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3D动画电影发展迅猛,已迅速崛起成为当下最具吸引力的动画电影类型。与创作实践相比,3D动画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多技术应用开发而少理论文化梳理,3D动画电影亟需进行系统理论整合。本论文借助影视艺术和文化理论,通过对3D动画电影本体和文化层面的分析,力求建构3D动画电影研究的文化维度。
     3D动画电影的本体可从概念、类型、审美特质和文化逻辑四个层面进行廓清。在概念上3D动画需要与“三维动画”、“电脑动画”、“3D电影”等常被用来替代使用的类似概念进行辨析区分,并从技术和艺术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在“动”和“画”两个方面,3D动画以其不同于被拟仿媒体的“差异”质素获得其作为类型确立的合法性依据;“视觉真实感”的审美特质使3D动画在视觉奇观和感性彰显上得到强化;从动画电影的发展史进行纵向分析,3D动画则呈现出鲜明的“去分化”文化逻辑。
     作为从传统动画形态演化而来的动画类型,3D动画一方面受到传统动画惯例规范的规约与限定,另一方面又因数字技术的价值负载体现出美学创构倾向。规约与创构,形成3D动画电影的审美张力。追溯3D动画及其美学生成的社会文化根源,数字化生存、美国动画境遇、消费社会与“视觉文化转向”,以及后现代社会情感向度四个社会文化因素对3D动画及其美学构成形塑。作为大众艺术形式之一种,3D动画电影无法规避接受语境对其文化生产所具有的限定作用,并以文本自身完成对社会文化语境的文化表征。“意”的消泯、“距离”的消泯、“主体”的消泯等,均遵循着这一逻辑,并表征其社会文化特征,同时,3D动画因其作为单向度“肯定的文化”性质以及文化帝国主义色彩,体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功能。
     3D动画电影的发展亟需表征重建,重建的可能空间存在于萨义德所谓的“业余者”式知识分子和3D动画技术自身的解放力量“视界融合”之处。
Since the mid-nineties of last century,3D animated film has developed rapidly. It has quickly emerged as the most attractive animated film type. Compared with the creative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3D animation lags behind. Most of the researches which belong to the technology research are lack of theoretical and cultural analysis,3D animated film needs for systematic theory integration urgently. This dissertation strives to build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3D animated film stud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ts ontology and cultural on the base of the film theory and cultural theory.
     The ontology of 3D animated film can be analyzed through the concept, type, aesthetics and cultural logic.3D animation needs to be distinguished in concept between those similar concepts often used to replace it as "three-dimension animation", "computer animation", "3D movie" and to be defined from the technical and artistic.3D animation is distinguished as a legitimate type because of its difference from model-media in the "moving" and "painting".The aesthetic qualities of "Visual realism" strengthen 3D animation in the visual spectacle and the emotional highlight.3Danimation has a distinct cultural logic which shows the "dedifferentiation" on the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animated films.
     As the animation type evolved from the traditional animation,3D animation is limited by the constraints and the norms of traditional animation on the one hand. While the other hand, it has the tendency of aesthetic innovation because it overloads the value of digital technology. Statute and Innovation form the aesthetic tension of 3D animated film. On trace of the resource of the social culture, being Digital, the situation of United States'animation,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its "Visual Culture" and the emotional dimensions in post-modern social shaped the 3D animation and its aesthetic form. As one kind of popular art,3D animated film can not avoid to accepting their cultural context which has limited the role of production, and represents its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The "meaning", the "distance" and the "object" becoming weakened all follow this logic and represent the soci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3D animation shows the distinct ideological function because of its one-dimension "affirmative culture"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3D animated film needs reconstruction. The possibility of reconstruction exists i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o-called "amateur-style" intellectuals and the liberating power.
引文
1 雷蒙·威廉斯著,赵国新译:《文化分析》,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5页
    1 李四达:《迪斯尼动画艺术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172页
    1 李四达:《迪斯尼动画艺术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185-221页
    2 大卫·A·普莱斯著,吴怡娜等译:《匹克斯总动员:动画帝国全接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138-139页
    1 以上数据参见李四达:《迪斯尼动画艺术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第259-283页
    2 本表格部分票房数据来自迪斯尼、梦工厂等官方网站,其余来自“百度百科”、“谷歌”等网络资源
    1 “中漫网”2010年9月16日报道:《越南首部3D动画电影(龙子>即将公映》,网址:http://zhongman.com/animation/newdt/gjnews/20100916/62608.html
    2 戴芃仪:《法国传统动画(美丽城三重奏>与(大雨大雨一直下>的启示》,载余为政主编:《动画笔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页
    3 彼得·罗德、葛瑞·凡·狄克访谈,载余为政主编:《动画笔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391、408页
    4 陈贤锡:《电脑动画的过去与现在》,载余为政主编:《动画笔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5 迈克尔·斯克洛金斯:《电脑动画的过去与现在》,载余为政主编:《动画笔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1 巴瑞·普维斯访谈,载余为政主编:《动画笔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389页
    2 童庆炳:《反本质主义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
    1 雷蒙·威廉斯著,赵国新译:《文化分析》,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5页
    1 伍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1 卡冈:《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见《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六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129页
    2 在让·鲍德里亚所著《消费社会》一书中,对“消费社会”的特征进行了深刻剖析。见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景观社会”是由居伊·德波提出的,强调“景观”在社会中的主导与中介。见居伊·德波著,王昭凤译:《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陆扬主编:《文化研究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1 陆扬主编:《文化研究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45页
    2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3 陶东风:《文化研究在中国——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思考》,载于《湖北大学学报:社哲版》2008年第4期
    1 “场域”是布迪厄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对这一概念的内涵阐述见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 这一判断是在一般意义上所言,因为3D动画中存在着仿二维动画的子类,但因为属试验性质,数量极少,且没有形成独立的审美样态,故在此不作特殊辨析,后有详述。
    2 史明辉:《动画电影的数字革命》,载余为政主编:《动画笔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3 陈贤锡:《电脑动画的过去与现在》,载余为政主编:《动画笔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1 参见张秉森等编著《三维动画基础实例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及张列等编著《计算机三维建模与动画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相关介绍。
    1 颜纯钧:《中断和连续——论电影美学中的一对范畴》,载《文艺研究》1993年第5期
    1 黄鸣奋:《“泛动画”百家创意》,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全书均围绕此“泛动画”类型架构阐释
    2 聂欣如:《试论新媒体动画(数字三维动画)的媒介本体》,见聂欣如2010年12月25日于上海大学主办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影视创作与批评”论坛所做发言论文
    1 聂欣如:《新媒体动画片(3D动画片)的传统性》,载龙全主编:《兼容·和而不同——第四届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论文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
    2 聂欣如:《试论新媒体动画(数字三维动画)的媒介本体》,见聂欣如2010年12月25口于上海大学主办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影视创作与批评”论坛所做发言论文
    1 金松柏:《外部造型的体现者——谈木偶片美工》,载《美术电影创作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51页
    2 聂欣如:《试论新媒体动画(数字三维动画)的媒介本体》,见2010年12月聂欣如于上海大学主办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影视创作与批评”论坛所做的同题发言
    1 诺埃尔·卡洛尔,张东林译:《巴赞在电影理论中的地位(下)》,载《电影艺术》1993年第2期
    2 让·米特里著,崔君衍译:《蒙太奇的心理学》,载《世界电影》1980年第3期
    1 斯蒂文·普林斯,王卓如译:《真实的谎言——感觉上的真实性、数字成像与电影理论》,载《世界电影》1997年第1期
    1 沃林格著,王才勇译:《抽象与移情:对艺术风格的心理学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1 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2 马尔库塞对其“新感性”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论解放》、《爱欲与文明》等著作中。
    3 “肯定的文化”是由马尔库塞在其学术长文《文化的肯定性质》中提出的,见马尔库塞:《文化的肯定性质》,载《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页
    1 对于文化形态的区分问题,目前尚无完全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可以把文化的历史形态界划为四种类型:原始文化、古典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因本论文是从文化动力这一角度进行区分,而在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形态中,其动力趋向均可视为“分化”,故本论文将两者合并为一种文化形态,即现代文化形态。
    2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485页
    1 聂欣如:《动画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4页
    2 同上,第6页
    3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485页
    1 聂欣如:《动画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9页
    2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487页
    3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495页
    1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495页
    2 容旺乔:《动画概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 容旺乔:《动画概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1 Scott Lash,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London:Routledge,1990, p.6
    2 理查德·豪厄尔斯著,葛红兵等译:《视觉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3 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 颜纯钧:《中断和连续——论电影美学中的一对范畴》,载《文艺研究》1993年第5期
    2 理查德·豪厄尔斯著,葛红兵等译:《视觉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3 瓦尔特·本雅明著,王勇才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1 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2 聂欣如:《动画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3 高放:《虚拟的世界》,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度博士论文,第12页
    1 高放:《虚拟的世界》,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度博士论文,第12页,第13页
    2 吉·麦斯特撰,邵牧君译:《什么不是电影》,载《世界电影》1982年第6期
    3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页
    4 同上,第3页
    1 特伟:《美术电影创作放谈》,载于《美术电影创作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1 关于现代文化的“分化”逻辑,许多社会学家对此均有阐述。比如韦伯和哈贝马斯都认为,现代化的进程体现为原先整合在一起的不同领域逐渐分离的过程。在韦伯看来,分化和自律性的获得,本质上是一个合法化的证明问题。哈贝马斯也认为,文化的现代性和社会的现代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自始至终伴随着一个持续的分化过程。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继承韦伯的传统,发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他所说的各个“场”的自律性加强。参见以上社会学家相关著述。
    2 Leslie Fiedler, "Cross the Border-Close the Gap," in Postmodernism:An International Anthology, ed. Wook-Dong Kim (Seoul:Hanshin,1991),p.36
    3 Scott Lash,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London:Routledge,1990, p.11
    1 聂欣如:《新媒体动画片(3D动画片)的传统性》,载龙全主编:《兼容·和而不同——第四届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论文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页
    1 亚里斯多德的原文是“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模仿,只是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诗学》第17页),虽然亚里斯多德这里并不是就所有艺术种类而言的,但正如罗念生的导言及后来学者的阐释,均是将亚里斯多德的这一逻辑看作是对所有艺术种类的概括。
    2 苏珊·朗格著,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3 同上,第95页
    1 苏珊·朗格著,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2 黄琳主编:《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3 这里指的是物质媒介,而非表现媒介,从表现媒介的角度来说,动画和真人电影同时运用“运动的声画影像”来叙事。
    1 聂欣如:《新媒体动画片(3D动画片)的传统型》,载龙全主编:《兼容·和尔不同——第四届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论坛论文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2—353页
    1 何玉门:《谈(善良的夏吾冬>的艺术处理》,载《美术电影创作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1 “美术片”即“动画片”,这是中国的特有用法。在《电影艺术辞典》里,对美术片的定义是:美术片,电影四大片种之一。是动画片(此处是指卡通动画,笔者注)、剪纸片、木偶片、折纸片的总称。下面章节中提到“美术片”均是如此。本段文字见松林:《美术电影艺术规律的探索》,载《美术电影创作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2 金松柏:《外部造型的体现者——谈木偶片美工》,载《美术电影创作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
    3 唐澄:《从几幅连环画到动画片》,载《美术电影创作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页
    1 贡布里希著,林夕等译:《艺术与错觉》,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1 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1 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82页。
    2 吴国盛:《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载《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
    3 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1页
    1 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
    1 肖亿立:《三维电脑动画技术概论》,载《硅谷》2009年第14期
    1 电子骑十:《动画危机总动员》,载《环球银幕》2010年第5期
    2 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3 肖恩·库比特著,赵文书等译:《数字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8页
    1 Arthur C. Danto, "The Artword", Aesthetic:The Big Questions, ed. Carolyn Korsmeyer, Cambridge: Blackwell,1998, p.40.
    2 Arthur C. Danto, "The Artword", Aesthetic:The Big Questions, ed. Carolyn Korsmeyer, Cambridge: Blackwell,1998, p.107.
    3 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91页
    1 Howard S. Becker, Art World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p.237.
    2 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3 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104页
    1 斯图尔特·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页
    1 韩克庆:《比特时代对人类社会的重构》,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2 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页
    3 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1 彼得·罗德访谈,载余为政主编《动画笔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391-396页
    1 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216页
    2 同上,第214、218页
    3 让-伊芙·戈菲著,董茂永译:《技术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6页
    1 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 游凯麟:《日本动画的特质与发展》,载余为政主编:《动画笔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2 曹鹏程:《日本:占领六成全球动画市场》,载《中国新闻报》2006年5月24日,第6版
    3 佛雷德·帕顿:《日本动画在美国》,载约翰·兰特主编,张惠临译《亚太动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4 曹鹏程:《日本:占领六成全球动画市场》,载《中国新闻报》2006年5月24日,第6版
    5 冯文:《德国动画的探索之路》,载余为政主编:《动画笔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第228页
    1 海伦·麦卡西:《英国、法国不断增长的日本动画观众群》,载约翰·兰特主编,张惠临译《亚太动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2 约翰·兰特、于安杰:《韩国动画:短暂而蓬勃的历史》,载约翰·兰特主编,张惠临译《亚太动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1 大卫·A·普莱斯:《匹克斯总动员:动画帝国全接触》,吴怡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2 梁燕蕙:《动画产业结构大变革》,载《电子资讯时报》2003年9月22日,第10版
    1 肖恩·库比特著赵文书等译:《数字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8页
    1 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著章浩等译:《艺术社会学》,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2 同上,第80页
    1 张冉:《1989年以来的迪斯尼动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 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中“译者的话”,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1 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中“译者的话”,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 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3 巴拉兹著,何力译:《电影美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28页
    4 同上,第28页
    1 居伊·德波著王昭凤译:《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2 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3 同上,第63—64页
    4 同上,第50页
    1 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2 齐鹏:《新感性:虚拟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134页
    1 俞吾今:《从科学技术的双重功能看历史唯物主义叙述方式的改革》,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 吴晓明:《阿多诺对“概念帝国主义”的抨击及其存在论视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3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50页
    1 周宪:《视觉文化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1 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2 约翰·伯格著,戴行钺译:《观看之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 对于该词的详细梳理,参见彼得·布鲁克《文化理论词汇》、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等著述。
    2 阿雷德·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3 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6页
    1 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1 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载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9页
    1 罗钢、刘象愚著:《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2 俞吾今:《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1 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2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载《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645页
    3 同上,第656页
    1 王晓路:《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2 马尔库塞:《文化的肯定性质》,载《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页
    3 同上,第41页
    1 阿多诺:《文化与管理》,见尤战生《流行的代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1 马尔库塞,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1 阿多诺:《论音乐的拜物性与听力的衰退》,见尤战生《流行的代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2 苏友贞:《小波特无法承受的重担》,载《万象》2003年第10、11期合刊
    1 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2 蒂姆·欧苏利文等:《传播及文化研究的主要概念》,杨祖珺等译,台湾远流出版社1997年版,第69页
    1 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2 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1 迈克·费瑟斯通著,杨渝东译:《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页
    2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44页
    1 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1 尹岩:《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学派”》,载《电影艺术》1988年第6期
    1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57—158页
    1 Karl Mannheim, Ideology and Utopia,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36, p144
    1 Antonio Gramsci,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 p10
    2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页
    3 同上,第67页
    1 米·贝京著,任光宣译:《艺术与科学——问题.悖论.探索》,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1.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韩笑:《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年版。
    3.黄兴芳:《动画原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4.赵前、何嵘:《动画片场景设计与镜头运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孟军:《动画电影视听语言》,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6.聂欣如:《动画剪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7.吴冠英:《动画造型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孙立:《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
    9.孙立军主编:《动画艺术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10.孙立军、李捷:《现代动画设计》,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11.汪璎:《原画设计》,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2.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张弓、汪洋:《动漫艺术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李显杰:《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5.阿恩海姆、霍兰、蔡尔德,周宪译:《艺术的心理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安德烈·戈德罗,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7.哈罗德·威特克,约翰·哈拉斯:《动画的时间掌握》,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
    18.吉尔·德勒兹:《时间·影像》,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9.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0.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北京,中国电影 出版社,1993年版。
    21.威廉·荷加斯,杨成寅译:《美的分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B·日丹:《影片的美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23.巴拉兹·贝拉,何力译:《电影美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24.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25.王志敏主编:《电影美学:观念与思维的超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26.巫汉祥:《文艺符号学新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戴维·钱尼,戴从容译:《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8.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9.布尔迪厄,许钧译:《关于电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0.沃尔特·翁,何道宽译:《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32.秦俊香:《影视接受心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时统宇:《电视批评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34.王逢振:《电视与权力》,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35.汪振城:《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36.M·莱斯特,霍文利,史雪云、王海茹译:《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7.大卫·阿什德,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38.大卫·迈克奎恩,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 概念与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39.李·R·波布克,伍苗卿译:《电影的元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40.马赛尔·马尔丹,何振淦译:《电影语言》,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41.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塞伦·麦克莱,曾静平译:《传媒社会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尼尔·波兹曼,章艳译:《娱乐至死》,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尼尔·波兹曼,吴燕筵译:《童年的消逝》,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尼克·史蒂文森,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6.约翰·费斯克,祁阿红、张鳃译:《电视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7.约翰·塔洛克,严忠志译:《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8.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49.蒋晓丽、石磊:《传媒与文化一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50.爱德华·萨义德,王宇根译:《东方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二版
    51.本雅明等:《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吴琼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戴维·哈维,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3.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 出版社,1998年版
    54.福柯,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5.克利福德·格尔茨,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56.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林中路》(修订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57.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
    58.赫伯特·马尔库塞,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9.大卫·理查曼等,王党、朱虹译:《孤独的人群》,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韩从德:《图像:一种后符号学的再发现》,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1.克里斯蒂安·麦茨等:《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吴琼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金丹元、陈犀禾主编:《新世纪影视理论探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63.贾磊磊:《影像的传播》,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65.金维一:《电视观众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韩鸿:《民间的书写—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雷启立:《在呈现中构建:传媒文化与当代人精神生活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68.J·赫伯特·阿特休尔,黄煌等译:《权力的媒介》,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9.约翰·费斯克等编,李彬译:《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学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0.詹姆斯·罗尔,董洪川译:《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1.孟建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盛希贵:《影像传播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4.任悦:《视觉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5.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6.阿诺德,豪泽尔,居延安译:《艺术社会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77.安东尼·吉登斯,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78.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9.顾铮:《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0.高瑞泉、颜海平:《全球化与人文学术的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81.苏珊·桑塔格,艾红华等译:《论摄影》,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82.段钢:《寻觅图像世界的密码:图像世界的学理解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3.米歇尔,陈永国、胡文征译:《图像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沃尔夫冈·韦尔施,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85.雅克·拉康等:《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6.约翰·伯格,戴行钱译:《观看之道》,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约翰·伯格,刘惠媛译:《看》,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8.约翰·费斯克,王晓钮、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1年版
    89.约翰·费斯克,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90.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1.格里塞尔达·波洛克,赵泉泉译:《精神分析与图像》,南京:江苏美术出版,2008年版
    92.安东尼.吉登斯,李猛、李康译:《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93.戴维·斯沃茨,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94.杜威:《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5.林少雄:《视像与人一视像人类学论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96.刘悦迪:《视觉美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97.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8.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99.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0.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1.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2.章戈浩:《可见的思想》,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0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4.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05.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6.克利福德·戈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107.李四达:《迪斯尼动画艺术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8.大卫·A·普莱斯著,吴怡娜等译:《匹克斯总动员:动画帝国全接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9.余为政主编:《动画笔记》,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年版
    110.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1.伍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2.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六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版
    113.鲍列夫:《美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
    114.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5.居伊·德波著,王昭凤译:《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6.陆扬主编:《文化研究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7.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8.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9.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20.贝克、吉登斯和拉什著,赵文书译:《自反性现代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21.黄鸣奋:《“泛动画”百家创意》,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2.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3.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24.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125.聂欣如:《动画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26.容旺乔:《动画概论》,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27.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28.瓦尔特·本雅明著,王勇才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北京:中国 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29.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0.苏珊·朗格著,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131.黄琳主编:《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2.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编,《美术电影创作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133.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34.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35.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37.乔瑞金:《技术哲学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8.让-伊芙·戈菲著,董茂永译:《技术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39.张列、骆春慧编著:《计算机三维建模与动画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0.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1.肖恩·库比特著,赵文书等译:《数字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42.李普曼编:《当代美学》,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143.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4.斯图尔特·霍尔著,徐亮、陆兴华译:《表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45.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6.约翰·兰特主编,张惠临译《亚太动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7.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著 章浩等译:《艺术社会学》,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148.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49.徐瑞青:《电视文化形态论——兼议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0.让·鲍德里亚著林志明译:《物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1.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52.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53.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4.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三好将夫编:《全球化的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5.贡布里希著,林夕等译:《艺术与错觉》,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56.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157.周宪:《视觉文化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8.齐鹏:《新感性:虚拟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9.阿雷德·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60.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1.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2.阿多诺,王珂平译:《美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3.爱恩海姆,邵牧君译:《电影作为艺术》,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164.俞吾今:《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5.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6.尤战生:《流行的代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7.罗伯特·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68.弗洛姆:《弗洛姆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169.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170.高岭:《商品与拜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1.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72.约翰·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3.蒂姆·欧苏利文等:《传播及文化研究的主要概念》,杨祖珺等译,台湾远流出版社1997年版
    174.约翰·汤姆林森,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5.迈克·费瑟斯通,杨渝东译:《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6.余碧平编著:《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77.马克斯·韦伯,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78.陈振明:《法兰克福学派与科学技术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9.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0.乔治·拉雷恩,戴从容译:《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81.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82.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83.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84.米·贝京著,任光宣译:《艺术与科学——问题·悖论·探索》,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185. Aldous Huxley, The Art of Seeing, Creative Arts Book Company, new version,1982.
    186. Catherine Winder and Zahra Dowlatabadi, Producing Animation, Boston: Focal Press, Charles Solomon, The Disney that Never Was:The Stories and Art from Five Decades of Unproduced Animation, New York:Hyperion,1995.
    187. Christopher Finch, The Art of Walt Disney, from Mickey Mouse to the Magic kingdoms (Concise Edition), New York:Harry N. Abrams,1999.
    188. Don Hahn, Disney's Animation Magic:A Behind the Scenes Look at How an Animation Film Is Made, New York:Disney Press,1996.
    189. Donald Crafton, Before Mickey:The Animation Film 1898~1928, The MIT Press,1982.
    190. Eric Smoodin, Animating Culture:Hollywood Cartoons from the Sound Era, New Brunswick, 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3.
    191. Frank Thomas and Ollie Johston, The Illusion of Life:Disney Animation, New York:Hyperion,1995.
    192. Gilles Poitras, The Anime Companion:What's Japanese in Japanese Animation? Berkeley, CA:Stone Bridge Press,1999.
    193. Giannalberto Bendazzi, Cartoons:One Hundred Years of Cinema Animation, Bloomington, 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
    194. John A. Lent, Animation, Caricature, and Gag and Political Carto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A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Greenwood Press. Westport, CT,1994.
    195. John Halas, The Contemporary Animator, Boston:Focal Press,1990.
    196. Preston Blair and Laguna Hills, Cartoon Animation, Walter Foster Publishers,1995.
    197. Robin Allan, Bloomington, Walt Disney and Europe, I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9.
    198. Berger, Arthur Asa:Seeing is believing: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ommunication,Mayfield Pub.1998.
    199. Eck, Caroline van., Winters:Dealing with the Visual:Art history, Aesthetics, and Visual culture, Edward,2004
    200. Flanagan, Kieran:Seen and Unseen:Visual culture, Sociology, and Theology Palgrave Macmillan,2004
    201.Mathew Rampley:Exploring Visual Culture:Definitions Concepts Context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5
    202.Richard Hoggart:Mass Media in a Mass Society:Myth Reality, Contimuum,2004
    203. Leslie Fiedler, "Cross the Border-Close the Gap," in Postmodernism:An International Anthology, ed. Wook-Dong Kim,Seoul: Hanshin,1991
    204.Scott Lash,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London:Routledge,1990
    205. Arthur C. Danto, "The Artword", Aesthetic:The Big Questions, ed. Carolyn Korsmeyer, Cambridge:Blackwell,1998
    206. Howard S. Becker, Art World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1 张然:《基于单线平涂的二维动画本体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指导老师:聂欣如
    2 高放:《虚拟的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指导老师:黄会林
    3 王三炼:《传播生态学视域中的中国动漫产业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指导老师:邵培仁
    4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指导老师:蒋晓丽
    5 郭虹:《中国动画传播状况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指导老师:张国良
    6 张冉:《1989年以来的迪斯尼动画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指导老师:沈国芳
    7 赵文梁:《动画民族化刍议》,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指导老师:凌清
    8 陈明:《三维动画生产流程及其管理》,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指导老师:黄心渊
    9 王茜:《中外动画文化传播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指导老师:彭玲
    10 田磊:《中外影视动画民族艺术风格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指导老师:陈清
    11 段运冬:《影像文化的新宠——动画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指导老师:虞吉
    12 龚小萍:《影视动画叙事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指导老师:范志忠
    电影艺术
    当代电影
    世界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上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电视
    世界银幕
    中国动画网http://chinanim.com/index.php
    中国动漫网http://comic.gov.cn/
    中漫网http://chongman.com
    中国影视资料馆http://www.cnmdb.com/index.shtml
    银海网http://www.filmsea.com.cn/
    绿土地http://www.grassy.org/grass.asp
    学术中华http://www.xschina.org/
    当代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community/Index.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