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训读法与汉诗的文学翻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关于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议由来已久。尽管理论上这一问题至今尚无定论,但实践上却始终不乏向“不可译”论的挑战者;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反动已经成为译坛的热点之一。与之相比,汉诗日译领域却显得过于风平浪静。一千多年来,汉诗的日译几乎完全被训读法垄断,已成为一种定型化的、很难体现译者存在及其风格特征的“翻砂工艺”。由此,笔者对训读法进行了初步的考证与研究。
     训读法产生于公元六、七世纪,随着佛经的传入而由僧侣率先使用。它的产生除了此前的“音读法再也不能满足阅读汉文(汉诗)的全部需要”这一内因作用之外,还有朝鲜的“直读法”和“吏读法”等外来因素的影响。此后,大量的汉诗、汉文得以在日本广为流传,日本人在学习汉诗精髓的同时也尝试着创作了许多汉诗作品。然而,当我们从译诗的角度重新审视训读法的时候,还是不难发现它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离译学所上讨论的译诗还有很大的距离。训读法对许多汉诗的转达都存有偏失之处;误译和误读被定型化,以至于造成了绝大多数日本人的“集体无意识”。
     作为一种译法,与英译本相对照,训读文本显得千篇一律、少有新意,几乎不存在不同版本或译者之间的差别。机械照搬的同形汉字往往由于中日文意义范畴的微妙差别而失去了传神之妙,有时甚至会把话说反说错。在押韵方面训读法也难有作为,使用只讲节奏不识韵律的日语对汉诗进行训读式翻译时,押韵的可能性就几乎不复存在,甚至可以说训读者就没有押韵的意识。训读法“一刀切”地制定了许多“配对”的规定,对于汉诗中涉及的包括典故、历史背景在内的语境既不作相应的表述,也不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选择适当的译词。结果,既剥夺译者选词造句的审美追求,又容易导致译文自相矛盾或与史实相悖。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句法层面上,时常暴露出对隐性关系的理解不足,如对于不出现关联词的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无法正确转述,对间接引语的范围、因果分句的划分等更是经常把握不住。
     训读法在古音和多音词语的传达上也时常束手无策,因为它给每个汉字加注的训通常都只有一个而已。这就造成汉诗中汉字读音的多样化和可变性这一事实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被遗忘。同样,训的单一性特点也给词性活用的诗歌的翻译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原作名词的词语被诗人活用为动词时,训读法常常还是按照原先的词性进行训读,结果跟原诗产生偏离。此外,训读法对通假字往往不做辨析,直接加训,使得“通假字”在日文里变成货真价实的日语汉字,改变了原诗的意义。对于特定的数词和较难理解的虚词,训读法也习惯于照字读音,时有把基数词读成序数词,把虚词读成实词的情况。
     从汉诗的译介角度看,训读法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完美,它的缺憾之处很少有人注意,即便在今天,带有硬伤的训读汉诗仍频频出现在日本初高中语文教科书上,成为年轻人学习并传诵的重要来源。这无疑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戒和重视。研究日本人创作的汉诗,同样也能看到训读法带给诗人们的不良影响,所作汉诗总带有一点训读的痕迹,在押韵、平仄、音步、虚词的使用等方面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从译诗的角度讨论了训读法中的不合理之处,意在盼望日本译坛能够真正打破训读法一统汉诗翻译的局面,早日使汉诗的日译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盛开的新景象。
引文
1.《世界诗学百科全书》,周式中、孙宏、谭天健、雷树田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2.《日本语百科大事典》,金田一春彦、林大、柴田武编,大修馆书店1988年
    3.《国民百科事典》,平凡社1979年
    4.《东方文学交流史》,孟昭毅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5.《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述论》,王向远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6.《国语学研究事典》,佐藤喜代治编,明治书院昭和58年
    7.《日语汉字音读研究》,成春有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
    8.《唐诗三百首新注》,金性尧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9.《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许渊冲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智水仁山——中日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中西进、王晓平著,中华书局1995年
    11.《诗经》,于夯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12.《古文今译技巧》,吴其宽、吴瑞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3.《日本汉诗撷英》,王福祥、汪玉林、吴汉樱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14.《日中诗歌比较从稿:从〈万叶集〉的书名谈起》,松浦友久著,加藤阿幸、陆庆和译,民族出版社2002年
    15.《中国诗歌大辞典》,侯健主编,作家出版社1990年
    16.《诗词今古韵大字典》,黄宝文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汉语韵律句法学》,冯胜利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18.《日本俳句史》,郑民钦著,京华出版社2000年
    19.《和歌本质展开》,赤羽淑、橘本不美男、藤平春男编,桜楓社昭和48年
    20.《日本古代文学史改稿版》,西郷信網著,岩波书店1978年
    21.《日本诗史》,罗兴典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2.《古代歌学形成》,小沢正夫著,塙书房1980年
    23.《日本汉文学史论考》,山岸德平著,岩波书店昭和49年
    24.《隐喻学研究》,束定芳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25.《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王晓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6.《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王晓秋著,中华书局2000年
    27.《比较文化:中国与日本》,严绍璗等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28.《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王晓平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29.《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关于松尾芭蕉文学比较研究》,关森胜夫、陆坚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30.《新编汉日翻译教程》,高宁、杜勤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31.《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严绍璗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32.《杜诗句法艺术阐释》,孙力平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33.《日本汉诗发展史第一卷》,肖瑞峰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
    34.《日本汉学史:第一部 起源和确立》,李庆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35.《欧文训読研究—欧文脉形成》,森岡健二,明治书院平成11年
    36.《汉诗 美在》,松浦友久著,岩波书店2002年
    37.《日本学辞典》,王长新、金峰玉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38.《日本汉学年表》,斯文会编,大修馆书店昭和52年
    39.《大事典desk》,讲谈社昭和58年
    40.《百科事典》,平凡社1974年
    41.《大日本百科事典》,小学馆1968年
    42.《中华古诗观止》,马美信等著,学林出版社1995年
    43.《全唐诗鉴赏辞典》,贺新辉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
    44.《唐诗名句300》,徐培均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
    45.《中国诗词精典》,山东大学出版社编,1994年出版
    46.《新选古语辞典》,中田祝夫编,小学馆昭和49年
    47.《例解古语辞典》,佐伯梅友、森野宗明、小松英雄编著,三省堂1980年
    48.《広汉和辞典》,诸桥辙次、鎌田正、米山寅太郎著,大修馆书店昭和57年
    49.《统 校注 唐诗解积辞典[付]历代诗》,松浦友久,大修馆书店2001年
    50.《世界文学名著文库·诗经全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51.《诗经·下》,杜若明注释,华夏出版社1999年
    52.《诗经评注》,王守谦、金秀珍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53.《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周啸天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年
    54.《李白诗选读》,李晖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55.《文白对照全译史记》,杨锺贤、郝志达主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56.《李白》,福原龙蔵,讲谈社昭和62年
    57.《中国诗歌集:英汉对照》,丁祖馨编译,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
    58.《唐诗》,今译阿成,英译杨宪益、戴乃迭,外文出版社2001年
    59.《中国古诗词六百首》,许渊冲编译,新世界出版社1994年
    60.《新唐诗选》,吉川幸次郎、三好达治著,岩波书店1995年
    61.《新唐诗选続篇》,吉川幸次郎、三好达治著,岩波书店1994年
    62.《唐诗三百首1、2》,目加田诚訳注,平凡社1997年
    63.《唐宋词一百五十首》,许渊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64.《鑑赏 中国古典第22卷 宋代诗词》,山本和义、大野修作、中原健二著,角川书店昭和63年
    65.《汉诗解釈鑑赏事典》,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编,旺文社1983年
    66.《诗经 中国古代歌谣》,白川静著,中央公论社昭和61年
    67.《诗经》,海音寺潮五郎訳,中央公论社1990年
    68.《汉字在日本的文化意义研究》,刘元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9.《古汉语虚词词典》,余心乐、宋易麟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70.《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陕西师范大学词典编写组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71.《常用文言实词讲解》,颜亨福编,重庆出版社198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