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谦译经复音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漢語構詞法的發展是循着單音詞向複音詞的道路前進的。漢語詞彙的複音化在先秦已有所表現,但真正大規模的發展則到了東漢以降的中古時期。由於這一時期出現的漢譯佛經詞彙系統一開始就表現出了異常強烈的雙音化乃至多音化傾向,其複音節形式的含有量遠遠超出同時期中土文獻語言的詞彙系統,甚至大大超出當時的口語詞彙系統。这對漢語詞彙的複音化發展的影響無疑是重大的。所以,在研究複音詞時應該重視對漢譯佛經複音詞的研究。
     作為一個在漢地長大而且通曉漢地和中亞及西域一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化的僑民譯經家,三國時期吳國的支謙無疑是漢譯佛經史上重要的一位。他的翻譯努力吸收了中土傳統文獻和東漢佛經中的詞彙以及當時的口語詞彙,並注意所譯佛經對漢語及漢文化的適應性,盡力使之適合中國人的接受度,譯文流暢、生動,不僅在當時促進了佛經在中國的漢化進程和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而且對後來的佛經翻譯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自此以後,佛經翻譯開始注意適應漢語及漢文化,以“文”、“質”相結合進行翻譯,從而取代了在此之前較純粹的“質”譯。由於佛經翻譯對漢語詞彙的影響,由這種翻譯文風所產生的譯經詞彙對漢語詞彙的影響更是巨大的。所以,支謙譯經在漢譯佛經史上和漢語詞彙史上都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和重要的研究價值。
     本文即以最能體現支謙譯經詞彙特點的複音詞為研究對象,首先在共時系統内分出普通詞語、佛教詞語、專名詞語以展現它的詞彙構成;然後分先秦時代、西漢時代、東漢時代、三國時代四個時期對這些複音詞進行了歷史來源的考察;在此基礎上,對支謙譯經複音詞在生成方面的特點作了舉例式的說明;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words formation is from monosyllable to disyllabic The disyllable in Chinese vocabulary appeared in the pre-Qin days, but developed extensively during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after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s from the beginning the vocabulary system in Buddhist scriptures of Chinese version occurred in this period showed a clear tendency towards double-syllablization, even polysyllablization, the disyllables in this system were much more than in Chinese native literature vocabulary system and spoken vocabulary system at this time. Undoubtedly, this strong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yllables in Chinese vocabulary. Therefore,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isyllable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of Chinese version in the study of disyllables.
    Zhiqian, from Wu Kingdom at Three Kingdoms period, as an alien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or, who grew up in China and was proficient at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of China and some countries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West Regions, was an outstanding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Buddhist scriptures of Chinese version. In his translation, the vocabulary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Buddhist scriptures in East Han Dynasty, and the spoken vocabulary were absorbed. Meanwhile, in order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understandable by Chinese, he cared for the adaptation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a result, his fluent and vivid translation helped Buddhist scriptures become closer to Chinese and spread to China.
引文
①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新1版,第340頁。
    ② [意] 馬西尼《現代漢語詞彙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黃河清譯,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第145頁。
    ③ 向熹《簡明漢語史》 (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94頁。
    ④ 參見董秀芳《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⑤ 近期的有關研究,參見張雁《近代漢語複合動詞研究》,北京大學2004年博士論文。
    ⑥ 王力《漢語史稿》,第340頁。
    ①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第1頁。
    ② 參見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第124—125頁。
    ③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第129頁。
    ④ 朱慶之《試論佛典翻譯對中古漢語詞彙發展的若干影響》,載《中國語文》1992年第4期。
    ⑤ [意] 馬西尼《現代漢語詞彙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黃河清譯,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第145頁。
    ① 參見潘文國、葉步青、韓洋《漢語的構詞法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360頁—365頁。
    ② 載《四川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③ (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社,1993年,第17頁)
    ① 胡湘榮著,載《中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2、3期。
    ② 台湾果朴著,1998年,具體發表地方筆者孤陋寡聞,還無從得知。
    ③ 竺家甯先生負責,臺灣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0801~20030731研究課題。
    ④ 楊如雪著,臺灣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年博士論文。
    ⑤ 杜翔著,北京大學2003年博士論文。
    ⑥ 季琴著,浙江大學2004年博士論文。
    ⑦ 這並不影響支謙這個人物的歷史可靠性,因為在佛教初傳時期,這是很常見的現象。
    ⑧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十三《支謙傳》,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516—517頁。
    ⑨ 參見梁慧皎《高僧傳》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15頁。
    ① 參見法國學者列維、中國學者季羡林等人的研究成果;又參見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序》第5頁、馬祖毅《中國翻譯史》上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5—99頁。
    ② 季羡林《季羡林自選集·浮屠與佛》,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年,第47頁。
    ③ 季羡林《季羡林自選集·再談浮屠與佛》,第288頁。
    ④ 梁慧皎《高僧傳》卷一,北京:中華書局,第15頁。
    ⑤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二,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28—31頁;但卷第十三(第517頁),又作27部,蓋是訛文。
    ⑥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第二《新集撰出經律論錄第一》 (第28頁)又錄為“竺將炎共支謙譯出”。
    ① 呂澂先生在《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91—292頁)中確定為29部、在《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確定為28部,俞理明先生在《佛經文獻語言》 (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第52—53頁)確定為25部,許理和先生在《佛教征服中國》 (李四龍、裴勇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92頁)確定為23部,季琴在《三國支謙譯經詞彙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第9頁)確定為24部。其中分歧較大的是《法句經》、《菩薩本緣經》、《撰集百缘經》。詳細内容參見季琴《三國支謙譯經詞彙研究》一文中“支謙譯經考論”和“《撰集百缘經》的作者及成書年代考辨”兩部分。
    ② 關於異譯經,我們主要參考了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471—478頁)、童緯編(二十二種大藏經通檢》 (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③ 這裏的數字分別指此經在日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編纂的《大正新修大藏經》 (一般簡稱為《大正藏》)中的編號、冊書及起始頁碼、經文字數,下同。
    ① 關於《大明度經》的異譯經,各家的看法不盡相同,參見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55—257頁)、呂瀓《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 (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第24—25頁)、辛島靜志《<道行般若經>和“異譯”的對比研究》 (《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四輯,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第314頁)、胡敕瑞《<道行般若經>與其漢文異譯的互校》 (《漢語史學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7頁)、季琴《三國支謙譯經詞彙研究》 (浙江大學2004年博士論文,第58—59頁。
    ② 俞理明先生在考訂支讖譯經時說此經“據《祐錄》為竺法護譯”(《佛經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第50頁)。
    ① 參見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十三,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31頁、第517頁。
    ①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401頁。
    ②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第170頁。
    ③ [荷] 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李四龍、裴勇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頁。
    ④ 參見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第169—170頁。
    ⑤ [荷] 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2003年,第55頁。
    ⑥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七,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270頁。
    ⑦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七,第270頁。
    ⑧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七,第270—271頁。
    ⑨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八,第310頁。
    ①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八,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第290頁。
    ②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八,第310頁。
    ③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八,第308頁。
    ④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十三,第517頁。
    ⑤ [荷] 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頁。
    ⑥ [荷] 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第51頁。
    ① 參見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171頁。
    ② 現存的《法句經序》經學者們考訂認為是支謙所作(參見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30—131頁;(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第七《法句經序》,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273頁)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第175頁)又參見錢鍾書《管錐編》 (中華書局,1986年,第1101頁)。
    ③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1985年,第172頁。
    ④ 馬祖毅《中國翻譯史》 (上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概說》第4頁。
    ① 俞理明先生在《佛教文獻和佛經文學語言》 (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社,1993年,第17頁)
    ② 呂瀓《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293—294頁。
    ③ 朱慶之《談談我的佛教漢語研究》,載《文史知識》1996年第2期,第8頁。
    ④ 俞理明《漢譯佛經用語研究的深入——讀朱慶之教授<論佛教對古代漢語詞彙發展演變的影響>》,載《普門學報》2003年,第29頁。
    ① (載鄒嘉彥、游汝傑主編《語言接觸論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陸卓元譯,商務印書館,1985年重排第2版,第174頁)
    ①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9—19頁。
    ② 董秀芳《漢語的詞庫與詞法》,第10頁。
    ③ 董秀芳《漢語的詞庫與詞法》,第31頁。
    ⑥ (參見萬金川先生《佛經語言學論集: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臺灣:正觀出版社,2005年,第20 —21頁)新近的研究參見朱慶之先生《佛經翻譯中的仿譯及其對漢語詞彙的影響》 (載《漢語史學報》第一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一文。
    ① (參見俞理明先生《漢譯佛經用語研究的深入——讀朱慶之教授<論佛教對古代漢語詞彙發展演變的影響>》一文,載《普門學報》2003年)
    ① 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 (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56頁。
    ② 張斌主編《新編現代漢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38頁。
    ③ 張斌主編《新編現代漢語》,第238頁。
    ④ 參見張雙棣等編著《古代漢語知識教程》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93—97頁)又參見楊劍橋《古代漢語知識寶典》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243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151頁等。
    ① (呂叔湘《南北朝人名與佛教》,載《中國語文》,1988年第4期)臺灣:正觀出版社,2005年,第276頁)
    ② 劉叔新《漢語描寫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第251—253頁。
    ① 異文为“具眾緣合具會乃成之=眾緣共合乃成之耳[宋][元][明][宮] ”。這裏異文說明中的“[宋]、[元]、[明]、[宮] ”指《大正藏》參校的宋代《资福藏》、元代《普甯藏》、明代《嘉興藏》、宮内省圖書寮本。下同。
    ① 胡敕瑞先生在《從隱含到呈現》(上)(載《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一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18頁) (《普通語言學教程》,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249頁)
    ① 據《大正藏》校記,支謙譯經異文即為“捔=觕[元][明] ”。下同。
    ①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12/308/b)
    ① 據《大正藏》校記,支謙譯經異文為“乎=于[宋][元][明] ”。
    ① [阿夷恬](術語)譯曰新學。又新發意發心入佛道,經時日未多者之稱。(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① 請參考《三藏法數》對“身力”的解釋:“謂菩薩之身,堅固清淨,猶如金剛,火不能燒,刀不能斷,於外道中最勝獨尊,是為身力。”
    ① 此義“自喜”的例子,如《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
    ① (支謙譯《義足經》卷上,4/175/c)(支謙譯《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12/301/a)
    ①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年,第14頁)
    ①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俗語佛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6頁。
    ① 參見中國文化研究所編《俗語佛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9、250頁。
    ②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粗=但[元][明][宮] ”。 (一稱傅翕,即善慧大士),《神僧傳》卷四記載(50/975/c)(參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輪藏》)
    ①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彼形=被刑[聖] ”。這裏異文說明中的“[聖] ”指《大正藏》參校的正倉院聖語藏本。下同。
    ① 參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識》。
    ② 參見《佛學大辭典·習》、《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習氣》。
    ③ 參見《佛光大辭典·娑婆》。
    ② (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① 這裏異文說明中的“[宋]、[元]、[明] ”指《大正藏》參校的宋代《资福藏》、元代《普甯藏》、明代《嘉興藏》。下同。
    ① 《大正藏》第4冊180頁校注為“悉作法~Kammasadhamma”。
    ① (參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雪山》)。
    ① 俞理明《漢譯佛經用語研究的深入——讀朱慶之教授<論佛教對古代漢語詞彙發展演變的影響>》,載《普門學報》2003年。
    ② (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③ (載《文史知識》1996年第2期,第3頁)
    ① (參見陳保亞《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1898—1998》,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30-456頁)
    ②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402頁。
    ③ [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251頁。
    ④ (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參見顧滿林《從共時和歷時的角度看漢文佛典中音譯詞的節譯與全譯》,第二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4年9月。湖南長沙)
    ① 參見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 (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2頁。
    ① 任繼愈主編的《中國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105頁)
    ② 任繼愈主編的《中國佛教史》第一卷(第141—142頁)
    ③ (原書1959年初版,1972年第2版;李四龍、裴勇等根據第2版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頁)(發表於1991年,後由顧滿林先生翻譯為中文,載《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四輯,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第289頁)
    ① (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①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新1版,第340頁。
    ② [美] 愛德華·薩丕爾《語言論》,陸卓元譯,商務印書館,1997年,第134頁。
    ① 參見胡敕瑞《<論衡>舆東漢佛典詞語比較》,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② (胡敕瑞《<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第313頁)
    ① 陳文傑《早期漢譯佛典語言研究》,四川大學2000年博士論文,第36頁。
    ② (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① 朱慶之《佛教混合漢語初論》,載《語言學論叢》(第二十四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1頁。
    ② (朱慶之《佛教混合漢語初論》,第7頁)(萬金川《佛經語言學論集: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臺灣:正觀出版社,2005年,第71—72頁)(同上,第67頁)《漢譯佛經用語研究的深入——讀朱慶之教授<論佛教對古代漢語詞彙發展演變的影響>》(載2003年《普門學報》)
    ③ 俞理明、譚代龍《共時材料中的歷時分析——從<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看漢語詞彙的發展》,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① 胡敕瑞《<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② 胡湘荣《鳩摩羅什同支謙、竺法護譯經中語詞的比較》,載《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2、3期。
    ③ (萬金川《佛經語言學論集: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臺灣:正觀出版社,2005年,第174頁。)
    ① 本表根據張雙棣先生所著《<呂氏春秋>詞彙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65頁)中的有關資料製成。
    ② 參見張雙棣《<呂氏春秋>詞彙研究》,第165—166頁。
    ① 參見符淮青先生所著《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10—211頁;又參見張斌先生主編《新編現代漢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66—267頁。
    ② 參見符淮青先生所著《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第197—203頁;又參見張斌先生主編《新編現代漢語》,第254—266頁。
    ① (董秀芳《漢語的詞庫與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1頁)
    ② (轉引自董秀芳《漢語的詞庫與詞法》,第20頁)
    ③ 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6—27頁。
    ① 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8頁。
    ② 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第32頁。
    ③ 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第34頁,並詳參第32—36頁。
    ④ 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第33頁。
    ⑤ 董秀芳《漢語的詞庫與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33—34頁。
    ① 李宇明《詞語模》,原載邢福義主編《漢語語法特點面面觀》,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年;又收入李宇明《語法研究寅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1頁。
    ② 李宇明《詞語模》,第2頁。
    ③ 董秀芳《漢語的詞庫與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01頁。
    ④ 董秀芳《漢語的詞庫與詞法》,第102—103頁。
    ⑤ (李宇明《詞語模》,第2頁)
    ① 朱冠明、段晴在《梵漢本<法華經>語詞劄記》(載《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2期,第69頁)
    ① 參見李紅印《現代漢語顏色詞詞彙—語義系統研究》,北京大學2001年博士論文,第25頁;又參見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4頁。
    ② 轉引自李紅印《現代漢語顏色詞詞彙—語義系統研究》,第26-27頁。
    ② (《試論佛典翻譯對中古漢語詞彙發展的若干影響》,載《中國語文》1992年第4期)、(《濩譯佛典語文中的原典影響初探》,載《中國語文》,1993年第5期)、(《漢語外來詞二例》,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1期)(《梵漢本<法華經>語詞劄記》,載《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2期)
    ① 參見李計偉《漢語外來詞同義譯名現象研究》,載《語言文字應用》,2005年第4期。
    ① 顧滿林《東漢譯經外來詞初探》,四川大學2000年碩士論文,第47頁。
    ② 據《大正藏》校記,[宋][元][明][宮][聖] 諸本,此处“無”当删。
    ① 參見《佛光大辭典·富樓那》。
    ①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彼=中[明] ”。
    ①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已=以[宋)(元)[明] ”。
    ② 據《大正藏》校記,[宋][元][明] 諸本,此處“道”當刪。
    ③ 參見《佛光大辭典·帝釋天》。
    ⑤ 關於“玉皇大帝”爲“帝釋”的俗化說法,參見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帝釋:忉利天的天主,俗稱爲玉皇大帝。”
    ① 參見《佛光大辭典·月光童子》。
    ① 參見《佛光大辭典·文殊菩薩》。
    ① 後漢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卷中所音譯的“羼羅耶佛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 (13/913/c),支謙譯成了意譯詞“能儒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大明度經》卷第二,8/483/b-c)。
    ② 失譯人名在後漢錄《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一:“爾時如來復放一光直照南方,過八十萬億諸佛國土,有世界名曰光德。彼中有佛,號曰‘思惟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3/125/b)
    ① (參見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僧》)
    ② 顔洽茂《佛教語言闡釋——中古佛經詞彙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249頁。
    ③ 胡敕瑞先生在《<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 (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第4頁)中說,東漢較早的安世高譯經時期約公元150—170年。任繼愈主編的《中國佛教史》(第一卷)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168頁)
    ⑤ 《漢語大詞典》漏收了佛教義,詳下。
    ① 參見《佛光大辭典·本行》。
    ② 《漢語大詞典》與此義項首引南朝宋謝鎮之《與顧道士書》:“若深體三界爲長夜之宅,有生爲大夢之主,則思覺悟之道,何貴於形骸。”例遲後。
    ① 中國文化研究所編《俗語佛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6頁。
    ② 《漢語大詞典》漏收了佛教義,詳下。
    ② 參見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清淨》。
    ① (參見《佛光大辭典·真如觀》)
    ① 這裏請參考《佛光大辭典》對“真如”的解釋:“大乘佛教之主張,一切存在之本性為人、法二無我,乃超越所有之差別相,故稱真如,例如如來法身之自性即是。”
    ③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真空] (術語)小乘之涅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①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白=自[宋][元][明] ”。
    ①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③ 參見《佛光大辭典》。《維摩詰所說經》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下):‘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
    ① 參見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① (T.R.V.Murti著,郭忠生譯《中觀哲學》第十章《中觀涅槃觀》,轉引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涅槃》附二)
    ②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涅槃》)
    ③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涅槃》。
    ④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涅槃》。
    ⑤ 《佛光大辭典·無為》。
    ⑥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無為》。
    ① 參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神通》。
    ① 參見《佛光大辭典》。《長阿含》卷十二《清淨經》(大一·七五下)。《大智度論》卷五十五(大二五·四五四下)
    ① 此詞在早期譯經中常見。
    ① 參見陳義孝《佛晕常見辭彙·色身》、《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色身》。
    ② 參見《佛光大辭典·色相》。
    ① 王利器先生《風俗通義校注》 (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413頁)《三國志·魏書·武帝傅》注引《武帝讓縣自明本志令》
    ② 參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③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④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廬=舍[宋][元][明] ”。
    ① 參見《中華佛教百科全畫·五逆》。
    ② 《漢語大詞典》解釋“五逆”說:“见‘五逆罪’”,而“五逆罪”所引的較早例子是:《阿闍世王問五逆經》:“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爲是五不救罪,必入地獄無疑。云何爲五?謂殺父,殺母、害阿羅漢、闘亂衆僧、起惡意於如來所。” 《觀無量壽經》:“或有衆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以惡業故,應堕惡道。”例均晚。
    ③ 忤:《廣韻》五故切,去聲、暮韻、疑母。迕:《廣韻》五故切,去聲、暮韻、疑母。牾:《字彙》五故切。語音皆相同。
    ④ “忤逆”本為“冒犯、違抗”義,如漢陸賈《新語·辨惑》:“無忤逆之言,無不合之義。”《後漢書·陳蕃傳》:“附從者升進,忤逆者中傷。”
    ⑤ “迕逆”本為“違逆”義,如《淮南子·齊俗訓》:“是故入其國者從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諱,不犯禁而入,不迕逆而造,雖之夷狄、徒倮之國(徒倮,不衣也).結軌乎遠方之外而無所困矣。”
    ① 這些詞語在《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徵引如下:[悲音] 悲哀的聲音。漢王粲《七哀詩》之二:“絲桐感人情,爲我發悲音。”晉潘岳《笙賦》:“樂聲發而盡室歡,悲音奏而列坐泣。”/[悲聲] 悲哀的聲音或聲調。漢王褒《洞簫賦》:“故爲悲聲,則莫不愴然累欷。”《樂府詩集·雜曲歌辭二·傷歌行》: “春鳥飜南飛,翩翩獨翱翔。悲聲命儔匹,哀鳴傷我腸。” 《紅樓夢》第二八回:“那黛玉正自傷感,忽聽山坡上也有悲聲。”巴金(家》五:“琴悲聲答應一個‘是’字,失望地走出來。”/[悲鳴] 1.指動物的哀叫。《楚辭·九辯》:“鴈(?)而南遊兮,鵾雞啁哳而悲鳴。”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五》:“山下常有白馬羣行,悲鳴則河決,馳走則山崩。”姚雪垠《長夜》四:“管家騎的馬振一下紅鬃,抬起頭,迎着風悵然凝望,發一聲蕭蕭悲鳴。”2.指物體發聲悲哀。戰國楚宋玉《高唐賦》:“纖條悲鳴,聲似竽籁。”3.悲憤痛哭。鄧實《謝皋羽<晞發集>後序):“談勝國事,輒悲鳴不勝,所爲詩文,多廋詞隱語,人莫能識,而大抵皆傷心之作。”/[哀音] 悲傷之音。三國魏繁欽《與魏文帝箋》:“潛氣内轉,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細不幽散。”唐元稹《鶯鶯傳》:“(鶯鶯)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數聲,哀音怨亂,不復知其是曲也。”清黃景仁《典衣行》:“誰家箜篌傷客心,鄰舟少女彈哀音。”聞一多《紅燭·孤雁》詩;“啊!從那浮雲底密幕裏,进出這樣的哀音。”/[哀聲] 1.悲哀的聲音。《孔子家語·顏回》:“哀聲有似於此,謂其往而不返也。”2.指發出哀聲。許地山《荔支》:“屋裏跑出一個老婦人,哀聲求他們說:‘大爺們,我這棵荔支還沒有熟呢。’”3.悲涼的樂聲。漢馬融《長笛賦》:“律呂既和,哀聲五降。”北魏楊街之《洛陽伽藍記·高陽王寺》:“徐鼓箜篌而歌,哀聲入雲。”/“哀鳴”《漢語大詞典》未收。
    ① 據《大正藏》校記,[宋][元][明][宮] 諸本,“花”當刪。
    ① 黃暉《論衡校釋》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1198頁。
    ① 參見朱慶之《釋“悲”、“哀”》,載《文史知識》,1989年第2期。
    ② 朱慶之《釋“悲”、“哀”》,載《文史知識》,1989年第2期。
    ① 《漢語大詞典》和佛教類辭書都未收“縛礙”一詞。
    ① 支謙譯經中只出現了“得色得力”,也是“得色得力”較早的出處。“色力”較早出現在康僧會譯的《六度集經》和吳維祇難等譯的《法句經》中。由於“色力”與“得色得力”關係密切,且同時代的譯經中已用,故這裏列出一起進行解釋。
    ② 這裏的“色力”謂“色身之相貌端正”,因而能夠使人“黯然無色”,有點“一顧傾人城”的味道。據此,似乎“色力”大約與“(相貌的)魅力或影響力”相當。實則不然,據下文“色力”的運用例句來看,《三藏法數》對“色力”的解釋放在了“力”上,而實際上,這個詞在漢譯佛經中主要指的是“色身”,當然包括身體的相貌、氣力,也包括相貌的魅力或影響力了。
    ① “色”的梵語為“rupa”,巴利語同(參見《佛光大辭典·色》)。
    ① 參見《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的解釋:“色身,梵rupa-kaya、巴rupa-kaya,指有色有形之身。此詞雖被廣泛用來指肉身而言,但佛典中亦多用以指佛、菩薩的相好身。亦即相對於無色無形的法身,而稱有色有形的身相為色身。《俱舍論》卷二十七舉佛的色身功德,其文云(大正29·141b):‘色身圓德有四種:(一)具眾相,(二)具隨好,(三)具大力,(四)内身骨堅越金剛,外發神光,踰百千日。’ 《菩薩善戒經》卷六論供養如來的十種方法,其中見佛色身而供養,稻為供養色身;《觀無量壽經》將觀彌陀的真身,稱為遍觀一切色身想,把念觀音、勢至的真實相好身,分別稱為觀想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想、觀大勢至色身想等。”
    ①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湾=誇[宋][元][明] ”。
    ②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便=他[明] ”。
    ① 《佛學大詞典》 (丁福保編纂)、《宗教詞典》(任繼愈主編)和《佛光大辭典》(慈怡主編)王力先生在《漢語詞彙史》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第145頁)
    ②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③ 參見袁家驊等著《漢語方言概要》 (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第26、32、103頁。
    ① 據《大正藏》校記,[宋][元][明] 諸本,“出”字當補。
    ② (參見:毗婆沙)(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② 即正語,正確的話語,見吳汝鈞編著《佛教大辭典·等語》。
    ③ 即正業,正確的行為,見吳汝鉤編著《佛教大辭典·等業》。
    ④ 即正見,正確的見解,見吳汝鈞編著《佛教大辭典·等見》。
    ①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澌=儩[宋][元][明][宮],=賜[石] ”,義為“完、盡”。
    ② 同①。
    ① (《佛光大辭典》)
    ② (參見史有為《外來詞——異文化的使者》,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第121—122頁)
    ① 史有為先生在《外來詞——異文化的使者》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第122頁)
    ① 參見[大三災] (術語)過住劫,則入壞劫。壞劫有二十增減劫,前十九增減劫,壞有情世間;最後一增減劫,壞器世間。壞此器世間有火災、水災、風災之三者,是曰大三災。此三災非起於同時,各自輪次而起,以壞世界也。第一火災,七個日輪,同時並出,焚燒此世界,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初禪天者。第二水災,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第二禪天,為水所浸瀾者。第三風災,下自無間地獄,上至色界之第三禪天,一切物質,為風飘散者。其次第,先有火災七度,後有一度水災,更有七度火災,複有一度水災, 如此每七火有一水。七度水災後,更經七度火災、有一風災。然則三災為一周,有八七火災、與一七水災、與一風災,故總經六十四度之大災,即六十四大劫也(一大劫中有成、住、壞、空之四劫,壞劫之終,有一度之大災也)。《俱舍論》十二曰:“初火災興,由七日現。次水災起,由雨霖淫。後風災生,由風相擊。此三災力,壞器世間,乃至極微,亦無餘在。(中略)第二靜慮為火災頂,此下為火所焚燒故。第三靜慮為水災頂,此下為水所浸潤故。第四靜盧為風災頂,此下為風所飄散故。(中略)先無間起七火災,其次宜應一水災起,此後無間後七火災還有一水,如是乃至滿七水災,複七火災後風災起,如是總有八七火災、一七水災、一風災起。”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① 據《大正藏》校記,[宋][元][明] 諸本,此處當補“皆”。
    ①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② 參見以下解釋:“本質為動性,而有生長作用者,稱為風大。” (《佛光大辞典·四大》) “風大以動為性,有一定的動力,其業用能使物成長。” (《中國百科全書(佛教篇)·四大》) “用‘大’者,謂堅有承載覆壓之功,濕有融攝腐朽之能,暖有成熟燒毀之效,動有增長摧敗之力。” (《太虛大師全書》,轉引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四大·附:太虚<四大種之研究>》)
    ① (載《中國語文》,1999年第4期)、陳秀蘭《也考“嵐風”》 (載《中國語文》,1999年第4期)。
    ② 參見季羡林《季羡林自選集·再論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年,第100頁。
    ① 參見以下解釋:“柔軟,(術語)謂心柔和而隨順於道也。《法華經》曰:‘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柔軟》) “柔軟心,指止、觀二行均等,不掉不沉,如諸法實相了知於心。又隨順人之本性而不違逆,故稱為柔軟。《往生論注》卷下(大四○·八四二上):‘柔軟心者,謂廣略止觀相順修行,成不二心也。譬如以水取影,清靜相资而成就也。’” (《佛光大辭典·柔軟心》) “柔軟語,心意柔和而隨順於道,稱為柔軟;柔和之言語,能悅人心性,稱為柔軟語。《大集經》卷六(大一三·三七下):‘于眾生中常柔軟語故,得梵音相。’” (《佛光大辭典·柔軟語》)
    ① 參閱《合部金光明經·三身分別品》”。
    ① 如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
    ② 如朱慶之、梅雄恒編《荻原雲來<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漢譯詞索引》 (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第232頁),荻原雲來主編《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 (臺北: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79年,第556頁b欄)。
    ①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熟=就[元][明] ”。
    ② 此表引自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三轉法輪》。
    ① 參見王雲路、方一新《中古漢語詞語例釋》 (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90—392頁),李維琦《佛經釋詞) (長沙:岳麓書社,1993年,第188—189頁;又見李維琦《佛經詞語彙釋》,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360—361頁),朱冠明、段晴《梵漢本<法華經>語詞割記》(《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2期,第71—72頁)。
    ② 參見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23—124頁。
    ③ (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二,28/612/a)(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第二十五,24/326/b)(釋僧佑撰《釋迦譜》卷第二,50/54/a)(《菩薩睒子經》,3/437/c)(《大目干連冥間救母變文並圖》,85/1312/a-b)(沮渠京聲譯《佛說淨飯王般涅盤經》,14/783/a)(失譯《菩薩本行經》卷下,3/120/b)
    ④ 項楚師《敦煌變文選注》 (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第704頁)注[三八]:“自撲:舉身自投於地,表示極度悲慟。”
    ①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爭=諍[宋][元][明] ”。
    ② 同①。
    ③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讓義=義讓[宋][元][明] ”。
    ①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太便=大更[宋][元][明][宮] ”。
    ① “覺”最初指睡醒、清醒,如《詩·王風·兔爰》:“尚寐無覺。” 《莊子·齊物論》:“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後來指睡眠,《漢語大詞典》引宋黃公紹《施經齋會戒約榜》:“一覺黃粱之夢,百年大槐之宮。”例遲後。
    ① “周”有“遍、遍及”義,如《易·繫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左傳·隱公十一年》:“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杜預注:“周,徧也。”“周”亦謂“行遍”。如《淮南子·主術》:“若指之桑條,以貫其鼻,則五尺童子牽而週四海者,順也。”《漢書·食貸志上》:“其爲物輕微易臧,在於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飢寒之患。”另外,“周”又有“終、完畢、完成、成就”義。如《左傳·昭公二十年》:“子行事乎,吾將死之,以周事子,而歸死於公孟,其可也。”杜預 注:“周,猶終竟也。”《百喻經·地得金錢喻》:“道中偶得一囊金錢,心大喜躍,即便數之,數未能周,金主忽至。” 《關尹子·五鑒》:“勿以我心揆彼,當以彼心揆彼,可以周事。”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三:“魯人絃歌祭祀,穴中無水,每當祭時,灑掃以告,輒有清泉自石間出,足以周事。”
    ① 據《大正藏》校記,異文為“彼=後[宋][元][明][宮] ”。
    ②“眾”為“僧”的早期異譯。
    ① 符淮青《漢語詞彙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00頁。
    ② 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2頁注釋1。
    ③ 周祖謨《張雙棣等編<呂氏春秋詞典>序》,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④ 汪維輝先生在《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 (第415頁)中說:“從東漢到隋末(25—618)將近六百年,是一個不算短的歷史時期,漢語在這一段裏發生了許多重大的變化。在外部,它足以跟上古漢語和近代漢語相並列,鼎足而三;而在内部,實際上又可以細分為幾個階段。……1)東漢三國。約公元25年—280年。三國只有六十年,實際上是東漢的一個尾巴。不過由於社會動盪,語言的變化也很劇烈。許多東漢或更早產生的口語詞,經過三國時期的推波助瀾,得到推廣,並被文人們所接受從而進入文言詞彙系統。2)晉宋。約281—479年。基本上是一個過渡時期。3)齊梁陳隋。約480—618年。許多常用詞的發育成熟是在這一時期。齊梁以後詩風大變,為許多新的常用詞進入文言詞彙系統大開了方便之門。這一時期的語言跟唐代已經相當接近了。”
    愛德華·薩丕爾《語言論》,陸卓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布龍菲爾德《語言論》,袁家驛、趙世開、甘世福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蔡鏡浩《魏晉南北朝詞語例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臺灣: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
    僧祐《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陳兵編著《新編佛教辭典》,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4年。
    陳寶琴《漢語詞彙的生成與演化》,成都: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陳保亞《20世紀中國語言學方法論1898—1998》,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陳秀蘭《敦煌變文詞彙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陳文傑《早期漢譯佛典語言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博士論文,2000年。
    陳義孝編《佛學常見辭彙》,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程湘清《先秦雙音詞研究》,載《先秦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程湘清《論衡複音詞研究》,載《兩漢漢語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程湘清《世說新語複音詞研究》,載《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程湘清《變文複音詞研究》,載《隋唐五代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荻原雲來主編《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臺北: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1979年。
    丁福保編纂《佛學大辭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董秀芳《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董秀芳《漢語的詞庫與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董志翹、蔡鏡浩《中古虚詞語法例釋》,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董志翹《訓詁類稿》,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9年。
    董志翹《<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北京: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杜繼文、黃明信主編《佛教小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杜翔《支謙譯經動作語義場研究》,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
    法雲編《翻譯名義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方一新、王雲路編著《中古漢語讀本》,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方一新《東漢魏晉南北朝史書辭語箋釋》,合肥:黃山書社,1997年。
    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符淮青《漢語詞彙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符淮青《現代漢語詞彙》(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顧滿林《東漢譯經外來詞初探》,成都: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顧滿林《從共時和歷時的角度看漢文佛典中音譯詞的節譯與全譯》,第二屆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湖南:長沙,2004年9月。
    郭在貽《郭在貽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何亞南《漢譯佛經與後漢詞語例釋》,《古漢語研究》,1998年第1期。
    胡敕瑞《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胡敕瑞《“爾許”溯源——兼論“是所”“爾所”“如所”等指別代詞》(載《漢語史學報》第二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胡敕瑞《<道行般若經>與其漢文異譯的互校》,載《漢語史學報》,第四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胡敕瑞《從隱含到呈現》(上),載《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一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胡湘榮《鳩摩羅什同支謙、竺法護譯經中語詞的比較》,載《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2、3期。
    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季琴《三國支謙譯經詞彙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季羡林《季羨林自選集》,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年。
    江藍生《魏晉南北朝小說詞語彙釋》,北京:語文出版社,1988年。
    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增補定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蔣禮鴻等《敦煌文獻語言詞典》,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
    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網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蔣紹愚《關於漢語詞彙系統及其發展變化的幾點想法》,載《中國語文》1989年第1 期;又收入《漢語詞彙語法史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蔣紹愚《兩次分類——再談詞彙系統及其變化》,載《中國語文》1999年第5期;又收入蔣紹愚《漢語詞彙語法史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蔣紹愚《論詞的“相因生義”》,載《語言文字學術論文集——慶祝王力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周年》,北京:知識出版社,1989年;又收入《漢語詞彙語法史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臺南縣永康市: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
    李富華、何梅《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李紅印《現代漢語顏色詞詞彙—語義系統研究》,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1年。
    李計偉《漢語外來詞同義譯名現象研究》,載《語言文字應用》,2005年第4期。
    L.R.帕默爾《語言學概論》,李榮、王菊泉、周煥常、陳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
    李明權《佛學典故彙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李維琦《佛經釋詞》,長沙:岳麓書社,1993年。
    李維琦《佛經續釋詞》,長沙:岳麓書社,1999年。
    李維琦《佛經詞語彙釋》,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宇明《詞語模》,載邢福義主編《漢語語法特點面面觀》,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年;又收入李宇明《語法研究實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李宗江《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9年。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梁曉虹《佛典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年。
    劉叔新《複合詞結構的詞彙屬性——兼論語法學、詞彙學同構詞法的關係》,載《中國語文》1990年第4期。
    劉叔新《漢語描寫詞彙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柳世鎮《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陸志韋等《漢語的構詞法》,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年。
    呂瀓《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呂瀓《新編漢文大藏經目錄》,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
    呂叔湘《南北朝人名與佛教》,載《中國語文》,1988年第4期。
    羅常培《語言與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
    駱曉平《魏晉南北朝漢語詞彙雙音化傾向三題》,載《古漢語研究》1990年第4期;又收于王雲路、方一新編《中古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縮印本),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馬祖毅《中國翻譯史》,上卷,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馬西尼《現代漢語詞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黃河清譯,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
    馬真《先秦複音詞初探》,載《北京大學學報》1980年第5期、1981年第1期。
    潘文國、葉步青、韓洋《漢語的構詞法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
    任學良《漢語造詞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入矢義高《中國口語史的構想》,艾廼鈞譯,載《漢語史學報》第四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孫雍長《古漢語的詞義滲透》,載《中國語文》1985年第3期。
    史有為《漢語外來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史有為《外來詞——異文化的使者》,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童緯編《二十二種大藏經通檢》,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萬金川《佛經語言學論集: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臺灣:正觀出版社,2005年。
    王洪君《從字和字組看詞和短語》,載《中國語文》1994年第2期。
    王力《漢語史稿》(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王力《漢語詞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
    王雲路、方一新《中古漢語語詞例釋》,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王雲路《六朝詩歌語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雲路、方一新編《中古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王雲路《詞彙訓詁論稿》,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年。
    汪維輝《東漢—隋常用詞演變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汪維輝《佛典語言研究的三難——讀萬金川先生<佛經譯詞的文化二重奏>有感》,載《普門學報》,2003年;後作為序收在萬金川《佛經語言學論集: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一書中,臺灣:正觀出版社,2005年。
    吳金華《古文獻整理與古漢語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吳汝鈞編著《佛教大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1995年。
    伍宗文《先秦漢語複音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向熹《<詩經>裏的複音詞》,載《語言學論叢》,第六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向熹《簡明漢語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項楚《敦煌變文選注》,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項楚《王梵志詩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項楚《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項楚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辛島靜志《<道行般若經>和“異譯”的對比研究》,載《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四輯,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許嘉璐《論同步引申》,載《中國語文》1987年第1期。
    許理和《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蔣紹愚譯,《語言學論從》第十四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許理和《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顧滿林譯,載《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四輯,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李四龍、裴勇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徐時儀《古白話詞彙研究論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徐通鏘《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
    徐通鏘《語言論——語義型語言的結構原理和研究方法》,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徐正考《<論衡>同義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徐中舒主編《漢語大字典》(縮印本),湖北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2年。
    一如撰《三藏法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顏洽茂《南北朝佛經複音詞研究》,大連: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4年。
    顏洽茂《佛教語言闡釋——中古佛經詞彙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
    楊劍橋《古代漢語知識寶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楊琳《漢語詞彙與華夏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6年。
    葉文曦《漢語字組的語義結構》,北京大學博士論文,1996年。
    俞理明《佛經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俞理明《漢譯佛經用語研究的深入——讀朱慶之教授<論佛教對古代漢語詞彙發展演變的影響>》,載《普門學報》,2003年。
    俞理明、譚代龍《共時材料中的歷時分析——從<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看漢語詞彙的發展》,載《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5期。
    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廣韻》(增訂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
    袁家驊等《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張斌主編《新編現代漢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聯榮《古漢語詞義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張敏《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張雙棣《呂氏春秋詞彙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
    張雙棣、殷國光、陳濤《呂氏春秋詞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年。
    張雙棣、張聯榮、宋紹年、耿振生編著《古代漢語知識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萬起《世說新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
    張相《詩詞曲語詞彙釋》,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張雁《近代漢語複合動詞研究》,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張永言《詞彙學簡論》,武漢: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2年。
    張永言《語文學論集》(增補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張永言、汪維輝《對漢語詞彙史研究的一點思考》,《中國語文》1995年第6期。
    張志毅、張慶雲《詞彙語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趙振鐸《訓詁學綱要》(修訂本),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志村良治《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江藍生、白維國譯,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鄒嘉彥《語言接觸與詞彙衍生和重整》,載鄒嘉彥、遊汝傑主編《語言接觸論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朱冠明、段晴《梵漢本<法華經>語詞劄記》,載《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2期。
    朱芾煌編《法相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朱慶之《釋“悲”、“哀”》,載《文史知識》,1989年第2期。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朱慶之《試論佛典翻譯對中古漢語詞彙發展的若干影響》,載《中國語文》1992年第4期,又載王雲路、方一新編《中古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朱慶之《漢譯佛典語文中的原典影響初探》,載《中國語文》,1993年第5期。
    朱慶之《漢語外來詞二例》,載《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1期。
    朱慶之《談談我的佛教漢語研究》,載《文史知識》1996年第2期。
    朱慶之《佛經翻譯中的仿譯及其對漢語詞彙的影響》,載《漢語史學報》第一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朱慶之《佛教混合漢語初論》,載《語言學論叢》,第二十四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朱慶之、梅維恒編《荻原雲來<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漢譯詞索引》,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俗語佛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長阿含十報法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人本欲生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一切流攝守因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四諦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本相猗致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是法非法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漏分布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普法義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八正道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冊。
    《七處三觀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冊。
    《大安般守意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陰持入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禪行法想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道地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法受塵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7冊。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5冊。
    《道行般若經》,支婁迦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
    《兜沙經》,支婁迦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0冊。
    《阿閦佛國經》,支婁迦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1冊。
    《遺日摩尼寶經》,支婁迦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
    《般舟三昧經》,支婁迦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3冊。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支婁迦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阿闍世王經》,支婁迦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① 據胡敕瑞先生《<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比較研究》書後所附“引用资料”之“佛典文獻”。
    《内藏百寶經》,支婁迦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7冊。
    《法鏡鏡》,安玄共嚴佛調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
    《修行本起經》,竺大力共康孟詳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
    《中本起經》,曇果共康孟詳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冊。
    《成具光明經》,支曜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失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釋摩男本四子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賴吒和羅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梵摩渝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齋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月明菩薩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
    《太子瑞應本起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
    《義足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冊。
    《大明度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
    《菩薩本業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0冊。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
    《維摩詰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阿難四事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私呵昧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菩薩生地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七女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龍施女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老女人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八師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慧印三昧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了本生死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6冊。
    《四願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7冊。
    《孛經抄》,《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7冊。
    《無量門微密持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7冊。
    《三摩竭經》,竺律炎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冊。
    《佛醫經》,竺律炎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7冊。
    《法句經》,竺律炎與維祗難合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冊。
    《六度集經》,康僧會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
    《鬱迦長者會》,康僧鎧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1冊。
    《無量壽經》,康僧鎧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
    《曇無德羯摩》,曇諦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2冊。
    《須賴經》,白延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
    《正法華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9冊。
    《大寶積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1冊。
    《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1冊。
    《離垢施女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題名後漢支婁迦讖譯、實為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
    《如幻三昧經卷》,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2冊。
    《賢劫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方等般泥洹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
    《寶網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冊。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1冊。
    《普曜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
    《漸備一切智德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0冊。
    《當來變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
    《修行道地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① 據俞理明先生《佛經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第52、54、55頁。
    《弘道廣顯三昧經》,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滅十方冥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太子墓魄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
    《無極寶三昧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諸佛要集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7冊。
    《光讚經卷》,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
    《文殊師利現寶藏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異出菩薩本起經》,西晉聶道真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
    《佛般泥洹經》,西晉白法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大樓炭經》,西晉法立共法炬澤,《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放光般若經》,西晉無羅叉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
    《般泥洹經》,不載譯人附東晉錄,《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增壹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冊。
    《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泥犁經》,東晉竺曇無蘭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摩訶僧衹律》,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2冊。
    《大方便佛報恩經》,失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
    《大乘悲分陀利經》,失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
    《虛空藏菩薩問七佛陀羅尼咒經》,失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1冊。
    《長阿含經》,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莊嚴論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冊。
    《雜譬喻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冊。
    《眾經撰雜譬喻》,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冊。
    《華手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6冊。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5冊。
    《成寅論》,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2冊。
    《大智度論》,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5冊。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冊。
    《十誦律》,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3冊。
    《鼻奈耶》,姚秦竺佛念等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4冊。
    《鞞婆沙論》,苻秦僧伽跋澄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8冊。
    《菩薩璎珞經》,姚秦竺佛念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6冊。
    《雜阿含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冊。
    《佛本行經》,劉宋釋寶雲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冊。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劉宋求那跋摩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2冊。
    《說鸚鵡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冊。
    《正法念處經》,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7冊。
    《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2冊。
    《大方等大集經》,北涼曇無讖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3冊。
    《大方等大集經》,北齊那連提耶舍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3冊。
    《處處經》,題名後漢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7冊。
    《奈女衹域因緣經》,舊題安世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長者音悅經》,題名吳支謙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4冊。
    《摩登伽經》,題名吳竺律炎共支謙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1冊。
    《大威德陀羅尼經》,隋闍那崛多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1冊。
    《佛本行集經》,隋闍那崛多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玄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7冊。
    《大寶積經》,唐玄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1冊。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玄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7冊。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玄奘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7冊。
    《大方廣佛華嚴經》,唐實叉難陀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0冊。
    《十地經》,唐尸羅達摩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0冊。
    《大方廣佛華嚴經》,唐般若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0冊。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唐義淨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11冊。
    《根本說一切有部宓芻尼毘奈耶》,唐義淨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3冊。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唐義淨譯,《大正新修大藏經》第24冊。
    《中華大藏經》 (漢文部分),中華書局,1984—1996年。
    《敦煌大藏經》,臺北前景出版社、中國星星出版公司,1989年。
    《經律異相》,梁僧曼、寶唱等集,《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3冊。
    《法苑珠林》,唐道世撰,《大王新修大藏經》第53冊。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唐慧沼撰,《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9冊。
    《廣弘明集》,唐釋道宣撰,《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2冊。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唐道宣撰,《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0冊。
    《諸經要集》,唐道世集,《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4冊。
    《釋氏要覽》,宋道誠集,《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4冊。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宋元照述,《大正新修大藏經》第37冊。
    《佛祖統紀》,宋志磐撰,《大正新修大藏經》第49冊。
    《法華問答》,古逸部,《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5冊。
    《一切經音義》,唐慧琳撰,《大正新修大藏經》第54冊。
    《易》,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
    《書》,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
    《詩》,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
    《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
    《儀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
    《左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
    《論語》,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
    《孟子》,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
    《國語》,三國韋昭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戰國策》,漢劉向整理、漢高誘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老子校释》(指正文爲先秦語料。以下諸子及其他文獻的後人整理本同),朱谦之撰,中华书局,1984年。
    《郭店楚簡<老子>校讀》,彭浩校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莊子集解》,清王先謙集解,《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
    《韓非子集解》,清王先慎集解,《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
    《荀子集解》,清王先謙集解,《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
    《墨子閒詁》,清孫詒讓,《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
    《管子校正》,清戴望,《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
    《呂氏春秋》,漢高誘注,《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
    《商君書》,清嚴可均校,《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
    《文子》,錢熙祚校,《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
    《逸周書彙校集注》,黃懷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楚辭章句》,漢王逸注,中華書局,1985年。
    《素問》,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
    《穀梁傳》,晉范甯注、唐楊士勳疏,《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
    《禮記》,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
    《春秋繁露》,董仲舒,中華書局,1975年。
    《史記》,司馬遷,中華書局,1959年。
    《焦氏易林》,焦贛,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漢書》,班固,中華書局,1962年。
    《論衡校釋》,黃暉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
    《太平經合校》,王明編,中華書局,1960年。
    《潛夫論箋校正》,漢王符著、清王繼培箋、彭鐸校正,中華書局,1985年。
    《風俗通義校注》,王利器校注,中華書局,1981年。
    《曹植集》,魏曹植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
    《嵇康集》,魏嵇康著,文學古籍刊行社,1956年。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第2冊《全三國文》,清嚴可均校輯,中華書局,1958年。
    《列子》,晉張湛注,《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
    《三國志》,晉陳壽,中華書局,1959年。
    《搜神記》,晉干寶,中華書局,1980年。
    《抱朴子》,晉葛洪,《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
    《後漢書》,劉宋范曄,中華書局,1965年。
    《世說新語箋疏》(修訂本),余嘉錫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文選》,梁蕭統編、唐李善注,中華書局,1977年。
    《齊民要術》(第二版),繆啟愉校釋,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8年。
    《水經注》,北魏酈道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洛陽伽藍記》,北魏楊街之,中華書局,1963年。
    《顏氏家訓》,北齊顏之推,《諸子集成本》,上海書店出版社,1986年。
    《王梵志詩校注》,項楚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
    《匡謬正俗》,唐顏師古,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律疏議》,唐長孫無忌等,中華書局,1985年。
    《全唐詩》,清彭定求等編,中華書局,1960年。
    《敦煌變文校注》,黃征、張涌泉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
    《祖堂集》,南唐靜、筠禪僧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太平廣記》,宋李昉等編,中華書局,1981年。
    《劉知遠諸宮調校注》,廖殉英校注,中華書局,1993年。
    《大宋宣和遺事》,商務印書館,1915年。
    《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徐沁君校點,中華書局,1980年。
    《水滸傳》(容與堂本),施耐庵、羅貫中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三言》,明馮夢龍編著,齊魯書社,1993年。
    《二拍》,明淩蒙初編著,齊魯書社,1993年。
    《西遊記》,明吳承恩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醒世姻緣傳》,清西周生著,齊魯書社,1994年。
    《紅樓夢》,清曹雪芹、高鶚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