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文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所谓“道之文”的命题,所讨论的是关于“文学为何”(what literature is)的问题。这是作为思考“文之为文的终极依据在于道”的问题,在文学本论的层次得以成立的。在中国古代儒家的诗学观念中,“文”的观念始终与“道”连在一起。“载道”已约定俗成地成为儒家文学观念的代名词。
     可是,我们发现,在相同的儒学背景中,不同时代的儒士对“道之文”的言说,却存在着此时当下关注点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文道关系的新的创造性理解。那么,在每一个时代,导致当下儒士对文道关系做出与前人不同的差异性理解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我们经由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理解视域和蒂里希的信仰(终极关切)视域,透视经学信仰视域中不同时代的儒士对文道关系的不同理解,并据此发现他们对“道之文”的言说与其经学信仰之间的某种联系。这样,“道之文”的命题,就是在所谓“文丧道弊”的时代,作为关乎信仰根基的“文”与“道”,在历代儒士的视域中有怎样的理解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刘勰、韩愈和朱熹的“道之文”观念及与其经学信仰的关系的论述,发现“道之文”作为儒士的生命信仰的意义,论证历代儒士对“道之文”的言说,是其经学信仰在自己时代的诗学表现的观点。
     具体论证过程如下:
     引论部分综述本文论题及学术界对这一论题的研究现状,论证在经学信仰的言说方式中对文道关系的研究进行“言语更新”的可能性。
     第一章论证“道之文”与儒士的经学信仰的关系。在生命信仰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儒家的“安身立命”所追寻的,其实就是蒂里希所说的“终极关切”。“终极关切所在”也就是“安身立命之所”。作为“经”的体悟者和阐释者的古之儒者,其在信仰上对“经”的接受和对圣人之道的皈依,是其作为“儒”之为“儒”的终极依据。在这一意义上,“道之文”就作为“道”之万千种“显显者”中的一种,成为儒士自身精神向导的找寻,并且是儒士为自己的心灵觅见的最终的安居之所。
     第二章论述经学信仰与刘勰对文道关系的理解。在经学“中衰”的魏晋时代,士人对“经”的本体地位的“提问”,以及由此引发的儒士信仰根基的动摇,促使刘勰思考诗学层面“离本弥甚”的现状,其“文以原道”的诗学观念,乃是在儒家和道家视域的融合中,以“道”为“原”,以“经”为“源”,对其经学信仰作本体依据的追寻。
     第三章论述经学信仰与韩愈对文道关系的理解。唐代经学思想的凝滞以及佛、老对儒学的渗透,终致唐儒普遍的“外儒内佛”和“外儒内道”的价值取向,而诗文创作实际与“诗教”观的背离,促使韩愈思考“文”与“道”两个方面的“纯正”问题。其“文以明道”的思想,对“文”的写作者提出了“显明”“古道”的要求,这不仅标志着对作品阅读、认识、理解和阐释的完成,也意味着读者自身视域的改变与更新。在经学信仰的意义上,“文以明道”的观念,是韩愈驳斥“异端”行动的诗学显现。
     第四章论述经学信仰与朱熹对文道关系的理解。佛、老两家均有其自身恃以安身立命的终极之道,宋儒面临的时代课题,就是当面临佛教的精神境界和信仰力量的冲击和威胁之时,如何能够在经学训释和生活习俗水平上的那种对儒学伦理道德的理解和遵循之外,回应佛教的挑战。在所有关于“太极”、“理”、“道”和“性”的讨论中,均显示了宋儒在儒学终极关切建构中,对儒家仁义之道的终极合理性加以论证的努力。而当朱熹提出“彻上彻下一理而已”之时,“理”,即已作为儒家“仁义之道”最终极的形上基设,为儒士觅到“浩浩大化”之中的仁义“安宅”,儒士自此具有了“宽裕雍容之气”,儒学的终极关切也即此得以建立。
     而朱熹“文道合一”的观念,是其终极关切在诗学层面的自然显现。此处所谓“道”,不是“无”,也不是“空”,乃是朱熹所设定的形而上的仁义之道,其本身是隐而不显的,能以显现的只是“文”而已。换句话说,“文”不过是“道”的显现标志之一而已,它们虽同为一个整体,但二者并非同一而毫无差别。毕竟,文是文,道是道,标志只能是标志,我们不能即此误将标志视为道体,“显显者”之得以显现的根据实在于道体。即以文而言,道为文的根本,文只是道之显现的枝叶,仅为标志而已。所以,文道之间虽有合一的关系,但道本文末的关系同样不容颠倒逆置。在未理会道理之前、在“心”未有所见之前即以作文,这“文”便不能作为“道”的“显显者”,而只能是徒具“华妙”的空言,并不能据以通达“道真”。在此,“文”成为仁义之道的自觉显现者,儒家的道德文章、礼仪节文也自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形上依据。
     结语部分对全文的论证体系和“道之文”命题中深蕴的现实关怀做出总结。在儒士看来,人之所以为学的原因,正在于去除“物欲”对本心的蒙蔽,经由传道明心以唤醒心灵中固有的仁义之道。这是使自己的生命融入其中,领会到圣贤书背后的时代精神和灵魂,获得一种心灵转向的过程;由此,我们或许应该有所思考,如何在我们自己的时代,真正使圣贤的智慧得以发扬光大,在众声喧哗中,觅见自己的自家安宅?
Since the topic“The ontology of form is Tao”is considered to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Jing,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form has long been misinterpreted and criticized. In their beliefs of Jing, Confucian scholars believe that the issue of form and Tao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what literature is about”, rather than“how to write literary works”. The former is related to the more philosophical side of literature and the latter to stylistics. Moreover, we have found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and views regarding form, Tao and their relationship, existed in the past dynasties. Then, what are the beliefs behind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When we turn to the crosscultural study of th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e may discover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nfucian scholars’beliefs in Jing of poetry writing could be rather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opinions about the Confucian literary concept. In other words,“The ontology of form is Tao”reflects the Confucian faith to Jing and its expression in poetics. .
     Apart from introduction and epilogue,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1 discusses Confucian scholars’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Jing, and the proposition“The ontology of form is Tao”.“A place to settle down”is pursued by Confucian scholars and it is regarded as their ultimate concern, a concept first mentioned by Tillich, a famous German theologian) . When Confucian scholars got to know Jing, they willingly took it as their belief, as their ultimate concern. This means for Confucian scholars,‘The ontology of form is Tao’became a spiritual guide. Moreover, Jing is the ultimate place pursued by Confucian scholars to put their souls.
     The second chapter talks about some Confucian scholars’understanding and illustration of Jing and“Tao is the ontology of form”,presented by Liu Xie in Wei and Jin Dynasty. With the decline of Jing 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crisis in the late Dong Han Dynasty, intellectuals started to think about what the ontology of form really is, which disturbed the original beliefs in Jing. In XuanXue, Liu Xie revealed the absence of ontology in poetics and made the statement“The Tao is The ontology of form”in his paradigm. He regarded Tao as the ontology of form and Jing as the origin of form. We take his theory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ontology of Confucian scholars’faith to Jing.
     The third chapter deals with Confucian intellectuals’interpretation of Jing and the theory that“The Ontology of form is Tao”to verify that Tao is loaded in writings, presented by Han Yu in Tang Dynasty. Buddhism and Taoism became more prevalent in Tang Dynasty and they had been penetrating into the Confucianism which was stagnant at that time. The influence resulted in the combination of Confucianism either with Buddhism or with Taoism. Reflecting on the deviation of most poems from the traditional Tao in his time, Han Yu presented his theory of pure Confucianism, the idea of“The form is an indication of Tao.”The purpose of the theory is not only to accomplish reading and interpretation, but also to bring changes to the readers’vision of the world. The understanding of Jing for Confucian scholars, represented by Han Yu, emphasized the purity of Confucian Tao in poetry writing and refuted deviationism.
     Chapter 4 focuses on Confucian intellectuals’understanding and illustration of Jing and the proposition“the form could fully represent Tao”, which was brought out by Zhu Xi in Song Dynasty. The challenge from Buddhism and Taoism drove the Confucians scholars in Song Dynasty to further develop the ontology of the Confucian Tao. Zhu Xi believed that the world is nothing more than a Li (“理”). The Li had been regarded as an Absolute Presupposition for Confucianism. In Zhu Xi’s view of poetics,“The form fully reflects Tao”, Tao itself is hidden in the secular world. For the poetics, the form is the only way to present Tao. In other words, the form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ao. After all, a representative is nothing more than a representative, i.e. it is wrong to take the form, the representative of Tao, as Tao itself. So, if we write before comprehending Tao, the form can only be colorful verbalism, unable to express Tao. This is why the Confucian scholars in Zhu Xi’s time took the Confucian Tao as the metaphysical foundation for poetics.
     Towards the end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proposes life concern as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or study. In the course of learning, Jing may constantl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Confucian intellectuals’life, which kept them away from the temptations of the world. We believe Jing helps us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and brings peace into our heart and spirit.
引文
1按: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所谓之文道关系,是关于“文学为何”(what literature is)的问题,即“文之何以为文”的终极依据的问题,这是文学本论(theories of literature)的问题,属于本体论(ontological)的范畴。而中国古代关于“文章之道”和“作文之道”的讨论,是关于“如何写作”(how to write)的问题,更多研究的是文学分论(literary theories)的相关问题,有关这一类的文道关系的讨论不在本文的考察范围之内。又,关于“文学本论”与“文学分论”的分别,引自刘若愚的观点。详见[美]刘若愚著《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页。
    2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54页。
    3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4页。
    4按:“五四”运动之后,将“文以载道”读解为宣扬封建教义并据此予以批判的论述颇多。详细论述可参看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见于《独秀文存》第一册,上海:亚东图书馆民国十一年版,第137页;蔡仪著《文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50页;成复旺、黄保真、蔡钟翔著《中国文学理论史》(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327页;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11页。
    5按:柯林伍德认为,任何历史事件都有两个方面,即内在面(Thought)与外在面(Event)。历史学家所探求的历史并不仅是单纯的“事”,即只有外在面而无内在面者,而是行动(Actions),而行动则为事之外在与内在两面之合一。(详参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Collingwood, R.G. The Idea of History], Oxford: Clarendon , 1946.p23.)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实际上只是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论及“文之何以为文”的终极依据的问题时,历代儒士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观念,即文道相连的“载道”的文学观念。但是,这仅可视为“事”的一面;在这一文学观念的背后,其内在面,即隐藏的“思想”又是什么呢?在被视为“附庸”的批判之外,我们是否应该思考,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使得“载道”的文学观念自始至终得以贯穿整个的中国文化传统?
    6姚淦铭:《王国维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41页。
    7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07页。
    8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1975.p27.
    9Paul Tillich: Theology of Cultur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p22-27
    1章学诚:《文史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3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张敬夫》,第2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92页。
    3按:这是朱熹与弟子讨论程颐所谓“与道为体”的论题时提出的观念。道本无体,但借着“物事”,可以“盛载那道出来”,但“物事”并不是本然的道之本体,其仅仅作为“显显者”,是道之本体的显现者。(详参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54—1355页。)
    1罗宗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3页。
    2按:关于这一点,已有学者开始注意。例如,有学者指出,对唐宋八大家的评价,除文学史外,更应从经学史的立场予以重新评价。(详参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4页。)另外,葛兆光以为,唐代经学的一统引致的“学术专制”,与唐代思想的相对平庸,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见于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7页。)这些研究都启示我们关注诗学和文学研究中的经学层面。
    3彭亚非:《原“文”:论“文”之初始义及元涵义》,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0页。
    6按:在《中国人性论史》中,徐复观认为孔子此处所言“天”、“天命”与“天道”,实则意义相同,不必细分,并有引证加以说明。(详参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78页。)这也就是说,孔子所谓“知天命”,也即“知天”、“知天道”!孔子所谓“天生德于予”、“知我者,其天乎”、“五十而知天命”,都是在“天道”的意义上立论的。孔子认可自己的生命与天道的相连,实际即是人性与天道的相连。这样,孔子所谓性与天道的连结,“即是在血气心知的具体的人性里面,体认出它有超越血气心知的性质。这是在具体生命中所开辟出的内在的人格世界的无限性的显现。”(见于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78页。)换句话说,就是作为有限存在的人的精神超越的无限意义的显现。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26页。
    2黄叔琳:《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页。
    3[俄]弗兰克:《实在与人》,李昭时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5页。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99页。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66页。
    3柳诒徵:《国史要义》,北京:中华书局,民国37年,第5—6页。
    4陈来:《从历史文物试探体脑分工的起源》,载《文物》1975年,第9期。
    5章太炎:《国故论衡·原儒》,上海:中西书局,1911年,第193页。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页
    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99页。
    8[吴]韦昭:《国语》,见于《四库全书》第40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1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第二册),见于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45页。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01—607页。
    3按:《论语》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08—610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06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7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64页。
    8 Victor E. Frankl, The Will to Meaning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Logotherapy,,New York :Touchstone Books1978,p38.
    9[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66页。
    10王弼:《老子道德经注》,见于《四库全书》第10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38页。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13页。
    1杨乃乔:《悖立与整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209—219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83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6页。
    4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易论》,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2页。
    5[明]顾炎武:《日知录》,见于《四库全书》第85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22页。
    6[清]魏了翁:《鹤山集》,见于《四库全书》第117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59页。
    7[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页。
    1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 New York :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1975, p.264.
    2按:蒂利希认为,焦虑是人在不能应付某一特殊境遇的威胁时产生的痛苦之情。详参蒂里希《存在的勇气》,见于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78页。
    3[美]奥尔森(Roger Olson):《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4[明]舒芬:《论文书》,见于《四库全书》第145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14页。
    5[晋]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40页。
    6[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21页。
    1[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36页。
    2[唐]刘知几:《史通》,见于《四库全书》第68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2页。
    3[英]麦奎利:《20世纪宗教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61页。
    4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87页。
    5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9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98页。
    1按:罗宗强《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载《文史知识》1988年第4期;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6页。
    2按: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与道的问题》也持此论。(见于罗宗强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3页。)
    3张绍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4页。
    4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89页。
    5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6按:见《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51页。
    7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思想篇》,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25页。
    8按:范文澜认为“刘勰是精通儒学和佛学的杰出学者,刘勰撰《文心雕龙》,立论完全站在儒学古文学派的立场上”。“儒学古文学派的特点是哲学上倾向于唯物主义,不同与玄学和佛学”。(见于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418—419页。)杨明照《从〈文心雕龙〉中〈原道〉、〈序志〉两篇看刘勰的思想》一文认为:“从总的倾向来看,刘勰写作《文心雕龙》时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儒家思想”,而且是古文学派的儒家思想。(见于杨明照著《学不已斋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79页。)王元化《刘勰的文学起源论与创作论》一文也持此论。(见于王元化著《文心雕龙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页。)
    9马宏山:《刘勰的儒家思想并非古文一派》,见于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文心雕龙学刊》第二辑,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第285页。
    10按:见《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第128页。
    1张少康等:《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0页。
    2按:参看罗立刚著《史统、道统、文统:论唐宋时期文学观念的转变》,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
    3《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朱刚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4按:见《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第48页。
    5按:见《抚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第82页。
    6按:见《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第7页。
    7[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07页。
    8[梁]萧绎:《金楼子·立言》,见于《四库全书》第8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53页。
    9按:关于广义、狭义和折中义的文学概念的含义,可参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62页。
    10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论略》,上海:中西书局,1911年,第91页。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4页。
    12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一册,第48页。
    13按:关于“文学本论”与“文学分论”的分别,引自刘若愚的观点。详见[美]刘若愚著《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页。
    
    1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6页,
    2鲁迅:《伪自由书·透底》,见于《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04页。
    3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80页。
    4钱穆:《中国文学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74页。
    1黄叔琳:《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页。
    2按:范文澜也非常肯定地指出“彦和所称之道,自指圣贤之大道而言,故篇后承以《征圣》、《宗经》二篇,义旨甚明,与空言文以载道者殊途。”(见于范文澜著《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页。)
    1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页。
    2黄叔琳:《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9页。
    4[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见于《四库全书·子部》,第89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47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0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0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1页。
    8[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7页。
    1按:张立文以为,“道”涵盖天道与人道而又存在于天道和人道之中;离了天道、人道无所谓“道”,无“道”亦没有天道和人道。(见于张立文著《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8页。)
    2按:详细论述参看金岳霖著《论道》,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5—16页。
    3按:关于儒释道各家对“道”的论述,参阅俞宣孟著《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7—81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2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1页。
    6[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见于《诸子集成》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8页。
    7[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见于《诸子集成》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4页。
    8[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41页。
    9[清]魏源撰:《老子本义》,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1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26页。
    11[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见于《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世界书局编印版,第38页。
    12[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见于《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世界书局编印版,第26页。
    13按:俞宣孟在《本体论研究》中对“实在”有清晰明确的论述,他说:即使在现今的哲学中,对于实在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切近于日常生活的理解,他们以为,凡是能为人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都是实在的;另一种理解恰恰相反,因为他们认为,人的感觉是变化不居的,依赖于感觉、经验的东西并没有实在性,真正实在的东西是变中不变的东西,它是事物的本质,在人的感觉经验之外。如果说关于“是”的学说的本体论同时就是关于实在的学说,那么,本体论所谓的实在决不是经验的实在,而是先验的(a priori)实在,即上述两种实在中后一种实在。(见于俞宣孟著《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26页。)
    1[清]王夫之撰《庄子解·知北游》,见于《船山全书》第13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341页。
    2按:关于中西哲学形态“一体与两离”的特点分析,详见俞宣孟著《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3—90页。
    3[宋]周敦颐撰:《周元公集》,见于《四库全书》第110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25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3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2页。
    6[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7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0页。
    1[汉]高诱注:《淮南子注》,见于《诸子集成》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16页。
    2按:班固《两都赋序》有言:“且夫道有夷隆,学有粗密,因时而建德者,不以远近易则,故皋陶歌虞,奚斯颂鲁,同见采于孔氏,列于《诗》、《书》,其义一也。稽之上古则如彼,考之汉室又如此。斯事虽细,然先臣之旧式,国家之遗美,不可阙也。”(见于[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02页。)
    3按:孔安国《尚书序》云:“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见于[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95页。)即要求以儒家元典为治国之本。
    4[隋]王通撰:《中说?天地篇》,见于《四库全书》第69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31页。
    5[唐]梁肃撰:《补阙李君前集序》,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261页。
    1[宋]王禹偁撰:《小畜集?答张扶书》,见于《四库全书》第108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5页。
    2[宋]孙复撰:《孙明复小集?答张洞书》,见于《四库全书》第109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3页。
    3钟哲点校:《陆九渊集?语录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24页。
    4按:朱熹说:“圣人之言,坦易明白,区言以明道,正欲使天下后世由此求之;使圣人之言要教人难晓,圣人之经定不作矣。若其义理精奥处,人所未晓,自是其所见未未到耳。学者须玩味深思,久之自可见。何尝如今人欲说又不敢分晓说,不知是甚所见,毕竟是其自家所见不明,所以不敢深言,且鹘实说在理。”(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13页。)在朱熹看来,儒家的经典并不是义之难晓,道之难解,而是理解者自己不明白的缘故。
    5[明]宋濂撰:《宋学士全集?徐教授文集序》,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1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16页。
    6[明]宋濂撰:《宋学士全集?华川书舍记》,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1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9页。
    7按:宋濂《华川书舍记》有言:“后之立言者,必期于无背于经,始可以言文。不然,不足以与此也。”(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1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9页。)这里实际上已把“文”提高到“经”的高度,要求它具有安邦治国的奇效。其《林氏诗序》又说:“君子之言贵乎有本,非特诗之谓也。本乎仁义者,斯足贵也。”(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1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9页。)
    8[明]方孝孺撰:《送牟元亮赵士贤归省序》,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42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0页。
    9[明]王袆撰:《文原》,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42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28页。
    1按:“在人的全部文化创造力的每一种功能中,均存在着一种终极的关切,它的直接表现是文化的样式,能够理解一种文化的样式的人,也就能够发现这种文化的终极关切和它的宗教实体。”保罗·蒂利希:《文化神学》(Paul Tillich: Theology of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p.42.)
    2[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65页。
    3按:《孝经》引孔子言:“天地之性,人为贵”。(见于[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53页。)
    4按:董仲舒有谓:“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见于[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人副天数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75页。)王符也云:“天地之所贵者,人也。”(见于[汉]王符撰《潜夫论·赞学篇》,《诸子集成》第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74页。
    6[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见于《诸子集成》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04页。
    7[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65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页。
    1按:参见牟钟鉴《安身立命与儒道互补》,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第四届法住学术会议“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第218页;亦参霍韬晦《安身立命与文化使命(代序)》。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7页。
    3按:参见唐力权《贞宜论:安身立命的哲学意义》,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第506页。
    4按:参见张振东《基督教的“安身立命”及其对现代人的贡献》,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第344—345页。
    5按:参见朱伯崑《〈周易〉与儒家的安身立命观》,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第227页。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64页。
    7唐君毅:《生命存在的心灵境界》(下),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第872—880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03页。
    9按:参见朱汉民《儒家主体性伦理和安身立命》,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第149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91页。
    1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7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36页。
    2按:参见伊恩·T·拉姆齐(Ian T·Ramsey)《论形而上学神学的可能性和目的》(On the Possibility and Purpose of a Metaphysical Theology),载《形而上学展望》(Prospect for Metaphysics)[英]伊恩·T·拉姆齐编,伦敦,1961年版,第153—177页。(转引自[美]詹姆斯·利奇蒙德著《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孙善玲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0页。)
    3按:参见朱汉民《儒家主体性伦理和安身立命》,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第145-149页。
    4按:参见唐力权《贞宜论》,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版,第507—510页。
    5按:参见霍韬晦《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试论佛教与禅安身立命》,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第243页。
    6按:参见唐力权《贞宜论》,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第510—512页。
    7按:蒂里希所谓ultimate concern,目前有“终极关切”和“终极关怀”两种译法。刘述先取“终极关怀”的译法。但据何光沪分析,蒂里希用ultimate concern“,来表示他早年的德语著作所谓das was uns unbedingt angeht(无条件地与我们有关的东西)和Richtung auf das Unbedingte(趋向无条件者)之类的意思。这个核心概念兼有主观和客观两重内涵,即既指无条件关切的状态,又指无条件关切的对象。”而“终极关怀未表示出客观和对象的意思,所以不恰当。”(参见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编者前言》,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5页。)本文认同这一分析,故取“终极关切”的译法。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36页。
    9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74页。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78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6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9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83页。
    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78页。
    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80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66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87页。
    3[美]古尔德:《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William Blair Gould: Frankl: Life With Meaning ),常晓玲、翟凤臣、肖晓月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7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64页。
    6按:参见朱伯崑《〈周易〉与儒家的安身立命观》,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第227页。
    7按:参见刘述先《两行之理与安身立命》,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版,第31—37页。
    8按:参见李锦全《论中国传统人生的安身立命之道》;朱汉民《儒家主体性伦理和安身立命》;亦参罗义俊《儒门“安身立命”两原则与心的自觉——从古典儒教论到当代儒》,分别载于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第81页、第149页、第120—124页。
    9按:参见Paul Tillich,Christianity and the Encounter of the World Religion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P4—5;id.,“The Two Types of Philosophy of Religion”,in Theology of Culture,R.C.Kimball,(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P.22—27;亦:参Robert A.Emmons, The Psychology of Ultimate Concerns:Motivation and Spirituality in Personality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9)P94—97.
    1保罗·蒂里希:《文化神学》(Paul Tillich: Theology of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p.50.)
    2保罗·蒂里希:《文化神学》(Paul Tillich: Theology of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p.6.)
    3保罗·蒂里希:《文化神学》(Paul Tillich: Theology of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p.8.)
    4保罗·蒂里希:《文化神学》(Paul Tillich: Theology of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p.8.)
    5按:参见刘述先《两行之理与安身立命》,载霍韬晦主编《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香港法住“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第31—37页。
    6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5页。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87页。
    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1页。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18页。
    10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79页。
    1保罗·蒂利希:《系统神学》(Paul Tillich : Systematic Theology ,Five Volumes in on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 p.14.)
    2保罗·蒂利希:《信仰的动力》(Paul Tillich,Dynamics of Faith,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1957,p. p.1—2.)
    3保罗·蒂利希:《系统神学》(Paul Tillich : Systematic Theology ,Five Volumes in on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 p.265.)
    4[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经解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3页。
    1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40页。
    2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10页。
    3[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诗品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页。
    4[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诗品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页。
    5[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礼论》,见于《诸子集成》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231页。
    6[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修身》,见于《诸子集成》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231页。
    1[清]赵在翰辑:《七纬》卷三十五《春秋?说题辞》,清嘉庆14年侯官赵氏小积石山房刻本。
    2[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五行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3—64页。
    3《四库全书总目》,见于《四库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页。
    4《玉函山房辑佚书?目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5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09页。
    6[汉]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23页。
    7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32页。
    8[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9页。
    1[宋]范晔撰:《后汉书·郑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13页。
    2[宋]范晔撰:《后汉书·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47页。
    3[宋]范晔撰:《后汉书·儒林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48页。
    4按:对此,皮锡瑞指出:“汉时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学者莫知所从。郑君兼通今古文,沟合为一,于是经生皆从郑氏,不必更求各家。郑学之盛在此,汉学之衰亦在此。”(见于[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5—96页。)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礼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581页。
    6鲍照:《芜城赋》,见于[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687页。
    7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279—180页。
    1[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7页。
    2[汉]班固撰:《汉书·翼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372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4页。
    4[宋]范晔撰:《后汉书·桓谭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960页。
    5徐复官:《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77页。
    6徐复官:《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75页。
    7徐复官:《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80页。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3页。
    2按:《三国志》卷十注引有谓“何劭为粲传曰:粲字奉倩。粲诸兄并以儒术论议,而粲独好言道。常以为子贡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见于[晋]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40页。)
    3[魏]嵇康撰:《难张叔辽自然好学论》,见于[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36页。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3页。
    5[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7页。
    6[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7页。
    7[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9页。
    1[宋]范晔撰:《后汉书·王涣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70页。
    2[宋]范晔撰:《后汉书·襄楷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82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17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75页。
    5黄晖:《论衡校释·自然》,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85页。
    6[晋]葛洪撰:《抱朴子外篇·正郭》,见于《诸子集成》第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87页。
    7[宋]范晔撰:《后汉书·杨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50页。
    8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序言》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7页。
    9保罗·蒂利希:《文化神学》(Paul Tillich: Theology of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p.97.)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18页。
    11按:魏晋这个苦痛的时代开始于汉末,死神如影相随。曹操《蒿里行》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蔡琰《悲愤诗》描绘西北军阀混战的惨痛云:“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王粲的《七哀诗》描写中原战乱亦云:“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正始以后,李丰、王广等被司马氏所杀,“天下名士减半”。(《三国志·魏书·王凌传》裴注引《魏氏春秋》)西晋“八王之乱”,中原士族流离失所,自张华、陆机、裴頠、石崇、欧阳建以往,当时的名士亦多遭厄运。这时的人们最强烈地感受着朝不保夕的恐惧,其对生命和生死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宇宙和人生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等问题也想得更多。
    1按:魏晋时期,人们一方面对传统的道德观念有所突破,他们对于忠君、成仁、取义等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执著,像“三曹”的通脱、“竹林七贤”的放达、东晋士人的“风流”等等,均反映了人们思想中儒家观念的淡薄。但是另一方面,儒家“三不朽”的理想观念也并未即此消失。建安时期的士人、文学家们,其作品中普遍饱含着忧时感怀、建功立业的抱负。如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曹植的《白马篇》、《求自试表》等。正始年间,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乎!”(《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西晋末年,刘琨《重赠卢湛》诗曰:“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吋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东晋的王敦,“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亦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这些诗歌和历史纪录均显现了时人对建功立业理想的追求与仰慕。
    2按:曹植在文中所举的道教徒长生不死的实例,如:“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郗俭。始能行气导引,慈晓房中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见于[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151页。)
    3高华平:《阮籍、嵇康与酒及道释宗教之关系》,《江汉论坛》1999年第10期。
    4嵇康:《养生论》,见于[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24页。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郗愔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802页。
    6[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9页。
    7[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道意》,见于《诸子集成》第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37页。
    1[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明本》,见于《诸子集成》第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41页。
    2[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塞难》,见于《诸子集成》第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43页
    3[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塞难》,见于《诸子集成》第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30页。
    4[晋]葛洪撰:《抱朴子内篇·对俗》,见于《诸子集成》第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2页。
    5[宋]范晔撰:《后汉书·黄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177页。
    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庾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275页。
    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傅咸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876页。
    1[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21页。
    2[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曹爽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17页。
    3按:《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载:“玄格量弘济,临斩东市,颜色不变,举动自若”。(见于[晋]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24页。)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袁宏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598页。
    5[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方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65页。
    6按:《世说新语?文学》注引《晋诸公赞》有谓,“自魏太常、夏侯玄、步兵校尉阮籍等,皆著《道德论》”。(见于[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8页。)
    7[魏]何晏撰:《无名论》,见于杨伯峻撰《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21页。
    8[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21页。
    9[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刘晔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38页。
    10[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庾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273页。
    11按:《三国志?卷十》注引何劭《荀粲传》记载“粲字奉倩,粲诸兄并以儒术论议,而粲独好言道,常以为子贡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见于《三国志》[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40页。)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39页。
    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33页。
    3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40页。
    1按:《晋书?王衍传》载:“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者恃以免身。故无之为用,无爵而贵矣。”(见于[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814页。)
    2[魏]何晏撰:《无名论》,见于杨伯峻撰《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21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87页。
    1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444页。
    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24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1页。
    4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22页。
    5按:荀崧曾说:“昔咸宁、太康、永嘉之中,侍中、常侍、黄门通洽古今、行为世表者,领国子博士。一则应对殿堂,奉酬顾问;二则参训国子,以弘儒训;三则祠、仪二曹及太常之职,以得质疑。”(见于[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荀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315页。)
    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565页。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315页。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566页。
    3按: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曾批评说:“南学则尚王辅嗣之玄虚,孔安国之伪撰,杜元凯之臆解,此数家与郑学枘凿,亦与汉儒背驰。”(见于[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8页。)
    4[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463页。
    5[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795页。
    6[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3页。
    1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09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页。
    3[唐]李鼎祚集解:《周易集解》,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第1页。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3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0页。
    6[汉]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8页。
    7[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5页。
    8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40页。
    9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10页。
    1按:刘师培《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认为“魏武治国,破杂刑名,文体因之,渐趋清峻,一也。建武以还,士民秉礼,迨及建安,渐尚通侻,侻则侈陈哀乐,通则渐藻玄思,二也。献帝之初,诸方棋峙,乘时之士,颇慕纵横。骋词之风,肇端于此,三也。”(见于刘师培撰《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页。)
    2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40页。
    3按:关于东晋以后玄言诗的论述,详见卢盛江著《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55—160页。
    4[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诗品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页。
    5[唐]程子昂撰:《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见于《全唐诗》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893页。
    6按:粱以迄陈的宫体诗的详细论述,详见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406—425页。
    7[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30页。
    8按:关于魏晋六朝文学创作的“形式化”倾向,可参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胡云翼:《重写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3页。
    9李白:《古风》,见于《全唐诗》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1673页。
    10韩愈:《荐士》,见于《全唐诗》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3786页。
    11[梁]萧绎撰:《金楼子?立言》,见于《四库全书?子部》,第84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53页。
    1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010页。
    13[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30页。
    1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011页。
    1[宋]范晔撰:《后汉书·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47页。
    2按:关于这一时期的浮华士风的论述,可参阅卢盛江《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7—30页。
    3[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诗品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页。
    4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10页。
    5[汉]高诱注:《淮南子注》,见于《诸子集成》第七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页。
    6按:详见彭恩华编译《兴膳宏〈文心雕龙〉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第29页及第81页;又,兴膳宏列举的《文心雕龙》中“本源”的使用例证有:“此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蠹也。”(《史传》)“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檄移》)“《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风骨》)“讨其源流,信兴楚而盛汉矣。”(《诠赋》)“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知音》)“详其本源,莫非经典。”(《序志》)
    1按:这一问题已引起多位学者的注意。滕福海《〈文心雕龙〉的文源说》一文已明确以“文源”区分“文原”。(见于《文心雕龙学刊》第三辑,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09页。)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原道》认为“本篇主要论述刘勰对文学的基本观点:文原于道。‘原’是‘本’,‘道’是‘自然之道’;‘原道’就是文本于‘自然之道’”。(见于《文心雕龙译注》陆侃如、牟世金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3页。)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认为“他在《原道》提出了‘文原于道’,所谓‘道’,就是‘自然之道’,就是先物质而存在的绝对观念。(见于《文心雕龙译注》赵仲邑著,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周振甫认为:“《原道》里说明文原于道,论文要明道”。(见于周振甫著《文心雕龙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页。)
    2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页。
    3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页。
    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74页。
    5[梁]刘勰:《灭惑论》,见于《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4页。
    6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96页。
    2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页。
    3按: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人本主义”。在诸种证据中,《文心雕龙?原道》所谓“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就是一例。(见于《日本学者论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问题》,载于《古籍整理出版简报》1980年第2期。)
    4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36页。
    5按:詹锳也释“自然之道”为“自然而然的道理”。(见于詹锳著《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页。)
    1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0页。
    2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97页。
    3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页。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
    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
    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页。
    7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页。
    8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页。
    1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页。
    2[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85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0页。
    5[梁]刘勰:《灭惑论》,见于《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4页。
    6[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见于《诸子集成》第3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27页。
    7[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见于《诸子集成》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07页。
    8[汉]高诱注:《淮南子注》,见于《诸子集成》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页。
    9[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见于《诸子集成》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08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4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1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57页。
    3[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见于《诸子集成》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423页。
    4[汉]班固撰:《汉书·翼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372页。
    5[汉]班固撰:《汉书·翼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372页。
    6[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见于《诸子集成》第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08页。
    7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1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2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页。
    3[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见于《诸子集成》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541页。
    4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页。
    5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页。
    6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页。
    7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页。
    
    1[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见于《诸子集成》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272页。
    2[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见于《诸子集成》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228页。
    1[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见于《诸子集成》第2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84页。
    1姚淦铭:《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70页。
    2林其锬:《著名学者王元化论﹤文心雕龙﹥研究新领域》,见于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文心雕龙研究》第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15页。
    3王更生:《台湾近五十年文心雕龙研究论著摘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88年,第30页。
    4姚淦铭:《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72页。
    5姚淦铭:《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71页。
    6姚淦铭:《王国维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70页。
    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New York , 1975, p.267.)
    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New York , 1975, p.250.)
    3[法]保罗?利科尔:《诠释学的任务》,见于洪汉鼎编《理解与诠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431页。
    4[法]保罗?利科尔:《诠释学的任务》,见于洪汉鼎编《理解与诠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432页。
    5[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New York , 1975, p.258.)
    6[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Understanding is , essentially , an effective–historical relation .”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New York , 1975, p.267.)
    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页。
    2[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51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8页。
    4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7页。
    5按:《宗经》有谓“故文能宗经,则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见于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7页。)
    1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10页。
    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New York , 1975, p.275.)
    1[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New York , 1975, p.234.)
    2[日]丸山高司:《伽达默尔:视野融合》,刘文柱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3[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In fact history does not belong to us , but we belong to it .”(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New York , 1975, p.245. )
    4[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The self-awareness of the individual is only a flickering in the closed circuits of historical life .”(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New York , 1975, p.245 .)
    5姚淦铭:《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70页。
    1按:罗先生以为,唐代真正宗经载道的古文家绝少论及《文心雕龙》,原因在于唐代古文家“继承的是北朝系统,对南朝只是一味的攻击;所以与他们同调的刘勰,也遭了‘池鱼之殃’,不能打动他们的注意与同情。”(见于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14页。)
    2[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3按:刘长卿《寄万州崔使君》云:“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沉浮;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丘门多白首,蜀郡满青襟;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见于《全唐诗》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1505页。)
    4[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1[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229—278页。
    2《牛津当代百科大辞典》,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0页。
    3《牛津当代百科大辞典》,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4按:在西方,the Canon,就是经教会认可的《圣经》(collection or list of books of the Bible.(详参《牛津当代百科大辞典》,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0页。)
    5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25页。
    6[汉]司马迁撰:《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90页。
    7[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7页。
    8[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06页。
    9按:《后汉书?郑玄传》载:“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见于见于[宋]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13页。)
    
    1[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16页。
    2[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15页。
    3[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1页。
    4[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0页。
    5[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1页。
    1任继愈:《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书院讲演录第一集),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264页。
    2按:玄宗李隆基亦颇好经术,认为“宏长儒教、诱进学徒,化民成俗,率由于是。”(见于[宋]王溥撰《唐会要》,见于《四库全书》第60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70页。)
    3《四库全书总目·周易正义》,见于《四库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8页。
    4《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见于《四库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页。
    5《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见于《四库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页。
    6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94页。
    7[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39页。
    8[清]刘师培撰:《刘师培全集?国学发微》,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影印宁武南氏校印本,第492—493页。
    1按:葛兆光以为,“唐代的所谓全盛时期,恰恰是思想史相对比较平庸的时期,只有文学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这两方面都似乎与七世纪中叶以来,知识为思想世界提供了现成答案,完成了整顿与综合,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见于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7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3页。
    3[英]托伦斯:《神学的科学》,阮炜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第412页。
    4[英]托伦斯:《神学的科学》,阮炜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第413—415页。
    5[英]托伦斯:《神学的科学》,阮炜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第414页。
    6[英]托伦斯:《神学的科学》,阮炜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第416页。
    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0页。
    2潘重规:《五经正义探源》,载《华钢学报》第一期,台北:中国文化学院,1965年,第二卷,第740页。
    3按:参[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选举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9—1166页及第1179—1174页。
    4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8—139页。
    5[五代]王定保撰:《唐摭言》,见于《四库全书》第103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98页。
    6[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沧浪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95页。
    1《全唐诗》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1页。
    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096页。
    3[宋]叶梦得撰:《石林燕语》,见于《四库全书》第86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03页。
    4[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4页。
    5[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1页。
    6[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19页。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15页。
    8[唐]刘肃撰:《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7页。
    9按:据《唐会要》记载,开元八年七月,国子司业李元瓘上言:“《三礼》、《三传》及《毛诗》、《尚书》、《周易》等,并圣贤微旨,生徒教业,必事资经远,则斯文不坠。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竞读。《周礼》经邦之轨则,《仪礼》庄敬之楷模,《公羊》、《穀梁》,历代宗习。今两监及州县,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宋]王溥撰:《唐会要》,见于《四库全书》第60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52页。)
    10唐玄宗:《条流考试明经进士诏》,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344页。
    1按:原文见《新约?哥林多后书》3:6:“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选举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9—1166页。
    3[唐]陆淳纂:《春秋啖赵集传纂例》,见于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4[唐]陆淳纂:《春秋啖赵集传纂例》,见于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96页。
    
    1[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二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2[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符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96页。
    4[唐]陆淳纂:《春秋啖赵集传纂例》,见于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7页。
    5[唐]陆淳纂:《春秋啖赵集传纂例》,见于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6[唐]陆淳纂:《春秋啖赵集传纂例》,见于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
    1[唐]陆淳纂:《春秋啖赵集传纂例》,见于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2按:高祖李渊谓:“父子君臣之际,长幼仁义之序,与夫周孔之教,异辙同归,弃礼悖德,朕所不取。”([宋]王溥撰《唐会要》,见于《四库全书》第60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15页。)太宗李世民则把统治者与儒教的关系比作鱼与水。他说:“朕之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失耳。”(见于[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81页。)所以李渊在立老君庙后,要国子监立周公、孔子庙,四吋祭祀钍烂裨蜃鹂鬃游跋仁ァ薄:笥?尊为“宣父”,令各州县立孔子庙,还亲自到国子监听孔颖达讲《孝经》,大征名儒为学官。李治追赠孔子为“太师”。《资治通鉴》卷二0一载:“丙戌,车架发泰山。辛卯,至曲阜,赠孔子太师,以少牢致祭。”(见于[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347页。)李隆基则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资治通鉴》卷二一四载:“自今孔子南向坐,被王者之服,释奠用宫悬,追赠弟子皆公、侯、伯。”(见于[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838页。)诸般措施,皆在于强调儒学中的“周孔之教”的力量。
    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儒学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1页。
    4按:细检《隋书.经籍志》与《旧唐书.经籍志》,“经部”著作不增反减52种,卷数多出870卷可知,初唐人治经,重在注疏而少发明经义。另外,《旧唐书.儒林传》中所列人物,除陆德明、贾公彦以注疏及小学训诂较著名外,其余在儒学史上地位甚微,也足以表明其时经学未振,大儒未出。
    5按:李贺《南园十三首之六》云:“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见于《全唐诗》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4414页。)
    1[唐]魏征等撰:《隋书·经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099页。
    2[唐]魏征等撰:《隋书·隐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54页。
    3[唐]释法琳撰:《辩正论》,见于《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509页。
    4[隋]释智顗说:《摩诃止观》,见于《大藏经》第4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54页。
    5[唐]释湛然述:《金刚碑》,见于《大藏经》第4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782页。
    6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见于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据金陵刻经处本标点出版,第430—431页。
    7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见于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据金陵刻经处本标点出版,第430页。
    8按:宗炳《明佛论》谓:“依周孔以养民,味佛法以养神,则生为明后殁为明神。”( [晋]释宗炳《明佛论》,见于梁释僧佑所撰《弘明集》卷一,《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6页。)
    1[齐]何尚之撰:《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见于梁释僧佑所撰《弘明集》卷十一,《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69页。
    2[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见于《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22页。
    3道安撰:《二教论》,见于《广弘明集》卷八,《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36页。
    4[晋]释宗炳撰:《明佛论》,见于《弘明集》卷二,《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4页。
    5[梁]释僧祐撰:《弘明集》,见于《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95页。
    6[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神清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21页。
    7[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神清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22页。
    8[唐]释神清撰:《北山录》,见于《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578页。
    9[唐]释神清撰:《北山录》,见于《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633页。
    10[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宗密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24页。
    11《原人论·序》[宋]释宗密述,见于《大藏经》第4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708页。
    12[宋]释宗密述:《原人论》,见于《大藏经》第4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708页。
    13按:刘禹锡《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6162页。
    1蒙文通:《校理老子成玄英疏叙录》,见于《图书集刊》1946年第七期,成都:四川省立图书馆编辑发行,1990年。
    2[唐]吴筠撰:《宗玄集·神仙可学论》,见于《四库全书》第10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37—738页。
    3[唐]吴筠撰:《宗玄集·玄纲论》,见于《四库全书》第10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61—762页。
    4[唐]吴筠撰:《宗玄集·玄纲论》,见于《四库全书》第10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61—762页。
    1[法]保罗?利科尔:《诠释学的任务》,洪汉鼎译,见于洪汉鼎编《理解与诠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第431页。
    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New York , 1975, p.269.)
    3[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New York , 1975, p.271.)
    1[梁]释僧佑:《弘明集》,见于《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7页。
    2[唐]释道宣:《广弘明集》,见于《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36页。
    3[唐]释道宣:《广弘明集》,见于《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37页。
    4按:参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336—340页;亦参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65—470页。
    5[东晋]葛洪:《抱朴子·明本》,见于《诸子集成》第8册,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世界书局编印版,第41页。
    6按:孙绰《喻道论》即两用此词。详参[梁]释僧佑撰《弘明集》,见于《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6页。
    1按:唐代以前两位著名的释道安都曾表现过这种心理。东晋十六国时的道安曾批评道家只“在方中驰骋”,北周的道安则指孔老“并是方内之至谈,谅非逾方式之巨唱”。(参钱钟书《管雄编》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242—1243页。)
    2按:关于中古士人外儒内道现象之普遍,可参阅葛洪《抱朴子?自叙》,见于《诸子集成》第8册,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世界书局编印版,第199—204页。又,陈寅恪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中曾说:“东西晋南北朝时之士大夫,其行事遵周孔之名教(如严避家讳等),言论演老庄之自然。玄儒文史之学著于外表,传于后世者,亦未尝不使人想慕其高风盛况。然一详考其内容,则多数之世家其安身立命之秘,遗家训子之传,实为惑世诬民之鬼道,良可慨矣。”(见于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4页。)此可从另一侧面说明中古士人外儒内道现象之普遍。而佛道兼综的例子可以北周王褒为例。王褒著有《幼训》,教诫诸子。其中云:“儒家则尊卑等差,吉凶降杀。君南面而臣北面,天地之义也。鼎俎奇而籩豆偶,阴阳之义也。道家则堕支体,黜聪明,弃义绝仁,离形去智。释氏之义,见苦断习,证灭循道,明因辨果,偶凡成圣……吾始乎幼学,及于知命,既崇周、孔之教,兼循老、释之谈,江左以来,斯业不坠。汝能修之,吾之志也。”(见于[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583—584页。)就此引文所见,内佛老而外周孔,不但是王褒个人立身之准则,且为传家之宝训。
    3按:有关魏晋南北朝隋唐排佛言论之种种,可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三、十四章;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一章第五节。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归心篇》中,就他所闻见的反佛理论也有所撮述。(见于《诸子集成》第八册,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世界书局编印版,第29页。)
    4[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1324页。
    5按:王绩(590—644),字无功,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文人、隐士。他曾撰《醉乡记》,以“醉之乡”为淳寂可游之乌托邦;生平亦嗜酒,著有《酒经》、《酒谱》,甚至曾为杜康立庙,可说是典型的道家型方外之士。
    6王绩:《答程道士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1324页。
    7按:有关袁楚客的生平资料,可参见《新唐书》卷二二、卷一二二和卷一三二,分别见于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5页、4345页和4526。
    8[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1794—1795页。
    
    1[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29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85页。
    3[唐]姚思廉撰:《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32页。
    4[唐]姚思廉撰:《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19—120页。
    5[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30页。
    1[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26页。
    2[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27页。
    3唐太宗:《帝京篇?序》,见于《全唐诗》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1页。
    4按:《资治通鉴》载:唐太宗“精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以本官兼学士,令更日宿值,听朝之隙,引入内殿,讲论前言往行,商榷政事,或至夜分乃罢。”胡三省于此注曰:“唐太宗以武定祸乱,出入行间,与之俱者,皆西北骁武之士。至天下既定,精选弘文馆学生,日夕与之议论商榷者,皆东南儒生也”。(见于[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023页。)
    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虞世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972页。
    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陆机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7页。
    1白居易:《策林》,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6853页。
    2白居易:《新乐府序》,见于《全唐诗》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4701页。
    3白居易:《寄唐生》,见于《全唐诗》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4675页。
    4白居易:《与元九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6890页。
    5[宋]苏辙:《栾城后集?书白乐天集后二首》,见于《四库全书》第11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57页。
    6[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6890—6891页。
    7白居易:《白发》,见于《全唐诗》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5220页。
    1白居易:《和思归乐》,见于《全唐诗》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4692页。
    2按:关于这一问题,可参阅陈寅恪《白乐天之思想行为与佛道关系》一文,见于《元白诗笺证稿》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21—331页。
    3按:关于唐代“诗教”观与诗文创作实际的背离的问题,除白居易外,李白、元稹、李华、权德舆等,都是典型的例子。这一文学史上的有趣现象,差不多发生在每一位唐代诗人身上。对这一问题,学者们多有关注。比如,罗宗强以政治上的失意,解释白居易的诗教观“未能终其始”的原因。(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87-190页。)过常宝则从两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其一,文人的双重身份意识,使得美学观和价值观分离,这种分离时时左右着文人的创作和接受;其二,唐代的文学理论发展落后于文学创作,使得诗人们在表述文学观念时,尤其是表述文学接受观念时,不得不借用传统的思想。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现象:唐代作家的接受思想,要落后于他们的创作实践。(尚学锋、过常宝、郭英德:《中国文学接受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0页。)本文则从唐代文人儒士的“周流三教”的信仰上对此做出解释。
    4[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五行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921页。
    5按:详参蒂里希《存在的勇气》和《系统神学》的相关论述,见于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75页、第179页及第1114页。
    1[德]保罗?蒂里希:《存在的勇气》,见于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75-176页。
    2按:就此而言,蒂里希以为不应该用“害怕”(dread)这个词来代替焦虑,“害怕”指的是对于危险的突然的反应,而不是面临非存在的存在论处境。(见于何光沪《蒂里希选集?系统神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115页。)
    3何光沪:《蒂里希选集?系统神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115页。
    4何光沪《蒂里希选集?系统神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116页。
    5何光沪《蒂里希选集?存在的勇气》,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73—195页。
    1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3—194页。
    2按:李白《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云:“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见于《全唐诗》第3册,第1818页。
    3[清]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最录李白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55页。
    4[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韵语阳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15页。
    1[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3294页。
    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1324页。
    3[唐]李肇撰:《唐国史补》(卷上),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4页。
    4[唐]李肇撰:《唐国史补》(卷中),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8页。
    5[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3199页。
    6按:此文作于七六六年。李华在安史之乱时,因欲护母而为叛军所掳,受伪职,因而在乱后遭贬逐。此后,“华自伤践危机,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见于[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李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卷二零三。)
    1李华:《卧疾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3202页。
    2按:梁肃《汉高士严君钓台碑》中说:“夫贤哲之道,一动一静。动而用者,功济乎当世。静而不用者,化光于无穷。故许由于尧,先生(按即严光)于漠,皆不易平世,游方之外,俾后之人闻清风而向慕焉。”(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286页。)
    3按:据王利器考,《诗格》当为王昌龄论文无疑。《新唐书?艺文志》载“王昌龄《诗格》二卷”;《日本见在书目》记“《诗格》三卷”;《直斋书录解题》记“《诗格》一卷,《诗中密旨》一卷,唐王昌龄”;弘法大师《性灵集》(四)《书刘希夷集献纳表》:“王昌龄《诗格》一卷,此是在唐之日,于作者之边,偶得此书。古诗格等虽有数家,近代才子,切爱此格。”王利器以为,此书系大师入唐求法时所得,大师在其《文镜秘府论》的《十七势》、《六义》和《论文意》等章节中,均多次引《诗格》为证。故而,“大师所引之王氏论文为《诗格》必矣。”(见于[日]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15至116页。
    4[日]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85页。
    5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实用佛学词典》,台北:弥勒出版社,民国七十三年,第1628页。
    6按:详参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17—351页。
    1按:对于“诗境说”的发展及其情景交融和主客契合的特征,学界已多有论述。本文着重从心灵和生命信仰的角度,论述作为政治信仰之外的庄禅情趣,在唐人诗歌中以一种生命信仰的形式的或隐或显的表现。
    2[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1页。
    3[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07页。
    4[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页。
    5[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经上》,见于《大藏经》第1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267页。
    6[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见于《大藏经》第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431页。
    7[唐]圆晖述:《俱舍论颂疏论本》,见于《大藏经》第4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827页。
    8[梁]真谛译:《大乘起信论》,见于《大藏经》第3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576页。
    9[唐]湛然述:《摩诃止观》,见于《大藏经》第4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52页。
    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诗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页。
    2[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诗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76页。
    3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见于[梁]释僧佑撰《弘明集》,《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69页。
    4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见于《全唐诗》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1814页。
    5杜甫:《解闷十二首之七》,见于《全唐诗》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2517页。
    6[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诗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页。
    7王维:《终南别业》,见于《全唐诗》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1276页。
    8杜甫:《江亭》,见于《全唐诗》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2441页。
    9[元]辛文房撰:《唐才子传》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 1990年,第357页。
    10[元]辛文房撰:《唐才子传》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 1990年,第695页。
    1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沧浪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96页。
    12[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碑铭两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47页。
    1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1[晋]释僧肇:《释答刘遗民书》,见于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释文纪》,台北:弥勒出版社,民国七十一年,第175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9页。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9页。
    4[德]保罗·蒂里希:《新存在》,见于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814页。
    5傅奕:《上废省佛僧表》,见于道宣撰《广弘明集》,《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60页。
    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傅奕传?清除释教疏》,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16页。
    2释法琳:《对傅奕废佛僧表》引,见于道宣撰《广弘明集》,《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63页。
    3按:傅奕以为:“帝王无佛,则大治年长,有佛则政虐祚短。自庖牺以下,二十九代而无佛法,君明臣忠,国祚长久。”见于《广弘明集》(卷十一)道宣撰,《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61页。
    4按:傅奕以为:“帝王无佛,则大治年长,有佛则政虐祚短。自庖牺以下,二十九代而无佛法,君明臣忠,国祚长久。”见于道宣撰《广弘明集》,《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61页。
    4释法琳:《对傅奕废佛僧表》引,见于道宣撰《广弘明集》,《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63页。
    5傅奕《太史令傅奕上减省寺塔废僧尼表》,见于道宣撰《广弘明集》,《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160页。
    6[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傅奕传?清除释教疏》,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17页。
    7[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6852页。
    8[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8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7810—7811页。
    9参阅本章第一节相关论述。
    10[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577页。
    1[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552页。
    2[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212页。
    3[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552页。
    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韩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200页。
    5《全唐诗》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3867页。
    6白居易:《梦仙》,见于《全唐诗》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4667页。
    7按:韩愈《谢自然》诗云:“莫能尽性命,安能更长延?”,见于《全唐诗》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3770页。
    8按:谢自然是中晚唐时著名的女仙,关于她的传说很多。韩愈《谢自然》,见于《全唐诗》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3770页。
    1按:这其实是在暗示帝王对于佛、道二教的尊崇。韩愈《重答张籍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578页。
    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602页。
    3韩愈:《原道》,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648页。
    4韩愈:《与孟尚书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602页。
    5按:详见黄怀信《“儒”本义及儒学特质》,见于张秋升、王洪军主编《中国儒学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第19—20页。
    6按:《牛津英文辞典》对“老师”的解释即是“公开宣称自己所秉持的信仰的宣信者”。详参《牛津英文辞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7[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577页。
    8韩愈:《此日何足惜一首赠张籍》,见于《全唐诗》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3776页。
    9[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7007页。
    1[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601页。
    2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送僧澄观》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34页。
    3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送灵师》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12页。
    1程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29页。
    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640页。
    3韩愈:《答李翊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587—5588页。
    4韩愈:《答尉迟生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581页。
    5[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741页。
    6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706页。
    1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705页。
    2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705页。
    3韩愈:《答李翊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588页。
    4[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03页。
    5[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14页。
    6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705页。
    7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28页。
    8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28页。
    9[清]俞樾:《诸子平议·序》,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第1页。
    10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见于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08页。
    11程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论韩愈》,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21页。
    
    1程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论韩愈》,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21页。
    2程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论韩愈》,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21页。
    1韩愈:《重答张籍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578页。
    2韩愈:《与孟尚书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02页。
    3韩愈:《原道》,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48页。
    4韩愈:《原道》,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48页。
    5韩愈:《原道》,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48页。
    6韩愈:《原道》,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48页。
    7韩愈:《原道》,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48页。
    8韩愈:《原性》,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51页。
    9韩愈:《原性》,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650页。
    
    1李翱:《复性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433—6434页。
    2李翱:《复性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435页。
    1[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14页。
    2按:这是就纯正的、不杂“异声”的儒家圣人之道而言的。详参本章相关论述。
    3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29页。
    4[唐]魏征等撰:《隋书·李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545页。
    5按:以“文”与“文章”称“笔”的例子,如《文中子?中说》云:“言文而不及理,是天下无文也。”萧颖士《赠韦司业书》:“平生作文,必希古人。”李汉《昌黎集序》:“文者,贯道之器也。”以“文”或“文章”称诗歌的例子,如房玄龄《晋书文苑袁宏传》:“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张君何为者,丛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
    6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第5580—5581页。
    7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14页。
    8按:《文中子?中说?君道篇》称:“古之文也,约以达;今之也,繁以塞。”(见于《二十二子?文中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14页。)“古之文”与“今之文”相对,“今之文繁以塞”的是骈文,“古之文”当然是指散文,也就是后来所谓“古文”,是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古文”名称。
    9按:韩愈文中使用“古文”一名的例子有:《与冯宿论文书》云:“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今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不知古文直何用于今世也!”又,《题欧阳生哀辞后》云:“君(刘伉)喜古文……其志在古文耳!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又,《师说》云:“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又《考功员外卢君(东美)墓铭》云:“其子畅命其孙立曰:……起居丈(指韩会)有季曰愈,能为古文,业其家,是必能道吾父事业,汝其往靖铭焉。”在四篇文章中,韩愈一共六处用“古文”一名。以上诸文均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梁]萧绎撰:《金楼子·立言》,见于《四库全书》第84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53页。
    2按:关于这一问题,唐人多有忧虑。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云:“自微言既绝,斯文不振,屈、宋导浇源于前,枚、马张淫风于后;谈人主者以宫室苑囿为雄,叙名流者以沉酗骄奢为达。故魏文用之而中国衰,宋武贵之而江东乱;虽沈、谢争骛,适足兆齐梁之危;徐、庾并驰,不能免周、陈之祸……周公、孔氏之教,存之而不行于代,天下之文,靡不坏矣。”(见于[清]董诰等编《全唐文》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29—1830页。)陈子昂《修竹篇序》云:“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有文献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咏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见于《全唐诗》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893页。)李白《古风》云:“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昊。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见于《全唐诗》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1673页。)
    3鲁迅:《集外集〈?穷人〉小引》,见于《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05页。
    1[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51页。
    2[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51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07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25页。
    5按:“引譬连类”和“感发志意”分别为孔安国和朱熹对“兴”的解释,见于程树德撰《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12—1213页。
    6[明]王夫之:《俟解》,见于《船山全书》第12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479页。
    1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思想篇》,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2按:“道统”一词实由朱熹首先提出,他最早将“道”与“统”合在一起讲“道统”。他说:“子贡虽未得承道统,然其所知似亦不在今人之后,但未有禅学可改换耳。”(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陆子静》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76页。)“若谓只‘言忠信,行笃敬’便可,则自汉唐以来,岂是无此等人,因其道统之传却不曾得?亦可见矣。”(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52页。)“《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集注》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3详参下文论述。
    4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7页。
    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81页。
    6按:韩愈革新儒学、倡导古文、“文以明道”的思想,开一代新风。史学大师陈寅烙在《论韩愈》一文中,对他予以极高的评价:“综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退之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也。”(见于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332页。)
    7按:如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引论中说:“治宋学当何自始,曰必始于唐,而昌黎氏为之率”;“曰寻水者必穷其源,则水之所自来者无遁隐。韩氏论学虽疏,然其排释老而返之儒,昌言师道,确立道统,则皆宋儒之所滥觞。”(见于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页。)
    8按:朱熹有谓,“韩退之欧阳永叔,所谓扶持正道,不杂释老者。然到紧要处,更处置不行,更说不去,便说得来也拙,不分晓。缘他不会去穷理,只是学作文,所以如此。”(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62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59页。
    2按:柯氏所谓绝对基设,是指一种形而上学的信念。柯林伍德以为,就其对超越经验界限的东西的认识而言,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一种在任何特定时代都存在的基本尝试,它试图揭示该时代人们对世界之一般性质的信念。这些信念构成了那一时代的全部“物理学”的前提设定,而物理学则是人们对这些前提设定的具体探寻。其次,形而上学企图发现其他时代及其人们的相应设定,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各时代的设定正是在历史的过程中,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的。([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张敬夫》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92页。
    1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1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集注》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3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7页。
    1[宋]道谦编:《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见于《大藏经》第4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七十二年影印大正藏本,第954页。
    2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6页。
    3[唐]徐夤:《人事》,见于《全唐诗》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8227页。
    4[唐]吴融:《过邓城县》,见于《全唐诗》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7959页。
    5[宋]王溥撰:《五代会要》,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83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77页。
    6[唐]罗隐:《谒文宣王庙》,见于《全唐诗》第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增订本,第7608页。
    7按:依钱穆、余英时说。参《中国文化史导论》和《士与中国文化》。钱穆认为,禅宗的理论,主张“‘自性自修,自性迷即众生,自性悟即是佛’,又说‘万法尽在自心,从自性中顿见真如本性’。他们常劝人在家修行,见取自性,自成佛道,便何异儒家‘尽心知性尽性知天’的理论。禅宗只把儒家的‘天’字‘圣’字换成‘佛‘字。”(见于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80页。)
    8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145页。
    9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页。
    10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96页。
    1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71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26页。
    3按:苏轼虽然批评韩愈对于圣人之道“未能乐其实”,但对于韩愈尊孔孟和拒佛、老的行动却也有所肯定。他说:“其为论甚高,其待孔子、孟轲甚尊,而拒杨、墨、佛、老甚严,此其用力,也不可谓不至也。”(见于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4页。)
    4[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71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57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43页。
    7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59页。
    8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0页。
    9[唐]柳宗元:《柳宗元集?送僧浩初序》,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74页。
    10[宋]陈善:《扪虱新话》,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31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5页。
    1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18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2在这方面,宋人对韩愈大致是推崇的。
    3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9页。
    4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页。
    5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5页。
    6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9页。
    7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2页。
    8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9页。
    9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2页。
    10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08页。
    11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63页。
    1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87页。
    2[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答曾子固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79页。
    3[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迂书?释老》,见于《四部丛刊初编》第139册,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4按:详参下文“儒学终极关切的最终建立”一节的相关论述。
    5按:参见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9—196页;钱穆:《朱子新学案》(中),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1074—1136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集注》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59页。
    7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集注》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0页。
    8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集注》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58页。
    9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集注》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58页。
    1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1074—1075页。
    2按:程颐有言:“今之学者,歧而为三:能文者谓之文士,谈经者泥为讲师,惟知道者乃儒学也。”(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5页。)
    3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80页。
    4[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56页。
    5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引,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110页。
    6[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86页。
    7按:《四库全书总目》有云:“舍传求经,实导宋人之先路”。(见于《四库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32页。)
    8[宋]王应麟撰:《困学纪闻》,见于《四库全书》第85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23页。
    1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宋元学案》(第三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65页。
    2[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8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页。
    3《四库全书总目》,见于《四库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63页。
    4《四库全书总目》,见于《四库全书》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16页。
    5[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19页。
    6[宋]王应麟撰:《困学纪闻》,见于《四库全书》第85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23页。
    7[金]赵秉文撰:《滏水集》,见于《四库全书》第119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0页。
    8[宋]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后志》,见于《四库全书》第67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94页。
    1[宋]张载撰:《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73页。
    2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5页。
    3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6页。
    4按:追溯宋明新儒学的渊源,往往上溯于唐代韩愈。如钱穆说:“治宋学当何自始,曰:必始于唐,而昌黎氏为之率。何以治宋学必始于唐,而以昌黎韩氏为之率耶?曰:寻水者必穷其源,则水之所自来者无遁隐。韩氏论学虽疏,然其排释老而返之儒,昌言师道,确立道统,则皆宋儒之所滥觞。”(见于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页。)
    5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1074—1075页。
    6[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页。
    1王葆弦:《今古文经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2按:罗根泽以为,“刘勰主‘原道’、‘征圣’、‘宗经’,应当是唐代古文的领导者。”罗先生在此肯定了唐代古文家与刘勰的“同调”倾向,这也是我们得以在“道之文”的框架中讨论“文以明道”的原因之所在。在《宋代文学通论》中,王水照以为,“‘文道关系’是宋代文学思想中的一个基准,远承《文心雕龙》的‘原道’、‘征圣’、‘宗经’等论题,近袭韩愈文道合一、以道为主的主张,而有新的论述和展开。”这一思路肯定了从刘勰、韩愈到宋代的有关文道关系讨论的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朱熹的“文道合一”的观念也并未越出“道之文”的框架。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读唐志》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75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37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45页。
    6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本论》,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90页。
    1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本论》,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90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56页。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62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程允夫》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860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癸未垂拱奏札》第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31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癸未垂拱奏札》第2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32页。
    7按:就本体论和认识论而言,朱熹都特别强调“格物穷理”的重要性。他说:“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人莫不知而或不能使其精粗隐显究极无余,则理所未穷,知必有蔽,虽欲勉强以致之,亦不可得而致矣。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或问》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12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或问》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63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62页。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或问》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01页。
    4按:参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31—158页。
    5按:朱熹以为,“伊川性即理也,自孔孟后无人见得到此,亦是从古无人敢如此道。伊川‘性即理也’四字,颠扑不破。”(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889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12页。
    7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23页。
    8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40页。
    9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6页。
    10[宋]陈淳撰:《北溪字义》,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654册,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第6页。
    11按:朱熹所论说的“所以然之故”,所要解决的乃是一切“所以然”的原因的问题。万事万物皆有其“所以然之故”,万物之“所以然”皆是因其“性”与“理”才有其“所以然”的。朱熹所谓“精察其理”,也就是心有所明的过程,一切都是在“穷理”和“尽性”的过程中得到明白的。否则,不精察其理的结果,势必是“手忙足乱,无着身处”,“为大化所驱,如在洪涛巨浪之中,不容少顷停泊”。(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张敬夫》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92页。)
    1[宋]张载撰:《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12页。
    2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页。
    3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04页。
    4陈明点校:《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927页。
    5贺麟:《与张荫麟兄辨宋儒太极说之转变》,载《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391页。
    6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页。
    7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页。
    8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3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3页。又,关于朱熹心性论的论述详见本章第三节。
    2田浩:《苏轼与文》,载杨立华、吴艳红等译编《宋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90页。
    3按:程颐把诗看作是“闲言语”。在评论杜甫诗时,他说:“且如今言能诗无如杜甫,如云:‘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此闲言语道出做甚。”(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9页。)
    1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43页。
    2按:程颐有谓,“古之学者一,今之学者三,异端不与焉。一曰文章之学,二曰训诂之学,三曰儒者之学。欲趋道,舍儒者之学不可。今之学者有三弊:一溺于文章,二牵于训诂,三惑于异端。苟无此三者,则将何归?必趋于道矣。(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87页。)
    3按:程颐以为,“能文者谓之文士,谈经者泥为讲师,惟知道者乃儒学也。”(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5页。)
    4[宋]陈巌肖:《庚溪诗话》引宋太祖赵匡胤《咏日》诗,见于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2页。
    5按:如“太宗皇帝既辅艺祖皇帝创业垂统,既登宝位,尤留意斯文”,“真宗皇帝听断之暇,唯务观书。每观一书毕,即有篇咏,命近臣赓和。”,“仁宗皇帝当持盈守成之世,尤以斯文为集,每进士闻喜宴,必以诗赐之”(见于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庚溪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2—163页。)文士大多“喜为诗,至于图书、博奕、音律无不洞晓。”([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570页。)互相之间更是“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尽传看”。(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198页。)朝野上下,互为影响,重文已蔚为一代之风尚。
    6[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028页。
    7[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000页。
    8[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60页。
    1[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168页。
    2[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472页。
    3按:关于“解经”的问题,朱熹有不同的分类。“后世之解经者有三,一儒者之经;一文人之经,东坡、陈少南辈是也;一禅者之经,张子韶辈是也。”(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1—352页。)
    4按: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可参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第一章第一节,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5[宋]杨亿等撰:《西昆酬唱集》,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178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第1页。
    6《四库全书总目》,见于《四库全书》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9页。
    7[宋]石介撰:《石徂徕集·怪说》,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36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第75页。
    1[宋]石介撰:《石徂徕集·怪说》,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36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第6页。
    2[元]脱脱等撰:《宋史》,第3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802页。
    3[元]脱脱等撰:《宋史》,第2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088页。
    4[宋]石介撰:《石徂徕集·怪说》,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36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第6页。
    5[宋]石介撰:《石徂徕集·怪说》,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36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第75页。
    6[宋]石介撰:《石徂徕集·怪说》,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236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第6页。
    1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与荆南乐秀才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660页。
    2按:在“师传”的问题上,程颐以为,古之人得其师传,故因经以明道。后世失其师传,故非明道,不能以知经。他说,“古之学者,先由经以识义理。盖始学诗,尽是传授。后之学者,却先须识义理,方始看得经。如《易?系辞》所以解《易》,今人须看了《易》,方始看得《系辞》。”(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64-165页。)
    3[宋]程颐撰:《为家君作试汉州学策问三首》,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30页。
    4按:《二程语录》载程颐之答问云:问:作文害道否?曰:害也。凡为文不专意则不工,若专意则志局于此,又安能与天地同其大也。书云:“玩物丧志”,为文亦玩物也。吕与叔有诗云:“学如元凯方成癖,文似相如始类俳。独立孔门无一事,只输颜氏得心斋。”此诗甚好。古之学者,惟务养情性,其他则不学。今为文者,专务章句,悦人耳目;既务悦人,非俳优而何?(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9页。)
    5程颐说:“退之晚年为文,所得处甚多。学本是修德,有德然后有言,退之倒学了,因学文日有所至,遂有所的。”(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2页。)
    6按:《二程集》有载:“或问:诗可学否?曰:既学时须是用功方合诗人格,既用功,甚妨事。古人诗云:‘吟成五个字,用破一生心。’又谓‘可惜一生心,用在五字上’。此言甚当。”(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9页。)
    7[宋]程颐撰《颜子所好何学论》,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78页。
    8[宋]程颐撰《颜子所好何学论》,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77页。
    9[宋]程颐撰《答朱长文书》,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01页。
    1[宋]苏辙:《栾城后集?颍滨遗老传上》,见于《四库全书》第11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81页。
    2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512页。
    3按:在《答程允夫》中,他说:“苏氏文辞伟丽,近世无匹,若欲作文,自不妨模范。”(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864页。)又说,“文字到欧、曾、苏,道理到二程,方是畅。”(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02页。)“东坡文说得透,南丰亦说得透。如人会相论底,一齐指摘说尽了。欧公不尽说,含蓄无尽意又好。”(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04页。)又说:“东坡文字明快,老苏文雄浑,尽有好处。”(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99页。)“欧公文章及三苏文好处,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差异底字换却那寻常地字。”(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02页。)“东坡虽是宏阔澜翻,成大片滚将去,他里面自有法;今人不见得他里面藏得法,但只管学他一滚做将去”。(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18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跋东坡帖》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964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98页。
    6[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818页。
    7按:在这一点上,有学者早已指出,对唐宋八大家的评价,除文学史外,更应从经学史的立场予以重新评价。参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主编《中国经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4页。
    1王岩叟:《王公系年录》,见于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伊川先生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44页。
    2按:洛蜀两党在政治上的争议和斗争,详可参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的相关论述。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吕伯恭》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28页。
    4按: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持此论,详参《朱熹思想研究》张立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7页。
    5按:指《辨苏氏易解》和《辨苏黄门老子解》。
    6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1098页。
    7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集注》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58页。
    8按:据钱穆分析,“大抵当时学者多疑儒释可相通,其内心所重,则更在释,不在儒。程门之流入于禅者亦如此。此一风气之大有转变,则实在朱子之后。”详参《朱子新学案》钱穆著,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1098页。
    9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正统论》,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67页。
    10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62页。
    1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62页。
    12按:详参《朱熹与宋代蜀学》粟品孝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8页。
    1[宋]苏轼撰:《正统论三首》,见于[明]茅维编,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0页。
    2[宋]苏轼撰:《祭龙井辩才文》,见于[明]茅维编,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0页。
    3按:《苏轼文集》卷七十三专列《杂记·修炼》一目,其中《龙虎铅汞说》、《阴丹阳炼》、《养生法》和《学龟息法》等文,皆是讲论或传授道家修炼之术的。见于[明]茅维编,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327—2340页。
    4[宋]苏轼撰:《苏轼易传》,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39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9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杂学辨》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466页。
    6按:在《老子解》中,苏辙直接将“道”解为具体为与孔子之道相通的老子之道,也认为是“不可言”的,而将仁义礼乐理解为孔子之器。老子绝仁弃智,“示人以道而薄于器”;孔子仁义礼乐治天下,“示人以器而晦其道”,二者看似不同,实际上可以各取其长,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器结合推行于世,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苏辙在跋语中特别地说:“天下固无二道,而所以治人则异。君臣父子之间,非礼法则乱;知礼法而不知道,则世之俗儒,不足贵也。……古之圣人中心行道而不毁世法,然后可耳。”(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53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4页。)很显然,苏氏这种道器结合行世的观点,是以道器分离为基础的,也即是以本体论与伦理观的分离为前提的。而苏轼对《老子解》的三教合一倾向直言不讳。他说:“使战国有此书,则无商鞅;使汉初有此书,则孔子老子为一;使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二,”(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53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5页。)将三教合一的特点揭示得十分明白。
    7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杂学辨》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470页。
    8按:苏氏正统意识不强,但始终承认儒家礼乐仁义存在的社会合理性,认为佛老长于“道”,儒学长于“器”(指礼乐刑政),二者不可偏废,应结合起来推行于世,尤其不可“舍礼乐刑政”去推行佛老之道,否则“其弊必有不可胜言者”。显然,其真实目的无非是要将佛老之道纳入儒学体系。
    9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林择之》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70页。
    1[元]脱脱等撰:《宋史》第3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522页。
    2《四库全书总目》,见于《四库全书》,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页。
    3按:关于这一问题的详细论述,可参许总主编《理学文艺史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0页和228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吕伯恭》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28页。
    5按:详参粟品孝著《朱熹与宋代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程允夫》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864页。
    7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汪尚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03页。
    8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汪尚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03页。
    9按:朱熹《答汪尚书》谓:“学者之求道,固不于苏氏之文矣,然既取其文,则文之所述有邪有正,有是有非,是亦皆有道焉,固求道者之所不可不讲也。讲去其非以存其是,则道固于此乎在矣,而何不可之有?若曰文之取,而不复议其理之是非,则是道白道,文自文也。道外有物,固不足以为道,且文而无理,又安足以为文乎?盖道无适而不存者也,故即文以讲道,则文与道两得而一以贯之,否则亦将两失之矣。……况彼之所以自任者,不但曰文章而已。既亡以考其得失,则其肆然而谈道德于天下,夫亦孰能御之。”(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05页。)
    10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程允夫》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863页。
    1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与汪尚书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97页。
    1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吕伯恭》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28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与芮国器》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24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与芮国器》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25页。
    3[宋]周敦颐撰:《周元公集》,见于《四库全书》,第110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32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通书注》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1页。
    5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69页。
    6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13页。
    1[宋]孙复撰:《答孙张洞书》,见于《四库全书?集部》,第109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3页。
    2[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上人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11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52–1353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54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54—1355页。
    2按:这是朱熹对门生就“形而上下“的区分所作的回答。《语类》载,问:“形而上下如何以形言?”“此言最的当。设若以有形无形言之,便是物与理相间断了。所以谓‘截得分明’者,只是上下之间,分别得一个界止分明。器亦道,道亦器,有分别而不相离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道理,事事物物皆有个道理。器是形迹,事事物物皆有个形迹。有道须有器,有器须有道,物必有则。”(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571页。)
    3《北溪字义》[宋]陈淳著,见于《丛书集成初编》第654册,中华书局1985年北京新一版,第38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陆子静》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73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42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或问》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71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98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14页。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读唐志》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73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读唐志》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73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读唐志》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73页。
    6按:如果没有这一点,则朱熹“有是实于中,则必有是文于外”的思想,似乎也是王充“文见实露之说”,似乎也是韩愈“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之说,似乎也是欧阳修“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之说。然而朱熹最终论证了“有德者必有言”的理论根据,所以,自是在根深叶茂为喻的基础上胜出一筹。又,郭绍虞从朱熹的理气说透视这一诗学思想,并引冯友兰对理气说的论述为证。他说,“盖道学家以气为材料,理为形式,‘此具体的世界为气所造作,气之造作必依理。如人以砖瓦木石建造一房,砖瓦木石虽为必需,然而必须先有房之形式,而后人方能用此砖瓦木石以建筑此房。砖瓦木石,形下之器,建筑此房之具也;房之形式,形上之理,建筑此房之本也。及此房成,而理即房之形式,亦在其中矣’。这样,所以文之内容基于气,而文之形式莫非理。理气合一,所以可以说‘这文皆是从道中流出’,所以可以说‘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所以可以说‘道德文章之尤不可使出于二’。”详参郭绍虞《朱子的文学批评》一文,见于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17页。)
    7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存斋记》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98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9页。
    2[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74页。
    3[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73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84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3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9页。
    7[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38页。
    8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209页。
    9按:钱穆对此有极高评价。他说:“朱子专就心之生处心之仁处着眼,至是而宇宙万物乃得通为一体。当知从来儒家发挥仁字到此境界者,正惟朱子一人。”(见于钱穆著《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41页。)
    10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71—372页。
    1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许顺之书》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47页。
    1按:朱熹所谓“文从道出”与“文从心出”的观念,也似与刘勰所谓“天之文”、“地之文”和“人之文”的思路如出一辙。就“人之文”而言,刘勰也认可“人”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的观念,“人之文”的产生乃在于“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见于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页。)但刘勰的论述仅止于此,并未述及此之所以然的问题。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或问》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71页。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四书或问》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71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54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54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75页。
    7[元]吴澄撰:《吴文正集》,见于《四库全书》,第119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0页。
    8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与汪尚书》第2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05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54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54页。
    3按:朱熹论韩愈之文的弱点,其一曰:“今读其书,则其出于谄谀戏豫放浪而无实者,自不为小。若夫所原之道,则亦徒能言其大体,而未见其有探讨服行之效,使其言之为文者,皆必由是以出也。故其论古人,则又直以屈原、孟轲、马迁、相如、扬雄为一等,而犹不及于董、贾,其论当世之弊,则但以词不己出而遂有神狙圣伏之叹。至于其徒之论,亦但以剽掠僭窃为文之病,大振颓风,教人自为为韩之功,则其师生之间,传受之际,盖未免裂道与文以为两物,而于其轻重缓急本末宾主之分,又未免于倒悬而逆置之也。”(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74页。)其二曰:“韩退之则于大体处见得,而于作用施为处却不晓。如《原道》一篇,自孟子后无人似他见得。郊焉而天神格,庙焉而人鬼享,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说得极无疵。只是空见得个本原如此,下面工夫都空巯,更无物事撑柱衬簟,所以于用处不甚可人意。缘他费工夫去作文,所以读书者,只为作文用。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只是火急去弄文章,而于经纶实务,不曾究心,所以作用不得。每日只是招引得几个诗酒秀才和尚度日。有些工夫,只了得去磨炼文章,所以无工夫来做这边事。兼他说,我这个便是圣贤事业了,自不知其非。”(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36页。)其三曰:“韩退之只晓得个大纲,下面工夫都空虚,要做更无下手处。”(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39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84—2985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84—2985页。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000—2001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23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程氏遗书附录后记》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25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6页。
    7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526页。
    8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何叔京》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841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45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28页。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读唐志》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374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35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0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98页。
    7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46页。
    8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37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78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98页。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94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70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79页。
    2[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72页。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262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14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14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314页。
    7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87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存斋记》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98页。
    2按:朱熹对“文义”与“文意”的理解是有所区别的。语类三十六载,因说子在川上章,问曰:今不知吾之心与天地之化是两个物事,是一个物事,公且思量。良久乃曰。今诸公读书,只是去理会得文义,更不去理会得意。圣人言语,只是发明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吾身也在里面,万物亦在里面,天地亦在里面,通同只是一个物事,无障蔽,无遮碍。吾之心,即天地之心。圣人即川之流,便见得也是此理,无往而非极致。(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357页。)
    3按:凡朱熹所谓之“物欲”,并非泛论人欲,而皆是就人之私欲而言。这一点很重要,不可不辨。详细论述可参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94年版,第341—348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07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881页。又,文集卷七十九《中庸集解序》,亦谓李翱灭情以复性之说,乃杂乎佛老而言之。(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39页。)
    6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胡季随》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515—2516页。
    7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何倅》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15—3116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015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58页。
    3按:朱熹所谓“人心”、“道心”本只是“一心”,但有“理”、“欲”和“公”、“私”之别。语类载,或问:“人心道心之别?”曰:“只是这一个心,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便是道心”。(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63页。)“人心,只见那边利害情欲之私。道心,只见这边道理之公。有道心则人心为所节制。”(见于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66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46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59页。
    6按:朱熹有“心上理会”与“事上理会”的分别。他说:“古人只去心上理会,至去治天下,皆自心中流出。今人只去事上理会。”(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8页。)钱穆于此论道:“就心上理会,則事事可通。就事上理会,则滞着于事,心不虚明矣。然谓心上理会,乃谓从心上去理会事,非谓舍却事而理会心。如治天下,岂非一大事。但单从一事一事上理会,不理会到心上,则绝不能治天下。”(见于钱穆著《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第695页。)
    7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0页。
    8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答董叔重》第2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49页。
    1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8页。
    2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3页。
    3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2页。
    4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3页。
    5朱傑人等编:《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第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69—370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1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691页。
    《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影印世界书局编印版,1986年。
    《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增订本,1999年。
    《大藏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大正藏本,民国七十二年。
    [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晋]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宋]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礼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唐]李鼎祚集解:《周易集解》,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
    [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唐]姚思廉撰:《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唐]李肇撰:《唐国史补》,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张载撰:《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宋]欧阳修撰,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宋]朱熹撰,朱傑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偶霭嫔纭?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宋]程颢、程颐撰,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元]辛文房撰:《唐才子传》,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清]纪昀撰修,《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清]魏源撰:《老子本义》,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1页。
    [清]王夫之撰:《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嘉庆扬州官刻本。
    [清]钱曾笺注:《牧斋初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魏禧撰:《魏叔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清]戴震撰:《戴震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清]章学诚撰:《章氏遗书》,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清]刘师培撰:《刘师培全集?国学发微》,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影印宁武南氏校印本。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诗品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碑铭两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俞樾:《诸子平议·序》,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
    [清]王国维撰:《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清]章学诚撰:《文史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3页。
    [清]钱大昕撰:《十驾斋养新录》,见于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陈独秀:《独秀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民国十一年。
    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蔡仪:《文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成复旺、黄保真、蔡钟翔:《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胡云翼:《重写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黄叔琳:《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霍韬晦:《安身立命与东西文化:第四届法住学术会议“安身立命”国际会议论
    文集》,香港:法住出版社,1992年。
    金岳霖:《论道》,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刘师培撰《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柳诒徵:《国史要义》,北京:中华书局,民国37年。
    罗宗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罗立刚:《史统、道统、文统:论唐宋时期文学观念的转变》,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卢盛江:《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
    蓝吉富:《现代佛学大系?实用佛学词典》,台北:弥勒出版社,民国七十三年。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
    任继愈:《论中国传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石峻:《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汤一介:《魏晋玄学论讲义》,厦门:鷺江出版社,2006年。
    钱穆:《中国文学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钱穆:《朱子新学案》,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
    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中国经学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葆弦:《今古文经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向宗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杨明照:《学不已斋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杨乃乔:《悖立与整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中西书局,1911年。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周振甫:《文心雕龙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张绍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张少康等:《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陈来:《从历史文物试探体脑分工的起源》,载《文物》1975年,第9期。
    贺麟:《与张荫麟兄辨宋儒太极说之转变》,载《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391页。
    胡迎建:《陆九渊的文道观及其他》,载《抚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第82页。
    彭亚非:《原“文”:论“文”之初始义及元涵义》,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潘立勇:《朱熹对文道观的本体论发展及其内在矛盾》,载《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第48页。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与道的问题》,载罗宗强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3页。
    高华平:《阮籍、嵇康与酒及道释宗教之关系》,载《江汉论坛》1999年第10期。
    罗宗强:《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载《文史知识》1988年第4期;
    林其锬:《著名学者王元化论﹤文心雕龙﹥研究新领域》,载《文心雕龙研究》第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15页。
    李仲先:《试论儒教“文以载道”的写作宗旨》,载《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51页。
    刘宽亮:《略论王通的“文以明道”思想》,载《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第7页。
    谢桃枋:《评新儒学派“文以载道”的观念》,载《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第128页。
    王更生:《台湾近五十年文心雕龙研究论著摘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国88年,第30页。
    [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俄]弗兰克:《实在与人》,李昭时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德]蒂里希:《蒂里希选集》,何光沪编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美]奥尔森(Roger Olson):《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英]麦奎利:《20世纪宗教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美]詹姆斯·利奇蒙德著《神学与形而上学》,朱代强、孙善玲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美]古尔德:《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常晓玲、翟凤臣、肖晓月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日]兴膳宏:《兴膳宏〈文心雕龙〉论文集》,彭恩华编译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
    [法]保罗?利科尔:《诠释学的任务》,见于洪汉鼎编《理解与诠释:诠释学经典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日]丸山高司:《伽达默尔:视野融合》,刘文柱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英]托伦斯:《神学的科学》,阮炜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
    [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Collingwood, R.G. The Idea of History, Oxford: Clarendon , 1946.
    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 1975.
    Paul Tillich: Theology of Culture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Paul Tillich : Systematic Theology ,Five Volumes in on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
    Paul Tillich,Dynamics of Faith,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195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