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地理与认同: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认同的传播理论为基本理论视角,通过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媒介使用和国家认同的问卷调研来分析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形成的传播动力机制,探讨大众传播如何与人际传播相结合共同作用并影响着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后现代国家的认同的多样性影响着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从本质主义向建构主义的理论转向,因此本文在借鉴赫克特所提出的“认同的传播理论”基础上,结合安德森所提出的“想象共同体”的观点,从大众传媒建构后现代国家的想象基础的角度切入。
     国家认同由地理、政治、文化和符号等要素构成,受到社会、地理、信息传播等层面的因素的影响。从清朝末期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概念内涵的不断变化也影响着少数民族对于国家认同的边界的形成,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也经历了从族群到国家的变迁,基于原生情感的国家认同在大众媒介和人际传播的互动影响之下得到不断的强化。
     本文的重点部分是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感知的关联性分析,从受众差异、收视时间、收视状态、收视内容、地区(民族)差异等不同角度入手,结合不同的变量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这些变量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年龄和文化程度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媒介接触的关键变量,而少数民族受众的媒介接触与其国家认同感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②在媒介内容的选择上,性别差异导致了内容偏好上的差异,但是文化程度的差异与内容偏好关联不大。③电视和网络媒体的普及率的提升以及广播等传统媒体影响力的下降,使得必须关注电视和网络对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涵化作用。④少数民族媒体作为不可忽视的大众传媒,其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塑造中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⑤媒介接触状态决定了人际传播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塑造中的重要影响力。⑥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地理环境差异,影响了少数民族媒介使用和国家认同感的塑造。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以及基本概念的界定和以往研究的梳理。第二章到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探讨了:国家认同的想象基础以及影响因素;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从族群到国家的变迁以及认同边界的形成;媒介使用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关联分析。第五章作为结语对传播与国家认同关系进行再思考。
     随着大众传播的全球化以及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尤其是身处在中国特殊的社会转型时代,少数民族个体与外界在交流的过程中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着不断的冲突与变化。由于大众传播媒介在少数民族个体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个体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因此更加依赖于非直接的信息。只有通过大众传媒努力获取各民族对于国家和政府的认可,才能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才能有助于政府统治的合法性维系。正是在此意义上,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how the combing of mass media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how it influence the national identity in southwest minorities,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ethnics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 though the research about use of mass media in southwest minoritie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national identity.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about the postmodern national identity, the ethnic national identity studies shift from essentialism to constructivism. Therefore,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 proposed by Hecht, and considering the "Imagined Communities" proposed by Anderson,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from the angle that the imagination of postmodern state was constructed by mass media.
     National identity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s from social, geographic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anging of connotation about "Chinese people" affected the boundarie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minorities.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southwest minorities also has changed from ethnic to n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ss media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he feelings of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is based on native emotion was strengthened continuously.
     The key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use and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Southwest minorities. From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variables, such as audience differences, viewing time, viewing status, viewing content, area (ethnic) differences, and combining different angles of these variables, how these variables could affect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were studi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drawn:①Age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become the key variables which affect minority media contact, and there is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media us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minority audiences.②About media content selecting, the different gender leads to different preferences on selected content, but there is no appar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ducation level and the content preferences.③Increased penetration of television and internet associating with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media such as radio, indicate it is important to focus on the roles of television and the internet on affecting the accultur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for the minorities.④As a important mass media, minority media cannot be ignored because it also plays a supporting role in shap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minorities.⑤The status of media contact determines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greatly influence and shape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ies.⑥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minority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impacts the media use and the shape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minorities.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which described the object, methodology an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is dissertation as well as to define the basic concep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wo to Chapter four are the main parts, which discussed the following topics:the imagine foundation of nationai identity and the factors that could impact the foundation; how did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change from ethnic to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identity border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edia use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As the conclusion chapter, the chapter five rethou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and China's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conflct taking place in lifestyles and values when the minority individuals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Because of the mass media play an inermediary role when the minorities obtaining information, the individual's therefore more dependent on indirect information to cognitive the objective world. Nowadays, it becomes more difficult to avoid influence from others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new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individuals are exposed to more and more non-experienced and long-distance symbols through the media and image information life in the world. Only use the mass media to obtain the recognition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in ethnic groups can contribute the un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help maintain the legitimacy of the government. It is in this sense,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minorities was highlighted.
引文
① Lowell Dittmer and Samuel S. Kim(1993).China 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13-31.
    ① 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② Haberms(1992).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Bethlehem:Praxis International, p.7
    ③ 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④ 江宜桦著:《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8页。
    ⑤ 江宜桦著:《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9页。
    ⑥ 江宜桦著:《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0页。
    ⑦ 江宜桦著:《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1页。
    ① 对于国家认同三个层面的划分主要参考了史慧颖的博士论文中的研究成果,详见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22页。本研究载设计调查问卷时主要从这三个层面来对国家认同量表进行问题的设计。
    ② 解志苹、吴开松:《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的重塑——基于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载《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第23页。
    ① Leonie Huddy and Nadia Khatib(2007). American Patriotism, 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51(1), p.65
    ②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③ [苏]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见《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4页。
    ① 王联著:《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 费孝通:《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载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东亚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③ 转引自李红杰:《论民族概念的政治属性——从欧洲委员会的相关文件看“民族”与“族群”》,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119页。
    ① 同上,第120页。
    ② [美]迈尔威利·斯徒沃德著:《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周伟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
    ③ Carla J.& Reginald J(1998). 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in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26 (1),p.28-36
    ④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载《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第17页。
    ⑤ 庄锡昌著:《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⑥ 陈枝烈著:《台湾原住民教育》,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275页。
    ⑦ 陈丽华:《台北市阿美族学童族群认同发展之研究》,载《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专刊(人文社会科学)》(台湾)1999年第3期,第25页。
    ⑧ 李远龙:《广西防城港市的族群认同(上)》,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39页。
    ①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6页。
    ② 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35页
    ③ 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载《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第7页。
    ④ 参见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36页。
    ⑤ [美]GE.布莱克著:《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 社1989年版,第151页。
    ①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44页。
    ② 赵颖:《基于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8页。
    ③ 奂清平:《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载《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4页。
    ① De Vos, G. A. (1982). Ethnic pluralism: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Ethnic Identity: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5
    ② Hunter, David E. & Whitten, Phillip(1976). Encyclopedia of Anthropology. New York:Harper & Row, p.146
    ③ Schermerhorn, R. A.(1970). 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A Framework for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Random House, P.12
    ④ 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第25页。
    ①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② Wallman, S.(1983). Identity Options. In minorities:Community and Identity. New York:Springer, p.26
    ③ 许文忠:《山地布农族学童族群认同与自尊之研究》,台北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8年,第30页
    ④ 赖庆安:《双语教学对儿童族语学习与族群认同之印象——以屏东县一所排湾族国小为例》,屏东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40页。
    ⑤ De Vos, G. A. (1982). Ethnic pluralism: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in Ethnic Identity: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42
    ① 张海洋著:《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页。
    ② 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61页。
    ① [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 Heidegger M.(1971). Poetry, Language and Thought.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143-161.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p.41-182.
    ② Casey E S. (1993). Getting back to Place:Towards a Renew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lace-world. Bloomington: Geographers,91 (4),pp.660-680
    ③ Harner J.(2001). Place Identity and Copper Mining in Senora, Mexico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76-93.
    ④ Soja E.(1989).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London:Verso,
    ① Higgins,M.(2004).Putting the nation in the news:the role of location formulation in a selection of Scottish newspapers, Discourse & Society,15(5),pp.633-648
    ② 李安如:《王美玲的故事——在台湾小型制造业家庭中两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载《两性平等教育季刊》(台湾)2003年总第22期,第30-49页。
    ① [英]迈克·克朗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② 邵培仁、杨丽萍著:《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
    ③ Brett Christophers. (2007).Media Geography's Dualities. Cultural Geographies.1,pp.156
    ④ 于晓峰:《地理符号与民族认同》,载《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6期,第16页。
    ① [美]约翰·菲斯克著:《传播符号学理论》,张锦华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213页。
    ① 重庆市统计局编:《重庆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64页。
    ② 四川省统计局编:《四川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50页。
    ③ 贵州省统计局编:《贵州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页。
    ④ 云南省统计局编:《云南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版,第98页。
    ⑤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局编:《2000年中国民族人口资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⑥ 同④,第394页。
    ⑦ 根据四川省统计局2011年发布的《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四川省民委网站:www.scmv.gov.cn
    ⑧ 同③,第462页。
    ① 杨国枢:《华人自我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观点》,载《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2004年总第22期,第11页
    ② [美]乔纳森·布朗著:《自我》,陈浩莺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① 转引自祁进玉:《不同情境中的群体认同意识——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29页。
    ② 彭芙蓉:《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9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8页。
    ② 何佩群、俞沂暄:《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③ [英]伊塞亚·柏林著:《论民族主义》,秋风译,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第46页。
    ④ [美]泰勒等著:《社会心理学(第10版)》,谢晓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⑤ Zavalloni,M.(1972).Cognitive Processes and Social Identity Through Focused Introspe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pp.235-260
    ① [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王志宏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②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仪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③ 转引自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第47页。
    ④ [英]以赛亚·柏林著:《论民族主义》,秋风译,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第46页。
    ⑤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① Barth,F.(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P.9
    ②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③ Smith,A.D.(1995).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n a Global Era.Cambridge:Polity Press.P.39
    ④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⑤ Smith,A.D.(1995).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n a Global Era.Cambridge:Polity Press.P.60
    ① [美]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②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③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4页
    ① Hecht,M.L. (2003).African American Communication:Exploring Identity and Culture. NJ:Lawrence Erlbaum,p.230
    ② Hecht,M.L. (2003).African American Communication:Exploring Identity and Culture. NJ:Lawrence Erlbaum,p. 236-238
    ① 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77页。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③ [美]约瑟夫·拉彼德著:《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① [美]约瑟夫·拉彼德著:《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②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③ [法]布罗代尔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时间》(第三卷),顾良、施康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页。
    ④ [英]克里斯威尔著:《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王志弘、徐苔玲译,台北:群学2006年版,第138页。
    ⑤ [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王志宏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12页。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59页。
    ② 郭忠华:《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61页。
    ③ 江宜桦著:《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90页。
    ④ Frank W Bealey.(1999).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Science.U.K.:Backwell Publishers Inc., p.190
    ① [英]尼克·史蒂文森著:《文化与公民身份》,陈志杰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302页。
    ②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03页。
    ③ [加]查尔斯·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④ Ronald Dworkin.(1985).A Matter of Principle.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228
    ① 吴玉军:《符号、话语与国家认同》,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2期,第76页。
    ② 吴玉军:《符号、话语与国家认同》,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2期,第77页。
    ③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文化认同与全球化过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76页。
    ④ 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第102页。
    ① 甘开鹏等:《历史记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云南河口县岔河滩难民村为例》,载《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5期,第25页。
    ②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③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① [英]约翰·B·汤普森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② Clair Mitchell.(2006).The Religious Content of Ethnic Identities. Sociology.40(6),pp.10-23
    ③ 吕建福:《论宗教与民族认同》,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第35页。
    ④ 任勇:《认同激发,社会变迁与序列变化:以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为研究对象》,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42页。
    ① 任勇:《认同激发,社会变迁与序列变化:以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为研究对象》,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42页。
    ② 龚学增:《论宗教与民族》,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25页
    ③ [英]维克多·特纳著:《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6页。
    ① 熊迅:《仪式结构与国家认同:跨越中缅边境的傈僳族刀杆节》,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第46页。
    ② 萨仁娜:《仪式庆典中的认同建构与国家“在场”——以河南蒙古族的“那达慕”为例》,载《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第21页。
    ③ [英]霍布斯鲍姆、兰格著:《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④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⑤ 唐建兵:《论民族发展与国族认同》,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第2期,第64页
    ① 江宜桦著:《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6页。
    ② Blunt A, Gruffud P, May J. (2003).Cultural Geography in Practice. London:Edward Arnold, p.71-73.
    ② 朱竣、钱俊希、陈晓亮:《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载《人文地理》2010年6期,第1页。
    ③ 朱竑、钱俊希、陈晓亮:《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载《人文地理》2010年6期,第1页。
    ① Pelph E. (1976).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London:Pion, p.2
    ② 朱竑、钱俊希、陈晓亮:《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载《人文地理》2010年6期,第1页。
    ③ 朱竑、钱俊希、陈晓亮:《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载《人文地理》2010年6期,第1页。
    ④ Heidegger M. (1971).Poetry, Language and Thought. New York:Harper and Row,p.143-161.
    ⑤ Soja E. (1989).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London:Verso, p.76-93.
    ④ [汉]刘安撰:《淮南子》,陈静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① 金冲及:《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第12页。
    ② 秦树辉,韩秀珍:《初探自然地理环境对民俗事象的影响》,载《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第114页。
    ③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4页。
    ① 张秀清:《论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学说》,载《前沿》2004年第10期,第185页。
    ② 何生海:《论地理因素与民族关系》,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44页。
    ③ 何生海:《论地理因素与民族关系》,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44页。
    ④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② 邵培仁、杨丽萍著:《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
    ① [英]戴维·莫利著:《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② Calabrese, A. & Burke, B. R. (1992). American identities:Nationalism, the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16(2), pp.52-73.
    ③ 赵月枝:《中国传播产业与入世:一种跨文化政治经济学视角》,载《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第6页。
    ④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17-227页。
    ① [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① [英]詹姆斯·卡伦著:《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① [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① 刘燕:《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途径:大众媒介与“想象社群”的形成》,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6期,第32页
    ② 张媛:《重大事件电视直播与国家认同建构》,载《青年记者》2013年第32期,第12页
    ① [美]约翰·费斯克著:《传播符号学理论》,张锦华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225-226页。
    ① 金玉萍:《媒介中的国家认同建构——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载《理论界》2010年第1期,第160页。
    ② [英]汤普森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① 郑珮:《网络媒体构建国家认同的基本方式——以人民网国庆报道为例》,载《东南传播》2011年第8期,第16页。
    ② Couldry, N. (2003).Media Rituals:A Critical Approach.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p.57.
    ①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② 苏国勋、张旅平、夏光著:《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20页。
    ① 马小宁:《“一个具有全球责任感的大国”》,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4日
    ① [德]哈贝马斯著:《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① [美]魏斐德(Wakeman.F.E.)著:《洪业:清朝开国史》,陈苏镇、薄小莹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531页。
    ① 清末颁布的《大清国籍条例》第一章规定:“第一条,凡左列人等不论是否生於中国地方均属中国国籍:(一)生而父为中国人者。(二)生於父死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三)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第二条,若父母均无可考或均无国籍而生於中国地方者亦属中国国籍。其生地并无可考而在中国地方发现之弃童同。”由此可见,清朝在提出“中国人”概念的时候淡化了民族界限。
    ② 王柯:《构筑“中华民族国家”——西方国民国家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载《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2000年9月
    ① 梁启超:《亡国篇》,载《国民报》,1901年8月。
    ①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1日),载《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7页。
    ②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1日),载《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7页。
    ③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载《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0页。
    ④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8页。
    ① 《在五届政协第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 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人民日报》,1979年6月16日
    ① Charon,J.M.(2001).Symbolic Interactionism:An Introduction, An Interpretation. Sydney:Prentice-Hall, p.50-53
    ② Geertz,C.(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 Books, pp.259
    ③ 杨妍著:《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① 王希恩:《民族认同发生论》,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年第9期,第32-33页。
    ② 王希恩:《民族认同发生论》,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年第9期,第33页。
    ③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① Pierre L. Van den Berghe.(1981).The Ethnic Phenomenon. New York:Elsevier, p.34
    ② 樊中元:《农民工语言认同的实证研究》,载《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0期,第155页。
    ① 庄锦华:《从客语认证谈客语在台湾永续之发展》,载于郑锦全等编《语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07年版,第143页。
    ② 颜国昌:《原住民语言政策与执行》,载于郑锦全等编《语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07年版,第163页。
    ① 刘秋云:《台湾地区原住民母语教育政策之探讨:以布农族为例》,政治大学语言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26页
    ② Hosson,D.(1994).Geography and National Identity.Oxford:Blackwell. p.11
    ③ Camoy,M&Castells,M.(2001).Globolization, the Knowledge Society and the Network State:PouIantzas in the Millennium.Global Network,1(1),pp.1-18
    ① 陈静静:《互联网与少数民族多维文化认同的建构——以云南少数民族网络媒介为例》,载《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2期,第13页
    ① Appadurai, Arjun.(1991).Global Ethnoscapes:Notes and Queries for a Transnational Anthropology. New Mexico: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p.193
    ② 张慧梅:《从<潮州乡讯>看新加坡潮人的跨国想象》,载《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2005年第39期,第21页。
    ③ [美]莱斯莉·A·巴克斯特、[美]唐·O·布雷思韦特著:《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殷晓蓉、赵高辉、刘蒙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④ 杨国枢著:《华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台北:桂冠2002年版,第100页。
    ⑤ Yeh,C.J.,&Huang,K.(1996).The Collectivistic Nature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Among Asian-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Adolescence.31(123),pp.645-661
    ① Cooley,C.H.(1909).Social Organization New York:Scribner's, p.19
    ② Charon,J.M.(2001).Symbolic Interactionism:An Introduction, an Interpretation. Sydney:Prentice-Hall, p.27
    ①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② Pattie,Charles and Ron Johnston. (1999).Context,Conversation and Conviction:Social Networks and Votingat the1992 British General Election. Political Studies.47,pp.877
    ① Huckfeldt,Robert and John Sprague.(1995). Citizens,Politics,and Social Communication:Information and Influence in an Election Campaig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80-183
    ② Huckfeldt,Robert,Paul Allen Beck,Russell J.Dalton,and Jeffrey Levine.(1995).Political Environments, Cohensive Social Groups.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Public Opin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9,pp.1038
    ③ Phinney,J.S.(1989).Stages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9, pp.34-49
    ① Lindsley,S.I.(1999).Alayered Model of Problematic Communication in U.S. Owned Maquiladoras in Maxico.Communication Monographs.66,pp.145-167
    ②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① Spencer, P. & Wollman, H.(2002). 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Straits Times. p.59
    ②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
    ③ Spencer, P. & Wollman, H.(2002). 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Straits Times.p.81
    ④ Spencer, P. & Wollman, H.(2002). 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Straits Times.p.59
    ⑤ 张海洋著:《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① Jian Zhang.(2007).The Concept of Zhongguoren and the Political Identities of Ethnic Minority People in Contemporary China,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Columbia University. p.15
    ② 见郭正林、余振:《族群意识与国家认同:新疆维汉关系问卷分析》,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网站,2001年
    ①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② Shi,Y.(2005).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Diaspora,Ethnic Media Use,Community Form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Social Activism.Journal of Media & Cultural Studies.19(1),pp.55-72
    ③ [美]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韩莉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④ Geertz,C.(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 Books,p.259
    ① Csizer, K., Dornyei, Z.(2005).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anguage Choice and Learning Effort.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89,pp.19-36
    ② 韩震:《大众传媒、大众文化与民族文化认同》,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4期,第36页。
    ① 张斌:《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生活——对湘黔桂毗邻边区三个民族村寨的民族志调查与阐释》,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81页
    ① Polkinghorne, D.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D.24
    ② Bruner, J. (1990). Acts of Meaning.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64
    ③ Redfield, R., Linton, R., & Herskovits, M. J. (1996). 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38, pp.149-152.
    ④ 转引自胡绍嘉:《旅历台湾,返想中国:一位来台陆生的跨文化叙事与认同重构》,载《新闻学研究》2013年总第111期,第43-87页。
    ⑤ McLean, K. C. (2008). The Emergence of Narrative Identity.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4),pp.1685-1702.
    ① Pasupathi, M., Mansour, E. & Brubaker, J. R. (2007). Developing a Life Story:Construcing Relations Between Self and Experience in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s. Human Development.50, p.86
    ② 萧阿勤:《认同、叙事与行动:台湾1970年代党外的历史建构》,收录于《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五期,第204页。
    ③ Somers, Margaret R. & Gibson.(2001). Social The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Oxford, UK:Blackwell, p.67
    ① 曾庆香著:《新闻叙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① 赵婀娜:《我在现场!我爱祖国》,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日
    ② 闫旭宁:《1999-2009<人民日报>的“澳门回归”报道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3页
    ③ 新华社:《首都各界举行盛大联欢晚会》,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④ 赖仁琼等:《奋进!在民族复兴大道上》,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① 官建文等:《“这一刻,我们热血沸腾”》,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② 赵婀娜:《我在现场!我爱祖国》,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日
    ③ 胡谋等:《各地干部群众盛赞新中国六十周年庆典》,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① 曾庆香著:《新闻叙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② Postman,N.(1985).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New York:Penguin Books,p.76
    ② 潘忠党:《历史叙事及其建构中的秩序——以我国传媒报道香港回归为例》,载《文化研究》2000年第6期,第20页。
    ④ 赖仁琼等:《奋进!在民族复兴大道上》,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⑤ 赵婀娜:《我在现场!我爱祖国》,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日
    ① 赖仁琼等:《奋进!在民族复兴大道上》,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① 曾庆香著:《新闻叙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① 闫旭宁:《1999-2009<人民日报>的“澳门回归”报道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31页
    ② 新华社:《首都各界举行盛大联欢晚会》,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③ 冯春梅等:《壮观恢宏大阅兵》,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④ 顾兆农等:《这一刻,“祖国万岁”在心中响起》,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⑤ 李航等:《这一刻,点亮神州》,载《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① 曹诗图:《文化与环境》,载《人文地理》1994年第2期,第51页。
    ①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②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③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④ 翁秀琪:《集体记忆与认同构塑:以美丽岛事件为例》,载《新闻学研究》2001总第68期,第117-149页。
    ⑤ Halbwachs,M.(1980).The Collective memory.New York:Happer & Row,p.23-24
    ① 高洪:《大灾有大爱,国难见国魂》,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5月23日
    ② Lang,K. & Lang,G.E.(1992).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news.Communication.11,pp.123-129
    ① Zelizer,B.(1990).Reading the past against the grain:the shape of memory studies.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12, pp.214-239
    ② Baumeister,R.F.&Hastings S.(1997).Distortions of colective memory:how groups flatter and deceive themselves.In Pennebaker,J.W.,Paez D.&Rime B.(Eds.), Collective memory of political events: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Publishers,p.277-293
    ① 王明珂:《谁的历史:自传、传记与口述历史的社会记忆本质》,载《思与言》(台湾)1996年第3期,第147-184页。
    ① Redfield, R., Linton, R., & Herskovits, M. J. (1936). 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38, p.149.
    ① 转引自黄明明:《电视新闻暴力内容对儿童之涵化效果初探》,载《新闻学研究》1994年总第48期,第67页。
    ② Signorielli, N., & Morgan, M. (1990). Cultivation Analysis:New Directions in Media Effect Research. 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 p.419
    ① 常永才:《文化多样性、心理适应与学生指导——对中国少数民族学生的初步研究》,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页。
    ② Berry,J.W.(1990).The Role of Psychology in Ethnic Studies.Canadian Ethnic Studies.22(1),pp.8-14
    ① 李蓉:《移民青少年涵化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对策——基于J·贝瑞的理论及其国际调查的分析》,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8页。
    ② 江宜桦著:《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11页。
    ③ 张兵娟:《论电视新闻的仪式传播与国家共同体构建——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载《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9期,第25页。
    ① [英]戴维·莫利、[英]凯文·罗宾斯著:《认同的空问》,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① [美]赫伯特·甘斯著:《什么在决定新闻》,石琳、李洪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96页。
    ② 张兵娟:《论电视新闻的仪式传播与国家共同体构建——以央视新闻频道为例》,载《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0期,第27页。
    ① Al-Ali,N.&Koser,K.(2002).Transnationalism,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Home.In Al-Ali&Koser,K.(eds.),New Approaches to Migration: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ome. London:Taylor & Francis Books,p.6
    ① 刘新利:《试论电视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2年11月
    ① 龙耘:《中国大众传媒涵化功能研究——以“电视暴力”为视角》,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
    ① 龙耘:《中国大众传媒涵化功能研究——以“电视暴力”为视角》,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70页。
    ① 龙耘:《电视与暴力——中国媒介涵化效果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① Schweiger,W.(2000).Media Credibility-Experience or Image?A Survey on the Credibility of the World Wide Web in Germany in Comparison to Other Media.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5(1),pp.37-59
    ② Kiousis,S.(2001).Public Trust or Mistrust?Perceptions of Media Credibili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4,pp.381-403
    ③ 罗文辉等:《媒介依赖与媒介使用对选举新闻可信度的影响:五种媒介的比较》,载《新闻学研究》(台湾)2003年总第74期,第19页。
    ① 李苓:《梯形分层研究:民族混居区地理决定性的传媒社区发展》,载《新闻研究导刊》,2012年第9期,第25页。
    ① 参见陈崇山、孙五三著:《媒介·人·现代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7-69页。
    ① [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电视与社会》,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①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编:《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页。
    ② [美]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① 杨妍:《现代化进程中的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危机》,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16页。
    ② 翟东堂:《我国民族经济发展权若干问题探讨》,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年第3期,第22页。
    ①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①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② [美]柯克·约翰逊著:《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
    ① 谢咏才、李红艳著:《乡村传播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② 南长森等:《人际传播视闽下的电视对农传播策略》,载《电视研究》2009年第5期,第6页。
    ① 陈建胜:《转型农民的大众媒介使用——基于浙江外前坞村村民的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124页。
    ② Henk Westerik,Karsten Renckstorf,Fred Wester & Jan Lammers.(2005).The situational and time-varying context of routines in television viewing:An event history analysis.Communications.30,pp.155-182.
    ① 费穗宇、张潘仕:《社会心理学词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2页。
    ② 朱小蔓:《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③ [英]休谟著:《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53页。
    ④ 孔维民著:《情感心理学新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① [英]戴维·莫利、[英]凯文·罗宾斯著:《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② [美]丹尼尔·戴扬、[美]伊莱休·卡茨著:《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① [意]乌蒙勃托·艾柯著:《符号学理论》,卢德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页。
    ① 吴玉军:《符号、话语与国家认同》,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2期,第76页。
    ① 邵培仁、杨丽萍著:《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页。
    ②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著:《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① “三喻文化”在国内学界对玛格丽特·米德代沟分析的形象说法,指出了人际代际间三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本文中将“三喻文化”对应为“后象征”、“互象征”和“前象征”三种文化类型。
    ②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文化与承诺》,周晓红、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③ 陈春声:《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与历史意义》,载《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第123页。
    ① Tian,G..(1999).Chinese-Canadian,Canadian-Chinese:Coping and adapting in North America.New York:Edwin Mellen Press.p.23
    ② Charon,J.M.(2001).Symbolic Interactionism:An Introduction,An Interpretation, An Integration. Sydney:Prentice-Hall,p.100
    ① Taylor,C.(1994).The Politics of Reeognition.In A.Gutmann(ed.).Multiculturalism:Exam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ition.New Jersey: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25-73
    ① 鲁哲:《意义的生产和流通一一费斯克<电视文化>述评》,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4期,第18页。
    1. Avila Saavedra.2011. Ethnic Otherness Versus Cultural Assimilation:U.S. Latino Comedians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14(3), pp.271-291.
    2. Baruh, Lemi&Popescu, Mihaela.(2008).Guiding Metaphors of Nationalism:the Cyprus Issu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urkish National Identity in Online Discussions.Discourse & Communication.2(1):pp,79-96
    3. Brookes, R.(1999).Newspapers and National Identity:the BSE/CJD Crisis and the British Press.Media Culture & Society..21(2):pp.247-273
    4. Carlos Checa. (2011). Spaniards'Perspective of Immigration.. Communication.37(3), pp.141-148.
    5. David Yen-bo Wu.(1991).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nd Non-chinese Identities.
    6.De Cillia R, Reisigl M., Wodak R.(1999).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ies.Discourse & Society.10
    7. Fu, M.(2002).Acculturation, Ethnic Identity, and Family Conflict Among First and Second Generation Chinese American.PhD Dissertation of the Faculty of the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at 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8. Fujioka, Yuki; Ryan, Erin; Agle, Mark. Coulter.(2009). The Role of Racial Identity in Responses to Thin Media Ideals Differences Between White and Black College Women. Communication Research.36(4):pp.451-474.
    9. Georgiou, M.(2001).Cross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Ethnic Home-Media Consump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he Public Space:The Case of the Cypriot Community Centre in North London.GAZETTE.63(4):pp.311-329
    10. Hecht, M.L., Warren, J.R., Jung, E., & Krieger, J.(2005).The Communicative Theory of Identity:Develop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Future Directions.In W.B. Gudykunst (Ed.).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housand Oaks, CA:Sage. pp.257-277.
    11. Hecht, M.L., Jackson, R.L. & Pitts, M.J.(2005).Culture:Intersections of intergroup and identity theories.In J.Harwood & H.Giles(Eds.).Intergroup Communication:Multiple Perspective.New York:Peter Lang.pp.21-42
    12.Hecht, M.L., Jackson, R.L.& Ribeau, S.(2003).African American Communication:Exploring Identity and Culture.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13 Jian Zhang.(2007). The Concept of Zhongguoren and the Political Identities of Ethnic Minority People in Contemporary China,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Columbia University.
    14.Law, A.(2001).Near and Far:Banal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Press in Scotland.Media Culture & Society.23(3):pp.299-318.
    15. Li.Juan.(2009).Intertextual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Discourse of National Conflicts in Daily Newspap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Discourse & Society.20(1):pp.85-121
    16.Norris, Sigrid.(2007). The Micropolitics of Personal National and Ethnicity Identity. Discourse & Society.18(5):pp.653-674
    17. Phinney, J.(1992).The Multigroup Ethnic Identity Measure:ANew Scale for Use with Adolescents and Youth Adults from Diverse Group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7:pp.156-176
    18.Porto, Mauro.(2011). Telenovela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Brazil. Media Culture & Society.33(1):PP.53-69
    19. Ramasubramanian & Srividya.2010. Television Viewing, Racial Attitudes, and Policy Preferences:Exploring the Role of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Emotions in Influencing Support for Affirmative Actio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77(1), pp.102-120.
    20.Rosenberg,M.(1973). Which Significant Others?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6(6):PP.829-860
    21.Shi, Y.(2005).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Ethnic Media Use, Community Form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Social Activism.Journal of Media & Cultural Studies.19(1), pp.55-72
    22. Van Den Buick, H.(2001).Public Service Televis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as a Project of Modernity:the Example of Flemish Television.Media Culture & Society.23(1):pp.53-87
    23.Wakeman, Frederic (1985). The Great Enterprise: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4. West, E.(2001).Selling Canada to Canadians:Collective Memory, National Identity, and Popular Culture.87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
    25.[澳]克里斯·巴克著:《电视、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第2版)》,叶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
    2.[英]埃里·凯杜里著:《民族主义》,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英]安德鲁·查德威克著:《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4.[美]爱德华·苏贾著:《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美]白鲁恂著:《政治发展面面观》,胡伟编,任晓、王元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步》,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7.[英]戴维·莫利、[英]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英]戴维·莫利著:《传媒、现代性和科技:“新“的地理学》,郭大为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英]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编:《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谢礼圣、吕增奎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美]杜赞奇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美]弗朗西斯·福山著:《国家建构——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法]格罗塞著:《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3.[美]约翰·菲斯克著:《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第二版)》,许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美]林南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著:《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美]罗伯特·戴维·萨克著:《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黄春芳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英]迈克·克朗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美]曼纽尔.卡斯特著:《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9.[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著:《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
    20.[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1.[德]齐美尔著:《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英]斯蒂夫·芬顿著:《族性》,劳焕强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3.[美]托马斯·德·曾戈提塔著:《中介化》,王珊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24.[美]温迪·达比著:《风景与认同:英国民族与阶级地理》,张箭飞、赵红英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25.[加拿大]威尔·金里卡著:《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1.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耿占春:《叙事美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关凯:《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郭建斌:《边缘的游弋:一个边疆少数民族村庄近60年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黄岩:《国家认同:民族发展政治的目标建设》,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9.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10.廖卫民:《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11.刘国强:《媒介身份重建——全球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龙小农:《从形象到认同:社会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4.马珂:《后民族主义的认同建构及其启示:争论中的哈贝马斯国际政治理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施正峰著:《台湾人的民族认同》,台北:前卫2000年版。
    16.邵培仁、杨丽萍著:《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佟春霞:《客观文化、主观认同与民族意识——来自湖南维吾尔族的调查与分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8.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9.万明钢:《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0.汪民安著:《福柯的界线》,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伍小涛:《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1949-1956年)》,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22.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23.王玉玮:《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电视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4.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5.喻国明等著:《中国人的媒介接触:时间维度与空间界面》,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26.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7.曾庆香:《新闻叙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28.张茂桂:《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台北:业强出版社1993年版。
    29.张泽洪:《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8年版。
    1.阿拉莱提.塔伊尔:《中国柯尔克孜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调查研究》,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期。
    2.白润生:《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的历史沿革、地位与作用》,载《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8期。
    3.白志红、柳青:《民族.资源.国家:中缅边境佤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载《思想战线》,2012年第4期。
    4.卞冬磊、张红军:《媒介事件的来临:电子传播媒介的时间想像》,载《新闻学研究》(台湾),2006年总第90期。
    5.蔡佩:《台北都市原住民族群电视消费与族群认同建构之关联性初探》,载《新闻学研究》(台湾),2011年总第110期。
    6.蔡思颖:《地理符号学初探——空间中的文本分析》,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
    7.崔玺:《重视当代广播的社会属性——广播节目样态创新的另一思路》,载《中国广播》,2012年第3期。
    8.蔡琰:《消音的传奇—电视古装剧价值认同的启示》,载《新闻学研究》(台湾),1998年总第56期。
    9.陈东升、陈端容:《跨族群政治讨论网络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载《台湾社会学》,2002年第4期。
    10.陈静静:《互联网与少数民族多维文化认同的建构——以云南少数民族网络媒介为例》,载《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2期。
    11.陈志明著:《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马来西亚为例(下)》,罗左毅译,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2.丁亚平:《历史、国家认同与民族电影表现——近年主流电影的归根想象》,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1期。
    13.董云川、刘永存:《对少数民族硕士研究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载《大 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5期。
    14.范育富:《国家认同的话语符号的建构分析——基于“2009年国庆庆典”的象征化意义初探》,载《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第1期。
    15.傅正科、刘凯枫:《地理符号在民生频道宣传片中的弥撒》,载《东南传播》,2013年第4期。
    16.甘开鹏、黎纯阳、王秋:《历史记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以云南河口县岔河难民村为例》,载《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5期。
    17.郭贞、陈文俊:《大众传媒、人际沟通对形成台湾地区中学生政治态度倾向之影响:一个学理整合模式》,“中华传播学会”论文集(台湾),1999年。
    18.郭正林、余振:《族群意识与国家认同:新疆维汉关系问卷分析》,载人文与社会(香港)网站:wen.org.cn,2009年7月。
    19.谷禾:《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载《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
    20.郭忠华:《动态匹配·多元认同·双向建构——再论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1.何生海:《论地理因素与民族关系》,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1期。
    22.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3.韩素梅:《国家、民族空间与认同建构:<人民日报>玉树地震传播分析》,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1期。
    24.何明智:《族群记忆与族群国家认同——壮族布傣族群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问题考察》,载《前沿》,2011年第18期。
    25.胡绍嘉:《旅历台湾,返想中国:一位来台陆生的跨文化叙事与认同重构》,载《新闻学研究》(台湾),2012年总第111期。
    26.贾磊磊:《影像国家的文化认同及其现实意义》,载《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第7期。
    27.解志苹、吴开松:《全球化背景下国家认同的重塑——基于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载《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10期。
    28.江宜桦:《社群主义的国家认同观》,载《政治科学论丛》(台湾),1997年 第6期。
    29.江宜桦:《族群正义与国家认同》,财团法人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主办:族群正义与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论文(台湾),1997年。
    30.金玉萍:《解读2009年央视春晚——国家认同建构的视角》,载《新闻传播》,2009年第6期。
    31.金志远:《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共生性》,载《前沿》,2010年第19期。
    32.[英]J R.克拉默著:《海外华人的种族与传统中国神话》,倜犀译,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33.李安如:《地方、认同和想象地理:高雄大众捷运系统的文化政治》,载《台湾人类学刊》(台湾),2013年第11期。
    34.李依倩:《历史记忆的回复、延续与断裂:媒介怀旧所建构的“古早台湾”图像》,载《新闻学研究》(台湾),2006年总第87期。
    35.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载《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
    36.李树燕:《国家建构与跨境民族国家认同——基于云南跨境民族的实证研究》,载《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6期。
    37.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载《地理研究》,2004年第1期。
    38.李苓:《梯形分层研究:民族混居区地理决定性的传媒社区发展》,载《新闻研究导刊》,2012年第9期。
    39.李齐:《奥运新闻报道中的国家认同——以<体育报>对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的报道为例》,载《新闻世界》,2012年第10期。
    40.李盛:《有线广播与乡村动员(1952-1983)——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主要视角》,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41.廖菲:《空间、符号、传承:天桥文化传承与升华》,载《应用心理研究》(台湾),2010年第1期。
    42.刘新利:《试论电视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2年11月
    43.刘国强:《国家形象传播:作为国家认同双重机制的考察》,载《求索》,2010 年第9期。
    44.刘国强:《以传统符号建构国家认同的悖论》,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6期。
    45.刘平君:《解构新闻/真实:反现代性位置的新闻研究观》,载《新闻学研究》(台湾),2010年总第105期。
    46.刘燕:《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途径:大众媒介与“想象社群”的形成》,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6期。
    47.刘燕飞:《人际互动过程中的情境效应》,载《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2期。
    48.刘莘、陈捷:《从真实到象征——中国古代血缘认同与始祖神话的历史演变》,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49.刘宏、张慧梅:《原生性认同、祖籍地联系与跨国网络的建构:二战后新马客家人与潮州人社群之比较研究》,载《台湾东南亚学刊》,2007年第1期。
    50.刘彤:《微博世界中的国家认同景观》,载《青年记者》,2013年第21期。
    51.刘小燕、崔远航:《政府传播与制造认同》,载《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
    52.林瑞芳、刘绮文:《对地区和国家的双重认同:中港青少年的纵贯研究》,载《香港社会科学学报》(香港),2003年总第26期。
    53.林伟健:《国家凝聚力:从文化认同到政治认同》,载《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54.陆海发、袁娥:《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意义、挑战与对策》,载《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第10期。
    55.林文刚:《卡拉ok在身份认同构成中的模糊特性》,载《新闻学研究》(台湾),1998年总第56期。
    56.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载《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
    57.罗以澄、司景新:《集体记忆、文化身份与国家利益的多重建构——中国和日本大众传媒有关中日关系报道的文化思考》,2005东北亚传播学国际研讨会——东北亚的文化交流论文或提要集,2005年8月。
    58.罗坤瑾:《框架理论下“少数民族”议题的媒介呈现》,载《当代传播》,2012年第5期。
    59.吕雅雯、卢鸿毅、候心雅:《再现贫穷:以电视新闻为例》,载《新闻学研究》(台湾),2009年总第102期。
    60.马广德:《试析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影响》,载《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61.马得勇:《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载《世界民族》,2012年第3期。
    62.马克林、邓美:《西部少数民族政治认同心理探析》,载《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63.孟伟:《广播听觉传播本质解读》,载《现代传播》,2004年第3期。
    64.纳日碧力戈:《象征与认同:符号现代化》,载《民族艺术》,1998年第6期。
    65.南长森、郭小良、党苗苗:《人际传播视阈下的电视对农传播策略》,载《电视研究》,2009年第5期。
    66.彭勃:《自我、集体与政权:“政治认同”的层次及其影响》,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67.彭福荣:《重庆土家族土司国家认同原因与政治归附》,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68.麦尚文、王听:《媒介情感力生产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社会传播机制及效应调查分析》,载《电视研究》,2009年第6期。
    69.任勇,《国家认同的中国逻辑:基于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察》,载《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1期。
    70.任勇:《认同激发、社会变迁与序列变化:以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为研究对象》,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71.任孟山:《信息空间与地理空间:网络传播与国家主权的张力》,载《现代传播》,2011年第6期。
    72.萨仁娜:《仪式庆典中的认同建构与国家的“在场”——以河南蒙古族的“那达慕”为例》,载《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73.邵培仁:《地方的体温: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74.[美]邵丹:《故土与边疆:满洲民族与国家认同里的东北》,载《清史研究》,2011年第1期。
    75.史慧颖:《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心理与行为适应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76.滕兰花:《从广西龙州班夫人信仰看壮族民众的国家认同——广西民间信仰研究之三》,载《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
    77.汤允一、陈毓麒:《台湾地区青少午电视使用、个人经验、与世界观—一个涵化分析研究与讨论》,“中华传播学会”论文集(台湾),2003年。
    78.王建波、曹新群:《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加拿大教训(1968-1984)——以魁北克问题为视角》,载《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79.王力平:《关系与身份: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与动机》,载《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80.王希恩:《民族认同发生论》,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年第9期。
    81.韦磐石、张翔:《苗族、布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载《学术探索》,2012年第2期。
    82.袁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载《民族研究》,2011年第5期。
    83.袁艳:《传播学研究的空间想象力》,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1期。
    84.吴丽:《仪式化:构建民族认同——以<四万万人民>为例》,载《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0期。
    85.吴丽:《“十七年”云南民族电影与国家认同建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1年刊。
    86.吴玉军:《符号、话语与国家认同》,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2期。
    87.熊迅:《仪式结构与国家认同:跨越中缅边境的僳僳族刀杆节》,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
    88.谢莹:《电视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建构》,载《现代传播》,2012年第1期。
    89.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90.薛文婷:《认同建构视野下的<人民日报>女排“五连冠”报道分析》,载《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
    91.邢虹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与媒介信任——基于上海11所高校相关状况的分析》,载《新闻记者》,2013年第8期。
    92.许志娴、陈忠暖:《中学地理教育与构建国家认同的探讨——基于高中地理教材关键词词频的分析》,载《地理教育》,2013年第1期。
    93.严海兵:《欧洲:选举与国家认同——西欧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经验》,载《学海》,2012年第7期。
    94.杨洪新:《电视新闻文本编码的国家认同构建》,载《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19期。
    95.杨佳:《论媒介内容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以德宏地区为例》,载《东南传播》,2011年第7期。
    96.姚学丽、贾永萍:《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载《兵团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97.于晓峰:《地理符号与民族认同》,载《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6期。
    98.张玉佩:《当认同遇到隐喻:谈隐喻载认同塑造的运作》,载《新闻学研究》(台湾),2000年总第64期。。
    99.张学标、严利华:《大众传播媒介、公用领域与政治认同》,载《新闻与传播评论》,2010年第1期。
    100.张践:《宗教的类型对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01.张军:《全球化视域下的国家认同及其建构》,载《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02.郑佩:《网络媒体构建国家认同的基本方式——以人民网国庆报道为例》,载《东南传播》,2011年第8期。
    103.曾一果:《媒介仪式与国家认同——“国庆60周年庆典”央视电视直播的节目分析》,载《电视研究》,2009年第12期。
    104.周坤鹏:《国外学者关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指涉内容研究现状分析》,载《新西部》,2012年第11期。
    105.周平、白利友:《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及认同政治》,载《思想战线》,2012年第4期。
    106.赵利生、熊威、江波:《族群认同的嵌入性——公共话语、社会空间、象征符号的作用:以肃南县明花区双海子村裕固族移民故事为例》,载《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107.朱全彬:《由年龄、族群等变项看台湾民众的国家及文化认同》,载《新闻学研究》(台湾),1998年总第56期。
    108.郑宏泰、黄绍伦:《香港华人的身份认同:九七前后的转变》,载《21世纪双月刊》(香港),2002年第10期。
    109.赵彦宁:《移民、国家与社会科学研究——以“大陆新娘”的研究为例》,载《社会学通讯》(台湾),2002年第1期。
    1.阿布都哈德:《地域认同与社会交往——乌鲁木齐的阿图什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白皓:《软传播对国家认同影响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班红娟:《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4.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5.蔡佩:《符号互动、媒介、家乡与离散认同:布里斯本澳籍台裔族裔边界的形成与流动》,政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台湾),2006年。
    6.陈建胜:《转型农民的大众媒介使用——基于浙江外前坞村村民的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7.陈晶:《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8.常宝宁:《新疆南疆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9.冯广圣:《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10.桂榕:《历史.文化.现实:回族的国家认同——以云南著名回族社区为个案》,云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1.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2.韩煜,《少数民族电影与新中国的民族想象(1949-1966)》,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13.候陈辉:《影像建构中的民族国家认同——从<建国大业>等电影解读中国民族 国家的建构和认同》,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4.黄少华:《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以中穆BBS虚拟社区的族群认同实践为例》,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5.蒋大国:《当代凉山彝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研究——以西昌市彝族大中学生为例》,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6.赖柏伟:《虚拟社群:一个想象共同体的形成—以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网络创世纪”为例》。交通大学硕士论文(台湾),2003年。
    17.刘红霞:《媒介体育中国家认同的再现与建构》,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刘媛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研究——以Z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9.刘燕:《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大众传媒的作用及其影响分析》,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0.粟志刚:《民族认同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21.李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现状研究——以国家民委直属六所高校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2.李瑞君:《当代新疆民族文化现代化与国家认同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23.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4.林妍伶:《从tanayiku到达娜依谷:空间中的再现、权力与抵抗》,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台湾),2010年。
    25.林丽雯:《都会区域中流动迁移者的移民地认同意识——以台北县市大陆女性配偶为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台湾),2004年。
    26.龙耘:《中国大众传媒涵化功能研究——以“电视暴力”为视角》,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7.龙运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芷江碧河村的个案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28.罗世宏:《后蒋经国时代的国家、大众媒介与反对运动:国家认同议题的媒介框架分析》,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1994年。
    29.南长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2012年10月。
    30.彭芙蓉:《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1.全彦翰:《台北市原住民大学生的空间展演与认同流变》,彰化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台湾),2011年。
    32.邱雅萍:《政治媒介使用、人际传播网络与投票抉择相关性因素探讨:以2006年北高市长选举为例》,南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台湾),2009年。
    33.邱承君:《想象“想象的共同体”——以<民报>社论为分析场域》,政治大学硕士论文(台湾),2000年。
    34.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以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35.沈俊祥:《空间与认同——太鲁阁人认同建构的历程》,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台湾),2007年。
    36.童于珊:《青少年旅行小说的地景与认同研究——以<印第安人的麂皮靴>、<一次旅行遇见整个世界>为例》,台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台湾),2010年。
    37.王红霞:《新疆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8.王琳:《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9.翁秀琪:《新闻报道如何再现事实?语言层面的探讨——社会结构、语言机制与认同建构:美丽岛事件作为个人经验与集体记忆的认同构塑》,政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台湾),2007年。
    40.吴凯莉:《多种族地区运用传媒塑造国家认同的研究-以中共运用新疆日报社论为例》,中国文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台湾),2000年。
    41.宣慧敏:《传媒叙事与民族认同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2.闫旭宁:《1999-2009年<人民日报>的“澳门回归”报道与国家认同建构》,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43.张斌:《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生活——对湘黔桂毗邻边区三个民族村寨的民族志调查与阐释》,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44.张莹瑞:《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自豪感和国民刻板印象的关系》,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5.张玉姣:《汉、蒙、朝鲜族小学生国家意识与民族认同的发展特点》,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46.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47.张超:《“历史记忆”与“族群边界”视野下的宗教与民族认同——西安市莲湖区“回坊”的人类学个案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48.张传明:《冲突、调适与融合:美国华人认同变迁(1849-1979)——以加州华人为中心的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49.张丕万:《电视与柳村的日常生活》,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50.曾澜:《地方记忆与身份呈现——江西傩艺人身份问题的艺术人类学考察》,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51.赵颖:《基于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52.周蓉荣:《视觉文化时代的地理传播——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53.钟效京:《国家、地方与宗教:客家青年世代的族群认同建构》,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台湾),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