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庭审调查制度的正当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正当性是政治制度的基础性概念,它要解决是什么样的政治权力具有可接受性的根本问题。刑事程序的正当性和正当程序、程序正义有区别更有联系。在一个崇尚权利和理性的时代,刑事诉讼制度应该具有那些特质才能被认为是正当性的权力而具有生命力?居于刑事诉讼制度核心的庭审调查制度如何正当化?这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本文分为五章,分别从正当性的基础概念和内涵、刑事庭审历史和现实的类型比较、刑事庭审的结构正当、程序正当和规则正当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正当性在古代表现为神意,在中世纪表现为君权,在今天是通过民主程序表现出来的民意。当今的法治民主之所以具有比较完全的正当性,是因为其在价值层面尊重、捍卫了个人主体地位,在方法论层面体现出理性的特征。作为统治权力重要构成的司法制度只有既体现出人性又体现出理性、既保障民众参与又有效查明事实解决纠纷才具有正当性。由此,刑事庭审调查制度应当遵循平等参与、直接言辞、辩论质证、公开集中等原则,方能被社会有效服从。从刑事庭审调查模式的历史演变中我们发现控辩双方的地位逐渐趋于平等、被告人地位不断提高、证据制度日臻完善;当今职权式和当事人庭审模式的比较中,虽然两大法系发现案件事实的能力之优劣尚无定论,但当事人推进式的庭审调查制度却在当事人之平等与裁判者之公平上更具有正当性。我国纠问式的传统久矣,现在的强职权式的庭审模式虽然移植当事人对抗式的交叉询问制度,但庭审仍然在道义性和合理性两方面值得改进。
     从庭审结构来看,我国庭审布局是“伞形”结构。首先应该保障被告人主体地位贯彻无罪推定和不被强迫自证其罪原则,赋予其质证权、获得辩护律师权、程序选择权、救济权、知悉案件权等。法官应居中裁判利用庭审控制权维护平等武装的调查格局;他负有查清事实的责任应根据关联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原则规范实施依职权调查。作为被告人主体地位的守护者,辩护人应该更加充分地参与到庭前和庭审程序中,和被告人有效沟通、紧密联系共同抗辩。被害人应作为特殊的庭审参加者从庭审调查的主体地位退却,在庭前和审后程序以及民事实体补偿方面寻求救济。
     从庭审调查顺序来看,应该以各种庭审样态的总体为研究对象而非仅以一审普通程序为对象,应该以权利为出发点构建新的程序体系而非仅从官僚权力本位、从技术效率的角度构出发,对庭审调查体系进行繁简分流的制度设计。实现普通程序的证据调查当事人主义化,两简程序的庭审调查职权主义化。以被告人认罪与否为程序契机,区分普通程序和简化审理程序证据调查的不同设置。庭审讯问是职权主义刑事庭审的典型特征,和当事人主义庭审的交叉询问制度天然异构、不相契合。可在赋予被告人沉默权的同时,按照混合式诉讼模式国家如日本和意大利的经验将其移至证据调查之后;简易程序中突出讯问,当事人对抗的普通程序中弱化讯问。充实和明晰交叉询问规则,使其充分调动双方当事人积极性,实现技术实施型向权利保障型的转变,使质证实质化、对抗充分化。
     证据制度是理性的体现,证据规则是司法权力获得正当性的核心要素。证据裁判原则对于形成理性的纠纷解决方式、树立司法权威、保障审判程序的公平正义有重要意义。我国诉讼法应该贯彻证据裁判原则精神,以此为核心建立证据规则体系。在英美法系,证据的可采性由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调整,大陆法系证据资格问题则由证据禁止性规则调整。我国可以参照国际经验先初步确立范围较小的非法言辞证据排除规则。从保障双方当事人平等质证权和交叉询问制度的配套设置方面,可以吸收排除传闻法则的精神,和直接言辞审理原则同时做出规定。同时,考虑我国当前司法实践推行争议证人和关键证人出庭制度的压力,应制定合理的例外情形,采纳具备可信性和必要性的传闻证据。
The legitimacy is a foundational political concept, which explains what power can be acceptable. There are differences and also relations between the criminal procedure's legitimacy, the due procedure and the procedure justice. In a time of right and reason, what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e criminal procedure should have to be justified? As the core of criminal procedure, how the investigation in the court should be legalized? This is precisely the question tha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ply. This article divides into five chapters, discussing separately from the concept and the connotation of legitimacy, the history of criminal hearing and comparison of today's procedures, the legitimacy in criminal hearing's structure, in the procedure and the evidences rule.
     The legitimacy in the ancient times proved to be as a divine will, in the Middle Ages as the regality, today as the public opinion which displayed through the democratic procedure. The reason that the democracy has the quite complete legitimacy, is because it highly value and guard individual' subjective status, technically prove to be reasonable. The justice system has the legitimacy only when it manifests both the humanism and the rationality, both the participation and investigation effectively. So the criminal hearing investigation may follow principles to be legitimate such as equal participation, investigation direct and in words, debating and questioning witnesses, public and concentrated. In the history of criminal procedure both the parties tended gradually to be equal, the accused person' status raised, the evidence system became more mature; Now compared adversary trial system with inquisitorial system, we cannot draw a conclusion which is better to find out the facts, but draw one that adversary mode hearing system provide both parties with more fairness and equality. The history of inquisitorial system in our country' tradition is long, although we have transplanted the cross-examination system from adversary system, the hearing in court still is expected to be improved with the humanism and the rationality.
     Looking from the hearing system' structure, our country' hearing layout is like "the umbrella type" one. First we should safeguard the accused' subjectiveness status and the right not to self-incrimination, give the defendant rights to confront, to counsel, to select process, to relief, to learn information and so on. Judge should decide neutrally, control the order in the court and keep the balance of equal-armed;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to investigates thoroughly the fact he can investigate according to three principles of relatedness, the necessity and the possibility. The lawyer should participate fully in hearing process and in the hearing procedure, communicates with the accused and defend the right. As the special participant the victim should retreat from the party status, just take part in the pre-trial procedure as well as the civil procedure.
     As the hearing process, it is better to research overall than only focus on the first trial ordinary procedure as the object. Basing on the defendant' rights, we can design several types of courtroom investigation process called diversification. Change the ordinary procedure into adversary system and the simplified procedure into inquisitorial system.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accused confess, we can tell th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the ordinary procedure and the simplified procedure. The courtroom inquires is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f litigation system, not agreeing with adversary system. The accused person should has the right to silence, and we set the courtroom inquiry after the evidence investigation, just as the Japan and Italy's experience; In the simple procedure inquires get the importance, and in the adversary system we attenuate inquires. Improve cross-examination rule, which can arouse the both parties enthusiasm fully, change the technical-oriental to the right-oriental, and substantialize the confronting.
     The evidence system is a manifestation of rationality. The evidence rules are the essential factor authorizing judicial system the legitimacy. The judgment-on-evidence principle exerts great influences on rationally solving disputes, setting up the judicial authority, safeguarding fair trial. Our criminal procedural law should implement the judgment-on-evidence principle; take this as core to establish evidentiary rules system. In the UK-US legal system, the evidence acceptability is decided by the evidence exclusive rule; in the mainland legal system the evidence of qualifications are decided by the evidence forbidden rules. Our country may refer to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to establish evidence exclusive rules initially in illegal confess. For protect the right to confront and cross-examination, we may absorb the hearsay rules, simultaneously regulating the direct and verbal trial principle.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pressure over the witness appearing in courtroom, we should formulate the reasonable exceptions; adopt the hearsay with credibility and necessity.
引文
[1]转引自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
    [1]大陆通常译为合法性,而台湾学者如顾忠华等人译为正当性。比较而言,正当性或者正统性比合法性表述更准确。虽然legitimacy是拉丁语lex(法)的衍生语,原义为合法性,但由于当时有自然法传统或者上帝意志作为依归,所以合法性这个概念仍旧保留有超越的道德维度,而如今这些超验的根据都已式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仍把legitimacy翻译、解释为“合法性”,就会使legitimacy丧失道德批判的维度,彻底沦为替现实政治作辩护的工具。之所以反对把正当性翻译成合法性,另一个原因在于英文里另有legality、lawful等词表示“合法性”的意思,而legitimacy除了有“合法有效”的意思外,还有“正统的”、“正确的”等多重含义,仅用合法性这个概念无法涵盖legitimacy的所有意义。参见周濂.政治正当性的四重根[J].学海,2007:(2).
    [2]但同时韦伯也注意到现代社会中魅力型政治、形式理性的法制和传统型政治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比如现代宗教的统治、精英民主的组织形式;单一的正当性来源已经不复存在。参见[德]马克斯·韦伯,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41.
    [3]See Gordon Marshall(2ed).A Dictionary of Sociology,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363.在这里,伦理层面和制度层面两种不同维度的正当性要素已经初现端倪。
    [4][法]让·马克·夸克,佟心平等译.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5.
    [5][德]马克斯·韦伯,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9.
    [6]胡水君.民主政治下的为民之道[J].法学研究,2007:(3).
    [7]荀子·正论。
    [8][日]谷口安平,王亚新等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9.
    [9]一如学者所指出的,“民本是政治合法性的最高尺度,也是民众的权利主体资格和政治权利诉求的终极凭借。不过,总的说来,传统的民本学说里还缺乏明确的作为制度操作概念的民权,只有作为起义暴动之动力的非制度、非程序的民权。”参见夏勇.中国民权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4:18.
    [10][意]马基雅维里,潘汉典译.君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43、44、87.
    [11]参见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565页以下。针对尧舜禹之后因为君主道德败坏而导致的夏、商、周王朝兴替现象,孟子也有类似的感慨:“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见《孟子·滕文公下》。
    [12][法]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9。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霍布斯、洛克和卢梭均主张有一个“约定”,不过公民让渡权利的范围和在社会契约中的状态各不相同,卢梭主张毫无保留的让渡,洛克主张对生命权等有所保留,而霍布斯选择个人应该作为君主的臣民。
    [13][法]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3、24。
    [14][德]哈贝马斯,童世骏译.在事实和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3:631。
    [15]转引自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M].上海:三联书店1998:118.
    [16]黄炎培.延安归来[A].80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148。
    [17]毛泽东答记者中外记者团[J].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18]蔡定剑.民主是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的关键[J].法学研究,2007:(3).
    [19]“A government…of people,by people,for people。”参见林肯1863年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上的演说。译文参见文钧编.世界名人演讲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6:55。民有、民治、民享已经成为不同传统国家逐渐接受的普遍民主含义,国内官方媒体最近也认为发展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和林肯的表述已经非常接近。见2008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可以认为,这是巩固社会主义政治正当性的有力途径之一。
    [20]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18.
    [21]胡水君.民主政治下的为民之道[J].法学研究,2007:(3).
    [22][德]康德,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81.
    [23]夏勇.中国民权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4:304.
    [24]富勒在对社会秩序形成方式(social ordering)的研究中提出著名的“参与命题”。Lon L.Fuller and Kenneth I.Winston,The Forms and Limits of Adjudication,Harvard Law Review,Vol.92,No.2(Dec.,1978),pp.353-409.
    [25]R.S.Summers,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Legal Process—A plea for "Process Values",in Cornell law Review,V01.60,November1974,No.1,PP.25-26.
    [26]Jack H.Nagel,Participation,PP.1-5,1987By Prentice—Hall,Inc.转引自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3.
    [27]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2.
    [28]在哈贝马斯那里表达为“理性的商谈”的命题,参见[德]哈贝马斯,童世骏译.在事实和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3.
    [29][日]谷口安平,王亚新等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5.
    [30]例如,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见[法]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麦迪逊也认为,“权力具有一种侵犯性质,应该通过给它规定的限度在实际上加以限制”,见[美]汉密尔顿等,程逢如译.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52.
    [31]从对权力的实体和组织控制,到对权力的程序和规范控制,体现了对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从消极提防转向既提防又支持。参见姜明安主.行政程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32]耳熟能详的是孟氏的谆谆告诫:“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符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会不复存在了。”见[[法]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6.
    [33]最早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是黑格尔。他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最早把国家与市民社会作了明确划分。这一划分也被西方思想界认为是黑格尔对政治哲学的最有原创的贡献。
    [34]韩大元.比较宪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4.
    [35]托克维尔考察美国民主时说:“再没有比社会情况民主的国家更需要用结社自由去防止政党专制或者大人物专权了。在贵族制国家,贵族社团是制止滥用权力的天然社团。”参见前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第217页。其在论述美国乡镇自由时也表达类似观点。
    [36][日]棚濑孝雄,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机制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23.
    [37]贺卫方.司法的民主化与职业化[N].南方周末.2008,9(12):5.
    [38]托克维尔高度赞扬美国的法学家团体,认为他们使美国民主摆脱多数人的暴政而真正保有民主制度,法学家包括律师和法官。[美]托克维尔,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09.
    [39]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J].中外法学,1998,4.
    [40]其作用是双重的,正如英国政治学家洛克所指出的:“一方面使人民可以知道他们的责任并在法律范围内得到安全和保障:另一方面,也使统治被限制在他们的适当范围之内。”参见谢佑平,万毅.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07.
    [41]转引自陈瑞华.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J].北大法律评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1).
    [42]克拉玛德雷,翟小波、刘刚译.程序与民主[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1.
    [43]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203.
    [44]邱联恭.程序选择权之法理.民事诉讼法研讨第4辑[M]台北:台北三民书局出版社,1993:579.
    [45][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与审判[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0.
    [46]在法律知识方面,法官比陪审员们更专业,但在常识和特殊知识或者地方性知识方面,更需要陪审员发表代表普通人的意见,与法官形成互补。参见何兵,陪审制度的意义[N].人民法院报,2005.4(25):5.
    [47]徐鹤南,刘林呐.刑事程序公开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62.
    [48]李蓉.刑事程序民主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7.3.
    [49][英]罗素著.罗素文集.第3卷[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340.
    [50]于立深.程序的多重视角[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3).
    [51]萨默斯所说的程序价值包括:(1)参与性统治。即允许有关公民参与对其权益可能受到影响的法律决定的制作过程,并确保公民不同程度地进行自主性的自决。(2)程序正统性。法律程序本身能够获得公众的认同和接受。(3)程序和平性。程序中没有如决斗等暴力和危险,没有冲突和紧张,充满和平与秩序。(4)人道并尊重个人的尊严。保护人们免受非人道对待,维护个人尊严,如禁止刑讯、禁止非法取证、反对歧视等。(5)保护个人隐私。(6)协议性。给程序参加者以放弃参与、程序选择等酌定权。(7)公平性。程序对于当事各方要一视同仁,并做到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8)程序法治。程序以法律的形式表现,即制定程序法以提供一种来自法律的程序统治。(9)程序理性。程序具有明确、稳定、可预测性,能够约束随意、任性和专断。(10)及时性和终结性。程序进行要讲究效率,要有终了而不能无限拖延或反复启动。转引自陈瑞华.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M].北京:北大法律评论,第1卷第1辑。
    [52]文本出自杨宇冠,宁黎黎.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J].甘肃社会科学,2005,1.
    [53]Oxford Companion to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K.Hall(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236.
    [54]伊.A.马丁.牛津法律词典[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1:328.
    [55]本文两处拉丁法彦均参见:Rufus Yerxa and Bruce Wilson,Key Issues in WTO Dispute Settlement:The First Ten Yea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p.147.
    [56]H.C.Black,Black' s Law Dictionary,West Publishing Co.1979.P.1083.
    [57]转引自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576.
    [58][美]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59]参见[美]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85:胡水君.法律的政治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5.
    [60][美]罗尔斯,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0:453.
    [61]显然,这里存在着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之间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两派学者间具体的争论与回应,可以参见前引季卫东书《法治秩序的构建》中相关部分。本文依然同意谷口安平等学者的观点,即程序本身具有一定正当化的功能,参见前引谷口安平书《程序的正义诉讼》,第10页。
    [62]见前引季卫东书《法律程序的意义》,第53页。
    [63]小野的原意是论述刑事程序的保障实体法实施和查明事实、保障人权之双重功能,但在此也觉得贴切,故借用。参见[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9.
    [64]美国刑事诉讼中也很重视对事实的调查,如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102条规定:本规则将用以保证公正施行,消除不合理的耗费和延误,促进证据法的发展壮大,以实现确定事实真相,公正处理诉讼。
    [50]日本学者对实体真实的论述是非常丰富而深刻的,详细指出不同的实体真实观和诉讼构造之间的关系、实体真实观的限制等,相关论述可参见[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0
    [66]"adjudication should be viewed as a form of social ordering……",Lon L.Fuller and Kenneth I.Winston,The Forms and Limits of Adjudication,Harvard Law Review,Vo.92,No.2(Dec.1978),p.357.
    [67]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
    [68]徐昕博士注意到了当前中国纠纷解决暴力化的一种危险趋势,他认为原因是法律秩序的缺乏导致私力救济的兴起。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公权力对法治秩序的粗暴践踏在民间引起的辐射效应。参见徐昕:《警惕暴力维权的普遍化趋势》,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22603,于2009年2月28日访问。
    [69]谢佑平,万毅.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0.
    [70]法律原则和规则的区别,可参见美国学者德沃金在与哈特关于法律概念的论战中相关阐
    述。[美]德沃金著,信春鹰等译.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41.
    
    [71]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
    [72]转引自前引谢佑平、万毅书《刑事诉讼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第211页。
    [73]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6.
    [74]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75.
    [75][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29页以下;台湾学者林钰雄也持此种观点。参见前引林钰雄书《刑事诉讼法》(下),第146页。
    [76]林山田.论刑事程序原则[M].北京:转引自樊崇义主编《刊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第431页。
    [77]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76.
    [78]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3。陈瑞华教授认为言辞原则也称为言辞辩论原则,此说为大多数观点。但台湾林钰雄教授认为德语的辩论原则另有指称,实指当事人进行主义,故言辞原则不应包含辩论主义,否则容易混淆。参见前引林钰雄书《刑事诉讼法(下)》148页。
    [79]棚濑孝雄非常同意富勒提出的参与命题,认为当事人参与的审判本质与上述审判要素其实完全一致。参见[日]棚濑孝雄,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机制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56.
    [80][美]悉尼·胡克,金克等译.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
    [81][美]哈罗德·伯曼编,陈若恒译.美国法律讲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8.
    [81]戴维林.法官[J].1979年:120,转引自英国法律文化委员会编.英国法律周专辑[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38.
    [84][意]贝卡利亚,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54.
    [85]清·汪祖辉著:《佐治药言》,《词讼速结》篇。
    [1]William Burnham,Introduction to the law and legal system of United States,2.edition.
    [2]“迄今,摆设在日本明治大学及德国罗登堡犯罪学博物馆中琳琅满目的刑讯器具,足以见证”这一点。参见林立.由英美与欧陆思维文化之根本差异反省我国刑事诉讼采用美国司法交互诘问制度之争议[J].东吴大学法律学报,14(2);林钰雄.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序言.
    [3]其实神判的历史持续非常之长而不仅是“原始人”社会才采用,直到公元1066年诺曼人征服以前,英格兰各领地内仍有采用神判(ordeal)方式进行的审理,包括决斗(battle)、依靠他人证词宣誓、用烧红铁块验证等。参见潘维大编.英美法导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
    [4]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84.
    [5]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3:33.
    [6]“如用手或棒子打断自由人的骨头,贼应缴纳罚金三百阿司,如为奴隶,则为一百五十阿司。”(《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3条);“如果欺负人,则罚款二十五。”(《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
    [7]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85.
    [8]参见[美]孟罗·斯密著,姚梅镇译.欧陆法律发达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43、144.
    [9][美]哈罗德·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西力法律传统的形成[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304.
    [10][意]贝卡利亚,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31.
    [11][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79.
    [12][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19.
    [13]王兆鹏.对质询问权与强制取证权[J].台大法学论丛,28(3).
    [14]王兆鹏.对质询问权与强制取证权[J].台大法学论丛,28(3).
    [15]恩格斯.(反杜林论)引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55.
    [16]转引自[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23.
    [17]A.Esmein,A History of Continental Criminal Procedure,(Trans.By John Simps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13,p.367.
    [18][意]贝卡利亚,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29、32、20.
    [19]汪海燕博士论文.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3:78.
    [20]法国所谓“中间时期法律的介绍”以及具体法律改革进程,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4页以下.
    [21]自由心证的显证是,在退庭前,庭长应当宣读法律规定的训词:“法律不责问审判官员形成确信的理由,也不规定他们应当特别依据全部足够证据的规则;法律仅规定审判官员必须冷静沉思,向自己提问并根据理智,根据已取得的反对受审人的证据及其答辩的理由,以真诚之心探求浮显出什么印象。法律仅向审判员提出唯一的一个包含衡量他们全部职责的问题:你们具有内心确信?”这段训词还用大号字书写张贴在评议室最明显的地方,作为法官、陪审团的座右铭。王以真主.外国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211、212。
    [22][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8.
    [23][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91.
    [24][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14.
    [25][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19.
    [26]Shigemitsu Dando,Japanese Criminal procedure,Fred B & Co.South Hackensack,N J,1965,p.14.转引自汪海燕博士论文.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3:84.
    [27]参见汪海燕博士论文.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3:86.
    [28]通常是宣誓不能查明案件时采用神明裁判,神明裁判在英国当时主要有冷水审判、沸水审判和烙铁审判三种方式。有观点认为,依据他人证词宣誓的审判是抗辩式程序的起源。参见[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等,陈卫东、徐美君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4-97.
    [29]见《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231页。大宪章的政治学意义还表现在她确立了限制王室权利的基本先例、认可国王受制于法律的政治原则,是限制国家权力的最早的法律表述。
    [30][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等,陈卫东、徐美君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4.
    [31]Beattie,J,M,"Scales of Jnstice:Defense Counsel in the English Criminal Trial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Law and History Review 1991,9(Fall):221-267.
    [32]Beattie,J,M,"Scales of Jnstice:Defense Counsel in the English Criminal Trial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Law and History Review 1991,9(Fall):221-267.
    [33]A.Esmein,A History of Continental Criminal Procedure,(Trans.By John Simps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13,p.349.转引自汪海燕博士论文.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2003:97.
    [34]仔细考察日本、台湾、意大利等国刑事诉讼中的庭前审查、庭审调查程序就可发现,其特征是以对抗式为基本框架的。参见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11.
    [35]如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共60条,同时美国联邦证据规则61条,总量几乎相当:似乎表明,诉讼程序是明了的,但是控辩双方赖以展开攻防的证据规则必须复杂而且精密。
    [36]非典型的庭审调查并不完整,但是适用的比例却比重却比正式程序高出许多。统计表明,美国的辩诉交易程序解决掉了美国90%以上的刑事案件,正式开庭的不足7%。参见卞建林编译的《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第12页。英国采用被告人认罪后直接进入量刑程序的案件比例也差不多。从研究意义上看,本处仅考察被告人不认罪且选择陪审团审理的正式程序,相对比较完整、典型。
    [37]介绍美国程序法的著作对正式程序的基本步骤叙述比较近似,参见前引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第15页;[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南希·弗兰克著:《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第527页-537页。
    [38]如美国著名的证据法学家约翰·威格摩尔认为,交叉询问是发现事实真相的最有效装置。See Wigmore,Evidence.At1367.Quote from Prince,Richardson on Evidence.10~(th) edition,1973,p488.
    [39]根据美国的《联邦判刑指南》的规定以及联邦最高法院的判例,对除了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与量刑有关的事实的证明,不适用”排除合理疑问”的证明标准,而适用”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其理由是:已经被定了罪的被告人在判刑程序中已经不再受无罪推定的保护,而且判刑因素与犯罪构成的要件也截然不同。参见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434.
    [40]Mirjan Damaska,Evidentiary Barriers to Conviction and Two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A Comparative Study,121 U.Penn.L.Rev.506,563(1973).
    [41][美]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M].三联出版社:178.
    [42]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436;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13.
    [43]“arraignment”或译为“传讯”程序,规定于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10条;具体答辩程序见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11条。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44]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436.
    [45]见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29条。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46]只有当控方准备不充分、审判时潦草地出示证据的时候,直接裁决无罪的动议才会被接受。参见[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等,陈卫东、徐美君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33.
    [47]德国庭审调查的基本步骤具体规定参见刑诉法243条以下。相关解释参见[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0页以下:王国忠博士论文.刑事诉讼交叉询问之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67.
    [48]比较熟悉的说法有,在职权式审理过程中虽然未见有打瞌睡的检察官,但见有公诉人在翻阅一本小说。庭审中法官包揽了庭审主要调查事务,证据调查类似准科学的事实探寻过程,对抗气氛趋于平和,均是检察官心有旁骛的原因。
    [49][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27.
    [50]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447.
    [51][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28.
    [52]学者们注意到了证据调查前讯问的重要作用,参见前引陈瑞华著:《刑事审判原理论》,第278-281页:
    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445-446页。
    [53]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99.
    [54][德]赫尔曼,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译本序言,见: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8。
    [55]台湾200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285条至290条规定了审判期日的顺序,对被告人案由事实讯问设置于证据调查前,具有典型的大陆职权主义风格。2003年对此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将285条的讯问被告人改为告知被告人权利程序,并将对被告人的案情讯问放在证据调查以后。参见前引林钰雄:《刑事诉讼法》,161页。
    [56]参见前引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第71页;[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236页。
    [57]参见前引[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233页;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第304条第1款、第2款、日本刑事诉讼规则第199条之2款,第69、179页。
    [58]孙长永.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的法庭调查程序评析[J].政治与法律,2003,4.
    [59]转引自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05.
    [60]林立.由英美与欧陆文化之根本差异反省我国刑事诉讼采用美国司法“交互诘问”制度之争议[j].东吴大学法律学报,14(2).
    [61][德]赫尔曼.中国刑事审判改革的模式——从德国角度的比较观察[C].1994年北京刑事诉讼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
    [62]P.Devlin The Judge(1979)p.61.转引自英国文化委员会编,英国法律周专辑:中英文对照[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38.
    [63]Jerome Frank,Courts on Trial-Myth and Reality in American Justice(1949)at 85,转引自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06.
    [64]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16.
    [65][英]丹宁勋爵,李克强等译.法律的正当程序[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5.
    [66][德]赫尔曼.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A].诉讼法学新探[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837-838.
    [67]如台湾学者所做比喻,卷宗庭前移送并不会对法官心证形成预断造成过分影响,法官的客观性义务如同教授批改学生的作业,虽然看到学生的作业但不会当然认为学生是全对的,仍然可以挑出其中错误的地方。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8.
    [68]多数学者采用这种分类法,例如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37页以下;汪海燕博士论文《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第190页以下,关于中国诉讼历史的概括阐述。但对于现行中国的诉讼模式,黄松有博士认为属于既有别于职权主义诉讼、又不同于对抗式诉讼的“和谐式”诉讼模式。参见黄松有.论和谐式诉讼模式[J].法学研究,2007(1).
    [69]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5页。
    [70][美]亨利梅因.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3.
    [71]参见前引《瞿同祖法学论著集》第282页。
    [72]《论衡·是应》记载:“解廌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斯盖天生一角圣兽,助狱为验。故皋陶敬羊。”
    [73]前引《瞿同祖法学论著集》第286页。
    [74]《尚书·吕刑》。
    [75]汪海燕博士论文《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第193页。
    [76]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70.
    [77]费正清.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7.
    [78]李交发.中国诉讼法史[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109.
    [79]《唐律疏议·断狱》。
    [80]州县长官不仅仅是事实的裁断者,而且也是事实的积极发现者,还有可能是控告者,即集侦、控、审三职能为一身。参见前引瞿同祖书《瞿同祖法学论著集》第452页。
    [81]在唐朝,在对被告人多次刑讯之后被告人仍“拷满不承”,则“取保放之”,除了法定情形外,要“反拷告人”。这一点与法国中世纪后期纠问式诉讼的作法相类似。参见《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第198页。
    [82]汪常常站在公堂屏风的后面聆听重大案件,即至少涉及徒刑判决的案件讯审。一旦他感到词证可疑、他就要求长官再次讯问:并劝长官耐心,不要使用刑讯。有时,一个案件听讯多达八九次。这当然是一种反常规的方法,据瞿同祖先生考证,长官讯问庭审之后一般给幕友讯问词供,由幕友书写案件报告呈报上级,但幕友并不参见庭审。参见《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清代刑民幕友部分。
    [82]汪常常站在公堂屏风的后面聆听重大案件,即至少涉及徒刑判决的案件讯审。一旦他感到词证可疑、他就要求长官再次讯问;并劝长官耐心,不要使用刑讯。有时,一个案件听讯多达八九次。这当然是一种反常规的方法,据瞿同祖先生考证,长官讯问庭审之后一般给幕友讯问词供,由幕友书写案件报告呈报上级,但幕友并不参见庭审。参见《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清代刑民幕友部分。
    [83]《尚书·大禹谟》云:“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罚疑为轻,功疑为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8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78。
    [85]辛亥革命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1:215.
    [86]杨绛先生的父亲杨荫杭是旧式法官队伍的杰出代表。他是个有理想、有素质、有魄力、有原则的好法官,却屡遭迫害,几经沉沦。参见何兵.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J].法学研究,2005(4).
    [87]谢觉哉.谢觉哉日记.上册.1943年6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8]侯欣一.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的大众化特点[j].法学研究,2007(4).
    [89]参见前引汪海燕博士论文《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第231页。
    [90]马锡五.答延安大学学生问,转引自侯欣一文.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的大众化特点.
    [91]董必武.关于改革司法机关及政法干部补充、训练诸问题[C].董必武法学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21.
    [92]参见汪海燕博士论文《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第240页。
    [93]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0.
    [94]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
    [1]各方论述,俯仰皆是。如陈卫东.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J].法学研究,2002,
    (2):郝银钟.检察权质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
    (3):高庆年.也论检察权的属性——基于宪政体制和历史文化视角的分析[J].河北法学,2007,(11)。
    [2]陈兴良.从“法官之上的法官”到“法官之前的法官”—刑事法治视野中的检察权[J].中外法学,2000,(6)。
    [3]参见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一百四十二条、一百六十五条等;最高院刑事诉讼司法解释第一百五十七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三百五十一条到三百五十八条等。
    [4]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29页。
    [5]利用心理测试仪器(polygraph,学名多道生理记录仪,俗称测谎仪)进行测谎是否违反不自证自罪的原则,学界尚有争论。因为测试过程中要被告人回到问题,并且对被告人形成一定的心理强制,故而涉及沉默权和是否强制取证的问题。目前对测谎的基本程序要件要求一般应具备受测人同意并告知其测谎过程,缓解其精神压力等。对于测谎的效力,目前仅限于提供侦查线索而不得提出于刑事庭审,即无证据能力。
    [6]赵建文.关于被告人权利的最低限度保证[J],法学研究,2006(2).
    [7]赵建文.关于被告人权利的最低限度保证[J],法学研究,2006(2).
    [8]陈光中主编.<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批准与实施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514页以下;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9.
    [9][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等,陈卫东、徐美君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2-74。具体文本可以参见布莱克法律词典中“美国宪法”词条。
    [10][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38-143;
    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137、168、217、230、219、240等条款。
    [11][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52页、153页。参见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第311条第1款、第30条、第36条、第39条第1款、第157条第3款等等。
    [12]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4-137.
    [13][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53;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4.
    [14]陈永生.论辩护方当庭质证的权利[J],法商研究,2005(5).
    [15]陈永生.论辩护方当庭质证的权利[J],法商研究,2005(5).
    [16]“To examine,or have examined,the witnesses against him.”对此文本翻译似有异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中文本约文是“得亲自或间接诘问他造证人”,《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中文本译文是“讯问或请他人代为讯问对方证人。”由于审前程序中双方当事人即可对证人进行质证从而使审前书证获得证据效力,因此翻译为“讯问或业已讯问”是恰当的。
    [17]See Maryland V.Craig,497 U.S.836(1990)。
    [18][美]彼得·G·伦斯特洛姆编,贺卫方等译.美国法律词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50.
    [19][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等,陈卫东、徐美君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4.
    [20]See California v.Green.399U.S.149(1970).
    [21]See Maryland v.Craig,497 U.S.836(1990).
    [22]陈永生.论辩护方当庭质证的权利[J],法商研究,2005(5).
    [23]如台湾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讯问被告应先告知左列事项:……四、得请求调查有利之证据。”第九十六条:“讯问被告,应与以辩明犯罪嫌疑之机会;如有辩明,应命就其始末连续陈述;其陈述有利之事实者,应命其指出证明之方法。”
    [24]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33页。
    [25]另外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庭对于上述申请,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26][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等,陈卫东、徐美君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7-79.
    [27]参见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34页:
    [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88
    以下:[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10页以下。
    [28]我国刑事诉讼法一百八十条以下规定了二审程序,重大诉讼权利被剥夺可以导致发回重审。其中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但并未建立对剥夺重大程序权利之诉讼行为无效制度或者直接抗告制度。
    [29]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第三章“程序性制裁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3.
    [30]在辛普森案件中被告人辛普森换了二十多套西装,并享有充分和被告人律师交流的权利。和我国身穿囚服、身形落魄的被告人相比,的确显出我国被告人庭审地位的卑微和客体地位。
    [31]托克威尔对美国司法的评价很高,认为其是平衡和克制多数人的暴政的武器,法院是法学界对付民主最醒目的工具,是美国民主之所以伟大的必要制度因素。参见前引[美]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309页以下。
    [32]参见前引[美]德沃金著:《法律帝国》,第361页。
    [33]蔡墩铭.刑事审判程序I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47。
    [34]蔡杰、冯亚景.我国刑事法官的庭审指挥权[J],法学研究,2006(6);
    徐阳.法官刑事诉讼指挥权的权能解构[J],人民法院报,2004,4,14(5);
    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62。
    [35]台湾学者或表述为阐明权:“当事人的声明或陈述不清楚或不充分,或是有不当的声明或陈述,或是其所举的证据不够而误以为已经够了,法官以发问或晓谕等方式,提醒或启发当事人把不明了的予以澄清,把不充分的予以补充,把不当的予以排除,或是启发当事人提出新的诉讼资料。”参见路永家等.阐明权[M].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基金会编《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四)》,169页。
    [36]参见前引蔡杰、冯亚景文《我国刑事法官的庭审指挥权》:徐阳文《法官刑事诉讼指挥权的权能解构》。
    [37]如日本刑事诉讼法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了“公审程序的停止”,在被告人处于心神丧失或因病不能到场的情形下,法院在听取检察官和辩护人的意见后,可以裁定停止公审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了延期审理的情形,如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而影响审判进行的,法庭可以决定延期审理。
    [38]参见前引蔡杰、冯亚景文《我国刑事法官的庭审指挥权》。
    [39]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00。
    [40]参见前引徐阳文《法官刑事诉讼指挥权的权能解构》;蔡杰、冯亚景文《我国刑事法官的庭审指挥权》。
    [41][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14页;
    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77。
    [42]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101。
    [43]此亦可参见[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15页、118页:《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二百六十一条关于“自由心证”之规定。
    [44]见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92。准备程序中的职权调查参见该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前引《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之91页。
    [45][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17页。
    [46]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51页。
    [47][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14.
    [48]参见日本刑事诉讼法第157条至159条,日本刑事诉讼规则第106条至109条,对场外询问证人的要求做了严格规定。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5、36、150、151。
    [49]见德国刑事诉讼法244条。另外参见德国教授约阿西姆·赫尔曼撰写的《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序言,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7.
    [50]台湾刑事诉讼法将调查三基准明文化为163条第二项:不能调查者,与待证事实无重要关系者;待证事实已臻明了无再调查之必要者;同一证据再行申请者。德国刑事诉讼法第244条也做了类似规定。台湾学者林钰雄将此归纳为法官调查的三基准,笔者以为三基准是切中肯綮的,既考虑到法官的消极地位,也照顾到法官的积极澄清义务;最重要的是三基准具有一定的规范意义,比较好操作。参见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5页。
    [51]有的学者也持这种观点。如龙教授认为应兼顾法理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借鉴英美法系庭外开庭的做法进行庭外质证。龙宗智.法官该不该庭外询问[J],法学,1999(2).
    [52]龙宗智.法官该不该庭外询问[J],法学,1999(2).
    [53]《论衡·书案》。
    [54]《墨子·小取篇》。
    [55]参见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4.
    [56]参见前引[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第42、47页。
    [57]参见前引[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第2页。
    [58]权力对社会控制方式由赤裸裸的暴力镇压转向惩罚与规训结合的方式,参见福柯:《规训与惩罚》。
    [59]万毅.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中的底线正义[J],政法论坛,2003(5).
    [60]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4.
    [61][德]托马斯·魏根特,岳礼玲、温小洁译.德国刑事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4.
    [62]张建伟.从权力行使型到权力抑制型——刑事程序构造的重新设定[J],政法论坛,2004(5).
    [63]最早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是黑格尔。他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最早把国家与市民社会作了明确划分。这一划分也被西方思想界认为是黑格尔对政治哲学的最有原创的贡献。
    [64]韩大元.比较宪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4.
    [65]参见前引[美]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第208页。
    [66]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4.
    [67]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1.
    [68]宋冰.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54.
    [69][日]棚濑孝雄,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诉讼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305、306.
    [70][美]德肖维茨.唐交东译,最好的辩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482.
    [71]朱晓青.欧洲人权法律保护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17.
    [72]Powell v.Alabama,287 U.S.45,53 S.Ct.55,77 L.Ed.158(1932),该案被认为是美国刑事诉讼史上的分水岭式案例。参见前引[美]斯黛丽、弗兰克著:《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第65页。
    [73]Gideon v.Wainwright,372 U.S.335(1963)。
    [74][日]芦部信喜,林来梵等译.宪法(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15.
    [75]以上德国、印度、意大利等国宪法内容参见姜士林主编.世界宪法大全[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德国、印度等相关各部分。
    [76]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4。
    [77][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90。
    [78]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主要规定了四项权利:1、控告复议权与抗诉复议权,如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2、安全保障权,如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3、申请回避权,如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二十九条的规定:4、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权,如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
    [79]陈光中.加强司法人权保障的新篇章,政法论坛,1996(4).
    [80]公诉案件自诉化,常出现于刑民交叉的复杂经济犯罪案件中,是指某些存在犯罪事实但公安侦查机关认为不构成犯罪,被害人只能以自诉方式进行诉讼救济的现象,凸显被害人在起诉权方面的弱势。
    [81]季卫东.司法与民意,于www.law-thingker.com/show.asp?id=3153,于2006年5月21日访问。
    [82]龙宗智.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诉讼当事人制度评析[J],法学,2001(4).
    [83]李忠雄.侦查机关与侦查犯罪职权之比较研究(下)[J],中国台湾《法令月刊》第48卷第9期。
    [84][法]法国刑事诉讼法,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4.
    [85]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76.
    [86]一是德国的附带诉讼制度只适用于该国刑诉法第395条规定的特定的部分案件,主要是侵犯人身及部分侵犯财产的案件,不是普遍适用于任何被害人。二是有关被害人能否作为附带诉讼原告人参加诉讼应当经过法院审查批准。根据德国刑诉法第396条,法院裁定是否准许其参加公诉前,要听取检察院的意见,某些情况下还要听取被告人的意见。参见前引龙宗智:《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诉讼当事人制度评析》。
    [87]参见前引赫尔曼为德国刑事诉讼法中译本写的序言,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
    [88]参见前引龙宗智文《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诉讼当事人制度评析》。
    [89]在完全职权式的庭审模式下,被害人的加入对庭审影响并不明显,因为法官成为庭审调查的主体,所有庭审当事人均为法庭的“证人”,协助法官查明真相。但在控辩式的庭审结构下情形则完全不同。
    [90]转引至龙宗智文《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诉讼当事人制度评析》。
    [91]实践中我们已经碰到这样的案例: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件庭审中,被害人及其代理律师当庭提出被告人构成入室抢劫,而不是公诉机关指控的故意伤害,并向法庭当庭提交诉状要求法院立案。后合议庭告知有书面意见可以向法庭提交;对案件定性有不同意见的,可向公诉机关和法庭反映:认为有其他犯罪事实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自诉案件立案应该到法院立案庭,请当事人保持克制。被害人当庭表示法庭审理不公,和公诉机关、合议庭对立情绪严重。
    [92]具体可参见龙宗智.被害人作为公诉案件诉讼当事人制度评析[J],法学,2001(4).
    [93]《南方周末》记者对国内近年来发生的特大凶杀案作了抽样调查,涉及范围从张君抢劫杀人案(杀死或伤害50余人)、黄勇智能木马杀人案(杀死17名少年)、马加爵杀人案(杀死4名大学同宿舍同学)、杨新海流窜杀人案(26起杀死67人)、宫润伯变态杀人案(杀死6名佳木斯儿童)、个体屠宰户石悦军杀人案(杀死12人伤5人)到邱兴华案(杀死11人),发现这类特大凶杀案的被害人几乎没有一个获得了被告人的赔偿,且这类特大案的凶犯也几乎都没有可用于赔偿的财产。
    [1]所谓程序分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程序分流(diversion),又称“非刑事程序化”,是指对特定的构成犯罪的案件,在侦查或起诉环节中即作终止诉讼的处理,并施以非刑罚性的处罚,而不再提交法庭审判的制度和作法。广义上的“程序分流”,还包括在审判阶段适用较之普通程序更加简易的程序而对案件进行审理。参见张晓玲.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分流[J],政法论坛.2003(2).
    [2]参见前引张晓玲文:《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分流》;另见郭明文.论审判阶段的程序分流.暨南学报,2007(3),将繁简分流的理论基础和首要价值均归结为诉讼效率,此类文章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3]参见姜涛博士论文.刑事程序分流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4.相关的理论基础相关章节:前引张晓玲文:《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分流》。
    [4]参见前引郭明文文:《论审判阶段的程序分流》:参见前引张晓玲文:《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分流》。
    [5]转引自熊秋红.刑事简易速决程序探究[J],诉讼法论丛,1998(2).
    [6]参见前引邱联恭.程序选择权之法理.民事诉讼法研讨第4辑[M]台北:台北三民书局出版社,1993:569,579.
    [7]於恒强、张品泽.试论刑事审判简易程序的选择权[J],政法论坛,1999(9).
    [8]参见《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94页。有的学者又称为罪状认否程序,参见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488.其实,罪状认否是仅仅就传讯的第三项内容而言。
    [9]参见《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11条(b)款和(e)款的规定,不予争议的答辩是一种附条件的有罪答辩,必须经过法院批准并征得检察官同意,在刑事诉讼中,它与有罪答辩具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10]马贵翔.刑事简易程序概念的展开[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123.
    [11]See Bryan A.Garner editor in Chief,Black,51awdietionary,Eighth Edition West Group,2004,P.1190.
    [12][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722.
    [13][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13.
    [14]例如根据德国《刑事诉讼法》第420条的规定,在快速审判程序中,独任法官可以自行确定证据调查的范围,将证据调查延伸至所有对判决案件产生意义的事实,且证据的运用不受任何限制。证据调查过程被明显简化,也不必遵守直接言词原则。
    [15]余剑、余缨.我国刑事诉讼繁简分流程序探索[J].法治论丛,2003(5).
    [16]许建莉.对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的反思[J],法学》2005(6):柯葛壮、杜文俊.论认罪案件处理程序之简易化[J],政治与法律,2003(2):
    王超.普通程序简易审质疑[J].法商研究,2002(3).
    [17]例如美国的治安法院和一审法院均由法官独任审判:德国地方法院可受理除了可能判处1年以上监禁的案件由1名职业法官和2名非职业法官合议审理外,其余刑事、民事案件均由1名法官独任审理。
    [18]参见前引许建莉文:《对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的反思》。
    [19][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13.
    [20]高一飞.不能简化的权利——评刑事简易程序中的国际人权标准[J].现代法学,2002(8).
    [21]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序言。
    [22]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62.
    [23]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6.
    [24]讯问程序规定大体相似,可分别参见[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27-235:
    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5-152.
    [25]约阿西姆·赫尔曼:《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序言,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8.
    [26]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404.
    [27]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445.
    [28]参见前引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136条第2款。
    [29]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449.
    [30]孙长永.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的法庭调查程序评析[J].政治与法律,2003(3).
    [31]雷建昌、王凉、高晋中.法庭讯(询)问方式比较研究[J].人民检察,2005.3(上).
    [32]Mirjan Damaska,Evidentiary Barriers to Conviction and Two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A Comparative Study,121U.Penn.L.Rev.506,563(1973).
    [33]孙长永.日本和意大利刑事庭审中的证据调查程序评析[J].现代法学,2002,10.
    [34]孙长永.日本和意大利刑事庭审中的证据调查程序评析[J].现代法学,2002,10.
    [35]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178.
    [37]陈光中、严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303.
    [38]根据现有资料,采用职权主义刑事诉讼构造的国家或者地区只有沙皇俄国《刑事诉讼法典》规定除非被告人决定当庭供认罪行的,不得在调查其他证据之前首先讯问被告人。参见前引孙长永书第447页。
    [39][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391.
    [40]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89-390.
    [41]孙长永.刑事庭审方式改革出现的问题评析[J].中国法学,2002(3).
    [4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上作委员会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178.
    [43]转引自王兆鹏.刑事诉讼中被遗忘的权利—缄默权[J].台北:月旦法学杂志,2007(6).
    [44]"No man is bound to accuse himself,nemo tenetur seipsum prodere."See Leonard W.Levy,Origins of the Bill of Rights,Yale 1999,p196.
    [44]如台湾刑事诉讼法第95条、158条之2第2项,仅规定警察对于拘捕之被告未为缄默权、律师权之告知,推定自白为非自由意志之产物,应排除。如法官未告知第95条之缄默权,不应推定自白为非自由意志之产物,无排除规定。
    [45]转引自王兆鹏.刑事诉讼中被遗忘的权利—缄默权[J].台北:月旦法学杂志,2007(6).
    [46]陈健民.美国刑事诉讼中交叉询问的规则与技巧[M].北京:法学,2004(4).
    [48]陈卫东、王静.我国刑事庭审中交叉询问规则之重构[M].北京:人民检察,2007(22).
    [49]台湾学者也注意到传统职权式庭审中,并不存在陪审团和卷宗不移送制度,所以庭审中反复询问证人应和对抗式有所不同,许多证人在审前已被询问过多次,而且法官对案件已熟悉。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65.
    [50]陈卫东、王静,我国刑事庭审中交叉询问规则之重构[J].人民检察,2007(22).
    [51]甄行勇.完善刑事诉讼中交叉询问规则之构想[J].法律适用,2006(10).
    [1]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79:13.
    [2]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75.
    [3]"These rules shall be construed to secure fairness in administration,elimination of unjustifiable expense and delay and to the end that the truth may be ascertained and proceedings justly determined." see 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Rule 102,"Purpose and Construction".
    [4]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76、377.
    [5]如德国刑事诉讼法第244条第2款规定,因为事实明显,无收集证据的必要时,允许拒绝查证申请。在德国的刑事诉讼法教科书中,对此例外作了具体解释,即为一般大众均知之事实,及其他所有能为有理解力之人通常获取之知识,或者对此其得由可靠之来源(如字典、地图等)获取者。众所周知的事实包括法院已知的事实,也就是“法院因职务关系可靠地获取之经验”。对于众所周知的事实无需证明,但为了保障法定之审判的进行,也需要使此众所周知的事实成为审判程序中的议题。[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38页。
    [6][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20、221.
    [7]宋英辉,吴宏耀.外国证据规则的立法及发展[M].北京:人民检察.2001(3).
    [8]应该进行严格证明方可采纳为裁判依据的证据如不经过严格证明程序而直接适用,可以形成程序违法之第三审的上诉依据。参见陈朴生著.刑事证据法[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79:376.
    [9]宋英辉、李哲.证据裁判原则评介[J].政法论坛,2003(4).
    [10]王亚新著.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04.
    [11]参见张弘博士论文.论证据裁判原则[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4:32.
    [12]蔡墩铭.刑事诉讼法论[M].台湾:台湾五南出版社,1993:428.
    [13]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75.
    [14]蔡墩铭.刑事诉讼法论[M].台湾:台湾五南出版社,1993:424.
    [15]See United States v.Wilson(90-1745),503 U.S.329(1992).
    [16]See Brown v.Mississippi,297 U.S.278,(1936).
    [17]See Boyd v.United States,116 US 616(1886).
    [18]See Adams v.New York,192 US 585(1904).
    [19]See Weeks v.United States,232 U.S.383(1914).
    [20]See Wolf v.Colorado,338 U.S.25(1949).
    [21]See Mapp v.Ohio,367 U.S.643(1961).
    [22]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36条a禁止讯问的方法:“(一)对被指控人决定和确认自己意志的自由,不允许用虐待、疲劳战术、伤害身体、服用药物、折磨、欺作或者催眠等方法予以俊犯。只允许在刑事诉讼法准许的范围内实施强制。禁止以刑事诉讼法的不准许的措施相威胁,禁止以法律没有规定的利益相许诺。(二)有损被指控人记忆力、理解力的措施,禁止像用。(三)第一、二欲的禁止规定,不顾及被指控人承诺,必须适用。对违反这些禁令所获得的陈述,即使被指控人同意,也不允许使用。”本注和下文中有关德国《刑事诉讼法》的译文均引自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
    [23]Judgement of Jun.14,1960,14 BGSHt 358(1960),Judgement of Fed.21,1964,14 BGSHt 325(1964).
    [24]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22、423;郭天武.证据禁止理论初探[J].政治与法律,2005(1).
    [25]转引自郭天武.证据禁止理论初探[J].政治与法律,2005(1).
    [26]秦策、顾君.德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禁止:理论、规则与司法技术[J].法制现代化研究(第九卷)。
    [27]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25.
    [28]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34.
    [29]参见[美]乔恩·R·华尔兹,何家弘等译.刑事证据人全(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07.
    [30]沈德咏、江显和.变革与借鉴:传闻证据规则引论[J].中国法学,2005(5).
    [31]See Weinstein,Probative Force of Hearsay,46Iowa,L.Rev.331,1961.
    [32]该法第114条和1巧条取消了旧的排除传闻证据的可采性的普通法规则,规定在遵守某些保障措施的情况下,这种庭外陈述是可以采纳的:并且赋予法庭自由裁量权,只要符合司法的利益,法庭应当能够采纳不符合任何其他可采的情形的庭外陈述。第116条规定了一系列种类的第一手传闻证据,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将是可采的,条件是该证人由于特定的原因无法提供证言。该法还规定证人的先前陈述将在审判中更广泛地被采纳,多重传闻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能被采纳,某些严重案件中的证人可以用陈述的录像资料代替其法庭陈述,等等。参见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城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03.
    [33]约翰·W·斯特龙主编,汤维建等译.麦考密克论证据[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479.
    [34]沈德咏、江显和.变革与借鉴:传闻证据规则引论[J].中国法学,2005(5).
    [35]参见杨云骅.德国刑事诉讼法对传闻证据的处理[J].台湾本土法学,2003(2).
    [36]何邦武.当事人主义化的证据规则——台湾引进传闻证据规则评述[J].现代法学,2008(1).
    [37]参见沈德咏、江显和.变革与借鉴:传闻证据规则引论[J].中国法学,2005(5).
    [38]李学灯.证据法比较研究[M].台湾: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777.
    [39]参见宋英辉、李哲.直接、言词原则与传闻证据规则之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3(5);朱立恒.英国传闻证据规则例外的变迁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8(1).
    [40]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42.
    [41]朱立恒.英国传闻证据规则例外的变迁及其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8(1).
    [42]仲崇玲、刘秀清.加拿大法中的传闻证据规则[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43]参见台湾地区2003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稿。另,可参见何邦武.当事人主义化的证据规则——台湾引进传闻证据规则评述[J].现代法学,2008(1).
    [44][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243.
    1、瞿同祖.瞿同祖法学论著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光中.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谢佑平.刑事司法程序的一般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谢佑平,万毅.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5、熊秋红.刑事辩护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6、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7、汪建成、黄伟明.欧盟成员国刑事诉讼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陈瑞华.问题与主义之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1、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12、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13、夏勇.中国民权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4、梁玉霞.论刑事诉讼方式的正当性[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5、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6、宋英辉编.刑事诉讼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7、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18、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9、余叔通等译.法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0、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1、李昌珂译.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22、邱联恭.程序选择权之法理.民事诉讼法研讨第4辑[M]台北:台北三民书局出版社,1993.
    23、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4、蔡墩铭.刑事诉讼法论[M].台北:台湾五南出版社,1993.
    25、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6、[美]法兰西斯·威尔曼,周华、陈意文译.交叉询问的艺术[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27、[美]德沃金,李常青等译.法律帝国[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8、[美]迈克尔·贝勒斯,张文显等译.法律的原则[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29、[美]波斯纳,蒋兆康译.法律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0、[美]罗斯科·庞德,唐前宏等译.普通法的精神[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1、[美]约翰·亨利·梅利曼,顾培东、禄正平译.大陆法系[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4.
    32、[美]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3、[美]博登海默,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4、[美]汉密尔顿等,程逢如译.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5、[美]H.W.埃尔曼,贺卫方、高鸿钧译.比较法律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6、[美]乔恩.华尔兹,何家弘等译.刑事证据大全[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37、[美]爱伦·豪切斯泰勒·斯黛丽等,陈卫东、徐美君译.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8、[美]托克维尔,董国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9、[英]尼尔·麦考密克、[奥]奥塔·魏因贝格尔,周叶谦译.制度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0、[英]丹宁勋爵,李克强等译.法律的正当程序[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1、[英]米尔恩,夏勇等译.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42、[日]田口守一,刘迪等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3、[日]谷口安平,王亚新等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4、[日]棚濑孝雄,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机制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45、[德]康德,沈叔平译.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6、[德]克劳思·罗科信,吴丽琪译.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7、[德]拉德布鲁赫,米健等译.法学导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48、[德]马克斯·韦伯,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9、[德]哈贝马斯,童世骏译.在事实和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3.
    50、[法]卢梭,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1、[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罗结珍译.法国刑事诉讼法(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52、[法]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53、[意]贝卡利亚,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54、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3.
    1、Lon L.Fuller and Kenneth I.Winston,The Forms and Limits of Adjudication,Harvard Law Review,Vol.92,No.2(Dec.,1978).
    2、Mirjan Damaska,Evidentiary Barriers to Conviction and Two Models of Criminal Procedure:A Comparative Study,121 U.Penn.L.Rev.506,563(1973).
    3、Rufus Yerxa and Bruce Wilson,Key Issues in WTO Dispute Settlement:The First Ten Yea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4、R.S.Summers,Evaluating and Improving Legal Process—A plea for "Process Values",in Cornell law Review,V01.60,November1974,No.1.
    5、William Burnham,Introduction to the law and legal system of United States,2.edition.
    6、A.Esmein,A History of Continental Criminal Procedure,(Trans.By John Simps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13。
    7、Beattie,J,M,"Scales of Justice:Defense Counsel in the English Criminal Trial in the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ies."Law and History Review 1991,9(Fal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