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今译与古汉语专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汉语史研究”和“翻译学研究”的结合部切入,对《三国志》今译(包括汉译、韩译)工作的历史和现状加以考察,着重揭示中古汉语的特点以及《三国志》今译中的难点、疑点、盲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推进方兴未艾的中古汉语研究与中国古籍的翻译工作。
     本文的主要论述以下几点:(1)翻译学作为新兴的学科,跟语言学、文献学的关系最为密切;(2)古籍今译所涉及的语言文字问题,为古汉语研究提供了富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新课题。(3)在全球化背景下,《三国志》今译工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不断提高今译的质量,今后必须加强“中古汉语”的研究。(4)译文忠实于原著,应是翻译工作的基本原则。同一语种古籍的今译,只要古、今语言没有发生不可直接沟通的质变,应尽可能地采取直译的方式;对于古有今无的语言表达形式,应自觉地采取意译的方式。要弄清那些内容适合直译,那些内容适合意译,取决于古今文化与语言的比较研究。(5)古今文化的差异、异国语言的差异,为不同语种的古籍今译设置了重重障碍。对于语际翻译工作来说,只有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与语言的异同,才有可能避免滥译、增译、漏译等各种弊病。
     全文由绪论、正文、馀论三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说明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基本内容、预期目标及研究的方法。
     正文共分八章。第一、二章属通论性质,第三、四、五、六、七、八章是专题研究。第一章概要地介绍《三国志》今译的现状。第二章总论《三国志》今译的理论与实践。第三章至第七章以汉译本为例,说明《三国志》语言研究与文本的关系,讨论汉译本中的词汇问题、语法问题、语音问题及翻译的表述问题。第八章以《三国志》韩译本为例,就《三国志》韩译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作了简略的分析。馀论部分就翻译学与语言学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后附录了《关于(三国志)韩译工作的思考》(已发表)和本文的参考文献。
Starting with the integrated study of both classical Chinese history and translatological theory, this dissertation unveils the characteristic of middle Chinese and some difficult or doubtful points of modern translation of "The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by close observing on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mandarin or Korean translation. On this basis the dissertation shapes particular opinion on relevan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hope of advancing the research of middle Chinese and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ancient classics.
    The main poi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1) Translatology as a new developing discipline is in most close relations with linguistics and philology;
    (2) The linguistic and literal features related with the modern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lassics provide rich theoretical and applicable subject for the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3) Under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 the modem translation of "The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has wide development prospects;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modem translation, the study of the middle ancient Chinese must be strengthened in the near future;
    (4) Authentic to the original, should be a basic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Within the same language system, the modern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lassics should take the measure of direct translation if qualitative changes that block the direct communication today not happened. Otherwise, if the ancient expression no longer exists, free translation is consciously the best choice. The way to decide which content suits direct translation, or which content is suitable for free translation, depends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e and linguistics between ancient and today;
    (5) The differences of time, culture, country and language set up the very heavy obstacle with the modern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lassics. To the practice of cross-language translation, only with fully understanding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versities between nationality, culture and language, just may it prevents from incondite translation, hard translation or kind of bullshit translation.
    
    
    
    The full dissertation is made up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the plus.
    The introduction part describes the study's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cademic value, basic content, expectant objective and research method.
    The main body divides into eight chapters. Chapter one and two are general descriptions, the next six chapters make the case study. Chapter one brief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dem translation of "The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Chapter two present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rn translation of "The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Chapter three to seven expl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linguistic study and dissertation of "The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by taking its mandarin translation as example, discuss the translation's key points of vocabulary, grammar, pronunciation and the formulation of translation. Chapter eight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key points of the Korean translation of "The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plus part gives the author's own opinion o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linguistics.
    Appendix includes "Consideration on the Korean translation of The Records of the Three Kingdoms "(published) and references.
引文
旧题宋咸平六年(1003)刊本《吴志》,日本静嘉堂藏本,复旦古籍所三国志研究中心影印本。
    明万历24年(1596)冯梦祯刊本,韩国汉城奎章阁藏本。
    明天启丙寅(1626)陈仁锡批点本《三国志》,韩国汉城奎张章阁藏本。
    清武英殿乾隆四年(1739)刊本《三国志》,韩国汉城奎章阁藏本。
    涵芬楼(1932)百衲本,张元济校订。
    中华书局(1959、1981)《三国志》校点本,陈乃乾校点。
    岳麓书社(1991、2002)《三国志》校点本,吴金华校点。
    中林史朗、渡边义浩编:《三国志研究要览》,日本·新人物往来社 1996。
    金富轼:《三国史记》(李丙焘译注)韩国·乙酉文化社 2002。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燕京大学图书馆 1938。
    黄福銮编:《三国志索引》,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 1973。
    李波等编:《三国志索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张敏文:《三国志研究资料汇编》,文教资料 1995年4期。
    司马朝军:《三国志史与〈三国志〉研究的定量分析》,载《三国史研究》(张大可著)附录,2002。
    司马朝军:《建国以来三国史研究论著书目论文篇目索引》,同上,2002。
    王静芝等译: 《白话三国志》,台北河洛出版社 1980。
    苏渊雷主编:《三国志今注今译》,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田余庆、吴树平主编:《三国志今译》,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刘国辉等译:《三国志现代文版》,红旗出版社 1992。
    曹文柱等主编:《白话三国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4。
    戴逸主编:《三国志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方北辰注译:《三国志注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
    上海古籍出版社译:《白话三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裴传永选译:《三国志》,中国史籍精华译丛,济南出版社等 1999。
    韩·金元中译:《三国志》,申元文化社 1994。
    易培基:《三国志补注》,台北艺文印书馆 1955。
    卢弼:《三国志集解》,古籍出版社 1957。
    张元济:《三国志校勘记》,商务引书馆 1999。
    赵幼文遗著:《三国志校笺》,巴蜀书社 2001。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
    吴金华:《古文献研究丛稿》,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吴金华:《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吴金华:《〈三国志〉整理研究长编摘录》,文教资料 2001(6)。
    吴金华:《〈三国志〉校勘问题的新思考》,中华文史论丛 2001(3)。
    吴金华: 《略论〈三国志〉四字格成语》,韩国·《中国人文科学》第25辑,2002,12。
    吴金华:《世说新语考释》(修订本),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朴灿奎:《〈三国志·高句丽传〉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苏杰:《三国志异文研究》,复旦大学年博士学位论文 2001。
    苏杰: 《〈三国志〉今注今译问题辨析》,南京师大学报 2001(5)。
    苏杰:《〈三国志〉校诂拾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5)。
    苏杰:《〈三国志〉校诂拾零(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4)。
    苏杰:《〈三国志〉词语札记》,汉语史学报第2辑 2002。
    苏杰:《〈三国志〉称述引用〈论语〉现象研究》,韩国·《中国人文科学》第25辑,2002,12。
    苏杰:《略论三国志异文汉语史研究价值》,韩国《中国人文科学》第
    
    26辑,2003,6。
    崔泳准、苏杰:《〈三国志〉重言词略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2期。
    崔泳准:《略谈〈三国志〉中文今译本的若干问题》,古籍研究 2003,1期。
    崔泳准:《关于〈三国志〉韩译工作的思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即将刊出)。
    邓军:《三国志代词研究》,复旦大学年博士学位论文 2001。
    王文晖:《三国志成语研究》,复旦大学年博士学位论文 2002。
    阎玉文:《三国志复音词专题研究》,复旦大学年博士学位论文 2003。
    周国林:《〈三国志〉点校本专名号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4(2)。
    杨文柱:《〈三国志今译〉指疵》,天津师大学报 1994(5)。
    刘范弟:《〈三国志〉今注今译举隅》,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5(2)。
    张舜徽主编:《三国志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4。
    杨耀坤、伍野春:《陈寿裴松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张大可:《三国史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8、华文出版社 2003增补本。
    张大可:《三国史》,华文出版社 2003。
    李纯蛟:《三国志研究》,巴蜀书社 2002。
    刘伟航:《三国伦理研究》,巴蜀书社 2002。
    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一) 中华书局 1990。
    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二) 中华书局 1990。
    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三) 中华书局 1989。
    古籍点校疑误汇录(四) 中华书局 1989。
    古籍点校疑误汇录(五) 中华书局 1990。
    古籍点校疑误汇录(六),中华书局 2002。
    千宽宇:《古朝鲜史·三韩史研究》,韩国·一潮阁出版 1989。
    李贤惠:《三韩社会形成过程研究》,韩国·一潮阁出版 1984。
    任昌淳:《辰韩位置考》,载史学研究 1959。
    韩国古代史学会编:《韩国古代史研究》26辑,韩国·西京文化社 2002。
    
    
    严修:《二十世纪的古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 2001。
    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精解》,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陈蒲清:《文言今译学》,岳麓书社 2000。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等:《古汉语今译问题》,《古代汉语》(修订本)中册,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1。
    郭锡良、李玲璞:《古文今译》,《古代汉语》下册,语文出版社 1992。
    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跨世纪发展的若干思考》,山西人民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2002。
    贺国伟:《韩国语中的汉字源词及对韩汉语的词语教学》,山西人民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2002。
    于安澜:《汉魏六朝韵谱》(1936),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新校本。
    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科学出版社 1958。
    岭南中国语文学会编:《中国语文学通论》,韩国·中文出版社 1991。
    文璇奎:《中国言语学》,韩国·民音社 1990。
    李在敦:《中国语·音韵学》,韩国·书光学术资料社 1993。
    王继如:《敦煌问学丛稿》,甘肃文化出版社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 1999。
    王继如:《训诂问学丛稿》,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何乐士:《左传范围副词研究》,岳麓书社1994。
    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学林出版社 2001。
    殷国光:《上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2。
    王启涛:《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巴蜀书社 2001。
    蔡镜浩 《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
    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 中华书局 1979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朱文振:《翻译与语言环境》,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8。
    《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王克非:《翻译文化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穆雷编著:《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蒋坚松、黄振定主编:《语言与翻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彭卓吾:《翻译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果思:《翻译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马祖毅、任荣珍著:《汉籍翻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杨自俭主编:《译学新探》,青岛出版社 2002。
    美 Richard E.Palmer:译,韩国·文艺出版社 2001。
    林东锡:《朝鲜译学考》亚细亚文社化 1983。
    金孝中:韩国·民音社 1998。
    1999。
    张敏编著:《朝汉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金钟郧等编:《韩国语的历史》,大韩教科书株式会社 1998。
    二重言语学会编:《二重言语学》,韩国·文化社 2002。
    石锋编:《汉语研究在海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
    崔奉春:《朝汉语语汇对比》,延边大学出版社 1989。
    白水振:《国语—韩国语翻译的理论和实践》,韩国·中国语文学译丛(7)。
    崔允甲:《朝鲜语在中国、朝鲜、韩国使用的差异之研究》,韩国·文化社 1994。
    成焕甲:《对固有语的汉字语代替的研究》,韩国·中央大学校博士学位论文 1983。
    郭秋雯:《韩国语和中国语构文的比较研究》,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国语国文科硕士学位论文 1993。
    姜京仁:《关于韩汉同素逆序词的研究》,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语科校硕士学位论文 2000。
    崔金丹:《现代中国语和韩国汉字语的对比研究》,韩国·韩信大学校出版部 2001。
    李昉:《太平御览》,《四部丛刊》 (据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宋刊本影印)
    司马光:《通鉴》,《四部丛刊》(据宋刊本影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