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下社会的“视觉转向”不但意味着一种文化范式的转型,更意味着意识形态格局的转变。本文以视觉文化传播的经典文本——奥运会申办宣传片作为分析对象,探讨在跨文化传播中国家形象是如何建构的,揭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隐藏在视觉文化传播中的后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等意识形态对构建国家形象的作用。论文包括引言、五章正文和结论。第一章对本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视觉文化传播的分析方法包括符号学方法、意识形态方法、影视学方法,跨文化传播理论涉及到殖民与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文化混杂理论、文化身份建构与认同理论;第二章是运用视觉文化传播的分析方法对伦敦、北京、纽约等申奥片个案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申奥片视觉文本背后传达出的“文化优越”、“视觉谄媚”为特征的“情感结构”;第三章研究了申奥片中的国家形象的视觉表征,总结出申奥片影像传播中的“国家与民族性影像”的表征范式。其范式包括紧凑性、景观性、移情性、日常性、亲切性5个要素,申奥片中国家形象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城市景观、民俗文化、儿童与少年、集会和庆典中展开;第四章讨论了申奥片的传统与现代、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殖民与后殖民的“文化混杂”现象,其背后的历史动因是后殖民移居的历史,文化与政治的分离,消费社会和工业社会的置换等;第五章分析了在申奥片的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两个传播渠道中,本国和他国政府、本国和他国媒介合力完成了对国族身份的建构及认同。论文最后指出,全球化语境下,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所建构的国家形象并非国家状况的客观再现,不仅受到媒体自身力量的限制,更受到经济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支配。大众媒体通过视觉化的表征符号影响着公众的舆论,并在全球受众心目中“投射”国家形象。
"The visual turn" in nowadays society reflects not only a shift of cultural "paradigm" but a transition of ideology as well. Through analyzing a classic example, the Promo bid for 2008 Olympic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mage in a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text and reveals the roles ideology hidden in visual-cultural text, such as Post-Colonialism, nationalism play in manufacturing national images in a global context. This article includes foreword, five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 In chapter 1, theory relative to the research is discussed. On one side, analytical method in visual-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cludes semeiology, ideology theory and the Study on Film & TV. On the other side, theor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fers to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cultural criticism, cultural intermix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identity theory. Using analytical methods in visual culture, chapter 2 reveals the "emotional structure" of "culture superiority" and "vision sycophancy" conveyed in the Promo bid for Olympics through a deep analysis of the promo in London, Beijing and New York. Chapter 3 studies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national images and summarizes prime examples of national and ethnic images in promo bid for Olympics. There are five elements: compaction, landscape, empathy, routine and cordiality. Special themes on national images in promo involve urban landscape, rural folklore culture, children and youth, and assembly and celebration. Chapter 4 describes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modernity and tradition in promo bids for Olympics, state and civic discourses, popular and elites cultures,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cultural intermixing, which results from the history of postcolonial immigration, the separation of culture from polity, and the replacement of industrial and consumption society. Chapter 5 analyzes how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edia of the host and guest countries construct their national and ethnic identity. Finally, the article maintains that national image constructed via the media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not the objective representation of national status quo. It is not only restricted by media power but also under the control of economic interest and ideology. By means of visual symbol representation, the mass media influence public opinion and "project" national images on the audience's minds.
引文
1 W.J.T.米歇尔:《图像转向》,范静晔 译,载《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著,张云鹏译,《视觉文化,艺术及视觉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 W.J.T.米歇尔:《图像转向》,范静晔译,载《文化研究》第3辑第17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4 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王有亮译,载《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 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载《文化研究》第3辑第68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 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
    7[匈]巴拉兹·贝拉著,安利译,《可见的人--电影文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8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第899页,1996年版
    9 居伊·德波著,肖伟胜译,《景象的社会》,载《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0 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11 Daniel Boorstin:The Im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New York:Atheneum,1985,p.11-12
    12 Kevin G.Barnhurst,Michael Vari,and(?)gor Rodríguez:Mapping Visual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December 2004
    13 详见钱钟书《七缀集》中《中国诗与中国画》、《读〈拉奥孔〉》两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管锥编》第二册714-715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14 见叶维廉《中国诗学》51-55页,三联书店,1992年版。
    15 龚鹏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论》第六章“游观中的自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著,常宁生译,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
    17 周宪,《视觉文化的消费社会学解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58-66页。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第110-115页。
    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第147-155页。
    周宪,《视觉消费的文化解析》,《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168页。
    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福建论坛》,2001年第2期,第29-35页。
    18 J.Z.爱门森,N.P.爱门森.《世界文化和文化纷呈中的传播策略》,载《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 Hammer,M.(1995).Lect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gram:33.642.The American University,Fall Semester.
    20 古迪孔斯特,《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一)》,载《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 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21 单波:《寻求多元化认同的媒介空间》,载《跨文化传播新论》,单波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2 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载《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12期
    23 截至2008年3月18日Youtube网站搜索数据。
    24 罗新星:我国媒体在北京奥运报道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传播,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三期。
    1 尼古拉·米尔左夫:《什么是视觉文化》,载《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10页。
    2 马克斯·本泽、伊丽莎白·瓦尔特:《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运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3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1页。
    4 翟丽霞、梁爱民,《解读现代符号学的三大理论来源》,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11期。
    5 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5页。
    6 潘知常、林玮、曾艳艳:《结构主义-符号学的阐释:传媒作为文本世界--西方传媒批判理论研究札记》,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6卷第3期。
    7 参见吕新雨:《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晚》,潘知常:《想象中国的狂欢盛宴--春节联欢晚会与国族想象》。
    8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9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当代文化》,剑桥:Polity,1990年,1994年再版,第7页。转引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10 Antony Giddens,Keynote Speech at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Social Development Newsletter(Autumn 96/Winter97),P.2
    11 SMITH A.Nationalism- Theory,Ideology History[M].Cambridge:Polity Press,2004.preface
    12 ZKIRIMLI U.Theories of Nation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Macmillan Press Ltd.,2000.P4
    13[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14 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10页。
    15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8页。
    16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2页。
    17 Alan Bairner.Sport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M].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1.
    18 见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19 汪振城:《视觉思维中的意象及其功能--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理论解读》,载《学术论坛》,2005年第2期。
    20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2页。
    21 Bourdieu,P.,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dl,(ed),Randal johnson,Cambridge:Polity Press,1993,pp.216-217 转引自朱国华:《艺术编码的社会条件--管窥布迪厄艺术社会学》,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22 邓烛非:《电影蒙太奇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23 童兵:《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认识误区》,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页。
    24 威廉·B·古迪孔斯特教授,《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载《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25 Charles E.Bressler,Literary Criticism - A n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P263- 277。2nd ed,P enice- Hall,Inc.Simon & SchusteroAV iacom Company,1994
    26 福柯,《规训与惩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31页。
    27 H.K.Bhabba,(1994)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p.5, 转引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28 霍米·巴巴《民族与叙述,伦敦和纽约》路特利支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转引陈义华、刘飞:《后殖民语境下的中国文化身份建构》,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月,26卷第4期。
    29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30 Hall,S.(1990).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n J.Rutherford(Ed.),Identity:Community,culture,difference(pp.222 - 237).
    London:Lawrence &Wishart.HalI,S.(1992).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2tity.In S.Hall,D.Held,& T.McGrew(Eds.),Moder2nity and its futures(pp.273 - 316).London:The OpenUniversity.
    31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In S.Hall,D.Held,& T.Mc Grew(Eds.),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pp.273 - 316).London:The Open University.) 转引自 曾军:《视觉文化与观看的政治学》,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32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建构》(中译本),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129页。
    33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中译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5-46页。
    1 载英国创意产业工作小组在年和年两次发布的1998、2001《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路径文件》,转引自 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 吕方:《世界文化发展与英国创意产业》,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6期。
    3 孟建:《申奥片:作为“视觉游说”的经典读本》,载《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P238,2005年版。
    4 施晓慧:《布莱尔为英国贩卖黑奴道歉》,载《环球时报》,2006年11月27日第4版
    5 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页。
    6 同上。
    7 孟建:《申奥片:作为“视觉游说”的经典读本》,载《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8 HomiK 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New York:Routledge,1994.P 86.
    9 《歌德的色彩理论》,伦敦,1840年版,第653页,转引自阿恩海姆《视觉思维》。
    10 王树薇:《色彩学基础与银幕色彩》,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46页。
    11 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
    12 吕新雨:《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载《现代传播》,1997年第3期。
    13 刘效礼、冷冶夫:《纪实论》,载《中国电视》,1993年第8期。
    14 王恩铭:《也谈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4期。
    1 斯图尔特·霍尔编,周宪、许均主编:《表征--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页。
    2 斯图尔特·霍尔编,周宪、许均主编,《表征--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页。
    3 邹威华:《后殖民语境中的文化表征》,载《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
    4 罗兰·巴特,1967年,第91-92页,转引《表征--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第39页。
    5 福柯,1980年,第114-115页,转引《表征--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第44页。
    6 张谨:《库恩的科学观》,载《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
    7[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8 其分析可见汉密尔顿,《表征社会:战后平民主义摄影中的法国和法国性》.载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现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9-81页;
    戴维斯,1995年,第106-107页。
    9 转引自刘建明:《全球化的终极与国际传播架构》,载《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3期,第47页。
    10 丹尼尔·耶金:《一个时髦词的诞生》,载美《新闻周刊》,1999年2月15日。
    11 陈国明:《全球传播能力模式》,载《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12 管文虎主编:《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3 拉玛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全球媒介探析:“第三世界”、“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载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14 李希光、孙静惟主编:《全球新传播》,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15 拉玛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全球媒介探析:“第三世界”、“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载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16(法)R·巴尔特:《影像的修辞学》,陈越译,载《世界电影》,1997年第4期,第182页
    17(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郭青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8 春鹃:《张艺谋执导申奥片幕后》,载《湄洲日报》网络版,2000年5月21日,http://www.66163.com/Fujian_w/news/mzrbl/000521/2_4.html。
    19 《张艺谋谈申奥宣传片构思》,载《中国体育报》,2000年5月10日。
    20 京静:《张艺谋--申奥片亮出杀手铜》,载《生活时报》,2000年11月06日,http://www.gmw.cn/01shsb/2000-11/06/GB/11^1519^0^SH4-634,htm
    21 李金铨:《中国媒介的全球性和民族性:话语、市场、科技以及意识形态》,载(二十一世纪》,2002年12月,第74期。
    22 《调查显示马德里申奥民众支持率最高》,东方网,2005年3月3日。
    1 邹广文:《文化前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载《求是学刊》,2007年第6期。
    2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 陈国强,石奕龙.《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5页。
    4 霍米·巴巴编:《民族和叙述》,第294页,转引王宁:《叙述、文化低挪威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德后殖民批评理论》,载《外国文学》,2002年第6期。
    5 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6 张颐武:《“国都”与“全球都市”:双重想象的混杂》,载《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7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8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9 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0 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期。
    11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180页。
    12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55-356页。
    13 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4 赵勇,《大众文化》,外国文学,2005年第三期,第72页。
    15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7-148页。
    16 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及其生成背景》,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二期。
    17 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8 Jacques Lancan,The Four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Psycho-Analysis,London:Penguin Books,1979,p.99.
    19 Homy K.Bhabha,'Of Mimicry and Man:The Ambivalenceof Colonial Discourse', in 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4,p.86.
    20 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21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页。
    22 赵稀方:《霍米巴巴及其批评》,载《上海文化》,2006年第3期。
    23 赵稀方:《霍米巴巴及其批评》,载《上海文化》,2006年第3期。
    1 潘忠党:《历史叙事及其建构中的秩序》,载《文化研究》第1期,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期。
    2 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3 袁明:《全球化中的文化自觉》,载《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3期。
    4 庄琴芳:《福柯后现代话语观与中国话语建构》,载《外语学刊》,2007年第5期。
    5 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6 王霞光、马剑:《莫斯科的庆祝》,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7月16日,第十版。
    7 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页。
    8 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7月16日,第四版。
    9 《国外大通讯社报道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7月14日,第二版。
    10 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页。
    11 柯惠新等:《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北京申奥篇)》,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4-76页,第97页。
    12 任军锋:《地域本位与国族认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3 Claude Levi-Strauss,The Savage Mind(Chicago,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c Press,1966,p.259
    14 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著,闵惠泉等译:《跨文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15 Louis Althusser,"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in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New York and London,Monthly Review Press,1971
    16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17 李金铨:《中国媒介的全球性和民族性:话语、市场、科技以及意识形态》,《二十一世纪》,2002年12月,第74期。
    18 胡正荣:《媒介寻租、产业整合与媒介资本化过程--对我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分析》,传媒学术网,2006.11.14。
    19 摘自《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辞典》。
    20 柯惠新等:《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北京申奥篇)》,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与各界群众共庆北京申奥成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7月14日,第一版。
    22 李金铨:《中国媒介的全球性和民族性:话语、市场、科技以及意识形态》,载《二十一世纪》,2002年12月,第74期。
    23 胡正荣:《媒介寻租、产业整合与媒介资本化过程--对我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分析》,传媒学术网,2006.11.14。
    24 相关报道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7月20日,第一版。
    1[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变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8-319页。
    2 陶东风:《全球化、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批评》,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6期。
    2 管文虎:《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4 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载《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
    5 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4页。
    6 David K.Perry,"The image Gap:How international News Affects Perceptions of Ations",Journalism Ouarterly 64(Summer/Autumn1987).p.433
    7 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99页。
    8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9 雷蒙德·威廉斯,1977,P130,转引 殷企平、胡玲玲:《论〈我们如今的生活方式〉中的情感结构》,外语教学,2003年1月。
    [1]F·詹姆森,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J.Z.爱门森编.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文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埃弗雷特.M.罗杰斯(美).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爱德华·W·萨义德(美),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
    [5]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甄春亮等译.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6]安德鲁·古德温等编.电视的真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安东尼·D·史密斯(英),龚维斌等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安东尼·史密斯(英),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0]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美),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彼得斯(美),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2]波德里亚,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蔡国芬主编.国际传播与对外宣传[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14]常昌富,李依倩编选,关世杰译.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5]沉苏儒.对外传播学概要[M].北京:今日出版社,1999.
    [16]陈晓云.视觉神话-影视文化的深层结构[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出版社,2005.
    [17]大卫·波德维尔,克丽丝汀·汤普森,彭吉象译.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8]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9]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0]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英),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麻争旗译.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2]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论文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3]邓尼斯·K·姆贝(美),陈德民等译.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4]丁宁.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5]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6]菲德勒(美),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7]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美),胡亚敏等译.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8]高亚春.符号与象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9]贡布里希.艺术与幻觉[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
    [30]哈贝马斯(德),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1]赫尔曼、麦克切斯尼(美),甄春亮等译.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2]黄良.镜头真与美--影视新闻传播美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3]霍尔,韩海深译.超越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4]教军章,刘双.组织传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5]金元浦.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36]居伊·德波(法),王昭凤译.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7]凯瑟林·米勒(美),袁军等译.组织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8]克里斯蒂安·麦茨(法),王志敏译.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9]克里斯丁·麦茨等,李幼蒸译.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0]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美),闵惠泉等译.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1]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5.
    [42]理查德·豪厄尔斯(英),葛红兵等译.视觉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3]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4]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45]罗伯特·福特纳(美),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6]罗伯特·考克尔,郭青春译.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7]罗钢,刘相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8]罗钢,刘相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9]马尔科姆·巴纳德(英),常宁生译.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0]马歇尔·麦克卢汉(加),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
    [51]迈克尔·辛格尔特里(美),刘燕南等译.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2]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53]孟建主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4]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美).视觉文化导论[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5]尼克·史蒂文森(英),认识媒介--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6]尼克·史蒂文生(英),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7]盘剑.映象的创造:影视艺术本文创作与观众接受的双向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58]钱家渝.视觉心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59]乔纳森·弗里德曼(美),郭建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0]史蒂夫·莫滕森编选,关世杰等译.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1]斯图尔特·霍尔(英),徐亮等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2]汤林森(英),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3]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二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64]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三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65]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四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6]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一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67]王逢振主编.电视与权力[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68]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69]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0]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美),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
    [71]乌尔里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2]吴士余主编.大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73]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74]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5]尹鸿,李彬.主编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6]尹一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77]约翰·伯格(英),刘惠嫒译.看[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8]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9]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0]詹姆斯·W·凯瑞(美),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81]张传开.西方哲学通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82]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3]张昆.国家形象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4]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5]中川作一(日),许平等译.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86]钟大年,郭镇之,王纪言主编.电视跨国传播与民族文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87]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88]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Practices of Looking: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89]Gillian Rose.Visual Methodologies:An Introduction to Interpreting Visual Objects [M].Sage Publications,2001.
    [90]Joanne Morra,Marquard Smith.Visual culture:critical concepts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 edited [M] .London: Rout ledge, 2006.
    [ 91 ] Victor Burgin. In/Different Spaces: Place and Memory in Visual Culture [M]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 92 ] Edward S. Herman, Noam Chomsky. 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 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Pantheon Books(October 1988)
    [ 93 ] Harold A. Innis. 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 1951. Intro. Marshall McLuhan. Toronto: Univerity of Toronto Press, 1964. Univ of Toronto Pr; Reprint edition, New Intro (October 1991)
    [ 94 ] Peter Golding , Phil Harris. Beyond Cultural Imperialism : Globalis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order. Sage, 1997
    [ 95 ] Will Brooker and Deborah Jermyn Routledge .The Audience Studies Reader . December 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