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与口头传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鉴于先秦文献背后的口头叙事传统一直未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充分认识,本文将以《左传》中的重耳故事为例,力图分析《左传》乃至先秦文献与口头传统的密切关系。首先,我们将《左传》中有关重耳的记载完全提取出来,进行叙事学的分析以确定这一叙事的完整性、自足性与独立性,从而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叙事独立研究。其次,以口头诗学理论三个层面的结构性单元一程式、主题(典型场景)、故事范式(故事类型)一逐层对《左传》中的重耳故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左传》对重耳的叙事多次运用了原本口头叙事所独俱的主题与重复叙事。再者,我们对比《左传》中的重耳故事与西方传说英雄的故事,二者在情节结构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基于口头诗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左传》中重耳故事的口头叙事本原。
     在文本分析之后,本文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晋、赵口头传统与瞽史的史料的钩稽,证明《左传》与当时晋、赵之地口头传统的密切关系。晋、赵两国是在与戎狄游牧民族的不断斗争、融合过程中成长发展的,因而深受游牧民族的史诗传统的影响,晋、赵口头传统兴盛。从殷商始,瞽史一直作为口述历史的传承者,为国家、民族记忆着历史,为史书的文字写定搭建桥梁。因此,我们推论重耳故事以及其它口头叙事文本由最初的民间口传,到瞽史的诵唱,最后由文字史官编定载入典籍。
Since the underlying oral narrative tradition of the pre-Qin literature has never been well recognized by the domestic academia,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al tradition and Zuo Zhuan, even the pre-Qin literature, with the example of Chong Er story in Zuo Zhuan. Firstly, we completely extract the records of Chong Er in Zuo Zhuan to analyze and confirm the the integrity, self-sufficiency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nar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then it can be researched as a independent complete narrative. Secondly, we analyze the story of Chong Er in Zuo Zhuan layer by layer from structural units of three levels in oral—formulaic theory which include formula, theme(typical scene), story-pattern(tale-type), and we found that the narration about Chong Er in Zuo Zhuan repeatedly applies themes and repetitive narration which are originally exclusive characteristic of oral narrative. Then we compare the story of Chong with the story of Western traditional hero, find they have amazing consistency in terms of plot struc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oral composition, we can confirm the oral narrative origin of the story of Chong Er in Zuo Zhuan.
     After the text analysis, from the examin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bout oral tradition of Jin and Zhao and blind historiographer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al tradition of Jin and Zhao and Zuo Zhuan. Jin and Zhao, the two countries were developing with the constant struggle and integration progress with the Rong and Di nomads, and by the impact of the epic tradition of the nomads, the oral tradition of Jin and Zhao flourish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Shang, blind historiographer has been the inheritors of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to build bridges between the oral historical text and the history books. Therefore, we infer that the story of Chong Er as well as other oral narrative text firstly were word of mouth originally, gradually became the chant of blind historiographer, then were written in ancient books by historian.
引文
①[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09页。
    ②刘宗迪:《文字原是一张皮》,《古典的草根》,生活·读书·新知三三联书店,2010年10月,第46页。
    ③刘宗迪先生在其文集《古典的草根》中的《文字原是一张皮》、《古史、故事、瞽史》以及《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论顾颉刚的古史观与民俗学之间的关系》(见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6月第2期)诸文中都有精辟的论述。
    ④白亚历山大时期以来,西方古典学学者主要围绕《荷马史诗》作者的身份提出质疑并就《荷马史诗》的创作成书过程争论不休,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荷马史诗》的作者是一人还是多人?西方学界将有关《荷马史诗》的作者与创作等相关问题称为“荷马问题”。十九世纪,就荷马问题西方古典学术界展开以两个针锋相对的学派“分辨派”(主张荷马多人说)与“统一派”(主张荷马一人说)为代表的论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随着帕里—洛德理论的提出,这一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答。
    ⑤纳吉对荷马问题的重新阐释直接借助于帕里—洛德理论,而翁对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的分析、哈夫洛克对古希腊口头传统与书面传统的分析则是对口头传统及其对立面书面传统的反思。见[匈]格雷戈里·纳吉: 《荷马诸问题》,巴莫曲布嫫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一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Eric A. Havelock (1982), Preface to Plato,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①如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口头传统与英雄史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②斯钦巴图在《蒙古史诗:从程式到隐喻》中就蒙古口头叙事与历史义献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见斯钦巴图:《蒙古史诗:从程式到隐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
    ③王靖献:《钟与鼓—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谢濂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
    ④林岗:《口述与案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88页。
    ①[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7月,第170页。
    ②[日]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孙俍工译,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9月,第312、313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13、314页。
    ②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7页。
    ③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第8、9页。
    ④该书对神话的历史化作了解释:“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见《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霈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52、53页。
    ⑤饶宗颐认为史诗未曾记录下来的原因在于古代史官记言与记事分开,记事则重时日,对于事态的描写多采用“省略”(ellipse)手段,所以没有像西方史诗的强调英雄主义,亦没有对神话人物作故事性的高度描写。见饶宗颐:《中外史诗上天地开辟与造人神话之初步比较研究》,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义论选萃》下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2月,第692页。
    ⑥陆侃如、冯沅君认为《诗经·大雅》中的《菘高》、《烝民》、《韩奕》、《江汉》、《常武》也是史诗。见陆侃如、冯沉君:《中国诗史》,天津:百花义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41页。
    ⑦高亨认为《商颂·玄鸟》也是史诗。见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第373、377、387、400、413、527页。
    ⑧陈子展认为《大雅·文王》与商颂五篇也是史诗。见陈子展:《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1月,第868、917、1210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第81页。
    ①[清]朱彝尊撰,林慶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第3088页。
    ②[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第412页。
    ③[清]皮锡瑞:《经学通论·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0月,第49页。
    ④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读(左传)法之二》,《梁启超全集》第十六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第4650、4651页。
    ①刘知几云:“盖左氏为书,叙事之最。”见[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第206页。
    ②[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注:《艺概注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5月,第5页。
    ③[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第156页。
    ④[汉]王充著,黄晖撰:《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第1164页。
    ⑤[晋]范宁撰:《春秋毅梁传序》,见《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春秋榖梁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⑥[唐]韩愈撰,马其昶注:《韩吕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46页。
    ⑦[唐]陆淳纂:《春秋啖赵集傅纂例》,见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春秋啖赵集傅纂例及其它一种》,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第8页。
    ⑧见[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困学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785页。
    ⑨[清]韩菼:《左传纪事本末序》,见[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2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三联书店,2007年12月,第271页。
    ②[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4月,第198页。
    ③[清]李伯元:《文明小史》,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9月,第130页。
    ④[清]方中通:《陪集·博论下》,见《清代诗义集汇编》编纂委员会编:《清代诗文集汇编》13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第39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271、272页。
    ②见赵光贤:《古史考辨·〈左传〉编撰考(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王和:《〈左传〉的成书年代与编纂过程》,《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过常宝:《(左传〉源于史官“传闻”制度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③“口头文本”在本文中,既指记录于文字的口头传承的神话、传说、故事、史诗等义本,还包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口耳相传的原生态、未记录于文字的文本。
    ④[苏]普罗普:《俄罗斯英雄史诗》,列宁格勒大学出版,1955年。该书诸论部分已有中译义,见[苏]普罗普:《英雄史诗的一般定义》,李连荣译,《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宋本,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第2746页。
    ①[清]高士奇:《左传世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月,第301页。
    ①本文所引《国语》全部据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①本文所引《左传》,全部据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0月。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第131页。
    ②“一个完整的事物由起始、中段和结尾组成。起始指不必承继它者,但要接受其存在或后来者的出于自然之承继的部分。与之相反,结尾指本身自然地承继它者,但不再接受承继的部分,它的承继或是因为出于必须,或是因为符合多数的情况。中段指自然地承上启下的部分。”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第74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第78页。
    ①顾颉刚:《晋文侵曾伐卫之故》,《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52页。
    ①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参[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②到底历史上究竟有无荷马这个人?《伊利亚特》、《奥德赛》真是荷马创作的吗?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创作的?这些问题就是西方学术界争论已久的“荷马问题”。
    ③ Parry Milman. The Making of Homeric Verse:The Collected Papers of Milman Parry. Ed. Adam Parry. 1971. New York:Oxford Up,1987.
    ①[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第96页。
    ②这一场景常常运用程式话语,如“一位女仆提来净水倒出,从一只绚美的金罐,就着银盆,为他们洗手,搬过一张滑亮的食桌,置放他们面前,一位端庄的家仆送来面包,供他们进餐,摆出许多佳肴,足量排放,慷慨,一位切割者托着盛装各式肉馔的盘了,分放他们面前,摆下金杯,在他们身边。”见[古希腊]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2月,第9、10、91、92、201、306页。
    ③[美]约翰·迈尔斯·弗毕《口头程式理论:口头传统研究综述》,《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88页。
    ①[丹麦]阿克塞尔·奥尔里克:《民间故事的叙事规律》,见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第186、187页。
    ②有关民间叙事的三叠式和叙事逻辑的讨论,参丁晓辉:《荒谬与合理:民间叙事的义本、语境与叙事逻辑》,《民俗研究》2012年第6期。
    ①[战国]韩非著,陈奇献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第797、798页。
    ①[丹麦]阿克塞尔·奥尔里克:《民间故事的叙事规律》,见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第192页。
    ①饶恒久认为这正是瞽史讲诵时的程式化的痕迹,与本文所论正合。参饶恒久:《先秦时期历史档案的口述者一瞽矇职守与《国语》、《左传》的讲诵增饰》,《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294页。
    ①傅亚撰:《孔从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②钱钟书:《管锥编》,第271、272页。
    ①需要注意的是,这与作者在《左传》中采用同一叙事的不同异文是不同的。不同叙事的对同一主题的运用,只是使叙事在叙述方式、情节结构上一致,而人物、时间、地点、具体情节等方面则依然有差别;而同一叙事的不同异文中的人物、情节等等都基本一致,如昭公元年,了产问晋平公疾与昭公七年所记基本一致,又郑大夫游吉保护其家庙一事在昭公十二年与昭公十八年记载无甚出入。作者在编纂《左传》时,或因不慎或有意为之,采用了同一叙事的不同异义,这在前人早已有讨论,参顾颉刚:《顾颉刚全集·顾颉刚古史论义集》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157、158页。
    ②[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程式理论:口头传统研究综述》,《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第88页。
    ① Johann Georg Hahn. " Sagwissenschaftliche studien ". J. Mauke,1876.
    ② Alfred Nutt. "The Aryan Expulsion-and-Return-Formula in the Folk and Hero Tales of the Celts". The Folk-Lore Record, Vol.4, (1881):1-44.
    ③拉格兰所分析的英雄分别是俄狄浦斯、忒修斯、罗穆卢斯、赫拉克勒斯、珀尔修斯、伊阿宋、柏勒洛丰、珀罗普斯、阿斯克勒庇俄斯、狄奥尼索斯、阿波罗、宙斯、约瑟、摩西、以利亚。
    ④ Lord Raglan. "The Hero of Tradition". Folklore 45* 1934:212-31. Rpt. in Dundes, Study 142-57.《世界民俗学》,[美]阿兰邓迪斯编,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第199-222页有该文的中译文。本文直接译自原文,并未采用《世界民俗学》的中译文。
    ⑤ Alan Dundes. "The Hero Pattern and the Life of Jesus". Interpreting Folklore. Ed. Dundes. Bloomington: In-diana UP,1980.223-61.
    ①顾领刚:《晋文年寿》,《浪口村随笔》,第153、154页。
    ①参李孟存、常金仓:《晋国史纲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
    ②晋国的疆域扩张可参马保春:《晋国历史地理研究》第六章第一节晋国疆域的变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38-258页。
    ③[战国]韩非著,陈奇献校注:《韩非子新校注》,第891页。
    ①图引自沈长云等:《赵国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1月。
    ②参[汉]司马迁:《史记》(全十册)第2版第6册,[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1805-1813页,以及梁启超:《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中国伟人传五种》,北京:中华书局,1940年5月。
    ①有关赵国的戎狄文化特色,可参李学勤:《赵义化论从序》,赵惠聪主编:《赵义化论从》,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①[清]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第307页。
    ②例如如蒙古族、哈萨克族、满族、羌族等等。现在一些地方的哈萨克族人依然实行幼子继承制。见杜亚莉:《哈萨克族幼了继承制的遗存与变辽——以紫泥泉种羊场为例》,《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第2期,第90-93页。
    ③见拉施特:《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4月,第196、197页。
    ①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22页。
    ①参赵林:《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冲突融合及其历史效应》,《武汉大学学报(大文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702页。
    ②参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③参仁钦道尔吉:《再论〈江格尔〉的产生时代》,《民族文学研究》1991年第2期。仁钦道尔吉:《关于《江格尔》的形成与发展》,《民族义学研究》1996年第3期。
    ①加·巴图那生:《〈江格尔〉在和布克赛尔流传情况调查》,王清译,《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第1期,第52页。
    ①见方诗铭:《战国秦汉的“赵女”与“邯郸倡”及其在政治上的表现》,《史林》1995年第1期。杨一民:《“邯郸倡”与战国秦汉的邯郸》,《学术月刊》1986年第1期。史延廷:《关于赵文化中邯郸倡优现象的历史考察》,《齐鲁学刊》1994年第6期。李傲雪:《邯郸倡再研究—以“汉宣帝外祖母王媪等证词”为例》,《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欧阳傲雪:《春秋战国时期“赵女”文化形成之原因探析》,《沧桑》2009年第2期。
    ②[汉]许慎著,[宋]徐铉校:《说文解字(附检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66页下。
    ①[汉]司马迁:《史记》第10册,第3195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第6册,第1833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第10册,第2758页。
    ④[清]王照圆:《列女传补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325页。
    ⑤清河、河间都属赵地。王文涛统计:“《汉书·外戚传》共为25人立传,提到的后宫女性有53位,其中可以确定籍贯的燕赵籍后妃有15位,比例超过四分之一。此外,还有4位燕赵籍的诸侯王妃。”在这燕赵籍后妃中,80%以上都是赵女。见王文涛:《论汉代河北的乐舞义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⑥《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508页。
    ①《乐府诗集》,第406页。
    ②《乐府诗集》,第461页。
    ③[唐]李贺:《李贺诗集》,叶葱奇编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第259页。
    ④[唐]白居易著,谢思炜撰:《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7月,第146页。
    ⑤《鲍参军诗注》,见黄节注:《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775页。
    ⑥中山国是白狄鲜虞部落社太行山东侧(今河北中部)成立的游牧民族国家,长时间横亘于赵国疆域之中,在公元前296年,被赵国吞并。其后秦汉在原中山疆域置中山郡,故秦汉学者所称中山即原赵国的属地。
    ⑦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第397页。
    ⑧[汉]司马迁:《史记》第1册,第105页。
    ⑨[汉]司马迁:《史记》第10册,第3263页。
    ①《汉书地理志》载:“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沙丘位于今河北广宗,不在中山境内。
    ②额尔敦:《故事歌手“江格尔奇”》,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院报,2010年第2期,第41页。
    ③[汉]高诱注,[宋]姚宏续注:《战国策注》卷三十三,士礼居从书景宋本。
    ①[宋]洪兴祖撰,卞岐整理:《楚辞补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1月,第196页。
    ②代国原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在战国初年公元前475年,被赵襄了率军平定,后成为赵国抵抗、攻击北方游牧民族的前沿重地,也是赵国游牧势力的根据地。秦汉时在原代国疆域上设代郡。
    ③[汉]司马迁:《史记》第10册,第3263、3271页。
    ④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42页。
    ①[汉]班固:《汉书》(全十二册)第6册,[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756页。
    ②[汉]班固:《汉书》第4册,第1045页。
    ③[汉]班固:《汉书》第6册,第1655页。
    ④“讴”,《说文解字》释曰:“齐歌也”,即齐声而歌之意。
    ①毛诗郑笺云:“无目眸谓之‘瞽’,有目眸而无见谓之‘蒙’,有目无眸子谓之‘瞍’”。《周礼·春官·叙官》注引郑司农云:“无目朕谓之瞽,有目朕而无见谓之矇,有目无眸子谓之瞍。”
    ②参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中的“瞽”》,见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编:《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义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第1-5页。
    ①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说,参[法]拉马克:《动物哲学》,沐绍良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3月。
    ②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见顾颉刚等编:《古史辨》第3册下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3月,第201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876-884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第1003页。
    ①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第563、564页。
    ②[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第778页。
    ③[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第614页。
    ④[清]龚白珍:《古史钓沉论二》,《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2月,第21页。
    ⑤顾颉刚:《左丘失明》,《浪口村随笔》,第192页。
    ⑥王树民:《瞽史》,《曙庵义史续录》,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第40-43贝。
    ⑦参刘宗迪:《古史、故事、瞽史》,《古典的草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0月。刘宗迪:《用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论顾颉刚的古史观与民俗学之间的关系》,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6月第2期。
    ①参刘成荣:《瞽史、音乐与〈左传〉口传说》,《北方论从》,2008年第4期。丁波:《“瞽史”之辨》,《潍坊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邓子美:《先秦“瞽史”性质的历史考察》,《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第4期。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第1455页。
    ③[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237页。
    ④[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第52页。
    ⑤[汉]贾谊著,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184页。《汉书·贾谊列传》记载与之相同。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第1003页。
    ①[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第891、892页。
    ②[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第1005-1007页。
    ①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历史教学》,1962年第11期,第34、40页。
    ②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版1998年3月,第666页。
    ③卫聚贤:《〈左传〉之研究》,《国学论从》1927年第1期。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历史教学》1962年第11期,第28-40页。
    ④参章太炎:《春秋左传读》,《章太炎全集》(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钱穆:《先秦诸了系年·吴起传左氏春秋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郭沫若:《青铜时代·述吴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①当时文字史官携带史籍离国也十分普遍,《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也,见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图法归周。见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月,第396页。
    ②参张政烺:《〈春秋事语〉解题》,《张政烺文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4月,第458-463页。原刊于《文物》1977年第1期。徐中舒先生也持相同观点,见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历史教学》1962年第11期,第28-40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②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历史教学》,1962年第11期。
    ①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版1998年3月,670页。
    ②顾颉刚:《穆天子传及其著作时代》,《文史哲》1951年第2期。
    ①无论《左传》还是《史记·赵世家》有关晋、赵的传说故事记载十分精彩,至于丁山先生认为“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以及赵简子“梦之帝所,甚乐”几段故事都出于晋国《瞽史之纪》或《训语》、《启筮》一类的稗乘。见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第3页。
    ①顾颉刚:《晋文侵曹伐卫之故》,《浪口村随笔》,第151页。
    ②顾颉刚:《左丘失明》,《浪口村随笔》,第192页。
    ①据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0月。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0月。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凤凰出版社,2010年9月。
    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月。
    刘逢禄:《<左氏春秋>考证》,顾颉刚点校,北京:景山书社,1933年7月。
    皮锡瑞:《经学通论·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0月。
    高本汉著,陆侃如译:《左传真伪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4月。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
    《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春秋毅梁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
    孙希旦撰,沈啸寰:《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
    许慎著,徐铉校定:《说文解字(附检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定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月。
    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月。
    洪兴祖:《楚辞补注》,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1月。
    王照圆注:《列女传补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
    司马迁著,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全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
    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全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
    房玄龄等撰:《晋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傅亚庶撰:《孔丛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李贺著,叶葱奇编订:《李贺诗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
    白居易著,谢思炜撰:《白居易诗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7月,第146 贝。
    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508页。
    陆淳纂:《春秋集傅纂例》,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陆淳纂:《春秋啖赵集傅纂例》,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春秋啖赵集傅纂例
    及其它一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
    刘知几著,浦起龙通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韩愈撰,马其昶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黄节注:《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775页。
    李防:《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宋本,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
    叶适:《习学记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应麟著,翁元圻等注:《困学纪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刘熙载撰,袁津琥注:《艺概注稿》,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5月。
    朱彝尊撰,林慶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
    崔适:《史记探源》,张烈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
    崔适:《春秋复始》,《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5月。
    李伯元:《文明小史》,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9月。
    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2月。
    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梁启超全集》第十六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
    梁启超:《中国伟人传五种》,北京:中华书局,1940年5月。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6月。
    章炳麟:《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刘师培:《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吴起传左氏春秋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2005年11月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
    郭沫若:《青铜时代·述吴起》,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张政娘:《张政娘文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4月。
    顾颉刚:《浪口村随笔》,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顾颉刚:《顾颉刚全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11年1月。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古史辨》,顾颉刚等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年3月。
    王树民:《曙庵文史续录》,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
    赵光贤:《古史考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
    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版1998年3月,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钱钟书:《管锥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
    刘宗迪:《古典的草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10月。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三联书店,1994年。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傅延修:《先秦叙事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12月。
    沈长云等:《赵国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1月。
    赵惠聪主编:《赵文化论丛》,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侯廷生、刘东光编:《赵文化论集》,武汉:崇文书局,2006年7月。
    河北省邯郸市博物馆编:《先秦两汉赵文化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10月。
    马保春:《晋国历史地理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11月。
    沈长云等:《赵国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1月。
    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0年。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口头传统与英雄史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斯钦巴图:《蒙古史诗:从程式到隐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
    王靖献:《钟与鼓一诗经的套语及其创作方式》,谢濂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
    林岗:《口述与案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陈子展:《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1月。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古希腊]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2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
    拉施特:《史集》第二卷,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4月。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7月。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法]拉马克:《动物哲学》,沐绍良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3月。
    [日]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讲话》,孙俍工译,上海:开明书店,1930年9月。
    [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一词语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5月。
    [匈]格雷戈里·纳吉:《荷马诸问题》,巴莫曲布嫫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美]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7月。
    Parry Milman. The Making of Homeric Verse:The Collected Papers of Milman Parry. Ed. Adam Parry.1971. New York:Oxford Up,1987.
    Eric A. Havelock (1982), Preface to Plato,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Johann Georg Hahn. "Sagwissenschaftliche studien ". J. Mauke,1876.
    Alfred Nutt. "The Aryan Expulsion-and-Return-Formula in the Folk and Hero Tales of the Celts". The Folk-Lore Record, Vol.4, (1881):1-44.
    Lord Raglan. "The Hero of Tradition". Folklore 45* 1934:212-31. Rpt. in Dundes, Study 142-57.
    Alan Dundes. "The Hero Pattern and the Life of Jesus". Interpreting Folklore. Ed. Dundes. Bloomington:In-diana UP,1980.223-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