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视域下的现代童年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童年指儿童的生活,它取决于成人的意识和态度。现代童年观认为,儿童当下的生活是儿童将来生活的前提,因此儿童需要得到特殊的照料和培养。18世纪是教育上发现童年的世纪,此后的每一个世纪都被称作儿童的世纪。有什么样的童年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动。由此形成的现代学校,是童年世纪的产物。学校将儿童按年龄分类,儿童从属于学校;在学校中学习;只能在学校中受教育。现代教育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所以对现代童年的研究,既是发展学校教育的逻辑起点,又对当下学校教育的批判和反思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
     第1章论述了各学科视野中的童年。在历史学家眼中,现代童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心理学则认为童年类似人类的原始期,成人的心理问题大多可以追溯到童年;人类学认为童年是文化建构的,不同社会有不同的童年概念,现代童年并不处于价值链的绝对上端。比较的观点认为在后发现代性国家解决现代童年消逝的问题,可以从传统童年中寻找资源;文学直接生产着对现代童年的想象——理性的和浪漫的,它们径直作用于现实儿童的生活,形塑着社会对现代童年的理解;而文化研究则研究大众商品文化下童年的异化。最后,从研究范式上讲,儿童的自我意识受到了童年研究的重视。以上这些观点成为我们反思当代学校教育理论和行动的重要资源。
     第2章分析了现代教育学对童年解放的理解。童年自启蒙运动始就被纳入现代学校这一场域中。学校教育必须考虑该给儿童什么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东西,以使他能独立自主地生活、参与社会实践。论文选取了现代教育史上的三位思想家: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论述了他们对此问题的思考。卢梭是第一个发现童年的教育思想家,他提出要重视童年自身的价值,通过消极教育的手段使儿童天赋理性能够向正确的方向自由地生长,使之成为能够负责独立行动的个体。赫尔巴特认为,应该通过教学的方式形成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广博的思想范围,最终获得判断力,以期待明智的社会行动。杜威认为儿童经验的生长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它是个体与环境实践互动的结果。抽象思维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客观知识通过实践被抽象思维纳入到主体经验中来。他们的教育学是启蒙的教育学,是我国反思当代教育现代化实践的参考。
     第3章转向中国近代曾出现过的进步开明的现代童年观。五四伊始,中国童年从“成人本位”社会文化中解放出来,先后出现了“童心崇拜”、“儿童本位”和“为己·生活”这样关于童年的概念,在传统中融入现代,建构了一种新型的现代童年观。该童年观强调儿童的“生趣”及对这种“生趣”的教育应是使之“生”的观点。叶圣陶是这种童年观的代表,他通过儿童文学、教育小说、教科书及学生杂志等宣扬了这样的教育理想。但在“救亡压倒启蒙”的社会运动下它很快被埋没了。
     第4章论述了中国当代社会实践中的童年概念。从两个层面论述:一为制度建构,二为教育实践。建国以来新中国从婚姻、刑事犯罪、社会福利、教育等方面,为构建和西方主流一致的现代童年提供了种种制度措施和保障。这种现代童年观最终表现在签订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上,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但从教育政策上看,童年却不在政策制定者的视野之内。教育实践对童年的意识也有一个渐进曲折的过程。主体性教育实验提出主体性(理性)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标志着中国教育走向现代性的开始。新基础教育实践提出“生命·实践”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变革从近代向现代转型应落实到师生生存方式的转变上才彻底。新课程改革则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文化,并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文化变革的方法论示范。
     最后,论文分析了当代童年出现的溺爱和应试教育问题,指出其非理性的特质,并非传统童年观的延续。提出这样的观点:学校是完成现代童年的必要社会组织,学校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学校不应该仅仅面对儿童这一抽象孤立的客体,而应将童年作为整个行动的目标和基础;学校应该构造一种特殊的儿童生活,以儿童发展的自我目的为前提,将他们的未来看作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发展儿童的主体经验和抽象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任务。
Childhood means children's life which depends on the adult's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The modern conception of childhood claims that children's present living is the premise of children's future life, so children need special care and training. Conception of childhood was foun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hen every century is known as the children's century.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ion of childhood, people have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actions. 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school is the product of childhood's century. Based on the age, the schools classify the children who belong to the schools and can only learn at school. The study of the modern childhood not only is the logic starting point of development of school education, but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criticizing and reflecting of the current school education.
     Chapter1discussed the different childhood in various subjects. The historians think that modern childhood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social progress. The psychologies claim that the childhood is the primitive of the human and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he adults can be traced to the childhood. The anthropologies figure that the childhood is constructed by the culture which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societies and don't lie in the top of the value chains. The compared views think that the later-emerged modernity countries can find sources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ldhood to resolve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modern childhood. The imagination of the modern childhood is the product of the literature which acts on the children's life and shapes the soci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ldhood. The researches of the culture study the dissimilatory childhood which is under the mass culture of commodity. In the contemporary childhood studies, the children's own conscious is valued. The views pointed above are important resources when people reflect on the contemporary school education theory and education acts.
     Chapter2analyzed the understandings of the modern education theory about the childhood. Since the Enlightenment, the childhood has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dern school system. From then on, the school education must consider what should be given to children that can help children live and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independently. The dissertation selects three thinkers of the modern educational history who are Rousseau, Herbart, Dewey, and discuss the subject which they talked about. They believe that the first task of schoo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Ration. Rousseau is the first education thinker who discovered the childhood. He claimed that the value of the childhood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Education should make the children's talent ration grow freely toward the right direction through the negative educational means, and make them become the individuals who can take independent action. Herbart thought that the students'interests and ideas are formed through the teaching, and by doing so, the students can attain the sense of judgment, and make wise social actions. Dewey believed that the growth of the children's experie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 in school education which is the main product resulted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owth of the experience, the abstract think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objective knowledge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subject's experience by practicing. Their pedagogy is the pedagogy of enlightenment, which is the main reference when we reflecting o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educational practice.
     Chapter3analyzed the progressive conception of the childhood in Chinese history. From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 concept of Chinese childhood is liberated from adult standard. There are many slogans about the childhood such as "The worship of Childhood""Child-Centered" in this perio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s about the childhood, people construct a new conception about the childhood. The new viewpoints emphasize the children's interest and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s interest.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w views about the childhood is Ye Shengtao who propagandizes the views through children literature, educational novels, etc. However, under the movement of "Salvation over Enlightenment", the new conception has buried soon.
     With the focus point shifted to the modern era, Chapter4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childhood in the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which includ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Since the founding of PPC, the institutions of marriage, criminal, social welfare, and education have provided cornerstone to construct a modern concept of childhood which consistent with western mainstream. Signing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can be viewed as a symbol of modern concept of childhood. It confirmed the children rights o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the lives of children are not in the sight of education policy-makers. However, from the prospec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main objective is to culture of the subjectivity (ration) and its marks the transform of Chinese educ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beginning of modernity. The theory of New Elementary Education ("Life and Practice") holds that the transform of survival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the root of education change. Beside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China advocates a child-centered culture of Curriculum, and set the "Research Study" as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methodology of school cultural change. All those tough and twist Chinese education practice finally let the school education gradually approached the modern childhood.
     The last chapter analyz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childhood and contemporary issues of childhood which including overprotection and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he dissertation proposed such views:school education has its own unique nature; schools should not only set the "children" as their only subject, but also incorporate the whole childhood and be viewed as the basis of the entire operation. School should never deprive the life from the concept of childhood. From prospective above, education should protect the integrity, richness and progressive of children life. Integrity means fitness between life and teaching. Richness stands for all kinds of possibilities in environment. progress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ience. It not only inherits the western modern education thought, but also develops Chines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ractice logically. The conception of modern childhood will be another position for the school education to play social cultural criticism function and show its education subject independence.
引文
①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概念——两条传统的回顾.120-137.选择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②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③米歇尔·福柯.何为启蒙.杜小真编.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同上.
    ⑦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1784年),何兆武,译.选自《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 务印书馆1996,22-31.
    ①米歇尔·福柯.何为启蒙.杜小真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②米歇尔·福柯.何为启蒙.杜小真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③米歇尔·福柯.何为启蒙.杜小真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④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概念——两条传统的回顾.120-137.选择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75.
    ②江怡.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4.
    ③刘小枫.现代学的问题意识[J].读书.1994(5).124.
    ④王宁.重构中国式的另类现代性——王宁教授在拉丁美洲科学院的讲演.文汇报·文汇学人(D).2011年6月21日.
    ①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246,257.
    ① Allison James. Alan Prout. 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Childhood: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ldhood. 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0.78-99.
    ② Allison James, Alan Prout. 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Childhood: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ldhood. 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0.8.
    ③约翰·克莱佛雷,丹尼斯·菲利普斯.西方社会对儿童期的洞见:从洛克到史巴克具有影响力的儿童模式[M].台北:文景书局.2006.131.
    ①以下对现代教育的讨论,均引自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94-104.
    ①Philippe Aries. Centuries of Childhood[M]. 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412.
    ①Philippe Aries. Centuries of Childhood[M]. New York:Vintage Books,1962:128.
    ②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9.
    ① De Mause,L.,1974.The Evolution of Childhood. In The History of Childhood. L. de Mause, ed. Pp.1-73. New York: Psychohistory Press.
    ①Charles E. Strickland. Children, American Attitudes Toward. Lee C. Deighton. The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volume 2 [M]. The Macmillan company & The Free Press.86-89.
    ① Boas,F..1974[1911] The Instability of Human Types. In The Shaping of American Anthropology,1883-1911:A Franz Boas Reader. G. W. Stocking, ed. Pp.214-218. New York:Basic Books.215.
    ② Hall. G. S.,1904 Adolescence:Its Psychology and Its Relations to Physiolog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Sex, Crime, Religion, and Education. New York:Appleton. ⅹⅳ
    ③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5.
    ① Heather Montgomery.An Introduction to Childhood: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Children's Life.2009.23.
    ② Kardiner. A. The Psychological Frontiers of Societ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5. viii.
    ③Langness, L. L.,1975 Margaret Mead and the Study of Socialization. Ethos 3:98.
    ①LeVine, R.,2007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Childhood:A Historical Overview.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9:249.
    ① Caudill, W., and C. Schooler,1973 Child Behavior and Child Rearing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An Interim Report.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57:323-338.
    ②LeVine, R.,2003 Childhood Socialization:Comparative Studies of Parenting,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Change. Hong Kong: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202-203.
    ③ LeVine, R.,1977 Child Rearing as Cultural Adaptation. In Culture and Infancy:Variations in the Human Experience. P. H. Leiderman, S. Tulkin. and A. Rosenfeld, eds. Pp.15-27. New York:Academic Press.
    ④ Bowlby, J.,1953 Child Care and the Growth of Love. Harmon dsworth:Penguin.13.
    ①沼田裕之:1936年生于东京,曾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大学和德国特里尔大学学习哲学,在剑桥大学学习经典著作。现为东北大学教育哲学和教育史学会的主席。
    ②沼田裕之.教育的现代化使儿童失去了什么:西欧与东亚经验的比较[A].马克·贝磊编.比较教育学:传统、挑战和新范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0.
    ③沼田裕之.教育的现代化使儿童失去了什么:西欧与东亚经验的比较[A].马克·贝磊编.比较教育学:传统、挑战和新范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8.
    ④沼田裕之.教育的现代化使儿童失去了什么:西欧与东亚经验的比较[A].马克·贝磊编.比较教育学:传统、挑战和新范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9.
    ①沼田裕之.教育的现代化使儿童失去了什么:西欧与东亚经验的比较[A].马克·贝磊编.比较教育学:传统、挑战和新范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0.
    ②沼田裕之.教育的现代化使儿童失去了什么:西欧与东亚经验的比较[A].马克·贝磊编.比较教育学:传统、挑战和新范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2.
    ③沼田裕之.教育的现代化使儿童失去了什么:西欧与东亚经验的比较[A].马克·贝磊编.比较教育学:传统、挑战和新范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1.
    ①大田尧.把自然还给孩子——关于当代教育问题的思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44.
    ②熊秉真.童年以往:中国孩子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0.
    ③熊秉真.童年以往:中国孩子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2.
    ①熊秉真.童年以往:中国孩子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
    ①熊秉真.童年以往:中国孩子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4-45.
    ①熊秉真.童年以往:中国孩了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6.
    ②熊秉真.童年以往:中国孩了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8.
    ③熊秉真.童年以往:中国孩子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5.
    ④熊秉真.童年以往:中国孩子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6.
    ①熊秉真.童年以往:中国孩子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6.
    ②约翰·克莱佛雷,丹尼斯·菲利普斯.西方社会对儿童期的洞见:从洛克到史巴克具有影响力的儿童模式[M].台北:文景书局.2006.47.
    ① Robert Southey, The Life of Wesle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25.vol.2,p.304-305.
    ②卢梭.爱弥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
    ③卢梭.爱弥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5-46.
    ① Shirley R. Steinberg and Joe L. Lincheloe. kindercultrue:the corporate Construction of childhood.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1997.
    ①加里·克罗斯.小玩意:玩具与美国人童年世界的变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40.
    ②Douglas Kellner. Beavis and Butt-Head:No Future for Postmodern Youth. In Kindercultrue:the Corporate Construction of Childhood.85-100.
    ②加里·克罗斯.小玩意:玩具与美国人童年世界的变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①加里·克罗斯.小玩意:玩具与美国人童年世界的变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3.
    ② Joe L. Lincheloe:Home alone and "Bad to the Bone":The Advent of a Postmodern Childhood. In kindercultrue:the corporate Construction of childhood.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1997.70.
    ①里克曼.狄尔泰[M].殷晓蓉,吴晓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0,22.
    ②卡西勒.卢梭问题[M].王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32.
    ①卡西勒.卢梭问题[M].王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8-23.
    ②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
    ③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
    ④卢梭.忏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80.
    ⑤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1.
    ①卢梭.爱弥儿[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6.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6-57.
    ①卡西勒.卢梭问题[M].王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8.
    ②卡西勒.卢梭问题[M].王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50.
    ①卡西勒.卢梭问题[M].王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53.
    ②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M].刘东,译.率京:三联书店,,2002:58.
    ③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起源[M].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73.
    ④康德.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EB/OL].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162074/.
    ⑤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2.
    ①康德.论教育学[Ml.赵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
    ②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13.
    ③卡西勒.卢梭问题[M].王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63.
    ④卢梭.爱弥儿[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
    ①卢梭.爱弥儿[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4.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8-19.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5.
    ③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0.
    ④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15.
    ⑤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8-9.
    ①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90.
    ②F. Paulson, German Education, Past & Present, London, T. Fisher Unwin,1908:157.
    ①李泽厚.循康德、马克思前行[J].读书.2001:3-10.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427.
    ①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译序p2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283.
    ③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8.
    ④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285.
    ⑤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3.
    ①黑格尔.康德哲学论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7.
    ②李洋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211-212
    ③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305.
    ④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307.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62-63.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319.
    ③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349-351.
    ④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383.
    ⑤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390.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66-67.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392-393.
    ③李洋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398.
    ④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⑤王国维.静庵文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77,29.
    ⑥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译序.p6.
    ①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译序.p8.
    ②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译序.p8.
    ③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402.
    ①康德.论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98.
    ③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2007.423.
    ①康德.论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
    ②康德.论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③康德.论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①这一部分对“科学”涵义的解读,详见关之尹为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所作的译者序第9、1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②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97.
    ①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98.
    ②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125-126.
    ③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①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78.
    ②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79.
    ③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80.
    ④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02.
    ①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80-181.
    ②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81.
    ③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81.
    ④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82
    ①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82.
    ②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83.
    ③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84
    ①底特利希·本纳.普通教育学——教育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问题史的引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②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127.
    ③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8
    ④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88.
    ①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6-47.
    ①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
    ②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
    ③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5.
    ①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20.
    ②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6.
    ③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8.
    ④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0.
    ①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75.
    ②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09.
    ③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14.
    ①彭正梅.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历史考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50.
    ②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卷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361.
    ①底特利希·本纳.普通教育学——教育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问题史的引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①沃德.动态社会学(第1卷)[M].纽约,1883.698.摘自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马晓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①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马晓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06.
    ②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马晓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14
    ③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马晓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15.
    ④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马晓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15.
    ⑤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马晓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20.
    ⑥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马晓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21.
    ⑦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马晓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21.
    ①詹姆斯.与教师谈心理学.109.摘自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马晓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②詹姆斯.实用主义[M].纽约.1907.210.摘自克雷明.学校的变革[M].单中惠,马晓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①杜威.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8.
    ②杜威.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9.
    ③杜威.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1.
    ④杜威.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9.
    ①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彭正梅选译.《民主经验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15.
    ②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彭正梅选译.《民主经验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16.
    ③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彭正梅选译.《民主经验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17.
    ①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彭正梅选译.《民主经验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05-206.
    ②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4.
    ①杜威.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99.
    ②理查德·帕瓦特.杜威:习性与冲动——20世纪初杜威教育思想的转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2).
    ③杜威作品分为早期(1882-1898年问);中期作品(1899-1924年间)和晚期作品(1925-1953年间)。
    ①杜威.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4.
    ②杜威.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7.
    ③杜威.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8.
    ④杜威.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1.
    ①杜威.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2.
    ②杜威.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3-54.
    ③杜威.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7.
    ①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5.
    ②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3.
    ①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2.
    ②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7.
    ③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7.
    ①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1.
    ②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工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6.
    ③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5.
    ④杜威.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
    ①杜威.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
    ①杜威.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94.
    ②杜威.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5.
    ②杜威.哲学的改造[M].许崇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10.
    ①杜威.学校与社会·明之学校[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0.
    ②杜威.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8.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①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149.
    ②周作人.儿童的书·儿童文学小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5-56.
    ①张倩仪.另一种童年的告别: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后回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98.
    ②李泽厚.思想史的意义[J].读书.2004.
    ①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
    ②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17.
    ①梁启超.少年中国说[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8855.htm
    ①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77.
    ①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②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③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①周作人.吕坤的演小儿语·儿童文学小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63.
    ②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
    ③任继愈.李贽思想的进步性,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45.
    ④《藏书·卷32·德业儒臣后论》
    ⑤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196-198.
    ①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96.
    ②徐兰君,安德鲁·琼斯主编.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3.
    ③阿英.阿英文集[M].北京:三联书店.1981.121.
    ①黄炎培.八十年来[M].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6.
    ②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有关冰心的论述.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259.
    ①叶圣陶等.我和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13.
    ②茅盾.冰心论[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
    ③徐兰君,安德鲁·琼斯主编.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8.
    ④周作人.中国文学的变迁·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28.
    ①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4.56.
    ②冰心.通讯六.冰心全集(二)[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69-70.
    ③用作人小孩的委屈·谈虎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1.
    ①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8.198.
    ②胡适.儿童文学的价值,见《童话评论》,191.
    ③周作人.我的杂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120.
    ①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05上下身(性学·儿童·妇女)[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606.
    ②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05上下身(性学·儿童·妇女)[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612.
    ①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4.
    ②参见钱理群.周作人传[Ml.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
    ③参见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和班马.前艺术思想[M].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358-360.
    ④周作人.童话略论·儿童文学小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
    ①周作人.童话略论·儿童文学小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
    ②周作人.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小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7-39
    ①周作人.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小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0.
    ②鲁迅.上海的儿童·鲁迅全集(第四卷)[M].
    ①叶圣陶.夏丐尊先生·叶圣陶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353.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34089.htm
    ②叶圣陶.为己·叶圣陶集(第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31.
    ①叶圣陶.“生活教育”——怀念陶行知先生·叶圣陶集(第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246.
    ②叶圣陶.做了父亲[J].妇女杂志.1930年.17卷1号
    ①叶圣陶.教育播音·叶圣陶集(第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02.
    ①顾颉刚.<火灾>序·叶圣陶集(第一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350.
    ①郑振铎.<稻草人>序·叶圣陶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58.
    ②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198.
    ③郑振铎.<稻草人>序·叶圣陶集(第四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58.
    ④顾颉刚.<火灾>序·叶圣陶集(第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351.
    ①顾颉刚.<隔膜>序·叶圣陶集(第一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98.
    ①周作人.思想革命.谈虎集.1919年3月
    ②叶圣陶.夏丐尊先生·叶圣陶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353.
    ①罗福林(Charles A. Laughlin)《文心》:1920年代教师作家笔下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4.
    ②以下选文均选自叶圣陶、夏丐尊.文心[M].北京:三联书店.1983.
    ①罗福林(Charles A. Laughlin)《文心》:1920年代教师作家笔下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1
    ②同上
    ③叶圣陶,夏丐尊.文心[M].北京:三联书店.1983.
    ①叶圣陶.我和儿童文学.3
    ①周作人.儿童的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5.
    ②周作人.儿童的文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9.
    ③周作人.儿童的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6-57.
    ④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4.51.
    ①叶圣陶.过去随谈[J].《中学生》杂志刊11号.1930年10月29日.
    ①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190.198.
    ②鲁迅.<表>译者的话,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③见李泽厚关于“情本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
    ①钱杏邨.叶绍钧的创作的考察,刘增人,冯光廉编.叶圣陶研究资料,北京十月出版社,1988,380.
    ②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http://baike.baidu.com/view/3807409.htm.
    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编.百年中国儿童[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0.5-11.
    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编.百年中国儿童[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0.536.
    ②爱伦凯.儿童的世纪[M].上海:晨光书局.1936.5.
    ①婚姻法解释(三),2011. http://baike.baidu.com/view/6280034.htm
    ①顾彬彬.中印初等教育比较:社会背景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5(9).
    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编.百年中国儿童[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0.14.
    ①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中)[J].教育研究.1999(1).
    ②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③曹诗弟.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中文版序.
    ④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1.
    ①黄书光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9.
    ②黄书光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9.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http://baike.baidu.com/view/486179.htm
    ①黄忠敬 李晓军.关于教育现代性的几个问题.教育科学研究.1998(5).7
    ①Allison James, Alan Prout. 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Childhood: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ldhood. 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0.8.
    ②约翰·克莱佛雷,丹尼斯·菲利普斯.西方社会对儿童期的洞见:从洛克到史巴克具有影响力的儿童模式[M].台北:文景书局.2006.
    ①顾泠沅.教学实验论——青浦实验的方法学与教学原理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①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华东师大附小综合实验组.未来小学教育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
    ②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365.
    ③旷习模、杨小微.小学教育整体结构改革试验的三个特色[.J].课程·教材·教法.1987.7.
    ①靳玉乐、田继万.教学改革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1.
    ①杨小微、翟天山、龙立荣.优化学校教育活动体系,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整体改革的区域性实验研究成果总报告[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②王道俊、郭文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J].教育研究,1989.09
    ③杨小微.现代化与主体性——基础教育实验选题的一个基本取向[J].教育研究.1996(7).
    ①湖北荆门象山小学课题组、专家组.以主体性品质培养为主旨的整体改革实验报告[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4
    ②解玉文主编,象山小学第二轮整体改革研究文集(一)1998自刊10,摘自熊明安.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856.
    ①杨小微.现代化与主体性——基础教育实验选题的一个基本取向[J].教育研究.1996(7).
    ②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
    ③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
    ④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①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②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①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②陈乐民.《愚人颂》中译本序[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①叶澜.叶澜自选文集[M].自刊.79.
    ②叶澜.论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与发展主体的动态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6(3).
    ①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5-218.
    ②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22.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69.
    ②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J].教育研究.1994(10).
    ③叶澜.关十教育与交往的思考——在桂林第九届教育基本理论年会上的发言[J].叶澜自选文集.437-438.
    ④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6(5).
    ①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3,115,123,124.
    ②同上,436.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94-195.
    ①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①http://blog.sina.com.cn/sunyunxiao
    ①张华.论“第二代”应试教育及其超越[J].基础教育课程.2011(20).
    ①朱自强.当儿童失掉玩的权利[J].内蒙古教育.2007(9).1.
    ②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53.
    ①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17.
    ②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Ml.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18.
    ③大田尧.把自然还给孩子——关于当代教育问题的思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36.
    ①大田尧.把自然还给孩子——关于当代教育问题的思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47.
    ②底特利希·本纳.普通教育学——教育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问题史的引论[M].彭正梅,徐小青,张可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3.
    ③底特利希·本纳.普通教育学——教育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问题史的引论[M].彭正梅,徐小青,张可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0.
    ④底特利希·本纳.普通教育学——教育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问题史的引论[M].彭正梅,徐小青,张可创,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1.
    ①大田尧.把自然还给孩子——关于当代教育问题的思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6-50.
    ①郭湛.人的主体性的进程[J].中国社会科学.1987(2).55.
    ②郭湛.人的主体性的进程[J].中国社会科学.1987(2).64.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2008.221.
    ②黄武雄.童年与解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4.
    ①黄武雄.童年与解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5.
    [比利时]爱伦凯:《儿童的世纪》,晨光书局,1936.
    [丹麦]索伦·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陈俊松、黄德先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丹麦]曹诗弟:《文化县:从山东邹平的乡村学校看二十世纪的中国》,泥安儒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德]阿洛伊斯·普林茨:《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焦洱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德]布伯:《我与你》,陈雄纲译.三联书店,1986.
    [德]底特利希·本纳.《普通教育学——教育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问题史的引论》.彭正梅,徐小青,张可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关子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德]恩斯特·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刘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德]恩斯特·卡西勒著、[美]彼得·盖伊:《卢梭问题》,王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德]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教育人类学》,张志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德]亨利希·海涅:《浪漫派》,薛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德]康德:《论教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教育人类学》,张志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彭富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德]O.F.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李其龙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德]瓦尔特·本雅明:《驼背小人:1900年前后柏林的童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德]威廉·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童奇志、王海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法]利奥塔:《后现代状态》,三联书店,1997.
    [法]勒高夫:《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法]让-皮埃尔·内罗杜:《古罗马的儿童》,张鸿、向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法]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余中先、郭昌京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朋译.商务印书馆,1986.
    [荷]伊拉斯谟:《愚人颂》,许崇信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美]杜威:《民主经验与教育》,彭正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吴元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美]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力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美]加里·克罗斯:《小玩意——玩具与美国人童年世界的变迁》,郭圣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美]凯瑟琳·坎普·梅休等:《杜威学校》,王承绪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美]马修斯:《哲学与幼童》,陈国容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2009.
    [美]欧文·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美]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施咸荣译.漓江出版社,1983.
    [美]萨利·肖尔茨:《卢梭》,李中泽、贾安伦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美]泰勒·何德兰、[英]坎贝尔·布朗士:《孩提时代:两个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儿童生活》,北京群言出版社,2000.
    [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美]伊万·伊利奇:《非学校化社会》,吴康宁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
    [美]约翰·克莱佛雷,丹尼斯·菲利普斯:《西方社会对儿童期的洞见:从洛克到史巴克具有影响力的儿童模式》,文景书局,2006.
    [日]大田尧:《把自然还给孩子——关于当代教育问题的思考》,朱浩东、曾贫、李振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日]关宽之原:《儿童学》,朱孟迁、邵人模、范尧深,译.商务印书馆,1928.
    [日]藤井省三著:《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新世界出版社,2002.
    [瑞士]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北京编译社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瑞士]维雷娜·卡斯特:《童话的心理分析》,林敏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苏]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好!》,朱佩荣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苏]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朱佩荣、高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苏]阿莫纳什维利:《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朱佩荣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苏]苏霍姆林斯基:《关于人的思考》,诸惠芳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苏]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吴春荫、林程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英]阿道斯·伦纳德·赫胥黎:《美妙的新世界》,孙法理译.译林出版社,2008.
    [英]马克·贝磊:《比较教育学:传统、挑战和新范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3.
    [英]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亨利·哈代编、吕梁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
    [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54-1979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获奖短篇小说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课题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重大历史事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冰心:《儿童文学短篇小说选:解放以来》,北京出版社,1979.
    冰心;王炳根选编:《冰心文选·儿童文学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冰心:《冰心作品集(1920)》,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冰心:《冰心作品集(1921)》,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冰心:《冰心作品集(1922)》,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冰心:《冰心作品集(1925)》,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冰心:《冰心作品集(1926)》,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冰心:《冰心作品集(1927)》,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冰心:《冰心作品集(1928)》,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冰心:《冰心作品集(1960)》,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冰心:《冰心作品集(1978)》,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冰心:《冰心作品集(1983)》,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
    陈恒、耿相新:《新史学》,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陈嘉明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0.
    储继芳:《斯霞之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杜成宪、丁钢:《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丁钢:《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郝克明:《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黄济,郭齐家:《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黄武雄:《童年与解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霍懋征:《班主任工作札记》,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霍懋征:《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江怡:《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4.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柯岩主编:《中国儿童小说卷》,青岛出版社,1990.
    孙孔懿:《教育失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李政涛:《表演:解读教育活动的新视角》,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李学武:《蝶与蛹:中国当代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8.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已卯五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李兴洲:《大师铸就的春晖:1920年代的春晖中学》,人民出版社,2008.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
    凌冰编著.胡适校:《儿童学概论》,世界业书,1930.
    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刘晓东:《解放儿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刘佛年:《中国教育的未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刘再复,林岗:《论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陆士桢,魏兆鹏,胡伟:《中国儿童政策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
    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华夏出版社,2007.
    刘绪源:《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刘文杰:《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童话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
    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孟湘砥等:《教育实验与儿童的全面发展:湖南一师附小教育实验的探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彭正梅:《解放和教育:德国批判教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彭正梅:《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历史考察》,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中华书局,2004.
    瞿葆奎:《教育学的探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斯霞:《斯霞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
    斯霞:《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孙云晓,李文道,赵霞:《拯救男孩》,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孙云晓:《与孩子一起成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施家琦:《奠基工程:一个县的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吴颖惠:《中小学主体教育:主体教育实验在海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汀民安,陈永国,张云鹏:《现代性基本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王泉根:《儿童文学的文化坐标》,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建华,王晓初:《「白马湖文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
    夏丐尊,叶圣陶:《文章讲话》,中华书局,2007.
    夏丐尊,叶圣陶:《文心》,北京三联书店,2008.
    夏丐尊,叶圣陶合编:《国文八百课》(一、二、三、四),开明书店,1935.
    熊秉真:《幼幼:传统中国的襁褓之道》,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
    熊乘真:《安恙:近世中国儿童疾病与健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
    熊明,喻本伐:《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徐兰君,安德鲁·琼斯主编:《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叶澜:《叶澜自选文集》,自刊.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叶澜:《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叶澜:《立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叶澜:《基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叶圣陶等:《我和儿童文学》,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
    叶圣陶:《叶圣陶集》,朱正编注.花城出版社,2006.
    叶圣陶:《语文随笔》,中华书局,2007.
    叶圣陶,丰子恺编绘:《开明国语课本》(上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32.
    叶圣陶,夏丐尊著:《文心》,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1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杨小微,翟天山,龙立荣:《教育优化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整体改革的区域性实验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于伟:《现代性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于漪:《岁月如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张令振:《电视与儿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张之伟:《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张倩仪:《另一种童年的告别: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后回眸》,商务印书馆,2001.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周作人文选·自传·知堂回想录》,群众出版社,1999.
    周作人:《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看云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苦茶随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苦竹杂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谈虎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谈龙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儿童文学小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苦口甘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乘烛后谈》,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勇:《大师的教书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05上下身(性学·儿童·妇女)》,湖南文艺出版社,]998.
    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和现代化进程》,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郑欢欢:《儿童电影:儿童世界的影像表达》,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Allison James; Alan Prout. 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childhood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ldhood. London; New York Falmer Press,1990.
    Andre Turmel. A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childhood:developmental thinking, categorization, and graphic visualization. Cambridg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Dympna Devine. Children, power and schooling:how childhood is structured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oke on Trent, UK; Sterling, VA:Trentham,2003.
    Don Bagin, Donald R. Gallagher. 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Boston:Allyn and Bacon, c2001.
    Edwin Hutchins. Cognition in the wild.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c1995.
    Elizabeth Steiner [et al.]. Education and American culture. New York:Macmillan,1980.
    Jens Qvortrup. Studies in modern childhood:society, agency, culture.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ire;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Jonas F. Solti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ince mid-century.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1981.
    Joan Littlefield Cook, Greg Cook. The world of children Boston:Pearson/Allyn and Bacon, c2007.
    Karin Lesnik-Oberstein.. Children in culture:approaches to childhood. Basingstoke:Macmillan Pres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8.
    Marilyn Fleer, Mariane Hedegaard and Jonathan Tudge. Childhood studies and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at global and local levels. New York; Abingdon, Oxon:Routledge,2009.
    Nicholas V. Longo. Why community matters:connecting education with civic lif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c2007.
    Olivia N. Saracho and Bernard Spodek.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families, communities, and schools for young children. Greenwich, Conn.:Information Age Pub., c2005.
    Philip W. Jackson.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c1990.
    Philip W. Jackson. Life in classrooms.. reissued with a new introd..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c1990.
    Philip Robbins、Murat Aydede.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situated cogni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Roger Neustadter. The obvious child:studies in the significance of childhood. 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c2009.
    Sluckin、Andy. growing up in the playground: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1.
    Shirley R. Steinberg and Joe L. Kincheloe. Kinderculture:the corporate construction of childhood.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1997.
    刘浪:《新国文.新文学.新国民——以民国时期叶圣陶国文教育思想为例》,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张继玺:《李贽教育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
    张梦倩:《在教育世界的边缘——中国传统童谣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刘梦雪:《想象儿童——以1971-1976年间儿童小说为中心》,河南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秦艳琼:《童谣综论——从文艺学到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钱琼:《低幼儿童对电视信息的认知特点及教育启示》,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郭廷艳:《童年的消逝引起的道德困境及应对措施》,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张修竹:《现代媒体对儿童文化成长的影响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鲁丹:《<儿童文学>刊物近十年的发展探析——以此论世纪之交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新变》,南京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强粲:《安徒生童话与中国儿童教育—兼论安徒生童话作为语文教育资源》,华中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
    李静:《魏晋南北朝少儿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张梅:《新个人”与“民主共同体”》,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李庆华:《杜威对美国文化的批判》,华东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邵华:《儿童的探究: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何芳:《论杜威的学生经验观及其现实意蕴》,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学位论文.
    朱丽莉:《美国社会转型下的约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复旦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0届博士学位论文.
    陈雪梅:《审美超越性研究》,浙江大学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
    郑峰:《多歧之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知识分子研究(1902-1932)》,复旦.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复旦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陆克俭:《发现与解放》,华中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赵准胜:《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吉林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邱雪松:《开明书店、“开明人”与“开明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出版的一种关系》,华东师范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侯颖:《论儿童文学的教育性》,东北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张哲英:《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观念考察》,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李家成:《关怀生命》,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博士学位论文.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山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林喜杰:《群体性解读与想象》,首都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刘媛:《上海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27-1937)》,华东师范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
    唐灿辉:《童年之美》,上海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张建青:《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复旦大学2008届博十学位论文.
    裴毅然:《五四-1930年代中国文学人性探论》,复旦大学2000届博士学位论文.
    欧阳芬:《叶圣陶:在文学与教育之间》,苏州大学2010届博十学位论文.
    韩永胜:《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论》,东北师范大学2008届博十学位论文
    钱雨:《儿童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左群英:《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西南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
    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复旦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何卫青:《近二十年来中国小说的儿童视野》,四川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李屏:《教育视野中的传统游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高水红:《改革精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案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6届博十学位论文.
    杨广军:《符号的批判——消费社会“课堂场域”的“形上”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王黎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儿童视角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齐亚敏:《新时期小说中的未成年人世界》,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论儿童精神的人文性》,山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王喜海:《论回归童年的儿童教育》,南京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博士学位论文.
    陈文彬:《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与中国知识界的反应》,复旦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华东师范大学2005博士学位论文.
    江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华中师范大学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
    刘华初:《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复旦大学2010届博士学位论文.
    石中英:《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载《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期。
    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巴战龙:《教育学的尴尬》,载《读书》,2003年第10期。
    赵蒙成:《教育学的迷惘》,载《读书》,2001年第5期。
    冯建军:《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刘小枫:《现代学的问题意识》,载《读书》,1994年第5期。
    刘小枫:《“中国问题”与社会理论的牵缠》,载《花城》,1996年第3期。
    李长伟:《现代性危机与现代教育研究的困境》,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赵景来:《关于“现代性”若干问题研究综述》,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孙照保:《国家公民、自然人和社会人——柏拉图、卢梭和杜威儿童观简介》,载《中国教师》2008年第13期。
    吴晓玲:《古典自然法:解读洛克与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语脉》,载《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宗先鸿:《<爱弥儿>的传入及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载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2009年。
    杨孔炽:《论卢梭的儿童观及其现代意义》,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肖家楣:《开启儿童研究的大门——论卢梭对儿童的研究》,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3期。
    王坤庆:《对卢梭教育思想的再认识》,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2期。
    赵义良:《论马克思对卢梭教育思想的继承与超越》,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韩延明等:《20世纪德国三大教育学流派的考察与分析》,载《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9期。
    张兴平等:《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分析》,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孙元涛:《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再认识——兼论文化传译中的意义变迁》,载《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2期。
    周云祥:《合作教育学思想的思考点滴》,载《外国中小学教育》,1989年第6期。
    徐小洲等:《杜威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批判与继承》,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1期。
    金含芬:《20世纪教育改革评述》,载《外国教育资料》,1991年第1期。
    张斌贤等:《赫尔巴特在美国》,载《教育学报》,2006年第5期。
    张小丽:《赫尔巴特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1901-1904)》,载《教育学报》,2006年第5期。
    瞿葆奎:《两个第一:王国维译、编的<教育学>》,载《教育学报》,2008年第2期。
    周采:《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思想新探》,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6期。
    周采:《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与伦理学》,载《教育学报》,2006年第5期。
    周谷平等:《赫尔巴特教育学在中国:一个跨越世纪的回望》,载《教育学报》,2006年第5期。
    周晓静等:《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之启示》,载《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2期。
    王坤庆:《论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方法论特征》,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8期。
    周棉:《留学生与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载《齐鲁学刊》,2010年第5期。
    肖朗等:《王国维与赫尔巴特教育学说的导入》,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冯建军:《消除对赫尔巴特的误解》,载《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黄华:《我读赫尔巴特》,载《教育学报》,2005年第4期。
    乔玉全:《浅析德国教育学的学术特点》,载《教育研究》,1994年第9期。
    彭正梅:《现代教育基本矛盾的探索及其视野下的教育危机》,载《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9期。
    彭正梅:《理想的狡计:德国教育学发展中的五次危机及其因应》,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4期。
    田润锋:《哈贝马斯拯救现代性的致思理路》,载《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许纪霖:《个人主义的起源——“五四”时期的自我观研究》,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李慎之:《不能忘记的新启蒙》,载《炎黄春秋》,2003年第3期。
    查建英:《查建英:对<八十年代访谈录>有关批评的几点说明和回应》,载《中华读书报》2006年第16版。
    汪丁丁:《教育的问题》,载《读书》,2007年第11期。
    朱维铮:《何谓“人文精神”?》,载《探索与争鸣》,1994年第10期。
    巴战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中国西北一个乡村社区的现代性百年厉程(1907-2007)》,中央民族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董运生:《全球化与多元现代性》,载《国际学术动态》,2008年第4期。
    张善存:《塞林格: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回读<麦田里的守望者>》,载《青年教师》,2010年第5期。
    申红:《现代性视野下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儿个层面》,载《飞天》,2011年第4期。
    秦晓等:《社会转型与现代性问题座谈纪要》,载《读书》,2009年第7期。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韩升:《现代性启蒙与中国的社会转型》,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赵福生:《现代性的三重维度及其在中国的生成》,载《求是学刊》,2009年第1期。
    许纪霖:《现代性的歧路:清末民初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载《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
    高伟:《现代性背景下当代教育价值批判》,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胡淼森:《西方现代性的杂糅与建构——以启蒙时代中国文化形象的跌落为中心》,载《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第1期。
    葛佳渊等:《谁的人文精神?》,载《读书》,1994年第08期。
    何中华:《现代性与“人之死”》,载《求是学刊》,2010年第4期。
    史明瑛:《现代性与现代化》,载《读书》,2009年第8期。
    石艳:《现代性与学校空间的生产》,载《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杜传坤:《现代性中的“儿童话语”——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谈起》,载《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陈嘉明:《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张康桥:《儿童是什么——反思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儿童观》,载《人民教育》,2007年第17期。
    张兆曙:《2007年度儿童社会学的进展》,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5期。
    郭法奇:《中世纪西欧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教育》,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2期。
    刘红:《语文课,儿童在哪里》,载《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第11期。
    姚伟:《以人的方式理解儿童——儿童观的方法论思考》,载《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仲建维等:《学生权利的历史分析和现状思考》,载《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11期。
    刘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观探析》,载《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9期。
    程方平:《拓展儿童教育研究的新视角——<进入“地球村”:中国儿童与大众传播>简介》,载《教育研究》,1995年第11期。
    曹丽秋:《童年,你在哪里丢失?——一名普通教师对于“儿童观”缺失的教育探寻》,载《江苏教育》,2010年第1期。
    王友缘:《天使抑或恶魔——儿童隐喻性陈述探析》,载《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10期。
    李敏:《失乐的童年》,载《中国教师》,2008年第13期。
    杨朝军:《社会学视野下的儿童观及其再造》,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麦浪:《确立培养“完整儿童”的教育观》,载《教育导刊.幼儿教育》,1998年第2期。
    潘云翘等:《金色童年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载《教育研究》,1995年第10期。
    仲建维:《今日教育与儿童的精神世界》,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1期。
    瞿卫华:《教育需要关注真实的童心世界》,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9期。
    王玉秋等:《基础教育改革的三个立足点》,载《山东教育科研》,1998年第6期。
    李瑾瑜:《反思教育中的“儿童观”》,载《中国教师》,2010年第11期。
    雅言:《儿童是谁——一个永恒的话题》,载《少年儿童研究》,2009年第2期。
    何媛:《儿童是什么——关于儿童观的隐喻分析》,载《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9期。
    张康桥:《儿童是什么——反思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儿童观》,载《人民教育》,2007年第17期。
    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6期。
    郭法奇:《儿童教育史研究:价值、特点及设想》,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李炳全:《儿童观的演变与教育理念的变革》,载《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江玲等:《儿童观的结构与幼小衔接》,载《学前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张琼:《儿童的权利》,载《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年第2期
    王逢贤:《儿童:一个仍待揭开的奥秘——为<儿童观及其时代性转换>一书代序》,载《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齐学红:《儿童:一个悖论式的存在》,载《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张春霞:《对教育现代化的一点思考》,载《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刘万海:《当前教育中儿童的成人化倾向省思》,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期。
    郑素华:《2009年度中国儿童文化理论研究述评》,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张兆曙:《2007年度儿童社会学的进展》,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刘力等:《2007年度儿童教育研究发展报告》,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戴月华:《2007年度“儿童观与儿童研究”瞭望》,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张梦倩等:《“荧惑说”与“童子之情”——从童谣的历史变迁透析传统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载《教育学报》,2009年第6期。
    王海英:《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王黎君:《从晚清到“五四”——近现代报刊在中国现代儿童观生成中的作用》,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宋莉华:《近代来华传教士译介成长小说述略》,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6期。
    刘晓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及其现代化》,载《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
    张美红:《周作人与方定焕:中韩早期现代儿童观形成之个案研究》,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王海英:《复杂性思维视野下的儿童观》,载《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贾云:《论儿童观的范式转型——社会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儿童观》,载《中国德育》,2010年第3期。
    方明生:《从<儿童的世纪>看儿童学研究的课题》,载《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6期。
    王昕雄:《从西方儿童观的演变看当代教育问题》,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4期。
    李秀萍:《儿童何以解放——中西儿童观的历史变迁及启示》,载《少年儿童研究》,2009年第2期。
    杜健一:《简述西方社会“儿童观”的流变历程》,载《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年第2期。
    施义慧:《近代西方童年观的历史变迁》,载《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郭本禹:《美国儿童研究运动述评》,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1期。
    单中惠:《西方现代儿童观发展初探》,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王小丁等:《西方自然主义儿童教育理论的历史演变》,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郑蓓等:《从国产动画片的发展轨迹看我国儿童观的变化》,载《长城》,2010年第2期。
    李霞:《当代儿童电视剧收视现状调查》,载《现代视听》,2010年第6期。
    王善安等:《拯救与回归的呼唤——纪录片<幼儿园>中的儿童观探析》,载《教育探究》,2009年第1期。
    叶小红:《从“贫穷”的儿童到“富有”的儿童——论后现代思潮对儿童观的影响》,载《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塞尔玛·西蒙斯坦,常宏:《儿童观的后现代视角》,载《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期。
    于忠海:《儿童教育观的演变:从现代到后现代》,载《幼儿教育》,2009年第15期。
    苏萍:《儿童文学顽童形象初探》,载《教育探究》,2006年第1期。
    晓波等:《儿童小说成人形象的四十年探索(50年代-90年代初)》,载《文教资料》,1997年第2期。
    谈凤霞:《启蒙思想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发生》,载《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李伟胜:《“当代教育与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载《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1期。
    王志明:《关于儿童观的研究》,载《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马健生等:《试论儿童在后现代视野中的消失》,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5期。
    王坤庆:《面向未来的儿童观》,载《教师博览》,1995年第11期。
    谌启标:《尼尔·波兹曼学校批判与学校重构理论》,载《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刘晓东:《主客体关系的演进与儿童世界观的发生》,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钟启泉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载《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第10期。
    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载《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钟启泉:《“实践性知识”问答录》,载《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4期。
    钟启泉等:《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载《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10期。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1期。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教室的困惑》,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2期。
    张华:《儿童地位与社会文明》,载《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1期。
    张华:《儿童的发展正成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十年》,载《基础教育课程》,2011年Z2期。
    张华:《杜威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实践(上)》,载《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22期。
    张华:《杜威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实践(中)》,载《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23期。
    张华:《杜威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实践(下)》,载《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24期。
    张华:《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新主体教育论纲》,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7期。
    张华:《论“第二代”应试教育及其超越》,载《基础教育课程》,2011年第9期。
    张华:《让儿童自由探究生活——兼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载《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4期。
    石中英:《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载《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理查德·帕瓦特,雷静:《杜威:习性与冲动——20世纪初杜威教育思想的转变》,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2期。
    韩玲梅:《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民主实现的社会基础》,载《社会》,2002年第11期。
    小威廉·多尔,余洁:《杜威的智慧》,载《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1期。
    孙有中:《杜威对美国资本主义出路的探索》,载《美国研究》,1999年第4期。
    单中惠:《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载《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8期。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发展》,载《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张汝伦:《杜威在中国的命运》,载《读书》,2003年第7期。
    郭法奇:《儿童观转变与教师教育——杜威的思考及给我们的启示》,载《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赵长林:《科学探究与民主社会:解读杜威科学探究思想的深层结构》,载《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1期。
    高来源:《论“理智”概念的实践维度——对杜威“理智”概念之实践性内涵的解读》,载《哲学研究》,2011年第2期。
    彭淑媛:《论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示》,载《教育探究》,2010年第1期。
    黄书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第5期。
    罗玉海:《实用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兼论实用主义研究的视角转换》,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陈怡:《试论杜威经验的方法对传统经验概念的重建》,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3期。
    元青:《五四时期杜威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主张评述》,载《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1期。
    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谈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载《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期。
    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2期。
    郑金洲:《教育学终结了吗?——与吴钢的对话》,载《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
    吴钢:《论教育学的终结》,载《教育研究》,1995年第7期。
    郭湛:《人的主体性的进程》,载《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杨小微:《现代化与主体性》,载《教育研究》,1996年第7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联合实验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与指标体系的建立测评研究》,载《教育研究》,1994年第12期。
    郭法奇:《学校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中心?——杜威学校教育思想探究》,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刘再复:《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载《读书》,2009年第12期。
    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上)》,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12期。
    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中)》,载《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下)》,载《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冯建军,尚致远:《走向类主体——当代社会人的转型与教育变革》,载《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载《教育研究》,1999年第11期。
    李想,王波:《<开明国语课本>教了啥》,载《青年博览》,2011年第10期。
    陆潜:《“文坛二贤”:叶圣陶冰心》,载《编辑学刊》,2001年第1期。
    于漪:《<叶圣陶集>再版感言》,载《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5期。
    陈文颖:《冰心与叶圣陶早期小说中的儿童形象》,载《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顾乐远:《从<倪焕之>看叶圣陶的教育理念》,载《文学教育(下)》,2008年第1期。
    徐龙年:《从倪焕之看叶圣陶的早期教育追求》,载《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8期。
    林良夫:《民国时期教育家群体特征论析》,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4期。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载《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11年第6期。
    朱泳燚:《叶圣陶语文教材编写的实践与理论》,载《课程·教材·教法》,1988年第4期。
    王松泉:《叶圣陶语文教材理论探析》,载《课程·教材·教法》,1997年第5期。
    鲁迅著:《我们怎样做父亲?》,载《新青年》,1919年第6期。
    陈恩黎:《都市文化的早期图像记忆:1935年的三毛漫画——兼谈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未完成的探索》,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
    郑素华:《国内儿童文化研究:进展与问题》,载《兰州学刊》,2010年第4期。
    施久铭等:《教育何为?教师何为?——儿童、儿童文化、儿童社会化的讨论》,载《人民教育》,2007年第22期。
    王本余:《教育哲学视野中的儿童尊严》,载《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2期。
    钱雨:《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内在联系》,载《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1期。
    张悦:《当儿童文学出版邂逅“成人化”》,载《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5期。
    王艳文:《被校正的儿童——“十七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载《名作欣赏》2009年第10期。
    钱雨:《儿童哲学的意义——马修斯与李普曼的“对话”》,载《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8期。
    杨萌:《为儿童文学树起经典标杆》,载《出版参考》,2006年第12期。
    秦文君:《漫谈儿童文学的价值》,载《南方周末》,2007年第1期。
    王永洪:《朦胧的群像——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人物形象论》,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俞吾金:《现代性现象学》,载《江海学刊》,2003年第1期。
    梅子涵:《很多很多大人的小时候》,载《中国德育》,2010年第3期。
    梅子涵:《永远的木偶》,载《中国德育》,2010年第1期。
    梅子涵:《童年力量》,载《小学生导刊(高年级)》,2006年Z2期。
    梅子涵:《什么是儿童文学》,载《小星星》,2006年第4期。
    朱自强:《当儿童失掉玩的权利》,载《内蒙古教育》,2007年第9期。
    朱自强:《儿童教育的当代危机及其应对》,载《中国德育》,2006年第9期。
    朱自强:《儿童本位:改革语文教育的—剂“良药”》,载《人民教育》,2010年第6期。
    朱自强:《童年:一种思想的方法和资源》,载《青年教师》,2008年第11期。
    朱自强:童诗怎么个写法》,载《诗刊》,2003年第11期。
    朱自强:《身体生活:儿童教育的根基和源泉》,载《江苏教育》,2009年第17期
    于忠海:《儿童教育观的演变:从现代到后现代》,载《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年第5期。
    涂艳国:《儿童的幸福与教育》,载《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期。
    曹莹:《“80后”写作与新世纪文学》,载《文艺争鸣》,2005年第2期。
    李树培:《教育:回到儿童本身》,载《青年教师》,2006年第3期。
    郭红:《儿童本位》,载《上海教育》,2009年Z2期。
    杜威宪:《从儿童歌谣游戏和绘画透视中国传统儿童观》,载《教育史研究》,2001年第2期。
    鸟越信:《成人的逻辑与儿童的逻辑》,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王民洁等:《不同年代南京儿童生长环境比较分析》,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7期。
    吴格非:《自然、童心与诗——论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童年意识》,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刘绪源:《现代教育学对儿童文学的启迪》,载《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钱理群:《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李凤亮等:《谁影响了这一代人的青春——“80后”文学出场背景分析》,载《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
    秦文君:《漫谈儿童文学的价值》,载《南方文坛》,2007年第1期。
    尚晓援等: 《残疾与歧视:儿童生活史的个案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0期。
    施义慧:《19世纪英国下层儿童生活史研究述评》,载《史学月刊》,2008年第4期。
    郭法奇等:《杜威与美国的儿童研究运动》,载《教育学报》,2008年第2期。
    王海英:《从社会史视角看儿童概念的演变》,载《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年第3期。
    方明生等:《从美国大学网络联盟看教育学专业儿童学方向的拓展——美国“儿童与家庭政策研究大学联盟”构架分析》,载《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第9期。
    方明生:《从《儿童的世纪》看儿童学研究的课题》,载《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6期。
    韦禾:《儿童的“秘密”有多重要——<儿童的秘密>一书给我们的启示》,载《人民教育》,2004年第20期。
    尚晓援等:《儿童保护制度的要素缺失:三个典型个案的分析》,载《青年研究》,2008年第5期。
    戴月华:《儿童哲学的思想魅力及其发生方式》,载《兰州学刊》,2008年第4期。
    高振宇:《儿童学早期兴衰史分析:以比利时为例》,载《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第10期。
    刘晓东:《儿童哲学:外延和内涵》,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俞金尧:《儿童史研究及其方法》,载《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丁志红等:《儿童史研究的独特视角——各方专家评介<百年中国儿童>》,载《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第9期。
    小田:《儿童生活往昔:丰子恺作品之社会史考察》,载《史学月刊》,2006年第10期。
    郭法奇:《儿童教育史研究:价值、特点及设想》,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林德宏:《儿童的哲学世界》,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施义慧:《近代西方童年观的历史变迁》,载《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陆士桢:《简论中国儿童福利》,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郭法奇:《霍尔与美国的儿童研究运动》,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卜卫:《捍卫童年》,载《读书》,2000年第3期。
    郭法奇:《灌输与教育: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载《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11期。
    郭法奇:《中世纪西欧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教育》,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郭法奇:《原始社会的“成年礼”仪式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郭本禹:《美国儿童研究运动述评》,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1期。
    张建鲲第:《论儿童哲学课程在中国的普及》,载《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1期。
    尚晓援:《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中儿童照料方式的转变》,载《社会福利》,2009年第1期。
    丛晓波等:《走向哲学视野的儿童研究:儿童世界的本质与教育的使命》,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盖笑松等:《走向生态化的儿童研究:聚焦中国儿童成长环境》,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杨生勇等:《中国儿童福利研究综述》,载《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1期。
    张向葵第:《中国儿童成长信息监测平台:建设与应用》,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严仲连:《在开放与继承之间:儿童学的学科重建》,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刘清等:《文化责任与学术空间:儿童研究的中国化问题》,载《少年儿童研究》,2010年第24期。
    张向葵第:《未来中国儿童研究的战略构想》,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赵静:《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20世纪初期的历史透视》,载《教育科学》,2003年第2期。
    钟贤培:《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小说革新的贡献——梁启超与晚清“小说界革命”》,载《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李涛:《论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转型——以晚清民国教育家群体为例》,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周恰,沈冰俏:《启蒙者的儿童观》,载《山东教育》,2003年第24期。
    吴效马:《五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载《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
    田正平,肖朗:《中国近代教育家群体特征综论》,载《教育研究》,1999年第1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