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现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团流派研究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点,多年来研究者切实分析,小心求证,孜孜不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研究中始终存在着把社团流派条块状的归类和只注重静态描述的简单化倾向,这种简单化的倾向不仅不能客观反映出当时文学形态的多样性,更难以承担描述文学群体文化生态丰富性的重任,限制了社团流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本文提出“作家群落现象”的概念,认为无论是社团还是流派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文学目的相近而聚合起来的作家群体,而且群体人员始终处于一种变化之中,形成了一个个变动的作家群落。作家群落现象是一个活跃着复杂的人事交往、反映着多种心理和行为倾向的丰富的知识文化谱系。“作家群落现象”这个概念的提出不仅能有效避免社团流派归属的纷争,而且更多关注作家群体的文学形态,对于揭示作家群落内部的复杂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五个方面对1928—1937年期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现象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分析1928—1937年现代作家群落生成的文化语境,从结社的传统、社会时代政治和现代出版业因素等方面探究此阶段作家群落的生成背景,并概括这个阶段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现象的特点。第二部分论述1928—1937年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群落的存在方式。这个阶段群落主要有星散与重构、分化与转型、冲突与对峙等多种存在方式。第三部分论述1928—1937年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群落的运作方法。这个阶段群落主要有三种运作方法:一是文学群落树立权威和领袖,群落其他成员追随并围绕在其身旁;二是文学群落依靠编辑和刊物来营造公共空间,凝聚成员;三是每个文学群落伐异求同,往往通过书评的写作或者作品选辑、文艺评奖等方式来凝心聚力,维护一个群落的整体面貌。第四部分论述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的文化心态。此阶段文学群落心态丰富多样,每一种群体都有着自身独特鲜明的文化心态,个性鲜明,清晰可辨。同时,群落的文化心态又非常复杂,群体心态充满了尴尬与矛盾。此外群落的文化心态还呈现出动态发展的态势,群体心态不断进行着调整与转变。第五部分论述1928—1937年中国现代作家群落的文学实践形态,探讨群落现象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正是文学群落背景的支撑,才使得各种文艺理论逐步走向成熟,文学创作也带来了多样的视阂。可以说正是在作家群落现象的背景下30年代文学创作才真正走向了多元和繁荣。
     本文打破了过去或偏重文学艺术或偏重政治思想的单向度研究,更关注的是文学群落的变化,注重群落的动态描述,从创作的主体角度直接描述文学群体,把群体的理念、创作心态和创作实践相结合,考察群体的聚散。采用群落现象研究的方法,不仅摒弃了以往用既定的标准研究社团流派的简单化的做法,更贴近1928—1937年期间文学发展复杂历史进程的具体实际,而且有利于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对这个阶段文学群落生态作出客观的描述,探讨了群落现象对于这个阶段文学理论与创作带来的深远影响。同时本文也为中国现代社团流派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和尝试。
It is always the focus to research the community school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For many years, researchers analyze, prove and crosscheck facts assiduously, drawing substantial results, but there is a simplification that just classifies the community schools into frame class and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static description. This simplified incline can't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the literary form objectively. What's more, it is difficult to afford the important mission that describes the cultural ecology's richness of the literary group, limiting the community schools' further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the concept,"writer community phenomenon". It says that whether community or schools, there is one thing in common:both of them are writer groups based on literature's special purpose, and the members are always in a constant adjustment, forming the fluctuant writer communities. The "writer community phenomenon" is a colorful cultural pedigree which invigorates the complicated personnel association, and reflects tendency of psychology and the behavior. To raise this concept can not only avoid the disputes relating to community schools'ownership effectively, 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literary form. There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veal the internal complex relationship of the writer community.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o discuss the phenomenon of Chinese modern writer community in1928-1937. The first part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its generation in this period. It probes into the produce background of the writer community from some aspects, such as tradition of forming leagues, social political affairs, and modern publishing industry, etc. Also it generalizes the characters of the community at this given time. The second part states the community's way of existence.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many forms to exist:star-studded form and reconstruc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nflict and confrontation, etc. The third part of the paper explains types of operation for the writer community. Three ways are presented:1.Set up authority and leaders, and then community member follow and encircle them.2. Establish public space depending on the editor and journals to agglomerate the members.3. 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arguing with the differences, and hold together to maintain the community's feature by writing comments, publishing florilegium, deciding on awards and other ways. The forth part gives a brief view on the cultural mentality in the community. In this stage, the cultural mentality is various, and each community has its own unique cultural mentality, distinctly and clearl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very complex, full of embarrassing and contradiction. In addition, the community's cultural mentality also presents a trend of dynamic development, and the group mentality is in an adjusting and changing state. The last part is dealing with the forms of literary practice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modern writer community phenomenon and cultural creation. It is the support of cultural community's background that matures some kinds of literary theory gradually, and the literary creation becomes pantoscopic as well. It is on this background that literary creation heads for multivariate and prosperity in1930's.
     The paper tops the past one-way researches that overweighted literary or political thought. It attaches the change of the literary community, lays emphasis on the dynamic description, and describes literary group directly from the subject's view. At the same time, it combines the ideas of the community, the creative mentality, and the creation to study the community's change. The method, community phenomenon research, is close to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complex development process during1928-1937, dropping the simplified way that studies the community schools with established standards. It is propitious to describe the literature community's ecological characters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 as well, discussing the further influence which community phenomenon brings to the literary theory and creation. The paper also provides a useful trial.
引文
①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本)
    ①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影印本)。
    ②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7—-299页。
    ③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序》,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①沈从文:《从现实学习》,《大公报》,1946年11月10日。
    ①陈思和:《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总序》,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4页。
    ①陈玉兰:《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文学生态学途径》,《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①王雪伟:《文学运作模式概论》,《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
    ①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1页。
    ②施蛰存:《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页。
    ①《文化团体组织大纲》,《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649页。
    ①李欧梵:《30年代文学,1927——1937年》,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6页。
    ②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论纲》,《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夏之卷(总第12期)。
    ①方九叙:《西湖八社诗帖序》,转引乔志强:《中国近代绘画社团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②杜登春:《社事始末》,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页。
    ③何宗美:《明代文人结社综论》,《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
    ④沈从文:《19310629致王际真》,《沈从文全集》第18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⑤徐志摩:《剧刊始业》,《晨报副刊》1926年6月14日。
    ①徐志摩:《欧游漫录·给新月》,《晨报·诗镌》,1925年4月2口。
    ②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74页。
    ③沈从文:《谈朗诵诗》,《沈从文全集》第十七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47负。
    ④李蕾:《京派作家的聚合形态考察——以沙龙为论述中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0页。
    ①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55页。
    ②余晓明:《互渗与回环: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文学与政治关系》,《求索》2005年第11期。
    ③参见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陆咏梅:《亚政治文化性:三十年代文学群体的普遍特征》,《浙江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①宋原放主编,陈江辑注:《中国出版史料》,第一卷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宋原放主编,陈江辑注:《中国出版史料》,第一卷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③杨邨人:《太阳社与蒋光慈》,《现代》1933年8月,第3卷第4期。
    ④曹清华:《“左联”成立与左翼身份建构——一个历史事件的解剖》,《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⑤李欧梵:《30年代文学,19271937年》,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2页。
    ①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1928年3月10日,刨刊号。
    ②茅盾:《徐志摩论》,《现代》1933年2月1日,第2卷第4期。
    ③罗隆基:《专家政治》《新月》1929年4月10日,第2卷第2期。
    ④罗隆基:《论人权》《新月》1929年7月10日,第2卷第5期。
    ①罗隆基:《胡适来往书信集》(中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4页。
    ②茅盾:《所谓“杂志年”》,《文学》1934年8月,第3卷第2号。
    ③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①李春雨:《论现代出版与现代作家群体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6期。
    ①杨之华:《文坛史料》,中华日报社1943年,第393页。
    ②丁玲:《关于左联的片段回忆》,《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
    ③沈从文:《(记丁玲)集序》,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40年5月版,第152页。
    ①沈从文:《<记丁玲)集序》,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40年5月版,第167页。
    ②杨洪承:《文学社群文化形态学》,安徽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①庄森:《(新青年)团体的社团性质》,《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②《文学研究会简章》,贾植芳编:《文学研究会资料》,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①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①沈卫威:《回眸“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命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①吴必:《吴必日记》(第3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0负。
    ②吴必:《吴必日记》(第3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8负。
    ①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页。
    ②鲁迅.《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③鲁迅.《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④赵林:《多元语境制约下的<语丝)周刊》,《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①杨剑龙:《论语派小品文创作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②施建伟:《语丝派的分化和论语派的歧路》,《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页。
    ①五知:《瑶斋漫笔·新旧八仙考》,《逸经》,1937年4月20日,第28期。
    ②杨之华:《论语社》,《文坛史料》,上海中华日报出版社1944年版,第399页。
    ③章克标:《<论语>半月刊》,《文学界》2009年第12期。
    ④林语堂:《与陶亢德书》,《论语》1933年11月,第28期。
    ①徐志摩:《(剧刊>终期》,《晨报·剧刊》,1926年9月23日。
    ①刘群:《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第283页。
    ②梁实秋:《敬告读者》,《新月》1929年9月,第2卷第6、7号合刊。
    ①梁实秋:《忆新月》,《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16页。
    ②罗隆基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8—69页
    ③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④徐志摩:《致李祁1929年7月21日》,虞坤林编:《志摩的信》,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5页
    ⑤徐志摩:《致刘海栗1931年2月9日》,虞坤林编:《志摩的信》,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①郭沫若:《跨着东海》(摘录),《创造社资料》(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82页。
    ②吴腾凰:《蒋光慈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7—99页。
    ③王儒年:《“左联”知识分了聚合的社会学分析》,《长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①夏衍:《“左联”成立前后》,《左联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②陈瘦竹编:《父于新盟员加入的补充决议》,《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第183页。
    ③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④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①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参加左联前前后后的情形》,《艾芜研究专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
    ②朱晓进:《“新月派”的文学策略——中国三十年代文学群体的“亚政治文化”特征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
    ①师陀:《“京派”与“海派”》,《大公报·文艺副刊》,1934年2月10日。
    ②杨洪承:《京派的生存选择与文化的时空置换——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流派文化形态研究之一》,《淄博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③杨洪承:《京派的生存选择与文化的时空置换——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流派文化形态研究之一》,《淄博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④李生演:《“京派”作家群体的历史成因》,《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⑤郭洙若:《海外归鸿》,《创造》1922年3月15日,第1卷第1期。
    ①鲁迅:《致章延谦信》,《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①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二心集》,《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200页。
    ①叶公超:《关于新月》,转引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65页。
    ②冯雪峰: 《回忆鲁迅·鲁迅先生对左联的态度》,转引自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增订本)(3),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
    ①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1页。
    ①转引胡适:《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8页(胡适转抄给周作人)。
    ②茅盾:《小品文与气运》,《小品文与漫画》,生活书店1935年版,第1页。
    ③伯韩:《由雅人小品到俗人小品》,《小品文与漫画》,生活书店1935年版,第6页。
    ④熊昌翼:《走入了魔道的小品文》,《小品文与漫画》,生活书店1935年版,第113页。
    ⑤许杰:《小品文的社会的风格》,《小品文与漫画》,生活书店1935年版,第120页。
    ①林语堂:《做文与做人》,《林语堂文集·人生殊不易》,群言出版社2011年版,第238—240页。
    ②林语堂;《我不敢游杭》,《林语堂文集·人生殊不易》,群言出版社2011年版,第266负。
    ①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冯雪峰:《冯雪峰谈“左联”》,《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1期。
    ②阳翰笙:《中国左联成立的经过》,《左联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49页。
    ①姜德明:《鲁迅与肖红》,《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4期。
    ②具体可参见王艾村:《柔石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版。
    ③周文:《鲁迅先生和“左联”》,《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8期。
    ④周燕芬:《宗派之争与社团的萌生——左联到七月社流变考》,《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7期。
    ①梁实秋:《怀念胡适先生》《梁实秋文集》(第3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431、436页。
    ②胡适:《追悼志摩》,《新月》1932年3月,第4卷第1期。
    ③杨振声:《徐志摩最后的一别》,《独立评论》1932年6月12日,第4号。
    ④梁实秋:《再谈徐志摩》,《梁实秋文集》(第3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494—495页。
    ①叶公超:《志摩的风趣》,《大公报·文学副刊》1931年11月30日。
    ②叶公超:《我与学文》,《新月怀旧——叶公超文艺杂谈》,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60页。
    ③艾芜:《记我的一段文艺生活》,《文哨》,1945年10,月第1卷第3期。
    ①茅盾:《“法律外的航线”》,《文学月报》1932年12月,第1卷5、6期合刊。
    ②沙汀:《感谢》,《文哨》1945年10月,第1卷第3期。
    ③茅盾:《茅盾致施蛰存民国二十二年八月十四日》,孔令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50页。
    ④吴组缃:《评茅盾<子夜>》,《文艺月刊》,1933年6月创刊号。
    ⑤朱光潜:《论小品文》,《朱光潜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26页。
    ⑥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3页。
    ①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143页。
    ②翟瑞青:《现代作家和编辑职业的互动关系研究》,《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③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④施蛰存:《创刊宣言》,《现代》1932年5月,第1卷第1期。
    ①林语堂:《我们的态度》,《论语》1932年10月,第3期。
    ②林语堂:《论幽默(下)》,《论语》1934年2月,第35期。
    ③林语堂,《<人间世>发刊词》,《人间世》1934年4月5日,第1期。
    ④梁实秋:《敬告读者》,《新月》1929年9月,第2卷第6—7号合刊。
    ⑤张如法:《编辑与文学》,《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11期。
    ①丁玲:《我与雪峰的交往》,《丁玲全集》第6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70页。
    ②这套运作过程详见黄蓉:《试论左联对<北斗>主编丁玲的宣传策略》,《湘潭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③茅盾:《多事而活跃的岁月——回忆录[十六]》,《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3期。
    ①郭沫若:《1924年7月2日致<时事新报·文学>编者》,《郭沫若书信集》(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7页。
    ②沈从文:《焕乎先生》,《沈从文全集》(第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③吴世勇:《沈从文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①罗隆基:《罗隆基致徐志摩310520》,《志摩的信》,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②陈学勇:《作为小说家的林徽因》,《林徽因寻真——林徽因生平创作丛考》,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56页。
    ①鲁迅:《340106致林语堂》,《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②施蛰存:《浮生杂咏·六十三》,《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页。
    ③颜湘茹:《(现代)传媒形象的变迁——(现代)“编辑座谈”等栏目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④朱光潜:《论小品文》,《主光潜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26贝。
    ①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②吴世勇:《沈从文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③郭沫若:《编辑余谈》,《刨造》(季刊)1922年9月,第1卷第2期。
    ④郭沫若:《海外归鸿》,《创造》(季刊)1922年3月,第1卷第1期。
    ①鲁迅:《331124致萧三》,《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3页。
    ②参见黄德志:《论20世纪30年代京派与海派作家的话语立场》,《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
    ③谷非(胡风):《粉饰,歪曲,铁一般的事实——用(现代)第一卷的创作做例子,评第三种人论争中的中心问题之一》,《文学月半》1932年12月,第5、6期合刊。
    ④施蛰存:《社中日记》,《现代》1932年12月,第2卷第1期。
    ⑤施蛰存:《社中日记》,《现代》1933年3月,第2卷第5期。
    ①戴望舒:《关于文艺界的反法西斯谛运动》,《现代》1933年6月,第3卷第2期。
    ②穆时英:《公墓·自序》,《穆时英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613页。
    ③胡秋原:《胡秋原致施蛰存、杜衡信民国二十三年三月六日》,孔令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88页。
    ④洛:《第三种人的近况》,《文艺新闻》(周刊)1939年11月26日,第五号。
    ⑤KS(章克标):《要做一篇鲁迅论的话》,《金屋月刊》1929年2月1日,第1卷第2期。
    ①邵洵美:《文人无行》,《十日谈》1938年8月20日,第2期。
    ②鲁迅:《各种捐班》,《申报自由谈》1933年8月26日。
    ③鲁迅:《登龙术拾遗》,《申报自由谈》1933年9月1日。
    ④邵洵美:《自己笔记》,《人言》1934年5月5日,第1卷第12期。
    ⑤邵洵美:《劝鲁迅先生》,《人言》1935年6月22日,第2卷第15期。
    ①鲁迅:《340518致陶九德》,《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②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二心集》,《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201页。
    ③鲁迅:《我们需要批评家·二心集》,《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④鲁迅:《鲁迅致申彦俊的一封佚信》,《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3期。
    ①丹仁(冯雪峰):《关十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北斗》1932年1月,第2卷第1期。
    ②钱杏邨:《一九三一年文坛之回顾》,《北斗》1932年1月,第2卷第1期。
    ③茅盾:《女作家丁玲》,《文艺月报》1933年7月,第1卷第2期。
    ④鲁迅:《鲁迅致申彦俊的一封佚信》,《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3期。
    ⑤《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丁潘被捕反对国民党白色恐怖宣言》,《中国论坛》1933年6月19日,第2卷第7期。
    ⑥艾芜:《记我的一段文艺生活》,《文哨》1945年10月,第1卷第3期。
    ①茅盾:《<清华周刊)文艺创作专号》,《文学》1934年1月,第2卷第1号。
    ②茅盾:《(文学季刊)创刊号》,《文学》1934年2月,第2卷第2号。
    ③茅盾:《(文学季刊>第二期内的创作》,《文学》1934年7月,第3卷第1号。
    ④吴组缃:《评茅盾<子夜)》,《文艺月刊》1933年6月,创刊号
    ⑤吴组缃:《关于<霜叶红似二月花)》,《时与潮文艺》1944年6月15日,第3卷第4期。
    ⑥吴组缃:《介绍短篇小说四篇》,《国文月刊》1941年第11期。
    ①施蛰存:《施蛰存致戴望舒民国二十二年二月十七日》,孔令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77—78页。
    ②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灯下集》,北京开明出版社1994年版,第82页。
    ③施蛰存:《编辑座谈》,《现代》1932年7月,第1卷第3期。
    ①李健吾:《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女士作》,《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66—67页。
    ②李健吾:《边城——沈从文先生作》,《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54—56页。
    ③李健吾:《篱下集——萧乾先生作》,《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84—85页。
    ④李健吾:画梦录——何其芳先生作》,《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55页。
    ⑤高恒文:《<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派”发展史上的意义》,《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2期。
    ⑥常风:《朱自清(欧游杂记)》,《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页。
    ⑦常风:《萧屹(书评研究>》,《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3页。
    ①常风:《老舍(樱海集)》,《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②鲁迅:《活的中国附录·鲁迅对斯诺的谈话》,《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
    ③常风:《周文(烟苗季)》,《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4页。
    ④常风:《杜衡(漩涡里外>》,《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8页。
    ⑤常风:《阿英(春风秋雨)》,《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页。
    ⑥常风:《茅盾(泡沫)》,《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153页。
    ⑦常风:《左兵<天下太平>》,《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
    ⑧常风:《张天翼<反攻>》,《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①沈从文:《沫沫集·论冯文炳》,《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147页。
    ②沈从文:《沫沫集续编·从冰心到废名》,《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85页。
    ③李健吾:《边城——沈从文先生作》,《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55页。
    ④李健吾:《画梦录——何其芳先生作》,《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52页。⑤朱光潜:《<桥)》,《朱光潜全集》(第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版1987年版,第553页。
    ①赵日茂:《(忘情草)的作者李同愈》,《新文学史料》2010年第4期。
    ①胡其伟:《三十年代前后沈从文与程万孚程主涣兄弟书信钩沉》,《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1期。
    ①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937年2月20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51页。
    ②张耀杰:《从师生到情敌——曹禺与杨振声的故事》,《南方周末》2011年8月19日。
    ③吴福辉:《“大公报文艺奖金”有无流派性质》,《中国社会科学报》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网页。
    ④刘群:《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第239页。
    ①茅盾:《19340714致伊罗生》,《茅盾书信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94页。
    ②转引尼姆·威尔士:《<活的中国>附录一——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1期。
    ①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1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②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贝。
    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会的决议》,《前哨》(《文学导报》)1931年11月15日,第1卷第8期。
    ②杨迁如:《左翼作家在上海艺大》,《左联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83页。
    ③力竹:《记左联第一次全体大会》,《巴尔底山》1930年5月,第1卷第4号。
    ④茅盾:《关于“左联”》,《左联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⑤《无产阶级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62页。
    ⑥胡风:《胡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⑦《左翼作家联盟“五一”纪念宣言》,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3 1页。
    ①《无产阶级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63页。
    ②《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99页。
    ③《秘书处关于竞赛工作的一封信》,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199页。
    ④夏衍:《“左联”成立前后》,《左联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⑤《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拓荒者》1930年3月10日,第1卷第3期。
    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世界文化》,1930年9月10日,创刊号。
    ⑦《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执行委员会的决议》,《前哨》(《文学导报》)1931年11月15日,第1卷第8明。
    ⑧《关于左联目前具体工作的决议》,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版,第178页。
    ①《和剧联及社联竞赛工作的合同》,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第186页。
    ②《关于新盟员加入的补充决议》,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第183页。
    ③《开除周全平,叶灵凤,周毓英的通告》,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第116—117页。
    ①李跃力:《左联成立前后“新兴作家”的姿态与心态》,《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6期。
    ②马宁:《左联杂忆》,《左联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③《和剧联及社联竞赛工作的合同》,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第187页。
    ④杨迁如:《左翼作家在上海艺大》,《左联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页。
    ⑤杨迁如:《左翼作家在上海艺大》,《左联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83页。
    ⑥金丁:《有关左联的一些回忆》,《左联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50页。
    ①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②徐志摩:《关于下面一束通信告读者们》,《徐志摩全集》(第2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页。
    ③胡适:《1926年5月24日致鲁迅、周作人、陈源》,《胡适书信集》(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4页。
    ④徐志摩:《<新月)的态度》,《徐志摩全集》(第3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198页。
    ①梁实秋:《诗与图画》,《浪漫的与古典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②梁实秋:《诗与图画》,《浪漫的与古典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③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1页。
    ④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页。
    ⑤梁实秋:《工尔德的唯美主义》,《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2页。
    ⑥梁实秋:《译诗一首》,《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⑦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8页。
    ⑧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9页。
    ⑨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页。
    ⑩梁实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1988年版,第63页。
    ①胡适:《我们要我们的自由》,《胡适文集》(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②胡适:《知难行亦不易》,《新月》1929年6月10日,第2卷第4期。
    ③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1928年3月,第1卷第1期。
    ④鲁迅:《南腔北调集·大家降一级试试看》,《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2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8页。
    ②胡适:《19290904致周作人》,《胡适书信集》(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0页。
    ③胡适:《白话文学史·自序》,《胡适文集》(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5页。
    ④胡适:《百二十回<忠义水浒传)序》,《胡适文集》(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43页。
    ⑤胡适:《19300430致杨杏佛》,《胡适书信集》(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08页。
    ⑥胡适:《19361214致苏雪林》,《胡适书信集》(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10页。
    ⑦郑振铎:《悼志摩》,《晨报·学园》1931年12月8日。
    ①梁实秋:《忆“新月”》,《梁实秋文集》(第3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②梁实秋:《谈徐志摩》,《梁实秋文集》(第2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页。
    ③转引陈明远:《四条汉子的个性分析》,《黄河》1999年第6期。
    ④沈从文:《小死日记19280829》,《沈从文全集》(第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页。
    ⑤梁实秋:《忆沈从文》,《梁实秋怀人从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326页(梁实秋写过两篇⑥同名文章《忆沈从文》,此篇是1985年根据其口述整理,发表于台湾《联合早报》第27期)。
    ①朱晓进:《“远离政治”:一种针对“政治”的姿态——论30年代“京派”等作家群体的政治倾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②周作人:《闭户读书论》,《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页。
    ③周作人:《(燕知草)跋》,《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
    ④周作人:《与江绍原书四通》,《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⑤沈从文:《虹桥》,《沈从文全集》(第10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91页。
    ⑥沈从文:《一个边疆故事的讨论》,《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67页
    ⑦转引金绍先:《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清——忆朱光潜与鲁迅的一次分歧》,《文史杂志》1993年第3期。
    ①朱光潜:《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五)——谈理想与事实》,《朱光潜全集》(第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81页。
    ②朱光潜:《中国思想的危机》,《主光潜全集》(第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16页。
    ③李健开:《咀华集·跋》,《大公报》1936年7月19日。
    ①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92页。
    ②许道明:《京派文学的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6页。
    ③许道明:《京派文学的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页。
    ④朱光潜:《编辑后记》,《文学杂志》1937年6月,第1卷第2期。
    ①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9页。
    ②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③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页。
    ④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5页。
    ①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3页。
    ②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③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页。
    ④周兴华:《文学与政治:茅盾的选择与被选择》,《名作欣赏》2008年第10期。
    ①张燕:《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建构——艾芜早期小说创作思想解析》,《现代语文》2007年第2期。
    ②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参加左联前前后后的情形》,《艾芜研究专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4—45页。
    ③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参加左联前前后后的情形》,《艾芜研究专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①林语堂:《论幽默》,《论语》1934年1月16日,第34期。
    ②林语堂:《涵养》,《论语》1932年10月16日,第3期。
    ①《微风文学社声讨》,《申报》1934年7月26日。
    ②阿英:《无花的蔷薇——现代十六家小品·林语堂小品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1页。
    ③周作人:《历史》,《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1页。
    ④阿英:《周作人书信》,《阿英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201页。
    ⑤周作人:《苦茶随笔·后记》,《周作人散文全集》(第6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1页。
    ①周作人:《希腊人的好学》,《周作人散文全集》(第7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0页。
    ②周作人:《(空大鼓)序》,《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0页。
    ③周作人:《拥护(达生编)等》,《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74页。
    ④周作人:《鬼的生长》,《周作人散文全集》(第6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8页。
    ⑤周作人:《(论语)小记》,《周作人散文全集》(第6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1—522页。
    ⑥周作人:《自已的文章》,《周作人散文全集》(第7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52页。
    ⑦周作人:《(逸语)与<论语)》,《周作人散文全集》(第7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①施蛰存:《绕室旅行记》,《施蛰存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②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①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②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施蛰存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③施蛰存:《中国现代主义的曙光——答台湾作家郑明蜊、林耀德问》,《沙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页。
    ④施蛰存:《我们经营过三个书店》,《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①施蛰存:《为中国文坛擦亮“现代”的火花——答刘慧娟问》,《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
    ②施蛰存:《漫谈七十年来上海的文学》,《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
    ③施蛰存:《(小珍集)编后记》,《十年创作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7页。
    ④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施蛰存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⑤杜衡:《在理智与情感底冲突中的十年间》,《创作的经验》(楼适夷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0页。
    ⑥杜衡:《怀乡集·自序》,现代书局]933年版,第2—3页。
    ①穆时英:《我的生活》,《现代出版界》1933年2月1日,第9期。
    ②施蛰存:《(文艺风景>刨刊之告白》,《文艺风景》1934年6月,创刊号。
    ①曹小娟:《文人社团与五四新文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①具体文章有恽代英的《文学与革命》、沈泽民的《文学与革命的文学》、邓中夏的《贞献于新诗人之前》等。参见《文学运动史料选》第1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②主晓进:《政治文化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124页。
    ③克兴:《评驳甘人的(拉杂一篇>》,《创造月刊》1928年9月10日,第2卷第2期。
    ④阳翰笙:《文艺思潮的社会背景》,《创造社从书(1)》,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
    ⑤潘汉年:《左联作家联盟的意义及其任务》,《拓荒者》1930年3月10日,第3期。
    ⑥菊华:《想对‘左联’说的几句话》,《巴尔底山》1930年5月,第1卷第2、3号合刊。
    ⑦陈正道:《五一与文艺》,《巴尔底…》1930年5月,第1卷第2、3号合刊。
    ①力竹:《记左联第一次全体大会》,《巴尔底山》1930年5月11日,第1卷第4号。
    ②《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新任务》,陈瘦竹主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第159页。
    ③贾振勇:《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④梁实秋:《论第三种人》,《益世报·文学周刊》1930年10月28日,第48期。
    ⑤梁实秋:《人性与阶级性》,《益世报·文学周刊》1933年12月16日,第55期。
    ⑥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1929年9月,第2卷第6、7号合刊。
    ⑦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二心集》,《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08 页。
    ①冯乃超:《冷静的头脑》,《创造月刊》1928年8月10日,第2卷第1期。
    ②胡秋原:《勿侵略文艺》,《文化评论》1932年4月,第4期。
    ③胡秋原:《阿狗文艺论》,《文化评论》1931年12月,创刊号。
    ①绮影(周扬):《自由人文学理论检讨》,《文学月报》1932年第1卷,第5、6期合刊。
    ②周作人:《闭户读书论》,《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1页。
    ①黄开发:《周作人的文学观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3期。
    ②沈从文:《19360409致胡适》,《沈从文全集》(第18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227页。
    ③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2页。
    ④沈从文:《新文人与新文学》,《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①苏雪林:《沈从文论》,《文学》1934年9月,第3卷第3期。
    ②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周作人散文全集》(第2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页。
    ③主光潜:《谈美》,《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29—246页。
    ④主光潜:《文艺心理学》,《朱光潜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93页、第237—238页。
    ⑤朱光潜:《自由主文与文艺》,《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82页。
    ①朱光潜:《无言之美》,《主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24页。
    ②沈从文:《小说作者和读者》,《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③沈从文:《水云》,《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第127—128页。
    ①林语堂:《我们的态度》,《论语》1932年10月16日,第3期。
    ②林语堂:《会心的微笑》,《论语》1932年12月16日,第7期。
    ①林语堂:《论幽默》,《论语》1934年1与16日,第33期。
    ②邵洵美:《幽默的来踪与去迹》,《论语》1936年9月16日,第96期。
    ③邵洵美:《一位真正的幽默作家》,《论语》1936年3月16日,第84期。
    ④老舍:《滑稽小说》,《老舍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17页。
    ①老舍:《谈幽默》,《老舍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1负。
    ②林语堂:《再与陶亢德书》,《论语》1934年4月1日,第38期。
    ③林语堂:《发刊(人间世>意见书》,《论语》1934年4月1日第38期。
    ①吕若涵:《论三十年代论语派小品文的文化理念》,《齐鲁学刊》2001年第6期。
    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导报》1931年11月,第1卷第8期。
    ②杨剑龙:《悲壮的史诗:论左联作家的乡土小说》,《学术研究》1991年第3期。
    ③钱杏邨:《一九三一年文坛之回顾》,《北斗》1932年1月,第2卷第1期。
    ④夏征农:《征农文艺创作集·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①吴福辉:《京派纯文学的风韵流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4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1页。
    ②具体可参见王培元:《师陀的乡土小说:“浮世绘”—→咏叹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3期。
    ①谢友祥: 《论林语堂的闲谈散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1年第4期。
    ①有一种观点认为周作人30年代散文刨作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它力图保持五四启蒙的个人主义、怀疑主义和批判精神的“纯粹性”,力图为现代个体意识寻求风格的自足和日常生活的常态,从而与旧势力和新兴左翼政治持久对抗。具体可参见张旭东著谢俊译《散文与社会个体性的创造——论周作人30年代小品文写作的审美政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9年第1期。
    ①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5—396页
    ①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②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③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2—593页。
    ①徐懋庸:《打杂集·题记》,《徐懋庸选集》(第1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页。
    ②刘东玲:《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三十年代文学景观》,《文学评论》2011年第3期。
    ①宋剑华,陈婷婷:《论都市意象与二三十年代的茅盾小说创作》,《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②张园:《20世纪30年代小说都市叙事整体观》,《江汉论坛》2003年第4期。
    ①张林杰:《30年代左翼诗歌视野中的都市》,《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①施蛰存:《支加哥诗人卡尔·桑德堡》,《现代》1933年5月,第3卷第1期。
    ②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现代》1933年11月,第4卷第1期。
    ①戴望舒:《我们的小母亲》,《新文艺》1930年3月15日,第2卷第1号。
    ②陈旭光:《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与中国现代都市诗的发生》,《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③韩彬:《悬浮在都市上空微弱的呼声——试论(现代>中的都市诗》,《名作欣赏》2006年第20期。
    ①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人民文学出版社200年版,第186页。
    ①杨迎平:《新感觉派都市小说比较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②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自序》,《穆时英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615页。
    1.范泉:《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
    2.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1935~1936年。
    3.郭宏安:《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
    4.施蛰存:《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5.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6.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7.宋原放主编,陈江辑注:《中国出版史料》,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8.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9.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杨之华:《文坛史料》,中华日报社,1943年。
    11.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1.虞坤林编:《志摩的信》,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12.《左联回忆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13.《艾芜研究专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14.程新编:《港台·国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15.胡适:《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6.《小品文与漫画》生活书店,1935年
    17.《林语堂文集》,群言出版社,2010年。
    18.《梁实秋文集》,鹭江出版社,2002年。
    19.孔另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
    20.丁玲:《丁玲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1.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
    22.常风:《逝水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23.茅盾:《茅盾书信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24.徐志摩:《徐志摩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25.胡适:《胡适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26.胡适:《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7.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8.施蛰存:《施蛰存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29.楼适夷编:《创作的经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30.施蛰存:《十年创作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1.施蛰存:《施蛰存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32.徐懋庸:《徐懋庸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33.陈瘦竹编:《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0年。
    34.老舍:《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35.施蛰存:《灯下集》,开明出版社,1994年。
    36.李健吾:《咀华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
    37.茅盾,《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1.贾植芳:《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
    2.施建伟:《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杨洪承:《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5.朱德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6.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7.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8.陈思和、丁帆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7本)(包括栾梅健《民间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许俊雅《黑暗中的探寻——栎社研究》、陈离《在“我”与“世界”之间——语丝社研究》、咸立强《寻找归宿的流浪者——创造社研究》、庄森《飞扬跋扈为谁雄——作为文学社团的新青年研究》、石曙萍《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文学研究会研究》、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及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9.陈安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邱文治:《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艺术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11.秦亢宗:《现代作家和文学流派》,重庆出版社、华夏出版社,1986年。
    12.殷国明:《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13.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14.高恒文:《京派:学院派的风采》,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16.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17.许道明:《京派的文学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18.许道明:《海派文学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20.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
    21.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
    22.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22.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3.朱晓进:《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
    25.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26.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7.吴腾凰:《蒋光慈传》,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
    28.王艾村:《柔石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9.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0.吴世勇:《沈从文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31.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2.陈学勇:《林徽因寻真——林徽因生平创作丛考》,中华书局2004年。
    33.贾振勇,《理性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的文化阐释》,人民出版社2009年。
    34.吴俊:《新文学的自觉与分化——论“社团文学”形式和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35.杨迎平,《新感觉派都市小说比较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6.王雪伟,《文学运作模式概论》,《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
    37.余晓明:《互渗与回环: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文学与政治关系》,《求索》2005年第11期
    28.杨剑龙:《论语派小品文创作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29.陆咏梅:《亚政治文化性:三十年代文学群体的普遍特征》,《浙江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30.曹清华:《“左联”成立与左翼身份建构——一个历史事件的解剖》,《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31.李春雨:《论现代出版与现代作家群体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8年第6期。
    32.王儒年:《“左联”知识分子聚合的社会学分析》,《长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33.杨洪承:《京派的生存选择与文化的时空置换——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流派文化形态研究之一》,《淄博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34.李生滨:《“京派”作家群体的历史成因》,《固原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35.姜德明:《鲁迅与肖红》,《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4期。
    36.周文:《鲁迅先生和“左联”》,《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8期。
    37.周燕芬:《宗派之争与社团的萌生——左联到七月社流变考》,《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7期。
    38.翟瑞青:《现代作家和编辑职业的互动关系研究》,《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39.张如法:《编辑与文学》,《河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11期。
    40.黄蓉:《试论左联对<北斗)主编丁玲的宣传策略》,《湘潭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1.杨义:《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42.颜湘茹:《<现代>传媒形象的变迁——<现代>“编辑座谈”等栏目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43.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
    44.黄德志:《论20世纪30年代京派与海派作家的话语立场》,《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
    45.曹小娟:《文人社团与五四新文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46.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识“五四”文学传统》,《上海文学》,1993年第4期。
    47.高恒文:《<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派”发展史上的意义》,《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2期。
    48.赵曰茂:《(忘情草)的作者李同愈》,《新文学史料》,2010年第4期。
    49.胡其伟:《三十年代前后沈从文与程万孚程朱涣兄弟书信钩沉》,《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1期。
    50.张耀杰:《从师生到情敌——曹禺与杨振声的故事》,《南方周末》2011年8月19日。
    51.李跃力:《左联成立前后“新兴作家”的姿态与心态》,《社会科学辑刊》,2007 年第6期。
    52.周兴华:《文学与政治:茅盾的选择与被选择》,《名作欣赏》,2008年第10期。
    53.张燕:《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建构——艾芜早期小说创作思想解析》,《现代语文》,2007年第2期。
    54.黄开发:《周作人的文学观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3期。
    55.吕若涵:《论三十年代论语派小品文的文化理念》,《齐鲁学刊》,2001年第6期。
    56.杨剑龙:《悲壮的史诗:论左联作家的乡土小说》,《学术研究》,1991年第3期。
    57.王培元:《师陀的乡土小说:“浮世绘”—→咏叹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3期。
    58.谢友祥:《论林语堂的闲谈散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
    59.张旭东著谢俊译:《散文与社会个体性的创造——论周作人30年代小品文写作的审美政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
    60.刘东玲:《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三十年代文学景观》,《文学评论》,2011年第3期。
    61.宋剑华,陈婷婷:《论都市意象与二三十年代的茅盾小说创作》,《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62.张园:《20世纪30年代小说都市叙事整体观》,《江汉论坛》,2003年第4期。
    63.陈旭光:《三十年代的“现代”诗派与中国现代都市诗的发生》,《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64.韩彬:《悬浮在都市上空微弱的呼声——试论<现代)中的都市诗》,《名作欣赏》,2006年第20期。
    65.刘群:《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武汉出版社,2011年。
    《新月》、《现代》、《论语》、《宇宙风》、《前哨》、《北斗》、《文学季刊》、《太白》、《文学》、《申报·自由谈》、《大公报·文艺》等30年代期刊报纸。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