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古代中越水陆交通经历了一个发展变迁过程。整体来说,道路数量逐渐增加,方向愈加明确,使用从以海路为主到以陆路为主。具体来说,各条道路在各朝的发展和变迁也不同。本文旨在讨论这一发展变化过程,并揭示引起变化发展的原因。宋以前,交广海路是中越间的主要道路,其中以廉州为出海口的海路尤为重要。宋元时期,交邕道路逐渐兴盛,在宋代与以钦州为出海口的海路同为主要的中越道路,至元代交邕道路完全成为主要的中越道路,值得注意的是滇越道路曾为蒙元和安南使者的交通要道。明清时期,统治者规定安南在广西凭祥入关,从而桂越道路成为安南贡道。清朝不仅对入关地点有所限制,而且对入关后至京师的路线也有规定,非贡道的中越道路发展愈加受到约束。而引起道路发展变迁的原因,则与自然环境、民族文化、政治经济、军事战争、经济贸易等有诸多关系。文章最后将中越水陆交通放在中外交通之中进行考究,发现其地位也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变化:宋以前,中越交通在中外交通中占着重要地位,以后,其逐渐衰落。但是无论如何,中越交通在中外交通中所起过的作用都不可忽视。
The road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Vietnam has gone through a development and change course. On whole, the quantity of road increases gradually, the direction has more definite, and the use is from the sea to the land mainly. On specific, each road in each dynasty has also different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and reveals the reason that arous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the sea roads between JiaoZhou and GuangZhou become the major road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in which the sea road of LianZhou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Song and the Yuan dynasty, the roads between JiaoZhou and YongZhou gradually prosperous, which are the major road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with the sea road of QinZhou, and in the Yuan dynasty the roads between JiaoZhou and YongZhou become completely the major road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what pay attention to especially is the roads between YunNan and Vietnam that are the major road to use for the emissary of MengYuan dynasty and AnNa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ruler assigned AnNan must enter in PingXiang GuangXi, so the roads between GuiLin and Vietnam become the major road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the Qing dynasty is not only restricted for entering place , but also for the route from the barrier to the capital, so this rule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ads which are not roads using for emissary. And the reasons of arising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roads are related with naturally environmental, national cultural, political policy, military war and economic trade etc. In the end, this paper will investigate the position of the traffic of land and water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in the traffic of China and foreign, and discovery its position also change with the time flying: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the traffic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take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traffic of China and foreign, afterwards, its position declines gradually. But in any case, the traffic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which pla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ffic of China and foreign cannot overlooked.
引文
1 《东方杂志》1944年40卷第2期。
    2 《东南亚》1984年第2期。
    3 《东南亚史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 (法)伯希和著,冯承钧译《交广印度两道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6页。
    1 《思想战线》1992年5期。
    2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3 《河池师专学报》1985年1期。
    4 《海南史志》1994年2期。
    5 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6 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7 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
    8 云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9 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 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
    12 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3 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14 海洋出版社,1989年版。
    1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年版。
    2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3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6年版。
    4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 中华书局,1939年版。
    6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3期。
    7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3期。
    8 《学术研究》1987年第1期。
    9 《学术研究》1989年第3期。
    10 顾裕瑞、李志俭主编《北海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邓端本《广州港史》(古代部分),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马依、舒瑞萍《广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版;显恩主编《广东航运史》(古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版。
    11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版.
    12 台北国彰出版社,1987年版。
    13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 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1 《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4期。
    2 《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3期。
    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4期。
    4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 中华书局,1987年版。
    6 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7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8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版。
    9 《思想战线》1987年第3期。
    10 李国强、方铁主编《中国边疆研究通报(第二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 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 (越)明峥著,范宏科译《越南史略初稿》,北京三联书局,]158年版;(越)陶维英著,刘统文、子钺译《越南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越)陶维英著,钟民岩译《越南历代疆域》,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编著,北京大学东语系越南语教研室译《越南历史》,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越)陈重金著,戴可来译《越南通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越)潘辉黎等著,戴可来译《越南民族历史上的几次战略决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
    2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
    3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7 暨南大学2004年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
    8 暨南大学2005年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
    9 复旦大学2000年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
    1 陈代光《岭南历史地理特征略述》,《岭南文史》,1994年第1期。
    2 邕,指邕州,今广西南宁。
    1 前揭《粤江流域人民史》,第178页。第168页也有同样的论断。
    2 蒙文通《越史丛考》之《安阳王杂考》,第63-72页。
    1 岑仲勉《评〈秦代初平南越考〉》,《中外史地考证》(上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51页。
    2 陈乃良先生认为,在灵渠开辟后至唐李勃重修期间,绝大多数不能通航,仅敷战争临时需要,岭南与岭北的最佳途径是经都庞岭和萌渚岭之间的通道,即依凭潇水和贺江来往。见陈乃良《潇贺沟通 跨越五岭——论秦汉往返岭南的最佳途径》,《历史地理》第16辑。
    3 关于象郡的位置有颇多争论,综合起来主要两种:一汉日南君说,即认为范围包括今越南中部;一汉郁林、牂柯二郡间说,即认为范围包括今广西西部、贵州和云南二省的东南部。参见敬轩《本世纪来关于秦汉古象郡的争论》(《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4期)、木子《关于古象郡地理问题争论的补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9期)。本文采取汉日南郡说,但秦象郡范围除今越南中部外,还包括越南北部及广西西南部。参见钱宗范《秦汉象郡位置新释》,《广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4 前揭黎正甫《古代中国与交趾之交通》。
    5 (越)吴士连著,陈荆和编校《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1《蜀纪》,日本东京大学东洋研究所,1968年刊印。
    1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7《榆河》条引《交州外域记》,江苏古籍出版社注疏本,1989年版。
    2 (汉)司马迁《史记》卷113《南越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
    3 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2册,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4 关于都元国的位置说法有多种,有今越南茶麟、越南沱瀼、越南南圻、苏门答腊岛北岸及西北部八昔河附近、克劳地峡北及春蓬附近、加里曼丹岛、菲律宾境内、马来半岛北大年等说。参见程爱勤《西汉时期南海中西航线之我见》,《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1 前揭《粤江流域人民史》,第180-182页。
    2 《后汉书》卷33《郑弘传》。
    1 张荣芳、周永卫《汉代徐闻与海上交通》,《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 谢承《后汉书》第1《陈茂传》。
    3 《后汉书》卷71《朱儁传》。
    4 《后汉书》卷37《桓荣传》附《桓晔传》。
    5 《后汉书》卷45《袁安传》附《袁忠传》。
    6 前揭《水经注》卷37《榆河》。其注释参见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76-80页。
    7 方国瑜先生言:“马援所言自麋冷溯流而上至进桑关,登陆出贲古,自贲古赴交趾,则在西随顺流而下。盖西随至进桑关一段水道,流经山谷,上溯艰难,顺流稍易,可能当时航行,以此为常,即地势使然也”(《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79页)。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之《汉晋时代滇越道》认为此通道当由今越南河内向西北略循盘龙江(清水河)而上,经宣光、河江,入云南东南隅,经文山(开化),尽盘龙江源,渡南盘江,又北经弥勒,西北至昆明也。今从方先生言。
    8 五尺道大致路线是自今四川宜宾经滇东北到达云南曲靖以及滇池附近。灵关道大致路线是自今四川成都出发,经荣经、汉源、甘洛、西昌到达云南.参见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 (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1 一些法国和越南学者认为富良江为越南求江,中国学者驳斥这一观点,参见梁志明《十一世纪宋朝反击越南李朝侵略战争中的富良江位置考——兼评所谓“如月江大捷”》,《印度支那研究》1980年增刊。
    1 参见《中国历史地图集》第3册。
    1 《三国志》卷38《蜀书·许靖传》。
    1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57《陶璜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2 前揭陈玉龙《历代中越交通道里考》。
    1 《三国志》卷43《蜀书·李恢传》。
    2 《晋书》卷15《地理志下》。
    3 根据《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统计。
    4 《晋书》卷97《林邑传》。
    5 (梁)萧子显《南齐书》卷58《东南夷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
    6 《晋书》卷97《林邑传》。
    1 《汉书》卷28《地理志》。
    2 (唐)魏征等《隋书》卷31《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版。
    3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记载:“北至上都六千四百四十五里,水路六千六百四十里,北至东都五千七百八十五里,水路六千三百八十里”,与水路相对的,即陆路。
    4 马世长《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残卷——敦煌第五十八号卷子研究之一》,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8页。
    1 《后汉书》志第23《郡国志五》。
    2 前揭陈伟明《唐五代岭南道交通路线述略》。
    3 (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85《冯元常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1 (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250《唐纪六十六》,中华书局,1976年版。
    2 《全唐诗》卷62,中华书局,1960年版。同卷还有《经石门山》一诗。(明)李贤等撰《明一统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79《广东布政司》曰:“乱石山,在府城(广州府城)北二十里与白云山相连。”“石门山,在府城西北二十里江中。”
    3 《旧唐书》卷190《王勃传》。
    4 (唐)张(?)《朝野佥载》卷3,中华书局,1979年版。
    5 (唐)张九岭《开大庾岭路记》,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91,中华书局,1983年版。
    6 (唐)李翱《徐公(申)行状》,《全唐文》卷639。
    7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广西民族出版社校补本,1988年版。
    1 《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
    2 《旧唐书》卷184《楊思勗传》。
    3 昌乐郡,北魏始置,在今河南南乐。始兴,即指始兴郡,三国吴始置,治今广东韶关。桂阳,即指桂阳郡,西汉始置,治今湖南郴州。
    4 (清)郝玉麟等修《(雍正)广东通志》卷59《艺文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版)卷34《广东路》:“峡山,在清远县东三十里。崇山峻峙,如擘太华,中通江流。广庆寺居峡山之中。”“端溪,在高要县。”
    5 《旧唐书》卷41《地理志四》:“北流,州(容州)所治。汉合浦县地,隋置北流县。县南三十里,有两石相对,其间阔三十步,俗号鬼门关。汉伏波将军马援讨林邑蛮,路由于此,立碑石龟尚在。昔时趋交趾,皆由此关。其南尤多瘴疠,去者罕得生还。谚曰:‘鬼门关,十人九不还。’”
    6 (?)州,治今越南荣市。安海,属陆州,在今越南芒街一带。龙编,今越南河内西北。《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自昌乐郡诉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神龙初废逐南荒途出郴口北望苏耽山》、《初达驥州》,《入鬼门关》、《度安海入龙编》,分见《全唐诗》卷96,95,97。
    7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25《元柳二公》,中华书局,1961年版。
    1 (唐)樊绰《云南志》卷4《名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校释本,1985年版。
    2 (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卷3《唐乾符中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65《南汉世家第五》,中华书局,2000年版。
    4 《旧唐书》卷59《丘和传》。
    5 《资治通鉴》卷241《唐纪五十七》。
    6 《资治通鉴》卷250《唐纪六十五》。
    1 (清)盛庆绂《越南地舆图说》,(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0帙,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版。
    2 《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
    3 杨希义《唐代行交州海门镇所在方位考辨》,《学术论坛》1983年第5期。
    4 廖幼华《唐末海门之兴起及地理位置考》,《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学报》人文分册,1997年第1期。此文及廖先生另一文《唐宋时代鬼门关及瘴江水路》承蒙郭声波老师提供,在此深致谢意!
    5 《旧唐书》卷41《地理四》。
    1 前揭廖幼华《唐末海门之兴起从地理位置考》。
    2 (清)易绍德等《(光绪)容县志》卷24《金石志》,1912年铅印本。
    3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3《舆地考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
    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中华书局,2004年版。
    5 (唐)裴鉶《天威径新凿海派碑》,《全唐文》卷805。
    6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10《安南都护张舟墓志铭》,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1《地理门》“象鼻砂”条,中华书局校注本,1999年版。
    2 (清)潘锡恩、穆彰阿等纂修《大清一统志》卷450《廉州府》,四部丛刊续编本。
    3 前揭《天威径新凿海派碑》。
    4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2《高骈开海路》,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
    1 方铁主编《西南通史》第346页言“天威径”指邕州至广州、交趾的“左江水道”中的一段,可能是根据《武经总要》等书而言。
    2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678《牧守部》,中华书局,1960年版。
    3 防城再族自治县县地办《潭蓬运河的变迁》,《广西地方地通讯》1985年第3期。
    4 《全唐诗》卷598。
    1 (越)黎崱《安南志略》卷9,中华书局,2000年版。
    2 根据《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统计。
    3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2下《环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1 前揭陈伟明《唐五代岭南道交通路线述略》。
    2 《资治通鉴》卷195《唐纪十一》。
    3 前揭《云南志》卷1《志南界内途程》。
    4 《旧唐书》卷136《窦参传》。
    5 《新唐书》卷222下《西原蛮传》。
    6 前揭《岭表录异》卷下。
    1 《旧唐书》卷19《懿宗本纪》。
    2 《新唐书》卷222下《西原蛮传》。
    3 岩州注释参见郭声波《试解岩州失踪之谜》,《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3期。
    4 《新唐书》卷222下《西原蛮传》。
    5 《旧唐书》卷41《地理四》。
    6 前揭陈玉龙《历代中越交通道里考》。
    1 尤中《中国西南边疆变迂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4—45页。
    2 《全唐文》卷199。
    1 《新唐书》卷222下《两爨蛮传》。
    2 前揭《云南志》卷7《云南管内物产》。
    3 前揭《云南志》卷4《名类》。
    4 前揭《云南志》卷7《云南管内物产》。
    5 (唐)高适《高常侍集》卷8,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安宁”原文为“通海”,“三十五日“原文为“一十五日”,方国瑜先生改之,并认为“出南蛮”与“去交趾”为同一事。此从方先生观点。参见方国瑜《步头之方位》,《滇史论从》(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
    2 对于步头、古勇步(也即贾勇步)的位置,史学界争论很多。法国学者伯希和认为,步头在昆明循红河至海之道中,步头即为《蛮书》(即《云南志》)之贾勇步,贾耽之古勇步,其位置在临安蛮耗(前揭《交广印度两道考》)。大陆学者方国瑜先生则认为,从地理历史情况来考证,步头与古勇步非为一地,步头在今之元江,古勇步在今云南河口地区(前揭《步头之方位》。台湾学者严耕望先生也赞成步头与古勇步不在一地的说法,但是对于步头的方位,他仍认为在蛮耗,古勇步则在今云南文山地区(前揭《唐代交通图考》)。在此,作者对步头、古勇步方位的确认不再赘述,而取方先生的说法。
    3 方国瑜先生认为“夷人不解舟船,多取通海城路”十二字为衍文,原文应为“从步头船行沿江三十五日出南蛮贾勇步,入真登州林西原取峰州路行”,即步头船行至贾勇步后,道路与通海城水路相同(下面将涉及到),参见《步头之方位》。赵吕甫注《云南志》认为十二字非衍文,是指一条陆路,这条陆路可能就是明代出现洮江右岸道(第三章涉及到)。笔者较同意赵先生的说法。
    4 峰州至贾勇步的道里不止八十里,这一点(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年版)记载有误,见下段《新唐书》和《云南志》的记载。
    5 前揭《岭外代答》卷2《外国门上》“安南国”条。
    6 尤中《云南民族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05页。
    1 注释参照《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582—586及524—529页。陆韧《云南对外交通史》,第94—95页。
    2 按《新唐书》所载,安南部护府至古涌步的实际相加距离为1620里,而文中又言为1550里,当有误。这段道路上的地名,两书记载大体相同,然而道里与日程相差甚异。按“水行之程泝河日三十里,江四十里”的推算及实地考察,《云南志》较为可信。参见《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582—586页。
    3 方国瑜先生言:“贾耽所记地名较详,惟古勇步至汤泉州凡一百八十里,行二日,中间无经过地名,盖荒凉山寨也。故疑樊志網勇步至矣符馆一日,为二日之误,则相当也。”此言甚是,从之。参见《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525页。
    1 前揭《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523页。
    1 前揭《步头之方位》。
    2 前揭《云南对外交通史》,第90页。
    3 前揭《步头之方位》。
    1 前揭《云南志》附录《云南诏蒙异牟寻与中国誓文》。
    2 前揭《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489页。
    3 前揭《云南志》卷10《南蛮疆界接连诸番夷国名》。
    4 前揭《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489页。
    5 前揭黎正甫《古代中国与交趾之交通》。
    1 (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3页。
    2 (明)邓钟《安南图志》,钱氏述古常钞本影印。
    1 (越)潘清简《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1969年影印)正编卷2为“诏僧费智往广西迎之”。
    1 《太平寰宇记》卷169《岭南道十三》:“太平军,理海门,本廉州……至太平兴国八年,废廉州,移就海门三十里,建太平军。”
    1 (宋) 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铭》(余靖《武溪集》卷20“附录”):“嘉祐五年(1060),交趾寇邕州,杀五巡检……公至,则移檄交趾,召其臣费嘉祐诘责之。嘉祐皇恐对曰:‘种落犯边,罪当死,愿归取首恶以献。’即械五人送钦州,斩于界上。公还,邕人遮道留之不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92注曰:“神道碑云:‘即械五人送钦州,戮于界上’,盖饰说也。今从本传。”
    1 曹家齐《宋代南方陆路交通干线沿革述考》,张其凡、范立舟主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续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198页。
    2 (明)解缙辑《永乐大典》卷11906“广”字引《广州府》,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
    3 《永乐大典》卷19426“站”字引《析津志》。
    4 颜广文《元代粤西驿道驿站考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1期。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2。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3。
    3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交趾”条,中华书局校释本,2000年版。
    4 (明)陈循等撰《寰宇通志》卷118《安南》,玄览堂丛书续集本。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3。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6。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7。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1。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8。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9。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6载,裴愈为广州监纲,与交州使相遇,因言龙花蕖难得之物,宜以充贡。真宗以“怀抚远俗,何尝有所宣索?”将其流放崖州。《文献通考》卷22《土贡考一》却载是裴愈至交州,其言:“真宗咸平二年(999),内侍裴愈因事至交州,谓龙花蘂难得之物,宜充贡,本州遂以为献,上怒黜愈隶崖州,仍绝其贡。”因此,咸平年间是否有安南使者经由广州尚存疑问。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13。
    1 (清)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卷1,近代中国史料从刊续编第9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 (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20《广南西路》,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太平寰宇记·岭南道十三》卷169《太平军》。
    3 《明一统志》卷84《梧州府》记载南流江上的马门滩,“在北流县西南四十五里,汉马援南征,以江流迅激难行,凿去其石,余二巨石,双立若门,其中流水如奔马,故名。”
    4 前揭《岭外代答》卷5《财计门》“广右漕计”条。
    5 (明)戴璟、张岳纂修《(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1《山川》,嘉靖年间(1522—1566)刻本。
    6 廖幼华《唐宋时代鬼门关及瘴江水路》,《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580—581页。
    7 前揭《岭外代答》卷1《地理门》“象鼻砂”条。
    1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4之50,中华书局,1957年版。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8。
    3 《永乐大典》卷19418“站”字引《经世大典》。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8记载,横州知州杜杞言:“横为邕、钦、廉三郡咽喉”,横州能为钦州咽喉,则横州至钦州一路十分重要,从地图上看也是北上中原的主要道路。
    2 《永乐大典》卷之19426“站”字引《析津志》。
    3 前揭《岭外代答》卷1《地理门》“并边”条。
    4 前揭《岭外代答》卷2《外国门上》“安南国”条。
    5 前揭《岭外代答》卷1《边帅门》“钦廉溪峒都巡检使”条。
    6 (宋)吴儆《竹洲集》卷2《论广西帅臣兼知漕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前揭《岭外代答》卷3《口口门》“峒丁戍边”条。
    8 (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卷9《广南路》,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版。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2。
    2 前揭《(雍正)广东通志》卷39《名宦志》。
    3 前揭《宋会要辑稿》蕃夷4之50。
    4 前揭《岭外代答》卷2《外国门上》“安南国”条。
    5 (宋)齐唐《上仁宗论麒麟》,(宋)赵汝愚编《宋名臣奏议》卷36,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前揭《岭外代答》卷2《外国门上》“安南国”条。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21。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0。
    2 前揭《岭外代答》卷1《边帅门》“钦廉溪峒都巡检使”条。
    3 前揭《岭外代答》卷5《财计门》“钦州博易场”条。
    4 (元)脱脱等《宋史》卷488《交5止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9。
    6 (宋)李曾伯《可斋续稿》后卷6《乞敷奏申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明)宋濂等《元史》卷209《安南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
    1 《元史》卷30《泰定帝本纪二。
    2 (明)林希元《(嘉靖)钦州志》卷9《历年志》,嘉靖十八年(1539)刻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书店,1982影印。
    3 《宋史》卷488《交阯传》。
    4 《元史》卷209《安南传》。
    5 前揭《安南志略》卷16《杂记》。
    6 (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占城国”条,中华书局校释本,2000年版。
    7 《宋史》卷489《占城传》。
    1 《宋史》卷186《食货志》。
    2 (宋)洪适《盘洲文集》卷31《师吴堂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7。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2。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5。
    6 《宋史》卷489《占城传》。
    1 前揭(《宋会要辑稿》蕃夷7之50。
    2 (宋)洪迈《夷坚志》三志已卷6《王元懋巨恶》,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版。
    3 《宋史》巷418《陈宜中传》。
    4 前揭《宋会要辑稿》蕃夷4之72。
    5 根据《元史》统计。
    6 (元)杯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2《丞相淮安忠武王》,中华书局点校本,1996年版。
    7 (元)虞集《道园类稿》卷23《广州路文成庙记》,此文约成于元统年间(1333—1335),《元人文集珍本从刊》(6),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8 (元)杨翮《佩玉斋类稿》卷4《送玉庭训赴惠州照磨序》,此文约写于至正元年(1341)之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元史》卷210《占城传》。
    2 《宋史》卷489《占城传》。
    3 前揭《宋会要辑稿》蕃夷4之83。
    4 前揭《宋会要辑稿》蕃夷4之84。
    5 《元史》卷210《占城传》。
    6 《元史》卷101《站赤》。
    7 前揭方铁《元代云南至中南半岛北部的通道和驿站》。
    1 雷坚《秦汉至民国时期广西建置沿革初探》,《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2 前揭《武经总要》前集卷20《广南西路》。
    3 前揭《方舆胜览》卷38《广西路静江府》。
    4 (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卷107《岭南用兵德音》,上海学林出版社点校本,1992年版。
    5 参见邓昌友博上论文《宋朝与越南关系研究》。
    6 (宋)曾巩《元丰类稿》卷42《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82。
    1 (清)佚名《越史略》卷2《阮纪·仁宗》,守山阁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重印本。
    2 《永乐大典》卷19423“站”字引《经世大典》。
    3 前揭《安南志略》卷15《物产》。
    4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1。
    5 王、祝培坤《元湖广行省站道考略》,《历史地理》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 《永乐大典》卷19423“站”字引《经世大典》。
    2 前揭《宋会要辑稿》方域11之38。
    3 (宋)黄震《黄氏日抄》卷67《奏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元史》卷121《速不台传》附《兀良合台》。
    1 《永乐大典》卷19426“站”字引《析津志》。
    2 前揭《元和郡县志》卷38《岭南道五》。
    3 前揭《可斋续稿》后卷6《奏乞调兵舡戍钦仍行海运之策》。
    4 《永乐大典》卷8506“宁”字引《郡县志》。
    5 前揭《岭外代答》卷5《财计门》“马纲”条。
    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3。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6。
    1 前揭《岭外代答》卷5《财计门》“宜州买马”条。
    2 陈伟明《宋代岭南交通路线变化考略》;白耀天《宋代在今广西西部设置羁縻州、县、洞考》,《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1 前揭《可斋续稿》前卷5《条具广南备御事宜奏》。
    2 《明一统志》卷85《思明府》。
    3 前揭《可斋续稿》后卷7《条具边事奏》。
    4 《元史》卷17《世祖本纪十四》。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9。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永平寨”条,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一说在越南谅山附近駈驴,见李家发《永平寨位置与》,《广西地方志》1994年第41。
    2 参见前揭《岭外代答》校注,第60—64页。
    3 (清)谢启昆修《(嘉庆)广西通志》卷167《政经略十七》,广西人民出版社点校本,1988年版。
    4 (元)陆文圭《墙东类稿·墓志铭》卷12《中大夫江东肃政廉访使孙公墓志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永乐大典》卷8506“宁”字引《元一统志》。
    6 前揭《方舆胜览》卷39《邕州》引李大异《书横山寨买马图》。
    7 杨武泉先生指出,四日程、六日程至安南皆有误,此言甚是。但就错误信息也显示出永平寨离安南都城较近。
    1 《元史》卷209《安南传》。
    2 前揭《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太平寨”条。
    3 白耀天《宋代在今广西西部设置羁縻州、县、洞考》(续),《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4 参见《岭外代答》卷2“安南国”条中注11“太平寨”。
    5 前揭《寰宇通志》卷110《太平府》。
    1 (明)蔡迎恩、甘东阳纂《(万历)太平府志》卷1《沿革》,万历五年(1577)刻本,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从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影印。
    2 《永乐大典》卷8506“宁”字引《元一统志》。
    3 前揭《寰宇通志》卷110《太平府》及《明一统志》卷85《太平府》。
    4 (清)甘汝来《(雍正)太平府志》卷5《疆域》,故宫珍本从刊第195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5 (宋)刘挚《忠肃集》卷12《东上合门使康州团练使陶公墓志铭》,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
    1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10《广西五》,上海中华书局,1955年版。
    2 《永乐大典》卷8506《左江之图》。
    3 前揭《宋代在今广西西部设置羁縻州、县、洞考》(续)。
    4 前揭《读史方舆纪要》卷110《广西五》。
    5 (明)李文凤《越峤书》卷1《州郡沿革》,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62册,明蓝格钞本,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
    1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6。
    2 《可斋续稿》后卷7《条具边事奏》。
    3 (元)苏天爵辑《国朝文类》卷41《经世大典序·政典·招捕》,四部从刊初编集部。
    1 《元史》卷209《安南传》。
    2 (元)许有壬《至正集》卷61《元故中顺大夫同知吉州路总管府事李公神道碑铭》,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从刊第95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影印。
    3 (元)宋褧《燕石集》卷8《江上棹歌五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元)陈孚《陈刚中集》卷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七月十日赴安南》、《书南宁驿》、《桂林中吕仲实佥宪至》出自《傅与砺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5外,其余皆出自卷4。
    2 《明一统志》卷83《柳州府》:“仙奕山,在府城南”。
    1 (元)傅习等选辑《皇元风雅》前集卷2,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2 《明一统志》卷16《池州府》:“九华山,在青阳县(今安徽青阳)南。”
    3 前揭《寰宇通志》卷10《太平府·山川》:“采石山,在府城(太平府,治今安徽当涂)北三十里。”
    1 前揭《岭外代答》卷5《财计门》“邕州永平寨博易场”条。
    2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19《安南国王》,中华书局,1983年版。
    3 前揭《岭外代答》卷5《财计门》“邕州永平寨博易场”条。
    4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香》,广西人民出版社校注本,1986年版。
    5 前揭《岭外代答》卷7《宝货门》“大贝”条。
    6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2。
    7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8。
    1 《元史》卷209《安南传》。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3。
    3 前揭《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2。
    4 白耀天《元丰二年十月以前广源州为宋朝领土辨证——关于侬智高国籍研究之二》,《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平林,潘清简注在今越南高平诸县。
    5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7。
    1 前揭《宋会要辑稿》蕃夷4之43。
    2 《桂海虞衡志·志蛮》曰:“邕州南江之外者,罗殿、白杞等以国名,罗孔、特磨、白衣、九道等以道名。”罗扎道部落主要是哈尼族居住在今红河州南部的地方。参见马曜《云南二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源和流》,《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3 前揭陈玉龙《历代中越交通道里考》。
    4 前揭《可斋续稿》前卷5《安南求援奏》。
    5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8《交趾》,成都龙万育燮堂氏,道光三年(1823)刻本。
    1 《永乐大典》卷19423“站”字引《经世大典》。
    2 站名考证,均见王颋《元云南行省站赤考略》,《历史地理研究》(2),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 《元史》卷8《世祖本纪五》。
    4 《元史》卷61《地理四》。
    1 根据(日)山本达郎著,秦钦峙译《越南中国关系史年表》统计,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1983年版。
    2 前揭《安南志略》卷2《大元诏制》。
    3 《元史》卷15《世祖本纪十二》。
    4 前揭《云南民族史》,第305页。
    1 《元史》卷125《赛典赤瞻思丁传》。
    2 《元史》卷29《泰定帝本纪一》。
    3 前揭《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5《陈纪》。
    1 (明)林晓俞纂修,俞汝楫编《礼部志稿》卷35《朝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明太祖实录》卷248,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
    2 《明太祖实录》卷137。
    3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21《安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4 《明史》卷321《安南传》。
    5 李家发《友谊关古关名辨正》,《广西地方志》1994年第4期。
    6 《明宪宗实录》卷176。
    1 陈瑾是于成化十三年(1477)三月自安南出发。
    2 《明宪宗实录》 卷178。裴山是于成化十二年(1476)十月自安南岀发。
    3 《明宪宗实录》 卷176。
    4 《明宪宗实录》 卷190。
    5 (清) 汪森编 《粤西文载》 卷5 《土官阻留贡物疏》,广西人民出版社校点本,1990年版。
    6 《明宪宗实录》 卷 190。
    7 前揭 《粤西文载》 卷5 《土官阻留贡物疏》。
    1 前揭《越峤书》卷11《书疏移文》。
    2 (明)潘希曾《竹涧集》卷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前揭《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8《交趾》:“国初,设镇南关于凭祥。弘治巳未(弘治十二年,1499),安南陪臣黎彦俊与凭祥知州李广宁奏争贡路,欲专由龙州,不允。”这里也传达岀镇南关改名与争贡路有关。(清)徐延旭《中越交界各隘卡略》(《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10帙)言镇南关“建自明初”。(越)高春育等修《大南—统忠》(东京日本印度支那研究会,1941影印本)卷41《谅山省》:“南交关……即清图所谓镇南关也,其关盖始于明嘉靖所建。”
    4 《大清”—统志》卷472《太平府》。
    5 (清)徐延旭《越南道路略》,《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第10帙。
    1 (清) 李绂 《重修镇南大关记》,(清)金(钅共)《(雍正)广西通志》卷116《艺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明宣宗实录》 卷56。
    3 《明武宗实录》 卷119。
    4 参见陈文源博士论文 《明朝与安南关系研究》。
    5 《清世祖实录》 卷32,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
    6 参见孙宏年博士论文 《中越关系研究:1644—1885》。
    7 前揭《(雍正)太平府志》 卷50 《安南》。
    1 (清)允禄等监修《大清会典》(雍正制)巷56《礼部》,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8辑,台北文海岀版社,1994年版。
    2 前揭《(雍正)太平府志》卷50《安南》。
    3 《明清史料》(庚编)第1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行,1960年版。
    1 (清)岜冈等修、刘启端等纂《大清会典事例》 (光绪朝) 卷502《礼部》,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
    2 后黎大臣阮璜在今越南南部建立的政权,中国史籍称之为广南国。
    1 洞庭湖在湖南,赤壁在湖北,济黄河说明经过山东。
    2 岳阳楼在湖南,黄鹤楼在湖北,过黄河说明经过山东。
    1 《大清会典事例》 (光绪朝) 卷510 《礼部》。
    2 《清高宗实录》 卷937。
    3 《乾隆四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乾隆朝上谕档》 第10册,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4 《乾隆五十四年闰五月六日乾隆帝谕令》,清方略馆编纂 《钦定安南纪略》 卷20,故宫珍本丛刊第57册,海南出版社,2000影印。
    1 《乾降五十四年十一月初三日乾隆帝谕令》,《饮定安南纪略》 卷23。
    2 《福康安、孙永清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奏言》,《钦定安南纪略》 卷25。
    3 《福康安、郭世勋乾隆五十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奏言》,《钦定安南纪略》 卷28。
    4 《福康安乾降五十五年六月二十四奏言》,《钦定安南纪略》 卷29。
    5 《福康安、孙永清乾降五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奏言》,《钦定安南纪略》 卷25。
    1 《礼部<为内阁抄岀大学士伯和等奏>移会》,《明清史料》(庚编)第3本。
    2 《大清会典事例》 (光绪朝) 卷502 《礼部》。沙井注参考孙宏年博士论文,第36页。
    3 《大清会典事例》 (光绪朝) 卷502 《礼部》。
    4 《清宣宗实录》 卷158。
    5 《礼部<为内阁抄出广西巡抚谢启昆奏>移会》,《明清史料》 (庚编) 第3本。
    6 前揭孙宏年博士论文,第44页。
    1 (明)李东阳等撰,申时行重修《大明会典》 卷145 《驿传一》,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影印。
    2 《大清会典事例》 (光绪朝) 卷51。
    1 杨正泰 《明代国内交通路线初探》,《历史地理》1990年总第7辑。
    2 阕名《驿站路程》,《小方壶舆地丛钞》第1帙。
    3 前揭《读史方舆纪要》卷100《广东一》。
    4 (明)黄汴著,杨正泰校注《天下水陆路程》卷7之11,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 前揭《(嘉靖)饮州志》卷1《疆域》。
    2 参考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之《广东驿路分布图(万历十五年,1587)》,第121页。
    3 前揭《读史方舆纪要》卷104《广东五》。
    4 (清)朱椿年纂修《(道光)钦州志》卷5《兵防志·塘汛》,道光14年(1834)刻本。
    5 以下引自《越峤书》卷1《州郡沿革》中越南地名的古今释义,均参照(越)陶维英著,钟民岩译《越南历代疆域》。
    1 前揭《粤闽巡视纪略》卷1。
    2 (越)张登桂等纂修《大南实录》正编第1纪卷18,东京庆应义塾大学语学研究所影印本,1963年版。
    3 《兵部<为内阁抄出两广总督百龄等奏>移会》,《明清史料》(庚编),第3本。
    4 前揭《大南实录》正编第1纪卷40。
    5 《清宣宗实录》 卷272。
    6 《明英宗实录》 卷317。
    7 《明宪宗实录》 卷104。
    8 《明宪宗实录》 卷106。
    9 《明神宗实录》 卷472。
    10 《明神宗实录》 卷509。
    1 《清世宗实录》 卷150。
    2 《朱批谕旨》卷215《鄂必达折四》,光绪年间铅印本。
    3 《军机处录副奏折》,转引自《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第648页。
    4 《清高宗实录》 卷257。
    5 《清宣宗实录》 卷156。
    6 (清)范端昂 《粤中见闻》 附纪 《安南》,广东高等教育岀版社校注本,1988年版。
    7 向达校注《两种海道针经》“福建往交趾针路”条,中华书局2000年版。
    8 (明)郭裴纂修《(万历)广东通忠》 卷70 《倭夷》,万历三十年(1602)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98册,齐鲁书社,1996影印。
    1 《明太祖实录》 卷233。
    2 前揭 (明) 李文凤 《越峤书》 卷2 《书诏制敕》。
    3 前揭 (明) 李文凤 《越峤书》 卷13 《书疏移文》。
    4 《明神宗实录》 卷133。
    5 (清) 周硕勋等修纂 《(乾隆)廉州府志》 卷5 《事纪》,乾隆二十一年 (1756) 梅苍书屋刻本。
    6 前揭 《大越史记全书》 本纪卷18 《黎纪》。
    7 前揭 《大南实录》 正编第1纪卷17。
    8 《清仁宗实录》 卷102。
    9 (明) 徐孚远 《交行摘稿》 之林霍 《徐孚远小传》,《艺海珠尘》 革集。
    1 刘利华硕士《明朝与古城关系论略》,暨南大学2002年历史学硕士论文。
    2 《明史》卷324《古城传》。
    3 (明) 王世贞 《弇山堂别集》 卷25 《史乘考误六》,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年版。
    4 (明)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 卷7 《古城》,中华书局点校本,1993年版。
    5 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中国科学社会岀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6 《明太祖实录》卷67。
    7 李庆新《再议郑和下西洋:以两次从广东起航为中心》(《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指出,郑和七下西洋中的第二次和第六次是从广东扬帆岀海的。
    8 前揭《大越史让全书》 本纪卷8 《陈纪》。
    1 《明世宗实录》 卷106。
    2 (明)俞大猷《正气堂集》 卷7 《论海势宜知海防宜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第20册,北京岀版社,2000年影印。
    3 (清) 程嘉漠等编修 《大清会典则例》 (乾隆朝)卷47《户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清圣祖实录》 卷30。
    1 《清宣宗实录》 卷156。
    2 《清宣宗实录》 卷197。
    3 《清宣宗实录》 卷238。
    4 《清宣宗实录》 卷255、272。
    5 前揭 《大南实录》 正编第1纪卷4。
    6 前揭 《大南实录》 正编第1纪卷40、45、48。
    7 (明) 谢杰 《虔台倭纂》 上卷 《倭原》,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0册,书日文献岀版社,1990年版。
    8 (清) 郁永河 《海上纪略》,《小方壶斋舆地从钞》 第9帙。
    9 (清) 周硕勋纂修《(乾隆)潮州府志》卷38《征抚》,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10 (清)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2《商贩》,《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2辑),台北大通书局,2000年版。
    11 范勒尔 (J.C.Van Leur)《印度尼西弧贸易与社会》,转引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第118—119页。
    12 转引自 (法) 丽比尔.德.维也纳撰、杨保筠译《十七世纪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中外关系史学会编 《中外关系史详从》 (第3辑),上海译文岀版社,1986年版,第216—227页。
    1 《乾隆五十四年六月二十二日阮光平奏言》,《钦定安南纪略》 卷22。
    2 (越) 黎贵惇 《抚边杂录》 卷4,西贡,1973年。
    3 前揭 《大南实录》 正编第1纪卷52。
    4 前揭 《大南实录》 正编第2纪卷88。
    5 前揭《大南实录》 正编第2纪卷196。
    6 《清圣祖实录》 卷277。
    7 (清) 杨应琚 《海洋运米议叙》,(清) 陈治昌纂 《(道光)廉州府志》卷23,道光十三年 (1833)发本。
    8 《吏户等部残题本》,《明清史料》(庚编)第1本。
    9 《户部等部题本》,《明清史料》 (庚编) 第1本。
    1 陈希育《越南阮朝前期外贸政策初探》,中山大学东南弧研究所《东南亚学刊》第10期,第21—24页。
    2 转引自姚贤镐编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1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9—60页。
    3 陈荆和《十七、八世纪之会安唐人街及其商业》,《新亚学报》第3卷1期,第273—332页。
    4 (清)大汕《海外纪事》卷4,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版。
    5 前揭《抚边杂录》卷4。
    1 《明宪宗实录》 卷247
    2 《明孝宗实录》 卷156。
    3 《明孝宗实录》 卷202。
    4 此时间,多是指官员奏报飘民的时间,至于具体飘至的时间则在事件栏里标出。
    1 《清高宗实录》 卷52。
    1 《海阳安广镇目投报内地钦州正堂呈文》,徐延旭辑《越南辑略》第159页,光绪三年(1877)梧州刻本。
    2 《军机处录副奏折》,转引自《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第666页。
    3 《军机处录副奏折》,转引自《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第632页。
    4 前揭《大南实录》正编第2纪卷73。
    5 《清高宗实录》 卷1476。
    1 前揭 《大南实录》 正编第2纪卷46。
    2 前揭 《大南实录》 正编第2纪卷52。
    3 (清) 蔡廷兰 《海南杂著》,《台湾文献史料丛刊》 (第8辑),台北大通书局, 2000年版。
    1 《明史》卷145《朱能传》。
    2 前揭《(雍正)广东通志》卷46《人物志三》。
    3 《明太宗实录》 卷103。
    4 前揭《钦定越史通签纲日》正编卷47:“六头江,一名平滩江,在海阳至灵县,夹北宁凤眼、安勇、桂阳、嘉平等县界”。
    1 《明太宗实录》卷176。
    2 文中认为白龙尾属万宁,其原因是:宣德四年(1429),如昔峒主黄金广领澌禀、罗浮、丫葛、古森及思勒、佛淘巡检司九十九村叛附安南。安南遂将万宁县迁于如昔,不久改为州,管理如昔、白龙尾等地。直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这些地方才收回。所以文中将白龙山认为是万宁县的。
    3 杨正泰 《明代驿站考》 认为佛淘巡检司在今灵山县南佛峒,有误。
    4 前揭《(嘉靖)钦州志》 卷7 《古迹》。
    5 从这里可以看出,由钦州为出海口的海路仍然通行,但相较以往而言已经不再成为主要岀海道路。
    6 《明太宗实录》 卷121。
    7 《明太宗实录》 卷250。
    8 《明史》 卷154 《王通传》。
    1 前揭《粤闽巡视纪略》 卷1。
    2 (明)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 卷22 《安南叛服》,中华书局,1977年版。
    3 (明) 翁万达 《翁万达集》卷15《上东塘毛尚书书》,上海古籍岀版社,1992年版。
    4 前揭 《越峤书》 卷13 《书疏移文》。
    5 《明世宗实录》 卷236。
    1 前揭 《(嘉靖) 钦州志》 卷7 《津梁》。
    2 前揭 《(嘉靖) 钦州志》 卷6 《营堡》。
    3 前揭《读史方舆纪要》 卷100 《广东一》。
    4 (清) 赵尔巽 《清史稿》 卷527 《越南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魏源 《征抚安南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第10帙) 也有同样记载。
    1 前揭《越南民族历史上的几次战略决战》,第202页。
    2 (明) 胡宗宪 《筹海图编》 卷3 《广东事宜》,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前揭 《(万历) 广东通志》 卷51、53、55。
    4 前揭 《(雍正) 广东通志》 卷9 《海防志》、18《坊都志附驿铺》、23《兵防志》。
    5 前揭 《(嘉靖) 广东通志初稿》 卷34 《胥江立营议》。
    6 前揭 《正气堂集》 卷3 《交黎图说》。
    7 前揭 《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第577页。
    1 前揭 《(乾隆)廉州府志》 卷5 《事纪》。
    2 前揭 《正气堂集》 卷3 《交黎图说》。邓钟 《安南图志》 里载有 《平交图说》,其图与 《正气堂集》 中无异,但稍微清晰,因此后附图6取邓钟书。
    1 前揭杨正泰《明代国内交通路线初探》。
    2 前揭阕名 《驿站路程》。
    3 前揭 《天下水陆路程》 卷3、卷7。
    1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 卷700 《兵部》。
    1 前揭 《(嘉庆) 广西通志》 卷125 《关隘略五》。
    1 《清高宗实录》 卷982、卷237。
    2 前揭《读史方舆纪要》 卷111 《广西六》。
    3 前揭 《天下水陆路程》 卷7之11。
    4 前揭 《读史方舆纪要》 卷111 《广西六》。
    5 (明)钱溥《使交纪行》,前揭《越峤书》 卷11 《书疏移文》。
    1 (清) 吴光 《使交集》,《从书集成续编》第125册,上海书店,1994年影印。
    2 (清) 李仙根 《安南使事纪要》 卷1,清钞本,四库全书存目从书史部第56册,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
    3 (清) 邬黑、叫图、周灿 《使交纪事》,周灿 《使交吟》,康熙年间刻本,北京图书馆藏。
    4 (清) 汤大宾修,赵震等纂 《(乾隆)开化府志》 卷5 《使命》,国立北平图书馆,民国二十八年 (1939)晒印本。
    5 前揭 《大南实录》 正编第1纪卷19。
    6 前揭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卷111 《广西六》。
    7 前揭 《(嘉庆)广西通志》 卷124 《关隘四》。
    1 《明太祖实录》 卷242。
    2 (清)储大文撰《存研楼文集》 卷2 《杂著·原势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两广总督李侍尧 《奏报拏获私越安南滋事之黄文鼎等事》,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35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5年版。
    4 四寨为邓横、那练、蕾连、派莲,均处于桂越边界。
    5 (清) 黎申产辑 《(光绪)宁明州志》 卷上《疆域纪》,光绪九年 (1883) 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
    1 佚名《安南志原》 卷1 《山川》,河内西历1931年发行,法国远东学院订刊。
    2 前揭《大南—统志》 卷41 《谅山省》。
    3 《礼部<为内阁抄出两广总督蒋等奏>移会》,《明清史料》(庚编)第3本。
    4 前揭 (清) 蔡廷兰 《海南杂著》。
    5 《清史稿》 卷73 《广西》。
    6 前揭《 天下水陆路程》 卷7之11。
    1 藤县,唐时为贵州治所,南有紫泉。《寰宇通志》 卷109 《浔州府》:“紫泉,在贵县南。”
    2 《明一统志》 卷80 《南雄府》:“大庾岭,在(南雄)府城北八十里,汉兵击吕嘉,有裨将姓庾者戍此,故名。以其多梅.亦曰梅岭。苍翠迭(山献),壁周全立,往来艰于登陟。唐张九龄开凿成路,行者便之,上有云封寺,傍有白猿洞。”南雄府是岭北经大庾岭入岭南首要经过地方。
    3 《明一统志》 卷85 《思明府》:“磨(即摩)天岭,在府城南一十五里”。
    1 《苏桥驿次韵九龙山史》:“驻节漓江驿,寒灯共夜深”,“驻节”表明是岀使时所作。苏桥驿,属桂林永福,在今广西永福县东北苏桥。上林,属柳州府宾州,在今广西上林。思笼驿,又为思尼驿,属上林县,在今广西宾阳县西思陇。《南宁道中与张时行刊谏联句》中有诗句:“策马南宁道……会教施湴吏,传檄过凭祥。”表明岀使时过南宁,经凭祥入安南。施垪驿,属南宁府宣化县,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为桂林至南宁陆路所经。《入南交关》:“寒雨黄昏渐有声,停骖坡垒欲三更,使臣分得天飘水,一洗南交瘴疠清”,描写的是使臣回归时的情形。南交关即指镇南关,则回途经镇南关。《左江联句二十韵》中有诗句:“左江晴及溯轻舠……滩危真觉泛槎高,清尊小共掀篷坐……丝桐乘夜辄鸣猱,悠悠归思弥南极;(走斗)(走斗)前驱属右橐,明到京华春正好”,表明是回归经过南宁时所作,且是乘船顺左江而下。《乌蛮滩》:“溯风冲雨下乌蛮,千里江行说此滩”。乌蛮滩,在今广西横县郁江中,郁江向北顺流入西江,因此自南宁方向过乌蛮滩当为“下”,这就表明经过横州。《阳朔道中志喜三首》:“府江忧贼复惊滩,十日真成行路难,一笑开篷望阳朔,缘江况得好山看”,表明回归经由阳朔时愉快心情。如此可知鲁铎回归时的路线:凭祥入关,经南宁、横州、阳朔、桂林而入中原。
    2 凌山驿,属南宁府宣化县,在今广西南宁市西石埠,万历中移置今广西扶绥县城内。
    1 《明史》 卷321 《安南传》。
    2 千龙寨即迁隆寨,即今广西扶绥东南。忠州,在今广西扶绥西南。太平,指太平府,治今广西崇左。镫勒驿,疑在今广西龙州东响水。
    1 (明) 黄佐 《翰林记》 卷15 《使外国》,中华书局,1985年版。
    1 高言弘、姚舜安编著《明代广西农民起义史》。广西人民岀版社,1984年版,第19、52页。
    2 (明) 田汝成 《炎微纪闻》 卷2 《断藤峡》.纪录汇编本。
    3 前揭 《读史方舆纪要》 卷106 《广西一》。
    4 (明) 桂萼 《论广西峒蛮事宜疏》,前揭 《粤西义载》 卷7。
    5 (明) 鲁铎 《阳朔道中志喜三首》,(清)汪森编《粤西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卷23。
    6 前揭 《天下水陆路程》 卷2之15。
    7 前揭 《天下水陆路程》 卷3之27。
    1 前揭 (唐) 张几龄 《开大庾岭路记》。
    2 关于唐以后大庾岭历代修筑维护可参见王元林 《唐开元后的梅岭道与中外商贸交流》,《暨南学报》 2004年第1期。
    3 (明) 桑悦 《重修岭路记》,(清)谢旻等人纂修 《(雍正)江西通志》 卷130 《艺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唐) 鱼孟威 《桂州重修灵渠记》,《(雍正)广西通志》 卷107 《艺文》。
    5 前揭 《读史方舆纪要》 卷107 《广西二》。
    6 前揭 (明) 钱溥 《使交纪行》。
    7 前揭 《竹涧集》 附录 《明故正议大夫资治尹兵部左侍郎赠兵部尚书竹涧潘公墓志铭》。
    8 (明) 孙承恩 《文简集》 卷1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明太祖实录》 卷53。
    10 《明孝宗实录》 卷156。
    11 陈文源博士论文 《明朝与安南关系研究》,第118—119页。
    1 (清) 梁奇通 《重修兴安灵渠碑记》,(清)李宾旸等修纂《(同治)兴安县志》卷3,民国六年(1917)年印本。
    2 (清)陈元龙《重修灵渠石堤陡门碑记》,前揭《(同治)兴安县志》卷3。
    3 《大明会典》 卷146 《驿传二》。
    4 (明)王士性撰《广志绎》卷5《西南诸省》,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版。
    5 《朱批谕旨》 卷125 《鄂尔泰折十三》。
    1 前揭 《安南使事纪要》 卷1。
    2 《陈用敷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初九日奏言》,《钦定安南纪略》卷30。
    3 前揭 《天下水陆路程》 卷7之11。
    4 《明宣宗实录》 卷33。
    1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153《四方夷落之情》,中州古籍岀版社,1995年版。
    2 《明武宗实录》卷123。
    3 《福康安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初一、初四奏言》,《钦定安南纪略》卷24。
    4 《福康安、孙永清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十一日奏言》,《钦定安南纪略》 卷28。
    5 《陈用敷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初九日奏言》,《钦定安南纪略》 卷30。
    6 前揭《(雍正) 广西通志》 卷96 《诸蛮·安南附纪》。
    7 《兵部<为内阁抄岀广西巡抚粱章钜奏>移会》,《明清史料》(庚编)第3本。
    1 《明史》 卷145 《朱能传》。
    2 前揭 《(雍正)江西通志》 卷32 《武事四》。
    3 前揭陈玉龙 《历代中越交通道里考》。
    4 (明) 黄福 《奉使安南水程日记》,纪录汇编本。
    1 前揭 《读史方舆纪要》 卷112 《广西七·附外国考》。
    2 前揭《越南民族历史上的几次战略决战》,鸡灵注释见第155页,芹站注释见第159页,昌江堡注释见141页。
    3 《明太宗实录》卷60.
    4 前揭 《读史方舆纪要》卷112《广说七.附外国考》。
    5 《明太宗实录》 卷68。
    6 《明太宗实录》 卷77。
    7 《明太宗实录》 卷80。
    1 《明太宗实录》 卷87。
    2 《明宣宗实录》 卷16。
    3 《明宣宗实录》 卷24。
    4 《明太宗实录》 卷71。
    5 《明太宗实录》 卷72。
    6 根据《明太宗实录》 及 《明宣宗实录》 统计。
    7 《明宣宗实录》 卷34。
    8 前揭《明史纪事本末》 卷22 《安南叛服》。
    9 不著撰者 《安南奏议》,明钞国朝典故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49册,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古今地名释义主要参照 《越南历代疆域》,第240—241页。
    1 《清高宗实录》卷1316。
    2 《孙永清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奏言》,《钦定安南纪略》卷7。
    3 《孙永清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奏言》,《钦定安南纪略》卷10。
    4 《广西巡抚陈用敷题本》,《明清史料》(庚编)第2本。
    1 (日)山本达郎《越中关系史》,东京山川出版社,1975年版,第281页。
    2 《明太宗实录》卷33。
    3 《明英宗实录》卷163。
    4 前揭《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11《黎纪》。
    1 《清高宗实录》卷219。
    2 《清高宗实录》卷226。
    3 《清高宗实录》卷982。
    4 《福康安、孙永清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初四日奏言及乾隆帝谕令》,《钦定安南纪略》卷24。
    5 《礼部〈为内阁抄出两广总督福康安等奏〉移会》,《明清史枓》(庚编)第2本。
    1 《清高宗实录》卷1434。
    2 《军机处录副奏折》,转引自《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第608页。
    3 《军机处录副奏折》,转引自《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第609页。
    4 前揭(清)蔡廷兰《海南杂著》。
    5 《尹继善折》、《张应宗折》,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史料旬刊》第5期,京华印书局,民国十九年(1930)版。
    1 《清高宗实录》卷219。
    2 《广州将军策楞奏折》,《明清史料》(庚编)第1本。
    3 《明宣宗实录》卷109。
    4 《明英宗实录》卷36。
    5 《明宪宗实录》卷70。
    6 《明宪宗实录》卷132。
    7 前揭《广州将军策楞奏折》。
    8 在此将滇越边境发生的事件一并归纳如下。
    1 (清)师范纂《滇系》卷首《云南舆地图》,光绪十三年(1887)重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
    1 前揭《读史方舆纪要》卷115《云南三》。
    2 前揭《天下水陆路程》卷3之23。
    3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57《兵部》。
    4 前揭(《大学衍义补》卷153《四方夷落之情》。
    5 前揭《滇系》卷5之2《山川》。
    6 《明宪宗实录》卷230。
    1 前揭《读史方舆纪要》卷115《云南三》。
    2 《明太宗实录》卷125。
    3 前揭《读史方舆纪要》卷115《云南三》。
    4 前揭《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1183页。
    5 前揭《大学衍义补》卷153《四方夷落之情》。
    6 《明英宗实录》卷64:“正统五年(1440)二月甲戌朔,……革云南临安府倘甸驿、宁远州者隆驿、蒙自县蒙白、花丈、黎花旧市三驿。”
    7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82《兵部》。
    8 朱惠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莲花滩,在今河口市西北68公里,因村边红河中有乱石滩,形似怒放的莲花而得名。”
    1 方国瑜先生言:“河阳隘在宣光江上游,当明代教化三部之南,是云南往交趾的要口”,考其位置,“则应在越南河江省会”,参见《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1292页。
    2 前揭《越峤书》卷1《州郡沿革》。
    3 《明史》卷46《地理志七》。以下各关、寨地名的注释参见《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第1186-1188页。
    1 《明太祖实录》卷163。
    2 《明太祖实录》卷242。
    3 (清)鄂尔泰等修《(乾隆)云南通志》卷1《图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大清一统志》卷488《开化府》。
    5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57《兵部》。
    1 前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第181页。
    2 (清)李熙龄纂,林则徐等修《(道光)广南府志》卷1《疆域》,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抄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印行。
    1 前揭《天下水陆路程》卷3之23。
    2 参见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之《云南驿路分布图(万历十五年,1587)》,第123页。
    3 前揭《(道光)广南府志》卷1《形势》。
    4 前揭《越峤书》卷13《书疏移文》。
    5 前揭《(道光)广南府志》卷1《地舆图说》。
    6 (清)闵洪学《请滇路蜀粤并开疏》,前揭《(乾隆)云南通志》卷29之3。
    1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689(兵部》。
    2 两广总督孔毓珣《奏报照会安南钦差到粤折》,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10辑,国立故宫博物院,1978年印行。
    3 前揭《云南对外交通史》,第219页。
    1 《明宪宗实录》卷168。
    2 (明)王恕《王端毅奏议》卷3《奏解犯人及参镇守官奏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明宪宗实录》卷141。
    4 前揭《越峤书》卷14《书疏移文》。
    1 《明太宗实录》卷106。
    2 《明太宗实录》卷111。
    3 《明太宗实录》卷103。
    4 《明太宗实录》卷121。
    5 《明宣宗实录》卷21。
    1 《明太宗实录》卷219。
    2 《明世宗实录》卷210。
    3 (明)高岱辑《鸿遒录》卷16《勘处安南》,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高思诚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9册,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
    4 (清)师范《征安南纪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0帙。
    5 《清史稿》卷527《越南传》。
    1 前揭《越南道路略》。
    2 《富纲、乌大经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奏言》,《钦定安南纪略》卷10。
    3 《李承邺五十三年十二月初十日奏言》、《富纲、乌大经乾隆五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奏言》,分见《钦定安南纪略》卷9、10。
    4 《清高宗实录》卷1236。
    1 《富纲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初三日奏言》,《钦定安南纪略》卷4。
    2 前揭《征安南纪略》。
    3 《明宪宗实录》卷257。
    4 《明宪宗实录》卷288。
    5 前揭(明)王恕《王端毅奏议》卷3《处置边务奏状》。
    6 《明宪宗实录》卷217。
    7 (明)何孟春《何文简疏议》卷8《开禁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 前揭《何文简疏议》卷4《急救生灵疏》。
    1 《清高宗实录》卷191。
    2 署云贵总督刘秉恬《奏呈酌拟照会安南之文稿及该国咨文事》,《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49辑。
    3 云贵总督高其倬《奏明与交趾疆界不清折》,《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3辑。
    4 (清)蔡毓荣《筹滇第四疏》,前揭《(乾降)云南通志》卷29之4。
    5 《清宣宗实录》卷46。
    6 《清宣宗实录》卷54。
    1 本小节主要参考《中国西部概览——广西》、《中国西部概览——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 (清)杨锡绂《安南匪徒未靖请严边防疏》,《四知堂文集》卷5,四库未收书辑刊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2 前揭《(乾隆)云南通志》卷5《疆域附形势》。
    3 瘴,以其字形来看,从疒从章,当为一种疾病。但是,在我国古籍之中,往往被视为一种有毒气体。参 见金强、陈文源《瘴说》,《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7期。
    1 《中国医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140页。
    2 (宋)徽宗敕编,(清)程林删定《圣济总录纂要》卷5《疟疾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
    3 前揭《桂海虞衡志·杂志》。
    4 《隋书》卷31《地理下》。
    5 前揭《(乾隆)云南通志》卷2《星野附气候》。
    6 (清)汪森编《粤西丛载》“原序”。
    7 前揭《桂海虞衡志·杂志》。
    8 (清)陆祚蕃《粤西偶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7帙。
    9 (元)孛兰盼等著,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10“湖广等处中书省邕州路”,中华书局,1966年版。
    10 (清)甘汝来《酌通边缺调补升转疏》,(清)苏士俊等纂修《(道光)南宁府志》卷43,宣统元年(1909)石印本。
    11 前揭《(道光)南宁府志》卷3。
    12 (民国)莫炳奎等纂《(民国)邕宁县志》卷1《气候》,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13 《明太宗实录》卷103。
    1 恩格斯《工人阶级同波兰有什么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176页。
    2 按越南已确定的民族成份来计算,有26个民族,这是因为两国划分民族标准和方法不同所致。本段内容主要参考范宏贵《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民族研究》1999年第6期。
    3 前揭(越)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5《陈纪》。
    4 孙宏年博士论文第5节“对入越华侨人口数量的初步估算”。
    5 史军超《滨海文化与高原文化的嫡裔》,《边疆文化论丛》(第1辑),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1 耿慧玲《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汉化势力》,《越南史论——金石资枓之历史文化比较》,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321-336页。
    2 严崇潮《印度尼西亚历史地理探索》,《亚洲文明》(第2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页。
    3 王介南《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志——中外文化交流第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4 戴可来等校注《岭南摭怪等史科三种》,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5 前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第213-214页。
    1 前揭(清)蔡廷兰《海南杂著》。
    2 前揭《越峤书》卷12《书疏移文》。
    1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513《礼部》。
    2 《明史》卷321《安南传》。
    3 前揭《战争论》第2卷,第459、462页。
    1 前揭《战争论》第2卷,第412-413页。
    2 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前言,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
    1 前揭(越)黎贵惇《抚边杂录》卷4。
    1 交趾在中外交通中的地位,还可参见方豪《元以前越南在中外交通史上之地位》(《中越文化论集》,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6年版,第249-255)、陆韧《宋代广西海外贸易兴起初探》(《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笔者拙文《六世纪前交趾与内地交通》(《学术探索》2005年第1期)等文。
    2 藤田丰八《前汉时代西南海上交通记录》,《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何健民译),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书馆1929年版;朱杰勤《汉代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海上交通线初探》,《中外关系史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岑仲勉《南海昆仑与昆仑山最初译名及其附近诸国》,《中外史地考证》(上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许云樵《古代南海航程中的地峡与地极》,《南洋学报》第5卷2辑;劳干《论汉代之陆运与水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韩振华《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一世纪间中国与印度东南亚的海上交通——汉书地理志粤地条末段考释》,(厦门大学学报》1957年第9辑;周连宽、张荣芳《汉代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关系》,《文史》第9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章巽《我国古代的海上交通》,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程爱勤《西汉时期南海中西航线之我见》,《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6期等。
    1 周伟洲《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8页。
    2 前揭程爱勤文。
    3 《梁书》卷54《海南诸国传》。
    4 《北史》卷95《婆利传》。
    5 中外学者对婆利、赤土、丹丹、盘盘等国的说法不一。婆利国,有在今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东南占碑一带,苏门笨腊岛北部等说。赤士,多数主张在马来半岛,但说法也不尽相同:有泰国宋卡、北大年一带、马来西亚的吉打,泰国的高头廊府或洛坤一带,泰国万伦府或位班纳县的废址池城及其附近,马宋西亚的吉兰丹、丁加奴、彭亨,新加坡,加里曼丹,斯里兰卡等说。丹丹,有马来西亚吉兰丹一带,马来半岛西岸天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纳土纳岛、马都拉岛等说。盘盘,一般认为在今马来半岛北部,但说法不尽相同,有在泰国万伦湾一带、万伦府的班纳县之废址池城一带、克拉地峡一带、泰国巴蜀府的攀武里、柬埔寨洞里萨湖西南、泰国湄南河下游地区乃至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南或马都拉岛等说。本文主要取中外学者大都倾向之说。见陈佳荣等《古代南海地名汇释》第730、211、408-409、703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6 《旧唐书》卷197《盘盘传》。
    7 《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
    8 萧德浩《交趾名位初探》,《印度支那研究》1980年增刊。
    9 以下文中注释参考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王邦维《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伯希和《交广印度两道考》、黄盛璋《贾耽路程“驥州通文单国道”地理与对音》(《中外交通与交流史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等书。
    1 也有学者认为掸国根本不在缅甸,而在地中海地区。参见何平《“掸国”不是泰掸民族建立的国家——关于“掸国”问题的再考察》,《东南亚》1998年第4期。
    2 《水经注》卷1引《扶南传》。
    3 虽然史学家多疑使者为商人冒充,但是无论他是使者还是商人,这一材料说明在东汉时期,有欧洲人自越南登陆,然后经由中越道路前往洛阳。《梁书》卷54《海南诸国传》中指出:“其国人(大秦人)行贾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
    1 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枓汇编》(第4册),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49页。
    1 《晋书》卷97《林邑传》。
    2 《南齐书》卷58《东南夷传》。
    3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4 (唐)陆贽《翰苑集》卷18《论岭南请于安南置市舶中使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马雍《西域史地文物丛考》,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3-54页。
    1 高荣盛《元代海外贸易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2 《新唐书》卷43《地理志》。
    3 注释参见《交广印度两道考》,第234-235页。
    4 穆根来等译《中国印度见闻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9页。
    1 《明史》卷81《食货志五》。
    1 前揭陈玉龙《历代中越交通道里考》。
    1、(汉)刘安等《淮南子》,中华书局集释本,1998年版。
    2、(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3、(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4、(晋)常璩《华阳国志》,刘琳校注廖寅题襟馆本,巴蜀书社,1984版。
    5、(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1965年版。
    7、(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8、(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9、(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苏古籍出版社注疏本,1989年版。
    10、(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1、(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2、(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3、(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4、(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15、(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4年版。
    16、(唐)张(?)《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版。
    17、(唐)刘恂《岭表录异》,广西民族出版社校补本,1988年版。
    18、(唐)樊绰《云南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校释本,1985年版。
    19、《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20、(唐)高适《高常侍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2、(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
    23、(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唐)李肇《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5、(唐)陆贽《翰苑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7、(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
    28、(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版。
    29、(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3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版。
    32、(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6年版。
    33、(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华书局校注本,1999年版。
    34、(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35、(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6、(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版。
    37、(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38、(宋)李曾伯《可斋续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宋)曾巩《元丰类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0、(宋)吴儆《竹洲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1、(宋)王存《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版。
    42、(宋)赵汝愚编《宋名臣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3、(宋)赵汝适《诸蕃志》,中华书局校释本,2000年版。
    44、(宋)洪适《盘洲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5、(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6、(宋)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版。
    47、(宋)黄震《黄氏日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8、(宋)刘挚《忠肃集》,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
    49、(宋)周密《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版。
    50、(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广西人民出版社校注本,1986年版。
    51、(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0年版。
    52、(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点校本,1992年版。
    53、(宋)徽宗敕编,(清)程林删定《圣济总录纂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
    54、(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中华书局点校本,1996年版。
    55、(元)虞集《道园类稿》,《元人文集珍本丛刊》(6),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56、(元)杨翮《佩玉斋类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7、(元)佚名《宋史全文》,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点校本,2005年版。
    58、(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59、(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60、(元)许有壬《至正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5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影印。
    61、(元)柳贯《柳贯诗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2、(元)傅若金《傅与砺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92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影印。
    64、(元)傅若金《傅与砺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5、(元)徐明善《芳谷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6、(元)陈孚《陈刚中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7、(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8、(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中华书局校释本,2000年版。
    69、(元)陆文圭《墙东类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0、(元)苏天爵辑《国朝文类》,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71、(元)宋褧《燕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2、(元)傅习等选辑《皇元风雅》,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73、(元)孛兰盼等著,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中华书局,1966年版。
    74、(元)陈大震《大德南海志》,广州市地方志研究所,1986年版。
    75、(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76、(明)解缙辑《永乐大典》,中华书局,1984年影印。
    77、(明)邓钟《安南图志》,钱氏述古堂钞本影印。
    78、(明)陈循等撰《寰宇通志》,玄览堂丛书续集本。
    79、(明)林希元《(嘉靖)钦州志》,嘉靖十八年(1539)刻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书店,1982影印。
    80、(明)周季凤《(正德)云南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书店,1990影印。
    81、(明)林晓俞纂修,俞汝楫编《礼部志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2、(明)李文凤《越峤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62-163册,明蓝格钞本,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
    83、(明)蔡迎恩、甘东阳纂《(万历)太平府志》,万历五年(1577)刻本,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84、(明)黄汴著,杨正泰校注《天下水陆路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5、(明)徐孚远《交行摘稿》,《艺海珠尘》革集。
    86、(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年版。
    87、(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中华书局点校本,1993年版。
    88、(明)俞大猷《正气堂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第20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影印。
    89、(明)郭裴纂修《(万历)广东通志》,万历三十年刻本(160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97-198册,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
    90、(明)戴璟、张岳纂修《(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嘉靖年间(1522-1566)刻本。
    91、(明)谢杰《虔台倭纂》,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0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影印。
    92、(明)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木》,中华书局,1977年版。
    93、(明)翁万达《翁万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94、(明)李东阳等纂,申时行重修《大明会典》,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影印。
    95、(明)胡宗宪《筹海图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6、(明)宋濂《宋学士文集》,凹部丛刊初编本。
    97、(明)张以宁《翠屏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8、(明)林弼《林登州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9、(明)潘希曾《竹涧集》,影印义渊阁四库全书本。
    100、(明)孙承恩《文简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1、(明)黄佐《翰林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102、(明)田汝成《炎徼纪闻》,纪录汇编本。
    103、(明)王士性撰《广志绎》,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版。
    104、(明)黄福《奉使安南水程日记》,纪录汇编本。
    105、(明)丘浚《大学衍义补》,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06、(明)丘浚《重编琼台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7、(明)王恕《王端毅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8、(明)高岱辑《鸿遒录》,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高思诚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9册,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
    109、(明)何孟春《何文简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0、不著撰者《安南奏议》,明钞国朝典故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49册,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
    111、《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影印。
    112、(清)杜臻《粵闽巡视纪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13、(清)郝玉麟等《(雍正)广东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4、(清)易绍德《(光绪)容县志》,1912年铅印本。
    115、(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台北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116、(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7、(清)佚名《越史略》,守山阁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重印本。
    118、(清)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杭州古籍书店,1985年版。
    119、(清)金鉷《(雍正)广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0、(清)顾嗣立编《元诗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
    121、(清)谢启昆修《(嘉庆)广西通志》,广西人民出版社点校本,1988年版。
    12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123、(清)潘锡恩、穆彰阿等纂修《大清一统志》,四部丛刊续编本。
    124、(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25、(清)汪森编《粤西文载》,广西人民出版社校点本,1990年版。
    126、(清)汪森编《粤西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7、(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成都龙万育燮堂氏,道光三年(1823)刻本。
    128、(清)甘汝来《(雍正)太平府志》,故宫珍本丛刊第195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29、(清)允禄等监修《大清会典》(雍正朝),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94年版。
    130、(清)程嘉谟等编修《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1、(清)崑冈等修、刘启端等纂《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
    132、(清)徐延旭辑《越南辑略》,光绪三年(1877)梧州刻本。
    133、(清)杨锡绂《四知堂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134、(清)朱椿年纂修《(道光)钦州志》,道光14年(1834)刻本。
    135、(清)范端昂《粤中见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校注本,1988年版。
    136、(清)周硕勋等修纂《(乾隆)廉州府志》,乾隆二十一年(1756)梅苍书屋刻本。
    137、(清)周硕勋纂修《(乾隆)潮州府志》,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
    138、(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2辑),台北大通书局,2000年版。
    139、(清)陈治昌纂《(道光)廉州府志》,道光十三年(1833)刊本。
    140、(清)大汕《海外纪事》,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版。
    141、(清)王之春《各国通商始末记》,上海宝善书局,光绪21年(1895)石印本。
    142、(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中华书局点校本,1957年版。
    143、(清)蔡廷兰《海南杂著》,《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8辑),台北大通书局,2000年版。
    144、(清)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1977年版。
    145、(清)吴光《使交集》,《丛书集成续编》第125册,上海书店,1994年影印。
    146、(清)李仙根《安南使事纪要》,清钞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56册,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
    147、(清)邬黑、明图、周灿《使交纪事》,康熙年间刻本,北京图书馆藏
    148、(清)周灿《使交吟》,康熙年间刻本,北京图书馆藏。
    149、(清)汤大宾修,赵震等纂《(乾隆)开化府志》,国立北平图书馆,民国二十八年(1939)晒印本。
    150、(清)储大文撰《存研楼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1、(清)黎申产辑《(光绪)宁明州志》,光绪九年(1883)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
    152、(清)谢旻等《(雍正)江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3、(清)李宾旸等修纂《(同治)兴安县志》,民国六年(1917)年印本。
    154、(清)师范纂《滇系》,光绪十三年(1887)重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
    155、(清)鄂尔泰等修《(乾隆)云南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6、(清)李熙龄纂,林则徐等修《(道光)广南府志》,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抄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印行。
    157、(清)苏士俊等纂修《(道光)南宁府志》,宣统元年(1909)石印本。
    158、(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中华书局,1955年版。
    159、向达校注《两种海道针经》,中华书局2000年版。
    160、《清实录》,中华书局,1986-1987年影印。
    161、《朱批谕旨》,光绪年间铅印本。
    162、《明清史料》(庚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行,1960年版。
    163、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史料旬刊》,京华印书局,民国19年(1930)版。
    164、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2-1987年印行。
    165、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7-1978年印行。
    166、清方略馆编纂《钦定安南纪略》,故宫珍本丛刊第57册,海南出版社,2000影印。
    16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16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跦批奏折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991年版
    169、(民国)莫炳奎《(民国)邕宁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铅印本。
    170、戴可来等校注《岭南摭怪等史料三种》,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71、佚名《安南志原》,河内西历1931年发行,法国远尔学院订刊。
    172、(越)黎崱《安南志略》,中华书局,2000年版。
    173、(越)潘清简《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影印本,1969年版。
    174、(越)高春育等修《大南一统志》,东京日本印度支那研究会,1941影印本。
    175、(越)张登桂等纂修《大南实录》,东京庆应义塾大学语学研究所影印本,1961-1981年版。
    176、(越)黎贵惇《抚边杂录》卷4,西贡,1973年。
    177、(越)潘辉注等《历代宪章类志》,越南汉喃研究院藏本。
    178、(越)黎澄《南翁梦录》,纪录汇编本。
    179、(越)吴士连著,陈荆和编校《大越史记全书》,日本东京大学东洋研究所,1968年刊印。
    1、陈伟明、王元林编著《古代中外交通史略》,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
    2、申旭《中国西南对外关系史研究:以西南丝绸之路为中心》,云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3、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常任侠《海上丝路与文化交流》,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
    6、白寿彝《中国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7、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8、孙光圻《中国古代航海史》,海洋出版社,1989年版。
    9、彭德清主编《中国航海史:古代航海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10、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中华书局,1939年版。
    1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交通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张若龄、陈虔礼主编《广西公路史》(第1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版。
    13、黄体荣编著《广西历史地理》,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14、马依、舒瑞萍《广西航运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版。
    15、显恩主编《广东航运史》(古代部分),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版。
    16、邓端本《广州港史》(古代部分),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
    17、黄恒蛟主编《云南公路运输史》(第1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年版。
    18、蒙文通《越史丛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9、陈修和《中越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
    20、郭振铎、张笑梅主编《越南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萧德浩、黄铮主编《中越边界历史资料选编》,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2、余定邦、喻常森等《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中华书局,1962年版。
    24、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25、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版。
    26、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6年版。
    27、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方铁主编《西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9、尤中《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0、尤中《云南民族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1、陆韧《云南对外交通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32、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33、邓昌友《宋朝与越南关系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
    34、陈文源《明朝与安南关系研究》,暨南大学2005年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
    35、孙宏年《中越关系研究:1644-1885》,复旦大学2000年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
    36、刘利华《明朝与占城关系论略》,暨南大学2002年历史学硕士论文。
    37、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38、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
    39、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译丛》(第3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40、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第1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
    4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42、高言弘、姚舜安编著《明代广西农民起义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3、朱惠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44、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版。
    45、王介南《中国与东南业文化交流志——中外文化交流第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6、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东方印书馆,1929年版。
    47、章巽《我国古代的海上交通》,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8、周伟洲《长安与南海诸国》,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
    49、陈佳荣等《古代南海地名汇释》,中华书局,1986年版。
    50、黄盛璋《中外交通与交流史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1、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52、马雍《西域史地文物从考》,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53、高荣盛《元代海外贸易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4、耿慧玲《越南史论——余石资料之历史文化比较》,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年版。
    55、吴志《皇黎一统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版。
    56、《中国医学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7、郭廷以等著《中越文化论集》,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6年版。
    58、张奕善著《东南亚史研究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版。
    59、曾一民《唐代广州之内陆交通》,台北国彰出版社,1987年版。
    60、顾裕瑞、李志俭主编《北海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1、(法)伯希和著,冯承钧译《交广印度两道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
    2、(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日)山本达郎著,秦钦峙译《越南中国关系史年表》统计,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1983年版。
    4、(越)明峥著,范宏科译《越南史略初稿》,北京三联书局,1958年版。
    5、(越)陈重金著,戴可宋译《越南通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6、(越)陶维英著,钟民岩译《越南历代疆域》,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7、(越)陶维英著,刘统文、子钺译《越南古代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8、(越)潘辉黎等著,戴可来译《越南民族历史上的几次战略决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
    9、(英)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10月版。
    10、(阿拉伯)伊本.胡达尔兹比赫著,宋岘译注《道里邦国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
    11、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编著,北京大学东语系越南语教研室译《越南历史》,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2、穆根来等译《中国印度见闻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
    13、(荷)威.伊.邦特库,姚楠译《东印度航海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14、(英)C.R.博克舍编注,荷高济译《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中华书局,1990年版。
    15、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6、(日)山本达郎《越中关系史》,东京山川出版社,1975年版。
    17、(日)岩村成允著,许云樵译《安南通史》,星际世界书局,1957年印行。
    18、(美)穆黛安著,刘平译《华南海盗(1790-18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Alexander Barton Woodside, The Vietnamese and Chinese Mode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Vietnamese and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0、Victor Purcell,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21、William J. Duiker, China and Vietnam: The Roots of Conflic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6.
    22、Stanley Karnow, Vietnam: A History The Viking Press, New York, 1973.
    23、Phan Hui Le (etc),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in Vietnam, The Goi Publishers, Hanoi, 1993.
    1、陆韧《唐代安南与内地交通》,《思想战线》1992年5期。
    2、施铁靖《马援征交趾经广西行军路线考》,《河池师专学报》1985年1期。
    3、李勃《马援至琼考略》,《海南史志》1994年2期。
    4、吕明中《秦汉通南越要道考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3期。
    5、邢丙彦《秦汉时期北方与岭南交通的发展变化》,《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3期。
    6、黄灼耀《秦时岭南内陆交通路线探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3期。
    7、徐兴祥《马援与滇越古代交通》,《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
    8、徐亦亭《古代广西的对外交通》,《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3期。
    9、黄滨《清代广西段的中越贸易》,《东南亚纵横》1992年第4期。
    10、周中坚《中越边境贸易史略》,《东南亚纵横》1992年第4期。
    11、琼恩《壮族地区的古代交通》,《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4期。
    12、吴小凤《明代广西交通建设述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4期。
    13、刘祥学《明清时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略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4、古永继《明代滇桂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关系述评》,《思想战线》2002年第6期。
    15、方铁《元代云南至中南半岛北部的通道和驿站》,《思想战线》1987年第3期。
    16、方铁《云南地区至邻国交通史略》,李国强、方铁主编《中国边疆研究通报(第二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范玉春、周建明《古代过岭交通的变迁及其原因——兼论灵渠对桂东北发展的影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8、钱宗范《秦汉象郡位置新释》,《广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9、敬轩《本世纪来关于秦汉古象郡的争论》(《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4期。
    20、木子《关于古象郡地理问题争论的补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9期。
    21、黎正甫《古代中国与交趾之交通》,《东方杂志》1944年40卷第2期。
    22、程爱勤《西汉时期南海中西航线之我见》,《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6期。
    23、吴小玲《“海上丝绸之路”与钦州的发展》,《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
    24、张荣芳、周永卫《汉代徐闻与海上交通》,《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5、陈代光《岭南历史地理特征略述》,《岭南文史》1994年第1期。
    26、陈玉龙《历代中越交通道里资料辑略》,《东南亚》1984年第2期。
    27、陈玉龙《历代中越交通道里考》,《东南亚史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8、陈伟明《唐五代岭南巡交通路线述略》,《学术研究》1987年第1期。
    29、杨希义《唐代行交州海门镇所在方位考辨》,《学术论坛》1983年第5期。
    30、廖幼华《唐末海门之兴起及地理位胃考》,《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学报》人文分册,1997年第1期。
    31、防城各族自治县县志办《潭蓬运河的变迁》,《广西地方志通讯》1985年第3期。
    32、郭声波《试解岩州失踪之谜》,《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3期。
    33、方国瑜《步头之方位》,《滇史论丛》(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
    34、颜广文《元代粤西驿道驿站考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1期。
    35、廖幼华《唐宋时代鬼门关及瘴江水路》,《第四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6、方铁《元代云南至中南半岛北部的通道和驿站》,《思想战线》1987年第3期。
    37、雷坚《秦汉至民国时期广西建置沿革初探》,《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38、王颋、祝培坤《元湖广行省站道考略》,《历史地理》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9、陈伟明《宋代岭南交通路线变化考略》,《学术研究》1989年第3期。
    40、白耀天《宋代在今广西西部设置羁縻州、县、洞考》,《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2期。
    41、白耀天《宋代在今广西西部设置羁縻州、县、洞考》(续),《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42、白耀天《元丰二年十月以前广源州为宋朝领土辨证——关于侬智高国籍研究之二》,《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
    43、李家发《永平寨位置考》,《广西地方志》1994年第4期。
    44、王顾《元云南行省站赤考略》,《历史地理研究》(2),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5、李家发《友谊关古关名辨正》,《广西地方志》1994年第4期。
    46、杨正泰《明代国内交通路线初探》,《历史地理》1990年第7辑。
    47、李庆新《再议郑和下西洋:以两次从广东起航为中心》(《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48、(法)丽比尔.德.维也纳撰、杨保筠译《十七世纪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中外关系史译丛》第3辑。
    49、陈希育《越南阮朝前期外贸政策初探》,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东南亚学刊》第10期。
    50、陈荆和《十七、八世纪之会安唐人街及其商业》,《新亚学报》第3卷1期。
    51、王元林《唐开元后的梅岭道与中外商贸交流》,《暨南学报》2004年第1期。
    52、范宏贵《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民族研究》1999年第6期。
    53、史军超《滨海文化与高原文化的嫡裔》,《边疆文化论丛》(第1辑),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54、严崇潮《印度尼西亚历史地理探索》,《亚洲文明》(第2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5、藤田丰八《前汉时代西南海上交通记录》,《中国南海古代交通丛考》(何健民译),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56、朱杰勤《汉代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海上交通线初探》,《中外关系史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7、许云樵《古代南海航程中的地峡与地极》,《南洋学报》第5卷2辑。
    58、劳干《论汉代之陆运与水运》,《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59、韩振华《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一世纪间中国与印度东南亚的海上交通——汉书地理志粤地条末段考释》,《厦门大学学报》1957年第9辑。
    60、周连宽、张荣芳《汉代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上交通和贸易关系》,《文史》第9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
    61、金强、陈文源《瘴说》,《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7期。
    62、蔡良军《唐宋岭南联系内地交通线路的变迁与该地区经济重心的转移》,《中国社会经济史》1992年第3期。
    63、杨宗亮《元明清时期滇桂通道及其历史作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64、李富强《西南——岭南出海通道的历史考察》,《广西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
    65、陆韧《宋代广西海外贸易兴起初探》,《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
    66、沈之兴《论古代粤北交通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67、陈乃良《潇贺沟通 跨越五岭——论秦汉往返岭南的最佳途径》,《历史地理》第16辑。
    68、何平《“掸国”不是泰掸民族建立的国家——关于“掸国”问题的再考察》,《东南亚》1998年第4期。
    69、梁志明《十一世纪宋朝反击越南李朝侵略战争中的富良江位置考——兼评所 谓“如月江大捷”》,《印度支那研究》1980年增刊。
    70、曹家齐《宋代南方陆路交通干线沿革述考》,张其凡、范立舟主编《宋代历史文化研究》(续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1、马世长《敦煌县博物馆藏地志残卷——敦煌第五十八号卷子研究之一》,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72、萧德浩《交趾名位初探》,《印度支那研究》1980年增刊。
    73、陆韧《试论天生战争与开步头路》,《思想战线》1997年第5期。
    74、许少峰《南诏与东南亚的关系》,《东南亚研究》1988年第2期。
    75、段玉明《大理国的周边关系》,《云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76、马曜《云南二十几个少数民族的源和流》,《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