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三国史记》是邻国朝鲜较早出现的汉文史书,作者是王氏高丽的大臣金富轼。该书模仿中国古代正史的体例编撰,由本纪、志、年表、列传四部分构成,成书于1145年,是研究高句丽、新罗、百济历史的重要史料。本论文选取《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的重点是希望通过《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和中国史书的对比,解读二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与中国史书的渊源关系,二者在记事上存在的差异、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个别问题进行辨正,进而对《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学术价值及作者金富轼的治史态度等提出个人愚见。
     论文由九章和绪论、结语、后记构成。
     第一章主要探讨《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所载高句丽建国神话的史料来源及其相关问题。认为早在东汉时期高句丽人就已经创造了建国神话,只是这一神话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而这一建国神话的完善是逐步的,但传说的完善不会晚于好太王时期,《魏书·高句丽传》记载的传说是高句丽人完善之后并得到高句丽王庭认可的传说,《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的传说并不是高句丽人认同的传说。
     第二章以《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王莽朝记事研究为重点,探讨《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和中国史书记载的差异。认为中国史书对王莽时期高句丽的记事应该是准确的,相反《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记载则存在很多问题,考虑到《三国史记》不仅成书较晚,而且对严尤的奏言等也有篡改的情况,所以这一记载的可信度应该是很低的。
     第三章探讨的重点是《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东汉时期记事和中国史书相关记载的差异,分别考察了大武神王十一年与辽东太守之战记事、乐浪王崔理和乐浪郡归属、慕本王二年高句丽政权袭太原记事、大祖大王三年筑辽西十城、高句丽与东汉王朝战事等,认为《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在高句丽政权和东汉王朝关系记事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应该有三个:一是,《海东古记》中有些记载不见于其他史书,而金富轼又没有其他可以参考的资料,只好引而用之。“吾王”、“我军”等这些不规范也不准确的用词之所以出现如果不是金富轼故意为之,那么就有很大可能是金富轼抄录于《海东古记》。二是,面对《海东古记》和中国史书记载的矛盾,金富轼并没有做深入考证,更多的是提出疑问,但最终还是采用《海东古记》的记载,上述注释即是明证。金富轼的这一做法和现代一些学者对《三国史记》的态度如出一辙,即都对当地史书的记载深信不疑。三是,针对众多史书在记事上存在的差异,金富轼本人也做了自己的选择,甚至进行了一些删节,由此造成了更多的差异和矛盾。
     第四章探讨《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与孙吴、曹魏关系的记事,认为《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关于高句丽政权和曹魏、孙吴关系的有些记述是中国史书没有的,似乎可以弥补中国史书记载的不足,但是这些记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难以解释的矛盾,对于这些资料的应用还是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否则我们对事件的认识会出现偏差。
     第五章主要探讨《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政权与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关系的记事,认为《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相关记载源出于中国史书,与中国史书的记载存在差异或矛盾的原因是作者金富轼在引用中国史书的同时做了改动,因此《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这部分记事载从总体上看并没有新的内容,相反作者的一些删改却造成了很多新的问题。
     第六章主要探讨《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政权与隋王朝关系的记事,认为《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记事基本上是抄录于《资治通鉴》的相关记载,而且抄录的也很不完整,存在很多遗漏或作者金富轼的故意删节,这对于人们了解高句丽政权和隋王朝的关系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在抄录时也存在一些改动,改动也多是在原意基础上的名词换用,其史料价值是值得慎重考察的。
     第七至八章主要探讨《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高句丽政权和唐王朝关系及其灭亡后的记事,认为基本上是抄录于《资治通鉴》的相关记载,少数情况下补入了《旧唐书》、《新唐书》的相关内容,但这种补入也是在《资治通鉴》记载的大框架下进行的。
     第九章以探讨《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的王系为主,认为《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所记载的二十八代高句丽王难以得到其他史书,尤其是中国史书的支持。
     论文对《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总体评价是:通过对《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部分记事与中国史书记载的对比,可以认为《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一半以上的内容是抄自中国史书,而且这种抄录是有改变和节略的,不仅造成了记事的不完整,也形成了一些新的问题。当然,《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也有不少中国史书没有记载的内容,按照作者金富轼的说法,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源于“海东古记”,不过从金富轼对中国史书记载的引用情况分析,这部分内容也会存在有意改动或删节的情况,其可靠性也是需要注意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论文的作者无意完全否定《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史料价值,只是认为该书的记载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对其记载不加考证地奉为圭臬,那么我们的高句丽历史研究只会离历史的真实越来越远。
Shih Chi of Three Kingdoms(《三国史记》) is an early historical book written in Chinese in history of Korea;its author is Jin Fushi(金富轼) who was a minister in Wangshi Korea(王氏高丽).This book,written in AD 1145,imitated the compiling style of historical books in ancient China,which is composed of biographic sketches of kings(本纪),zhi(志), chronology(年表) and collected biographies(列传).It's an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material to study the histories of Gaogouli,Xinluo and Baiji. This dissertation selects the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高句丽本纪》) from Shih Chi of Three Kingdoms to conduct a research. Through comparing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with relative chapters of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especially focusing on probing into their original relations,their differences in recording event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identifying and correcting several specific errors,the dissertation aims at showing the academic value of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and Jin Fushi's historical ideas.
     This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nine chapters,introduction, epilogue and postscript.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researches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the myth about Gaogouli state' beginning and the relevant problems.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Gaogouli people had created the myth of state-establishing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but the myth was far from achieving perfection at that time,it got gradually improved and reached its final completion before the period of Haotaiwang(好太王). The legend recorded in Biography of Gaogouli in Weishu(《魏书·高句丽传》) was the final edition completed by Gaogouli People which was confirmed by the royal court of Gaogouli.The legend i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was not accepted by Gaogouli People.The second chapter,focusing on the records in the Wang Mang period(王莽时期) i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researches the differences of records about Gaogouli betwee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and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records about Gaogouli during Wang Ma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 are accurate,and the records i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have lots of problems.Considering that Shi Chi of Three Kingdoms was finished later and Yan You(严尤)'s memorial was rewritten,hence such records about Gaogouli is of low authenticity.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of records about Gaogouli during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betwee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and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After respectively examining the records about the war between the King of Dawushen(大武神王) and the prefecture chief of Liaodong(辽东郡守) in the 11~(th) year of the King of Dawushen(大武神王),the Lelang King Cui Li(乐浪王崔理) and the jurisdiction of Lelang prefecture(乐浪郡),the raiding Taiyuan(太原) by Gaogouli in the 2~(nd) year of the King of Muben(慕本王),the ten cities in Liaoxi(辽西) built in the 3~(rd) year of the King of Dazuda(大祖大王),the war between Gaogouli and the Eastern Han Dynasty,etc.,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to explain why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has problems when it come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ogouli and the Eastern Han Dynasty.Firstly,some materials from Haidong Guji(《海东古记》) can not be found in other historical books and Jin Fushi had to quote them without other relevant references;secondly,facing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Haidong Guji and Chinese historical records,Jin Fushi,like some modern scholars,didn't make textual research deeply, but just adopted the records of Haidong Guji.Thirdly,when facing so many recording differences in various historical books,Jin Fushi made his own choice,even made some abridgements,which led to more differences and contradictions.The 4~(th) chapter makes a thorough inquiry into the record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ogouli and Wu(吴), Wei(魏) i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ii Kings.The author thinks these contents have not been found in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which seem to make up the deficiency of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But those records have more or less inexplicable contradictions,so to use these materials,careful analysis is needed.The 5~(th) chapter expounds the record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gime of Gaogouli and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Jin Dynasties(东晋、西晋),as well as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南北朝) i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se records are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 and there appears some contradictions because of Jin Fushi's revision when he quoted them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Generally speaking, these records i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seem to have little new contents.On the contrary,Jin Fushi's revision led to many new problems.The 6~(th) chapter studies the record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ogouli and Sui Dynasty(隋朝) i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The author thinks these records were mainly excerpted from the relevant records in Zizhi Tongjian(《资治通鉴》),and the omitting and rewriting do influenc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Gaogouli and the Sui Dynasty.So its value is worth considering. The 7~(th) and 8~(th) chapters discuss the record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ogouli and the Tang Dynasty(唐朝) as well as Gaogouli's downfall i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The author thinks these records were basically excerpted from Zizhi Tongjian,and some complementary contents was from Old Tang Shu(《旧唐书》),New Tang Shu(《新唐书》). The 9~(th) chapter mainly probes into the records about the lineage of the royal family i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records about the 28 kings i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can not get support from other historical books,especially from the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
     The general evaluation by this dissertation o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can be concluded as the following.After comparing with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the author thinks that almost half of the contents of Biographic 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were excepted from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along with some abridgement and omitting, which not only made the records incomplete,but also created some new problems.Of course,there are some contents in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which can not be found in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 According to Jin Fushi's statement,this part of contents should come from Haidong Guji(《海东古记》),but its reliability needs to be noticed because of Jin Fushi's revision when excerpting them.What needs to be especially pointed out is that the dissertation does not want to completely deny the value of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as historical materials,but only to point o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ook.If we take Biographic Sketches of Gaogouli Kings as criterion without careful textual research,then our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Gaogouli will be sure to diverge the historical truth.
引文
[1](宋)徐兢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8,四库全书本。
    [2](元)脱脱等撰:《宋史》卷487《高丽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下同),第14049页。
    [3](宋)王应麟撰:《玉海》卷16(四库全书本)记载“明州进士沈忞上《海东三国史记》五十卷”。这是《三国史记》在中国史书中的最早记载,时间是1174年,其名称并非现在所称的《三国史记》,而是《海东三国史记》。
    [1]《东文粹》卷1。转引自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之《进三国史记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元)脱脱等撰:《宋史》卷203《艺文二》,第5123-5124页。
    [1]原注:《魏书》云至音述水。校勘本以为“音”当作“普”;校注本直接为“普述水”,应为“普述水”。
    [2]原注:《魏书》云至纥升骨城。
    [3]此引文综合了校勘本、校注本、翻印本的记载,各本文字上的差异列注说明,标点则在校勘本、校注本的基础上有些订正,不一一指出。以下对《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引述处理方式相同。由于所依据的几个版本只有校勘本有页码,故只能标注校勘本的页码。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3《高句丽本纪第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下同),第173-175页。
    [4](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下同),第2213-2214页。
    [1](唐)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下同),第3110-3111页。
    [2](唐)令孤德棻等撰:《周书》卷49《异域上·高丽》,中华书局标点本1971年版(下同),第884页。
    [3]此是耿铁华先生的释文,耿铁华:《好太王碑新考》,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页。其他释文虽与此存在差异,但基本内容多相同,故并不影响我们的讨论。
    [1]参见曹德全:《高句丽史探微》,中华国际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91页。
    [2]曹德全:《高句丽史探微》,中华国际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91-92页。
    [1]《好太王碑》的记载虽然字数最少,但应该不是最简单的版本,原因是受到了字数容量的限制,它应该是对《魏书·高句丽传》建国传说的浓缩本。
    [2]李殿福:《西汉时代的高句丽及其物质文化》,《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创刊号。
    [3]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耿铁华则认为五部的形成在高句丽建国之前,约当公元前2世纪末。参见马大正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281页。
    [1](晋)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版(下同),第843页。
    [2](宋)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下同),第2813页。
    [3]李贤注为:“一曰内部,一名黄部,即桂娄部也;二曰北部,一名后部,即绝奴部也;三曰东部,一名左部,即顺奴部也;四曰南部,一名前部,即灌奴部也:五曰西部,一名右部,即消奴部也。”参见《后汉书卷85《东夷传·高句丽》,第2813页。
    [4]1998年完稿,2001年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1]《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当地存在一个沸流国,同时也有其国王松让“以国来降”的记述,笔者认为沸流国部众应该是构成涓奴部的主体。杨军在《高句丽五部研究》(《吉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一文中即持有此观点。
    [2]笔者对《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所记载的高句丽建国的时间一直心存疑问,最主要的原因是该书的年代记载不仅和我国其他史书的记载经常出现差误,而且和好太王碑中的年代也存在差距,但限于没有其他的记载,只有暂且从之。
    [3](晋)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第843页。另(宋)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也载:“武帝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赐鼓吹伎人。”第2813页。
    [1]参见马大正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第282页。
    [2]参见李殿福:《两汉时代的高句丽及其物质文化》,《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创刊号。
    [3]参见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第59-74页。
    [1]《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94页。
    [2](晋)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第843页。
    [1]翻印本作“靳”,校勘本、校注本作“斩”。“靳”含义有二:一为吝啬;二为姓,均与前后文不符,应为“斩”。
    [2]原注:“两汉书及南北史皆云诱句丽候驺斩之。”
    [3]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3《高句丽本纪第一》,第180-181页。
    [1](汉)班固撰:《汉书》卷99《王莽传》,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下同),第4115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99《王莽传》,第4130页。
    [3](晋)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第844页。
    [4](宋)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4页。
    [1](唐)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111页。
    [2](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37,始建国四年春二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下同),第1198页。
    [1](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始修于1066年,共修了19年,元丰七年(1084)成书,也较《三国史记》早60余年。
    [2]刘永智:《中朝关系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
    [3]参见朴灿奎:《<三国志·高句丽传>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5页。
    [4]参见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3-84页;
    孙进已、王绵厚:《东北历史地理》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6-264页;
    朴灿奎:《<三国志·高句丽传>研究》,第13-39页。
    [5]参见曹德全:《高句丽史探微》,中华国际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198页。
    [1](汉) 班固撰:《汉书》卷99《王莽传》,第4105页。
    [2](汉) 班固撰:《汉书》卷24《食货志》,第1143页。
    [3](汉) 班固撰:《汉书》卷99《王莽传》,第4115页。
    [4]参见拙著:《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7-56页。
    [5](汉) 班固撰:《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35页。
    [1](汉) 班固撰:《汉书》卷94下《西域传》,第3833页。
    [2](汉) 班固撰:《汉书》卷95《西南夷传》,第3846页。
    [3](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第844页。
    [4](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4页。
    [5]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3《高句丽本纪第一》,第181页。
    [6]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4《高句丽本纪第二》,第187页。“光虎帝”为“光武帝”之误,“立武”乃“光武”之误。
    [7](汉) 班固撰:《汉书》卷24《食货志》,第1143页。
    [1](汉) 班固撰:《汉书》卷99《王莽传》,第4121页。
    [2](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第2981页。
    [3](汉) 班固撰:《汉书》卷99《王莽传》,第4131页。
    [1](汉) 班固撰:《汉书》卷94《匈奴传》,第3824 3825页。
    [2](汉) 班固撰:《汉书》卷99《王莽传》,第4179页。
    [3](汉) 班固撰:《汉书》卷94《西域传》,第3878页。
    [1](宋) 夏僎撰:《夏氏尚书详解》卷3,四库全书本。
    [2]关于汉代对边疆民族的管理,参见拙著:《汉唐藩属体制研究》上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宋)范晔撰:《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第2981页。
    [4]有关论述,均引自朴灿奎:《<三国志·高句丽传>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章,不一一注明。
    [1](汉) 班固撰:《汉书》卷94《匈奴传》,第3804页。
    [2](汉) 班固撰:《汉书》卷7《昭帝纪》,第224、232页。
    [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五女山城—1991—1999、2003年桓仁五女山城调查发掘报告》,文物出版 社2004年,第286-287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3《高句丽本纪第一》,第177页。
    [2](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列传》,第2979-2985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3《高句丽本纪第一》,第179-180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3《高句丽本纪第一》,第178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4《高句丽本纪第二》,第185页。
    [1](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东沃沮》,第846页。
    [2](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秽》,第2817页。
    [3](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第49页。
    [4](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41,建武四年五月条,第1317页。
    [1](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20《祭肜传》,第744-745页。
    [2](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4页。
    [3](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20《祭肜传》,第745页。
    [4](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12《卢芳传》,第507页。
    参见拙著:《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121页。
    [1]原注:或云,欲灭乐浪遂请婚,娶其女为子妻,后使归本国,坏其兵物。
    [2]校勘本为“孙子”,其他均为“孙女”,应为“孙女”。
    [3]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4《高句丽本纪第二》,第186页。
    [4]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4《高句丽本纪第二》,第187页。
    [1](宋)范晔撰:《后汉书》卷76《王景传》,第2464页。
    [2]刘子敏:《“崔氏乐浪”考辨》,《北方文物》2001年第2期。
    [3]刘子敏:《“崔氏乐浪”考辨》,《北方文物》2001年第2期。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4《高句丽本纪第二》,第187页。“祭彤”,翻印本作“蔡彤”:校勘本做注:“《后汉书》作祭,当从《汉书》。”此注有误,《汉书》应为《后汉书》之误。按《后汉书》有“祭肜传”,“祭肜”曾担任辽东太守,“蔡彤”应为“祭肜”。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4《高句丽本纪第二》,第187页。
    [1](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20《祭肜传》,第744-745页。
    [2](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4页。
    [3](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第76页。
    [1](汉) 班固撰:《汉书》卷94《匈奴传》,第3753-3754页。
    [2]参见拙著:《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第9页。
    [3](汉) 班固撰:《汉书》卷94《匈奴传》,第3762页。
    [4](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44,建武二十五年正月条,中华书局 1956年版,第1408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5《高句丽本纪第三》,第190页。
    [2](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20《祭肜传》,第744-745页。
    [3](晋) 司马彪撰:《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第3529-3530页。
    [1](宋)范晔撰:《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第75页。
    [2](宋)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4页。
    [1](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20《祭肜传》,第744-745页。
    [2](唐) 魏征等撰:《隋书》卷81《东夷传·高丽》,中华书局 1973年版(下同),第2815页。
    [1]原注:《通鉴》言:“是年三月,丽王宫与秽貊寇玄菟。”不知或求属或寇耶,抑一误耶。
    [2]原注:马韩以百济温祚王二十七年灭,今与丽王行兵者,盖灭而复兴者欤!
    [3]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5《高句丽本纪第三》,第192-195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6《高句丽本纪第四》,第199-201页。
    [2](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4《和帝纪》,第193-194页。
    [3](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4页。
    [4](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48,元兴元年条,第1561页。
    [1](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4页。
    [2](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夫余》,第1588页。
    [3](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4页。
    [4](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2页。
    [5](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4-2815页。
    [1](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232-234页。
    [2](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第844-845页。
    [3](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50,建光元年条,第1610-1619页。
    [4]“《后汉书》云:‘安帝建光元年,高句丽王宫死,子遂成立。玄菟太守姚光上言,欲因其丧,发兵击之。议者皆以为可许。尚书陈忠曰:宫前桀黠,光不能讨。死而击之,非义也。宜遣吊问,因责让前罪,赦不加诛,取其后善。安帝从之。明年,遂成还汉生口。'案,《海东古记》:‘高句丽国祖王高宫,以后汉建武二十九年癸巳即位,时年七岁,国母摄政。至孝桓帝本初元年丙戌逊位,让母弟遂成,时宫年一百岁。在位九十四年。'则建光元年,是宫在位第六十九年,则《汉书》所记,与《古记》抵捂不相符合,岂《汉书》所记误耶。”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5《高句丽本纪第三》,第195页。
    [5](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234-235页。
    [1](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5页。
    [2](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50,延光元年七月条,第1620页。
    [3](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5页。
    [4]参见范晔撰:《后汉书》卷6《顺帝纪》,第261页。
    [5](晋) 陈寿撰:《三国忠》卷30《东夷传·高句丽》,第845页。
    [6](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第845页。
    [7](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5页。
    [8](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111页。
    [1](唐) 姚思廉撰:《梁书》卷54《高句丽传》,中华书局 1973年版(下同),第802页。
    [2](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56,建宁二年十一月条,第1824页。
    [3](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第845页。
    [4](唐) 姚思廉撰:《梁书》卷54《高句丽传》,第802页。
    [5](宋) 范晔撰:《后汉书》卷57《谢弼传》,第1858页。
    [1](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8《公孙度传》,第252-253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5《高句丽本纪第三》,第195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17《高句丽本纪第五》,第208页。
    [2](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明帝纪》,第107页。
    [3](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明帝纪》,第109页。
    [4](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47《吴主传第二》,第1136-1138页。
    [1](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47《吴主传第二》附注(四),第1139-1140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72,明帝青龙元年十二月条,第2289-2290页。
    [2]刘子敏、苗威等:《<三国史记>校注》,“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结项报告,第309页。
    [1]校勘本作“陈”,并注“李本:陈与阵通”。校注本和翻印本均作“陈”。
    [2]原注:《括地志》云:“不耐城即国内城也。城累石为之,此即丸都山与国内城相接。”《梁书》:“以司马懿讨公孙渊,王遣将袭西安平,毌丘俭来侵。”《通鉴》以得来谏王,为王位宫时事,误也。
    [3]原注:名犯长陵讳。
    [4]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7《高句丽本纪第五》,第208-211页。
    [5](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8《公孙度传》,第253-254页。
    [1](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明帝纪》,第107页。
    [2](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第845-846页。
    [1](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明帝纪》,第109、111、113页。
    [2](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明帝纪》,第114页。
    [1](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28《毌丘俭传》,第761-762页。
    [2](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4《三少帝·齐王芳传》,第121页。
    [1]耿铁华:《高句丽史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143页。
    [2](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75,正始七年二月条,第2365-2366页。
    [1](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4《三少帝》,第139页。
    [2](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东沃沮》,第847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7《高句丽本纪第五》,第216-217页。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7《高句丽本纪第五》,第216页。
    [1](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6《元帝纪》,中华书局 1974年版(下同),第145页。
    [2](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6《元帝纪》,第152-153页.
    [3](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6-2807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91,太兴二年十二月条,第2872-2874页。
    [2]“孥”、“如奴子”之别应该是在后世传抄中出现的差异。
    [3](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88,建兴元年四月条,第2799页。
    [1]参见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109-110页。
    [2]参见拙著:《东夷校尉考述》,《黑龙江民族从刊》1999年第3期。
    [3](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39《王沈传》,第1148页。
    [4](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5《怀帝纪》,第123页。
    [5](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6《元帝纪》,第152页。
    [6](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96,晋咸康四年四月条,第3021页。
    [1]参见刘永智:《中朝关系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年12版,第126-134页。关于墓主人的族属,目前国内外尚有不同的看法,主要的原因是上面墓志中的“小大兄”是高句丽的官职,因而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是高句丽人。但是,这种观点无法解释墓的型制、壁画的特点和中原西晋墓相同而与高句丽墓这一时期的特点不符等问题,以及信都县的地望、高句丽官职中虽然有“大兄”、“小兄”,但没有“小大兄”等,也不符合这一时期史籍对东北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分布的记载。
    [2](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7《成帝纪》,第180页。
    [3](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0《安帝纪》,第264页。
    [4](梁) 沈约撰:《宋书》卷97《高句丽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下同),第2392页。
    [5](汉) 郑元注、(唐) 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28,四库全书本。
    [6](晋) 司马彪撰:《后汉书》志第34《百官志》,第3564页。
    [7](晋) 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韩》,第850页。
    [1]集安县文物管理所:《集安高句丽国内城址的调查与试掘》,《文物》1984年第1期。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7《高句丽本纪第五》,第213-217页。
    [3]校勘本注正本作瓦,翻印本也似“瓦”,但实为“丸”。
    [1]翻印本作“国”,其他各本均为“图”,翻印本误。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8《高句丽本纪第六》,第219-226页。
    [3](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3-2805页.
    [1](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97《东夷传·夫余》,第2532-2533页。
    [2](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81,太康六年条,第2590页。
    [3](唐) 姚思廉撰:《梁书》卷54《高句丽传》,第803页。
    [4](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4页。
    [5](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112页。
    [1](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4页。
    [2](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8《慕容廆载记》,第2807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91,大兴二年、三年条,第2875、2886页。
    [2](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1页。
    [3](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96,咸康五年条,第3035-3036页。
    [1](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2页。
    [2](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95《慕容元真传》,第2060页。
    [3](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4页。
    [4](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112页。
    [5]“刘”似为“钊”之误写。
    [6](唐) 姚思廉撰:《梁书》卷54《高句丽传》,第803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97,咸康八年十月一十一月条,第3049-3051页。
    [2](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09《慕容皝载记》,第2826页。
    [3](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97,永和元年十月条,第3067-3068页。
    [4](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98,永和五年十二月条,第3100页。
    [5](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10《慕容儁载记》,第2835页。
    [6](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00,永和十一年十二月条,第3150-3151页。
    [1](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13《符坚载记》,第2891-2893页。
    [2](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02,太和五年十月一十一月条,第3235-3237页。
    [3](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112页。
    [4](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06,太元十年六月一十月条,第3346-3356页。
    [5](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24《慕容盛载记》,第3103页。
    [6](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11,隆安四年条,第3507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12,元兴元年五月条,第3543页。
    [2](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13,元兴三年十二月条,第3577页。
    [3](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14,义熙元年正月条,第3579页。
    [4](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24《慕容熙载记》,第3106页。
    [5](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14,义熙二年条,第3588-3589页。
    [6](唐) 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24《慕容云载记》,第3108页。
    [7](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14,义熙四年条,第3606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22,元嘉十二年十一月条,第3859页。
    [2](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23,元嘉十三年二月一九月条,第3860-3863页。
    [3](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3《冯弘传》,第3079-3080页。
    [4](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23元嘉十五年三月条,第4321页。
    [1]校勘本、翻印本作“各”,校注本作“久”,《魏书·高祖纪》作“久”,应以“久”为是。
    [2]校注本作“号”,校勘本、翻印本均作“位”。《魏书·高句丽传》作“号”,应以“号”为是。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8《高句丽本纪第六》,第225-230页。
    [2]校注本作“于”,校勘本、翻印本均作“千”,似“千”为是。
    [3]校勘本、翻印本为“奖”,校注本为“将”。按,《魏书·高句丽传》作“将”,应以“将”为是。
    [4]校勘本、翻印本作“注”,校注本作“法”。按,《魏书·高句丽传》作“法”,应以“法”为是。
    [5]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9《高句本纪第七》,第231-236页。
    [6](北齐) 魏收撰:《魏书》巷100《高句丽传》,第2214-2215页。
    [7](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313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22,元嘉十二年六月条,第3858页。
    [2](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5页。
    [3](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60《程骏传》,第1346页。
    [4](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7《高祖纪》,第135页。
    [5](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6页。
    [1](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113页。
    [2]《南齐书》卷58《高丽传》,第1009页。
    [3](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36,永明二年十月条,第4263页。
    [4](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7《高祖纪》,第169页。
    [5](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6页。
    [6](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83《礼志四》,第2789-2790页。
    [7](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1313-1314页。
    [8](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37,永明九年十二月条,第4315页。
    [1](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6页。
    [2](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113-3114页。
    [3](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37,永明十年三月条,第4320页。
    [4](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6页。
    [5](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114页。
    [1](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6-2217页。
    [2](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9《肃宗纪》,第229页。
    [3](唐) 姚思廉撰:《梁书》卷3《武帝纪》,第63页。
    [4](唐) 姚思廉撰:《梁书》卷54《高句丽传》,第803-804页。
    [5](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6-2217页。
    [6](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114页。
    [7](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49,普通元年条,第4656页。
    [1](北齐) 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7页。
    [2](宋) 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963《外臣部·封册一》,中华书局影影本 1960年版(下同),第11335页。
    [1]校勘本、翻印本均作“理”,校勘本注曰:“李本《隋书》作治,史记则避成宗讳。”校注本作“治”。“治”为是。
    [2]原注:“是开皇十年。《隋书》及《通鉴》书高祖赐玺书于开皇十七年,误也。”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19《高句丽本纪第七》,第241-242页。
    [1](唐) 魏征等撰:《隋书》卷81《高丽传》,第1815-1816页。
    [2](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116-3117页。
    [3](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78,开皇十七年十二月条,第5559页。
    [1](唐) 魏征等撰:《隋书》卷1《高祖纪上》,第16页。
    [2](唐) 魏征等撰:《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35页。
    [1]校注本言:“春二月”,校勘本、翻印本均无。按,《资治通鉴》将此事记为二月,校注本为是。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43-244页。
    [3](唐) 魏征等撰:《隋书》卷81《高丽传》,第1816页。
    [4](唐) 李延寿撰:《北史》卷94《高丽传》,第3117页。
    [5](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78,开皇十七年十二月条,第5559-5560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78,开皇十八年二月至六月条,第5560-5562页。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44-245页。
    [1](唐) 魏征等撰:《隋书》卷3《炀帝纪上》,第70页。
    [2](唐) 魏征等撰:《隋书》卷67《裴矩传》,第1581-1582页。
    [3](唐) 魏征等撰:《隋书》卷84《突厥传》,第1874-1875页。
    [4](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1,大业六年十二月条,第5652-5653页。
    [1]校勘本作“十三”误,其他各本作“十二”。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45-246页。
    [1](唐) 魏征等撰:《隋书》卷4《炀帝纪下》,第79-81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1,大业八年正月条,第5659-5660页。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46-247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1,大业八年二月条,第5661-5662页。
    [2]校勘本作“敕”。
    [3]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47页。
    [4](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1,大业八年五月条,第5662-5663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47-248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1,大业八年六月条,第5663-5665页。
    [2]校勘本作“到”,应为“度”。
    [3]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49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1,大业八年七月条,第5665-5666页。
    [2][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49页。
    [3](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2,大业九年正月条,第5668页。
    [4][4]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49页。
    [5](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2,大业九年二月条,第5669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49-250页。
    [2](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2,大业九年四月条,第5671-5678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50页。
    [2](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2,大业十年二月条,第5689-5690页。
    [3][3]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50页。
    [1](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2,大业十年七月条,第5691页。
    [2][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50页。
    [3](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2,大业十年八月条,第5691页。
    [4][4]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50页。
    [5](宋) 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82,大业十年十月条,第5691-5692页。
    [1]翻印本作“揖”,校勘本在注明各本“揖”、“焉”的同时选择“揖”,校注本作“焉”。“焉”为是。
    [2]校勘本作“各的人其氓”,误。
    [3]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51页。
    [4](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高丽传》,中华书局 1975年版(下同),第5320-5321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51-252页。
    [2](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1页。
    [3](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中华书局 1975年版(下同),第6187页。
    [4](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0,武德七年二月条,5976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52页。
    [2](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1页。
    [3](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87页。
    [4](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89《朱子奢传》,第4948页。
    [1](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198《朱子奢传》,第5647页。
    [2](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2,武德九年十二月条,第6030页。
    [3](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百济传》,第5329页。
    [4]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52页。
    [5](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1页。
    [6](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87页。
    [1](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3《太宗纪下》,第39页。
    [2](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58-5159页。
    [3]《册府元龟》卷991《外臣部·备御四》,第11638页。
    [4](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15《突厥传》,第6033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0《高句丽本纪第八》,第253页。
    [2](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87页。
    [3](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6,贞观十五年七月条,第6169-6170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1《高句丽本纪第九》,第255页。
    [2](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87-6188页。
    [1](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6,贞观十六年十一月条,第6181页。
    [2](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7,贞观十七年闰六月条,第6202页。
    [3]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1《高句丽本纪第九》,第255-256页。
    [1](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2页。
    [2](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88-6189页。
    [3](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7,贞观十七年九月条,第6204页。
    [4](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7,贞观十八年正月至二月条,第6206-6207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1《高句丽水纪第九》,第256页。
    [1](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7,贞观十八年七月条,第6209-6210页。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1《高句丽本纪第九》,第256页。
    [3](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89页。
    [4](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7,贞观十八年九月条,第6212页。
    [5]校勘本作“弑”,他本均作“杀”。
    [6]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1《高句丽本纪第九》,第256页。
    [1](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89页。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1《高句丽本纪第九》,第256-257页。
    [1](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7,贞观十八年七月条,第6213-6214页。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1《高句丽本纪第九》,第257页。
    [3](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7,贞观十九年二月至三月条,第6217-6218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1《高句丽本纪第九》,第257-258页。
    [2](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7,贞观十九年四月条,第6218-6220页。
    [3](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3页。
    [1](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0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1《高句丽本纪第九》,第257-262页。
    [1](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7-198,贞观十九年五月至十一月条,第6220-6230页。
    [2]校勘本作“敕”。
    [3]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1《高句丽本纪第九》,第263页。
    [1](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8,贞观十几年十月条,第6230页。
    [2](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6页。
    [3](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8,贞观二十年二月至九月条,第6234-6241页。
    [1](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6页。
    [2](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4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64-266页。
    [2](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8,贞观二十年二月至十二月条,第6245-6251页。
    [1](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8、199,贞观二十二年条,第6252-6261页。
    [2](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69《薛万彻传》,第2518-2519页。
    [3](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6页。
    [4]“湍”应为“端”之误。
    [5]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团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67页。
    [6](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199,永徽六年条,第6287-6288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67页。
    [2](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200,显庆三年六月条,第6309页。
    [3](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5-6196页。
    [4]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67-268页。
    [5]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68页。
    [1](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200,显庆五年十一月条,第6322页。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68页。
    [1](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200,龙朔元年条,第6323-6326页。
    [2](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5页。
    [3]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69页。
    [4](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200,龙朔二年二月条,第6327页。
    [5]原注:新唐书云男福。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69页。
    [2](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201麟德二年至乾封元年条,第6344-6351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69-270页。
    [2](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201,乾封二年九月条,第6252-6253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70-271页。
    [1](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201,总章元年条,第6354-6357页。
    [1](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上《高丽传》,第5328页。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71页。
    [3](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201,总章二年四月条,第6359页。
    [1]原注:罗纪作安胜。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72页。
    [3](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7-6198页。
    [4](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3《高宗本纪》,第68页。
    [5](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201,咸亨元年四月条,第6363-6364页。
    [6](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202,咸亨二年至四年条,第6367、6370、6371页。
    [1]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72页。
    [2](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8页。
    [3](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8页。
    [4](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202,仪凤二年条,第6382-6383页。
    [1](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8页。
    [2]金富轼撰、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卷第22《高句丽本纪第十》,第272-273页。
    [3](后晋)刘昫撰:《旧唐书》卷199《高丽传》,第5328页。
    [4](宋)欧阳修等撰:《旧唐书》卷220《高丽传》,第6198页。
    [1]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113-114页。
    [2]马大正、李大龙、耿铁华、权赫秀:《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付百臣主编:《图文高句丽》,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53页。
    [1](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3,宋元丰五年(1082年)二月己巳条,四库全书本。
    [1](宋)曾巩撰:《元丰类槁》卷31,四库全书本。
    [2]笔者在《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曾经认为这一“高丽世次”是源出于王氏高丽,但经过仔细考察,此世次应该是曾巩根据史书考证而来。
    [1](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48,元兴元年条。
    [2](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49,永初元年条。
    [3](晋)陈寿撰:《三国志》卷30《高句丽传》。
    [4](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50,建光元年条。
    [1]参见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第116-117页。
    [1]此计算结果和刘子敏等先生的推论正好符合:“若依《海东古记》与《三国史记》的记载,太祖王九十四年(公元146年、汉本初元年、次大王元年)为100岁,遂成为76岁,二人相差24岁。又从前文记载看,宫7岁即位时其父再思已年老不能执政。若彼时再思的年龄以60岁算,遂成出生时再思已是77岁高龄,若说遂成是再思之子,可能性是不大的。”参见《<三国史记>校注》,“东北工程”结项报告。
    [2](宋)范晔撰:《后汉书》卷5《安帝纪》,第234-235页。
    [3](宋)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5页。
    [4](宋)范晔撰:《后汉书》卷85《东夷列传·高句丽》,第2815页。
    [1](宋)范晔撰:《后汉书》卷57《谢弼传》,第1858页。
    [2](晋)陈寿撰:《三国志》卷8《公孙度传》,第252页。
    [3]参见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47-150页。
    [4]参见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第118-119页。
    [5]杨通方:《高句丽不存在山上王延优其人——论朝鲜《三国史记。有关高句丽君王世袭问题》,《世界历史》1981年第3期。
    [6]朴真奭:《关于高句丽存在山上王与否的问题——与杨通方同志商榷》,《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
    [1](晋)陈寿撰:《三国志》卷30《东夷传·高句丽》,第845页。
    [2](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00《高句丽传》,第2214页。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54《高句丽传》,第803页。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6《元帝纪》,第152-153页。
    [3](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卷88,建兴元年四月条,第2799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54《高句丽传》,第803-804页。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54《高句丽传》,第804页。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标点本 1959年版;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62年版;
    [3]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65年版;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标点本 1959年版;
    [5]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4年版;
    [6]沈约:《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4年版;
    [7]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2年版;
    [8]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3年版;
    [9]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2年版;
    [10]魏收:《魏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4年版;
    [11].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2年版;
    [12]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1年版;
    [13]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3年版;
    [14]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5年版;
    [15]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4年版;
    [16]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5年版;
    [17]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5年版;
    [18]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6年版;
    [19]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4年版;
    [20]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7年版;
    [21]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4年版;
    [22]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5年版;
    [23]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6年版;
    [24]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4年版;
    [25]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1956年版;
    [26]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 1955年版;
    [27]杜佑:《通典》,中华书局标点本 1988年版;
    [28]王钦若:《册府元龟》,中华书局 1960年版;
    [29]董皓等:《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版;
    [30]王溥:《五代会要》,商务印书馆 1947年版;
    [31]吴任臣:《十六国春秋》,中华书局标点本 1983年版;
    [32]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文及全文检索系统,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99年版。
    [1]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3]马大正、杨保隆、李大龙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4]马大正、李大龙、耿铁华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2003年版;
    [5]曹德全:《高句丽史探微》,中华国际出版社 2001年版
    [6]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注:《三国史记》,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3年版;
    [7]金富轼著,刘子敏、苗威等校注:《<三国史记>校注》,“东北工程”结项报告;
    [8]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9]孙进己、王绵厚:《东北历史地理》第一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10]刘永智:《中朝关系史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年版
    [11]朴灿奎:《<三国志·高句丽传>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12]王健群:《好太王碑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
    [13]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简史》,韩国三省出版社 1999年版;
    [14]耿铁华:《好太王碑新考》,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15]魏存成:《高句丽考古》,吉林大学场出版社 1994年版;
    [16]杨春吉、耿铁华、倪军民:《高句丽史籍汇要》,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17]杨军:《高句丽民族与国家的形成和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8]姜维东等:《正史高句丽传校注》,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19]徐健顺:《<三国史记>的文学价值研究》,2003年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中国知网;
    [20]王艳峰:《<三国史记>语言文字特色研究—兼及朝鲜民族文字的产生》,山西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中国知网;
    [21]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五女山城—1991—1999、2003年桓仁五女山城调查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 2004年版;
    [22](韩)申滢植:《<三国史记>研究》,一潮阁1981年初版,1984年再版;
    [23](韩)周采赫:《三国史记高句丽传东明王篇翻译与注释》,《高句丽研究》1,高句丽研究会 1995年版;
    [24](韩)申东河:《<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分注的研究》,东大史学 1995年版;
    [25](韩)李丙焘:《译注<三国史记>》,乙酉文化社 1996年版;
    [26](韩)郑永福等:《译注<三国史记>》,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 1996年版。
    [1]刘永智:《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校评》,《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6期,第169-177页;
    [2]李大龙:《高句丽与东汉王朝战事杂考——以<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记载为中心》,《东北史地》2007年第1期,第18-23页;
    [3]李大龙:《<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史料价值辨析》,1.5万字,《东北史地》2008年第2期,第11-20页;
    [4]徐健顺:《论<三国史记>对原典的改造与儒家思想观念》,《东疆学刊》2005年第1期,第15-22页;
    [5]李春祥:《论<三国史记>的编撰方法、历史观及史学思想》,《中国边疆I史地研究》2005年第4期,第121-128页;
    [6]苗威:《从金富轼的高句丽观看高句丽政权的性质及其历史归属》,《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4期,第78-84页;
    [7](日)津田左右吉:《<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评论》,《满鲜地理历史研究报告》(9集)1923年3月;
    [8](日)三国谷宏:《<三国史记·高句丽纪>的原文评论》,《满鲜研究史》,1951年9月;
    [9]杨通方:《高句丽不存在山上王延优其人—论朝鲜<三国史记>有关高句丽君主世系问题》,《世界历史》1981年第3期,第50-54页;
    [10]杨保隆:《各史<高句丽传>的几个问题辨析》,《民族研究》1987年第1期,第93-100页;
    [11]朴真奭:《高句丽存在山上王与否的问题》,《世界历史》1988年第2期,第140-149页;
    [12]刘永祥:《朱蒙与东明——高句丽始祖问题探索》,《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第83-85页;
    [13]董万崙:《后汉书东沃沮传考证》,《世界历史》1989年第3期,第154-158页;
    [14]张昌熙:《东夷传中的古高句丽资料辨析:兼谈古高句丽的几个问题》,《延边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第27-30页;
    [15]金永德:《关于朝鲜族古籍整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延边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第99-103页;
    [16]李大龙:《试论王莽的民族政策》,《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第65-73页;
    [17]刘子敏:《高句丽新大王伯固考》,《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第84-87页;
    [18]杨春吉:《高句丽史中的几个问题》,《通化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4-11页;
    [19]黄甲元、赵宏伟:《高句丽长寿王高琏传略》,《通化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44-49页;
    [20]张甫白:《高句丽五部与统一的民族和国家》,《黑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第61-66页;
    [21]倪军民、李春祥、赵福季:《两唐书<高丽传>比较研究》,《通化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30-33页;
    [22]李春祥、黄甲元、杨秀祖:《高句丽东川王高位宫评传》,《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第42-47页;
    [23]李大龙:《从高句丽县到安东都护府——高句丽和历代王朝关系述论》,《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第74-85页;
    [24]赵宏伟、曾宪姝:《高句丽诸王血统考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第51-55页;
    [25]秦升阳、李乐莹:《高句丽王朝继统法刍议》,《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第63-66页;
    [26]崔永哲、苗威:《高句丽与孙吴的交往》,《东疆学刊》1999年第4期,第25-26页;
    [27]朴灿奎:《王莽朝高句丽记事的诸史料辨析——王莽朝高句丽记事与高句丽侯騊考》,《延边大学学报》2000年第3、4期,第96-100、90-94页;
    [28]李大龙.:《关于高句丽侯驺的几个问题》,《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5期,第119-124页;
    [29]耿铁华:《王莽征高句丽兵伐胡史料与高句丽王系问题——兼评<朱蒙之死新探>》,《北方文物》2005年第2期,第58-64页;
    [30]耿铁华:《高句丽神话解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0-15页;
    [31]刘炬、季天水:《“高句丽侯驺”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第158-189页;
    [32]郑春颖:《<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比较研究》,《北方文物》2008年第4期,第86-9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