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国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赫连氏大夏国是十六国后期匈奴铁弗氏在朔方建立的一个政权。从407年赫连勃勃叛后秦建国到431年为吐谷浑所灭,虽仅存二十五年,却与十六国时期许多政权发生了疏密不同的关系,成为中国古代史、民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同为匈奴后裔政权——汉、前赵、北凉以及鲜卑诸燕相比,大夏国历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目前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统万城“一点上,于其他则成果寥寥,原因之一就在于铁弗大夏的史料匮乏且零散,缺乏系统。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夏国的基本史料作全面的比较研究,确定其史料来源、传承关系和价值,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大夏国从建立到强大直至衰落的的历史,从政治建构、思想文化、经济建树等方面试作具体叙述分析。
     从政治体制的构建来看,大夏国胡汉分治体现的并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完整的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原政治体制,皇帝名位制度体现明显。思想方面,赫连勃勃更加渴望民族认同,标榜自己继承中原正统政权的合法、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铁弗到赫连的立宗立姓活动、赫连勃勃的思想和业绩作出阐述,并对代表大夏国史学成就和文学成就的《大夏国国史》和《统万城铭》的修纂时间和作者作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大夏国经济并非如前人所说毫无建树,社会经济属于半农半牧。对手工业形态根据常理作大胆的推断,就货币、人口等问题提出了新见解。此外,还对大夏国的军镇做了粗浅考证。大夏国与周邻诸国的和战关系,分成鼎盛、衰亡二个时期。其中鼎盛时期对后秦的吞食和衰亡时期对北魏的防御是大夏国外交的重点。
HELIAN CATHAY was a regime that founded by TIEFUHUN at THE NORTH.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SIXTEEN COUNTRY,HELIANBOBO had defected from HOUQIN,founded his own state.In the period of CHANG who was a son of BOBO,The war broke out between HELIAN and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HELIAN had suffered a heavy blow,lost it's political power in 431.From start to finish,HELIAN CATHAY only survived for twenty-five years.During this period,HELIAN CATHAY had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with many country,strain or relax,what was the impoant part of minority nationality's history in our country.
     HELIAN CATHAY had it'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compared with the others, such as HAN,QIANZHAO,BEILIANG and every SIENPI'S YAN.Up till the present moment,the achievements in educational circle centred upon TONGWAN city,we must pointed out with regeat that was not enough,One of reasons for that wa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HELIAN CATHAY which scattered and deficiented have not formed a systerm.The thesis,I would like to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to the hisyory of HELIAN CATHAY,from it's founded to it's perished including policiticy、economy、ideology and culture,by means of comparative study to histoyical dates,for it's origin and inherit.
     As far as political structure concerned,HELIAN CATHAY's political had followed the example of CENTRAI PLAINS in which emperor was it's heart.On the contrary,HUN's traditional political structure was not abivious,About the concrete details of the six reign title,I would point out it's time,and significance, clarify it's difference.For ideology and culture,BOBO had flawnted legal and reasonable who was eagered for national identify.Among which,the typical event was chang they surname,from TIEFU to HELIAN.HELIANBOBO also has his own praiseworthy achievements that deserve to be discussesed.Fourthermore,I would advanced my new idea about some probiems that were not to be reach a common understanding in circle,for instance,when "THE NATIONAL HISTORY OF HELIANCATHAY" and "INSCRIPTION OF TONGWAN CITY",the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and literature,were compiled and who were their autors.Some scholar believed that HELIANCATHAY's economy was not make a contribution,but I don't thing so.Firstly,HELIANCATHAY had gone in for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Secondly,to a certain degree,handicraft industy and commerce were all developed.I would also go into the field of population of HELIANCATHAY.With the exception of this,Diplomatic relation, war or peace,between HELIANCAMTHAM and other starts was the next keynot in thesis,ranging fome prosperous and flourishing age to declining age,in which the relationship with HOUQIN and BEIWEI were even more important.
引文
1 陈喜波:《统万城名称考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3期。
    2 候甬坚:《道光年间夏州城故址“统万城”的调查事由》,《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 陕西文管会:《统万城城址勘测记》,《考古》,1981年第3期。
    4 陕北文物调查征集组:《统万城遗址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10期。
    5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戴应新执笔):《统万城城址勘测记》,《考古》,1981年第3期。
    6 吴宏岐:《关于大夏国都统万城的城市形态与内部布局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3期。
    7 李学江:《大夏国都统万城兴起的地理基础》,《西北史地》,1992年第1期。
    8 姚勤镇、吕达:《统万城的历史演变及其建筑特点探析》,《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9 邓辉、夏正楷:《从统万城的兴废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2期。
    10 徐小玲、延军平:《统万城的现代意义和研究价值》,《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3期。
    11 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2 罗君:《十六国时期匈奴四政权建立及其异同》,《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1 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特色再探》,《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 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短祚探缘》,《西华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3 周伟洲:《十六国宫制研究》,《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 屈直敏:《赫连勃勃国书考略》,《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
    5 郭延龄、黄黎苏、黄济深:《<统万城铭>的文学价值》,《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6 周建江:《帝国文学的凸现》,《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8期。
    7[日]内田吟风:《北亚细亚研究·匈奴篇》,东京出版社,1975年。
    8[日]三崎良章,《大夏纪年墓志铭中“大夏”二年的意义》,《北朝史研究》,殷宪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
    9 上二文摘自史红帅:《中国唐史学会——2003年沙漠古都统万城研讨学术会议综述》。
    1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魏书>多曲笔》,卷十三,中华书局,1984年。
    1 李延寿:《北史》卷一百《序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1[北齐]魏收:《魏书》卷六十七《崔鸿传》,中华书局,1974年。
    2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二十五,商务印刷馆,1959年。
    3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三,上海书店出版,1983年。
    4 载于2005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第6期,陈长琦、周群《<十六国春秋>散佚考略》中提出:《十六国春秋》原本到明代仍传于世,清代仍见残本,理由是明中期学者杨升庵在自己读书笔记中有“近 观《十六国春秋》”之语;清初吏部尚书宋荦曾在京西慈仁市的古籍市场,购得一部《十六国春秋》的残本。目前还很难确定以上文中作者提到的明清二学者看到的到底是仅存于《崇文总目》的《十六国春秋》的残卷,还是原作,因此我暂时还将《十六国春秋》的散佚年代定在南宋。
    1 见汤球的《十六国春秋篡录校本叙》,中华书局,1985年。《四库全书·别本十六国春秋》提要,台湾商务印刷馆,1989年。
    2 纪昀:《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史部·载记类·十六国国春秋》,商务印刷馆,1983年。
    1 也有学者认为是西汉休屠王后裔“屠各胡”的一种,见马长寿《北狄与匈奴》。
    2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科学出版社,1958年。
    3 周伟洲:《试论魏晋时与匈奴有关的诸胡》,《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晋]陈寿撰:《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52年。
    1[宋]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1[北齐]魏收:《魏书》卷十三《皇后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1 魏收:《魏书》卷二十四《燕凤传》。
    1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周伟洲:《十六国官制研究》,《文史》,2002年第1期。
    3 这里的“胡制”仅指匈奴和鲜卑传统的政治体制。
    4 冯君实:《十六国官制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日本学肯内田吟凤《匈奴史研究》中作“胡汉二重体制”。
    1 王俊杰:《西秦史钩沉》,《甘肃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2 冯君实:《十六国官制初探》,《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
    3 据《通鉴》卷八十九胡三省注为:“六夷,盖胡(匈奴)、羯、鲜卑、氐、羌、巴蛮,或曰乌丸,非巴蛮也。”我认为六夷应该不足一个实指,是泛指当时进入中原的非汉民族。
    4 周伟洲:《十六国官制研究》,《文史》,2002年第1期。
    5 《十六国春秋》中提到夏国曾经设立“护羌校尉”一职管理羌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护羌校尉”并不属于匈奴传统官职,西汉武帝所置。
    1 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 班固:《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上》,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3 蔡邕:《独断》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十》,台湾商务印刷馆,1989年。
    1[唐]房玄龄撰:《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卷一百三十,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2 蔡邕:《独断》上,
    1 以上记载见《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卷一百三十。
    2[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中华书局,1960年。
    3[晋]皇甫谧等撰:《逸周书·谥法解》,《二十五别史》,齐鲁书社。2000年。
    1 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2 张愉曾:《十六国年表》,《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
    1 另作“永光”,见《太平御览》卷一二七引崔鸿《十六国春秋》以及《魏书》。
    2 《晋书》卷二十三《乐志下》。
    3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卷一百三十。
    1 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 这是从总体角度相对而言,并不代表大夏国不存在汉族担任武职的情况存在,在大夏国各个领域都担任要职的王买德疑是汉人,因为史无传记,不能确定。
    3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五“永兴元年”条,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1 姚薇元:《北方胡姓考》,科学出版社,1858年。
    2 吴洪琳:《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的民族心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卷一百三十。
    2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一八,中华书局,1956年。
    3[唐]房玄龄:《晋书·刘元海载记》,卷一百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4 《晋书·刘曜载记》,一百三卷。
    5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
    1 《魏书》卷三十五《崔浩传》。
    1 刘知几:《史通·古今正史》,《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刷馆,1989年。
    2 《魏书。崔鸿传》记载“以刘渊、石勒、慕容俊、苻健、慕容垂、姚苻、慕容德、赫连屈孑、张轨、李雄、吕光、乞伏国仁、秃发乌孤、李暠、沮渠蒙逊、冯跋等,并因世故,跨僭一方,各有国书,未有统一,鸿乃撰《十六国春秋》,勒成百卷,因其旧记。”
    3 在统万城破后,魏将李顺取书数千卷,所以可以推测,大夏国时期修成的史书不止《大夏国国史》一部。概都在“多见焚毁”中湮没了。
    4 屈直敏:《夏赫连勃勃,<国书>考略》,《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
    5 《魏书》卷五十二《赵逸传》。
    1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卷一百三十。
    2 范晔:《后汉书·百官志》,志第二十五,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
    3 《魏书》卷九十一《张渊传》。
    4 《魏书》卷五十二《赵逸传》。
    1 最早记载胡义周说的是令狐德棻:《周书·王褒·庾信传论》“溯漠之地,蕞尔夷俗,胡义周之颂国都,足称宏丽”,中华书局点校本,1971年。
    2 《十六国春秋》,百卷本,明屠桥孙、项琳。《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刷馆。
    1 周建江:《帝国文学的凸现》,《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8期。
    2 郭延龄、黄黎苏、黄济深:《<统万城铭>的文学价值》,《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 张碧波:《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 魏征:《隋书·音乐志下》卷十五,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2 《魏书·乐志》卷一百九。
    1 《隋书·音乐志》卷十五。
    2 《魏书·释老忠》,卷一百一十四。
    1 马长寿:《北狄欲匈奴》,三联出版社,1962年。
    2 吕思勉:《胡考》,林干主编:《匈奴史论文集》,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革委会,1977年。
    3 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卷八十九,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
    4 陈寿:《三国志·魏志》卷十五《梁习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52年。
    5[唐]房玄龄:《晋书·王恂传》,卷九十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6 黄烈:《中国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
    1 《晋书·北狄传》、《晋书·苻坚载记》、《十六国春秋》等书中都有相关记载。
    2 郦道元:《水经注》卷三《河水注》,陈桥驿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书业,中华书局,1983年。
    1 《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
    2 屠本《十六国春秋》,《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刷馆,1989年。
    3 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1 《魏书·刁雍传》,卷二十六。
    2 盖山林:《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速机沟出土的一匹铜器》,《文物》,1965年第2期。
    3 黄烈:《中国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
    4 《魏书·食货志》记载这次战役北魏灭卫辰后,“居民骇乱,各自奔散,部落崩溃”,可见当时部落组织仍然存在。
    5 《魏书》卷二《太祖纪》。
    1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卷一百三十。
    2[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五,引[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中华书局,1977年。
    3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卷一百三十。
    4 《太平御览》卷三四六《兵器》
    1[隋]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百二十三,引曹操《内诫令》,中国书店,1989年。
    1 姚勤镇、吕达:《统万城的历史演变及其建筑特点探析》,《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朗。
    1[唐]房玄龄撰:《晋书·姚兴载记》卷一一八,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2[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后秦姚泓》卷五十六,中华书局,1985年。
    3 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4[唐]李延寿:《南史王镇恶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5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1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卷一百三十。
    1[汉]班固撰:《汉书·地理志下》,卷二十八,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2[刘宋]范晔撰:《后汉书·郡国志五》,志二十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
    3 邓辉、夏正楷:《从统万城的兴哀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6卷2期,2001年。
    1 傅嘉年:《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1 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一○三,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1 分别在《资治通鉴》卷八十七和九十六。
    1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2 牟发松:《十六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军镇化》,《晋阳学刊》,1985年第6期。
    3 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
    1 《晋书·地理志》卷十四。
    2 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一《序》,《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
    3 《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
    4 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
    1 《元和郡县志》卷三《关内道三》。
    2 《太半寰宇记》卷三六延州条。
    3 《元和郡县志》卷四《关内道四》。
    1 以上古今地名参考臧励龢:《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刷馆,1931年。《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1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卷一百三十。
    2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卷一百三十。
    1 《晋书·姚兴载记》卷一百一十七。
    2 《晋书·姚弘载记》卷一百一十九。
    1 《十六国春秋·夏录》卷六十四。
    2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卷一百三十。
    1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一六《晋纪三十八》。
    1 《魏书·食货志》卷一百一十。
    1.[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
    2.[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3.[刘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
    4.[晋]陈寿撰:《三国志·魏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52年。
    5.[唐]房玄龄撰:《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6.[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7.[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
    8.[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
    9.[宋]司马光编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
    10.[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
    11.[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十六卷,《汉魏书业》;百卷本。明屠桥孙、项琳,《四库全书》;清人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十六国春秋篡录校本》中华书局,1985年。
    12.[宋]王钦若、杨亿:《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
    13.[唐]刘知几:《史通》,《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刷馆,1989年。
    14.[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65年。
    15.[隋]虞世南:《北堂书钞》,中国书店,1989年。
    16.[唐]徐坚:《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
    17.[宋]欧阳修:《崇文总目》,《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刷馆。
    18.[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刷馆。
    19.[宋]尤袤:《遂初堂书目》,《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刷馆,1989年。
    20.[宋]石延年:《五胡十六国考镜》,《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刷馆。
    21.[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2年。
    22.[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1年。
    23.[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
    24.[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书业》,中华书局,1983年。
    25.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
    26.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
    27.张愉曾:《十六国年表》,《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
    28.沈维贤:《晋五胡表》,《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
    29.缪荃孙:《夏百官表》,《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
    30.秦锡田:《补晋国年表》,《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
    31.万斯同:《晋僭伪诸国世表》,《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年。
    3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3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34.[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35.[宋]沈凤辉:《古今姓氏书辨证》,《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37.胡汝砺:《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
    38.[清]刘于义等:《陕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39.[清]李熙龄:《榆林府志》,《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业刊》,北京图书馆,2000年。
    40.刘济南等:《横山县志》,《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业刊》,北京图书馆,2000年。
    41.[明]杨寿:《朔方新志》,《中国西北文献书业》,兰州古籍书店影印,1990年。
    42.赵翼:《二十二史札记》,中华书局,1984年。
    43.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
    1.姚薇元:《北朝胡姓考》,科学出版社,1958年。
    2.马长寿:《北狄与匈奴》,三联出版社,1962年。
    3.林干:《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年。
    4.林干:《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
    5.周伟洲:《汉赵国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6.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7.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8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1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业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
    11.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
    12.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3.翁独健:《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4.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草原瑰宝——内蒙古考古精品》,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16.赵云田:《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17.万绳南:《魏晋南北朝文化史》,黄山书社,1989年。
    18.万绳南:《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19.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20.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1.黄烈:《中国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
    22.柏喜贵:《四一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23.[日]内田吟风:《北亚细亚研究·匈奴篇》,东京出版社,1975年。
    24.顾颉刚等编、谭其骧校:《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地图出版社出版,1955年。
    25.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地图出版社出版,1982年。
    26.林干编:《匈奴史论文选集》,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1977年。
    27.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1983年。
    28.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12辑、第19辑、第21辑、第34辑。
    29.林干:《匈奴史料汇编》,上、下册,中华书局,1988年。
    30.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1.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32.杨健新 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
    33.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3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35.林干:《匈奴历史年表》,中华书局,1984年。
    36.林干:《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37.李传印:《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8.张岂之:《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9.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78年。
    40.廖杨:《中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宗法文化研究》,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41.路遇:《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42.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43.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44.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
    45.夏德仪:《两晋南北朝史》,台湾开明书店,民国58年。
    46.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人民出版社,1983年。
    47.编辑组:《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
    48.张碧波、黄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49.谷苞:《西北通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50.彭信威:《中国钱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
    51.萧清:《中国国古代货币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52.高敏:《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经济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
    53.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特点》,《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罗君:《十六国时期匈奴四政权建立及其异同》,《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刘国石:《近二十年来十六国北朝少数民族贵族汉文化修养研究述要》,《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1期。
    4.周伟洲:《试论魏晋时与匈奴有关的诸胡》,《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5.薛正昌:《赫连勃勃与统万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6.韩狄《十六国时期的单于制度》,《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7.吕一飞:《匈奴汉国的政治与氐羌》,《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8.屈直敏:《赫连勃勃国书考略》,《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
    9.杨炳详:《十六国时期胡汉合作的再认识》,《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0.靳润成:《十六国国号与地域关系》,《历史教学》,1988年第5期。
    11.李刚:《十六国政府宗教政策》,《四川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12.马曼丽:《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的特点》,《西北史地》1991年第4期。
    13.白翠琴:《曹魏的周边问题及民族政策》,《西北史地》,1989年第3期。
    14.史念海:《十六国时期各国割据霸主的迁徙人口(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期。
    15.张泊:《赫连勃勃的大夏国和统万城》,《文物天地》,1985年第6期。
    16.李鲁文:《十六国时期的统治者多重视农业》,《河北时报》,1986年1月29日。
    17.林干:《铁弗匈奴(刘虎)世系表》,《匈奴史论文集》,1983年。
    18.林干:《铁弗匈奴(赫连勃勃)世系表》,《匈奴史论文集》,1983年。
    19.杜建国:《大夏国都统万城》,《延安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20.崔璇:《大夏统万城》,《蒙古史文稿》,1980年第3期。
    21 周建奇:《释“赫连”》,《内蒙古大学学报》,1989年2第期。
    22.罗君:《汉晋中央政府对南匈奴的管理及其影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23.李勇:《匈奴的后裔》,《历史教学》,2004年第11期。
    24.李学江:《大夏国都统万城兴起的地理基础》,《西北史地》,1992年第1期。
    25.谢启晃:《赫连勃勃——十六国后期夏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志》,1987年第3辑。
    26.唐长孺:《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丛》,1951年。
    27.林干:《魏晋时期的匈奴族和羯族》,《历史教学》,1980年第10期。
    28.周建江:《帝国文学的凸现》,《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8期。
    29.牟发松:《十六国时期地方行政的军政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85年 第12期。
    30.唐长孺:《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的统治》,《魏晋南北朝史论从》,1951年。
    31.郭延龄、黄黎苏、黄济深:《<统万城铭>的文学价值》,《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2.邱久荣:《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87年第7期。
    33.马欣:《十六国军制初探》,《天津师大学报》 1990年第1期。
    34.张卫国:《沙漠中的国都》,《地名知识》,1981年第3期。
    35.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8年第3期。
    36.缪钺:《略谈五胡十六国与北朝时代的民族关系》,《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6年。
    37.罗宏曾:《十六国时期统治者对儒学和学校教育的重视》,《历史教学》,1983年第9期。
    37.童超:《论十六国时期的“变夷从夏”及其历史意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38.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特色再探》,《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9.罗君:《十六国匈奴政权短祚探缘》,《西华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
    40.邓向群:《十六国胡族政权大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41.刘驰:《十六国官营手工业机构考》,《许昌师专学报》,1993年1期。。
    42.王育民:《十六国北朝人口再探》,《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5期。
    43.牛润珍:《十六国史官制度论述》,《齐鲁学刊》,1998年4期。
    44.杨茂盛:《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汉化史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民族研究》,1997年3期。
    45.陕西文管会:《统万城城址勘测记》,《考古》,1981年3期。
    46.姚勤镇、吕达:《统万城的历史演变及其建筑特点探析》,《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47.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戴应新执笔):《统万城城址勘测记》,《考古》 1981年第3期
    48.范丽敏:《从“大夏真兴”钱看大夏国经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9.史念海:《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人口迁徙(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辑。
    50.陕北文物调查征集组(俞少逸执笔):《统万城遗址调查》,《文物参考》1957年第10期。
    51.《内蒙古发现大夏国纪年墓志铭》,《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1期。
    52.《内蒙古首次发现大夏墓群》,《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5期。
    53.《内蒙古自治区重大考古成果综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年1期。
    54.[日]三崎良章,《大夏纪年墓志铭中“大夏”二年的意义》,《北朝史研究》殷宪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
    55.[苏]JIH李曼:《公元三—四世纪胡人在中国境内的分布及其社会结构》,《民族译丛》,第10卷。
    56.李向军:《略论十六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民族研究》,1990年第6期。
    57.旷天伟:《十六国时期的胡族军队分析》,《江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58.钱坤杰:《十六国时期南北朝的政局动荡及其经济的破坏》,《曲靖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59.旷天伟:《论十六国时期胡族政权的兵役》,《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1年第7期。
    60.史实:《十六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化建设》,《开发研究》,1991年第4期。
    61.冯婕:《关于十六国民族政策的两个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62.邓向群:《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的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