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源铺”初探:媒体时代的乡村戏曲及其社会意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麦克卢汉所预言的“地球村”正在变成现实,我们正处在一个传媒化生存和媒介文化包围的时代,媒介文化随着视觉媒介的发展而出现了“视觉转向”,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民族是带着它的文化传统一起走向现代文明的,作为中国文化传统典型代表的戏曲,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媒介化和视觉化也产生了戏曲舞台演出、戏曲电视、戏曲电影、网络戏曲flash等不同的戏曲媒介形态,这些戏曲媒介形态的共存和农村观众的戏曲审美和文化创造有着深层的联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
     本文以一个村庄——兴源铺的戏曲文化为主要观察对象,把媒介研究和人文研究结合起来,探讨多样的戏曲媒介在一个村庄共存并激发出文化创造的原因及深层意义。论文认为不同的戏曲视觉媒介在兴源铺建构了不同的视觉“场”,而不同的视觉场一方面满足了村民不同的审美需要,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传统“戏场儿”的失落和村民能动性的压制。在复杂的戏曲视觉媒介环境中,村民一方面有着传统的看戏经验和表演功底,另一方面也接受着影视技术的影响和熏陶,他们在此情况下把戏曲能量和自身能动结合起来,在丰富的戏曲文化环境中进行新的创造——自编自导自演电影、戏曲,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并形成了以戏曲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在村民的日常生活和族群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兴源铺是中国农村文化发展的一个典型和缩影,并蕴含着农村文化发展的新的可能。
     本论文从结构上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大块,而在正文中又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对论文选题的文献梳理和选题意义的论证,文章从视觉媒介和乡村戏曲两个角度进行,论述了在农村文化境遇中,视觉文化和戏曲媒介文化结合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第二部分是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是以兴源铺农民拍电影开始,揭开农民拍电影是以丰富的戏曲媒介文化为基础的事实。论文指出,不同的戏曲媒介形成了村民不同的看戏场景——戏场儿、戏曲电影场儿、戏迷场儿和家庭,不同的看戏场景塑造了村民不同的看戏方式,也带给他们不同的审美体验。村民在丰富的戏曲媒介之间的“穿越”,激发了他们的能动性创造——自编自导自演电影、戏曲。
     第三部分则是第五、六章,主要是对兴源铺存在的戏曲媒介文化现象进行理论的分析和概括,笔者认为不同的戏曲视觉媒介形成了不同的看戏“场景”,不同“场景”背后不同的媒介“场域”,反映着不同的媒介权力对农村视觉空间的争夺,甚至渗透着城市对乡村文化的压制,兴源铺村民的能动性文化实践则为这种争夺和压制争夺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兴源铺丰富的戏曲媒介文化也形成了一个以戏曲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对于乡村文化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已经置身于一个媒介日益渗透和控制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也处在一个越来越被“异化”的景观社会中,以兴源铺为中心的戏曲媒介文化以及他们的能动性文化实践,不仅为我们探讨“视觉媒介与戏曲”的关系,思考戏曲的命运提供了新的思考,更为处在“景观社会”中逐渐失去“能动性”的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我们更深入的思考。
Along with“the global village”predicted by Marshall McLuhan coming ture, itis absolutely clear that our current cultural formation has been saturated with massmedia representations in genaral, and televion in particular. The mass media and thevisual turning thereof impact on the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of the Chinesetraditional culture, especiall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which has been mediatizedby television, movie,internet, and other technology based media. As the most typicalrepresen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opera has a lot of spectatorsin the countrysides, hence it is an inevitable issue that what the coexistence ofdifferent mediatized formations of the opera impact on the people's aesthetics andcultural innovation in the countrysides.
     Taking Xing Yuan Pu villige as observed subject,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new cultural innovation arising from the multiple 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inthe countrysides and the deep meaning thereof, showing that the different visualmedia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shapes different“visual scenes”, which on the one handsatisfies all kinds of aethestic demands of villgers, on the other hand brings out theloss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scenes and supression of villagers' dynamic role. Amongthe complicated media environment of traditional opera, the villagers, connecting theenergy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with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inspired by themedia technology, create their own culture and form the cultural community with thetraditional opera as the core. Xing Yuan Pu is a typical represention and a microcosmof chinese rural soceity, which implicits the new possibility of the rural cultural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structure of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preface, textand epilogue.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focuses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discussing the possibility and limitation of the research combining visual culturestudy with the traditional opera study.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the three chapters, beginning with the story of filmsmaking of villagers in Xing Yuan Pu, pointing out that different visual media of thetraditional opera shapes different“visual scenes”, which include live theatre,television,movie and internet.
     The third part is composed of the fifth and the sixth chapter, summarizing themediatized culture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theoretically based on the fieldinvestigation in Xing Yuan Pu. It points out that different scenes in which thespectators watch opera shape different visual experience, reflecting the powerstruggling for the visual fields. Villagers'conscious activity in Xing Yuan Pu providesanother way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opera and the visual media.
     We are now in the era interpenetrat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public media, whichcauses an alienated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s. The media culture of the traditionalopera and the villagers'cultural practice not only provide us a way to think about thefate of the traditional opera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visual media and the traditional opera, but also bring forth a new viewpoint of restoring the human activityin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s.
引文
①《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选自傅谨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②张浩:《试论当代视觉媒介的传播特征》,《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③Philip Ouslander:《Liveness》,Routledge,1999,p2
    ④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⑤《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587页。
    ①【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②元鹏飞:《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93页。
    ③【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①注:实际上在八十年代已经有人提出戏剧衰落的命题,有过关于“戏剧性”的讨论,这一次实际上是第二次。
    ②魏明伦:《戏剧之命运》,《中国戏剧》2002年第12期。
    ③魏明伦:《戏剧之命运》,《中国戏剧》2002年第12期。
    ④本刊记者:《“当代戏剧之命运”研讨会在佛山召开》,《中国戏剧》2004年第1期。
    ⑤马也:《当代戏剧命运之断想》,《中国戏剧》2003年第6期。
    ⑥傅谨:《工业时代的戏剧命运》,《中国戏剧》2003年第1期;作者还发表有《媒体与当代戏剧发展策略——再谈工业时代的戏剧命运》,《杂说电视与戏剧》,选自傅谨的《20世纪中国戏剧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①吕新雨:《戏剧传统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命运》,《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②罗怀臻:《重建中的中国戏剧—“传统戏剧现代化”和“地方戏剧都市化”》,《中国戏剧》2004年第1期。
    ③而2005年7月在南京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则联合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题目则正是“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讨论的部分成果结集出版《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董健、荣广润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④注:由于“戏剧”和“戏曲”的概念在学界还有争议,界定也不明确,“戏剧命运”的讨论里面就涉及话剧,在这里笔者只谈和戏曲相关的部分,特此说明。傅谨先生在他的《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刍议》中也对戏曲与话剧的关系做了比较详细的梳理,见傅谨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和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
    ⑤【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1页。
    ⑥傅瑾:《大众传媒时代的传统艺术》,《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⑦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①周华斌:《戏曲与载体》,摘自杨燕主编《中国电视戏曲研究》(上),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②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4—11页。
    ③杨燕:《电视戏曲论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①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55页。
    ②刘景亮、谭静波:《中国戏曲观众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第492-501页。
    ③【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林中路》(修订本),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⑤【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观》,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①徐长安:《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人类生存状况分析》,武汉大学硕士2005年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李敬一。
    ②【美】米尔佐夫:《视觉文化概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③高宇民:《从影像到拟像—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④【匈】巴拉兹《电形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形出版社1986年版,第20-27页。
    ⑤【匈】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5页。
    ⑥【匈】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5页。
    ⑦周宪译:《激进的美学锋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⑧【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⑨【法】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110页。
    ①按德波的说法,“在现代生产条件下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s)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部转化为一个表象。”(【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选自《大众文化的神话》,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③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④周宪:《反思视觉文化》,《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①李涛:《龙之殇:中华文化的尴尬和嬗变》,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265页。
    ②陈昕、黄平:《消费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出现》,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324页。
    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页。
    ⑤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353页。
    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⑦随着国家农村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工程和“家电下乡”的实施,以电视为主的视觉媒介更是在乡村得到普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也更加的丰富。
    ①邹广文、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学海》2001年第5期。
    ②唐英:《视觉文化及其娱乐性观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
    ③【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①【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
    ②【美】林文刚主编:《媒介环境学:思维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164页。
    ③【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④【美】林文刚主编:《媒介环境学:思维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164页。
    ⑤【美】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①转引自【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维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78页。
    ②【德】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林中路》(修订本),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③【法】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④【法】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⑤Baudrillard,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he University ofMichigan,1994,p5.
    ⑥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视觉文化的奇观》,吴琼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版,第10页。
    ①金实秋编著:《古今戏曲楹联荟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②徐宏:《观物取象:艺术情怀的熔铸》,《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③在这里,贡华南先生的《味与味道》中对于中国“味”、“感”和“象”有精辟的论述,作者认为与重“视觉”,追求形式性、抽象性的古希腊传统不同,中国思想传统思想世界更重味觉,在此不多赘述。本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
    ④龚和德:《中国戏曲的造型重点是人物塑造》,选自《中国戏曲脸谱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①周安华:《视听娱乐与中国当代戏剧新质的滋生》,选自《南大戏剧论丛》(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0—251页。作者论述的主要是话剧,但是作者在后来说到当代戏剧视听的强调受到了民族戏曲的影响,作者认为戏曲追求“本色当行“、所着力是“视听快感”,堪称是“准视听艺术”。(第271页)
    ②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页。
    ③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④《我的戏剧和我的钥匙》,选自《高行健戏剧六种》第二册,台湾帝教出版社1995年版,第76-77页。
    ⑤颜海平:《情感之域—对中国艺术传统中戏剧能动性的重访》,高瑞泉、颜海平主编《全球化与人文学术的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②杨燕:《戏曲电视论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③参见杨桦的《戏曲电视剧美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马晓霓:《论现代传媒技术对戏曲本质美感的消解》,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06年第3期。
    ①周安华:《视听娱乐与中国当代戏剧新质的滋生》,选自《南大戏剧论丛》(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3页。作者主要是从当代戏剧尤其是话剧来谈视觉文化时代戏剧艺术“新质”的,但其考察对于我们认识视觉文化时代大众媒介滋生的戏剧“新质”提供了重要参照。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③参见颜海平的《情感之域——对中国艺术传统中戏剧能动性的重访》,见《全球化域人文学术的发展》,高瑞泉、颜海平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2-96页。
    ④【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①余言:《戏剧的一方热土—许昌教育电视台“戏曲大舞台”现象》,《中国戏剧》2001年第6期。
    ②见《孟津社火:一份秘密的遗嘱》,《南方周末》2004年11月22日。
    ③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页。
    ①【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1页。
    ②【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1-2页。
    ①《许昌市志·概述》,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8页。
    ②孟津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第544页。
    ③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513页。
    ①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1页。
    ②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页。
    ①明·嘉靖《许州志》卷一
    ②新华社北京2008年4月8日电,李占扬:《灵井遗址与许昌人,《寻根》2008年第3期。
    ③《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明·嘉靖《许州志》卷一
    ①【民国】王秀文、张庭馥等纂修:《许昌县志卷一·方舆》,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七年,第91页。
    ①程有为主编:《河南通史》(第二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页。
    ②楚长法访谈,2008年7月14日赵兰卿诊所。
    ①葛永海:《进退失据的“狂欢”演练——质疑〈自娱自乐〉》,《写作》2005年第1期。
    ①赵兰卿:《兴源铺〈鬼子进村〉拍摄过程》手稿。
    ②最起码在许昌也是这样,戏曲内容更多是革命样板戏,见韩伟、李宗南:《许昌戏曲志》,第25页。
    ①韩伟、李宗南:《许昌戏曲志》,第25页;河南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志·文化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385页。
    ②巴金:《样板戏》,摘自《随想录·无题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③董建:《“样板戏”能代表“公序良俗”和“民族精神”吗?》,选自《戏剧与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198页。
    ④谭解文《三十年来是与非——“样板戏”三十周年祭》,《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04期)。
    ⑤钟鸣:《乡村·影视·生活—论传统的延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页。
    ①《“样板戏”现象平议》,选自傅谨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②赵兰卿访谈,2008年7月14日赵兰卿诊所。
    ③【美】杜威:《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25页。
    ④宋振科:《河南10余农民自拍电视剧拟推向市场》,《郑州晚报》2006年7月28日。
    ①钟鸣:《乡村·影视·传统——论传统的延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②【美】杜威:《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5页。
    ③赵兰卿访谈,2008年7月15日赵兰卿诊所。
    ④赵兰卿访谈,2008年7月15日赵兰卿诊所。
    ①钟鸣:《民间戏剧、歌舞、影视表演的田野调查与分析》,《戏剧艺术》,2005年第3期。
    ②赵兰卿访谈,2008年7月15日赵兰卿诊所。
    ③范勋访谈,2008年8月16日晚杨贵斋门市部。
    ④李闪英访谈,2008年8月17日晚杨贵斋门市部。
    ①海德格尔:《诗·言·思》,转引自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页。
    ②吴自牧:《梦梁录·伎乐》
    ③许昌戏曲志编撰委员会:《许昌戏曲志》,第13页。
    ④明·嘉靖《许州志》卷七《典礼·风俗》
    ⑤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
    ①【民国】王秀文、张庭馥等纂修,《许昌县志卷一·方舆》,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七年,第212页。
    ②《晏子存秋》
    ③【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陈午晴、唐军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2-43页。
    ④许昌县志编纂委员会:《许昌县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20页。
    ⑤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页。
    ⑥徐海龙:《“戏剧场”的形态及原型生成—戏剧传播媒介研究》,《戏剧文学》2005年第5期。
    ①用戏剧的道具来做出各种划船的姿势,可单人,也可多人。王福巧、范勋介绍。
    ②一般两个人物为一组,进行表演。两人或化妆为两口,或丑老太、老汉,骑驴者和驴通过道具连在一起,赶驴者做出多种动作,造成骑驴者一方面变换姿势,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下肢动作表现毛驴的行走。王福巧、范勋介绍。
    ③通常是三个人表演,抬轿的故意颠轿,造成坐轿的不断变换姿势,做出各种滑稽、高难度动作,取悦众人。据王福巧、范勋介绍。
    ④许昌县志编纂委员会:《许昌县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08页。
    ⑤熊佛西:《戏剧大众化之实验》,正中书局1937年版,第96页。
    ⑥许昌县志编纂委员会:《许昌县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27—728页
    ⑦徐森荣统计的业余剧团2006年一年的演出就达到了3000多场,见附录徐森荣访谈。
    ①傅瑾:《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8页
    ①林茂贤:《歌仔戏表演形态研究》,台北:前卫出版社,2006年7月,第347—366页。
    ①当然,这只是程度上的一个不同。在兴源铺,有的村民古装戏和现代戏都比较喜欢,他们虽然没有特别明确的声明,但是在调查中还是能够对此做一个大致的区分,并且观众分化本身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
    ②傅谨:《现代戏的陷阱》,选自傅谨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③许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许昌县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138页。
    ①范勋访谈,2008年7月14日下午赵兰卿诊所。
    ②转引自柯玲:《民俗视野中的清代扬州俗文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③楚长法访谈,2008年7月15号下午赵兰卿诊所。
    ④张晓春、陈彩铃:《“中和之美”规范下的情与景》,《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
    ①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8页。
    ②王骥德:《曲律》,中国戏剧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2页。
    ③三爱:《论戏曲》,见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790页。
    ④【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7页。
    ①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31页。
    ②统计自高小健的《中国戏曲电影史·戏曲影片目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321页。
    ①Q·D·利维斯:《小说和阅读公众》,转引自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①韩伟、李宗南等:《许昌戏曲志》,河南省戏曲志编委会1998年版,第198—199页。
    ①范勋访谈,2008年8月17日杨贵斋门市部。
    ②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电影艺术》2001年第2期。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3页。
    ④李欣:《视觉快感与当前中国电影中的视觉景观》,《中州学刊》,2005年第1期。
    ⑤李欣:《视觉快感与当前中国电影中的视觉景观》,《中州学刊》,2005年第1期。
    ①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①笔者在这里说戏曲的“视觉传统”,指的不仅是兴源铺村民传统的看戏方式,还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出方式和演出风俗。
    ②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③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①【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孙惠柱:《端午的拯救与传统的发明》,《文汇报》2005年6月10日。
    ③傅谨:《草根的力量》,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①刘景亮、谭静波:《中国戏曲观众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第498页。
    ②孙惠柱:《端午的拯救与传统的发明》,《文汇报》2005年6月10日。
    ①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52页。
    ②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选自雅克·拉康等著、吴琼选编的《视觉文化的奇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③彭吉象:《影视鉴赏》(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④【美】杜威:《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页。
    ⑤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版,第256页。
    ①I·斯特拉夫斯基:《艺术创造》,见M·李普曼编《当代美学》,邓勇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第407页。
    ①余秋雨:《观众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②李闪英访谈,2008年8月16日晚杨贵斋门市部。
    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①艾彩云访谈,2008年8月16日晚杨贵斋门市部。
    ②郝雨:《电视剧的家庭化观赏特征及文化艺术选择》,选自金丹元、陈犀禾主编的《新世纪影视理论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90--92页。
    ③刘景亮、谭静波:《中国戏曲观众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第499页。
    ①马晓霓:《论现代传媒技术对戏曲本质美感的消解》,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06年第3期。
    ②李彦冰:《梨园花开春意闹——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文化传播学透视》,兰州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穆建刚。
    ③【美】约翰·菲斯克:《电视见文化》,祁阿红、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3页。
    ④【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曹静生、黄艾禾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页。
    ①笔者在采访《戏曲大舞台》导演徐森荣的时候,曾经给笔者讲过好几个普通农民上台打擂的故事,而在《戏曲的一方热土——许昌教育电视台“戏曲大舞台”现象》一文中也有生动的描述。(《中国戏剧》2001年第6期)
    ②【英】索尼娅·利文斯通:《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龙耘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页。
    ③李闪英访谈,2008年7月16日下午赵兰卿诊所。
    ④李学长语,2008年8月15晚李学长家。
    ⑤刁自安访谈,2008年7月15日下午赵兰卿诊所。
    ①见胡世厚:《三国演义与三国戏》,《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6期。
    ②【民国】王秀文、张庭馥等纂修:《许昌县志卷十一·人物上》,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七年,第771页。
    ①顾家相:《五余读书廛随笔》,见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4页。
    ②【民国】王秀文、张庭馥等纂修:《许昌县志卷十一·人物上》,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七年,第771页。
    ③《礼记·礼运》
    ①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②【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5页。
    ③孙惠柱:《人类表演学和社会表演学:哲学基础及实践意义》,《戏剧艺术》2005年第3期。
    ①李涛:《龙之殇:中华文化的尴尬和嬗变》,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264页。
    ②布莱希特:《论实验戏剧》,选自《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页。
    ③颜海平:《情感之域:对中国艺术传统中戏剧能动性的重访》,选自高瑞泉、颜海平主编的《全球化与人文学术的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0-91页。
    ①兴源铺村民,2008年8月17日杨桂斋门市部排演现场。
    ②赵凤琴访谈,2009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晚上赵兰卿家。
    ③胡星亮:《农民话剧:汲取民间戏剧的创造——论30年代河北定县农民戏剧之实践》,《戏剧》1999年第2期。
    ④路璐,谭放,沈庆斌:《定县农民戏剧试验及对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西北农林科大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
    ⑤徐海龙:《“戏剧场”的形态及原型生成—戏剧传播媒介研究》,《戏剧文学》2005年第5期。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②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③熊佛西:《戏剧的解放到新生》,《晨报》1936年1月21日。
    ④【美】杜威:《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页。
    ①刘砚议:《视觉文化时代的媒介特征》,《当代传播》2004年第5期。
    ②徐森荣访谈,2008年8月17日上午许昌市中源茶楼。
    ①刘海龙:《当代媒介场研究范式》,《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2期。
    ②【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12页。
    ③曾繁仁:《阿恩海姆与完形心理学美学》,选自《美学之思》,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②【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③徐海龙:《“戏剧场”的形态及原型生成—戏剧传播媒介研究》,《戏剧文学》2005年第5期。
    ④【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⑤【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①【法】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学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134页。
    ②【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③【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4-62页。
    ④刘海龙:《当代媒介场研究范式》,《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2期。
    ⑤罗德尼·本森《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韩纲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⑥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①【波】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②徐海龙:《“戏剧场”的形态及原型生成—戏剧传播媒介研究》,《戏剧文学》2005年05期。
    ③徐海龙:《“戏剧场”的形态及原型生成—戏剧传播媒介研究》,《戏剧文学》2005年05期。
    ④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⑤皇甫重庆:《一种充满原始生命力的戏剧基因——略论傩戏、目连戏的参与形态》,《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①孙惠柱:《熊佛西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及其现实意义》,《戏剧艺术》,2001年第1期。
    ②清·黄周星《制曲枝词》,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0页。
    ③明·王骥德:《王骥德曲律》,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2页。
    ④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剂冷热》,摘自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6页。
    ⑤袁于令:《玉茗堂批评焚香记序》,选自陈多、叶长海编《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88页。
    ①【德】曼弗雷德·普菲斯特:《戏剧理论与戏剧分析》,周靖波、李安定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②杨桦:《戏曲电视剧美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③南帆:《话语与影象—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冲突》,《花城》1995年第2期。
    ①南帆:《话语与影象—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冲突》,《花城》1995年第2期。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第123页。
    ④奥布拉兹卓夫:《我的职业》,王俊之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249页。
    ①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9页。
    ②【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③【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④转引自李强:《中国剧诗比较通论》(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22页。
    ⑤【美】大卫·迈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①傅瑾:《大众传媒时代的传统艺术》,《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②艾彩云访谈,2008年8月16日晚上,杨贵斋修理部。
    ③【美】玛丽塔·斯特肯莉莎·卡特莱特:《看的实践:形象、权力和政治作者(节选)》,周韵译,《问题》第2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孔雪雄编著:《中国今日之农村运动》,中山文化教育馆发行,民国二十三年修正重订。
    ①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5页。
    ②《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选自傅谨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③《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选自傅谨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①【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70页。
    ②【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87—288页。
    ③徐海龙:《戏剧“场”的消失和转化——三种电视戏曲模型巡视》,《戏剧》2002年第3期。
    ④徐海龙:《戏剧“场”的消失和转化——三种电视戏曲模型巡视》,《戏剧》2002年第3期。
    ⑤李祥林:《电视:戏曲面前的一把双刃剑》,《剧本》1995年第1期。
    ①见【瑞】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牛耕译,选自《美学译文》(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②王有亮:《布洛“心理距离”说之我见》,选自周勋初、叶子铭、钱中文主编《文学评论丛刊》(第5卷第1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③董健:《戏剧性简论》,选自《南大戏剧论丛》(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页。
    ④参考董健:《戏剧性简论》,选自《南大戏剧论丛》(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页。
    ⑤刘昊:《从布莱希特对中国戏曲的误读谈起》,《戏剧文学》2005年第10期。
    ①【瑞】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牛耕译,选自《美学译文》(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②高宇民:《从影像到拟像—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③【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④南帆:《话语与影像——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冲突》,《花城》1995年第2期。
    ⑤【美】鲁道夫·爱森斯坦:《电影作为艺术》,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⑥【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猛、李康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
    ③【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
    ④【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9页。
    ⑤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⑥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
    ①【美】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王有亮译,《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6页。
    ③徐海龙:《“戏剧场”的形态及原型生成—戏剧传播媒介研究》,《戏剧文学》2005年第5期。
    ①【美】杜威:《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5页。
    ②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后记。
    ③【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①【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
    ②【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③刁宝力访谈,2008年8月15日赵兰卿诊所。
    ④李闪英访谈,2008年8月15日赵兰卿诊所。
    ⑤罗德尼·本森:《比较语境中的场域理论:媒介研究的新范式》,韩纲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①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29页。
    ②《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选自傅谨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③【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页。
    ④《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选自傅谨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⑤蔡欣欣:《台湾歌仔戏史论与演出评述》,台北:里仁书局2005年版,第150页。
    ①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②《夕阳回望——稀有剧种的命运与前景》,选自傅谨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437页。
    ③吴宁:《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社会》2008年第2期。
    ④吴宁:《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社会》2008年第2期。
    ⑤刘海龙:《当代媒介场研究导论》,《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2期。
    ①【美】古德诺:《解析中国》,蔡向阳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25页。
    ②徐新建:《“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关于“乡土传统”的百年论说》,《人类学与乡土中国》,徐杰舜、许宪隆主编,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③晏阳初:《农村运动的使命及其实现的方法与步骤》,《民间》,1934年第1卷第11期,收入《高语人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③黄平编:《乡土中国和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序言。
    ④李小云:《文化符号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35页
    ⑤傅谨:《草根的力量》,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⑥董晓萍、欧达伟:《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云贵彬、于允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②何君:《村戏功能的延续和嬗变》,选自《乡村文化和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
    ③《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选自傅谨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④钟鸣:《民间戏剧、歌舞、影视表演的田野调查与分析》,《戏剧艺术》,2005年第3期。
    ①【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②露丝·克普尼克:《光晕的再思考:本雅明与当代视觉文化》,选自陈永国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③露丝·克普尼克:《光晕的再思考:本雅明与当代视觉文化》,选自陈永国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页。
    ①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43-44页。
    ②【美】露丝·克普尼克:《光晕的再思考:本雅明与当代视觉文化》,选自陈永国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同的翻译版本中,有人把Geertz翻译为“格尔茨”,有人翻译为“吉尔兹”,笔者在行文中统一为“吉尔兹”,特此说明。
    ④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75页。
    ①转引自周宁:《想缘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②《论语·颜渊》
    ③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当代视觉文化的哲学分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指导老师:朱立元教授。
    ①清·焦循:《花部农谭》,摘自《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第八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版,第225页。
    ②【美】杜威:《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页。
    ③颜海平:《情感之域:对中国艺术传统中戏剧能动性的重访》,选自高瑞泉、颜海平主编的《全球化与人文学术的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①范勋访谈,2008年8月16日晚杨贵斋门市部。
    ②赵兰卿:《兴源铺〈鬼子进村〉拍摄过程》手稿。
    ③赵兰卿:《兴源铺〈鬼子进村〉拍摄过程》手稿。
    ④赵山林先生在《中国戏曲观众学》中也说“古典戏曲中经常出现的大团圆结局,与观众这种善善恶恶、爱憎分明的心理定势有着某种程度上的联系”。(《中国戏曲观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⑤侯柏朋:《琵琶记资料汇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31页。
    ①《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选自傅谨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②董晓萍、(美)欧达伟:《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页。
    ③【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①李学长访谈,2008年8月15晚李学长家。
    ②【美】杜威:《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页。
    ③董晓萍、(美)欧达伟:《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页。
    ④戴庆中:《文化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106页。
    ①【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②何君:《村西功能的延续与嬗变》,《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61页。
    ③周宁:《天地大舞台——解析义和团运动戏剧性格的启示》,《戏剧》2001年第3期。
    ①【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②【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版,第41页。
    ③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代序。
    ④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①拉扎斯菲尔德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一书中曾经把传播的社会作用分为授予地位的功能、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等,《梨园春》唱火了豫剧、曲剧,但是其他小剧种在某种程度上则被有意的遗忘,甚至也遭到了观众的抛弃。
    ②【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①方增先、许江主编:《影像生存:2004年上海双年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①周宪、许钧:《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摘自【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②【法】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笔者在此借喻城市和农村身份的关系,剥除法农背后的“种族歧视”的语境,特此说明。
    ③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①《尚书》
    ②蒋原伦:《媒体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开放体系》,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③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52页。
    ①参见【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代译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②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1.【美】艾·威尔逊等:《论观众》,李醒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11月第一版
    2.【美】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3.【德】曼弗雷德·普菲斯特:《戏剧理论与戏剧分析》,周靖波、李安定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4.【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3月第一版
    5.【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云贵彬、于允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6.【日】田仲一成:《中国祭祀戏剧》,布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
    7.【波】耶日·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
    8.安葵:《赏今鉴古集》,台北:国家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9.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10.陈多、叶长海编《中国历代剧论选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
    11.陈申、李荣森:《戏衣》,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12.蔡欣欣:《台湾歌仔戏史论与演出评述》,台北:里仁书局,2005年9月第一版
    13.陈抱成:《中国的戏曲文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
    14.陈季同:《中国人的戏剧》,李龙川、凌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15.董晓萍、(美)欧达伟:《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16.董健:《戏剧与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17.董健、荣广润:《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一版
    18.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19.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和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0.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21.高瑞泉、颜海平:《全球化与人文学术的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22.高义龙、李晓:《中国戏曲现代戏》,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3.韩德英、杨扬、杨健民:《中国豫剧》,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4.黄殿祺:《中国戏曲脸谱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25.黄鸣奋:《数码戏剧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26.胡志毅:《神话与仪式:戏剧的原型阐释》,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27.胡星亮:《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28.林茂贤:《歌仔戏表演形态研究》,台北:前卫出版社,2006年7月
    29.林鹤宜:《从田野出发:历史视角下的台湾戏曲》,台北:稻乡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30.刘景亮、谭静波:《中国戏曲观众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31.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2月第一版
    32.吕效平:《戏剧本质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33.卢炜:《从辩证到综合——布莱希特与中国新时期戏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34.栾冠桦:《角色符号:中国戏曲脸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1月第一版
    35.毛小雨:《胡连翠导演艺术》,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36.孟昭毅:《东方戏剧美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
    37.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编:《南大戏剧论丛》(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一版
    38.牛国玲:《中外戏剧美学比较简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11月第一版
    39.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一、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40.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41.施旭升:《戏剧艺术原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42.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一版
    43.孙红侠:《民间戏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44.沈炜元主编:《新世纪戏剧艺术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45.孙惠柱:《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46.孙惠柱:《人类学表演学系列·平行式发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47.杨燕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一电视戏曲卷》(1977—2000),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48.杨红:《当代社会变迁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民间戏班与地域文化之互动关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49.王安祈:《传统戏曲的现代表现》,台北:里仁书局,2005年9月第一版
    50.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5月第一版
    51.王安葵、余从:《中国当代戏曲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5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53.王季思:《王季思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
    54.王季思:《王季思文集》,康宝成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55.谭静波:《豫剧》,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56.吴济时:《文艺生态运动与当代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57.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58.叶民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
    59.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一版
    60.余秋雨:《观众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61.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62.元鹏飞:《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7月第一版
    63.曾永义:《戏曲源流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月第一版
    64.郑宪春:《中国文化与中国戏剧》,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65.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一版
    66.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4月第一版
    67.赵山林:《戏曲观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
    68.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8月第一版
    69.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70.钟涛:《元杂剧艺术生产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71.周宁:《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7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1月第一版
    73.周贻白:《中国剧场史·中国戏剧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
    74.周华斌、李兴国主编:《大戏剧论坛》(第2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75.周华斌:《中国戏剧史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76.中国戏剧杂志社:《叩问戏剧命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77.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第一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8月第一版
    78.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第四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8月第一版
    79.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第七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1月第一版
    80.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第八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1月第一版
    81.朱伟华等著:《建构与生成:屯堡文化及地戏形态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1.【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等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2.【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观》,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3.【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9月第二版
    4.【美】鲁道夫·爱森斯坦:《电影作为艺术》,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5.【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6.【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7.【美】大卫·迈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8.【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 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9.【美】李·R·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伍菡卿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
    10.【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11.【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11月第一版
    1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第一版
    13.【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14.【美】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15.【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16.【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17.【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18.【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第一版
    19.【美】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一版
    20.【英】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严忠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2月第一版
    21.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22.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3.蒋晓丽、石磊:《传媒与文化一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24.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6月第一版
    25.郭建斌:《独乡电视: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26.金丹元、陈犀禾主编:《新世纪影视理论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27.贾磊磊:《影像的传播》,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28.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29.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30.韩鸿:《民间的书写——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31.雷启立:《在呈现中构建:传媒文化与当代人精神生活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32.李春霞:《电视与彝民生活》,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33.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11月第一版
    34.卢蓉:《电视艺术时空美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35.孟繁树: 《戏曲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36.祁林:《电视文化得到观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37.秦俊香:《影视接受心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38.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39.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40.王逢振:《电视与权力》,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41.王晓玉:《中国电影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42.汪振城:《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43.杨桦:《戏曲电视剧美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44.杨燕主编:《戏曲电视剧个案论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45.杨燕:《电视戏曲论纲:呼唤涅槃的火凤凰》,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46.杨燕主编:《中国电视戏曲研究》(两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47.杨燕主编:《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戏曲电视卷》,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48.张成华、赵国庆:《电视:艺术与技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49.钟鸣:《乡村·影视·生活》,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50.周海波:《传媒时代的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51.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1.【美】M·莱斯特,霍文利:《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史雪云、王海茹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3.【美】E·H·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4.【美】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一版
    5.【美】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第一版
    6.【美】约翰·费斯克等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学辞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7.【美】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8.【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第一版
    9.【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10.方晓红:《大众传媒和农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1月第一版
    11.李红艳:《乡村传播与农村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12.孟建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13.石义彬:《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14.盛希贵:《影像传播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15.任悦:《视觉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16.谢永才、李红艳主编:《中国乡村传播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17.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18.仲富兰:《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1.【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
    2.【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黄平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猛、李康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一版
    4.【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5.【美】杜威:《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第一版
    6.【美】古德诺:《解析中国》,蔡向阳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7月第一版
    7.【德】齐美尔:《齐美尔社会学文选——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8.【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9.【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10.【美】史蒂夫·瓦戈:《社会变迁》(第5版),王晓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11.【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12.清·徐元燦、赵擢彤、宋缙等纂修:《河南省孟津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第一版
    13.清·徐松辑:《河南志》,高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6月第一版
    14.民国·王秀文、張庭馥等纂修:《河南省许昌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一版
    15.包亚明主编:《后现代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16.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17.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9月第一版
    1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19.程有为、王天奖主编:《河南通史》(1—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20.戴松成:《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21.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第一版
    22.费孝通:《乡村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23.高梓梅:《河南民俗与地方曲艺》,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24.焦锦淼,赵保佑主编:《河南文化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25.郏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郏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26.《河南统计年鉴》(1999—2005),河南省统计局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7.《河南省农民业余教育资料汇编》,文教厅工农教育科编,北京:文教出版社1951年版
    28.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29.黄平等:《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12月第一版
    30.黄平、姚洋、韩毓海:《我们的时代——现实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31.李景汉编:《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32.刘晓春:《一个人的民间视野》,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33.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主编:《乡村文化和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34.刘景向总纂:《河南新志》,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档案馆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35.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36.张凌怡、刘景亮、李广宇:《河南曲艺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37.张柠:《土地的黄昏》,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38.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12月第一版
    1.【澳】Chris Barker:《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罗世宏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9月第一版
    2.【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3.【美】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4.【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
    5.【美】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1月第一版
    6.【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7月第二版
    7.【德】本雅明等:《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吴琼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8.【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一版
    9.【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10.【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月第一版
    1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1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修订本),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1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冰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1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15.【美】大卫·理查曼等:《孤独的人群》,王崑、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16.【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17.克里斯蒂安·麦茨等:《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吴琼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18.【加】朗·伯内特:《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赵毅、李有光等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8年5月第一版
    19.【美】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一版
    20.【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月第一版
    21.【美】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2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2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2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宁海林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25.【法】罗兰·巴尔特等:《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吴琼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26.【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27.【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第一版
    28.【德】马克思·霍尔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4月第一版
    29.【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30.【美】迈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尔:《帝国》,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31.【美】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佚名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一版
    32.【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2月第一版
    33.【法】莫里斯·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第一版
    34.【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35.【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36.【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37.【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艾红华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38.【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39.【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40.【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41.【法】雅克·拉康等:《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42.【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43.【英】约翰·伯格:《看》,刘惠媛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44.【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钰、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45.【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二版
    46.【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12月第一版
    47.【日】中川作一:《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许平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6第一版
    48.【英】格里塞尔达·波洛克:《精神分析与图像》,赵泉泉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2008年8月第一版
    49.【加】大卫·戴维斯:《作为施行的艺术》,方军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50.【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
    51.【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52.【法】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5 月第一版
    53.陈龙:《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54.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55.段钢:《寻觅图像世界的密码:图像世界的学理解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56.高瑞泉、颜海平:《全球化与人文学术的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57.高有鹏:《庙会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58.高宇民:《从影像到拟像—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59.顾铮:《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60.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61.韩从德:《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62.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4月第一版
    63.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64.李涛:《龙之殇:中华文化的尴尬和嬗变》,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年11月第一版
    65.路文彬:《视觉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失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66.林少雄:《视像与人一视像人类学论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3月版
    67.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5月第一版
    68.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一诗人、哲人论美文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11月第一版
    69.刘悦迪:《视觉美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70.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一版
    71.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72.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73.任悦:《视觉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74.王海龙:《视觉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75.王富仁:《中国现代文化指掌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76.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77.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78.汤筠冰:《视觉建构——以申奥片为例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南京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79.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80.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81.杨威:《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82.杨钢元:《具象传播论——形名学之形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83.于德山:《中国图像叙述传播》,金元浦主编视觉文化研究丛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84.徐巍:《视觉时代的小说空间:视觉文化与中国当代小说演变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85.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86.章戈浩:《可见的思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87.张殿元:《广告视觉文化批判》,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88.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89.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
    90.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第一版
    9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92.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1.车洁:《图像时代与符号消费——从传播学视角分析视觉文化及消费观》,中国传媒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指导老师:张雅欣
    2.丁莉丽:《共谋与斗争:“视觉文化”时代的影视风景》,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指导老师:陈坚
    3.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当代视觉文化的哲学分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指导老师:朱立元
    4.郭建斌:《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指导老师:张国良
    5.焦福民:《后戏台时期戏曲传播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指导老师:徐振贵
    6.李彦冰:《梨园花开春意闹——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的文化传播学透视》,兰州大学硕士学位2006年,指导老师:穆建刚
    7.刘晓林:《电视戏曲综艺栏目〈梨园春〉的传播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指导老师:郭庆山
    8.路云亭:《义和团与戏曲》,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指导老师:赵山林
    9.林青松:《审美的弱化——视觉文化时代视像特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2007年,指导老师:郭泉
    10.王燕飞:《〈牡丹亭〉的传播研究》,上海戏剧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指导老师:叶长海
    11.徐长安:《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人类生存状况分析》,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指导老师:李敬一
    12.张雷:《视觉文化的形成和审美特性的阐释》,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指导老师:薛永武
    13.周波:《〈梨园春〉的文化分析及模式批评》,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指导老师:刘成纪
    14.孙晶:《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与当代视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北京印刷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指导老师:胡杰
    15.唐亚蕾:《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视》,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指导老师:石长顺
    1. Anna McCarthy: 《Television—Visual Culture and Public Space》, Durham and London:Duck University Press , 2001
    
    2. Andrew Parker and Eve Kosofsky Sedgwick: Performativity and Performance,London/New York: Routledge,1995
    
    3. Berger, Arthur Asa: Seeing is believing :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ommunication ,Mayfield Pub. Co.,cl998.
    
    4. Eck , Caroline van., Winters: Dealing with the Visual: Art history, Aesthetics, and Visual culture , Edward,2004
    
    5. Flanagan, Kieran: Seen and Unseen : Visual culture, Sociology, and Theology,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6. James Elkins: Visual Studies: A Skep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3
    
    7. Hans Belting : Likeness and Presence: the images before the era of Ar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8.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2005
    
    9. HaiPing Yan:Chinese Women Writers and the Feminist Imagination(1905-1948),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6.
    
    10. HaiPing Yan: Samuel and His Critics: The Beckett Canon and Post-war Euroamerican Cultural Redefinition,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9
    
    11. Hooper-Greenhill, Eilean: Museum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2000
    
    12. Margaret Dikovitskaya: 《The Study of the Visual after the Cultural Turn》, The MIT Press,2005
    
    13. Marita Sturken and Lisa Cartwright: 《Practices of Looking :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08. Mathew Rampley: Exploring Visual Culture: Definitions, Concepts, Contexts,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5
    
    14.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15. Peggy Phelan:Unmarked: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nce, 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3
    
    16. Philip Ouslander: Liveness,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999
    
    17. Richard Hoggart:Mass Media in a Mass Society:Myth Reality, Contimuum,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