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变思想还是进化史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全文一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摄全文,提出问题,并简要解析通变思想与进化史观的基本内涵,为下文具体追溯两种思想的传承或演变过程以及比较二者不同作铺垫。第二、三部分分别追溯通变思想与进化史观的传承或演变过程。第四部分则具体分析比较二者之不同。第五部分在比较二者的基础上,再论刘知幾的历史观,得出结论。
The full text has five parts altogether. Part one Always take a photograph of the full text, put forward the question, the basic intension of the theory and analyze the open thought of Vicissitudes Theory and the Advancement historiography, trace back to the passing on of two kinds of thoughts or development course in order to make the body of stationery and compare the two to do foreshadowing differently. Second, three parts are traced back to and turned openly into thought the passing on of the theory or development course with evolving separately. Part four The ones that made a concrete analysis of and compared the two are different. Part five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reiterate Liu Zhiji's conceptions of history, reaching a conclusion.
引文
[1]按:这里“小传统”并非影响小,而是相对于前面说的已经形成了一两千年的“大传统”而言,只有近百年的时间。实际上,在这百年里影响相当巨大。
    [1]白寿彝.中国通史卷一导论·题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
    [2]参考:金开诚.说通[J].北京大学学报,2008,(03);与张世英.相同与相通——兼论哲学的任务[M].北京大学学报,1995,(04)
    [3]参考:施丁.说通[J].史学史研究,1989,(02)与刘家和.论通史[J].史学史研究,2002,(04)
    [4]参考:徐兴海.司马迁与《周易》[J].人文杂志,1997,(04)
    [1]田辰山.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再阐释——一个关于和谐与通变的话题[J].济南大学学报,2003,(02)
    [2]吴怀琪.中国史学思想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368
    [3]许殿才.通变思想的理论特点[J].史学月刊,2004,(09)
    [4]梁启超.新史学[C].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九.北京:中华书局,2009:4
    [1]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
    [2]陈其泰.进化论传播与近代史学的产生[C].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庞天佑.进化论与中国近代史学的变革[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01);吕作用.越界取火——中国史学近代化过程中对西方史学的借鉴[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另外还有周询.1897年-1966年进化论在中国[J].世界博览,2008,(18);徐松巍.从古代变易史观向近代进化史观的转变——关于19世纪历史观念的考察[J].史学理论研究,1999,(02);高瑞泉.在进化论传播的背后——论进步观念在近代中国确立之条件与理路[J].理论月刊1998,(09)等。
    [3]按:关于进步与进化的区别与联系详细内容请参考:苏中立.天演、进化、进步的内涵及其关系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6(04)与杨海燕evolution含义探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03)等
    [1]约翰·伯瑞著.范祥涛译.进步的观念[M],上海:三联书店,2005:5
    [2]阿瑟·赫尔曼著.张爱平等译.文明衰落论——西方悲观主义的形成与演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3
    [1]刘知幾.史通·自叙[M].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90
    [2]张之象.史通序[C].姚松等译著.史通全译·附录·叙录题跋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467
    [3]按:关于刘知幾的研究情况可参考代继华.《史通》研究五十年[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01)
    [1]按:东汉郑玄在《易论》中指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事物存在着三种状态:1、简简单单地顺乎自然;2、时时刻刻地变化:3、保持一种恒常。如《诗经》所说“日就月将”或“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易简”,其位置、形状等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升西落,这是“不易”。
    [2]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7,300
    [3]张文智.周易集解导读[M].山东:齐鲁出版社,2005:393
    [1]冯友兰.论易经[C].蔡尚思.十家论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17
    [2]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88
    [3]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5,256,275,334-340
    [4]朱熹.周易本义[M].山东:齐鲁书社出版.2003:235
    [1]柳诒徵.讲国学宜先讲史学[J].广播周刊,1935,(25)
    [2]白寿彝.说“疏通知远”[J].史学史研究,1984,(02)
    [3]按: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魏晋时期的王弼与唐代孔颖达注疏的《周易正义》也认为“夫子作十翼”;宋代欧阳修在《易童子问》中认为“易传”之间有互相诋牾之处,并非孔子一人所作;清代姚际恒所著《易传通论》与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都认为“易传”并非出自孔子之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钱玄同、冯友兰、顾颉刚、高亨、郭沫若等著名学者皆认为“易传”非孔子所作,顾颉刚则将“易传”成书年代推断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只有金景芳坚持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时至今日,长沙马王堆发现的“帛书”中,已有不少证据间接证明“易传”的作者或相关作者大致是孔子,但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938,1935-1936
    [1]司马迁.报任安书[M].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4:2735
    [2]司马迁.史记[M]:3319
    [3]瞿林东.中国史学通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27
    [1]白寿彝.《史记》新论[C].史学遗产六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69
    [2]司马迁.史记[M]:2134,2491,2522,3200,3296
    [3]王夫之.读通鉴论.叙论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1114
    [1]郑樵.通志·总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7:志—
    [2]司马迁.史记[M]:3286,686
    [3]班固.汉书[M]:4271
    [1]刘知幾.史通[M]:408
    [2]瞿林东.中国史学通论[M]:29
    [3]郑樵著.夹潦遗稿[M].吴怀祺校编.郑樵文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33,37
    [1]何炳松.通史新义[M].湖南:岳簏出版社,2010:8
    [2]杜维运.中国史学史卷二[M].商务印书馆.2010:529-530,
    [3]杜佑.通典·食货典[M].中华书局.1988:1,1109,2015,,4979,239,
    [1]杜佑.通典·食货典[M]:1109,2015,,4979,239
    [2]按:《通志》实为纪传体史书,因其中记载典章制度的“二十略”价值更高,故与其他典制体史书并称于世。
    [3]按:“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唐杜佑撰《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
    [1]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389
    [2]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M].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1
    [3]转引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3
    [1]范文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76-77
    [z]按:近代以来通史著作或具有著通史倾向的很多,大略言之主要有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周谷城《中国通史》、钱穆《国史大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吕思勉《中国通史》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张舜徽《中华人民通史》以及台湾的罗香林《中国通史》、黄大受《中国通史》、陈致平《中华通史》、张其昀《中华五千年史》等等。
    [1]约翰·伯瑞著.范祥涛译.进步的观念[M]:2-3,47,81
    [z]关于罗伯特·尼斯贝特与S.波拉德的论述,转引自姚军毅.论进步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8-49
    [1]约翰·伯瑞著.进步的观念[M]:5,10,11,15-17
    [2]公元前4—65年,又被称为“哲学家塞捏卡”以区别于修辞学家“老塞捏卡”。古罗马哲学家,晚期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
    [1]王晴佳.历史进化思想在西方的形成和演变[J].史学史研究.1986,(02)
    [2]Jean·Bodin,公元1530—1596年,法国政治哲学家、法学家,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代表作《轻松理解历史的方法》
    [3]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188
    [4]约翰·伯瑞著.进步的观念[M]:31
    [1]转引自[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著.刘北成,赵国新译.西方现代思想史[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45
    [2] Bernard le Bovier de Fontenelle,1657-1757年,法国哲学家,著述涉及数学史、数学哲学以及科学哲学。其最著名的著作是《关于多重世界的对话》,他于1691年被选入法兰西科学院,1697年起为法兰西皇家科学院常任院长,1699年著成《论数学知识的有用性》。
    [3]约翰·伯瑞著.进步的观念[M]:48,79
    [4]按:这些人都是西方当时学界名流:塔索尼,1565-1653年,意大利诗人,高级教士,代表作《水桶之争》;布瓦罗贝尔,1592-1622年,法国诗人,最早提出法国科学院计划,也是早期的成员之一,写过喜剧出过诗歌集;查尔斯·佩罗,1628-1703年,法国作家,代表作《鹅妈妈故事集》;乔治·海克维尔,1578-1649年,英国神学家、作家。
    [1]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3
    [2]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12
    [1]约翰·伯瑞著.进步的观念[M]:179
    [2]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M]:339
    [3]按:在康德之前,西方有两种普遍史类型:其一,古代罗马,波里比阿第一次提出“普遍史”概念,他叙述的是罗马与地中海其他民族的关系,是罗马霸权和地中海范围内的罗马世界的形成历史。这是经验的历史的陈述。其二,奥古斯丁创立的。在《上帝之城》中,他把所知道的整个人类的历史纳入“上帝之城”和“魔鬼之城”两个对立观念中,按照上帝的安排,尘世的国度不过是为天国做好准备而已。这是基督教神学所建立的普遍史,因为它不是把人类的历史看作各个地区史、民族史或国别史的总和,而是看成有着同一起源和向着同一目标的统一体。(参考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M]:340)
    [4]汤普森著.谢德峰译.历史著作史[M]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22
    [5]何平.西方历史编撰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28
    [1]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M]:335
    [1]参考罗兰·斯特龙伯格著.刘北成等译.西方现代思想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84-287
    [2]约翰·伯瑞著.进步的观念[M]:178-198
    [1]约翰·伯瑞著.进步的观念[M]:199,201
    [2] Robert chambers (1802-1871),苏格兰百科全书编撰家、以博学著称,曾出版过《钱伯斯百科全书》。
    [1]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44,456,456
    [2]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4,127
    [1]曾凡跃.中西历史观差异之管见[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1)
    [2]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79
    [3]转引自杜维云.中国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0;原文出自:Cicero, De Oratroe, Ⅱ62 (M. Antonius Orator) (tran. E. W. Sutton)
    [4]转引自杜维云.中国史学史[M]:500;原文出自:J. H. Plumb, The Death of the Past,1969,12
    [1]朱维铮.壶里春秋[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70
    [2]刘勰.文心雕龙[M]卷十六.史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71
    [3]孔子.论语·八侑[M].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26
    [4]班固.汉书[M]:2738
    [1]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P.450
    [2]刘家和.论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02)
    [1]司马迁.史记[M]:393-394,2229
    [2]郑樵.通志[M]:志三
    [3]曾巩.南齐书序[M]曾巩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188
    [1]姚永朴.史学研究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17
    [2]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3
    [3]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
    [1]刘泽华等.南开大学历史系讨论刘知幾的史学[N].天津日报,1961-6-10
    [2]傅振伦.刘知幾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0:102
    [3]侯外庐.论刘知幾的学术思想.[C].吴泽.中国史学史论集(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2
    [1]白寿彝.刘知幾的史学[C].吴泽.中国史学史论集(二):86-95
    [2]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简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220-221
    [3]杨翼骧.刘知幾与史通[C].吴泽.中国史学史论集(二):154
    [4]卢南乔.刘知幾的史学思想和他对于传统正统史学的斗争[C].吴泽.中国史学史论集(二):162-163
    [5]聂中庆.略论刘知幾的历史观[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报.1997,(03)
    [6]赵俊.《史通》的理论体系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172-175
    [7]白寿彝.说六通[J].史学史研究.1983,(04)
    [1]曾凡英.史家龟鉴——《史通》与传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68,186
    [2]李宗侗.中国史学史[M].台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藏宝斋,1949;汤勤福.中国史学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吴怀琪.中国史学思想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184-186
    [4]许凌云.刘知幾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1994:171-176
    [5]杨绪敏.刘知幾的史学变革思想及其局限性[J].江海学刊,2000,(04)
    [6]陈立柱.刘知幾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1][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Z](卷八十八.史部四十四·史评类).中华书局,1960:751上
    [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第4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11-312
    [1]按:‘楚国龚遂、渔阳赵壹’,二人分别为西汉和东汉人,本传见《汉书》与《后汉书》
    1、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朱熹.周易本义[M].山东:齐鲁书社出版,2003
    3、蔡尚思.十家论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朱熹.论语集注[M].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8、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9、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1、刘知幾著.浦起龙注.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2、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3、姚松等译著.史通全译[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14、刘知幾撰,浦起龙通释,吕思勉评.史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5、司马光.资治通鉴[M].湖南:岳麓书社,1990
    16、郑樵.通志:总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7、吴怀祺校编.郑樵文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18、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9、王夫之.读通鉴论:叙论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0、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1、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Z].北京:中华书局,1960
    22、梁启超.新史学[C].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九.北京:中华书局,2009
    23、何炳松.通史新义[M].湖南:岳麓出版社,2010
    24、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5、范文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26、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7、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及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8、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卷3[M].中国通史略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9、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卷4[M].俱分进化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0、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31、李大钊.史学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2、胡朴安.周易古史观[M].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33、赵吕甫.史通新校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4、程千帆.史通笺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5、张振佩.史通笺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36、张舜徽.史学三书评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7、许冠三.刘知幾的实录史学[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3
    38、许凌云.刘知幾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1994
    39、傅振伦.刘知幾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0、赵俊.《史通》的理论体系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41、曾凡英.史家龟鉴——《史通》与传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42、林时民.刘知幾史通之研究[M].台湾: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4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
    44、夏曾佑.中国古代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5、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全5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6、白寿彝.中国通史:卷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7、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M].北京出版社,2004
    48、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全六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9、白寿彝.史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
    50、庞卓恒.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1、庞卓恒.比较史学[M].中国文化书院,1987
    52、吴泽.中国史学史论集:全二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3、周谷城.中国通史:导论[M].上海:上海书店,1939
    54、吴怀琪.中国史学思想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55、吴怀祺主编.中国史学思想通史:全九卷[M].合肥:黄山书社,2002—2005
    56、瞿林东.中国史学通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57、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要[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58、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9、瞿林东.唐代史学论稿[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0、蒋大椿.唯物史观与史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61、蒋大椿.陈启能.史学理论大辞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62、余英时.史学与传统[M].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
    63、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4、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65、朱维铮.壶里春秋[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66、杜维运.中国史学史:三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7、谢保诚.中国史学史:三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8、何根海.汪高鑫.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69、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70、姚军毅.论进步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1、曾乐山.中西哲学的融合——中国近代进化论的传播[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72、郝翔.进化论与中国近代社会观念的变革[M].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2000
    73、郝永平.进步观念的当代构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7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三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75、王中江.进化主义在中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6、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77、范达人.当代比较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78、项观奇.历史比较研究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79、汪荣祖.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M].北京:中华书局,2003
    80、何平.西方历史编撰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1、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2、陈启能主编.八十年代的西方历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83、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84、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5、何兆武.历史与历史学[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86、张文杰,何兆武.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卷七[M]历史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87、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88、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89、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0、张广智.西方史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91、郭小凌编.西方史学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92、“史学理论”编辑部编.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93、约翰·伯瑞著.范祥涛译.进步的观念[M],上海:三联书店,2005
    94、阿瑟·赫尔曼著.张爱平等译.文明衰落论——西方悲观主义的形成与演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6、[英]达尔文著,周建人等译.物种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97、[英]赫伯特·斯宾塞著,张雄武译.社会静力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8、[美]詹姆斯·鲁滨逊著,齐思和等译.新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99、[英]G.P.古奇著,耿淡如译.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00、[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杨东莼等泽.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01、[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02、[英]汤因比著,曹末风译.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103、[美]J.W.汤普森,谢德风译.历史著作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04、[意]克罗齐著,田时刚译.历史学的理论与历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05、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6、奥古斯丁.上帝之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08、[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9、[英]E.H.卡尔著,陈恒译.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10、[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著,刘北成等译.西方现代思想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11、[法]乔治·索雷尔著,吕文江译.进步的幻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2、[美]E·R·塞维斯著,黄宝玮等译.文化进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113、[法]昂利·柏格森著,肖聿译.创造进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14、[法]孔多塞著.何兆武,何冰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15、[英]卡尔·波普尔,纪苏立译.科学知识进化论[M].上海:三联书店,1987
    116、[英]卡尔.波谱尔著,陆衡等译.历史主义贫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7、[英]罗素著,何兆武译.论历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8、[美]房龙著,刁一恒等译.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19、[意]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20、[德]雅斯贝斯著,魏楚雄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21、[美]欧文·佩基著,蔡昌雄译.进步的演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123、[德]狄尔泰著,艾彦等译.历史中的意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124、[美]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元史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25、[英]彼得·狄更斯著,涂骏译.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进化思想和社会理论联系起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26、[英]乔治·P·著,耿淡如译.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27、[苏]加尔金著,董进泉译.欧美近现代史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128、[法]丁·勒高夫等主编,姚蒙译.新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29、[英]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30、[美]伊格尔斯著,陈海宏等译.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当代史学研究和理论[M].北京:华厦出版社,1989
    131、[波]托波尔斯基著,张家哲.王寅等译.历史学方法论[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
    132、[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33、[英]彼得·沃森著,朱进东等译.20世纪思想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34、[美]哥特鲁·德希著梅尔法布著,余伟译.新旧历史学[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135、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说集(1949—1960)[Z].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柳诒徵.讲国学宜先讲史学[J].广播周刊,1935,(25)
    2、金开诚.说通[J].北京大学学报,2008,(03)
    3、张世英.相同与相通——兼论哲学的任务[M].北京大学学报,1995,(04)
    4、施丁.说通[J].史学史研究,1989,(02)
    5、刘家和.论通史[J].史学史研究,2002,(04)
    6、刘家和.论司马迁史学思想中的变与常[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02)
    7、田辰山.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再阐释——一个关于和谐与通变的话题[J].济南大学学报,2003,(02)
    8、许殿才.通变思想的理论特点[J],史学月刊,2004,(09)
    9、王晴佳.历史进化思想在西方的形成和演变[J].史学史研究,1986,(02)
    10、刘超、陈立柱.史学比较研究如何可能[J].史学理论研究,2007,(01)
    11、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概论[J].北大讲座:第1辑,2002.(01)
    12、白寿彝.说“疏通知远”[J].史学史研究,1984,(02)
    13、白寿彝.说六通[J].史学史研究.1983,(04)
    14、杨绪敏.刘知幾的史学变革思想及其局限性[J].江海学刊,2000,(04)
    15、陈立柱.刘知幾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16、刘泽华等.南开大学历史系讨论刘知幾的史学[N].天津日报,1961-6-10
    17、曾凡跃.中西历史观差异之管见[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1)
    18、代继华.《史通》研究五十年[J].中国史学史研究动态,2000,(01)
    19、卢山红.关于《史通》之“通”的再探讨[J],汕头大学学报,1988,(04)
    20、徐兴海.司马迁与《周易》[J].人文杂志,1997,(04)
    21、杜维运.中国史学与西方史学之分歧[J]学术月刊,2008,(01)
    22、晁福林.说“变则通”——试谈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构建与创新[J],史学集刊,2008,(01)
    23、施炎平.周易史观与中国古代历史哲学[J].周易研究,1992,(01)
    24、吴怀琪.白寿彝先生关于发展史学的论述[J].史学史研究,2009,(01)
    25、吴怀琪.易学与古代历史思维[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01)
    26、吴怀祺.司马迁的易学与史学[C].国际易学研究:第四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7、吴怀祺.汉易与汉书[J].齐鲁学刊.2001,(03)
    28、江湄.历史“通变”思想的深入与嬗变[J].学习与探索,2007,(04)
    29、郭淑新.论司马迁的“通变”思想[N].光明日报,2001-06-12
    30、汪高鑫.司马迁历史变易思想探析[J].皖西学院报,2001,(08)
    31、王慧、马宝记.“通变”理论与<史记>艺术结构[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0,(12)
    32、贾鹤鹏.柯林伍德进步思想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3,(02)
    33、郑万耕.《史记》与《周易》[J].史学史研究.2004,(04)
    34、郑万耕.《汉书》与《周易》[J].史学史研究.2006,(02)
    35、邝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J].孔子研究,1988,(03)
    36、徐松巍.从古代变易史观向近代进化史观的转变——关于19世纪历史观念的考察[J].史学理论研究,1999,(02)
    37、马庆玲.近代历史观的嬗变——从变易史观到进化史观[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05)
    38、吴乃华.试析康有为的变易思想[J].学术研究,1996,(08)
    39、王旭东.郑樵史学思想探析[J].史学理论研究,2002,(02)
    40、苏中立.天演、进化、进步的内涵及其关系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6,(04)
    41、郝永平.论社会进步观念的构建[J].东岳论丛,1996,(06)及其系列关于社会进步的文章
    42、张井梅.16、17世纪历史进步观与西方史学[J].历史教学问题,2008,(02)
    43、何平.作为历史研究本体论范畴的历史进步观及其内涵[J].史学集刊,2001,(04)
    44、何平.历史进步观与18、19世纪西方史学[J],学术研究,2002,(01)
    45、祝宏俊.古代希腊进步史观的产生[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02)
    46、刘怀玉.乌托邦、末世论与西方历史进步哲学观念批判[J].史学月刊,1999,(05)
    47、[美[G.G.伊格尔斯撰.张文涛译.重新审视历史进步观念[J].山东社会科学,2009,(02)
    48、高瑞泉.在进化论传播的背后——论进步观念在近代中国确立之条件与理路[J].理论月刊1998,(09)
    49、高瑞泉.论“进步”及其历史——对现代性核心观念的反省[J].哲学研究,1998,(06)
    50、杨海燕evolution含义探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03)
    51、周询.1897年-1966年进化论在中国[J].世界博览,2008,(18)
    52、周询.1952-1956“创造性达尔文主义在中国普及的考察[J].古今农业,2008,(03)
    53、吕作用.越界取火——中国史学近代化过程中对西方史学的借鉴[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54、李振宏.20世纪中国史学的方法论研究[J].史学月刊,2002,(11)
    55、雷戈.史观考——试论中国古代“历史观的空白” [J].学术月刊,2001,(05)
    56、张广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J].北方论丛,2008,(02)
    57、杨晖.中国传统“变易”观念的萌芽与确立[J].青海社会科学,2006,(05)
    58、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98,(04)
    59、陈其泰.白寿彝先生与中国历史编纂学[J].史学史研究,2009,(01)
    60、蒋寅.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兼论王国维对“意境”的曲解[J].北京大学学报,2007,(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