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京津两地的传统绘画支持网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对于中国民国时期的传统派画家1的研究大都关注社团(如中国画学研究会与湖社)或地域(北京或上海)两个方面,个案研究则是选择群体或地域的核心人物(如金城)为对象,对于其他众多人物则缺少深入立体的了解。本文选择陈少梅这样一位活动于民初北方画坛的画家进行个案研究。他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来到北京,师从金城并加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后来又成为湖社的骨干会员;他选择北宗作为习画的立足点,并有所扬弃,形成南北融合的个人画风;三十年代开始主持湖社画会天津国画传习社,逐渐成为在当地引起广泛影响的传统派画家。论文试图以陈少梅民国时期在京津两地的艺术活动为切入点,探讨他所获得的成就与近代以来的美术思潮、美术教育、美术传播交流机制及赞助机制之间的关系。
In recent years,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er of mostly concerned about the community (such as the Chinese Painting Research Society and the Lake Club) or regional (Beijing or Shanghai) are two aspects of the case studies is the choice of the central figure in the group or region (such as Jincheng) for the object, for many other people were missing in-depth three-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This event was such a choice, ChenShao mei Republic of China north of the artist painting a case study. He came to Beijing in the early twenties, he studied under Jincheng and joined the Chinese Painting Research Association, later to become the backbone of Lake community members; he chose the North were to art as a foothold, and has been abandoned, the formation of North-South integration of individuals style; thirties began painting over Lake community will be painting with a teaching agency in Tianjin, has gradually become widespread impact in the local traditional painter. Paper tries to ChenShao mei in Beijing and Tianjin during the Republic of the arts, the achievements of his access to art and thought in modern times, art education, art exchange mechanism an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onsor.
引文
《陈少梅画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61年。
    《陈少梅画辑》,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0年。
    《陈少梅画集》,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83年。
    《金陵十二钗》(挂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6年。
    《陈少梅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6年。
    《荣宝斋画谱(48)·山水人物部分·陈少梅绘》,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991年。
    《名家翰墨·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17·陈少梅/人物》、《名家翰墨·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18·陈少梅/山水》、《名家翰墨·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19·陈少梅/扇面·花鸟》、《名家翰墨·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20·陈少梅/山水画稿》,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96年。
    《陈少梅作品选》明信片,荣宝斋出版社出版,1999年。
    《陈少梅作品精选》,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2001年。
    《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陈少梅》,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1年。
    《荣宝斋画谱(136)·山水人物部分·陈少梅绘》,荣宝斋出版社出版,2002年。
    《陈少梅》,何延喆、何厚今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画·陈少梅》,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4年。
    《陈少梅二十四孝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5年。
    《陈少梅绘画全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5年。
    《中国名画点击·陈少梅·仿郭熙山水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7年。
    《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粹·陈少梅》,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8年。
    《陈少梅绘事录》,陈长智、林庆萍整理注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9年。
    陈少梅的作品主要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荣宝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艺术博物馆、天津美术学院、天津杨柳青画店等。
    《湖社月刊》1-100期, 金潜庵主编,1927年。(采用天津古籍书店1992年重印版,王宏主编)
    《艺林旬刊》1-72期,周肇祥主编,1928年。(采用天津古籍书店1993年重印版,王宏主编)
    《艺林月刊》1-118期, 周肇祥主编,1930年。(采用天津古籍书店1993年重印版,王宏主编)
    《北洋画报》,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重印版,吴秋尘编。
    《益世报—天津资料点校汇编》,天津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郭凤岐主 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民国画报汇编—天津卷》,全国图书馆缩微中心编,全国图书馆缩微中心出版,2007年。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中国美术年鉴》,王扆昌编,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出版中国图书集志公司总发行,1948年。
    《俞剑华美术论文集》,俞剑华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年。
    《中国美术年鉴1949-1999》,中国美术馆编,1993年。
    《中国美术社团漫录》,许志浩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江山代有人才出》,薛永年著,台北东大图书出版社,1996年。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集》,水天中、郎绍君编,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年。
    《二十世纪中国画——现代部分》,林木著,浙江美术出版社,1997年。
    《金城》,云雪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国近代画派画家——京津画派》,本社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中国现代绘画史》,李铸晋、万青力著,文汇出版社,2003年。
    《二十世纪上海美术年表》,王震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
    《中国画学著作考录》,谢巍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
    《中华民国美术史》,阮荣春、胡光华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不容忽视的京津传统派画家陈少梅及其传派》,薛永年在2009年4月9日“百年少梅书画艺术与津派国画发展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
    《孙天牧画集序》,启功,荣宝斋出版社,2003年5月。
    《中国美术的现代化:美术期刊与美展活动的分析(1911-1937)》,刘瑞宽著,三联出版社,2008年。
    《近代书画市场与风格迁变·以上海为中心(1843-1948)》,陈永怡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
    《溥心畲传》,王家诚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湖社研究》,吕鹏,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6年。
    《激变与守护的现代求索》,于洋,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7年。
    《从金城谈民初中国画的复古革新》,李顺霖,台湾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
    《金城研究》,萧玮文,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金城绘画研究》,邱敏芳著,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民初(1912-1937)北京画坛中国画的转变》,邱敏芳,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史研究所学期论文,2001年。
    《七十五年来的国画》,俞剑华著,1947年9月21日《申报》。
    《从美展作品感觉到现代国画画派》,陈小蝶,《美展汇刊》,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汇编辑组发行,1929年。
    《试论金北楼和湖社画会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李浴著,《美苑》,1990年第四期。
    《湖社的历史及其价值》,张朝晖著,《美术史论》,1993年第三期。
    《近代津门绘画杂谈》,崔锦著,载炎黄艺术馆编《近百年中国画研究》,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刘凌苍的为人与治艺》,薛永年著,《江山代有人才出》,台北东大图书出版社,1996年。
    《民国初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薛永年著,《美术观察》,2002年第四期。
    《南风北渐: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京画坛》,万青力,《美术研究》,2000年第四期。
    《变古为今借洋兴中20世纪中国水墨画演进的回顾》(下),薛永年,《美术研究》,1996年第三期。
    《变古为今借洋兴中——20世纪中国水墨画演进的回顾》(上),薛永年,《美术研究》,1996年第二期。
    《近代中国画家与画派》,秦仲文,《美术研究》,1959年第四期。
    《近代绘画社团与集群之社会文化学研究论纲》,乔志强,《美术研究》,2004年第四期。
    《认知眼光与20世纪中国画“传统派”之命运》,杭春晓,《美术研究》,2008年第三期。
    《中国商人中有影响的艺术家:1700-1948》,万青力,《美术观察》,2002年第十期。
    《金城和中国画学研究会》,云雪梅,《美术观察》,1999年第一期。
    《论民国时期中国绘画史著述中的画论研究》,段汉武,《美术观察》,2005年第七期。
    《社团研究之于中国现代绘画史研究的意义》,乔志强, 《美术学报》2007年第二期。
    《由籍贯看民初京津画家作品中的海派因素》,杭春晓, 《中国书画》,2008年第二期。
    《古物陈列所的兴衰及其历史地位述评》,段勇,《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五期。
    《故宫古代书画给我的眼福》,启功,《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五期。
    《民初绘画资源的开放——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与民初中国画》,杭春晓,《中国美术馆》,2005年第九期。
    《陈师曾与北京画坛》,裔萼,《美术》,2005年第七期。
    《金城与北京画坛》,云雪梅,《美术》,2005年第七期。
    《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家集群的地域分布及社团活动》,李松,《美术》,1994年第五期。
    《民国时期的两个京派美术社团》,云雪梅, 《收藏家》,2000年第十一期。
    《绘画资源:由“秘藏”走向“开放”——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与民国初期中国画》,杭春晓,《文艺研究》,2005年第十二期。
    《余绍宋的山水画艺术——兼及对20世纪上半期传统文人山水画的考察》,毛建波, 《新美术》,2006年第二期。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画画坛的国学回归潮》,林木,《文艺研究》,2005年第十二期。,
    2 援自李松《忧患奋斗的现代过程》,载《近百年中国画选1893-1993》,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65-75页。
    3 载《画廊》,第82期。
    4 陈少梅长子。
    5 陈少梅女婿,祖籍浙江绍兴。1936年生于北京,著名国画家、收藏家、书画鉴定专家,原北京荣宝斋副总经理。
    6 陈少梅次子。
    15 据陈少梅三子陈长龙讲述,陈嘉言1920年在北京祝七十寿之事在其家乡留有记载。1920年时,陈嘉言在北京的生活已经稳定,因此在这年之前他已携少梅来京。
    16 关于“民初”这一概念的界定大体有五种不同的说法:一为自民国前十年至抗战开始(1901-1937),二为自民国元年至民国十六年(1912-1927),三是民国元年至抗战开始(1912-1937),四是民国元年至新中国建立(1912-1949),五是自五四运动之后至抗战前(1919-1937)。本文根据需要对于“民初”的年限界定于民国元年至抗战开始(1912-1937)。引自《民初(1912-1937)北京画坛中国画的转变》,邱敏芳,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史研究所学期论文,2001年。
    17 薛永年《民国初年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载《美术观察》2002年第4期,46-52页。
    18 金城,又名绍城,字巩伯,一字拱北,号北楼,又号藕湖。1878生于浙江吴兴人,1926年9月6日病逝上海,谥号昭敏。一生虽仅有短短的四十九年,但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求学时期(1878-1905),此时期他因自幼启蒙学习儒家经典,并自修金石书画,而闻名乡里。即长留学英国,并游历欧美十国,开拓其博物馆学的见识。第二个时期为晚清出仕时期(1905-1911),此时期金城仕途顺遂,被推任无声诗社长,并参与发起上海豫园书画善会,后奉派赴美,并赴欧洲各国考察,撰述察心得集结为《十八国游历日记》。第三个时期为民国出仕时期(1911-1920),此时期金城除了担任各种官职之外,并力主议设古物陈列所,以及筹设中华博物院,督办与美国人联合开发中国石油的事业,也在琉璃厂经营古玩店博韫斋,还应英商麦加利银行之聘兼任经理,这期间亦曾发起组织赈灾书画展览。第四个时期为建立中国画学研究会时期(1920-1926),此时期金城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并主办四次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为民国初年北京画坛的领袖人物,影响深远。此介绍援自邱敏芳《金城绘画研究》,2003年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史研究所中国美术史组硕士论文。
    25 金城别字“藕湖”,他选择及门弟子中具备才能的可深造者,追随他均以“湖”字为号。参考自秦曾荣《湖社月刊百期纪念序》,载《湖社月刊》第100册。
    26 援自周简段《中日早期画联展》,载1983年9月2日香港《华侨日报》,转引自吕鹏博士论文《湖社研究》。
    27 据米景扬先生的忆述,此称取义盆景小但松树姿态老成,暗喻陈少梅年纪虽小但画艺功底深厚。
    28 引自启功《陈少梅传略》,载《名家翰墨·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17·陈少梅/人物》114页。
    29 引自何延喆、何厚今《陈少梅年表》,《陈少梅》23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30 引自朱之哲等《金公北楼逝世四周年纪念》,载《湖社月刊》,第34册,9-10页。
    31 引自李五湖《戊辰年七月三十日悼文》,载《湖社月刊》,合刊第2期,106页。
    32 金城生前就与周肇祥存在矛盾,参与过中国画学研究会早期活动的余铸云在湖社成立之前就对此有所透露:“……。不幸去岁,(金城)先生自海外归来,旋瘿时病,竟归道山。海内外学者,识与不识,莫不同声挽悼。而画会无人领袖,一切颇形废弛。虽一家骨肉,每因人愚弄,时起争端,先生有知,当不瞑目矣。说者谓绘画本雅事,雅而至于争,则与雅相去也远甚。予因谓绘事而争,故伤雅。然天下事,视之重,则争之力。绘而争,较之曩日无人过问时诚进步多多矣。予因今之争,益念我,拱北先生提倡之功无已时也。倾者,先生哲嗣,潜庵兄,追念先人之未竟之志,重兴湖社。”援自余铸云《画法拟注》,载《湖社月刊》1-10册。
    33 引自《湖社画展之演说,并四年来之回顾》,载《湖社月刊》,31册,13页。
    34 其主要成员有林宰平、胡子贤、陈师曾、王梦白、萧俊贤、贺良朴、余启吕、郁曼陀等人。该会活动至1927年10月,余绍宋南归定居杭州,无形解散。参考《中国美术社团漫录》,许志浩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35 汤定之,名涤,字定之,江苏武进人,出身于绘画世家。曾祖汤贻汾是十九世纪前期最著名的画家,与戴熙齐名,时称“汤、戴”。汤氏为绘画世家,子侄、妻女都能画,至汤定之已经为第四代。汤定之不仅是宣南画会的核心人物,而且还相继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堂及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是北京画坛名重一时的画家。
    36 主要成员有王梦白、汤定之、乔大壮、黄秋岳等北京画家。
    37 主要成员有溥儒、溥俭、溥侗、启功等人。
    38 参考《中国美术社团漫录》,许志浩著,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
    39 万青力将1912至1936年之间的北京画坛分为两个时期:一为1927年之前,此时余绍宋、陈师曾、金城、姚华、汤定之为这一画家群体的核心。二为1928年至1937年,国民政府南迁,北京改为北平。余绍宋南归,陈师曾、金城、姚华相继去世,但北平画坛人才济济,“南张北溥”、齐白石、黄宾虹崛起。援引自万青力《南风北渐: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京画坛》,载2000年第4期《美术研究》。
    40 曾在北洋政府中担任公职者有:金城(1878-1926)于1907年即改官京师,1913年任北洋政府内务部佥事,不久当选众议院议员,后又任国务院秘书、蒙藏院参事等职。陈师曾(1876-1923)于1913年来京,任职教育部。姚华(1876-1930)于1907年由日本留学回国,任职邮传部。此外余绍宋(1883-1949)民初时期担任过司法部次长,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陈汉第、叶恭绰、凌文渊、陶瑢等人都曾在北洋政府中担任过公职。
    41 徐世昌,字卜五,号东海,别号水竹村人,天津人。清季翰林,1918年任北洋政府总统,后寓居天津。擅山水,经常参与绘事。
    42 参考妙观撰写《美术家与金钱》 :“以日本庚子赔款作基金而成立之东方画会,其会长昔为金拱北,副会长则为周养庵,均为名画家也。但金物故后,其公子潜厂,忽发传统思想,谓应由渠继龚会长之职。周氏则谓由副会长升任,各有其理由。其实争端之起,皆由于每年有展览会用费万元,从中作祟,因此相峙不下,其后由方药雨辈调解,创议今后展览,分年在北平、天津、上海、大连举行,东方则五年中只占一次。用分日人之势力,并可使中国赔款仍用于中国境内,计至得也。当日公推方主天津,王一亭主上海。方又主张金潜厂有承继北平会长之权,金氏当首先起立赞成。惟方即续提一议,谓本人对于天津会长,作有条件之承认,即每年展览费所需无几,万金绰有余裕,帐目必须一律公开,余款不得纳入私囊,宜归还国家,供提倡艺术之用。于是热心者如被冷水浇背,一时兴为之减。而现在上海王一亭方面又拟另组中日绘画联合会,平津均加反对。即金周之争,亦尚剧烈。禁止派售之某国机关报,现正大登此项战争消息,以表扬吾国人对金钱之热心云。”载《北洋画报》1929年8月31日365期
    43 《湖社画刊》第26册第3页刊载《徐大总统画松》,并附注:“此帧系出品上海大连辽宁中日现代绘画展览会者,用笔雄壮,至堪宝贵。”
    44 《湖社画刊》第45册专辟第9页至第20页刊登李五湖与张学良子女的合影及师徒绘画作品计二十件。
    51 参考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民国之部》第85页,文汇出版社,2003年8月。
    52 此作由溥佐、惠孝同、和季笙、恩稚云、侗毅斋等人合作,刊登在《湖社月刊》第二十六册,地6页。
    58 杨清我在《湖社月刊》第三十七、四十七、六十三、六十五、六十八期发表的作品依次有:《仿陈老莲人物》、《仕女》、《北宗山水》、《红线盗盒》、《人物山水》。
    59 早在湖社成立之初,天津的方药雨、孙润宇等就和画会有较多的来往,二人都是金城的生前好友,方药雨甚至还参与了湖社与中国画学研究会的人事纠纷(燃犀的《东方绘画协会原始客述》《艺林旬刊》
    65期第2版)。一九二七年的八月到九月间,王学庸在北京从胡佩衡学画山水,之后回到天津(王学庸《习画日记》,载《湖社月刊》合刊本第1期,32页)。在天津北票煤矿公司工作的王良生,“由金荫湖介绍从惠拓湖学山水”,王良生后来成为湖社天津分会的发起人和招生接洽人之一。同时,不少在天津的文化名人,如:严智开、孙润宇等也都呼吁湖社在天津成立分会,这些都是湖社画会天津国画传习社建立的契机。援引吕鹏博士论文《湖社研究》观点。
    60 《画界无线电》,载《湖社月刊》第37册,16页。
    61 湖社画会于1927年11月开始出版《湖社半月刊》,出版五十期后改以《湖社月刊》,发行远至日本、南亚、北美,至1936年3月1日发行一百五十期后停刊。
    62 《湖社画会设立天津分会启事》,载《湖社月刊》第38册,扉页2。
    63 《湖社试办天津国画传习社简章》,载《湖社月刊》第38册,9页。
    64 《画界无线电》,载《湖社月刊》第39册,16页。
    65 《画界无线电》,载《湖社月刊》第40册,16页。
    66 已有的研究都将这一日期根据《湖社月刊》第40册16页《画界无线电》的报道,记为1931年3月10日,但此处笔者根据1931年3月5日的《北洋画报》的曲线新闻更订为3月4日,该报道称:“湖社画会在日租界荣街宫岛街转角所办天津国画传习社,昨日(4日)开课……”。因前者较后者出版时间滞后,且编辑在平不在津,故采信后者。
    67 《启示》,载《湖社月刊》40册,封2。
    68 见1931年3月5日《北洋画报》之曲线新闻。
    69 《画界琐闻》,载《湖社月刊》第41册,16页。
    70 《画界琐闻》,载《湖社月刊》第50、66册,16页。
    71 《湖社月刊》第43册,14图。
    72 耆寿民,即耆龄,清光绪和宣统年间任商部右丞、农工商左侍郎等,清帝退位后又任清室内务部大臣。
    73 《画界琐闻》,载《湖社月刊》第66册,16页。
    74 吕鹏《采访孙菊生先生访谈笔录》,2004年。
    75 引自金开藩《湖社画展之演说,并四年来之回顾》,载《湖社月刊》,31册,13页。
    76 关于湖社的最初成员,以有两种不同看法:萧玮文认为最初加入湖社的有七人,他们是:胡佩衡、管平湖、李上达(五湖)、孙诵昭、吴熙曾(镜汀)、徐宗浩。但吕鹏指出惠孝同、陈少梅等都是金城最好
    的学生,与金潜庵的关系也甚好;佟澄湖也参与过“筹设湖社”的“讨论”,他们也完全有可能最早加
    入湖社。
    77 张朝晖《湖社画会始末及其评价》,载《美术史论》,1993年第3期,36页。
    78 计有:1928年参加在上海、大连、奉天举办的中日绘画联展;1930年6月参加天津的湖社第四次成绩展;1930年作品入选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获银奖;1930年参加天津日本公会堂举行的湖社陕甘赈灾书画义展,该作刊于《北洋画报》;1931年5月参加日本东京的日华古今画展;1938年9月7日至9日参加天津市立美术馆展出湖社画会展。
    79 《画界琐闻》,载《湖社月刊》第67册,扉页2。
    80 《湖社画会天津分社简章》,载《湖社月刊》第67册,扉页2。
    81 “……本市绿蕖画会,自民国十七年成立以来,迄今已逾二载,会员自七人增至一百五十人,盛誉日隆……”摘自1930年2月23日《益世报》刊登之《天津艺术化》一文。
    82 “……津市向为华北之巨埠,商贾云集,艺术之事,鲜有注意。该会(笔者注:绿蕖画会)拟在此种商业化之社会中,转移风气,使之艺术化……”,摘自1930年2月23日《益世报》刊登之《天津艺术化》一文。另有“本埠南马路恽派工笔画馆,自十日至十七日开成绩展览会八天,兹闻该会……布置周到,门前标识有‘今日展览欢迎参观签名入览春季招生’等字样……楼下正中置桌一,设报名簿及收据簿,两日之间,报名之男女学员已达二十人,亦足见其盛况……“摘自1930年3月15日《益世报》刊登之《艺术界》一文。
    83 天津市立美术馆的倡导者及首任馆长为严智开是天津近代教育家严修的第五子。严修、严智开、智开之兄智怡(曾创办河北博物院)均以“开发民智”为己任,开创了天津的近代文化博览事业。
    84 摘自1931年3月5日《北洋画报》之《曲线新闻》。 在本籍捐纳为监生,屡试未第,入淮军李鸿章幕下,后经李推荐给袁世凯,1903年任北洋练兵处兵备处总办,逐渐成为北洋系中的重要参谋人才。1911年任长芦盐运使。1912年后历任民国内务次长、参政院参政。1928年下台后定居天津,投资建立启新洋灰公司、中国实业银行,任董事长。
    93 其组织者为清宗室画家溥勋。
    94 参考王家诚著《溥心畬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版。
    95 严六符(1906-1993),学名仁统,天津人。为教育家严修的姪孙。幼承家学,从严修学习书法,后又师从吴玉如。
    96 引用自何延喆、何厚今著《中国名画家全集-陈少梅》,第7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97 吴玉如(1898-1982)名家琭,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后以字行。安徽泾县人。早年读于南开学校,后入北京大学预科班,转朝阳大学肄业。历任黑龙江铁路局及中东铁路监事会秘书、南开大学中文系讲师、重庆国民参政会秘书和天津志达中学国文教师。抗战胜利后,执教于天津工商学院及津沽大学,任中文系主任。晚年曾为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整理古籍,为《辞海》、《辞源》撰写条目,并教授书法。他的行草造诣最高,浸淫二王(羲之、献之),涵融众长,终成自家风范。与上海的沈尹默相颉颃,素有“南沈北吴”之誉。 问。1923年南下任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顾问、秘书长。1925年回天津居住,嗜藏书,为天津城南诗社社友。
    133 齐文炳(1890-1952),字少芹,天津人。1922年任大陆银行天津分行的经理,担任天津银行业同业公会董事。1940、1943年当选天津市商会董事。
    134 商德全(1863-?),字子纯,天津人。1909年出任北京清河陆军中学校长。辛亥革命后,任天津镇守使,授陆军中将。1917年任直隶陆军第五混成旅旅长。
    135 刘秉彝(1873-1940),名德恒,天津人。先随清御医马步清学习宫廷秘方,后随日本医生长赖学习西医外科,扶贫济困,颇为各界推崇。
    136 郑炳勋(1867-1954),字菊如,天津人。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回国后捐赠南开中学土地十五亩。历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天津耀华中学国文系主任、国学研究社及崇化学会经学讲师、天津市立第二图书馆馆长。抗战胜利后,任国立北洋大学教授。
    137 引自丰子恺1934年所撰之《谈中国画》,载《丰子恺论艺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138 引自何延喆 何厚今《陈少梅》21页图片。
    139 1932年5月,陈东湖在前门内草帽胡同九号开设“东湖画会”。引自吕鹏《湖社研究》之“湖社画会大事年表”,147页。
    140 引自吕鹏《湖社研究》,60页。
    141 引自陈长智《陈少梅年表》,《陈少梅画集》,天津人美出版社,2005年。
    142 见于孙天牧在冯忠莲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稿:“学画期间陈少梅先生格外在两个学生身
    149 1936年,《支那名画宝鉴》由日本大冢巧艺社出版发行。它收录了1928年及1931年中日两次联合举办中国古代名画展览会出品的精选作品,又增补了海外藏品,计四百一十四人的一千零三十一件作品。该画册是陈少梅借鉴古人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也成为他的学生摹古的重要参考。
    150 援引自《天津通志·文化艺术志》,天津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
    151 引自《上海美术年表》,522页。
    152 载于何延喆、何厚今著《陈少梅》,第252页《年表》。
    153 此润例卡片在上海被发现,交由其家人保存至今,印行的时间即在1946年。
    154 见1947年3月23日《益世报》。
    155 他在移居北平和平门内西半壁街之后不久,又返津居住在福音里,后迁至达文里。
    156 引自陈长智《陈少梅年表》,《陈少梅画集》,天津人美出版社,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