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的声母(舌齿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由三部分组成,即“说文”、“通训”、“定声”。全书共18卷,是一部按古韵部改编《说文解字》的书。后人对此书的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朱骏声亦被评为“说文四大家”之一。
     虽说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代研究《说文》的重要成果,但是清人谈论它的,可谓绝无仅有,而现代研究者对它的关注程度也不是很高。讨论朱书的专篇论文数目有限,且多是集中在朱氏所创假借理论的得失评价或者对该著作的总体性概括评述方面。单峻峰先生首开先河,对《说文通训定声》的三个韵部的语音现象进行了研究,但是完全意义上来说,从音韵的角度对《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所反映的语音现象进行整体性的研究目前基本属于空白。由于材料的纷繁性,而时间和经历有限的情况下,本文将把重点放在《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的舌齿音声母研究上,力图为今后的上古音研究提供一些更充分的内部证据。
     本文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研究篇,第一章绪论,主要简单介绍一下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前人既有的研究成果、写作原则和研究方法,概括的介绍一下朱骏声本人、《说文通训定声》一书及其中的[假借]理论。第二章到第五章为本文的重点,主要分析《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舌齿音声母所反映的语音现象,对端(知)组、精(庄)组、章组、流音来、以母分别进行具体讨论。一方面,利用《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所反映的语音现象来验证现有的上古音声母研究既有结论;另一方面,运用音韵学界既有结论来解释《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例中出现的非常规语音现象,形成一种互证互用关系。第六章为结论,对资料中语音现象的分析所得结论给予了概括总结。下篇是资料篇,把[假借]条目下的所有通假字的舌齿音部分进行了整理,按互通情况制成通假字表,附于此处,便于核对和查找。
Zhu Junsheng’s SHUOWEN TONGXUN DINGSHENG is important achievement on the study of Shuowen in Qing Dynasty,but people on that time scarcely talked about it,people of this generation pay little attention to it.Because of these,limit theses on this topic can be found,and they mostly concentrate on the aspects of appreciation about Tongjia theory which Zhu Junsheng created.Some people worked hard to summarize or generali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bout the style of this book.Frankly speaking,to make a study of Tongjia words in SHUOWEN TONGXUN DINGSHENG in the view of phonology is even a gap,only Shan Junfeng make a similar study,but he made use of three parts of SHUOWEN TONGXUN DINGSHENG,this isn’t enough.This thesis will get whole Tongjia words of SHUOWEN TONGXUN DINGSHENG together, research mainly apico-dental initial of Tongjia words in SHUOWEN TONGXUN DINGSHENG,I hope my works can provide some evid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ancient Chinese.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one is to investigate,it is composed of six chapters,and contains one introduction,from the second chapter to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straight matter,and to focus on some special sound phenomenons,and give relatively sensible explains.The sixth will give a conclusion.The other is data and tables about phenomenon of Tongjia words.
     In a word,I hope my study can make up a deficiency,and stumilate further research.
引文
1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440页
    1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1984年6月第1版,
    1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136页
    1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88页
    1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20页,
    1郑张尚芳,《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90页
    1董同龢,《上古音韵表稿》,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石印,16页
    [1]董同龢.上古音韵表稿[M].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石印,李庄[1948重刊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8册]?
    [2]冯蒸.冯蒸音韵论集[C].学苑出版社,2006年
    [3]金理新.上古汉语音系[M].黄山书社,2002年6月
    [4]李方桂.上古音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年
    [5]李新魁.汉语音韵学[M].北京出版社,1986年
    [6]李溪雄.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研究[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6年
    [7]李玉.秦汉简牍帛书音韵研究[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8]陆志韦.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一) [M].中华书局,1984年
    [9]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10]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
    [11]全广镇.两周金文通假字研究[M].学生书局(台湾),1989年10月初版
    [12]邵荣芬.切韵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3]邵荣芬.邵荣芬音韵学论集[C].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4]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2004年3月
    [16]王力.汉语语音史[M].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7]王力.王力语言学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2000年
    [18]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2001年
    [19]杨剑桥.汉语音韵学讲义[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张琨.汉语音韵史论文集[C].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7年
    [21]郑张尚芳.上古音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22]周祖谟.汉语音韵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1957年
    [2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M].中华书局,1984年6月第1版
    [24]高亨.古字通假会典[M].齐鲁书社,1989年
    [25]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26]汉语大字典[M].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12月
    [27]沈兼士.广韵声系[M].中华书局,1985年8月第1版
    [28]许建伟.上古汉语通假字字典[M].海天出版社,1989年
    [29]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年12月
    [30]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31]房建昌.朱骏声与〈说文通训定声〉[J].辞书研究,1984年第2期
    [32]何大安.上古音中的hlj-及相关问题[J].汉学研究,第10卷第1期
    [33]潘悟云.喉音考[J].民族语文,1997年第5期
    [34]时建国.从临沂汉简、长沙帛书通假字再证古声十九纽[J].西北师大学报,1993年第6期
    [35]盛九畴.朱骏声及其〈说文通训定声〉[J].学术论坛,1979年第3期
    [36]薛安勤.〈说文通训定声〉中的说文[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
    [37]杨琳.<说文通训定声>评议[J].说文学研究,崇文书局,2006年
    [38]张永言.<说文通训定声>简介[J].语文学论集,语文出版社,1992年
    [39]郑张尚芳.上古汉语的s-头[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40]郑涛.通假字说略[J].阜阳师院学报,1986第3期
    [41]朱星.评〈说文通训定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78年第5期
    [42]陈大为.上古汉语复辅音声母说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3]李俊红. <说文通训定声>“叚借”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4]单峻锋.<说文通训定声>丰、升、临三部假借字研究[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1年
    [45]武芳.马寿龄<说文段注撰要>通假字音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6]东方语言学网中古音查询系统、上古音查询系统[DB/OL].http://www.estling.org/.
    [47]《汉语方言计算机处理系统》上古音查询系统[CP/DK].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潘悟云教授开发设计.
    [48]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DB/OL].http://edu.dragoninfo.cn/.
    [49]《说文解字》全文检索测试版[DB/OL].http: //shuowen.chinese99.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