
    2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56。
    1 和阿多诺持相似立场的霍克海默看来,最能体现这种自主性是即艺术,并能够与工具理性世界,构成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不断强调自我发展逻辑,并拒斥现实。[德]霍克海姆.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55。
    2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88。
    1 利奥塔将犹太人与其他西方人的文化差异,称为他律与自律。犹太人是不愿遗忘过去的群体,声称自己扎根于一本书,始终相信只有上帝才能解放,这决定了犹太人与其他西方人的根本分歧,而欧洲总是认为自己才拥有自主性,这就是本质上具有的反犹太主义。“‘犹太人’这种说法指的是所有那些人,他们不管在何方,都试图记住或证明某样不但在个人的头脑里,而且在整个西方思想里,从本质上被遗忘的东西。它指的是所有那些把这种回忆和这种证明,不但作为对思想而且作为对正义的义务、责任或债务承担起来的人。”参见[美]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M].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5。
    2 伊格尔顿在分析阿多诺的美学理论时,将阿多诺对于艺术的期望准确地表达,认为艺术并不是单纯的感性形式,自身就包含着理性的内容,而且可以通过感性形式来表达理性。通过这种表达将理性的真正内涵得完整的呈现出来,工具理性的非理性本质也将通过艺术的感性形式得以揭示,理性社会所隐匿于其中的非理性因素,在艺术中被呈现出来。“如果艺术含蓄地驳斥了工具理性,那么不仅是起到抽象地否定作用,相反,通过把理性从目前的经验性限制中解放出来而废除暴力的打击,并且通过理性的自我批评而呈现为过程,但不会压倒它自己。”参见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56。
    3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7-58。
    1 阿多诺.论艺术[A].刘小枫编.现代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选[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1011。
    2 在苯雅明看来,大量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使作品既有的韵味消散,传统叙事中心在此间逐渐坍塌,或是被深度抹平,审美传统不再作为核心而起作用。[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3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
    1 阿多诺特别推崇勋伯格、卡夫卡、乔伊斯、毕加索等文学艺术大师的作品,因为作品打破了均衡与和谐状况,以突然的断裂和片断化,来中断观众或听者的惯性思维,彰显了当代乌托邦审美的批判和否定特质。参见[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1 阿多诺认为,卡夫卡的《变形记》等先锋艺术作品,表面看来十分荒诞不合常理没有意义,但是主人公的非人化这种表面的无意义,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对资本主义现实的理解。卡夫卡小说真实地表现了现实压迫下人类心灵受到扭曲的内在真实,通过对欲望的弃绝拯救了欲望,通过对理性的抛弃唤起读者的深思,“只有脱离经验实在,艺术才能按其需要塑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艺术作品也才能高于实在。”参见[德]阿多诺.论艺术[A].刘小枫编.现代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选[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1006。
    2 [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M].曹卫东编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217。
    1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50。
    1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
    1Fredric Jameson. A Singular Modernity:Essay on the Ontology of the Present[M]. Verso,2002, p.215.
    1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4-35。
    2 对于共时呈现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语境而言,后现代主义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平面而无深度,也就是空间深度、时间深度、解释深度这三种深度的消失。空间深度主要是指一种视觉深度,时间深度主要是指一种历史深度,解释深度主要指深度的解释模式或观念;其次是作为一种中性模仿的拼贴。“这样的艺术手法,从世界文化中取材,向偌大的、充满想象生命的博物馆吸收养料,把里面所藏的历史大杂烩,七拼八凑地炮制成为今天的文化产品。”参见[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454。
    3 [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5。
    1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381。
    1 [美]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92。
    2 马克思认为,道德必须被理解为处于特定生产方式的框架之内,这些生产方式不依赖于意志和外来的实践力量,不仅独立于孤立的个人,而且独立于他们的整体,总是居于人们之上。由现存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产生的外来的实践力量,提供了改变物质生活条件、消除私人与普遍利益冲突的基础,消除可能存在的有理性意志的主体,由此,整体利益成为关于道德话语的基础。参见[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300。
    1 [美]詹姆逊.时间的种子[M].王逢振译.广西:漓江出版社,1997,61。
    2 对于阿多诺来说,贝多芬的作品在特定的历史机遇中,使得旋律处于形式与内容的两极之间,达成一种不稳定的平衡和和谐,表现出一种功能型与表现性的短暂综合。
    3 黑格尔认为,艺术力图通过变为宗教与哲学从而靠近绝对精神,才是更崇高的目标,而在这一靠近的过程中艺术渐渐取消自身。在黑格尔的艺术类型系谱中,当精神内容超出物质形式后就造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分裂,如果再往前发展,艺术就通过自我否定,寻求比自身更为高级的形式对真实进行把握。艺术本身有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但是作为理念的感性显现,预示了从感性到达理念乃至相互融合的可能,理念的主体方面是无限的、绝对内在的,“事实上在这种融合里,心灵是不能按照它的真正概念达到表现的。”参见[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99。
    1 [德]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卷)[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6。
    2 王逢振.道德、政治欲望和(政治无意识)里的乌托邦主义[J].外国文学评论,1999,(3):130.
    3 美国学者古德文指出,詹姆逊并不是一个并不是纯粹的乌托邦主义者和完全意义上的乌托邦思想家,而是属于局部的理想主义,因为他没有从社会的整体出发去建构未来社会蓝图,而只是着眼于文化的改造,从而与传统乌托邦对现实社会的极力否定、批判和颠覆相异。参见[加]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 [美]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280。
    1 詹姆逊认为,在艺术本身的象征、古典、浪漫三个阶段终结之后,会产生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种是通过美学自身与它的内部运动来达到美学的废除,美学只留下历史的痕迹,而在生活领域里消失;另一种结局是美学通过超越自我变更为比自身更美好的东西,进入一种黑格尔哲学本身预想的乌托邦境界。参见[德]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卷)[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2。
    1 曼德尔在《晚期资本主义》中根据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以技术发展为标准对资本主义历史阶段进行划分,把资本主义发展分成市场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后工业三个阶段。现实主义文化与市场资本主义阶段相对应,现代主义文化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相对应,后现代主义文化与跨国资本主义阶段相对应。参见[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2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295。
    1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9。
    1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450。
    [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
    2 [美]詹姆逊.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M].王逢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4。
    1 在海德格尔那里,现代艺术没有指出通向存在的道路,意味着现代艺术的虚无主义,把此在忘得精光,只和在者打交道,他暗示只有艺术才能救赎现代技术,“莫非有一种更原初地被允诺的解蔽,也许能在那种危险中间把救赎带向最初的闪现,而此危险在技术时代里更多地遮蔽自身,而不是显示自身?”参见[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952。
    2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79。
    1 [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48。
    2 [德]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导论[M].(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1997,66。
    3E. P. Thompson. Liberal Complacence in Dissent[M]. Summer,1991,p.427.
    1 [德]魏特林.和谐与自由的保证[M].孙则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7。
    2 在马克思看来,商品根本不是人们所认为的是一种简单而平凡的东西,商品拜物教所具有的那种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就其性质而言,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作为商品之完成形态的抽象统治的秘密,商品形式的抽象摧毁了存在的原始的丰富性,从而建立了一种抽象的普遍联系和全面关系。在商品普遍抽象 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条件下,存在变成了可计算的存在,一切现实的东西都变成了可计量的东西,抽象成为普遍的存在原则。参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49。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第二分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4。
    2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85。
    1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93。
    2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90。
    1 [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220。
    1 社会内在的伦理学,是指为特定社会及生活在该社会之人发挥作用和得以生存所必需的规范,其作用在于维持该社会的生存。由于一个社会中特权集团的利益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冲突的,特权集团会把强加在全社会成员身上的规范,作为每个人生存所必需的规范,自然地形成一种伦理价值判断。凡是社会成员的行为与生存其中的具体社会的那些约束性规范一致,就是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此时,就会发生向权威主义伦理学的自然外化。参见[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1 在弗洛姆看来,弗洛伊德学派虽然因揭露了非理性价值判断,对伦理思想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也运用了弗洛伊德性格特性的意动性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性格特性是行为的基础,行为是从性格特性推断而来的,性格特性所构成的力量虽然强大,人对它却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弗洛伊德学派对价值问题所持的相对主义立场有消极的影响。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在后期的理论中,把社会与人性从根本上对立起来,对人性产生了悲观主义情绪,是片面的、消极的,因而必须要克服。参见[美]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49。
    2 [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33。
    1 [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370。
    1 [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244。
    2 [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220。
    3 [美]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49。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34。
    1 [美]弗洛姆.人的呼唤[M].王泽应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115。
    2 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在批判了基督教的本质之后,不是要废除宗教,而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宗教。新宗教就是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即以爱为基础。因为费尔巴哈所认定的人的本质就是爱,爱能够把一切人都联合起来,“简单扼要地说,费尔巴哈的道德论和他的一切前驱者是一样的。它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36。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1 布洛赫不仅从类本质的意义上去描述人的历史性生存,还从个人的经验去描述当下直接的生存状态,把人定义为以未完成为特质的动物、新生的动物,或直接指认为制造工具的动物、会迂回的动物,人的类本质被看成迂回、计划,实际上就是劳动的哲学说辞。他把社会碎片化,看成是资本主义社会下异化体验的来源,这和青年卢卡奇对可计算性、异化劳动和物化意识的批判,有密切的互文关系。参见[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 这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核心“否定”和“可能性”范畴异曲同工。这一理论认为,当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本质时,也必须帮助自然和社会完善起来,并借助于自然和社会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也就是说,总体的人的实现并不是抽象的自我的实现,而是把自然和社会总体化到人的存在之中,成为人的总体性的内容和本质。如此这般总体的人,才是布洛赫所谓的“具体的人”。
    3 Ernst Bloch. The Principle of Hope(3 vols) [M]. Trans. By N. Plaice, S. Plaice and P Knight.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6,p.194-195.
    Ernst Bloch. The Principle of Hope(2vols) [M]. Trans. Neveille Plaice, Stephen Plaice and Paul Knight.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p.164。
    1 拉宾巴赫坦言,布洛赫政治的救赎和此岸世界的正义者同盟,都不过是乌托邦渴望的一部分。参见Anson Rab inbach. Between Enlightenment and Apocalypse:Benjamin, Bloch and Modern Germ an Jewish Messian-ism[J]. NewGerman Critique34,1985.
    2 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242.
    1 布洛赫举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一问题。假使人类历史是这样一个服从决定论的进程,人类就没有必要进行创造和革命,每个人都到共产党的售票所买上一张通往共产主义的车票,一切就完事大吉。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1Ernst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M]. trans.Anthony A.Nassar [M].Stanford Californiar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eridian,2000,p.248.
    2 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24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16。
    1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M].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278.
    1 参见金寿铁.罗莎·卢森堡论民主与社会主义[J].哲学动态,2008(10)。
    1 布洛赫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提出过一套变革伦理学,指出道德和伦理的本质规定,就是自身规范内容的结构及其权利区分,还包括道德评价与要求的规范实践功能,以及相应的现实批判判断,为当时反纳粹的人民阵线组织提供了主体动因和批判力量,这种判断超出通常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表态内容,能够激活主体本身的动机,关涉到主体相应的现实态度和行为层面。参见Ernst Bloch. Natural Law and Human Dignity [M]. trans. D. J. Schmidt Cambridge, MA./London:M. I. T. Press,1986.
    1 [美]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M].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31。
    1 [美]Herbert Marcuse. 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M]. Boston, Beacon Press,1972, p.55.
    1Herbert Marcuse. Counterrevolution and Revolt[M]. Boston, Beacon Press,1972, p.146.
    1 [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5。
    2Herbert Marcuse. One 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M].Boston, Beacon Press,1966, p.19.
    3 [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9。
    4 正如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所指出的那样,现代社会成了一个“全景监狱”,不仅仅是通过显性的法庭、警察、监狱来控制人,而且还包括隐性的文化、宣传等来控制人。资本主义社会将这一统治合理化,在这个“非合理化的合理性”社会中,人们已找寻不到攻击的目标。参见[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缨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1 [德]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1。
    2 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社会形成的原因进行过分析。第一,无产阶级在不断实现工艺合理性的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变化,逐渐融入了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社会一体化中,和管理阶级共同依存于他们所组织和管理的机器,因而强行削弱了工人阶级的否定地位,似乎不再与已确立的社会相矛盾。第二,社会控制的新形式。社会不断制造“虚假的需求”强加给个人,通过产品需求的满足操纵人们的思想,从而起到了削弱人们反对现状的内心向度。第三,合理的实证主义化的虚假意识的影响,包括实证主义化的文化、语言、逻辑思维、哲学等,都丧失了否定性的向度,成为维护现状的统治工具。正是在这种“合理的”意识形态的全面控制下,单向度的有序社会结构得以形成。参见[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 Herbert Marcuse. Studies in Critical Philosophy[M]. Boston, Beacon Press,1972, p.29-30.
    2 Herbert Marcuse. Counter revolution and Revolt[M]. Boston Beacon Press,1972, p.146.
    1Herbert Marcuse. The End of Utopia in Five Lectures[M]. Boston:Beancon Press,1970,64.
    2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3。
    1Herbert Marcuse. Negations:Essays in Critical Theory [M]. Boston, Beacon Press,1969, p.254.
    1 [德]马尔库塞.工业社会与新左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0。
    2 相当左翼学者都关注到了这一领域,比如萨义德关注着第三世界尤其是巴勒斯坦地区人们的精神状况,对当权者的话语霸权进行批判,这种久而久之的公共实践,改变了美国人和其他一些民族看待巴勒斯坦人的方式,甚至改变了他们看待整个阿拉伯和以色列冲突的方式。但不同的是,马尔库塞关注的是不仅仅是文化层面,而是赋予了第三世界人群以革命主体和文化传播主体等多种身份。
    3 [德]马尔库塞.自由和历史的绝对律令[J].参阅哲学译从,1982(1)。
    1Marcuse Herbert. Philosophy and Critical Theory, Negation:Essays in Critical Theory[M]. Boston: Beacon Press,1968, p.155.
    1 胡塞尔的理论视野中的生活世界,是人类一切知识和意义有效性和可理解性的基础,具有非课题性和前科学性特征,但却成为人们能为之共享的直观世界,“这时属于我们经验可能性所具有的视阈性的、非课题的储备。”参见[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42。
    2 生活世界是从价值方面规范人际活动,通过对社会目标和自我意识的认同,达到社会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共同拥有的一组庞大的背景资料和知识,为人们的交往互动提供价值观、约定俗成的符号及其他的要素,促进个人的人格建构与整个社会的归属感;体系与生活世界相对应,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物质再生产领域,由物质层而特别是经济活动,构成和催生各种功能性的社会存在,作为社会的制度组织来影响人类的生活。生活世界要素的意义和功能,与系统中所理解的意义和功能是不同的。生活世界的知识储备和系统中的知识系统有所不同,系统中的知识更多的是处理内在和外在自然的知识,而生活世界的角度上所说的知识,还包括更广泛的文化知识;生活世界的社会与系统中的社会也有所不同,生活世界中所包括的社会是把人的目的活动排除在外的社会,主要是接受了一定文化传统和背景的社会群体通过相互沟通而结合起来,而不是系统中通过组织、制度和法律整合起来的政治和管理系统,不是功能专门化的组织。生活世界的个人是通过一定的文化而被社会化了的个体,不是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参见[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20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1 [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60。
    2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25。
    3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p.296.
    1 [德]哈贝马斯.“通情达理方而”对“真实方而”,或者世界观的道德[J].世界哲学,2002,(2),52。
    2 [德]哈贝马斯.交往和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123。
    1 [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7。
    1 席勒强调艺术的‘公共特征’,倡导一种超功利的自由的审美交往原则。他认为美才能赋予人合群的性格,惟独美的沟通能够使社会统一,强调艺术应发挥交往、建立同感和团结的力量。不管是在强力国家中还是在伦理国家中,人与人之间都不可能拥有自由和谐的关系,前者由于自然强力的限制,后者由于道德力量的束缚,人类的交往行为都不是符合人性本真意愿的自由选择。“在美的交往范围之内,即在审美国家中,人与人只能作为形象彼此相见,人与人只能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相互对立。通过自由给予自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则。”参见[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51。2 [英]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6。
    3 Lowenthal. An Unmastered Past:The Autobio-graphical Reflections of Leo Lowenthal[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p.245.
    1 [德]哈贝马斯.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国家的危机与乌托邦力量的穷竭[J].文艺争鸣,1997(3)。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
    2 Habermas. the new obsiurity:the Crisis of the Welfare Stare and the Exhaustion of Utopian Energies [M]. in Philosoply and Kial Crineism,1986, p.17.
    3 哈贝马斯访谈录[J].外国文学评论,2000(1):28。
    1 比岱认为,当代历史唯物主义者必须拒绝接受仅通过市场来界定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论断,而应强调市场之外“组织”的强大作用。市场与组织所构成的两极,被确定为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核心因素。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跨国公司及国际性垄断组织的建立,民族-国家在市场和组织的两极间被撕裂为片断,民族-国家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不再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组织形式,不断衰落甚至崩溃。参见[法]比岱.总体理论[M].陈原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1。
    2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G]//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125-126。
    3 福柯将哈贝马斯所建构的批判理论斥之为一个被应该的乐观主义召唤出来的幻影,指出以无强制的话语交往原则为内核的公共领域具有某种乌托邦性。同时也遭到布迪厄的批评,“促使哈贝马斯将一切现实交往的尺度和规范作为一种理想来表述的前提,只有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一前提使他无视那种作为潜在因素内在于一切交往的权力结构和统治形式,而这种统治形式正如迄今为止对人际交往所作的分析,恰恰是通过交往活动并在交往中确立起来的。”参见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序言18-19。
    1 Barbara Goodwin and Keith Taylor. The Politics of U-topia:A Stud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M]. London, Hutchinson,1982, p.15.
    1 按照苏贾的说法,詹姆逊将福柯有关等级空间和封闭的监狱城市思想移植,既为现代文化谱写了技术、资本、生产方式等经济内容,也为现代文化续写了独特的符码化形式。参见[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9。
    1 哈贝马斯曾对本雅明所作的有关进步的批评进行过分析,认为进步不仅打开了未来期望的乌托邦远景,同时它也将未来作为某种断裂而终结了它。现代性的时间意识面向未来开放,而本雅明的批评,指向的正是现代性的堕落,对社会进化表现为过度的反对。
    2 [美]张旭东.批评的踪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191。
    3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45。
    1 这种被压抑的乌托邦的欲望,正如本雅明所言的“历史的梦魇”,因为任何一部记录文明的史册无不同时,又是一部记录残暴的史册。可以说,乌托邦欲望,具有双重的驱动性。
    Richard Gunn. Ernst Bloch's the Principle of Hope[M] New Edinburgh Review,1987, p.76.
    2 [美]詹姆逊.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75。
    1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79。
    2 [美]詹姆逊.现代性的神话[J].上海文学,2002(4):78。
    3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509。
    1 詹姆逊这里受到格雷观点的启发。格雷认为反对一味的自由放认市场,认为任何一种放任的市场建立,都包含着大规模的政府干预,自由市场绝非自然生长,它的产生必然包含中央集权政府的权力扩张,需要明确加以立法以及其它干预主义政策。欧陆传统并不总是倾向于这种绝对自由市场价值,而是倾向于“社会市场”即福利国家与社会民主。参见[英]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 詹姆逊这里受到了亨廷顿的影响。亨廷顿认为,不仅应当反对美国式的普遍主义,尤其反对美国在全球范围里进行宪兵式的军事干预的现行政策。参见[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Fredric Jameson.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M].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p.330.
    4 [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48。
    1Fredric Jameson.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 p.60.
    1Barbara Goodwin. Social Science and Utopia:Nine-teenth-Century Models of Social Harmony[M]. Sussex, Harvester Press,1978, p.7.
    2 [美]詹姆逊: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
    3 [加]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
    1 在巴特看来,口常生活讯息是被修辞化诠释的,能指与所指的修辞都是级别较低的层次,符号的修辞才是代表时尚的理性的最高阶段,所有符号对象都是讯息,应是能指与所指、服装与世事及服装与时尚的统一,作为符号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通过发送与接收的讯息化过程,“时间并不出现在时尚修辞中,为了重新找回时间及其戏剧效果,我们必须放弃所指修辞,走向时尚符号的修辞。”参见Roland Barthes. The Fashion System[M]. trans. Matthew Ward and Richard Howard, New York:Hill and Wang,1983, p.261-262.
    1 列斐伏尔曾对情境主义这种后现代政治范式的局限性进行了批判,目的是在建构空间而不是摧毁。从纯粹的理论观点看,他认为越轨和生产是不能有意义地分离的。理论思考的目标和意义是生产而不是越轨。越轨本身只是占有,而不是创造,而占有除了暂时地阻止统治外不是什么别的东西。参见Henri Lefe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M].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1994, p.199.
    2 美国哲学家杜威认为,处于这样一个特殊时代,面临着日益肤浅和表面化的生活方式的冲击,它引导人们去经历各种‘消遣’,而不是去产生深刻的‘情感’。参阅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M].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44。
    Henri Lefe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M]. 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1994, p.197.
    1 此后詹姆逊所指的空间,也是这种列斐伏尔意义上的社会空间。詹姆逊把空间形式与个别生存经验、特殊的生产方式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相适应的社会空间。第一阶段是市场资本主义时期,空间形式具有同质性和无限延伸性,这种几何空间能够得到体验、把握和表现的社会空间。第二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资本的扩张和渗透,个人无法直接体验和把握世界整体,只能囿于自身处境,以个人为中心构建社会空间。第三阶段是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由于资本的全球扩张,使社会空间剧烈变化,城市、民族空间已不再是主角,出现了全球化的、网络化的、多维后现代空间。参见[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1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Oxford, UK:Blackwell,1991, p.33.
    Kevin Lynch. 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l[M]. Massachusett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1981, p.100.
    1 Henri Lefebvre.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M]. 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 New Brunswick and London,1994, p.256.
    2 建筑学家凯文·林奇指出,就一般而言,传统的建筑空间乌托邦所描述的是一个保守的世界,一个规模小、平衡、有序的社区,其成员和自然环境、彼此之间都有着直接的关联。城市的规模被缩减到很小,地方居民自给自足,强调社会细胞的有序和异质因素的平衡、良好的健康条件、亲近性、稳定性、相互依存以及重返自然等等。”参见Kevin Lynch. 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M]. Massachusett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1981, p.58.
    3 在苏贾看来,现代地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互碰撞,极大地改变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图景,对经典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模式进行了改写,这一转向在理论架构和价值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完全无关或截然对立。参见[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 [美]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6。
    1 Harvey.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M]. Oxford:Blackwell, p.247.
    2 Harvey.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M].Oxford:Basil Blackwell, p.1.
    [美]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0—231。
    1 [美]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7。
    2 Harvey. The Right to the City[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3, p.939-941.
    3 哈维的观点是为了与区别于后现代的思潮下人们的倾向。在后现代看来,传统的历史普遍性已经失效,福柯心目中的空间、时间和社会存在都高度的异位化,区域与城市的地理空间也趋于不平衡和碎片化,身体和政治人的存在,也出现了空间割裂。参见[法]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1 [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一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
    2 [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3-104。
    1 [美]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0。
    2 余秋雨.千年一叹[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498。
    1 [美]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M].刘仁胜、肖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
    2 [加]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20。
    1 格伦德曼提出“第二自然”的观点,认为这既是人与自然斗争的必然性的体现,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相对立的矛盾的方法。由于人还没有真正地实现对自然的控制,为了防止自然的破坏,就必须增强控制自然的能力,而共产主义条件下的自然控制,便是人类控制自然的最高境界。参见Reiner Grundmann, Marxism and Ecology[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1.
    2 David Pepper. Eco-socialism:from deep ecology to social Justice[M]. NewYork:Routledge,1993, p.232-233.
    1Reiner Grundmann, Marxism and Ecology [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1, p.270.
    David Pepper. Ecosocialism:from deep ecologytosocial justice [M].NewYork:Routledge,1993, p.219.
    1 [英]奥康纳.自然的理由[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538。
    2 [加]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99—500。
    1Andre Gorz. 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M]. London and NewYork:Verso,1989, p.107.
    1 Andre Gorz. Ecology As Politics[M]. Boston:South EndPress,1980, p.17.
    2Andre Gorz. Ecology As Politics[M]. Boston:South EndPress,1980, p.18.
    Andre Gorz. 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M]. London and NewYork: Verso,1989, p.8.
    2 贝尔提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结构,形成了两套图式,即纯粹的两大阶级对立,各种中间与过渡阶层的存在,使得界限规定模糊。而高兹的理论主张,是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和普兰查斯新小资产阶级理论的逻辑延展。参见[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 [加]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16。
    1 高兹认为,未来社会构划的哲学基础,是在三个基本点匕建立的,(1)我们将更少地劳动。(2)我们必须消费得更好(3)我们必须把文化重新整合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来。参考Andre Gorz. Ecology As Poli tics[M]. Boston:South End Press,1980, p.44-45.
    2Andre Gorz. Critique of Economic Reason[M].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89,31-32.
    1 [加]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31。
    1 齐泽克认为,虽然五月风暴结局是悲剧的,但乌托邦就是相信现存全球系统,有无限制地复制自己的能力。成为现实主义者惟一方法,就是在这个协调系统中设想看似不可能之事。真正的遗产在这句口号中,“让我们成为现实主义者,去要求不可能的事情。”齐泽克论1968年“五月风暴”[J].国外理论动态,2009(4)。
    1 如美国新左派学者米尔斯所言的那样,现在的乌托邦是一切企图超越散乱个人的封闭的社会环境的批判方案。为了使这种社会环境能够直接被人们所了解,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直接要求去改变它。参见C-Wright Mills, Letter to the New Left[M]. New Left Review,NLR1/5,1960,p.20-21.
    1 保罗·蒂里希.政治期望[M].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29。
    2 周宁.孔教乌托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105
    1 参见Kinloch G. Ideology and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M].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 1.Inc,198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5。
    2 马克思巴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0。
    3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2。
    4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5。
    1 [斯]齐泽克.图绘画意识形态[C].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前言4。
    2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姚仁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407。
    1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姚仁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529。
    1 [德]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29。
    2 [英]伊格尔顿.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意识形态及其兴衰[C]//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90。
    1 [英]伊格尔顿.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意识形态及其兴衰[C]//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70。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6。
    2 康帕内拉.太阳城[M].商务印书馆,1980,6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63。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7。
    2 迈斯纳认定马克思主义中有乌托邦因素的唯一论据,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人类预见了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而共产主义构想,又没有超出乌托邦对未来完美社会秩序的幻想。参见[美]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45。
    1 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马元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0。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77。
    1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36-37。
    2Max Horkheimer. Crtitical Theory[M]. New York:Seabury Press,1972, p.275.
    2 阿多诺认为,艺术只有具备抵抗社会的力量时才会得以生存,如果拒绝将自己对象化,那么就成了一种商品。而布迪厄眼中的文化场,也在随意破坏文化的否定性和反叛性。这就是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笔下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水泥”。参见[法]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M].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 [英]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高铦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9。
    1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43。
    2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47。
    1 在艾略特看来,精英文化并不比大众文化具有绝对优势,不过显得更有自觉性和更专门化而已。解释权的平民化与大众化,不仅真正地发挥解放大众的功能,使之得到启蒙,意味着无需他人引导就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来了解自身和认识世界,获得认识世界与解释世界的机会和权利,更好地体现了文化的平等观念,使所有人都拥有认识和解释的权利。参见[英]艾略特.批评批评家[M].李赋宁,杨自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 参阅Stanley Aronowitz. False Promises [M].New York,1973, p.111-112.
    3 布洛赫也在大众文化矫情的时刻,提出了一个历史的框架来理解乌托邦命题,不是对个别乌托邦景观的审视,而是涉及现时代文化的诊断。他认为,即便一件文化产品的社会功能即便就是娱乐,也能通过将注意力和想象力集中和限制在某些积极的方面,或通过某种天才创造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尽管内容是虚假的、被歪曲了的。即便在最卑微的商业产品之内也都充满了“希望的比喻”,这为考察乌托邦、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分析的工具。参见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M]. trans. Neville and Stephen Plaice,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1 [美]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58。
    2 亨廷顿对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逻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乌托邦—反而乌托邦的逻辑旨在作为思想实验,引导读者走向理想或从噩梦中唤醒,而反乌托邦的逻辑结构,则是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和表示怀疑,是一种无止尽地质问与怀疑乌托邦本身的思维形式,具有一种建基信念的意图。参见[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Roland Schaer, Gregory Claeys, and Lyman Tower Sargent. Utopia:The Search for the Ideal Society in the Western World[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15.
    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M].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Ltd, 1987, p.104.
    1 希腊乌托邦讽刺文学,可以看成是二十世纪反面乌托邦小说的先驱。在古希腊时期,戏剧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就曾针对柏拉图的乌托邦观念,里面带有讽刺性的意味,这已经蕴含了一定数量的反面乌托邦成分。
    2Tom Moylan. Scraps of the Untainted Sky:Science Fiction, Utopia, Dystopia, Boulder, Colo [M].West view Press,2000,p.128-129.
    3 阿多诺认为,科学与其说是人类进步的忠诚助手,毋宁说是包含了新的人类异化的种子。可以想象,科学技术是一个雅努斯的两而神。[德]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渠敬东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David W. Sisk. Transformations of Language in Modern Dystopias,Westport,CT:Green Wood Press, 1997,7.
    1 “乌托邦理想”——社会理想。“乌托邦”——一个详细描述的不存在的社会,通常定位于时间和空间;“优托邦”或“正面乌托邦”——是这样一个乌托邦,作者想要同时代的读者把它看做比读者所处的社会要好得多;“恶托邦”或“反面乌托邦”——是这样一个乌托邦,作者想要同时代的读者把它看做比读者所处的社会要坏得多;“乌托邦讽刺文学”——是这样一个乌托邦,作者想要同时代的读者把它看做是对读者所处的现有社会的批判;“反乌托邦”——是这样一个乌托邦,作者想要同时代的读者把它看做对乌托邦理想或是某种特定“优托邦”的批判;“批评乌托邦”——是这样一个乌托邦,作者想要同时代的读者把它看做是比读者所处的社会要好但是存在困难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作家所描述的社会可能或是不可能解决,这就对乌托邦形式采取了批评的观点。
    3 库玛认为,乌托邦往往始丁绝对的自由,终于绝对的专制。但往往现代性及其构成要素,才是构成乌托邦出错的动力源。“乌托邦的衰微和它如噩梦般的兄弟出现,是与十九世纪这个超现实主义世纪的历史保持一致的。”参见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M]. New York:Basil Blackwell,1987, p.99.
    1Krishan Kumar.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M].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Ltd,1987,110.
    2 英国学者哈耶克就借德国浪漫诗人荷尔德林的格言,“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责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乃一条通往奴役之路,因为那些自称社会主义者的人们,为了实现所谓终极自由目标,而不惜一切代价。参见[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 [英]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M].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9。
    2 [英]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M].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09。
    3 在马尔库塞看来,波普的渐进工程易成为一种让统治者为了自身利益去操纵另一些成员的方法,沦为一种社会变革的借口,反而会导致持久的阶级奴役。波普则争锋相对,认为社会改造的乌托邦蓝图必定会过于简单,难以为独立的个人选择留下空间,况且对于什么状态是一种理想社会,各种意见会大不相同。由此得出,毁灭人类自由的不是渐进的方法,而是乌托邦工程。参见[英]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杜汝辑、邱仁: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卷)[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80。
    1 [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33。
    1 [英]伯林.自由四论[A].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81。
    2 Krishan Kumar. Utopia &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M]. Oxford:Basil Blackwell Press,1987, p.423.
    1 按黑格尔的观点来看,这些乌托邦主义的实践者们的行为,在特殊历史时期带有必然性,他们可以不很重视其他伟大的、甚或神圣的利益。这种行为当然要遭到道德上的非难。但是迈步前进的途中,不免要践踏蹂躏些好东西。参见[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 按照马丁·路德的观点,历史就是一部记述特权集团很少主动放弃特权故事,其中的悲惨是被压迫群体无法说清楚的。人们不得不以斗争行动来争取正义,这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施舍,而是直接斗争的回报,“直接行动要造成这样一种危机,要造成创造性的紧张气氛,使得经常傲慢地拒绝谈判的(特权)社会被迫面对争论的问题,它要把问题闹得人人注目,使它不致再被忽视不顾。”参见[英]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285。
    1 福柯悲哀宣告知识分子从此销声匿迹,剩下的只是各专业领域里忙碌的专门家;利奥塔也失望地指出,由于后现代社会不断地趋于多元化和碎片化,作为对社会全体承诺的整体性话语“立法者”角色凋零,知识分子已经完全不存在;古德纳认为,代替知识分子的技术专家是一个充满朝气带却有缺陷的普通阶级,将充当历史的代言人。“如果没有知识分子,或者知识分子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乌托邦就会逐渐消失。”参见[美]雅各比.乌托邦之死[M].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56-158。
    2 [美]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
    1 [美]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M].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6。
    2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2。
    1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
    1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19。
    2 新左派的萨义德与法兰克福学派所强调的社会批判是一致的,主张“流亡的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强调流亡者的心态与知识分子良心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一种流亡和边缘的身份,使知识分子保持一种他者的视角,可以从外部看清事情的真相,从而能真正地发挥言说真理的职责。也使知识分子不受事情的约束,能保持一种身份的自由,从而敢于为民众奔走呼号,敢于对权势说真话,把关怀的重点放在和平与正义的事业上,同时把技术效应与人类长期利益结合起来,坚信科学与人文关怀的密不可分。“这需要稳健的现实主义、斗士般的理性的活力以及复杂的奋斗,在一己的问题和公共领域中发表、发言的要求二者之间保持平衡。”[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26。
    3 古德纳也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倾向持相似看法,这些人乐于获得一张由官方授权,并藉此谋生的技能资格证书,“对那些正式获得证书的人来说,优先获得某些官职、生活条件或工作—就想把收入留起来—的权力,如同在任何官僚机构、知识精英阶层或公务员体制中一样,是这些文化技能的资本化。”参见[美]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5。
    1 [美]雅各比.乌托邦之死[M].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56。
    2 [美]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M]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96。
    1 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虽然他不把自己作品的期待对象当做人类的精华,但还是倾向于把这类知识分子人群看做“故乡人”。参见[德]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笔记[M].许志强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郜元宝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45。
    1E. P. Thompson. Liberal Complacence[A]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77。
    1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26。
    1 [美]雅各比.乌托邦之死[M].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259。
    2 类似如保罗·蒂里希也谈到了内在于历史的乌托邦与超历史的乌托邦的分疏。“因而在乌托邦中,需要予以否定的不应是社会的力量结构而应是社会的统治结构。这种统治结构作为一种疏远化的统治结构,在我们的现在,即在介于事物原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之间的存在中,到处都是现实的。”参见[美]蒂里希.政治期望[M].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09-210。
    1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姚仁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539。
    1 很多时候乌托邦力量的穷竭,如同哈贝马斯所言,是因为乌托邦非但没有与历史现实融合,反倒是历史意识与乌托邦精神分裂所致。参见[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M].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2 [德]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A],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22。
    3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0。
    1 萨特认为,作为主体存在的人,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基本要求,(1)不是其所是;(2)是其是;(3)……是其所不是,义不是其所是。萨特的这一晦涩表述,揭示了人的存在是一个历史过程,且只有在三维时间的链结中才能把握,要求对现实的一种超越和对理想的一种接近。人的存在本身,“一个必须同时在它所有尺度中存在的存在”。[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95。
    2 [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1。
    1 布洛赫所说的“当下的黑暗”,和柏格森所说的绵延或生命冲动十分相似。当下的黑暗同时是一种涌动的东西,未来就是延展着的黑暗。在柏格森看来,“当下”虽是理智无法把握的,但可以通过直觉来把握当下的“绵延”,直觉通过细密地、专心地关注自我,便可以意识到存在于内心的精神“由过去侵入未来的持续的涌进”的延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黑暗”与“尚未意识”是可以合并解释的。参见[法]柏格森.时间和自由意志[M].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 [M].trans. Anthony Nassa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204.
    3 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52。
    1 按照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观点,历史区分为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自然历史是指过去在永恒的自然界中无意识地反复发生的一切,人类无法知道它的起源与终点。人类历史是指因精神而获得意义和连续的现象的演变,是通过人类记忆和继承同人类现在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过去。相对自然历史而言,人类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参见[德]雅思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新天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 哲学家蓝德曼也认为,人与动物相比,是有限的、“未特定化”的,而人的有限性非但没有使人屈从于命运,反而成就了他对既成现实的超越意识和不断地超越行为,人这种独特的二重化存在方式使得人的乌托邦精神由此萌生。乌托邦本体生存结构下,人趋向于超越自身。一旦他不再超越,人就不再成其为人。
    3 对于究竟是人还是结构促成了历史的转换,这一当时人文科学最尖锐的论题,戈德曼明确指出,结构作为所有人们的思想意识、感觉特性和行为模式的一个普遍方而,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取代人而作为历史主体。4 参见[法]戈德曼.文学社会方法论[M].工人出版社,1989,129。
    1 依照哲学家洛斯基看来,二十世纪人类人的价值超越活动本身导致了恶和罪过,这是一个深刻而痛苦的经验,究其原因,一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来规定价值并以之作为超越活动之引导,二是抽空了超越性活动的价值实质。参见张雅平.洛斯基和他的《价值与存在》[J].世界宗教文化,1999(4)。
    2 [以]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M].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23。
    3 [以]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M].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67。
    1 在鲍曼看来,现代性对秩序的追求导致视矛盾性为一种威胁,极力消灭矛盾性,于是以理性方式设计的社会是现代国家公然的终极因。现代国家是一种造园国,甚至大屠杀也蕴含在这种造园抱负里,这就将现代性和乌托邦一笔抹杀。但是鲍曼也自相矛盾地把一种内在秩序强加给了现代性。他的论断或许适用于盛期现代性,却未必符合早期现代性。参见[英]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2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20-2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1 [美]雅各比.乌托邦之死[M].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260。
    1 [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M].曹卫东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189。
    1 [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479。
    2 [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159。
    1 [美]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M].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1—2。
    2 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380。
    3 孙中山选集(上册)[M].黄彦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628。
    1 国内学者杨国荣认为,现代化与现代性无法截然相分,对现代化过程的理解,总是同时渗入关于现代性的看法,从总体上考察现代化过程的人文意义时,也相应地涉及到现代性的人文这一维度。参见杨国荣.现代化过程的人文向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 康有为.大同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279。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08。
    2 詹姆逊.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詹姆逊文集第4卷)[M].王逢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80。
    1 列斐伏尔认为,必须寻找到“他者”的可替代性选择,选择超越当下现实的另一种可能性,才能走出现代性,以此来消除或缓解人们对现代性价值的固执。在此意义上,当代乌托邦就是这个他者,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不可或缺。参见[法]Henri Lefebvre.Introduction to Modernity:Twelve Prclides,September 1959-May 1961[M].trans.John Moore,Verso, Londonand New York,1995.
    2 苑洁.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98。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40。
    1 [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M].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1。
    1 [美]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59。
    2 康有为.大同书(2)[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8。
    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77。
    4 学者顾准指出,理想主义(乌托邦)虽然不科学,但它出现在“娜拉出走之前”的革命年代,其作用却是科学的;然而用它来解决“娜拉出走之后”(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却必然是空想。这种观点将乌托邦与革命挂钩,与发展截然二分的传统思路,与当代乌托邦的理念是冲突的。参见顾准.顾准文集[M].陈敏之,罗银胜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1William Appleman William.History as a Way of Learning[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p.8.
    2 [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78。
    1 [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24。
    1 [美]温伯格.五个半乌托邦[J].钱进译.世界展望,2000.6:11.
    2 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23。
    3 [德]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郭小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04—105。
    1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87,87。
    1 贺来.现实生活世界[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6。
    1 [美]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66。
    2 [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76-77。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C].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50卷)[C].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985。
    [3][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1—4卷[M].王逢振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美]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美]詹姆逊.时间的种子[M].王逢振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7。
    [7][美]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20世纪文学辩证理论[M].李自修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8][美]雅各比.乌托邦之死[M].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9][美]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M].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10][美]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1][美]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一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3][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下卷[M].白锡堃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14][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5][匈]卢卡奇.卢卡奇早期文选[M].张亮吴勇立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意]葛兰西.实践哲学[M].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
    [17][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德]布洛赫.乌托邦的意义[A].董学文等编.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9][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21][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2][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3][德]霍克海姆.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4][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5][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6][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7][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M].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1。
    [28][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9][美]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M].程志民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30][美]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海林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31][美]弗罗姆.占有还是生存[M].关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2][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
    [33][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34][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熙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5][德]施密特.马克思自然概念[M].欧力同、吴仲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6][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7][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8][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M].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9][加]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0][加]莱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41][美]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刘仁胜、肖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2][美]奥康纳.自然的理由[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3][英]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44][法]列菲伏尔、[匈]赫勒.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列菲伏尔、赫勒论日常生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45][英]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幻象[M].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6][英]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美]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英]莫尔:乌托邦[M].戴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意]康帕内拉.太阳城[M].陈大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英]哈林顿.大洋国[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6][法]摩莱里.自然法典[M].黄建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英]培根.新大西岛[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德]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0][德]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2][德]康德.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杨祖陶、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14][美]蒂里希.政治希望[M].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15][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6][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7][美]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8][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9][英]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2卷[M].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0][英]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杜汝辑、邱仁宗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1][英]波普.猜想与反驳[M].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2][英]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M].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3][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4][英]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5][英]奥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6][英]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7][法]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M].吕一民、顾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8][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29][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0][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1][法]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病史[M].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32][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3][俄]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M].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4][英]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35][英]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36][以]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M].旷新年、王爱松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37][美]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郑忆石.社会发展动力论(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2]张一兵.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
    [4]金寿铁.真理与现实[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5]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6]陈周旺.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7]刘怀玉等.走出历史哲学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沉思[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谢江平.反乌托邦思想的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陆梅林选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10]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11]陆俊.理想的界限—“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2]王雨辰.哲学与文化价值批判:解读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3]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14]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15]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历史哲学:走出传统历史设计之误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6]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7]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18]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9]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20]夏凡.乌托邦困境中的希望一布洛赫早中期哲学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1]李建.审美乌托邦的想象一从韦伯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救赎之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2]张亮.“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阿多诺早中期哲学思想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23]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社,2006。
    [24]程巍.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5]范晓丽.马尔库塞批判的理论与新感性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6]张彭松.乌托邦语境下的现代性反思[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7]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8]陈永国.文化的政治阐释学——后现代语境中的詹姆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9]段方乐.总体性的终结从卢卡奇到阿多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0]林慧.詹姆逊乌托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1]陈岸瑛、陆丁.新乌托邦主义[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1]Frank E. Manuel Fritzie P. Manuel. Utopian Thought in the Western World [M]. Basil Blackwell,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
    [2]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M]. Oxford:Basil Blackwell Inc.,1987.
    [3]Mar dell L. Fortier and Dobert F. Fortier. The Utopian Thought of ST. Thomas More and its Development in Literature [M]. New York:The Edwin Mellen Press,1992.
    [4]Ernst Bloch. The spirit of Utopia [M]. trans. Anthony Nassa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5]Ernst Bloch. The Principle of Hope [M]. Trans. Neville Plaice, Stephen Plaice/Paul Knight, Oxford:Basil Blachwell,1986.
    [6]Ernst Bloch. A Philosophy of the Future [M]. trans. John Cummings, New York, Herder&Herder,1970.
    [7]Ernst Bloch. Man on His Own [M]. trans. E. B. Ashton, New York:Herder & Herder,1970.
    [8]Ernst Bloch. The Utopian Function of Art and Literature [M]. trans. Jack Zipes and Frank Mecklenburg, Cambridge, MA./London:M. I. T. Press,1998.
    [9]Ernst Bloch. Essays on the Philosophy of Music [M]. trans. Peter Palm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10]Ernst Bloch. Heritage of Our Times [M]. trans. Neville and Stephen Plaice,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11]Ernst Bloch. Atheism in Christianity [M]. trans. J. T. Swann, New York: Herder &Herder,1972.
    [12]Ernst Bloch. Natural Law and Human Dignity [M]. trans. D. J. Schmidt Cambridge, MA./London:M. I.T. Press,1986.
    [13]Herbert Mareuse. Herbert. Five lectures:Psychoanalysis, Politics, and Utopia [M]. London: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1970.
    [14]Herbert Marcuse. Studies in Critical Philosophy [M], Boston:Beaton Press,1973.
    [15]Herbert Marcuse. The Aesthetic Dimension [M]. Boston:Beaton Press, 1978.
    [16]Theodor W. Adorno. The Culture Industry [M]. ed. By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1991.
    [17]Theodor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M]. translated by Robert Hullot-Kentor, The Athlone Press,1997.
    [18]Theodor W. Adorno. Notes to Literature [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1.
    [19]Jurgen Habermas.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M]. Boston:beacon Press, 1968.
    [20]Jurgen Habermas. Philosophical-Political Profiles [M]. trans. Frederick G. Lawrence, the MIT Press,1983.
    [21]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II, Fundations for a Sociology of the Everyday [M]. trans. John Moore, Verso, London, New York,1991.
    [22]Henri Lefebvre. Introduction to Modernity twelve Preludes September 1959-May 1961[M]. trans. John Moore, Verso, London and New York,1995.
    [23]Henri Lefebvre. Writings on Cities[M]. selected, trans.by Eleonore Kofman and Elizabeth Leba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6.
    [24]Vincent Geoghegan. Utopianism and Marxism [M]. London and New York: 1987.
    [25]Roland Boer. Marxist Criticism of the Bible [M]. London: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Ltd.,2003.
    [26]Fredric Jameson. Marxism and Form [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27]Ruth Levitas. The concept of utopia [M]. Philip Allan,1990.
    [28]Aurel Kolnai. The Utopian Mind and Other Papers[M]. Athlone,1995.
    [29]Wayne Hudson. The Reform of Utopia [M]. Chippenham Wiltshire:Ash 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3.
    [30]Lawrence Wilde eds. Marxism's Ethical Thinkers [M].New York: 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1.
    [31]Leszek Kolakowski. Main Currents of Marxism [M].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32]Perry Anderson. Considerations on Western Marxism [M]. London:New Left Books,1976.
    [33]Darren Webb. Marx, Marxism and Utopia[M]. Aldershot 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 Ltd,2000.
    [34]Jurgen Moltmann. Theology of Hope [M]. Fortress Press,1993.
    [35]Jurgen Moltmann. The Coming of God, Christian Eschatology [M]. Fortress Press,1996.
    [36]Michael Lowy. Redemption and Utopia [M]. The Athlone Press,1992.
    [37]Wayne Hudson. The Reform of Utopia [M]. Aldershot England:Ashgate PublishingLimited,2003.
    [38]Zygmunt Bauman. Socialism:The Active Utopia [M]. London:George Allen &Unwin Ltd,1976.
    [39]Francis Fukuyama.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M]. London: Hamish Hamilton,1992.
    [40]David W. Sisk.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 in Modern Dystopias [M]. London:Green Wood Press,1997.
    [41]Paul Ricoeur. Lectures on Ideology and Utopia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42]Robert M. Adams edited. Utopia:A revised translation backgrounds criticism [M]. New York, w. w. norton&company,1992.
    [43]Foucault, Michel. Texts/Contexts of Other Spaces, Diacritics, Vol.16, No.1, Spring,1986.
    [44]Jacques Derrida. Dissemination[C]. London:The Athlone Press,1981.
    [45]Arendt, H. The Human Condition [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1]黄小惠.论詹姆逊乌托邦思想的政治维度[J].学海,2011(3):166—169.
    [2]朱波.从阶级革命论到技术决定论——浅析高兹对马克思资本主义分析方法的改进[J].求是学刊,2011(3):13—16.
    [3]包立峰.詹姆逊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批判本性的回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3):123—126.
    [4]鲁路.阿多诺非同一性观念对统治的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2):127—130.
    [5]沈慧芳.乌托邦精神的意蕴及其理论与实践价值[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87—91.
    [6]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社会主义理想[J].南京社会科学,2010(3):79—85.
    [7]张彭松.乌托邦的困境与希望的哲学反思[J].哲学动态,2009(12):47—52.
    [8]刘宇.超越“反”的逻辑——论乌托邦精神的失落与重建[J].教学与研究,2009(12):24—30.
    [9]汪行福.乌托邦精神的复兴——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乌托邦的新反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1—18.
    [10]周惠杰.凝固的辩证法:本雅明消费文化研究的方法论[J].学习与探索,2009(4):103—107.
    [11]朱彦明.弥赛亚主义的革命实践:布洛赫和本雅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0—86.
    [12]王伟.论詹姆逊辩证批评标准的乌托邦[J].东南学术,2009(2):127—135.
    [13]金寿铁.无-尚未-全有——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尚未存在的存在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2):3945.
    [14]崔执树.乌托邦观念与现代性的超越[J].哲学动态,2009(2):65—69.
    [15]谭善明.通向主体性审美救赎的乌托邦——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接受者[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0—134.
    [16]郑忆石.多维视角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J].新疆社会科学,2008(6):17—21.
    [17]董四代,杨静娴.现代性、乌托邦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6.
    [18]范晓丽“乌托邦的终结”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7(6):68—75.
    [19]陈雄辉;关锋.交往的乌托邦:哈贝马斯人类解放思想评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0—132.
    [20]梦海.乌托邦-物质之弓——论布洛赫的物质观[J].哲学研究,2006/(2):24—29.
    [21]夏凡.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范畴再评价[J].学习与探索,2006(2):92—95.
    [22]刘怀玉,范海武.“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一种后马克思的都市化乌托邦构想[J].求是学刊,2004(1):27—33.
    [23]颜翔林.论审美乌托邦[J].江海学刊,2002(6):176—181.
    [24]陈岸瑛.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23—13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