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社诗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创造社的诗歌创作,从总体上看,体现为“诗歌革命”到“革命诗歌”的变化,在历史的合力中渐渐地从丰富多元演变成单调一元的诗歌形态。在创造社诗歌“多变”、“善变”的发展过程中,“革命”作为一种激进的姿态和创新的动力,成为创造社诗歌变化的内驱力。从推崇诗歌对个人情感和个性张扬的表现,到确立诗歌作为革命宣传的工具,诗歌的社会功能逐渐压倒美学价值;在意识形态的逐步规范下,“革命”由精神上的个人解放和艺术上的美学创新,转变为对社会革命内容的自觉认同和对个人空间的否定。诗歌的话语空间被压缩,在诗的“言说方式”(包括语言和形式)上自觉地放弃了“革命”。
     创造社诗歌“革命”内涵的缩减过程,典型地体现了诗人在现代处境中的“社会承担”和诗歌的“美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反映出中国新诗在面对新世界和新语言时的双重焦虑。本论文通过对“自我”的考察,围绕“纯诗”和“革命文艺”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创造社诗歌转向的内在原因。
     “自我”是新诗的一个重要话题。郭沫若《女神》中前所未有的“自我”形象,为新诗的言说确立了话语据点。它一方面指向对旧制度、旧世界、旧我的否定,一方面又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抒情原则,拓宽了“自我”的领域和新诗的话语空间。通过诗歌美学的革命,体现了“自我解放”和“艺术创新”的强大动力,达到个人解放与社会革命的统一。由于具备了强大的能量,作为精神主体的“自我”更多的承载了现实的意识形态,传达新的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而忽略了对个体心灵的内省、对其内在激情和欲望的疏导。
     由于缺乏根本的美学认同和哲学建构,创造社诗歌中的“自我”就显得无根、浮泛,在吸收外来文化资源进行美学建构的过程中,无法从自身的本土经验和语言根性出发反思西方的语言形式和诗歌表现策略,无法在传统资源中寻找到创新的依据,因而出现了理论与创作的脱节,甚至走向了形式主义的极端。这使得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人的象征主义实践,在推进新诗的美学现代性探索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遗憾。
     与此同时,在感时忧国主流文学的牵引下,围绕“革命文艺”展开的讨论凸现了个人解放与社会革命的冲突,并最终导致了创作队伍的分流、分化:一者表现为疏离,坚持诗歌对自我情感的表达,在审美意向和情感趣味上的选择仍然保留着较大的独立性;一者表现为承诺,自觉以社会革命为诗歌的表现内容,通过对前期美学追求的摒弃、对社会承担的强调来实现转向。此后的“普罗诗歌”创作,由于过分追求诗歌对发展变化的新现实的贴近和反映,追求用诗歌来鼓动情绪、促进革命的发展,诗歌从一种想象的、思维的语言变成了行动的语言,造成作品艺术上的粗糙和“口号标语化”的毛病。
     总的来说,创造社的诗歌创作典型地反映了新诗在追求“现代性”过程中陷入的“迷思”。这不仅仅是新诗自身美学范畴的难题,它更呈现了新诗在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诸多压力。创造社的诗歌“革命”在不同层面的发展和变化不能做抽象的理论探讨,而必须内化于对这种压力和焦虑的关注中,落实到具体语境的梳理当中。因此,对创造社诗歌的考察,既应关注诗人的具体诗作,也应注意到社团在人事关系、办刊传统上各种力量
    的增减变化对于作家文学诉求的影响。
Generally speaking, the poetry creation of Chuang Zao She incarnated a transformation that is from the poetry revolution to the revolutionary poetry, which was accomplished with the time history form multidimensional and heterogeneous aspects to monotone and unitary. In the course, "the revolution" as one kind of radical posture and the innovating power, became the inner driving power of the change of Chuang Zao She.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being canonized for a representation of individual emotion and the individuality, to established as a tool of revolutionary propaganda, the poetry displayed sociality more than esthetics. Being impacted by ideology, "the revolution" changed from the individual liberation spiritually and the artistic aesthetical innovation, to the aware approval of social revolution content and the denial of individual space.The poetry's roomage was reduced, "the revolution" in the way of speaking, including language and form, was given up naturally.
    The deflation process of the revolution connotation in the Chuang Zao She's poetry, typically manifested the Chinese writer's dilemma of the society undertaking and the aesthetical request in modern society, and reflected new poetry' dual angst when facing the new world and language. In the thesis, to see about "oneself and probe into the issues on "pure poetry" and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re all to point out the internal cause of the veer in the Chuang Zao She's poetry.
    "oneself i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New Poetry, and the unprecedentedly image of "oneself in the representative "Goddess" of Guo Mo-ruo intensified it. On the one hand it aimed to the denial of the ancient regime, old world and "old myself, on the other hand it established one kind of brand-new principle to express feelings, broadenning oneself domain and poetry space. The revolution of poetry aesthetics had formidable power through the self-liberation and the artistic innovation, achieving the unification individual liberation and the social revolution. As the main body of psychic, "oneself was loaded practical ideology, communicating new idea and time spirit, while neglecting to introspect individual soul and dredge the indwelling appetency and ardour.
    Due to the absence of aesthetic self-identity and philosophical construction, "oneself in the Chuang Zao She's poetry seemed to be duckweed. It once tried to assimilated foreign culture to dream up its esthetics, while couldnot ponder over its form and technique, linking indigenous language to locate any innov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resource. So the theory and inditement were out of line,or even tended to the extremeness of formalism. This made Mu Mutian, Wang Duqing, Feng Naichao and their symbolism practice promoted to grope for the modernity of New Poetry on esthetics, and left some pities likewise.
    At the same time, leading by the mainstream of sorrow country,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individual liberation and the social revolution protruded in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nd finally caused the creation troop's divergence. Some poets chose acceptance and took the social revolution as the poetry contents by rejecting aesthetical pursue, insisting the society undertak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veer. The others were alienated, and insisted that poetry was to express self-emotion by keeping the independence of their tastes and gusto. Later the "Proletarian Poetry" excessively went in for reflecting realistic progress, and stiring mood up to speed the revolution. Poetry the imaginary language became effective, and then made the work of art coarse and banner-manner.
    Taking one with another, the poetry creation of Chuang Zao She typically showed that the New Poetry lost its way to modernization. This is a problem for the New Poetry on its esthetics, but also presented the pressure received from society, history and culture. To the "poetry revolution" of Chuang Zao She nonobjective and theoretic discussion is nothing. We should survey its inner, and take into the conditon of the day into account. Accordingly, to review the Chuang Zao She's poetry is not only to look through the poem,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n literary pursuit that was brought by the changes from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nd tradition of the consortium.
引文
1 陈青生、陈永志:《创造社记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 黄淳浩:《创造社:别求新声于异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 柯文溥:《论创造社诗歌》,《学术界》1990年第5期。
    2 龙泉明:《对于一种社会成规的革命——创造社诗歌创作综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3 孙晨:《试论“创造诗派”》.《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1 周扬:《郭沫若和他的〈女神〉》,《解放日报》1941年11月16日。
    2 关于创造社的分期问题,一般的文学史家多以1925年“五卅”运动为界将创造社的艺术主张分为前后两期,即此前推 崇“自我情感表现”和“艺术至上”的“新罗曼主义”时期和此后推崇“团体情感”和“革命宣传”的“革命的罗曼蒂克”时期。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分为三期,因为中期创造社在事实上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不仅有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多元共存,而且广泛的容纳了各方面人士的稿件,思想上的交流比较自由。(参见黄淳浩:《创造社:别求新声于异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本文认同第二种看法,将创造社的文学活动分为三期,大致为:《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的初期、《创造月刊》和《洪水》的中期以及《创造月刊》(第九期开始)和《文化批判》的后期。
    1 夏志清:《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中国现代小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357。
    1 李欧梵:《文学潮流(一):追求现代性(1895—1927)》,《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543。
    2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3 郭沫若:《编辑余谈》,《创造》季刊一卷二期。
    4 刘纳:《社团势力及其它——从一个角度介入五四文学史》,《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
    5 黄淳浩:《创造社:别求新声于异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P69。
    1 麦克昂:《文学革命之回顾》,饶鸿競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659。
    1 郭沫若:《创造十年》,《沫若文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P37—38。
    2 陶晶孙:《创造三年》,《陶晶孙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P256。
    3 郑伯奇:《忆创造社》,《忆创造社及其他》.香港三联书店,1982年版,P4-5。
    1 郭沫若:《我的学生时代》,《沫若文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P12。
    2 郭沫若:《编辑余谈》,《创造季刊》一卷二号。
    3 郁达夫:《日本的文化生活》,《郁达夫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P157。
    4 童晓薇:《创造社的诞生与日本大正时期文化界》,《郭沫若学刊》,2005年第1期。作者在文中比较了大正时期日本同人杂志《白桦》、《奇迹》和创造社成员在日本尝试创办的文学小册子《Green》以及后来正式出版的《创造季刊》,发现后者无论在文学宣言、办刊理念、刊物风格上都深受前者影响。此外,关于日本大正时期的都市社会和文化界对初期创造社成员的影响,可参见该作者的《日本大正时期都市社会对创造社的影响》、《浅析日本大正文学界对前期创造社的影响》、《日本大正时期文化界与创造社新浪漫主义思想的建构》等文。
    5 伊藤虎丸:《创造社与大正文学》,《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P157。
    6 成仿吾:《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创造季刊》一卷四号。
    7 郭沫若:《我怎样开始了文艺生涯》,《郭沫若讼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P153。郭沫若在此处的说法,和 他后来在50年代所说的“搞文学是想鼓动起热情来改革社会”(《郭沫若选集·自序》1950年)、“‘五四’以前,看不起文学,后来认识到文学对革命还是能起鼓舞推动作用的,就想通过文学使中国起变化,想用诗歌唤醒睡狮。”(《答青年问》1958年)一样,突出的是时代的因素与他们的社会承担意识。
    1 成仿吾:《怀念郭沫若》,《文汇报》1982年11月24日
    2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P367。
    3 郁达夫:《忏余独白》,《郁达夫文集》第7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P173。
    4 郭沫若:《创造十年·发端》,《沫若文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P27。
    1 茅盾:《关于“创作”》,《北斗》创刊号。
    2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影印版。
    3 胡风:《文学上的五四》,《胡风评论集》中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P122。
    4 麦克昂:《文学革命之回顾》,饶鸿競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660。
    5 [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P15-16。
    6 李欧梵:《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浪漫个人主义》,《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40。
    7 郁达夫:《Max Stirner的生涯及其哲学》,《创造周报》第六号。
    8 田汉:《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田汉全集》第十四卷,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P1-23。
    1 龙泉明:《初期白话诗人的个性化写作——论胡适、刘半农和周作人诗歌的精神特征》。
    2 郭沫若:《创造者》,《创造》季刊创刊号。
    1 [美]A·马塞勒等著:任鹰等译《文化与自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P261。
    2 科恩著,佟景韩等译:《自我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6年版,P13。
    3 《西方哲学史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P369-370。
    1 参考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一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该书对中国人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个体文化史形象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反思“个人”形态在中国古代社会难以形成的历史原因。
    1 1转引自周生亚《代词性质浅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论集》编辑组编,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P101。
    2 科恩著,佟景韩等译:《自我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6年版,P15。
    3 科恩著,佟景韩等译:《自我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6年版,P69。
    4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出版社,2003年版,P95。
    1 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P144。
    1 雅克·马利坦著:《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P37。
    2 雅克·马利坦著:《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P23。
    3 雅克·马利坦著:《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三联书店,1991年版,P56。
    4 李欧梵:《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浪漫个人主义》,《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44。
    5 李欧梵:《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浪漫个人主义》,《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P46。
    1 郭沫若:《郭沫若致宗白华》,《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P49。
    2 郭沫若:《郭沫若致宗白华》,《三叶集》,《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P49,P50。
    1 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P180。
    2 可参见刘纳对苏曼殊和陈独秀合译的雨果《惨世界》第8回的分忻,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P27。
    3 梁启超:《变法通译·论译书》,
    1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P52。
    2 例如郭沫若在1019年11月24日在《学灯》上发表了诗作《缀了课的一点钟》,而后在12月3日发表了惠特曼的译诗《从那滚滚的大洋中》,时间基本重合,这说明翻译和创作二者的紧密关系。在“新诗”栏里同时登载诗作和译作,这在1920年代初的《时事新报·学灯》是一个常见现象。
    3 1920年1月18日郭沫若致宗白华信,见《三叶集》,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P24。
    4 郭沫若:《〈浮士德〉第二部译后记》,《浮士德》,益群出版社,1947年版。
    1 “拜伦纪念专号”,《小说月报》第15卷第4号,1924年4月10日。共刊载文章三十多篇,内容涉及拜伦评论、拜伦年谱、拜伦名著述略以及拜伦诗和诗句的翻译等,高度肯定了拜伦的革命和反抗精神,称赞他的诗篇是反抗强权暴政的革命之歌。
    2 创造社在1924年拜伦百年祭的时候也曾收集了一些文章,打算在《创造季刊》上出一个纪念专号(见《创造季刊》二卷二号《编辑余谈》),但终因郭沫若离开上海,成仿吾去了广州而没有实现。人事变动是导致计划流产的直接原因,但其中也隐含了创造社作家“重雪莱轻拜伦”的艺术个性和文学倾向。郭沫若后来便坦言“这位英雄诗人对于我的吸引力去没有他的友人雪莱来得强烈,关于他的纪念文章竟没有做出。”(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沫若文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P187。)
    3 徐祖正《英国浪漫派三诗人拜伦,雪莱,箕茨》,《创造季刊》一卷四号。
    4 张定璜:《SHELLEY》,《创造季刊》一卷四号。
    1 郭沫若:《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7月27日。
    2 张定璜:《SHELLEY》,《创造季刊》一卷四号。
    3 郭沫若:《雪莱的诗》,《创造季刊》一卷四号。
    4 成仿吾:《论译诗》,1923年9月《创造周报》第18号。
    1 郭沫若:《创造十年》,《沫若文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P84-85。
    2 郁达夫:《读了珰生的译诗而论及翻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P108-109。
    3 郁达夫:《夕阳楼日记》,《创造季刊》一卷二号。
    4 性天:《对月》,《文学旬刊》第18期,1921.11.1。
    1 郭沫若:《海外归鸿》,《创造季刊》第一卷第一号。
    1 郭沫若:《创造十年》,《沫若文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P84。
    2 郭沫若:《批判意门湖译本及其他》,《创造季刊》一卷二号。
    3 仲密(周作人):《译诗的困难》,《晨报》,1920年10月25日。
    4 沈雁冰:《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小说月报》第12卷第4期,1921年4月10日。
    5 玄珠(沈雁冰):《翻译问题——译诗的一些意见》,《文学周报》第52期,1922年10月10日。为了与晚清以来“任意删改原文,以意译之的意译”的“意译”区别开来,沈雁冰认为应对“意译”加以限制:(一),要不是节译;任意把原文节删许多,是“不足为训”的。(二)要有原诗的神韵;神韵是超乎修辞技巧之上的一些“奥妙的精神”,是某首诗的个性,最重要最难传达,可不是一定不能传达的。(三)要合乎原诗的风格;原诗是悲壮的,焉能把它译成清丽。此外,韵律等等,是次要的事,不顾也可以。
    1 云菱:《小评坛·论译诗》,《诗》第一卷第三号。
    2 吴稚晖在《就批评而运动“注译”》一文中提出“主张为中外翻译界,开一新天地,将译界一部分相当之书,用我国注疏体,辅以日本的汉文和读法,注译起来。既不直译,也无须义译。”认为“注译”可弥补“直译”“意译”的不足,使翻译的缺点较少。见《晨报副刊》1923.4.6—4.13。
    3 郭沫若:《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创造季刊》二卷一号。
    4 成仿吾:《论译诗》,1923年9月《创造周报》第18号。
    5 郭沫若:《讨论注译运功及其他》,《创造季刊》二卷一号。
    1 郭沫若:《反响之反响》,《创造季刊》一卷三号。
    2 其中《转徙》题下共有二首:八首诗的最后一首《哀歌》系成仿吾所译。
    1 闻一多:《莪默伽亚谟之绝句》,《创造季刊》,二卷一号。
    2 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序》,《创造季刊》一卷四号。
    3 《卷耳集》于1923年8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此后曾在《中华新报·创造日》上登载了部分译诗(1923年5月9日—9月26日)。后来收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 郭沫若:《卷耳集·自跋》,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P208。
    2 郭沫若:《卷耳集·序》,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P157—158。
    3 围绕郭沫若的《卷耳集》和古诗(古文)今译的问题展开的讨论主要集中在1924年的《民国日报·觉悟》、《时事新报·文学》、《时事新报·学灯》和《创造周报》上。
    4 曹聚仁:《卷耳讨论集》,1925年6月1日梁溪图书馆出版。收入《卷耳》原诗、郭沫若译文及曹聚仁、俞平伯、郭沫若、施蛰存等人的讨论文章18篇。
    1 参见《十三经注释·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北京:北大出版社1999年,P36—41。
    2 参见《诗经选译》,程俊英、蒋见元译注,四川:巴蜀书社出版,1988年,P6—7。
    1 小民:《十页卷耳集的赞词》,《时事新报·文学》第93期,1923年10月22日。
    2 俞平伯:《缉芷缭蘅室读诗札记·续》,《时事新报·文学》,第93期,1923年10月22日。
    3 施蛰存:《蘋华室诗见》,《时事新报·文学》第100期,1923年12月10日。作者认为《卷耳》一诗,既不是第三者口中传述的情歌,也不是思妇所作,而“完全是征夫行旅时的悲歌”。第一章的叙述是征人的忆别或幻觉。并据此用征夫第一人称的口吻,将原作翻译成“近体诗”。翻译后原诗的第一节如下:“我只是回忆着她/采着那银白色的卷耳花/采着,采着,/还没有满她的浅浅的筐,/呵!我的爱人阿!/怎样你将他安放在路上?”
    4 曹聚仁:《读卷耳集》,《民国日报·觉悟》,1023年10月30日。
    1 梁纯祎:《评郭著卷耳集》,《晨报副镌》,1923年12月6日—7日。
    2 陈梦韶:《读郭沫若的〈卷耳集〉以后》,《泰东月刊》第一卷第11期(1928年7月)。
    3 这是郭沫若为《卷耳集》原诗所作的注解,见《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P216、P243、P242。
    4 梁纯神:《评郭著卷耳集》,《晨报副镌》,1923年12月6日—7日。
    5 郭沫若:《我对于〈卷耳〉一诗的解释》,《民国日报·觉悟》1923年11月1日。郭沫若另有一文专门答复曹聚仁关于“玄黄”一词的解释,见《说玄黄》,《民国日报·觉悟》1923年11月11日,该文收入《沫若文集》时更名为《释玄黄》。
    6 郭沫若:《整理国故的评价》,《创造周报》第36号。
    7 郭沫若:《古书今译的问题》,《创造周报》第37号。
    1 郭沫若:《古诗今译的问题》,《沫若文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P62。
    2 洪为法:《读〈卷耳集〉》,《中华新报·创造日》第75—77期,1923年10月8—10日。
    3 郭沫若:《古书今译的问题》,《创造周报》第37号。
    1 郭沫若:《创造十年》,《沫若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P160。
    2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沫若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P191。
    3 郭沫若:《创造十年》,《沫若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P163。
    4 郭沫若:《创造十年》,《沫若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P164。
    5 《洪水》周刊是在成仿吾预备离沪时决定创办的,由留在沪上的周全平、倪贻德、敬隐渔和严良才负责。创刊于1924 年8月,齐卢战争的爆发使周刊仅出一期即停刊,1915年9月复刊改出半月刊,直到1927年12月停刊共出3卷36期。
    1 周全平:《〈洪水〉复活宣言》,《洪水》(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2 《本刊编辑部启事一》,《洪水》(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3 《编辑余话》,《洪水》(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1 参阅陈青生、陈永志著:《创造社纪程》,上海社会科学院,1989年版,P89。
    2 李璜:《学纯室回忆录》,转引自王志洋:《李璜》,《民国档案》,1994年第2期,P135。
    3 郭沫若:《创造十年》,《沫若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版,P164-165。
    4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沫若文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P148。
    5 郭沫若在《巨炮之教训》一诗中礼赞过列宁(发表于1920年4月27日《时事新报·学灯》,后收入《女神》);在《论中德文化书》中说:“马克思与列宁始终是我辈青年所当钦崇的导师。”(郭沫若:《论中德文化书》,《创造周报》第5号);在《泰戈尔来华的我见》中说:“唯物史观的见解,我相信是解决世局的唯一的道路。”(郭沫若:《泰戈尔来华的我见》,《创造周报》第23号。)
    6 郭沫若:《郭沫若同志答青年问》,《文学知识》,1959年第5期。
    1 郭沫若:《新国家的创造》,《洪水》第一卷第八期。
    2 郭沫若:《马克思进文庙》,《洪水》第一卷第七期。
    3 陶其情:《马克思那能进文庙呢?》《洪水》第一卷第九期;《马克思到底不能进文庙》,《洪东》第二卷第十四期。
    4 巴金:《马克思主义的卖淫妇——评洪水八期沫若之〈新国家的创造〉》,《时事新报·学灯》,1926年1月19日。
    5 郭沫若:《卖淫妇的饶舌》,《洪水》第二卷第十四期。
    6 冯乃超:《鲁迅与创造社》,饶鸿競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904。
    1 周全平:《关于这一周年的洪水》,《洪水周年增刊》。
    2 李翔梧:《沫若我要站在你的旗帜之下》,《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三、二十四期合刊。
    3 周全平:《卷末》,《洪水》第一卷第十、十一期合刊。
    4 参《洪水》以下文章:霆声:《论是非》(第一卷第一期、第一期):为法:《漆黑一团》(第一卷第一期):霆声:《漆黑一团的出版界》(第一卷第三期);谷凤田:《〈漆黑一团〉的应声(附为法复信)——呈为法先生》(第一卷第四期);霆声:《怎样去清理出版界》(第一卷第五期)。
    5 《〈洪水〉复活宣言》,《洪水》(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1 霆声(周全平):《主义与主义者》,《洪水》第一卷第二期。
    2 编者:《尾声》,《洪水周年增刊》。
    3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沫若文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P240-241。
    4 周全平:《写在〈法国安那其党人的故事〉的前面》,《洪水》第一卷第十五期。
    1 《洗一洗不白之冤》(周全平—李芾甘通信),《洪水》第二卷第十五期。
    2 周全平:《编完了再添上》,《洪水》第一卷第三期。
    3 《〈洪水〉复活宣言》,《洪水》(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4 《{报告两个动听的消息》,《洪水》第一卷第六期。
    5 成仿吾:《上海滩上》,《洪水》第一卷第十三期。
    1 编者:《尾声》,《洪水周年增刊》。
    2 《编辑余话》,《洪水》(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3 在《洪水》第一卷第十三期的封底,刊出了一则《创造社出版部营业课于本日起开始营业》的通知,确立了出版部的宗旨:“竭我们的力,尽我们的心,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我们的青年友人。以读者为本位的创造社出版部是青年人的良友!是寒士的王国!订有各种便利读者的办法,一洗出版界牟利本位的旧习。”
    4 《净言》(通信一则),《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二期。
    1 编者:《只有两次了》,《洪水》第一卷第二十二期。
    2 饶孟侃:《创造社与感伤主义》,《晨报副刊·诗镌》第11号,1926年6月10日。
    3 茅盾:《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 钱理群等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P21。
    1 《收梢几句废话》,《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一期。
    2 周全平:《关于这一周年的洪水》,《洪水周年增刊》。
    3 成仿吾:《终刊感言》,《创造日》第100期。
    4 秦邦宪:《诤言》(通信一则),《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二号。
    1 周全平:《只有两次了》,《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二期。
    2 周全平:《关于这一周年的洪水》,《洪水周年增刊》。
    3 《编辑余谈》,《国民日报·觉悟》,1925年10月5日。
    4 周全平:《只有两次了》,《洪水》第二卷第二十期。
    1 冯沅君:《愁》,《语丝》第2卷第23期。从1923年秋开始,冯沅君以淦女士的笔名在创造社的刊物上发表《隔绝》(《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旅行》、《慈母》、《隔绝之后》(《创造周报》第45号,第46号、第49号)等文章.通常被认为是创造社的“外围同人”。(参见成立强:《寻找归宿的流浪者》一书对创造社同人的考证。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P61。)
    2 洪为法:《斥〈国家主义与新文艺〉》,《洪水》第一卷第十三期。
    3 许金元:《革命文学运动——爱好文学和反对泰戈尔的诸君公鉴》,《民国日报·觉悟》,1924年6月2日。
    4 许金元:《征求革命新诗歌》,《民国日报·觉悟》,1925年2月17日。
    1 全平:《只有两次了》,《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二期。
    2 玫友《我也来谈几句闲话》.《洪水》第一卷第七期。
    3 洪为法:《漆黑一团》,《洪水》第一卷第一期。
    4 洪为法:《木兰歌,革命文学,及其他》,《洪水》第一卷第八期。
    5 倪贻德:《艺术断片感想》,《洪水》第三卷第三十一期。
    1 洪为法:《斥〈国家主义与新文艺〉》,《洪水》第一卷第十三期。
    2 洪为法:《作品与作家》,《洪水周年增刊》。
    1 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创造周报》第2号。
    2 郭沫若:《论道德与良心》,《创造周报》第9号。
    3 郁达夫:《批评与道德》《创造周报》第10号
    4 周全平:《撒旦的工程》,《洪水》第一卷第一期。
    5 成仿吾:《真的艺术家》,《创造周报》第27号。
    6 洪为法:《漆黑一团》,《洪水》第一卷第一期。
    1 洪为法:《真的艺术家》,《洪水》第一卷第二期。
    2 洪为法:《莲子集·引端》,光华书局,1929年版。
    1 李初梨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中》,最先提出了“三诗人”的说法:“‘创造社’把他最后的三个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送出社会来以后……”。后来,朱自清在撰写《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时沿用了这一说法:“后期创造社三个诗人,也是倾向于法国象征派的。”称这三位诗人为“后期”三诗人,依据的是他们在分期方法上采用的“二分法”。(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P8。)
    2 冯乃超:《我的文艺生活》.《冯乃超文集》上册,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P306
    1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2 穆木天:《心响》,《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3 冯乃超:《死》,《冯乃超文集》上册,中山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P56。
    1 穆木天:《王独清及其诗歌》,《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252。
    2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3 穆木天:《我的诗歌创作之回忆》,《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419。
    1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2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1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1 穆木天:《道上的话》《洪水》第二卷第十八期。
    2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3 穆木天:《写实文学论》,《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343。
    4 穆木天:《写实文学论》.《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346。
    1 穆木天:《谭诗》,《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
    2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P44。
    3 郑伯奇:《国民文学论》,《创造周报》第33-35号。
    1 穆木天《给郑伯奇的一封信》,《京报副刊》,1925年3月6日。
    2 《语丝》上关于“国民文学”讨论的文章有:钱玄同:《写在半农给启明的信底后面》,(第20期);林语堂:《给钱玄同的信》(第23期);钱玄同:《回语堂的信》,(第23期);穆木天:《寄启明》,(第34期);张定璜:《寄木天》,(第34期);钱玄同:《敬答穆木天先生》,(第34期);王独清:《论国民文学书》,(第54期)。
    1 穆木天:《寄启明》.《语丝》第34期。
    1 郑伯奇:《国民文学论》,《创造周报》第33-35号。
    2 郑伯奇:《二十年代的一面——郭沫若先生和前期创造社》,《沙上足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187-188。
    1 王独清:《论国民文学书》,《语丝》第54期。
    2 郑伯奇:《国民文学论》,《创造周报》第33-35号。
    3 穆木天:《阿尔贝·萨曼的诗歌》,《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
    1 陈方竞:《论穆木天五四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1期。
    2 穆木天:《法国文学的特质》,《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62。
    3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文集》,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P1-8。
    4 穆木天:《我的诗歌创作之回忆》,《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419。
    5 穆木天:《无聊人的无聊话》,《A·11》周刊第4期。
    1 史伯允:《自我的觉悟》,《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二期。
    2 王独清:《致法国友人摩南书》,《洪水》第三卷第三十一期。
    3 穆木天:《旅心》,《创造月刊》第一卷第六期。
    4 冯乃超:《凋残的玫瑰》《创造月刊》第一卷第八期。
    5 冯乃超:《〈抚恤〉作者的话》.《冯乃超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P209。
    1 郭沫若:《文艺论集序》,《洪水》第一卷第七期。
    2 成仿吾:《今后的觉悟》,《洪水》第一卷第三期。
    1 汪静之:《“汪静之如是说”的纠正》,《语丝》第四卷第52期。
    2 郭沫若:《艺术家与革命家》,《创造周报》第18号。
    1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
    2 转引自梁若荣:《日本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日文化交流史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
    2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
    1 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第8卷第20起。
    2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黄人影编《创造社论》。
    1 梁俊青:《评郭沫若译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时事新报·文学》第121期,1924年5月12日。
    2 通信:《郭沫若与梁俊青》,《时事新报·文学》第125期,1924年6月9日。
    3 通信:《成仿吾与郑振铎》,《时事新报·文学》第125期,1924年6月9日。
    1 通信《郭沫若——编辑诸君》,《时事新报·文学》第131期,1924年7月1日。
    2 通信《郭沫若——编辑诸君》,《时事新报·文学》第131期,1924年7月1日。
    3 茅盾:《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回忆录五),《新文学史料》第5辑,1979年11月。
    1 周全平:《关于这一周年的洪水》.《洪水周年增刊》.
    2 成仿吾:《终刊感言》,《中华新报·创造日》第100期,1923年11月2日。
    3 郑伯奇:《二十年代的一面》,《沙上足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191。
    4 周全平:《关于这一周年的〈洪水〉》,《洪水周年增刊》。
    1 周全平:《只有两次了》,《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二期。
    2 成仿吾:《编辑后记》,《创造月刊》第一卷第十一期。
    3 王独清:《新的开场》,《创造月刊》第二卷第一期。
    1 周全平:《关于这一年来的洪水》,《洪水周年增刊》。
    2 全平:《我们同声叫喊》,《洪水》第一卷第二期.
    3 《A·11》出版预告,《洪水》第二卷第十五期。
    4 叶灵凤:《A·11的故事》,饶鸿競等主编《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P525。
    5 潘汉年:《A·11》.《A·11》.1926年第1期。
    1 潘汉年:《A·11》,《A·11》,1926年第1期。
    2 《A·11周刊紧要启事》1926.6.1,《洪水》第二卷第十八期。
    3 周全平:《又要谈自己的事情了》,《洪水》第二卷第十九期。
    4 《启事》,《洪水》第二卷第十八期(封二)。
    1 周全平:《只有两次了》,《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二期。
    2 《〈幻洲〉周刊展期出版申明》,《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1926年6月1日出版。
    3 《幻洲半月刊出版预告》,《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二期(封底)。
    4 五种新书包括周全平的短篇小说集《苦笑》,叶灵凤的短篇小说集《女娲氏之遗孽》,柯仲平的长诗《海夜歌声》,洪为法的随笔集《长跪》和金满成的短篇小说集《我的女朋友们》,无一例外都是小伙计及其年青朋友的作品。(《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三、二十四期)
    1 《幻洲半月刊出版预告》,《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二期(封底)。
    2 张静庐:《在出版界二十年》,上海书店,1984年版,P117—118。
    3 亚灵(潘汉年):《新流氓主义》,《幻洲》(半月刊)创刊号。
    1 潘汉年:《毁誉与本刊》,《幻洲》第1卷第6期。
    2 许道明选编《撒旦的工程——〈创造〉、〈洪水〉、〈幻洲〉萃编》,《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 任厂:《如是我解的灵肉问题》,《幻洲》(半月刊)第1卷第7期(“灵肉续号”)。
    1 叶灵凤:《编后随笔》,《幻洲》(半月刊)创刊号。
    2 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影印版)。
    1 叶灵凤:《我的读书》,《读书随笔·三》三联书店1988年版,P3-4。
    2 叶灵凤:《能不忆江南》,《读书随笔·三》三联书店1988年版,P
    3 郁达夫:《The Yellow Book及其他》,《创造周报》第20号。
    4 叶灵凤:《比亚兹莱的画》,《读书随笔·二》,三联书店1988年版,P295-296。
    5 叶灵凤:《编后随笔》,《幻洲》(半月刊)创刊号。
    6 周全平:《关于这一周年的洪水》,《洪水周年增刊》。
    7 冯亦代:《在香港认识的朋友》,转引目李广宇著:《叶灵凤传》,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66。
    1 史蟫:《记创造社》,饶鸿競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P995。
    2 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P293。
    3 叶灵凤:《比亚兹莱的画》,《读书随笔·二》,三联书店1988年版,P295。
    4 叶灵凤:《编后随笔》,《幻洲》半月刊一卷一号。
    1 姜德明:《零落成泥香如故》,三联书店,1984年版,P214。
    2 潘汉年:《街梢闲谈》,《幻洲》半月刊创刊号。
    1 1926年11月9日鲁迅致韦素园信,《鲁迅书信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P104。
    2 1927年1月26日鲁迅致韦素园信,《鲁迅书信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P126。
    3 李广宇:《叶灵凤传》,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65。
    4 《洪水》第二卷第二十三、二十四期合刊于192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十五期按例应该在1926年9月16号出版,但实际上第三卷在移往广州编辑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合适的人能够担负起编辑工作,出版受到了延误;而此前由郁达夫和成仿吾编辑的《创造月刊》,从1926年3月16号创刊,基本保证每月出版一期,但自1926年7月1日出版第五期之后,也暂时中断。这两份刊物一直到1927年郁达夫重回上海,才得以恢复出版。在长达近5个月的时间里,创造社的广州同人没有编辑出版任何刊物,而《幻洲》从1926年10月1号创刊,定期出版社,无形中接续了《洪水》,填补了这一时期的空白。
    5 《泛报》的报道见潘汉年:《质泛报》,《幻洲》,1927年第1卷第9期。
    6 《创造社启事》,《创造月刊》1927年第1卷第6期。
    1 《本刊紧要启事》,《幻洲》半月刊创刊号,1926年10月1日。
    2 郁达夫:《对于社会的态度》,《北新》半月刊,1928年第2卷第19期。
    1 何大白(郑伯奇):《文坛的五月》,《创造月刊》第二卷第一期。
    1 蒋光寺:《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民国日报·觉司》1925年1月1日。
    2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太阳月刊》2月号,1928年2月1日。
    3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编》,《沫若文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P244。
    4 蒋光赤:《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
    1 蒋光赤:《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
    2 成仿吾:《革命文学与他的永远性》,《创造月刊》第1卷第4期。
    3 郭洙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3期。
    1 太阳社编辑部:《停刊宣言》,《太阳月刊》,1928年7月。
    2 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化批判》第3号。
    1 成仿吾:《全部批判之重要》,《创造月刊》第1卷第10期。
    1 郭沫若:《文艺家的觉悟》,《洪水》半月刊第一卷第十六期。
    2 冯乃超:《冷静的头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2卷第1期。
    3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1卷第9期。
    4 郭沫若:《英雄树》,《创造月刊》第1卷第8期。
    1 李初梨:《怎样的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号。
    1 邓中夏:《新诗人的棒喝》,《中国青年》,1923年12月。
    2 邓中夏:《贡献于新诗人面前》.《中国青年》第10期,1923年2月。
    1 郭沫若:《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前茅》,《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P310。
    2 郭沫若:《上海的早晨》,《前茅》,《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P319。
    1 郭沫若:《前进曲》,《前茅》,《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P333。该诗改动的情况可参见篇末的注释。
    1 郭沫若:《恢复》,《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P355。
    1 郭沫若:《述怀》,《恢复》,《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P359。
    2 蒲风:《五四到现在的中国诗坛鸟瞰》,《诗歌季刊》第一卷第1-2期。
    3 张光年:《论郭沫若的诗》,《诗刊》1957年1月号
    1 李果青:《给诗人》,《创造月刊》第一卷第11期。
    1 朱寿桐:《情绪:创造杜的诗学宇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P436。
    2 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P221-222。
    1 冯乃超:《诗人们——送给时代的诗人》,《文化》月刊第5号。(《文化》月刊即《文化批判》,因遭到国民党查禁,第5期改为《文化》出版)。
    1 邱韵铎:《低下去》,《创造月刊》第二卷第5期。
    2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P190。
    1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编选感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影印版。
    《新青年》,新青年社编辑,1915—1922年;
    《新潮》,北京大学新潮社编,北京大学出版部1919—1922年;
    《少年中国》,少年中国学会编,1919—1924年;
    《晨报附刊》,北京晨报副刊社主办,1921-1934年;
    《诗》,中国新诗社编辑,中国新诗社1922—1923年;
    《小说月报》,上海商务印书馆1910—1931年;
    《创造》(季刊),创造社编,上海泰东图书局1922—1924年;
    《创造周报》,创造社编,上海泰东图书局1923—1924年;
    《创造日汇刊》,创造社编,上海光华书局,1923年;
    《洪水》,创造社编,上海光华书局1924—1927年;
    《创造月刊》创造社编,创造社出版部发行,1926——1929年;
    《幻洲》周刊,创造社出版部,1926年;
    《幻洲》半月刊,幻社发行,1926——1928年;
    《A·11》周刊,创造社出版部,1926年;
    《流沙》半月刊,创造社出版部,1928年;
    《文化批判》创造社出版部,1928年;
    《我们》月刊,我们社,1928年;
    《思想》月刊,创造社出版部:1928年
    《畸形》半月刊,创造社出版部:1928年;
    《日出旬刊》,创造社出版部,1928年;
    《新思潮》月刊,创造社出版部,1929—1930年;
    《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1962年一;
    《新文学史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一;
    《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出版社,1979—;
    《郭沫若研究》,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郭沫若研究编辑部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5
    《新诗集》(第一编),上海:新诗社出版,1920年1月;
    《分类白话诗选》,许德临编,上海:崇文书局,1920年8月;
    《诗学讨论集》,胡怀琛编,上海:新文化书社,1934年再版;
    《三叶集》,宗白华、田汉、郭沫若著,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3版;
    《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印刷公司,1935年版;
    《中国新诗集序跋选》,陈绍伟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
    《郭沫若全集》,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2年版;
    《成仿吾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郁达夫全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穆木天诗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穆木天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刘象愚编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独清选集》,徐沉泗,叶忘忧编选,万象书屋,1936年版;
    《冯乃超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蒋光慈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邓均吾诗词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郁达夫文论集》,郁达夫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沫若译诗集》,郭沫若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田汉文集》,田汉编,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诗经选译》,余冠英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郭沫若论创作》,郭沫若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梁启超文选》,夏晓虹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梁实秋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百家论郭沫若》,王棉厚,奏川,唐明中,萧斌选编,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
    《郭沫若年谱》,龚济民、方仁念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1983年版;
    《创造社资料》,饶鸿兢等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1月;
    《文学研究会资料》,贾植芳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
    《郭沫若研究资料》,王训昭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郁达夫研究资料》,王自立、陈子善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成仿吾研究资料》,史若平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蒋光慈研究资料》,方铭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冯乃超研究资料》,李伟江,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著,杨扬校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自己的园地 雨天的书》,周作人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女神》,郭沫若著,上海:泰东图书局,1927年版;
    《女神》汇校本,郭沫若著,桑逢康校,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文艺论集》汇校本,郭沫若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郭沫若书信集》,黄淳浩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樱花书简》,郭沫若著,唐明中、黄高斌编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郭沫若佚文集:1906-1949》郭沫若著,王锦厚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郭沫若论》,黄人影编,上海:光华书局,1931年版;
    《郭沫若研究资料索引:1919-1990》,于天乐等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郭沫若专集》,上海图书馆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民国时期总书目》(语言文学),北京图书馆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民国时期总书目》(文学理论、世界文学、中国文学),北京图书馆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现代文学总书目》,贾植芳、俞元桂主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姜义华主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影印本),陈英编选,上海文艺出版,2003年版;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影印本),朱自清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胡适编选,上海文艺出版,2003年版;
    《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影印本),郑振铎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五四新文化的源流》,陈万雄著,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1月;
    《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五四时期的社团》,张允侯编,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
    《中国诗学》,叶维廉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12月;
    《从传统到现代》,金耀基著,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0年版;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林毓生著,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12月;
    《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陈子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新文学运动史》(影印本),王哲甫著,上海书店1986年版;
    《中国新文学渊源》,任访秋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李何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R1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主潮》,许志英 邹恬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贾植芳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新文学史》(上中下),司马长风著,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分别为1975、1976、1978年初版;
    《文坛五十年》(正编),曹聚仁著,香港新文化出版社,1949年版;
    《现代中国文学史》,钱基博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新诗及其他》,冯文炳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王光明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面向新诗的问题》,王光明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
    《文学批评的两地视野》,王光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孙玉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走向哲学的诗》,吴思敬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11月;
    《谈艺录》(修订本),钱钟书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月;
    《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刘纳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刘纳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朱寿桐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殉情的罗曼司——创造社的文学世界》朱寿桐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创造社纪程》,陈永志、陈青生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创造社通观》,黄淳浩著,崇文书局,2004年版;
    《创造社:别求新声于异邦》,黄淳浩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创造社丛书》,黄侯兴等编,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
    《创造与选择》,魏建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孙玉石著,北大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现代诗歌艺术》,孙玉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罗振亚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新诗流变论》,龙泉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启蒙论》,张光芒著,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许纪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季广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争论中的一些理论问题》,钱中文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杨联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陈建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革命 审美 解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余虹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何怀宏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马小虎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1928:革命文学》旷新年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新文学运动史》(影印本),王哲甫著,上海书店1986年版;
    《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李何林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现代中国文学史》,钱基博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新诗及其他》,冯文炳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日)伊藤虎丸著,孙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1928革命文学》,旷新年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文坛五十年》,曹聚仁著,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2版;
    《胡适评传》,耿云志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废名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现代汉诗百年演变课题组编,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姜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五四运动史》,(美)周策纵著,陈永明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8月;
    《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伊藤虎丸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格里德著,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微拉·施瓦支著,李国英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王跃、高力克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日)丸山升著,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版;
    《中国现代小说史》,夏志清著,刘绍铭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意识的危机》,林毓生编,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抉择与扬弃》,吴定宇编,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乐黛云,王宁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
    《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刘纳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不灭的火种-左翼文学论》,张大明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自我的建构与解构》,张文喜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普实克编,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批评的概念》,(美)雷内·韦勒克著,张今言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自我论》,(苏)伊·谢·科恩著,佟景韩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开放的自我》,莫里斯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美)A·马塞勒等著,任鹰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著,陈圣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法)雅克·马利坦著,刘有元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美)杰罗姆B.格林德尔著,单正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美)安敏成著,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著,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
    《文化与社会》,(英)雷蒙德·威廉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现代主义》,(英)马·布雷德伯里、詹·麦克法兰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现代与现代主义》,(美)弗雷德里克·R·卡尔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丹麦)勃兰兑斯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批评的概念》,(美)雷内·韦勒克,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
    《文学理论》,(美)乔纳森·卡勒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英)特里·伊格尔顿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符号学原理》,(法)罗兰·巴尔特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批评的剖析》(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文学与现代性》,(法)伊夫·瓦岱讲演,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先锋派理论》,(德)彼得·比格尔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